思想道德修养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思想道德修养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思想道德修养论文

篇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内容非常繁杂,具体到每节课的内容都相当饱满。上过这门课程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个问题不敢过于展开讲,否则一节课内容根本无法完成。笔者反思,为什么一定要按照教材规定的内容面面俱到呢?我们应该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并且在内容的选取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未来职业的实际需要。例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并且与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几乎没有什么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时,可以大胆删去这部分内容。很多人会质疑这样的观点,认为这样教学的功利性太强。但笔者坚持认为: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对学生更有用的问题上。我们目前的大学教育缺乏的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与未来社会的接轨。作为思政理论课教师,笔者决定大胆尝试,即结合学生未来职业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以其为使学生的大学学习更为有效,使大学生在面对未来残酷的职业竞争中能自信地展示自己,成为职业圈当中的成功者。并且大学学习中老师讲授只占到很小的比例,更多的问题和知识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所以删去的内容对学生的影响并不大。

2.教学内容应当重点向学生未来职业需要的软实力倾斜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删减一部分内容之外,还应当重点放在学生未来职业需要的软实力方面。例如:对于人际交往这个问题,就应该着重向学生介绍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实际解决现在或者将来职场中所面临的一些棘手的问题;关于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这个内容,就应该通过大量实例告诉学生人的品格和修养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以及需要具备哪些品格。在这些教学内容上的侧重,最终希望达到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处理人际交往中各种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塑造学生的优良品德,而这些是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最需要的“就业软实力”。

(二)通过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以增强学生的“就业软实力”

1.小组教学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未来的职场中,除了要求求职者具备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其他方面的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为此笔者经常思考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上,除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之外,还能否帮助学生增强未来从事职业中所需要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经过反复研究尝试,小组教学法有助于增强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小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能充分发挥“同辈教育”的积极作用,使学生能从同龄人身上学到更为优秀的地方。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小组教学能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团队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没有团队合作与沟通,仅凭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就不会有富有战斗力的小组。通过小组激励制教学,对表现积极和优秀的小组适当给予奖励和加分,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每个成员意识到众人拾柴火焰高。而没有获得奖励小组也会总结经验和教训,争取在下一次小组活动中发挥每个成员的潜力和优势做到最好。

篇2

(2)教材编排较为死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两课”教材之一,有必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但是纵观历年修订版本,教材编排在排版、内容形式、用语等方面没有实质性进步,书中充斥着大量死板的教条、概念、条文等。这不但较难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而且不能很好地去影响学生,无法达到国家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目的。

2.法律教育部分的教学

(1)教师教学方式。在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讲述的过程,往往以教师单方面的授课为主要方式,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加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深,思想上不够重视,经常有逃课或不认真听讲的情况发生,课堂效率较低,学生们往往都是在老师的灌输下被动地接受法律知识,而不是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2)课程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在2006年课程改革之前是分开的两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但是在两门课程合二为一之后,由于将“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排在“法律基础”之前,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往往习惯于把教学重点放在教材的前半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上,而忽视了有关法律知识的教学,教师的不重视就导致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忽视,甚至是无视。除此之外,教材中有关“法律基础”部分的知识编写不够精确、概念含糊不清,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再者,整本教材通篇采用文字形式进行编写,理论概念性较强,知识分布过于紧密,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感。

二、改善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教材改革

(1)保障教材编写的严肃性。

(2)增强法律部分教材的趣味性。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平衡性。

2.教学改革

(1)完善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教学的机制。根据我国目前法律教育发展现状,建立起一个从小学开始至初中、高中、大学的完善而衔接有效地法律教学体系,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一种法律意识,真正地体会到法律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地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篇3

(二)在教学评价上重期末考分轻平时学习

在这以期末考分一考论英雄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模式下,学生们平时不认真学习,在课堂上,玩手机、呼呼睡、“开小会”,甚至,课堂中途翘课,大部分不逃课是为了期末成绩而被迫满勤。学生为了取得期末考试好成绩,往往在临近期末死记硬背老师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的含义、特点、内容、重点条文,学生对课堂讲授的知识不知所以然,不能真正掌握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如,学生学习《公司法》,却不知道公司的具体表现、公司的运行、公司的组织机构等等。

(三)在教师知识结构上重理论轻实战

中职学校的教师大多从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中招聘,他们直接从校园中来到校园中去,没有太多的实战经验,他们的知识结构清一色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在其知识结构中所占比重少之甚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实践性很强,需要教师对学生面对学习生活中出现不同问题进行指导。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延伸自身的知识点,不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增强知识的实用性;要求教师具备观察、发现、应对、灵活应对学生不断面对的生活困惑、道德事件能力。这种知识结构往往表现为:教师思想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老套、行为方式机械等等。

二、改进中职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建议

通过丰富教学方式、施于多种评价方式、强化教师素质等措施,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一)创新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在不断更新的要素。教师要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不仅需要扎实的两基理论基础、法律基础理论知识,也需要善于创新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硬本领。一是运用启发式教学。该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通过传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树立道德观和法制观,正确认识和分析现实中存在的法律现象和道德事件。启发式教学正迎合这种需要,可以调动学生参与道德实践和法律教学的主动性,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道德事件和法律问题。利用这一教学方法,要做到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与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相契合,做到启而有发,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二是运用案例教学。以案说法、以案说理是一种广为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应注意案例选择要恰当、典型和实用。挑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未来就业紧密相关的、学生比较关注且在社会上反响强类的某个社会事件。三是运用讨论式教学。对教抽象的教学内容、争议较大的问题和现象可采取此种教学方式。操作如下:由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提出讨论的问题,在学生查询学习书籍和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在课堂上组织主题发言,通过交互式争论,形成结论,以此达到掌握理论知识教学目的。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独立思考,很好地实现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达到“知其所以然”的境界。

(二)变革考核模式

课程学习效果考核不能简单地以最后的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应综合作业、出勤、平时课堂表现对整个课程学习过程来考核,甚至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等的表现纳入考核中,将静态考核变成动态考核,将单一考核向多元化考核转变,以提高该教课程的实效性。

篇4

张载认为,“气质之性”向“天地之性”发展的“变化气质”过程就是“成性”的过程,而完成这一过程的主要途径是“礼以持性”或“知礼成性”。在他看来,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内容就是立于“礼以持性”、“养心”、“变化气质”,其核心是“礼”。张载强调:“礼所以持性,盖本出于性,持性,反本也。凡未成性,须礼以持之,能守礼已不畔道矣。”(《经学理窟•礼乐》)他十分重视在现实生活中倡导“以礼成性”,推行设礼、明礼、守礼。张载很注重“礼”在“成性”中的作用,他的“礼”教观念重视“礼”对人内在道德品行的提升,以达善为本。他认为“礼本天之自然”,“礼不必皆出于人,至于无人,天地之礼自然而有,何假于人?”(《经学理窟•气质》)同时,他还强调“礼之原在心”,“礼”之体是“天道”自然,而制礼、行礼等“礼”之用。他指出:“盖礼之原在心,礼者,圣人之成法也,除了礼,天下更无道矣。”张载特别强调在贯穿学“礼”、得“礼”、行“礼”等“礼以持性”、“知礼成性”这个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全过程中,应首先“立于礼”,即“立本”、“立心”或“中道而立”,先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使学者先有所据守”。“学者中道而立,则有仁以弘之,无中道而立,则穷大而失其居,失其居则无地以崇其德。”(《正蒙•中正》)心有所据守,才能不违于礼,才能“崇其德”,实现“知礼成性”“,礼”立则“性成”,“性成”则“道义立”。

三、“知礼成性”的方法与途径

张载的“变化气质”、“知礼成性”与其修养功夫是紧密相关的,在此基础上,他认为道德教育与修养的方法与途径主要有:

1.“大其心”。

所谓的“大其心”,就是以己心而合于“天道”。张载说“:心能尽性‘,人能弘道’也。性不知检其心‘,非道弘人’也。”(《正蒙•诚明》)在他看来,以“心”统“性情”,只有“尽心”才能知“天道之性”,“心”是一个人识“性”的工具。“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正蒙•大心》)在张载看来,即使个人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等感性认识的“见闻之知”也是非常狭隘的,极容易形成自己的“私意成见”,很影响到自身的道德修养。因此,道德教育与修养首先必须做到“大其心”,才能超越狭隘的“私意成见”,达到天下万物有机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张载特别主张,“大其心”便是“平物我,合内外。如是以身鉴物便偏见;以天理中鉴则人与己皆见。……只为天理常在,身与物均见,则不自私”。(《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立诚”。

张载认为,“诚”乃“天所以长久不己之道”,既是个人“尽心知性”所追求的目标,也是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基本方法与途径。所谓“立诚”,就是通过“穷理尽性”,使个人扫除己私而顺乎“天道”。他说:“‘屈伸相感而利生’,感以诚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杂以伪也。至诚则顺理而利,伪则不循理而害。”(《正蒙•诚明》)人如果“至诚”则顺应了“天道之性”,就具有道德价值。张载把《孟子》“良知良能”说,与《中庸》的“诚明”说相结合,提出“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因而,只有以“立诚”这个“知礼成性”的基本方法,去除个人私欲,才能使个人复归“天地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3.“民胞物与”的道德境界。

张载在《西铭》中明确提出了“民胞物与”的道德境界,《西铭》被认为“推理以存义,扩前圣所未发”(《二程集•伊川文集》卷五),集中体现了儒家的天人性命之学,忠孝仁义之理。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于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於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正蒙•乾称》)他主张世人和万物都是一体,都来自同一个“气”,因而应将乾坤当作父母尊长,视天地为自己的躯体与本性,将世人看作自己的骨肉同胞,把万物作为自己的亲密同伴。他将“仁孝之理”从血缘家族拓展到了宇宙天地,提出对宇宙这个扩大的父母也应当像对父母那样同样尽孝道,认为国家社稷是君为父母、臣为家相的道德大宗族。在“民胞物与”与“天人合一”观念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尊高年”、“慈孤弱”的道德要求,主张应将儒家伦理现实化为世人的生活准则,在有限而坎坷的人生中,用道德的自律与践履,达到“民胞物与”的道德境界。

4.“克己”。

张载认为“克己”也就是“无我”,即人应当“以理义战退私己”,(《横渠易说•下经》)“反归其天理”,以“立天理”(《经学理窟•义理》)而去私欲,不断地克服“私己”、“人欲”和主观偏见,才能最终改变自身“亦是一物”的客体地位,而达到与天地同德的境界。他说:“今见人意、我、固、必以为当绝,于己乃不能绝,即是私己”(《经学理窟•学大原上》),而“人欲无厌,而外物有限”(《学大原下》)。在张载看来,人若徇“私己”、“人欲”,任其发展,则“天理”就会丧失,就必致于行为恶,导致人格尽丧,“天理”无存。这里的“人欲”,除“饮食男女”的本能之欲外,还指人的“利己”之心。这种“私己”之心既违背了“天理”,也必然影响到人的行为价值。因此,必须“不为外物所役”,“不以嗜欲累其心”(《正蒙•诚明》),达到“无物我之私”的道德境界。

篇5

1.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有益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从课堂教育出发,建设与和谐校园文化相适应的新型课堂教育,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传统课堂是以灌输教育为主,培养大学生规规矩矩老实听话为核心的文化,这显然不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在今天要培养大学生个性独立、勇于探索、敢于担当的精神。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有必要对课堂教育模式和校园活动进行一次全面的检视与杀毒,哪些是需要弘扬的,哪些是需要抛弃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加以改进。学校是我们党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谐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加强大学生修养、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渠道。

2. 和谐校园文化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知识需要人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并得到检验。换言之,无论新知识的探索还是现成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积极参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实践的过程和创造的过程,也是大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思想道德修养课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教师要在课堂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调查、学会探究,掌握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方法。对于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被动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主动探究和创新,以便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和谐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的汇聚,为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

二、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途径

90后大学生正处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重要历史时刻,他们的学识本领技能和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高校肩负着培养党的期望、国家的重托,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使命,既要使大学生增长才干、提高能力和智力发展,又要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提高人文素质、丰富生活情趣。要做到这些,高校应该重视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加强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努力实现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与和谐校园文化的结合。

1. 创建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与和谐校园文化结合的机制。为了实现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必须建立全校性领导组织,在其统一领导下,学校的师生和各系部、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统一协调,统一部署,将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计划之中,实现和谐校园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有机衔接,课堂教学与业余文化活动相配套,促进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2. 探索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要根据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各种结合方式。教学实践型即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实践活动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教师指导型即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参与和谐校园文化的组织和指导;专兼结合型,即思想道德修养课专职教师、和谐校园文化的兼职教师定期协商、研究和解决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中的问题,制定计划,协调行动。课外活动型文艺体育型,即根据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内容可安排适当的课外活动和文娱体育活动,如文艺演出、辩论赛、演讲等文化活动。

篇6

一、优化课堂教学,培养适合“基础”课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1.提出问题阶段

开展探究性教学的重要阶段为提问题阶段,其会对探究性教学的质量、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深入探讨问题的本质我们会发现,它是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矛盾并反映在人脑海中。也就意味着问题是联系人们了解客观世界的纽带和桥梁。老师可以对“基础”教材深入的研究,在掌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极具启发性的开场问题,让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被激发。也可以让学生自主的研究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划分学习小组自行讨论,进一步研究自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怎样去确定问题、确定什么样的问题和教师选取的视角有很大的关系,也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息息相关,学生自主提问题则受其自身的兴趣爱好,生长的环境等有关系。

2.探索答案阶段

该阶段为探究性教学的实质性阶段,该阶段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使用自主研究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题。方法不唯一,可以按照“基础”教学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一般的方式为:确定问题后,可以自问自答,经由自己研究的基础上攥写报告或者学习论文;也可以班级为整体,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同时,可以选择学习小组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然后小组选择攥写人编写论文,在内部针对论文进行讨论最终定稿。班级内的每一名同学至少一次担任小组长,然后提出问题。就整个过程而言,老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学生有不懂的地方经过讨论仍无法解决就需要老师及时的给予解答,老师保障控制全场的基础上又要给学生极大的自。

3.交流内化阶段

该阶段不仅仅是探究活动终结的过程,也是老师进行总结并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客观的评价整场教育教学活动,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此阶段,选择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做简要的报告、五分钟讲演、辩论等,对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方式不唯一,需要老师根据学生在“基础”课堂上的具体表现等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总结评价需要结合教学全过程,很好的结合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选取表现较好的同学,根据他们的表现情况开展鼓励性教学,以便于其可以进一步开展探究活动,激发其创造性,让学生的学习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作为老师,及时的反思教学活动中的不足和缺陷很有必要,在下一次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很好的完善。

二、培养和促进大学生探究性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形成

1.教师应对学生选择研究课题进行指导

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选择什么样的研究课题是学生比较疑惑的环节,无法确定研究什么而不是怎样研究。当出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老师进行积极的引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他们一起逐渐理清思路,选择适合自己或小组实际情况的研究课题。老师应该让学生明确的知道所选课题的内容、意义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到适合个人和团体的探究方法;怎样很好的协调时间、精力等各方面的关系等。

2.教师应教授学生基本的探究方法

常见的探究方式有: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等,还应该教授学生学会处理探究结果、表述探究成果、攥写论文等方法。使用合适的方式对学生的研究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实际的体验中提高能力、完善致使框架、提升道德修养,夯实法律知识。

3.创设一个融洽的课堂研究氛围

探究性学习开展的必备条件之一为融洽的课堂氛围,在一个相对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会独立并深入的研究,大胆的表述自己的看法。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质疑的品质,对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要虚心的听取、接纳;学生在尊重老师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见解、看法进行展示,形成平等共处、互相进步、共同研究的师生、生生关系。唯有如此,融洽的探究课堂氛围才会形成,在老师循循善诱下,学生对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探讨,渐渐地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探究性思想以及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解放学生的思想和个性是探究性教学的宗旨,借此保障在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正确的选择和确定探究题目,使用科学的探究方式,主动地了解知识、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这也是探究性教学的本质要求。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而言,应该大力推进探究性教学,更好的提升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法律意识。

作者:常卫恒 单位: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篇7

一、 教材内容的优化组合

自2006年起 ,我们开始使用教育部编写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统编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基于现有教材的逻辑结构、基本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了一系列优化:

1.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增删和重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详简安排,突出重点和难点。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我们重点讲“人是什么”“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重点放在“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而“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大学生择业与创业”略讲。

2.使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性,与时俱进。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果以及学科的前沿动态来讲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报告精神引进课堂,引进学生的头脑。

3.联系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来讲授。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实现有价值的人生?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在新时期如何认识爱国主义?这些问题引发了学生对 自身和社会的思考。

4.注重对学生行为的引导。注重帮助大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由“知其然”上升为“知其所以然”,以体现教学内容的实践价值。

5.增加教学实践内容。从性质上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行为自律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而这又必须通过实践磨炼才能形成。为此 ,除理论讲授外,我们从 2007级开始增加教学实践内容,在 48学时中,用 16学时进行教学实践,即开展社会调查,让大学生接触社会,拓宽视野。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根据教材内容优化的总方向,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我们确定了教法改革的价值取向:既要利于学生“内化”思想道德原理、法律知识,又要利于沟通实践环节。为此采取了如下改革措施:

1.以案例分析教学法为主导。所谓案例分析教学法就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启发和帮助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知识与法律知识、法学原理的理解,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它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方法,又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形式。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从我校教学资源网站中挑选出典型的、贴近学生实际的案例展开教学和讨论。

2.吸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合理因素来组织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近年来西方流行的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为此,在上课前 ,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 ,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根据任务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由教师组织学生从设问出发展开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结论。

3.自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结合相关的音像资料,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体现先进性。多媒体课件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增强了知识的科学性、直观性和趣味性,寓教于乐,学生思维更加活跃 ,对理论的理解更深人,使课堂教学摆脱了抽象、枯燥无味的局面。

4.在实践教学的操作方面,制订出“全程化、序列化”的实践方案。即围绕教学总体目标,把实践教学融合到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确定系列主题展开实践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用”结合,“知”“行”相融,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考评机制的重构

如前所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养成教育课,本课程考评制度的设计应当以课程教学目标为价值取向,结合养成教育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和实践过程的考查。为此,我们改变了 “平时成绩 ×30%+期末考试 ×70%”的传统考评方式 ,于 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试行 “平时成绩 x40%+期末考试 x40%+实践成绩 ×20%”。主要内容如下:

1.平时成绩。占结业成绩的40%,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El常考察。占结业成绩的 10%,即满分值 10分。日常考察是对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校内校外 El常行为的考察。考察依据以班主任和学工处提供的数据为准。对违法或违纪现象的扣分办法与学校《学生手册》中的有关规定相衔接。若行为既无违纪,也无违法,则记满分。(2)课堂表现。占结业成绩的 15%,即满分值 15分,课堂纪律和课堂提问各占7.5分。课堂纪律由任课教师考查,对迟到、早退、上课时看无关书籍者相应进行扣分,扣完为止。如无上述现象,则记满分 7.5分;课堂提问分即时回答和分组讨论后回答两种方式。任课教师针对教材内容提出问题或案例,要求学生 口头作答。每位学生以5分为基础,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发言的积极性及正确性给予适当加分,以7.5分为限。(3)课程作业。作业成绩以百分制计分 ,占结业成绩的 15%。作业次数按教学计划安排,由任课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布置。学生经过一个星期的思考、阅读资料形成书面作业,由任课教师批改、评分,并向学生公布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2.期末考查。这是对学生课程知识的终结性和综合性测评。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笔试,卷面成绩以百分制计分,占结业成绩的40%。客观题和案例分析题相结合,融合教材不同章节的知识点,采取学校通行的办法进行改卷、统分。

3.实践成绩主要以社会调查方式进行,老师设计出调查主题和相应的调查问卷,供学生参考。要求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选定主题,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每位成员必须调查 5个以上的对象。共 16课时,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安排调查时间,实践地点不限。每组最终提交一份 2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及原始调查数据和资料。实践分数占课程总成绩的 20%。

四、改革成效与经验体会

通过两年多的教学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对任课老师的评价也较高。总结起来,我们有如下经验体会:(1)施教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程,对各专业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根本性影响。因此,施教者应当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千方百计提高教学成效。(2)施教者要有“不唯书”、敢于探索的勇气,才能激活教学改革思路。现行的全国统编教材具有高度的学术权威性和很强的实践指导j亩:义。但是,学术权威不等于实践权威 ,将学术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本身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则就容易犯“一刀切”的错误。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既要以现行教材为依据,又不能囿于现行教材。(3)只有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才能使改革取得好的成效。众所周知,理论联系实际是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但是,在既定理论体系下,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使得“如何结合”成为比较难把握的问题。这就需要施教者全面细致地分析和把握所处的地区、学校及专业学生的特点,据此制订有关的教学改革策略和方案。(4)施教者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应当以平等、真诚、宽容的姿态和学生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为提高课程改革成效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篇8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应用原则

发端于学习管理、资源、学习管理系统、开放网络资源融合体的慕课,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求设计者使用较具有吸引力的设计方式,如立题明确、内容具体凝练、契合学生心态、使用多元化授课模式等。

(一)贴近学生心理需求,增加课程内容吸引力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设计过程中,掌握学生心态的要求,使得教师必须使用问卷调查或访谈法,认真搜集不同学识水平、民族、年级学生的需求,总结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典型案例,并借助互联网的辅助,增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的吸引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设计以增加学习者思想政治素质和端正性,提升自我修养,塑造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道德情操为基础,因此需要教师搜集符合学生兴趣并实用的话题,才能辅助学生更好的内化知识。授课教师课堂知识的充实程度应该以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课程吸引力程度为衡量依据。作为课堂设计者和表演者,教师课程内容的吸引力不仅包含课程讲解内容,还包含教师本身的魅力,即教师如何以自身“灵动”的表演,来满足学生各类“苛刻”的要求。如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设计需要教师以游刃有余的表达技巧、娴熟精炼的语言技巧、风格的授课技巧、独具魅力的肢体语言等,展现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神形俱佳的优势,以最大化激发学生潜能,并对学生因势利导等。

(二)完成线上下课内外知识覆盖,拓展课堂讨论空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并非是单纯的获取知识,而是需要以启发学生的探究和思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将知识内化成符合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信念和伦理道德。因此需要将网络平台和实体课堂融合起来,进行有效融合及优势互补。具体如良好的转化“师本位”和“生本位”两者之间的相互观念,使教师成为教学的调控者、组织者、设计者,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新思想和新知识的创造者、探究者、发现者以及教学的互动参与者。国外慕课的操作方式要求慕课设计需要完成网下和网上、课程内外的全面覆盖,还需要课程设计将固有课堂模式向全天候模式转换,以增加课程慕课设计的有效性。正如慕课所要求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使用“提问-讨论-讲解-质疑”的方式进行双方的思想升华,因此在集中面授和小组讨论环节中,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需要为学生提供。

二、慕课原则实施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结构式讨论模式

(一)反思结构式讨论弊端,确定两者融合基调

机构化讨论方式一般常用的包含六顶帽子法、头脑风暴法、鱼骨刺图法、团体列名法、金鱼缸法等。主要是为克服学生和教师的综合性思维,将思维按照不同阶段的发展动态进行划分,并在尊重成员客体平等的基础上,使用建设性的规则强制性的要求各个小组成员加入到讨论中来,以保持讨论的正向性。所谓的综合性思维即使用提升、概括、综合等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比如使用现象分析、问题说明的方式,以帮助学生快速认识到问题的关键点所在,但是此种方法在慕课中的应用时,往往会因为对以往方式的应用,而使得新问题受到原有工具的影响,导致重新思考的机会被忽视,一旦问题和原因两者出现混淆,则导致对问题真实性的认识有可能被误导。基于此,结构式讨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中的应用就必须重视此项问题,并尝试加以规避。

(二)设置专题模式,分组头脑风暴

正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应用以培养学生端正的政治思想素质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等为基本目标,在内化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的过程中,可设置专题的模式来激发学生参与热望。比如按照生活实践情况及学生感兴趣、关心的内容选择一个关键词作为慕课设计的核心,围绕核心关键词邀请学生分组扩充成一个或者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连续的主题,以形成一个个问题探讨和追踪的思维链条,从而逐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望和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引入“大学生创业”作为关键词,请学生按照自己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和设计进行关键词的拓展,教师的引导则为“未来的你是应该是怎样的?”———“一年之内如何落实此目标?”———“五年内如何完成?”———“十年内如何完成?”———“进入职场之后,机遇和收入你更看重哪个?”———“你如何看待杜拉拉?”虽然此类话题与小学阶段的“未来畅想”有相似性,但是正因为此成长阶段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划性和期待性,因此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己的想法有可能得到补充和拓展后,学生会潜移默化的得到启发。再比如,在课程中播放各类学生身边令人感动的榜样事迹可见,引发学生对正确价值观、人生观自我构建的思考。各届“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播放,则可作为引发学生对“如何生活”、“人生怎样才更有意义”等的思考和追寻依据。但是正如人类的大脑并非任意、随时可填满的容器,无论是自由思考还是智力激励,课上小组和课下小组、案例分析和课堂辩论等形式,也仅仅是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内容的丰富性而服务的。小组讨论并非仅限于教师课上关键词的设计,也可以在课下围绕学生成长而展开。比如以宿舍成员为小组,并推选某个代表作为讨论结果总结人,如此,小组在课下所讨论的结果就可以直接在课上反映出来,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辩论。通过学生按照小组的模式在课下的探讨和交流,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也会随之提升。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也会同步提高。事实上,诸如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相关的“人生应该肩负何种责任”、“道德和法律究竟哪个应该更具有效率”、“法不容情还是情有可原”、“大学生婚恋利弊”等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都可以纳入慕课中,尤其是课堂辩论环节,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环境,比如为学生提供国外此类问题的讨论平台、深入实际调查社会现象等的机会等。

(三)以思想启迪为导向,增加实践演练机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以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引导目标,可尝试引入不同的教学平台和模块,此类平台和模块的应用仅以辅助教师和学生发散思维,进一步探究知识、思想、各项领域等。无论是六顶帽子法、头脑风暴法、鱼骨刺图法、团体列名法、金鱼缸法还是学生在思考中寻找成功的快乐的方式,均为学生和教师进修慕课设计的某种应用渠道或者目标,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事实上在慕课原则的辅助下,除学习模块的灵活引入外,学生在课前点开专题就可以随时进入相关阅读视频及资料的设计方式,更具有趣味性,更能帮助学生拓展视角和思维。此类视频可以是与专题相关的调查访谈、教师课件、教师收集到的各类资料、相关的影视剧,也可以是课程上需要使用的知识点。为鼓励学生课后学习,并监督学习进程,按照结构式讨论的要求,教师一方面可要求学生将讨论结果整理成文上传到评阅平台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品鉴者、其他小组成员作为参评者,教师和学生同样可在线随时讨论,而另一方面学生还可以分小组的按照课程内容、专题内容进行短剧编排,亲自体验自己论点的正确与否,此编排过程及结果同样可作为视频和课题作业提交到网络交流平台,供大家相互学习、相互点评和互动交流。演练机会的增加并不限与大学课程中,实际上在中学和小学的此类相关课程中同样可以融入,比如课前5分钟知识、心得体会、讨论成果的共享课程,参与共享者需要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其他学生提供可以引发思维共鸣的内容,并共同总结经验教训。虽然准备过程是分享讲述者自我反省的过程,但是其本身同样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反思并引发其他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整个活动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在相互经历、思想、思维等的分享过程中,还能进一步体味到有爱、合作、成长的艰难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向善情感及自觉遵纪守法的习惯和意识。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结构式讨论模式的反思

(一)辨识学生特性,师生共同成长

现阶段各类慕课形式的存在,的确可以辅助激活课堂互动性,但是在教研过程中,对于慕课的应用,已经有学者发现“90”后学生对传统授课形式表现厌倦的同时,对慕课本身的兴趣也会随着慕课趣味性和应用性的降低而逐步降低。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代的学生,其对人生、学习、社会逐渐形成具有自身主观意识的判断和认知。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的确以学生为本位,以“问题意识”引导为主体,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本身具有思政性和法律性并未消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专业性并不如单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专业。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上所需要了解的知识和技能,有可能远比教师所提供的,或者通过讨论得到的更多。鉴于“90后”,比“70后”和“80后”更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个性,思政教师的慕课设计需要从学生思想和个性特点出发,将传统的管理和传教方式改变为引导学生、服务学生的形式,并虚心接受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在头脑风暴、六顶帽子法等结构式讨论模式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知识架构、思维能力,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二)明确模块应用个性需求,完善设计及时更新

在当前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中,诸如试卷测评、网络测评、课堂表现等综合测评体系多被用来分析学生成绩及学习状态、水平等,以辅助学生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知识运用程度和理解程度的展现。对学生所设定的综合性测评,尽管属于对学生全方位的综合考量,但是基于网络平台系统的稳定运行是此项考量良好运行的保障,因此此网络平台需要提供随时跟踪学生学习情况、课堂发言得分、按时学生作业完成、视频短剧得分、论文完成、批改状况、作业互评情况等以及教师及时管理、可以为学生提供弹性鼓励的功能模块。以此在模块引入和功能设计时,需要按照不同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设计的需要而对应性设计,不能一概而论,或统而用之。

参考文献:

[1]冯爱红,苏醒.专题课堂讨论及实践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09).

篇9

今天我讲的课题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分析。我主要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学情、课程实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课程标准

本课程选用教材是2018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该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其地位和作用是:

地位:以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育引导,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认知水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用:

1.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公共基础课

2.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之一

3.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4.面向大一新生开设

5.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与大学生生活结合最密切的一门课程

二、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是:综合运用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有说服力的回答,为人才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基础。具体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即掌握两方面知识,养成四种能力,提升两种素质。

1.知识目标

通过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理论、原则;帮助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掌握相关法律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提高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明是非能力,培养大学生“知行統一”的道德实践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

3.素质目标

培养提升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三、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我校各专业大一学生。大一新生有如下特点。

1.知识方面:有基本的思想道德、法律知识基础,但深度、广度不够,尤其理工专业,多数学生欠缺。

2.能力方面:思维活跃,认知能力较强,但多数大学生“知行分离”,道德实践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有待提高。

3.态度方面:思想纯朴,学风良好。但对该课程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本课程大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和高中都学习过,日常生活中也有接触,缺乏新鲜感,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四、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方面。

(一)理论课程实施

1.内容设计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36学时,由四部分组成。

成长适应教育:此部分提供中学生活向大学生活转变的指导及核心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应学时2课时。

思想教育:此部分提供总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历史定位和时代方向问题。对应学时18课时。

道德教育:此部分是前一部分知识在道德领域的延伸,提供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对应学时6课时。

法治教育:此部分帮助大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升其法律素养。对应学时6课时。

2.教学重点

一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二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引扬中国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是教育和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具备法治思维,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3.教学难点

知行统一,知情意行。理论体系再完备,如果无法转化为大学生的实际行动,教育就是不成功的。所以本课程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大学生从理论知识的习得转化为行为的自觉。重点是“一个树立、三个实现”,即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统一,实现法律意识与守法行为相统一。

4、教学方法与手段

(1)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由“要你怎么做”的被动思维模式变成“我应该怎么做”的主动思模式,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

(2)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根据学生实际和课程的内容,精心制作课件,准备案例,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图文并茂,音像兼备,更形象、直观、信息量更大,提高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3)加强三个结合。一是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演讲、情境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锻炼提高学生活学活用知识和思维、表达的能力;二是课堂授课与个别交流释疑相结合,除了课堂教学,还要通过在线交流、电话、面对面谈心等方式,为学生解惑答疑;三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在授课之余指导学生的创业设计、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1)日常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主要通过课内外作业、课堂讨论、提问抢答、考勤等方式实施考核。

(2)期末考试。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内容上注重命题的科学性和教育性,通过对精选案例材料的分析,将考察重点放在对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考察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形式上采用论述、材料分析、小论文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实践课程实施

1.实践课程任务与目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本质上是以理论为指导的思想、道德、法律的社会传递与大学生个体思想、道德、法律的直接体验相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作为本课程教学的一个方面或一种方式,其教学目的与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总体上是一致的。

2.

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

实践教学成绩作为对学生考核的一部分,占本课程期末成绩的30%。没有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或实践教学成绩不及格的,不能参加理论课考试。

实践报告字数不少于

3000

字,另附相关佐证材料。小组共同完成的作业,须写明小组成员的班级、学号、姓名和每个成员承担的任务。

3.

篇10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培养学生能力的必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必修课,旨在提高学生在面对社会中诸多挑战时所能应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本课程教学中的直接目的,符合本课程的目标,从而提高本课程教学所具有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1.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目标要求。

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看,培养学生的能力不仅仅包括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更包括将理论结合实践的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本课程的具体内容,从多年教学实践看,本课程的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人生观、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辨析问题的能力等。在本课程教育中,教师必须结合实际展开对知识的讲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应对社会上的重重挑战。

1.2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作为政治课的分支,教材文本枯燥乏味,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就必须将课程与实际相结合,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单一的弊端,提高学生对课程本身的兴趣,增强本课程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只有将重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学生才能切实感受到课程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激发教师授课的热情。

1.3为学生的未来负责。

学生经过学校的培养终将投身于社会中,在学习阶段就必须掌握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担负着培养面临实际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重任。自上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利己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思想已经普及。学生面对社会中复杂的问题往往经验不足,法律意识不强而无法维护个人权益。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2.如何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培养学生的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由道德思想与法律基础两个部分组成的,两个部分分别注重学生的惠人与维权两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课程本身出发,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解决自身活动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且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社会现象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如沟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我调节与管理等能力。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改革应运用如下方式。

2.1借鉴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导向教学理念并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为既定目标做批判性的自我反省,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强化自身能力的一种本着对自我负责的过程。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主要特点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合作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与集体荣誉感。应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就要求教师在备课阶段为学生设置课前引导问题,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通过派出代表发言的方式,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相结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从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提高综合能力,适应在社会发展中的需求。

2.2借助情景剧表演的模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内容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教师可以采取为学生安排情景剧排演的课堂作业,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提高语言与肢体表达能力。例如第五章第一节社会公德,教师可以将该章节的课程内容作为情景剧的立意与宗旨,让学生以小组模式利用课后业余时间进行情景剧排演。学生在排演过程中,会通过对课本的阅读和对其他文学作品的查阅充分理解如何明辨公共生活中的违法现象,如不文明行为、交通违规行为和违背治安管理的行为等,并通过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结合生活经验,将此立意展现在情景剧之中。借助此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课堂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现人生哲理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通过表演,提高自身的语言与肢体表达能力,开发学生创造力。

2.3创建调查问卷并统计数据,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可以根据某章节,让学生自己立意做一份群众调查问卷,统计其数据并针对该现象撰写论文给予分析。例如第五章第二节职业道德和第三节家庭美德,学生通过对社会一些不良现象进行群众的民意调查,分析现如今社会对职业道德与家庭美德的看法与态度,并对其结果进行深层次分析。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辨析能力,并针对不良现象加以批判,从而树立学生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统计过程中,找出课堂知识的重点并加以掌握,透射于社会问题中,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当然,统计结果不会尽如人意,根据学生对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教师应加以点评,防止学生被错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误导。

3.结语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结合行动导向理念教学模式、情景剧与调查问卷作业的方式方法革新教学方式,从传统单一的授课中脱离,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通过情景剧作业的新颖模式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与肢体的表达能力,在调查问卷的分析与品评过程中树立正确且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廖建梅.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思考[J].南昌高专学报,2010(4).

[2]徐雁.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12(12).

篇11

一、科学了解学生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起点

教育学生,首先应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否则,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就无从谈起。因此,科学了解学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育人的起点。教师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目标选择,了解影响他们思想和心理发生变化的各种因素。

一是要科学认识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师,要想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达到应有的育人效果,就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成长经历、学习需要和心理特征。

二是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安排教学内容。一要突出对大学生自己的现实问题进行科学释疑。二要突出对一些问题解决的方法传授。三要突出对一些社会热点与大学生敏感话题的传道解惑。总之,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紧密联系,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才会自觉接受知识并逐步内化为行动。

二、引导学生自觉深度参与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至关重要。“学生深度参与”就是一种将研究与讨论结合一起,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作用的教学方式。“学生深度参与”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它打破了“满堂灌”、“一言堂”和“灌输式”、“说教式”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具体指导下,通过学生的研究、分析和讨论,进行知识建构和价值认同的一种学习过程。“学生深度参与”教学方式的特点是重视发展学生的自主行为和个性特长,重方法传授,重能力培养,重学生主体作用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是以问题思辩引导学生课堂深度参与学习。教师要在课堂中善于组织一些讨论、辩论活动。

二是以个性化的作业促使学生课外深度参与学习。通过E-mail、QQ、手机短信、博客等方式向学生布置个性化的电子作业,如纯理论分析性的小论文、学习心得、社会调查报告、自制课件、生动案例(甚至可以是经认可的自行拍摄制作的图片、音频、DV等)等,从而使学生张扬自由个性中增加知识,陶冶情操。

三是以改革考核方式来促进学生全过程深度参与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它重在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和道德法律素质的实质提升。因此,考核方式应采取“开卷考查+课外小论文+课堂表现”(分值可按具体情况设定为一定比例)的方式。“开卷考查”是指课程结束后,设计若干道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等,以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课外小论文”是指每一章教学结束,拟出若干个小问题,由学生选择并完成,主要考察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判断与选择能力;“课堂表现”主要是考察学生出勤、课堂发言、讨论等表现,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始终是教学的主要方法和形式,恰当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必须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是要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可以采取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演讲,组织学生与老师一起备课、写教案,让学生走上讲台上课等形式进行互动式教学。

二是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的作用是诱导启发,变简单的说教式、注释式为由情人理、循循善诱的引导。启发式教学也要以科学的理论尤其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教学,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分析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是要运用情感式教学法。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陶行知先生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谈心,彼此之间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相互理解、尊重的友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学生就会敞开心扉,自觉地接受教育。

四、塑造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是提商教学效果的客观要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者,是先进道德的示范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一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个性,理解学生需要,关心学生发展,服务学生成才。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要真诚实意而不是“叶公好龙”式地关爱学生,就能以“无声的语言”和“无形的力量”教育人,在升华自己境界的同时,以带动学生进入思想和人格的更高境界。

二是要自觉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魅力源于实力。一名师德高尚、功底雄厚、知识渊博的教师自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应苦练内功,提高理论素质,培养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与智能结构。要提高白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及时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做“研究型”的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的难度恰恰在于要对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有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那种只会照本宣科的教师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目中有较高的地位,而且也难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

三是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经师,更应成为学生的人师。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需要,平等地、真诚地与学生交流,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展现自我道德意愿,从而在这种自我表达与交流中实现道德意识的引导与提升。要有宽广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气度对待学生的个性与发展中的问题,以“大爱”之心成为学生的心灵与学业导师。

参考文献:

[1]阮书云.高职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效果分析[J].西北职教,2008,(07):34.

篇12

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使命,是青年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青年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把青少年培养成什么样的接班人,树立怎样的价值观,道德观,关系着祖国的兴旺,民族的前途。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未来。学会了做人才能学会做事,做好了人才能做好事。事情做不好,可以从头再来。人做不好,很难重新来。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葆活力,蓬勃发展,一件根本性的大事,就是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代代传承发展下去,而传承的最好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入学校学习先进文化知识。现在国家正大力倡导建立和谐社会,而大学是一个缩小的社会。因此,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和谐校园的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又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是建立和谐校园的前提,是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经路线。

一.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观因素

1.要使大学生认识自我,做到个体和谐。

德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他的《人论》的第一章“人类自我认识危机”中提出了“认识自我乃是探索的最高目标”这一哲学论断。人,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体。和谐校园整体的要求,归根到底,要靠千千万万个体的人去践行。

2.要使大学生不断汲取先进的、高尚的文化知识。

中国是个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古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文化连续的国家。中国的古文化博大精深,这么多文化瑰宝我们要好好把握。现在的学生看小说,科幻,武侠等的有很多,而看国学的实在是太少,我觉得做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对国粹有一定的了解,而我们作为大学生,就更应该仔细研究中国灿烂的文明,不断学习,不断发展。比如《道德经》、《弟子规》之类的书,他们虽然都是小篇幅的短文,但它们蕴含的知识是相当丰富的,有些人专研它们几十载,仍能从中领悟很多新的见解。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先进知识是一辈子的事,我们所熟知的比尔盖茨每年看2000多本书,正是这些书把他带上首富宝座。现在大学生中有很多是要自主创业的,犹太人是世界公认的善于经商的民族,《塔不德》告诉我们:犹太人最看重的是书而不是钱,犹太人人均拥有的图书馆为全球之最,所以它们拥有的财富也最多。

3.要使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用社会实践锻炼他们。

从陶行知先生身体力行的“实践教育”、“T”型人才结构理论,到美国哈佛大学的“通才”培养模式和“超越零点项目”等说明时间的重要性。[2]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颜。大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就应该把所学的投入到实践中去,从实践中进一步领会知识,熟练知识并发现自己的不足,再回过头来认真学习,提升自己,然后再去实践,以此实现良性循环。第六,我们大学生既要有专长又要要全面发展。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我们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我们大学生,首先要确保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研究透彻,做到“术业有专攻”,然后在此前提下,全方面发展自己。我们既要做专才又要是通才。只有这样,才能立足社会,才能不被淘汰。

二.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客观因素

1.要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树立正确的道德理想和荣辱观、价值观。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二便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道德,代表的是一个人的修养,一个社会繁荣的基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荣辱倒置,就会陷入罪恶的深渊;一个社会,如果荣辱倒置,就会陷入一片混乱;一个人,如果荣辱倒置,就会导致颓废,堕落直至自我毁灭。所以,学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开展先进教育,创办文学书刊,举行征文比赛等,来倡导学生塑造高尚道德、树立正确价值观、荣辱观。

2.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是非正义观

2.1青年大学生要有正确的幸福观。要认清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问题:社会生活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是统一的,没有整体的幸福就没有个人的幸福,个人追求幸福的愿望只有在社会幸福不断增长中才能得到实现和保障。

只有个体与社会统一的幸福,才是真实的幸福,只有在二者统一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幸福。

2.2青年大学生对不幸要有正确的认识。

幸福作为人的理想完美存在状态,应当通过人的努力以一定的代价才有可能换取;幸福作为对人现实存在的体验,只有通过日常生活中对痛苦不幸的感受才有可能真正被感受。所以,我们又可以说,幸福内在蕴含着痛苦。对于一个人而言,不幸哺育了真正幸福感的形式。痛苦是通往幸福之桥梁。只有饱经人间沧桑折难,读透尘世沉浮变幻这部天书之后,人才有资格说他真正懂得拥有幸福。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逆境既是人生所不可避免的,又对人生存在具有意义,身处逆境可能是不幸的,但却未必是绝对不幸的,关键之一就在于人自身的自强不息。

三.结论

只要大学生做好了以上几个方面,对自己有了清晰的认识,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有了正确的理想与追求,能自觉学习先进文化知识,投身社会实践,这样,当代大学生就能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 6

篇13

[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公开课;学生视角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4?0041?04

[收稿日期] 2014-03-21;[修回日期] 2014-06-23

[基金项目]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高校与世界名校接轨的探索性研究”项目组研究成果之一(1184612037)[作者简介] 林慧华(1979-),女,广东汕头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创新项目指导老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教育教学;蔡丹霞(1992-)、李丽莹(1993-)、黄嘉敏(1992-)皆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学生,其中蔡丹霞和黄嘉敏是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成员.

一、引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是一门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自2006年在全国高校实施以来,教育部一直非常关注思修课在学生中取得的效果,每年都要组织高校教师进行思修课的培训。这6 年来,思修教材编写组致力于教材内容的与时俱进,思修课的教材内容已经过3 次修改(2007 年、2008 年和2010 年)[1]。

为了了解广东高校学生对思修课的看法,笔者对广东高校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23 份。通过问卷分析发现,思修课普遍得不到大学生的重视,50.41%的问卷填写者上思修课时走神,43.09%对于思修课没有任何兴趣,62.60%所在班级课堂沉闷,很少人听讲。国家教育部门十分重视该课程,且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何思修课屡屡遇冷呢?

近年来,思修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成为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的研究热点。吴倬归纳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三大教学目标[2]。王建新提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需要教师人格的感召力、行为的亲和力、知识的吸引力、视觉的冲击力和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3]。李大健倡导“生活化教学”[4]。刘博指出,思修课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基于一定生活情景下的价值建构过程,所以,教学语言、内容、情景、方法和评价都应该“生活化”[5]。周军认为,基础理论、典型案例、心态分析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交流讨论的教学形式是思修课程建设应注重的[6]。吴琼等把实践教学的形式分为三种:感受式(如参观展览、法院旁听等)、体验式(如社会调查模拟法庭、话剧或小品表演等)和践履式(志愿服务、主题宣传等)[7]。贺俊燕探讨思修课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8]。谢玉进则引入国外名校公开课对思修课的启示,提出“巧妙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精心设置议题,吸引学生关注”[9]。韩建磊等研究思修课的考评体系,提出“考评主体多元化、考评方式多样化、考评标准细则化及考评结果表述方式多样化”[10]。张云莲强调思修课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时效性[11]。林楠认为,要提升思修课的实效性,应在授课中践行“生命意识的唤醒,日常生活的回归和心灵世界的启迪”三大教育理念[12]。至于“思修课”成败的关键,陈大文引用教育部长周济发言强调:“课开得好不好,学生喜欢不喜欢,关键在教师”[13]。

以往研究大多从学者或者老师的角度给出建议,几乎没有大学生参与研究。因此,我们项目组决定从学生的视角探索思修课遇冷的原因及其改进方式,尝试提出能被一线教师和学生接受的可行性建议,着重解决如何将思修课的理论知识切实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瓶颈”问题,让思修课真正成为学生的“心灵鸡汤”。

二、课程遇冷及其原因

近年来,学生普遍对思修课的重视程度不高,课堂反应平淡、课后更没有发掘思修课的价值。从学生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思修课遇冷有以下原因:

(一)国际化、信息化与个性化的影响

触屏时代,大学生不断接受互联网多元文化的多重冲击,资本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滋生,对需要静下心来认真领悟的思修课反应冷淡,甚至认为思修课中的某些观点是过时的。此外,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大增加。大学生学习功利化,只关注与自己日后工作有关的学科,考取各种迎合企业需求的证书,认为上思修课是浪费时间。

(二)不重视的观念先入为主

1. 师兄师姐的“引导”

大学强调自主学习,老师与学生的直接交流很少,师兄师姐的引导更为占先。大部分学生尚未开始上思修课,就已经从师兄师姐口中听到“思修课不重要,不用认真听课”等负面信息。这种先入为主的忽视思修课重要性的错误观念,导致学生一开始上思修课就有抵触情绪。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把对思修课不重视的观念传递下去,形成恶性循环。

2. 考核方式的单一

大部分学生在思修课的第一节课就了解到,思修课的考核方式主要为期末开卷考试。小道消息说到时“重点满天飞”,所以,大部分学生觉得临考翻翻重点就可以了,从而从根本上忽视了思修课本身的内涵与价值。

(三)教材教法缺陷导致学生厌倦

1. 内容重复,过于理论化

思修课的内容和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接触到的思想政治课程内容部分重叠。赵兴宏等对东北大学1689 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97.5%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有重复,其中认为大量重复的学生18.9%[14]。重复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和厌倦感,认为以前学过了,没有新意,不需要再学。

此外,思修课本内容广泛,涉及哲学、政治、道德、法律等。但实际内容却让大多数同学大跌眼镜。比如:对于大学新生来说,目录中的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境界”非常“对口”,但通篇都是讲理论,没有贴近大学生活的案例,缺乏时代气息。

2. 教法单一

当前大部分高校思修课主要是单向灌输,或辅以多媒体课件“照本宣科”。很多教师只求“多、快、省”,只告诉“是什么”,不说清楚“为什么”,而且考试让学生死记硬背,所以学生上课没有兴趣和动力,考完试很快就将课程内容忘掉了。这样学生又怎么可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呢?

三、课程改革的方向

为了让思修课程更好地完成其使命,我们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改进思修课教学:

(一)学校大力支持,把思修课融入学风建设

学风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有重要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把思修课融入学风建设,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比如,可以把能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贴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食堂、课室、宿舍楼、校道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思想道德的重要性。此外,学校可组织与其相关的各类比赛、活动,例如,党史知识竞赛、红歌比赛、模拟法庭、讲座、辩论赛等,让学生领悟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对于现代人职业生涯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武汉大学举办的第六届时事案例分析大赛值得借鉴。在这场赛事中,“三国杀”“非诚勿扰”、现场秀等时尚元素都被糅合起来,让学生在轻快的氛围中学习并运用思修课上学到的理论,就日本核辐射、重庆的户籍制度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它被誉为是“最享受的理论学习”[15]。这种针对学生群体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来开展活动的做法,无疑会得到学生的青睐。

(二)修改现有教材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43.09%的受访者认为改进思修课要先改进教材。对于哪个最适合思修课的教学模式,79.67%的受访者选择案例分析法。受访者认为,当前思修课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只是死板地讲理论,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如失恋、人际关系紧张等,都没能到有效的指导和解决。所以大家对该课程热情不高。

因此,思修教材的内容应该更贴近生活。国家设置思修课,目的是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16]。但是由于教材内容太过于理论化,学生不喜欢,这样不仅达不到思修课的教学目标,还可能使得思修课口碑愈下、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对思修教材提出以下修改建议:

1. 引用研究数据

在思修教材中,用数据“说话”,可以使内容更真实可信。例如,在讲解自制力的时候,可以引用斯坦福大学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这个实验每次让一个孩子单独待在房间里,给他一颗棉花糖,告诉他如果能坚持15 分钟不吃的话,会再给一颗作为奖励。研究人员后续跟踪调查,10 年后,发现“能够坚持15 分钟不吃棉花糖的那些孩子长大以后,不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都比那些马上吃掉棉花糖的孩子优秀”[17]。这样的数据,有理有据,也更有趣。

2. 添加生活化的案例

生活化的案例可以弥补思修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使学生产生的疲倦感。例如,在讲解“信念”的时候,结合奥运健将的例子,如刘翔2008 年伤退和2012 年摔倒,及其决定2016 年继续奋战的故事,能够触动我们的心弦;在讲解《劳动法》的时候,可以用毕业生因简历造假被炒或者是由于不懂法,乱签合同被骗等案例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代入感,使思修教材 “接地气”、有血有肉、有感召力。

(三)运用“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根据我们对广东几所高校的调查,作为必修课的思修课堂上,同学们都急着去“霸位”,座位越靠后越好,方便上课做自己的事情。

针对思修课普遍遇冷的现状,我们在寻找解决办法时,不得不提到上海复旦大学陈果博士的思修课,以及哈佛大学公开课中的公正课和幸福课。陈果的思修课在网上非常受欢迎,被广大观众称为真正的“心灵鸡汤”。她用自己独特的理解、深厚的哲学积淀,走进学生的内心,与学生展开灵魂的对话。哈佛公正课旨在引导观众一起评判性思考关于公正、平等、民主与公民权利的一些基本问题。而哈佛幸福课则主要探索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虽然中国与美国的政治体系不一样,意识形态大有不同,但是对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方面仍有相通之处。据我们的调查,有50.83%的问卷填写者希望通过思修课学到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以及加强道德修养等内容。

无论国内国外,这些都是学生渴望探讨的。当然,我们在学习西方教育理念的同时也要兼顾国情,不能照搬照抄,要批判继承、取长补短,提高学生对思修课的关注度,更好地实现思修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可做以下尝试:

1. 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法

(1)“道德两难”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道德两难,指的是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顾的情境或问题”[18]。它们挑战思维和道德极限,让人进退维谷;同时,它们也使大学生活跃思维,加深对社会现象的探究,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如假设你是参议院的主席,而你的哥哥是个通缉犯。警察找上你,希望你配合他们的工作,说出你哥哥在哪。这时你会选择亲情向警察撒谎,还是会选择对社会的责任和忠诚配合警察呢?这便是一个典型的桑德尔式的“两难”问题。再比如,“你是一名忠诚的公司雇员,工作努力且回报丰厚。但有一天你发现公司为了赚取更多利益,在生产的食品里加入有害添加剂。这时你会怎么做?”[9]。贴近学生生活、设置道德两难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教师再加以引导。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兴趣大增,还可以使他们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发现其实思修课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从而主动去学习。

(2)以教师切身经历引发学生共鸣。哈佛最受欢迎的公开课之一《幸福课》的讲师泰勒几乎每节课都会分享自己的故事。在讲解“不现实的信念”的时候,他就和大家分享了他年轻的时候追求一名女子无果的故事。其中,他母亲对其不切实际的鼓励话语、他对自身不够清醒的了解、他当时的心理、追求那女生时的言行举止,及后来尴尬的情境,都说得绘声绘色,让人身临其境。泰勒老师过后再对相关概念进行讲解时,学生就很容易会心会意[20]。复旦大学思修课教师陈果也经常分享自己的故事。比如,她会将自己在加拿大留学时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凄凉、在混杂着众多国旗中寻找属于自己心灵安慰的五星红旗这种真切感受和学生一起分享。这时,爱国主义不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学生与教师在这种经历分享和心灵交汇中,最容易产生共鸣[21]。

2. 课堂上尝试进行游戏和竞赛

思修课要让学生更易于接受,还可以采用当下大学生比较喜闻乐见的形式,譬如课堂游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增加课堂吸引力,同时也可以巩固学生学过的理论知识。可借鉴比较火的“百万富翁”或 “开心辞典”的形式,具体操作如下:

(1)每次课下课后,学生提前到学习委员处报名参加下次课游戏,每节课报名10 人左右,全班轮流参与;

(2)老师在课堂出一些和思想道德或法律基础有关的题目,全班同学也可以分小组轮流出题;

(3)每次课报名者首先回答思修老师一道题,以快而准为原则,再筛选出5 名学生参加决赛;

(4)参赛者答对一题后再回答下一道题,答对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一旦答错,参赛者必须退出比赛,只能得到之前拿到的分数。10 道题封顶;

(5)参赛者遇到难题时可以使用两个“锦囊”:求助现场一名学生;或30 秒内在思修课本找到答案。每个“锦囊”只能使用一次;

(6)全班同学轮流参与游戏,所得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

如此一来,学生为了能够赢得比赛,便会认真听讲,同时预习课本知识,在“游戏”中领悟到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的用处和意义,从而形成学习和运用的良性循环。

3. 课后拓展,开设思修课论坛

由于思修课的课时设置是每周一次,所以任课老师在课下和学生几乎没接触。而高速发展的信息工具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所以,我们建议设一个思修课论坛,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上面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或情景(时事热点、校园案例、两难困境、个人困惑等)。网上讨论也可以作为课程考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发帖、寻求帮助,大家也可以在上面分享一些和思想道德或法律基础相关的最新文章,课下“充电”。由此,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思修课教学目标也能更好地实现。

(四)改变单一考核机制

当前大多数学校的思修课考核方式一般是: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一般通过出勤、论文打分,期末则开卷考试。由于“论文基本上是走过场,老师不会仔细改”,考试也很容易,大多数学生平时就不会费心去学。因此,我们建议,思修课的考核方式必须改革。例如,可以降低期末卷面成绩的比重,只占总评的20%或30%,更多地采用形成性评估,还可以试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的三评模式。其中,平时成绩得分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

(1)课堂参与:如课堂辩论、讨论、提问、参与竞赛等方面的得分。

(2)小组展示:如案例分析、主题展示、话剧表演等活动的得分。

(3)网上论坛:如发起议题、参与讨论、分享咨讯等贡献分。

(4)社会实践:如三下乡、做义工得分。

四、结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课程,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但近年来,思修课遇冷,传统教材内容和教学、考核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的个性化需要。面对教学“瓶颈”,思修课课程改进迫在眉睫。我们希望通过校园文化熏陶、更新教材、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实践、改变单一考核机制等方式,为思修课注入新的活力,让思修课走出理论的“象牙塔”,深入学生世界,成为大学生心灵成长的“灯塔”。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7-19.

[2] 吴倬.论“两课”教学的目标及其实现方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1(6):11-13.

[3] 王建新.促进学生道德的自主建构--关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道德教育内容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7:69-72.

[4] 李大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生活化教学体系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9(3):33-36.

[5] 刘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活化路径[J].教育评论,2011(5):93-95.

[6] 周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5(19):43-44.

[7] 吴琼,仇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功能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33-35.

[8] 贺俊燕.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以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0(5):143-145.

[9] 谢玉进.国外名校公开课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启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2):48-49.

[10] 韩建磊,袁艺红.高校思政课学生成绩考评体系构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2(8):66-68.

[11] 张云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理念浅议[J].清华大学学报,2010(5):116-120.

[12] 林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三点体会[J].教育探索,2011(5):61-62.

[13] 陈大文.正确处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的若干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7(8):42-47.

[14] 赵兴宏,张振芝,李光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有效衔接探析[J].课程教育,2012(1):70-74.

[15] 程墨,肖珊.机器猫出现在课堂上 武大思政教育显时尚范儿[EB/OL]. 中国教育报,jyb.cn/Teaching/jysx/201106/t20110622_438508.html,2011-06-22/2014-02-27.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

[17] 梁唯.让孩子更从容地成长[J].中国出版,2012(22):77.

[18] 赵慧.“道德两难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5(11):7-8.

[19] Michael J.Sandel.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Do[EB/OL].v.163.com/movie/2010/11/B/J/M6GOB7TT6_M6GOBOPBJ.html,2012-12-09/201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