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经验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德育经验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德育经验论文

篇1

二、陌 生

文学语言是一种陌生化的语言,它在创造方式和使用方式上根本不同于日常语言与科学语言,日常语言讲究通俗,信手拈来,表意即可,科学语言讲求精确,文学语言往往排斥通俗,在精确之外更追求模糊、含蓄、精雕细刻,字字珠玑。这是由它们使用目的不同而决定的,日常语言的使用目的是让人家明白你想说什么,科学语言的精准是为了还原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点,文学语言却不但要使人明白说的是什么,更希望所表达的东西或发人深思、或耐人寻味、或激起强烈反响,而相对陌生的语言有助于达到这一效果。比如:

“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张晓风《春之怀谷》)

这段文字中加点字是典型的陌生化语言,如果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来衡量,则纯属搭配不当,但是这是这一奇妙的“搭配不当”产生了神奇的艺术效果,试想一下,如果把“把”换成“堆”,把“笑”换成“变”,将“唱”换成“流”,将“一床”换成“一地”,将“丈量”换成“飞翔”,其艺术韵味必将大打折扣,极大地损害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陌生化的语言俯拾皆是,以课文为例:

“(康大叔)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吃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鲁迅《药》)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出的清香,夹杂字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鲁迅《社戏》)

“老船夫把那个芦管竖在嘴边,吹了个长长的曲子,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沈从文《边城》)

“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沈从文《边城》)

这些加点的词,都是相对陌生的用法。阅读教学中都可以通过对比运用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陌生化”的理解与把握。

又比如“求学”比“学习”陌生,“途路”比“路途”陌生,“驰奔”比“奔驰”陌生,“同窗”比“同学”陌生,“壮士”比“英雄”陌生,“一江风雨”比“风雨满天”陌生,“暴雪狂野”比“鹅毛大雪”陌生,“岁月长途,记忆是我唯一的行囊”比“回首往事,记忆中的事历历在目”陌生。一言蔽之,陌生化拒绝庸俗、稚嫩、老套、口号和模糊,追求优雅、老练、新奇、实在和精准。心理学研究证明,长期使用习惯而然的东西难以引起人的有意注意。很容易被忽略或遗忘,而相对陌生的信息却能在人的记忆里维持相当长久的一段时间。陌生化作文语言的阅读不能一目十行,只有逐句逐词品味斟酌才能嚼出真味;它因第一时间的瞬间新奇性引起读者的强烈的新奇感、新鲜感,产生阅读美感,从而使阅读成为可能;陌生和准确必然派生出强劲的语言穿透力,直指人心,强化了表达效果。

常见的陌生化方式有:

倒装达到陌生化,如:流泪――泪流 凄惨――惨凄冷清――清冷 痛苦――苦痛 路途――途路

组合达到陌生化,如:惊惧(惊恐惧怕)

清俊(清新俊逸) 狂暴(狂放暴躁)

使用修辞达到陌生化:

一肩风雨 一帘幽梦 风雨狂野 逃离梦乡 收获幸福

语意本身的独特产生的陌生化:耄耋之年

陌生是作文语言的第二境界。它不仅指语言陌生也涵盖了材料、主题、思想感情方面的陌生,它避开陈旧腐烂的材料,排斥呆板老套的主题,拒绝口是心非的矫情,从这点上看,它是新颖,但又不全是,因为新颖的重点是求新,陌生的方向是避俗,避俗并不意味着求新。举两个例子,物理大师霍金其人其事举世闻名,但能够将其作为作文材料的学生却寥寥无几,他们更喜欢引用的是张海迪、海伦凯勒和爱因斯坦的事迹;举世瞩目的十六大刚刚闭幕,但学生们开口闭口的仍然是“自从党的”。可见,陌生化的材料不一定是新颖的,许多并不新颖的材料却往往达到陌生化的表达效果,我们的学生缺少的并不是陌生化的材料和语言,他们缺乏的是有意识地去找寻、发现、使用陌生化语言的意识,他们那双曾经缤纷无限充满想象力的眼睛在铺天盖地的老人语言和社会性语言镣铐的桎梏下过早地黯淡了。在这里我无意深究责任,但是,我们的老师理应肩负起帮助学生学会观察语言、品味语言、使用语言的责任,尽己所能唤起一颗颗处于语言休眠状态的心灵。当然,我不提倡为了陌生而陌生,为了形式上的陌生而刻意雕饰语言并不足为训。陌生化与怪诞化并不等同。

高二第一学期是进行作文语言陌生化训练的最佳时机。

三、简 洁

简洁,简单而清洁,就好比剑道,按照电影《英雄》的说法:“剑道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作文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不雕不饰,又至工至巧,浑然天成。它不刻意追求准确、陌生,却是既准确而又陌生的。

简洁并不单薄,相反它丰润而充盈。举个例子,有人对古代的一首“制鼓歌”作了多次修改。原歌词有16个字:“紧蒙鼓皮,密钉钉子,天晴落雨,一样声音”,第一次改成12个字:“紧蒙皮,密钉钉,晴落雨,一样音”,最后改为8个字,既好记又不伤涵义:“紧蒙,密钉。晴雨,同音”。

以学生作文为例:

“从以上种种事例可以看出”改成“由此可知”,“据电视新闻媒体报道”改成“据报道”。又如下面这段习作:

“很小的时候,那时我才上小学,我就天天梦想着要去长城好好旅游一趟,过了几年,我考上了中学后,每年暑假我都拼命缠着爸爸妈妈,要求他们让我去一次长城,可是他们每一次都不肯答应。”

将它改成“很小的时候,我就盼望着去一趟长城,上了中学后,我好几次向父母提出了去看看长城的要求,但总是被拒绝”就避免了罗嗦繁琐。

简洁自然不可强求,因为它是语言的高度凝炼和丰富,是准确和陌生涅椠之后的水到渠成,它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训练和思考。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但是这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关于这一点,我们应明确告诉学生。

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宜开始这方面的训练。

篇2

汉语言文化是我国众多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包括汉民族文化、古代诗歌文化,以及世界华文文化等等。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独特用法,以及语言营造出来的意境,能够将读者充分的带入到文章当中,这也就使得汉语言文学受到了全世界更多学者的学习和研究,为了我国的语言更具有特色,更富有哲理,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努力研究汉语言文学,更加深入的进行分析,分析汉语言文学中语言实际的应用方式,以及如何营造出更引人注意的意境。

2 语言应用与意境分析的作用

2.1培养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如果不了解汉语言的应用方法和意境,就无法安心阅读,也不能完全理解文学作品中极尽深刻而优美的语言。例如,在欣赏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最后四句包含作者所有的寄托:“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简单的语言朴素明朗却又隽永清新,作者对世界充满希望,充满感恩,善良虔诚的祈祷,愿每一个人在尘世间都可以获得幸福,而自己却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仅仅依靠语言根本无法理解全诗的深刻内涵,必须深入体会诗歌描绘的意境,才能在眼前出现一幅美丽的画面,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诗歌。所以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文学鉴赏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欣赏者的审美观也会更加准确和健康。

2.2语言应用与意境分析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笔书写能力

汉语言文学的目标不仅包括对语言的应用及意境的分析,也包括学生文字书写能力的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文笔能力,才能更加的施展语言功底。因此,我们必须客观看待汉语言文学在语言应用意境分析方面的作用。毕竟,文字也是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能口述,也能用笔来书写,才是真正懂得语言应用的人,才是真正能够领会语言意境的人。比如,如果将“沏茶”的过程用文章表达出来,并加以立意的提升,联想到人经历风雨,人生才会更加精彩,必然会通过文字语言感染更多的人。

3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语言应用及意境分析方面的特点

3.1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主体的特定性

汉语文学专业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较好语言、文学素养和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学生乐于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可见汉语言文学的魅力所在。理所当然,语言的应用及意境的分析自然被得到重视,因为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重中之重。

3.2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其所涵盖的内容增强学生的语言知识,从流程的与人交流沟通,进行理性的思维,对文学作品进行有效的鉴赏品读。具备了这些综合能力,学生对汉语言的应用及语境的拿捏会更加准确到位,从而使自身的语文能力得到较为明显的增强。

4 提升语言应用与意境分析能力的策略

4.1增加必要的背诵内容

背诵是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最佳途径,无论中国人学习外国语言还是外国人学习汉语,增加背诵量必然会提高语言的运用水平。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从古到今流传下来很多经典名篇,学生如果可以对这些经典文学进行背诵,不仅可以弘扬中国优秀的文化历史,还能增加汉语言的理解和应用。最终,通过深刻记忆,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经据典,增加文章的亮点,提高文章的层次,使文章更具有灵性。

4.2掌握语言规律

由于我国的人口较多,地域分布广泛,少数民族以及各个地方的方言都独具特色,在众多语言中,普通话是最通用的,但是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在使用普通话,因为由于不同地区的人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不同,南方人很难分清卷舌,会不自觉的将一些读音弄混,然而北方人的卷舌的敏感度比较低,所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对于北方人来说也很不容易。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就是为了在实际应用语言的过程中,分析出语言的规律,正确的运用语言,进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些语言规律。

4.3意境源于生活,并不断创新

我国的诗文中,一般是通过一些诗句或是一些词语来营造意境,不同的作者由于想要表达的感情不同,就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营造意境,这往往是因人而异的。而已经往往源于生活,是诗人通过日常的生活进行观察,运用普通的事物来营造诗歌的氛围,通过自己的感悟,来提升诗歌的美感,创造出一定的艺术境界。而营造意境,不仅能够使诗歌的美感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还会使诗歌中描绘的实物更加真实,甚至会具有更大的感染力,使诗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更加真切,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宋代大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描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就是意境的典型例子,作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对庐山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与真切的刻画,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全新的意境,这样不仅是整首诗独具特色,更加吸引读者,同时还呈现出了很高的哲学道理,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还能够将诗歌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读者在品读诗文的同时,也会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汉语言文学就是这样,能够充分的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来映射出深刻的大道理,运用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素材来为文章营造意境,又能够在营造意境的同时,实现突破,收获惊喜。

5 结论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在语言应用及意境分析方面有着方面严格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在老师的带动下,发展主观积极性,努力探求更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加方便快捷的体会语言应用与意境分析的力量。

参考文献:

篇3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中国经济论文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敬请关注!!

中国经济论文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4

一、研究生德育困境的调查分析

2006年4月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面向全体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开展了关于人生价值观及德育内容、途径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7份,回收试卷938份,其中有效试卷926份。①(注:本文所引用的数据都是源于本次调查。)其中:

问3:对于研究生自我伪装学历、搞学术造假,持反对观点的占86%;

问7:你是否会选择对助学贷款的逃匿欠款?选择“否”的占78%;

问8:你是否会应朋友的要求或利益的驱动当“考试”?选择“否”的占64%,选择“视情况而定”的占31%。

看到这些数据,我们是否应该感到欣慰呢?事实上,一边是考试监察和考试纪律越来越严,另一边却是们在“前赴后继”;一边是国家不让经济贫困的学生失学提供银行贷款,另一边却是精神仍未“脱贫”的毕业生失信逃匿、欠款;一边是在招聘单位信誓旦旦、语言感人的求职,另一边却是使聘用单位无可奈何、摇头长叹的违约,以及不少载着虚假光环的简历。这些都是拥有较高学历的研究生所为。为何出现这样的教育困境呢?当今,现代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和竞争机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不仅使人们认同追求利益的正当性,又带来了全新的人际关系与伦理道德诉求。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对唯生产力的经济伦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化的浪潮有效地消解了传统的时空概念,它通过网络很好地实现了资源即时共享,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西方文化意识形态中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观念。这一切不仅冲击着研究生原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给研究生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促使我们对过去工作的反思,建构一种新的育人理念,即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育人无声”的培养机制。

二、当代研究生群体的典型特征

(一)个体间的较大差异性

在所有的学生群体中,研究生群体的个体差异性是最大的,人员结构相对复杂是其最大的特点。除了家庭背景、性别、人格气质等常规差别外,研究生个体间的婚姻状况、前置学历、工作经历、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尤其显著。这些巨大差异的存在,导致这个特殊群体较难自发形成一个正式的群体。他们往往通过非正式群体去追求归属感。

(二)刺激的单调性

特殊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个体间的巨大差异对于研究生的心理产生直接影响,而心理发展离不开相应的刺激作用,尤其是处在多元压力下的研究生群体,更需要适当的宣泄途径。据调查,在正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以少数人甚至个体为主,总体上缺乏群体行为和活动;他们所能接触的人和事物也十分有限,生活单调沉闷,只能通过非正式的途径来宣泄这种压抑感。研究生个体通过自身不断调控刺激源去缓和自己的内心状态,比如很多研究生都十分喜欢电脑游戏,靠玩游戏打发时间。这种自我调整会带来负面效应,比如打完一天游戏会很愧疚,但是下次又会这样,如此反复,身心疲惫。

(三)较强的优越感和兼容性

研究生都受过良好的、系统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较广泛的社会接触,信息量大。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在本科阶段就是“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很多人都已经入了党,因而,在心理上他们比同龄人具有优越感。也因为他们是在社会转型、利益调整、文化激进、观念冲突、矛盾意识激励的社会环境中来调整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他们思想开放、不墨守成规,成为新事物、新思想的采纳者和传播者。因此,研究生群体极易产生一种盲目的优越感和兼容性,过度相信主观臆想。

(四)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较弱的集体参与意识

当前在校的研究生大都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有工作经历,在经济上已经独立并成立家庭,这部分人的心理发展大部分处于青年晚期或成年期,独立意识较强,易形成以“家”为形式的集体意识。而由应届本科考上的研究生,由于心理优越感、自身差异性及刺激的单调性,他们易产生较强的独立意识或个人意识。而且,他们在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上主张奉献与索取并重,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偏重物质利益,关心自我实现,所以他们常常审视个人发展,具有强烈的个人学习的目的性,对于“一些毫无好处可言的活动”漠不关心。

研究生的心理、思想和学习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绝不仅仅依靠通过惯例性的政治理论、决策等灌输或行为规范等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就能达到目的。真正起作用的是他们在实践中的体验,是切合实际的教育内容,是导师高尚的人格魅力、献身科学精神的感染,是校园整体环境氛围的熏陶,是研究生中非正式群体的自我教育、共同进步的目标的追求。因此在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中,必须坚持导师指导和非正式群体共同进步,坚持内容有效和导向鲜明相结合,坚持思想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观念。

三、研究生德育必须坚持四个原则

(一)内容有效与导向鲜明相结合原则

内容有效性是指能够引起广大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抵制西方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并且能够结合研究生自身发展的诉求,拓展和优化德育教育内容。如调查所示:

问14:你认为理论对自己的影响程度?选择“影响一般”、“影响不大”、“无影响”的共占63%;

问15:你认为哪方面的教育应该放在德育教育的首位?选择“爱国主义教育”占66%,“理论”占11%,“集体主义教育”占17%;

问6:目前学术界浮躁现象严重,其根本原因是?选择“急功近利”的占54%;

问9:高校学术造假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是?选择“追名逐利”的占52%。

传统的德育主要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社会本位的一元价值观取向的正面灌输,往往忽视个人现实发展的诉求,导致大多数研究生对传统的德育持保留态度,认为这些教育“可爱但不可信”、“可信但不可行”。结合当前形势,笔者提出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理念来引导研究生关注民族发展、关注学术伦理。

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明确了我国德育的基本价值,它还着眼于当代全局、面向中华民族的未来,既继承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精神,又汲取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反映了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德要求,富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荣辱感、羞耻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表征,也是道德教育的有效切入点。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可以培养出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创造研究生成长的良好环境。[1]

因此,积极培养研究生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民族精神,培育其民族自尊心、自责感和责任感,这是具有内外需求的。一方面,研究生作为社会的精英,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观念的阐释更具有深度,这是社会发展、民族腾飞所需求的;另一方面,民族自豪感与自我实现程度的高低成正相关,当研究生自我实现程度越来越高时,其民族归属感将越强,这是绝大多数研究生认同、需求的方面。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引导他们关注民族命运和国家发展,培养其振兴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还必须培养研究生正确的学术伦理观,塑造研究生群体的学术人格,这有助于其在专业领域更好地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二)导师引导育人原则

研究生导师是教学、科研的杰出代表,是最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导师就对他们的学业、生活等各个方面起着指导作用,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品修养对研究生的科研道德、治学态度、敬业精神、名利关系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起着直接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2]。导师与研究生的这种特殊关系形成了导师对研究生的一种特殊影响力和约束力。导师和研究生接触最多,最能及时了解研究生思想动态的发展和变化,而且研究生比较信任导师,这就使得导师育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与我们的调查结果与分析是不谋而合的。

问11:对于研究生培养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选择“导师”的占70%,选择“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的占23%;

问5:大学学术重要内涵的特征是?选择“一流的导师”占68%,选择“一流实验室”占27%。

可见,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所以,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导师必须坚持两个原则:

第一,人格育人的原则。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教师不仅是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是用自己的品格影响学生;不仅用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还要用自己的灵魂去感化学生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导师要重视并发挥自身人格魅力的影响,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做学问,导师更不能浮躁,要淡泊名利,拥有高尚的情操、高品位的人格。

第二,细节育人原则。这里的细节育人有两层含义:一是导师在对研究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要通过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潜移默化地影响;二是教育研究生要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严谨作风。很多研究生眼高手低,小事不愿做,宿舍脏、乱、差,处事少礼仪、浮躁、缺严谨。因此,导师及研究生教育管理者必须教育和要求研究生从小事做起。

(三)非正式群体共同进步原则

近年来,研究生的行为特点逐步发生了一些变化,即越来越淡化正式群体意识,注重非正式群体的作用。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自发产生的,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成员之间的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都不确定的群体。而研究生的非正式群体主要有学术研究型、爱好交流型、经济合作型等类型。随着网络的发展,又出现了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型群体。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学术研究型群体,即因导师和学科而形成的学研集体。这种群体以导师为核心,以相同的科研课题作为载体,是研究生交流和工作最频繁的集体。[3]在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合作型群体形式中,个人的发展必须依靠群体的共同努力。但是由于个体在这样的群体中更加关注个人在群体中的角色,自我意识增强,当个人行为占主导地位时,有可能形成对自身的盲目崇拜,从而失去协作精神,导致集体观念淡漠,产生了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道德观。

因此,必须利用这种学研集体积极引导研究生个体共同关注群体发展,促使他们形成敢于承担责任、互相关心帮助、与人为善、共同发展的集体主义观念。在对研究生开展德育工作时,应积极培养和引导这种非正式群体中的集体主义,帮助他们树立群体目标意识。如果非正式群体有明确的目标导向,那么对于研究生个体的激励及规范作用也是很显著的。他们通过群体目标的实现和集体的成功,来完成个体的自我价值实现。

(四)校园环境育人原则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生们完善知识结构、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重要形式,是活跃学术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规范和激励行为、锻炼意志、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动力,是陶冶情操、树立崇高理想、培养健康审美情绪的重要载体。构筑导向鲜明、学术特征显著的适合研究生群体的校园文化环境,是有效开展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首先应该加强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教风、学风,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广大研究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其次,营造浓厚的以学术活动为载体的研究生成长氛围。[4]学术性是研究生群体最具特色的特征,学术特征应该成为研究生群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开展研究生论坛、学术讲座及科技作品大赛、创业大赛等活动,多方面给予研究生刺激,从而使得研究生德育工作不但起作用于“报告里、导师前”,还能时时刻刻反映于研究生日常生活中。

总之,研究生的德育工作,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念,并基于研究生的特点,采用与时俱进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方法,创造良好的研究生平等发展、充分发挥才智的校园文化环境,使研究生德育工作在民主、平等、相互学习的双向互动的氛围中展开,更好地彰显研究生这一群体中不同个体的个性,追求研究生德育工作和研究生自身共同发展的双赢或共赢,培养出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德育走出困境的路标[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922.

篇5

一、劳动价值论:“现代性”的经济学辩护

“现代性”作为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规定,既体现了近代以来西方社会运行的基本状况,又构成和蕴含了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时代特质。因此,对现代性进行理论探讨自然成了现代西方思想运动的基本主题之一。尽管人们对现代性的具体理解存在分歧,但从精神或文化层面把现代性等同于理性主体原则几乎是一致的。

按照传统与现代的界别,西方现代性理论的缘起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把人本主义信念作为思想理论世俗化取向的学理依据,最终构造和确立起了一种以人的理性为本位,以人的自我中心化结构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启蒙运动继续高擎理性这一精神旗帜,进一步肯定与推崇“自我”以及“人”的价值。康德不仅继续推崇理性主体原则,而且将其确立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原则。黑格尔通过“实体即主体”原则将理性主体原则抽象成了世界万物的绝对原则,完成了对理性主体原则的哲学论证。可见,现代西方思想运动是在推崇和维护理性主体原则的过程中展开的。

同时,现代西方思想的发展还深深扎根于人类生活实践的实际需要,既反映了近代西方社会摆脱封建专制的人身依附关系与争取个体独立的需要,又反映了西方新兴资产阶级为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而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并由此获取与集聚巨大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这一事实。质言之,对理性主体原则的推崇是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自我意识与逻辑要求。

正因为如此,在现代西方思想运动中,推崇理性主体原则并不仅仅属于哲学,国民经济学在其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不仅从“历史深处”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即资本不断自我增殖的逻辑,而且通过把“劳动一般”作为私有财产的唯一本质,肯定人及其劳动在世界中的主体性地位,把“市民社会”的物质生活原则抽象成理性主体原则,进而将抽象的理性主体原则贯彻到了社会生活的基础层面。简言之,国民经济学通过创立劳动价值论介入并推动了西方现代性理论运动。所以马克思指出,“恩格斯有理由把亚当·斯密称作国民经济学的路德”。

众所周知,对财富的本质的规定是国民经济学全部内容的前提性问题。对这个前提性问题的不同解答则成为区别国民政治经济学的各个发展阶段和各个学派的标志。马克思说:“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货币主义和重商主义把财富归结为货币,由于还没有看到财富的本质是人和人的劳动,因而不能看到货币的本质,不能揭示出人的主体性地位,只能陷人对贵金属这种单纯外在形式的崇拜。以魁奈为代表的重农主义虽然看到人的劳动构成财富创造的条件,但却没有把劳动抽象成为财富创造的一般原则。“这个体系宁可说是封建制度即土地所有权统治的资产阶级式的再现”。只有以威廉·配第和布阿吉尔贝尔为代表的早期古典学派提出的粗糙的劳动价值论,才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在财富创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为后来亚当·斯密揭示财富的劳动本质并创立劳动价值论,进而确立国民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奠定了基础。

斯密以经济自由主义为主要思想武器,以探讨如何增进国家财富为理论任务,并通过把商品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把商品生产和劳动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把增进国家财富的生产劳动和资本的地位及其关系问题作为讨论的重心。尽管他对这一问题的前后回答是矛盾的,但他在原则上坚持了价值决定于劳动的原则。他指出:“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显然,斯密已经把劳动抽象成了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本质和源泉的劳动一般,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消耗。这标志着劳动价值论的确立。

斯密在把“劳动一般”作为财富的源泉的基础上看到了劳动社会交换的意义。斯密发现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虽然是分工的结果,但在彻底实行社会分工之后,人们需要的满足必须依赖于劳动的社会交换。因为,“没有成千上万的人的帮助和合作,一个文明国家里的卑不足道的人,即便按照(这是我们很错误地想象的)他一般适应的舒服简单的方式也不能够取得其日用品的供给”。没有劳动的社会交换,国家财富的增进根本无法实现。为此,现代社会必须打破封建自然秩序的束缚,推动劳动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让内在于社会的“看不见的手”—市场来调节社会分工和交换关系。这样,不仅为资产阶级社会从事实与法律层面把“利己主义”肯定为“完全自由和正义的自然制度”阎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也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个人”在自由活动基础上生产人自己的自由空间,即把人的命运还给“大写的人”提供了理论说明。李嘉图也正是以此为基础在交换价值形态下探讨商品的价值问题,发现“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l,从而“科学地”阐明了劳动价值论。

然而,同样明显的是,由斯密肇始李嘉图完成的劳动价值论,一方面由于把财富的本质归结为人的劳动,把自然界和财富看作是人的产物或人的构成物,从而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扬弃了财富的外在对象性,将人本身及其劳动抽象成资本积累与扩张的环节,从而将人的感性活动本质遮蔽起来,把人的主体性思辨地归结为了抽象的理性或自我意识。“市民社会”的物质生活原则于是就被抽象成了理性主体原则,即把“资本对人的抽象统治”变成了理性观念对人的抽象统治。这样,国民经济学也就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合乎逻辑地看作了合理的、自然的、永恒的社会形式;而它所创造的劳动价值论也就构成了对以“资本对人的抽象统治”为深层逻辑的“现代性”进行非批判的合法性辩护的理论基础。

二、劳动价值论:“现代性”界限在“历史深处”的凸显

尽管国民经济学对“现代性”作了非批判的合法性辩护,但它也不自觉地从“历史深处”凸显了“现代性”的界限。

首先,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经济范畴作了超历史的理解。这一错误的始作俑者就是亚当·斯密。斯密把商品看作一般劳动的产物,而不看作劳动产物的一种社会形式,表明他从来没有研究过劳动产物表现为商品以及劳动表现为价值与用劳动时间计算的劳动量表现为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等等的历史条件这些根本性问题,而只是在交换价值的形态下探讨商品的价值并把劳动抽象为私有财产的本质。因此,马克思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根本缺点归结为:始终不能从商品的分析,特别是商品价值的分析中,发现那种使价值成为交换价值的价值形式,从而把价值形式看成了一种无关紧要的东西或在商品本性之外存在的东西。“这不仅仅因为价值量的分析把他们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了,还有更深刻的原因”。闭这就是把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类型,即具有历史的特征的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误认为社会生产的永恒的自然形式。国民经济学家忽略作为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最抽象、最一般的形式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形式的特殊性,从而忽略商品形式及其进一步发展—货币形式、资本形式等等的特殊性、历史性、暂时性,其根源也正在于此。所以,国民经济学始终把雇佣劳动及其价值表现形式与一般生产劳动及其价值混淆在一起。

国民经济学在劳动价值论上的错误,使其对“现代性”的辩护陷人了悖论。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国民经济学所要求的财富增长或积累,本质上是以牺牲具体劳动或感性活动为代价的抽象劳动的积累—财富或资本的积累,不仅这种积累的不可能性与积累本身同步增长,而且,它所要求的财富越是抽象,人的“主体性”就越是受抽象所统治。李嘉图把国家理解为生产的工场,把人理解为消费和生产的机器,把人的生命等同于资本,把人类生活世界理解为经济规律盲目支配着的世界的观点充分表明:劳动价值论只是从表面上承认人、人的独立性、自主活动,实质上却通过把私有财产的本质规定为人的劳动,进而十分片面从而更加明确、彻底地把私有财产以及劳动规定为一种世界主义的、普遍的、摧毁一切界限和束缚的能量,即将人及其劳动仅仅抽象成资本积累与扩张的环节,最后走向了遮蔽人的感性活动本质,把人的主体性思辨地等同于抽象的理性或自我意识以至于敌视人的反面。诚如马克思所说:“以劳动为原则的国民经济学表面上承认人,毋宁说,不过是彻底实现对人的否定而已”。质言之,国民经济学的现代性理念陷人了表面上肯定人及其主体性与实际上否定人及其自由的自相矛盾。

篇6

语言的价值属性是语言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商务英语的经济价值属性驱使人们做出相应经济付出行为,此行为由于满足了投资者预期经济效益而导致商务英语在我国经历了持久不断的对之学习热潮和高校及社会教育体系的各种人力物力不断投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务英语在我国的语言经济价值日渐重要,利用语言经济学来分析研究商务英语经济价值的表现形式及其如何有效地利用这种语言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必要的了,本文将从以下4点对商务英语的经济学属性进行分析与研究。

1.商务英语的人力资本属性。

语言经济学理论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劳动者自身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和由此所展现出来的能力,语言投资与其他投资一样具有资本价值,可以增加个人经济收益。根据语言经济学观点,商务英语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为学习商务英语而投入的财力、人力、时间等综合投资是对人力资本生产的一种经济投资,是包含了商务技能和英语知识的语言人力资本产品的组合。商务英语人力资本的效用可以体现为使用者使用商务语言与技能知识后提高生存能力和取得更好生活质量的可能性。由于人们通过不同程度的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会,社会会根据不同的人力资本价值提供相应的报酬,所以商务英语水平程度对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在此方面,相对于单纯的英语专业学习者,商务英语学习者不仅拥有语言的知识和技能也同时获得了相应的商务经济知识和技能,因此在人力资本价值的评估方面,获得多技能的人力资本的价值必然要高于单一技能的人力资本价值。

2.商务英语具有经济投资效用。

Grin(1994)认为语言和其他资源一样属于通过投资而获得收益的经济资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决定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对其所带来的未来经济投资效益的考量,即考虑到学习这种语言(或外语)的投资费用和投资预期效益的正相关,这就是语言具有经济投资效用。商务英语是一种世界性语言,作为一种经济投资,使用者在选择学习这种世界语言时要权衡使用的成本与收益。学习商务英语的成本就是为学习其而花去的时间和投入的直接费用,而其收益就是由于掌握这种语言使用能力所获得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收益及使用商务英语进行商务交际时语言交际效用的最大化。其经济投资效用的大小则取决于学习者学成后对商务英语使用机会的多寡和使用范围的广度,所以商务英语学习本身就是对商务人才资本生产的一种经济投资。商务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通过长期学习积累的商务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等会对经济生产产生促进作用,受经济因素影响的驱使人们会做出更多相应的经济付出行为,保证了商务英语的经济投资效用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3.商务英语体现使用经济价值。

语言本身并不具有价值,语言的价值是人们在使用某种语言时根据所获得的直接或间接效益而赋予它的。Grin(1994)指出语言不但是具有潜在价值的技能,而且植根于个人的语言属性对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产生影响。不同语言的经济价值是不同的,所以增加收益的效果也不相同。商务英语的使用经济价值表现为:第一,使用者可利用所习得的英语语言和商务知识、技能从事与商务或英语相关的工作而直接获得经济效益;第二,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及其实践能力可帮助商务英语从业者获得更多国际商务高级职位及晋升机会,从而取得长远经济效益回报;第三,商务英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英语,在中国和国际劳务市场上有较强的市场需求。凭借商务英语专业语言和商务知识优势,商务英语从业者可在劳务市场中满足这种社会需求从而取得经济效益。

4.商务英语具有经济效用。

莫再树等(2006)认为某一语言的经济效用取决于该语言在不同市场上的使用程度,包括在劳务市场上是否急需,在私人和公共消费市场上的应用多寡,在人际交往中是否常用等。在某一特定地区内,使用某一特定语言的个人和机构的数量(即使用该语言的密度)是决定该语言经济效用的首要因素。商务英语的经济效用取决于商务英语在市场上的使用程度及需求程度,需求越大,在经济活动中的使用程度越高,商务英语的经济效用就越高。从业者的商务英语熟练程度越高,工作经验越丰富,从事商务英语活动的人群越大,商务英语的经济效用发挥得就越好。

篇7

医学酶壤秘连接着人的生禽,医学的本曩是一门“人”学,它关注的是在病痛中挣扎的、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人。因悉医学被认为是最应具有入文糖耪的学科,医生应该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职业。诚如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Lu嫩指出的那样:趿学在本质上具蠢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入学,需爱人文精神的滋养。

1.1关于人文

人文,通常是指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特别指人类的精棒文纯。人文是主体是人,就是以人为本,关心入,爱护人,尊重人,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菔。英语中意为人类,亦为人性、入道、慈爱、慈善行为等。如果说,肉然科学主要研究客观的物质世界,回答“是什么”、“求真”,社会秘学主要研究入与自然、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规律,回答“要怎样”;那么,人文科学生要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引导人们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升华人生,回答:“应怎样”、“求善”、“求美”。

人文精神是人文的核心,是指人类发展中形成的优秀文化积淀,凝集而成的精神,是人一种内在的精神品格。入文糟季申可分为三层内涵:第一是人,解决入的人格埋造和人性发展;第二是文,解决社会应当培育什么样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第三是精神,是网答一个社会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首先,人文精神体现在对人的价值、对人类和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肯定,对人的独立穗主和遗求完美的肯定,相对予科学精神,入文精神以求善求美为主要特点;其次,人文精神是以人的思想素缓为载俸,包括入文愚想和久文素质;最麓,入文精神包含价值观、道德观、思想境界及其他非智力因素。瞧裁是}莞,人文旗裤辑内涵的对垒会侩魏鞫生活意义的追求与关怀,囊括了以对生命和对人的基本权剥的敬畏与尊重为主题的人文思想,体现为谣言、思维、情感、仪态、意志、文化技能等方面的人文素养,富含着对民族文化兴衰存亡的理性认识,富含着对国家、社会、他人以及自然的关切。

1.2医学与人文

医学中的人文内涵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伴随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文医学的提出,人文作为医学的灵魂,已经成为医学的精神支柱和职业医师的精神支柱。可以说,人文医学与基础医学、技术医学、应用医学共同组成现代医学。《西氏内科学》中写道:医学是一门需要博学的人道职业。19世纪欧洲革命年代,一些试图改革医学保险的人,如纽曼在1847年写道:“医学科学就其内在的固有本性来说,乃是一门社会科学,只要对这一点还没有在实践中被认识到,我们就不能充分享有他的益处,就会是虚渺的空壳”。

人文医学是对医学中的人文内涵的概括和抽象,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同医学相结合的交叉性学科群。它包括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哲学、医学方法学、医学人类学、医学美学、医学社会学、医学逻辑学等。人文医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群是医学走向成熟的标志。

2为什么要重视人文精神

罗伊·伯特(Royporter)在他的《剑桥医学史》中感叹:如果不坚持正确的医学目的,“重技轻人”,那“医学的成功可能正导致一个自己创造但又无法控制的怪物”。30年前,美国精神医学教授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以还原论为主导的生物医学模式进行了批判性反思;20年前,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福冈宣言中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视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但时至今日,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够而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已使医学界处于被动,提高医师的人文素质刻不容缓。

2.1医学模式与人文

21世纪医学走向的轮廓已现:从“疾病医学”到“健康医学”、从重治疗到重预防、从对抗病原治疗到整体治疗、从对病灶的改善到重生态环境改善、从群体治疗到个体治疗、从生物治疗到身心综合治疗、从强调医生作用到重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这些转向都在提示新医学模式呼唤医师从“只懂病,不懂人”向“既懂病,又懂人”转变,现代医学需要有更高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例如,2006年全美医院排名第二的梅奥医学中心(MAYOCUNIC)提出的PLEASECARE的医学模式,是艺术和科学结合的理念,其核心价值就是将医学从对“病”的关注转向到对“人”的关照——“患者的需要第一”。

2.2医学目的与人文

现代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医治疾病,它包含着以下的内容:①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护健康;②解除由病灾引起的疼痛和疾苦;③照料和治愈有病者,照料那些不能治愈者;④重视生命质量,避免早衰、早死,追求安详死亡。医学涉及人的生、老、病、死,具有广泛的社会性,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

2.3医学法制与人文

目前有很多直接或间接涉及医生职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这些文件的学习贯彻都需要医务人员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就拿目前困扰广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医疗事故、医疗纠纷来说,它涉及的有关法律法规有《医师法》、《刑法》、《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与原来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相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以下不同:①扩大了医疗事故责任人的内涵(包括医务人员、医疗机构等);②增加了医学会鉴定、民事赔偿项目和标准;③加大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④赋予患者更多的权力(如复印病例等);⑤取消了医疗差错这一界定,凡诊疗过失均被认定为医疗事故。另外,“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更增加了医疗责任风险。

2.4医学教育与人文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忽视了人文医学,医学目的出现走样,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批评:1930年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加塞特说:“许多医学院都努力热切的教生理学和化学到几年级,但是全世界可能没有一所医学院会认真地开一门课或探讨一个好医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或者我们当今理想的医生应该是什么样?”还有学者批评说:“科学主义技术崇拜与商业化像沙尘暴一样风干医学科学的肌体,使它失去丰满与弹性。”“20世纪的医学前一只脚刚迈出半巫半医的丛林,另一只脚又陷入了科学主义与技术的迷误。”

自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人文医学教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普遍提高了人文医学在医学院校总课程中的比重,美国20%、法国26%、英国13%。在我国,“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似乎可以作为我们继往开来的精神支点和逻辑起点。裘法祖教授常说:“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人才,把医学生培养成“关爱人”的好医生,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尖子或业务尖子。

2.5医学实践与人文

据估计,一名医生在一生的职业生涯中,要接诊12万到16万名病人,也就是说,医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与病人接触沟通。大约有60%到80%的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都是基于与病人谈话的结果来确定的。“没有医术治不好病人,没有人文会治死病人。”病人不是病,是人。因此,一个医生的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对病人的诊疗水平。国外学者指出医生对病人应做到“五知”,即知主诉、知不适、知苦恼、知生活不便、知社会问题。对从医者而言,医学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

2.6医疗市场与人文

一段时期,医疗市场化的倾向淡化了医学人文精神,削弱了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国的公立医院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运转中普遍存在着补偿严重不足。部分医学医疗单位为生存和发展,借助着自己的一些优势,过分追逐利润,过度使用诊疗技术和手段,降低了对人文的要求,淡化了医生的人文思想。近年来,诸多医改报告及学者的研究表明:医疗服务不能市场化,但它必须适应市场。

2.7高新技术与人文

先进诊疗技术的广泛运用加深了重物轻人、重技轻德的思想倾向。诚如罗伊·伯特(Royporter)指出:“医学有时似乎由主要对发展它的技术能力感兴趣的精英来领导,而他们很少考虑它的社会目的和价值,更不用说病人个体的痛苦。”既往医生为诊治病人通常采取聆听病史、仔细问诊和望、触、叩、听(中医叫望闻问切)的查体方法被削弱了,取而代之的是过分依赖各种仪器设备和检查,导致当下人们对医学进步的回答是“做得越好越多,感觉越坏”。我们能治疗疾病,却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

2.8医患关系与人文

中国医师协会对114家医院调查,从2000年一2003年,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打砸医院事件5.42件,打伤医师5人,平均每起医疗纠纷赔偿金额为10.81万元;2006年10月对北京、湖南等省市350家医院进行调查,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15.31起、受伤332人次、经济损失1448万元;农工调查某大城市医疗执业环境显示,每年发生纠纷多达6000-7000件,86.5%的医院遭到过聚众围攻。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还显示:90%以上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够而导致。

医患之间是一种特殊的关系体系,它们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它们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用经济或是法律的手段来处理,还应该用人文精神来调适和改善。要建立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医患关系。

2.9医疗风险与人文

随着医疗科学事业的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仪器、新设备、新疗法逐年增多。这些高新技术一方面提高了医疗质量,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医疗风险,特别是对病人安全提出了挑战。

我国当前病人安全问题面临6大挑战:①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继续教育和培训相对滞后,个别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忽视病人安全,导致医疗事故时有发生;②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有些医疗机构不规范执业,过度服务、片面追求经济效益;③对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缺乏规范化管理,加之医疗技术本身的风险性,给患者造成伤害;④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隐私权和参与权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证;⑤对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缺乏有效的信息、检测和评价系统;⑥不合理用药,尤其是滥用抗生素以及注射安全、血液安全等存在着隐患。这六大挑战均需要医生有良好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素质。

3如何提高人文素质

“人文医学”这一重要的思想应该充分体现在医学教学、医生的执业技能培训和执业实践中。

3.1强化医学人文教育意识

诚如韩启德院士所言:“现代医学发展到了必须充分重视医学人文的时刻,医患关系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医学人文建设。”华益慰同志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计名利、舍己救人、无私奉献,忠诚服务,以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赢得了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他继承了我国医务界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传统美德,弘扬了彪炳千秋的白求恩精神,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也是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要发扬榜样的力量,迸一步呼唤社会的良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救死扶伤,履行自己神圣职责的使命感,激励自己全心投入到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神圣事业中,为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立新功,为共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进一步完善医学教育,加大人文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比重。增添人文医学教育的内容: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语言学、临床交流技巧、美学、艺术欣赏等课程。

3.2树立新医学伦理概念

当前,我国卫生改革和发展的方案即将出台,卫生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医患关系还比较紧张,部分社会公众对医务工作者理解不够,存在着一些偏见,极少数医生也在职业操守上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和构建和谐社会。医师要树立新医学伦理概念:改医生与病人是恩赐者和受惠者的关系,建医生与病人是对等和诚信的关系;改以医生为顶点的塔形结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环形服务结构。超级秘书网

3.3加强人文素质培训

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护士,除了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需要具有职业使命感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具有善于与患者沟通的本领、具有团队合作和管理的能力等职业技能。

医患沟通是人际交流的一部分,包括:人际吸引、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动态无声、静态无声、副语言等。医患沟通是诊疗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通过技术和非技术两种水平上的交流得以实现。正确认识,重视处理医患沟通、交流是直接关系到保证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防范和降低医患纠纷和构建、维护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医务工作者应积极学习,认真研究医患交流中的问题,学习医患沟通技术与技巧,增强医患沟通能力,努力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通过开展不同级别、多种形式的人文医学培训,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全国医师在科学价值观、职业化的服务态度、与人沟通能力、医疗工作管理及心理适应能力和医疗团队合作精神等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等方面有较快和较全面的提高。

3.4医院管理年

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突出“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把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作为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加大医院院长管理责任。

医院院长要减少临床专业技术服务,以主要精力加强和改善医院管理,维护公益性质。要坚持以患者利益为先,大力加强医疗服务管理。

3.5医院文化

2007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特别提出,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强调忠诚的服务精神和人道的服务文化。英国管理学家哈梅尔提出:现代管理无非是对两种东西的追求——让管理更科学;让管理更富人性色彩。人文管理一方面强调对人的尊重、尊重人的情感、人格和自我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强调文化的教化作用,重视环境和氛围的建设,倡导高尚的价值追求,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以高品位的文化对被管理者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建设医院文化,要让医务人员树立崇高的职业使命感。让人文知识不断的积累,人文情感日益丰富,人文品质逐渐形成。一是强调对人的尊重。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需求,尊重人的生命尊严和生命价值。患者及其家属需要关爱,医院的员工同样需要关爱;二是强调以人化人。我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文化的教化作用,作为医院管理者要不断提高自己引导和影响文化的能力,注重倡导高尚的文化理念,创设良好的人文氛围,能对医院员工起到熏陶和教化的作用,对前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和家属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6医师宣言

篇8

摆脱独白式教学,转为互动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担当的是与学生对话的人,而不是枯燥的独白者。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担当知识复制的任务,仅仅将知识以独白式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是要通过跟学生的互动交流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和内化知识。

所谓互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一种教学创新,要求教师把自己视为众多学生中的普通一员,做到与学生们平等对话,耐心交流,共同探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缩短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和学生间不可逾越的距离,并最终达到建立一个轻松课堂教学氛围的目的。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思考问题的空间和自主学习的机会,有利于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掘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而一方面也能够让教师更好的配合学生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改变原有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语文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向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转变,告别传统的低科技的教学方式

篇9

一、科学发展观要求实施新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以GDP及人均GDP、财政收入及人均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为衡量标准的。受这样一种评价体系的主导,党委、政府在领导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由此形成五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一,政府履职单一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由于过多地强调经济总量增长,必然导致其他职能的弱化,形成全体干部去招商的格局,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得不到发挥。其二,社会发展边缘化。以完成经济指标为最高追求和单边追求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县域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被党委政府边缘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三,资源消耗升级化。为了招商引资,县级党委、政府以廉价出售、出租、转让土地、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作为手段,加快发展资源型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县域经济指标伴随资源的高消耗而增长。其四,环境破坏严重化。县域拥有河流、矿藏、森林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比较好,由于过度开采资源而又缺少有效的补给措施,加之工业项目造成的废物排放,使县域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其五,县域矛盾扩大化。在县域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争项目、争进度、争形象,往往对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采取强制性措施,导致农民与企业、政府之间的矛盾突出,影响县域稳定与和谐。

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和演化,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县域发展理念及评价标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存在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县域发展的基本理念进行调整,确立新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的确立,应体现五个方面的要求:其一,体现统筹发展的要求。评价县域经济发展,不能单纯以经济指标进行核算和比照,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既要看城区,也要看乡镇,既要关注经济发展速度,更要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及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注重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潜力及社会基础。其二,体现协调发展的要求。协调是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转型的一个基本要求,县域虽小,内容体系却非常完备,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孤立地搞经济项目建设,应该促进经济项目和社会项目的协调发展。即使在经济领域中,也应使工业项目、农业项目、商业项目等结合起来,注重项目建设间的联动效应,使项目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三,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新型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评估应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对GDP、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形成,要对其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状况进行科学评估,防止过度消耗能源和破坏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其四,体现和谐发展的要求。县域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应该考虑县域干部群众如何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并充分考虑县域干部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承受能力,在关注经济指标增长的同时,更要关注人民群众生质量提高的幅度。其五,体现民生发展的要求。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县域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必须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重点解决城乡困难群体脱贫和社会救济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科学发展观由传统“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转变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理念、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目标、评价体系等的变化及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策取向,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1.缓解了县域经济指标增长压力,提供了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机遇期。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过度重视经济指标增长,指标论英雄,数字出政绩。在这种发展理念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全部精力抓经济,抓经济最主要的就是抓GDP增长。为了完成经济增长指标任务,县级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人人抓招商,人人抓项目,不仅政府职能被扭曲,而且在经济指标增长的背后,形成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资源浪费。提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县级党委、政府能够从单纯抓指标增长的思维定势和压力下解放出来,进而从县域发展全局出发,进行县域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为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和新的跨越,提供了有利机遇。

2.扭转了县域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薄弱状况,提供了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社会基础。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根本方向。然而,以项目为载体的县域经济建设,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一个重要和共性的原因,就是县域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既缺少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又使县域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缺少强有力的软实力支撑,特别是人才匮乏,管理落后,使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受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摆上重要位置,推动县域党政工作机构开始关注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从而改变县域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失衡状态,进而为县域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社会基础和人才保障。

3.国家逐步调整产业政策和相关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党和国家所确立的重大发展理念、指导思想,必将围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宏观层面进行产业政策调整,在财政、金融、税收等各个方面向县域倾斜,着重解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加大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投入力度,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这一切,都使县域经济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由于农业、农村、农民在县域发展中占有较大比例,也县域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和最为薄弱的环节,依靠县域自身的力量难以得到解决,从而成为影响县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在政策层面进行调整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为县域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利机遇。县域可以抓住“三农”政策调整的契机,在推动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乡村城镇化、管理社区化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4.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与评估,被纳入到法制轨道,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这对县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资源丰富是县域发展的基础,资源型企业是县域发展的依托,但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环保措施,不仅造成县域生态破坏严重,影响县域气候和环境状况,而且形成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县域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削弱,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宏观层面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状况将得到改善,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力度,这不仅对于恢复和改善县域生态环境有利,而且促进企业更新设备、提高技术,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三、科学发展观使县域经济面临转型压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县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挑战大于机遇。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挑战,主要是传统县域经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运行管理到人才保障等,都面临转型压力,县域经济如何从传统发展观相适应转型到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需要系统性创新和变革。

1.科学发展理念要求县域发展思路转型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发展评价体系等做出了新的回答,与传统发展观相比,科学发展观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其一,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发展由人来推动,同时又要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最终体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其二,强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应该是全面的而不能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发展,是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在内的统一体系。其三,强调发展的和谐性。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是协调的、和谐的,不能只注重一个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单一经济增长并不代表发展的本质和社会进步程度。其四,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应具有全局和战略眼光,既要考虑当前,还要考虑今后和资源、环境的保障能力。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使传统县域经济发展思路面临转型压力,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转到注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共同进步,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转向注重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如何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转向注重节能环保产业开发,等等。这种与科学发展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思路的确立,需要一个较长和痛苦的过程,也是县域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2.国家宏观政策调整要求县域经济结构转型

为了推进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一方面,加大了对“三农”、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杠杆,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产业发展进行了限制。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对县域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结构性调整压力增大。其一,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增大。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增长中,第一产业占较大比例,在县域GDP中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但产品科技含量低,资源主导型项目为主体,产品关联度弱。第三产业发展薄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较大调整,由过去更多地关注第二产业转向提高一产和三产的质量、规模,使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其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压力增大。在县域三次产业总体布局失衡的同时,每一个产业的内部,也都存在失衡状况。如在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占主体。在第二产业中,采掘业和加工业占主体。第三产业中,以城市商业为主体。每一产业内部都缺少有带动作用的核心集群,使产业发展壮大受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以增强产业竞争力成为必然选择。其三,产业项目调整压力增大。县域产业是以县域项目为支撑的,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一些县域传统经济项目,如采矿、冶炼、矿产品加工等,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并增加限制性措施,市场准入和经营门坎提高,在新项目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老项目面临淘汰出局风险,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项目调整压力。

3.资源短缺与环保力度加大要求县域增长方式转型

简单、粗放、科技含量低、资源依赖及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是县域经济传统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县域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要求提高,一些传统发展项目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而将被淘汰出局。由此,使以资源为依托的传统外延式县域经济增长方式面临转型压力。其一,项目建设的资源约束增强。不能再以廉价出让、出租土地、矿山等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筹码,逐步提高的投资强度,提高了县域项目建设的成本,使县域招商引资的竞争更加激烈。其二,项目建设的环境约束提高。随着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的加大,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更加严格,环保设施投入增加,一些对环境有重大污染和破坏力的项目将禁止上马,这将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三,项目建设的资金约束显现。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国家加大了金融领域的宏观调控力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使企业融资面临更多困难,而银行贷款又是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资金来源,由此迫使县域寻找摆脱投资拉动之路。基于上述种种情况,县域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型。

4.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要求县域领导方法转型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构建县域和谐社会。这一本质要求,对县域经济发展和转型具有重大影响。其一,坚持以人为本必将增加县域经济发展的人力成本。除物质资源之外,廉价劳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国家从法律和政策层面更加注重保护群众利益和群众诉求,加强了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并对提高劳动力工资和改进劳动力工资支付方式做出了新的规定,这一切使得劳动力成本提高,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其二,坚持以人为本必将增加县域决策难度和复杂性。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决策更多关注项目建设的速度,而对百姓诉求关注较少,坚持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县域党委、政府在做重大决策时,必须考虑涉及到的群众利益保护,依法制止项目建设过程中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这将使决策难度增大而且复杂化,传统决策方式与方法需要加以改变。其三,坚持以人为本对县域领导方法提出新挑战。传统县域领导方法具有极强的“霸权”色彩,法治观念比较薄弱,党政领导个人主导型浓厚,由此也为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使这种传统魄力型领导方法面临转型压力。

四、县域经济应对科学发展观的策略选择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转型要求。在机遇与压力面前,县域发展应该积极应对,采取以下策略。

1.加快干部培养,推进干部队伍转型。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乡领导干部起关键作用。应对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县域经济转型,首先需要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转型教育,推动干部队伍转型,由具有科学发展理念的县乡领导干部主导县域经济转型。为实现干部转型目标,其一,应加大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县乡领导干部头脑的教育力度。采取刚性措施,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使其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和意识。其二,应着力提高县乡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改变干部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倾向,加强县乡领导干部理论修养,提高领导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其三,应强化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领导干部能不能践行科学发展观,除其能力、素质原因外,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考核评价体系能否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特别是在干部政绩考核过程中,应改变“经济指标定乾坤”等“一票否决”作法,由只重结果转向重视决策、重视过程、重视全局、重视前景,只有考核评价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才能真正树立科学发展的思维,实现县域经济转型。

2.加强县域发展规划,优化县域发展目标。实现科学发展和县域经济转型,既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更需要循序渐进。因此,应加强对县域发展规划的科学性研究与论证,使县域发展规划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①以体现科学发展观为要求,调整和制订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县域发展策略,具有长期指导性,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和确立县域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作为县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纲,对于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具有战略意义。②以优化项目布局为重点,调整和制订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然要突出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应在县域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对项目建设的总体布局进行规划,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调整规划等单项规划,为科学发展观提供规划支撑。③以强化目标激励为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应强化目标激励的作用,从县域实际出发,制定规划实施的具体发展战略,使科学发展的目标与科学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推动县域经济逐步与科学发展的要求接轨。

篇10

6月6日清晨,强大的热带风暴“古努”伴随着狂风暴雨袭击了阿曼沿岸。大风掀起了十余米的巨浪,横扫了伊朗南部沿海和波斯湾的产油地区。气象学家认为,这是60年来阿拉伯半岛遭遇最严重的飓风灾害。“古努”使全球石油期货市场陷入恐慌,担忧可能因此影响石油生产和供应,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7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2007年第一次跨越70美元大关,收于每桶71.5美元。随后这场“风暴”越刮越强,7月14日,国际油价一举刷新,创下每桶77.03美元的历史最高收盘价;8月1日早盘,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再度冲高至每桶78.77美元。

“古努”损毁一些采油设施,但后果并没有意想的严重,实际上对于全球石油供应根本不会构成太大影响。不过谁也不曾想到“古努”捅破了布什总统那面纸糊的“替代能源盾牌”,使世人发现由美国率领的“生物能源十字军”,在抗击产油国“讹诈”的胜利进军中竟然走入歧途。

最近,美国发展玉米乙醇汽油的政策和巴西利用甘蔗制造乙醇汽油都遭遇了空前的困难。美国靠发展生物乙醇,消耗了大量的玉米,造成全球性饲料价格上涨,不仅影响了美国农民养牛的意愿,也波及到中国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盲目的政策跟进,消耗了大量的粮食、土地和水资源,已经开始产生不良后果。古巴总统卡斯特罗警告世界,布什推行从农作物中提炼乙醇作为燃料的计划将使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储备枯竭,可能导致“全球超过300万人因饥渴而提前死亡”。不幸的是做为全球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不到一年中价格几乎翻了一番,随之而来的是全球性的食品价格上涨,这一些似乎验证了卡斯特罗诅咒。

巴西在发展甘蔗种植也面临了一系列新问题,科学家认为大量种植甘蔗会影响亚马孙热带雨林安全和物种多样性问题,同时减少这一全球最大的“绿肺”对全球二氧化碳的吸附和造氧的能力。此外,由于资源、环境和水的问题,中国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发展生物燃料和“煤变油”等替代能源的发展计划。这些因素使产油国变得更加有恃无恐,使华尔街专门靠趁火打劫发横财的对冲基金更加肆无忌惮地投入大量资金炒作石油期货。《华尔街日报》认为这一轮油价上涨,对冲基金是始作俑者。沙特石油大臣也说,目前油价持续走高并非因为供应短缺。但能源经济学家们分析,不适当的能源政策和过高的油价都会影响对石油工业的投入,而投入不足必将影响石油供应,供需矛盾行将发生,油价将进一步走高。高盛的分析员们认为,年底油价可能超越95美元。

一个数据影响调价

地球是平的,海外的风暴与南中国海的台风影响方式也许不同,但影响的强度也许有过之,而无不及。“古努”不仅使布什陷入“两难”的境地,也是中国发改委遇到“两难”的选择。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在200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新闻会上感慨:石油价格改革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一难是,现在国际油价不断攀升,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差距进一步拉大,发改委去年实施了石油综合配套调价方案,两次较大幅度提高成品油消费价格,应该说与国际市场油价差距有所缩小。但从今年3月起,特别是6月份开始,国际油价大幅反弹,国内与国际油价差距再次拉大。国际油价上涨和国内销价不能变,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增加了炼油企业的成本压力。同时,油价过低也不利于节能减排,确实需要改革,需要调整。另一难是,提高油价又面临着下游的承受能力问题。转

曹长庆担忧的“下游承受能力”主要反映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6月份全国CPI大幅度超越3%的警戒线,达到4.4%,是32个月以来的最高点。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价格上涨,7月份的CPI仍然跃升至5.6%,城市价格上涨5.3%,农村价格上涨6.3%,达到十年来的最高点。7月份全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5.4%,其中肉禽及制品上涨45.2%,鲜蛋上涨30.6%。低收入阶层,特别是8亿农民和城市低保人群受CPI急速上升影响首当其冲。收入越低,收入中用于食品类的支出比率越高,受其影响程度就越大。

人类文明是建筑在能源之上的,石油和电力是支撑现代文明进程的两个轮子。农牧渔业和运输业与能源价格的关系尤为敏感,一旦能源价格上涨,相关产品就会成倍上扬。对于忙着减肥的金领、白领们,肉价对于他们的生活也许影响了了,但是对于那些在烈日下拼死拼活建设城市和工厂的农民工,1个星期干7天,1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辛辛苦苦一个月还买不了三五十斤猪肉将成为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GDP高达11.8%,不必为此大惊小怪。但是,农民工们分享到高成长的成果吗?几年来,他们的收入又增加了多少?目前中国两极分化问题极为严重,收入不公、发展不平衡等矛盾严重困扰中国的领导者,特别是在17大即将召开之际,任何人都不希望因此诱发社会动荡。

今年也是祸不单行,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洪灾和旱灾同时大面积发生,对全国农作物生产影响非常严重。目前,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农民排涝、抗旱,恢复生产。为此,国家发改委正在采取了更为严厉的价格监管措施,力图控制物价上涨的势头,特别是食品和能源价格。此时,只能依靠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这些大型国有企业发挥社会责任了。三大石油公司曾经从国家获得过巨大的支持,垄断经营、优惠贷款、税收减免、无偿或低成本使用国家资源等,国家作为股东长期不曾分享收益。现在到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时刻了。三大石油公司不为国分忧,难道国家难不成要还要依赖那些苟延残喘的民营油企?这些具有垄断性的国有企业已经为巴菲特之类的国际投资者从中国老百姓身上赚了不少的钱了,现在也该是大家共同分担一下的时候了。

一招拆解“两难”

从经济学角度,如此巨大的需求本可以成为一种巨大的能量,成为一颗真正的大树,一个根深蒂固的大摇钱树。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因为巨大的进口量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获得发言权,定价权,反而成为极大的精神负担,成为国有石油公司亏损的理由,成为全球谴责的焦点,像一颗在风暴中颤栗的几乎要被连根拔起的小树,为什么?

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预测,2007年中国内地的石油消费量将达到3.7亿吨。《华尔街日报》报道: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原油进口量创单月最高纪录,达到1,483万吨,而当月原油出口仅7万吨,进口依存度达创纪录的48.8%。专家预言全年将可能有超过50%的原油从国际市场进口,将从国际市场进口1.7~1.8吨原油。但是,如此巨大的需求竟然大多是在现货市场和短线期货交易中购买的,这种采购模式不仅给中国石油进口企业造成巨大负担,成为他们炼油板块亏损的主要问题。而且严重影响国际市场的价格稳定,激发了对冲基金经理们的投机狂热。无论多高的价格,中国石油进口企业都会在国际市场大量收购,有这碗酒垫底,投机者还有什么价格不敢炒?

中国的石油进口不进行“套期保值”,不做长线交易,已经成为国际石油市场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去年,我在美国新泽西,发现当地成品汽油的价格,不仅低于纽约期货交易所的原油价格,而且也低于北京的零售价格,而此时此刻中石化和中石油正在为国内油价过低叫苦连天。当然充分竞争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如果石油公司没有积极的套期保值又如何应对这种竞争?

篇11

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张华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认为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的陈伯璋教授则认为,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及学校领导风格等,这些因素看似无形,但却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及其在隐性课程上的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实施的途径主要有:

第一,有“两课”(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构成的计划性显性课程。“两课”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的信仰、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确立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第二,由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如党委书记、团委专职干部、学生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等组织实施的各项校内外德育工作或活动以及各种场合进行的道德谈话。

第三,由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在方法上主要采用指向性明显的灌输法,这对于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提高理论水平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但从受教育者接受心理和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来看,这种方法陈旧、生硬,忽视了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要提高我国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仅靠传统的灌输法是不够的。德育的任务是在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系,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要求看,除了继续发挥显性德育课程的作用外,还需充分重视隐性德育课程的影响。因为隐性课程具有真正的“诱导”特性,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和潜在的,可以避免直接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

三、美国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及在隐性课程上的特点

1.设置通识课程进行德育

美国各大学普遍开设通识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具体有历史科、公民科、人文科及有关专题。通过这些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好公民”。

2.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德育

美国大学注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增强德育的实效。课外活动主要包括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各类学术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和文体活动;校庆、国庆、入学及毕业仪式等全校性活动。通过以上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及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自主、自重、积极探索、公平竞争和爱校爱国的精神;树立尊重他人、为他人服务、与他人合作、平衡人际关系的协作态度。这些实践活动也不断地将道德原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信念,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成为美国大学德育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3.运用心理咨询进行德育

心理咨询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里。现在,心理咨询已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其中心理辅导(又称心理咨询)的道德教育功能较为显著。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类机构,这类咨询机构有固定的编制、行政拨划的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与规划,集中了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专家全面为学生提供各种咨询。如哈佛大学设有学习咨询处,有24名专职人员,其中7人有心理咨询博士学位,4人有硕士学位。美国高校对心理咨询人员还有十分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转

4.利用大众传媒和社会环境进行德育

美国高校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电影、电视、网络、广播等进行道德教育,倡导美国精神和价值观。通过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熏陶、渲染、渗透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在美国具有典型性。美国首都华盛顿以拥有众多的博物馆而著称于世,像美国国会大厦、白宫、华盛顿纪念馆、林肯纪念堂等这样集中表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场所,大都免费向学生开放,宣扬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是美国向其国民包括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基地。在美国随处可见飘扬着的美国国旗,在旧金山,主要街道大都以华盛顿、杰佛逊等重要历史人物命名,以致整个旧金山的街道几乎成了一部美国名人志。这些社会公共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体现“美国精神”。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的全方位渗透式教育,极大地提高了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四、美国高校隐性课程教育形式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1.注重对学校道德教育理论上的探讨并运用于渗透性德育的实践

美国较注重从多学科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出现了一大批成熟的德育理论,很多高校把它们运用于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形式单一,所以可以借鉴发挥公共课与专业课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倡导教书育人,减少学生的“防备”意识,提高道德教育效果。

2.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潜在的活动性德育的作用

要加强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的指导,健全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积极支持各种社团活动,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注重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道德规范。学校也应注重学生对社会参与的意识,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去。

3.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发挥各种社会活动和公共环境的社会性德育作用

学校要在社会各届建立广泛联系,建立实践基地,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纪念堂等公共场所对学生进行教育;社会、学校、家庭,网络世界要齐心协力,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篇12

在结束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后,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演示案例中患者信息、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资料,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和制订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所需的实验室检测方案,阐述所选检测项目的依据和临床意义等。以腹胀、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患者为例,要求学生制订诊断和鉴别诊断所需的详细方案,并且说明方案制订的依据。

3案例的课堂讨论

各小组代表采用多媒体方式分别讲解本组对案例的分析和总结,阐述各自实验室检测方案的制订依据和临床意义。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甚至提出异议,教师在讨论中适时地进行启发提示和讲解,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激发学生思维和讨论的兴趣。教师在充分聆听学生的讨论后,以临床路径中的标准方案为依据进行案例总结,进一步系统的整理和讲解案例中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并且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纠正一些常见的模糊认识甚至是错误的观点,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腹水患者为例,首先要求学生判断腹水性质,设置提问:如何判断是漏出液或渗出液?然后进行病因诊断,设置提问:肝硬化、结核、肝癌等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检验指标都有哪些?学生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学习,掌握了腹水检测流程和引起腹水疾病的诊疗方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强化了教学效果。

4案例教学的评价

教师与学生的评价是案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案例教学活动完成后,教师要评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是否增长,思考方式、运用知识与技能方式是否标准,分析表达能力是否提升;同时,教师还要评价案例教学活动在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学术水准等方面的效果。

篇13

1 痰瘀互结致痛的机理分析

痰瘀相关学说始于《内经》,在《灵枢・邪客》中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从生理上说明了津液可以转化为血、津血同源的观点。关于痰的生成,历代医家均达共识,即肺、脾、肾三脏气化失常,津液之输布、通调紊乱,津液结聚而成。如《灵枢・百病始生》中说:“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从病理上说明了气滞生痰的机理;然痰之为患,又最易阻滞气机,气为痰阻,势必影响其帅血之功能,血行为之瘀滞,形成痰瘀同病;反过来说,血滞又可以促进痰的形成,如《诸病源候论》中提出:“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不消散。”瘀血停滞,脉络不通,而脉道不通,气不往来,可使津液不能正常输布,聚为痰涎,与瘀血相并,形成同病。首次明确揭示“痰瘀合病”观点者当推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他在《丹溪心法》中提出:“痰挟瘀血,遂成窠囊”及“百病多有兼痰者”。其后医家均有不同程度的发挥。

瘀阻脉络,不通则痛,痰阻壅塞也是致痛的机理。尤其是久病之患,出现以疼痛为主症的病变,不仅久痛入络,表现出血瘀之征,而且有不少患者因痰瘀互结,使疼痛加重,持续难以缓解。因此,痰瘀互结是久痛顽症的重要机理。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系统性、科学性的加强和提高,对痰瘀同病的认识和探讨也在不断深入和扩大。现代研究证实,痰瘀相关有着其深厚的物质基础,痰和瘀在血液流变学、微循环及血液生化改变等方面都有相同或相近的病理改变,从另一角度说明了痰瘀相关学说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 痰瘀互结致痛的临床表现

由于痰瘀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所以痰瘀病证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痰证、瘀证单独的临床表现进行了归类和总结,容易辨识。二者互结之证的临床表现虽在古医籍中有散在记载,但未有系统总结论述。吴老师从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无论痰、瘀二者孰先孰后,孰多孰少,外在表象总会反映二者的本质特性。痰证临床表现多端,在辨证时应掌握不同病变部位反应的特有症状,痛证与痰相关者,多呈胀痛、闷痛,或局部肿胀,或出现结块,并伴有其他痰病特征如痰多、体胖、苔腻、脉滑等。血行脉中,内流脏腑,外达肌肤,无所不至,由瘀血内阻而引起的病变即为血瘀证,以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夜间痛甚、拒按为主要特征,或局部肿胀,唇舌爪甲紫暗,脉涩或结代等为辨证要点。吴老师强调,临证时根据痰瘀互结的主次先后、性质及轻重缓急,两者的偏盛可能有所侧重,需详问细察,四诊合参,准确把握。

3 从痰瘀论治痛证的临床应用

有关疼痛为主的病证,其病机变化古人有“不通则痛”的论述,但痛有虚实之分。吴老师认为,治疗痛证应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仅就痰瘀互结之痛证而言,邪盛者以祛邪为主,虚实夹杂者又当邪正兼顾。临床上痰瘀证较单纯,痰浊证或瘀血证更难处理,痰浊之邪性黏腻而胶固,瘀血之邪凝滞,二者互结更为顽固,使疾病缠绵难愈,必须权衡痰浊、瘀血之轻重缓急,治痰兼顾化瘀,治瘀不忘化痰,化解痰瘀之胶结。下举临床验案以供参考。

病案1 王某,男,30岁。因“胸脘疼痛半年余”,于2005年4月15日初诊。自述半年前因患感冒,发热、头痛、咳嗽未愈,逐渐引发胸脘胀痛痞满,每因用力咳嗽、深吸气而疼痛加重,痛如针刺,经对症治疗,症状时轻时重。逐渐疼痛局限于上胸脘,以夜间为甚。胸片、胃镜、肝肾功检查均正常。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音。上胸脘压痛(+),未触及包块,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沉弦涩。诊断:结胸,证属痰热瘀血互结。治以化痰清热,理气活血。方用柴胡陷胸汤加减:瓜蒌皮20 g、清半夏10 g、黄芩10 g、枳实15 g、柴胡12 g、桔梗15 g、浙贝母6 g、郁金20 g、丹参20 g、延胡索20 g、生甘草6 g。1日1剂,水煎内服。2005年4月22日复诊,药后胸脘痞满疼痛减轻,仅在劳作时隐隐作痛,舌脉如前。原方延胡索减为10 g,郁金增为30 g,继服7剂后诸症悉平。

本患者因外感而起,外邪内陷,气郁不通,则津聚为痰,痰气交结阻于脉道则血瘀,病变在胸脘,其痛如针刺,舌质暗,具有瘀血为患的特点,且伴有胸闷、苔黄腻之痰热证特征,故从痰热瘀血互结辨治,且先痰后瘀。痰重瘀轻,故以原治伤寒表证误下、邪热内陷、痰热结于心下的小结胸病所用的小陷胸汤与小柴胡汤加减,重在化痰清热,宽胸散结,适佐丹参、延胡索、郁金等活血理气之品,则气顺、痰消、瘀祛,诸症自消。

病案2 常某,女,60岁。因胸闷疼痛20余天,于2005年4月11日由外地来兰州就诊。自述近3年每年冬春季均发胸闷疼痛、痰多,重则喘咳,持续月余,甚至更长时间不愈。此次因忧郁愤怒又出现胸部刺痛,以左侧为甚,入夜加重,有时向左腋下放射,发作时间可持续数分钟。伴咳嗽,咳声重浊,痰多黏厚。还有心烦不寐、头痛昏晕、肢体沉重、脘痞食少等症。经当地医院胸片检查,提示肺纹理增粗,心电图检查诊为“冠心病”。体查:形体肥胖,唇甲青紫,呼吸音粗,血压150/80 mmHg,舌质紫暗、苔浊腻、脉弦涩。诊为胸痹,证属痰瘀互结型。治以通阳豁痰、活血化瘀、兼以平肝。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瓜蒌皮20 g、薤白10 g、丹参30 g、郁金20 g、延胡索10 g、红花10 g、枳实10 g、赤芍15 g、玄参15 g、麦冬10 g、钩藤20 g、生石决明15 g、夜交藤20 g。1日1剂,水煎内服。7剂后胸痛、头痛、失眠等诸症均减轻,但过食肥厚辛辣饮食后咳痰仍多,口干,舌脉如前。减钩藤、石决明、夜交藤,加桔梗10 g、射干10 g、浙贝母8 g、炙紫菀15 g、僵蚕10 g。服药两周后,自诉劳累后心前区偶有疼痛,但一过即逝,余症皆除。为了巩固疗效,嘱其间断服用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