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教高级教师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教高级教师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教高级教师论文

篇1

由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政府政策和高校内部等因素,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经费投入不足,无法建设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平台,教师成为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十年前,我校还是以粉笔、黑板为主要教学工具,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学校领导教学理念的改变,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方法和模式改革,紧抓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契机,以“合理规划、分步实施、充分利用、提高效益”为建设宗旨,加大投入,加快步伐,先后完成了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扩容、专业教学录像拍摄教室、虚拟实验室等建设,为课堂实际教学提供了先进、适用的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另外成立了计算机协会和现代教育技术协会等,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教师和课程教师及学生组成团队,负责开发和收集教育教学软件,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试题库、电子文献、网络课程、医药素材库、多媒体教材、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微课课件、名家讲堂等,整理各种资源,融合形成符合我校需求的庞大、丰富的教学媒体资源库,为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优质的教学素材,为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奠定了基础。

3优化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整合,提高教学质量

施行更新观念和统筹规划重点在学校,优化教学重点在一线教师。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某一门课程的具体教学中去,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整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3.1教学模式优化,现代教育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

要培养高质量的医药型人才,教师就要考虑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关键点是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逻辑思维。要解决这几个问题,首先大容量存储技术的应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组织安排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CD-ROM光盘,为学生提供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具有交互功能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轻松地开展学习活动。其次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往往把学生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隔绝,课堂枯燥、无味,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慢慢被否定。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利用互联网络、局域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通过图形声色等技术手段,将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的学习,甚至实施模拟情景教育,让学生分析情景特点,养成思考和总结的习惯,提高学习的能动性。第三是要授人以渔,教师要教会学生从网络或资源库获取信息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检索和查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2教学内容优化,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课程教学

在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重构课程内容的工具,采用合作学习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问题教学理论等,设计切合实际的课题内容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认知能力等。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2.1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注重内容与目标的吻合

教育技术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学内容帮助实现培养目标。把教学目标与课堂内容有机结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将学科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轻松地掌握学科概念、原理和观点,熟悉实验材料和方法及过程的操作。

3.2.2精简内容,简洁明了,注重学科教学内容及呈现形式上的整合

根据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内容及学生的特点,优化课程内容,使学科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前沿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使教材文本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以此有的放矢地扩充教学知识量。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可由原来的文本性、线性结构形式变为多媒体化和非线性结构形式。但是,切记,拓展的内容不能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而盲目增加,呈现的形式也不能五花八门、眼花缭乱,这将让学生产生很大的压力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3.2.3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

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学不再是从一个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师生之间知识互动双向反馈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如发现性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混合学习等多种形式结合。教师要正确认识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果单纯地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工具,把师生的关系定格为教师—机器—学生的关系,这是纯粹的“人机关系”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学效果肯定不好。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两者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篇2

2.高职院校教师存在职业自卑感。

许多家长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儒家传统文化影响,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只能从事又脏又累的蓝领工作,如果孩子没有考上普通本科院校,宁愿让孩子复读或者读二级学院(俗称的本三)也不愿意让孩子就读高职院校。而高职院校在整体生源数量下降的情况下,招生工作日益白热化。一些高职院校为了招到学生,不断降低录取门槛,导致高职院校生源素质越来越差。渐渐恶性循环,导致高职院校教师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卑,有的甚至在人前都不好意思介绍自己的单位。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工作为荣,无疑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3.高职院校教师社会兼职多,分散教学精力。

高职院校教师物质待遇和权利待遇得不到保障,教师职业认同度又不高。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高职教师开始从事第二职业,进行社会兼职。高职院校教师不用坐班,时间灵活。学校对教师从事兼职缺乏约束,高职院校教师在兼职上花费时间和精力,必然影响教师正常的教学工作。

二、学校因素

1.高职院校根据市场调整专业,需要“双师型”教师,教师面临的压力空前增大。

一方面,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依据市场不断调整专业,要淘汰一些招生不景气的夕阳专业,设立招生火、社会热门专业,但是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不能及时引进相关专业的教师。这就意味着许多教师要进行“转行”,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和进修,及时调整知识结构,进入一个全新的专业领域。这对于很多教师而言几乎是重新开始,需要边学习,边积累,边教学,因此会感到十分辛苦。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要以职业为导向。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讲课技能,还要花时间去做科研,更要有实践工作经验,要定期下企业进行锻炼,接收来自行业领域的最新知识。他们既要教学生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又要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产教结合,把课堂搬到宾馆、车间第一线,指导学生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先进的生产技能,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教师承受的来自学校和学生的压力空前增大,严重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学校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导向,使教师过分关注科研工作,对本职教学工作不重视。

具体表现在:①职称评定方面,对教师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过分关注。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教师职称晋升的考核中,过分关注教师科研方面的成果。在职称考核量化中,常常以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主持或参与的课题数量、级别等为量化标准,虽然教学成绩也是评定的主要依据,但由于教学效果难以量化,教学质量难以评估,在实际的操作中,这方面往往被忽视。这样的职称评定标准,严重挫伤了许多优秀骨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师的收入与职称高低紧密相关,职称评定又与科研成果紧密相关,因此教师的收入主要由科研成果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不影响其收入水平,因此很多教师也就失去了搞好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②我国高职院校一部分由发展不景气的本科院校转制而来,就一部分由中专院校升级而来,还有一部分是由几个高职院校合并而来,教师来源多,思想不易统一。教师的思想长期以来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在市场经济大潮重,以个人为中心的名利观、道德观、价值观的侵蚀,教师的思想领域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目前高职院校对教师的社会兼职缺乏约束和引导,校内教学也缺乏评估,高职院校教师在社会兼职上花费大量时间,对本职工作敷衍,效率低。

3.学校教学评估制度不健全,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不重视。

由于高职院校教学效果难以量化,教学质量难以评价,加上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上缺乏健全的评估制度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并未建立起以教学评价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只是从教学工作数量上对教师的教学有要求,教师的教学缺乏有力和有效的监管与评价,教师在教学上产生“教好教坏一个样”的思想。而且一些学校不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与提高,没有鼓励教师进修的计划,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的提高缓慢。教师感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不被重视,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的欲望逐渐消磨殆尽,教学积极性下降。

三、学生因素

1.生源素质差,教师教学有难度。

虽然教育部在今年4月份特别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基本沿袭着普通高校的招生模式,招生对象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在招生过程中,高职被作为专科二批,放到了高考录取的最后。高职成了专科第一批落榜者的“收容站”,成了部分学生在与本科类院校无缘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无奈选择。尤其是在整体生源数量下降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日益白热化。一些高职院校为了招到学生,不断降低录取门槛,导致高职院校生源素质越来越差。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文化课的成绩差是以后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学生厌学,对专业没有兴趣,知识衔接不上,给高职教师带来了教学的难度。“教学相长”,教师在教学中得不到学生的回应与共鸣,失落感增强,教学的积极性严重下降。

2.学生就业难,学生情绪影响教师教学积极性。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无形地受到了整个大学生就业市场压力的影响,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激烈竞争。学生就业难,使学生感到前途暗淡,学习更加缺乏动力和积极性,部分学生对上课带有情绪,认为学什么都没用,老师教什么也没用。教师的授课情绪受到影响,教学积极性下降。

四、个人因素

1.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认同感低,影响教学积极性。

教师教学积极性首先来源于教师自身对教学的热爱,来源于其对教师这一行业的职业认同感。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的教师不像中学教师那样有成就感,也不像普通本科院校教师那样有心理优越感。面对各种思潮的侵蚀,一些教师不能明确自己职业的特殊性,角色意识不强,甚至有一部分的高职院校教师已经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了兴趣和激情,“敬业奉公”已经不再是他们的一种内在精神需要,“教书育人”仅仅成了他们的一种谋生手段。教师由于职业认同淡化,丧失工作热情和教学积极性,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高职院校教师个人性格差异,无法有效自我调节。

近年来,高职教育承受着体制改革带来的巨大压力,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产生着很大的变化。有些高职院校教师对自我认识不客观,角色定位不准确。再加上有些教师本身具有负面的性格特征,如怯懦、自卑等,面对这些变化,心理上充满着压力和挫折感,往往不能采取适当的策略加以应对,无法有效地自我调节,难免影响到个人的教学积极性。

篇3

跨文化意识指对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以及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跨文化交际能力指学生根据所处的文化环境及双方各自的文化背景,在理解并尊重双方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跨文化意识是要求学生对除本土文化以外的其他文化能有一个比较清晰比较完整的了解,而由于文化本身所涵盖内之广和深,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是无法快速养成的。在学生养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后,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会产生很大的帮助。因此,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高职英语教师一定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通过继续教育来提升高职英语教师的跨文化素养

1.重视基础再教育

基础阶段是语言教师基本要素的再教育。想要成立一名优秀的语言教师,需要具备以下六要素:掌握正确的语音和地道的语调,会使用熟练的口语,掌握所教语言的语法和句法,掌握大量词汇,系统学习词源学,对他国文明、文学作品的透彻领会及语言教师的人格特征。英语教师在基础阶段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渗透:第一,在词汇教学中。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讲解对一些看似相同而难以用其他方式表达的词汇,培养学生在中西方文化差异方面的敏感性。第二,语法教学过程中。句法结构的教学过程中,千万别忘记介绍语意和功能,比如附加疑问句“Terribleweather,isn’tit?”,这句话的意思是:Theweatheristerribletoday.实际上说话人对今天的糟糕天气不存在任何疑问,这只是西方国家人引起话题的一种习惯而已。又如“wouldyoupleaseopenthewindow?”,这个句子表面上是个疑问句,但它实际是表请求。在欧美国家,为了表示有礼貌地请求,常常习惯性地使用疑问句形式提出请求。当然,如果是长辈对晚辈或者是同辈之间比较熟悉的朋友就会使用祈使句,如“Pleaseopenthewindow.”第三,在阅读训练中。在我们的教材中包含了很多了解跨文化的阅读材料,如新世纪高职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BackgroundInformation(文化背景)”,主要是通过阅读过程充分感受西方文化,比如西方的婚礼、衣服颜色、手势等方面的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很强的文化导入,不只是单纯的语言教学。

篇4

任何一个项目培训的评估都分为四个层面,即反应(reaction),学习(learning),行为(behavior)和结果(results),这四个层面都很重要,都应该被教育、培训、发展方面的专业人才在进行计划,协作或者教学时所了解,不管培训内容是技术的还是管理的;不管参与培训者是否是管理人员;也不管培训项目是在教育、商业,或者企业。在有些情形下,尤其是在学术机构,培训的目的并不需要改变行为。最终的结果仅仅是增加知识,改进技巧,改变态度,在这种情形下,只需要前面的两种层面来进行评估。评估的原因就是为了确定一个培训项目的效果。在计划和实施一项有效的项目培训时,下面的每一个因素都值得考虑:1.确定需求;2.确立目标;3.确定培训内容;4.挑选参与培训人员;5.确定最好的培训时间安排;6.挑选合适的培训设施;7.挑选合适的培训师;8.挑选及准备好听音录像设备;9.协助好项目培训;10.评估项目。高校教师继续教育项目评估不同于其他项目培训的评估,它培训的目的主要是一种知识和观念的更新,最终的结果仅仅是增加知识,改进技巧,改变态度,只需要对前面两个层面即反应和学习进行评估。通过学院暑期对我校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看出,此次培训从计划到实施,没有进行系统的评估,没有对高校教师的培训需求做调查,第一个要素确定需求就没有做,不了解高校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这就导致有的培训内容不符合教师需求,也就无法确立目标和培训内容。在培训时间安排上,挑选了假期刚放假的几天,有的教师有抵触情绪,加之天气炎热,教室学员多却没有空调设备,学员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导致不到一半时间学员退课人数达到三分之二。学员的挑选几乎是强制性的,主要通过政策的硬性规定而不是出自教师自愿,因此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应该是一种自觉的自我发展,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和社会迅速变化的时代,高校教师本身的知识需要更新,高校教师需要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

篇5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整体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在各专业学科领域涌现出了很多学术成果,并据此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及著作,如何对这些宝贵的学术成果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是当下各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本人日常工作经历,并走访了各级各类高校相关管理工作人员、专职教师和科研人员,收集了大量需求信息,随后进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程序编码,最终形成了本系统原形产品,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有:1、教职工所撰写的论文及著作基本信息查询,包括:第一作者姓名、第二作者姓名、第三作者姓名、论文(著作)名称、ISBN(ISSN)、出版社名(期刊名称)、成果类别、获奖情况、总页码、封面彩图、封底彩图、总字数,本人所完成的字数等信息;2、根据论文及著作成果影响程度和类别,以及本人完成的字数来计算科研积分及工作量折算;3、存储论文及著作的的目录,封面、封底图片,以备日后查询;4、与现有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系统无缝集成,以便汇总教师总的工作量及绩效津贴。图1反映了高校教师论文及著作管理系统的主要工作的流程示意图,其中教师操作部分使用B/S模式,采用Windows2003server+IIS+.net+MSSQLServer2005平台,使用C#.net进行编程;管理工作人员操作部分采用C/S模式,使用C#.net进行编程。

1.2论文及著作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系统设计

由于高校教师论文及著作管理系统中涉及到的用户权限和业务一般相对复杂,因此在进行数据库系统设计时,充分利用数据库理论和设计规则,同时兼顾硬件系统性能指标等客观条件,适当容忍较低程度的数据冗余。由于要储存论文及著作的封面、封底的图片,故涉及到大量图像采集和存储,对系统的存储功能要求较高,要求采用大容量存储技术,对所有用户所提交的各种文档采用二进制流文件格式统一存放到数据库中,避免了占用服务器中的大量存储资源,根据需要,在数据库中设计若干个数据表,其中论文及著作表(CEC_AUTHORS)主要存储教职工的论文及著作数据,该表是整个系统的主数据表,其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著作编号为主键,封面、封底字段的数据类型设置为image数据类型。同时,为降低系统运行中出现“脏”数据的几率,在数据库系统别设计了以论文及著作表为中心的数据库关系图,以保证数据库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如图3所示。

2基于绩效管理制度的高校教师论文及著作管理系统的实现及性能分析

本系统的后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5搭建,在B/S部分采用了MVC(Model-View-Controller)三层结构设计模式,即模型-视图-控制器三层,用以实现程序代码、业务逻辑以及数据显示的分离,下面谈谈对系统的实现和性能分析。

2.1系统实现

在此,笔者以本系统中位于Model层中的数据访问类的实现和View层功能的实现为例,简要叙述基于.NETFramework3.5的高校教师论文及著作管理系统的B/S部分的实现过程。由于篇幅有限,在此简单罗列部分关键代码,希望能抛砖引玉,在MicrosoftVisualStudio2010开发环境下,实现数据访问公共类的简要代码如下。在B/S部分,系统中的用户登录模块负责接受来自UI层的用户号、用户密码、用户身份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送到控制层,控制层根据不同用户身份数据,返回相应的不同数据给用户,从而在View层中显示不同的内容,图4和图5展示了根据不同用户身份返回不同的View内容。在C/S部分,管理员对论文及著作成果信息进行逐一分类、汇总核实,然后根据教职工通过B/S客户端提交的信息对各成果取得人进行统一入库归档,如图6所示,其中作者单位和姓名是根据教职工提供的作者教师号自动生成,无需管理人员手动输入。

2.2系统性能分析

本系统采用基于.NETFramework3.5开发平台,该软件项目充分利用AJAX技术创建更有效、更具交互性、高度个性化界面,在B/S部分的Web系统中大量运用母板技术,使整个系统界面统一规范,外观友好,设计合理,用户操作起来非常方便。服务器采用WindowsServer2010操作系统,运行稳定,响应速度快,数据库系统状态良好,数据准确,同时为方便管理、整合各种数据,便于用户检索数据信息,在设计本系统后台数据库时,采用了大容量存储技术,合理、恰当地利用了数据库系统的事务、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等技术,优化服务器配置,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使其满足海量数据的并发访问和存储的需要。

篇6

笔者通过充分了解、认真分析国内外高职艺术院校教师绩效管理方面的文献、数据、经验资料,以及大量实际调研,总结出高职艺术院校教师绩效管理创新实践的思路理念如下:

(一)创新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方式

高职艺术院校要想构建科学的、高效的教师绩效指标体系,需要在对全国同类院校普遍所处的大环境、存在的共性问题等进行全面把握、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利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做到有据可依、实事求是。

(二)创新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路径

在高职艺术院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应贯彻以学生为本位、以职业为导向、以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全面参与和全方位考核的指导思想,从考核主体、考核方法、考核程序、考核周期等四个方面综合考虑、合理安排。

(三)绩效管理实践的原则和过程

高职艺术院校教师绩效管理实践,应遵循以学校战略为导向、以绩效沟通为关键、以反馈面谈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核心、以职业发展为目标的原则。在此前提下,规范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考核、绩效反馈、考核结果应用、绩效考核申诉、绩效管理效果评价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做到循序渐进、有机统一。

三、高职艺术院校教师绩效管理评价工具的相关创新

绩效管理必须细化、量化,才具有可操作性,这就需要对高职艺术院校教师绩效管理的评价工具进行创新。从国内外绩效管理评价工具的实施经验来看,比较通用且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评价工具主要包括目标管理导向的绩效管理、关键绩效指标、平衡记分卡模式、360度反馈评价等。笔者将结合高职艺术院校教师绩效管理工作实际,予以详细列举和分析。

(一)目标管理导向的绩效管理

美国知名学者、“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倡导的目标管理(MBO),是指以目标为导向,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自1954年提出以来,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绩效考核方面,目标管理使经营哲学“从工作本位转向了员工本位”。计划、指导、考评和激励是目标管理导向的绩效管理的四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分别与目标管理的计划、执行、检查和反馈四个阶段对应。目标管理导向的绩效管理的成功实施,需要企业在文化制度建设、组织环境营造、员工素质培养等各方面全力配合。

(二)关键绩效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KPI)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来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也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有效工具。关键绩效指标避免了因战略目标本身的整体性和沟通风险所造成的传递困难,而给予各级管理者以客观的标准和角度,从而帮助其制定基于战略、支持战略的各级目标。但它的缺点在于,没能进一步将绩效目标分解到企业的基层管理及操作人员,没能提供一套完整的对实际操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指标框架体系。

(三)平衡记分卡模式

平衡记分卡作为一种战略绩效管理及评价工具,主要从财务角度、客户角度、内部流程角度、学习与创新角度等四个方面来衡量企业,使组织的“策略”转化成了“行动”。其优点主要在于,实现了财务与非财务的平衡、结果与动因的平衡、长期与短期的平衡、外部与内部的平衡、客观与主观的平衡等。但它也有自己的缺点,例如使用难度大、工作量极大、不适用于个人等。

(四)360度反馈评价

360度反馈评价,最早由被誉为“美国力量象征”的典范企业英特尔提出并加以实施,指由与被评价者关系密切的人,包括上级、同事、下属和客户等分别匿名对其进行评价,同时被评价者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由专业人员根据各方面的评价,对被评价者做出分析、提供反馈,以此来帮助其提高能力和业绩。360度反馈评价的优点显而易见,即反馈更全面、综合性更强。缺点是,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可能会发生冲突,在综合处理各方面的反馈信息时比较棘手。

四、高职艺术院校教师绩效管理内容体系的相关创新

要想使教师绩效管理顺利实施,就必须建立一套系统的、完善的教师绩效管理体系。高职艺术院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内容广泛、丰富,需要以系统的思维和全局的观念加以把握和研究。从操作流程层面来看,完整、科学的教师绩效管理体系要想成功构建,必须经历学校绩效目标与教师个人绩效目标的确立、绩效实施与管理的过程管控、绩效评价体系的推行、绩效反馈及反馈结果的运用等阶段。从绩效管理体系的内容来看,绩效管理目标、绩效管理流程、绩效管理评价、绩效管理反馈、绩效管理结果运用方式等方面都是必须加以健全完善的。

(一)科学确立绩效管理目标

绩效管理起源于西方企业管理界,在企业管理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形成了成熟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对于国内大部分事业单位来说,起步相对较晚。在高校教师管理中,也属于一项新的尝试,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高校与企业不同,如何将绩效管理引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是多年来的一个热点问题。首先,管理者要先确定学校的绩效目标,再根据学校绩效目标来确定教师绩效管理目标。需要指出的是,在设立教师绩效管理目标时,应注意发挥和凸显教师的主体地位,通过与教师的良好沟通,提出对教师的绩效期望。在与教师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目标做出承诺,并对即将开展的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宣传动员。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教师绩效管理的对象是教师,只有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建议,得到教师的充分支持和配合,才能确保绩效管理能够顺利推进,实现预期目标。

(二)建立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高职艺术院校的教师绩效管理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考评指标粗糙,评价标准模糊,很难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甚至有些高职艺术院校,教师绩效管理完全照搬普通高等院校模式,忽视了自身的特点。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首先,要根据高职艺术院校的教育特点和教师特点,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完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合理化建议。指标的设立,须按照同行借鉴的原则,向优秀院校学习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大致“模型”。其次,根据艺术院校自身的特点,在教师队伍一线充分征求意见,对具体指标逐步细化、量化,确保指标的科学性、激励性、规范性、合法性和可操作性。

(三)建构绩效管理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教师绩效管理的关键。教师绩效管理是否有效,教师素质到底如何,关键在于绩效评价是否科学合理、精准到位。要想建构科学合理、精准到位的教师绩效管理评价体系,首先须明确评价体系的建构原则,将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提升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题导向,凸显评价的导向作用,激励教师努力工作。其次,要将绩效评价结果与薪酬福利紧密挂钩,将工资奖金、职务晋升、教师培训等福利待遇与绩效评价相互衔接和配套。最后,要科学设定评价标准,将领导、同事、学生、教师自评充分纳入,兼顾教学与教研的平衡,注重对师德、业绩的考核。

(四)健全绩效管理反馈机制

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该环节要坚持“客观、真实、准确”的原则,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并做好相关解释说明工作,让教师知晓评价结果的来龙去脉、利害关系,认清成绩与不足。同时,指导教师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并督促教师整改工作的落实。这样,不仅改变了过去只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奖惩工具的观念,真正实现了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充分利用,而且可以激发教师对评价结果的重视和信任,从而自觉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推进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篇7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分析的成熟,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必然会成为各高校重要课程。现在,美国的学校已经开设相关课程,比如,大数据分析统计基础、大数据分布式计算、大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等。国内一些高校也正在尝试开设大数据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大数据,学数据分析。下一步,大数据基础、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处理的核心技术等等,必将成为计算机专业的必学内容,也会成为高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另外,计算机智能教学系统和教育测评软件将更多地使用在教学中,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也必须熟练掌握大数据技术和分析方法。

(二)计算机教学思维的变化

原来的计算机教学基本是灌输式教学,老师教授的是计算机基础知识、C语言编程的模式、数据库的基本架构,等等。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会改变这种授课方式,使知识的接受方式呈现多元化倾向。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更便捷的获取学习内容。而课堂上单纯的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将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维,以更多的案例和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找“芝麻开门”的钥匙,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有兴趣待在课堂。同时,大数据带来的将是对海量教学案例的数据分析,让教师对计算机教学的难点及教授方法优劣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不必依靠教学经验去判断教学效果,完全可以驾轻就熟地进行互动教学,启发学生寻找最优解决方案,将是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教学的突出特点,这是对计算机专业教学思维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三)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变化

目前,计算机教学主要模式是备课—教授—上机—测试,教师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课前备课。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会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后分析上,形成“备课—教授—上机—测试—数据分析—改进”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课后的数据分析将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一个班的学生进行整体学习行为评价,可以对学生上机测试情况进行细化分析,可以对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学习评估,分析学生的学习中偏好、难点以及共同点等,从而得出学习过程中的规律,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四)个性化教学的深入开展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建立覆盖学生学习全过程、全要素的信息库成为可能,学生大量的试卷、课堂表现留存,学生的学习经历及成长轨迹,学生的家庭情况等等,都将被涵盖在大数据分析中。另外,前述的计算机智能教学系统和教育测评软件,将详细记录学生每次答题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这些信息让教学分析变得更加容易,教师可以利用数据挖掘的关联分析和演变分析等功能,依靠学生的某些学习特征,比如答题持续时间,具体回答步骤和内容(可以细化到每次击键和每个笔划),答对的要素和答错的要素等等,在学生管理数据库中挖掘有价值的数据,并分析学生的日常行为,研究各种行为的内在联系,来据此形成针对学生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篇8

3.实践技能实践技能是指将设计思想转化为设计作品的能力,主要包括设计表现技能与设计实现技能。设计表现技能是指设计师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由于计算机设计具有制图速度快、效果图更真实的优势,因此,已经成为室内设计师的基本技能要求。由于设计的实现需要利用装饰材料通过相应的施工工艺体现出来,实践技能的提高必须通过实训教学来实现,而目前高校的室内设计教学在这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因此,各高校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

二、构建室内设计专业的实践型课程体系

构建何种课程体系取决于社会对于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随着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重点就落在了构建实践型课程体系上。

1.实践型课程体系的教育新观念

(1)时效性。室内设计是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因此,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十分重要,必须是在对职业需求进行分析之后,所确定的满足社会与市场需求知识与技能的整合,只有课程体系具有时效性才能保证培养的室内设计人才具有社会适应性。

(2)整体性。由于室内设计包含许多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课程之间不是孤立关系,而是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关联性,课程与课程互相渗透、互为支撑。因此,实践型课程体系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思想,课程体系要以职业需求为出发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补充和整合。

(3)应用性。实践型课程体系的重心是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不同于传统课程体系只着眼于知识的储备与系统化,轻视实际应用,实践型课程体系的重心在于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4)主动性。室内设计专业实践型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为手段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5)开放性。室内设计专业在课程内容上必须以开放的姿态紧跟设计前沿的发展,并以此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必要的基础知识还应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生产经验和工程案例。

2.实践型课程体系的实施保障

(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实现课程体系设置思想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及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的选择都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室内设计专业实践型课程体系的实现,需要课程标准以社会对室内设计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学生能力为依据,对课程实施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改革。使新的课程标准更符合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为实现实践型课程体系提供保障。

(2)课程环境。课程环境是课程实施的必要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质量。实践型课程体系的实现需要大量应用性课程资源的支撑,这些资源主要包括校内外实训环境,只有在真实环境下参与实训操作,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达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教学团队。从课程的开发到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践型课程体系实施的必要保证。高校首先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请行业的相关专家和优秀设计师走进校园和课堂,以授课、座谈、讲演等多种形式与学校师生进行进行交流,以作为专任教师教学的必要补充。

三、多维视野下室内设计教学内容改革

1.室内设计教学中的艺术渗透室内设计与艺术特别是美术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设计美学的追求越来越强,这一转变使室内艺术设计逐步回归其艺术范畴。因此,我们在室内设计教学内容选择上也应该适应这一变化,要注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室内设计与科学技术室内设计作为建筑装饰的一个分支不仅需要绘图能力和设计表达,同时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工程性质,因此在施工中还需要应用相当数量的科学技术知识。但是由于室内设计专业都设在艺术学院或美术学院,教学中科学技术知识的比重严重偏低,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不能适应专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必须进行室内设计材料与施工部分课程的内容改革。

3.加强室内设计教学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既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形式,也必将给室内设计带来重大变革。室内设计已经从手绘发展到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已经成为室内设计师的基本技能要求。目前,各高校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硬件上投入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培养。因此,各高校有必要加大这方面的软硬件投入,进一步加大相关内容的教学。

4.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淳朴生活的艺术体现,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审美表达,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使许多优秀的传统艺术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精神内涵。从艺术表达思想的角度来看,民间艺术与室内设计有着许多共性,所以,传统文化不仅是室内设计的不竭源泉,而且是改变我国目前室内设计西方化倾向的重要工具。因此,在该专业的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艺术的相关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四、室内设计教学方法改进的几个着眼点

1.创设多元化教学环境随着现代科技和传媒技术的发展,教学环境多元化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利用网络平台辅助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无疑是教学环境多元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有个别大学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站的建设试点,网站上有大量的学习资源可供师生使用,使师生交流和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在课余的任何时间都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同时可以考虑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站下设置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向学生提供资源下载、作业提交、讨论社区等服务功能。

2.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优点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而是挑选一些类似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来解答,进而引导学生领会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室内设计专业这一侧重能力培养的应用型课程来说,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就显得更为适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做到“引而不发”,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的设计知识来解决实际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3.加大实训力度,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是重要的教学原则,因为,任何先进的理论和技术都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反过来,学习这些理论和技术也离不开在实际情景中的应用,任何脱离实际的理论学习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在保证理论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增加实训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实训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这正是实训教学乃至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篇9

2.宽让容人的豁达胸怀

目前许多高校都在进行扩招,随着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也更难开展,高校教学管理人员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敞开胸怀,听取他人的意见,不对小事斤斤计较,懂得,以学校工作大局为重。其次要善于团结他人,带动他人的积极性。

3.严于律己的自省精神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整个教学环节都十分重要。教学管理人员要严于律己,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师生的积极性,为师生做出榜样,同时还要定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解剖,要不断完善自己,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培养自省精神。

二、建构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知识素质

提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需要以知识为支撑,只有具备先进的文化知识,才能以理论作为基础,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教学管理水平。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需要较高知识素质的人来承担,同时也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生产力也在逐步变化,高校未来发展需要的是多元型的人才,需要具备不同科目的知识,这里将知识分为以下两类:

1.坚实的基本理论知识

在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具备的各种知识中,基本理论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要求我们按照科学的方法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满意度,使管理人员更加高效、快乐的工作。具体来说,基本理论不仅指导管理人员建立与时俱进的政治素养,也指导着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等。高校管理人员应该充分研读基本理论的内涵,领会基本理论的精神,采用科学的方法,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效率。

2.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随着高等院校师资力量的不断完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不仅要管理学生,更要管理具备广博知识的教师,这些教师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所以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寻找共同语言,建立一套完善的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系。除此之外,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还要掌握专业知识,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史、大学生心理学、计算机技术、管理心理学等等,通过这些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从而使教学管理工作朝着现代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三、建构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能力素质

能力对于工作的良好开展极为重要,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有清晰的思维、远见卓识的计划能力,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带领广大师生走出困境,这也是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根本任务。因此在知识经济时展的今天,需要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具备以下四方面的能力。

1.远见卓识的计划能力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事务较为繁琐复杂,这时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计划能力,将所有工作规划好,按部就班一件件来处理,要有周密的工作计划,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以保证工作效率,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

2.通融豁达的协调能力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在遇到问题时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不能慌,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解,将可利用的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对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至关重要,要将矛盾降到最低,理顺各种关系,确保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平衡。

3.知人善任的组织能力

所谓的组织能力其实就是指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管理人员要能将所能利用的所有资源做到合理分配和使用,一切都要为实现教学管理目标而服务,主要包括教学政策和方针的制定,日常行为准则的约束,对于高校教学事物的处理,在各项岗位上都要合理安排人员,做到敢用人、善用人。

4.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

如今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最需要具备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通过创新变革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率,使高校教学工作按照预定的轨道开展。优秀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创新能力,一个没有创新性思维的人,只会安于现状,不能激发体内的潜能,永远不能屹立于巅峰。所以高校教学管理人员首先要培养创新思维,在日常工作中多探索、多发现,敢于将思想付诸于实际行动,不断将高校教学管理体系进行创新,开拓进取,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提升高校综合竞争水平。

篇10

(二)低效考核制度的“掣肘”

面对师德方面的问题,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采取单一、僵化的师德考核制度,重形式而轻内容,考核方法简单粗暴,如一味要求抄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严禁教师批评学生、严禁教师和异性学生接触、规定教师开会签到多少次等,达不到这些规定则视为师德不合格。此外,一些学校无视不同学生在认知发展水平及年龄、素质等方面的差距,将师德评价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而学生往往从个人的感性出发,无法对教师的师德作出一个科学、合理、恰当的评价和定位,致使原本和谐的师生关系变得紧张,使一些教师出现了“迎合学生”“迁就学生”“不敢管学生”及“放松对学生的要求”的现象。另外,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之下,一些学校将高考成绩和师德水平简单挂钩。只要高考成绩好,师德方面则“一俊遮百丑”;只要高考成绩差,师德方面则“一票否决”,片面地助长了一些教师的功利化倾向。总之,上述这些“集权式”的考核制度低效而琐碎:一方面,它无法真正确立师德高尚教师的地位,无法使其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尊严,相反,有时会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其逐渐丧失了师德发展的外在动力;另一方面,一些“得过且过”的教师却借此“鱼目混珠”,做起了“老好人”,认认真真地撰体会,一心一意追形式,三心二意搞教学,假情假意地和学生“交朋友”,逐渐丧失了怀疑精神和批判思维,流于平庸。

(三)专业发展的困顿和迷茫

1.从高中教育的地位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

需要横向考察高中教育既是学生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又是学生走向高等教育的预备阶段,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其既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人才的任务,又承担着为高等学校输送生源的重担,上影响整个高等教育,下影响整个基础教育。因此,高中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健康运转的“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与小学、初中和大学教育相比,高中教育的应试特征更加明显,社会关注度更高,加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师面临的教育环境更加复杂,工作压力也更大,知识更新的需求更为迫切,其专业化发展的现实需求也就更强。

2.从学科教育理论的研究进程及学科设置的角度

来纵向考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在各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上,中学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等学科一般是在汉语言文学、数学、英语等学术型学科的基础上,再增设一两门《中学教学法》及《教心学》等科目,尚未完全独立成专门之学;上世纪末以来,随着对学科认识的深化和理论研究的加快,中学教育类各专业逐渐从和学术型专业“混杂”的境遇中独立出来,其研究范围、研究对象也逐渐得以明晰,外在表现便是逐渐有了学科教育硕士点和博士点;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科发展进一步加快,理论研究逐渐朝着更为精微和广博的方向发展,在学科教育史、中外课程比较、课程改革、教材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学科教育技术、课例研究、课堂教学研究、命题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新的领域不断开拓,成果不断涌现,气象渐开,专业化趋势也更加明显。学科发展的这种趋势,对高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他们来说,要出色地完成工作,“一本教参”和“一支粉笔”在手就游刃有余的情况已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

3.从当下高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渠道来审视

我国目前还未建立统一规范的教师职后教育制度,职后教育的部分功能暂由各类型、各层次的继续教育来承担。但目前的继续教育在经济投入和时间安排上都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教师普遍缺少继续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其专业化发展主要基于个人的自觉,也主要还是自主研修及小范围交流研讨的形式,更多的教师则由于职后教育的不足而在文化素质、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方面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从而在专业发展上陷入困顿和迷茫的境地。当然,从主观方面来说,个别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自身的知识结构也很不完善,既缺乏反思意识,也懒于学习,碌碌无为,平庸肤浅,其专业化发展自然是举步维艰的。高中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困顿和迷茫,导致很多教师既没有精力更没有能力去追求更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和更为高远的教育境界。他们只是将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在工作上要么被动应付,陷入艰难度日的境地,要么主动逃避,以便更好地经营自己的“小天地”,最终沦为学生“最熟悉的陌生人”,其最高“境界”便是追求“合格”以便逃避责罚,“全身而退”。这种隐性的师德失范行为,已成为高中师德建设亟须破解的难题之一。

二、高中教师消极作为的对策要破解

高中教师消极作为的难题,我们首先要对“师德”这个概念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在传统上,一般认为师德“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这种定义将师德描述为教师“行为上应遵守的规范”和“思想上应达到的水准”两方面,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重视区别而忽视了二者的联系,也给师德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不少教育部门一方面出台详细的“教师行为规范”或“考核细则”,似乎一出台“规范样本”就能有效应对师德失范行为;另一方面,则专门举办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全员师德培训活动:听报告、听讲座、搞演讲、撰心得……耗时耗力,收效甚微。实际上,教师群体是复杂的,教师个体是有差异的,教师行为是动态生成的,其具体行为无法做到都一一规定下来;师德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个体的自觉追求,是一种内心的“默化”而非外在的“教化”,“任何道德规范,只有内化为每个人的内心信念、转化为每个人的实际行为,并默化为持久的习惯,才具有道德力量。每个教师只有实现了道德规范的内化、转化和默化,才能够成为合乎教师职业伦理的教师”。过多的道德灌输引起的是教师的逆反心理,其结果只能与师德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事实证明,师德高尚的教师往往具有精湛的教育教学技艺,水平精湛、业务一流的教师往往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水平低下的教师往往带有师德缺陷,而师德修养较低的教师也不大可能搞好教育工作。在现实中,师德高尚但在工作上一塌糊涂,或者教育成绩卓著但师德低下的教师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师德建设的原点和归宿都且只能指向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离开了教师个体具体而复杂的教育教学行为,孤立和抽象地谈论师德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师德建设不是独立于教育教学活动之外的一项工作,而应与日常的课堂教学、课外辅导、班级建设、学生工作、家庭访问与接待等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在成就学生发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实现了自身境界的提升,这种师生共同的发展,方能彰显生命的本质要义”。因此,“伴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加快,加强师德建设,并使其从一般意义上的‘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换,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与教师伦理等领域必须直面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综上所述,从构建“专业道德”的角度来思考,把师德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紧密捆绑起来,将其渗透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方方面面,不失为破解高中教师消极作为难题的有效策略。

(一)唤醒与激活

校本教研的定向整合校本教研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如深度阅读、理论研讨、课例研究、命题研究、课程资源开发等。从高中教师消极作为的应对策略角度考量,整合和开展具有明确指向意义的“定向”校本教研,可以收到“一石二鸟”之效。一是开展深度阅读。深度阅读起着“培根”的作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点,也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形式。经典的教育教学著作,即使是学科教学专著,也总会涉及师德素养方面的内容。阅读这些著作,可以拓宽教师的理论视野,提升其思想境界,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育观。二是开展课例研究。教师的“阵地”主要在课堂,课堂教学不仅仅展示了教师在教学设计、设问提问、教学媒介选择等方面的技术和机智,更展现了一个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学生观念等思想问题,其中有丰富的师德教育资源。因此,深入地开展课例研究,可以使教师真切地感受到隐藏在课堂表象背后的教者教育观念,从而唤醒自我反思的能力。三是开展“学科讲堂”活动。请骨干教师或班主任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以推广其学术成果,传播其教育思想。这一方面起到教育教学培训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话语权的下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树立骨干教师的地位。还可以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一线教师在教研活动、班主任例会、升旗集会等时间,适当发表学科教学及班级管理方面的感悟、心得、困惑、反思及见解,营造出浓郁的教育教学研究和研讨的氛围,激活和唤醒教师的创造力和进取精神,激励他们追求更为高远的教育境界。

(二)熏陶与浸染

校园文化的多维构建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其不仅在培养学生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也在熏陶和浸染教师良好的师德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多维度构建网状和立体化的校园文化传播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师德的正面影响,是破解消极作为现象的重要策略。一是在舆论上占领道德高地,树立正面典型,以引领正确的师德潮流。如可从学校、学生、同事、家长的视角出发,利用校园网、广播站、校报校刊、宣传栏、展示牌等媒介,开辟“名师介绍”“名师访谈”“课例研究”“解题指津”等栏目,激励广大教师踊跃撰文,献计献策。这一方面可以培育良好的阅读研究的文化氛围,促使教师以读促写、以写促思,提高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推荐一批师德模范,介绍其事迹,传播其思想,颂扬其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培植教师的良好师德。二是重视艺术教育,充分发挥其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可以多举办一些音乐、舞蹈、书画、摄影、戏剧等方面的艺术活动,让教师参与其中,涤荡掉鄙俗之气,熏陶和浸染出高雅而从容的精神风貌。

篇11

2.固定的和松散的。所谓固定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实习单位,一般都由学校和媒体签定实习协议,双方共同承担教育、指导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义务。所谓松散的,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实习场所,学生到了该实习的时候,学校出具派遣证明,然后由学生自寻媒体进行实习,一般返乡者居多。这二者都可以完成毕业实习的目的,所不同的是学校监控与实习指导的手段有一定区别。前者教师可以深入媒体,对实习学生面对面进行指导,后者只能通过邮政电讯或网络沟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当然,这种方式是否有效,还要看学校的管理与措施是否建立健全。本校新闻系的做法是,派遣学生返乡时,发给他们每人一本实习手册,要求学生边实习边填写,内容包括每日要写的实习日志、每月通过网络要发回学校的实习报告、拍摄的实习照片、采编或创作的新闻作品。实习结束后还要写总结,实习单位须出具实习生表现的鉴定书。尽管学生与老师不见面,但彼此的沟通却从不间断,这就有效地实现了实习的监控与指导,效果十分明显。

3.专业的和非专业的。所谓专业的,就是与新闻专业有直接关系的媒体,比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等。所谓非专业的,是指与新闻有一定关联,却不属于新闻行业的实习单位,比如广告公司、影视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企划宣传部门等。对新闻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对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来说,目前我国实习基地的资源(电台、电视台)十分有限,而毕业实习又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这种僧多粥少的条件下,让学生到非专业单位去实习,也是一种未尝不可的选择,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新闻知识与理念带到实习单位,以此加强和丰富这些单位的新闻氛围与环境,提升他们宣传企划中的新闻含量。事实上这样的单位往往也有自办媒体,包括闭路电视、广播站、报纸、杂志、网络等,正好可以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

4,毕业的和非毕业的。所谓毕业的实习基地,就是只接待毕业生的那种媒体。所谓非毕业的实习单位,就是常年可以容纳非毕业班学生进行专业锻炼的媒体。目前,全国各地只接待毕业生的媒体已经不多,更多的媒体同样欢迎非毕业班的学生前来实习。原因在于,非毕业生前来媒体实习,可以减轻媒体的工作负担,记者编辑们不必忙于给他们写鉴定,也不必向学校汇报学生的表现,同时还增加了不少无偿的劳动力。这对于媒体来说,是一桩求好事。所以,学校应该鼓励非毕业班学生深入媒体,进行新闻实践活动。它虽没有指定的任务,却能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运用到新闻实践中。从实践中再回归课堂,学生常常会燃起理论学习的热情。这也是新闻专业学习的一个特点。

5,校外的和校内的。所谓校外的,就是社会上的专业媒体及非专业的企事业单位。所谓校内的,就是学校内部创办的可用于新闻实习的机构与实验室,比如校广播站、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网络和各类新闻采编实验室。校外与校内二者相比,前者是正规军,后者是游击队;前者可按部就班完成学科课程的实践任务,后者则只能起到查遗补缺的作用;前者的实习时间一般局限于学生大四毕业前夕,后者则随时随地都可成为学生专业实践的场所。不过在我看来,高校新闻专业的实践过程,应当贯穿全部的四个年级,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而校内的各种媒体与机构则可提供相对便利的条件。因此,作为非常规的实习基地,校内的新闻设施应该一样得到校方主管部门的重视。

6,主体的与非主体的。所谓非主体的基地,就是以派遣方式进行毕业实习的正规媒体,学生在此没有对自身实习行为自由支配与操纵的权力。所谓主体的,就是以学生个体为主导的实习基地,前面例举的网络便是。在网络世界中,学生参与新闻采编与创作活动,基本上无需指导教师的直接指挥,完全根据传媒的要求来做。有时候甚至可以不到网上的注册媒体,就可以直接进行新闻专业的实习活动。比如让学生设立自己的新闻博客,以此作为自己创办的媒体,在主持博客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对“媒体”策划、采编、发行(提高点击率)的能力。事实证明,博客主持得比较出色的同学,他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采编能力一般都要强一些,因为它已涉及到媒体的经营管理了。博客产生的社会效果(即点击率与跟贴量),就是一个学生新闻实习成绩的最好见证。而这一点,在非主体实习基地中是办不到的。因为在那些媒体,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筛选内容,也无权改革新闻的传播形式,更无法根据受众需求来溶进自己的创意。它的最大意义,还在于锤炼学生的新闻从业的组织纪律性,同时有机会渗透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去进行新闻采编活动。以上从六个方面,对新闻专业实习基地进行了概括,目的很明确,就是改变我们传统的基地观念,以开放的视野看待新形势下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目前,中国有许多高校正在加强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这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应看到,实习基地的建设可能永远也赶不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我们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基地,有时候面对大量毕业生,仍如杯水车薪供不应求。此外还有一个尴尬,条件完备的实习基地可能未必讨好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1/3以上学生与所学专业脱离,即所学非所用,学生进入媒体实习也未必将来就会从事新闻工作。从这一角度看,势必要将基地建设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多元体系,而不能只局限在某一两个媒体身上,要把有利于学生进行新闻实践的所有传媒和机构,都看成是基地的一个组成部分,尽量加以重视和利用。这种宏观视野下的“大基地”,其范畴除了新闻媒体,如电视台、电台、报社、网络外,还应包括影视机构、厂矿社区学校的闭路电视和广播站、企事业单位的企划宣传部门、广告与形象传播公司等等。还要看到,最好的新闻人才常常并不来自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而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甚至作家、艺术家、专家教授。这说明新闻人才职业技能的构成因素是复杂的,它要求青年学生既经过相当的社会历练,又能将其转化成新闻的技能,这样才能在将来的新闻报道中,把本职工作干好。

二、丰富基地建设的内涵

大学新闻教育的实习基地应当是一个多元体系,所以要真正建好这些基地,也非轻而易举的事。单从学生进行课程实践的角度看,可能大部分实习基地都有这一功能。但基地建设的目的远不止于此。就实习基地的个体来看,它同样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系统,只有完备了这一系统,充分拓展它的丰富内涵,并可利用到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才算真正达到了基地建设的目的。下面就从“学”、“教”、“研”、“创”等方面,试分析新闻实习基地建设亟需开掘的几个功能:

1.学,就是学生,也含有学习的意思。基地建设就是为了学生学习,学生在基地可以进行专业知识实践。这是实习基地的主要内容,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基地应该具备的功能。在这里,实习的主体就是学生,基本环节是学生跟随基地的指导老师(媒体员工)完成某一专业任务,从新闻的角度讲,就是完成一个新闻作品的采编及发表(播出)过程。从观摩到动手,从稚嫩到熟练,从被动到主动,从纸上谈兵到学会操作,从感到满足到产生再学习的欲望,这是学生在基地进行专业实习的必然过程,也是他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我们对一个实习基地进行衡量,首先要看这一点,这是一个基本的标准。

2.教,就是教育学生,讲授知识。讲授知识一般都在课堂上,假如把实习基地也当成课堂,带领学生面对现场的操作进行讲授,这对于新闻专业的学习来说,可能会产生更直观、更生动的教学效果。但这样一来,就等于将基地的实习内涵拓展了,一方面让大四的学生在里面进行毕业实习,另一方面也能将其他年级的学生带到基地现场,使基地成为教师进行现场教学的第二课堂。这的确很有必要,新闻专业课程里有许多内容,不是纸上谈兵就能完全理解的,比如策划、采访、摄像、主持、编辑、导演、经营管理等等,讲授这些内容,教师如能带学生深入基地,对新闻或演播现场进行观摩、交流、学习和切身感受,就能让他们通过感性认识升华课堂上的学习,从而形成更为深刻的理性认识,甚至可以燃起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强烈欲望。

3.研,就是研究,把基地当成科学研究的对象。目前在中国,新闻研究纸上谈兵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像文学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们一般都有几个追踪研究的对象,资料的收集既方便也齐全,他们宏观的研究结论常常以此作铺垫,因此具有相当的说服力。与文学相比,新闻发展的变数较大,新闻作品每天都会更新,广播电视的内容更是瞬间即逝,不易捕捉和收集。这就为研究带来了困难。所以,新闻学者往往对纯理论更感兴趣,而对新闻现象敬而远之。(紧转第106页)

(紧接第150页)假如他们都有自己固定的研究对象,并始终追踪其足迹进行研究,也会有成果出来,其成果可能还会对新闻事业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但固定的研究对象从哪儿来?我觉得实习基地就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当然,对基地媒体的研究最好是合作性质的,能与媒体相关人员共同来完成,并将其研究与媒体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所以说,实习基地的这一功能的开掘,能收到双赢的效果。

4.创,就是创作。从媒体的角度说,就是采编新闻作品。而从广播电视这一角度说,除采编新闻作品,还包括创作专题节目。而后者说起来容易,实际上非常困难。采编节目需要通过播出求得反馈,这在高校也不可能。专题节目的采编与制作,都有一套严格规范的程序与设备,这在高校也不具备,软硬件都不够。这就必须与媒体配合运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来完成创作。但这样心甘情愿与高校合作的媒体,目前也不多见。在这种环境下的新闻采编与创作,高校只有通过实习基地来实现。一般来说,基地如能允许你进行研发,同样也不会拒绝你与他合作节目。但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媒体必须有相应的栏目来支撑这一工作,如果不能与栏目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创作出的作品不能在相应的栏目中播出),我想无论是广播电台还是电视台,都不会拿出过多的人力物力来合作,因为电子媒体专题节目的创作成本太大。所以,高校教师即使将基地当成创作室,也要充分理解媒体的苦衷与特点,否则策划得再好,也可能前功尽弃。这是必须要理解的。

篇12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多元化发展成为了一种趋势,同时对设计人才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属于大众型教育,侧重于一般的理论普及,并不注重思维发展训练和实践锻炼,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培养要求。因此改革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紧要问题

一、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模式的现状

当前,高校在进行设计人才培养时大多采用“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即造型基础、设计基础、专业设计三大块。三段式模式在造型基础、设计教育和专业设计各段中又设计了若干自成体系的课程,具有相当完整性,教学方便易行。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培养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阻碍了学校培养具有综合创造能力的人才。

现有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每门功课都优秀的学生却做不出优秀的设计,甚至不懂得设计程序,无法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设计。因为,现有的各阶段课程教学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使学生获取的知识都是被相对割裂、各成体系的,学生很难在这样一些缺乏相互有机联系的知识基础上,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使他们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很难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进行综合化的、系统的设计创作。

二、建立满足多元需求的设计人才教学理念和教学管理体系

(一)加强教育改革力度,更新教学理念,合理安排课程

根据现阶段我国设计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了满足多元化的需求,设计人才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因此要制定符合设计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要具有学科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同教学管理部门一起探讨,共同建立、尝试相关配套的、可操作的教学管理体系。

在教学中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基于多元化的需求选择课程,并且合理安排课程。其中,基础课程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专业基础课程强调技能培养,专业设计课程以实践教学的方式完成整个一门课程的讲授与学习,把大量的知识点融入到完成课题的实践中去。课题的选择要具有实际意义,最好是和公司合作,获得课题来源,这样就能够避免专业理论课程中理论知识的乏味,提高学生完成课题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完成课题的同时享受成就感。

(二)校企联合形成教学实践一体化培养

学生在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后,怎样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则是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的,要培养动手能力就要广泛的建立实习地基,让学生在每一学期都有一定时间的进行实际操作,而实习基地的最佳去处就是各种类型的公司,例如广告公司、装潢公司等需要设计环节的公司,因为公司是设计的第一线,他们的信息丰富而且超前,与市场接轨,而学校在这一点上相对落后,所以要加强与各种设计公司的合作,建立良好的关系,做到优势互补。学校为设计公司输送各种类型的有用人才,设计公司也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直接参与到学校的教学改革中,互通信息,取长补短。

三、以满足多元需求为目标加强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

所谓多元需求就是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的多元需求。从目前企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及学校的设计专业来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提高学生的造型设计能力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设计的劳动强度,使设计的整个过程更为快捷和便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负面效应,例如更多的人只能在电脑上做设计,忽视了对基本功能力的训练,无法进行徒手设计,也就缺少了创新的空间和能力。计算机某种程度而言仅仅是个操作工具,无法代替我们进行思考,只有通过大脑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够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的设计修养,只有不断提高造型基本功的训练,即徒手绘画能力,才能使我们在进行设计创作时产生更多的新构思和新创意。在徒手训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眼光与品味,同时可以锻炼你敏捷的思维、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更好地帮助你在计算机上游刃有余的运用软件进行各种设计。

(二)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的能力

在设计应用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的出现改变了设计发展的轨迹,它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设计工具,具有快捷、便利,而且其虚拟的画面显得直观而且生动等特点。因此,现在的设计人才将离不开计算机软件的辅助,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教授最先进以及最流行的设计软件,例如平面设计,三维立体影像设计,网络及媒体设计以及利用各种CAD软件进行的辅助设计等等。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真正的创造力应该是创新立意、改造与发明的能力。就创造力而言,它是智力、阅历、创造动创造方法与有关知识的函数,即创造力=智力×阅历×创造动机×创造方法×有关知识。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设计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是决定其所设计的产品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学校可以针对设计课题的主题、类型、内涵等对学生进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专门训练。设计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否则是不可能有永恒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在设计的过程中,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记忆的提炼、升华、扩展和创造,而不是简单的再现,从一个设计过程中产生的联想可以引发多种联想,从而在另外一个设计过程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超前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综合设计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对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只有具有了这样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帮助学生在设计创意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面向未来,并从幻想中寻找思路,在创新中实现目标。

四、教学模式的创新

为了满足多元需求下的人才需求,应当对目前普遍采用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予以改革,采用复合式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谓复合式教学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习方式的变革为主线,构建教师导学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三位一体的复合教学方式。

(一)精选教材,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立足当前的多元需求背景,选择合适的基础教材和专业教材,将教学目标课题话,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热情。培养学生的

(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

教材选定,经过基础教学之后,教学方式便进入到了核心阶段:“自主——合作——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环节。

1.自主学习:学生自我发现和研究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发现和研究能力,包括“学习、思考、提问、研究、解决”五个互相联系的学习要素。使学生们在自我学习和设计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学会自我学习,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且研究和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是企业在招聘人员时必须有的一个条件,而设计问题往往不可能凭一个人的能力完成一个课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实践教学阶段,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既能发挥学生个人的能力,又能够在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创新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多元需求下的人才培养除了对教学结构本身的改革之外,很重要的一面就是任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要全面提高。在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师资的知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的设计教育中,教师由原本只担任一、两门课程转向全面负责知道学生的整个课题设计环节,只有单一知识背景的教师显然无法胜任综合化的设计教育”。因此,那些既有专业教学经历,又有多学科知识,并且有跨学科实践背景的教师,将是当前设计教学最为理想的教师。当前学校在引进复合型教师的同时,努力培训现有教师,提高教师的素质。

篇13

2、目标性原则

为了使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就要将过去传统的学术教育模式转变为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统一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构建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抓住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相应的规模,促进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和提高高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理地配置教学资源,对教学组织方式进行创新。

3、规范性原则

为了避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过于随意和无序,务必要对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规范和指导,保证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计划性和严肃性。具体来说,要将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体系结合起来运用到人才培养机制中,根据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运行和控制。另外要对高校内部的各种实践教学文件和资料进行规范整合,例如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指导书以及考核评价标准等等,保证实践教学管理能够有序、合理的开展。

二、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构架简述

要知道,高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务必要和本校的招生机制、经济管理专业的特点、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大学生的具体情况紧紧地联系,在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两个时期,三大板块,四个平台,六种形式”的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两个时期

两个时期既是指大类时期和专业时期,在大类时期,高校教育主要由通识教学内容和专业教学内容组成;而在专业时期,则主要进行的是专业内容的教学,这样一来,在大类招生的环境下,这两种时期所构建的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专业实践教学的层次性,同时将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到大学本科四年的教学中。

2、三大板块

这里所讲的“三大板块”包括了校级实践教学板块、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板块以及被分流之后的专业实践教学板块。第一种主要针对的是基础知识的教学,例如外语应用能力教学、计算机运用能力教学、社会调查研究教学等,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基础技能,提高学生的一般素养,这个板块是面向经济管理所有专业开设的。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板块主要是由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基础课程构成的,这种大类专业的口径比较大,涵盖了大类专业下各个专业的共性特点。而最后一种实践教学板块是针对具体的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实践课程,如动手实验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跨专业实践课程等。

3、四个平台

“四个平台”指的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校外和校内这四个教学平台,其中第一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关键平台,同时也结合了相关的实训和校内模拟实验课程;而第二课堂主要是一些课外竞赛和活动,如各种社团活动、科技比赛等,它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和提升,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体质能力等等;校内的实践教学平台是学校组织和开展各种实验、活动策划的重要场所,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而校外实践教学平台是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运用的关键平台,学生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平台,能够极大地开拓视野,增加自己得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使得学生的职业教育能够得到贯彻和实践。

4、六种形式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实训、教学实验、实习、创新创业、社会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这六种主要的形式。实训是根据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某项具体的能力或者是综合的技能进行训练的方式,它能够使学生在模拟的教学案例中提升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教学实验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流程,树立正确的学科思维,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动手实验能力。实习是学生将知识理论转化为技能运用的重要途径,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覆盖性;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方式是学生自主地研究、独立思考的重要方式,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得自己能够更快地适应实际的工作状态;社会调研是大学生认知社会、了解社会的一种科学的手段,通过对大学生社会调研的教学,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收集、处理数据的能力;最后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则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将大学期间所学的全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整合、综合应用的环节,学生在设计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提高了自主科研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以及相应的写作能力。

三、对建设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建议

1、教学理念的更新,树立以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观

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和开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高校要充分借鉴各种实践教学经验,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建设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要突出本校的特色,树立以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观。

2、巧用社会资源,推行产学结合

为了使高校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将学校教育和企业管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系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科研能离开和业务能力,实现产学结合。

3、完善实践基地的建设

高校实践基地的建设是促进实训、实习、社会调研、毕业论文设计等各种实践教学形式结合的有效途径,高校要从自身学校的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经费预算,多方面地筹集资金,改善实践教学的各项设备设施,完善学校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