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新农村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1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不够我国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比较少,我国对教育的资金投入总体上就比较少,用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方面的资金就更少。最近几年虽然我国财政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有一些专门的培训工程和教育项目支持,但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投入没有完善的制度和稳定的资金来作为保障。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不稳定性,培训项目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这样培训的效果也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2整合教育资源比较困难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开展需要涉及到很多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和整合各种资源,但是培训资源比较分散、资源的协调性不强以及社会培训资源的整合缺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教育资源整合比较困难,这样就对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正常开展造成影响。
2.3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相互衔接不好虽然现在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农民的技能素质并没有真正的得到提高,从劳动力市场来看,技工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很多企业都比较缺乏技术工人,但是很多农民在经过培训之后并不能有效满足这些企业的实际需求。
2.4在输入和输出方面出现培训脱节的情况现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都存在输入和输出脱节的情况,很多输出地政府认为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农民并不是在当地就业服务,所以就不愿意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资,而另外输入地的政府部门认为这些农村劳动力并不是本地人,所以也不愿意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
3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措施
3.1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加大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应该要稳步的增加,在教育经费方面可以向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倾斜。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外部性和公共性也非常强,所以政府部门也应该要从资金上加大对它的支持力度。如果只是简单的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肯定不够,所以就需要借助企业、社会以及农民的力量来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最终就能够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3.2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管理体制,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我国政府部门虽然加强了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管理的综合协调能力,但是管理体制却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改善,各级政府部门的任务和职责需要更加明确。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还应该要坚持市场化的发展放线,要以社会和就业的实际需求和前提,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还应该要对自身的管理能力进行不断加强,对培训的理念和办学理念进行不断创新,在确定办学思路和方向的时候应该要以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对课程和专业进行合理的设置,学校的管理也需要不断加强,这样才能够很好的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比较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3.3政府各部门的资源要综合利用这样才能有效形成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开展的合力。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中,综合利用各个政府部门的资源、协调利用社会资源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各级政府部门应该要对体制进行积极的创新,对各类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培训资源等进行综合利用。另外还要对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协调使用,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工作中,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篇2
传统的认知理论与认知科学认为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构成了知识。通过这一理论,一些学者认为教学就是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活动能够获取这样的现实现象。这种朴素的观点将我们的感官比喻成了照相机。然而实际上,这一理论有着很大的缺陷,它碰到了许多的概念问题。之所以会碰到许多概念问题,是因为这一观点忽略了世界的无限复杂性。而建构主意的观点则认为建构是以服务其自身为首要目的的。主体都希望自己能够对所感觉到的事物进行控制,因为这样能够方便主体从其首选的目标状态中对那些与之相背离的或者是会产生干扰的事物进行排除,并能够控制自身所真实需要的。同时还能够加以控制的事物模式,而该模式则只可以包括与主题的目标和行为相关的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主体通常情况下并不会关心被控制的“事物”,而只会对怎么克服依据目标而觉察到的干扰进行关心,并在此基础上去逐渐的适应环境。
基于建构主义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1)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2)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3)注重协作学习;(4)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然而农村小学因为各种原因使得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很难达到建构主义的要求。
二、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快速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大多数中小学都已经配备了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然而因为地区性差异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农村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有着较为巨大的差别,农村小学微机室现状是:计算机的数量不多,很多学校仅仅有一间利用“农远工程”建立的只有30台网络计算机的机房,上机时只能将学生分成两组,还达不到一人一台,开放使用率低,故障率很高,维修困难,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乡镇以下的许多小学校几乎没有计算机。从学生自身的计算机素养来看,城乡之间差别更大,一般情况下城镇学校的三、四年级学生一般都能很熟练地使用电脑,然而农村的孩子不用说使用,有很多甚至都没有摸过电脑,更甚至有的孩子只在电视上看到过。在上课的时候就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事例,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的三年级学生在第一次上机时,打开电脑后,很多孩子都呆坐在板凳上,动也不动,全部都看着笔者,笔者就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学习使用啊?”他们的回答简直令笔者哭笑不得——“老师,我们不敢摸”“老师,我怕弄坏了”……
(一)相关领导认识不足、观念滞后
到现在信息技术课程还没有成为高考、中考科目,因此,有很多学校的领导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大多数的教师则因为传统教育思想的约束,使得他们没有对信息技术教育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现在很多农村中小学生家长长期受狭隘思想的束缚,往往也会对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进行抵触。还有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则因为怕花钱、怕麻烦、怕政绩难以凸现等,在有意无意之间削弱了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力度。在这些情况的影响下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始终处于一种没有高水平的思想认识做保障的状态。也正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举步维艰,从而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资金匮乏、硬件设备建设落后
硬件设施是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因为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建设模式与农村小学不适配等各种因素的存在,使得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严重滞后。这是一个另人揪心的现实状况。“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通过他们的调查发现,农村学校中的人机比平均为22:1,而且学习与学下之间的差距也十分的巨大,好的学校为5:1,最差的却为84:1。有很多的学校在上课时都是两名学生共同使用一台计算机上课,这样很不利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农村信息化硬件资源的建设主要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建设不到位,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硬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太差,硬件设备的扩充和升级较为困难;校园网的建设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此外,信息化教学环境并不仅仅需要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还包括了一些其他的配套措施的跟进。基本现在的学校都是自行承担电费,如果学校承担不了这部分费用,那么久不能够保证计算机运行,或者是只能够在上课时才能够使用。同时学校联通互联网的费用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很多学校处于经济上的原因,都会采用较小的带宽,当学生上网时会经常造成堵塞。总之,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以及配套措施的不完善,严重的影响到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师资紧张、管理松散
因为各种原因,现有的许多年龄偏大的教师基本都没有接受过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近几年新一代的从计算机教育专业或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专业人才却又基本没有几个愿意回乡的,同时他们还不愿意到那些边远贫困的农村地区去进行支教。这些现象直接造成了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师的师资紧张。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的“应急”培训,也很难满足如今面广量大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需求。
此外,很多农村的学校都没有重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他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考核没有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评价体系,直接导致了教师对信息技术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也降低了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最后直接导致使信息技术教育效果的低下。
(四)教研不到位,后劲不足
目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研基本上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基本上可以说是零效益。在进行教学研究时,基本都只是在探讨课程的内容选择,而不是对教材教法、考试评估等环节进行研究。很多时候都只是注重知识点的孤立学习上,很少去考虑整体设计。在小学阶段很多教师都只是注重于简单机械的操作,很少对计算机的具体过程与具体的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只是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没有去对学生自主创新和师生终身教育能力的培养进行思考。正是因为这些情况的存在,不仅仅堵塞了教学研究的渠道,而且也不利于广大农村中小学师生打开思维的大门,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缺乏前进的后劲。
三、应当采取的策略
(一)提高相关领导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许多禁锢教育发展的陈旧观念与传统的思想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农村的信息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的领导都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必须要树立起牢固的信息化教育思想,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让教育改革有一个真正的质变。想要落实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不仅仅要统一思想,从而形成上下协作、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同时还需要认清信息时代的特点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质,对学校内信息课程内容需要进行的改革、教学方式需要进行的转变都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信息技术教育需要良好的硬件与软件环境来作为支撑,但是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的构建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作为支撑。然而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又该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呢?笔者认为,不仅仅要开源节流,还应该广辟渠道:(1)积极的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争取到政府的投资,并要积极的争创信息网络示范性学校;(2)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对学校结构进行调整,对学校的结构进行合理的建构,从而充分的发挥现有的教学资源;(3)要积极的吸纳社会资金,要积极的争取致富能人的捐助;(4)必须要能够综合学校各方面力量,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例如发动师生勤工助学创造资金;自我维护设备,做到物尽其用、节约资金;通过学校校园网与因特网、宽带网联通,下载资料,有效利用免费资源;组织师生制作课件,建设资源库;借用、刻录上级电教部门和周边学校软件资源,巧妙利用他人资金。
篇3
社区的教育是全员、全程、全面的教育,是“人人皆学”的教育,是满足不同人群学习需求的教育。加强对社区居民群众的学历教育。县社区教育学院和四个(武康、乾元、新市、钟管)分院,凭借其师资的优势,纷纷开展了学历教育培训,主要包括:双证制高中学历教育、业余大专、本科学历教育、自学助考教育等。县社区教育学院每年的在校业余学历班学员均在2000人以上,其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教育”更是引人关注,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县166个行政村每个村至少拥有一名大学生。加强对居民群众的职业技能教育。在各乡镇社区教育分院(中心)的努力下,村村建起村民学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提高就业致富本领。2006年至今,全县已有10多万人次参加了各类培训,许多农民通过技能培训,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拥有了就业致富的本领,走向了就业岗位。加强对外来民工的技能培训教育。一是在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建立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对外来民工定期进行教育和培训。二是对外来民工进行专业技能等级的免费培训。2004年至今,已有5000多名外来民工参加了专业技能等级免费培训,其中4000多名外来民工取得了劳动部门颁发的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就业培训教育。“弱势群体”涵盖工矿企业转岗、待岗、下岗、内退人员,也包括“老、弱、病、残”。对于转岗、待岗、下岗、内退人员,各社区教育分院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菜单,进行就业指导。只要有再就业愿望的都可自选培训项目,进入职业学校或社区教育组织的培训。通过培训,绝大多数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增强了就业能力,提高了继续教育的意识,为转岗、待岗、下岗、内退人员再就业铺设了道路。加强对社区党员干部的创业创新教育。德清的社区教育自开展之初,就积极融入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新市镇社区教育分院开展的党员干部创业创新教育,成为了湖州市委组织部开展党员干部创业创新教育的典型。社区的活动是社会文明和谐,家庭和睦美满,全民强身健体,人人参与的教育活动。各乡镇社区教育分院(中心)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参与组织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一是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广场文化”活动。二是积极组织全县社区的各种活动,即每年开展一项全县性的群众性大型社区教育活动。三是指导各乡镇社区教育分院(中心)开展各种活动。如钟管分院的门球比赛,发展到村村都有门球场,争创“全国门球之乡”;新安的中老年登山队,每个星期都进行登山活动。四是帮助乡镇社区教育分院(中心)开展传承民族文化活动。如新市分院参与古镇开发,名人挖掘活动。新市镇有南宋状元吴潜,结合烹饪专业开发状元酥饼;清代有宫廷画师沈铨,开展“沈铨杯”书画比赛等。
篇4
(二)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没有专业的人才,心理健康教师大多是由教辅人员或老师兼任,他们一是在本学科教学经验不丰富,二是没有新知识、新理念,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对症下药,形成共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师责无旁贷,班主任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所作所为班主任是最有发言权的,那么班主任老师如何发现学生的心理疾病、如何判断学生有心理疾病,在农村学校中具备这样素质的班主任教师还是不多见的。
(三)教师家长、学校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
据调查农村大部分学生流失,并非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最终导致对家长产生不理解的情绪。厌学只是作为一种现象外在的表现出来。个别学生因压力过大,而走上了离家出走的道路。有的学生专门与老师作对,不服教导,这些表现都是心理出现种种问题。而教师对这些现象不了解,甚至轻率地给学生下评语、扣帽子、做结论,甚至认为学生品质有问题,学生及家长对此事实上也缺乏清醒的认识,学生自暴自弃;家长们漠不关心,久而久之,便生成了品学不优的学生。因此,一定要呼吁全社会要大兴心理健康教育之风,让全社会都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四)心理健康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错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医、德育工作混在一起等现象在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因此,在资金投入上没有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不能满足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许多农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相比城市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承受的升学压力更大,许多家庭以让孩子考上大学、走出农村作为培养孩子的最终目标,教育行政部门也把升学率看成是衡量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此,他们具有更加强烈的应试教育动机和思维倾向。
在这种动机和思维倾向的支配,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一项尴尬的工作,他们经常把心理健康教育挂在嘴上、写在墙上,但就是不落实到行动上。另外,由于许多农村中小学的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观念陈旧,心理学知识储备太少,因此严重制约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普及,也严重影响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障碍。
三、如何开展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
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更新教育观念是素质教育的先导。”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全新的心理素质教育观念,以适应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需要。
多年的教育发展及教学实践证明:在农村若能树立起鲜明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在更深层次上的突破与延伸,必须对现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反思和再认识,全体总动员,清理教育实践中的认识误区及行为偏差。教师也要充分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培训
搞好教师培训,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现阶段的农村中小学拥有专职心理健康辅导老师,是不太现实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培训工作:首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派出老师到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较好的发达农村地区学习、考察、培训与研讨,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教育科研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其次,接受培训与自学相结合。把外出学习培训和自学紧密结合起来,购买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书籍,为老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再次,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通过校本培训等形式定期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研能力得到提升。
(三)全员参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篇5
2.农村教育对新型城镇化的反作用
农村教育科技文化事业要持续发展起来,需要新型城镇化的带动。反之,农村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对新型城镇化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农村教育能够让农民学习到发家致富的本领,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一旦发展起来,许多教师就会主动留在农村学校,教学硬件设施也会赶上城镇,农村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到那时农村学生一定不比城市学生差,农村的新型城镇化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6.27%,人口素质低,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2%,平均文化程度为4年,这种状况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沉重包袱。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因此,农民的素质提升尤为重要。当然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直接拨给农民钱或物质,不如教给他们生存的技能和信念,让农民自力更生,让农家孩子有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有了较好的学习环境,才有可能在农村出人才,才能发展好农村,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影响重大。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农村教育资源供给面临的问题
凯恩斯认为需求创造供给,但是在农村教育中,即便有很多农村孩子和农民需要接受教育,农村这个特定环境存在的一些特定问题,也使需求决定供给定律不能成立。
1.农村教育供给“干涸”:资金投入不足,渠道单一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稳步前进,重城轻乡的倾向使农村教育资金投入虽有所增加,但是仍旧不够,并且投入渠道单一。除了政府每年对农村教育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以外,其他企事业单位、个体等,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支持方面相当少。总体上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仍是以政府为绝对主体,各种渠道的发展状况也明显地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资金是农村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资金缺乏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师资和硬件的不足。近年来,许多农村学校出现了各种资金缺乏引发的问题,如桌椅自带或桌椅破旧,无厕所或厕所破旧,无饮用水设施及饮用水质量差,校舍危房率高等问题。还有一些农村学校由于严重缺钱,一个学校就只有一个老师,即校长。此外,农民培训资金投入也十分不足,也只有政府较少的投入,民间或企业对此基本不投入。没有足够资金的学校,就如没有水的鱼,最终干涸而死。
2.农村教育供给“贫血”:师资力量薄弱,素质偏低
农村教师的来源主要应是农村自己培育出来的和城市培育出来的优秀学生。然而,即便是农村学校自己培育出来的学生,愿意留在农村教书育人的大学生相当少。“人往高处走”,农村虽然空气新鲜、山清水秀,但还是难以抵挡城市生活的诱惑。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完备,包括医疗、教育、娱乐等,更重要的是城市里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而且,农村教师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普遍不如城镇,就连许多本来待在农村的教师,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生存,不得不走出农村,走向城镇。另外,在许多农村学校里,存在一些民办和代课教师,即使公办教师也大都是民办和代课教师转正的,还有许多农村学校教师一人教多个学科的情况,农村的小学教学大都实行的是包班制,教师负担太重,因此,这些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再加上,严重缺乏英、体、美、音的教师,这些科目也就很难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长期在乡村学校工作,任务重,学习培训机会极少,知识老化、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再加上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学仍然还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的传统模式。这些问题都亟待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缺少雄厚师资的农村教育,就如同贫血的人体,是病态的教育。
3.农村教育供给“缺土”:硬件设施落后,配套缺乏
由于缺乏资金,不仅教师数量和质量跟不上,而且硬件设施普遍落后于城镇。许多农村学校的设施还依旧是建校时的设施,经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房屋多数已成了危房;经历了多少级学生,桌椅已经破旧不堪,许多学校开始实行学生上学自带桌椅了。目前大部分农村学校都是负债累累,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实现多媒体教学。有一个篮球场,对于农村的小孩来说,已经能够让他们很开心了。有的中学虽有实验室,但设施相当简陋,不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没有较好的硬件配套设施对于农村教育来说,就如同小树没了土壤,无法茁壮成长。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农村教育资源供给增加的对策
1.“下雨”策略:增加农村教育供给资金
“干涸”的地方,最好的办法是“下雨”,来得直接且能够普及。那么,“雨”从何来?最好是多种方法“下雨”,比如自然的,又比如人工的。倘若把自然的“雨”,比做农民自己赚取的收入用于建设农村教育的资金(Mn)。那么,人工的“雨”,则是政府和其他渠道用于农村教育建设的资金(Ma)。(1)增加“自然雨(Mn)”策略。众所周知,自然雨在我们生活中是普遍的,但是雨下得也并不总是那么均等,有的地区多,有的地区少,但都是大自然本身提供给我们的水资源。而用于农村教育的资金也是如此,有的村庄的经济发展较富裕,再加上平时缴付的税费也较多,就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建设学校。因此,自给自足是最佳的状态,即自然而然就有足够的“雨水”滋润自己家园的教育事业。农村经济建设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Mn的主要来源之一。只有农村经济发展好了,农民的收入才能提高。一方面,农民口袋里有钱了,才可能用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子女教育及自己的培训中去,激发农民对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民丰衣足食,才会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家乡的教育事业。加强农村经济建设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其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相辅相成,农村教育发展对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深远,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此外,政府对农村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比如政府的规划、政府是否廉政、政府的投入等等。再则,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也影响重大,农业创新很有可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收入。建设农村经济的方式方法多元,最重要的是要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农村经济,才能带给农民更为丰厚的收益。(2)制造“人工雨(Ma)”策略。“人工降雨”是为那些不能自给自足的地区提供的,而目前在我国的农村大部分地方对于教育方面都不能自给自足,因此“人工降雨”显得尤为重要。大部分地方政府都采取了这个策略,采取这个策略的具体渠道主要有:一是政府直接增加资金投入。这也需要政府有足够的财力,否则也是爱莫能助。要增加政府收入,需要有城市经济的发展作为支撑,也就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用于资助农村;二是吸引民间资金。包括民间企业或个人借给、捐给农村教育的资金。目前我国贫富差距较大,我国统计局公布2013年的基尼系数为0.473,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有的企业或个人的财富惊人,若这些民间企业或个人能愿意借贷或捐赠部分资金给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雨水”将会更多、更滋润;三是引进海外资金。要引进外资注入农村经济,需要政府给予足够好的政策,比如每年给予相应补贴,减少投资繁杂手续等等,也需要大力宣传,有了海外资金的投入,农村教育会办得更为生龙活虎。
2.“补血”策略:增加农村教师的供给
目前,农村教育严重“贫血”,许多农村的年轻教师随着城镇化潮流奔向了城市,剩下的都是一些老教师,优秀教师少得可怜。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农村教育急需“补血”。(1)捆绑教育:增加T1。捆绑教育即定向培养农村教师。培养院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共同针对已填报志愿的定向生进行面试,然后对拟录取的定向生进行严格的联审,需要签订相关合约,确保定向师范毕业生毕业后,去农村乡镇及以下的中小学(幼儿园)任教。在合约中,可以设置减免大学学习的费用或进行学习补助;也可以设置适当降低高考或考研录取分数;或者对其父母就业、创业提供各种帮助;抑或对其子女以后进入教师行业放宽政策等等。运用这一系列策略将大学生“激励”到农村来执教,为农村教育增添师资。(2)改善农村教师薪资福利待遇:增加T2。农村师资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差,甚至有的教师为了生计还要倒贴的。政治经济学中提出个人劳动力的报酬至少要满足个人的生活最低需要、养家糊口的需要以及培训等的需要,否则劳动力没办法持续劳动,在此亦如此。由于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较差,很多优秀教师都奔向了城市,因此改善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是“补血”策略的重要方面。首要的是工资的提高。要使实际工资大致与城市里同工的平均实际工资相当,即“同工同酬”,不能过低;其次,福利的改善。福利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许多人就是为了较好的福利而选择一份工作。福利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五险一金、一次性房屋补贴等。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福利,例如帮助年轻教师解决婚姻大事,又如建设好农村的生活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也能受到优秀教师的青睐。而不是单纯改善表面的福利,农村还需要综合改善生活环境,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堪比城市,而且还有城市没有的山清水秀,以及无雾霾。将这些建设成农村独有的优势,让农村教师不仅愿意留在农村,而更为留在农村不断努力,形成良性循环。(3)城农交换教师:增加T3。要使师资力量壮大,渠道不能局限于生产优秀教师,还可以互换教师。让城市的优秀教师也来到农村教学,而农村教师也可以走出大山来到城里进行教学,不仅可以给农村学生带来优秀的教师,同时也为农村教师带来学习的榜样。而农村教师也可以走出大山前往城里进行教学,在城市里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向城里教师学习,学习更好的教学方法以及更优良的专业知识等等。通过这种互动,提升农村教学质量,壮大教学队伍。
篇6
2.1目前来说,我国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是不健全的,新农村建设存在各个环节的问题。比如有些地区的地方行政官员,难以把握好当下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没有那种良好的意识,在经费方面,有些部门相互扯皮,也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落实,我国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在我国新农民的建设环节中,人员配备是相当不足的,很多地区都没有落实好农村成员教育的相关细节工作,很多地区也没有进行农村成人教育教师的专职配置。有些乡镇干部的心里,根本就没有农村成人教育的落实意识。并且在当下工作阶段,农村成人职业学历教育及其职后培训教育相互脱离,这都说明我国服务新农村建设体系的缺乏,难以保证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难实现其功能的开拓,这就需要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推广,保证不同培训结构沟通及其联系环节的协调。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服务教育需要落实好三个环节的内容,比如进行基础教育环节、职业教育环节、成人教育环节等的协调协调,保证当地农村职业学校功能的发挥。
2.2我国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体系是不健全的,难以有效推动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其专业及其课程设置也很难满足市场的经济发展需求,比如过于单一的培训项目,过于落后的教学内容,其课程结构不够科学,难以保证培训实践性的落实,难以适应当下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且培训机构不能与就业指导服务部门进行有效联系,也就不能落实好新农民的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体系的不健全,输出信息平台的建设不完备,也影响了培训的转移工作。
3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新型优化方案的应用
篇7
通过对各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访谈得知,从2010年到2012年三年时间里,大部分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够逐年增加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投入资金30万元以下的占18%,投入资金达31—40万元的占26%,投入资金达41—60万元的占20%,有36%的教育部门和学校信息化建设投入的经费已达到100万元以上。这说明农村中小学信息化软硬件建设的重视程度在逐年增加。
2.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硬件设施情况
调查结果发现,农村中小学生占有计算机数比例较之2005年我国平均82名中小学才能拥有一台计算机有明显提高,调查样本中小学有近1/3的学校的学生数与计算机数之比为5:1以下,只有33.5%左右的学校是10:1以下。由于过去缺乏信息化教学意识和管理技术,众多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设备大多成为应付检查的工具,置而不用现象十分普遍。目前这种现象已经有很大改观。有一半的学校一周多媒体教学时间在20小时以上。已经有60%的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并且初步得到了应用。
3.计算机师资水平
信息化涉及的软硬件应用、指导和维护需要专业人才。因此,专职计算机教师是农村中小学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关键。从调查情况看,有83.9%的学校都具有专职计算机教师,且有一半以下学校有专职教师3—5人。除了一小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不会应用计算机外,85%以上的教师都能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办公和教学。这说明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较前几年有了显著提高,但在计算机教学应用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有40%左右的会应用计算机的教师并不能熟练制作和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师的计算机培训是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大部分中小学每年定期分批次组织进行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本次调查发现,调查样本中有一半以上的学校教师参加了培训。但是,大部分教师接受的培训项目并不全面。存在重技术培训,轻理论培训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信息化教学水平不高的主要因素。
4.课件制作和引用、资源建设情况
目前,农村中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且70%的学校都制定了比较详细的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并积极进行教学实践。大部分学校的教师都能应用计算机制作课件,其中,主要学科语文、数学、外语等制作的课件数量在12—50个之间,非主要学科的课件数量则很少,能够应用网络课件和学科资源库的课件更寥寥无几。这进一步说明多数农村学校和教师缺乏网络资源利用意识,对于学科资源库的建设不够重视。
(二)教师方面
1.教师计算机和互联网使用情况
调查样本中,67%的教师拥有电脑并连接到互联网。有89.5%和85.8%教师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信息的采集、归纳和应用网上教育资源,调查样本中完全不懂的有86人,点总数的19.2%。而专职计算机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熟练程度还仅限于一般软硬件技能;能独立完成程序编制的不足2%。
2.对信息化教育技术的认识态度及应用
调查发现,86%的农村教师对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持支持态度,并且表现出愿意参加各类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培训活动,渴望学习到更多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有14%的年龄偏大的教师不支持也不反对,但不愿意参加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在关于多媒体的教学效果问卷中,认为使用现代化、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手段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占28%,有13%的教师认为没有效果或效果不很显著,有59%的教师认为效果较为可以或比较一般。81%的教师认为使用现代化、信息化的多媒体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加教学容量和密度”。而选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这一项的教师较少,占19%。说明大部分教师教学指导思想对信息化教学认识不足,没有将信息化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联系起来。
3.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的整合应用
调查统计发现,多数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仅仅停留在简单的PPT课件制件上,在实施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整合中,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如在选用与教学相关的软件与网络资源问题调查中,很多教师并不善于应用网络资源,也不善于将自己的资源通过网络分享给他人应用。
(三)学生方面
农村信息化教学的效果是本次调查的一个重点。本次调查主要从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考察。问卷结果显示:41.8%的初二学生已经初步可以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网络检索,并能熟练应用光盘、U盘储存、检索相关信息;64.7%的高二学生能熟练运用网络检索和文献检索。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了解,没掌握任何一种信息检索方式。调查发现,48%的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属中等偏下水平。如有些学生虽然能熟练运用QQ聊天,却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些操作并不熟悉。62%的高二学生虽然能简单地应用Word办公软件,但仅仅停留在最简单的基础应用,深入应用的能力较差。总之,受限于农村中小学特殊的地理环境,农村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较城区中小学差距明显。只有少数学生能将计算机及网络作为学习的工具,对信息检索、选择能力、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不足
信息技术硬件建设是信息化教学的前提,硬件设备的配置会受学校经济条件、领导重视程度的影响。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学校计算机数量较少,而且机器硬件配置非常低,有的甚至是20世纪淘汰的机器还在使用,根本无法满足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已拥有的软件,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信息化教育教学的需要。多数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库和互联局域网刚刚建设,在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和合理利用方面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
(二)信息素养亟待提升
当前信息化教学建设有了初步的成就,许多教师已经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开始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入课堂。这些转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然而,此次调查也发现,农村学校信息化教学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网络知识普遍较低,一些年岁较大的教师不会使用计算机。而一些中、青年教师虽然有很熟练的信息技能,却缺乏深入应用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应用网络知识获取更为科学的教学技能或教学材料。第二,目前多媒体教学中普遍存在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手段问题,这个问题在农村中小学也一样存在,有些老师一上课就是一个PPT反映到底,缺乏和学生交流和互动。第三,大部分教师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教学设备维护维修技能,电脑不能启动、音响没有声音等一些简单故障他们都不能解决。
(三)教学软件、教学资源库有待建设和完善
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样本中虽然80%的学生能基本完成信息化的简单教学任务,也拥有数量不少的自制PPT教学课件,但这些课件水平大都质量不高,且受制于硬件和软件的制约,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有的学校虽然微机室已经接入互联网,但由于教师不善使用网络资源,网络上的一些优秀课件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四)信息能力有待增强
从调查数据分析来看,农村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仍处于中低等水平,信息搜集能力有待增强。特别是在运用各种信息资源和技术进行资料收集和加工整理方面的能力更需要提高。
三、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策
(一)拓宽筹资渠道,加大硬件建设
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一定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大硬软件建设。就目前的形式而言,全靠政府投资改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根本不现实。因此,农村中小学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动员全社会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鼓励社会知名人士、知名企业向教育投资。
(二)加大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培训力度
农村中小学目前信息化教学较城市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信息化技能和意识滞后于教学要求。因此,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一方面加强教师信息技术知识培训,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锻炼,去提高信息素养,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
(三)强化教学软件、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要把资源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尤其应加强农村信息化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信息化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是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强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引进工具型、平台型、资源型和素材型的教育教学软件,充实丰富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组织广大教师、软件技术人员研制开发适合学科、年级的必修课的教育教学软件。同时,要整合教育资源,把分布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有用资源整合成为公共资源部分,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篇8
新课程对教师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要求变化巨大,因此,教师必须从观念、素质和方法等各个方面作出战略性调适,重构面向新课程的发展性角色。所谓角色,就是个体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教师角色就是指教师在学校环境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实践表明,教师角色定位的标准常常决定了其教育方式和方法,最终决定其教育效果如何。在过去,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已经给教师冠以诸多美名,如蜡烛、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在新课程改革中,人们又给教师冠以许多新头衔,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是现代教育理论的探求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是新观念新知识新学科新技术的学习者、自省者、学者”等等,这些角色定位都很有新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较多从课程标准到理论,从新理念到理论,而面对学生实际的体验、分析、结合较少。笔者结合在农村初中任教十九年的实践,认为新课标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角色首先应定位于“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激发者、语文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语文学习发展的促进者”。
一、新课标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者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会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句话相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真正的学习是自我学习。不管教师角色有多少神,其核心角色都应该是围绕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学生自主学习而展开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应用语文。”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成为了时代赋予教师的一个新的角色使命。
可见,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和终极追求。什么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生主体自愿的、有目的的、有选择的学习,是独创性的、能进行自我调控的、具有责任感的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显然,自主学习能否真正开展的关键是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没有兴趣。
笔者在农村初中任教十九年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农村中学学生对学习尤其是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普遍在消退。其原因是多样的:从全社会来看,大学生就业难抑制广大农村学生通过学习“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农村学生觉得学习是完成义务而缺少内在的动力,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从教育现状来看,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形成了一种市场经济化的学习观——考试要考的就学,考试不考的就不学。而语文学科由于“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不仅有语文学科知识学习、语文学习技能训练,更有语感、思维、审美情趣等的养成,既有工具性特征又有人文性特征,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包罗万象,“投入”许多学习不一定有相应考试成绩的“产出”,不像其它学科,知识点多操练几遍就熟练了。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的。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教师教学的任务是通过组织教学,帮助学生对新的信息进行重组改造,并生成新的意义。有位教师总结得好: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这正是新课程所强调的教学观。
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能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地学习,更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亲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中获得感悟和深入理解。”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只有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孔子曾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而农村中学新课标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者,这是新课程改革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
篇9
首先是要转变传统教育评价标准和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将知识型人才观转变为素质型的人才观。以前,我们评价教育结果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分数,知识的拥有量是一个人是否是人才的主要标志,但知识量的急剧膨胀使得一个人不可能拥有全部知识。在信息社会,大量信息的存储、检索极其方便,使得博闻强记已经不很重要,相反,怎样利用现有知识,创造新的知识,如何利用、检索、加工复杂的信息则更为重要。
其次,要重新认识学与教的关系。我们国家长期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制,这种体制对于系统的传授知识具有一定优越性,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压抑学生个性、不让学生主动思考、扼杀创造性思维等是与当代素质教育的根本精神相违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通过与周围学习环境进行交互,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而得到的。
转变教育观念不能是口号,要以实际行动来体现。学校联入Internet,学校里的每台电脑上随时都可以上网或调用、检索和下载相关的资料,为广大师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要求教师不仅要树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远大理想,而且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有利资源,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素质,主动迎接各种挑战,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学校尽可能将机房向学生和教师随时开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已学科所需要的学习资料,教师同样也可以查询、下载自已所需要的教学信息为自已的教学服务,让师生从实际工作和学习中转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但由于诸多原因,想连入英特网的连不上,连上了的却闲置和浪费着资源。
二、利用已有资源,解决资金缺乏难题
农村教育中,虽然已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但要让其开展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的缺乏。从单位建设来看,即使有点钱也大多花在排危和校园环境建设等这些基础的设施上去,解决“温饱”问题,不敢奢望把它而花在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上。我镇五所学校组建的微机室,因学生入学高峰期,学生多计算机少,上课时也是两、三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由于经常停电或电压低,时常无法正常使用,只能“望机兴叹”这样,信息技术教育就缺乏它必备的物质载体,实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生源大多来自农村,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学生拥有自已的计算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有,数量也极其有限,而计算机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基本设施。没有足够的计算机,在农村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由此可见,资金缺乏,是影响实现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大制约因素。
但是,为了提高将要进入社会并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的劳力素质,在资金的投入方面,中心校也在想方设法利用学校有限的资金因地制宜寻求有效的方法来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我们现在已有两所学校组建了一间多媒体教室。争取在五年内在两所学校建成校园局域网,其他三所学校各建成一间多媒体教室。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篇10
某同学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得不到家庭温暖的他,令每一位老师都感到头疼,平时打架、骂人、恶作剧样样都做,只有作业不做,闹得邻里怕他,家长恨他,老师恼他。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通过细致观察,通过一次次家访的了解,决定采取如下“五步曲”教育挽救他:第一步是同他交知心朋友,千方百计接近他。当这个常遭白眼,备受歧视的心已变得坚硬而冷漠的孩子一次又一次从小事中感到教师是在用真情待他时,他睁大眼睛说:“老师,我真能改好吗?能考出好成绩吗?”这位老师因势利导热情地鼓励他,还跟他勾起了小拇指;第二步是用放大镜在他身上找闪光点,当他一个星期没迟到,当他背会了一小段课文,当他哪怕是做完整一次家庭作业,这位老师都在班上表扬他;第三步是让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大肆宣扬他做过的点滴好事,让全班同学都喜欢他,关心他,用集体的友爱温暖他;第四步是在学习上帮助他,让他上课时不至于“开小差”、“坐飞机”;第五步是当他在前进的过程中受到挫折而灰心丧气时,既指出危险,晓之以理,又耐心细致,动之以情,帮助他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进。两年如一日对他,浓浓的关切与爱,彻底溶化了他心中的坚冰,毕业考试时,居然想不到他竟以班级总分前三的成绩跨入了初中的大门。毕业后他给他的老师寄来了一张贺卡,上写着:“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摘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这让这位老师感动了好久,也更加坚定了他在班主任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还有一位同学是班级的班长,成绩自然是没话说,但却是大错没有,小错不断,不能真正做到以身作则,特别是女同学,对他是怨声连连,老师就告诉他,一枝独秀不算春,草的伟大就在于它总是一簇一簇、一片一片的,个人永远是集体的一分子,领头羊走不好怎能带领羊群找到肥沃的草地,班干部不以身作则,班级又怎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老师了解到他父母刚去广州做生意后,就更加从生活上,学习上的每一件小事关心他:书包脏了,为他洗干净;下雨了给他送去雨伞;生病了,带他去上医院;假日里,一起去拥抱大自然。老师让他觉得生活不再寂寞,渐渐地,他又开始关心班级中的每件事、每位同学了,又成了同学们心目中称职的班长了。可见,教师们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用爱去暖化他们冷漠的心,教育者的教育才会获得成功。
篇11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些教师存在着“学科化”的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小科、副科来进行教学,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按照心理学学科知识体系来设计课程;有些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了思想教育课,强调灌输和说教;还有些教师,简单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让学生高兴,因此,追求课堂的娱乐而导致形式化现象,缺乏应有的教育。我们多次进行的“农村中学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定位”调查中,大部分教师对其课程性质的理解都存在偏颇、误解、肤浅等问题。
2.在教学目标方面,注重为“升学教育”服务并能关注学生的兴趣,但因缺乏整体考虑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教师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能够提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发展”的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在具体操作时就变成了一种单一的口号,更注重为“升学教育”服务的目标,忽视了学生在中学阶段综合能力的积极培养。这种目标是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围绕着“应试”,为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而设定的,与绝大多数中学生的主观需求不一致,尽管也能考虑学生的兴趣,但是远远脱离学生的心理实际,也明显忽视了中学生其他心理方面的发展。
3.在教学内容方面,选取与“升学教育”有关的内容,忽视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完成
有些农村中学教师的发展观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仍然选取与“升学教育”有关的内容,明显体现出“不浪费学生的时间做与升学无关的事情”。特别关注学生中存在的升学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忽视学生“发展性目标”的达成,因此,选择的内容存在着和目标达成不一致的现象。由于存在着“学科化”倾向,很多农村中学的心理教师都是采取单一的课程方面的知识传授。例如,教育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体现在课程上的内容往往是教师去讲解什么是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具体方法是什么?这种以传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为主的方式并不适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4.在教学方法方面,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追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形式上的多样化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上,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从自己主观愿望出发,过分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形式化。比如,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的生动形象性,大段的教学时间都让学生观赏,事后只是非常简单地让学生说说看后的感想,很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充分交流;有些教师还“为了活动而活动”,有些课形式上很热闹,但是效果不好,并未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还有的教师为了公开课展示成果的需要,精心排练,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了学生在教师编导下的表演课等等。这些看似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的“活动”,除了追求形式的多样化,还明显带有强迫学生接受的成分,由于缺少内在的积极思维、探究活动的支撑而显得空洞和肤浅,没有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5.在教学效果方面,重视内容的完成,忽视过程和学生的体验与生成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存在着“学科化”倾向的教师特别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他们关注一节课下来,学生们获得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增长了哪些方面的见识等。因此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总是把内容安排得满满的,课堂容量很大,然后按照课堂时间把设计的内容一一落实,只注重自身教学进度的完成,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深刻体验。因此,课堂虽热闹,但往往是昙花一现。由于缺乏深刻的体验,学生除了接受,很难有深入的思考和体验后的生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佳。
二、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重视相对不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学习与研究的动力
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足,大家普遍认为它没有应试学科重要,有些学校领导至今也没有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导致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抓得不紧,配备的教师能力不足,甚至仅仅为了应付各级工作检查,临时安排教师做些应付性的工作,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有效开展。因此,教师学习和研究的动力明显不足。缺乏真正懂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一定会成为制约工作开展的瓶颈,也必然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存在问题。
2.农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人员少,专职人员少,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支撑,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存在诸多问题
我们在对长春地区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专业人员少,专业构成较为复杂;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而且不稳定。这样就导致了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大部分现职心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养和专业训练。为了开展工作,有些教师参加一些短期培训或者通过自学获得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但是,这种学习往往很不系统,难以达到专业训练的要求。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他们自己认为都很低,有六成以上教师认为自己理论知识匮乏,有七成以上教师认为自己实践技能较差。多数教师由于自己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专业技能,所以工作中常常按照以往的思路教育学生,过去学科教学的思维定势还起着很大作用。因此,一些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了学科课,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还有些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做。
3.农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彼此间缺少交流和沟通,在课程设计方面相互切磋、学习、研究的氛围不浓,导致课程设计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通过对教学研讨氛围的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各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太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往往在身边找不到能够交流和研讨的伙伴;加之校际之间的交流活动不多,使学校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缺少同专业教师之间的相互切磋和学习,彼此经验交流的机会太少,有“孤军奋战、摸着石头过河”的感受,从而使工作和学习陷入盲目,专业发展进程变得缓慢。由于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县区级督导不到位,在工作中遇到困惑的时候找不到上一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工作中体现出盲目性较大、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同时,这支队伍兼职人员较多,兼职心理工作的教师往往也没有时间去思考心理学领域的学术问题等,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缓慢,在课程设计方面相互切磋、学习、研究的氛围不浓,导致课程设计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三、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质的、鲜明的学科特点,解决教师教学理念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课程,它有自己本质的、鲜明的学科特点: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这类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教育者的灌输和说教,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体验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特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取决于主体是否产生真切的体验以及体验的程度。第三,学生本位性贯穿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始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在学生高度自主的前提下进行的,强调学生是课程的中心。课程实施必须从学生自己的经验出发,通过建立一定的情景来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促进他们的原有经验发生转化和新的理解的生成。第四,生成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看作是主体对自身的心理结构的主动建构过程,主体的发展就体现在建构过程之中,体现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第五,心理健康教育以互助、自助为机制。心理辅导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在活动中学生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这种互助可以增进学生对自信自尊的体验,从而达到自助。第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在生活世界中选择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典型活动为主题,在具有生活化的活动情境中通过学生活动、体验、反省来提升心理品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发端于生活世界又依附于生活世界的一种新型课程,其课程内容并不求文本的知识性、学术性和结构性,而是注重心理生活场景的设计和情境的渲染,旨在呈现具有生活气息的心理空间。
(二)设计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得到学生认可、具体明确的教育目标,解决目标设计方面的问题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灵魂和核心,一节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必须有明确和清晰的目标,而且目标要适应时代需要,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状况,目标要具体和有层次,切口要小,并贯穿整节课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在短短的45分钟内得以贯彻和达成。目标设计切忌笼统抽象,如果目标过大过空,就会导致一节课无中心、无主题。如“调适不良情绪”,这句话太含糊,如果改为“认识不良情绪对自己生活、学习所带来的危害,寻找缓解和消除不良情绪的几种方法,增强对情绪的调控能力”,这样目标就很具体,目标越具体,就越容易在行动上实践。教师在设计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主体性,要得到学生的认同,因此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他们希望从集体活动中学到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与学生一起磋商可能形成和达到的目标,大家探讨出来的目标,更容易被学生看作是“自己的”目标,也就更容易主动去达成该目标。
(三)设计有针对性、即时性、有效性的系列教学内容以达成目标
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而教学内容是要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选择的。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适应性、针对性、即时性和有效性。具体来说,适应性是指选材要紧扣主题,要有明显的时代特点,适合时展的要求;针对性是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并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把握;即时性是指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和现象,选择学生当前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有效性是指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亲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有兴趣参与,并且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有密切关系的或能引起学生普遍关注的内容,这样就会活跃思维,讨论热烈,提高实效。内容设计的具体要求包括: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防止学科化倾向和课程化倾向;组合系列内容(围绕着主要问题、主要矛盾设计系列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课程内容,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内容的适切性。
(四)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求教学过程更有实效
教学方法应服从教学内容的需要并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和真情表露,但又不能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只追求设计的形式、步骤和具体环节的丰富多彩,使之越热闹越好、越离奇越好。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究竟选用哪些方法为佳,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例如,活动专题的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和班级的条件、时间场所的许可等;初中生对辩论、竞赛、角色扮演等较感兴趣;高中生对自我测试、理性分析、讨论等较感兴趣。在选择方法时,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吻合学生的需求和喜好。强调全员性参与和体验性学习,体现生生之间的平等和谐,让学生在轻松活跃、欢声笑语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得到互助、自助和提高。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教学的方法和形式要有一定的变化,注意动静相宜和应用灵活,以免学生因单调而感到乏味,但也不是多多益善,而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把握好节奏和手段的变化;教学媒体的制作和选择要恰当,并为教学内容服务。为此应做到:讲求实效,不搞花架子;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超越学生现有水平;面向全体学生,不忽略学生的个别差异;发挥多媒体辅助作用,不“喧宾夺主”;完善教学环节,突出实效性。
篇12
一、功能“定位”是首要问题
直面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探讨农村教育应该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理依据,使区域农村教育的功能“定位”回归到引领并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轨道上来,这是新农村教育建设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
(一)“姓城不姓农”的传统格局
传统农村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其功能定位“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由于国家一统性的传统定位机制的影响,使得农村教育的功能“异化”为向城市教育输送“半成品”的教育“材料”。农村教育的最大目标变成了让自己最优秀的子弟离开农村,为城市服务;农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俭用,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社会。这样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功能性联系被,使得农村社会难以获得发展壮大自己所必需的教育营养。
中国教育的传统是“学而优则仕”,农民已经习惯了教育远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如此历史传承中造成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逐渐丧失了与当地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沟通、对话、互动的功能,农村教育的本体地位日渐消融,独立自主能力不断萎缩。形成的最大障碍是:其历史惯性在现实中仍有巨大张力,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至今仍未彻底改变。农村教育培养出不为农村社会服务的人,对农村教育而言这是最大的浪费。
(二)“应然定位”的学理依据
“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论题,整体而言应该具有公理特性即不证自明性,具体而言则主要具有以下学理依据:
“区域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要尽力避免传统区域开发过分城市中心化倾向,确立农村社会独立自主的本体地位;要尽力避免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倾向,确立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然功能定位。农村教育在农村社会这个系统的发展序列上应该姓“农”。
“后发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早发式的地区(如城市),在发展中占据了先手之利,使后发者(如农村)无法重复其先走过的路。这就使得农村教育既要跟踪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主流(不能闭门造车):更要研究他们所以如此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条件,特别是在本地区特有条件、状况下,如何达标的特有机制与具体条件(不能照抄照搬)。农村教育在自我发展形式上必须姓“农”。“可持续性”发展理论要求我们,不要厚此薄彼,要走共同富裕、发展的道路,以求得区域间发展的公平性。作为体现社会整体意志的国家和上级政府,必须加大调控力度,加大向落后地区扶持和政策倾斜力度,以缩小区域性差异;地方政府更要加大力度,以缩小城乡、工农差异,从而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农村教育受道德与政策的扶助而可持续姓“农”。
“互动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农村社会,农村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农村社会要确立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仅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农村教育在“社会——教育”互动层面上被规定姓“农”。
(三)“回归本位”的现实态势
作为革命老区的临沂农村社会,具有典型的“后发展式”特点,要想跨越式地步人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没有高经济价值的物质资源去开发且人均量太低,无法选择类似“石油输出、西气东运”以带动经济腾飞的模式;又因缺乏工业化的雄厚基础和小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有力拉动,缺乏组织管理农业面向大市场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管理资源,也无法靠贷款和大量引进外资以高投入赢得高速度,所以只有走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以弥补以上不足的道路。然人力资源的现状是人口多而素质差。如此,历史留给区域农村社会惟一可行的发展之路,就是农村社会必须依靠农村教育、教育必须优先发展,建立起主动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农村教育体系。
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农民大国。自八十年代农民从农村旧体制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便开始走向自我解放、发展的道路。他们强烈呼唤能够重塑现代意义上的新型农民,解除套在自己头上的素质低的精神枷锁:能够以自身的高素质赢得农业的高效益,以自我的现代化达成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以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他们渴望改变不成体系、弱小而又相互隔离的农村“职教”和“成教”,以及于己无益却要给予巨大投入的农村“基教”。
农村儿童是农村教育的主体,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将是未来农村社会的新型农民。所以,农村儿童接受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希望自己既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是现代农村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为城镇发展服务,更为农村发展服务;最后,以自身未来新型农民的现代化素质,去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这大概是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教”)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和办学方向,更是农村儿童扎根农村、建功立业的必然要求。
二、结构“调整”是核心问题
有什么样的应然功能定位,就需要相适应的内在结构来实现这种功能。农村教育回归到了“主动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定位,必然需要我们在反思批判既有农村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创建农村教育和谐融通的新“三元结构”,这是关系新农村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反思失衡封闭的传统结构
我国农村教育是由“基教、职成、成教”三要素构成的“三元”结构,而传统的农村“三教”结构要素本身存在着不平衡性,要素之间存在着封闭性。
“基教”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基础要素,由于它的特殊地位和中国的特殊国情,它得到了超常规的、甚至是畸形的发展,历史地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主体、主角和主导方面。“职教”承担着打造和提升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主体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特别是产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人才市场还在发育之中,它现实地成为农村教育中发展水平最低的要素。“成教”肩负着培养农民新素质与打造农民新形象的现实职责,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关键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基教”与“职教”的整体水平不高,更缺乏一个建立在“立足农村人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终身幸福”范畴之上的规范有效的发展机制,它只能成为农村教育结构中的薄弱要素。如此,我国区域农村教育的三要素存在明显的发育不良,造成其“三元”结构的失衡倾向,难以形成“三足鼎立”的整合优势。
从横向结构联系看,三要素相互封闭,缺乏开放沟通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人为界限,影响了农村教育结构的优化与整体效能的发挥。由于“基教”的基本功能定位是跳出农村而非为了农村,所以现实农村教育中占绝对优势的“基教”呈现相对封闭的大一统趋势,与“职教、成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职教、成教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互动,多属于“定位”不当、历史欠帐、相互补偿等因素造成的无序行为,不是恪守本分、各尽其职基础上的自觉的合作、互助、共享、共建。如此,农村“三教”三驾马车各行其道,不能在共同定位于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目标的前提下分工合作。
从纵向序列角度看,三要素在立足人的终身教育,服务于发展变化的农村社会,打通在时间上的界限,构建前后衔接过渡、传承接力的纵向教育系统上。存在相互割离的间断性现象。对农村教育而言,“基教”是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即初中毕业后),相当部分需要回农村就业、创业的农村学生,因缺乏连续的初中后职业教育,他们只能在没有岗前培训、职前教育的情况下,直接上岗就业;升入高中的那部分学生毕业后,除少数接受高等教育的以外,相当一部分也是由于缺乏连续的高中后职业教育,而在缺乏应有职业技能和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到农村就业、创业。在这里。“基教”和“职教”出现脱节与间断现象。与“基教”连接的“职教”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成教”的基础,然而因为缺乏这个环节,使得农村“成教”成为“职教”的补偿教育,成了位置后移了的职教,而不能实施自身意义的继续教育,更不能行使自己终身教育的应然功能。同时由于成教的“成人性”特点。也难以真正落实作为职前教育的职教目标,出现一定程度的“双难”、“双误”现象。
(二)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型结构
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基础上的“扬弃”,它必须具有自我发展的新形态与容纳旧我的新格局。农村教育的新发展,同样需要创造出自己的新结构形态,并在新格局里“推陈出新”。
在“区域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的应然性本体功能定位的规定下,我们确立的农村“三教”各自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是:其一,农村基础教育,它应是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为当地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是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主、职业性资格准备为辅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既要把农家子弟培养成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人才,又要把他们培养成作为新农村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农民。其二,农村职业教育,它应是直接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的职业资格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是以职业资格准备、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辅的TVET。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民(特别是未来的农民)培养成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具有开发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三,农村成人教育,它应是直接服务于农村工作者的实际需要的继续性、回归性的教育。是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岗位适应、致富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用性教育,也是促进其自我完善与生活幸福为目的的终身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村工作者(特别是农民)培养成有文化、能致富、会生活的发展型人才。
实施农村“三教”综合改革。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农村教育“三元”结构,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其一,在社会实控层面上,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必然通过一整套社会保障体制来实施对教育改革的有效控制。譬如,通过“教育立法”体制,改变“三教”综合改革中“无法可依、施控不力”的现象;通过“教育督导”制度,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其二,在教育回应层面上,建立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通过教育督导室的“督政”功能,体现教育的权利和意志:通过建立专业性的社会中介组织。为改革提供科学公正的有效信息:通过建立高效灵敏的反馈机制,及时获得教育产品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的信息。其三,在教育结构层面上,建立系统的内部整改机制。通过“教育规划”,使农村教育要享有和区域城市教育对等的地位、平等的发展权:通过“教育结构”改革,建立起不是“脱离、偏离、被动、滞后”,而是“融通、对话、主动适应、自觉服务”的新农村教育体系。其四,在教育配套改革层面上。建立相应体制系统。通过改革“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办学和个人办学,使教育投入主体多元化,并建立“联办、共建、交流、合作”的统筹机制:通过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引进竞争机制,讲求产出效益,提高办学效益。通过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可试行校长选举制和教师招聘制,并形成双向制约机制等。
三、个性“演化”是根本问题
在区域农村社会系统中发展着的农村教育,在与区域农村社会协调互动中发展着自己的主体力量,张扬着自我的创造个性;并以此自觉主动而又超前性地顺应和改造社会,书写自己的“性情”人生。这是农村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性”的自然显现,也是涉及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根本问题。
(一),‘双层级”协调互动
区域农村教育与区域农村社会的“协调互动”,包括宏观的“社会与教育”和微观的“功能与结构”双层级互动形式。
社会本身是个发展着的系统,教育是这个系统中的基础性、先导性的要素,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上,教育与社会结成不同的结构关系,教育首先被社会历史性所规定。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决定教育的应然“定位”,教育功能定位又决定自身要具备的相应结构;丰十会发展变化了,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定位也要发生变化与之适应,教育结构也要相应调整而与功能变化适应。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越来越“依靠”教育来发展自己,教育由社会的边缘逐步变成核心,由跟在后面被动适应,转为走在前面主动适应。两者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作用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育功能定位的立足点,不仅是社会现实的需要,而且更应该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是被动进行结构性调整,而是主动变革以发挥其功能。同时社会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仪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如此,教育与社会结成协调互动的发展关系。
由教育与社会协调互动所规定的是教育应然性的功能定位和应然性的结构调整,它与教育现实的结构和由之决定的现实的教育功能之间存在差距,有时差距很大。这便要求我们进入教育系统内部,考察其现实的教育结构如何,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水平怎样;又要跳出圈外,分析应然定位如何引起已有功能定位变化,以此带来旧有教育结构的调整,逐步建立起与应然功能定位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结构,从而又引起教育功能的改变。如此,由社会需要决定的应然定位,通过已有功能定位、已有教育结构的中介变化,便与应然结构定位、应然教育功能之间,成功实现了协调互动。
(二)“两特性”自我表现
“协调互动”关系中教育的自主性问题,则涉及“教育存在的自主规定性”与“教育发展的主动适应性”两大教育特性。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虽然农村教育的“生成”来自其“上位”系统的需要,它的继续存在和发展也不能脱离“条块”网络系统和自身生态系统的制约和帮助,但它一经存在就具有了天然的本体性地位,它要重新自我规定其应在的位置,主动承担其应负的职责,并有效地作用于所属系统。它体现为教育克服了依附性而“不等、不靠、不要”,具有了独立意志和自主能力。它自我规定自己姓“农”。为区域农村社会服务,而不再笼统的姓“围”、无奈的姓“城”,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
所谓主动适应性是说具有独立自主能力的教育,不但具有以“教育市场”为中介自动纠偏的反馈机制,而且具有根据变化了的社会需求去有效适应的能动纠偏的“前馈”回路,以保证在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过程,周期长而滞后特点明显,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相应的社会需求便处于不断变化中,这就使得普通的反馈机制纠偏的作用和时效大受影响。因此我们引入“前馈”(feedforward)的概念,为了保证前馈效果,需要在农村社会发展需要和应然定位之间加上“外前馈”机制。以不断检与矫正功能定位因需要变化而产生的滞后性偏差;在应然定位和应然教育结构之间设置“内前馈”机制,以保证结构主动适应功能定位的变化。进一步,还需将前馈职能“实体化”,以充分发挥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主体能动性。
(三)“五维度”个性演化
社会教育“协调互动”历史进程中的教育个性的演化,蕴涵着“本体、主体、中介、意识、实践”五个层面的合和融通,它是双边互动中教育个性的具体张扬。
1、本体层面。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态因子互动契合的程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状态和进化水平的层面,也是考察教育生态状况的本真视角。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诸因子互动的契合度,决定教育系统生态的和谐性,而和谐性的教育生态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主体层面。政府、社会、个人强化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发展的力度,与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力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由自在状态转为自为状态的层面。“力度”表明社会主体具有的自主发展的程度。具体而言,指政府、社会、个人加强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的发展,这说明社会进化到(人们也意识到)开始依靠教育发展自身,社会教育化亦即“学习化社会”将要降临的阶段:而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则说明教育已发展到超前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教育中心化的时代即将来临。两趋势的融通、两力度的融合将重塑本体层面新型的“教育——社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