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计算机教育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计算机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计算机教育论文

篇1

2.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陈旧。在教学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计算机多媒体未能充分利用,由于学校的教学设备陈旧,计算机系统多年没有更新,不能紧跟当前计算机软硬件的需求。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和操作能力因此也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3.重视基础轻实践。有的学校如今依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教学传统,缺乏实践环节和创新环节,对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没有很好的挖掘,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些概念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一旦动手,就显得十分笨拙,不能很好的实践。

4.教学方法生搬硬套。突出表现为把案例教学不分教学情境的等同于教学案例,案例教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来源于社会中的问题出发,具备典型性,但有些教师没有抓住案例教学的真谛,生搬硬套在教学中。真正有效的学习,不是对前人经验的生搬硬套,也不是会写会背就可以了,而是要我们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分析,从中汲取自己应有的养分,以解决新的问题。我们从中可以验证、发展前人的知识,化为己用,丰盈自己的羽翼。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

计算机作为现代人工作和生活的必备工具,已经走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让学生尽早地掌握这门技术,需要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上都有所更新,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当前我们很多的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都在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因材施教,努力改变和完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使计算机基础教学相较于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基于上述计算机教学的现状,推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刻不容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措施,来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1.采取以任务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根据专业来确定教学的重点,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讲学生听,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得比较多。新的教学模式要改变这一状况,增加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勤于动脑,时时刻刻处于一种积极思索的学习状态,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对当前所面对的问题进行探索,运用学到的知识主动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将会把枯燥的讲学变成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新型课堂。

2.采取小组学习。在分组学习时尽量避免临时分组或者随机分组,如果小组的成员经常变换,组员之间就会缺少应有的默契感,从而降低了团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对于计算机课程来讲,比较适合组员稳定、团队默契感强的小组学习。这样分工明确,大家合作起来比较得心应手,各组之间开展竞赛或者进行竞争,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更加快速地达到学习目标。

3.强调实践能力的提升。要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进行转变,强调执行能力、运用能力、实践能力的综合运用,而不是理论知识过硬、动手能力不佳,缺少“学”的本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日益发展,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现有的资源并不全是最先进的,学生将面临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这些都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脉搏。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多看、多问、多思考、多发现,充分利用多媒体与网络的优势,借助这些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采取教学过程评价。教师要经常考查学生上机操作的成绩和运用状况,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的掌握水平。在学生完成并且上交作品的时候,教师要适时地给学生意见和指导,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品评,仔细观察别人的作品,然后组织自己的观点并提出批判及建议。这样做可以帮助教师明确学生的实际水平,也让学生之间互相了解,互相切磋,加强薄弱环节的拓展。

计算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学生良好的学习质量离不开计算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着眼于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教师要备好课。在选材中选择符合教学内容的案例,用不同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讲解基本原理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些典型案例作为理论的一部分穿插在讲解之中,使学生通过这样的例子来联系到基本理论问题,使他们易于理解掌握;还可以让学生们互相交流探讨,各抒己见,或者组织专题辩论。这些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随时随地为学生答疑解惑。问题的解答不仅局限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用电子邮件、QQ、班级群、校园网等多种方式,灵活处理。这样能够让学生多接触网络上的新闻,更新他们的观念。

篇2

首先,它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计算机教育不受学校重视,由于不纳入中考的考试范畴,在中学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还赶不上音乐和美术。原因在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矛盾,当然这样的矛盾不是不可调和的,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也是有法可循的。试想,学生中学毕业以后,不论是上大学还是参加工作,计算机和生物、化学等学科,谁的应用会更加广泛,当然是前者无疑。工作中excel和office软件基本上每个机关和公司都会用到,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对专业学科的学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学生有信息采集和逻辑分析能力,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这个重要的媒介。

三、中学计算机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陈旧

(1)我们有些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亘古不变,现在的软件更新的很快,比如photoshop,老的版本和新的版本在具体工具和命令上就存在一定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学还是停留在photoshop3.0的阶段,那现在恐怕连这个软件都难找。所以,要让计算机方面的教师参加市里举办的教师进修课程,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教师能和本市的高等院校同行有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2)随着技术更新的不断加速,计算机硬件的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内存和硬盘更新尤为明显,但一般中学的计算机设备由于资金的限制,不可能经常更新,这对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来讲也是一种羁绊。

篇3

2、学时的有限与计算机知识的更新速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我们知道,计算机教学涉及的知识面较宽、信息量较大,另一方面,计算机知识的更新较快,需要教师走在专业知识的前沿,但是学生在校学习的课时却十分有限,这就构成了一定的冲突,即有的时候当学生刚接受完新知识,这时的新知识却往往过时了。学校教育中要保证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的质和量两个方面,这成为当前我国计算机教育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一个突出问题。计算机教育中学生的具体实践计划也同时受这一问题严重影响。

二、完善高校计算机教育的对策分析

1、提升师资力量,完善教学方法

提高计算机教师的整体素质主要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要吸引更多的高素质计算机教育人才进入高校,其次,要注重高校师资力量的培训工作,此外,还应加强在计算机教育的方法、手段等方面的不断完善。另外,相关计算机教师还应将从学生实践的角度出发,增加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授课内容应求精不求多,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自己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实践方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保证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的同时,也为学生实践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校企合作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在学校时就把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而且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践磨练,能够极大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人际交流的能力,还有助于形成他们良好的个性品格。

2、实行课程体系改革

高校应针对社会所需要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制定教学的基本方向,根据这个方向来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是课程体系改革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这需要注重计算机教育与其他各学科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的联系与配合,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3、加大计算机教育的资源投入

各级教育部门和教学单位应从大局出发,加大计算机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这主要应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来增加投入。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还要精选和开发适宜的软件资源,一方面用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提高其感性认识,还要将教育与计算机软件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效提升计算机教育实际效果。

篇4

(二)、教学内容陈旧,教材知识点编排不合理

教材陈旧老化,同飞速发展的时代不适应。计算机教育和教学的内容是丰富繁多的,计算机入门教材的内容选择对学生非常重要,如果教材内容合理的进行结构安排,对于入门者来说接受起来比较容易,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对于教材的编著,作者要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

(三)计算机软硬设备不完善和师资力量不足

现在,许多中学的计算机教师是由其他专业的短期培训转行过来的,不是我们所说的科班出身,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迅速和社会飞速的发展,因为条件的限制进修学习的机会少,有一部分教师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与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脱轨;其中还有一部分计算机教师的是一些高校的专业毕业生,这一类的老师计算机基础知识较扎实,教学的年龄比较短,教学经验不足;还有一部分是在其它地方老师调剂来的,因为社会地位、待遇和职称以及经济利益的诱惑,部分专业教师流失比较严重,因此,中学计算机教育和教学的师资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问题。计算机信息技术课最好的环境是拥有先进的机房,最好能做到每个人一台,同时要有网络,随时可以上网查询最新的资讯。由于良好的环境建设投资较大,大部分学校是负担不起,没有足够的物力和财力。

(四)学生计算机水平层次不齐

目前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样,存在着城乡和经济的差别,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也有差别。要根据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对一无所知的学生要耐心引导,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计算机就是一种工具,与电视有一定差异的电子设备,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创造性。

二、探索有效的策略,提高计算机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改变现状

在中学计算机教学课上,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习惯与意识对计算机的学习,在中学计算机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和素养。

(一)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提高

教师的素质是计算机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因素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计算机的教育和学习来说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计算机老师要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同时要求老师对专业技术精通同时还要综合素质要全面,积极参加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及时总结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通过现代化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去实施素质教育活动,同时学校因该积极鼓励专业老师去写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论文,把计算机教学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上,而不只是一句空话。

(二)对课程结构进行改革

现在,我国中学计算机教材与社会实践脱轨,教材中有过多的计算机专业术语,学生晦涩难懂,教学内容不够形象,不利于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由于中学生学习任务很重,安排太多的计算机课实际情况不允许,所以在教材编排上应注意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课程内容衔接性要强,做到趣味教学和科学教学统一实施。

(三)计算机教育设备及时的更新

计算机软硬件设备要及时更新是教学活动更好的实施。只有让学生掌握最有用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提高高中计算机教育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计算机教育和教学要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建立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面对变换多姿的计算机技术及内容和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单一不变的教学模已不再能完全解决我们在计算机教育和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内容。(1)建立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2)建立以网络为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3)建立个别化学生教学模式。(4)建立分组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探索出不同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综合能力,同时做到素质教育的理念。

篇5

1.经费短缺,致使计算机数量不足

虽然多媒体网络机房已在不少学校建成,但是计算机的数量总远达不到上课的学生数量,致使在上机练习的过程中不少学生不知道该干什么,从而影响了计算机教学的效果。

2.因经费短缺,网络机房难以在许多学校中建成,而是仅仅建了单机机房

目前还有少数学校的微机房使用的还是多年以前的486机器,或者是其他的学校或单位捐赠的内存少且硬盘小的旧机器,一些教学不可少的软件在这些机器上无法安装,使得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少之又少。

3.由于经费紧缺,导致许多学校的多媒体没有办法得到及时地维修和更新

譬如,某学校虽然通过贷款等方式在2005年就建成了计算机网络教室,虽然电脑的数量不多,仅有40多台,但是学校务必要在五年之内把所有借贷项还清,每期的还款为2万多元,在这种情况下就更没有资金投入于购买软件或者维护和更换易损部件了。因此,机房里的计算机鼠标不灵、耳机不响已是见怪不怪的情况,死机瘫痪和电脑病毒肆虐更是家常便饭。

(二)信息技术课程得不到重视

新时代最时髦的学科是计算机教学,同时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学也是最受冷落的学科,因此这门学科一直被人们视为“副科”。计算机教育也得不到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安排专门的教师给学生上课,还有大多数学生都不根据要求进行操作,打开其他程序或命令,误删了系统命令,随意敲打键盘,或是登录一些不良的网站,导致计算机的运行缓慢。同时,很多农村学校的机房缺乏管理、升级、维护设备等方面的技术能力。多媒体设备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便会出现功能降低或设备损坏的情况,使得本来就够紧张的设备变得更加紧张。

二、解决农村小学计算机教育面临的问题的对策

(一)确保足够的专项资金

学校领导必须特别重视计算机教育,确保有专项的资金用于机房的维护和管理。设备的自然损耗,比如鼠标、键盘需要更换,升级设备,添置新的软件,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要想机房得以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后续资金的投入。同时,还要增加更多的费用,用于学校计算机教育常规的设备配置、更新和软件配备以及设备维修等。

(二)促进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重大意义不可被忽视。在中小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教给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是一方面,而让学生能够掌握信息技术的方法运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所以,旧的观念必须要改变,不要在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认为地划分界线。为了能让学生具备更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其正确的做法是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并将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效地融入信息技术课程中。

(三)加强信息技术师资队伍的建设

人是管好和用好信息技术设备的关键所在,要想电脑教室等信息设备的功能和效益能得到真正的发挥,那么就有必要提高人的认识、管理水平和计算机运用的能力。因此,为了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建立一支素质较高、数量足够、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关键所在。所以应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加快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才能尽快地解决这个问题。1.吸引人才,通过采取优惠政策。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奇缺,县级教育部门面对这个现实如果不采取优惠的政策,就无法把高校的信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以及外部的信息技术人才吸引到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中来,信息技术教育就难以很好地落实。所以唯有打破教师待遇一刀切的现状,才能把高水平、高学历的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吸引到教学工作的主流中来,所以优惠政策应当从社会地位、待遇等多方面增加吸引力。2.培养人才,通过多种途径。抓好电脑教室等信息技术设备的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选好专职管理人员,并且通过专业培训使得他们的管理意识得以增强、管理水平得以提高;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的专业技术的培训,当他们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般技术故障和问题时,他们可以独立解决这些问题,能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四)规范信息技术课堂

要给学生编好座位,采取一定措施,规范学生上网,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同时,为了能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建立一种正确、健康、科学的信息技术环境,要做好计算机的使用记录,尽可能地避免各种不良的影响。

篇6

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有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大量灌输知识性的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的愉悦。当然,学生在解题、写作、绘画等尝试中有时也能体会到创造的愉悦。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过程,一般包含准备、酝酿、顿悟和验证四个阶段。程序设计教学中作为主要内容的框图教学正是这四个阶段的有力体现,学生拿到一个问题后,要设计成一个正确的程序大致要经过如下的过程:设想框图程序调试修改调试成功。从设想到框图是准备和酝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对程序构造一个总体的框架,有了框图就能找到程序设计的线索,一个程序往往就能一气呵成。然后就是不断的调试,不断的修改,直到成功。这种经过艰难思维后的成功,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出学生更多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有多鼓励学生主动的思考问题,勤学好问。因为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普通人和天才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问题是缺少一把打开这座神秘宫殿的钥匙。相信学生是发展创造力的“兴奋剂”。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会,驱使学生向无数次的成功前进。

1.2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比

通过计算机的学习可以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上机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调试的兴奋点,将所学知识高效内化,它本身对于学生的刺激就是丰富的,高效的。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是提及要点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原理,主要还是依靠学生自己的探究、琢磨,并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出结论,进而掌握更多的操作方法。既探索->思考->顿悟->得出结论->掌握操作的过程。在教师的适当适时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把任务完成、把工具的使用掌握,这不仅仅是解决了一个问题,通过这个过程更始锻炼了学生遇问题抓住关键点的能力,从而让自己的思考行为从不自觉上升为自觉,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Excel的工作表的有关概念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工作表可以“重命名”、“删除”等等,而是问学生:你们在了解了工作表概念后,会提出什么想法吗?你还想了解有关工作表的什么问题吗?在讨论后,引导学生去探索,最后得出结论。这样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一种学习计算机的思维方式。另外,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做出了结果,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特别是目前高年级的学生,最终完成了一个项目作品,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地形成一个开发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因而培养出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自学能力。

2计算机教育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

计算机教育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绝非仅仅停留在掌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上,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语言具有抽象性,系统性逻辑性,逻辑推理也有其基本研究方法、理论体系,更为重要的是计算机学科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最现代化的方法研究新旧问题,这一点正好能作为数学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引进数学教育界的重视,促进数学教育的改革。从广度上看,计算机教育的内容应包括计算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学习四项。计算机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还应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操作计算机,以帮助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一些优秀的辅助学习课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解题策略、开发学生心智,专家学者对此早已达成共识,在实践运用中也有上佳的效果。另外,面对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落后局面,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启迪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

篇7

2.计算机教育是现代教学手段的要求。

为了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它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能够让学生通过计算机交互对话来进行学习。计算机教育是其他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计算机不仅能够将图文声音以一种立体感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亲自参与有效地增加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记忆。教师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可以提供充足的课前备课资料,充足教学有关的信息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二、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初中以及高中学校,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过渡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中小学学校必须要认识到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进行改革,全面实施计算机教育。

1.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一些中小学校方对于计算机教育的重视不够。目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小学校方对于计算机教育的不重视,国家的相关文件中对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目标以及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校方的忽视,在具体的操作中校方并没有完全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计算机教育。尤其是在初中和高中学校,受中考和高考的影响,极大的缩小了学生的计算机教育课程。其次,中小学缺乏专业的计算机教师。师资问题是教育中最为严重的,在很多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并且相对安排的课程也比较少,甚至有时还会被用来上其他的文化课程。并且很多中小学的计算机教师不足,学校抽取一些没有专业知识的教师来教计算机。再有,设备上有很大的不足。很多中小学由于资金方面的原因,在硬件设施方面有很大的不足,不能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计算机设备,那么这就导致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这直接影响了中小学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尤其是对于高中生而言,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有效措施。

初中高中学校要加大对计算机教育的重视,不仅要合理的安排计算机课程,还应该为学生配备具有专业技术的计算机教师,以及充足的计算机,为中小学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计算机教育环境。

(1)加大的计算机教育的重视。

中小学学校应该加大对计算机教育的重视,积极的根据相关文件安排合理的计算机课程,并且明确计算机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在信息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师以及学校必须要加以重视,积极的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2)加大对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培养。

中小学学校应该积极的聘请专业的计算机教师,并展开对计算机教师的培训,全面提高计算机教师的教学素养,并且学校应该定期的安排计算机教师进修,提高计算机教师的教学素养。对于高中计算机教师而言,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同时还应该提高教师教导学生的方法,促进高中生素质全面发展。

篇8

1.3计算机课程未与专业相结合。在现今的高校里,不论是计算机专业,还是其他非计算机专业,诸如医学类、艺术类等,所有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都是一样的,所使用的教材也是统一的,这其实是忽略了各个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差异。事实上,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其目的应不仅仅是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而更多的是应将计算机视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辅助工具,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中,工具能发挥不同的作用。而我们目前的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极少有能与专业相结合的课程开设,使得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和使用只停留在基础操作的层面上。

二、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多样化的实现

2.1课程体系设置多样化。针对新生的计算机基础差异,可以在入学初期对学生进行一次摸底调查或考试,根据学生水平的高低分为3档。水平最差的学生必须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并在结课时进行考试从而获得学分;水平中等的学生可以不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只需在结课时进行考试获得学分;而已经具备计算机基础能力的学生可以给予课程的免修直接获得学分。这样的安排,既可以节约教师资源,也可以使高水平的学生不必再进行已熟悉的课程的学习,从而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2.2教学方法多样化。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课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必不可少,但课件不能只是简单的将书本中的知识进行重复再现,而是应文字简洁,以图片、图表为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消化。而实践课可以采取学生结组和分发任务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每个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互相学习、互相督促,教师可以每堂课给每个组几个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最后由教师进行比赛成绩的评比和讲解。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并且学习效果会比单纯的自己练习要好得多。此外,现今通讯十分发达,教师可以建立QQ群或微信群,学生可在群中提问或者发表建议,这样教师就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并进行解答。

2.3开设结合专业的多样化课程。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由于使用专业应用软件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所以在学习完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后,可以开设后续的与专业相结合的计算机课程。根据各所院校的专业设置,可拟出具有专业特色的、有代表性、通用性强、使用面广的学科工具软件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所需,以便应用计算机为自己的专业服务。

篇9

对于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引入计算机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第一,在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时也不能忘记基础的手工训练。任何学科的学习都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对于设计来说,没有牢固的基本功,想要对设计进行很大创新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艺术设计课堂虽然需要计算机,但是也只能将其作为辅助设计,还是要将基础手工绘制图形作为主要教学方式。第二,对于老师来说不能依赖计算机。上课的时候如果要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还要让学生参与绘图过程,不能只是简单的展示。要将设计思想以及一些基础知识向学生讲解清楚,不能让学生脱离课堂。第三,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实际应用,让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思想以手工的形式绘制出来。第四,高校教学课程要合理安排。不能将最原始的想法改变,计算机只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用以辅助设计,不能摒弃原有教学方法,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还要结合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要将新旧事物相结合,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篇10

(2)教师作为主导。在计算机教育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教师都处于主导地位,其作用是通过对书本中的知识进行归纳、分析及总结,结合教学要求进行课前准备。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对重点进行把握,对关键点找出,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分析及解释,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能够有效的接受教师所传达的任务,从而在分析及思考中将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该模式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分析、引导及监督,而学生虽然作为主体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会更为显著。

(3)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模式下,任务作为基础,缺乏任务状态下,驱动则无法实施。而驱动作为过程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若没有驱动存在,任务再好都无法得到合理的完成。导致任务驱动法的推广及应用的意义得到丧失。所以,在学习活动中必须通过驱动使学生进行认真投入的学习,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积极的完成。在该过程中,学生发挥着主体作用。只有主导和主体的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效果

任务驱动教育方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实践过程,通过该实践对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得到证明,其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内容:

(1)能够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掌握。在任何一次教学活动及课堂中都有教学内容存在,这就是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进行明确的关键。只有任务得到明确,教师和学生才能对该任务进行围绕从而进行完成。教师对任务进行布置时应具备明确的意图及针对性,按照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要求,促使学生及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都能实现轻松自如的效果。

(2)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由于计算机课程存在较强的实践性,因此要求学生自身应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师通过将所传授的知识及技能在任务中进行体现,使学生首先对任务进行明确,教师再通过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从而对学习方法进行掌握,进一步将学生实现任务独立完成的目的。学生在对任务进行不断完成中,会对其中成功的乐趣得到体会,从而将其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得到激发。

(3)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得到提升。在计算机教育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使得每一个层次及每一道程序都有具体的任务存在,要想实现任务的完成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得以进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对各种问题进行发现,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就是体现学生积极参与能力的关键。

二、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占据较大部分的则是上机实践课,计算机教师通过对学生上机实践进行组织的方式是其主要的教学工作之一,也是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体现的主要内容。在计算机课堂中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

1.对学生上机任务进行布置

作为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任务需要老师结合学习内容、上机目标以及学生实际对本节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明确的目标任务在后期学习及任务的完成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运用对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在各项任务中将所学知识进行隐含,促使学生不仅对任务进行有效完成,而且还对本节知识及技能得到合理的掌握。

2.对教材全局进行把握,精心对任务实施设计

与数字教育的要求相结合,由于教学属于发展性的教学,所以在实际课堂中应进行自主学习,以此决定的任务应通过师生之间相互讨论或结合学生自身需求进行提出,促使每一个学生的个人兴趣及个性需求才能得到明确,学生通过结合自身的内在需求从而实施研究及学习,该教学方法的运用才能被学生所接纳。任务设计作为教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在任务中得到引入,通过教师的知道,使得学生通过任务对所学的知识及技能得到合理掌握。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得学生学习的目标性及方向性得到明确,从而在整个目标完成上对注意力进行集中,这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任务要求下对教学内容及操作技能得到掌握。

3.对任务的思路、操作及方法进行完成

在对上机任务进行布置完后,先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对任务目标进行分析,从而将存在的问题得以提出。问题提出后应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解决,此时教师可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及启发。最后,运用多媒体演示或讲解的方式,对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或步骤进行提出。

4.学生上机任务的完成

当问题提出及执行过程设计好之后,学生则需要运用各种方法、途径及手段对上机任务进行完成。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发挥着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得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及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不仅使学生对整个认知过程进行亲身感受,对知识的应用及理解得到完成,而且还能将学生对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得到显著提升。其次,在学生对上机任务进行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个别进行加强指导,使得学生的探索能力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学生的探索及研究性学习的运用,能够快速将任务向自身认知结构中进行转化,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在该环节的作用下,教师应在每个学生中进行深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并将学生实际的上机状况进行登记,从而为后期的计算机上机评定作为参考。

三、计算机教育教学中任务驱动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1.任务的设计应有针对性存在

在设计任务时应对学生的特点、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进行关注。学生年龄段的不同,或是相同年龄段也有不同的知识接受能力存在。因此在对任务进行设计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的专业文化知识、年龄、认知能力以及兴趣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

2.在设计任务时应运用较强的可操作性

计算机课程作为一门较强实践性的课程,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机课程上进行使用时是不可行的,所以教师应对任务的可操作性进行关注,促使通过上机操作即可将设计的任务得到完成。

3.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进行体现

在对任务驱动法教学方式进行设计时,要求师生应对传统的观念及角色进行改变,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强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及组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学习任务进行完成,在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促使学生自身的思维、知识及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篇11

1.实践是衡量学生计算机知识掌握的标准

计算机知识本身就是要通过实践和操作,才能切实掌握操作要领,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标准。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是指计算机技术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为了保障中职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计算机知识,保障计算机教学有效性,教学中必须注重实践。并且通过实践操作,教师还能够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调整教学策略,中职计算机教育加强实践意义重大。

2.实践是用人单位选择的标准

中职教育相对高中教育更加有针对性,中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教育内容多和用人单位需求有直接联系。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技能,不仅是为了完成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增强就业能力,满足就业条件。计算机作为现代就业必备技能,只有强化实践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具有独立操作能力的工作人员,而不是一个学生。为了保障中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计算机教育中必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1.Photoshop教学策略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以往Photoshop教学多是以教师演示和讲解为主,留给学生独自练习实践的时间较少,例如,Photoshop中命令和菜单的使用,学生在课堂上仅一味重复模仿教师操作步骤,仅完成了教学任务,却无法真正理解命令的使用和操作。一旦换一个软件版本或换一张图来操作,学生自己就无法独立完成操作,实际上这种模仿学习的方式,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每一个步骤的真实意义。想要提升中职学生Photoshop实践能力,就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要让学生盲目模仿练习,而是以行动为主导,自主探索,加强操作,切实有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办公软件教学策略

办公软件教学是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核心内容,办公软件教学包括了文字处理、表格制作、幻灯片制作,等等,计算机软件应用十分广泛,大到社会统计,小到会议记录,很多工作都涉及办公软件使用。中职计算机教育加强办公软件实践能力培养意义重大。模拟职业情景教学融入中职办公软件教学中,利用职业情景让学生独立进行办公软件操作,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网页制作教学策略

篇12

2.1教学大纲

美国大学计算机的教学大纲和国内的教学大纲差别非常大。美国大学计算机的教学大纲是为计算机教学服务的,基本上和行政管理没有关系。它是教学规范要求,而不是形式要求,它会列出完整的教学要求细节,也是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方向。每个教师在每一学期都可能重新修订同一门课的教学大纲,使得所传授的知识点能保持与时俱进。课程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材、参考书、网上参考资料,有些还会细化到每一次课的具体教学时间、地点、内容与具体要求等。教学大纲所列教材一般都有两本以上,参考书少则五、六本,多则数十本,参考资料所列文章和有关专著相关章节有的多达上百篇,而且多是本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教师基本上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讲课,学生按照教学大纲预习和复习功课,教师有时还会在授课时临时加入一些前沿知识。因此,教学大纲是经常需要修订的。同一门课程,每位教师每一轮授课的教学大纲都可能不完全相同。

2.2课程考核

和国内计算机课程考核不同的是,美国大学课程成绩评定包括课内与课外、笔试与口试、理论与实践、过程与结果。具体为:课堂参与(ClassParticipation)、班级测试(In-ClassQuizzes)、问题与案例(ProblemsandCases)、设计任务(ProgrammingAssignments)、小论文(Essay)、家庭作业(HomeworkandIn-classWriting)、第一次中考(FirstMidtermExam)、第二次中考(SecondMidtermExam)、第三次中考(ThirdMidtermExam)、期末考试(FinalExam)等,并根据各学科课程性质、类型、目标的不同,成绩评定的各项取舍、标准和权重也不同。

2.3作弊处理

作弊在大学中具有世界普遍性,但在美国大学里,发生作弊的概率非常小。诚信是美国社会的基石,作弊直接联系到学术诚信,因此,作弊基本上等同于犯罪。国内那种严重试卷抄袭,监考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景在美国大学里是看不见的。不管是考试作弊还是其它类型的作弊,一旦败露,将会面临严重后果。在美国社会中,很多制度是程序化的,看似僵硬,但具有合理性。几乎任何一种错事,都有事先定义好的处理程序,实际操作时只需按照步骤,按部就班就能很好地处理。大学也是这样,万一哪位老师想走捷径,别出心裁,最终出了问题,不但会给学生,也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烦恼。作弊处理程序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老师首先和学生进行沟通,给予学生一个解释的机会。所以处理程序都是秘密进行的,既不伤害学生自尊,其他学生也不会知道。美国社会极其注重个人隐私,作弊处理也一样。如果学生承认作弊行为,任课教师可把他这门课程记为零分,也可视情况处理。主管部门原则上视学生学习情况和作弊影响情况给出处罚意见。如果是初犯,会面临警告处分并记录作弊在其诚信档案中。如果学生多次作弊,则有可能被开除学籍。从程序上看,相关的处分和沟通都是无痛且透明的。相关部门和老师不会从道德上去谴责学生,其他老师和同学也不会知道。这样隐蔽的好处是学生不会因此而受到歧视。所有程序都是保密的,即使学生被开除,不相关的人员只会看到一个学生不见了,但不会清楚是什么原因。否则,学生可能会拿起法律武器相关老师和部门。这大概是美国社会尊重个人隐私最好的例证。

3教学组织方式

3.1上课点名

某著名大学曾对本科生课堂教学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非常令人意外。在随机抽取的608名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中,只有86名同学从来没有逃过课,比例为14%;其他522名同学都有逃课经历,比例为86%。其中,70%的学生逃课后会去参加社团活动、上网、玩游戏等。在美国,社团活动会占据学生不少时间。美国大学也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可让学生的大学生活更多地贴近社会。有些美国大学甚至将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看作是招生录取和评定学生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多数老师上课不会主动点名,上课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进入教室,不用敲门,也不必得到教师允许,多数学生会直接走进教室。但一般来说,迟到依然是对教师不礼貌的,如果学生缺课太多,从另一侧面也反映了该教师课堂吸引力、亲和力及其他能力的不足。有些教师会课堂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得到一张卡片,下课时,学生写上自己的姓名和序号,并将卡片交回教师。这也是一种变相点名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并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3.2课堂教学

美国大学的计算机教学有如下原则:①师生间的积极沟通交流是被鼓励的;②强调学生间的交往与团队合作精神;③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④教师应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⑤相信学生,认为每个学生都能成材;⑥尊重学生多样性的学习方法,尊重学生的才能。根据以上原则,美国大学的计算机教学一般会围绕一定主题进行讨论,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从教师的角度看,教材及参考资料只是一种教学工具,它们可以为师生交换意见和开展学习讨论提供帮助;对学生而言,教材不过是辅助学习的工具,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考试宝典,死背教材不一定能获得很好的成绩。以大学计算机教材为例,其行文方式多为谈话式、探讨式或案例式,表达形式新颖、流畅,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体现了教材为学生服务的教学理念。教师多喜欢小班教学。美国大学的教学班规模通常都不大,一般课堂的规模在20~30人。多数教师喜欢圆桌会议的教学形式,有的教室虽然配备座椅,但教师更愿意让学生呈弧形围坐在自己周围。教室的教学设备相当齐全,多配备有多媒体、投影仪等设施。多数中小型教室的桌、椅都可以移动,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组合,重新布置。学生课桌上多配有电源插线板、计算机网络接头,方便学生课堂使用。美国大学计算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教学。在整个授课过程中,答疑、小组工作、读书报告、实习、实验、社会调查等教学方法穿插其中。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们所普遍采用,同时配以传统的板书、幻灯、投影等技术。美国大学课堂一般较为活跃,教师表情丰富,有时甚至动作也非常夸张,力求吸引学生参与到整个课堂活动中来。在任何一个授课环节,学生随时都可以举手提问,也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学生提问频繁成为美国大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每堂课结束前,教师都会提示下一次课的教学内容,给出学生需要重点阅读的文献资料,包括相关教材的章节和重要的文献报告等,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3.3办公时间

大多数美国教授(包括副教授)都会有自己的办公室。一门课选课前,会在教授各自的网站上公布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考核方式及教授的办公时间。有些老师为了吸引学生,甚至会在网上学生集中的地方课程广告。办公时间一般一周两次,如果有助教,通常也会公布助教的办公时间。在此期间会看到不少学生排队在办公室外,一个个依次进入教授的办公室向教授(或助教)请教和讨论问题。助教会承担批改作业和课程实验教学的任务,学生也可以和助教讨论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知识点和难点,以及其它感兴趣的话题。

篇13

(2)学生缺乏正确使用计算机文化教育的理念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领域也频繁出现许多“黑客”攻击“盗取”信息诈骗等问题。这些人大多都是计算机高手,他们利用自己超高的计算机水平,做一些危害社会的事情,给人们带来严重的影响,让人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阴影。然而,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文化理念教育,没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没能正确发挥计算机这一技术的应用价值。

2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1)高校教学观念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高校计算机教育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高校教学观念落后,和先进的科学理念严重脱节。教师只是一味地凭借自己以前的经验教学,而不去主动加强对计算机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了解,缺乏创新精神。

(2)教学内容和计算机技术发展有一定的差距。

高校计算机教育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是保证大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目前,高校所进行的计算机教育与社会的真正需求有一定的差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锻炼得少,没有进行专业系统的训练,导致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操作当中。此外,高校没能及时关注当今社会实际需求情况,在计算机教学内容上没能更新,形成与社会需求不符的这一现象。

(3)高校的计算机教育跟不上科学技术的进步。

计算机技术在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也逐步离不开计算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计算机教育有一定的冲击。毕竟高校计算机教育赶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是以个循环渐进的过程,要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才能有更好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所以,这会使高校计算机教育和科技进步存在很大的落差问题。

3解决方法

(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做到统筹规划,注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除了要在教学研究方面提高外,还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高校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计算机的专业培训,还应该有计划、有组织地派遣教师参加一些和计算机相关的活动,以提高教师的视野。要不断地更新教师队伍体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平时的教学当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教学,以便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出丰富的创新精神和教学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好的引导作用,采取有效地措施给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能力。

(3)构建校企动态合作关系。

因为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最终要输送到各个企业中,所以,为了使学生能够得到多的锻炼机会,受到企业的认可,就必须要和企业达成合作关系。高校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同各大企业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以便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训,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