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教育扶贫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国外如日本、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相对较早。日本的教育扶贫实践最为典型并具有借鉴意义。20世纪初,随着日本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大量农村居民涌向城市,大量的失业、无业人群聚居东京的城郊,成为当时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鉴于此,日本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实施了几个主要教育扶贫政策:其一,在特殊地区尤其是贫困人口聚集的地区建立贫困学校;其二,在收容所设立附属小学;其三,成立专门的夜校;其四,重视偏远山区的教育扶贫。美国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美国政府的重要任务,通过制定专项政策,确保农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设立专项资金,完善农村学前教育机构条件;采取专项措施,保障农村学前教育优质师资,对提升美国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上世纪60年代,英国则采用“差别原则”实施“教育优先区”方案和“教育行动区”计划。
二、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的关系与作用
同志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教育扶贫作为一种扶贫开发的方式,是针对农村地区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下的现状所提出的一项旨在提高农村及边远贫困地区的受教育水平,提质高农村地区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举措。这对提高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教育扶贫工程的实施也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分布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维护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最终实现全国教育事业的“先富”带“后富”,达到“共同富裕”。
(一)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的关系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它既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超越,是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的统一,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教育公平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亦或是在古代和现代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的现实矛盾情况下,教育公平的问题愈发凸显和激化。教育公平有三个层次的目标,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必须包括这三个层次:(1)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3)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很多手段和途径,包括政策制度的保障、经费投入、教育信息化等。教育扶贫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手段之一。它通过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进行教育投入和教育资助服务,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或者是使其获得一技之能,增加其人力资本,以提高其生活水平。因此,教育扶贫与教育公平具有一种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篇2
细致分析存在以上两个问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的影响,近几年来经济的普遍快速发展对企业传统生产思维冲击很大,生产思维方式的创新已经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所以导致职工在转变生产思维和适应经济发展方式上很难与社会发展总体趋势同步。其次是企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由于企业产业调整导致了传统用工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使得职工在生产过程中背负了很重的思想负担,有了一定的工作压力。在外部表现上就体现出了强烈的求知需求,有了很大的危机感,这也直接造成了职工工作思想的极度不稳定。第三是企业教育培训机制的影响,企业教育培训机制还没有完全适应企业快速发展和企业改制的需求,在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上存在缺陷,不能及时解答职工思想的困惑,不能很好满足职工提高技能的基本需要。综合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因而导致了职工思想上没有对企业产生依附感和信任感,因此在生产工作过程中思想分散,缺失了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工作信心,直接影响到企业品牌的创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正确来引导员工端正工作态度、教育培养员工不断提高素质、塑造良好的企业生产经营和文化发展氛围。其根本任务就是用先进的思想教育启发每个员工,解决员工的思想认识问题,以达到转变员工思想、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积极性的目的,使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引导广大员工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有效地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够促使广大员工齐心合力、凝思聚力地投入到企业服务品牌建设和行业形象建设的战略策略中来,才能够推动企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三、对策和建议
篇3
为解决农村教师数量匮乏和整体质量偏低的问题,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启动“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硕师计划”是通过选拔一批优秀的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录取为“硕师计划”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师生”),并与省、县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签约正式聘为编制内教师,并到县、镇及以下中学任教。截至目前,该计划已在全国31个省(市、区)先后实施,参加推免工作的高等学校累计86所,承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高等学校达73所,共有9000余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奔赴县镇及以下农村中学任教。“硕师计划”的实施可大致分为阶段:第一个阶段(2004年至2005年)为试点阶段。培养方式采取“1+1+1+2”,服务范围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高中。第二个阶段(2006年至2009年)为推广阶段。培养方式调整为“3+1+1”,服务范围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学校,以中学为主。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为完善阶段。培养方式由“3+1+1”五年制改为“3+1”四年制(前三年在任教学校边工作、边学习,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学课程,完成论文答辩),服务范围由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扩大到所有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并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结合实施。
“硕师计划”的实施,为扶贫县学校输送了一批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不同程度地缓解了农村教师匮乏的矛盾,提升了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激励了大学毕业生献身农村教育事业,到基层建功立业;探索了一条为农村学校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有效途径。
一、影响“硕师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
“硕师计划”的实施是一项探索性和复杂性的工作。所谓探索性是指这项工作属于新思路、新改革、新举措,没有现成的做法可以仿效,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在实施过程中确立先进培养理念,完善科学培养机制,探索有效培养模式。所谓复杂性是指“硕师生”培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可谓“点多、线长、面广”。“点多”是指决定“硕师生”培养质量的要素多、节点多、环节多,既有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又有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撰写等。“线长”是指“硕师生”学习和服务时间较长,在职边工作边学习三年,脱产集中学习一年。“面广”是指涉关单位部门比较广泛,既有教育部主管部门、省(市、区)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又有推荐学校、培养学校和接受“硕师生”的农村中学。
“硕师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其复杂性的特点,要始终把培养质量提到应有的战略高度,农村教育不仅需要大量教师,更需要大量高质量教师。近年来,笔者围绕“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现状及实施策略”这一课题研究,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硕师计划”实施以来,其培养过程缺乏有效监控,其培养质量缺乏有效保障,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主要影响因素。
1.生源质量整体偏低。教育部规定“硕师生”的推免条件有三条:一是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教育工作;二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能按时获得学士学位;三是服从省(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志愿到农村学校任教。从这三个条件来看,作为研究生入学的选拔标准,缺乏明确、具体的质量要求和能力考核标准,准入门槛偏低。另外,“硕师计划”的生源绝大部分是培养学校的本科毕业生,入选后仍在本校就读,属严重的“近亲繁殖”。因此,从入学条件和培养环境看,“硕师生”的生源质量先天不高,又在本科所在学校就读,难免出现培养质量不高和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
2.培养过程缺乏监管。“硕师生”的培养涉及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撰写、评阅、答辩等环节,这些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完整培养体系。课程学习是他们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教育基本理论的主要途径,实习实践是培养他们教育教学能力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基础平台,学位论文是提高他们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基本保证。目前,由于“硕师生”的培养采取“3+1”模式,即前三年在签约学校顶岗任教,除了寒暑假集中上课,其他时间与培养学校少有联系。最后一年到培养单位开始脱产学习硕士阶段的核心课程,同时准备毕业学位论文的撰写、评阅、答辩等相关工作。这样的培养模式自然导致培养环节很难有效衔接,培养过程很难把握和控制。
3.导师指导不到位。随着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在高度重视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大力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面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持续增加、研究生培养类型日趋多样的现状,各培养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扩充教育硕士指导教师的数量,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和水平。目前,很多学校由于教育硕士导师缺乏,只能放宽遴选条件,从而导致教育硕士导师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下降。另外,限于客观因素,一些学校50%以上的专业学位导师是由学术型导师兼任,尽管这部分导师具有丰富的指导学术型研究生的经验,但对于指导教育硕士研究生,还缺乏指导实际,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硕师生”属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更强调综合能力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导师的精心指导。但目前导师责任心不强、指导不到位现象时有存在:有的导师以学术型研究生模式指导教育硕士,缺乏专业指导能力和水平;有的导师属纯粹的“师傅带徒弟”,缺乏现代教育指导理念和经验;有的导师所带研究生过多,根本指导不过来;有的导师教学任务过重,社会兼职过多,无法完成指导任务。
4.管理制度不健全。“硕师生”的培养有别于普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能完全套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和管理制度。目前,有些学校对“硕师生”的培养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培养方案上,只是对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等基本环节做了简单的微调。在管理上,不同程度地仍在执行管理学术型研究生的规章制度。这种简单移植套用现成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只能是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科学研究能力不强、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不专的“夹生饭”。因而,针对“硕师生”培养的特殊性,要积极探索科学的培养机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培养质量。
二、保障“硕师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策略
过程控制是为达到规定的目标而对影响过程状况的变量所实施的操控。在“硕师生”培养过程中进行过程控制,就是对“硕师生”的“教育输入、教育过程和教育输出”全过程的控制。教育输入涉及生源质量、招生制度、研究平台、科研环境和导师水平等;教育过程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方式、学位论文、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等;教育输出包括课程学习效果、论文质量、学生素质和社会反映等。强化过程控制就是要操控好影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关键环节和关键阶段。
1.以完善选拔机制为前提,努力提高生源质量。首先要严把“人口”关。“入口”决定“出口”,生源质量犹如原材料质量,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前提要素,“硕师计划”实施以来,生源情况备受关注。一度出现了准入门槛虽低但仍不能吸引大量优秀应届本科生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中学条件普遍较差,城市学生很难适应农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二是三年后免试免费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时间过长,对他们吸引力不大,他们认为想读硕士途径很多。三是学生缺乏艰苦创业,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理想和信念。四是国家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服务农村教育的信心动摇。为此,要解决生源质量问题,首先,需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其次,要完善、落实“硕师生”的优惠政策,以政策吸引人,用待遇留住人;再次,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热爱农村教育事业,到基层建功立业的高尚品格;最后,要完善推荐考核程序和办法,侧重考核综合素质和能力,把更多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纳入“硕师计划”。
2.以优化培养方案为重点,积极探索培养模式。科学的培养方案是质量的保障。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与“硕师生”的培养模式和学习特点相适应,密切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与本科阶段所学专业和课程相衔接。实现课程模块化,将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教育实践研究”等五个模块。课程内容要注意知识的更新和拓展,体现前瞻性和实践性。课程学习是“硕师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其掌握学科专业基本知识和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的主要途径。课程安排要科学合理、衔接有序,根据“硕师生”培养方式,学位基础课安排在前三年,通过寒暑假面授和学生自学完成,核心课程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集中学习。课程学习采取分散与集中、自学与指导等不同方式,课程考核办法规范、标准严格。“硕师生”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论文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培养学校导师指导、任教学校导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学习、工作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
3.以提升业务能力为核心,科学安排实践训练。“硕师计划”的实施,目的在于培养大批高学历、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骨干教师,进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和农村教育质量。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使“硕师生”具备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新人服务期的“硕师生”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还不具备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水平,教学能力不高,教学经验不丰富,这就需要在有限的三年时间里,不断强化教学训练。在培养过程中要实现培养学校与任教学校、理论与实践的多边互动,密切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完善培养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机制。依托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开展优秀教师的传帮带活动,通过开展优质课评选、公开课观摩等活动,使“硕师生”得到全面锻炼,使其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尽快从教学新手成长为教学能手。
4.以建立双导师制为关键,强化联合指导力度。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双导师是指给“硕师生”选配两个指导教师:一个是培养学校的导师,另一个是任教学校的导师。建立双导师制,就是要加强培养学校与任教学校导师的联合培养和指导。培养学校导师一般偏重于学术型,其指导任务侧重对研究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他们具有教师专业背景,了解教师职业技术要求,熟悉研究生培养规律,对“硕师生”的指导具有稳定性。重点在于对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选题、撰写、答辩的指导;任教学校导师一般偏重于应用型,其指导任务侧重对“硕师生”实习实践的训练和指导。他们是从基层中学选拔的具备高级职称的职业型导师,多年从事中学教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硕师生”试教阶段的培养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能够提高“硕师生”对教学实践的感知和体验。双导师的建立与实施,既有利于“硕师生”理论水平的提升,又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是“硕师生”培养的有效模式。今后,如何进一步明确双导师的岗位职责,如何进一步调动双导师在“硕师生”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需要政府和学校建立起配套的奖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篇4
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创办于1955年,是福建省最早创办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之一。学校秉承“团结高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服务基层”的办学理念,以“铸造师魂,提升师能”为目标,充分发挥“研究、指导、服务”功能。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沿革变迁,现已发展成为具有一流教研、培训特色的进修校。学校配足配齐办公、培训、教研需要的专用计算机130多台和10套多媒体演播设备,拥有藏书3万多册。开通了学校网站,建立了资源中心,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学校各项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充分地发挥了教研指导和师资培训的职能作用。
培训处积极推行强师兴教工程,大胆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探索“研训一体”的培训改革,试行多元化培训管理机制。在培训模式上,采取研训结合、名师讲坛、联片送培、课题拉动、任务驱动、导师带培、异地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在培训方法上,采取了与福州名师工作室送培下乡相结合、与市直学校支教相结合、与县学科工作室送教下乡相结合、与县教科研活动相结合、与校本研训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师培训实现了五个转变:从传统集中办班向联片送培下乡转变;从单纯理论讲授向提升课堂实践能力转变;从研训分离向研训一体转变;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从培训者定课题向受训者选课题转变。这些方法与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受到了上级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基层教师的欢迎,被市教育局列为培训改革样板在全市推广。
中小幼教研处坚持以课例为载体,以专业引领,行为跟进的研训结合方式,聚焦课改实验、聚焦有效性教学、聚焦教材研究;注重对“达标课”“研究课”“示范课”和“优质课”四种课型的研究;采取教学视导与常规检查相结合,专题讲座与问题探讨相结合,送培下校与教学研究相结合,课题探究与常态教学相结合,校本教研与校际教研相结合,专题调研与“教学扶贫”相结合;推广情景示范式、专题研究式、学习反思式、临床诊断式、专业引领式、资料包式、论文交流式七种校本教研的模式;重视名师工程建设,鼓励名师“带一支队伍,抓一个项目,出一些成果”,“拓宽交流渠道,实现自我超越,打造科研特色,创造展示机会,加强辐射效应”。充分发挥教研员和“本土名师”的引领作用,有力推动了我县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闽侯县委、县政府、教育局领导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每年拨出100万元作为名师工程专项经费。建立了13个学科网页为一线教师提供指导,开展了教学扶贫、课堂展示和巡回讲学等形式多样的送教下乡活动。2010年选派了87位中小幼名优教师、教研员前往华东师大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挂职研修,丰富了教研员、名教师教育教学阅历,开阔教育教学视野,提升了教科研能力。同时教研员每年走出县外、省外授课,举行专题讲座以及教材培训等达30多场次。
近3年来,学校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12项课题研究,在正式刊物上发表了40多篇论文,其中《农村学校“研训一体”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闽侯县“研训一体”培训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文章获2010年度全国教育改革论文一等奖。已结题的国家重点课题《初中英语课堂优化与课程标准实施》研究成果得到国家外语教学研究中心张志源主任和省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学校被授予华东师范大学“研训一体化专题研究基地”、福建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基地”。此外,近年还荣获全国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组织管理先进单位、福建省干训工作先进集体、福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奖项。
篇5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 胡章记:我校从2004年起开展以“铸造诚信人格,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教育管理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首先,诚信教育实现“三个渗透”:一是诚信认知渗透到师生头脑。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诚信教育活动,广大师生以“失信为耻,守信为荣”为信念,诚信意识明显增强,诚信素养不断提升。二是诚信活动渗透到家庭,把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扩大诚信教育影响力。学校通过“给家长一封信”、“家庭报告书”、“家长座谈会”、“家长监考员”、“通报表彰与批评”等形式,发文的范围是全校师生、生源所在地党团支部、受表扬和批评学生的家长。三是诚信理念渗透到社会。学校通过“扶贫支教”、“三下乡”活动及对毕业生跟踪调查,与用人单位加强沟通合作,使诚信教育向社会延伸,引导学生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诚信求职。诚信就业已经成为学校一张亮丽的名片,2004-2010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当年全区高职高专平均就业率的前列。学校的诚信教育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辐射作用,百色市田东县委书记王西冀曾感慨地说:“广西警专学生诚信做人、诚信做事,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我们要从打造诚信县委、诚信政府、诚信企业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打造诚信田东。”
其次,诚信实践实现“零作弊”、“零欠费”:一是创设“三种考场”,实现考试“零作弊”。2007-2010年,诚信考场有52243人次参加考试,三种考场共210076人次参加考试,无人违纪,实现“零作弊”。二是开展“送温暖”活动,实现学生学费“零欠费”。学生欠交学费是高校办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棘手难题,通过及时的扶贫助学活动,自2008年以来,全校学生无一人拖欠学费,成为广西高校中无欠交学费的学校。同时,取得六项成效:一是学生和家长对党和政府的感情更深了;二是贫困生的大局观念增强了;三是师生关系更加密切了;四是同学之间的友情更纯真了;五是贫困生的经济压力解除了;六是不诚信的学生诚信了。
经过六年探索实践,我校诚信教育管理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2005年初,学校成立了诚信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课题组。2006年,诚信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理论与实践被评为广西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2007年,由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高校诚信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同年,“诚信教育管理探索与实践活动”获广西全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成果奖。自2004年起,我校师生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有关诚信教育研究的论文300多篇。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是我国政府从2003年开始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的一项资助政策,中央财政负责提供免费教科书,地方财政负责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对尽快实现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解决贫困家庭中小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农村反贫困的一项重要举措。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省,有14个世居少数民族,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和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其中有少数民族人口429万,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62.9%。由于历史、文化、自然等多种原因,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贫困问题突出。截止2009年底,四川省有民族自治地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个毕业论文格式,占四川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55.6%。四川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约135万人,占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的30%。近年来国家为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其中“两免一补”政策是一项重要的举措。这项政策实施6年多来对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反贫困起到了哪些作用,具体在哪些方面对贫困农户产生了影响,影响程度如何及怎样使政策更加完善,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二.“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对四川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反贫困的影响评价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投资是一种极为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它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增进个人和社会福利,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学术期刊网。”[4] 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有效形式,其实施必将对四川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的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就业能力的增强、收入的增加等方面产生影响,进而加快他们脱贫的步伐。
(一)贫困农户家长教育观念增强
家长的教育观念大概包括两方面:一是与家长培养子女的目标和终极目的有关,包括人才观(家长对什么是人才以及希望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看法)和生育观(家长培养教育子女的动机);二是与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的选择有关,包括儿童观(对儿童及其发展的认识)和教子观(对教育子女内容和方式的看法)。[5] 家长的教育观念指导和约束着他们的教养态度和行为,并通过教养态度和行为影响着子女的个性发展。同时,家长的教养观念自身也受到社会文化、家长自身的经历、家长的文化水平及其所学的文化知识的影响。尤其是社会文化,它直接影响家长在教育上的价值取向,并在其教养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来。
图1 教育观念转变对贫困农户脱贫影响流程图
“两免一补”政策在四川民族地区实施后直接影响到贫困家庭家长的教育观念,贫困家庭家长都愿意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学校读书,民族贫困地区适龄儿童享受到了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失学率降低、升学率提高。随着入学儿童的增多毕业论文格式,贫困家庭的整体文化程度得到提高,进而提高了劳动力素质,这样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从而帮助贫困农户加快反贫困的步伐。(见图1)
(二)小学、初中学生入学人数显著增加
2005年四川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共同制定了本年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的“两免一补”工作实施总体方案,“两免一补”总投入4.1亿元。在“两免一补”政策的驱动下,四川省民族贫困地区的小学入学人数由2004年的122395人上升到2005年的153826人,初中入学人数由56990人上升到78115人。(见图2)
图2 2004年―2008年四川民族地区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入学人数
资料来源:《四川省统计年鉴》,2005年―2009年
对比分析四川民族地区小学、初中、高中入学人数可知,小学入学人数、初中入学人数显著增多,但是高中入学人数增加并不明显,因为高中阶段不是义务教育,因此“两免一补”政策不覆盖高中阶段的教育,家庭困难的子女在完成小学、初中教育后迫于经济压力一般难以继续升学。
(三)贫困农户教育支出成本降低,可支配收入增加
四川民族地区在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以后,小学生每生减负约200元、初中生340左右元。按我国2004年公布的绝对贫困线农村人均年收入882元计算,分别相当于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的22.6%和38.5%;如果加上寄宿生生活补助费,这个比例还要提高,这对贫困家庭带来了直接经济影响。具体而言,“两免一补”资金按标准落实到贫困家庭,即直接承担了贫困家庭的教育支出,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又减少了贫困家庭的总支出毕业论文格式,使其可支配收入增加,这样就使得贫困家庭的低收入状况得以改善,有机会将这些多出的资金投入到其它经济活动中,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见表1和表2)
表1 2004年四川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上缴学费标准 单位:元/人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书本费 85 80 92 96 95 96 180 120 80
篇7
[14]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网站. 奖助生命教育硕博士论文及期刊论文要点[EB/OL].http://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075&Page=26794&Index=3&WID=65cdb365-af62-48cc-99d9-f9e2646b5b70, 2015-03-25.
[15]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网站.补助学校办理生命教育特色校园文化实施计划[EB/OL].http://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123&Page=26522& Index=3&WID=65cdb365-af62-48cc-99d9-f9e2646b5b70,2015-02-26.
[16]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网站.生命教育里程碑――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生命教育中心揭牌[EB/OL].http://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088&Page=26770&Index=3&WID=65cdb365-af62-48cc-99d9-f9e2646b5b70,2015-03-23.
[17][21]钮则诚.从台湾生命教育到华人生命教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2-17.
篇8
1.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的独特性
云南是一个农业省,85%的人口在农村,75%的国民收入、70%的财政收入和80%的轻工业原料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农业在云南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又是多民族地区,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都十分复杂。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高原独特的立体垂直气候明显,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云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尤为突出。由于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种植技术和养殖方法必须因地制宜。因此研究好云南,对于全国各种不同地区农业都会产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这也正是云南农业文献的独特之处。
云南农业科技文献是记录农业科技与生产实践的载体。在内容上具有地方特点的天文、水利、自然灾害、气候、土壤、物产等资料,是反映云南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有价值的记载。一个学科的发展很大程度体现在其发表的文献中。地方农业是进行地方农业科研的情报保障。科研课题的实用性只能建立在充分可靠的情报基础上。云南地方农业科技文献反映了云南农业科技生产的历史、现状、动态和水平,记载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留存了无数理论方法、实验数据和科学构思,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利用这一丰富的情报源,不但可以了解本地区农业科技发展的动态和趋势,而且有助于研究全国其它地区农业发展的普遍情况,进一步促进教学、科研和推广应用水平的提高。因此充分发挥地方农业文献的优势,有力地开发这一智力资源,对深化文献情报工作,直接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大意义。
2.云南农业科技文献书目控制的针对性
云南农业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的高等农业院校,担负着为全省培养农业科技高级专门人才,开展推广农业科研、科技扶贫等重任,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大量的农业情报信息。农业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而且也是全省的农业情报中心。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云南省各地农业生产技术状况以及种植业、养殖业的研究成果、实用技术和先进经验。揭示出云南农业的地区特征与地方特色。针对我省特殊的省情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依靠我馆54万册藏书,6388种期刊,4000多份内部资料的优势,把分散在不同类型出版物中,不同藏书范围内的云南地方农业文献予以集中,加以报导。第一步就是对云南地方农业科技文献进行专题书目编制工作,有针对性地全面揭示馆藏,充分反映馆藏特色,这样不仅可以弥补现有检索工具的不足,还可以提高文献的利用率与查准率,具有较强的情报检索功能。
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目录的编制主要针对我校所开设的主干课和科研课题,包括粮作、经作、植保、园艺、畜牧兽医等。为了方便检索,目录的编制体例依照《中图法》农业科学分类表序列,目录后附汉语拼音为序的著者索引。著录格式完全依照国家标准检索期刊条目著录规则中析出文献格式著录,为建立云南农业文献专题数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信息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云南农大的图书情报工作也将采用微机处理系统,加大信息容量,加快传递速度,增强图书情报职能,提高服务能力,发展成以数据库为核心,以数据通迅网络为目标,兼有较强信息贮存和处理功能的信息检索咨询服务体系,目前主要是以数据库使用为核心。
3.开发期刊文献的重要性
期刊是重要的情报源,具有内容新、传递快、周期短、信息量大的特点。从已收集的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看,期刊论文占绝对数量,达90%。地方性农业期刊形式灵活、面广量大、综合性、时效性、地区性较强,它是本地区农业信息和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从云南农大图书馆收集的3767篇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看,农学、植保、园艺三部分论文分布在79种期刊中,省农科院主办的《云南农业科技》载文量最高,占30%;《云南农业大学学报》、《云南甘蔗科技》、《云南烟草》、《云南茶叶》、《云南热作》……载文量依排序递减。省内各地州发行的期刊如:《昆明科技》、《红河科技》、《曲靖科技》、以及省外期刊《西南农业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烟草》、《中国水稻科学》等也刊登云南农业科技文献。从期刊文献的内容分析,我省的烤烟、甘蔗、茶叶、水稻种植资源,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论文多,研究范围广。文献发表的数量随时间的增长而递增。由此可以看出开发利用期刊文献,引导读者利用,对深化本省农业技术改革,科技兴农都具有重要作用。
4.利用本校文献的实用性
云南农大的著者既是科技文献的创造者,又是利用者。他们所生产的文献主要特征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充实教材内容、完成科研项目为基点。所研究的课题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与指导学生课程试验、毕业实习紧密结合。本校作者著述的论文反映了我校教学、科研水平,充分开发利用之,对于促进本省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扶贫、科技推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本校著者所发表文献的内容上看,侧重于农作物、经济作物、果蔬花卉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发表文献最多的是水稻病害研究、蚕豆病害研究、花卉病害研究等。这和省属重点植物病理学实验室建在我校有关。近年来云南农大著者发表的《云南农业生态》、《滇型杂交水稻》、《植物病原菌》、《云南甘蔗》、《云南兰谱》等专著,以及多种自编教材都是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为了运用现代技术和科学方法开发本校教学、科研人员的论著及科研成果,云南农大图书馆正在自建《云南农业大学科技论文专著、专利、科技成果数据库》预计收录3000多条信息。我们认为要想持续性地补充数据库内容,必须有可行的地方农业文献呈缴制度作保障。 云南农大图书馆围绕学校重点学科以及对硕士学位授予点的专业,开展定题、跟踪服务,对所收集的文献进一步深加工,撰写了《略述荞麦生产的现状和开发利用》、《云南农业抗病育种研究近况》、《优质米生产现状和开发利用概述》等三篇综述性文章。以最实用的情报形式提供给用户,均被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其中《云南农业抗病育种研究近况》还被云南省农学会评为优秀论文。农大图书馆还开展了跟踪本校重点科研课题,如:滇型杂交水稻及两系利用,云南烟草品种资源的收集和综合研究,云南水稻、烟草、马铃薯病毒鉴定,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云南省及其英国中部土壤侵蚀率和土壤保持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云南高原苹果园昆虫群落及害虫防治研究等专题情报服务。将所收集的农业文献以文摘或题录的形式提供给用户。此外还很注重情报服务投入、产出的效益分析,不断总结经验。
农大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少、边、穷地区。农村缺乏科技知识已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云南农大图书馆在收集地方农业文献的基础上编印了《农业科技信息》,主要报道我校、我省农业科研、教学所取得的成果和科技动态,其稿件覆盖面达60%以上。从本省实际出发,重点刊载具有云南特色的农业新技术、新方法,体现专业性、针对性以及结合农事季节的实用性的特点,到目前为止刊出60期,赠送省内外各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农村基层单位,收到了大量的反馈信息,深得基层农技人员的好评。大学生利用节假期带回家乡,青年教师下乡锻炼、扶贫带到农村,为广大农民提供时效好、针对性强、信息量大、参考价值高的实用信息,为科技兴农和科技扶贫服务。由此可见图书馆能够通过对地方农业文献的深加工,缩短与读者需求的距离。
5.强化用户情报意识的必要性
篇9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作为县级教研室应该一头挑起“教”,一头挑起“研”,两头关系均衡了,才能担负起一县的教研重任,让课程改革因我们而深入,让教学质量因我们而提高,让平山教育因我们而改观,不断向前。
一、走下去――由点到面,搞好基地教研
教研,实际就是“研教”,就是研究教学,改善教学。教研的内容必须从教学中来,只坐在办公室搞教研必然空洞和浮浅。搞好教研,教研员必须走下去,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教师队伍。
“走下去”的关键,是怎么走,走向哪里。
(一)研校情
教学讲究关注学情,教研则应关注“校情”。平山县作为一个贫困山区县,教学点多,分布广而散,路程较远,交通极为不便,边远山区的教师要参加一次全县教研会十分困难;加之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实施,农村学校生源逐年递减,再加上我县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导致了一些农村学校学生流失,与此同时,学生数量不足也带来教师人数的减少,部分学校尤其是小学科,一所学校一个年级往往只有一名教师,许多学科单人独岗,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相对困难,很难有效进行集体备课和校本教研。
(二)划基地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根据全县学校的地域分布,划分出了城关、南甸、岗南、回舍、古月、小觉六个中、小学教研基地;每个教研基地都以本基地的县直属中学或中心小学作为基地校,向周围学校辐射,形成协同备课、合作教学的教研基地;每个教研基地都分包给教研员,并由县直属中学或小学中心学校主抓教学的副校长担任基地负责人,负责基地教研课题的选定、参研学校的联络、专业指导的选定等工作。基地教研轮流在基地各个学校开展,并规定每个学校每学期必须承担一次基地活动,基地各学校的同学科教师必须参与。这样,就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之间、校长之间、教师之间的层层交流和互动,各个教学点上的教师也有机会参与集体备课和校际教研活动了;而且每次基地教研活动都要求教研员深入学校,参与教研,一年来,教研员几乎走遍了全县各个学校。
通过“走下去”和由点到面的基地教研,各个学校信息多了,活动多了,大家有共同的关注点了。大家在合作中寻找差异,在差异中发展特色,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激活了学校的教研工作,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了平山基地教研新生态。
二、领进去――由同到异,搞好校本教研
“走下去”的目的是“领进来”,即发挥教研室和教研员的引领作用,对各个学校的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进行专业指导。
(一)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即同一进度,同一课题,由教研室和基地学校根据基地的具体教学进度选定课题,由两所学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教学构思,展示不同的教学过程。大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有了比较,就有了压力,为了上好课,压力就变成了动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激发了上进心,调动了积极性,促使教师逐步从“要我教研”转轨到了“我要教研”,突破了一些学校小学科教师单兵作战的教研困境,为他们提供了合作互助和交流展示的平台,他们参与集体备课和投身教研的热情空前高涨。
(二)一课多上
一课多上,即同一个教师在不同班级上同一节课。大家先听该教师一节课,然后进行集体研讨,指出不足,帮助做课教师找到可提高、完善的空间,做课教师通过修改后,再上课;或集体备课之后按新设计上课,二次复听;之后,再由同一学校的不同教师根据听课结果,对集体备课方案进行再次修改,三次上课。这样,从一课两上到一课三上到一课多上,让教学设计在集体备课的探讨中逐步完善,也让大家切实感受到了集体教研的力量。
(三)主题式教研
主题式教研,即把教研选题自放给各个学校,各学期开学伊始,由各学校根据上学年教研中发现的问题,总结归纳,找出一个适合本学期本年度的教研主题,上报教研室;教研室根据各学校的主题,在听课、评课中有侧重地进行指导;最后和大家一起把这些主题提炼成课题。
这样,由同到异,促使教师们在备课、上课、评课、改课中逐渐成长。
三、钻进去――由浅入深,搞好课题教研
教研员“走下去”,“领进去”,促使、激励教师们扎实地“钻进去”,让教研上一个台阶,学校和教师就必须有自己的课题。课题研究,能够促使教研活动由浅入深,变被动为主动。
(一)问题变课题
我们在教研活动中,鼓励教师变问题为课题:从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题,从日常的教学中选题,从成功的教学经验中选题,从教师自身课堂实践的矛盾冲突中选题;选择有价值、有针对性、有可操作性的教学问题作为课题来进行研究,并让教师体悟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密不可分,研究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工作即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方案”和“报告”的撰写,又不能忽视实施过程的历练;既要重视开题时的“轰动场面”,更要重视实施进程的厚积薄发;既要重视课题的结题验收,也要关注研究过程中材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二)人人有课题
2011年,在教研室的号召和推动下,全县上报课题50多个,其中,被省教科所批准立项20多个,被省教育学会批准立项30多个,居全市前列。为了利用课题搞好教研,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做到了人人有课题,教研室还多次请来省、市课题专家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三)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勤于钻研,我们教研室语文组对课题《头脑风暴作文教学法在农村寄宿制中学的运用》的研究,引起了河北师大国培中心的关注和重视。这一课题由教研室语文组牵头,参与实验的有岗南、回舍、外国语、里庄、小觉等多所学校,2013年4月25日,教研员郭素青和课题骨干教师任增霞,被国培教育中心邀请,为农村骨干教师上了课题研讨课,得到了广大参培教师的好评。课题研究的相关论文陆续发表在《语言文字报》和《教育实践与研究》等报刊杂志,给教师们提供了以课题促教研的很好范例。
四、拉起来――由上到下,搞好网络教研
(一)建立平山教研网
为了更好地促进全县教研工作的展开,在县教育局的支持下,我们建立了平山教研网,给全县教师提供了一个合作教研的平台。各教研员都是本学科的网络管理员,每次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课件和教学反思,都在第一时间上传教研网,以便于同学科同进度的教师们参考之用。随着县域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平山教研网对全县教研工作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发展显示了越来越强大的功能。
(二)教研博客互动、交流
除了建立教研网,教研员还利用教育博客和同学科教师展开互动。有些平时不方便说的话,通过博客或留评发纸条等形式,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一些平时的教学问题就在博客交流中得到了解决。因为跟教师们交流语文到底是什么,我们写出了《语文就是一种爱》发表在了《语文学习》上;为了回答山区教师发来的纸条“巴东三峡,瞿塘峡最短,西陵峡最长,巫峡长度居中,可郦道元在《三峡》里却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是为什么?”我们写出了《巴东三峡巫峡长?》发表在了《中学语文参考上》;为了跟教师们探讨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我们写出了《语文课要上出书卷味》;为参与《中国教师报》关于“买师资和买生源”的网络讨论,我们写出了《愈演愈烈“两买风”》,发表在了《中国教师报》上……这类简评留言条等形式,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一些平时的教学难题在博客交流中得到了解决。
(三)探索教研新路径
在全县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是网络教研由上到下、由此及彼地促成了教研员和教师们的手拉手,心交心;是网络促成了我们的思想积累和教研论文及成果的形成;是网络把“要我教研”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我要教研”。网络教研给全县的教学探讨注入了新活力,让教师们感到了教研的快乐和幸福,看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契机;为全县教师的个人成长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五、站起来――由内到外,搞好培训教研
要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仅凭听课评课、教学探讨还远远不够。集中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岗前培训
为了以培训促教研,我们首先搞好新教师和特岗教师的岗前培训。每年的特岗培训中,县教育局局长、主抓教学副局长、教研室主任等都亲自备课,制作课件,给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讲授教研之道,培养新教师的教研意识。
(二)假期培训
每年的寒暑假,我们每位教研员都有自己的培训任务。他们汇总平时听课积累的各种问题,利用集体培训的时间展开全县集体大讨论。因为这些问题都来自平时“走下去”所了解的教学实际,教师们研讨起来非常有兴趣。这就避免了空洞的理论培训,让培训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
(三)山区扶贫培训
平山是国家级贫困县,是石家庄市教育局“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的对象之一。我们很重视通过扶贫过程的同课异构,与市属学校的教师同上一节课,很快发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极大调动了教师们的教研兴趣,大家学优点,评缺点,叹不足,找差距,夯实基础,提高课堂效率成了共同的渴望和追求;通过一课两上,大家积极研讨,一同改进,共同成长,让教研促进教师成长成为一项看得见、摸得着、能见效的活动。
(四)邀请专家培训
我们邀请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利用假期为我们进行专业培训。我们还邀请了特级教师余映朝为全县语文教师现场做课,并作备课指导。他们把最好的方法,最有效的课堂,最先进的理念带给了教师,让大家耳目为之一新,眼界因之开阔,让专业成长成为教师们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
(五)走出去培训
除了请进来,我们还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教师和校长走出去,去看看外边的世界。我们带领校长和教师到山东杜郎口、江苏武进进行考察学习。通过学习,一些学校还和当地学校结成了对子,进行一对一帮扶。有些教师还到当地学校跟进学习,或邀请当地教师到我们这里给本地学生上课,让大家观摩、体验其教学方法。
帮和扶都是为了促进教师们“站”起来自己走。通过由内到外的培训和学习,教师们的内心有了变化,教学形式起了变化,教研气氛有了变化,课堂效率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
六、编出来――由分到总,搞好论文教研
教研,教研,要到“教“中去,还要回到“研”中来,最后还要用“研”来为“教”服务。“研”要成为果,最常态的形式就是撰写教研论文。教研室根据日常活动,进行了以论文促教研的最后编辑和汇编工作。编辑工作主要分四个环节进行。
(一)校本课程开发
平山县地域广阔,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很丰富。各个基地根据自己的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特色编写了自己的校本课程:温塘的温泉,北冶的天桂山、水,三汲的古中山国,西柏坡的红色传统,合河口的驼梁等,都为当地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编写,促进了各基地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成为了我们教研的鲜明特色。
(二)课题研究集锦
今年3月,已结题的课题有三十多个;还有二十多个课题即将结题。为了更好地发挥以课题促教研的作用,教研室将已批准结题的课题结题报告的精华部分和一些优秀教研论文,摘录汇编,集印成册,下发给各学校,以指导教学和以后的课题研究。
(三)基地教研荟萃
一学期结束时,教研室都要对基地教研的同课异构教学设计、课件,一课多上的教案的屡次修改稿,以及主题教研的优秀教研方案进行汇总,并评选出优秀教案和教研成果,汇集成《基地教研荟萃》,下发各学校交流,并据此评选出优秀教研基地,在全县教学工作大会上予以表彰。
(四)西柏坡教研论文汇编
篇10
时光匆匆,白驹过隙。2004年9月23日,__初小全体教师眼含热泪,依依不舍地把__校长从__初小送到了__中心小学。一转眼,她在__中心小学从事管理工作已经五年了。五年来,她犹如一位杰出的园艺师,把这块贫瘠的校园阵地打理得生机勃勃。
她是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她认为,校长必须做到处处以身作则,事事率先垂范;校长必须以其才能管好学校的人和事;校长必须做到廉政、心正和辛勤……她是这样想的,她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
一直以来,__校长坚持以德治校。她时刻牢记“天下为公”的理念,发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格,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具备百折不回的硬朗作风,深信“身教重于言教”,凡是要求教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严格做到。
__校长坚持以才为政。对于一所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学校来说,科学管理取决于管理者的能力,取决于以其能力去组织队伍、培养队伍、优化队伍。校长的教育思想、观念、学识、精神是办学成功的关键。她是校长,工作非常繁忙。尽管如此,她却坚持挤时间温习文化知识,钻研教育理论,吸收管理经验,夯实知识功底。并且用理论指导实践,把实践升华成理论。她长期在坚持学习,并辛勤笔耕。几年来,她写两百多篇文章。2004年秋,她写的《微笑面对》和《感悟宽容》获得国家级科教成果特等奖,并在国际刊物《中华教育论坛》中发表;2005年春,她写的《从小事做起》一文获国级论文二等奖,在《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丛书中发表;__年,她写的教师示范作文获得__省教师作文赛二等奖,她写的诗歌《人格》和《纯洁》在《当代百家诗选》中发表;__年春,她写的《爱是温暖的阳光》获得__市品德学科论文一等奖;__年秋,她撰写的《我是一校之魂》获得__省名校文一等奖;__年6月,她写的《谈管理》一文获得国家级论文一等奖……。她说,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她将不断学习,不停耕耘。
作为校长,她把主要的管理精力放在“以教学为中心”上。因为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生命。为此,她始终以常规落实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培养合格学生为目标,加强两个“建设”,即师资建设和班务建设;开展了两项活动。即教研活动,教改活动;落实和完善一个计划,即国家课程计划;调整一个体制,即教学奖惩体制;严格三项制度,即考勤制度、教职工及班级考核制度、教职工奖惩制度;严明一项纪律,即考试纪律;培养两种习惯,即自觉学习,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为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我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计划
她按照省教委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师要按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要把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提升到执法的高度来认识,在增强执行教学计划意识和自觉性的同时,学校严格管理,以保证全部课程,特别是音、体、美、品、自、劳课程的落实和质量的提高,将“两操”活动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轨道,使活动课落到实处,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促使学生主动发展,使活动课实现由随机无序到规范化的要求。
2、规范教学环节
不管东南西北风,狠抓常规教学不放松。抓常规教学必须做到重环节、讲过程、看实效。她坚持对常规教学情况进行一月一大查,一周一小查,平日随时查。查备课,看谁备课有特色;查作业,杜绝抄袭坏习惯;查批改,严禁错批和漏改;查辅导,课堂内外相结合。这样就做到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
教研教改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成功之路,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她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学习身边或外地经验,并结合我校的校情、学情,积极探索出合适的教法。①注意上好每一堂课;②每学期安排教学活动月;③安排好说课、讲课、听课、评课、
教案及作业展评,互相学习,共同提高;④要求教师写心得体会或教学论文,教务处汇编成集。教研、教改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师教学、教研的水平。 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必须把它当重中之生的工作来抓。这项工作除了制订制度、签订责任状之外,还必须做到勤督、勤查、勤管、勤宣传。每天上午课间操做完后,__校长都要对学生进行集训,集训的首要内容就是总结近两天与安全有关的好坏典型,褒优贬劣之后,她还要领学生齐读:“热爱生命,注意安全!”每一次行政会、教师会、师生大会,她对安全工作逢会必讲。每时每刻,她都要安排政教处抓安全,值周领导查隐患,少先队干部督查量分并作好记载,班主任随时处理偶发事件,门卫坚守岗位,杜绝外来干扰。作为校长,她要求师生把即将发生的不安全苗头或口头或书面向她反映,然后她雷厉风行地解决问题,这就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大大降低了学校的管理成本。另外,在中午放学后,下午放学后、学生就寝后,她加强了课外安全管理和巡查的力度。烈日炎炎的夏日中午,她带领一队人马在校园周边的小溪旁、池塘边、河堤上汗涔涔地巡逻,防学生下水洗澡,防安全事故发生;寒风凛冽的冬日深夜,她冒着寒冷独自在学生寝室周围徘徊,防学生翻墙越壁夜逃外出上网。我们学校地居“闹市”,街上游手好闲的小青年常常来校黑我们学生的钱卡。为了排除外来侵扰,确保学生安全,实现学校封闭管理,为“封门”一事,她作为校长勤苦奔走相告,求索了几年,她写呈报、跑政府、求支书、磨嘴皮,历尽沧桑,终于在__年秋季封闭了学校东边历年来被作为群众过路道的侧门,实现了学校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封闭管理。从而基本上杜绝了令人头疼的外来干扰。
篇11
贫困是经济、社会和文化落后现象的总称。2010年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扶贫工作承上启下的一年。按照最新的扶贫标准(每人年收入1196元),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对象400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2%,绝对量依然庞大。按国际标准(每人每日1美元),贫困人口数量更多。同时返贫问题更加突出,短期贫困人口约占贫困人口比例的三分之二。[1]可见,中国农村反贫困任务依然艰巨。文章从财政政策角度出发,研究如何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一、财政反贫困的依据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着基础性作用。政府作为市场的补充,其职能主要被限定在公共品、外部性、自然垄断和宏观经济波动等市场失灵或失效的范围。政府履行其职能的经济手段主要是公共财政。市场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在经济发展中追求的是效率目标。按照市场原则,创造不同效率的人应该获得不同的收益,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应该按照其要素贡献获得相应的报酬,而各种原因导致的人们效率不同的客观差异却不被考虑。因此,单纯依靠市场作用社会保障,经济社会必然会出现贫富分化现象。贫富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会引发社会动荡,破坏正常的市场运行,降低经济效率。可见,市场无法依靠自身来维持长期稳定的经济效率和社会秩序。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政府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方面的作用龙源期刊。财政可以通过所得税、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直接补贴等手段来调节收入分配,对贫困群体给予扶持,使他们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通过财政投资、政策优惠等引导资源向贫困地区配置,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正是由于财政所具有的这种直接性和灵活性,使其在反贫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当前农村反贫困工作的开展应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
二、中国农村贫困形成的主要原因
1.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地理、气候、水文、资源等客观自然条件,地域自然环境差是贫困产生的客观原因。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中西部等边远高寒地区,这些区域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使得农村人口更易遭受自然风险的冲击。另外,由于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偏僻,远离城市和经济中心,国家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交通、通讯、电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短缺等原因,经济发展难以启动。尽管近年来农村贫困地区的电力、通讯、广播电视、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已有很大改善,但在普及程度及户均拥有量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因素都直接制约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2.教育水平落后。长期以来,政府对城乡教育投入实行不同的政策。城市里教育和基础设施,几乎全是由国家财政投入,而国家在农村教育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则相当有限,相当一部分由农民自己来负担。以义务教育为例,我国义务教育经费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 %,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不足30%,农民人均年收入仅有城镇居民的1/4 ,却要支付比城市更多的教育费用。地方政府承担着2. 3 亿中小学学生和几百万教师的义务教育经费支出,而其财政收入又是极其有限的。教育投入的不足,直接导致农村教育的薄弱和农民知识的贫困。据统计,2003 年全国初中生辍学率为2. 84 % 社会保障,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为5. 47 % ,并且每年农村还有130万名儿童完成小学教育后不能进入初中学习。受教育水平低严重制约着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增长。
3.农村保障体系不健全。在社会转型时期,要消除农村贫困,缩小城乡差别,我国的保障体系明显滞后。据统计,目前有40%—60%的农民因为经济拮据、生活贫困和医药费的迅速增长而无法正常就医,因病致贫的农村人口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农村公共卫生的长期匮乏使农村公共防疫体系处于极度脆弱的状况,一些已经消失的地方病死灰复燃,严重影响到农民的健康和发展。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三个方面。社会保障对农村的保障水平低、品种少、覆盖率不高。即使有的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由于社会保障工作开展的缺陷,很多地区出现了农村“退保”的现象。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也是农村贫困人口长期大量存在的重要原因。
三、中国农村反贫困的财政政策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农村贫困人口文化水平低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共同导致了贫困问题。要解决贫困问题,就必须从多方面出发,选择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反贫困路径,将开发式扶贫和救助式扶贫结合起来,一方面为农村脱贫创造所必须的客观条件;一方面要提高贫困人口自我脱贫所必须的技能和素质;同时,还要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应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我国农村反贫困中的作用,增加财政投入,加大财政的反贫困力度,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
1.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为农村脱贫提供客观条件。基础设施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农村反贫困工作的效果。农村反贫困应针对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现状,努力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通过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为农民参与市场创造条件。目前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位于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障,这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龙源期刊。要使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就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当扎扎实实地办好实事:加强对大江大河、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的治理;加大贫困地区公路建设力度,基本实现乡镇通油(水泥)路,进而普遍实现行政村通油(水泥)路,逐步形成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方便贫困地区与外界的交通;加大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力度,启动贫困地区电力设施建设,力争使所有贫困地区早日通电,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建设,争取实现“三网融合”,积极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健全农村贫困地区公共设施维护机制,提高公共设施的综合利用效能。
2.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素质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内在因素。农民素质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必须把它放到重要的位置加以解决。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三个方面展开:(1)提高农村的基础教育水平。政府应该切实做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将农村的义务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不要把义务教育的责任推给贫困地区的县乡政府和贫困儿童的家长,让农村的适龄儿童都有学可上,从而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2)加强对农村贫困人员的职业培训和教育,探索建立“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劳动力培训与就业机制。为提高经费使用效果,必须依托现有培训资源,利用竞争机制选择培训机构:将资金分配与培训效果挂钩、培训与就业挂钩;完善资金补助办法,使受训的农村贫困人员直接受益;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培训或实用技术的指导,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使农民了解和掌握一些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3)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教育。财政可以通过安排贴息、专项补助、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社会资金流入农村贫困地区兴办基础教育或参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运用产业政策优惠、税收减免等办法,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资贫困地区教育。
3.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是贫困人口难以稳定脱贫的重要原因。健全农村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从以下着手:建立和实行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既要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又要防止保障标准过高而形成养懒汉的倾向;按照“风险共担、互助共济”的原则,着力完善政府推进、农民互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快建立以大病医疗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与城镇职工标准相一致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让失地农民能够真正享受城市化建设的成果;做好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4.建立和完善公共物品需求和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贫困地区公共品需求和利益表达机制,就是要使得贫困地区需要什么样的公共物品、先后的次序如何、需要多少以及利益诉求可以通过这种表达机制充分表达出来,并通过某种程序使这种需求变成官员决策的参考依据和行动目标。建立和完善农村贫困地区地方公共品需求和利益表达机制对于保持地方公共物品供求关系的相对平衡,减少公共资源浪费,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贫困人口合理权益,改善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亚玲.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对策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01).
[2]魏后凯,邬晓霞.中国的反贫困政策:评价与展望[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02).[3]李瑞华.少数民族贫困县反贫困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9(05).
[4]胡绍雨.财政投资对我国农村反贫困影响效应分析[J].农村经济,2009(04).
[5]李磊.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与农村反贫困[J].江淮论坛,2009(05).
篇12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一生中受教育最重要的阶段。近几年,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加快,家长对下一代的早期教育意识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尽早走进幼儿园,接受系统、正规的幼儿教育。近些年随着全国教育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农村幼儿教育有所发展,但发展现状仍不能满足幼儿入园需要。
一、农村幼儿园的现状
目前,农村幼儿园15%还是土瓦房,教室昏暗、潮湿,室外活动空间狭小,周边环境差,安全管理难度大,基本上没有设置任何安全防护装置,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教学用具简单,80%教室只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一块黑板、一盒粉笔;90%以上的幼儿园缺少最起码的卫生设施,玩、教具和大型户外游戏器械及幼儿读物。大多数乡幼儿园只有小皮球、呼啦圈等一些价格比较低的玩具,在一些村级幼儿园小孩子的玩具就是泥沙、石块、树枝,各种活动难以开展。教师待遇大多在400—700元之间学前教育论文,没有养老和医疗保险。教师构成比例大专生只占1.8%,幼师文化占30.7%(其中受正规幼师教育占14.7%),初中文化占40%,其它的占27.5%。96%以上的学校的教学内容不同程度“小学化”。
二、原因分析
(一)地方缺少相应的扶持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政策
虽然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在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负责举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但受地方经济落后的影响,乡(镇)人民政府一直无承担办好幼儿园的能力,也未形成相应的政策,造成了农村幼儿园一直被边缘化,得不到发展。
(二)幼儿教师素质普遍不高,教师队伍不稳定
从整体来看,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在农村幼儿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很小,受到正规师范教育的特别是受到幼师培训的老师人数不多,有相当大一批初中学历和其他人员加入进来,这些教师的幼儿教育知识、技能和能力相对不足,不能以正常的幼儿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不会组织幼儿开展能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不会引导孩子开展各种户外游戏、不会用合理的方法去处理幼儿之间的矛盾,经常用“惩罚”、“恐吓”、“批评”等方式对待孩子。造成这一现象原因之一是农村幼儿园生源少,收入不高,教师福利待遇低,不能吸引人才,不能激发其积极性。有的把这当成第二职业,只当每月贴补家用,分散了精力。二是农村幼儿教师和公办老师相比,没有名分、没有提高培训机会、没有前途,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
随着幼儿园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更多的农村幼儿园走向市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好的方面是能够进一步激发幼教工作者的激情,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坏的方面是为了争取到更多的生源,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对家长的要求妥协,投其所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农村园还远未得到落实。严重超出了幼儿的年龄负荷。主要表现在:第一,上课时间长。多数农村幼儿园每节课长达45分钟,周上课时间和小学生差不多学前教育论文,户外活动时间被大量挤占。第二,以学习为主,强调幼儿知识的学习,以学多少字、背多少诗、数多少数为评判标准,而忽视了幼儿智力开发、兴趣培养、品格形成。第三,过分强调纪律常规,严格约束幼儿的行动。由于教育内容脱离幼儿生活实际,忽视幼儿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因而不能调动幼儿内在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幼儿的终身学习和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思考与对策
(一)加强领导,保证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
地方人民政府要提高对发展幼儿教育的认识,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幼儿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把幼儿教育工作作为考核地方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列入国家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地方政府要确保教师工资的预算和足额发放。幼儿生活费、保育费通过收费渠道解决。建立幼儿教育督导制度,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制定地方幼儿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把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幼儿教育质量、幼儿教育经费投入与筹措、幼儿教师待遇等列入政府教育督导内容,积极开展对幼儿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督导检查。
(二)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地方政府每年划拨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农村边远山区条件比较差的农村幼儿园进行修缮、改建,逐步建立以乡幼儿园为主体,村幼儿园为辅的幼儿校区。鉴于民间资本有“小”而“分散”的特点,无法成片推进。可充分利用连锁加盟方式门槛低,资源利用高,利益分享稳定等优点,积极推进连锁加盟幼儿园。研究制定合理的方案,打消害怕投资风险大、没有回报的顾虑,吸引有投资能力也有投资想法的民间资本积极建设幼儿校区。积极对外宣传当前农村幼儿园现状,让社会共同关注。同时,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改善办学条件。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资?矗大Φ髡产业结构,帮助农民致富。加快培训基地建设,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农村劳动λ刂剩内消外化实施劳务输出学前教育论文,增加劳务收入?
(三)加强幼儿教师培训工作,实施“幼儿教师稳定工程”。
篇13
人力资本作为资本的一种重要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通过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实物资本更多的作用在于促进经济增长,而通过教育投入提高的人力资本更多的作用在于促进经济发展,因为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相伴随的是社会整体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等,扩大了经济增长的内涵,更多的是经济发展所涵盖的内容。因此,教育投入就更多的为学者以及各国政府所重视,相关研究也非常之多,国内外很多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教育投入对经济和社会的这种促进作用,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研究。如P.E.Petrakis etc(2002)研究认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小,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则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在国内,如陈霞(2010)利用 1994-2009 年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国内生产总值等统计数据展开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大于专任教师投入数量的作用。
既然增加教育投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收入水平,进而,增加对贫困人口的教育投入,可以帮助他们减少贫困发生以及减轻贫困程度。因此,很多学者开始关注教育对减贫的作用。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提高贫困人口自身反贫能力,从而发挥其消除贫困,改变个体生存状态和国家整体实力的作用。因此,增加低收入群体或者经济落后地区的财政教育支出也可以作为扶贫的重要手段,如Sen. A.(1976)认为,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均面临反贫困问题,在政府的反贫困工作中,要充分重视财政教育投入的作用。缪尔达尔(1992)认为,反贫困的最有效手段应该是教育扶贫,政府应该在教育扶贫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加大财政教育扶贫支出。国内的相关研究,如肖唯楚(2012)基于对教育扶贫资金各项投入与脱贫数和返贫数的回归分析,得出扶贫资金对教育培训的投入与脱贫数的增加及其返贫数的减少显著相关的结论。通过对接受不同层次教育的人数与脱贫数的多元回归分析,得出接受基础教育、高中职高教育、专科及以上教育的人数与返贫数都呈负相关。林毅夫(2005)认为,通过教育扶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手段,政府尤其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财政教育投入。
二、 财政教育投入的扶贫作用具有空间外溢性和门槛特征
一些学者对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财政教育投入资源,提高扶贫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而对扶贫的作用,均具有空间外溢性和门槛特征。
空间外溢是指,某些地区财政教育投入很高,但是由于人才外流等原因,高的财政教育投入对人力资本存量做出的贡献,其好处被其他地区获取了,称为空间外溢的负效应,这些具有负效应的地区主要是那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或者是偏远地区,因为这些地区人才外流严重。相反,某些地区虽然财政教育投入不高,但是如果这些地区是人才的主要流入地,那么这些地区就获取了其他地区较高的财政教育投入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好处。
门槛特征是指,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发展以及减贫作用并不是简单的单调递增作用,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教育经费投入范围内,其对经济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可能存在某些临界值,在这一临界值之前,财政教育投入的减贫效果作用很大,如果财政教育投入超过某一临界值,财政教育投入的减贫作用可能就显著减少了。这一临界值,就被认为是财政教育投入减贫作用的门槛值。
一些学者对财政教育投入以及其他财政投入作用的空间外溢性和门槛效应进行了研究。张淑翠(2012)利用2001-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教育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门槛效应,发现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及收入分配之间存在门槛效应,对于教育年限没有达到门槛值的地区,增加教育年限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对于教育年限已经大大超过门槛值的发达地区,教育年限的增加会扩大收入差距。邓宏亮,黄太洋(2013)利用2000-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和门槛特征,得出了如下结论:经济发展中教育投入效应存在空间外溢性特征和门槛特征,并计算了具体的门槛值。杨友才,赖敏晖(2013)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最优财政支出规模,认为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门槛效应,我国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大多时候已经超过了门槛值,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降低。
三、主要的政策启示
很多文献研究已经证明了财政教育投入的经济效应以及减贫作用,具有空间外溢性和门槛特征,这一研究结论具有非常明显和重要的政策含义。
1.空间外溢的结果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偏远地区因这种空间外溢性受损,而经济发达地区因这种空间外溢性受益。因此,国家层面的财政教育投入应该向落后地区倾斜,因为这些地区的教育投入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流失了的,如果这些地区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发达地区是持平的,而实际上,这些地区的人力资本增长速度是要远远小于经济发达地区的,无疑对这些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是雪上加霜。相应的,对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省份,国家财政教育投入可以适当减少,尤其是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因为,这些地区作为主要的人才流入地,已经是人才济济了,再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资,高等人才过多,就业压力增强。同时,这种空间外溢性的存在,其实是落后地区反而补贴了经济发达地区,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被称为高等教育小省,也就是浙江省的高等教育的规模不大,但是浙江省的人才并不缺乏,因为其他省份尤其是落后地区的省份培养的人才会流入到浙江省。也就是说其实是发达地区的省份搭了便车,落后地区反而补贴了发达地区,基于这样一个隐含的事实,是否可以尝试由发达地区的省份适当的给予落后地区的省份一些教育投入,当然,要由中央政府加以协调。
对省级财政来说,经济发达的省份,因为存在着正的空间外溢效应,因此,高等教育投入可以适当减少,因为这些地区并不缺少高等教育人才,其他地区培养的高等教育人才会源源不断的流入这些地区,因此,教育经费可以向中小学倾斜,以及向本省的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倾斜。对于经济发展的落后地区,一方面要争取国家的财政教育投入向本地区倾斜,同时也要加大本地区的财政教育投入力度,比经济发达地区的财政教育投入力度要更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本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较快增长,为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政府为了增加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而会增加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教育投入,这种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因为存在这种空间外溢性其效果要打折扣。因此可以考虑采取其他办法来吸引和留住人才,例如,可以制定人才引进计划以及各种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要比增加该地区的财政教育投入效果更好。同时,为了吸引高等教育人才去中西部以及落后的农村就业,政府还可以通过一些更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加以引导,例如浙江省2006年开始,通过由浙江农林大学委托培养的方式,向浙江省山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的县(市、区)招
收定向培养涉农专业的本科生,定向培养生按期毕业后,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工作,期限为5年。这样的政策设计有助于大学生毕业后到欠发达地区或者农村就业,提高这些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这些政策设计都比单纯的提高落后的财政教育投入效果更好。
3.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减贫作用具有门槛值,因此,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财政教育投入资源,中央财政的财政教育投入要对各个地区加以权衡,合理调整和优化财政教育投入的区域分配,确保经济均衡增长与教育投入效率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缪尔达尔. 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2
[2]邓宏亮,黄太洋.经济发展中教育投入效应的空间计量与门槛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3:25-31
[3]杨有才,赖敏晖.我国最优政府财政支出规模[J].经济科学,2009,2:34-43
[4]肖唯楚.关于财政教育扶贫投入效率的实证研究――以武陵山连片特困区C县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9:13-18
[5]金双华.财政教育支出政策与收入分配[J].财贸经济,2003,(1):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