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智能营销自动化方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智能营销自动化方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智能营销自动化方案

篇1

一、智能电能表智能仓储和自动化校验系统概述

智能电能表智能仓储和自动化校验系统把近些来发展的电能表智能化检定系统和成熟、先进的仓储物流输送技术结合于一起,进而把电表上料的检定、出库、料装箱、下箱表入库、物流配送等等所有的过程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将智能检定和仓储的管理一体化模式。

1、一体化系统设计原则

①按照严格计量的检定规范和要求,对系统进行建设和设计。

②系统的设计要把完整性、可靠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考虑到,运用模块化进行设计,使结构简单化,方便拓展。

③电力营销系统要有效把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业务流程和功能相结合,它是趋向电力企业的营销主体业务平台,通过对接口规范的高效的合理设计,来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相互交流,从而达到完成系统的各项业务功能。

④该系统组成部分分智能检定和智能仓储物流输送系统,通过这两大系统的相互合作,完成各种下表计检定、入库、出库、物流配送智能和分拣等任务。

2、智能一体化系统设计的方案

(1)智能检定系统的设计

电力智能检定系统的组成是由三相以及单相电能表耐压装置、传输装置、检定装置、上料装置、自动接拆线装置、像识别装置、图自动封印装置、下料装箱装置等部分构成。实现电能表的自动化传输、自动上料、自动接线、智能分拣、自动检定、自动定位、智能图像识别、自动拆线、自动费控功能检测、检定、检测作业的所有过程智能化和自动化。

电力智能检定系统是运用成熟的智能化程控式电能表检定装置和机械、先进的电子自动化生产控制技术,实现电力智能电能表检定所有过程智能化和自动化,摆脱智能电能表装箱等大量重复的、装拆线、机械性的工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分拣机构自动分配至各检定装置表位并准确定位,在传输过程中自动扫描电能表条码局号,自动接线装置对各表位电能表的电流、电压、辅助接线端子实施可靠压接。

检测、检定内容包括电能表品牌的核对、参数核对、耐压试验、时段投切试验、常数校核、潜动试验、基本误差测试、秒脉冲检测、启动试验标准偏差测试、费控功能检测、安全认证检查等。在对智能电能表检测、检定时,利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把被检定的每一块电能表的电流接线柱进行温度测量,当超过温度预定的阀值时,系统就会报警和自动切断该表位的电流回路。检测、检定完毕后,系统自动向营销系统上装检定结果。

(2)仓储物流输送系统的设计

仓储物流输送系统的整体构架的组成是由巷道式堆垛机、控制终端、立体货架、传输带、周边出入库配套机械设施、后台程序、监控计算机和管理软件等构成。当构建智能仓储物流输送系统时,要先对供电企业的表计流转规划和流转规模进行计算,并考虑企业所需的仓储能力和今后的发展,确定立体表库的出入库托盘数、库位数、存储单元尺寸这三个决定仓储系统的投资规模、整体运作效率和操作成本、设备数量的主要参数。智能仓储物流输送系统是把高架立体仓库与信息管理以及物流输送线控制集成在一起,控制指令按照要求实现各类状态电能表仓储管理、物流输送管理、出入库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电力智能仓储物流输送系统有合格回库、新表入库、自动货位调整、待检出库、自动清点统计、配送出库等功能。根据电力营销业务系统的流程,对合格品、按预先电能表出库原则,形成配送出库方案和待检出库,按不同任务分配不同的出库口。

二、智能电能表智能仓储和自动化校验系统的应用

为使一体化系统的运作与电力营销业务功能相互结合,实现系统的一体化模式,须根据系统一体化模式的具工作流程,把营销系统信息交互的接口规范上设计各系统功能节点。

①查询电能表的参数。电力智能检定系统是利用接口向电力营销系统来查询检定流程内所需的被检表的参数,根据检定不同到的内容,以作为相关检定参数和检定方案的设置依据。

②获取检定的任务。智能检定系统通过接口向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查询下载检定流程的内容,当电力营销系统中的检定流程流转到检定环节时来作为检定的作业任务。

③获取合格的电能表仓位码。当电力智能检定系统检测到数据、上传检定后,自动向电力营销系统查询合格电能表可装箱的信息仓位码。

④上传装箱的明细。当系统装箱完成后,电力智能检定系统就会向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返回装箱的明细信息。

⑤上传检测和检定的结果。当电力智能检定系统完成对电能表的检测和检定后,将被检表的检定结果就会自动上传到电力营销系统的检定流程。

⑥合格表的回库。当智能检定系统上传装箱明细信息后,利用接口向仓储物流输送系统传递合格表的装箱入库信息,由电力营销系统触发入库,仓储物流输送系统接收到入库信息后,根据入库方案入库。

⑦上传耐压的结果。当电力智能检定系统完成对电能表的耐压检测后,把被检表的耐压结果就会上传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检定流程。

⑧待检表的出库。当电力营销系统进行任务校验时(装用前的校验、任务来源有抽检等),流程发送到出库环节,仓储物流输送系统在接收到相应的出库信息后,同时电力营销系统利用接口向智能仓储物流输送系统传递出库信息,根据库存情况向电力营销系统反馈将出库的详细信息,等到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根据出库要求验证通过后,由仓储物流输送系统生成出库订单,并触发出库。

⑨配送的出库。根据出库原则,对库内合格品表计生成配送出库方案,电力营销系统流程就会按不同的配送地点分配到相应出库口。

篇2

从目前智能电用采集行业的测试现状来看,多数测试工作具有重复性操作多、数据量大、消耗时间长等特点,且具有测试准确度低、测试项目难以全面覆盖、人工测试强度大等弊端,在测试员有限和测试技术缺乏的情况下,这些工作使得测试部门每天都在满负荷运转来消化测试任务,且成效不大。在国网公司统一招标的背景下,随着企业订货量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测试资源紧缺与测试工作量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针对上述情况,我公司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经过近一年的需求调研和分析,并进行筛选和抽象,适时地启动了智能用电采集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开发工作。智能用电采集自动化测试系统可以代替人工测试执行研发自测和验收测试。本项目的应用和推广,将能够有效地解决测试效率低、测试项目难以全面覆盖、占用人力资源多、研发质量把控不严等一系列问题,且对行业发展和国网送样中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在目前国内该领域自动化测试需求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该项目的启动和应用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1 系统分析

1.1 需求分析

目前,国内在研究智能用电产品自动化测试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市场上的测试平台均不能满足行业内对测试的自动化需求。智能用电采集自动化测试系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立项开发,相比国内目前存在的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测试系统,我们认为智能用电采集自动化测试系统应该具备测试方案构建自主性和配置灵活性更好,系统可扩展性和可兼容性更强,测试方案的审核控制流程更严谨,数据管理和方案管理更为科学等技术优势。综合以上特点开发的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不但可以不断兼容智能用电新产品的通信协议进行符合性测试,还可以根据测试工程师的测试意愿自主编辑测试方案,进行产品的功能性测试。并保证测试方案在研发自测和中试验证阶段的测试效果,该系统还可以不断累计测试方案和测试经验,形成可追溯的数据管理体系,便于将来的测试经验借鉴和测试结果追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更为方便实用。

1.2 系统架构设计

如图1所示,智能用电采集自动化测试系统基于VS2010开发平台和SQLServer2005数据库进行设计开发。该系统兼容浏览器模式,主要划分为两部分,分别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下面针对系统的逻辑架构进行简要说明。

1.2.1 服务器端:服务器端主要用于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层主要包括Web、数据交互处理和数据库接口类库,主要业务包括管理测试因子、测试用例、测试方案、历史数据。审核测试用例、测试方案,正式版客户端和外挂软件是该系统的主体组成部分,系统的所有功能操作都在数据处理层完成;数据存储层以SQLServer2005数据库为载体进行数据存储过程处理和数据存储,为智能用电采集自动化测试系统的使用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数据和经验数据,使系统数据具备可追溯性,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1.2.2 客户端:客户端兼容浏览器模式,在终端用户PC机上安装客户端浏览器,用于本地测试设备驱动和服务器公共平台测试方案脚本下载,从而实现测试方案的本地化执行,提高测试可靠性和稳定性。客户端主要业务包括执行测试、执行审核,用户通过客户端将测试用例、测试方案从服务器下载到本地后,执行测试,保证测试过程中通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并支持脱网

测试。

1.3 系统组成

如图2所示,本系统软件共需要七部分功能模块,分别为档案管理模块、测试流程管理模块、评审审核模块、测试数据管理、系统管理、个人信息和显示窗体,下面对这七部分功能需求做详细描述:

1.3.1 档案管理模块:主要用于管理本系统兼容的被测产品和与本系统配套的测试设备的档案的添加、修改与删除。该部分主要分为电能表驱动管理、采集终端驱动管理、辅助设备驱动管理、通讯口配置管理四部分。

1.3.2 测试流程管理模块:该模块为本系统的核心模块之一。主要用于编辑测试因子、测试用例、测试方案以及执行一键式自动化测试和测试结果的查看及导出等。其中测试因子、测试用例、测试方案是支持一键式自动化测试的三级要素,若干的测试因子经过有序的排列组合形成测试用例,若干的测试用例集合在一起形成测试方案。测试方案是一键式自动化测试的主要执行对象。

1.3.3 评审审核:该功能模块为本系统的统一审核接口,所有设计阶段和测试阶段的流程审核都在此功能模块呈现并完成,该功能模块权限只对行政主管和测试产品负责人开放,具有高级权限。主要包括测试因子入库审核、测试用例入库审核、测试方案审核、测试报告审核。

1.3.4 测试数据管理:主要用于存储和管理测试方案及测试结果,从而累计测试经验和测试成果,形成可追溯性的数据管理体系,便于后续测试方案的改进、借鉴和测试结果的追溯。

1.3.5 系统管理:主要包括角色管理和用户管理两部分功能,为系统用户提供权限分配,为系统常用的功能管理模块,其中角色管理中包含页面访问权限管理和操作权限管理功能。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关联相关角色,一个角色可对应多个用户。

1.3.6 个人信息:主要反映当前登录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信息浏览、系统提醒和修改密码三部分。

1.3.7 显示窗口:主要向用户呈现系统测试时的实时状态和测试后的测试结果。它通过实时测试状态监控、报文显示、结果判断、分类存储等手段,向用户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产品测试信息。

2 关键技术及实现

2.1 测试方案的自主性

本系统不参与任何测试方案的决策,只负责执行,测试方案的制定完全交由测试工程师完成,从而充分体现和尊重了“人”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意愿,有效地做到了测试方案的灵活性。本系统首次提出了“测试因子”和“因子块”的概念,测试因子是构成测试方案的最小操作步骤,测试工程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测试意愿随意添加测试因子,并进行一定逻辑关系的排列组合,从而形成测试用例,一个测试用例即为一种测试方法,这种灵活的编辑方法可以使测试工程师充分针对一个功能项编辑出多套测试用例,而多个不同的功能项下的多套测试用例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测试方案,从而对电能表的功能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测试,如图3所示:

2.2 测试方案的开源性

该系统测试方案可以由多人同时构建,从而使测试方案在构建过程中不断被完善和优化。多人共同构建测试方案,既可以集合不同的优秀测试思想和测试方法,又可以提高构建方案的工作效率,最后由项目负责人统一整合并提交审核,从而不断地累计测试经验和测试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编辑测试用例、测试方案后上传至服务器,提交审核,至正式库公共平台,未提交审核或者审核不通过时,系统为测试用例和测试方案提供完全公开、项目组公开和隐私三级公开权限,公开的测试用例和方案,多个用户可以共同参与修改优化,不公开的测试用例和方案只能自己看到,自己调试或者测试,但测试结果不列入正式测试报告。

2.3 测试数据准确性判断

系统对每一个功能子项的测试数据与基准装置或者基准数据进行实时比对,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误差校正,以求达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为了尽可能地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首先通过通讯可靠性手段保证召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然后通过准确的解析算法保证解析数据的正确性,最后将解析后的数据与基准设备(如标准表、脉冲计量工装等)进行比对,进而对测试数据进行判断并得出合理结论。

针对由多个测试子项组成功能测试项目,应先对各个子项进行数据比对,各个子项比对结论全部合格后才视为整个测试项目合格,否则该测试项目为不合格。总之由于结论的判断受多方面影响,系统在做好数据可靠性传输的同时,通过多种比对算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

确性。

2.4 通讯可靠性

智能用电采集自动化测试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处理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数据,如何保证这些设备与智能用电采集自动化测试系统之间的通讯稳定可靠,是系统设计的关键。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我们决定采用以下方式:

2.4.1 客户端模式执行测试:本系统采用客户端模式执行测试,即通过客户端从服务器公共库平台下载测试方案并执行,支持脱机测试,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因网络因素导致的测试不稳定或者断网导致无法测试的情况。

2.4.2 数据重发机制:智能用电采集自动化测试系统在与设备通讯过程中,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增加重发机制来提高抗干扰能力。如果存在在规定的时间内数据交互失败的情况,程序就会自动进入数据重发流程进行数据重发,如果3次数据重发仍然失败,则视为本次通讯失败,系统将把失败记录存入数据库中,并继续进行下一个测试用例的测试。

2.4.3 增加通信校验:通信报文组帧过程中,在规约基本校验基础上又增加了CRC校验模式,进一步增加通信过程中的传输可靠性。

3 应用数据分析

使用智能用电采集自动化测试系统测试出的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的测试报告,如表1所示:

4 结语

伴随着智能用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用电产品的快速更新,智能用电采集自动化测试系统在对产品质量把控和提高测试效率方面必将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由于市场对产品的交付周期不断加快和对产品成本的不断压缩,这样一款可以快速实现自动化测试的测试系统对于缩短整个项目周期、节省测试成本有着直接的效应,这也就决定了它必将是测试市场和业界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1] 刘宣.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Q/GDW 1373-2013)[S].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2013.

[2] 兰多夫.Visual Studio 2010高级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 王秀英,SQLServer2005实用教程[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4] 贺振欢.Web服务器开发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篇3

为使一体化系统的运作与电力营销业务功能相互结合,实现系统的一体化模式,须根据系统一体化模式的具工作流程,把营销系统信息交互的接口规范上设计各系统功能节点。①查询电能表的参数。电力智能检定系统是利用接口向电力营销系统来查询检定流程内所需的被检表的参数,根据检定不同到的内容,以作为相关检定参数和检定方案的设置依据。②获取检定的任务。智能检定系统通过接口向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查询下载检定流程的内容,当电力营销系统中的检定流程流转到检定环节时来作为检定的作业任务。③获取合格的电能表仓位码。当电力智能检定系统检测到数据、上传检定后,自动向电力营销系统查询合格电能表可装箱的信息仓位码。④上传装箱的明细。当系统装箱完成后,电力智能检定系统就会向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返回装箱的明细信息。⑤上传检测和检定的结果。当电力智能检定系统完成对电能表的检测和检定后,将被检表的检定结果就会自动上传到电力营销系统的检定流程。⑥合格表的回库。当智能检定系统上传装箱明细信息后,利用接口向仓储物流输送系统传递合格表的装箱入库信息,由电力营销系统触发入库,仓储物流输送系统接收到入库信息后,根据入库方案入库。⑦上传耐压的结果。当电力智能检定系统完成对电能表的耐压检测后,把被检表的耐压结果就会上传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检定流程。⑧待检表的出库。当电力营销系统进行任务校验时(装用前的校验、任务来源有抽检等),流程发送到出库环节,仓储物流输送系统在接收到相应的出库信息后,同时电力营销系统利用接口向智能仓储物流输送系统传递出库信息,根据库存情况向电力营销系统反馈将出库的详细信息,等到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根据出库要求验证通过后,由仓储物流输送系统生成出库订单,并触发出库。⑨配送的出库。根据出库原则,对库内合格品表计生成配送出库方案,电力营销系统流程就会按不同的配送地点分配到相应出库口。应用电能表智能检定与仓储一体化系统后,大幅提高了检定量,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得到有效执行,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和居民正常生活,把原来的营业电表数量的不确定性进行改变,及时满足用表的需求,改善月度用表计划超量而引起的供需紧张问题,树立了电力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了电力营销优质服务水平。系统要按照严格工作标准要求、管理标准、技术标准进行设计研制,做到接线监控智能化、电能表检定的程序化,图象识别,实现电能表检定作业过程标准化,提升了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篇4

2012年,在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还未形成行业潮流的时候,美克家居就高瞻远瞩地实施了智能制造项目。三年之后,凭借自动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的模式,美克家居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家居用品制造智能车间试点示范”项目。

目前,美克家居的工厂产能100%供应自有品牌,此举既能提高全产业链商品的获利能力,也能为多品牌战略提供保障,但是在家居和家具零售领域,持续的关注点应该还是最基本的客户交付能力――品质与交期的改善。美克家居智能制造的战略出发点是以客户为中心,希望打造一个高度灵活、信息化和个性化的智能制造模式,在保证品质的同时缩短交付周期。

五层分解

在智能工厂建设的具体规划上,美克家居做了五个层面的分解。第一个层面是智能设备,比如用机器人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对人力需求的依赖。第二个层面是在整个生产上,引入了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包装线、柔性的组装线来适应未来越来越多的大规模定制与个性化定制的需求。第三个层面是通过自动化仓库管理系统(WMS)和工厂的自动化物流运输系统实现高效精准的厂内自动化物流输送。这个层面还包括自动化系统,自动创建生产任务分配,上对自动化系统的衔接,下对自动化物流的衔接,来做自动化生产。第四个层面是智能计划协调系统,通过ERP和进阶生产规划及排程系统(APS),能将接受的销售订单自动转化为厂内生产需求,再将生产需求分解成具体零部件的生产任务,通过MASS系统和WMS系统来自动完成生产。第五个层面是智能设计,通过将设计数字化,把ERP系统和生产执行系统集成起来。从这五个层面,美克家居致力打造一个无缝集成的智能工厂。

“身份”验证

之前,按照传统的方式,工厂一个月有 300个不同品号的纸箱需求,纸箱供应商就得按照这个需求提前准备好,采购部门则要处理300个订单。美克家居引进了自动化设备之后,就把300种不同的纸箱规格简化成了6种,按照需要现裁现用。而这条自动生产线会根据传送带上运过来的成品家具的品牌、尺寸、型号,推送出对应的纸箱。那么,它是如何知道传过来的是哪个品牌、哪个规格、哪种类型的家具呢?答案就在于家具身上所携带的身份标签条形码――RFID。

实际上,从备料加工流程开始,一块木板、布料分别裁剪成哪些尺寸、使用什么花色、用在哪个家具的什么位置等,都是用自动化设备来实现的。每一个材料、部件都会自己的RFID,完成一道工序之后,通过电子设备扫描,运输机器人会带其进入下一个收到信息并作好了操作准备的工序,直到包装、物流配送。“所有的生产流程被记录,包括关键工序的产品检验结果,可以实现质量可追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可以直接精准修正。长远来看,还可以帮助我们总结提炼、继而改进工艺。对客户来说,未来可以看到他定制的产品到了哪个生产环节,在哪个车间由哪个工人操作。”美克家居工艺技术中心总监许海介绍道。

三个APP

互联网、数字化时代,消费者的身份不再仅仅是买了商品的顾客,而是与产品及其背后品牌、企业的用户甚至是“粉丝”。尽可能地靠近用户、感知客户,从生产销售方变身贴心的服务方,已经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战略。而通过与用户的交互,产生的信息数据又可以端对端地传送至企业的整个供应链管理系统和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环节。

据美克家居零售总经理牟莉介绍,美克家居与IBM、苹果公司合作,目前已经推出了三款不同的APP。其中包括帮助设计顾问更好为消费者服务的Sales Consult、设计一体化呈现的Home Visit、实现定制化推荐的Dynamic Buy等。“通过这些应用带来的科技化体验,可以实现家居购物可视化、家居布置方案场景化、家居设计简单化、家居购物过程趣味化等四大方面的体验跃升,将大大简化购买家具的过程。”

具体来讲,Sales Consult可以令消费体验迅速升级。美克家居的设计顾问将利用互联网技术,充分发挥移动终端的优势,进行产品的演示、家具的换装和搭配、下单,并围绕消费者进行个性化的分析和推荐。而结合Home Visit应用,美克家居还能实现功能的延伸和定制开发。

篇5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营销工作要实现“四个转变”:营销理念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营销手段向信息化、知识化转变,营销方式向市场化转变,营销方法向多样化转变。要求进一步提高供电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自动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优质服务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大营销、大市场、大服务”的工作思路,要求供电企业在以电力调度系统为生产指挥系统的同时,建立和完善95598 客户服务支持系统,为电力产品捆绑良好的服务,使电力客户获得“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电力产品。

用电营业管理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用电营销MIS 系统、95598 客户服务支持系统、无线负荷管理系统、网上银行等现代化系统的普及应用,使电力营销系统基本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电量信息快速准确的采集初步有所实现。随着智能化推进,电力价格可能经常变动,价格因素也要求电量信息实时采集上来。

对于远程抄表系统来说,电能表、采集器等电能采集装置已经成熟,其关键技术就是借助何种通信网络。

配电自动化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力系统技术为一体的大型系统,是我国电网改造所完成的课题。配电自动化的通信网络可靠性高、实时性强、覆盖面大,可以为远程抄表系统提供良好的通信平台。

现在数据采集使用配电自动化通信网,建立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并兼容其他通信网络,在配电自动化通信网覆盖的地方使用配电自动化网络,在配电自动化网络不能覆盖的地方,使用本地电话网或有线电视网,偏僻的地方使用GPRS 通信网络,基本可以实现全部电力用户远程抄表。

建立配电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也是智能电网所要求的。随着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日趋成熟,配电自动化通信网络也越来越可靠,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网络,建立远程自动抄表系统,既解决了远程抄表系统的通信网络问题,又减少了租用其他通信网络的费用,是一种既实用又经济的通信平台。

利用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光纤通信网络,进行电能表抄表数据的远程传输;尤其是实现抄表电能表数据采集器、集中器对电能表表号的输入、传输功能,使自动抄表系统与用电营业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共享,为提高电力营销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持。

1 目前国内抄表通信技术

1.1 有线通信方式

利用有线通信网络,如有线电话网、有线电视网或者建设专用通信网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抄表系统。此技术成熟、简单,在通信信道正常的情况下通信稳定可靠,能保证系统的运行。但是用有线电话网和电视网都必须租用别人的网络,自己无法控制;建设专用通信网布线量大,通信信道容易损坏,故障排除困难,信道后续维护量大。

1.2 电力载波通信方式

电力载波技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其优点是一次投资、自成网络,不需要重新布线,系统后续的运行费用以及维护费用都极少。缺点是系统的安装和维护可能要求线路停电,需要部门之间的协调。

1.3 无线通信网方式

目前,公共移动通信网技术有全球性移动通信系统(简称GSM)和通用无线分组业务(简称GPRS)等。两者应用成熟、网络覆盖好,因此基于GSM 网的GPRS 抄表技术应用已经采用。

2电力营销抄表在国内发展

目前,国内抄表计费技术存在以下几种:手工抄表、本地自动抄表、现场无线抄表、预付费、远程抄表。

手工抄表是最原始的抄表方式,抄表员到现场抄取用户电能表的读数,计算电费;本地自动抄表采用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可靠的抄表设备到现场完成自动抄表工作,依据采用的无线通信种类又可分为:红外线自动抄表、无线电自动抄表、超声波自动抄表;现场无线抄表是在汽车上装载收发装置,在电度表上安装无线电通信模块,不必到达电度表现场,在小区附近一定的距离内自动抄回电能表数据;预付费电能计费是通过磁卡或IC 卡与预付费电能表相结合,实现用户先交钱后用电,当资金用完后自动切断电源;远程抄表是采用低压配电线、通信网、RS-485 或现场总线等多种通信媒体,结合电表上的采集模块和后台计算机系统,自动实现远程抄取用户电能数据,并进行计费、统计、分析管理。

目前,手工抄表已经渐渐不再使用。而预付费计费方式不能使供电管理部门及时了解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和对电能的需求,难于掌握用电规律,无法确定最佳的供电方案,所以现在大量使用的是本地自动抄表技术,抄表员手持抄表机到用户抄表,然后连接计算机输出电量数据。远程抄表技术是在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兴起的。远程抄表系统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通信信道可研制出各种不同的远程抄表系统。

在远程抄表系统的电能计费自动化系统中,通常采用RS-485、低压配电线载波等方式,实现电能表到抄表集中器的通信,而集中器至计费中心计算机系统之间,成了远程抄表系统的关键一环。由于各种通信网络有其各自的特点,所以只能用在指定的通信环境,无法实现远程抄表系统的全面应用。

3现有通信网络的局限性

3.1 利用电话网络实现

利用电话网络实现数据的远程输送,虽然可以实现数据传输,但是由于电力线信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干扰源,且电力线的阻抗随机变化,对载波信号的衰减很大,而且线路续接时间较长(几秒到几十秒),当集中器数目较多时,通信效率大幅度降低。

因此,采用拨号Modem 和公用电话网实现远程抄表,只能在一个小区或者大用户使用,并且对于一些对抄表数据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情形,还必须采用专线Modem 和专用电话线路,运行费用很高,不利于推广。

3.2 利用负荷管理通信道实现

这种方式是通过负荷管理终端增加电能计量功能,利用集中器式用电负荷控制系统定时集中抄表。用电营业信息系统直接从用电负荷控制中心获取用户电量数据。这种方式的抄表范围受到负荷控制系统监控范围的限制。

3.3 利用GSM 网络SMS 实现

GSM 网络SMS(短消息服务)的抄表系统是一个基于GSM 移动电话网,利用短消息进行抄表的无线平台系统。利用现有的GSM 通信网,在电表传输部分加装SMS 功能模块后,其数据可在同一时间利用GSM 短信方式发送到电量采集中心。如果每一块表计都安装SMS 通信模块,需要大量的通信资源,所以大规模推开来使用肯定是不现实的,但针对大用户使用还可以。

3.4 有线电视(CATV)通道

具有有线电视网的区域,可以利用电缆构成的有线电视传输系统为配电自动化提供通信服务。在有线电视网上已考虑了匹配和放大等信号处理措施,而且CATV 系统的带宽很宽,配电自动化只需利用其很窄的一段。但是,一般CATV 系统都设计成满足单向通信要求而不是双向,并且许多用电户不使用CATV 系统,这都给配电自动化中采用CATV 电缆增添了困难。

以上各种远程抄表系统,总体来说,都只是实现了用电点,或者一小部分面积的用电,可以分为三大类:变电所远抄系统,小区集抄系统,大用户抄表系统。要真正实现全部用户的远程自动抄表,这些通信系统或者说这些远抄方式都不能达到要求。

4电力营销抄表智能化展望

在智能电网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改变是引进了智能仪表。智能仪表能实时追踪用户的用电情况,并将所得有用信息传给电厂。智能仪表在消费者与发电厂之间建立起“双向”信息交流渠道。一旦安装,发电厂就能更轻易地找到电力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损耗的具体方位,因为它避免了人工读取测量仪的必要,也免去了一系列为获得一个特定参数而带来的麻烦。在现有电网中,为了得到一个特定参数,工作人员有时必须切断或开启某个供电线路的电源。一些智能仪表还能帮助预防盗电的发生。但安装智能仪表仅仅只是通向智能电网的第一步。在安装智能电网之后,还需要有相应的智能电器与其相呼应,如智能空调、冰箱、电视机等等。这样一来,人们就能通过家中的读数器或联网入口,更清楚地了解自家的用电信息,为空调设置最佳温度,或者选择更清洁绿色的电源。

篇6

二、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推进创新发展建议

基于我国医药制造企业数字化、自动化现状及问题,为推进我国医药制造企业运营升级、产品及服务模式创新,提升行业在国际的综合竞争力,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研发、生产、营销流通、用户服务等环节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同时推进企业各环节系统间集成及数据共享流通,最终实现智能化研发、智能化生产制造、智能化企业管理等全新生产运营模式的构建,具体建议如下。

(一)研发环节数字化

医药研发环节数字化是目前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存在的最大短板,也是企业加强创新药开发力度的关键一步。研发环节数字化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企业内部要构建统一的研发基础数据库,如电子实验记录、仪器原始数据、化合物/生物样品数据、生物活性数据库等,实现研发过程中各类数据电子化、标准化,并实现基础数据库在企业内部的数据共享。二是完善企业级的研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研发流程集成。构建医药研发平台,建立标准化的研发流程,基于研发平台实现研发流程集成。基于研发平台推进研发数据的整合和开发利用,实现对研发进程和研发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提高实验效率,加快药物研发进程。三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辅助研发创新。医药制造企业应和专注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药物研发、临床试验过程中的应用,以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例如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药物研发、临床试验等阶段进行大批量文本分析及预测、虚拟药物筛选、病例分析及临床匹配、晶型预测、发掘药物新适应症等工作,以提高药物研发效率。

(二)生产环节数字化

医药生产环节应重点推进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强各环节智能化系统的整合,逐步形成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体系。由于化药、生物药、中药生产数字化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建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具体方案。具体建议如下。一是中小企业首先提升药品生产关键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器等智能设备的普及,加强提取、浓缩、醇化、干燥、灭菌等关键环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部署,逐步实现各个环节工艺参数和质量控制参数(如温度、流量、压力、液位、质量、浓度等)的自动采集、监测、分析、集中显示、报警和控制,简化生产流程,减少人工干预。二是逐步形成贯穿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体系。在关键环节自动化系统部署基础上,推进各环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整合,形成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体系,强化生产制造各类参数数据汇聚与分析,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快速、合理、准确传递与共享,全面提高生产制造过程信息化管理能力。三是完善企业生产类信息化系统建设及综合集成。完善生产执行(MES)、环境监测、药品质量监管、仓储管理等生产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数据、物料、能耗等数据接入到生产信息化系统中,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测及分析应用。推进生产信息化系统间集成及数据共享流通,形成集管控、优化、调度、执行和经营于一体的生产新模式。

(三)营销流通及用户服务环节数字化

营销流通及用户服务环节数字化是传统医药制造企业较为欠缺环节,随着“互联网+”在医药及医疗领域的渗透,营销流通及用户服务环节数字化成为医药企业进行精准营销、开展服务化转型的关键。具体建议如下。一是搭建精准营销平台。医药制造企业应联合医药流通企业打造面向基层医疗市场的数字化精准营销平台,重点探索医药产品精准营销方式,提高资源投放有效性。一方面基于精准营销平台整合下游终端客户资源,汇聚营销数据和客户数据,掌握药品流向动态,对渠道终端(如医院、药店等)营销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管理以辅助差异化营销科学决策制定、渠道优化、终端覆盖等。另一方面基于新媒体环境,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分析医生社交网络、阅读量和转发量、医学信息浏览记录等线上数据,挖掘医生使用偏好,实现有的放矢、精准营销。二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医药新零售、健康服务平台。医药制造企业应探索建设B2B、B2C电子商务平台或与大型医药电商平台进行合作,实现营销渠道下沉,推进线下线上全面融合。另外,有实力的医药制造企业可探索建设企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并和线下医院、体检中心、理疗中心、药店等实体机构进行密切合作,将数字化服务平台向线下机构及个人用户延伸,基于平台开展药事个性化远程咨询、疗效数字化评估、远程审方、健康监测、健康管理等。同时基于平台沉淀消费者疾病谱变化、健康需求和消费习惯等数据信息,开展C2M反向定制化研发生产。另外,医药制造企业应积极与数字化诊疗平台、互联网医院等平台类企业合作,联合推出慢病管理、术后跟踪等服务,包括在线诊断、药品购买配送、用药跟踪等,形成“医+药”闭环,延伸大健康服务半径,创新开展营销模式。

(四)企业运营管理数字化

企业运营管理数字化是医药制造企业实现内部运营升级的重要手段,通常包括企业人财物的数字化综合管理、企业数据汇聚及综合分析、企业智能决策等。具体建议如下。一是推进企业运营管理数字化升级。针对中小企业,建议通过实地部署或采购SaaS服务等方式,推广办公自动化、企业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运营管理类信息系统的使用,加强企业管理精准管控能力。对于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建议推进运营管理类系统与药品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流通、用户服务等环节信息化系统的整合,实现研发、生产、营销、用户服务、企业运营管理相关流程及数据的融合贯通。二是提升企业大数据创新应用水平。建议有实力的医药制造企业打造企业数据,盘活企业全量数据,实现企业各环节数据的汇聚整合、提纯加工、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服务等,形成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反馈的工艺优化、流程优化、设备维护与事故风险预警、精准营销及用户服务能力,实现企业生产与运营管理的智能决策和深度优化。三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化协同。加强医药制造企业与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协作,通过系统整合、流程打通等推进上下游企业生产要素互通共享,逐步实现产业链互联、平台协同、要素融通,推动产业链企业生产和服务资源优化配置。

篇7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配送电力能源到最终用户的网络命脉,是保证供电质量、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创新用户服务的关键环节。智能配电网(Smart Distribution Grid,SDG)集成了传统的现代电力工程技术、高级传感和监视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具有更加完善的性能并且能够为用户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因此,结合我国配电网实际,积极研发应用SDG技术,对于推动配电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福州智能配电网发展模式

福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福建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作为海峡西岸重要的对台合作交流前沿平台,福州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全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总体目标,福州电业局拟在城市中心区(如图1)开展智能配电网试点建设工作,从“一网三体系一平台”积极探索智能配电网发展模式。即建设灵活、可调、自恢复的智能坚强配电网;建设一体化智能调控体系、智能配电管理体系、智能用电服务体系;建设面向智能配电网、用电网的统一通信与信息交互支撑平台。模式框架以“一网”为基础,“一平台”为支撑,通过“三体系”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有机融合,实现配电系统和用电系统物理实体平台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

2建设灵活、可调、自恢复的智能坚强配电网(一网)

2.1 网架结构调整

借鉴国外发达城市通过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供电模型构筑高水平中压配电网的思路,结合福州城市配网现状,按“3×6接线供电模型”目标网架(如图2)逐步予以整合优化。架空线路应结合市政道路建设逐步改为电缆网。电缆网架结构应根据功能分区选择单环网、双环网、两供一备接线、开闭所接线等模式:在一般区域采用单环网接线模式;在负荷密度较大且电缆走廊紧张区域,采用“两供一备”接线模式;在重要用户较为集中的区域,采用双环网接线方式;对于整体建设用户较多的工业园区,以及成片集中开发分期建设的大型片区,可采用建设大型开闭所向终端用户供电的接线模式。

2.2 一次设备改造

示范区内配电设备的配套改造结合配电自动化终端建设进行,立足于现有一次设备现状,以提高配网监视能力为主兼顾控制能力,从主要到次要,进行差异化、渐进式的改造,原则上不进行大范围的一次设备改造。架空线路结合市政道路建设规划逐步改造为电缆网,在缆化同时结合实施自动化。

3 建设一体化智能调控体系、智能配电管理体系、智能用电服务体系(三体系)

3.1 建设一体化智能调控体系

建设符合调控一体化要求的集成型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在示范区内形成“三遥”、“二遥”、“一遥”互为补充的多样化的配电自动化模式,并采用多种馈线自动化方式实现故障快速隔离。

依托配电自动化和配电GPMS系统建设,通过制度、机构、人员的调整,加强调控一体化系统信息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将配网调度职能和配网运行监控职能整合成调度、监控一体化的新生产模式,实现福州市区10kV配电网络的集中调度、监控和管理,达到充分整合资源,减少中间环节,优化配网监控调度流程,提高电网事故处理正确性、恢复供电快速性的目的。

3.2 建设智能配电管理体系

在配电GPMS原有平台基础上,拓展应用系统功能,推广基于GPMS的停电管理系统(OMS),建设配电设备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基于GPMS平台的配网运行分析系统和智能化现场作业管理系统。 如图3所示。

基于IEC61968标准和企业总线规范,通过对GPMS系统、配电自动化、SG186营销管理系统、变电站SCADA等系统间的信息集成,为福州95598呼叫中心信息支撑系统、停电管理系统OMS、配电自动化系统、调控一体化系统等系统提供配网数据,实现配电GPMS系统与各系统平台之间的互联与数据共享。如图4所示。

3.3 建设智能用电服务体系

试点智能配电网小区,搭建低压用电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电网至客户侧的高速信息传输通道,试点应用智能电表、智能用电管理终端等智能用电设备,开展双向互动服务,拓展营销管理现代化、营销业务智能化功能应用。

深入研究多网融合业务运营模式,开展PFTTH及宽带PLC技术产品研究、推广应用,采用EPON光纤组网技术开展智能用电家庭试点建设,从网络承载、业务融合、用户体验等方面实现多网融合。

开展纯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工作,部署充电站、充电桩,购置纯电动汽车,促进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和国家节能减排措施的实现。

通过充分调研客户需求,合理开发利用新能源,选择具备一定条件的示范点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扩大合理利用城市可再生能源的影响力。继而在偏远地区推广使用户用光伏发电系统或建设小型光伏电站,探索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全新模式。

4 建设面向智能配电网、用电网的统一通信与信息交互支撑平台(一平台)

完善示范区配电通信骨干网和接入网,并基于IP技术融合光纤、载波和无线等多种通信手段,在适应多种环境下通讯需求的同时,为上层业务应用提供灵活、标准的架构设计,建设一个面向智能配电网、用电网的能够承载多种数据信息的坚强通信网络,为智能电网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提供基础支持。同时按照统一规划、集约化、节约投资的原则,将配电通信网的综合监控和光缆监测纳入到主干网络的监控系统,实现通信资源的统一管控。如图5所示。

5 预期成效

福州智能配电网试点工程项目实施后,将在示范区域内初步建成坚强的一次配电网架和集成型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并具备部分“智能化”特征,实现配网“调控一体化”,有效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等指标,提升对用户的供电服务质量。同时通过优化电力通信传输网络结构,整合通信信息资源,使配电侧和面向用户侧的集成信息通信能力得到加强,为智能配电网、用电网的多层次信息通信提供有力支撑。

6 结论

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福州电业局通过在城市中心区开展智能配电网试点建设,从“一网三体系一平台”几方面积极探索福州智能配电网发展模式,将在智能配电网技术开发、设计、建设和运行的规范化等方面积累有益的经验,为进一步推动福州智能配电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8

3.江森自控 这家成立于1960年美国,于2016年与泰科国际合并的知名安防行业品牌,是专注于为全球15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值得信赖且专业的门禁、视频监控、实时定位、防入侵等多类产品,并在安防业界中享有盛誉。

4.同方泰德 同方泰德是一家成立于2005年新加坡,并于2011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高科技企业,这个专注于为智慧建筑与园区、智慧交通、智慧能源三大领域客户提供智能节能和城市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是清华大学旗下较早的海外上市企业。

5.施耐德电气 施耐德电气是一家成立于1920年法国的全球能效管理专家,也是专注于为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的客户提供专业的楼宇住宅、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工业能源等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

6.台达DELTA 台达是一家专注于为用户提供电源管理和电源散热解决方案的,成立于1971年的大型自动化企业,是一家集视讯显示及工业自动化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企业,旗下推出的产品覆盖了环境教育、人才培育、学术研发等领域。

7.中控源创智能 这家隶属于成立在1999年的浙江中控技术股份公司的新锐品牌,是专注于楼宇自控、能源管理和智能照明等领域产业发展和技术变革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旗下先后推出的ES3000能源管理系统、LCS-300分布式智能照明系统等均收到用户的广泛好评。

8.格瑞特GREAT 格瑞特这家成立于1994年,专注于为全球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全生态易用的智能解决方案与产品的建筑智能化行业建筑设备制造商,成立20多年来这个拥有超过50项专利和著作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旗下产品已经覆盖了几乎所有的中国省份。

篇9

1.1 基本思路

某市在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始终以智能电网总体发展为目标,充分运用现代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数字系统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及计算机技术,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配电网电力流、信息流及业务流的双向运作及高度整合。2010年,该市根据坚强智能电网配电环节的总体框架及技术发展规划,以配电网坚强网架建设为基础,以智能电网科研项目为重点攻关方向,基本实现配电网结构的初步优化。在2011~2015年间,在完善智能电网配电环节技术构架体系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配电自动化及配调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建设。

1.2 配电自动化的功能

配电自动化系统应具有以下四项基本功能:(1)配电网设备的监控、实时数据采集及传输功能;(2)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补偿电容器的自动投切;(3)故障判断、隔离及网络重构功能;(4)实时数据分析、处理及报表生成功能。

该市配网自动化建设方案中,馈线自动化的实现方式为:(1)配电网分段开关应具有密封性及免维护性,控制电源必须安全可靠;(2)根据配网实际情况选择人工、自动或远方自动转移负荷及恢复供电的模式;(3)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架空配电网,可以使用电流型FTU来检测故障电流及信号,并通过掌握远程控制方式隔离故障并恢复送电;(4)对于树状放射式接线的架空线路且通信手段不完善的区域,使用电压型故障自动隔离方式来自动隔离故障;(5)对于通信网络可靠、配电网结构简单的区域,使用分布式智能模式的FTU终端来实现。

1.3 配电自动化建设方案

该市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始终以“总体规划、充分结合现状、优化设计、分步实施”为原则,以“可靠高效、经济实用”为宗旨,以实现配电网远程监控、快速处理故障、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目标。

1.3.1 体系结构。该市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参照IEC 61968标准,配电自动化系统采用分层集结的策略,建成配电主站、配电子站及远方终端的三级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配电自动化具备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等系统通讯接口,以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

第1层为配电主站,配备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高档配电自动化后台系统及大型数据库,主要用于管理该市范围内的中压配电网。第2层为配电子站,以变电站为中心,用于集结在区域内分散的配电终端设备及电量采集器的信息。第3层为远方终端,主要由TTU、DTU、FTU、RTU及电量集抄器等构成。将馈线终端单元(FTU)安装在柱上开关上以实现实时监控;将监测单元(TTU)安装在配电变压器处,可以监测配电变压器,也能实现分散用户抄表集中器、电能核算及低压侧无功电压综合控制;将远动终端单元(RTU)安装在开闭站、配电室内,电量集抄器安装在变压器附近,这样能够为用电科学管理提供分散用户的电量数据来作为参考。电力企业要加快营销系统数据库的开发速度,其可以减少大量中断设备的安装,减少电网建设成本。

1.3.2 通信方式。在配电自动化选择通信方式时,必须选择先进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及可行性的方式。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通信条件,确保符合实际需求的传输速率。新建电网在选择通信方式时,必须综合比较技术经济性、一次投资及维护使用等。该市区配电网主要以光纤通信为主,部分线路使用光纤复合架空相线等,该技术发展成熟后可逐步推广。

2 配网自动化的社会效益

配网自动化的实现,不仅为供电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为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配网自动化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2.1 供电可靠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配网自动化利用监控、监测等手段来提高系统的应急速度,缩短停电时间,同时,配网自动化能够通过故障定位、判断及处理来及时发现并解决故障,从而最大化地缩小故障的影响范围及故障所造成的损失。调查数据分析,广州各区在应用配网自动化方案后,停电面积平均减少1/4以上。

2.2 极大地改善了电能质量

配电自动化系统具有实时管理和控制功能,监控、检测功能,状态估计、负荷预测、电压及无功优化调度等功能,从而掌握电网的运行状态,以便通过网络分析选择最佳运行方式来提高电压质量,向用户提供优质

电能。

2.3 减少功率损耗

配网自动化系统可以利用软件在线实时分析网络运行方式,选择网损最小、最安全稳定的供电方式来进行最优无功控制以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网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是巨大的。

2.4 保障电网安全性,提高资源利用率

配网自动化具有网络重构及网络分析功能,能够预防重大电力事故的发生,因此,系统提高负荷估计、管理及监控功能,能够与电力市场信息相结合,实施较精确的供电计划、分时计价,实现电能的最优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电能的利用率,配网自动化还能够通过评估以往的事故处理方法来确定方案以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2.5 有利于优化配电网的投资

篇10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大力推进,智能电能表将大量应用,随之带来表计检定量骤然倍增,而采用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仓储、搬运、检定、数据处理、出入库、配送管理等多个环节均需大量人力资源。传统检定模式不仅效率低,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将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同时大量的、规格繁多的各种电能计量器具的进出,对计量装置仓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涉及电能计量装置的数量大,工作繁琐,为保证电能计量资产管理的准确无误,降低差错率,实现电能计量资产和计量器具库房的科学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针对这种发展趋势,建设“自动化检定、智能化仓储、物流化配送”的计量中心势在必行。应充分利用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物流理论,建设全自动检定流水线和智能仓储设施。

1 系统总体设计

单相电能表自动化检定流水线及智能立库系统由单相电能表自动检定流水线、智能立体仓库、AGV(自动导引运载装置)三大子系统构成。

1.1 智能立库系统

智能立体仓库有3个巷道、6排货架、33列货位,总共可储存15000只单相电能表、5000只三相电能表、3000只低压电流互感器。物流处理上,配有3台堆垛机和2台穿梭车等机械设备。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

智能立库系统利用立体货架、巷道堆垛机、往复式升降输送机、往复式穿梭车、自动输送系统、输送电控系统以及计算机系统实现计量设备的智能存储与输送。能够接收营销系统下达的出库、入库、配送、电能表检定等任务,自动完成电能表的存储与输送。物理上与流水线自动化检定系统连接,送入待检电能表,接收检定完毕的电能表。

1.2 单相电能表自动检定流水线系统

单相电能表自动检定流水线系统采用柔性链板输送机构,在物理上与智能立库系统实现无缝接驳、管理上与营销系统相连,能够接收营销系统下达的电能表检定任务,自动完成电能表检定。该子系统可完成耐压测试、液晶屏显示检测、误差综合测试、自动封印、自动贴标以及不合格表自动分拣工作,其中误差检定设备为7条并行24表位误差检定设备,可同时检定168只电能表,设计检定能力单相电能表18万只/年。物流处理上,系统配备1套周转箱、2台拆码垛机、1台三坐标上下料机械手。系统构成如图2所示。

1.3 AGV输送子系统

AGV输送子系统由1辆AGV小车、地面导航系统、在线自动充电系统、AGV控制台和通讯系统等构成,它接受来自智能立库系统调度层的指令,负责将立体仓库送出的待检表和互感器送到指定的接货站台,并将较验完成的电能表和互感器送回立体仓库的入库站台。

各个子系统均在上层营销MIS的统一管理下工作,各子系统接到营销MIS的下达的任务后会自动调度所属设备完成既定工作。整个系统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

2 系统应用

珠海供电局电能计量自动化检定流水线及智能立库系统是广东电网公司为适应并引领电能表检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而组建的一个高科技技术平台。技术全面,规划合理,既有自动化校表线,又有传统检定台和互感器检定设备,是南网乃至全国功能最为完备的计量检定系统之一。

该系统由广东省电力设计院总体设计,由郑州三晖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承建;为广东电网公司在我局的试点建设项目。

该系统从2010年5月,历经了技术方案研究、项目设计、实验室环境改造、设备硬件安装,软硬件联调、现场验收等多个阶段。2012年8月3日,该系统正式通过整改验收,正式投入生产运行。自正式投入生产运行以来,已成功检验单相电能表34000余只,运行情况良好。该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劳动,达到了预期效果。该系统荣获了珠海供电局2012年科技进步二等奖。系统采用的新型实用的电能表接线定位装置,已成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3 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按照传统检定模式,共有2台24表位单相电能表检定装置,每台装置配备2名检定人员,共4名检定人员检定48只单相电能表需要83 min,其中电能表检定时间为73 min,其他如拆线、盖章、将表装框等辅助工作需要10 min。而自动化检定流水线系统有7台并行的24表位单相电能表检定装置,可同时工作,并可实现连续作业,检定168只单相电能表仅需60 min。而在厂家人员的配合下,只需配备1名检定人员。按每日6.5小时的工作时间计算,传统检定模式下,每日检定量为226只单相电能表,而自动化检定流水线系统的日检定量为1092只,是原有的4.8倍。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应用了自动化检定流水线系统后,检定人员减少了75%,而电能表的检定效率却提高了160%,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2 社会效益

(1)提高计量检定中心的技术水平,提高检定工作效率,使检定产能弹性加大。并且提高了计量检定设备的利用效率,提高投资效应。

(2)提高电能计量管理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减少和避免了业务差错。

(3)在智能表库中存放的电能计量装置有着良好的抗干扰性,不会发生表计之间相互干扰导致失效的事故。并且形成数字化管理机制,系统可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

(4)自动化检表系统的研制建立在电能表技术标准统一的基础上,不仅将大大推动电能计量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步伐,系统所具有的智能化功能也为未来智能电表的广泛应用创造更有利的技术平台。并为其它供电局同类项目提供了参考。

4 结语

单相电能表自动化检定流水线及智能立库系统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投入生产运行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大提升了计量中心管理水平。单相电能表自动化检定流水线及智能立库系统是今后电能计量技术的发展方向,为其他供电局同类项目提供了成功经验和参考价值,值得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11

1.2智能电网的解决措施智能电网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每个国家都在积极探讨如何将调度自动化技术更好的应用到本国发展中,因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总体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对其应用更加迫切。所以,必须结合国情,综合考虑用电总量、环保节能、安全可靠等问题,努力将经济社会效益和电网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与此同时,针对一些实际情况,还要采取具体的措施。第一,制定高效的标准,指导智能电网的实施建设;第二,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每个地方的实际特点,合理开发资源;第三,安排设置多种发电模式和电力存储并存,更好的实现节约资源的目的;第四,不断创新设计方案,提高电网的管理措施;第五,完善网络、计算机等通讯技术,避免运行时的阻碍。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如图1所示。通过图1的表述分析,不难看出智能电网的具体设计方案中包含通讯网络、通讯接口、区域保护、智能化调度等多信息,实现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应用。

2调度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电网的发展前途将是无可限量的,在未来的建设体系中,很有可能会运用到AMI技术,有效的连接电力系统和负荷信息两部分内容。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将会包括智能机器人、三维GIS、高级配网等众多高新技术,并且区域之间的数据信息,能及时的进行传送,相互学习更多的经验知识,不但增进彼此的共同进步,而且消除信息闭塞的情况。强大的自动化系统,能使得繁琐冗长的数据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整合,并且能任意调取所需的资料信息,形成完整的电网模型,这一系统具有功能卓越、灵活布控、层次众多等优点。建设信息构架,在为信息提供共享平台的同时,杜绝出现海量信息的筛选操作难题,便于及时有效的获取一手资料。智能化电网将配电、输电以及用户资料整合规划到既定的位置,实现电网互动供电[3],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实现灵活个性的供电需求,富余的电能可以作为投资或者应急使用。对于智能电网建设而言,能随时掌控用户对电量的需求情况,预算估计可能的风险,配置资源的使用、应对突发状况、节约电力资源、提高效率等,并且能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切实担负起电力企业的责任。

篇12

智能电网技术是由美国能源部在2001年首次提出的,在美国提出建设智能电网后,各西方发达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智能电网建设,他们纷纷制定了建设智能电网的计划,并开始进行智能电网技术研究,为与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相适应,更好地保障我国电力供应的高效性、经济性、连续性。我国国网公司制定了发展坚强智能电网的计划,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如火如荼开展,电力营销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电力营销与智能用电技术关系密切,它面对的是千家万户,其工作状况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因此分析用电信息采集技术,探讨其实施的经济性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1 用电信息采集技术

1.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主要是按照“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国网公司要求,借助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来实现采集、应用、管控电力客户的实时用电信息,并可实时监控、管理电力负荷。管理电力营销的系统、支持客户缴费的系统、支持客户服务的系统、抄表系统以及管理负荷的系统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包括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既存在着关联制约,又具有各自的独立性。用电信息采集可使电力企业的营销业务更加自动化、智能化。

1.2 应用用电信息采集技术的必要性

把用电信息采集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后,可使电力企业的运营更科学、更合理,对电力负荷曲线逐步进行改善,优化配置电能资源,在节约的前提下,实现快速发展,最终使电力企业与用户都能实现双赢。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实时监控电力客户的实际负荷变化情况以及各时段用电情况,及时提示欠费情况,并可实现必要的停、限电,预测分析客户的用电量,非常有助于电力营销工作的顺利开展。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要求电力营销工作的实际质量与服务水平要更高。但传统营销模式采集、传输数据都很落后,这对营销管理以及服务水平的提高都形成了严重制约,因此应用用电信息采集技术十分必要。

2 用电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是用来采集大客户信息、居民客户信息以及统计、控制各种数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采集居民客户用电信息时,主要是利用电力线路把实际采集数据向电力线载波集中器归类,经过GPRS进行传输,逐步到达数据监控中心,并实现控制电表终端。

2.1 控制预付费

应用用电信息采集技术后可以实现多次缴纳电费在每个周期内,可更好地控制预付费,对那些电费缴纳不及时且存在大量用电的客户,可把实际抄表周期合理缩短,这样可在某种程度上促进这些用户按时缴费,十分有利于电力行业开展其他项目。通过使用用电信息采集预付费功能,可把电力企业的经营风险有效降低,可有效防止电力用户缴纳电费不及时现象的出现。由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其内部信息可共享,这样各种预付费缴费方案便可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并且可与电力营销系统合理联合,形成一个完备的信息平台,使用户的缴费信息查询更方便。当前我们常用的电费缴纳方式有网上充值、银行转账、电话充值等。

2.2 可实现抄表、结算自动化

抄表、核算电费以及电费通知等都属于电力企业的营销过程,要想全面做好这些工作,必须重视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可建立管理账务的中心,逐步提升实际管理水平,让电费管理更真实、更有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分时段高效采集各类信息,如供电信息、实际用电信息等。抄表、结算电量等都可自动及时完成,电力营销工作中应用用电信息采集技术后,把传统的人工抄表模式彻底打破了,很多现场抄表差错都得到了有效避免,提升了抄表质量。

2.3 对用电计量装置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监测

以往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在检查电能计量装置使用情况时,由于水平有限,很多已修改的电能表很难及时发现,而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后由于可以全方位24h监测电能计量装置,并可进行远程服务,上述情况可有效得到避免,可更严密地管理电能计量装置。

2.4 线损管理

采用传统方式管理线损时,由于具有较长管理周期,很难准确、真实地把线损的实际情况分析出来。采用自动化抄表技术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在同一时间上冻结各类用电信息,这样可有效防止时段差异误差,可有效管理线损。此外,由于用电信息采集技术工作效率较高,这也使分析线损使用的数据时效性更好,借助实际线损数据与理论线损数据的分析比较,可把形成线损的原因真实分析出来,进而使制定的应对线损方案,更具有针对性。

3 应用用电信息采集技术的经济性

分析实际投入与产出情况,并对它们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性,应用用电信息采集技术后可使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有效减少出错率,促进人工费用大幅降低,节省开支。科学管理、控制用电负荷,可把负荷曲线逐步改善,充分利用发供电设备,最大限度地减少拉闸限电现象,让电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产。在电力营销中应用用电信息后,其经济效益大致包括下列方面:(1)可有效解决调峰问题,让发电机组的运行更经济、更安全;(2)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拉闸限电现象,提高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可靠性;(3)可实行电价分时、有效控制需量,对用户的实际用电方案,进行科学、合理优化;(4)降低线损。对高峰负荷进行控制,把负荷率提高,可把供电系统的实际线路损耗有效降低,促进供电量的提升;(5)有利于配网实现自动化。由于配电设备与通信信道是建设配网自动化的基础,要想管理终端负荷必须有类似的信道做基础,因此用电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有利于配网自动化的实现。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电力营销中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后,其经济性非常好,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用户,同时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各企业在选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时,应以企业实际规模、具体技术水平为基础来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

4 结语

随着电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电力企业的营销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电力营销,将直接影响到各电力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下,电力市场对电力营销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电力营销中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后,不但使用电客户的日常用电得到了更好保障,同时提高电力营销系统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后,改善了我国电力营销的实际服务质量,降低了电力供应成本,有利于“大营销”体系的建设与智能电网建设,用电信息采集技术在电力营销中值得推广与应用,它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平.电力营销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分析[J].中国新技

术新产品,2013,(12).

[2] 胡江溢,祝恩国,杜新纲,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

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2).

[3] 陈盛,吕敏.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其应用

[J].供用电,2011,(4).

篇13

供电企业的计量自动化一体化平台的建设,主要在功能上实现计量点电能量数据在线实时采集、负荷动态管理与控制、配变遥测监控、错峰调峰管理、防窃电、预付费、电价、四分线损等功能。虽然目前与电能计量相关的自动化系统已基本建成和完善,已基本实现了4大自动化系统间的互联。但由于各系统所基于的技术平台和采用的通信协议间存在一定差异,相互间数据信息实时共享和互操作能力还不能满足智能配电网需求,导致系统大量功能的冗余配置和信息资源的浪费,严重制约了系统的应用发展。因此,探讨将4大自动化系统有机集成,实现电能数据的实时采集、动态控制、在线分析响应等,有效提高系统的综合自动化水平,就显得非常有工程实践应用研究意义[1]。

1 供电企业一体化计量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1.1 能为电力营销服务提供信息数字技术支持手段

一体化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根据电力营销服务系统和需求侧管理系统需求,自动在线采集各电压等级的特征电能信息,包括:实时电度、分时段电能、冻结电量等与电能营销服务相关联的电能数字网络化信息。同时,能动态监测系统运行工况状态,包括:监测计量装置的运行工况、计量回路是否存在异常、计量数据是否存在较大波动等,为用电稽查提供在线远程自动化服务支撑数据。

1.2 为供电企业节能经济调度管理提供可靠数据信息

通过一体化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为供电企业调度管理提供详细的现场用电运行工况信息,包括:系统电流、电压、功率因数、有功曲线、无功曲线、负荷率等数据,为供电企业进行全局范围内的潮流分析和调度决策制定提供详细的供电电能特征数据和负荷数据,便于其进行四分线损、负荷率、三相不平衡度的统计分析,为系统节能降耗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

1.3 为电力营销需求侧管理提供强力的技术手段

通过对大用户转变和高等级用户现场用户服务和特征数据信息的在线采集、传输和分析管理,合理开展科学用电、有序用电、错峰用电、分时计费等需求侧综合管理。

2 供电企业一体化计量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一体化计量自动化系统按照远方用电现场(包括:终端设备层、通信层)和主站计算机系统(主要包括:前置采集层、数据交换处理层、业务处理层和综合应用层等4层结构)的分层分布结构进行设计。通过通信网络将厂站计量、负荷管理、公变计量、低压抄表等系统有机集成统一。通过建立完整的通信系统将主站系统与远方用电现场有机互联,实现电能数据信息的实时采集、远程传输和动态管理的功能集成和分析管理一体化。主站系统中的数据存储一体化功能,能够实现对整个供电、配电和用电环节运行工况数据和电能数据的实时采集,利用内部功能模块实现各类计量数据的分类整理、运算分析和存储管理,并经通信网络将运算分析获得的数据结构传输给系统内部的各业务应用功能模块,为四分线损和需求侧管理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信息。另外,在主站系统中还建立完善的用户基础档案信息,包括:计量设备档案、客户基本档案、电网实时和历史运行工况数据信息等。便于系统调度管理人员根据这些数据,合理进行潮流分析和调度运行决策制定,有效提高电力营销人性化服务水平。供电企业一体化计量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2.1 前置采集层

前置采集层中包括:通信接入设备、采集服务器等功能终端设备。能够同时支持一体化计量自动化系统中负荷管理终端、厂站遥测终端、配变监测计量终端、低压抄表终端等不同电能计量自动化设备终端的远程网络接入,实现整个一条化计量自动化系统数据信息的交互共享和互操作。能够根据主站计算机系统需求,完成电能计量数据的定时采集、随机召测和数据补采等功能,并经网络通信系统远程传输到采集服务器完成数据的综合分析运算。同时还支持GPRS/CDMA[2]等无线数据通信协议,实现与大客户负荷管理终端、特殊负荷管理终端、低压抄表集中器、配变监测计量终端的无线通信,完成电能计量数据的实时采集、远程传输、动态运算分析和可靠存储。

2.2 数据交换处理层

数据交换处理层能够从电能营销服务系统获得客户基础档案和用电信息,同时能够从系统电能计量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中获取供配电网实时运行工况状态信息和开关状态数据,并可以集成配电地理信息(GIS)系统,实现配电故障在线调度管理。通过数据交换处理层中的综合应用数据的运算分析和挖掘处理,可以获得科学的分时段电能量数据,便于调度管理人员用于四分线损分析和需求侧管理,实现供电企业节能经济调度运营。

2.3 业务处理层

业务处理层将具备独立功能的厂站计量、负荷管理、配变监测计量、低压抄表等四个子系统,有机集成统一,实现数据信息资源的交互共享和互操作,同时采用统一的操控界面,利用WEB服务完成各种业务功能的兼容,实现相应程序的优化,有效提高供电企业负荷管理和电能营销服务水平。

2.4 综合应用层

综合应用层实现在数据交换处理层中单一业务处理系统无法实现的,经内部功能的集成交互统一,主要完成四分线损运算分析、需求侧管理决策等功能,将供电企业生产和营销业务有机集成统一,有效提高供电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化、集成共享、智能自动化等特性。

3 结语

供电企业的计量自动化一体化平台,集网络通信和功能为一体,实现数据信息资源的交互共享,是供电企业计量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一体化计量自动化平台的建设,在实现供电企业电能生产运营和营销服务的集成统一,必将取得非常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