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生学习指导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作者:李艳霞 单位: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在如何与身边人相处问题上,有50.3%的学生选择“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帮助别人”;23.1%的学生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事,积极帮助别人”;32.6%的学生选择“为别人着想,热情周到地帮助别人”。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价值观问题上,有43.4%的学生认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都重要”;27.4%的学生认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17.7%的学生认为“社会利益重要”;11.4%的学生认为“个人利益重要”。在人生观问题上,有将近53.7%的学生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24.6%的学生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得到他人的尊重”;12.0%的学生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获取金钱财富”;9.7%的学生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吃喝玩乐,舒服潇洒”。学生职业认知度职业认知是一个人对其从事或即将从事的职业的认识,即“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工作内容的了解,职业前景和事业目标的明确,对工作中个人和组织关系的洞察”[1]。为了解我院学生的职业认知水平,调查从职业了解、职业选择、职业态度、职业发展等四个方面设置了五个问题。1.职业了解调查结果显示:12%的学生对船舶制造行业工作内容不了解;56%学生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船舶制造行业的工作内容了解不多,只略知一二,其中大一的学生占68.2%,大二的学生占31.8%。2.职业选择在专业选择问题上,有47.4%的学生是看好船舶制造行业的就业前景;12.6%学生是听说船舶企业收入较高;23.4%的学生是自己喜欢船舶制造行业;8.6%的学生是家里人让选的。在择业主导因素问题上,看好船舶制造专业的就业前景,是学生选择船舶专业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择业主导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发展前景(62.9%)、薪酬高低(19.4%)、工作性质(6.9%)、福利待遇(4.0%)、专业对口(3.4%)、地域(3.4%)。3.职业态度在关于职业态度的调查中,62.9%学生对所学专业表示喜欢,其中大一的学生占38.2%,大二的学生占61.8%。对自己想要从事的行业不了解,是大一学生对专业表示没兴趣的原因之一。随着年级的增高和对本专业了解程度的加强,喜爱本专业的人数有所增加。在所学专业与理想职业是否一致问题上,30.3%学生认为一致;49.7%的学生认为自己还算适合这个职业;20%的学生认为将来工作不坚持专业对口,如果有机会就调换到自己喜欢的行业。4.职业目标在职业发展问题上,调查显示:35.3%的学生做过职业发展规划;55.4%学生没做过职业发展规划;还有9.3%学生还没想过职业发展这个问题。
为了解我院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该项调查从职业道德认知、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志、职业道德行为等四个方面,设置了八个问题,对船舶制造相关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进行了调查。1.职业道德认知调查结果显示:20.0%的被调查者了解今后要从事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55.4%的被调查者了解一些,但不很明确。对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在企业发展中重要性进行调查,72.6%的被调查者认为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在企业发展中非常重要;19.4%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太重要;有8.0%的被调查者认为不重要。2.职业道德情感对被调查者的职业道德情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77.7%的被调查者认为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一个人的成功至关重要。对“你认同的好员工应有的优秀品质”进行调查,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对企业忠诚、有团队归属感(占68%);沟通能力强善于合作(占66.9%);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占62.9%);有组织能力,能带领团队有效率地工作(占68.3%)。3.职业道德意志对被调查者的职业道德意志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3.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有信心将来在船舶制造行业中有所发展;30%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有信心;10.3%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信心或没有想过。对在实习实训中身边的同学是否始终按照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37.2%被调查者认为身边的同学能坚持;62.8%被调查者认为身边的同学不一定能坚持,理由是别人不那么做,自己做了会受到排挤,自己坚持按职业道德做事,自己就会吃亏。4.职业道德行为对被调查者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待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违约和工作中频繁跳槽问题上,21.7%学生认为是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有的权利;46.3%学生认为是毕业生自我发展的需要;30.0%学生认为是不讲诚信,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在竞争对手向您打听公司的商业秘密问题上,66.3%的被调查者选择不告诉他;13.7%的被调查者选择如果自己能获益,就告诉他;20%的被调查者选择不知道或其它。
诚信意识淡薄大部分学生的诚信缺失,有过作弊行为和在监考不严的情况下作弊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的一半以上;有八成以上的学生认为在就业时为获取用人单位的青睐可以弄虚作假、伪造荣誉证书。这么多的学生无视诚信的价值,虚假之风甚嚣尘上,值得全社会深思。社会责任感不强,个人利益至上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漠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不道德行为,把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推给其他人;七成以上的学生对社会责任都持比较现实与功利的态度,以自我为中心,对个人利益过度敏感,一切以追求个人利益为价值导向,把不损害自己利益和对自己有益作为帮助别人的前提条件。这样的责任意识脱离了社会正确的价值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和现实性的倾向,并有可能向极端个人主义方向发展。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倾向大多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持有权势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人生观。他们强调自我与社会融合,索取与奉献并重,关注社会利益而又比较重视自我,注重实际、追求物质享受。这是一种十分不良的人生观、价值观倾向。西方社会各种利己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对高职学生已造成了严重的侵蚀与影响。缺乏职业规划,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我院大部分学生对船舶制造行业了解不多,对自己将来所从事工作的岗位、内容及环境知之甚少。较好的就业前景和收入水平是学生选择船舶制造行业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同学缺乏职业规划,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认知水平较高,但职业道德行为能力较低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在企业发展中非常重要,对职业过程中的不诚信、不敬业的行为进行了谴责,对高尚的职业道德人格表现出赞赏和钦佩。但是,在对待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违约和工作中频繁跳槽问题上,大多数学生认为跳槽是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有的权利,是毕业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可见,我院学生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认知水平,但职业道德行为能力不高。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情感,但缺乏职业道德意志我院学生有较强的职业道德情感,对于很多原则性的问题,如职业道德与个人成功关系问题、评价好员工标准问题等,认识很清,判断准确,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但是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意志,在按照自己的职业道德认知去做事碰到障碍和阻力时,许多同学选择不一定能坚持。因为怕自己坚持按职业道德做事,受到排挤,自己就会吃亏,道德意志力不强。职业道德意志在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中至关重要,没有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就不会有职业道德行为,但是如果没有职业道德意志,即使有了职业道德行动,也不可能持久。对船舶企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了解较少“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职业性,也就是说学校所开设的专业与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非常高的相关性”。[2]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了解其将来所从事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是非常必要的。调查结果显示:我院船舶类高职学生有七成以上不了解本专业所对应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即使了解一些,对具体内容也不十分明确。这一结果表明,我院职业道德教育的行业特色不够明显,与船舶企业员工职业道德规范结合不够紧密,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依据船舶行业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道德培养,是当下船舶院校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既是有力的职业行为规范,又是开展工作的内在动力。作为高等职业学院,我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理论够用、社会适用、上岗顶用”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扎根一线、发挥才干,除了需要专门的知识技术,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也必不可少。因此,加强我院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建设,是学院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
篇2
西方的职业决策研究始于20世纪初,Parsons(1908)的开创性研究,至今已经形成了许多较为成熟的理论。围绕职业决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可以归纳为5类:(1)强调结果的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2)关注决策过程的职业决策研究;(3)关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未决)的诊断工具研究;(4)关注决策因素的职业价值观研究;(5)关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的大学生择业生态模型研究。
一、强调结果的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
早期西方职业决策理论主要围绕个人的视角展开,关注个人利益最大、效价最高、最适合及个人自我价值实现,强调个人心理属性或特质与职业要求的匹配。以Holland理论为代表的匹配理论都是这一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职业决策模型。
根据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一个理想的职业决策基于决策者对自我的了解,对环境即工作世界的了解以及对两者之间匹配关系的了解,其暗含的假设是:(1)自我是稳定的,并且当事人能够有效地认识自我;(2)职业或工作世界是稳定的,并且决策者有充分的信息途径获取工作世界的信息;(3)自我特征和职业工作所要求的属性之间的匹配关系是稳定的,并且决策者能够有效地了解这种关系。而事实上,我们更有理由相信:(1)自我是发展变化的,特别是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而言,并且个体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重新认识自我和建构自我,对自我的了解也是相对的、发展变化的;(2)现代社会的工作职业本身也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获取工作世界信息的途径是有限的;(3)工作世界的变化将导致工作所要求的与之匹配的个人属性的变化。因此,尽管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职业辅导领域,但该理论总体上是一种静态的人格观和机械匹配的思想,其主要局限在于忽视了人的可塑性和职业选择的变通性。从已有的实证研究结果看,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假设匹配的职业决策就是好的或有效的职业决策,个人的特点和他所选职业的特点相一致将产生更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像满意、稳定和成就等,但这一假设并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适合与匹配并不是优化的职业生涯决策结果的良好预测指标。
总之,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作为一种静态的人格观和机械匹配的思想,忽视了人的可塑性和职业选择的变通性。它提出了一个理论上的理想职业的目标,但忽略了人的发展过程及在此过程中不断深人的自我了解和对工作社会的了解。并且它所强调的能力和兴趣与职业属性的匹配本身也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如人们有能力做的事情往往是没有价值感的,即缺乏兴趣的。
篇3
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等特点,小学家长会一直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基本方式,也是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状况的主要途径。但长期以来,陈旧的家长会从形式、措施和体制都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严重地影响了学校与家长的合作,导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形成合力,有时甚至适得其反。鉴于此,我们明确认识到,家长会开展的有效性需要我们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加以解决。
一、问题的症结
找到小学家长会开展形式、方法上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以相对更有效的对策开展家长会,才能实现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直接沟通。笔者通过对本校及周边小学家长会的调查,得出:64%的家长认为家长会没有实在意义,76%的学生认为开家长会对自己心情紧张,不愿向家长如实反映情况。调查研究大多数小学家长会的开展情况,整体看来“流于形式多,单向灌输多,一味要求多”是当前家长会最为突出的问题。
具体分析其开展性质几乎可以概括为“以会开会”,流于形式居多,大多数家长会已变成“新闻会”“告状会”“工作布置会”“培训会”等。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整体上均想把家长会作为承载校内教育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遗留问题的形式和载体。学校是教育的实施主体,也是引导主体。不论在道德素质,还是在智力素质上,学校的教育都是不可替代的。而过分依赖或者想一劳永逸地通过家长会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是上述现象的思想根源和形成原因。笔者认为,除必要的告知、通报、培训外,学校和教师都应该明确认识到,家长会只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和渠道,不是结果和总结,而应该是开始和启发。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把家长会作为家校联系的“焊接”点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约束能力较差,生活自理能力、生活习惯和思想品质修养还在不断养成阶段。所以,在课内外的生活学习中他们往往存在学习目标不清、方法不适、思想意识波动性较大等问题,而解决这些教育难题需要家校双方长期不断的紧密合作,以培育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素质。但由于种种限制,学校、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不可能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孩子及其生活、家庭教育等情况,这是摆在家校之间的现实难题。而家长会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它具有单一、笼统、不及时的缺憾。因此,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应建立更多良好的互通交流方式,并适时地进行信息交换与沟通,使家庭、学校全面掌握孩子的第一手成长信息,协同教育,以不同的形式促进家校联合,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最终把家长会作为弥补漏洞、解决突出、普遍、棘手教育问题的形式和手段,“焊接”住一些漏洞和缝隙,实现家校信息无缝隙衔接,这样才能解决上述问题。
(二)把家长会作为家校共同教育的创新点
近年来,小学家长会开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家长的参与率、参与热情不高,或者是不能持续给予支持和关注。原因是家长会模式陈旧、内容空泛、目的不明。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以提高家长会的开展水平,丰富家长会的开展方式。简言之,就是要创新家长会的开展模式,把家长会作为家校共同教育的创新点。
首先,学校、班主任要解决小学家长会在召开过程中的盲区、误区,提高校方、教师及家长自身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水平,把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普遍、个别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侧重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宏观和微观探究,剔除简单认识的盲区、误区,进而总结出家长会上的要探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对策,以实际解决问题,使家校双方对孩子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如:借助家长会这个平台,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特长,并以此为契机对家长进行恰当的教育理念引导,让家长真正从理论上提高认识,并能有效地运用到自己孩子的教育上。其次,要不断丰富和拓展家长会的开展模式。如在开展过程中,可以以互动交流,问卷调查,专题探讨,心得体会,报告,学习先进教育事迹、实例、成果等形式完善、丰富家长会开展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此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合作、共进的原则,切忌“一言堂”的训话模式,以充分调动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其参与热情和智慧,必要时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
(三)把家长会作为学校教育的评测点
学校教育是对学生智力、道德品质、人格进行不断塑造的过程,而教育者把教育成果、失误加以总结是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更是教育者必备的素质。我们可把家长会作为总结、探索教育成败的一个评测点,这是对整个教育总结的有益补充。笔者认为,在家长会开展前、中、后期,学校要实行过程监督、指导,教师要有专题记录、总结和报告,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机制,并努力使其具有互动性、适时性、适用性,形成实实在在的可借鉴、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为进一步更好地开展家长会和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实践依据。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践,整体上能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家长会开展环境和氛围,教育效果会不断提高和呈现出来,能使学生及时完成学前到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教育的过渡,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能使家校双方及时调整、改进教育举措,掌握学生接受教育的动态变化信息,彼此间增进信任;可以形成良好的校内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有效开展小学家长会将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不仅能为家长之间、家校之间互相交流创建良好的平台,也能为提升整个小学阶段教育水平、拓展教育模式做出贡献,进而为构筑和谐的小学教育环境开辟新途径。
篇4
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教育国际化趋势的日益凸显,社会对人才培养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地方师范类本科院校,着力培养的是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的应用型人才。这就亟待学校针对此培养目标,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屏东大学与宁德师范学院有着类似的发展轨迹,以台湾屏东大学和宁德师范学院为例,对两岸同类院校的教师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借鉴其成功经验,有利于我校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提高宁德师范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为进一步地将可切实操作的教学模式运用于实践提供依据。
一.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比较
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现“教学模式”的概念。李秉德(1991)指出:“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1]叶澜(1993)则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模式的构成:“教学模式俗称大方法,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2]由此可见,任何教学模式都是由一定的指导思想、主题、目标、程序、策略、内容和评价等因素组成。研究试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作业方式和考核评量方式等方面对宁德师范学院和屏东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比较。
1.教学目标
屏东大学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四个知能为主,即学生丰富的教育与文化专业知能、创新的课程与教学专业知能、实用的文教行政与产业知能以及广博的社会关怀与服务知能;[3]宁德师范学院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较为全面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小学教育理论素养,有较为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小学多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以及相关研究的小学教育复合型人才。[4]
两所大学均强调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养成,这正符合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但两校的教学目标也存在差异:屏东大学的教学目标更为具体,明确了四个方面的具体知能要求;宁德师院的教学目标以教育教学素养的全面性和基础性为主要方向。
2.教学内容
两所大学在教学内容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师教育类课程方面。宁德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类课程强调系统性与理论性。首先是教育理论体系的系统性。无论是课程群还是具体的某一门分支学科课程都强调完整体系的呈现与构建。以心理学领域课程为例,小学教育专业开设了包括《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四门心理学课程。通过前后衔接的课程,循序渐进地建构与小学教育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体系。其次是教学内容的理论性。教师在讲授新知都重点突出原理、相关理论的讲解。通过注重抓核心概念,以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
相比宁德师范学院,屏东大学的教师教育课程突出专题性和可操作性。其中,课程的专题性表现在课程内容不严格按知识体系来组织。例如,开设的心理学课程仅有《教育心理学》一门,突出专题性。此外,屏东大学强调与小学教育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性课程。以《特殊教育导论》课程为例,全班根据事先分好的小组,自行设计、策划相关的体验活动。通过体验特殊需要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掌握相关学习原理,从而更深入了解特殊儿童的困难,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可操性强。
3.教学方法
A.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解两校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采用问卷的方式请两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各题项采取五级评分制,1-5分,从非常符合到不符合。对各题项两校学生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两校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评价差异显著。屏东大学学生认为教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素养高,上课生动有趣,经常与学生交换意见。宁德师范学院学生在相关题项上的评价较低。在“教师鼓励表达自己观点”这一题项里,两所学校的学生选择无显著差异,“比较符合”和“一般”的占多数。
B.实际体验
屏东大学教师课堂教学以讨论法为主,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以《社会学习领域概论》课程为例,全班以“世界咖啡馆讨论法”分组讨论。首先,将全班分成若干组,教师鼓励各小组将讨论中出现的想法、意见记录在纸上。其次,控制讨论时间,组织课堂秩序。最后,由教师将各组的讨论结果依依呈现。讨论法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透过弹性的小团体讨论,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其反思问题、相互分享知识。
宁德师范学院教师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以《教育学》课程为例,教师通过讲授和讨论相结合,让学习者明了事理,生成新知识。首先,设置悬念,提出问题;其次,讲授新知;再次,留余时间,学生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讲授法既有利于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也有利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
4.教学程序
两所大学在教学程序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屏东大学的课堂教学方式以翻转课堂为主,由学生承担学习责任。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5]以《教育社会学》课程为例,教师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前预习新章节,课堂小组进行15分钟课文纲要报告,分组讨论问题、得出结论,最后由教师总结重点并解答学生疑问。
宁德师范学院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为主。大部分课程教学按照教师讲授新知、学生听课、课后复习、完成作业、教师检查与反馈、继续新知教学等程序进行。目前,已经有部分教师运用了类似翻转式课堂的形式进行授课。如《小学心理学》等课程,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充当教师角色进行授课。此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将课堂内的宝贵时间交由学生自行支配,而且能够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促使学生更主动地探索学习。
5.作业方式
A.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发现屏东大学和宁德师范学院作业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作业布置方面,屏东大学注重课堂效率与课后复习,宁德师范学院侧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但在“作业缺乏弹性”题项中,两所高校的学生均认为教师作业布置以写、读、背这三种形式为主导,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有效性。详细情况见表2。
B.实际体验
屏东大学注重学生课堂效率与课后巩固复习。以《教室言谈》等课程为例,教师要求学生做课堂记录,课后整理章节重难点及心得,再上传至学校网站——数位学习平台。宁德师范学院强调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教师虽没有明确要求学生对章节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整理,但现在已经有部分教师对作业方式进行改革。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大量文献,通过修改文献、撰写开题报告,逐步让学生掌握写论文的程序,为学生日后写论文打下基础。
6.考核评量方式
A.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考试方面两所大学无显著差异。但就亲身体验,在“成绩和平时表现作为考核”题项中,其调查结果不符合事实。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被调查者对问题的理解发生错误,进而不能客观地回答问题。
B.实际体验
两所大学的考核评量方式存在差异。宁德师范学院成绩考核以期末考为主,形式较为单一。现阶段部分教师已经在尝试变换考核评量方式。如《班级管理》课程的考核方式由口试、实践以及笔试三部分组成,比例分配平时表现占50%,包括作业、课堂发言和期中考试,期末考占50%。屏东大学考试形式多元化:平时小测、期中考(分为考试和报告两种形式)、期末考(分为开卷、闭卷,有的科目不实行考试)。屏东大学平时分占大部分,多数情况下为70%,期末、期中考所占比例相对而言较小。
二.启示
1.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我校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从宏观课程设置到微观课程内容的组织都强调教育学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是由于过于强调学科性,课程内容却显得较为空泛、抽象。台湾屏东大学教育类课程强调模块化,可操作性较强。因此,改革课程内容,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在剔除部分过时、没有多大指导意义的课程的同时,也要适当结合小学教育专业增设文理渗透类、教育教学管理类和教师技能类等课程。其次更新教学内容,讲究“T”字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以课本内容为主,课外相关教材为辅助,结合基础教育实际和教师研究专长设置“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亲职教育、生命教育”等专题性课程,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的共鸣、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我校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应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教育科学教育三者紧密结合为前提,设置多种课程类型,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增强课程的整体功能。
2.转变陈旧的教育观,确立素质教育新观念
我校教学方法以传统授课法为主,此种教学方法富于启发性,但比较容易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屏东大学以讨论法为主要教学手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此,转变陈旧的教育观要实现一个重大转变。这一重大转变即实现由以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教师应该起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地开展实践性、创造性学习,确立新的学生发展观。同时,教学模式应该推陈出新,确立素质教育新观念。我校可以依据班级学生人数、课程性质而定,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以采取讨论法进行授课。讨论的形式可分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其中小组讨论可以以同桌为一组,也可以以相邻的几个学生为一组;可以是几分钟的讨论,甚至是整节课的讨论。
3.强化课程作业改革,实现知识观转型
作业布置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与应用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也是教师对自身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一个主要评价标准。在作业布置方面但两所高校教师作业布置均存在作业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等缺点。
针对两所大学存在的缺点以及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做到以下几点:其一,作业布置要有实践性。教师在作业布置时除了以读、背、写等形式,也可以让学生制作教学用具、板书板画、歌曲表扬等。其二,作业布置要有巩固性。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作业布置应有计划、有层次,通过让学生及时完成课后作业、整理各章节重难点、列提纲等形式,从而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新知识,做到查缺补漏。其三,作业布置要有趣味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变换不同的作业布置方式,除了个人完成作业任务,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共同完成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4.加强实践性考核,评量方式多元化
屏东大学的作业方式以注重学生课堂效率与课后巩固复习为主;评价考核往往以平时分占总成绩的70%为主,期末、期中考所占比例较小。我校作业方式形式过于单一;大部分科目的考核评量方式以期末考占70%、平时分占30%为主。
篇5
不过,那个时候我在观念上还不知道何谓“教育研究”,更谈不上形成“坚决走教育研究这条道路”的志向。真正从内心里把从事教育研究作为自己毕生后的职业理想应该要从1990年开始算起。当时,我在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读本科三年级。这一年的春节期间,我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卷本,对我影响很大,可以说我的内心深受震动。陶先生对现代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片痴情深深地、重重地触动了我,沐浴着他高尚的人格光辉,当时我思想上的苦闷、浮躁、迷茫、自卑等不良现象一散而光。那个时候,我比较清晰地形成了一个观念:教育在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化、文化建设以及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真正有了从事教育研究的志向,决心把自己有限的一生奉献给教育学事业,以一名教育学人的身份服务于国家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问:有人认为您的成名不在于对某个热点问题进行研究,而在于引领甚至制造了很多学术热点问题,从教育学文化属性的分析到知识转型背景下教育改革的反思,从中国教育学研究中本质主义的审视到中小学校价值教育的大力提倡,从对教育实践逻辑的重新阐释到对“狼来了”道德故事型价值逻辑的深度批判等,引发了许多的讨论甚至争论。您如何敏感地抓住这些问题并决定对它们进行研究的?
答:我很热衷于研究热点的教育问题吗?不是,我不是那样的人。我是能够引领甚至制造学术热点问题的人吗?恐怕也很难说是,我甚至对“制造”学术热点问题有些反感(当然,我对“制造”这个词的理解可能与你的理解不一样)。至于说我的一些研究引发一些同行的兴趣、讨论乃至争论,这倒部分是事实。你提到的那几项研究,其核心观点几乎都有人引用、讨论、争论,至今未绝。可能由于这些原因,它们被你或其他人称为“热点问题”。其实,在我研究这些问题的时候,它们根本算不上什么热点问题,一点儿也不热,甚至冷清得很。
要说清楚我是如何“抓住”这些问题的,还真不容易。可细细想来,却又不复杂。其实,我就是在平常的阅读、思考、观察、学习以及与朋友们的交流过程中遇到它们、抓住它们或被它们抓住的。比如,有关教育学文化性格的研究,是在我阅读了很多教育学教材和论文之后才想到的。通过这些教材和论文的阅读,我一方面知道了历代教育学者在为教育学的“科学化”而努力,另一方面教育学又总是逃脱不了学科内外“不科学”的责难。基于这样的阅读,我在想:自赫尔巴特时代以来的教育学科学化运动是否是走错了路?也许教育学的研究从其性质上说根本就不会是一种纯粹经验的或理性的科学?正是带着这些阅读时产生的困惑,我逐渐地将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定为《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教育学的文化性格”是对于这个研究结果的一个表述。再举一个例子,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关系的研究,竟然是肇始于1998年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如今改称为分会)一次会议期间与友人的交流。这个故事已经记录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一书的后记中,详细的情况你们可以去看。教育实践领域中,教育问题很多,至于选择哪些问题做研究,完全视研究者的个人兴趣而定,没有什么一般的规则。如果说有什么条件的话,那么我看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责任和担当。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一个人就能随时随地发现有价值的教育问题。
问:我们知道您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的《教育学的文化性格》是在您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该论文获得了首届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该书时隔十几年后读起来还是让我们感到其中思考的深度,这一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是有一些读者和我这么说过,我也认为这本书值得教育学领域的同学们一读。这并不是因为它获得了什么全国百优论文奖,而是因为它所研究的问题以及所进行的系统思考值得关注。它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就是上面所说的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学作为人类一个独立的知识领域,既具有人们一般性知识的特点,也具有教育知识自身的特点。那么这种属于教育学自身的特点究竟是什么呢?论文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今天看来,这些分析有些粗糙了,但是在十多年前,其材料的丰富性、分析的系统性、结构的严谨性以及观点的新颖性都是很强的。我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比较独特的学术观点:教育学是一类文化科学或价值科学,因而具有文化性或价值性;教育学具有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孕育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教育理论是一种文化理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是内在的而非外在的;21世纪教育学的文化转向,等等。这些观点的提出,有助于解释教育学界很早以前就有的“教育学不科学”“教育学不严谨”以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脱离”等问题,并意在提出新型的教育学文化和教育学者生活方式。十多年过去了,这个研究所针对的问题依然存在,它所提出的理论主张尽管已经引起不少的讨论和批评,但是我觉得它并未得到教育学术界足够认真的对待。无论别人如何看,老实说,它是奠定我自己教育学观和教育学信念的一项工作。
问:长期以来,您对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或教育学的学科立场有独到的思考,想请您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答:是的,博士毕业以来,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原因何在?你看,学界常说,没有人随便说自己懂数学,懂哲学,懂天文学,但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说自己懂教育,都可以对教育事业评头论足,发表高论。他们的这些意见甚至可以左右教育政策和实践,比较起来,教育学者的声音倒是变得无足轻重了。这真是中国教育学和中国教育的悲哀。发出这样的感慨,不是主张教育学者垄断教育的意见或知识,而是对整个社会轻视教育学研究的不满。但是,反躬自问,相较于别的学科的人或大众对于教育的意见来说,教育学者或教育学研究又能够为教育实践和决策提供什么样独到的、基于研究的见解呢?一个经年累月在某一领域开展教育研究的专家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与一个社会学者、经济学者对该问题的看法究竟有何不同呢?这就提出了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或学科立场问题。比如,对于目前比较突出的大中小学并校、扩招、办分校等问题,如果从政治学角度来说,可能扩大优质教育的资源,让更多的人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应该是个好事情;如果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有利于提高规模效益,也不错。但是,若从教育学角度来说,伴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多校区办学的出现、管理层级的增加,必然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校长与教师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交流和交往的机会,不利于建立良好的教育关系,对教育质量的保障和提升、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对丰富的教育内在价值的实现都是不利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学科的立场就是教育的立场,教育学科的独特性就是由教育活动的独特性所赋予的。我目前正在写作有关的论文,期望能够早日完成,请大家批评。
问:当下中国社会问题,尤其是人们普遍的道德感的缺失和价值失序是您近年来一直深入思考的问题,并从教育学立场做出了很多具有见地的思考,其中之一就是价值教育。价值教育在国内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国外也是教育研究的前沿领域,想听听您对价值教育的理解、主张。
答:是的,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道德滑坡与价值混乱问题,波及各个社会领域,也侵入到个人的生活当中。这个问题应该引发学界高度的重视,并加以系统研究。作为一个教育学者,四五年前我就将自己的研究目光投向价值教育领域,力图从理论上清理和解释价值概念的内涵,分析价值与行为的关系,并探讨价值的来源、价值秩序、价值理性、共同价值建设以及与此相关的价值教育问题。我的思考得到了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资助项目的支持,已经开展了近5年的时间。四五年来,尽管我有非常繁重的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的任务,但是我依然拿出了许多的时间阅读文献、深入学校、观察社会,在价值教育研究方面积累了一些素材、思考和经验。我发起成立了一个中国价值教育联盟学校,是由一些对价值教育感兴趣的中小学校自愿组成的,类似于价值教育的共同体,开展校长价值领导力提升、教师价值品质建设以及中小学生价值教育等工作。这个项目每年召开一次工作总结会,交流经验,探讨问题,分享收获,还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两年,又有一些对价值教育感兴趣的观察校进来,大家怀着共同的使命和责任开展工作,我从中也很受鼓舞。有关价值教育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今后几年会陆续出来,到时候也请大家批评指正,希望能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变革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并成为一个国际中小学价值教育的窗口。
问:您的专著《教育哲学》(原为《教育哲学导论》)被认为是近年来对这一学科所做出的不同寻常的努力,从理论架构到观点都体现出这种努力,想听听您对国内教育哲学研究现状的看法,对未来教育哲学研究的愿景。
答:我的专业方向是教育哲学,毕业工作后一直在这个领域从事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教育哲学导论》出版于2002年,2007年再版,增加“公正与教育”一章,改名为《教育哲学》。在我的写作计划中,该书还有几章没有完成,如“价值与教育”“幸福与教育”等,我希望剩下的工作能够在最近两三年内完成。这本书的体系和观点确实比较新,更多地借鉴了国际上教育哲学的体例,当然在结构安排、主题阐述、学术观点、分析材料等方面,也都有我基于中国社会和教育实践的观察与思考,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可读性强的教育哲学入门读物。
探讨国内教育哲学研究的现状,我总的评价还是不错的。在老一辈教育哲学家如黄济先生、陆有铨先生的指导下,中国教育哲学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对于教育学术的繁荣和教育变革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教育哲学思考的领域非常宽广,教育哲学的出版或发表也日益增多,国际教育哲学交流比较活跃,不断深入,一些中青年教育哲学人才的成长也弥补了改革开放初期教育哲学队伍规模偏小的问题。当然,教育哲学研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哲学性和实践性两个方面都还亟须加强,国际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哲学人才队伍素质还不能很好地胜任研究的要求等。这些都是需要中国教育哲学界进一步努力的。我对未来中国教育哲学的前景充满信心,我觉得基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伟大实践,沐浴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当中,借鉴国际上教育哲学丰富的思想资源,中国的教育哲学研究一定会越来越好,一定会与其他的教育学科一起,为教育科学的繁荣和教育实践改革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启迪。未来在于年轻人,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不断地加入到教育哲学的研究队伍中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中国和世界的教育哲学作出新的贡献。
问:您治学非常严谨,思维的逻辑性和缜密性在学界是很有特色的,您能否谈一下这种特色与所受的学术训练有什么样的关系?您知道,青年学生一般在为一个观点作辩护或者回应一个观点时,这一方面做得非常欠缺。
答:呵呵,我确实比较严谨,这导致我对学生特别是我自己的学生要求比较严格,可能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心理压力,请大家理解或谅解。我比较重视思维的严谨性和表达的清晰性,我甚至说过,清晰的表达是学者的美德。这种思维品质和文字表述方式是如何形成的,我也不是很能说得清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与我的恩师黄济先生的影响有直接关系。黄先生的文章和著作不知道你们读过没有,非常清晰、朴素、通畅,没有或很少用一些生僻的概念,更没有拗口的句子,不夸张,不矫情,不危言耸听。黄先生著作的这个特点,我在本科阶段学习他的《教育哲学》时,就有深刻的印象。我说不上什么刻意地追求什么文风,但是确实喜欢那种清晰、简单、朴素但又深刻隽永的思想和文字。现代年轻人在为一个观点辩护时,会出现不够清晰的问题,有的还喜欢用一些生僻的名词或概念,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文字功底不好,有的是没有想明白,有的则可能是想显示自己的博学,不一而足。当然,每个人的思想和文字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强求一律。说到学术训练,我觉得多读经典、多提问题、多写论文、多参加会议(向高人学习)、多反思自己的学术立场等,可能都是学术训练的不同形式。
问:您作为学者所具有的魅力,一方面来自学术,另一方面来自做人。无论做什么,您对自己都严格要求,对工作认真负责。从学生的视角看,您作为教师的魅力还来自于课堂教学,每堂课都那么有启发性,那么有吸引力,这一点是如何做到的?
答:评价有点高了,因为教育学部比我上课上得好的老师大有人在。如果说我的课还能够被同学们接纳的话,我想有几点原因:第一,我在自己所教授的主题上都有些研究,因而可能有点深度;第二,我认真备课,每次上课前一天都要备课,不然上课心里没有底;第三,我还比较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愿意倾听学生对于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第四,在教学中努力将理论主题的学习与现实教育问题的分析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可能他们会觉得有启发。教学是教师的基本工作,我从做小学教师时起,就不敢懈怠。博士毕业留校工作后,导师又教导我要好好教学、钻研教学,把讲台站稳。
问:听说近几年中国教育学界很多同行表示,您担任行政职务对教育学研究来说是一种损失,您怎么看待“学术”和“为官”之间的关系?作为新任的教育学部部长,想请您谈谈您的“学术”和“为官”理想?
答:呵呵,有朋友当面表达过这种担忧和惋惜。怎么说呢,一般地说,大学教师确实应该以教学为本、以学术为基,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研究中去。但是,大学里总得有人去做教学和学术管理,为老师们、同学们服务,否则大学就不成其为大学。这种教学和学术管理工作不是什么行政工作,因此从事这种教学和学术管理的人也很难说是“为官”。大学里的管理职位从性质上说都是这样的,具有很强的教育性、专业性或学术性。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上或大学内部将这种管理工作的性质看成是行政性的,并且将从事这种管理工作的老师称为“官”。这真是混淆了大学管理与行政管理的性质!我不知道大学里的教学和学术管理者有谁将自己看作是“官”,反正我不这么看待自己,从来没有,将来也不会。管理岗位对我提出的要求是:我不仅要自己教学,还要研究如何整体地提高教育学部的教学质量;我不仅自己要搞研究,更要思考如何创造一种更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高教育学科研究的水平和质量。这恐怕就是我与其他教师不同的地方吧!我在教育学系系主任的位置上工作了3年,在教育学院副院长的位置上工作了3年,在研究生院副院长的位置上工作上了5年,现在又回到学部工作,观察了大学管理的不同层级,更深刻地理解了大学是如何运转的。我的《论教育实践的逻辑》一文就是对我所观察到的教育实践逻辑的理论表达。谈到学术和管理的理想,学术理想就是希望自己的思考能够启迪更多人的思考,管理的理想就是按照大学精神来建设教育学部,使得北师大教育学科能够不断地进步,为中国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问:谢谢石老师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对我们提出的问题耐心地作了回答。相信这些回答有助于年轻学子更进一步地了解您的学术思想、治学精神和管理理念,并激发他们奋勇向前,成为卓越的教育科学人才!
篇6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11-0010-04
慕课(MOOCs),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的音译。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上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课后学生完成作业为主的教学模式而言的;它是指课前学生在家观看教学微视频,完成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课堂上完成作业,深化讨论,动手操作,探究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慕课+翻转课堂”是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完美结合,因为慕课教学可以高效地传递知识,而课堂上面对面的讨论式教学则更有利于思维的深化与拓展、情感的沟通、体验的丰富等,二者优势互补。
华师慕课:从初步建立到茁壮成长
中国基础教育取得的成就让全世界瞩目,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在就学人口多、资源相对有限的条件下,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带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兴趣、爱好等很难得到激发和发展。课堂上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问题和困惑很难得到及时解决。如何解决这些难题,让学生的学习更为主动,让教学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始终是让我们困惑的问题。
2012年,一场由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顶尖名校掀起的教育风暴——慕课,震动了整个高等教育界。无独有偶,在基础教育界,借助于数字化技术,一场以“翻转课堂”为手段的变革也迅速地到来。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敏锐地意识到,信息技术催生的这些实践对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会有重要帮助。
与此同时,随着第三次信息技术浪潮的到来,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社会也已经从工业文明时代开始步入信息文明时代,信息化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交流方式,教育不可能不受这一趋势的影响,否则教育就是自甘落后于时代潮流。为顺应这一时代的要求,华东师范大学于2013年8月专门成立了慕课中心,探索与研究新时期慕课的发展。华东师大慕课中心牵头,联合清华大学附中、华东师大二附中等全国20余所知名高中,北京三十五中初中部、上海育才中学等20余所知名初中,上海一师附小、成都泡桐路小学等20余所知名小学,分别组建了C20慕课联盟(高中)、C20慕课联盟(初中)与C20慕课联盟(小学)。华东师大慕课中心和慕课联盟学校一起,共同探索开发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学微视频,推动全国各地“慕课”的建设;借助于“慕课”平台,促进学校“翻转课堂”的实施;积极探索个别化、自主性与互动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革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
从2013年8月至今,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与C20慕课联盟分别在广东省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上海市七宝中学、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江苏省镇江外国语学校、江苏省苏州国际外国语学校、青岛二中、青岛经济开发区实验初中、常州北郊初中、上海金山第二实验小学、上海大宁国际小学等地先后召开了19场“慕课与翻转课堂现场观摩与研讨会”,逾6000名中小学教师与会。这些活动受到联盟校教师极大的欢迎。
2014年6月,鉴于更多的学校有志于从事慕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广州市教育局、苏州市教育局与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协商,联合发起成立C20慕课联盟(地市教育局)。该联盟旨在共同探讨“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我国基础教育从知识本位向综合素质本位的转化,推动教育公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全面提升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该倡议很快得到了众多地区教育部门的响应,目前已有20家地市教育局加盟,共同参与慕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实验。
基于一年的实践,联盟学校发现“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改变特殊儿童具有显著的效果,无论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是人际交流方面的表现,都非常令人惊喜。为此,华东师大慕课中心正酝酿成立C20慕课联盟(特殊学校),共同探索“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影响。
华师慕课的价值追求开发高质量在线课程,使优质教育资源为全社会共享;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这是华师慕课永恒的追求。
1. 优质教育资源全民共享
华师慕课具有“分享”的情怀,华师慕课网站(c20mooc.cn)上无论是 “名师名课”“名校名栏”,还是“获奖佳作”“翻转课堂精选”等,一律都可以无障碍免费观看;凡是华师慕课中心举办的活动,无论是慕课与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专家讲座,都会免费对外开放。“审视今日,慕课带来的是超时空的变革。不仅在全球各个角落我们都能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还是移动的,可以走到哪学到哪,甚至可以反复学,十年、二十年后再学。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变革,是‘继班级授课制以后最大的一次革命’,它使教育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全球共享、全民共享。”
陶夏新(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在全国两会上提出,教育不公平主要是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其核心还是优质教师资源的不平衡。他建议转换发展思路,借助慕课促进教育公平。
2. 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自主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其学习的方式、学习节奏、对学习材料的要求等都是不同的。教育应尽可能提供适应每个孩子需要的教育,激发和发展个体的最大潜能。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一个班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教师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改善这一状况提供了可能。课前学生一个人在家里或是学校内,学会了可以快进,学不会可以反复学,在线或当面求助教师或同学,自主性大大提高。课堂上,基于学习程度学生分组学习,教师的指导也会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3. 让教育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
“让教育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是指,教育要从以往只注重知识的掌握走向既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又注重学生能力发展,其中主要是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更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还有注重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健康。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价值观的养成,是基础教育阶段自始至终的重要任务,当前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2012年9月,联合国总部启动了《教育第一》的全球倡议行动,倡议指出:教育应充分发挥其培育为人之道的核心作用,培养全球公民意识,帮助人们构建更公平、和谐和包容的社会。在教育内容上更加强调价值观的培养。
有不少人一直在质疑:慕课是否适合于中小学教育。在他们看来,中小学是孩子们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阶段,虚拟的网络世界阻断了师生之间,甚至阻断了生生之间面对面的交往,这种交往的缺失,必然地导致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缺失。事实上,在中小学,慕课一开始就是以“微视频+翻转课堂”为基本模式的,这一模式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更深入交流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为他们之间更深刻地相互影响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4. 让学生远离家教
在中国,慕课还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让学生远离家教。网上或者下载下来的视频材料,可以方便地将世界上最优秀的教师、最生动的课程带回家给学生学习。有便捷网络的家庭,学生学习或者做练习遇到困难时,可以随时请教老师或者寻找其他同学的帮助。如此,则可以免去家教带来的高昂成本和由各种原因(比如遥远的路途、滥竽充数的教师,甚至还有商业欺诈)产生的低效学习,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慕课+翻转课堂”:华师慕课的实践探索
慕课,起源于国外的高等学校,学习主体往往是大学生或成年人,学员主要是在网上学习,网上观看视频、完成作业、讨论交流等,课程学完后,学员获得学分或讲课教师的认可。显然,单纯慕课的学习形式不适合中小学生,中小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和同伴、教师共同交流、研讨等。如何利用慕课学习的优势,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将慕课学习与课堂学习有机结合,就成了主要的课题。我们认为,在中小学比较理想的实施方案,就是“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教学微视频和其他学习资料,达到对知识点的基本理解,完成进阶作业。课堂上师生、生生一起解决没有学会的内容,完成作业,进行更深入和有针对性的讨论等。
华师慕课从成立之初起,就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慕课学习不能代替课堂内学习,视频教学不能替代师生交流。慕课学习和课堂内学习是两种重要的学习形式,各有优势与不足,“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旨在充分发挥两种学习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当然,国内基础教育和国外的基础教育在教学制度、学生管理等方面有着很多不同,国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不能完全照搬到国内的学校中来,探索适应我们本土实践需求的“慕课+翻转课堂”教学形式,是华师慕课的重要使命。
从现有的实践来看,通过微视频学习和实施翻转课堂,学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通过学习微视频和实施翻转课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师生反映最多的一个方面。教学微视频知识讲解清楚,富有条理,呈现形式生动活泼。学生可在家自主观看,还可以和家人分享。通过微视频和教材等多种形式学习,以及网上的交流和求助,学生基本掌握了知识内容。在这种背景下,课堂学习的形式更加灵活,课堂氛围更活跃,学生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更多,对学生的帮助更具针对性。“学生当然喜欢这样的课堂”,是教师们普遍的反映。
2. 学生学习参与度的提高
传统的课堂上,由于时间限制,孩子们在课堂上思考问题,难以进入深度思考状态;现在,孩子们有了前期的学习过程,更有基础和条件进行深度思考,学生课堂参与的机会更多了,参与的愿望也更强了。深圳麒麟中学的杨哲老师对此也深有体会:“在翻转课堂的第一节课上,有一个以前从来不肯认真上课的孩子,举手回答对了一个颇有难度的问题,这就是点燃翻转实验热情的星星之火!”
3. 学生学业质量的有效保障
实施微视频学习和翻转课堂,学生的知识学习和作业完成在程序上有了足够的保障。视频教学资源可以反复看;进阶作业完不成,就不能进入下个环节的学习;如果还没有学会,课堂上还可以再请教老师和同学。因而,学生学业质量可以有充分的保障。
青岛二中高一语文老师郝敬宏给自己教的两个班出了一份针对前段知识学习的10道小测查题,一个班18位学生全对,另一个班则有27位。“即使排除两个班的差异,这个结果也可以说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魅力。”郝老师说,因为前者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后者则采用了慕课与翻转课堂的形式。杭州市第十四中学邱锋校长更是尝到了在高三学段学生进行微视频学习和翻转课堂实验的甜头,在平行班和实验班两个班级的比较中,阶段性学业诊断测试彰显出了实验的积极成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提升。
4. 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在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八年级的科学课“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课堂上,如何通过应用所学知识,使用通气软管把桌上的碎屑清除掉?学生们又是往软管里面吹气,又是用力吸气,又是使用电吹风,效果不甚理想。在学生们困惑与苦恼之际,教师提醒一句:“别忘了我们学过的‘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学生们深受启发,开始稍稍用力晃动软管,碎屑开始陆续被摇出。紧接着的一个实验“如何解决深圳滨海大道地下通道不通风的问题”,学生在iPad上画出了各种方案,在展示研讨中,有的方案很有想象力,有的方案和专家设计出来的基本一样,这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信心和成就感。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除了上述学生的变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也被不少教师所提及。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进行慕课建设与翻转课堂的实施已经将近一年,该校校长程显栋说:翻转课堂实验不到一年,学校已实现了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课堂显现出减负增效、快乐激增的新变化。“翻转课堂”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尊重孩子的差异,努力实现每位学生获得课堂学习机会的均等和有效。
实验的初步成功让我们兴奋不已,也让部分C20盟校尝到了甜头,慕课和翻转课堂实践的学科从最初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延伸到了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等。
华师慕课发展展望
为期一年的实践,为追求优质教育资源为全社会共享、推进教育公平的教育理想,华师慕课付出了很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展望未来,我们将持续开展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持续研讨“慕课+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实践
华师慕课每月在联盟学校组织1~2次“慕课+翻转课堂”的课例观摩研讨会,将全国各地有志于教学改革的教师聚到一起,相互交流,把问题呈现出来,听取专家有针对性的建议,促使其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研讨的问题多种多样,如教学微视频如何制作与完善、课前学习的成效、在线交流如何有效实施、翻转后的课堂如何上、教师角色如何转变、哪些学科的哪些主题便于实施该教学模式等。
2. 建设与完善在线学习平台
在线学习平台是“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载体,载体是否完善直接决定“慕课+翻转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华师慕课”学习平台(c20.org.cn/portal/login)的开通意味着更广范围的学生将有机会享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已有不少学校开始使用。当然,对平台逐步进行完善,让它更适合中小学师生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中小学教学,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
华师慕课学习平台以“孩子身边的名师”与“师生交流平台”为己任,旨在更好地服务更多孩子的成长,满足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优质资源的全民共享。
3. 微视频资源结构化
没有微视频资源的学习平台只是一个空壳,缺乏内在逻辑的微视频资源库就像缺乏设计的高楼大厦,经不起岁月的推敲。眼下,我们的C20慕课联盟正紧锣密鼓地厘清知识图谱,制作高质量的微视频,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必要的优质教学资源。在基础教育领域,我们的慕课与西方并不完全相同,我们的慕课课程是有体系的,是建立在学校教育的逻辑性、系统性之上的,它呈现出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片段,而是有逻辑层次的知识体系。因此我们的课程设置将以知识单元来划分,让有需要的学生按照知识图谱学习。
另外,我们举办的全国中小学教师/高等院校师范生大奖赛也越来越趋向于征集模块化的教学微视频,即以一个知识模块为基础,由一组微视频组成,每个微视频一般不超过10分钟。微视频资源库的充实和结构化,为学习平台的优化,为更多孩子更好地学习奠定了基础。
4. 招募师范生志愿者,提供在线答疑
华师慕课平台上的慕课将每一个知识单元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并按知识点制作微视频,每一个微视频大约在7~10分钟。学生在看完后必须完成几道测试题,只有全部答对通过了,才能进入下一个微视频的学习;如果答错没有通过,那么需要重新学习。如果视频学习和进阶作业遇到困难,学生除了咨询自己的同学或教师,还可以咨询我们强大的师范生志愿者团队。师范生志愿者团队是我们的一大特色,他们都是来自各个学校不同学科的佼佼者,具备学科知识最基本的素养,可以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现场反馈,完成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工作。师范生志愿者的招募,可以帮助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
“让优质教育全民共享,促进教育公平;让教学更具个性,提升教育质量”是华师慕课的永恒追求,我们将为此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于天贞.从“督者”到“学者”——基础教育翻转课堂背景下家长角色重新定位及其路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5).
2田爱丽,吴志鋐.翻转课堂的特征及其有效实施——以理科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4(8).
3陈玉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
4慕课与翻转课堂:数字化时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的变革——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专访[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4(9).
篇7
大讨论发起人王旭明说:语文教学有很多流派,诗意语文、青春语文、创造语文等等,无论是什么流派,只要真正接近语文教学本质的、真正回归语文教学原点的,就是“真”语文课。①他还说“什么是本真语文教学?真需要一个大讨论。我认为包括教学思想、教学形态、教学语言、教学效果等等方面,都值得研究”。他提出在教学环节的三个方面要体现出“真”即:“真讲、真学、真评”。②与此同时出台的《聚龙宣言》倡导真语文教学风格:“教师要真讲、学生要真学、评价者要真评,在本真语文的旗帜下,教真语文、教实语文、教好语文。”
此次“真语文”大讨论具有“理念先行”“面向实践”“注重实效”的特点,参与者除了语文教育专家之外,领导讲话、学术论坛、课例示范等形式丰富。从一年来的讨论看,参与的语文名师、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等对“真、实、好”的理解上并没有达成一定共识。不过,我们却可以从2013年度《语文建设》刊登的三篇文章中一窥“真语文”的内涵和讨论进展。
一、“真语文”的特质
【评析文章】韩雪屏:《真语文的标志:坚守语文课程的特质》,原载于《语文建设》2013年第9期。
【原文提要】求真务实的语文课,必须坚守语文课程的特质,即“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语文课程的特质首先是与语用学科有着天然契合的,因为“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寻找并确立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其次,语文课程的特质还与它呈现的方式密切相关,即通过语文课程教科书的选文呈现。再次,语文课程的特质是与学生学习它的特殊状态相关联的,这种特殊表现在教师是在教授学生用新的方式去做已经会做的事情。
(一)语用性:语文学科的重要特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据统计,2011版新课标共出现13处“语言文字运用”或“运用语言文字”或“运用语文”或“语文运用”。由此可见,语用对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大家认可。
李海林曾经明确提出“语用学实际上是语文学的原理学科”③。他还认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要以“语用能力”为“一元化的目的论”④。韩雪屏教授在《审理我国百年语文课程的语用知识》一文中曾经比较详细地梳理了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百年历史中存在的语用知识体系。目前研究者基本认同:系列化的动态语用知识是引领和指导学生言语实践活动的主要知识。
韩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指出:从运用语言的角度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特性,以及用相关知识来引导学生的语用实践,是我国语文课程教学的优良传统。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语用学和语文教学的结合并不成熟,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用知识及其有效运用存在着大量缺失与错位的现象。
基于此,作者也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即:怎样经由说和写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义?怎样经由听和读准确地理解他人表达的意义?听说读写言语实践有哪些应当遵循的行为原则和准则?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能够开发和构建语文课程内容。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透过语文课程特定的思维规则或方式,使学生通过学习语文,从而获得高级认知能力,发现真善美。因此,要想实现“真语文”教学,先要做到与语用学的结合。具体如何结合,作者并没有深入阐释,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语用性应当是“真语文”的特质之一。
(二)选文呈现:是语文课程的另一特质
作者认为:教语文就是教课文,这是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方面,也是语文课程的另一个特质。语文教材的主体是选文,而这些文章又是落实课程标准、承载课程内容的载体。从教学要求来看,教材只是教学的素材,它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选文来呈现语文知识、语文技能以及语文素养的教学,然而每篇选文都是作者自己的观察、体验、思考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也是作者个人的言语表达风格。选文是由词、句、段、篇不同语言单位组合起来的层级性整体对象。依据王荣生的选文分类法,将其分为四类,即定篇、例文、样本、用件。这些分法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选择较有代表性的典型篇章,通过对这些选文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感性、智性、审美等多种思维方式及用语方式。正因为语文课程的这种呈现特质,使得作为教学的语文在动态生成中,能够逐步引导学生把思维转化成思想产品――认识性、表现性、指导性、创造性产品。
(三)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特殊状态
语文课程的学习是母语教育。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就在于他们进入小学一年级之前“用母语交际的能力早已达到相当的水平,他已经懂得自己能用母语做些什么和不能够做什么,对于母语的作用何在,至少也了解一部分(哈利迪,1969)。根据这一观点,语言教师所做的不过是教授学生一种新的方式来做他已经会做的事情。因此,他其实是在试图或多或少扩大学生原有的语言行为手段,亦即扩大学生原有的一套四位规则或思维方式⑤”。正因为这种特殊状态,决定了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怎样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何种语文技能及语文素养。韩雪屏教授提出语文课程的这种特质,是语文课程独有的,也是在开发和构建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时应该引起研究者和教师注意的。在教师日常教学和研究视野中,如果考虑到学生的这种特殊学习状态,求真务实,那就是“真语文”。
二、“真语文”的品质
【评析文章】王尚文:《语文课程和语文品质》,原载于《语文建设》2013年第10期。
【原文提要】设置语文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语文能力。在对语文程度定义、评价标准拿捏不准的情况下,可以提出“语文品质”的概念。品质,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可以衡量的。比如语言作品,口头语言作品是延伸于时间中的一条线,书面语言作品是延伸于空间中的一条线,正因为它们是客观对象,就可以从内容品质和语言表达品质进行审视,也即表层和深层两个角度合起来衡量其语文品质。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感悟课文美好的语文品质,进而探究其生成的缘由,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致力于提升语文品质,否则,就不是“真语文”。
【论文评议】
语文品质是语文课程层面的概念,从语文品质出发,实际上探讨的是语文的“工具性”。作为“工具”的语文,其研究对象又是“语言”,这与王尚文倡导的“语文教学新的路标是语感中心说”⑥相切合,他提出语感不仅是把人和语言联结起来的纽带,也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征。语感所感的对象是“言语”,语文品质的主要评价对象是语言作品。语感和语文品质之间的联系在于两者的对象是一致的,语感是个体的人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语文品质是根据人对语言作品的客观实在感觉进行衡量的。
以教材文本的品质延伸到语文品质的高下优劣,进而探讨“真语文”的品质,是直观形象且客观的。主要从两个角度衡量,一是从教学文本的表层,着眼于字、词、句、段落之间以及文本整体之间的内部联系,是否能够让人看明白,是否合理有逻辑等,衡量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内容;二是从语言作品的深层入手,用文论来说,就是要着眼于作品的言(语言层或形式层)、象(形象层或再现层)、意(意蕴层或表现层)三个方面,考察文章的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写作的目的和意图以及作者的深层意蕴。作者对于语文品质表层和深层的标准、以及这些标准之间的复杂关系问题,没有做具体详细研究。但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考察语文品质表层的标准具有确定性,标准是清晰明白的,无法通融;二是对中小学生来说,培养其遣词造句的能力,是好语文课的基本内容,也是语文品质深层衡量的核心内容。
当下,汉语使用混乱问题,引起了多数学者的思考。作者认为,最普遍的现象在于公众遣词造句中文字使用不当。推及到语文课程,作者认为教师对“文从字顺”的教学目标不够重视,虽然语文教育极其重视文本,但看重的却是文本的内容、意思,忽略了对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遣词造句能力恰恰是学生实际生活中最需要的。这种观点与福建省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陈成龙的《真语文是“真知’“真教’“真学’的融合》中的观点不谋而合。按照王荣生的观点,真知还有一个内涵:教学内容要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这正是评价一堂课最高最硬性的标准。⑦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对语文品质的提升,因为教师对语文课程中语文品质的不够重视或者忽略,使语文课变了味道,使得语文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就引起了“真假语文”之论。“真语文”的品质事实上就是上语文课两眼要盯住课文的语文品质,具体说来就是解决类似遣词造句的问题。比如说解决《荷花淀》中“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这一句中的“句号”是否能改成“逗号”这样的问题,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就是教了真语文、实语文、好语文。
三、“真语文”的标准
【评析文章】黄厚江:《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原载于《语文建设》2013年第5期。
【原文提要】改变语文教学方式是当务之急,改变语文教学方式就是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针对语文教学严重的异化现象,始终旗帜鲜明地倡导和实践本色语文教学,其最核心的主张便是“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内涵包含三个方面即“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这也正是作者对真语文的理解,也是评价“真语文”的标准。
如果说,前两篇文章阐释的是什么是“真语文”,即“真语文”的内涵,那么黄厚江老师的文章,就是在讲“真语文”标准与教学原则。在作者看来,“本色语文”与“本真语文”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其一直提倡的本色语文嫁接到了“真语文”上。在对本色语文的三大基本内涵进行阐述时,作者提到:本色语文,很主要的一点就是“本真”,“本真”就是教师要按照语文的规律教语文,学生按照语文的规律学语文。而什么是语文规律,作者在其《本色语文》(载于《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3.1)文章中说到:这个规律包括了语文课程的规律、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学习的规律等丰富内涵。本色语文的本色课堂核心理念之一是“必须坚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以此来阐释“什么是语文课”,或者说是“真语文”。
(一)规律引导,简单朴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句话揭示了语文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性,以及语文学科的课程价值。当今的语文教育内容丰富庞杂,教师认识不一,因而很多语文课上游戏、活动多姿多彩,用孙绍振先生的观点就是:形形的假语文表现不一,但莫不以多媒体为“豪华包装”,不但语文教学内容如此,而且教学设计一概以乐曲和画面为纲。⑧介于这些情况,作者提出语文教学要简单朴实,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语文的方法最主要的就是语言的方法,那就要以语言为核心,这是“真语文”的标准之一。
(二)语文活动的“动”和“活”
美国学者M・李普曼在《教室里的哲学》中区分了三种课堂情境:最不理想的是,学生在教师面前不敢开口,生怕因此而丧失教师的欢心与尊重。稍好一点的情形是,学生能自由地讨论抽象问题,不过得随时小心,不要对教师的价值标准表示出任何即使是暗示性的异议。最佳的情境则是,学生非常信赖教师,并敢于批评其方法或价值标准,因为他们知道教师会客观地考虑自己的批评意见。最佳的情境比较吻合“真语文”所倡导的课堂情境。语文课堂教学要由“语文活动”组成,而不是“豪华的语文活动”,是以语言为核心的活动――听说读写。
作者认为,语文活动重在一个“动”字,首先是要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对语言学习和运用有具体的目标;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建构语文知识,通过对知识的同化,培养其语文技能、语文素养。再次,教师要充分发挥领路人的作用,和学生一起全程动起来。比如说课堂上的对话,孙绍振的《真语文拒绝“伪对话”》就从课堂上对话的角度出发,提出“真语文,所问必然少而深,当以画龙点睛喻之”,倡导课堂上拒绝“满堂问”,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进行平等对话。
语文活动之所以不同于游戏和单纯意义上的教学和学习活动,就在于它是“活”的。这种“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活动形式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具有原创性;二是主问题式的探究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欲望。理想的课堂情境建立在“活”的语文活动之上,课堂活动是由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共同组成的。因而少不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两种活动的现场共生,基本上可以实现“真”语文课堂教学。
(三)终极目标:培养语文综合素养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可以说是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也是根本目标。我们知道语文教学系统有五种性质,七个层面,从不同的层面出发,我们可以分出语文课的多种境界。单就语文教学内容而言,就有三种境界:第一是最差境界,对语文课进行了豪华包装,内容丰富,可是已不见其本来面目;第二是一般境界,语文课只有语文;第三是最高境界,围绕活的语文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最高境界其实就是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以语言为核心,结合语文的特质和品质,在语文活动的牵引下,走向一条建构的大道,并最终使学生获得语文技能,提升语文素养。
注释
①②王旭明:《让语文回到起点:姓语名文》,《语文建设》,2013年第1期。
③④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第100、301页。
⑤S.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97页。
⑥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46页。
篇8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主性原则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自主地感知音乐艺术,启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创新教育的全过程。例如,视唱练耳课中的“旋律听写”,是一项培养音高感、节奏感、调性感、结构感、读谱、写谱及音乐记忆力等多项音乐感知力的训练。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编创适合学生程度的旋律,弹奏3~5遍后请学生背唱或默写出教师所弹奏的旋律。而在创新教育观念指导下的自主性原则中,鼓励学生对简单的或熟悉的旋律进行部分改编的尝试,进而学习即兴的旋律短句创编。如:运用重复、模进等乐句发展形式做即兴问答句的创编,对音乐片断进行变奏式改写;运用乐句、乐段的多种终止式的乐理知识对音乐进行改写等等。学生在创编的同时,自主地深入学习和研究音乐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对所要求掌握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选择学生习作中的上乘之作做为“旋律听写”的习题,不但有助于更准确的背唱和默写,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鼓励和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自主与创新相互作用、互相促进,提高处理创作意愿与想象、分析、理解、运用音乐要素关系的能力。自主是创新的前提,创新可以展示自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主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在音乐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它通过教师的自主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一起创新的目的。“强调教师的教学自主并不构成对学生学习自的漠视,学生的学习自主并不构成对教师专业责任的放弃。教学自主是学习自主之基础,学习自主是教学自主之检验”[4]。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主性原则,是使教师和学生在音乐教育和音乐学习上树立“自主创新性教学”与“自主创新性学习”观念。教师能积极主动的理解和应用音乐教育学的前沿学科理论,学生能积极主动的理解和运用其所学知识,师生都能做到自主与创新的完整统一。
三、营造创新情景的探索性原则只有勇于探索才能有所创新。为了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为学生创设探索情景,提出探索性问题的教学思路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要想培养勇于探索精神,形成乐于探索态度,教师就要创设一定的情景,从而激发创新的欲望。视唱练耳课做为音乐学习者必修的一门综合音乐素质训练课,具有理论性强、技
术性高的特点。做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但要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获得音乐艺术实践和音乐教育活动所必需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还必须掌握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旋律听写”训练时,学生常常不能把握正确的方法,死记硬背以致音乐综合能力无法得到较快的提高。我们对此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对听写的旋律进行曲式分析,能更好地发展旋律记忆力?听写旋律需要那些技能?如何才能获得听写旋律所需的技能?在听写旋律活动中,需要运用那些理性知识,才能做到完整地感受音乐形象和音乐风格?等等。这些问题促使学生探索与“旋律听写”活动相关的音乐心理、音乐生理及音乐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的问题。以往的视唱练耳课的课堂练习存在练习样式单一、无效重复的通病,因而对学生完成知识内化过程不能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必须将单一的教师出题学生应试的考试型的视唱练耳课练习变成有坡度、有层次的开放性、实践性练习,创设探索情景使之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例如让学生走上讲台,将其创编的音乐旋律弹奏出来,请其余的学生听辨、背唱。为了让同学听得清楚、唱得正确,弹奏旋律的同学就必须掌握好节拍、节奏、调性、旋律等综合音乐要素的正确表达。开始时,弹奏旋律的同学有时忘了弹出标准音,有时给出的速度与弹奏的旋律速度不符等等,闹出不少笑话。但是,学生们在快乐的学习中发现了自己在音乐要素感受中的薄弱环节。针对课堂练习,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标准音在旋律听辨中起什么作用?忘了弹出标准音说明什么问题?速度在旋律进行中的作用?速度与节拍、节奏的关系如何?如何根据节拍、节奏的关系选择正确的速度?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性思维,许多学生创造了适合个人的学习方式。因此,创设探索情景的探索性原则不但能巩固已有知识,还可利用其探索的兴奋点激发出新的思维火花。
四、营造平等氛围的民主性原则民主、平等的氛围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的民主作风是营造平等氛围的重要因素,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它与创新教育能否实施,创新能力能否切实提高息息相关。“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则应体现较强的民主意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心和自信心。”[1](P22)音乐感知力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能力,面对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差异,教师首先应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而促使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教育必须创造让全体学生亲身参与、充分表现的机会。例如,在视唱时,有的学生会唱得很准确,而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由于音乐感觉能力是借助于听觉器官辨别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等音乐要素的细微差别能力,有的人对某一种音乐要素感觉迟钝,但对其他音乐要素的感觉却很灵敏。对于音乐表现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通过分析、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达到音乐综合能力全面提高的目的。音乐教育只有达及人的感官,才能影响人的精神,在教学中创设轻松、和谐的环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民主性原则是指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的和谐、融洽的教学方式和氛围,是一种有次序、有目标的教学活动。例如:在《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艺术概论》等高师音乐文化理论课的教学中,要鼓励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争论。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在灵活变化地运用课堂教学信息的过程中巩固、扩大、加深了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创新思维习惯。所以,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允许学生保留继续探讨研究的权利,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弃传授人类优秀音乐文化遗产的责任;尊重学生对音乐感知力的个体差异,也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五音不全听之任之。“美国的学校音乐课程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对音乐学科本身的重视程度没有丝毫的削弱,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概念、技能是音乐教育者追求的基本要点。”[5]音乐教育最终要靠音乐作为载体来实现,要做到“放”而不“乱”才能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和传承来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五、面向学科综合及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原则创新教育必须具有开放性。开放性首先体现于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如:在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培养问题上,以往的教学是封闭式的单纯音乐技能训练,先练音高、再练节奏;先练音程、再练和弦;先学单声部、后学多声部。在演奏方面,先弹大量的练习曲为演奏一个作品做好技术上的准备,而后才能学习弹奏相应程度的音乐作品。为音乐艺术活动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是必要的,但当我们过于强调这一点,将原本具有综合特征的音乐活动变成孤立的、支离破碎的机械活动,势必弱化了音乐教育的文化价值,扼杀了学生的音乐灵感。开放式原则要求在综合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从音乐作品中去寻找调性、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等音乐要素,在音乐文化艺术视野中进行视唱练耳、乐理等基本乐科的素质训练,在演唱、演奏的音乐作品中听辨和体验音乐要素,做到音乐感知力和音乐鉴赏力水平的共同提高与发展。在器乐或声乐教学中,应侧重于音乐文化的学习,以音乐作品演奏、演唱的需要选择配合学习相应的技能、技巧。用音乐作品的正确演绎与表达带动演奏、演唱技能技巧的提高。日本的铃木教学法,开始学习音乐的第一步,就教儿童演奏《小小星星亮晶晶》这首著名的音乐作品,使其在快乐的乐曲演奏中体验音乐的美妙意境,从而自觉地追求技能技巧的不断完善,最终实现使儿童具备优越的演奏技巧和完美的人格塑造的教学理念,是很值得音乐教育界的同行深思的。高师音乐教育应面向社会,使创新教育拥有更为广阔的天空。“要变孤立的、封闭的、静止的状态为联系的、开放的、动态的教育,立足于学校,又超越校园,使学校、社会、家庭密切结合,形成有力的教育链。”[2](P64)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相对闭塞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其创造性思维形成有一定的局限,而社会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则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内涵。有的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毕业后却不能很快适应社会,业务上毫无创造性;而有些学生在学校里成绩平平,但一旦投入社会就能很快打开局面,成为音乐教育教学的业务骨干。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并不少见,究其原因是一些学生将思维习惯停留在课堂所能给予的有限范围内,而不习惯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换个角度去思考。因此,没有社会实践的激励,就很难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只靠课堂知识的积累是很难成才的。让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尽早参与社会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实践,就使其进入了无限宽广的空间,他们会有不同于课堂里的全新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此外,创新教育还必须具有前瞻性,尽可能广泛吸收国内外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有益的成功经验。使之应用于日常音乐教学和音乐教育活动中。超级秘书网
六、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原则同志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知行观统一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应用于实际的音乐活动,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创造性地学以致用才能学有所成,也是创新教育的终极目标所在。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意识的培养。如:要求学生组织不同主题的综合性音乐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音乐会的主题要求来创意一场音乐会。在组织音乐会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许多在音乐课堂中没有遇到的问题。象独立地组织各种节目排练需要的音乐知识,担任演唱演奏一些当代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所需的技能技巧,以及恰当选择音乐作品、处理音乐作品的综合能力等等。因此,创造性地进行音乐实践活动,不但对于一场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掌握知识、培养技能技巧也是极为有益的。音乐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高师音乐教育实习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按照传统的高师音乐专业教学安排,教育实习往往是安排在大四的下学期,也就是在临毕业前,让学生到中小学经历一次音乐教育工作的初步锻炼。这样的课程安排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的绝大部分时间脱离了实际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活动。
众所周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方向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师资,如果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不能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高师音乐教学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要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加合理,我们必须在整个高师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和学科的不同性质,适时地选择合理有效的“教育见习”及“教育实习”,达到消化、巩固、验证所学的音乐理论、音乐技能,提高音乐教育实践能力的目的。例如:当基本乐理课结业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到中小学先听课,后备课、试讲,最后评课(象音乐欣赏、视唱练耳等课程结业时,都可以这样做)。当演奏或演唱课程结业时,则可以要求学生到中小学去组织排练一些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声乐、器乐节目。而“教育见习”及“教育实习”的业绩,将作为每一门课学业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来激励创新活动的开展。总之,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高师音乐教育中创新教育原则的探讨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对音乐教育的要求,树立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在音乐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活动不能流于形式上的生搬硬套,而是要树立与传统音乐教育观念有本质区别的、对培养教师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起促进作用的音乐教育理念。在音乐教育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创新教育模式,只能依靠教师的正确教育理念去把握、去运用、去创造方法。这首先对音乐教师的个人音乐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对音乐文化了解得越透彻,就越有助于教师运用音乐文化的特殊艺术规律创造有效的创新教育方法。其次还要求音乐教师具备一定的戏剧、文学、美术等相关艺术修养,这能使教师在创造有效的创新教育方法时拥有更为广阔的天地。此外,教师还应掌握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掌握学生的音乐能力发展水平和整体音乐发展水平,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运用创新教育原则切实做到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蒋洪波.学习潜能开发导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篇9
高校体育专业教材应该具备目标功能、教育功能、训练功能、辅导功能、示范功能、讲解功能、检测与评价功能等7大功能;与此相对应的系列教材形式结构应该包括4大功能系统,即导学系统、知识呈现系统、学习辅助系统和练习系统。练习系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教”和学生“学”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练习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之一,学生专业概念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方法与技能的训练、创新意识的培养等都离不开练习这一基本环节。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材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教材中练习系统的设计与功能实现仍然不能令人满意,本研究对依据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编写的,经过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在全国高校得到广泛使用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教育专业14门主干课程教材文本练习系统设计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材练习系统设计的优化策略。
1 教材练习系统质的要求
1.1 体育教育专业教材练习系统的内涵
教材区别于其他著作的一大特点就是教材还要为检测学习效果、强化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发展服务。对于学生来讲,专业能力主要是靠自己对教材的内化实现的,而不是靠教师的讲解。所以,学生的学习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指导,系列教材应该最大限度地提供和保障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些确定性的学习内容,成为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学本”和“范例”。练习系统就是要完成教材的训练功能,系列教材不仅要落实对学生专业能力训练的内容,还要合理设计和安排训练的程序、方法和检测。基于这些认识,我们认为系列教材的练习系统是编者对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静态指导的一种方式,是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教与学的主要材料之一;练习系统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各学科领域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在系列教材的具体贯彻和主要的落实途径,它按照学生学科知能发展层级水平和培养目标,在系列教材中有计划设计出一系列的练习题目,并提示方法和检测评价,体现一定的专业训练序列和训练结构,它是学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形成专业能力、发展专业思维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练习系统与导学系统、学习辅助系统和知识呈现系统密切配合,把比较抽象的学习目标化为具体的练习任务;知识系统为练习的设计提供内容,导学和学习辅助系统为练习系统的成功达成提供指导和帮助,它们共同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密切配合。因此,练习系统是高校体育专业教材必备的内容之一,而不是处在一种附庸的地位。
1.2 体育教育专业教材练习系统设计的要求
各类课程领域教学指导纲要要求系列教材在注重基础性的同时强调应用性。考虑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身的特性和目前教师的教学素养,以及在《课程方案》制定者、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系列教材编写者、学科教师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的与课程改革理念的距离,必须要增强教材练习系统所展示的练习内容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1)系列教材设计练习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训练体教专业学生的能力;不同的练习设计应指向某一类具体的目标。不管是认知学习目标还是运动技能学习目标都要体现出各个学科要求学生发展的学习结果和水平,体现通过练习要获得的能力的类型和最低的能力水平要求、获得该项能力必须的具体知识技能或条件的提示和限制、练习的内容对象;需要提示所要练习内容的相关知识,展示所要练习内容的相关技能,提供练习的方法。
(2)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体育教育专业教材练习系统要把各主干课程重要练习的内容、要求与学生现实学习环境和未来工作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情境化设计,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综合地发展专业学习的各项能力。
(3)学生在学习各门主干课程中的起点水平和能力是不同的,因此练习系统的设计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安排。由于练习系统的练习设计与教材的知识体系相关,练习对象与教材的内容相关,故练习的难度应与学科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水平相适应。
(4)根据学习的顺应――同化――顺应的反复循环发展的原理,练习系统要保证一定的练习量;同时,由于体育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学习活动,因此,练习的类型和数量应考虑体育教学特点和不同学科要求进行设计。
2 教材练习系统的分类与功能
教材练习系统主要由正文和围绕章节知识设计的思考练习组成。目前,教材设计的练习依据所处位置与功能的不同主要有两类:一是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和要求的思考、理解,把练习设计安排在正文之中的课内练习;一是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和要求的总结、评价,把练习设计安排在正文之后的课后练习。
课内练习题是指穿插在正文中,要求学生回答、回忆、总结、深入思考等,一般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完成。课内练习题首先具有唤起学生注意的功能。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疑问、矛盾、问题能启发学生思维,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设计课内练习,可以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其次,它具有诱导功能。通过在正文内设计练习题,可以产生导致学习最终目标实现的诱导功能,可以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缩小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不断拓展学生的心智品质;第三,从“以学生为本”的教材功能看,教材不仅要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内容,而且更要逐步向学生展示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和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逐步体验到如何从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认识和解决问题,逐步从模仿发展到独立思考,从学习发展到创新。
课后练习题安排于章节正文之后,用于巩固所学内容。课后练习具有以下功能:一是,它具有认知发展功能。课后练习不仅可以巩固和拓展学科知识、发展学科认知能力,而且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体验学习过程。二是,具有知识技能实践功能。练习系统中很大一部分是要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进行的实践活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不仅要学习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掌握体育教育专业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而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需要不断地进
行实践。系列教材练习系统设置的练习,如要求学生制作各种训练计划、上网查找资料、开展社会调查、撰写小论文等,就为培养锻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空间。三是,它具有检测评价反馈功能。任何阶段、层次的学习,学习效果的及时检测和学习结果的及时评价反馈都是十分重要的。课后练习就是一种很好的检测、评价、反馈方式。国外高校体育专业教材课后练习通常采用的栏目名称就是“评价与测验”。
3 系列教材练习系统设计的研究分析
3.1 系列教材练习系统设计现状
在教材发展史上,缺少习题作业的教材被看作体例结构不完善的教材。系列教材各文本都设计了数量不等的课后练习,有的设置一个练习栏目,有的设置了2个以上的练习栏目,如《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操》、《篮球》、《排球》等教材,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练习系统重要性和功能的认识。系列教材练习系统通常采用的栏目名称包括:复习题、思考题、复习与思考题、作业题、研讨题、实践题等;按照练习的功能,习题可以分为认知性练习和活动性练习,认知性练习依据难度又可分为巩固性习题、理解性习题和思考性习题。巩固性习题是指主要为了记忆和巩固陈述性知识的习题,一般是对教材所学知识的再现(判断的标准是看问题的答案是否能直接从教材上找到);理解性习题是指为了锻炼和考查学生从记忆知识的表象到形成对知识本质认识能力的习题,一般要求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对已学陈述性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从本质上把握体育原理与体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关系等;思考性习题是指为了训练和考查学生在记忆和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材呈现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体育实践中问题的习题,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体育专业程序性知识,既有专业智慧技能的运用,也有认识策略的参与和控制;活动性习题是指为了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以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以个人行动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感知、体验或解决与体育教育专业有关问题的练习;活动性习题一般采用调查、搜集资料、设计具体计划或活动方案等方式。
对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4本系列教材练习系统的设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14本系列教材中,每本教材平均习题总数为97.2题,习题总数在1~50题的有3本,51~100题的有6本,101~150题的有3本,150~200题的有2本;最多的《体育心理学》有182题,最少的《学校体育学》只有13题。系列教材每章平均习题数为6.4题,每章平均在1~3题的有1本,3.1~6.0题的有5本,6.1~9.0题的有6本,9.1题以上的有2本;其中《运动生物化学》以平均每章9.3题排名第一。从练习类型设计角度分析,除《体育概论》和《学校体育学》外,其它12本系列教材设计的练习类型较为丰富,涵盖了巩固性习题、理解性习题、思考性习题和活动性习题。巩固性习题比例平均为54.9%,低于40.0%的有3本,41.0%~60.0%的有5本,60.1%以上的有6本,最高的《武术》所占比例高达85.7%;理解性习题比例平均为14.6%,低于10.0%的有5本,10.1%~20.0%的有5本,20.1%以上的有4本;思考性习题比例平均为17.1%,低于10.0%的有4本,10.1%~20.0%的有4本,20.1%以上的有6本;活动性习题比例平均为13.4%,低于10.0%的有9本,10.1%~20.0%的有4本,20.1%以上的有1本。
通过对学科类教材和术科类教材数据进行分组方差分析,除了活动性习题的百分比单侧检验的概率P=0.029
3.2 系列教材练习系统设计特点
从以上的统计分析看出,系列教材在练习系统的设计上体现了不同的设计思路和特点;《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操》、《排球》等教材的习题总数和每章平均数都超过平均水平,而且层次及类型比较清晰,如《运动生物化学》和《体操》教材设计了“复习题”、“思考题”、“作业题”3个练习栏目,将巩固性练习与思考性练习、活动性练习分开设置,让教师和学生一目了然,不仅有利于教师进行教设计,而且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深入学习的课题。从练习类型分析,系列教材明显改变了传统体育专业教材突出巩固性习题的做法,大大减少了巩固性习题的比重,同时进一步强化了思考性习题,加强了活动性习题。巩固性习题的比重由过去的90.0%以上降到了54.9%,活动性习题由过去的不足1.0%增加到了13.4%左右,《学校体育学》更是达到了92.3%。这说明系列教材淡化了巩固性习题而强化了思考性习题和活动性习题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符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改革的理念和精神。综合分析系列教材的练习系统设计,主要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1)练习系统设计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感受。
教材设计理论要求练习题切忌空泛,练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专业能力得到增长。从系列教材14本教材文本来看,系列教材在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上,有着精心的安排。系列教材的复习思考题有针对章节所学的学科专业知识、技术动作练习后的思考与探索,它遵循体育教育专业学习的客观规律,关注学生积累、感悟、探究的过程,以此为出发点设计的练习题,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例如:“练习完单杠后,正握、反握和宽握引体向上哪一种更容易?为什么?肌肉感觉有什么不同?并写出你的感受”。又如:“请你观察并体验俯卧撑时,抬高手的位置、手和脚在同一平面、抬高脚的位置等3种姿势哪一种更费力?为什么?请写出你的感受”。这两道练习题使学生在身体素质练习之后,把实践中的体验表达出来,并且学会解决体育锻炼过程中问题。不仅教学生锻炼的方法,并且通过思考,使学生掌握怎样练习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2)练习题目的明确,启发得当,注重课外研究与探讨。
系列教材练习题目的明确。通过设计巩固性的练习培养学生记忆的准确性,积累学科知识;通过设计理解性和思考性练习,培养学生阅读时对教材知识内容组成部分的理解与把握,以便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结构体系;通过设计活动性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设计解释、问答、列举、联想、概括、归类、比较、分析等题型以培养学生的想像、思辨、批判等各种思维能力,使学生在系列教材的学习中能够形成较好的思维品质。与传统教材不同的是,练习设计中有很多与同学共同讨论、合作等适合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题目,增加了同学间交流的机会,还有一些有创意的应用性较强的题目。
3)练习形式具有实践性、合作性和拓展性。
针对传统体育专业教材练习设计的内容偏重对教材知识的复述或记忆,问题标准答案的唯一性对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束缚,系列教材设计强调开放性、拓展性、体验性的练习,强调问题答案的个性化思考与体验,试图通过学生之间的探究、讨论、交流和合作来拓展学生知识面,增进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些练习的问题设计一般都不能轻易的在教材中找到答案,强调激发学生思考的独创性,强调答案不嫌多,新奇不足惧。教材练习的实践性不仅表现在某一活动应用中,而且表现为通过这些活动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亲历参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如《学校体育学》设计了合作性的实践活动,有角色扮演、模拟情境、观点共享、讨论辩论、同伴反馈等环节,通过这些开放性和拓展性的活动提高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4)练习系统情境化设计不足,缺乏学科间联系。
系列教材的练习设计与传统体育专业教材练习设计相比虽然有很多创新,但也存在着明显的薄弱环节,那就是大多数教材文本练习题的情境化不足,练习缺乏趣味性。若没有教师的硬性要求,几乎没有学生会主动去完成练习。系列教材的练习基本都是以文字的方式出现的,题型几乎全部是记忆、理解、思考等主观性练习题,没有判断、选择、填图表题、自我评测等题型。无趣味的原因是与生活联系较少,与学生自身的生活距离较远,虽然练习题使用“你”这样的方式达一百多处,但有些说法并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是把一些想法强加给学生后让学生去体会或理解,这样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是系列教材练习系统设计与“以学生为本”教材设计理念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的地方。国外教育发达国家的体育专业教材的练习设计特别强调练习具有情景性和生活化,它通常把教材中的知识运用情境迁移到现实生活,以假设教材中的知识发展、技能学习与实践运用发生在自己身边,假想读者处于此情此境的所思所感来拓展情境,模拟现实生活和实践。这样的练习思考题旨在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进行拓展,在模拟生活的情境中解决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不仅促进了思考问题能力的拓展,并在练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主动思考、加强沟通、磨砺思想、自我反思以发展他们的合作能力、自我评估能力、适应生活的能力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系列教材练习设计的另一重要缺失是练习缺乏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在知识运用层次上还停留在以单一知识点为中心进行实践运用和思考问题;而国外体育专业教材的练习设计除了实践应用外,其“为生活学习”、“跨学科活动”体现了更高层次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
4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材练习系统设计的优化策略
4.1 进行目标任务分析,建立一个合理的练习序列
体育教育专业教材的练习设计应该有一定目标,但不是精确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系列教材练习的设计应该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但不是追求严密的线性逻辑顺序。这个合理的任务目标是学科教学目标与具体任务目标的统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传统体育专业教材训练体系的追寻和建构,使得体育教育专业教材的练习设计显得机械拼凑和孤立肢解,并没有取得我们预想的效果。学生专业学习的累积性、整体性以及与人生经历、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体育学科一定程度上的笼统性、综合性,给体育教育专业教材练习系统的设计以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灵活并不代表没有整体的安排,作为编写者要把握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明确学科教学的目标任务,依据《课程方案》和学科领域教学指导纲要的目标作详细的分解,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学科教学的基本顺序,整体、有序地安排练习活动,形式上虽然是随机、松散的,但总体上是完整的、有序的。
4.2 围绕综合性专题活动进行练习设计
以往的体育专业教材练习设计总是限定在章节末,一般由复习题和思考题等组成。这种单一化模式的设计方式已渐渐被打破,练习活动除单项的复习、理解、思考等,还有围绕某一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和专题性活动。这些练习活动远远超出了章节总结和训练的作用,它的位置变得灵活,成为教材中较为独立的一部分,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性强、综合性强在教材编写中的具体体现。综合性专题活动一般是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这些主题大致可以把它们分为这样几类:设计多维性练习,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设计变异性练习,培养求异思维能力;设计比较性练习,培养聚合思维能力;设计推理性练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设计质疑性练习,培养批判思维能力;设计拓展性练习,培养创新能力。这些专题与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实践结合紧密,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引导学生在分析、综合、概括、评价、抽象、想象、质疑中提升认知水平。
4.3 练习设计要追求多样性和层次性,突出整体性
教育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关键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多样性的练习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体现。多样性体现为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不能为多样而多样。层次性体现为基本要求和创新提高的统一,基本要求要面向全体,创新提高则要尊重个体需要。层次性还体现为合理的坡度和适当的难度,这既符合能力提高的规律,也符合认知规律。整体性体现在每章练习不论题目多寡,都要力图表现为一个整体;每章练习前后之间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系列教材练体上要形成一个能力水平递增的训练序列。
自练习活动被作为一个结构要素编写进体育专业教材以来,练习活动形式逐渐多样,内容日益丰富,设计练习活动的价值追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最初的帮助学生理解章节知识到追求学科能力的系统训练,再到追求学生专业素养的全面提高。正是由于练习活动在高校体育专业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和它无法被替代的价值和功能,使得它的变革在体育专业教材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教材只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载体,能否达到目标,还要看教师和学生是否合理地使用教材。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执行者,又是教材编写的参与者和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对教材练习系统的使用要有自己的钻研和解读,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总之,高校体育专业教材练习系统的设计仍存在不少问题,我们相信在进一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中,这些问题将得到解决;练习系统的设计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林向阳,普通高校体育教材设计与编写的理论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135-139
[2]黄汉升,季克异,《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解读[J],体育学刊,2005,12(6):1-5
[3]范印哲,教材设计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6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