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知识教学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知识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知识教学论文

篇1

2.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探索养成教学实践知识的内隐化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探索养成教学实践知识的内隐化,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把分散的、难以结构化的、零散的海量教学实践知识、经验、反思日志和教学叙事等信息进行阅读、筛选、归类、整理、修改、总结,然后再有效地、系统地学习研究,最终达到理解和掌握,实现知识的再创造,使之内化成为自己的教学内隐知识。基于网络的教师自主学习包括:

(1)应以个体或合作学习方式经常浏览大型读书网站、精品课程网站,与其他教师一起交流探讨所阅读书籍的心得、看法、观点。这种学习方式操作方便,充满乐趣,在学习过程中,自身的教学实践知识和理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转变,并促使自己不断反思教学实践活动,从而逐渐促进自己知识的内隐化。

(2)通过对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关资料的收集、学习和整理,再与他人共同学习研讨,对照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思路,以及教案或者课件都进行更深入的总结、反思和内化,将别人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3)利用网络构建自己的学习知识库或“学习空间”“、资料空间”和“模拟实践空间”等。将网络上收集到的资料或其他地方获得的书籍、杂志电子稿放入其中,通过对个人学习知识库的管理和维护,可以将各种信息资源收集在一起并在需要的时候将其快速提取,以实现在线学习。教师还可以将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体会或教学视频、反思日记、工作日志放到博客上或者利用QQ论坛和QQ群,在网上进行即时在线教研和研讨互动。在博客、微博上或者QQ论坛上,在线老师可以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其他教师研讨,通过相互交流,解决彼此的问题,丰富自己的学识,内化经验。在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促使教学实践能力和知识内隐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生成自主学习的自觉。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但要善于交流与沟通,加强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其次,树立信心,明确学习目标。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必须树立和巩固学习目标,循序渐进,正确地评价和认识自己,抵制各种诱惑。最后,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构建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培养和完善教学实践内隐知识

教师专业发展不但是个人的一种专业成长历程,而且也是合作发展的过程。团体的合作可以使教师的专业发展事半功倍,缩短成才周期。教师教学实践内隐知识的发展同样需要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学习、总结和反思才能在专业自我发展过程中互通有无,快速高效地发展。每一位教师都由于个人经历、能力、学识、学历和视野等原因,在提高教学实践内隐知识时往往受其制约,难以得到充分、协调、快速的发展。而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可以支持教师之间互相支持、相互借鉴、共同学习、共同反思、共同提高。因此,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各种网络平台,建构基于网络的新老教师的双向互动学习、研讨、发展共同体是教师和谐发展、共同提高的重要模式。通过借助网络发展团体,教师可以共享团体内其他教师的学习研究成果、教育叙事、博客、反思日志、教学视频等,然后通过交流、观摩、学习,理解、掌握其他教师的经验、优点促使自己生成教学实践内隐知识。

第一,构建一个以教研室为基础的基于网络“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通过QQ群和合作教学实践网站,教师可以参与到这种蕴涵丰富的、真实的,合作发展的网络空间,进行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实践的探讨,实现彼此之间教学实践知识的传递与分享,使之内化为自己的教学实践内隐知识。

第二,也可以构建不同学校,不同学科或专题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扩大自己的学术视野和教学经验。以基于一个共同发展目标,相互学习交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参考和吸纳别人独到的见解,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第三,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的与专家型教师合作发展的学习共同体的可行性。促进以实践性知识分享为目的的专家型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环境,营造一个向专家学习,平等交流的氛围,拓宽知识的传播渠道和共享平台,使在“团体”中能够找到归属感。

第四,构建基于网络“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内隐实践知识养成的共享激励机制。鼓励年轻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共享,充分发挥共同体的互帮互学的功能。

第五、构建基于网络的教研活动共同体,如:开展网上“团队备课”、“团队教学研究”和“教改课题论坛”等在活动,突出教师之间的协作研讨能力和探求对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而进行合理化解决的能力,最终促进教学实践内隐实践知识发展的重要手段。构建在线研讨和专题讨论备课平台,老师可以创造一个得天独厚、和谐进取的备课环境,为教师提供一个有助于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的精神家园。网络能有效地为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探讨学习和交流研讨提供一种即时和非即时的工具。既节省了教师来回奔波的时间又可以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构建网络备课共同体,联系志同道合者共同参与,协商日程安排的内容,精心备课,制作课件,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课件”或“备课内容”到共同体教学网站上。其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线研读,参与网上研讨活动,进行编辑修改,增添补充自己教学设想等内容,相互完善。这样的网络集体备课,较传统集体备课,开阔了参与教师的视野,拓展了大家研究的时间与空间、丰富并充实了教学内容。

篇2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及《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展开,给传统的中国基础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教学建议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变化,同时在教学的内容要求上也有了较大的突破,这对处在教学一线的中学物理教师提出了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的要求,也对培养中学物理教师后备队伍的师范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般来讲,物理知识分为经典物理和前沿物理(现代物理)两大块,这两块知识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思路。但长期以来,高中只注重经典物理的教学,长期以来对前沿物理教学的较为忽略,这导致了物理教育的“片断化”,物理教育成了物理“断代史”的教育,使学生只知物理学的昨天,不知物理学的今天,也不见物理学的明天;而且造成了学生对物理学的许多错误认识,比如认为物理学对科技的贡献只属于过去,物理学科已经趋于完备、已经没有什么发展的余地等等。

当今各发达国家的科学教育改革都十分重视前沿科学,其重点也正落实在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上。如美国物理教师协会(AAPT)在1988年的《中学物理课程内容》的报告中就指出:“应当让中学生体验到物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是现代前沿科学中最为激励人心的学科之一”。①作为对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积极回应与推动,我国新一轮课改也适当加大了前沿物理知识的比重,在确保基础性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扬弃。新课改的理念之一就是“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②新增内容的教学要求虽不高,却有助于弥补物理教学长期存在的不足。

那么教师在实施前沿物理教学的新课程改革中,将这一理念落实的到底怎么样呢?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学生是不是喜欢学习这些知识呢?为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笔者对河南省郑州市的一些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通过分析调查结果,为中学物理教师提出了建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问卷主要是从学生是否希望学习前沿物理知识及其原因、当前物理教师的前沿物理知识水平、以及教师对前沿物理知识的重视程度和态度等方面进行编写的,主要采用单项选择题,为更广泛和深刻的了解新课改中的经验和问题,问卷还设了开放性问答题。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式,在河南省郑州市的四所程度不同的高中,每所学校随机抽取30~50名学生进行调查。

调查实施时,笔者亲自到学校,在被调查学校的配合下将问卷交给教师,讲清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由学生独立完成,问卷回答完毕后当场收回,共收回有效问卷186份,回收率为93%。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在1~12题涉及如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黑洞理论、超导、核武器等前沿物理知识的问题中,选择A(非常希望)的人次总共达936,选择B(比较希望)的人次总共达539,选择C(无所谓)的人次总共有359,选择D(不希望)的人次有67,选择E(一点也不希望)的人次共有135。各选项选择人次对比图如下:

图1问卷中1~12题各选项选择人次对比图

也就是说共有72.6%的高中生非常希望或比较希望了解当今的前沿物理知识,这说明在高中课堂渗透物理高科技知识是很受学生欢迎的,是完全可行的。

大量学生希望了解高科技知识的现状给了教师专业知识方面的挑战,新课改也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当前的教师队伍是否可以满足学生这方面的要求呢?

本次调查显示:只有4.3%的学生认为教师所讲授的前沿物理知识已经足够,8%的学生认为比较多,41%的学生认为一般,17.6%的学生认为不够,28.3%的学生认为远远不够。各选项比例图如下:

图2教师讲授前沿物理知识情况图

由此可见,虽然学生很希望了解前沿物理知识,但教师讲授的却不够,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的需要,只有仅仅12%左右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可以满足。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呢?是教师本身素质不够,没有能力讲前沿物理知识?还是因为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教师不愿意讲这些考的不多的内容呢?

笔者首先对第一种猜测做了调查,结果表明4.9%的学生认为教师的前沿物理知识完全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20.5%的学生认为基本可以,34.1%的学生认为一般,25.9%的学生认为不可以,14.6%的学生认为完全不可以。也就是只有不足1/3的学生认为教师的前沿物理知识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说明教师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很快,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只吃老本是不行的,必须要坚持学习,关心科技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

同时笔者对第二种猜测也做了相应调查,当学生向教师提出有关前沿物理知识的问题时,16.8%的教师的态度为“与考试无关,不予讲解”,29.6%的教师“讲解几句,敷衍了事”,19.0%的教师“虽想讲解但自己也不清楚”,只有24.0%的教师“尽力详细讲解,并查资料补充”,10.6%的教师“马上可以解决问题”。调查结果表明超过1/3的教师对物理前沿知识重视不够,态度不端正,受应试思想影响较大,教学观念跟不上新课改的要求。

看来我们不应盲目乐观,虽然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重视前沿物理的教学,但事实表明,实际教学中教师落实的并不让人满意。当然这和很多因素有关,下面笔者根据调查问卷,为更好的实施前沿物理教学,为物理教师提出了几点建议。

三、思考与建议

1、要从思想上重视前沿物理知识的教学。很多教师认为前沿物理知识考的少,讲多了也没有用;还有一些教师认为经典物理比前沿物理重要。其实这些想法都没有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方面考虑。经典物理与前沿物理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思路。如果说经典物理学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控制逻辑,体现了“知识即工具”这一理念的话,那么前沿科学研究特别是纯科学研究就体现了对前人的质疑与超越,在本质上是一种前喻文化。将前沿物理知识渗透于教学中,让学生多了解物理学日新月异、激动人心的变化,往往能够激发他们的认知兴趣,引起内部的探究欲望,促进“终身学习”,同时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远未达臻完美,尚有许多未知等着他们去发现、去创新。物理学仍然大有可为,物理学是值得他们献身的事业。

2、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时代飞速发展,知识在加速陈旧,新的知识在不断涌现,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我们再也不能奢望十几年的学校学习能给人终身享用的知识和能力。教师是实施教育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者,教师素质是决定教育成功和人才质量的重要因素。作为现代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的教师。据统计,上世纪以来全世界知识总量每七至十年翻一番,同时“知识废旧率”也在加快。加之现代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涌现,各种改革、创新活动纷至沓来,教师如不加强学习,势必落伍。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教师职业大门对社会的敞开,有人预言,将会有20%的教师被淘汰出局。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为了使自己不被淘汰,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不断“洗脑”、“充电”,使自己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所以现代教师必须走出一次性教育的误区,不失时机地进行二次教育以及相关培训,多与同事交流,不断充实自己。

3、讲授前沿物理知识时应注意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前沿物理知识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未知的外部世界与学生已知的内部世界联系起来,将未知融入到已知中。这种联系和融合越清晰,学习就越成功。前沿物理是在经典物理基础上的继承、修正和超越,二者并非绝对对立,在教学上也不能割裂开来。在中学阶段,应当多考虑如何在经典物理教学的整体背景中进行前沿知识的教学,换言之,应当多考虑前沿知识在经典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4、讲授的前沿物理知识应少而精。很多教师担心前沿物理知识对于高中生过于深奥,不好理解,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因此讲授前沿物理知识应在科普层面上,重在讲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不能增加学生的考试负担。在“量”上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以能体现物理学新思想、新方法的内容为主;在“度”上应以介绍和渗透为主,注重的是思想、方法的熏陶而非繁杂的公式推导。教学中应避免大量新现象、新知识的简单罗列,否则,物理就会变成枯燥无味。

5、应多联系生活实际讲授前沿物理知识。新课程改革加大了物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如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家用电脑的组成”、“了解激光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等,这为现代物理知识在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有意义的活动素材,提示我们前沿知识的教学可以采用更为灵活的方式。并且本次调查显示:当教师讲授前沿物理知识时,选择A“只做口头讲解即可”的有11人次;选择B“最好展示相关图片”的有70人次;选择C“最好展示相关视频”的有133人;选择D“最好联系相关应用”的有100人次。各选项人次对比图如下:

图3问卷第18题各选项选择人次对比图

由此可见,学生非常希望教师在讲授前沿物理知识时展示相关视频、联系应用。这也对教师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提出了要求,教师应积极搜索有关的材料,关心科技发展,弄懂其应用原理,闲暇时间多阅读课外科技读物,多阅览相关网站,找出自己有用的材料;另一方面,现在出版了许多关于前沿知识的科普读物,如《科学画报》、《从哈勃看宇宙》等,这些读物运用了大量图片,语言生动有趣,在保证科学性的同时,很好地兼顾了可读性,可作为日常教学有益的补充。

四、结语

总之,前沿物理知识在物理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为学生提供了另一种思想、方法和精神,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真实的物理世界。将其渗透于教学中,不仅是需要的,而且是必须的,它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发展,这也反映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加强前沿物理的教学。

篇3

(一)化学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课标要求,教师不再是信息的提供者,要变成学生自主获得信息的引导者和为学生分配任务和提出问题的辅助者。教师需要做的是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在情境中不断地进行思考、探索和建构知识。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讲述“事实”,而是考虑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地建构自己的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对化学过程和现象的观察、推理,进行化学实验,使学生能够更多地从自己内部对化学过程进行识别与评价,进而形成知识体系。教师要给学生的自主探究创设适宜的氛围,使学生能够活跃思维,探究热情高涨。同时,也要在学生的纪律有些混乱时,给予提醒,还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一定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朝着这个目标开展自主学习。这是属于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过程,是富有他的个人特色的,与众不同的。

(二)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化学教学环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尽量布置一些较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实践活动。这些接近生活的、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的内容和技能,它们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意义。为此教师应尽可能地把学生要认识的化学过程,现象以及所要解决的化学问题提供给学生,如何利用设计实验实地考察,形象说明等,特别是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逼真模拟,为学生创造近乎实际过程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在这种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独立或合作的探索活动。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应先分解然后再综合,现在看来不完全是这样,学生一开始可能就会介入到一个复杂的化学问题之中,所涉及的其他化学知识能为要学习的概念或原理的理解提供背景知识,从而学生能建构起自己的有关知识。

(三)从多重角度来探索学习材料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含有多重信息来源和多重观点的学习环境。教师一方面要提供学生建构理解所需要的基础,同时又要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空间,让他们针对具体情景采用适当的策略。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很自信自己对问题的处理能力,经常会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并用大量习题的固定解题模式训练学生,用加班加点的方法,描述化学知识并灌输给学生,这些做法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个体思维的独特性,剥夺了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独立进行化学探索的权力,反映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试卷作答上,无处不有教师个性的烙印,因此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不能包办,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放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思维习惯。

篇4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电子邮件发放问卷,不记名,以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计划回收问卷84份,实际回收问卷64份,回收率达76.2%。此次调查共40题,涉及“语音及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这门课的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性知识获得途径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本调查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有问卷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三、调查数据分析

(一)“语音及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课时安排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计划》中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设为核心课,“语音及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成为这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培养院校的实际情况不同,设定的课时也不完全一致。就我院来说,该门课中、外学生的课时一致,第一学期开设,共18课时。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18课时合适的,一班占64%,二班占63.6%,外国硕士占66.7%。认为需要增加课时的一班占33.3%,二班占36.4%,外国硕士占26.7%。可见,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学生认为“语音教学”这门课的课时足够,而近三分之一的认为课时应该增加至20、24、32、36节不等。关于18课时能否达到真正学会如何进行语音教学的目的,中外学生的答案相差很大。回答“是”的,一班占56%,二班占54.5%,外国硕士占80%;几乎近一半的中国学生认为18课时无法达到进行语音教学的目的。他们认为,课堂上讲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需要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才能真正掌握,18课时在实践环节上不充分。

(二)“语音及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教学内容

1.对该门课教学内容的认识。关于该门课主要应教授的内容,各班学生的答案差异较大(如表1所示)。一班学生和外国硕士普遍认为是学习汉语语音教学的具体方法(93.3%和85.2%)、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汉语语音教学(96.3%和93.3%),而二班学生就这两项的选择分别为72.7%和81.8%,明显低于前两个班。其中,68.2%的二班学生认为是语音教学及其相关理论问题,远远高于一班和外国硕士(55.6%和53.3%);50%的二班学生认为是语音教学过程中的科研方法,也远远高于一班和外国硕士(33.3%和13.3%)。

从上文数据可以看出,由于非专业背景,二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需求更大,期望了解相关的语音理论问题,他们认为科研能力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中占据重要位置,希望在获得教学技能的同时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而海外各国对科研要求不同,外国硕士对此内容的需求相对较低。一班学生有过该方面的培养和训练,需求也相对较低。2.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详略得当。“语音及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这门课共设七个专题,即语音及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概述(2课时),声母及声母教学(3课时),韵母及韵母教学(3课时),声调、语流及声调、语流教学(3课时),教学录像观摩评析(2课时),国外中小学汉语语音教学(2课时),语音教学能力展示(3课时)。认为教学内容安排合理、详略得当的,一班占100%,二班占72.7%,外国硕士占93.3%。其中,23%的二班学生认为有的内容合理得当,有的内容为否。从授课教师的角度分析,二班是平行课中的先行班,教师会根据在二班学生的教学效果来调整教学顺序和教学内容,因此一班全部答案为是。对于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不得当的部分,学生们普遍认为,课堂实践机会不够,教学能力展示的时间不足,应该提高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对他们来说,学习用简单的方法教会留学生发音是最重要的。3.教学内容的必要性。92.2%的被调查者认为所有的教学专题都是必要的。对于需要增加的教学内容,学生们的建议是:(1)增加教学实践的时间,加大学生语音教学的展示和教师点评机会,增加教学案例分析的数量,观看更多的教学视频,包括上述各专题内容的片段教学,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国别、不同汉语水平学习者的教学,新手和熟手教师的教学,不同教师的纠音教学等。由于学生们很清楚自己未来的教学定位,对“国外中小学汉语语音教学”这个专题的需求比较大。他们希望增加该专题的内容,分享各国①中小学语音教学实例,观看各国中小学教学的视频资料(也包括中国的国际学校)或示范课;每次课都要留有足够时间进行观摩、讨论与语音相关的课堂教学实例,从而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最终变为实践性知识。(2)更为细致地讲授更多有效的语音教学方法。例如如何纠正难学易错的音,已经“化石化”的语音面貌如何改善,如何避免语音课的枯燥性等。掌握一些实际的课堂教学方法,学会课堂设计、管理和调动中小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能够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能水平进行教学;了解海外的语音教学测试形式。他们希望增加少量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语音练习,教师能提供一些歌谣、韵语等相关语音教学资料。除了语音教学方法外,适当增添一些儿童心理、幼儿管理、如何与家长沟通、中小学汉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等(有些内容已经不属于语音教学的内容)。(3)增加语音课的教学设计,包括一节课和一个学期的教学设计,同时能将所学的方法有机地运用于教学中。(4)增加不同国别学习者的语音特点和偏误纠正的专题,增加中高级学习者的语音教学内容,加大声调、语流教学的比重及针对难点音进行教学的练习。除此以外,有研究倾向的学生希望增加语音教学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的介绍,非专业背景的学生希望增加本体知识的系统讲授和重要本体知识的回顾等。由此可见,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对“语音教学”这门课的期待很高,而由于学生需求各异,语音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教师需要花费较大力气进行精心设计和准备,才能真正满足他们的需求。4.不同专题语音理论知识与语音教学方法的比例安排。85.9%的学生认为“声母及声母教学”比例安排合适,7.8%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讲授过少,4.7%的学生认为理论知识讲授过少。84.4%的学生认为“韵母及韵母教学”比例安排合适,4.7%的学生认为理论讲授过少,9.4%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讲授过少。78.1%的学生认为“声调、语流及声调、语流教学”(中小学语音教学)①比例安排合适,9.4%的学生认为理论知识讲授过少,10.9%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讲授过少。从上面的数据可见,学生们对“声调、语流及声调、语流教学”和“中小学语音教学”这两个专题内容的安排上满意度相对低一些。因此,教师在这两个专题的语音教学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平衡上,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根据学生的需求,安排更多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5.各专题教学内容的讲练安排。对于该题目,各班学生的答案有很大差异(如表2所示)。外国硕士和中国一班普遍认为教师教授比例合适,学生的教学实践机会合适。其中,20%的外国硕士和11.5%的一班学生认为讲授合适、教学实践机会太少;13.3%的外国硕士和7.7%的一班学生认为教师讲授太多,6.7%的外国硕士认为理论讲授过多。而二班只有50%的学生认为教师讲练比例合适,45.5%的学生认为教师讲授合适、语音教学的练习机会太少,9.1%的学生认为教师讲授太多,18.2%的学生认为教师理论知识讲授过多,这个数据也远远大于外国硕士。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二班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的需求要远远高于其他两个班。由于二班为非专业背景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对教学内容的感受也不同。他们希望在有限的培养期内,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来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能直接运用于未来的教学。这也符合汉语专业硕士以培养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的宗旨。

(三)“语音及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教学模式

对于该门课应采用的教学模式,各班学生的答案也有较大差异(如表3所示)。外国硕士和二班学生更倾向教师讲一半、学生讨论一半的模式,所占比例为73.3%和54.5%,远远高于一班(40.7%)。51.9%的一班学生倾向教师主讲、学生参与的方式,而二班和外国硕士分别占31.8%和6.7%。可见,专业背景与非专业背景的学生在听课方式上也有很大区别。专业背景的学生更注重教师讲授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参与和实践。由于语音教学的专业性,很多内容需要由教师来主导和点拨。而非专业背景的学生专业来源多样,思维方式更加开放,他们注重参与,喜欢合作式的学习与讨论,渴望从同伴那里得到启发,对教师的依赖相对较弱。其中,有20%的外国硕士倾向教师主导、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模式。而就语音教学的特殊性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这种模式对外国硕士来说,实施起来还是非常有难度的。

篇5

一、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1、直观性的优势。我在教学中根据几何初步知识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从新知识的导入到新概念的建立;从新概念的建立到新知识的巩固,均借助计算机的直观演示,为学生创设和谐优美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充分感知。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意义时,学生回答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三角形物体后,计算机将红领巾、三角板的颜色去掉,只留下其外框,教师指着这些外框让学生数一数这些三角形有几条线段围成,这样抽象出三角形的特征。随后计算机屏幕上三条边依然闪动并发出声音,对三角形是三条线段围成的这一意义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对新概念建立起到了教师用语言描述而达不到的作用。

2、趣味性优势。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改过去课堂上尽是静态信息辐射的局面,使原本呆板的东西动起来。例如,在三角形意义这一概念建立时,在屏幕上出现三条线段,然后通过画面移动三条线段围成一个封闭的图形。再如,在建立三角形高这一概念时,屏幕中的三角形一个顶点及它的对边闪过后,由这个顶点慢慢下来一条垂线,垂足落在它的对边上,并且随着打出“高’’、“底,,的字。这样通过对屏幕上图形移动的变化,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意义和高的意义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而且吸引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形象性优势。在教学时有些概念的建立只靠教师语言传递,学生往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能弥补这一缺陷。如三角形的特性是“不变形,稳定性",当问及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应用三角形这一特性时,学生一下就能说出电线杆、凳子及自行车等,但是,当具体问及这些物体的哪个部位利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时,学生则露出无奈的神情。可见,三角形稳定性特性在学生头脑中仍然是非常抽象的。现在计算机只要在其有关部位闪示几下,学生就会一目了然,为什么要在这些部位应用三角形这一特性,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4、深刻性优势。三角形的作高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通过课件设计,让计算机演示在锐角三角形内作高,显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高及直角所对斜边的高,演示作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其中两条在外)。在演示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作高的过程和方法,了解了每一种三角形都有三条高,而且加深了对高的概念的深刻理解。

5、艺术性优势。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在“声"“形’’“色”“体”的结合上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心态结合到一块。它通过“声"传递师生心灵深处的语言,通过“形"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通过“色”描绘师生所要描绘的五彩图。

二、及时有效的把握应用时机

虽然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环节,严格及时的把握好应用的时机。

1、辅助于建立清晰表象之时。表象是思维想象的依据,能否在学生的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在几何形体知识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掌握一些作图的方法,常规教学中,教师常用三角板、圆规等教具在黑板上的板演、,但由于受到教师的手、粉笔或视角的不同而形成视觉阻碍。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将这部分内容均用计算机模拟演示,使模拟作图过程或其它知识点的讲授,既不受视觉阻碍,又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为教学过程的进一步深入埋下伏笔。

2、辅助于渗透数学思想及方法之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要求“在教学中要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及其方法”,在几何形体知识的教学中有一些公式的推导往往涉及到一些中学才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只可让学生意会,不可言传,这在常规教学中往往是令教师头痛的一件事,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化难为易。课件《圆的周长》中,周长公式C=2氕r的推导涉及到不完全归纳法,我在课件中是这样设计的:先出示直径分别为8cm、12cm、14cm的圆,然后令其依次在一线段上滚动,在滚动直径的1倍、2倍、3倍距离时依次出现记号,滚完后显示其滚过路程的距离。演示完后,老师让学生观察圆滚过的路程既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学生有这三个圆环滚动的动画作为依据,很容易归纳出圆的周长是圆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的结论。

3、辅助于概念阐明之时。在小学数学几何知识教学中,涉及周长、面积、体积、高、棱等概念,由于这些概念带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以接触感性知识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往往易混淆圆的周长及面积的概念,弄不清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不能正确理解高与底的对应关系等,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课件《圆的面积》的复习模块中,为了帮助学生分清周长与面积的概念,我设计了两幅动画,第一幅是一只小猫绕圆一圈,跑过的地方同步改变颜色;第二幅是将圆的平面部分从上到下涂上黄颜色。配合师生的问答,学生很快理清了周长与面积的关系。

4、辅助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之时。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学习“体"部分知识的困难性,而采取常规教学手段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情况,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课件中,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三维动画的功能。如圆柱体的表面积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在该课件中,我运用了三维动画的变形功能,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变为一个长方形。学生看了动画后就很容易明白圆柱体的表面积是二个圆形面积加上以圆的周长为长、圆柱体高度为宽的长方形面积之和。这里三维动画软件中所制作的动画,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弄清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特点及其表面积公式的由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5、辅助于知识向技能转化之时。掌握知识是为能应用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形成技能。我们在课件制作中也注意到这一点。在圆的认识课件中,我制作了三幅动画:轮胎分别为正方形、椭圆形、圆形的摩托车在路上行驶;学生观察后要求其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原因。学生在计算机的进一步提示下(出示放大的摩托车轮胎,半径及圆的闪烁),能说出由于圆形轮胎的轴心到地面的距离不变,所以摩托车行驶比较平稳的道理。

这样,学生既理解了几何知识的概念又掌握其内涵,让学生从观察到认识,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掌握,提高了我们数学教学的质量。

篇6

有时教师教学的工作量比较大,会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学校要想方设法减轻计算机教师的工作量,使他们能够把工作的重心全部放到授课以及班级管理上。学校除了要减轻计算机教师的工作量外,还要不断的培养教师的专业素质,可以采取培训和计算机知识讲座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教学,这种培训不仅能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还能使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效提高。

三、把各学科与计算机的知识联系提高

教师在教小学生计算机过程中,有意识的把各学科知识和计算相联系,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过程中也能想到应用计算机,小学生无形之中提高了计算机知识应用。例如,绘图软件的学习可以和美术课程相联系,学习Word以后,可以应用到语文写作当中。这样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过程中,也掌握了计算机知识,能有效提高计算机的教学质量。

四、创立符合计算机学习的教学情境

计算机情境创设要区别于其他科目的情境教学,它的教学方式要有操作实践,在课上要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创设具有感知和理解的情境教学。例如,在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时,先不进行讲解开机和关机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去观察计算机,并找出计算机的开关,当学生看到计算机的开关以后,可以询问学生:“眼前的计算机有几个部分?名称是什么?”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了解进行讲述计算机的构成部分,以及各自功能作用等。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自觉学习放在主要位置,鼓励学生多观察、动脑,并且敢于实践研究,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学生也能积极的去记忆所学知识。学生摸索计算机过程中,然后过度到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增加学生的兴趣,计算机知识在学习过程也能很容易被接受。

篇7

2.1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推断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扫除阅读障碍既需要具有大量的词汇储备,更需要从文字阅读的层次上升到理解的层次。高层次的英语阅读理解必须建立在对厚重的背景文化知识的了解之上。唯有如此,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才可以做到流利与晓畅,才能够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因为,作者在创作阅读文本时,对于某些他认为是众所周知的信息便会惜墨如金,对于某些不宜直接表白的信息,往往会采用比较含蓄委婉的手法来表达,有时作者还会将深刻的含义隐藏于文字的背后等。如此,则在无意中给学生设置了程度不一的阅读理解障碍。而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与文本创作相关的背景知识推断文意,可以有效地排除上述阅读障碍。

篇8

目前,负责教育工作、科技工作和知识产权工作的相关机构相继出台了一些加强高校知识产权工作的法律法规,教育部于1999年颁布了《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教育部和知识产权局于2004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相关主管单位对知识产权所规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对高校知识产权意识的觉醒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效地推动了知识产权在高校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时间较短,加上历史因素影响,目前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工作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高校里,知识产权工作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成果的转化率较低,虽然数量上已经有一定的提升,但知识产权本身的巨大经济力量并未发挥出来。根据官方统计的相关数据资料,2000~2004年间,我国高校范围内共申请专利18000多项,拥有专利数量8000多项,而其中专利的实施量仅有1900多项,只占到专利拥有量的22.8%。2000~2004年这五年时间里,我国高校申请发明专利占到申请专利总数的62.3%,许多申请成功的专利往往由于多方面因素陆续“流产”,并未能投入市场生产。加强知识产权经营工作是我国高校的当务之急,但存在着不少困难。 

一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数量不足 

有关部门组织的调研结果显示,高校的经费投入中,企事业单位的投入基本不超过30%。高校科研队伍力量有限、规模小,缺乏合作,难以独立完成较大型技术的开发任务,即使部分专利项目能够产生社会效益,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缺乏对具体经济活动进行全面了解,自主知识产权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些项目申请了专利,但实施效果并不令人满意。高校只关注到论文、著作等形式的名誉产权,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专利的重要性,这和我国目前大力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开展技术创新的政策导向不符,对于高校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并未能产生积极影响。 

二 缺乏切实有效的政策引导,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高校陆续制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的办法。为了鼓励高校教师去积极申请专利,高校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如将专利成果计入工作量,或作为晋升条件等。这些鼓励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却也造成片面追求数量的不利局面,专利项目的申请与投入生产并没有形成齐头并进的理想局面。2003年,我国在对高校知识产权工作进行的调研中发现这样的普遍情况:高校申请专利的动机中,出于独占市场的目的所占比例不足1/3。不少研究人员错误地将专利视作荣誉或晋升职称的资格。这种情况下,专利与论文不正确地等同了。也很少有研究人员费心费力去将专利投入市场或生产,造成专利使用率低的局面。与美国的许多高校不同,尽管我国高校在专利数量上占有一定优势,但在专利的投产、经营管理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三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未能形成良好的法律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现象,分析其深层原因,首先,高校普遍缺乏知识产权方面的维权意识,没有有力的制度保障所有者的权益,一旦文章公开发表或参赛,细节内容公布于众之后,就没有了独特性,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就无从谈起。其次是高校人员日常的交流、合作、社会兼职等工作中,技术合同还没有形成规范性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条款,企业直接占有了科研人员的技术成果。再次,我国高校研究人员流动较为频繁,无法保留很多核心的科研成果。目前,虽然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知识产权的法律框架体系,但并没有形成实际可行的实施细则,执法、维权等环节力量薄弱,现有的很多法律还不能很好地处理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产生的许多问题。侵权行为和仿制产品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极大地削弱了高校对知识产权经营的热情。即使诉诸法庭,也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不了了之。这些方方面面的情况都使得研究人员对申请专利和将专利投入生产、投入市场望而却步,选择观望态度。 

篇9

生活背景也是数学知识学习的目的。一方面,数学知识必须结合实际生活,才具有实际的意义,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数学知识必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利用好知识背景,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数学学习的知识产生背景不仅包括学生的生产生活经验,也包括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知识,这都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对原有知识继续归纳引导,同时提供新的知识铺垫,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提高教学的效益。

二、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改革存在的问题

首先,很多教师在吸取新教学手法过程中,忽视情境的引导与铺垫。尤其是“预习—交流—展示—训练”模式,从预习案——预习——交流——训练。整个过程多半给学生,但知识背景的阐释、情境的营造、知识过程的严密推导等被一些老师放弃,使知识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质量。

其次,多媒体的使用导致一些老师用画面的切换代替传统板书的推演。教学成为学生与多媒体的互动,师生互动减少,学生的生活与知识背景难以参与到教学过程。其实,传统板书在数学的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放弃板书就是放弃教师对过程的推演,放弃师生互动过程的时空上的统一性与和谐性。

再次,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度强调,教师在课堂中不敢发挥必要作用。数学课堂需要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效度作为保障,表面上的热闹无法取代深入的思考。所以,单纯的学生组织化学习难以把思维引向深入,隐形的知识形成过程被淡化,不利于学习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知识。

所以,在改革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入认识数学学科的特点,合理地发挥教师在引导作用,营造教学情境、科学引领学生思维,在生活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社会的关系。

三、利用知识背景提高教学效益的途径

1.注重数学教学情境的营造

情境的创设能够使数学课堂更加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的实际,使学习过程更加有意义、有现实性与趣味性。而情境激发的重要原则就是结合学生的知识状况与生活实际。可以通过这样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利用学生原有的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来创设情境。这是数学课堂中经常使用的方式,也就是说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展与升华。这样的情境创设既有利于旧知识的巩固,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

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复习来为新知识奠基,创设这样的情境:(1)请举例说明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步骤有哪一些?这些步骤中含有哪些数学思想与方法?(2)请你尝试一下,运用这种数学方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换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题,如果不行可以大家一起讨论协作。

再如: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学生提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记不清楚。”抓住这一问题,让大家一起思考:“你是怎样记忆的?”学生有的说按圆心距的大小来记忆;也有的说按公切线的条数来记忆。一位同学给出了一幅图(图1)。图中r1、r2表示两圆半径(r1>r2),d表示两圆圆心距,当d落在红颜色部位时两圆内含,当d落在r1-r2上时两圆内切,当d落在绿颜色部位时两圆相交,当d落在r1+r2上时两圆外切,当d落在r1+r2右边部位时两圆外离。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就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思考中通过知识的迁移过程,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其次,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知识与故事、问题等引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如对于“已知两个同心圆的半径,求圆环的面积”这样的问题,如果将问题放置在以下的背景中,学生能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用比赤道长1米的绳子给地球加个圈,在地球与绳子之间会存在缝隙,这个缝隙能够放进去一个苹果吗?缝隙的面积能够有多大?”这样的问题能够既符合学生的经验基础,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积极的学习状态。

再次,可以利用旧知识的片面性进行教学的切入。例如:在学习有理数计算的过程中,提供学生小学学过的知识:“某日最高气温为15度,夜晚最低气温下降了20度,请你求出下降以后的温度。”通过这样的知识陷阱,引出学生的疑难问题,引入到新知识的教学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教科书中的很多背景材料是编者用心选择的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素材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情境之中。如“实数的估算”中,书上设计了一个估算活动——公园有多宽,这个材料的后面有一些相关联系题,我们可以将这些练习全部用公园多宽这个情境串联起来,苏建公园的宽度、花坛的高度以及水箱的高度等等。

2.注重知识与生产生活结合

首先,在数学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各种生活素材。如:在学习几何初步的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观察身旁事物的形体特征,提供各种教具与材料。再如:在“利息”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储蓄的调查,了解存取款和利息的计算方法等;又如:在“折扣”问题教学后,选择生活中富有挑战性的折扣问题,设计一个符合学生特点的实践活动课;又如:“我是一名采购员活动”,让学生通过选择、计算、策划与设计等环节,选择一个最佳的采购方案等。这样的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要求。

其次,可以利用知识与现实生活经验的联系来创设生活情境,学习新知识。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创设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情境,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学习新课内容。这种方法直观、实用、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对于知识的应用也非常有帮助。

例如:在“统计图的选择”的教学中,可以先播放一段录像或者提供一份材料(如农民工调查等新闻栏目等),从中间抽取出几个统计图(如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现统计图等),引入对单只统计图的分析与选择。

再如:在“从不同方向看”的几何教学中,呈现学校建筑群的照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感受从不同的方向看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从而引入教学内容等。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为新知识做好铺垫。

再如: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采用了这样的方式:朗读“日出”中的片段并配以太阳从海平面升起的动画。提问:把太阳看作圆,海平面看作直线,这里一共出现了几种位置关系?学生马上提出:“应该有两种,一种是在海平面下,一种是在海平面上”“还有跳出海平面一瞬间那一种”“太阳在海平面下怎么算”“这不跟太阳在海平面上一样的吗?”

3.注重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布鲁纳说:“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任何新知识的产生都是建立在学生旧知识以及经验的基础之上而提升出来的。数学思维从具体向抽象过度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已有经验与生活背景,从中发掘出走向抽象规律的路径,才能够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联想、推理、综合与分析等形成新的知识。缺乏知识形成过程的数学教学,或者知识形成过程不到位的教学都是不完整的,知识是散乱的,是知识的堆积。

首先,要激发学生体验参与的积极性。数学课堂要在学生的思维中重建知识的形成过程,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只有学生的思维高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才能够得到激发调动,教学才能够在学生这些旧知识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只有学生的思维高度参与,才能够让学生在教师主导演练或者学生自主推演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经历与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条形统计图和折现统计图”的教学中,这个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的内容,只不过情境比小学复杂一些。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自己去独立探究,让学生重新感知统计图的画法与要求,在独立思考与互相合作中,通过动脑、动手,通过画图、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过程,研究出两种统计图的画法。

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推演与指导,但是如果学生能够完成的工作应该尽力让学生去完成,因为亲自动手的工作与听到的知识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去探究。例如:在“定义与命题(1)”中,设计如下问题:

(1)什么是定义?为什么要下定义?理解定义的关键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2)什么是命题?理解命题的关键在哪里?请举例。

(3)命题的结构是什么?本节课还学了命题的哪些知识?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先自学理解,再进行辩论发言,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理解定义与命题的含义。

其次,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知识的形成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给学生去独立思考并消化这些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试图找热闹、快节奏,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很多独立思维的火花早早就会熄灭,很多合作活动会草草收场。所以,教师要有深层思维的意识,要精挑细选一些问题,让问题具有开放性、应用性与隐蔽性,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例如:在轴对称图形中,其中判断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是学生都有疑惑,抓住这个机会让有疑惑的学生代表上台亲手折叠图形,并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就能够较好地澄清疑惑问题。

同时,对学生的思维要宽容。知识形成过程是一个探究的过程,知识不断重构的过程,有疑惑、有弯路,只有经过了这些以后,知识才能够更加牢固透彻。所以,不要怕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大胆思考、大胆发言,在错误与纠正中厘清概念与原理。

最后,要重视方法的指导。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寻找教学的起点,即热衷研究学生对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基础,让学生的这个基础上开始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通过情感的激发、主动性的发掘、思维问题的解决,不断归纳规律,形成知识,构建知识结构。同时,从方法上进行思维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积极思考的同时学会科学思考。如:在“证明(2)”中,面对立体的思路分析:如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对于1800?可以这样设置问题:

(1)回顾以前用过的实验的方法验证,是什么方法呢?

(2)提出如何证明此结论?怎样才能够得到1800?怎样把这个三角形凑成一个平角呢?应该添加什么样的辅助线呢?

(3)解决问题后可以提出,要证明1800?除了刚才的方法,还有新的方法吗?

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教师的方法指导循循善诱,在知识构架中实现了方法的指导。

4.注重利用实际背景还原现实模型

数学知识的背景知识与经验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新知识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与手段。在新知识的形成以及构建学习结束以后,如果我们把这些归纳出来的抽象数学知识重新放回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就能够使得知识得到应用,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这就是我们要通过生活背景还原数学模型的目的。

现在,数学知识在日常中的应用日趋多样化。因为数学的概念、命题本身就是现实模型的抽象,它必对应着某种现实模型,但其应用性却往往隐藏在现实情景背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创造机会,揭示数学知识与生活原型的思维牵连与内在联系,发掘现实情景背后的数学。

例如: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在学习了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后,可以创设商场营业柜台,让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营业员和学生:

学生:阿姨,我买一盒饼干和一袋牛奶(递上10元钱)

营业员:本来你用10元钱买一盒饼干是有多的,但要再买一袋牛奶就不够了!今天我给你买的饼干打9折,找你8角钱。(注:一盒饼干的标价是整数元。)

篇10

(二)词汇教学中古义的探究

对于直接使用的文言词语毋庸置疑是要对该词做出解释。有些词语因为语素还保留古义,这时应当先对该语素进行说明,再分析整体词义,就更好理解了。先看直接含有文言字词的句子,例如:(1)人们在用电话进行交际活动时,究竟是打电话者先说话还是接电话者先说话,是个挺有趣的问题。学生在朗读时断句为“究竟是打电话/者先说话还是接电话/者先说话”,这是因为不理解“者”的意思。这时需要解释“者”是文言用法,意为“……的人”,并说明“者”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短语后,表示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乐观者”、“想参加者”等。又如:(2)绿色消费品以其健康、节能、无污染等特点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留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其他”、“其余”,没有想到该词的文言义“它的”。文言字词在现代汉语中只有极少数,不少文言字词作为构词语素组成新词,其古义仍保留在构词语素之中,在理解词语的时候,先要了解语素的具体古义,如:“大快人心”、“久闻大名”两个成语,其中的“快”和“闻”都是古义,意思分别为“高兴”与“听”,与现代的常用义“速度快”“、嗅”相差甚远。

(三)句子教学中的古代语法的简要说明

在句子中,虚词的作用很重要,留学生对虚词的理解往往影响他们对句法结构的理解,尤其是在一些句子中还保留了个别文言虚词,这些文言虚词体现了一定的文言语法现象,所以要使学生了解虚词的使用问题,在让学生了解一些文言语法知识的同时,还要与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整个汉语语法体系的了解,提高汉语理解和运用能力。古代汉语中的介词结构“于+名词/动词性短语”,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做补语,表示引进行为的时间、处所;引进行为的对象;引进比较的对象;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例如:(3)忠诚于国家是“义”,忠实于朋友也是“义”。其实,在中国人心里,还有个高于“才”和“貌”的“义”字,它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4)中国人常说:是你的总归是你的,不是你的,怎样努力也不会成为你的,一切取决于有没有缘分。(5)倒贴“福”字的习惯起源于明朝。以上例句,例(3)“(忠诚)于国家”中的“于”引进行为的对象;“(高)于‘才’和‘貌’”中的“于”引进比较的对象;例(4)“(取决)于有没有缘分”中的“于”引进行为的对象,例(5)“起源于明朝”中的“于”引进行为的时间。在古代汉语中,“数词+量词”用在名词后表示物量,而在现代汉语中“数词+量词”放在名词前,修饰名词。例如:(6)(银子)埋好以后还不放心,他又在旁边竖了一个牌子,上边写了七个大字“此地无银三百两”。句中的“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数量短语“三百两”放在名词“银”的后面,表示“银”的数量。现代汉语则应表述为“这个地方没有三百两银子”。

二、运用古代汉语知识应把握的原则

现代汉语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我们应注意,运用古代汉语知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因此,必须准确找出古今汉语中的某种联系点,恰到好处地运用古代汉语知识。在运用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握一定的原则。

(一)要有针对性,解决主要问题

首先,要针对对外汉语教材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古代汉语知识,通过疏解疑点排除留学生理解汉语的障碍。其次,为了巩固这些内容,可以适当设置一些现代汉语练习,这些练习也应有针对性。比如上文第二部分“于”的古代汉语用法,我们可以找出现代汉语中几个相关的例句,例如:(7)鲁迅生于绍兴。鲁迅生于1881年。(8)他做的事有益于群众。(9)今年的物价高于去年。(10)他受聘于一家外企。(他被一家外企聘用)以上例句针对性强,前三句分别对应古代汉语介词“于”的三种用法:引进行为的时间、处所;引进行为的间接对象;引进比较的对象。第四句“于”的用法表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能还没有学习到,那么可以通过括号中的同义句式理解“于”,让学生明白“于”是引出动作的发出者。这样,通过讲解的针对性和练习的针对性,“于”的四种用法就容易掌握。

(二)力求简单且明白易懂

尽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出现的少量古汉语知识影响留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但是我们不能借题发挥,深入展开,大讲特讲古代汉语知识,毕竟我们面对的是外国留学生,最好的做法是结合具体的例句,将其中的汉语本体知识钻研透彻,深入浅出以最简单的话语和明白晓畅的形式表述出来。上文展示汉字的古文字形体,本身就是利用汉字象形的特征使留学生从形体上识别意义,增强可懂性。词义的讲解应做到简单明了,以“者”为例,先看以下例句:(11)电影明星有很多的崇拜者。(12)在这次事故中,他是唯一的幸存者。以上例句中的“者”都指人。同时,为了使学生明白,可以说明汉语双音节词中有不少是“V+者”形式构成的词,都用来表示一类人,如记者、作者、读者、编者等。

篇11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讨论稿)》已经向我们描述新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评价的多元性,评价的主体性,评价的开放性。其中评价的开放性,是指评价应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评价的教育性功能。本文拟就思想行政治课评价方法做一些探讨。

一、专题作业法

所谓专题作业,不是以学习和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的,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专题作业包括调查报告、研究论文。用专题作业来培养、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种方法在美国己广泛采用。我们应该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专题作业为孩子独立研究、独立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时间与空间。孩子们将他们调查、研究所得以报告、论文形式显示出来,这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探索、学习过程:收集资料、阅读、寻找信息、确立观点、组织文章……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需要在具有创新特点的实践活动中加以培养。

1.操作方法:

A选题:学校列出专题作业菜单,学生凭个人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也可自己另立题目。学生一旦确立“课题”,便不许更改。

B调查研究:为时一个月,学校可提供一些资料,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查询资料。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成立小组进行调查研究。

C书面总结:学生必须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文章形式可事先提供,作业要求。应视不同年级而有层次差异。

2.评价方法:

A学生能完成作业,一律得优。因为从决定题目,到阅读找寻资料到着手写文章,孩子始终处在一个独立工作的状态下,他必须学着思考、筛选教育教学论文,组织研究材料……能完成者便已达到要求。

B可请评委对专题作业一一评价,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

C建立激励机制。组织优秀专题作业在板报、班刊、校刊上发表,集体评议。

二、观察法

对学生行为日常观察所得信息的效用和质量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改进:第一,对于一些重要学习结果的集中观察;第二,系统地记载观察结果。

根据观察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可将观察分为一般观察和集中观察两类。

A一般观察:这种观察将学生的成就和进步记录在包括整个班级成员名单的表格上。表格可以与学生档案放在一起,也可以贴在教室里的墙上,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需要考评的内容论文怎么写。当一周结束后,可将观察表格裁剪下来,归入学生个人档案。最便利的方法是运用粘贴纸记录观察结果,一段时期后将其粘贴于学生的个人档案。

B集中观察:这种观察集中于学生行为和结果的一些特别方面或集中于一组特别的学生,观察时让学生集中于一些特别的活动。例如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社会现实问题,在活动中观察学生分析问题、指出疑问的技能、说话和倾听表现的交流沟通技能。教师也可以采取在一定时间内集中系统地观察五到六个学生组成的小组,还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来获取更多的信息,据此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概念。

三、品德自评、互评法

思想品德自评以评价者自身的思想品德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自我评价是思想品德评价的最主要、最经常的评价形式,是一种充分发挥评价对象的主观能动作用,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在自评中学生要认真按照评价标准,条条对照,哪些项目达到要求,哪些项目没达到要求,哪些项目还有欠缺。自评能使自己的主观因素起变化,能使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使其道德评价能力逐渐由现象到本质,由别人到自己,并对他人及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与判断,扬善弃恶,在实践中采取合理的道德行为。因此自评是学生反思的过程,可以内化自己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动机;也是不断自我教育、塑造自我的过程。学生思想品德自我评价的程序:按照思想品德项目规定的标准,全面地衡量自己,哪些项目优,哪些项目中,哪些项目差;按照思想品德评价标准,逐项划等级或打分;总结经验,对没有达到思想品德要求,还有欠缺的项目进行反思,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通过自我评价使学生对自身的优缺点有一个全面认识,有利于激励学生发扬成绩,改正缺点,实现自我矫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思想品德互评是在思想品德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评价者之间互为评价主体及客体进行的价值判断。包括小组互评:一般由前后座四人为一组,开展互相评价。首先对每个人进行评定,由被评者简略地汇报一下组评和自评情况。其次组长评出本组获优同学,总结本组表现突出、进步最快的情况。然后是班级互评,先由组长汇报,把每个人被评议后的等级向全班同学公布,并介绍好与差的典型事例。班级评议是在个人与小组评的基础上教育教学论文,全班同学共同评议,要评出表现突出的同学,评出进步最快的同学。最后小结,一般由班主任总结,指出评价活动的优缺点,表扬好同学、进步同学,指出班级好的及差的方面,鼓励同学努力向上,人人争取更大进步。通过互相评价达到及时反馈调节,良好行为及时巩固,发现问题及时教育,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矫正。组长汇报、群评谈体会的过程,也就是班集体正确舆论形成过程。这个过程能促使班集体积极向上,富有朝气,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通过互相评价使学生对各自的优缺点、各自在群体中的位置有一个全面了解,使同学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帮助、互相激励的好风气得以形成。通过互相评价,促使大家团结一致,发扬成绩,改正缺点,共同提高,并进而切实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篇12

        一、人格与效率

        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人境界。”当今社会中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最多,进入道德境界的人少一些,进入天人境界的更少。我觉得合格的教师至少应该是道德境界中的人。试想一下,一个思想道德低劣,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在上级面前卑躬屈膝,在有权势的家长面前唯唯诺诺,在出身低微的家长面前颐指气使,能不引起学生的反感么?教师没有事业心,不注意尊重学生,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学生也会对他产生一种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语文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率从何谈起?正如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所说:“当他的老师对待所教的学科马虎了事,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那么他的学生也很少和很不会积极热情学习这门学科。”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在邪恶面前不怯懦、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正直善良,同情弱者,扶持落后者,关心上进者;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诚实的眼睛;永远操有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带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那么学生就会对你产生信赖感、亲切感,深深地被你的魅力所吸引,学生就会对你所教的语文感兴趣。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我们称之为“人格效应”。有了“人格效应”,教学效率肯定会提高。

        教师的人格美还表现在教师的服饰穿戴一举一动上,因为教师的服饰也是他的生活观、审美能力人格化的体现。不修边幅,拖沓粗俗,或摆阔显富,珠光宝气,都不能让学生赏心悦目,自然影响教学效率。

        那么,一个语文教师的高尚人格从哪里来的?它来自教师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来自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来自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来自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和对假恶丑的切齿痛恨,来自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宽阔博大的胸怀,来自对教材透彻而正确的认识,来自和学生共同奋斗的内在需要。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由此可见,加强修养,提高人格力量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一着。

        二、思想与效率

        语文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反映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科学,它“除了能给人以知识、能力和智力外,还具有思想教育、情感熏陶、道德感染、培养性格、意志和审美观念等功能”。(引自黄品泉《试论钱梦龙的“人格总体论”及语文教学观》一文。见1990年第6期《语文教学论坛》)同时,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些性质与特征,便“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有知识、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标,而且还有认识、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标。”(出处同上)这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还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教师的思想魅力来自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学习哲学,关心时事,思想敏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深邃的哲理。当一名教师摆脱了“匠人”的呆气,愿意向学生说心里话,愿意与学生交流思想,当学生发现了教师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体会到老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由迷恋教师的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事实上,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感染力强,容易吸引学生,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呢?有些小说,为什么学生课下初读时兴味盎然,而在课堂上经老师讲解后反而兴味索然呢?除了与教师陈旧的教学模式有关外,还有一点,就是某些教师的思想观点过于保守,照搬教学参考书,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如学习《故乡》,在分析了闰土的种种不幸之后,一定要冠以这“正是揭示了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的中心(人教版教参云),将一个活生生的闰土贴上历史标签。其实,在文中,作者又何尝没有对“我”与闰土之间的隔膜的悲哀情感呢?由此可见,教师缺乏思想的深度,唯上唯书,怎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提高教学效率呢?

        再者,我们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旧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正受到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深刻、速度之迅猛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我们若思想僵化,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三、技艺与效率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的欢迎的,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崇拜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语文教师必然具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无论什么文体,语文教师读起来,应是字正腔圆,优美动听。

        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词汇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语文教师应该是一本“活字典”。

        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背功。语文教师的厚积,应包括背诵大量的文章。背诵课文令学生头疼,如果老师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学生除了佩服老师的文学功底外,主动背诵,欲与老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教师若有学者的风范,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崇拜知识。

        语文教师必须能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字要写得端庄大方,笔顺要正确,你要求学生有一个眉清目秀的作文本面,可自己的板书龙飞凤舞,杂乱无章,你哪里还有说服力呢?

篇13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往,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外语教学不仅应向学习者传授目的语的民族文化,掌握其语言、风俗、社会、宗教、礼仪、价值观、生产方式等方面知识,同时也把本国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通过不同的交际形式输送出去,这样外语教学就自然涉及到跨文化知识,而且受到跨文化知识的制约。成功的外语教学是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本保障,跨文化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我们在跨文化交往中常常发现,成功的交际不仅要靠较高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还要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由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包括乔姆斯基提出的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包括他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就学会了这门外语并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因此,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呢?

二、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导入的途径

我们知道,一种文化是一个民族通过个人和集体世代的努力和奋斗所拥有和积淀下来的知识、经验、信仰、价值、态度、社会遗产、宗教、时间观念、角色、空间关系、宇宙概念和物质观念的总合。因此,文化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具有后天习得性,它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对文化的掌握和适应大部分是通过相互作用和影响来完成的,也就是通过跨文化交际中的互动而完成的。人在早期是接受父母和朋友对文化的“传递”,而后接受老师及更多“文化传授者”诸如新闻媒体等的文化“传播”。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可从文化的这一特性入手,除了传统的文化导入途径之外,还可从下列途径中汲取和了解跨文化知识。

1.从谚语、格言中获取

谚语和格言是文化的一种积淀和反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谚语和格言,这些语言都生动地刻画了某种人物和性格,使得文化的摄取变得简单而又难忘。我们可以从不同文化背景的谚语和格言中感受语言是如何与文化价值和影响相联系的。例如:Orderishalflife(秩序或规则如同半个生命),从这条德国谚语中我们得知,德国人非常重视条理,以及事物的顺序和结构,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民族。Themouthmaintainssilenceinordertohearthehearttalk(闭上嘴巴方能听到心声),这条比利时谚语渗透了比利时人在交往时非常注重直觉和感受。又如,Asinglearrowiseasilybroken,butnotinabunch(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这是在亚洲国家广为使用的一则谚语,它显示了亚洲人普遍注重整体和集体的思维定式。

2.从价值观对语言的影响中获得

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很难得把握住它,但是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在政治领域和文化价值观念里,英美人与我们的认识差异很多。我们重集体主义,强调合作,故有“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等之说。我们重大家,轻小家,所以我们在写信封时,地点是由国家到自家的(由大到小)。我们的姓名也是先写姓,再写名。而西方国家正好相反,他们崇尚个人主义,讲究个人奋斗,注重竞争,故个人的东西一律在前。如个人的名字在先,家庭的姓氏在后;信封的地址也是先写门牌号,再写所在街道,地区,最后轮到国家(由小到大)等。

3.从思维方式对语言的影响中获得

思维决定语言。汉、英民族分属东西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各自所处的地域环境、历史条件、社会背景、生活方式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各自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在很多方面都大相径庭。从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来看,汉民族发祥于土地肥沃、气候适中的黄河中下游流域,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密而融洽,故有“山川毓秀”、“人杰地灵”之说。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便形成了中国古达的农业经济,使中华民族自古就生活在一种稳定安闲、风调雨顺的农耕生活之中。此特征又影响习惯及思想,故“同在一国,同在一时而文化之度相去悬绝,或其度不甚相远,而其质及其类不相蒙,则环境之分限使然也”(梁启超语)。所以,这种有别于西方民族的适宜的自然条件便萌生了中国古代哲学特有的“天人合一”观和重整合的系统思维方式以及求和谐、求同一的审美习性,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汉文化根基。而英语民族大多生活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海洋环境和草原地带,生活动荡不定;加上古代落后的经济模式,使他们更多地领略了大自然暴戾无常的一面。这样在与自然抗争求生存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冷静地看待大自然,并由此产生了“天人各异”的元初心态,思维的目标往往指向自然界,重视自然课题的研究,形成了以自然空间为焦点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语言和言语交际中,中国人历来重写轻说,主张寡言、慎言和戒言,而西方人历来重说,自柏拉图以来,雄辩术一直广受重视;中国人重中庸,不喜欢与人争论,而西方人却喜欢把问题争个水落石出,善于发表个人看法;中国人对某个问题总喜欢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容易认可权威人士的看法和意见,而西方人则主张个性和不同,注重个人体验和探索;中国人说话委婉含蓄,而西方人却直截了当;中国人思维成螺旋形,重形象思维,而西方人思维呈直线性,重抽象思维;中国人喜欢归纳法,而西方人重演绎法。如西方人对下面的对话会感到不知所措:“你能来参加周末的晚会吗?”“不一定,看情况再说吧。”这里充分表现了中国人中庸、含蓄、螺旋形的既是又不是的价值观,倾向否定,但又留有余地的特有的思维方式,而西方人对此问题的回答却只有“是”或者“不是”。

4.从本土文化知识中获取

提起跨文化知识,人们较少会想到本土文化知识,可见在外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知识的导入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外语教学内容应丰富、多彩、多元和深厚,它不仅要完成外语自身知识的传授,还应托起文化传授之责任,从而赋予外语教学新的时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跨文化交际中,影响成功交际的因素有时不是因为缺少外语或目标语的文化知识,而恰恰是由于缺乏本族文化知识而产生的障碍。目前我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个误区,即在中小学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学生接触的大多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文本。我们很容易看到大量而丰富的中文版外国名著和文学作品,较少看到外文版的本土作品以及以本族文化为背景的英语文本。学生们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到大学,虽然无时无刻不在感受本土文化,接受着本族文化的熏陶,但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并未得到本土文化知识及语言的系统性灌输和传授,国文和本土文化没有被提升到同外语或西方文化知识的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和程度,所以许多大学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的本族语水平和文化知识都十分有限。他们往往只接触西方意识,只学会了如何表达西方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往中只有输入和吸收,没有输出和传递,忽略了“双语双文化”能力的培养。这严重地影响了他们跨文化交往中的双向交流,大大削减和降低了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也使学生丧失了立足本土文化的不断自我发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这样说:没有自身的人文内涵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紧急起飞就是畸形而不健康的,它必然导致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传统的丧失。因此,中国要走向世界,不仅要理解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让西方更多地了解中国;外语教学要变得有效且符合实际,要避免成为某种优势文化统治的工具,就应当遵从“双向文化知识”导入的原则,使外语学习者在自由运用目标语的同时获得一种升华,即同时超越本土和目标语文化的狭隘界限,既了解和尊重学习新语言时形成的多文化现象,又对外来的思想准则和价值观念做必要的审视,使自己成为思想开放的双语文化的新时代人才,避免本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陷入被淹没的境地。

三、结束语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如果在外语教学中能注重跨文化知识的导入,进一步提高外语教师和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那么定会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外语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公司,2003.

[2]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公司,2004.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