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多媒体技术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多媒体技术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多媒体技术论文

篇1

1、虚拟现实技术

计算机具有非常神奇的表现力,能够随心所欲地创造理想形态。计算机的三维技术,在仿真和创造上具有非常强的能力,可以在虚拟的空间里,创造出极其逼真的世界,还能够在想象力下创造出大自然的视野,在三维动画所表现的空间画面中,以超现实的表现力设计出动态的理想世界,而这些功能对于传统的材料工具和技法来说是很难实现和企及的。在传统的舞美设计中,首先要进行构思,做出初步的草图,在导演和相关部门协商之后,形成具体化的构思,然后做出效果图。而手绘图只能通过二维空间来表现三维空间,不能直观的显示出真实的场景。还有舞美中的灯光效果也不能仅仅通过手绘来显示,由于灯光变化很多,不能手绘出每一种灯光变化的效果图。另外在舞台上,所有的灯光、布景在安排设定完毕,一旦产生灯光和布景的问题是很难解决的,所以只有通过计算机三维技术来进行弥补。通过计算机灯光设计的相关软件,对于灯光的颜色、材质和影子以及相关的附加效果进行编辑和图像生成,从而真实地展现现场灯光效果。

2、新型影像设备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舞台演出中也不断的应用种类更多、更加先进的影像设备,不仅提升了舞台效果,对于舞台演出艺术的进步和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LED电子显示屏作为一个先进的科技产品,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在现代舞台中的应用也在日益的广泛。LED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不仅能够模拟实景,将自然再现出来,还可以作为显示器显示一些效果图像和资料等。而传统布景与LED相比,灵活性和虚拟性远远不如LED,在灯光系统上也有着很大的差距,LED屏幕除了能够模拟出现实的空间造型,也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灯光效果。而LED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舞美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演出过程中,大屏幕能够代替传统的布景,显示出搭配节目的画面,这种虚拟画面可以为我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和真是的气氛。相对于实体布景来说,LED的制作成本更低,表现的效果更好。

3、视听特技

在视听技术中,应用于舞美领域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舞台照明和舞台音响。舞台照明主要是在演出要求和整体构思下,通过灯光技术设备和相关手段与舞台人物和景物进行配合,使舞台表现出理想的视觉形象。传统的舞台灯光的工作是人工更换涤纶色纸,而这种手动操作的方式不仅程序繁琐,缺乏安全性,在演出过程中同一盏灯也不可以换色,不利于灯光设计的发展。在进行灯光设计时,必须紧扣舞台的主题,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个节目进行灯光艺术创作,实现灯光表现形式与节目内容的高度统一。近年来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对舞台灯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逐步的实现舞台灯光的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科学化。舞台音响技术在舞台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当代传媒技术的影响下,音响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设计理念,使舞台表现更加完整。当前多维数字音响技术已经开始为人们所了解,并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得到创新和普及,这对于舞美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领域。

篇2

大约从2000年以后,随着国内电脑以及互联网普及程度的逐渐提高,一些专业音乐学院在进入21世纪不久,也开始对电脑、多媒体、专业视唱练耳软件以及计算机作曲软件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中央音乐学院早在2000年就已尝试用可以变换音色以及简单音乐编辑的电钢琴替代钢琴作为视唱练耳教学的教学工具,在多媒体视唱练耳教学的实践上迈出了第一步。2007年,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基本乐科理论与教学专题学术研讨会”上,中央音乐学院的赵易山教授就多媒体和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运用于视唱练耳教学做了专题讲座,并在研讨会的论文集中发表了论文《电脑网络时代的视唱练耳、乐理教学——实用音乐听觉训练与乐理》,文章对如何实现视唱练耳的多媒体教学,在宏观上给出了可操作性非常强的思路和方案。该文非常实际地提出了两个视唱练耳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身的能量,二是学生如何在课下进行自觉有效的练习。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有效措施,实施这个措施的理想教学模式需要三个条件:

1.建立网上全国视唱练耳、乐理信息储备中心;

2.教室电脑备课系统的建立;3.视唱练耳自修听力教室的建立,使用《Auralia》专业教学软件。在该论文集中发表的同类课题论文还有中国音乐学院许清教授的《分级制多媒体教学系统开发策略》、星海音乐学院杨晓老师的《音乐院校<乐理>课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沈阳音乐学院颜锐老师的《拓宽新视野展现新前景——展望电脑技术手段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等论文。近年来,在各类音乐或人文类学术期刊上也不断发表了同类课题研究的10多篇论文,从中可以看,国内不同层次的本科音乐教育对于视唱练耳教学中对电脑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意义和作用等已成为热点研究课题之一,但也应当看到,这一课题的研究在国内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在具体的教学中,电脑和多媒体技术应如何介入,在国内教学中还未形成通用标准,很多地方专业音乐院校、艺术院校音乐系、综合大学的艺术系或音乐系以及高职艺术院校的音乐系因教学条件或师资力量所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能够使用的电脑或多媒体技术十分有限。

三、对多媒体视唱练耳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发展多媒体视唱练耳教学对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自身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新时代的视唱练耳教师,需要掌握一定音频的制作、编辑软件、乐谱制作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篇3

(2)多媒体操作系统。利用新型多媒体技术将多样的信息来进行同步传送。只要有适合的操作系统,就能够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完成多任务及声面同步控制和管理功能,并多媒体的设备驱动程序与应用程序接口功能,数据压缩和恢复功能。例如对多媒体CAI系统软件其核心就是操作系统,其可以管理硬件、软件资源,并协调多媒体计算机组织运行,增强系统的处理能力,通过对人机接口的提供,让用户更方便地使用,让系统功能得到扩充。

(3)多媒体写作系统。该系统是将多媒体计算机和用户交流形成良好的界面,并让多媒体信息及设备有更为高层次的控制管理活动。该系统还为用户提供了多媒体应用的制作和演示,更为人性化地开发和研制,使得新型多媒体技术走向了更为实用化的道路。

(4)Hyper技术。Hyper起源于hyper-text,这是可以进行浏览和大量文本、图像的翻阅,新型多媒体技术可以让用户进行自由、丰富的信息交流,Hyper是对人大脑思维模式进行联想,并可以进行信息转移,这项技术使得新型多媒体技术信息自动化处理能力得到了大大的增强,其当前也在国际上正在进行hyper-text等标准协议的制定,这也为hyper技术在以后更好地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新型多媒体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应用

新型多媒体技术使得计算机与人的交互界面更为流畅和自然,这也在办公自动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代表着人们对舒适、便利的更高追求。其具体的主要应用方式有这样几种。

(1)可视电话的应用。在办公自动化中,可视电话可以将相距较远的人员通过看到对方的形象,并进行语音通话的形式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可视电话可以拉近人们的距离,并更有助于办公高效化进行。

(2)多媒体邮件传输。新型多媒体邮件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的进行信息的接受和发送。当接受邮件的用户不在线或信息可以被延迟发送,并不要求进行交互传递时,发送者可以对特定的邮件进行建立、编辑和审定,并存入一个邮箱系统中,这样使得接受者读取邮件更方便。

(3)电视会议。电视会议是利用多媒体终端来实现不同地方的用户进行直接和实时的交流,并可以同时获得文字、数据、声音和图表等信息,在虚拟的会议网络中实现面对面交流,并更自由地进行问题的讨论。在新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中实现了更为智能化的自动化办公。

(4)编辑出版。对新型多媒体技术利用其终端进行电子报纸的选定。可以更为方便的获取市面行情和产业界的动态新闻。新型多媒体技术还改变了传统的出版社惯有的书籍编辑,其在进行终端阅览时更为形象生动地展现信息的内容。如与哺乳动物相关的出版物,其可以生动地表现出哺乳动物的事物、生长环境、迁移、繁衍、叫声、外貌等情况。

篇4

多媒体凭借其集成、直观、便捷、低成本、不受时间空间影响等特点,在博物馆展览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给参观者带来具有强大冲击力的视听体验,从整体上提高了展览的时代感,起到了吸引观众的效果。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博物馆展示的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多媒体技术展示平台不稳定、维护更新不便、对多媒体技术掌握不深、媒体展示手段与展览内容不符、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等问题。所以,为了使多媒体技术能更好地应用到博物馆展览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1)一切以展览为主导。多媒体技术作为展示的一种辅助手段,它要向观众展示的是展品本身而不是所谓的高科技技术,不能脱离展览内容而以技术玩花架子。这就要求展览设计师在使用多媒体之前,根据展览项目构思一套全面、合理的展览设计理念,以此理念为基础选择合适的的多媒体技术,做到全面、生动、形象地传播展览主题和内容。(2)重视观众的参观体验。博物馆是历史文化传播和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是重要的信息传播场所。传播知识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就是让公众参与体验,实现展品与观众的互动。因此多媒体展项的设计应满足观众的参观和体验诉求。既要通俗易通、生动以适应公众的参观习惯和审美情趣,又要操作简单、灵活,使观众很容易使用。(3)配套相应的多媒体设备。搭建安全、稳定的多媒体技术展示平台需要大量的服务器、终端设备等硬件做支撑,由于终端种类繁多,对网络流量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所以构建安全、高效的硬件平台是很有必要的。选择多媒体技术首先要考虑到其要能适应未来的展示技术,并具备进一步扩展、更新和替换的能力,且要求后期的系统维护和更新要相对方便和快捷。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置软硬件设备,后期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维修及更换。因此,要根据博物馆自身的经济能力以及相应的展览环境配置性价比高的多媒体硬件平台。(4)加强多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博物馆引进的多媒体技术,需要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操作和管理。但许多博物馆并未考虑馆内实际,引进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因为馆内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而使引进的技术不能有效地合理利用,造成资源闲置浪费。因此,现代博物馆需要配备专业的多媒体技术人才以维护多媒体设备正常运行,使多媒体设备得到有效的合理的应用。另外,我们还要多引进和培养多媒体技术人才,使博物馆有更多了解文物、熟悉多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以增强自身的展览技术实力,提高博物馆在展览设计方面的竞争力。

篇5

对于影视行业来说,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带来的影响是翻天覆地的。有很多广播公司,在信息高速公路建成后,纷纷展开和通信公司的合作,通过各种先进的多媒体途径,比如卫星,有线电视网等进行新的业务活动,譬如类似电话和传真这样的本来属于邮电的业务,现在也可以通过多媒体通信技术进行。

1.影视节目的制作方面

影视节目,在多媒体技术的带动下,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加了节目的效果。早在1987年广电部信息资料中心就同中央电视台少儿部一起,使用自己开发的系统,制作了“十龙贺春”二维动画片,证实了利用计算机制作动画片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图像质量。在多媒体技术软件、硬件全方面发展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造型方法、光线跟踪法重现光照以及对物体表面进行明暗处理、还有透明处理、加阴影和纹理匹配等等),制作出极度逼真的三维动画场面,包括一些非常细节的表情、毛发的变化。还可利用多媒体的先进技术,创造出各种虚幻的场景,包括一些在现实中不存在的人、物或者景。这些通过电脑特技创作编辑出来的场景也可以与实际拍出来的场景,进行无缝连接,创作出梦幻般逼真的精彩镜头。

非线性编辑在八十年代就已经逐步的代替了线性编辑,并且作为目前的主导编辑方式,在影视节目的编辑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包括声音和画面的编辑工作。首先就是画面编辑,画面编辑工作在非线性的编辑系统下显得轻松而有简单,更改画面素材的位置或长度,只需要轻松移动一下鼠标就能做到,而画面素材的色调、淡入、淡出或者是升格、降格等其他参数也能够轻松的调整,如果想要取得更好的图片效果,可以把非线性编辑软件和一些其他的图片处理软件,结合起来共同对图片素材进行处理,这样获得效果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立体思维感在非线性编辑技术的背景下也得到了增强。原本单一的电视画面,在非线性编辑技术的背景下,能够通过多重信息的叠加,产生新的意义。例如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在作宣传片时,用非线性编辑合成的精美的剧情画面位于屏幕正中,右旁竖版出现的是对应的主要演员的字幕,下方则是这个电视剧将要播出的时间。整个宣传片把声音、画面和字幕有机结合,给观众以强大的震慑力,产生强烈的期待感。其次是声音编辑:非线性编辑在声音制作上和传统的制作工艺一样,声音也是分别制作的。假设素材的拍摄采用同期声,则可以在媒体编辑工作站上和画面同步进行同期声的剪辑,不过声音的录入需采用无压缩格式,后期配音和混录则可以在音频工作站上进行。在音频工作站上,利用计算机的强大数字运算功能,使得声音的各种常规处理和特技都可以在瞬间完成,尤其是数字处理,声音质量很高,而且编辑结果可直接用于最终混录,所以直到最终混录之前,也还可以保持分离的对白,音乐和音效的创作和编辑仍然保持和画面的一致。同时,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还具有愈来愈多的音频处理功能,如均衡、效果、缩混等,极大地改进了录音的效果,和模拟记录的声音相比,可以更有效地滤去背景杂音;在其进行复制和编辑配音时可减小音质损失;在后期制作的演播室中可以与数字化记录音响、音乐及自动对话转换记录进行良好的混合。这使得声音的后期创作工作获得极大的自由度,是非常有价值的。

3.影视节目的出版和发行和传输方面

影视节目的出版和发行和传输方面的工作,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有相当多的设备,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处理的技术,譬如储存设备的变化,如VCD、DVD这样的,可以说从很大程度上都改变了影视节目制作人的制作方式,再如传输设备,在信息高速公路建成以后,大量的节目被数字化处理后,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输送到用户那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电视的开通,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被制作成数字化电视节目,并以每秒几十亿的速度传送到用户那里,而且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起来不但简单,而且效率也高,做出的节目也非常的精彩。

篇6

2.1系统构成及硬件环境

多媒体体育信息处理系统的构建,需要以计算机为硬件平台,选择内存20MB和硬盘340M以上的计算机,VGA256色,选用具有CD数字音响输出功能的CD-ROM驱动器,保证其传输速率在每秒钟150KB以上。除此之外,还要配置视频卡、视频编码卡、静态图像和动态视频压缩卡以及视盘机等多媒体硬件产品,选用声霸卡系列的声卡,声卡的功能是将声音采样存入计算机,或者将声音、数字转换成模拟信号,完成播放功能。利用视频卡,可以将电视接收到的体育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使之与VGA信号叠加在一起,显示在VGA上,动态视频压缩卡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对运动图像信息的压缩使之便于存储于计算机中,也可以在VGA上进行回放,将其与视频编码卡有效结合在一起,能够实现标准视频信号的输出功能。

2.2软件系统及运行环境

多媒体技术中的软件系统由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平台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制作多媒体应用系统,不需要进行程序的编写,直接使用这种工具,就能够制作出具有强大功能的应用系统。软件系统的标准运行环境是MS-Windows。这种运行环境定义了多媒体的标准接口,能够支持CD-ROM、视频、声音、动态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的控制和播放。此外,多媒体技术的软件系统可以支持所有标准的Driver的多媒体设备和ODBC接口,能够实现与多种数据库相连接的功能。它能够支持DDE、DLL、和OLE标准,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与其它Windows应用系统连接在一起。软件系统是使用平台和采用其它方法开发多媒体应用系统的最佳选择,对于体育信息的综合处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2.3多媒体数据库和信息传输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信息领域中的应用,需要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数据库来处理庞大而复杂的体育信息,利用Onlino数据库,采用BLOBS新数据型态,在数据库中将图像、数据、文字和声音等集合在一起,存储于多个光盘或硬盘上,提供连接光盘的界面,这种开放式的结构适用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利用视频卡来进行体育信息的异地传输,也可以利用动态视频压缩卡、静态图像压缩卡等将图像、技术动作图片进行压缩处理,再利用网络传输技术进行体育信息的异地传输。此外,多媒体技术以摄相机、录像机为输入设备,将拍摄到的各种体育信息利用视频卡将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将其传送到计算机内存中,以VGA和电视为输出设备,将体育运动信息显示到屏幕上。

2.4多媒体开发平台的特点

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平台将多媒体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有效结合在一起,根据开发设计者的要求,不需要进行程序的编制,就可以制作具有特殊要求的多媒体应用系统。例如一些体育竞赛中的特殊技术动作需要利用计算机做特殊处理后进行力学分析,对动作信息进行再加工,通过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平台可以满足体育信息工作者的需求。多媒体开发平台淡化专业色彩,便于系统的设计和制作维护,操作方便,能够支持各种标准接口,将平台和应用系统结合在一起,简化操作过程,使其更加直观和方便,便于非专业人员的操作使用,为体育信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篇7

1、丰富素材,培养学生审美观念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进行应用,使美术素材的获得变得更为便捷,通过互联网,教师可进行大量美术素材的挑选和下载,并将之以生动、直观的画面直接呈现给学生,极大的丰富了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使美术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具体应用:其一,丰富美术教学素材。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具有很强的欣赏性,其内容涵盖广泛,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都可作为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可搜集相应的美术作品等资料,将之制作成课件或视频,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就能欣赏到众多的优秀美术作品,领略美术这门艺术的美,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其二,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还具有直观审美性,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将静态美术教材通过图片、声音、动画等形式直接转化为动态美术展,课堂教学更为灵活生动,感染力十足,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感悟,最终实现美术教学学科特色的充分展现。高中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可实现对学生感官的有效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使之更好的融入到美术课堂的学习中,最终实现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双提升,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2、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美术兴趣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处于这种模式下的师生,更易培养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各种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多媒体组织教学,为学生创设出多样的学习情境,可以有效的将学生引导到美术课堂的学习中,并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标。通过多媒体,教师在扩充素材内容的同时也可通过各种素材的有效组织将教材内容以动态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会给学生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之在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尽情发挥想象并进行创造。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还可以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深入挖掘。而学生在此过程中,也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美术的学习中,并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双向的促进,可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现美术蕴含的意境和真谛,并产生共鸣,使之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并不断提升学生对美术学习及美术的兴趣。

3、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创作活力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打破了高中美术课堂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并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负担都有所减轻。在美术多媒体教学的模式下,学生更为放松、主动,多数时候都需要进行自主思考,并会产生疑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就学生产生的疑问展开探讨,并给予指导,站在平等位置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活力。

三、合理选择多媒体教学方式,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合理科学的进行多媒体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应用,才能真正发挥其效用。教师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多媒体技术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其应用并不能取代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二,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而不能盲目的在高中美术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三,注意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方式和运用时机的选择,避免出现形式化或格式化的多媒体美术教学。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对多媒体技术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选择,以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篇8

(三)创造和谐优美的美术教学氛围,实施艺术美感教育与幼儿情感教育我们采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幼儿创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培养幼儿主动接触大自然、懂得欣赏艺术作品,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艺术的美感。如幼儿大班美术教学欣赏活动中,如“天安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使幼儿能够身临其境的了解和感受天安门多么雄伟与壮丽。通过幼儿观看到天安门的升旗仪式的过程中,有些幼儿能够情不自禁的唱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还有部分幼儿通过感染离开自己的座位站起来行注目礼。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真正感受到天安门如此庄严雄伟,增强了幼儿心中的民族自豪感。

二、多媒体技术辅助幼儿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要克服重教育轻学习的情况,采用教育引导幼儿学习的方式,突出幼儿的主体性,从而激发和促进幼儿自主的学习。同时,我们要保证教师的主导教学作用,做到人与多媒体相互交融的教学方式交,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策略与多媒体课件合理融合做到有效运用,从而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

篇9

1.2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无论是美术还是其他课程,只有让学生感兴趣,让学生融入到学习当中,才有可能实现教学的初衷,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知识。每次上美术课的时候,屏幕的画面、播放的声音都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融入到课堂当中。艺术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的同时找到一个可以放松的时刻,让学生更为全面的发展自己,而多媒体技术正好就是实现素质全面化发展的催化剂,让学生在新的环境下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

1.3提高了美术教学的效率

传统的教学只有黑板、粉笔、教材而已,教师只能凭借自身的讲解,向学生介绍美术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效率极低,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都不高。现在仅仅使用一个U盘或者一台电脑就能将美术教学的内容反复的展示给学生,既节约资源又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资源收集,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争取获得效率、质量的双赢。

2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中学的美术教学不仅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还要在良好的氛围中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审美能力,传授美术知识与技能,重视学生们的创造、创新能力。美术课程所容纳的课程量巨大,但是相应的课时量却很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提高教学的效率,优化教学的质量。如今,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课件准备,在课堂上只需要点击鼠标让课程展现在屏幕上,图文并茂地进行知识讲解,完成教学的过程。

2.1在美术欣赏课上使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结构与教学内容

在中学的美术欣赏课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美术作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们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欣赏能力,提高学生们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修养。多媒体技术正是发挥欣赏课程价值的一种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艺术作品更具立体化,学生们能够更好的理解与接受。在最新人教版的美术鉴赏书籍中,通常都会附有一个光碟,里面有很多的美术设计课件与美术图片,紧扣教材且内容详实。例如《外国古代绘画艺术》,在讲授这堂课时教师可以自行制作一个ppt,选取几幅世界名画并附以资料说明,还可以加上悠扬的音乐,为学生营造艺术气息浓郁的氛围。名画的选择主要以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创造的作品为主,因为此类作品能够反映出时代的特点与作者内心的情感,这对学生来讲是一种激励,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感受当时作者创作名画时的感受,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比如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就是不二之选。它将基督以及十二门徒的内心世界描绘的淋漓尽致,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能够通过屏幕展示出来,感染力极强,此时在配以适当的讲解将学生带入到画中,使其留下深刻的印象。

2.2在色彩设计课上运用多媒体技术,深化教学内容并创造色彩世界

在色彩课上,可以运用电脑软件中的颜色与着色工具,向学生讲述色彩的知识,例如有色系、无色系、明度、色相、纯度三要素等。色彩能够带给人不同的精神感受,教师可以结教学内容与个人特点制作课件,除了使用图片、动画之外,还可以将“色彩的真实含义”与“色彩的个人联想”等融入其中,从而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3素描课上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与重点

中学的素描教学主要包含理论知识与技巧技能,理论中主要包含构图、透视、观察等。以“透视”为例,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能够化繁为简,同时紧密联系生活中的各类事物,取得相应的教学成果。教师可以使用PS软件,建立起一个包含透视三要素的文件,其中被观察物件可以分别置于视平线上、中、下三个位置的水平圆,它们之间虽然方向、大小相同,但是通过透视则会出现明显的不同。之后,教师可以制作几个平面动画,将图形的活动跃然屏幕上。但是,理论应联系实际,教师可以在生活中使用照相机拍摄一些有着“水平圆透视”特点的物件,完成剩余的课件是制作。最后教师在进行总结与归纳,归纳相关的规律与知识,方便学生们记忆,提高教学的效率。

篇10

2.1现阶段我国高校健美操教学问题分析

现阶段,我国高校健美操教学过程中还有着诸多问题,其中的教学模式滞后是首要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的健美操教学采用的还是以往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先让老师进行亲身示范,再进行讲解动作的要领,接着就是学生个人的练习以及分组进行的练习,在这些基础上配合音乐再进行集体式的练习.通过这一模式的实践就能够看出,其主要是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处在被动的状态,在实际的教学内容上也相对比较单一.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阻碍,并逐渐的失去学习的兴趣.另外就是在高校的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对于理论的教学比较缺乏,有些老师对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将时间都花费在了实践教学以及课堂教学当中,这样学生就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得不到有效提升,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也会存在着一定影响,从而在教学质量方面的提升也会形成难以逾越的阻碍[4].再者就是健美操教师的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健美操的教师是对学生学习健美操的主要指导对象,倘若在这一方面没有得到完善的建设,就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训练.从目前我国高校的健美操教师队伍的建设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主要体现在高校的健美操教师在数量上比较缺乏,不能够有效的满足实际需求.另外就是专业化水平程度不高,有些老师并非这一专业毕业的,在自身的专业素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强化.最后就是健美操教师在专业化的培养机制方面还没有得到完善,在培养规划上只是短时期的培养计划实施,并没有从长远的发展战略进行着手.

2.2多媒体下的健美操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教学的质量也有着很大的提升,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健美操教学当中的应用,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的水平.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首先就是信息技术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这对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发展有着一定影响.虽然多媒体技术在健美操教学中有了应用,但相对来说普及率不高,有的还只是停留在PPT以及Word软件的层面,这样就对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并在多媒体技术的培训方面比较缺少,教学的创新思想的融入还比较缺乏[5].再者就是多媒体技术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缺乏灵活性以及社会性,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比较僵硬.由于健美操的教学活动最能够体现的就是灵活性,但是多媒体技术就是固定单一的模式设计,没有很强的变通性,在实际教学中的互动环节也没有得到体现,缺乏了社会性教育的属性,这不仅对学生的自身学习有着一定影响,同时也会对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传播造成影响.其次就是在对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还缺少了系统的教学设计,健美操对学生的体型以及体格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为能够有效的将这一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在对多媒体应用同时就需要对其本质进行重视.从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健美操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老师将多媒体作为了主要的教学方式,在这一技术上的依赖性较强,从而忽视了传统教学的有益部分,在教学的系统设计方面还比较缺乏,这也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3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健美操教学应用策略及注意事项

3.1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健美操教学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在对多媒体技术应用过程中,要能够坚持以学生为主,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老师起到主要的指导作用,这也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重要理念.与此同时也不能对多媒体技术过度的依赖,要能够注重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结合,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教师要能够把健美操教学的内容和多媒体技术特点相结合,针对性的提高课件的质量.另外就是要注意健美操师资队伍素质和观念能力的有效统一,老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要能够平等、多样化的展开,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健美操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讲解[6].

3.2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探究

在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就要对健美操教学的观念思想进行及时转变,对多媒体技术加以重视,新时代的发展对教学也有着要求上的提高,这就需要将我国的科学技术进行应用到教学当中来,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促进我国的教育进步.对高校的健美操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思想观念转变的具体措施上,主要就是校领导要对这一技术在健美操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进行重视,在这一方面要能够加大投入,从而确保其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然后就是相关的教师要能够对其得到充分重视,要能够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作为提升健美操教学水平的重要工具,采取多种途径对教学内容加以设计,注意和多媒体技术特点相结合,将这一技术的优势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还有就是要能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得以重视,从而让教学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化.其次,要能够对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在软件和硬件方面进行加强,从这一层面来说,主要可以在多媒体技术的建设资金投入方面进行加强,要能够在技术资金方面进行保障.同时要能够注意对计算机的管理以及维护,这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基础条件,只有在设备上能够安全有效的运行,才能够促进健美操教学的进一步发展[7].对健美操教学的软件采购要能够得到充分重视,在教学上要能够具备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对健美操的教学资源进行丰富,在健美操教学的网站建设方面要进行加强,从而将教学信息和健美操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有效的共享.再者就是要能够提高健美操老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从而更好的指导学生.在时代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于健美操教学的老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面对多媒体技术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这对健美操老师也是一次挑战,由于在传统的教学思想下还没有及时得到转变,对新的事物还没能够得到迅速的融入.所以在这一方面就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要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进行加强,将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新构建,顺应时展的潮流.在具体的多媒体技术的掌握方面,要能够将音乐以及视频和图像等相关的技术得到熟练掌握,并要能够将其进行有效的组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基础上,吸取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得到有机融合,从而提高健美操教学的整体质量.要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培训方面进行有效的加强,从而提高健美操多媒体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由于信息的快速发展,技术和知识间的更换速度也愈来愈快,面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的现状,要能够进行有效的加强,在培训制度上进行建立,严格的按照制度进行培训,将一些教学中的专业软件和相关的知识融入到实际的教学理念当中.要能够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得到结合并用,重视双边活动,从而对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进行调动,将教学的实效性进行充分调动[8].最后就是要能够在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对老师和学生间的沟通进行重视并加强,多媒体的应用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一个重要桥梁,但倘若是将其视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工具,而对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共同交流没有得到重视,那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应用的意义.所以不能够对多媒体过分的依赖,要将其看做是教学中的一个辅助工具,学生才是教学中的主体,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沟通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关键,只有依靠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将健美操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双向提高[9].

篇11

2.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抽象想象能力也不够全面,对于知识点往往理解不透彻或无法弄清结论形成的过程,这就会导致出现死记硬背的低效率学习。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演示功能将知识点展现出来,让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就为学生的思考铺了一个台阶,帮助他们顺利地理解结论形成过程,从而牢固地记忆结论。例如,当学生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在计算半圆周长时常把圆周长的一半误为半圆周长。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受圆周长计算方法和“半”(1/2)字的影响;二是在思维转折处出现了障碍,不能考虑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二者的区别。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半圆图(弧长和直径可以分离的复合片),通过抽拉演示并提出“半圆周长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提问,学生就会立刻明白错在哪里,且印象深刻。

3.让学生观察和教师示范操作更准确、更清晰

小学生生活经验有限,生理发育不完全,理解能力和想象力也不强,很难凭借一句话准确地再现所描述的对象,无论是实物对象还是抽象对象。这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知识架构,展示更多的生活经验,在可观察、可操作的教学情境中突破难点,强化重点。也就是说,要多感观地学习,在语言讲解的基础上加入视觉上的观察和触觉上的操作。各种感观学习强度的配给要全面、均衡,不能只重讲而忽视观察和操作。因为实物大小和距离的限制,传统的实物展示、动作示范观察效果不佳。使用投影仪展示图像,则能让所有学生可以在大屏幕上观察,形象直观,步骤清晰。在进行教学习题反馈时也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投影展示,让全体学生都可以观察到习题内容,防止学生“开小差”而遗漏重要反馈信息。

4.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有效的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机会,从而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师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促进其思维发散。小学数学教学巧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向学生展开情境教学,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为例,为使学生牢固掌握圆的特征,教师先提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问题。在学生回答后,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自行车、摩托车等模型,再提出问题:如果将圆形的车轮换成椭圆形会出现什么情况?随着Flas的演示,学生很快就可以从观察的信息中得出结论: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车轮在行使过程中无法保持稳定甚至无法转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自己制作会动的模型进行展示,这不仅会占用教师很多时间,增加教师工作负担,且教学效率不高。而借助多媒体动画综合展示,将各种图形与圆形进行鲜明、生动的对比,让学生对圆的特征留下深刻的表象认识。

5.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丰富和扩展

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培养。一个人情感的产生,首先来自视觉、触觉、听觉信息的输入,再佐以教师的语言导向。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也可以实现,但其视觉刺激效果是有限的,不能让学生准确、清晰、全面地感知,更无法要求学生加工这些信息从而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和共鸣。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在PPT展示中加入丰富的图像和视频资源,则能很好地突破限制。以二年级“平移和旋转”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天安门升旗、神舟飞船发射、奥运链球夺冠等视频,不仅从知识层面告诉学生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且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师备课数学教学

备课是教师了解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过程。所有教师都应先于教学过程设计准确地了解这几点。具有多媒体技术应用经验的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轻松突破教学难点,提升备课效率。数学学科对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精心地备课,综合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这些能力。教师在备课时需全面考虑教学中的所有知识点,逻辑严密,确保课堂流程顺畅,还要设计恰当、清晰的操作示范,帮助学生将信息内化为抽象的知识,提升学习的层次。信息的获得需要多感观结合,而传统课堂的讲解模式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枯燥无味,学生注意力就会分散,学习效率变低。在没有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传统备课方式所产生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去理解,也会消耗教师很多精力和心思。长此以往,易造成备课倦怠,不利于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完善和提高。除此以外,有些教师还会应用卡片展示教学内容,而卡片的表述不够全面,也难以与课堂教学情况完全契合,因此对备课的思路限制较大。在备课过程中,以精心的教学设计为核心,恰当地加入多媒体技术可使教师的设计意图得到有效体现。

1.辅助教师设计并展示更生动的教学导入

教学导入的传统方式是谈话和教材主题卡片等,对学生的感知刺激单一,视觉上的低可观度使学生不能有效接受这些信息。而依托多媒体技术进行有趣、生动的投影展示,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全面感知到导入信息,从而有效地进入新课程的学习。例如,在进行“平移和旋转”的教学时,传统做法是利用学生都十分感兴趣的赛车在教室内实际运动引入“平移”这一概念,用电动小风扇介绍“旋转”。这样的做法虽然看上去不错,但从小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特点分析很容易导致学生行为无法控制,出现“下座位”、大喊大叫等混乱场面,后排的学生也可能因为距离讲台较远无法感知导入信息。这样的导入是流于形式且效率较低的。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在PPT课件中插入赛车和风扇视频,则可以在控制好课堂纪律的前提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借助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中的素材进行展示,使教学导入更生动、更有趣。

2.有效突破重难点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感知过程,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调动,突出重点,分化难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加深其对重难点的理解,可以实现其他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相遇”类问题时,借助多媒体设备可以让学生正确理解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分析解题思路。先公布题目条件: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钟走60米,李诚每分钟走70米。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一系列操作。第一步,创设动态情境,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题意。用两个不断闪烁的太阳表示张华和李诚,两人在响声后同时从两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3分钟相遇,计算机再发出响声,张华走的路程用蓝色表示,李诚走的路程用红色表示,屏幕底色为浅黄色,色彩区分明显。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有几个人在运动?两人的出发时间如何?从哪里出发?出发后方向如何?结果怎样?这样一来,就可以抓住“相遇”类问题的关键,加深学生对“两地”“同时”“相遇”等关键词的领会程度,形象深刻地提示事物的发展、变化与结果,使学生准确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可以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清除障碍。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质疑,并得出结论。利用多媒体设备逐步演示两人走的时间与路程变化情况,同时提问:(1)出发3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2)两人所走的路程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从而使学生准确理解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之和就是两家的距离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适时启发学生,引导他们思维“上路”,为后面的例题提供丰富的信息与表象。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数学教学原则

1.多媒体技术是教学理念的体现

多媒体技术凭借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正因为其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印象更深刻,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把握不准确,教学过程设计不合理,忽视了教学的本质与原则,就极易产生错误的教学效果,后期纠正也会耗费大量时间,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准确把握课堂教学核心,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完成教学设计。最根本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还要由教师依靠自身经验和能力准确把握,而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理念的体现,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支撑。

2.创新应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教师需掌握的技能,教师如没接受良好的培训,只能利用多媒体进行简单的教学设计,效果往往不够明显。为提升效果,需对教师进行强化培训,帮助教师巧妙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以PPT课件制作为例,教师在讲授“数的认识”相关知识时,会进行书写演示,学生独立书写时通常无法准确记住示范动作。而利用多媒体设备,在PPT课件中插入数字图片,利用“动作路径”功能便能在屏幕上循环演示正确的书写顺序(如图4所示)。借助Flas演示效果更佳。

3.不能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多媒体技术是为教学设计服务的,先有有效的教学设计才能寻求适当的技术支持,而后可根据技术支持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设计。不能因为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高难度“动作”,就颠倒教学顺序,使技术凌驾于理念和设计之上,使原本简单的动作变得十分复杂,更不利于教学展开。

4.避免多媒体技术“满堂灌”

多媒体电教技术是结合了所有能传递信息的感知刺激,而不是所有教学步骤都由此传达。全部由多媒体技术组织课堂会增加教师的工作强度,也会使课堂逐渐丧失灵动性,变成没有组织的“死板课堂”。

5.提高教师教学修养以更好地驾驭多媒体技术

虽然多媒体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但仍有不少应用了多媒体技术的课堂教学效果欠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有限,没有钻研透彻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点,只是让多媒体技术流于形式。

篇12

2.创新实践教学手段。实施“项目驱动、赛事推进”的实践教学模式,打造课内实践教学—校内实训—参加竞赛—与公司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基地的“四级实践体系”。在实践教学中要做到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并重、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并重、理论能力和动手能力并重。克服传统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和低水平的重复实验的弊端,使影视多媒体实践教学真正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符合数字时代要求的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能够持续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二、影视多媒体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1.优化课程,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修订课程体系,调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从而推动课程体系改革,形成既有稳定性又具动态性的课程体系,使教学活动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到如下几个统一:应用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突出应用性;操作性和理论性相统一,注重操作性。扎实的基础之上与特色的专业方向相统一,注重个性创造发展;专业普适性原则与市场取向原则相统一,适时灵活调整。

2.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实验室建设。依托本专业已有的实验设备,整合现有的办学条件,加强实验室建设。在本系建立一个校内实践基地,下设摄影摄像实验室、影视制作中心。购买实验设备,建立校内实训基地,联合建设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拥有充足的锻炼平台和实训机会。

篇13

6.情境创设教学实践综合案例及评析

上面我们总结了九种数学情境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具体方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的优点、作用和一定的适用范围.由于一节课并不是只用创设一种情境就可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和情境教学的原则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来创设有效的情境,多种教学情境有机结合,达到优化数学教学课教学过程来体会如何在一节课中不断地、灵活地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6.1综合实践案例:关于“折纸中的图形性质”的教学过程的简单记录

1.用纸片折几何图形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从小就会折纸,折纸与图形有什么关系?”来引入“折纸中的图形性质”,然后,组织了两个“热身”的活动:活动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纸张是长方形的,把一张纸折起一个角,就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教师演示),那么,怎样用长方形纸片折出等腰三角形呢?请同学们折一下.

活动2:你能不能把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也折成一个长方形呢?要求重叠部分只能有两张纸.活动都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当学生完成折纸任务,教师要求学生将他们的各种折法用实物投影公开展示,并要求演示折纸过程和说明理由.完成活动2,教师展开纸片,画出折痕,标上字母(如图),并提问“观察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在班上交流他们的发现:

(l)EF=Ge=工Be,EG=Fe=工Ae.即长方形的长22是直角边AC的一半,宽是直角边BC的一半.

(2)连接EC,折痕将三角形ABC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个等腰三角形.

(3)Ee=生AB,2匕A+匕B=90,接着,教师指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这两条性质我们已经学过,今天我们通过折纸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H.折纸出猜想

教师进一步提问:在一般三角形中是否也有与上述结果(l)和(2)类似的发现?让我们通过折纸再来探究一下.教师让学生拿出一张一般三角形的纸片,问学生能否折成一个长方形?要求重叠部分只能有两层纸.学生通过折纸活动和小组交流发现了不同折法,然后教师要求他们在实物投影上演示折纸过程,并说明理由.接着教师打开纸片、展平,画出所有折痕,并标上字母(如图),提问:在这个图形中的线段之间,它们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发现了下列关系:

BGDHC教师接着问,这些结论具有什么共同特征?有学生发现许多线段之间存在“倍半”关系,教师追问“什么条

件下才‘能得到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一半?”学生发现有三种情况:(l)线段的中点;(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3)三角形两边的中点连线.然后,教师话锋一转:前面两个性质我们已经学过,今天我们通过折纸进一步证实了它们.我们把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连线叫三角形的中位线(板书),那么,你们认为三角形的中位线有什么性质?学生通过交流获得一个共识(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m.对猜想加以说明

教师接着说,“同学们,你们自己从折纸中发现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这一想,很好.那么,怎样从折纸的过程来说明这个性质是正确的,关键是要说明什么问题?”有学生回答说要说明“四边形EFHG是长方形”,接着便展开了寻找证据,说明理由的讨论.最后,不仅说明了“四边形EFHG是长方形”而且水到渠成地获得了“EF=生Bc”.2教师兴奋地小结道:好!这样我们就学到了一条新的几何图形的性质,叫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并对它进行了说明,以后我们还将对它进行进一步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