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影视产业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影视产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影视产业论文

篇1

1.专业性明显。建立影视城的目的就是专门为影视剧的拍摄提供相关的优质周到的服务,建立起要素体系(包括影视拍摄基地、影视学院、演员公会和演员经纪、设备租赁等)、策划制作体系(包括剧本创作、栏目运营、动漫制作等)、展示交易体系(影视博览、电影节、院线建设等)、影视后产品开发体系和实验区服务(政策咨询服务、网络通讯服务、娱乐文体服务等)体系等相互合作和联接的产业集群网络系统,为影视剧组的拍摄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提供场景、道具、住宿、饮食等,既方便剧组拍摄,又提高了基地的服务专业化程度和水平,同时又增加了基地的收入。

2.规模效应凸现。在影视城的地域范围内,享受减免税、特殊补贴等优惠政策,规模效应日渐凸现。中央电视台所属的涿州影视城占地2197亩,海宁中国武侠(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占地面积也有2000亩,横店影视城占地4963亩。影视文化产业是这些基地的主导产业,2010年,入驻横店影视实验区的企业达到382家,实现营业收入30.17亿元,上交总税费2.19亿元,同比增长48.98%;横店影视城成功晋级5A,接待游客841万人次,同比增长21.88%;横店影视城、明清民居博览城合计旅游收入4.91亿元,同比增长13.13%;横店影视娱乐公司票房收入21881.35万元,同比增长155.63%。

3.类型多样化。我国的影视基地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是从各地兴建各类影视拍摄景地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尤其是面临产业的转型升级,影视基地的建设也蓬勃发展,其功能也从以往的单一外景拍摄功能逐渐向多领域、多形式和综合性方向发展,横店影视基地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它实现了由单纯外景拍摄向国家影视试验区的跨越。

4.聚集效应显现。这种聚集效应体现在强大的带动效应、显著的经济效应和良好的协同效应,因为影视基地的形成过程就是资源和经济要素特殊聚集配置的过程。影视基地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和设施,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产业聚集进而升级为产业集群,从而形成区域经济独特的聚合力,使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得到优化,辐射力增强,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如,2010年11月成立的中国(无锡)数字电影产业园,方圆6平方公里,是一家集电影的申报、摄制、发行、交易于一体,人才培训、创新创业体系相融的知名数字电影产业基地。它可以引进影视企业500家,影视专业人才3万人,年影视产业产值达200亿元。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杭州西溪创意产业园,近年来,它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注重影视产业规划,实施精品战略,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浙江电影审查中心都已经成功落户园区,园区影视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建成了以剧本创作、影视拍摄、影视制作、电影审查、电影发行、院线放映为主要特色的文化产业布局,园区已成为国内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名人名企高端集聚区,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影视作品产量领跑全省,已形成年产电影5部、电视剧30部,影视剧1200集的作品制作能力。

5.市场全球扩张。今天,经济全球一体化,文化产业国际化,经营跨国化。只有拥有国际市场,才能做强做大影视产业。美国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把全球化划分为三个版本:一是1.0版本。这个版本阶段,贸易是跨国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二是2.0版本。这个版本阶段,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国设立相对独立的公司;三是3.0版本。这个版本阶段,跨国公司将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分配延伸到最具比较竞争优势的国家。浙江影视基地内的企业可以借鉴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模式,先从全省性和全国性的3.0版本开始,然后迈向全球化3.0版本。

6.知识产权开发。我国影视节目经营以播映权出售为主,而国外更看重版权的销售和开发。无论是美国还是日韩都在价值链条的销售、播出,以及衍生产品开发等环节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价值增值。2001年,日本制作的动画片产值在美国动画片市场上约占43.59亿美元,其中版权收入39.37亿美元,录像、DVD软件的销售收入为4.14亿美元。这就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首先,有效的经营可以充分挖掘影视产品的价值潜力,使产业价值链充分延伸。其次,构建产业价值链并不只有一条路可走。不同产业制度、产业特性下的产业价值链构建也可以存在差异。西方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为影视产业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更有利于个人创意和产业价值链的增殖。如跨国影视巨头维亚康姆的扩张,就是建立在为内容产品进行严格的版权保护之上。

影视基地产业发展模式

影视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按产业集聚方式不同,可分为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和大型集团式发展模式。

1.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影视产业集群普遍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也同样适合于影视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经过多年电影业发展,好莱坞逐渐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影视融资环境,集聚了大量与电影有关的生产要素,进而形成一个影视产业集群,好莱坞模式的成功证明了影视产业选择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是可行和有效的。因此,国内的影视产业发展也自然选择了同样的路径,其成功的典范就是浙江横店模式,这是目前中国最为成功的影视产业发展模式和被普遍模仿的模式。截至2011年上半年,横店已集聚了从事影视拍摄与制作、影视节目展示与交易、设备与服装道具租赁、电影院线与影院经营的企业425家,每年全国的十分之一以上的电视剧在横店完成,总数达到1300集以上。在这种模式中,高度的产业集聚是基础。好莱坞与中国横店相比较,其发展模式基本相同,即以集聚方式集中各种影视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目标也相同,就是要将其建设成能承载一个庞大而完备的影视产业体系的集聚地,远远不是仅仅建设几个外景拍摄地或摄影棚如此简单。在横店集团的发展过程中,在经历过以拍摄基地为横店影视实验区的核心基础的过程之后,横店集团的领导者,及时着力于将发展重心转型,在以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和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室内摄影棚,以规模化拍摄基地为优势实现了影视制作成本的大量节约的初期经营目标吸引业内影视制作机构蜂拥而来后,横店集团更被影视人看重的是拥有国内最完整的影视产业链,而且其产业链的各环节环环相扣、高速运转,确保影视公司能够在横店这一基地中顺利完成“拿着创意进来,拿着钱出去”的影视产业流程。同时,横店还坚持以影视文化为品牌来带动旅游业发展的多元化发展战略,通过创新开发的影视旅游产品不断吸引大量的游客,进而又带动了与影视产业高度相关的产业,如会展业等的发展,构建了闻名中外的“横店”模式。横店影视文化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的著名品牌,成为国家旅游局首批“AAAA级国家旅游区”之一。完善的产业链是核心。横店影视城在政府的支持下,围绕影视中心全力打造产业链,其内容覆盖多个体系:一是生产体系,即外景基地、大型室内高科技摄影棚等。二是制作体系,成立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制作公司。三是影视交易体系。成立了影视产品交易中心、组建了电影院线等。四是产品开发体系。通过影视文化企业开展与影视有关的产品开发。五是服务体系。如行政审批服务、宾馆餐饮服务等。

2.大型集团式发展模式。大型文化集团,由于集聚了影视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其特征表现逐渐趋向于产业集群,这些大型文化集团的经营范围涉及电影、电视、出版、动漫、报业、网络等多个领域,是影视产业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在一些无区位优势,又无政策优势;既无资本优势,又无技术优势的地区,一批具备雄厚实力的大型影视集团的崛起证明了作为实现影视产业发展突破的重要方式,大型影视集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型影视集团式发展模式,能够迅速实现影视产品——传播的产业链各环节的平滑转换,有利于形成有效率的产业集聚,极大拓展延伸产业链,避免了影视企业群而不合的弊端。打造增长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产业链,最终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是影视集团式发展模式的一般培育路径。在20世纪90年代初,湖南广电就开始打造龙头媒体集团的影视发展模式的尝试,广电集团为全国第一家成立,电广影视为中国影视上市第一股,通过强化产业链联通与拓展,打通了产业链上下环节,创造了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从而降低了整体产业链的经营风险。借助大型影视集团开发的品牌影视剧、电影节等一系列品牌产品和活动,积极地拓展衍生产品,使得盈利手段更加多元化,同时还可带动影视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型娱乐集团拉动型模式,对其他地区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能够迅速打通影视产品——播出的产业链转换,保证产业链顺畅,降低投资风险,吸引更多的投资资金;其次,大型媒体集团有利于形成有规划、有规模的产业集聚,自然衍生产业链,避免了各地影视、动漫园区企业规模小、各自为政、群而不合的弊端。

篇2

现阶段电力营销状况面临着比较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还未得到解决。第一,管理方法陈旧,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尚未形成。压制我国电力市场发展的最关键问题是电力生产企业的管理手段落后。电力企业采用的管理方法陈旧,供销一体化的格局让企业的销售以生产决定销量,而不是以销售为基础,这是违背了销售策略的。而且按照生产来决定销量,还使员工的积极性大大降低。第二,电力市场营销不能对电力市场的开拓起到有效的作用。现代科技在如今的社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在电力产业中现代的技术支持系统的缺乏,使企业不能及时掌握用户用电的变化,用电设备的增减容量状况难以及时了解,对于用户生产经营情况同样难以反馈,因此对用电高峰发生的情况时间段掌握不充分,对客户用电潜力的开发深度也远远不足。当然除此之外,电力市场营销还有一些优势。首先是完善的生产管理规则。在电力的生产过程中为确保电网稳定、安全的运行,已经形成完善、严格的管理规则和程序,这为电力的供应和销售提供了可靠保证。而且现阶段电力供应产业在本地区仍属于垄断行业,而且电网的覆盖也越来越广,这使电力的消费人群扩大。在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中更多专业技术人才的出现对电力的供应的完成提供了技术保障。

3国内外电力营销的主要方法分析

在我国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的主要方法是销售电能,回收电费。在市场营销中,由于电力销售不用担心缺少市场的问题,在电力市场中难以摆脱老大的观念,因此,售前、售后服务体系的发展是不完善的的,这一现象严重制约了电力的销售,导致客户的用电需求难以满足,给客户带来不便。而且在销售中对于服务的意识较低,不能及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欧洲电力市场,各个国家都坚持消费者的利益至上的原则,让消费者享受低电价的实惠的同时还能够得到优质的服务。国外的电力市场竞争较激烈,消费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任意选择电力供应商,这促使电力销售不得不更多考虑其他方面。国外电力营销注重客户的满意率,因此他们对于员工的要求格外严格。他们会定时对客服人员进行绩效考核,还会对其职业知识进行考试,评价客服人员和顾客对话的内容。

篇3

一、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的做法和经验

安溪县地处闽中戴云山脉东南延伸部分,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多数为粉砂性的红壤、黄壤,土层深厚酸性强,属于亚热性气候带,太阳辐射强,热量充足。山高雾多,泉甘土赤,得天独厚的茶叶生产条件加之悠久的种茶历史,精湛的制茶工艺,优良的茶叶品种,孕育了茶业王国的“天之骄子“,使安溪成为“中国乌龙茶之乡”。

改革开放以后,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安溪县委县政府贯彻中央、省、市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大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强对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宏观调控,努力实现茶业产业化经营,主要做法与经验有4个方面:

1.以市场为导向采用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农业产业化必须依托一定的载体——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适宜的组织形式是农业产业化顺利发展的基本保证。安溪县逐步打破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形成了多元化的组织形式:

①科技型企业十基地十农户型:大坪绿色食品工程有限公司是福建省首家集研究、生产、加工、销售高山绿色食品富硒乌龙茶为一体的股份合作有限公司。公司与所在地安溪大坪乡政府协作,与当地茶农合作,在千米海拔高山上建立了万亩绿色食品茶园基地,既是公司原料基地又是国家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的一个原料生产基地。

②同业工会十农户型:同业工会在政府部门的协助下,联合农户建设10万亩成片的铁观音基地和6万亩乌龙茶“绿色食品”基地,并指导茶农统一管理茶园,举办各种形式的茶叶促销宣传活动。

③收购站十农户型。安溪县和各乡镇都设有茶叶收购站或农贸市场,每逢“墟日“或茶季,茶农都会将毛茶运往收购站,直接与茶商进行买卖交易。随着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990年西坪镇已建成全省最大的乌龙茶交易市场——茶叶中心市场,长坑乡正在积极建设长坑茶叶市场,中国乌龙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也已竣工。收购站十农户型正在向专业市场十农户型转变。

2.围绕茶业产业化,培育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所依托的组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在其组织体内,必须建立起一个核心部门——龙头企业,以发挥其对生产、流通的组织管理与利益协调作用。龙头企业一头联系农户、生产,一头联系市场,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能否发挥龙头企业的组织协调功能,能否保证龙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是理顺产业化组织体内经济利益关系,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关键所在。安溪县现有茶叶精制加工企业400多家,国有、集体、三资、个体等经济成分并存,其中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已达50~60家。国有企业安溪茶厂在全县设立22个茶叶收购站,年收购毛茶5000多吨,加工销售带动农户2万多户。①众多不同规模的茶厂有效地调动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增效,茶农增收。

3.通过科技兴茶,促进了茶叶产业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育成熟,产品的竞争最终取决于它的科技含量,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用先进的科技来培壮扶持主导产业,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安溪县提出“科技兴茶“的战略口号,各乡镇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班。如西坪镇邀请农科院和农学院以及县茶果局有关专家、教授、农艺师授课45场次,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88期,参加听课人数达到12350人次。安溪茶厂针对原有设备老化,不能适应新的生产要求的情况,投入大量资金,分期分批进行技术改造,引进高科技含量的设备、技术。如引进国内最先进的拣梗设备——电脑茶叶拣梗机来拣剔茶梗;斥资30多万元建立茶叶农残检验室和理化审评室;与厦门大学联手开发“乌龙茶水分自控系统”等。县政府与科研单位联合建立三大基地:与国家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合作的国家产学研工程高技术产业化项目——高山无公害优质茶园;与省市县各级科研机构合作的可持续发展高优茶业系统调控应用技术及良种示范基地;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的富硒茶研究生产示范基地。

4.宏扬茶文化,健全市场流通服务体系。

占领市场是产业经营的命脉,农产品顺畅及时地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并实现其价值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之一。安溪县做足茶文章,宏扬茶文化,大力提高安溪茶的知名度并积极拓宽销售渠道。由茶叶行业工会协调,组织全县茶叶企业到国内外大中城市举办“茶王赛”,茶艺表演和茶叶产品展销会,开办茶艺馆,建立连锁店,并以举办“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首届安溪铁观音”等活动形式来扩大品牌影响和市场。

二、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的成效与不足

安溪县茶业产业化经营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安溪县已连续三年被评为福建经济“十佳”县市。1999年,该县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值、财政收入分别比1990年增长6.63倍,7.3倍和6.34倍,年均递增率25.34%,26.51%和24.73%。②全县农业基础得到加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6.6亿元,比上年增长6.1%。③

从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来看,实施茶业产业化经营是巩固与发展茶业的可靠措施,也是提高茶业比较利益,实现茶业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它实现了茶业生产市场化,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加快了全县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跃上了新台阶。

1.解决了市场与农户的衔接问题

农业产业化通过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可把分散的小农户有效有机地组织到主导产业、基地建设的整体系统之中。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使企业与农户,生产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提高了农户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而且使农民产前计划有指导,产中服务有保障,产后销售有渠道。通过一体化经营,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比较利益,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增强了抵灾抗险的能力。

2.立足地方优势,促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形成地方特色产业

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具体表现为:①立足本地优势,形成了以茶业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经济结构。安溪茶业发展规模居于全省首位并在全国产茶县中居于前列,被省政府定为全省三个外贸茶叶出口基地县之一。现已有茶园25万亩,年产量1.35万吨,产值3亿元,加工、销售附加值6亿元,从事与茶相关行业人员60万左右,占全县人口的60%,④②主导产业带动型的产业化模式使农村经济格局逐步形成区域性产业群体。安溪从特色产业茶业入手带动了印刷业、交通运输业、加工业、机械工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产业群、产业链。③拓宽了农业的原有结构。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得农业超出了初级生产范围,拓展了其与非农产业的纵向和横向联系。横向上,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不同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新型伙伴和联盟关系,将商业与农业结合起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纵向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将农业与工业结合起来,可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

3.建立了农产品销售网络,拓展了农产品市场

农业产业化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促进了农产品销售的专业化,起到了农户与市场的衔接作用,对于农产品市场的开拓有显著功效。安溪茶业产业化经营使得其茶业销售网络在90年代初步形成并日益扩大。安溪茶叶主要内销往本省的漳州、厦门、泉州地区,广东的潮汕地区,以及台湾、香港地区。外销集中在东南亚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和东亚的日本,每年为国家创汇2000多万美元。目前,正在进一步开拓美国、欧洲、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市场。

农业产业化是在农业专业化高度发展,农业实现高度分工协作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当前我国农业专业化总体水平不高,市场体制和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各种经济成份和社会组织形式的利益关系还不协调,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农业产业经经营形式还较为少见。安溪茶业是1985年茶叶经营体制改革后才真正迅速发展起来的,产业化的提出更是才短短几年时间,所以几年来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如龙头企业实力不够强,名牌战略实施不力等不少困难与问题。仍需当地政府、农户、企业团结协作不断努力。

三、安溪茶业产业化实践的启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各项政策、制度及环境的巨大变革,加上信息科学技术的普及,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无疑会加快。安溪县以其特色产业——茶业为主导产业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形成自己的特色经济。此次的安溪之行,引起了同学们对于如何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1.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

在当前我国农村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通过合适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吸引分散的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流通等部门结合起来,形成农业产供销、产加销的一体化经营利益共同体。根据农业各产业特点,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因产业制宜,选择恰当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可以采取相对松散型的联结方式,如“公司十农户”、“工厂十农户”型,这种模式比较适应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这种形式中,公司与农户之间仅是一种简单的契约性商品买卖关系。可采用紧密型联结方式,这种方式往往带有专业合作性质,通过利润纽带或产权纽带(如股份制)等形式把企业和农户,把产供销、农工贸联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是生产经营的决策者、实施者,负责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并向农户提供农用生产资料和负责产品的加工销售,农户则按企业的要求生产,成为产业化中的“原料车间”,参与企业的最后利润分配。在发达地区,及有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的地方往往采用这种形式。这样做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也可采用半松散半紧密型的联结方式,由企业与农户共同建立生产基地,企业负责提供种苗、技术、销售等服务,农民负责基地的生产管理,双方一般签有协议成合同,企业按保护价收购,使农户利润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这种形式比较适合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水平,畜牧业、水产养殖业、部分经济作物种植业都可采用此形式。

2.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十分重视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龙头企业是关键环节。那些大(规模大、带动面大)、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多(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基础雄厚、辐射面广、劳动生产率高的农产品加工、销售和科技开发等企业,往往能带动一种或几种农产品的综合开发。龙头企业的强弱和牵动能力大小,直接影响产业化经营的规模与成效。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必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形成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金融,互相配合、分工合作的新型农村金融体制,增强农村金融机构为农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的功能。要切实采取措施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为龙头企业提供贷款,建立农业产业化贷款担保基金,为龙头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可以利用证券市场融资功能,将现有的一批已形成一定规模,效益良好、具有发展前景的农业企业推向股票市场,利用股票上市所募集的巨额资金,进行多种样式的农业产业化开发。政府应当在税收、土地使用、市场准入、财政贴息贷款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3.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当重视品牌战略,积极扩大出口

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益临近,中国农产品将面临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同时也面临着一次难得的机遇。要把握好机遇,迎接挑战,必须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十分重视品牌战略的实施。当今世界商品消费已进入品牌消费阶段,品牌是致胜之本。培育品牌,实施名牌战略是农业产业化的迫切任务。实施名牌战略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特色、杜绝以次充好,树立良好的质量形象,它既是保证产品质量,建立企业信誉的一种措施,又是拓展市场,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手段,也是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办法。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只有树立具有特色的名牌,加强宣传,扩大经营规模,才能成为左右国内市场和占领国际市场的巨头。

4.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当重视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进步,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提高农产品品质,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其次,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换代,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再次,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生产能力和加工水平,提高劳动生产力、扩大加工规模,带动农业生产上规模、上档次;最后,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不断改良农业产品品种,调整农产品结构,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农业比较利益,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实现农业的科学技术进步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①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开发工作,鼓励上规模的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协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②加强现代农业良种开发推广工作,与农科院所、农业院校建立协作关系,引进名优特水果、蔬菜和粮食品种,建设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花卉栽培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动农业技术进步。③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要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有偿承包”等形式,调动农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使农业技术推广落到实处。④加强农业适用技术开发推广工作,适应市场细分化的需要,加强农产品新品种和加工业的适用技术开发推广,着重发展市场潜力大、加工增值多的产品、运用技术,并向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5.农业产业化经营要重视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同时,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也是政府职能转化的过程。政府应当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制定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维持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以保证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其次,政府要站在大市场、大流通的高度,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组建起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市场信息网络,及时捕捉复杂多变的市场信息,为分散的农民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保障。再次,地方政府要做好农业产业化的招商引资、产品展销、技术引进等服务工作,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还要正确处理政府行为与农户(企业)自主经营的关系。农业产业化要真正面向市场,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要求安排生产,保持生产与市场的动态一致性,就必须避免政府代替农民(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避免政府干预过多,包揽过多。此外,规范政府行为,切实制止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等“三乱”行为,真正减轻农民(企业)负担,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条件。

注释:

①④安溪县茶果局:《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福建省安溪县安溪乌龙茶简介》。

②《2000年福建年鉴》第340页。

③《2000年福建年鉴》第177页。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征、李建平、郭铁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杜梅萍:“九五”留给“十五”的最大课题——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前线》2000.4。

3.谭静:农业产业化研究进展综述,《中国农业经济》1996.10。

4.董雅珍: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我国农业现代化,《江淮论坛》1996.6。

5.张开华:试论农业产业化的一般规律及政策导向,《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7.6。

6.王书芳:农业产业化:又一次经营制度的创新,《探索与争鸣》1997.11。

7.陈昭峰: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研究,《调研世界》1998.2。

8.李刚、赵华安、李新香、阎方台:加快培育高素质经营型农民的若干问题,《农业经济问题》2000.7。

9.沈筱敏:我国传统农业的分化与现代农业的成长,《农业经济问题》2000.4。

篇4

 

一、培养具有本土文化意识的彩视人才

 

文化产业毕竟不只是产业,还有文化。影视文化的产业化当然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要有所凭借。我们经常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样道理,愈是本土的,才愈能走向国际,这就要求在发展河南影视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立足河南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开拓创新。

 

通观河南出品的影视剧或是制作的电视栏目,无论是《新少林寺》、《少林寺传奇》系列还是《梨园春》、《知根知底》等,基本都是立足河南本土文化,在民间具有广泛的文化基础与群众基础,因而才能为观众所喜闻乐见,并走向全国甚至国际,达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除河南本土制造的影视产品,他山之石亦可以攻玉,让我们放眼国内外影视业,那些获得较高口碑、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作品同样离不开其独特的文化土壤——陈晓卿任总导演的《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不正是立足于中国传统美食么?范立欣的《归途列车》、杨凡的《游园惊梦》、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也都是取材于中国独特的传统与当代文化,如城市化、戏曲、功夫等。这些例子也一再说明我们在高校影视教育与人才培养中,应该坚定不移地秉持立足本土文化资源走产业化道路的信念。

 

早在2006年10月,河南省第八次党代会就正式提出了“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两大跨越’。至此,文化强省战略上升为指导河南未来发展的最高成就之一。”要实施“文化强省”战略,首先要办好教育,只有教育办好了,才能培养好“文化强省”所亟需的人才,也才能更好地继承并转化深厚的文化资源,进而变资源优势为创意优势。根据“文化强省”的宏伟目标,与之相应,河南高校的影视教育应当在民族化和全球化文化碰撞中、在传统和现代文化对话中,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视野中不断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诸如遍布中原城乡的豫剧文化、禹州神蜃镇钧瓷文化、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信阳罗山皮影以及淮阳庙会、马街书会等,这些都可以在理论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中加以强调,使之成为学生创作取材的重点对象,带领或推动他们去深人关注并制作一批优良短片,如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电系学生分别于2013和2014创作的纪录短片《台上,台下》(豫剧)和《泥泥狗》(民俗)、《木刻年华》(木版年画)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二、培养具有社会与人文情怀的彩视人才

 

中原地大物博,中原文化一向兼容并蓄,并具有自身鲜明特点,“河南独有的中原文化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根源性、原创性、包容性、开放性、基础性。中原文化被确立为广泛吸收众多民族优秀品质而成的中华文明的主流文化。”基于此,河南高校对于影视人才的培养,更应该立足中原、放眼中国与世界,而不应闭门造车、自娱自乐。事实证明,高校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影视人才,也不可能关起门来办教育,把学生一味束缚在象牙塔里,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面向社会,时刻了解并参与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进而学会关注人、尊重人、理解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与情怀。

 

只有深入社会、感同身受,与作品中的主人公近距离接触,才可以拍摄出满意的作品,如前文所说的纪录片《归途列车》是把镜头聚焦到农民工及其子女问题,《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反映人的生活与生存现状,张艺谋的最新电影《归来》反映的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而张以庆的《幼儿园》则以儿童视角巧妙折射成人世界。即使那些表现年代久远的故事,如康健宁、蒋樾的《京剧》等,也离不开对历史与文化变迁的感悟及对人的境遇的深沉思索。抛开这些由大型制作机构、著名制作人参与的作品不说,就拿近几年在国内各大学生电影节、电视节和影像节上频频获奖的学生作品来说,同样如此,如今年第二十一届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原创作品单元获奖剧情短片《彼岸》、2011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电视节学生原创作品单元金奖剧情短片《金兰桂琴》和二等奖《爷爷》等无不是关注相对细致人微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因而赢得了评委会和广大学生的一致赞同。近两年由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电系学生拍摄的《漂泊的红领巾》、《波比的心愿》分别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自闭症儿童问题等,都是在关注时代与社会,有着浓厚的人文意识。

 

虽然学生创作整体上尚显稚嫩,但是,在学校影视教育中如果能够不断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想必等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一定会对他们的创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对整个影视文化产业的质量与水准有相应提升,而不是片面追求数字与GDP攀升,这必将有利于影视文化产业生态环境的健康运行。

 

三、培养具有讲故事能力的影视人才

 

对于影视作品来说,没有感染力就没有影响力,也就不会有市场占有力,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叙事即第一生产力。叙事对于剧情片的重要性自不必讳言,对于纪录片亦同样重要,希拉柯伦伯纳德在《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中谈论如何使故事在纪录片创作中发挥作用的基本元素时,特意引用了《电影剧本创作的手段》中一个重要观点:“讲述这个故事是为了在观众观影过程中实现最大限度的情感碰撞以及激发观众的参与性。”这样看来,无论是剧情片还是纪录片都是需要叙事的,都需要一个好的叙事,这在电影《归来》中是如此,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同样如此。

 

那么,在学校的影视教育中,我们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讲故事能力,这牵涉到很多方面的素养训练,比如策划、剧作、摄像、导演、表演、录音、剪辑等,需要长期、系统的学习与积累。在具体的作品中,很难说什么样的讲故事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在影视制作的三个不同阶段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前期策划阶段应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而流于概念。学生创作多为短片,长度一般不超过30分钟,在这样的时长内,不适宜放进太多的东西,要避免求全求大,使得作品仅停留于概念层面而难以付诸实施,所以在影视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中,应该树立一个明确的意识一一无论是剧情片还是纪录片,它的核心就是“一个人、一件事”(当然这个“人”是指主要人物),只有掌握了这个短片创作的规律才能事半功倍。

 

第二,实际拍摄阶段要善于用镜头讲故事,而不是过多地借助解说(纪录片)与旁白(剧情片)等声音手段(除去室内访谈与专题节目制作)。这样说并不是重影像轻声音,视听是影视的双翼,缺一不可,但是学生创作往往在影像语言掌握上略显无力,而较多地依赖旁白与解说来补足叙事中的不足。务实地讲,综观各学生类影像节,获奖作品鲜有用旁白与解说的,而更多重视影像与声音的有机配合及客观呈现。解说与旁白的滥用,实际上削弱了影像语言应该发挥的功能,也削弱了声音中音响、音乐的作用,这不利于学生全面深人掌握影视语言。

 

第三,后期制作阶段要通盘考虑,平衡剪辑与导演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经常讲,导演要有剪辑意识,剪辑要有导演意识,意思就是导演和剪辑密不可分,好的剪辑可以为导演加分,坏的剪辑则会破坏导演意图,最后完成作品的整体节奏感、叙事的结构与形式感、甚至作者的风格都离不开剪辑的功劳。因此,在高校影视教育中的日常教学要加强剪辑训练,这是通向作品成功的最后也是极其关键的一环。

 

四、结语

 

归根结底,影视文化产业要以产业为支柱、以文化为核心,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它的成熟与丰收离不开整体文化产业生态的健康向上,这就需要政、产、学、研四方联动,共同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其中,学校对影视人才的系统培养是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篇5

根据中国保监会对财产保险公司经营险种的分类,包括了法定强制保险、机动车辆保险、投资型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工程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船舶保险、货物运输保险、特殊风险保险、健康保险、农业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其他等16类产品,虽然针对较为特殊的农业险和健康险业务已经批准了一些专业公司经营,包括车险也批准了一家专业公司经营,但绝大多数产品新公司、老公司一般都在经营。这就导致了经营和管理资源的分散,难以集中形成经营特色,从而使得产品难以得到有效的深入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产品难以突破,而传统的企业财产险、货运险、意外伤害保险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

纵观整个市场,保险资源的分布不合理、不均衡,产品的供需矛盾突出。

一、影响产品营销的原因

(一)综合因素

现有产品的数量多而绩效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沿用了多年的一批老产品的保险保障功能已滞后于市场实际需要,亟待更新改造;二是1994年由人民银行统颁的一批财产险的费率距今已12年时间,需要根据经营数据重新厘定,此外,如高科技新兴产业的风险等级归属需要确立,以便于明确其对应的费率;三是新产品开发的创新体系未能得以建立,创新的有效性受到影响,在监管机构报批或备案的数量庞大的产品中有相当数量的产品雷同;四是不同的产品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不匹配。

(二)产品的专业特性导致经营所需资源的差异性

保险人必须关注自己的产品结构,将适合自己经营的主打产品逐渐突出,形成经营的特色。这首先需要经营者正确地认识各类保险产品的专业属性和经营所需要的资源特性。

1.产品的专业特性

财产保险公司所经营的产品承保的标的既涉及了固定的和移动的有形财产,也涉及到了无形的责任、保证、信用以及虽有形但难以估量价值的人的生命和身体。按照承保方式和赔偿方式划分,财产保险又可划分为第一损失保险和赔偿方式、不定值保险和比例赔偿方式、定值保险和赔偿方式以及重置价值保险和赔偿方式。如企业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属于“不定值保险”,而货物运输保险则属于“定值保险”;家庭财产保险适用于“第一危险赔偿方式”,责任保险有“期内发生式”和“期内索赔式”两种确定责任保险的责任事故有效期间的方式,赔偿限额分为每次事故赔偿限额和累计赔偿限额;对于意外伤害保险来说,人的生命和身体是无价的,发生事故时是以保险金额为给付限额,采用的是“定额保险合同形式”,不适用于财产险的补偿性原则,也就不存在代位追偿、重复投保、超额投保和不足额投保的问题;而信用保险则又是唯一不适用于“大数法则”,而是以被保险人的信息为承保基础的特殊产品。从保险合同订立的期限来看,虽然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的多数是合同期为一年的保险产品,但也有超过一年期的工程保险:甚至时间更长的“长尾巴”的产品责任险,同时也有少于一年期的货物运输保险、旅游险,甚至是以小时为保险期限的航空人意险。从理赔来看,有的涉及到代位求偿,有的要冲减有效保额(如企业财产保险),有的由于不足额投保需按比例赔偿,有的要扣除免赔,有的仅包括不超过保额的施救费,而船舶保险还包括了共同海损、救助费用、施救费用,责任险一般还包括法律诉讼费……。由此可见,财产险公司所经营的保险产品不同种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产品的配套资源

目前有些产品如责任险、保证险、信用险、健康险在各家财产险公司的业务中占比过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如责任险有赖于与民事责任相关的法律的制定、保证保险有赖于全社会诚信的提高和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康险有赖于医疗体制的改革与医疗行为的规范以及客户的诚信,同时也有来自保险人的原因,例如:缺乏经营管理经验、缺乏专业人才、缺乏数据和信息技术支持等等。从产品经营的侧重点划分,笔者将其大致划分为四类:拓展型、管理型、服务型、混合型,其所需要的配套资源各有侧重。

(1)拓展型。如家庭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企业财产保险,投保标的多,风险分散,“大数法则”可以得到最好的应用,关键在于销售方式的创新,要在拓展方式上下功夫。

(2)管理型。如机动车辆保险、短期健康险,共同的特点是保源丰富,需求广泛,关键是能否通过有效的管理实现盈亏平衡进而盈利;企业财产保险的日常出险率低,不必像出险频繁的车险需配置数量众多的售后服务人员及资源,但其标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的是专业的保前查勘和理赔查勘定损;卫星、桥梁、地铁等特殊风险保险还有赖于承保公司的品牌和再保险的分保支持;健康险产品需要具有临床医务经验的专业核保核赔人员以及管理水平好的定点合作医院;信用险是唯一不适用于“大数法则”的,它是以被保险人的信息为承保基础的,需要保险公司具备能够做出专业风险评价的人才、信息、经验以及IT系统。

(3)服务型。如以旅行者为目标的含意外伤害保险、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在内的旅行综合保险,其产品的经营和管理并不复杂,关键是能否有配套的服务及时响应。

(4)混合型。机动车辆保险的经营重点在于核保核赔的管控,经营服务网络、零配件报价系统以及快速便捷的服务等。既是管理型的产品,更是服务型的产品;进出口货运险既要积极拓展,又需要加强风险管控,不仅要建立一支了解国际贸易知识、进出口货运险特性、海商法的展业和核保核赔队伍,还需要在境外建立广泛的理赔检验机构,以做好在境外受损货物的损失查验工作;投资型保险产品既要选择好销售渠道,积极拓展客户,同时更要有赖于资金运用的成效。通过以上从不同角度对保险各类产品专业属性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产品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需要不同的资源和能力来加以支持,否则是难以深入的。由于上述产品要求经营者具备不同的资源和能力加以支持,但资源和能力具有有限性,因此,对于目前财产险公司经营的主要产品按类分析,有利于认清产品各自的专业属性和对特定资源的要求,避免盲目经营。

二、产品营销平台的建立

保险这一无形产品比有形产品更为复杂,涉及到条款、定价、渠道、单证、IT、宣传、服务、风险管控、销售策略、公司品牌以及企业文化等要素。产品创新的过程实质上是公司多种资源和能力整合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一个新产品所涉及的要素越多,防止新产品被复制的能力就越强。而与此同时,产品的构成要素中出现的不配套或错位又恰恰是影响产品绩效的环节,需要在实际营销过程中加以关注,根据实践,笔者提出影响产品营销的10个主要因素:

(一)目标客户

在确立了经营战略之后,就要对所提供的产品进行准确定位。“定位”(pos沁on)一词是由两位广告经理艾尔·列斯和杰克·特罗首先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定位是对产品的一种创造性工作,定位的对象不是产品,而是针对潜在客户的思想,是对潜在客户心智所下的功夫。也就是说,要为新产品在潜在客户的大脑中确定一个合适的位置。定位是首先从市场出发,从探求客户的心理着手,去了解他们的需求,之后再动手设计产品。保险保障功能是保险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客户之所以投保就是因为其产品存在所能够承保的风险,通过保费的支出获得一旦在保险期内发生保险事故即可得约定的经济赔偿或给付的承诺。实际经营中,产品缺乏细分,目标客户不清晰,甚至是目标客户与所推出的产品之间错位,无疑会对产品的经营绩效产生较大影响。为此,保险公司在有了一个好的产品创意之后,要明确产品所指向的目标客户,之后要通过科学的市场调研方法掌握客户的需求,形成产品概念,之后再逐步深入细化,与公司的营销资源相配套,使之成为形象清晰、定位准确的产品。

(二)费率厘定

面对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保险市场,保险产品的定价不仅要考虑由纯损失率构成的费率,以及由经营成本构成的费率,预定承保利润率构成的费率,连同为防止费率椭定而设定的费率浮动因子,还应根据目标客户的消费特性和心理特点分析该产品的价格弹性,再决定营销过程中应采取的价格调整策略一维持、下调、上浮。该上浮时却下调,或反之,都会导致产品价格的错位,影响销售业绩和产品的盈利。

(三)渠道选择

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目标客户,需要差异化的销售渠道,例如:复杂的产品需要业务员与客户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直销较为适宜。而功能简单,缴费便宜,一目了然的家财险、个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旅游保险等产品则适合通过网络和电话销售,否则,将因为相对于保费过高的投保成本而抑制潜在客户的投保动机。理财型的保险产品通过银行销售为宜。

(四)交易系统

要根据产品所投放的渠道开发配套的出单交易系统,例如,通过银行销售的就要考虑到产品能够在银行窗口快速核保或免核保出单,网上销售产品的出单系统又有其所特有的要求和特点。

(五)产品宣传

要通过有效的宣传向目标市场说明自己能够提供给消费者的价值,以及与市场同类产品客观相比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不同的产品定位就决定了对应的广告的诉求点、形式、传播途径、投放量的不同。如机动车辆保险新产品的宣传应当选择在车辆销售场所、办理车辆和驾驶证有关手续的场所、长途客运车站和车厢也是很好的宣传场所。要注意所选择的媒体和新产品的目标客户一致性的程度。值得提示的是产品宣传的投放量要服从销售目标,而并非越多越好,过量投放不仅浪费企业有限的资源,而且易导致消费者心理逆反,边际效益递减,同时还可能使服务与管理跟不上业务规模的发展,形成广告的负效应。

(六)产品包装

原本设计的是一款针对高端客户的保险产品,具有保障功能多,保障程度高的特点,但却为客户提供了一份没有高端感觉的与一般产品无异的普通的保险合同,产品形式没有与核心产品相匹配,降低了产品在客户心目中应有的分量。

(七)客户服务

该提供配套附加服务的却没有提供服务,例如,出国旅游人员在境外由于对语言、环境等的不熟悉,对产品附加的紧急救助等服务的需求加大,此类产品如果没有相应的境外服务为配套,产品必然是不完整的,客户所购买的产品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八)产品名称

保险产品是客户正常情况下不需要,而一旦发生意外又最需要的转嫁风险的特殊商品,如果将产品所保障的风险直接列为产品的名称,是非常影响客户的消费心理的。因此,对于保险产品更要充分考虑到推广地区目标客户的消费心理,例如:有的寿险产品起名“红利来”、“老来福”,不仅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更是喜庆吉祥,迎合了目标客户的心理需求,与产品本身的特点相吻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产品名称需在符合保险监管机构对产品名称规定的基础之上,针对目标客户的心理特征精心加以策划。

(九)销售时机

不同的产品由于特定的目标客户和保障功能,需要选择适合的时机推向市场。还以上述的旅游保险为例,就应当紧密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和黄金周,选择在元旦、春节、“5.广、“10.1”等旅游黄金周前推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6

债务融资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之一。通过债务融资,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经营资金的问题,而且可以使企业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债务融资是一把双刃剑,在满足企业对资金需求,带来财务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财务危机,面临破产。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企业债务融资,并建立风险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债务融资的涵义

企业债务融资风险产生于企业的债务融资行为。企业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商业信用等方式筹集企业所需资金的行为。

债务融资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企业来说有利有弊。债务融资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主要包括:(1)有效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主要体现在债务融资率的资金成本低于权益资本筹资的资金成本,以及企业通过债务融资可以使实际负担的债务利息低于其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2)给投资者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即当企业资产总收益率大于债务融资利率时,债务融资可以提高投资者的收益率。(3)可以迅速筹集资金,弥补企业内部资金不足。债务融资相对于其它融资方式来说,手续较为简单,资金到位也比较快,可以迅速解决企业资金困难。(4)有利于企业控制权的保持。债务融资不具有股权稀释的作用,通常债务人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对企业经营活动不具有表决权,也无对企业利润和留存收益的享有权,有利于保持现有股东控制企业的能力。

债务融资的缺点主要包括:(1)增加企业的支付风险。企业进行债务融资必须保证投资收益高于资金成本,否则,将出现收不抵支甚至会发生亏损。(2)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资金的周转。表现在企业债务融资的利息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同时,如果债务融资还款期限比较集中的话,短期内企业必须筹集巨额资金还债,这会影响当期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使用。(3)过度负债会降低企业的再筹资能力,甚至会危及到企业的生存能力。企业一旦债务过度,会使筹资风险急剧增大,任何一个企业经营上的问题,都会导致企业进行债务清偿,甚至破产倒闭。(4)长期债务融资一般具有使用和时间上的限制。在长期借款的筹资方式下,银行为保证贷款的安全性,对借款的使用附加了很多约束性条款,这些条款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企业自主调配与运用资金的功能。

二、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债务融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以及企业在日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偿付风险。债务融资风险产生于企业债务融资行为,其成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者对债务融资风险认识不充分。债务融资风险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融资过程中所造成的风险;二是日后的偿付风险。从目前来看,企业管理层十分注重融资过程中所造成的风险,关注能否筹集到资金、筹集到多少资金、筹集资金的条件是什么,但对于筹集到的债务资金如何利用、日后如何偿还、怎样偿还缺乏较为详细和成熟的考虑。投资项目一开始和中途变更的情况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经常出现,投资决策失误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2.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投资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决策失误项目失败或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很快建成并形成生产能力,无法尽快地收回资金来偿还本息,就会使企业承受巨大的财务危机。但是,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财务危机的案例却经常发生。“秦池”、“飞龙”等企业失败几乎都由于“投资失败”。

3.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变动。企业在筹措资金时,可能面临利率或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利率和汇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资金成本的大小。近几年,由于国家实行“双紧”政策,即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货币的供给量萎缩,贷款的利息率不断提高,这也使得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提高。同样,国际货币市场汇率的变动也给企业带来了外币的收付风险。

4.银行对企业的债务监督不充分。我国企业的高负债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这种高负债并没有发挥债权的治理作用,它不但没有能有效地激励和约束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反而扭曲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我国对银企关系的制度设计以防范金融风险为主,由此导致了认识的偏差,认为银行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只能以外部监督为主,银行参与公司内部会引起更大的金融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仅仅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参与公司治理。所以说我国银行债务对企业的约束是软性的。

5.制度不健全。由于我国现行的融资制度仍然没有完全的市场化,大部分银行和上市公司都是国家控股,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一些银行受国家的干预,其贷款决策具有一定的行政性,由于国家参与了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融资契约关系的建立,导致国有企业具有内在的高负债动机。同时,对于经营管理者来说,由于经营成功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好处,经营失败,自己却不会损失许多,因此,在企业经营时,往往喜欢冒巨大的风险。

三、防范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债务融资风险意识。企业树立正确的债务融资风险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要树立企业独立承担风险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将越加分明,再依靠政府支持和帮助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因此,企业首先要有独立承当风险意识。另一方面,对于债务融资不仅要考虑融资过程中所造成的风险,更要考虑日后的偿付风险。事实上,日后的偿付风险才是企业债务风险考虑的重点。

2.优化企业的债务融资行为。企业应确定适度的负债比率、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和债务期限结构。企业适度负债经营是指企业的负债比例要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对于不同规模和不同性质的企业来说,选择债务融资的比例不一样,对一些生产经营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快的企业,负债比例可以适当高些,负债比例就可以高些;相反,对于经营情况不是很理想的企业其比例就要低些,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原来商业风险的基础上,又增加筹资风险。我国企业目前的负债比例高,为了缓解外界的压力,应该降低资产负债比例。同样,企业还应对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和债务偿还期限进行合理的安排,防止企业日后经营过程中的本金和利息的偿付风险。

3.充分考虑市场利率、汇率走势,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针对由于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企业必须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时期及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正确把握未来利率走向。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应尽量少筹资,对必须筹措的资金,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当筹资不利时,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措经营急需的短期资金。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同样,对于筹资外币资金带来的风险,应着重预测和分析汇价变动的趋势,制定外汇风险管理策略,通过其内在规律掌握汇率变动发展的趋势,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筹资风险。如筹集美元之类的外汇资金要尽量减少,因为相对于人民币而言其贬值日益明显,否则将产生更多的外汇损失。

4.考虑银行参与制度。要使银行对企业的监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可以考虑建立银行参与制度,将银行纳入企业的管理层,从而提高银行对公司的治理。同样,站在银行角度也要加强对贷款资金的适时监控制度,把制度重点放在加强主办银行对借款企业的外部监控上。例如对负债比例较高的公司,主动要求自己作为主要的债权人列席公司的重要会议,使其尽可能充分地获取关于企业经营和投资决策的信息,实现较好的风险控制,以防止不良债权的产生。

四、总结

债务融资既是一项财务策略,更是一种筹资战略。企业在考虑债务融资时,不仅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考虑融资规模、融资方式和还款期限等,更要认识和考虑债务融资所带来的风险。企业只有在正确认识债务融资风险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和严格执行有效的债务融资风险防范对策,使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充分发挥债务融资的最佳作用,并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鄂秀丽,季小杰.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财务与会计,2005(7)

2.郭燕枝.试比较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3(1)

3.胡玉明.中国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制度性分析.经济评论,2001(1)

篇7

本文认为商业地产运营是个系统工程,并从商业地产运营的构成分析入手,结合成功案例和具体实践,从系统角度对商业地产运营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商业运营商占商业地产运营主导地位的新型商业地产运营模式。

商业地产运营构成研究

商业地产运营环节构成

本文认为,商业地产运营环节应主要由地产开发、商业运营和资本运营等三块构成。在商业地产整体运营中,商业是核心和本质,项目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其商业运营的成败;地产开发是基础和表现,没有主要包括拿地和建设的地产开发,附着其上的商业运营则失去了必要的基础和载体;资本运营是线索和目的,商业地产运营的各环节都由资本运营实现耦合,并且任何商业项目都是以良性的资本运营为最终目的。

商业地产运营主体构成

根据运营环节构成,相应的运营主体应包括地产开发商、商业运营商和资本运营商。在商业地产实际运营中,可能出现主体重合的现象,比较常见的是地产开发商同时承当了资本运营商的角色,并且承当了部分商业运营商的工作,这是我国现阶段商业地产运营的一个显著特点。

商业地产运营中的常用模式

地产开发商占主导地位

所谓地产开发商占主导地位是指地产开发商除完成地产开发外,还参与项目选址、商业运营商的选择,并主导整个运营过程的资本运营。

从功能来讲,地产开发是商业地产运营的基础和表现。地产开发是个阶段,而商业地产运营是个长期,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考虑,地产开发商并不适合整体运营的主导地位。但地产开发商具有资金雄厚、土地储备丰富、拿地、建设和销售流程熟悉的优势,并且由于商业地产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被认为首先是地产开发,然后才是商业经营。地产开发商占商业地产运营的主导地位,具有先天优势。

万达模式是地产开发商占主导地位类型的代表,其创新性和优势在于:地产商充分发挥自身领域优势,通过模块化的标准开发可大大降低项目建设成本;通过耦合大型商业,实现了商业地产运营的内在逻辑流程;在资本运营上,也不仅仅局限于住宅的短期销售模式,而是以地产为载体(分零销售、整体销售、整体上市等)实现资本运营。

但万达商业地产模式有几个特点值得我们关注,它们分别是:

商业地产运营中的地产开发具有地产项目本身的周期长、投资大的特点,以地产耦合商业,地产占主动对其在整个项目中的利益博弈并无益处,商业运营商可能的变更对地产运营商影响巨大。除通过地产的载体、租金的形式外,资本运营未与商业运营实现耦合。商业运营与地产开发商通过契约方式的耦合,在实现商业的持续经营上(尤其是在商业低迷阶段时)存在一定隐患。

万达商业地产模式要求作为项目主体的地产开发商同时拥有商业经营、资本运营方面丰富的能力。

商业运营商占主导地位

所谓商业运营商占主导地位是指商业运营商除完成商业运营外,还参与地产开发(主要是商业选址、商业设计和商业规划),并主导整个运营过程的资本运营。

商业地产运营的核心是商业运营,无论是地产开发、资产运营,最终的盈利都需要商业运营来体现。商业运营商承担商业地产运营的主导地位有以下优势:商业运营商主导项目选址和前期规划,为后期商业运营的成功提供良好基础;商业运营更具稳定性和持续性;资产运营可与商业运营耦合,而不仅仅以地产为载体,可拓宽商业地产资产运营渠道和手段。

下文以颐高商业地产模式为例,分析商业运营商占主导地位的具体情况。

颐高是一家以专业数码连锁业务为基础,IT蓝色房产、IT网络资讯为核心业务,融合IT相关产业于一体的全国性大型IT集团公司。其商业地产具体运营模式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地产耦合:颐高早期采用租赁、品牌输出等形式实现商业扩展;近年逐渐采取购置、联合开发等形式进入商业地产运营的前端,直接与地产开发商在资产上进行耦合,占据商业地产运营的主导地位。表现在:参与并主导商业物业的选址;用资产的形式与开发商形成强耦合;在项目之初即与开发商建立完善的开发商退出机制,获得项目建成后的资产处置权。

资本运营:颐高通过购置、联合开发等形式获得房屋的产权处置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兼顾商业经营和物业资产的资本运营模式。

总结颐高资本运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资产介入商业地产开发,建立完善开发商退出机制,完成开发商的资本周期(投入并获得合理回报);通过物业资产的部分销售、物业抵押、经营型贷款或引入信托投资等形式,平衡前期资产投入;部分物业长期持有,通过持续经营获得持续的商业收益,物业增值,满足投资人、信托基金的投资回报。

颐高商业地产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商业运营商占据商业地产运营主导地位的商业地产运营模式。该商业地产运营模式的创新点在于:

充分发挥了商业运营商在商业领域的专业性,通过资产的强耦合关系实现商业运营在整体项目运营的主导地位,进而实现商业地产运营以商业运营为核心;充分发挥了地产开发商在地产开发领域的专业性;完善的退出机制,保障地产开发商利益的同时,强化商业运营对项目的主导作用;除传统商业地产资产运营模式外,还可实现以商业经营为载体的资产运营,使商业地产的运营更具有持续性;颐高商业模式事实上是实现了以商业为核心,以资本为杠杆的商业地产运营。

颐高商业地产模式对商业运营商提出了新的要求,除商业运营的领域能力外,还需要具备利用资本杠杆把控项目整体运营的能力。

篇8

从1993年开始,上市资源的分配一直采取中央政府按行政条块切块下达上市指标和额度,并对申请公开发行股票企业的产业政策进行了规定,如中国证监会《关于1993年申请公开发行股票企业产业政策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鼓励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企业,暂不受理金融企业,控制房地产企业,商业企业则各省不能超过一家;1994年l0月了《上市公司办理配股申请和信息披露的暂行规定》,文件除对配股时限、数量等加以限定外,还强调配股募集资金的用途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国家计委2002年1月《“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人资本市场融资;国家经贸委、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税务局2002年7月联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在证券市场融资;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商务部、环保总局和银监会2003年12月关于制止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意见》特别指出证监会不能核准含有此类项目公司的首次公开发行和再融资的申请;2004年1月国务院签发《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认为资本市场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性重组。中国股市中这种特有的上市机制以及各项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股市的资本配置朝着既定的地区和产业倾斜。

另外,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也表明,股票市场的发展过程往往就是其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演进过程。比如在1870年至1920年间,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的股票市场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其金融资产证券率仅为12%,国民生产总值证券率仅为8%,与此相适应,其产业结构则表现为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时期的特征——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高达50%以上,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仅占25%以上,第三产业极不发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述国家的股票市场已经高度发达,这些国家的金融资产证券率已经高达50%以上,国民生产总值证券率也达到了较高水平,比如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证券率高达l13%,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也达到了后工业化的水平——无论从就业比重还是从产值比重来看,第一产业迅速下降,第二产业略有上升,第三产业后来居上跃居首位。

综上所述,无论是我国特有的上市机制,还是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都表明,股市融资具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但是通过对我国股市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疑问:我国股市融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这促进作用是否实际存在?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本文根据我国股市融资和产业结构有关经济数据,利用资金流量法和协整理论,对股市融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对理论上应该而实际上没有起到促进作用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文献综述

关于股票市场发展与产业增长关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以Levine和Allen等人为代表的新金融发展理论,但是它只是将资本市场纳入研究体系,对于经济增长的研究则始终停留在宏观数据层面,尚没有导人产业和企业层面。Rajan和Zingales(1998)在Levine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将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围深入到金融与行业增长率的层面,并通过41个国家、36个行业数据,从一个国家内不同行业对外源融资的依赖程度考察了金融与行业成长率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市场的发挥降低了外源融资的成本,从而把企业从内源融资的束缚中解放出来。ThorstenBeck和Levine(2002)在Rajah和Zingales的方法基础上,首先运用跨行业、跨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金融结构与产业增长的相关性,针对银行主导和资本市场主导两种金融体系,检验严重依赖外部融资的产业在哪种体系中增长更快,主要评价金融机构是否促进资本流向了外部融资依赖性强的产业。Fisman和Love(2003)引人了行业增长机会概念,并认为导致金融发展效应差异的因素与其说是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不如说是行业增长机会。他们的实证过程表明,在单独引入金融发展与增长机会的乘积项或单独引入金融发展与外部融资依赖度的乘积项时,其系数都是显著的。JefreyWurgler(2000)提出了一个新方法:以资本形成对于盈利能力的敏感性(即弹性)来衡量资本配置效率,并运用包括28个制造业部门、跨时33年的面板数据,对65个国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

与国外利用多个国家宏观数据研究不同,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和以国内中观数据为主的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充满争议。归纳起来,关于股票市场与产业升级的关系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股市融资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如朱建民和冯登艳(2000)、王军和王忠(2002)、王兰军(2003)、杨德勇和董左卉子(2007);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股市融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弱相关或不相关。殷醒民(1997)通过对199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的制造业结构分析发现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来募集资金的实际效果是加剧了制造业资金的分散化,并且认为股票市场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基本上没有联系,蔡红艳和阎庆民(2004)度量了行业成长性,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各行业成长性的此消彼长并未在资本市场中得到体现。

上述研究多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方面的研究主要采取了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徐炳胜(2006)为代表的多元统计方法,他主要通过我国资本市场于产业结构有关的经济数据对股市融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另一种方法是基于JeffreyWurgler(2000)的资本配置效率模型,这个模型的出发点是以市场作为配置主体,而且该模型因为缺乏理论依据、关键变量的内涵无法做严格界定,而遭到研究者们的质疑。基于此,本文将根据1994—2005年我国股市融资和产业结构有关经济数据,利用资金流量法和协整理论,从股市融资规模效应视角,对股市融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三、股市融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一)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与数据说明

股市融资指标:为了克服异方差和误差项序列相关,本文采用股票市场各年度筹资额分别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进行衡量。即:股票融资率SR=股票融资额/GDP。产业结构升级指标:衡量一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可以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年代第二产业增加值/GDP、第三产业增加值/GDP、(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GDP等指标来衡量。本文选取当年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和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之比进行衡量。即:产业结构优化率IR=(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GDP。

产业绩效指标:产业结构理论中的“黑箱理论”即“投入——产业结构——产出”,产业结构在这里实质是承担一种产业转换器作用,而关于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的核心,同样是如何促进高效率(绩效好)行业比重的提高和低效率(绩效差)行业比重的下降,从而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整体绩效的提高。而产业绩效定义是基于企业集合体的角度,因此,本文选择产业利润率来评价,但是由于上市公司多数为各地区的骨干企业或者高新技术企业,因此在税收政策方面往往较非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优惠优势,所以以税前净资产利润率IP来评价,即:产业绩效指标IP=(税前利润总额/净资产X100)。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样本期间选取1991—2005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年鉴和CCER数据分析系统。

(二)序列平稳性检验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多数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这些序列的矩随时间而变化,然而某些非平稳的经济时间序列的某种线性组合却可能不随时间变化,表现出平稳性。20世纪80年代初Engle与Granger提出的协整理论就是解决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协整关系的有效方法。但是协整理论并不是对所有非平稳数据都能处理,它所解决的是某些单整序列的关系问题。根据E—G两步发,为防止伪回归产生,在进行协整分析前,必须检验序列平稳性,即序列单整性检验。单整性是指,如果一个序列经过n阶差分后才能平稳,则称此序列为n阶单整,记为I(n)。同阶单整序列的某种线性组合如果是平稳的,称之为协整。常用的检验方法是ADF法和PP法,本文使用ADF法,采用Eviews5.0计量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首先,作变量SR、GR、IP时序图(见图1),初步判断序列平稳性,识别变量截距、趋势特征。从图1可以看出,各变量可能不平衡,且都有截距项。

然后,采用ADF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单整检验,得到的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GR、SR、IP的检验统计值大于临界值,说明它们是非平稳序列。而它们的差分序列AGR和ASR以95%的置信度通过检验,AIP以90%的置信度通过检验,说明AGR、ASR、AIP为平稳序列。显然,可以判定GR、SR、IP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即I(1)序列。

(三)资本市场融资规模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的协整检验根据上述单整检验结果,SR、GR和IP这些时间序列虽然自身非平稳,但其某种线形组合却可能平稳。如果存在平稳的线形组合,这个线形组合则反映了变量之间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即协整关系。以产业结构优化率GR、产业绩效指标IP为被解释变量,资本市场融资率sR为解释变量,建立计量模型:,其中1、为随机扰动项,表示GR、IP中sR无法解释的其他因素,对GR和sR、IP和sR分别进行回归,得到模型(1)和模型(2):

从回归结果看,模型1的截距项和系数显著,R=0.560618,调整的R=0.516680,F值=12.75923,P值=0.005079;模型2的截距项显著,而系数不显著,其R=0.246154,调整的R=0.151923,F值=2.612246,P值=0.144704。为了检验模型1中GR和sR是否协整,必须进一步对模型的残差平稳性进行检验。提取模型1残差,记为e,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3。残差e以95%的置信度通过检验,是平稳的。说明GR和SR是协整的,股票市场融资率和产业结构优化率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股票市场融资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优化率降低5.523358个百分点,可见我国股票市场融资对产业结构升级不但没有起到推动作用,反而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

为了进一步确定股票市场融资率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影响的关系,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误差修正模型基本形式是由Davison、Hendry、Srba和Yeo于1978年提出的,该模型能解释因变量的短期波动是如何被决定的,一方面,它受到自变量短期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取决于误差修正项(ecm),即回归模型1的残差序列e。将ecm滞后一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上述修正误差模型中ecm(一1)系数为负,说明在短期内或因为政策因素影响,或其他随机干扰影响,导致股票市场融资率与产业结构优化可能偏离均衡值,但这种偏离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偏离将因误差的修正回到均衡状态。

篇9

会展业是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发展和分工日趋成熟以及国际经济交往日益频繁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类别。一般说来,会展业既是某一地区产业集聚的必然结果,又是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引擎”。

在美国,很少有笼统地提“会展业”(convention&exhibitionindustry.)和“MICEIndustry”一词的。美国学术界对于“会展”的看法,主要有两派意见,一派是将会展分为不同的相关行业,如展览业、会议业、体育业、旅游业等;另一派则倾向于用“事件产业”(eventsindustry)的概念来涵盖与会展产业相关的一切内容,他们把会议、展览会、体育赛事、旅游节庆等都包括在events这个概念之内。

在我国,对于会展业的内涵,学术界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会展业就是会议、展览的统称,如陈泽炎就认为:“会展,顾名思义是指会议和展览。”有的学者则强调会展的经济特性,认为会展是经济行业的会议、展览和其他信息交流活动。如马勇、王春雷提出“会展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洽谈商务合作和开展市场营销的一种活动形式”。还有的学者认为会展是以会议、展览为主的一系列大型活动的总称。如保健云、徐梅在其所著的《会展经济—一种蕴藏无限商机的新型经济》中认为,会展包括各种类型的会议、展览、博览会、交易会、体育运动会和节庆,这六种类型构成了会展业的大致内容。

笔者认为,若将会展业作为一种产业来理解,那么就不能对其内容作过于狭隘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看,上面提到的前两种定义就稍有偏狭之嫌,因为按照产业分类,会议和展览之外的体育运动会或节庆活动也应视为会展的范畴,至于其他的非经济活动的会议与展览,比如政治性会展,包括一些大型国际会议,无疑也是会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面提到的第三种定义以及美国学术界所说的“事件产业”更能表达会展的全面内涵。

综上,会展业是指围绕一定主题进行的集体交流活动,通过举办各种类型会议、展览和提供各类服务,来促进商品、物资、人员、资金、信息流动的一种现代服务业。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会展通常是在一个城市举办的,会展与城市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在一个城市所举办的会展往往对所在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产业发展以及社会文化事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形成明显的作用与反作用以及拉动与放大的互动效应。

二、城市产业发展为会展业提供了基础和动力

会展业对城市以及周边的产业依赖性极强,它必须以相关产业发展为基础,并对产业进行集中的展示。特别是一些专业性会展,完全依赖于相关产业群、产业链和产业体系的支撑,如果没有产业的发展做基础,要运作专业性会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城市产业的聚集产生了对会展市场的需求

城市会展的市场需求方是大量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城市或周边地区的产业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会展市场发展的首要因素。一般说来,大量生产企业和商业机构聚集于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商品供应链,为了使商品交易的各方能够交流和共享市场信息资源,降低交易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就必然会在一些产业较为发达的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出对会展市场的需求,催生会展业的发展并促使其走向繁荣。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和地区市场的日益融合,企业不仅面临国内或本地区的竞争压力,而且还要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这就使得市场信息的获取和企业的营销通路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使城市会展市场的需求呈上升的趋势,促进了会展市场的繁荣。

(二)城市产业的分化与专业化丰富了会展的内容

城市经济往往是自成体系的。城市的产业体系涉及到许多行业,其经济容量也比较大。城市产业的进步与竞争会促使各个产业都争相向“高、精、尖”趋势发展,形成对专业化、技术化的高需求,这是现代城市各类专业会展不断涌现并形成特色的重要原因。德国的展览业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举办专业性展览的城市大多是依托城市及其周边产业而发展起来的,如工业重镇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的国际印刷、包装展,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等。这些专业性会展不仅极大地带动了城市产业的发展,城市也因这些展会而在国际城市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由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展会内容,而且推动了城市产业的换代与升级。

(三)城市产业的国际化提升了会展的国际知名度

会展业是城市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标志。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服务行业,它依赖于城市产业的对外开放程度,而后者则可以决定会展的实际成功度和国际知名度,并使会展的国际化与城市的国际化同步前行,迅速走向国际舞台。这表明,城市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对提升会展的国际知名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反过来,在当前开放的经济体系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通过会展特别是专业化的会展活动,将各国客商汇集一堂,不仅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文化的交流,也有助于打造举办城市的国际化形象,使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会展的国际化程度相得益彰,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

(四)城市服务业的发展为会展提供优良的环境

一个成功的会展除了具备完善的、现代化的硬件设施之外,还需要相应的与之配套的服务设施。优良的会展设施和完善的会展服务体系不仅带来良好的办展环境,提高办展的质量,而且可以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国内外众多知名展会无一不以其优质的会展服务配套而为人所称道。这就说明,城市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吸引大量的客源和可观的直接收益,还是城市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会展发达的国家,如德、法等国都有一套完善的市场化、商业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城市会展服务业体系,可以提供展前到展后的系列配套服务,为会展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效应

三、会展业对城市产业发展的巨大拉动

会展业对城市产业发展的拉动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带动效应

会展业具有较高的利润,本身就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国外的一个统计数据表明,会展业的利润通常在25%左右。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服务业,会展业还能带动城市其他相关产业产生良好的商机和效益。据一些专家测算,会展对城市其他产业的拉动效应为1:9。会展业对城市服务产业以及相关行业所产生的牵连效应和后续效应,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美国,展览业一年虽然只直接创造几百亿美元的经济收益,但其间接拉动相关服务经济却高达一千多亿美元;同时它所创造的大量的就业机会,还直接或间接地拉动了相关行业或产业的经济增长。会展业成为美国第17大产业看来并非戏言。在中国,据上海税务部门预测,上海和会展经济相关的各服务行业中,仅场地出租、货运、广告等几个行业的收入就高达1.5亿元,产生税收在800万元左右;云南昆明举办的“1999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仅当年的1—7月云南省旅游总收入就达115亿元,同比增长44%。

(二)资源配置效应

过去,区域间或国际间的企业缺乏交流与合作,供求双方的交流不畅,导致了市场的稀缺性和产品的互补性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城市通过举办展会,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效应,促进信息交流、实现产业优势互补。首先,会展能够克服市场的稀缺性,为产品的供求双方提供最新、最全的市场信息,逐步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相关资源的优势互补的配置机制;同时也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产品交易市场,推动产业市场化的迅速发展。其次,城市产业通过会展可以与国外产业同台竞技,进而产生双重效应,一方面企业向国外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行业和领域,积极拓宽国际市场影响力;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行业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为我所用。企业通过会展可以了解国外产品的需求现状,并及时地调整和更新产品研发和制造,为产业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必要的基础。最后,增加产业的生产能力和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也是会展发挥其市场资源配置效应的一个重要方面。会展为产品的生产和研发等生产环节提供了准确而全面的市场信息,促进了从事产业生产和产品研发、加工、包装、销售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合理配置,加速了产业经济的增长速度,增加了产业领域的劳动就业机会。

(三)信息传播效应

会展无疑是一种具有独特传播功能的综合性传播媒介,会展不仅可以通过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协助企业了解市场行情、把握市场动态,而且可以通过其放大效应,展现所在城市和区域的优势与形象。因此,会展作为信息传播平台,具有其他传播方式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信息量大而完整、速度快捷且反馈及时、具有显著的放大与整合功能等。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府与企业之所以积极办展、参展,其原因就在于此。尤其是对企业来说,专业性会展可以在短期内让企业同时面对来自不同地域和领域的合作伙伴、经销商、供销商、消费者和竞争者等,使他们更准确地捕捉到整个产业或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动态,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产品的研发、产销等各方面的策略。对于会展举办城市来说,举办会展还是其对外宣传和展示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窗口。一个成功的展会,不仅可以多方面迅速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城市形象,进一步拓宽其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力度,还可以增强城市对周边地区或区域产业经济圈中的经济辐射力和影响力。

(四)产业规模化效应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不可能单独存在的,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随着各产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走高产、高效的专业化道路。因此,必须加强行业合作、区域合作或国际合作,才可能在短期内集中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通过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改造,增强产业经济的总体竞争力。会展作为一个完善的展销市场,可以有效地打通产业内部行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的链条,为企业交流信息、实现优势互补、达成相互合作创造平台,从而形成以区域龙头企业为轴心,其他中小企业共同分工合作的产业规模化布局,逐步形成产业聚集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模式。

(五)国际化效应

产业的国际化,指的是各国或地区的产业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地域分工和合理配置本国或地区的资源,达到产品、信息和资源国际、国内市场双向流动。会展作为一个非常有效的现代国际交流的互动平台,它促使各国或地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全球产业经济一体化。尤其是国际性会展,不仅可以促进产品和生产要素实现国际交换和交易,还促使国内企业就技术、管理、营销和未来发展战略等问题与国际同行展开国际交流与对话。例如,法兰克福国际消费品展是全球消费品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展览会之一,它引领着当今世界消费品类展览的最新潮流,是企业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贸易渠道。2005年,该展览的展出面积就达19万平方米,来自96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家客商参展,接待专业观众15万多人,其中约34%的客商来自国外。显然,参加该展览不仅能结识到全世界最专业的买家,而且可以接触到最新产品潮流。

(六)标准化效应

实行标准化生产可以说是当今企业和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攻方向,而会展在产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宣传和推广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比如,在会展期间,产业标准制定组织或人员可以集思广益,即充分听取客户、生产者、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广泛意见,进而确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指标;同时,还可以了解到关于生产环境、生产技术和国内外需求状况的最新动态,及时做好产业标准的修订工作,以保证标准的实用性、持续性和可操作性。此外,会展还是宣传产业标准的快捷而高效的途径,因为参展商和观众大多都是业内人士,是产业标准的主要宣传对象。通过举办高质量、国际化、专业化的会展,与会的参展商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一些成功的标准化做法,这无疑有利于推动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提升行业发展的标准化程度,推动产业的升级和提高产业竞争力。

四、促进会展业与城市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会展业与城市产业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它们是相辅相存、互动发展的关系。城市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升级与城市转型的需求催生了会展并推动了会展的发展;反过来,城市通过举办会展实现了人员、资金、技术、物资的交流,实现对产业资源的整合和重组,并最终实现产业经济整体向前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是从一般意义上而言的。但是,会展业与城市产业之间的这种良性循环不是自发的、必然的,而是有赖于一定条件,特别是机制与环境。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城市会展非常火爆而有的城市会展大败亏输的重要原因。显然,对城市政府而言,要实现会展业与城市产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还是有许多工作要做的;

(一)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营造良好的会展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就会展而言,城市政府有作为的空间无非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将会展业纳入法制轨道;制定行业规划和发展对策,给会展业必要的政策支持,特别是会展场馆建设投资大,周期长,政府应在土地使用税收征管方面进行扶持;对会展经营秩序和市场进行有关监管,充分发挥工商、税务和公安等政府行政执法部门的作用,对会展的会场秩序进行监管。

(二)加强产业规划。不断提升会展业与城市产业的竞争力

城市的发展需要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会展业的发展更离不开这一点。会展业是一种需要长期市场选择、最终形成稳定市场布局的行业,必须依托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展览,以会展品牌经营带动城市会展产业的长期发展。同其他产业一样,城市会展业也要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确立会展业的品牌发展战略。从场馆的设计、主题的立项、展会的规划、展览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来实施会展业品牌化发展,灵活运用各种经营方法和手段,尽力扩大会展品牌在时间、空间上的影响力,实现会展品牌价值的提升,从而促进产业与市场实力的增强,推动当地产业的飞速发展。

(三)以会展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会展业与城市产业的互动

篇10

国内学者纷纷对当前房地产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做出分析研究,指出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后果,从中央到社会各个阶层,都在为房地产信息透明化做出努力,而学者们的建议策略往往以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市场监管机制为多,即使有研究提出企业应对的策略,也仅仅建议应该重视信息,并没有如何建立对称的信息机制的相关研究。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消除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是解决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关键。本文以当前房地产信息传递方式为研究出发点,提出新的房地产信息传递方式的假设;并运用市场调查所收集的数据对新的房地产信息传递方式以及在此方式下房地产企业的战略模式选择进行实证研究。

房地产信息传递方式

(一)传统传递方式

在传统的房地产信息传递方式中,消费者只有通过房地产企业了解购买房地产产品所需的一切信息(如图1所示)。

图1中,广告由房地产企业,金融服务则通过房地产企业安排,绝大多数信息都是通过房地产企业,由信息的最终使用者——消费者接受。房地产企业引导消费者寻找物业、选择物业、办理相关手续、进行有关的金融服务等所有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房地产企业控制着消费者信息接受的内容和层次,最终获得丰厚的利润。在这一过程中,房地产企业就如同消费者进入房地产交易的引路人和把关者,只有符合要求的信息才能传递给消费者,只有对企业有利的信息才能到达消费者。

(二)新传递方式的假设

在新的房地产信息传递方式中,消费者已经能够了解购买房地产产品所需的一切信息(如图2所示)。

图2中,广告信息、金融服务等各种房地产信息都可以直接到达消费者,绝大多数信息不再只通过房地产企业,消费者与房地产企业处于信息获取的平等地位,并且,消费者还可以与房地产企业进行信息沟通。房地产企业尽管还可以引导消费者寻找物业、选择物业、办理相关手续、进行有关的金融服务等所有过程,但是却不能通过这一过程控制消费者信息接受的内容和层次,最终获得丰厚的利润。房地产企业不再是消费者进入房地产交易的引路人和把关者。

实验设计

实证分析针对新的房地产信息传递方式的假设与在新的信息传递方式下企业能够做的战略模式选择的假设进行。

(一)实验假设

对新的房地产信息传递方式的假设:

H1:消费者将从各种渠道获得信息,消费者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

H2:在消费者获取信息的诸多渠道中,存在一个对消费者购房决策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渠道,即存在决定性的因素。

对房地产企业战略选择的假设:

借鉴波特的战略理论,本文提出房地产企业信息战略选择的假设。

当即设H2成立时,说明存在关键的信息传递渠道,房地产企业将可以凭借关键性的信息渠道,选择信息集中战略,集中将关键渠道的信息提供给消费者,从而打动消费者购房,则本文提出假设H3:

H3:房地产企业将选择信息集中战略。

当即设H2不成立时,说明不存在关键的信息传递渠道,消费者可能将各个渠道来源的信息整合起来进行购房决策,而房地产企业就应选择信息整合战略,将信息整合后提供给消费者,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房决策,则本文提出假设H4:

H4:房地产企业将选择信息整合战略。(二)问卷设计及样本选择

设计衡量消费者获取信息能力以及对获取信息的渠道的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的形式,采用1-7分的幅度,严格按照量表设计原则。

根据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方——消费者已经发生了的变化:消费者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消费者的知识结构趋于高学历化;购买力大幅提高;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大量信息;进行抽样调查。实验的样本选择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即将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为代表,选取本科生、研究生为潜在消费群代表。使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对潜在消费群体进行调查,样本数量200份。

(三)实验方法

以“消费者认为他掌握可信的信息的能力程度”作为观测的目标,以“设计单位、建筑商、营销中介、金融机构、物业管理、专业律师……”信息传递的渠道作为影响因素,建立回归模型。使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根据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强度的大小顺序,逐个加入模型,每加入一个变量都进行相关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如果检验不通过,则剔除;每剔除一个变量都进行相关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直至没有变量可以加入和剔除,模型满足精度为止。

数据分析

(一)样本特征分析

问卷205份,回收172份,有效问卷91份,如表1所示。问卷中,关于消费者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的回答中对能力增强的回答有66份,占73%,说明消费者对房地产信息传递的未来发展非常有信心,假设H1成立。

(二)实验步骤及数据

使用Eview3.1进行回归分析。

第一步(Mode1):将设计单位(X1)、建筑商(X2)、营销中介(X3)、金融机构(X4)、物业管理(X5)、专业律师(X6)对消费者掌握可信信息的能力(Y)分别进行回归,建立单变量回归模型。回归模型回归系数(Coefficients)及显著性检验系数(t),如表2所示。

第二步(Mode2):将设计单位(X1)、建筑商(X2)、营销中介(X3)、金融机构(X4)、物业管理(X5)、专业律师(X6)对消费者掌握可信信息的能力(Y)进行多元回归,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回归模型调整的可决系数(AdjustR2)及显著性检验系数(t),见表3。

从表2可以发现:每个信息来源渠道都对消费者产生了影响(回归系数均为正值),但是并没有一个渠道能够对消费者产生关键性的影响(不存在绝对大的显著性检验系数),假设H2不成立;由此可以推断,房地产企业不足以凭借某个关键渠道采取信息集中的战略来影响消费者的购房决策,假设H3不成立。

从表3可以发现:对于探索性研究的多元回归模型来说,调整的可决系数处于0.11-1.14都是可以接受的(AdjustR2=0.1336),这就说明了综合各个渠道对消费者购房决策影响的多元回归模型成立,由此可以判定消费者将综合各个渠道的信息对购房进行决策,企业应采取信息整合战略,尤其是必须整合金融机构的信息(t=2.333相对较大),才能打动消费者,假设H4成立。

结论

综上,本文通过对房地产市场潜在消费者的研究发现,房地产市场中消费者获得信息的能力变得增强,信息对称是市场的发展趋势,消费者在相对更重视金融机构的信息的同时,将综合各种信息进行购房决策,作为房地产企业必须选择信息整合战略,尤其是整合金融机构的信息,将整合信息提供给消费者,方便消费者决策,从而吸引消费者,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11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在2011年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方案。截至2013年8月1日,“营改增”已推广到全国进行试行。2015年是“营改增”扩展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和生活业等四个行业的最后一年。值此“营改增”推广的最后时期,本文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代表,对房地产企业“营改增”后税负变化做一个分析,希望对房地产企业应对“营改增”提供正确的参考意见。

二、房地产企业“营改增”税负变化分析

我国房地产业的增值税率有17%和11%两种,现以公式计算的方式,对以不同增值税率为前提的“营改增”的税负变化做一个分析。

1.以17%的增值税税率为前提

设字母S为应收收入,设字母A为应缴纳增值税,设字母N为可抵扣成本占应税收入的所占比例。在“营改增”实施之前,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额为5%S(暂不考虑城建税及其它附加税,下同),“营改增”后,进项税额为[S/(1+17%)]×N×17%,销项税额为[S/(1+17%)]×17%,应缴纳增值税A=[S/(1+17%)]×17%-[S/ 1+17%)]×N×17%=0.145S×(1-N)。

假设应缴营业税与应缴增值税相等,那么在税负率相同的时候,临界值为:5%S=0.145S×(1-N),得出N=0.655,由此可知,当可抵扣成本所占应税收入比例(N)大于65.5%这一临界值的时候,增值税与营业税的税负率是相等的,都是5%。按照假设条件,可以知道,应纳增值税A=0.145S×(1-N),代入公式A/S(税负率)=0.145(1-N),得出:①当N=10%时,税负率为13.1%;②当=20%时,税负率为11.6%;③当N=30%时,税负率为10.2%;④当N=40%时,税负率为8.7%;⑤当N=50%时,税负率为7.3%;⑥当N=60%时,税负率为5.8%;⑦当N=70%时,税负率为4.4%;⑧当N=80%时,税负率为2.9%。

2.以11%的增值税税率为前提

换做增值税为11%的时候,暂定其它条件不变,也可按照上述方法得出应缴纳营业税和应缴纳增值税相同时的临界值,即%S=0.099S×(1-N),N=0.495。应缴纳增值税A=0.099S×(1-N),代入公式A/S(税负率)为0.099(1-N),同理可得出不同的抵扣成本所占比例(N)下不同的税负率。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分析,可以知道:当增值税税率定为17%,在成本与总收入比达到65.5%这一临界值时,增值税税率为5%,和营业税税率相同;在成本与总收入比低于65.5%的时候,营业税税率会显著低于增值税税率;在抵扣成本所占比超过70%的时候,增值税税率出现减幅。

当增值税税率为11%时,成本所占比在达到49.5%这一临界值的时候,增值税税率为5%,和营业税税率相同;在成本与总收入比低于49.5%的时候,营业税税率会低于增值税税率;在成本所占比超过49.5%的时候,增值税税率出现减幅。

由此可知,当成本所占比在临界值之下的时候,增值税税率就会高于营业税税率。所以,实施“营改增”,要科学制定增值税的税率,防止因执行“营改增”而导致税负增加,给企业增添过大的税负负担。

三、房地产企业对“营改增”问题的应对方法

基于“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的分析,房地产企业方面应该积极应对“营改增”后一些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采取以下几点对策:

1.优化并完善税收筹划管理工作

在落实税务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房地产企业应按照自身纳税能力、纳税情况和主体经营情况,合理筹划“营改增”方案。企业财务人员要在看到获取利益的同时,能够看到并做好迎接挑战与压力的准备,按照“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优化并完善财务管理层次,帮助房地产企业借助流通环节对相关税费进行合理转移,在利用“营改增”的优惠政策给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扩大企业的业务合作范围。

2.选择符合“营改增”条件的供应商

房地产企业实施“营改增”后,就必须选择那些可以提供增值税票的供应商,否则就会因为不能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导致无法抵扣进项税额,就会给企业带来财务上的经济损失。所以,房地产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标准,除了要考虑常规的财务风险之外,必须把能否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首要条件。

3.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管理水平

首先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之能够及时掌握国家财务政策,尽快接受新的税收方式,学会新核算模式的应用和增值税票的开具,掌握增值税明细科目的设置,能够依据年度收入预算额有效控制月份销项发票的开具额,能够根据年度税金预算额有效控制月份进项税票的认证额。

其次,由财务人员负责给企业的营销、采购、工程等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营改增”知识培训,强化税务意识,保持有效沟通,确保增值税核算准确,抵扣链条完整。

四、结论

总之,“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大变动,对房地产企业的税金计算、发票使用、财务管理不可能不产生影响,其结果必然会出现有部分企业可以享受到“营改增”的减税利益,有部分企业则可能会增加税负。对此,企业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冷静分析学习,调节“营改增”的应用选项,以此为契机,利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稳健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影.任静 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分析和政策研究[J].经营者,2015(9).

篇12

0 引言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要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除了大胆引进世界优秀成果外,还必须将我国文化产业推向世界。这就需要搭建世界性的文化产业交流平台,实现对我国文化产业的新的文化滋养,提升其国际竞争力。要搭建这一平台就要选择和依靠恰当的语言载体。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门国际语言,再加上其在中国的广泛普及,英语责无旁贷地成为构建中国文化产业国际交流平台的不二之选。用英语实现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表达,将最大限度地增强中国文化产业的世界辐射力和同化力。鉴于此,要切实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类英语人才建设,其意义十分重大,值得学界仔细梳理与探究。

1 文化产业类英语人才界定

文化产业类英语人才指那些既懂文化产业专业知识技能又能用英语进行相关专业和职业交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此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掌握文化产业专业知技能和通晓行业规范与习惯是该类人才的首要职业素养,具备英语语言技能是该职业素养在国际舞台得以充分展现的保证。要培养此类人才,绝不可能通过将文化产业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技能机械相加而得;跨专业的甚至是跨学科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要求此类人员主体首先在实现知识整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自发的创新性与强大的整合能力是这类人才最突出的特点。只有兼备文化产业和英语语言两种知识技能又能将两者融会贯通的人员才称得上文化产业类英语人才。

2 切实加强文化产业类英语人才建设的意义

2.1 是适应文化科技化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趋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文化产业的引擎。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推进新兴文化产业发展,都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能够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创作力、感染力和文化的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①党的十强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通过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和服务品质,拓展文化服务空间,增强文化服务效果,推动优秀文化产品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推动更多富有时代气息、民族特色、反映中国文化原创性的文化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从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②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以先进科技手段推进文化内容创新。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是文化科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时代担当。③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文化科技化时代潮流不可逆转的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适时调整,积极应对。为承担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高职教育必须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学完整的学科体系。坚持创新培养,要培养出既懂文化,又懂市场、懂英语的外向型、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④为丰富充实文化产业人才的复合性内涵,推进我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文化产业英语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2 是提高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综合素养的客观要求

要加快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必须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提高其综合素养。国内学界关于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综合素养虽有不同的界定,但概括起来无外乎较好的文化素养、传媒知识、创新能力、市场运作能力及管理能力等。⑤其中文化素养无疑支撑是文化产业的精髓和根本,文化产业人才的文化素养高低则直接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语言既是文化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不仅是表达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是传播文化不可或缺的形式。培养文化产业英语人才,就是要整合人才的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寓文化知识于语言知识学习之中。学习英语语言,在文化层面起码可以达到三个目标。第一,通过展示中英两种文化的异同,使学习者形成文化对比,对英语国家的人们在行为举止、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有所认识,从而达到跨文化理解。第二,通过对英语文化现象的阐释,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增强其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第三,在上述跨文化理解和文化意识形成的基础上,引导学习者凭借文化知识来解决交流问题,使其掌握适合英语语境的正确交际方式,并能够根据英语语言文化来调整语言输出和输入,即最终形成学习者的文化能力。⑥要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人才,这样的文化能力显然是必备的素养之一。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培养文化产业英语人才,是提高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综合素养的内在和客观需要。

2.3 是发展文化产业所需人力资本和能力支持的有力保障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劳动者的知识、技术水平、劳动技能的高低不同,决定了人力资本对经济的生产性作用的不同。⑦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产业经济,不仅要培养更多的文化产业人才,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质量。相关研究表明,增值人力资本能够大幅度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增长。加强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再教育,如在岗培训,一方面,可以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另一方面,可以显著提升文化产业的增长。

随着实践的深入,中国与现代世界体系的联系和互动将更加紧密和频繁,中国文化产业市场与世界市场也将进一步融合。这将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不可逆转的步伐。一方面,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要迎接外来文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和借鉴国际文化市场中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经验。另一方面,还要推出中国文化,或者在凭借国际经验对中国文化进行改造创新的基础上推出中国文化。迎推之间的这一双向过程都需要合乎国际规范的专业交流。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英语将在大多数场合责无旁贷地充当交流的媒介和工具。就文化产业所需专业人才而言,其所需具备的知识素养将尽可能多地包括国际文化市场的相关内容,如国际惯例、国际法规等,甚至是可供中国文化产业填补的国际缺陷。但是,如果其中缺少相关的英语知识和英语交流的能力,无疑将严重削弱甚至损害职业交流的效果,妨碍我国文化和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进程。

因此,加强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细化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准和其应对国际融合的工作能力,使相关人力资本保值增值,加强培养文化产业英语人才将是有力保障。

2.4 是实施文化产业专门人才战略的有效途径

文化产业具有多学科、跨领域的特性。因此,要实现其快速持续创新发展,根本上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专才,实施文化产业专门人才战略。当然我们应该看到,在文化产业领域,高技术和高文化日益关联融合,这便对文化产业专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出了要求。其中之一便是要能够抓住机遇,多观察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而使自己走向世界。⑧加强本土培养人才与国外先进文化产业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其国际视野,打造其职业和行业能力的世界级水准。

文化产业英语作为面向职业目的的英语分支,是基础英语与文化产业相关行业结合而成的特色英语。除了基础性,它更多地表现出行业和职业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具有行业用语的功能。通过学习文化产业英语,旨在培养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具有职业英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⑨这样的人才不仅能够快速适应文化产业的职业岗位,更能够以英语为媒介而有效融入国外文化与社会经济环境。在我国文化产业不断走出国门寻求世界认同的必然进程中,文化产业英语人才的对外文化传播能力将成为有效宣传、推广我国文化的有力保障和可靠支撑。鉴于此,培养文化产业英语人才可以丰富文化产业人才的综合素养,切实满足文化产业人才的专门用途,是实施文化产业专门人才战略的有效途径。

3 结语

文化产业类英语人才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持续增长的有力保障,是支撑中国在国际社会和平崛起的重要因素。在我国文化产业经历了“十五”、“十一五”的起步阶段和“十二五”的快速发展阶段之后,终于迎来了“十三五”期间提质升级的攻坚时刻。大数据时代对文化产业的解构、变革与融合要求不断升级的人才支撑与之匹配。培养文化产业类英语专门人才,是顺应中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必然举措,这对于中国文化 “走出去”最终实现铿锵有力的世界交响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市州课题:文化产业英语人才建设与成都市城市软实力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SC13D006)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王志刚.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加强文化科技创新.经济日报,2011-11-27.

② 伍建国.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涵义的体会.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1.12.16.

③ 闻科.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开创文化科技工作新局面.艺术百家,2011(1).

④ 欧阳友权.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矛盾与对策.第九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的讲话.

⑤ 李后强,邓子强.发展文化产业应该实施资源转化战略.求是理论网,2011.12.19.

⑥ 李红恩.论英语课程的文化品格.西南大学,2012.

篇13

本文以中式英语的发展为研究对象,论述了中式英语的产生过程、原因及对语言学习者的影响,分析了其利弊。选题切合我国英语使用现状,收集了较多素材。全文结构较完整,但存在概念不清,自相矛盾,逻辑荒谬,语言极不通顺等问题。

首先,作者似乎不区分“论文”和“散文”的文体差别,如以案例代替研究背景,文献综述以What is Chinglish为标题,结论部分信口开河,充斥情绪化的口号式语言,而所作结论和前文没有丝毫关系。说明其缺乏论文写作的基本常识。

其次,作者对Chinglish的定义不清。文章没有给出研究对象的工作定义,而是拼凑他人理论,而这些理论又没有得到提炼和统一,导致后续各部分讨论范畴不一致,以及引用他人观点时标准不一,甚至所引用的部分语料并不能说明作者观点,文不对题。尤其是结论部分对Chinglish的界定与文章主体部分讨论的Chinglish内涵完全相反,十分荒谬。说明作者对所研究的问题基本概念模糊,反应了专业功底不扎实,态度不端正。  

再次,也是最严重的问题,作者在4.1节讨论产生中式英语的“外国文化”原因时,通篇谈论汉语和汉文化的影响,实在莫名其妙。且内容侧重翻译策略和技巧和中英文差异,有偏离主题之嫌。说明作者写作既缺乏逻辑,又不懂得安排材料。

最后,全文语言错误太多,文字水平太低,已严重影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