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信息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网络与信息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网络与信息论文

篇1

本文按照在线社交网络的不同应用方向,选取了CDBLP网、Arvix网、Wiki投票网络和Enron电子邮件网作为数据源。CDBLP网是一个以作者为中心的中文学术作者合作网站,文献原始数据库中包括了中国计算机领域各著名期刊历年的文章作者合作数据,其中作者的合作关系所构建的合作网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计算机领域的学者间合作情况。Arvix数据与CDBLP类似,为国外免费论文共享网站。本文将其数据集抽象为表现各个作者间合作关系的无向网络。Wiki是一个由世界上众多志愿者合作完成的在线免费百科全书,在众多志愿者中有一小部分是管理者。为了能够使一个普通用户变成管理者,Wiki使用了一种志愿者间相互投票决定的机制。该数据集已经在众多文献中被用来研究网络拓扑特性,比较有代表性。Enron电子邮件网数据用来验证弱连接对通过电子邮件收发方式进行信息传播的影响程度。由于对网络特性的相关分析只有在一个连通子图下才具有意义,因此在实验之前需要抽取数据集中的最大连通子图作为实验对象。本文采用UCINET网络分析集成软件抽取最大子图作为最终研究数据,采用广度优先的搜索方法寻找最大连通子图,从图中的任意一个顶点出发,找出该顶点的等价类,然后再找出该顶点等价类中各元素的等价类,直到顶点等价类为空集,所得结果即为极大连通子图。图1为CDBLP数据的最大连通子图,有462个节点、1950条边。图2为Arvix数据的最大连通子图,有5242个节点、28980条边。图3为Wiki投票数据的最大连通子图,有7115个节点、103689条边。图4为Enron电子邮件网络数据的最大连通子图,有36692个节点、367662条边。实验具体步骤如下:(1)通过朋友覆盖率指标,分别计算社交网络各条边的连接强度。(2)按照连接强度值对边进行排序,当移去强连接时按照强度值从大到小排序,当移去弱连接时按照强度值从小到大排序,从网络中分别移去占总边数10%、20%、30%、40%、50%、60%、70%、80%的连接,形成信息阻断网络。(3)在各个信息阻断网络中模拟信息传播,直到收敛。(4)计算收敛后网络中被感染节点的个数。实验结果如表1~表4和图5~图8所示。在表1和表2中,第一列代表所移去边的数量百分比,第二列、第三列分别代表移去强连接和移去弱连接时模拟信息传播后信息可以覆盖的范围。首先分析CDBLP和Arvix的实验数据。从表1中可以发现,当网络完整时,CDBLP网信息传播的范围为334个节点。当移去总边数10%的边后,移去强连接后信息扩散范围为322,然而移去弱连接后信息扩散范围为285,扩散范围为前者的88%。随着移去弱连接数量的增加,弱连接对于信息传播的阻碍作用也更加显著。Arvix网实验数据与其类似。从图5和图6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在移去弱连接为20%到30%时曲线斜率最陡峭,同时移去强连接的曲线依旧按照基本固定的斜率下降。随着移去边条数的增加,对弱连接的判断精度也相应地降低,因此朋友重叠率算法的效果会渐渐趋于好转。当移去连接数为50%到80%时,弱连接曲线斜率平缓,原因是此时网络已经被分割成小块,弱连接已经起到了对信息的抑制作用。当移去连接数为50%到80%时,强连接曲线斜率平缓并且基本没有变化,原因可能是移去强连接对信息传播的阻碍作用并不明显,其所产生的传播范围减小主要是由于连通性降低所致的。下面分析Wiki投票网和Enron电子邮件网的实验数据。从表3和表4中可以发现,移去连接后信息传播的范围基本没有变化。无论是移去强连接还是弱连接,对信息传播的阻碍作用均不明显,信息传播的范围只是随着移去连接数据的增加,图连通性的减弱而缓慢下降。从图7和图8中可以直观地看到,移去弱连接的曲线并没有比移去强连接的曲线整体斜率更加陡峭。两条曲线基本趋势一致,弱连接并没有显示出其对信息传播过程的阻碍作用。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去掉弱连接或者强连接并不能有效地对此种网络的信息传播范围产生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去掉弱连接对CDBLP合作网和Arvix网信息阻断的作用非常明显,而对于Wi-ki投票网和Enron电子邮件网,去掉弱连接或者强连接并不能有效地控制网络信息的传播范围。这一实验结果与之前第2节中的矛盾结论相一致。OnnelaJP等学者采用的网络是移动电话通话记录所形成的网络,这是一个信息网络而非实体关系网络。ZhaoJi-chang等人采用的网络是Facebook和YouTube朋友关系网络,这是一个实体朋友关系网络。通过本文的实验结果分析,可以认为社交网络应该分为实体关系网络和信息交换网络两种类型,而弱连接对于信息传播范围的影响与具体的网络类型有关系。通过作图分析以及具体数据分析总结两类网络之间存在着如下几点主要差异:(1)实体关系网络中存在着明显的社区特性,网络由多个联系紧密的社区组成。然而,在信息交换网络中并没有此类特性。(2)信息交换网络中节点的度数差异很大,有很多节点的度数在200以上,同时又有很多的节点度数仅为1。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信息交换网络中度的分布与指数和幂律分别类似。然而,在实体关系网络中,大多数的节点度数相对稳定,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实体关系网络中的度的分布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参考文献中移动电话通话记录所形成的网络与本文中的Wiki投票网络和Enron电子邮件网络同属于信息交换网络,在这一类型的网络中移去弱连接并不能实现对信息传播范围的抑制。而Facebook和YouTube等朋友关系网络与本文中的CDBLP合作网和Arvix网同属于基于朋友关系的实体关系网络,在这一类型网络中弱连接对于信息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弱连接的控制可以有效地实现对信息传播范围的控制。

篇2

先进的网络文化首先要是健康的文化,传播的是正确的信息,引导社会大众的精神文明建设;其次应该是全民参与的文化,网络文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公众的参与度,所以大众化是先进网络的又一个性质定位;最后网络文化应该是民族性的文化,是中国在信息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创新的代表。

2.1健康的文化。网络信息由于使用的频繁和参与人数的众多,所以造成信息量的庞大,以及包含信息的复杂性,在信息网中经常会夹杂一些不好的信息,比如我们经常会说,这些都是网络的信息化。建设先进的网络文化,就是以正确的思想和理念带动网络文化的传播,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先进正确的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2.2大众化的文化。网络使用的人数已经占社会上人数的很大比率,网络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娱乐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凭借电脑和互联网,足不出户都可以进行电子商务,及时浏览信息,方便快捷的查询资料,在网上可以自由、无限制地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进行网上求职和购物,这些都是网络信息化带给人们的便利。所以先进的网络文化一定是全民参与的文化。

2.3民族性的文化。当今世界的发展已经是网络信息化全覆盖,不同于以往的冷战、合作,整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有很大部分是通过网络信息化实现的。我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网络文化影响之下,如何在资本主义网络文化的侵蚀之下,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是先进网络文化必须要保证的前提。增强政治责任感和政治鉴别力,坚持正确的方向,用科学、有益的内容充实网络的环境,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理。

3如何建设先进网络文化

3.1政府加强对于网络的有效管理。政府通过主动引导,将网络文化发展向正确的方向不断引导,这样就能够避免某些“垃圾文化”通过网络信息对于民众心理的荼毒。政府的文化、部门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规,通过提高网络技术,借助技术手段提高网络监控,增加网络使用的安全系数,防止网站里不良信息的传播和流通,确保网络文化的信息安全和网络的健康、正常与规范化发展。对于先进文化的管理只有政府采取相关的强制性措施才能真正起到监管的作用,而且政府的管理能够从全局的角度对整个社会的网络环境实现整体的肃清与有效管理,政府只要出台相关的法律规定已经网站规定,就能有效地实现对于网络文化的管理。

3.2增加网络上道德约束的宣传。网络上的道德比社会上的道德更难维护,因为网络文化带有一定的虚拟性,所以没有准确的方式去引导,但是往往网络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网络上的反映和体现,最重要的是网络信息化的环境是全民参与和全部信息公开化,所以在相对的网络道德宣传上,比社会道德有一定的宣传与参与的优势。具体措施就是发动所有的网络信息系统,实现全民的监管,利用法律和道德的相互作用,这样能够减少网络上不道德现象的出现,提高广大网民的综合素质。

3.3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现代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对于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经常会有泄露的危险性,所以在建立先进网络文化的过程中,注意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同时在开发的软件中大力发展健康的软件,利用充满思想性、教育性的宣传软件占领网络文化前沿阵地,让先进的网络文化成为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有力手段。这是利用网络科技的手段来实现先进网络文化的技术基础,更是在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交往中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维护中华民族爱国爱民的优良传统,维护中国的文化安全。

篇3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而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技术的网络教育应运而生。上世纪90年代末,教育部推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拉开了网络教育的帷幕。新千年伊始,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则标志着网络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新时代新形势伴随着新新问题摘要:网络教育的突出特征如何?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产生哪些影响?二者的关系怎样正确看待?本文不揣浅陋,意在对上述新问题略作探索。

一、网络教育的突出特征

所谓网络教育就是把技术层面和行为层面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构建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在网络教育中,学习资源在最大范围内共享,形成最佳教育环境,保证学生个性张扬、思维创新的空间。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相比较,有以下特征摘要:

(一)交互性和开放性。在网络教育中,师生的双向互动、实时互动得到了加强。在和学生的交往和交流方面,教师少了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邮件或实时聊天的形式接收教师传来的教育信息。接受教师的个别辅导,也可以向教师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则根据学生随时发送的教学信息不断调整和改善教学,促进教学网络全方位的能动性的实时交互,使师生之间的不间断的交流成为可能,促进教学相长。网络教育由于技术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网络教育可以是实时的或非实时的,在线的或非在线的。网络教育使受教育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接受网络学习,且网络教育对所有个体都是开放的。个体不会因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被拒之门外,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教育。

(二)虚拟性和共享性。网络教育是虚拟的教育,它没有真正实物形态的教室等教育场所。受教育者不必天天去教室,只需进行键盘操作。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电子课本、案例等,在网络上开展实时或非实时的教学,同时利用后台管理系统对学生的作业、测试进行监控。网络中的资源是共享的,可以为网络用户所有。网络资源是数字化资源,它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因特网上有人类迄今为止最丰富的教育资源,任何人可以通过任何地点的因特网终端进入网络,享用网络资源。网络中的数据库、图书馆、信息库等都可以为用户所用。

(三)个性化和多样化。网络教育是基于个性的教育。学习者在网络中点击自己感喜好的知识,自主学习探索。他们又可以不受到主流文化和意识的控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视角来理解知识、发展个性、开发创新思维。

二、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一)网络教育解构了传统的师生关系。网络教育的出现使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网络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网络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缺乏了真正实物态的教室和学校,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复存在。教学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充分熟悉到自身角色在网络教育中的转变,由知识学习的指导者、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课程教材的执行者和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未来生活的设计者、知识体系的建构者、课程教材的探究者和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网络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网络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网络教育中的教学是以传者和受者相互功能的形式,以信息内容为主要熟悉对象,以自主的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在传统教育中,学生是以班级的方式同时同地学习,学生彼此互相影响,互相交流,共同参和。在网络教育中,时空的彼此分离决定了学生采取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个别化学习,很少受到教师和他人的干涉。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己的生活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布置如何学习。网络教育的教学方式的独特处还体现在技术媒体的应用上。传统教育中,教师主要借助黑板、粉笔、课本等辅助媒体,同时运用自己的语言、非言语行为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网络教育中技术媒体代替了传统的口头传授,教师主要依靠技术媒体传播教学信息,如教学软件、电子邮件、网上讨论、数据文件和数据库、在线学习管理系统等。

(三)网络教育更新了传统的教育观念。网络教育的出现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可能实现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从网络教育中受益并把学习贯穿一生。网络教育改变传统教育中片面注重现实、追求已有知识的观点。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网络教育有利于把学习中的他教转变为自教,网络教育中没有教师的压力和外在事物的干涉,学习完全自主。学生要想获取知识,只有自己去网络中寻求,去自主选择。网络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不断解构原有的知识体系,不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互补相长

(一)网络教育益于开发学生的智商,传统教育益于培养学生的情商。网络教育中的信息异常丰富,教学信息的多元化,可以激发学生对现代科学的向往。学生在网络中不仅要接受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判定、分析和综合。当学生从传统教育耗时重复的任务中解脱出来后,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索、学习和创造。虽然网络教育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但是网络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情商上却有较大的困难,因为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假如忽视学生情商的培养将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传统教育可以弥补网络教育的这一不足。传统教育十分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把握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以便在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篇4

2网络层面

计算机网络互联在大大扩展信息资源共享空间的同时,也将其自身暴露在更多危险攻击之下。信息系统也同样承担着非法接入、非法访问、病毒传播等风险。网络层面的安全屏障主要有:(1)路由策略。由于信息系统的网络大部线路是基于公网的VPN通道,因此在出口处的VPN设备必然要与公网连接,为防止来自公网的非法访问,内网用户的IP地址使用了RFC1918所定义的私有网络地址,这种地址外部用户不能够直接访问,同时连接外网的VPN设备也不把到公网的路由广播到内部网络。这样可以保证内网用户和外网用户双方都无法直接互相访问。(2)防火墙访问控制。在中心平台和每个地市中心节点都安装了一台做访问控制的防火墙,这台防火墙只允许内部数据通过,任何内外之间的直接访问都会被防火墙所隔离,有效的防止了外部非法访问。(3)多层面用户身份认证。在网络上用户的合法性和该用户拥有的合法权限均通过多个层面的身份认证系统来确认,这些认证包括VPN密钥认证、Radius身份认证、终端设备和数字密钥身份认证、业务系统登录认证等。如果黑客想要冒充合法用户进入时,由于没有密钥口令,连接请求将会被拒绝。网络最终要做到每个用户在信息中心登记后分配给其单独的用户名和口令,并定期更新口令。为了加强对用户的身份认证,还在应用层上对用户所持有的数字密钥进行验证,只有各方面信息完全吻合的用户才能被认定为合法用户,授予登录访问权限。而且因采用分层管理,合法用户也无法访问到与其无关的服务内容。(4)使用访问列表控制非法连接。访问控制列表是应用在路由器接口的指令列表,这些指令列表可以控制路由器的数据接收。通过灵活地增加访问控制列表,可以过滤流入和流出路由器接口的数据包。(5)设置网络防病毒系统。在系统中部署了网络防病毒软件,在省数据中心设置了一台防病毒根服务器,在各地市中心设置防病毒分支服务器。网络管理员只要定期升级根服务器,全省的防病毒软件客户端就可以通过分支的防病毒服务器随时自动进行升级。(6)通过访问控制隔断病毒传播途径。多数病毒的传播途径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当某种病毒流传时,根据其网络传播特点,在网络路由转发设备上制定相应的访问控制列表,就可将病毒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来处理,而不会大面积传播。

3应用层面和数据层面

应用和数据两个层面的风险主要有:非法用户(入侵者)对网络进行探测扫描、通过攻击程序对应用层主机的漏洞进行攻击、使服务器超负荷工作以至拒绝服务甚至系统瘫痪。由于系统采用的是基于公网的VPN技术,信息需要通过公网传输,在公网上,信息有可能会被人截获,造成信息泄漏或数据被修改后再发送,从而造成数据破坏。用于数据层面的屏障主要有:(1)在通过公网建立VPN连接时,所有传输数据都经过加密,以防止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听或篡改。(2)防止非法用户进入并攻击系统。首先是防止非法用户连接到内部网络,具体措施已在前面网络层面论述。而对已经连接到内部网络中的非法用户,要防止其对服务器进行攻击。解决此问题的措施主要有:①对关键服务器采用负载均衡交换机进行端口映射。负载均衡交换机对访问没有进行映射端口的数据包直接丢弃,使针对服务器的端口扫描和漏洞攻击无效,使非法用户无法远程对服务器进行直接访问,也就不能发起直接攻击;②入侵检测系统随时对入侵行为进行报警和记录。在数据中心和各地市中心都配置了入侵检测系统,随时监控着网络上的数据流量,检测到攻击特征的数据后立即告警,以便迅速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同时也为事后审核及追查攻击源头提供参考;③使用漏洞扫描系统进行主动的安全防护。信息中心配备了便携式的漏洞扫描系统,由管理员根据需要不定期的扫描系统内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漏洞,通过自身的主动监测,发现系统漏洞并及时弥补,对网络入侵做到防范于未然,同时建立系统安全报告,对整个系统的安全状况提供客观的评估标准。

篇5

3.智能知识表示技术。知识表示技术是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的关键技术,其主要的功能是将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及其之间的关系编码成适合计算机使用的数据结构。当前主要的知识表示技术有以下几种:①语义网络表示技术。这种分类技术主要是利用节点和带标记的向图来描述事件及客体之间关系。这种技术一般适用于非常复杂的关系领域。②产生式规律表示法。产生式规律表示法,一般用以表示具有因果关系的知识。③框架式表示技术。框架式主要用以描述对象属性的数据结构。框架式表示技术将事物的各个方面以“槽”的形式(结构)表示,而每个“槽”又具有不同的侧面,每个侧面用若干个数值表示。常见的框架式结构有树形结构、拓扑结构,链式结构等。④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法。这种表示技术能够像框架式表示技术一样将对象进行分类式描述,并且根据一定的层次形式组织这些描述。因此,这种分类技术的结构化以及模块化程度很高。

4.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通过对自然的词法、句法、语义以及语用等方面的分析,从而实现对自然语言的正确理解。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技术:①智能句法分析技术。这种技术针对句子中的单词序列,制定相应的句法树,用以表示单词与单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从而实现对句子语法的理解。当前主要的句法分析有扩充转移网络语法、词汇功能语法、广义短语结构语法、功能合一语法、定子语法等。②智能语义分析。在句法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语义网,从而实现对句子语义的理解。

5.语料库技术。语料库是自然语言材料的集合,其主要包括自然语言的词法、句法、语义等语言材料。语料库本身不直接参与自然语言的处理,而是为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提供必要的语言素材。

二、图书馆智能检索系统的应用

智能语义网格信息检索系统是当前最为先进的信息检索系统,对于提升信息检索质量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智能语义网格信息检索系统所使用的是智能语义网格技术,其本身是一种高性能的信息共享技术,具有信息无缝自动化提供功能,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支持多机器的信息处理。采用智能语义网格技术,信息检索系统能够实现更为优越的人机互动功能。其不仅能够将现有的信息资源以及服务转换成计算机可以理解和可以处理的数据,并且能够将其转换成用户可以理解的自然语言,从而实现计算机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的无缝转换。智能语义网格检索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信息检索技术所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信息规范及组织问题。传统信息检索工具在信息规范及组织问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从而导致信息集合与用户需求匹配率不高。而智能语义网格检索技术能够将各种无序的资源采用规范化的形式加以组织,从而使用户更为高效地获取信息。二是语义互联。传统信息检索系统不能够有效地识别用户所输入的自然语言。智能语义网格检索技术在语料库的基础上,实现了自然语言的精确分析,从而提升了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识别度,提升了检索的准确性。三是智能聚合。传统信息检索技术在信息聚合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聚合度不高,以及聚合时间过长,都不利于提升信息检索质量。而智能语义网格检索技术则能够充分调动资源间的互操作,使各种资源能根据用户需求被整合在一起。

篇6

1.1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作为世界重要的经济发展大国和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额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80%的进出口贸易货物运输和中转业务,以及大部分国际航空货物运输都是通过货运企业完成的,在现阶段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的外向型发展仍将保持一定的速度,经济发展的国际依存度亦将保持较高的水平,随之而来的外贸规模的扩大和外贸活动的升级,对于中小货代企业在外贸活动中的实物运输环节的服务速度和服务质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国外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

中国加入WTO后,随着货代市场的全面开放,一部分外资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它们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遍布全球的网络和管理优势,以强劲的势头抢占中国货代市场份额,对中国国内的中小货代企业造成很大冲击,面对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和机遇,我国中小货代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通过整合自身资源,开辟新的发展领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发展壮大。

1.3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它直接将供给主体和消费主体连接起来,使过去分散的海运、陆运、空运、仓储业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比货代更全面、更系统的综合服务,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大多数中小货代企业已不能满足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其管理理念比较落后,提供的服务简单且范围小,服务方式单一,更没有主动细分市场、研究市场变化和对客户的需求心理进行市场定位,企业一直处于低层次的经营状态,无法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方案,更不用说供应链的组织能力。

2金融风暴下,我国中小货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盈利方式不合理,缺乏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货代企业服务范围仍局限于提供揽货、订舱、报关、报检、进出口单证制作和货物运输等中介劳务服务,尚不具备独立的增值服务能力,差价和订舱佣金仍然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企业忽视了对市场需求的细分,服务缺乏特色,难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货源结构看,国内中小货代企业主要以承揽出口预付货为主,营销手段主要靠比拼低运价和社会关系,而对已超过我国对外贸易比重80%的FOB指定货,由于缺乏海外网络因素,往往力所不能及,由此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小货代企业竞争力弱,业务可替代性强,客户稳定性差,专业化服务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低下,在此种情况下,中小货代企业很难与大型货代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抗争。

2.2企业规模偏小,网络信息化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中小货代企业技术设备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85%的中小货代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收集、存储、管理和利用的能力较弱,对信息化的运用多数停留在单机商务应用阶段,很多企业还没有网上主页,更谈不上有自己的局域网。所谓的信息化往往只是使用电子邮件以及利用办公室软件制作简单的表单文档,只有为数不多的中小货代企业能够开展基于网络为基础的物流管理、网上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电子商务活动,而货运作为国际运输的一项辅助服务,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有网络支撑,否则,既缺乏滚动发展的后劲,也使满足客户需求的理念流于形式。

2.3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盈利空间逐渐缩小

货代企业靠服务求生存、求发展,优质服务是货代企业生存的支柱。但很多中小货代企业在营销手段上更多地依赖低价倾销和“机会主义”,忽视了对市场细分的理解和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的把握。企业之间不是以服务质量争取货源,而是单纯依靠打价格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这种低层次的价格竞争,给行业的形象和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于此同时,随着相关政策的全方位放开,国内外竞争主体的日趋增多,信息的高速流通和共享,使航运运价越来越公开、透明化,中小货代企业的利润空间正在逐年下降。

2.4专业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是个人就可以干货运”,这是前几年社会对货运企业人才观的写照,虽然货运的培训在不断发展,最近几年有所改观,但多数中小货代企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相对偏低,企业普遍缺乏精通有关业务的专业人才,这主要表现在包括高层管理者在内的从业人员大多数为“半路出家”,基本上靠经验来经营业务和管理企业,学历教育、专业背景、语言功底等不高,企业现有业务人员亟待进行普遍的规范化培训,可以说人才瓶颈是制约中小货代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3我国中小货代企业应对金融风暴的若干对策

3.1寻找市场定位,进行服务创新

准确的市场定位,既可以避开竞争对手强势的领域,又可以极大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资源,争取更大的利润增长空间,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货代企业必须勇于超越传统货代服务模式,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实现创新,首先,要从被动服务、完成客户指令转为主动出击、挖掘客户潜在需求,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其次。要不断创新服务内容,根据客户需求,在各项功能的基本服务基础上延伸出增值服务,以个性化的服务内容表现出与市场竞争者的差异性。同时,要根据客户需求,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战略,与客户共同寻求最佳服务方式,实现从短期交易服务到长期合同服务,从完成客户指令到实现协同运作。中小货代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服务创新才能适应客户需求的广泛化、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才能开拓新的市场并持续地占领市场份额。3.2完善信息系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于货代企业而言,信息不仅仅包括单纯的与运输、包装、装卸、存储等活动有关的信息,还包括与其他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如商品交易的信息和市场信息等。中小货代企业只有不断的完善网络信息系统,才能利用这些信息对物流过程中的各个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控制、协调和管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供应链中的货物运输变得越来越“可视化”。通过信息的不断传递,企业一方面把不同层次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另一方面把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通过信息技术处理人、财,物之间的关系,既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提供了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的物流服务。

3.3加大人才培养,向知识型货代进军

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根本而言是企业员工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对于货代企业而言,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从事这项业务的人员必须全面地掌握有关国际贸易运输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办事能力,熟悉各种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运输路线和运输手续,了解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及其法律规定、习惯做法等,精通国际货物运输中各个环节的种种业务,与国内外有关机构诸如海关、商检、银行、保险、仓储、包装、各种承运人以及各种人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和密切的关系。中小货代企业应通过持续进行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培训,实施合理的继续教育并辅之相关的晋升制度,从而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

3.4加强企业联合。实现规模经营

中小货代企业由于规模、资金、实力等自身因素的限制,导致其在面对大型货代企业和物流企业的竞争时往往处于弱势状态,如果企业通过联合、合并、控股等形式,以资产和效益为纽带,打破地域、行业、企业等界限,则可以壮大自身实力,实现规模经营,在业务上,通过空运销售、海运订舱等经营方式,促进货源的规模化、集约化;在财务上,通过集中融资、吸纳外资和民间资本,从资金上为推动战略联盟提供保障;在管理上,进行体制创新,整合货代固有资源,以联盟整体名义进行市场竞争,推动其发展壮大。中小货代企业通过联盟,可以发挥规模效应,以较小的成本实现与客户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货物跟踪,从而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横向联合,企业之间可以各取所长、相互合作,达到共赢的目的,从而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3.5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篇7

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外界网络对计算机的非法入侵,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它是一道隔离本地网络和外界网络的防御系统,能够有效地隔离风险区合安全区的连接,是一种高效的网络安全模型,因此用户要提高防火墙的等级。

3)加强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技术是指制定相应的网络访问规则,部分网络允许被访问,而部分网络禁止被访问。通过访问控制技术能够降低网络被攻击的概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访问控制策略的制定包括入网访问控制环节、网络权限划分环节、客户端防护策略制定三部分组成。其中入网访问控制是网络的第一道关口,一般都是通过验证用户账号和口令来控制。因此,为了提高计算机使用的安全性,用户应尽量使账号和口令复杂化,并定时对其进行更改,防止他人盗窃。

4)建立安全实施防御和恢复系统

众所周知,计算机本身具有一定的漏洞控制能力,但是不能长时间地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因而当发现网络信息被破坏的时候,应该及时地做出一些补救方案,使丢失的信息或者资料能够尽快恢复,减小损失。为了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就需要建立安全实施防御和恢复系统,包括安全检测预警机制、安全反应机制、入侵检测机制以及安全恢复机制。

5)采用信息加密和认证技术

当前受大众欢迎的电子商务就是依靠加密技术作为保障的。信息加密是阻止他人恶意地盗取或者破坏信息,能有效地保障信息的机密性。而认证技术可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使信息不被他人恶意更改,在开放式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安全防御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为了保障计算机内数据、文件、口令等重要信息不被他人盗取,就需要对信息流通过程中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认证处理。常见的信息加密方法有三种,即链路加密、端点加密以及节点加密。

2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的关键技术

1)设置密码技术

为了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保证信息安全的最基本的方法。首先,对需要保护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可以防止信息被非授权用户所访问。其次,密码技术的采用使得网络信息多了一层保护壳,即使信息被不法分子盗取,但是却很难破解其中的内容,有效地防止了信息的外泄。

2)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技术能够有效地对网络进行安全防范和保护,主要是防止用户对资源越权使用现象的出现。使用访问控制技术时,用户在使用某些特定的网络资源的时候需要进行身份验证,从而确定用户是否具有使用权。该技术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访问网络的行为,减小了网络信息被侵犯的可能性。

篇8

应用网络信息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信息化教学应该迎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然后将所授课内容进行网络信息化数据规整,集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效于一体,图文并茂,引人入胜,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宽松、快乐、生动的氛围中学习、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视觉、听觉一体化的网络教学方式能够更快、更持久地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对教学内容吸收、理解得更快更深。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拓展了空间。如在学习《海上日出》一文时,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播放海上日出美丽景色,让学生通过图文声像,构造出直观性、情感性融为一体的富有感染力的理想境界,把学生带入奇妙无比的大海之上,观看神奇的海上日出。与此同时,再让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将呆板的文字转化为想象中的情景、变化成动态的画面,就如同身在其中一样,去感受日出十分的美丽画面,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陶冶性情与情操,让学生真正体会学习中的乐趣和美好。应用网络信息化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信息化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事半功倍地达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疑难点问题。它通过声音、图像、文字、色彩、音乐等对教材进行深入浅出的诠释、演绎、引导,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身临其境,可以使学生快速接受、吸收繁杂的知识,更能够直观、生动地去切身体会教学内容。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针对性较强的知识加以分析、整合,增强兴趣性,使教学内容变得易于接受,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品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用网络信息化教学启发学生想象力语文学科的开放性,是它区别于其他知识性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必然要求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要有创造性。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生动的动画、视频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真正感受进而展开联想,让学生进入角色,塑造学生多元化、具体化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空,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3网络信息化教学体系能够为学生提供巨大的学习平台

应用网络信息化教学使自主式学习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学习语文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与分享。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不再满足于一些课本上的知识,而是更倾向于在课堂之外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来获取、学习知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布置的作业并没有个体的针对性,学生回到家中只是完成作业,不能满足全部的需求,而多媒体和互联网则正好填补了这个不足。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方式有针对性学习或弥补自己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这就是所谓的自主式学习方式。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推进,学生的自主式学习方式更受到学生的青睐,进而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学校推广的“生本教育”的前置性作业就是自主式学习的很好典范。教师将自己设计好的“课前小研究”、课件放于网上,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前设计、布置的作业在家通过互联网进行预习和准备,查找、弥补课堂学习中的不足。在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中,学生是该学习过程中的完全主体,真正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实现自主学习。事实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全方位素质。应用网络信息化教学使语文学习广泛涉猎语文学习必须广泛涉猎,但广泛阅读、多方涉猎,在语文教学中一直难以实现。网络信息化教学则解决了这一瓶颈问题,在这方面拥有极大的优势,学生可以应用网络信息化拓展阅读选择的空间,获得极大的选择自由。喜欢《西游记》而不读《水浒传》,爱读金庸而不爱读冰心,并不妨碍学生学好语文。应用网络信息化教学使经典诵读成为习惯经典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必修内容,学校近期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微课”教学。不同年级的教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在网上下载经典诗词,精心制作课件,或提前布置学生上网搜集,查找经典诵读的有关资料,在每天晨读时间进行诵读经典“微课”教学。现在每个班级的学生每天清晨都会自觉播放诵读内容,使得诵读经典成为一种习惯。

篇9

1)网络信息主体要调查了解其他主体的相关状况。网络信息主体在与其他主体进行信息交流、组建网络信息生态链之前,可事先对潜在的、可能与之组建链的主体进行调查了解,考察这些网络信息主体的信息供给能否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或自身的信息供给能否满足其信息需求;考察这些网络信息主体的利益诉求是否与自身相吻合,能够达到利益的协调和平衡;考察网络信息主体间所使用的网络信息技术是否兼容且基本水平相当;考察这些网络信息主体是否都能够认同某一运行规则,并按照这一规则参与信息流转活动。尤其是在网络信息生态链形成阶段起主导作用的网络信息主体,一定要认真了解其他潜在节点的相关状况,选择合适的节点与之组建网络信息生态链。部分有条件的组织型网络信息主体甚至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来考核潜在节点,并择优与之建立信息流转关系。

2)网络信息主体之间可建立试合作关系来测试彼此之间的匹配度。网络信息主体在充分了解潜在节点的状况以后,可择优与部分潜在节点建立试合作关系,通过尝试性的信息流转来进一步考察主体之间的适合匹配程度。试合作较为成功的网络信息生态链,链上主体可考虑从试合作关系逐渐转换为正式合作关系,逐步建立一些初级的、稳定性逐渐加强的共生关系、互动关系和互惠关系,同时尝试性地吸纳新的适合匹配的网络信息主体,以壮大网络信息生态链,使其不断发展进入繁衍阶段。试合作不成功的网络信息生态链,可替换新节点重新建立试合作关系,直至选择到合适的节点为止。

1.2激发网络信息主体的信息交流需求

网络信息主体的信息交流需求以及由主体利益诉求心理所引发的信息交流需求是网络信息生态链形成的直接动力和根源所在,是网络信息生态链形成的重要拉动力量。因此在网络信息生态链形成阶段要注重网络信息主体信息交流需求的激发和培养,来拉动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

1)网络信息主体要注重挖掘和表达自身的信息交流需求。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中,每个网络信息主体都具有信息交流需求,主体要注重对自身信息交流需求的挖掘,归纳总结出自身的信息交流需求产生的动因、产生的时间、需求的内容、需求的形式等。同时,在网络上通过各种方式将自身的信息交流需求表达出来,让其他网络信息主体有所了解,使其能够与自身所掌握的信息或自身的信息交流需求进行匹配。在两者相匹配的情况下,就能激发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

2)主导型网络信息主体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其他主体的信息交流需求。与其他普通的网络信息主体相比,主导型网络信息主体作用关键且有能力去激发和培养其他主体的信息交流需求。因此,这些网络信息主体要注重对其他主体信息的搜集,并对搜集的各种信息进行挖掘分析,以了解其他主体的信息交流需求,以及产生需求的内在动因;结合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节点满足其需求,并达到自身需求满足的目的,建立网络信息生态链。

1.3充分利用外力的推拉作用

促使网络信息生态链形成的外力包括:政府政策、第三方机构以及网络信息技术。这些外力能对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起到较大的推动或拉动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些外力的推拉作用,促使、加快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政府可通过颁布各种财政税收、金融贷款、主体准入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措施来拉动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自身质量较高的组织型网络信息主体要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各种优惠扶持措施,联合其他主体形成网络信息生态链。第三方机构通过制定行业规则、公布行业发展状况、未来发展趋势等,约束网络信息主体信息活动并为网络信息主体提供各种信息,促进和拉动行业发展。网络信息主体要在相关机构制定的行业规则下,通过了解机构发展的行业状况、未来发展趋势等,结合自身的特色,主导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或主动参与到合适自身的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活动中。网络信息技术是网络信息生态链形成的基础和支撑,技术的不断革新对链的形成起到较好的推动或引导作用。网络信息主体要不断革新自身所应用的网络信息技术,为新的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作好准备。

2网络信息生态链扩张阶段培育策略

网络信息生态链形成以后,开始快速繁衍,进入扩张阶段。在这一阶段,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网络信息主体加入到该条网络信息生态链中,链的规模不断扩展;节点实力要得到较大的提升,创造的价值要不断增加;在节点间需要形成良好、稳固的协作共生关系。基于此,该阶段的培育策略如下。

2.1主导性节点要注重和加强自身的发展

1)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主导性节点发展方向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节点将如何发展,也会影响到整条链的发展方向。主导性节点在选择发展方向时,因结合自身的特点、功能应用状况、已经拥有和能够获得的资源、节点的外部环境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来选定自身的发展方向。此外,主导性节点在选择发展方向时,还要考虑到链上其他节点的发展情况和方向的选择,以及所在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类型、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与之大致保持一致。如果节点之间的发展方向以及节点与链之间的发展趋势存在较大的冲突,不仅不利于节点自身的发展,使节点发展受到种种限制,而且会影响到节点之间的联盟与合作,严重状况下甚至会导致整条链的解散和消亡。此外,在确定发展方向时,节点应首先制定出发展方向的几种备选方案,然后通过反复的比较和评价,选择出最优的发展方向,并注重发展方向的可行性。

2)找准自身的网络信息生态位并不断巩固和调整。主导性节点要找准自身的生态位,并确保生态位的明确清晰。具体而言,节点首先应检查自身是否具有明确清晰的定位,如果没有则应根据自身的性质、在网络信息生态链上所处位置、链上分工的要求、自身的信息能力等,确定自己的网络信息功能生态位,然后,根据功能生态位的定位状况,结合网络信息生态链和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资源状况、节点自身的发展方向、节点的特色和竞争能力,确定节点的资源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节点找准自己的网络信息生态位后,要在节点、链和环境的不断变化发展之中保持生态位的合理性和环境适应性,就必须要巩固和调整自身的生态位,以便不断完善,形成优势。其中,网络信息生态位的巩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巩固自身基础性的发展空间,注重自身角色、功能的不断完善和资源的获得和可持续利用。二是注重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通过竞争优势来巩固自身网络信息生态位。网络信息生态位的调整包括生态位的扩展、压缩和移动。生态位扩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一是随着节点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实力增强,节点可以在已有的网络信息生态位基础上开发出新的网络信息生态位,包括创造出新功能、承担新角色、引入新资源和扩展新的信息时空。二是通过节点竞争力的增强,获取或占据原本属于其他主体的资源和信息活动时间空间。三是通过节点之间的合作,通过共享来获取新的资源和时空范围。在主导性节点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生态位压缩的状况。一是节点与同类节点之间重叠度较大,竞争日益激烈时,节点为了避免过度竞争而压缩自身的生态位。这时,节点应该撤销对竞争过于激烈的功能、角色的掌握、资料的占有以及信息活动时间空间的占据,取消相对劣势的功能和角色以及为这些功能角色的实现所投入的资源、时间和应用的空间,将资源、时间和空间都投入到具有优势的功能和角色中来,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当节点的某些功能角色难以实现、某些资源占有和利用的难度和成本加大、开展信息活动的某些时间和空间难以得到保障时,节点需要压缩自己的生态位。这时,节点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综合衡量实现这些功能角色、获得这些资源、时间空间的利弊,去除掉一些不必要的投入,减轻节点的运营负担。节点网络信息生态位的移动一般发生在节点自身或其他与该节点联系紧密的节点或节点环境发生突变时,这时,节点为谋求新的发展,就必须抓住机遇,开辟新的生态位。总之,节点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特点选取适合自身的、能促进节点发展的生态位调整策略。

2.2加强集聚主体间的协作

在扩张阶段,不断会有主体集聚到网络信息生态链中,链的规模快速扩大。但仅仅是主体的集聚还远远不够,还要在集聚主体间建立协作机制,确保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正常运行,结构不断完善,并创造更高的价值。链上节点间需建立的协作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价值分配机制、信任依赖机制。合理的价值分配机制不仅是网络信息主体集聚到网络信息生态链上的前提,也是节点之间信息交流、相互协作的前提。价值分配机制的建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各种类型的价值进行分配。网络信息生态链所产生的价值包括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素质价值以及形象价值4种形式,在建立价值分配机制时,要注意考虑各个形式价值分配的合理性、不同形式价值之间分配的合理性以及整个价值分配的合理性。第二,在不损害链的利益和目标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各个节点的价值需求。要尽量考虑到各个节点的价值需求并予以满足,既提高价值分配的效率和价值的利用率,又提高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和谐度。第三,要充分利用价值的共享性进行共享式分配。在4种形式的价值中,文化价值、素质价值和形象价值是具有共享性的。这些价值在分配时,要尽最大可能的共享分配,提高价值分配范围和利用率。第四,不断调整价值分配机制。在价值分配机制形成以后要根据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演进情况,对分配机制进行调整和维护,使其能够不断满足节点新的需求,自身不断合理优化。节点间需建立信任依赖机制,减少节点之间的不确定性、降低节点之间交互成本、提升节点之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第一,信任依赖机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信任可以分为3种类型:基于制度的信任、基于认同的信任和基于信誉的信任。基于制度的信任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力,因为该强制力的存在使交易者的行为被限定在可预期的范围之内,因而值得信任。基于认同的信任指具有共同偏好和利益的人之间的信任。基于信誉的信任是指一个人为了长远利益而自愿选择放弃眼前骗人的机会。一般来说,节点之间的信任依赖机制应该经过一个基于制度的信任到基于认同的信任,再到基于信誉的信任的建设过程。第二,节点要注重自身信誉的提升。基于信誉的信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信任依赖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节点能够自愿地遵守当前的规则、制度,能够在网络信息生态链上创造一种良好的协作氛围,有利于协作的实现和稳固。

2.3注重资源的积累

资源是网络信息生态链及链上各主体开展各项信息活动的基础,也是链和主体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网络信息生态链扩张阶段规模的急剧扩大必须大量的信息、人力和资金资源作为支撑。首先,网络信息生态链本质上是一条信息流转链,信息是链上最关键、最核心的资源,是其他一切资源的基础。信息的积累不仅为节点的信息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也是信息再生产和再创造的基础。因此,网络信息生态链上各节点要注重采用网络检索、门户网站及论坛搜集、节点交流搜集、在线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日常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加强节点之间信息的共享,减少单个节点信息搜集工作量,扩大节点的信息拥有量,提升信息利用效率。其次,网络信息生态链上大多数的信息活动和创新活动都需要人来完成。人力资源是影响到网络信息生态链未来成长潜力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网络技术人员在网络信息生态链和组织型节点演进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网络信息生态链要注重人才的集聚,尤其是组织型节点要注重人才的招聘、培养和利用。最后,资金也是网络信息生态链演进所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网络信息生态链上资金的积累需要组织型节点来完成。因此,组织型节点要通过各种方式争取到各种类型的融资,并对筹措到的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确保财务体系的有效运行,并能够抵御各种财务危机。

3网络信息生态链整合阶段培育策略

3.1主导性节点要注重自身结构的调整优化

在网络信息生态链整合阶段,主导性节点要注重自身结构的调整优化,不仅能在网络信息生态链整合兼并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而且能起到优化整个网络信息生态链的作用,使网络信息生态链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尽快进入完备阶段。

1)主导性节点要合理地设置各个信息处理部门,使各部门之间不存在信息处理功能的重叠,整个主体不存在信息处理功能的缺失;合理设置各个信息处理部门所承担的职能和角色,既不能过大,导致部门工作难以开展,也不能过小,使得部门冗杂,降低信息流转效率;去掉不必要的信息处理工序和信息处理部门;采用先进、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

2)强大的主导性节点在整合阶段会整合兼并其他一些弱小节点,自身结构会发生变化。基于此,主导性节点要结合自身与链的状况、节点间合作与竞争状况、链与链之间的竞争状况等不断优化调整自身结构,直至网络信息生态链较为稳定、节点自身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为止。

3.2确保节点间整合兼并的适度合理性

在网络信息生态链整合阶段,要确保节点间整合兼并的适度合理性,避免过度兼并融合,确保链结构的合理性,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不同类节点间整合兼并的合理性,确保链长度适中;第二,同类节点间整合兼并的合理性,确保链宽度适当。不同类节点间整合兼并合理性策略包括:①根据网络信息生态链所属类型、功能、结构、特点、运行效率等确定不同类节点的适合数量,即链的合理长度。②根据所确定的合理数量,在主导性节点的引导下,合理地在不同类节点之间进行整合兼并,例如由具有富余能力的、功能强大的节点兼并其上下游分工过细、不必要的辅节点等。③避免过度整合兼并,过度整合兼并会导致链的长度过短,专业化分工不明确,节点核心竞争力不强、业务活动分散,信息流转不充分,也不利于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演进。同类节点间整合兼并合理性策略包括:①根据网络信息生态链上同类节点的多样化需求,每一层级节点间竞争的激烈程度,上下游节点数量、信息能力匹配的合理程度,链上信息流转速度和质量的总体要求等确定网络信息生态链不同层次最适合的节点数量,即链各层级的合理宽度。②根据所确定的节点数量,进行同类节点间的整合兼并。③避免同类节点间过度整合兼并,某一层级节点数量过少,确保当上游某一网络信息主体功能崩溃时,下游主体仍可以从其他具有相似功能的主体那里获取信息,网络信息生态链不会断裂仍能正常运行,链结构的稳定性得以保证。

3.3优化节点间关系

网络信息生态链结构的调整和节点间的整合兼并不仅不利于链上节点间关系的维持,也会影响到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稳固,更有甚者,会导致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断裂。因此,在这一阶段,网络信息生态链尤其要注重节点间关系的优化,确保链上存活下来的节点之间能保持良好的关系,进而确保网络信息生态链的顺利演进。

1)在不同类节点之间建立互利共生关系。前一阶段建立的价值分配机制、信任依赖机制,为节点间互利共生关系的建立创下良好基础。在这一阶段,除了要维护并优化这两种机制外,还需要构建不同类节点间的战略协同。各类节点战略协同是指各类节点在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资源配置方面,按照统一的计划或意图协调一致的行动,实现节点之间发展上的协同性。战略协同是不同类节点实现并维持互利共生关系的重要要素之一。如果节点目标、方向不一致,必然会发生冲突,会对互利共生关系的建立产生不利影响。此外,互利共生关系的建立还要求节点不仅关注自身所获得的价值,还要关注共生节点能够得到的价值,节点间形成一种利益、价值共赢的共同体。

2)同类节点之间宜建立适度竞争关系。同类节点之间的适度竞争能促进节点多样化发展、信息流传途径的多样化,能促使节点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能力、合理配置资源、调整组织结构、注重技术创新,与时俱进不被淘汰。存在激烈竞争关系的同类节点可通过整合,减少同类节点的数量降低竞争程度,也可以通过采取生态位错位策略来降低竞争的激烈程度。采用错位策略,就是通过优化、调整节点功能、资源、时间空间生态位,将同类节点之间生态位重叠的部分分离开来,使节点之间尽可能地减少生态位的重叠。具体而言,节点要结合自身生态位的优势,以及同类节点生态位占位情况,选择自身已经占据且竞争力相对较强的生态位,放弃不具优势或竞争太过激烈的生态位,或者寻找生态位的空缺,改变自身现有的生态位,占据空缺的生态位。处于强势地位的节点适合采用前一种生态位优化策略,处于弱势地位的节点适合采用后一种生态位补缺策略。不存在竞争关系的同类节点间可以通过引入适当竞争机制使节点之间存在适度竞争关系。例如,网络信息消费者之间可能不存在竞争关系,而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最容易引起消费者之间竞争的就是信息的价格,因此可以在消费者之间引入价格竞争机制如竞价销售、拍卖等方式,使消费者之间存在适度的竞争或协同竞争。其他类型不存在竞争关系的节点之间可以采用优胜劣汰、排位机制等方式使节点间产生竞争。

4网络信息生态链完备阶段培育策略

网络信息生态链发展到完备阶段,整条链成熟稳定、完备有序,节点数量和链的规模达到最佳状况,基本不再发生较大变化和调整,节点间形成良好的连续共生、互惠共生关系,在整个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中发挥自身独特的价值。这一阶段演进要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使网络信息生态链维持在这一成熟稳定的状态中,不出现衰退或消亡。该阶段的培育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提高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稳定性

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稳定性是指处于平衡状态中的网络信息生态链抵抗外界环境变化和干扰并维持稳定状态的能力。网络信息生态链稳定性的提高可以通过提升链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以及恢复力稳定性来实现。网络信息生态链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负反馈是指使系统输出的变动在原变动的方向上被减弱或逆转的反馈。其作用是能够使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抗干扰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使网络信息生态链在“理想状态”附近获得必要的稳定。同时,网络信息生态链不同种类网络信息主体组成越复杂、链的功能应用越健全,自我调节能力也就越高。因此,网络信息生态链在成熟阶段也要注意保持网络信息主体的丰富多样性,不断优化链的功能应用;加强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对外交互。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网络信息生态链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维持原状的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与节点数量种类、信息流转途径以及信息流转效率有关。节点数量种类越多,信息流转途径越多,信息流转效率越高,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因此,网络信息生态链在这一阶段要注意保持链上主体的多样程度、主体生态位的合理错位、节点组合的科学性、网络信息生态链层次结构的完整性以及信息流转的高效性。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网络信息生态链受到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高低与外界干扰的大小、外界环境、链的结构相关。外界干扰越小,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环境条件越好,链的结构越简单,链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因此网络信息生态链在这一阶段要不断优化稳定自身的环境,查漏补缺,降低环境对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干扰强度。此外,由于链的结构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存在相反的影响,因此,要注意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使链的结构保持在最合适的状态,确保网络信息生态链具有一定强度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4.2控制网络信息生态链的规模

网络信息生态链到了完备阶段,节点之间联系紧密并建立互利共生关系,价值分配机制和价值共享机制趋于完善;各个节点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快速发展和整合兼并,自身也趋于完善,并处于巅峰和稳固状态。在这样一种状态下,节点不会随意退出网络信息生态链,也不会突然衰亡。但是由于处于成熟状态的网络信息生态链对于网络中的网络信息主体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主体可能会选择加入到网络信息生态链中。新加入的节点要融入到网络信息生态链中,不仅需要与原有的节点进行交互,而且会参与到链的价值分配和价值共享中,可能会打破网络信息生态链原有的稳定状态;新加入的节点与网络信息生态链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来相互适应,并且新加入的节点可能存在质量不高、不完善等问题,这都会加重网络信息生态链的运行负担,降低网络信息生态链的运作效率。不仅如此,链上组织型节点规模的任意膨胀、随意扩张也可能会给链上其他节点带来竞争压力,造成链上资源短缺,打破原有的价值分配机制,从而打破网络信息生态链原有的平衡稳定状态。因此,要严格控制网络信息生态链的规模,包括控制组织型节点的规模和控制链上节点的数量。对于组织型节点来说,节点不能随意的扩展节点网络信息生态位的宽度,或移动生态位;慎重对待组织型节点尤其是主导性组织型节点的并购重组;控制组织型节点人力资源数量。对于网络信息生态链来说,网络信息生态链要严格控制网络信息生产者和网络信息传递者的数量;适量扩展网络信息消费者数量。

篇10

1.2网络信息技术为个性化思政教育提供了技术可能

大学生正处于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都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思政的教育工作做得好不好就十分重要。网络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极具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因材施教以及互动的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很好的共鸣,学生们可以和老师进行平等、民主、自然地交流和讨论,学生们可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使自己难解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答。网络的隐匿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为学生获取知识,宣泄情感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场所,在网络中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把自己遇到的不愉快或是不同想法的事情在网络上真实的表露出来,和陌生的知己共同讨论时事热点,共同探讨自己的想法,教育者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使思政教育工作得以更好地开展。

1.3网络信息技术使得思政教育工作更加高效

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性使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及时高效。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高效性是传统的思政教育无法企及的事情,学生和老师都可以第一时间从网上获取最新的资讯,网络能够快速地传递和更新最新的各个方面的消息,节省了获取信息的环节,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这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这就为及时解决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2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思政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2.1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

大学校园的学生群体在使用网络行为上的主要内容和方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对于刚入学的新生而言,他们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渠道还没有完全普及,还有一部分人是靠报纸或其他的信息传播途径,对于在网络上获得信息的意识还不强,就算通过网络获取的信息大部分也是娱乐方面的。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用正确的有效的手段引导大学生参与形式健康的网络思想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相关的领导部门要建立规范和完善的多层次的沟通渠道,引导学生们正确的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2.2发挥学生骨干及学生党员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骨干和学生党员在学生这个个体中相对比较优秀,也对学生们有一定的影响力,在网络行为上也就有着一定的理性和客观性,由于他们的影响力对学生会有一定的号召力,与同学交流或讨论时会产生很好的共鸣。每当校园有什么突发事件时学生骨干及学生党员都会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的资料,这样就很好地扼制了网络上不实的谣言,也更能澄清事实的经过。

2.3利用网络加强对于特殊群体的教育和引导

每一所高校的学生都十分多,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性,这其中也会存在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困难、心理相对不够健康,还有一些沉迷于网络不务正业的特殊群体,他们甚至拿到毕业证都是个问题。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育者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开导和引导,要对他们重点关注和主动交流。这样的学生在网上浏览的也大部分都是负能量的信息,教育工作者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对他们错误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

篇11

本节以“文献”为例,介绍大数据时代下网络信息资源所呈现的社团模式及其概念。定义1.文献网络信息资源(LNIR)LNIR=<ArtID,ArtN,AutN[],Abst,Keys[],Clc,Doc>,其中,ArtID是文献编号,具有唯一值;ArtN是文献名字;AutN[]是文献作者及其相关信息,可具有多个值;Abst为文献摘要;Keys[]为文献关键词,可具有多个值;Clc为文献的中图分类号;Doc为文献的标识码。定义2.作者社团(LNIRAS)设LNIRi与LNIRj组成一个作者社团当且仅当(LNIRi.ArtID≠LNIRj.ArtID)∩(LNIRi.AutN[]∩LNIRj.AutN[]≠NULL)。定义3.关键词社团(LNIRK)设LNIRi与LNIRj组成一个关键词社团当且仅当(LNIRi.ArtID≠LNIRj.ArtID)∩(LNIRi.Keys[]∩LNIRj.Keys≠NULL)。定义4.主题社团(LNIRAN)设LNIRi与LNIRj组成一个主题社团当且仅当(LNIRi.ArtID≠LNIRj.ArtID)∩(Compare(LNIRi.ArtN.getString(),LNIRj.ArtN.getString())≠NULL)。定义5.分类号社团(LNIRCL)设LNIRi与LNIRj组成一个分类号社团当且仅当(LNIRi.ArtID≠LNIRj.ArtID)∩(LNIRi.Clc.trimNums()=LNIRj.Clc.trimNums())。

3网络信息资源社团及模型

由于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资源的急剧暴增,使得网络信息资源的价值密度备受关注。将网络信息资源分类整理,不仅信息量过于庞大,而且由于学科之间的交织或科研需要,各个分类之间也是紧密联系的。现本文就文献网络信息资源所形成的模型做简要介绍。假设有5篇文献,根据定义1,设这5篇文献如图1所示;可分别形成作者社团(见定义2)、关键词社团(见定义3)、主题社团(见定义4)、分类号社团(见定义5)。本节列举作者社团与关键词社团,其中,设作者社团的度为1,即可以形成以1个或以上的作者为中心的社团;设关键词的社团为2,即可以形成2个或以上的关键词为中心的社团。图2列举了图1中A1、A2、k1、k2、k3形成的社团如图2所示。由图1可得,作者社团有:LNIRAS(A1,A2)={LNIR1,LNIR4};LNIRAS(A1)={LNIR1,LNIR2,LNIR4};LNIRAS(A2)={LNIR1,LNIR3,LNIR4,LNIR5};关键词社团有:LNIRK(k1,k2,k3)={LNIR1};LNIRK(k1,k2)={LNIR1};LNIRK(k2,k3)={LNIR1,LNIR5};LNIRK(k1,k3)={LNIR1,LNIR3}。由此可以清晰得看出各个网络资源及其之间的关系,为海量数据的挖掘提供了便利。

篇12

1.2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直截了当、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客观演示模式,它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较多的信息,逐渐加深对美术知识的认识,大大提高了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丰富了美术教学的内容,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了更多学生的注意。

2网络信息技术推动美术教学发展进步

2.1优化美术教学过程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网络信息技术的专业操作让美术教师掌握了美术教学的主导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元化、有层次、有内涵的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实现了美术教学中教与学的统一,努力完成美术教学的目标。在此过程中,美术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整合美术信息的能力,提高美术教学的整体效益。美术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最直接的视觉冲击,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产生相关的审美体验。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最直观的演示和最真实的视觉享受,比如将文字、图像、色彩、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媒体连接在一起,把曾经枯燥、抽象的美术课堂转化为生动、形象,集趣味性、功能性、演示性于一体的视觉盛宴,让学生完全置身于美术课堂中,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冲破地域格局,在绘画的艺术长廊中自由飞翔,更好地实现优化美术教学的功能。

2.2充分促进师生的良性互动

网络信息化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的学习环境,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良性循环。这从客观上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教学中,主动探索、体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打破传统学习空间的限制,实现美术信息最直接的交换、思考和优化配置,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作潜能。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教学,这样才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让每一个学生在个体差异的映衬下,思维变得更加顺畅、灵活、独特;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潜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学习,这对学习美术内容、掌握美术知识、拥有美术技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就必须为学生提供最富吸引力的图形材料,营造优美的意境或为他们创造最强的视觉冲击。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主导权演变成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内在求知欲,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优化美术教学的过程。美术与其他学科相比,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随处都可以看到美术的影子。在这种极具艺术性的氛围中学习美术,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篇13

Moderntele-Educationultimatelybasedonbroadbandnetwork——theInformationSuperhighwayisdevelopingtoservethewholesociety.WeanalyzethemainprobleminnowadaysInternet.WeanalyzethethreeprimarytechnologyschemestoconnecttotheInternetwithwidebandwidth:CableMODEMscheme、ADSLschemeandLANscheme.

Thesethreeschemes,eachhasitsstrongpoint,andwillbecoexistinguntilthespecializedbroadbandIPnetworkisfinished.Sowecannotwaitforaunitedbroadbandplatformtoprovidebroadbandinformationservice.

InChinaBroadbandInformationNetwork,anewschemeisadopted,whichutilizeseffectivelypresentnetworktechnologies.Wecallitas“digitalsatellitebroadcastingandinteractiveoutside”.Thenetworkframeconsistsofthreeparts:mainsendingstationsystem,digitalsatellitecommunicationsystem,communityreceivingsystem.CBINisdesigntoadaptgreatlycommunityLAN,forexample,campusnetwork,housebuildingnetwork,etc.

ThetechnologiesincludedinCBINareintroduced:digitalsatellitebroadcast,IPmulticast,Informationpushing.Uponthesetechnologies,CBINimplementsahighspeedandlowcostnetwork.

CBINhassetoutitsbroadbandtele-educationservice.Majorinformationblocksareasfollows:

1.aerialclassroom

2.qualityeducation

3.adulteducation

4.softwareworld

5.entertainment

Inconclusion,wetrytosolvetwoproblemsinbroadbandtele-education:broadbandnetworkconnectionsandbroadbandinformationresources.CBIN,asanexample,maymakebroadbandeducationinformationservethousandsoffamilies,andbringthefutureservicetoreality.

Keywords:Tele-education,BroadbandNetwork,DigitalSatellite,ChinaBroadbandInformationNetwork(CBIN)

引言

21世纪是崭新的,网络每一天也都是新的。因特网上的通信量正以爆炸性的速度持续增长,人们不再满足于仅仅传送枯燥的数据和文本,而是利用Internet传送越来越多的图像、动画、视频、话音等多媒体信息。

宽频远程教育,将传统意义上的面对面教学从课堂搬入家庭。通过网络系统,人们在家使用计算机或电视就可以选择多媒体学习内容,并进行交互式的学习。让宽频教育信息服务服务千家万户,有两个层面上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宽频网络的支持,和其它宽频业务一样,宽频远程教育需要建立在宽频网络之上;另一个是宽频信息,这是宽频教育资源建设和运营的问题。下文首先介绍目前宽频网络的建设情况,然后介绍中国宽频信息网是如何另辟途径,开展宽频教育信息服务的。

宽频网络的总体状况

“宽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动态发展的概念。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宽频,是指骨干网传输速率大于1Gbps,用户端接入速率达到2Mbps以上。人们在提升网络骨干网和用户终端的的带宽和速率上想尽办法。

从核心网看,IPoverATM、IPoverSDH/SONET、IPoverWDM/Optical等技术各展所长。在高性能、宽频的IP业务方面,IPoverSDH技术由于去掉了ATM设备,投资少、见效快而且线路利用率高,是当前较好的选择。这几年SDH发展迅速,其速率已高达100Gbps。波分复用的应用,使单对光纤的实际商用系统传输容量己达320Gbps;IPoverATM技术则充分利用已经存在的ATM网络和技术,发挥ATM网络的优势,适合于提供高性能的综合通信服务,可提供语音、视频数据等多项业务,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资,是传统电信服务商的较好选择;IPoverWDM技术能极大地拓展现有的网络带宽,最大限度地提高线路利用率,并且在网络以千兆以太网成为主流地情况下,这种技术能真正地实现无缝接入,代表着宽频IP主干网的明天。下一代Internet或基于IP的多媒体通信骨干网将是这三种技术的混合体,是一个多协议光互联网。

从用户端看,用户端的速率也在突飞猛进,其CPU的性能每18个月就翻一番。因特网业务正成为普通居民用户日益重要的接入业务,从电子邮件到Web浏览乃至视频业务,联网标准正向IP快速迁移,带宽要求正以几倍几十倍的速度增长。

然而,连接骨干网与用户端的接入网大多仍停留在窄带水平,而且仍主要是以电路交换为基本特征,与网络侧和用户侧的发展趋势很不协调。这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制约网络速度的瓶颈所在。

主要的宽频接入技术

世界上最大的网络系统是电力系统;第二大网络系统是电话系统;第三大网络系统是电视网络。虽然有线电视网的覆盖率不及无线电视网,但是在广大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区,有线电视的普及率已经接近无线电视网了。利用现有网络系统进行宽频接入的技术主要有:基于电话网络系统的ADSL和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系统的CableModem。

1.CableModem接入方案

以前有线电视网只是传送电视信号,而CableModem接入方案则是利用原来的电缆传输线路,经过改造来实现上网和通讯。由于有线电视采用同轴电缆,因此其带宽容量相当大,下传速率可以达到40Mbps。

但它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有线电视的同轴电缆是按单行道模式设计的,因此只允许信号从有线电视台传送到用户家中,并不允许信号从用户家中反馈到有线电视台。所以有线电视网必须将单向传输改制为双向传输才能实现因特网功能。不过,目前新型的有线电视网络系统,基本上都是双向传输系统。

另外CableModem方案采用树型结构,在树型节点上简单地将几个节点连在一起。因此,它实际上是一个总线型网络,这就意味着用户要和邻居共享有限的带宽,所以当同一时间上网人数多时,有线电视的上网速度会变慢。不过,由于CableModem网络的骨干部分是由光纤组成,因此只要让有线电视网中光纤的部分增加,同轴电缆的部分减少,CableModem的扩充能力是极强的。

CableModem接入技术在北美的发展快,每年用户数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在中国,已有广东、深圳、南京等省市开通了CableModem接入。

2.ADSL接入方案

城市地面固定电话铜线网最早被用于因特网接入。目前主要采用调制解调器接入,通过电话线拨号上网,其速率最高可以达到56Kb/s。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上网,中国电信称之为“一线通”服务。其传输速率为2B+D=142Kb/s。这种方法需要拨号上网,其速率虽然高于普通电话调制解调器,但仍然不能满足宽频接入的要求。

目前用电话线实现宽频接入的主要方法是各种数字用户环路XDSL。对于家庭用户主要是采用不对称的数字用户环路ADSL(AsymmetricalDigitalSubscriberLine)。ADSL可以提供下行8Mb/s、上行2Mb/s的不对称的宽频接入。ADSL接入的优点是可以利用现有的市内电话网和电话交换局的机房,降低施工和维护成本。缺点是对线路质量要求较高,线路质量不高时推广使用有困难。它适合于下行传输速率1Mb-2Mb/s的应用。

3.LAN接入方案

LAN接入是以现有以太网技术为基

础的。对于企事业用户,以太网技术一直是最流行的方法。采用LAN作为企事业用户接入手段的主要原因是已有巨大的网络基础和长期的经验知识。目前所有流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也都是与以太网兼容的。性能价格比好、可扩展性、容易安装开通以及高可靠性等。以太网接入方式与IP网很适应,技术已有重要突破(LAN交换、大容量MAC地址存储等),容量分为10Mbps、100Mbps、1000Mbps3种等级,可按需升级,10Gbps的以太网技术也已问世。

利用DWDM(密集波分复用)、光因特网技术和低成本千兆以太网帧格式,可以提供从几个Mbps到几个Tbps速率的信号,无需多业务平台,只要IP平台,简化了网络,使其成本可以比HFC、ADSL低,但设备的技术寿命却长得多。LAN接入系统在用户端只需要一块以太网卡或快速以太网卡。在分中心,LAN接入系统只需要路由交换机。在光结点处,LAN接入系统设置一台路由交换机,通过居民楼的交换机连接终端用户。在高速汇集光结点处,可以通过SNMP管理覆盖区内所有的交换机(包括楼内交换机)设置VLAN,进行QoS控制等。更重要的是,LAN接入方法有非常强的扩展能力。用户的接入速率可以从目前的10Mb/s升级到将来的100Mb/s甚至1Gb/s。

LAN接入日益成为最有潜力的社区宽频接入方案。一些城市新建居民小区时,同时布设了5类/超5类/6类线的局域网LAN,进入每一户家庭。各学校纷纷采用快速以太网/吉位以太网建设校园网,一些学生宿舍也布设了局域网,连接了每一间宿舍。社区网络还可以把居民区、写字楼、银行、邮局等建筑物连在了一起,社区内部构成一个局域网,可自行提供很多增值服务。至于广域网连

接可由物业公司或开发商选择采用何种连接方式、多大带宽,例如出口可选择专线、光缆、无线(卫星)等方式按需求连接,有相当的灵活性。

4.几种接入方案比较

项目LANHFC(CABLEMODEM)ADSLISDNMODEM

频带(上行)10M(独享)10M(共享)2M128k56k

频带(下行)38M(共享)8M

最高速度1000M以上300M

方式光纤到楼网线到户光纤到小区同轴线到户普通电话双绞线普通电话双绞线普通电话双绞线

质量高较高较高一般差

安装方便不方便方便一般方便

维修方便不方便不方便不方便方便

技术数字宽频技术模拟宽频技术非对称数字技术数字窄带技术模拟窄带技术

稳定性稳定随电视节目多少而波动较稳定一般不稳定

高速访问支持支持支持不支持不支持

视频点播支持支持支持不支持不支持

视频会议支持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

家庭网站支持不支持不支持

VPN联网支持不支持支持

表1.各种接入方案技术指标比较

多种不同技术、使用不同媒体、隶属不同部门的网络都可以传输IP数据,用作宽频接入网。它们各有优缺点,各有自己的用户群。但是从长期发展看,这些利用已有的通信广播基础设施的接入方法都是过渡性的,必须建立IP专用的宽频接入网,才能满足接入速度不断升级直到Gb/s的要求。因此,在统一的宽频网络上大规模进行宽频信息服务目前是不现实的。

中国宽频信息网——总体结构

中国宽频信息网,通过高速卫星广播链路作为内容分发途径,以社区局域网(包括学校校园网、住宅小区网)作为用户访问通道,能很容易地实现小区内的宽频信息经营。由于一颗卫星就几乎可以覆盖整个亚洲地区,从而使宽频多媒体信息网络运营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信息内容的低成本共享。同时中国宽频信息网为住宅小区信息运营商提供了完善的本地信息接入手段,方便运营商组织教育软件、游戏、系统软件供用户共享使用。

1、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

图2.中国宽频信息网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

2、主站网络结构

主站承担全网业务运营管理、设备监测监控和业务统计功能。包括主、备复用器、网管工作站,主站服务器、Router、防火墙、监控小站、数据接入工作站、WEB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等部分,各部分通过EthernetLAN互联。

3、社区接收系统

社区接收设备的核心是一台高性能PC机内插PCVSAT接收卡。PCVSAT卡接收、解调卫星信号,并将解复用数据通过计算机总线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如果局域网用户,则需加配一个以太网卡与用户局域网相连接。

中国宽频信息网——技术路线

1.基于数字卫星宽频广播的外交互方式接入

中国宽频信息网以数字卫星通信系统作为整个服务平台的基础,采用数字卫星宽频广播方式作为Internet高速下载信道,以地面通信系统作为回传信道,用户的上行请求通过本地任意ISP进入Internet,而Internet的下载信息通过卫星广播方式直接送达社区用户,从而实现了低费用、高速度的Internet宽带接入。

2.IP多路广播技术

传统的Internet应用,是在一台服务器和一个客户机之间传送数据包形式的信息流,如果有另外的用户希望共享该信息流,则每个用户必须单独向服务器提出申请,由信息源服务器分别向每个提出申请的客户机发送同样的信息,这种方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大量客户对信息资源的共享需求,它所产生的巨大冗余造成信息源服务器负担过重,对用户的响应时间过长,ISP和ICP被迫购买不必要的硬件和带宽来保证服务质量。

IP多路广播技术允许路由器一次将数据包复制到多个通道,使一个信息源服务器可同时向多组终端用户的客户机发送同一个信息流,从而极大地减少了网络的拥塞。

中国宽频信息网采用卫星广播方式实现的IP多路广播,主站信息源服务器可同时对6万个用户组,10亿个IP地址(甚至更多)的用户客户机发送单一的连续数据流,使得网络分摊成本相当低廉,使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现实;对Internet的营运商而言,则能节省大量的硬件投入和带宽运营费用,对Internet用户而言,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出了大量的高速共享信息,对Internet网络本身则极大地减少了网络冗余和阻塞的可能性。

3.信息推送技术

信息推送技术,是伴随Internet网上信息源的急剧膨胀而出现的一种新技术,它一经产生便被广泛认可和接受,并成为新一轮信息资源利用、占有、控制的争夺热点。在典型的Internet应用中,用户请求通过浏览器发向WEB服务器,服务器将WEB回传信息发送回用户端,此过程被描述为信息牵引。而信息推送(PUSH)则是由用户设定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频道,直接在用户端接收定制信息的实现方式。中国宽频信息网的信息广播采用广义的信息推送概念,它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1)采用卫星广播信道作为信息推送的传播途径,广播下行数据率可达10Mbps以上,每天推送的信息量可达100Gbytes,为用户提供了非常大的信息可选空

间。

(2)将网上信息与自办教育内容按照特定的组织结构进行分类,根据统计结果将共享特性高的信息予以广播,由社区网络接收,这样可以充分满足用户的共享需求。同时,保留的Internet接入手段使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Internet在线浏览并下载个性化网络信息,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3)采用的卫星广播下行信道,可以实现无冲突的信道共享,用户数量的增加不会产生拥塞,用户扩容可以在不改变原有网络结构的前提下方便地实现。基于信息推送技术而实现的信息广播,是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系统,用户端费用将少于目前的上网费用。

中国宽频信息网——内容体系

中国宽频信息网是一个以视音频的远程教育为特色内容,立足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在2000年已经开通以下信息板块:

1.空中课堂

内容分为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趣味英语三大部分。基础教育栏目紧跟教学大纲,提供初一至高三各课视频辅导和各科的重点难点,同时提供物理、化学等课程的试验课视频以及美文赏析、作文园地供文学爱好者参与。信息技术栏目主要分等级传授电脑软硬件知识和网络知识,提供

模拟网络环境浏览精选网站。趣味英语从阅读、听力、写作几个方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播放一些英语新闻和英文歌曲,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2.素质教育

通过多个栏目培养青少年成长中所必须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心理,掌握前沿科技知识,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新时代青少年风范。分五大内容:人文日新、艺术长廊、科技天地、自然探胜、情感深处。

3.成人教育

提供成人教育辅导、试题库等服务。成教是教育重要的一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普及高等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重要的一步。在成教中,英语、IT、管理学、市场学、法律、会计等专业是热门专业。分为五大块:自学考试的考试辅导、MBA辅导、英语辅导、信息技术辅导、认证培训。

4.软件天地

与著名软件商合作,介绍各类软件性能、发展、特点和使用等知识,提供软件的免费下载和有偿下载,同时给出一个空间供大家进行动画、电子贺卡、编程等创作。

5.娱乐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