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情景式教学法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2方法
实验章节为临床病证辨证施护章节,共18课时。1.2.1讲授法按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结合多媒体展示,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每个病讲授40~60min。1.2.2一般情境教学法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分组。教学安排:①提前布置情境设计作业,要求学生自学后准备情境表演。②教师讲解(15min):授课教师先简单讲解1个病的相关理论知识。③小组表演(8min):学生表演1个病证。④课堂讨论(7min):小组表演完成后,要另一组学生根据表演分析讨论为何病何证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讨论结束后,每组选1个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⑤表演组评价学生回答情况并说明理由(5min)。⑥授课教师总结评价(5min):授课教师对所表演知识点进行总结,对表演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讨论结论是否正确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反思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纠正错误,促进学生深入的思考问题并鼓励表现好的小组。1.2.3缺陷式情境教学法组缺陷式情境教学法即在一般情境教学法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设计一个或多个缺陷环节,讨论时让学生先寻找缺陷再根据情境讨论,其余具体实施方法与一般情境教学法相同。缺陷环节的设计,如“感冒”,中医辨证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体虚感冒4种证型。风寒感冒冬春季节多见,如表演小组表演的为恶寒、不发热、头身酸痛、鼻塞声重、鼻流清涕、喜热饮等风寒感冒的症状,小组表演时将场景设在炎热的夏天,炎热与风寒感冒原因不符,视为一个缺陷。又如“哮病”,中医辨证有寒哮和热哮两种证型,如果表演小组表演的为寒哮的症状,在饮食护理时嘱咐患者可以食用西瓜,饮食偏凉,寒凉饮食容易诱发寒哮,寒哮患者的饮食宜偏温热,西瓜不合适,也是一个缺陷。在课堂讨论时,小组表演完成后,要另一组学生根据情境表演的信息先找出情境中所设计的缺陷环节,并说明理由;授课教师总结评价时,要对表演缺陷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进行评价。
1.3效果评价
该章节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学习成绩的评价,3组学生均使用同一份试卷在同一时间进行理论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以及病例分析题。对3组学生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课堂气氛问卷涉及互动情况、学生上课状态等7个项目,每个项目设有3个选项;满意度问卷涉及学生上课时的心情、积极性的调动等8个项目,每个项目设有3个选项。统计分析3组课堂气氛、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组间年龄、成绩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性别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学生教学评价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
2结果
3组学生考核成绩有差异(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缺陷式情境教学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课堂氛围和满意度优于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法教学组(P<0.01);一般情境教学组学生成绩、课堂氛围和满意度优于讲授法教学组(P<0.01),详见表1。
3讨论
3.1缺陷式情境教学方法的优点
3.1.1提高学生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运用能力中医护理学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辨证施护等多方面的内容,知识点繁多、分散、抽象。讲授法按部就班地讲解,很难使学生将知识串联起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5]。从3组教学方法的考核成绩来看,缺陷式情境教学组考核成绩优于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法教学组,将试卷按题型进行具体分析,发现3组学生在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4种题型的得分无太大差异,但在病例分析题上,缺陷式情境教学方法组得分较高,且更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回答得更全面、准确。缺陷式情境教学法不仅将所学知识点巧妙地融入所设计的情境剧中,将分散、细小的知识融合起来,而且有意识地设计了缺陷让学生寻找,全面调动学生的储备知识去综合分析、思考、解决问题。3.1.2活跃课堂气氛本研究结果提示,3组教学方法的课堂气氛不同,缺陷式情境教学组课堂气氛比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方法教学组活跃。情境模拟得越真实、学生越投入[6],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讨论的积极性[7],缺陷式情境教学法不仅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如何设计剧中情节并将知识融入情境剧中,而且设有缺陷环节促使学生发散思维,缺陷环节设计得越巧妙,越能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活跃课题气氛。3.1.3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3组教学方法学生的满意度不同,缺陷式情境教学组高于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式教学组,缺陷式情境教学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设计、识别、判断情境中的缺陷,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同时促使学生利用一定的知识信息,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和判断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8]。
3.2缺陷式情境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
讲授法(传统教学模式)的主导地位使学生对缺陷式情境教学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9],存在学生准备时间较长、上课讨论时间较难控制、师生互动受限等问题。少数学生准备不充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互相配合能力较差,学习收获有限。应加强对缺陷式情境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篇2
1.2教学效果评价
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评价、临床技能考核(满分100分)及闭卷理论知识考核(满分100分)。问卷评价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内容包括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活跃融洽、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加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5方面是否得到提高。发放问卷164份,回收问卷164份,有效答卷164份,其中对照组81份,观察组8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5.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观察组在教学方式对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活跃融洽、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加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5方面有益回答“是”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情境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2.2两组学生考核结果比较
观察组在课堂测验和临床技能考核中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传统教学。
3结论
3.1表1结果分析
情境教学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学生沟通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协作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5方面均有很好的效果。3.1.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小组为中心的现场角色模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2]。传统教学法中,学生是否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主要取决于内容的趣味性和教师的讲解,而康复护理的内容繁多且相对枯燥,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各自扮演一定的角色,寓教于乐,让学生“乐学”“乐会”,保持对知识的浓厚兴趣,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3.1.2活跃课堂氛围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互动,课堂氛围活跃融洽。传统教学模式为“填鸭式”的教学,课堂氛围相对死板。情境教学法设置了不同的情境,小组在情境中实践操作,教师与学生相互探讨、补充和纠正,同学、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在平等、轻松、活跃的氛围中进行的。3.1.3有助于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情境教学法给使学生各自承担医生、患者、护士、治疗师等不同的角色,各角色之间相互沟通,对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如: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操作之前要先解释说明、患者如对操作有疑问可向护士询问等)组织语言回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变反应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3.1.4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协作能力。情境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实践操作、讨论,组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各自发挥所长,共同完成学习目标,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3.1.5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得以提高以往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单方面的向学生讲解知识,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而情境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将接收到的信息融合、归纳、整合,转化为自己所有,并在模拟的情境中展现出来,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学生在摸索与实践的过程中,体会角色的情感和需要,不但深化了知识,而且更了解护士的工作,拉近了课本与临床的距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篇3
二、多媒体设备,直观多样情境设计
新时期不论教师怎样进行情境教学,都仅仅局限于口头上的教学,学生听讲的时间久了就会感到非常乏味,这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状态,对于他们成绩的提高容易产生不利的影响。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改变这一不良的局面,教师可以把故事的口头讲解转变为动画的播放,让学生可以直观地对所要学习的单词进行观看,运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一个高涨的情绪,积极地听教师的讲解。小学英语是一门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能力的学科,多媒体教学手段灵活多变,教师可以利用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全方位提高自己,加速学生的发展。
另外,网上有很多优秀教师针对课本进行专项设计的教学课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对课件进行改动,以此来适应班级学生的学习节奏。这种教学的方式节约了很多准备时间,可以推动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投入学习当中去。
篇4
1.2方法
1.2.1为对照组
42名实习护士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进行岗位培训,由专人按照科室统一制定的培训计划对实习护士进行培训,其中包括定期组织实习护士进行集中授课。
1.2.2为观察组
42名实习护士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岗位培训。具体的培训方法是:在实习的初期,由专人对实习护士进行带教,由护士长拟定模拟急救案例,要求实习护士在进行模拟急救时扮演患者或护士,在设定好的情景下进行模拟急救演练,例如,设定“急诊科有患者因病猝死”的情景。在进行模拟急救的过程中先由扮演患者的实习护士描述猝死的临床症状,然后由扮演急诊科护士的实习护士根据患者当时的情况进行相关的处置。如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电除颤、建立人工气道采用氧气疗法、吸痰术等措施进行急救等,同时护士长或带教老师可结合患者当时的情况提出各种问题要求实习护士回答。模拟急救完成后由护士长或带教老师当场对实习护士在模拟急救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点评,例如实习护士对患者心跳骤停判断是否准确、对患者实施的急救措施是否及时得当、对患者进行急救的程序是否合理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及频率是否符合要求等。对实习护士在进行模拟急救过程中的不足当场进行纠正。在实习的中期,可选择相对更为复杂的模拟急救案例对实习护士进行岗位培训,以不断提高其在急救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团队合作意识。在实习的后期,可安排实习护士参与到对危重患者的实际急救中,使其能巩固之前学到的急救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各项急救技能及治疗设备。护士长或带教老师应在整个岗位培训的过程中不断对实习护士的急救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以便让实习护士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
1.3评价方法
对比两组实习护士入科及出科的考试成绩,及两组实习护士的岗位培训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我们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数据应用正负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实习护士入科考试成绩对比
观察组实习护士入科理论考试成绩为(65.8±7.8)分,其操作考试成绩为(67.7±9.9)分,其综合能力考评成绩为(68.2±10.1)分。对照组实习护士入科后理论考试成绩为(65.2±6.8)分,其操作考试成绩为(65.8±8.5)分,其综合能力考评成绩为(70.8±14.2)分。两组实习护士入科的考试成绩,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两组实习护士出科考试成绩对比
观察组实习护士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为(86.5±5.5)分,其操作考试成绩为(87.2±3.5)分,其综合能力考评成绩为(87.9±6.1)分。对照组实习护士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为(76.9±6.3)分,其操作考试成绩为(82.3±12.1)分,其综合能力考评成绩为(80.1±6.2)分。观察组实习护士出科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实习护士,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篇5
采用“CMM”情境教学法后,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逼着师生作相应改变。
1.以前给学生训练只需提供考试题库内相应的图纸即可,新课程标准规定综合实训期间,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实际生产产品图纸提供给学生,且企业案例每年要有更新。这样就逼着教师下企业,与企业人员建立良好关系,方便收集企业案例。如图2所示为某企业生产的三角带轮铸件毛坯及成品,采用这个案例就能拓展学生加工铸件材料的相关知识及技能。
2.实施“CMM”情境教学法是为了提升学生职场能力,提前体验职场氛围、企业文化,实现零距离上岗,因而聘请相关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是必需的。他们与专任教师一道融合企业与学校各自特点,开发出适合学生的实训案例,同时也带来了企业先进的加工技术、加工工艺和零件精密测量方法。
3.挑选合适的加工项目,与真实客户合作,为企业生产产品。类似于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如图3所示为某缝纫机厂配件油泵体毛坯,这个零件的加工拓展了学生机床夹具设计能力。
4.采用企业案例进行加工训练,实训教学与实际生产接近一致,教师在这种环境下自然地往“双师型”方向努力,成为真正的“双师”。
篇6
一、情景教学方法的具体步骤
采用情景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蒙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是让学生在阅读蒙语文题材的同时渗透情景教学: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情景,把语言和场景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句子或者短文段落的学习训练。第二、作文教学过程中运用,老师创设一种情景或者景象,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通过思考和想象,激发了多种情感的体验,燃烧同学们的写作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第三、在蒙语文课堂上的应用,通过音乐、图片等不同的手段,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场景中,通过感受从而触动学生的情感。第四是综合运用以上三个步骤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情境教学方法的作用
1.情景教学方法的概念
情景指的是人们利用语言、各种物体或者是音乐等道具,人为的创设一种真实环境,在这个环境下。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融入到环境中进行真实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们的团结互助能力,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情景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教学的互动思想,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情景教学方法不仅应用于教育事业,而且对其他领域也具有指导意义。
2.情景教学方法的作用
首先,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情景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利用各种道具创造一种真实环境,通过音乐等道具的采用能够生动的表现现实生活,给人们以启发和享受,触动人的心灵,情景教学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真实生活,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学生们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更亲近现实生活。在蒙语文课堂上老师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的状况,然后通过教学进行对比,学生很快的理解和掌握了蒙语文知识,提高了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其次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改变了传统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让枯燥无聊的课堂生动有趣,小学生的思维都非常活跃具有想象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情景教学的优势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最后,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情景教学中最常采用的方法是游戏活动,老师通过设置多种游戏让学生们参与其中,小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通过互相的学习合作,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而且在游戏参与中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因此,教师在蒙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应开展多项丰富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根据自身的喜好和能力去编排游戏活动规则,学生通过身体动作和姿态,带动了大脑的运作,协调了身体的不同部位协调工作。
三、营建宽松的思维环境,让学生全身心融入到学习中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的需要,因为这种需要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这种需要其实也正是一种创新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创设宽松、互动、民主的课堂氛围,着眼于学生的个性,重视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学习中去。比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题多解的范例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方法去打开思路,拓展联想,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精神与思维都融入到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去。
篇7
一、情景教学方法的具体步骤
采用情景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让学生在阅读语文题材的同时渗透情景教学: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情景,把语言和场景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句子或者短文段落的学习训练。第二,作文教学过程中运用,老师创设一种情景或者景象,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通过思考和想象,激发了多种情感的体验,燃烧同学们的写作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第三,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通过音乐、图片等不同的手段,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场景中,通过感受从而触动学生的情感。第四,综合运用以上三个步骤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情境教学方法的作用
1.情景教学方法的概念
情景指的是人们利用语言、各种物体或者是音乐等道具,人为的创设一种真实环境,在这个环境下。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融入到环境中进行真实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们的团结互助能力,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情景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教学的互动思想,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情景教学方法不仅应用于教育事业,而且对其他领域也具有指导意义。
2.情景教学方法的作用
首先,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情景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利用各种道具创造一种真实环境,通过音乐等道具的采用能够生动的表现现实生活,给人们以启发和享受,触动人的心灵,情景教学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真实生活,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学生们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更亲近现实生活。在语文课堂上老师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的状况,然后通过教学进行对比,学生很快的理解和掌握了语文知识,提高了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其次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改变了传统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让枯燥无聊的课堂生动有趣,小学生的思维都非常活跃具有想象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情景教学的优势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最后,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情景教学中最常采用的方法是游戏活动,老师通过设置多种游戏让学生们参与其中,小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通过互相的学习合作,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而且在游戏参与中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应开展多项丰富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根据自身的喜好和能力去编排游戏活动规则,学生通过身体动作和姿态,带动了大脑的运作,协调了身体的不同部位协调工作。
综上所述,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引起学生心理变化,情景教学要求老师主动关心学生成长,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兴趣爱好、学习特点,通过建立师生感情,让学生体验到“亲其师,信其道”。情景教学方法适应现在学生的发展,有效的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活跃了课堂氛围。在创造情景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教学的优化,从教学的实际内容出发,灵活多变的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学生创造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智力,让情景教学模式得到最充分的展示。
篇8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熔铸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怎样将这些浓缩着民族文化精神的古诗文更好地发扬和继承,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纵观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却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教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把古诗文进行拆解,过于注重单个字词的解释,却轻视对整篇文章的感悟和欣赏;学生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缺乏学习应有的兴趣和动力,不仅学习效率低下而且与最初的教育目标相背离。于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在如何有效开展古诗文教学这一问题上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诵读”这种传统的语文教育方法上。
但是,目前大部分学者只是指出“诵读是立足于‘读’而致力于‘悟’教学方法”,但具体还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定义。以笔者的观点,诵读虽然作为传统中国语文教育的方法,却体现了现代情境教学的教育理念――它以“读”为途径,营造一种氛围,以次来缩短学生由于所处环境和知识背景的差异对古诗文产生的隔阂感,并且通过自我积极地联想和想象,构建一种情感体验,以达到理解文本意义和体会作者情感的目的。至于诵读具体是怎么创设情境促进教学的,有必要先从情景教学的相关理论谈起。
一、情景教学的定义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即情况、环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境地。这种境地既含有时间因素,又包括空间因素;既囊括客观因素,又暗含主观因素。
情境教学来源于建构主义相关教学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者假说,而不是问题最终的答案。尽管现在很多的知识经过人们的整理变得系统,客观,可描述,其一定的外在形式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不同的学习者还是会基于不同的经验背景来建构起自己对该知识的理解,这种理解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于是,基于知识具有情境化、个体化特点的这种观点,1989年,布朗(J. S. Brown)等人提出并界定了“情境性学习”(situated learning)的概念,他们认为“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即知识是情境化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它所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创设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学习情境,提供的直观的、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有效的联想,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诵读――一种有效的情境创设方式
为什么古诗文教学要提倡诵读?古人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等词句深刻反映了诵读在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和整体感知理解文本内涵三方面的重要意义,从情境说的角度来看,诵读能通过声音的方式让学生置身在一定的语言情境里,借助语言本身的形象性和语言环境的生动性来受到感染和陶冶, 从而获得语言体验, 激发语言情感, 体悟语言的美学意义。而这正切合“新课标”中“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的要求。
(一)就语言的学习规律而言,诵读能通过制造情境来培养语感
根据我们儿童时期的母语习得经验,学习一种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通过不断地听说熏陶,自然而然地学会。即学习语言要从听、说入手创造情境培养语感,古诗文也同样如此。
我们这里所说的古诗文包括文言文和诗词曲两大部分。文言,是以先秦汉语为基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体。但由于在近两千年历史中,它一直处于与各个时代的口头语言相脱离的状态,不光现代人没有学习文言的环境,就是秦汉以后的各时代古人所面临的问题与难度都跟我们没有实质性差别。正如王力先生说的那样:“咱们现在模仿清代以前的古文,恰象罗贯中模仿汉末或三国时代的古文一样困难。”而阅读心理的角度研究表明,书面语的阅读理解有两条通道――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视觉通道,以文字的视觉表征为中介达到词义,即文字――词义;听觉通道,通过语音转录到达词义,即文字――语音――词义。选择哪条道路往往与阅读材料、阅读水平和任务要求有关。较难的阅读材料、阅读水平较低、需要记忆的材料等因素都会使读者选择语音通路,即听觉通道。所以郭绍虞先生才说:“学习这种超方言的文学语言(指“文言”引者),等于学习另一种语言,所以要求能够应用于写作,只有像鹦鹉学舌般的从诵读入手。…… 离口语愈远,那么学习的方法也就愈需要诵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文言的语言交际环境,通过读的方式多接触文言材料,强化听说两方面的训练,增加对于文言的感性认识。
至于中学教材中的诗词曲,它们大都来源于远古歌谣,虽然后来脱离了音乐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但歌唱赋予的句式整齐、合于音律的言语形式却被保留了下来,一般讲究用词凝练、声韵和谐,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种特殊的语言组合以及它与诗人情感相结合的特征,决定了读者只有通过诵读才能领略其音乐美,进而体会到诗人的情感韵味和精神实质。
(二)就古诗文的特点而言,诵读能通过声音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汉语具有独特的词音形式,它用类似于事物的自然声音的听觉符号为能指形式来指称对象,使得特定的声、韵、调与相应的情感色彩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一定的对应性。由于汉语词音的这种直接表意的功能,人们在诵读汉语文本的过程中,仅凭这些语词在诵读时的音韵特征,不仅能对全文或个别语句的情感韵味的总体把握,而且这种体验的深刻与真实,对读者情感的震撼,更是一般单纯的教学无法企及的。
因此古人讲究“循声以求义”的方法正,就是要以感知话语声音形态的方式,尽量还原作者创作时的真实情境,通过亲身体验实现文本的感悟理解。文本是无声的话语,但当它以文字的形式独立存在的同时就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语境,“也必然减损了言语生成之时的具象与鲜活,漏失了声音,也意味漏失了一部分的情味。这就为读者的创造提供了空间”诵读类似一种话语的还原过程,主要通过对语调高低的调整,节奏快慢的掌握,不断地猜测、预期和选择,与文本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读出来的文本除了原始意义已经包含读者自我的情感态度与认知了。
(三)就阅读的目的而言,诵读能通过整体感知积累言语材料
西方的“格式塔心理学”(也称为“完形心理学”)主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他们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文学作品同样具有“格式塔质”,虽然是由各个部分构成,但作品整体的意蕴超过各个部分的综合,这也正是作品的张力所在。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味的将其割裂为背景简介、文言知识、句子翻译、背诵课文等几个单独的教学模块,这样不仅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感,而且不符合心理学的认知常规。
古诗文的美存在于它外部言语和内部蕴涵的思想内容中。因此,诵读古诗文其实通过鉴赏主体对言语形式的把握去感受其中的意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审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眼、口、耳、脑等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协同活动,包含了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多种复杂的心理因素,体现了整体的观点。语言现象都是通过“整体”发挥作用的。诵读以其极强的整体记忆功能而成为积累语言材料的最有效手段。同时,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都是历经千百年仍然传诵至今的名篇,其文质兼美的特点让我们不仅能通过学习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当中蕴涵的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和审美价值更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最佳载体。
三、诵读教学中的情境设置
任何文本都有其特定的语境,对文本的阅读过程就是读者根据自身情感经历去感知作者沉淀在作品中的情感的过程,读者的经历不同,对文本的解读就可能存在差异。古诗文由于其特定的创作情境,文本与学生之间不仅存在着时代的隔阂,还有人格和情感的隔阂。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这些条件性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们克服感受和理解文本的困难,使学生在文本的创作语境中,体验、理解作者,由诵读“读”出“滋味”。具体到实践中应该怎样设置这种情境呢?教师范读和配乐诵读是一线教师经常采用的两种方法。
在诵读教学活动中适时地范读是需要的。范读的作用不是使范读成为学生简单模仿的范本,而主要在于让学生整体感知富有意味感的声音形态,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所表现的意义情调,为自己的感知表现找到准确的路径,从而以他自己的方式读出来。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喜欢使用专家的范读录音,认为专家的诵读比自身完美。但是其恰恰忽略了范读的作用就是营造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以拉进学生与古诗文的距离,只有身在现场才能切身体会,专家即使读的再好都会有一种无法企及的隔阂感,无论从感染力还是气氛的营造上,都不如教师亲自示范效果好。
诵读时也可以找一些意境接近的曲子来配合。音乐其实是一种情绪,其感召力是靠情绪的渲染。中学生诵读古诗文困难,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字句难懂,而是不能进入带着感情进入作者营造的意境,这时候就需要音乐这个媒介。《登高》的二胡曲,《雨霖铃》的排箫声,《孔雀东南飞》时梁祝交响乐…… 这些在音乐配合下的古诗文,能大大扩展学生们的想象力,很容易将读者带入“角色”,不仅激发了“读”的兴趣,还加深了“品”的深度。但在应用的时候要注意围绕课堂主题,有针对性的引入,切不可无目的的乱用滥用,那样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的课堂会因为偏离教学目标而本末倒置。
四、小结
普遍认为的情景教学法有四个特征:形式上的真实,情感上的真切,所含意境的深远,围绕学习内容的中心或主题展开。诵读就是这样一种立足于围绕教学目标,通过用语音的“读”营造形式上真实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能引感上的共鸣,以达到体会作品中深远的意境的目的。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应然”,怎样将“应然”转化为“实然”达到诵读的目的,还需要教师们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高晶.正解诵读法[J].中学语文,2008(9).
[2]李泓. 谈语文情境教学中的语感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 教育与职业,2006(10).
篇9
为了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研究性学习,加强对学生在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思辨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性人文素养方面的训练。为此,需要教师改善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创新教学方法的介绍
教师在从事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灌输式的传统讲授方式,为了配合新时期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可以探讨采用以下几种创新教学方法:
(一)导学式教学法。导学式教学法是指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自学为中心而展开,核心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指导并提供各种有益的帮助。这种教学法扬弃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传授式教学,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组织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这种教学方法需要课堂内外的协同配合,课堂讲授从提出和分析现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课堂上采取教师讲授与师生讨论,学生自我问答相结合的方法,教师讲授也改变按章、节、目顺序平铺的方法,以章为单元,提要基本内容、识记基本概念、讲解重点难点,变枯燥的课堂宣讲为活跃的讨论研究;课堂外的教师指导更为重要,教师以提出问题、提示思路、激发兴趣、引导查阅资料、组织课外研讨、批改作业论文为主要手段,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辨性,增加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互动式教学法。教与学是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互动式教学法有两层含义: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主要通过“教师设疑学生求解学生设疑教师释疑”这种师生之间交互“设疑—释疑”的方法进行教学,实现师生教学的双向互动;二是教学方案实施中的师生互动,教师制订的教学方案,在实施中随时接受和吸纳学生的意见与要求,经调整后落实到教学过程,师生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有效沟通,使教师能够及时接收反馈的信息并调整教学方案,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而要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关键在于搭建一个教与学的互动平台,形式可以有多种。任何形式只要有双向的信息交流就可以达到互动的目的。
(三)案例式教学法。在专业教学模式上,尤其是经济类专业,强调实践环节已经成为西方各国高校主流。而我国传统的专业教学以“原理教育”为主,学生得到的是相对抽象的理论,缺乏感性认识和应用性训练。这样一方面学生难以完全理解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系。要实现知识的传承和能力的培养相统一的目标,案例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而专业课程大多应用性、业务性很强,十分适合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收集和制作相关的案例,把有关素材完整地提供给学生,而后运用基本原理进行启发、引导,要求学生在查阅资料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或点评,或进行补充性、提高性的讲解,以学生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作为考核方式,通过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打分相结合的方法决定考核成绩。这种方式有利于保持专业课程的鲜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实现教与学的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帮助学生掌握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主动收集相关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选择案例和进行教学组织。依靠教师的单兵作战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进行案例教学,因此,一方面相对集中力量编制国内外经典的案例集,公开出版或利用网络技术资源共享;另一方面组织案例教学法的培训与交流,可能是有效的途径。
(四)情景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也叫模拟教学法。一般是指在课堂内外为学生提供一组模拟情景,例如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让学生根据设定的条件或借用现实条件,自主决定采取何种虚拟的经济行为,然后观察和分析这种行为的结果。模拟教学法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借助模拟教学软件,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演练,采用这种方式时,利用网络汇集和共享高水平的软件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途径;二是建立相应方向的有形实验室,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训练的场所。传统观念认为文科经济类、管理类专业不需要实验室,只有理工类才需要实验室。但随着网络经济时代对经济、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模拟的教学实验中心越来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五)研讨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是以对问题的探究来组织教学,例如,“面向问题教学法”,直接让学生面对现实专业运作中的问题,以问题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教师的角色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教学的步骤主要是要求每个学生查找相关资料、阅读指定的文献、分析问题背景、提出研究思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最后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研究结果,采用论文演讲或讨论的方式对问题进行集中研讨,教师一方面对所要教学的内容进行提示、阐释或指引,另一方面对每个学生的研究结果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缺点。这种教学方法并不要求对问题做出唯一的求解,而非常注重对学生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路径的指导,训练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又如,“小组合作教学法”,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教学单位、以小组学习、小组研讨、小组调研为主要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完成作业,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开发、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精神、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和合作共事能力。
三、各种教学方法及其特点的比较
表1 是各种教学方法及其特点的比较。
教学方法 导学式 互动式 案例式 情景式 研讨式 特点
启发诱导,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单单注重知识的传授
打破师生教与学的框架,共同对问题进行讨论式的互动研究
形象生动,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用性高
模拟实际的经济运行机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把握前沿理论的发展动向,建立团队合作的研究方式
上课方式
老师提出问题,重点讲解难点问题,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和发言
安排一个报告人针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提出分析框架,然后开展集体讨论
针对所指定的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写报告,然后教师点评和讲解
在实验室中让每一个学生动手,熟悉实际的操作环节和工作方法
讨论为主,深入剖析
注意点
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控制好教学进度及其内容
“搭便车”问题,对报告人的质量要求
案例的代表性,适时性
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教学上点和面的兼顾
做好讨论前的充分准备,学生学术能力最好在同一层次上,以利于深入探讨
适用对象
小班,高年级
小班,高年级
应用学科和实务课程
应用学科
研究生
教师要求
很高(有的放矢,善于启发和激励学生)
高(指明发言和自愿相结合,点评及时到位)
高(案例选择,点评到位,实务经验)
实务经验,针对性指导
很高(善于调动学生研究积极性,捕捉和评价学生的思想火花)
四、结论
总之,教育教学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追求表面的或形式上的教学方法改革,而必须实事求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目的,因人而异,因课而异,要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不同层次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来选用相对适当的教学方法,例如,业务类、应用性强的课程和专业硕士层次的教学,比较适宜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而理论性课程和培养学术性人才更适用互动式、研讨式教学法进行学术训练,提升研究和分析技能。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校2010级统招本科生为实验对象,随机选取一阶梯教室学生进行多维式教学,另一阶梯教室学生使用传统授课模式进行教学。然后从每组中随机各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考试成绩、病例分析能力及论文写作水平几方面的比较分析。其中多维式教学组男42名,女58名,平均年龄21周岁;传统教学组男40名,女60名,平均年龄20.5周岁。
1.2 方法 采用多维式教学方法(课堂内多样化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和传统教学法(课堂理论教学)进行教学研究成果。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2.1 课堂多样化讲授 课堂上,充分利用PBL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引导法、病案法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避免单一的文字、背书讲授形式。课下指导学生正确应用网络与图书馆进行相关资料查询,扩充对本学科的了解。
1.2.2 课程实践 实验课上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标本的学习,并动手为自己或同学进行相关检查;带领学生走进社区进行调研,对易感人群进行询问并提出建议或检查;让学生进入相关的影像、检验科室,对寄生虫病形成一个深刻的主观印象,使其对寄生虫病的危害及影响更深入透彻的理解。
1.2.3 团队讨论 学生分组对所学内容及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进行讨论,互相探讨学习。
1.2.4 最终评估 对学生考试成绩、论文水平、病例分析能力进行评定,做统计学处理。教师根据以下几方面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1)课堂上对提出的综合性问题进行回答的准确性、全面性;(2)对本专业的研究进展的了解情况;(3)实践环节中的动手能力、知识运用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表现情况;(4)讨论环节及病历分析中知识的掌握程度;(5)考试的成绩;(6)论文的撰写能力。最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试、病例分析及问卷调查,各组随机抽取100名学生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两组间采用统计学u检验。以P
2 结果
2.1 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多维式教学组平均理论成绩为(86.4 ±7.6)分,传统教学组平均理论成绩为(72.5 ±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病例分析能力比较 多维式教学组平均理论成绩为(82.4±8.9)分,传统教学组平均理论成绩为(65.3 ±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论文水平比较 多维式教学组平均理论成绩为(78.8±6.3)分,传统教学组平均理论成绩为(70.2 ±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篇11
2.初中数学实施创新性教学的必然性
面对以知识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己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性教学是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以新课标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处理和再创造,展现出数学知识的形成背景和过程,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的实际出发,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推理,得出数学概念和规律,使初中数学教学真正成为思维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学习到活的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为今后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物质基础。
3.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的内涵
创新性教学是创造教育对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在创造教育基本原理指导下学科教学的表现形式,它是将启发式、发现式和其它有助于创造力开发的方法用于各种学科的教学,并将教学内容按促进提高创新能力的方向改编,成为程序式的教学载体,从而促进课程改革的教学形式。针对初中数学学科和初中学生年龄的特点,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达到更高层次的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4.数学创新性教学的主要方法
4.1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法。它同“注入式教学法”是根本区别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很深地理解这个思想,使自己的教法设计紧紧围绕“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这个中心。它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一理性归纳”,主要适用于证明、运算和应用题的教学。实施启发式教学法,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问题解决”的形式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情境,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它既可以抓住课本的典型题例进行引伸和扩展,编拟出内涵丰富的应用题让学生“钻”,也可以抓住数学问题本质,编制现实情景的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试”;既可以把数学知识恰当地放到各种实际情景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应用数学的意识,也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各种数学课外活动,使学生真正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4.2 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通过实践、实验、想象、推理、领悟等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合理假设,合理猜想,仔细论证,认真评价,回顾总结,推而广之,实践运用。这种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创新情境――分析探究――猜疑假设――论证评价”,主要适用于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例题等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它要求在例题的选择和配制上,要加强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运用合情推理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探索;在解题环节上,要突出探索活动,重视分析学生在探索中出现错误的合理性;在探索活动的形式上,可采用个人思考、分组讨论、大组报告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数学实验在更理想的空间进行探索和发现。探究过程,是学生发展智力、掌握学习策略、积累学习方法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
篇12
一、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一)情景教学法
所谓情景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具体将手的文中,创设出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情节环节,从而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比如,我在教“求职信”这种文种时,设计了这样的情景:举办毕业生招聘会,提前把班里的学生分成5组,每组6人,其中3人任评委,3人任应聘人员,而且要求每组由小组长带领本组同学设置招聘广告,设计招聘单位及招聘岗位,而要求每位应聘的同学要回答3个问题,其中2个问题在大体设定的15个问题中选择,其中1个问题必须要临场提问,以锻炼学生临场发挥和应变的能力。而这15个问题都是在大学生应聘的职场中被经常提问道的,比如“请做一下自我介绍”“你的特长是什么?”“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如果你被录用你打算如何开展你的工作?”等契合现代职场的问题,同时要求应聘的学生在仪容仪表,口头表达等方面来准备招聘会。招聘会结束后要求学生每组同学,向本组小组长写一份“求职信”,先由本组小组长带领大家进行本组评议,然后每组推荐一份大家认为写的好的求职信在班里进行交流。然后,由教师带领大家总结一份好的介绍信的写法。这样同学们对从生动活泼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是深刻的,也是有效的。
(二)实践教学法
高职高专校园的文化活动往往是丰富多彩的,各种由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很大。组织一个社团,需要具备相当的组织能力,而社团的运转,又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文书。比如创办文学刊物、写稿组稿、编辑印发刊物、联系协调校内外相关事宜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修改、提高。比如,学校运动会的前两周,教师开始策划讲授相关文种,如开幕词、闭幕词、班级运动员入场词、新闻采写、运动会广播稿、板报宣传,运动会结束后,鼓励学生写作消息向校刊或动地报纸投稿。再如,配合“学习经验交流会”的活动,教会学生拟写举办经验交流会的通知;学些邀请函,分别向任课教师、师兄师姐、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一定成绩的校友发出邀请;交流会上做好会议记录,并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出会议纪要。整个活动过程,教师参与并指导、跟踪,对学生写出的作品及时进行点评,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应用写作教学配合校园文化活动来开展,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课堂内延伸至课外,让他们运用课内的理论知识自行解决现实问题,应用写作能力得到检验和提高,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三)案例教学法
教学中我们发现,举例具体、生动、典型的案例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在讲述每种文种时不仅仅让学生学习规范的应用文写作,还让学生联系对瑕疵文案的修改。而瑕疵文案的来源最好从学生的作业中选取。这样血色和那个在自己动手写之前就已经能够杜绝一些常见的错误,从而写出较为规范的应用文。
(四)多媒体教学法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这样可选一种崭新立体化、快速化的写作课教学模式,例如师生在屏幕上共同鉴赏学生的习作,也可师生共同讨论,这样就可以改变以往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坏境,建立以教师传授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模式,可以更多地更直接地对一些写作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另外多媒体处理知识信息的多样性将枯燥呆板的写作课内容变得生动直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革考核方式,焕发学生写作活力
考试是检测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目前应用写作课考试中还存在着诸多弊端,如学生考试目的是为了获得分数、获得文凭,而不是为了印证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应用写作能力;教师通过考试只是想给课程一个结论而已,而不是通过考试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以致出现考前教师勾重点、划范围,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临时抱佛脚等不良现象。为了使应用文写作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把课堂评讲答疑、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纳入平时考核。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调查报告的写作时,为了让学生从实践中真正理解从调查到最后成文的全过程,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然后让小组长负责全组的协调工作,要让组长写调查计划,调查日记,并在每次活动中都标清楚谁干了什么,这样不仅要最后的调查报告而且还要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每个人的工作实际情况,教师依据这些实际情况再给学生打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这样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合作,积极实践,争取了好成绩,又促使学生查阅资料、互通信息,相互协作,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就加深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从而焕发了写作的活力和主动性。
三、结语
总之,应用写作课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基础课,作为应用写作的教师应当努力探讨适合本课程和学生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文体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变化,方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13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使抽象概念形象化,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将教学中很难表达的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一方面,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好的图片。另一方面,在常规临床工作中,对细菌的典型菌落及其涂片染色的镜下形态照像。从多渠道收集各种唯美的图片、动画等,使多媒体课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愉悦美妙的情景中加强对枯燥的医学知识的理解。同时,结合其他的教学方法,如病案教学法、故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亲验式教学法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收集各种病案,相关的故事,以及亲身体验等。这些都会使学生印象非常深刻,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实施分阶段教学
在实验课内容安排上,围绕“基础训练一综合设计一实验研究”三个层次优选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基础训练即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实验阶段:从简单的经典实验开始,使学生掌握细菌涂片的制备和染色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消毒灭菌技术,纯种分离技术,合成培养基制备技术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阶段: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较为复杂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如制作模拟标本,给出相关的临床资料,从准备实验开始,一切由学生自己动手,分离出可能导致感染的细菌,并根据所鉴定出的细菌,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做药物敏感性试验,再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感染部位等,推荐相应的药物治疗感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药理学知识等方面的能力。实验研究:在前两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自由组合,自选题目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小组讨论优选出最佳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后以论文形式写出实验报告并在实验组内进行论文答辩。使学生对科研程序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其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4利用图表总结,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