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公共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公共管理论文

篇1

3.我国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及演进路径研究

4.论“公共价值管理”:一种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超越与限度

5.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评析

6.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危机管理研究——现状、趋势和未来方向

7.扎根理论在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与实践

8.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题

9.迈向公共管理范式的全球治理——基于“问题—主体—机制”框架的分析

10.从区域公共管理到区域治理研究:历史的转型

11.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

12.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思想、模型和实践 

13.基于衍生职能界定的政府会计角色定位研究

14.公共管理转型: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兴起

15.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博弈分析

16.公共管理研究领域中的社会网络分析

17.后新公共管理时代的跨部门协同——评希克斯的整体政府理论

18.从新公共管理到后新公共管理——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论述评

19.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作用机理和条件初探

20.案例研究概推性的理论逻辑与评价体系——基于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样本论文的实证分析

21.公共管理理论范式的嬗变:从官僚制到网络治理

22.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与重心——基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2014年收录文章的预测

23.区域公共管理视域下的整体性治理:跨界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

24.新公共管理:反思、批判与超越——兼评新公共服务理论

25.对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中定量推崇的批判

26.协作性公共管理:西方地方政府治理理论的新模式

27.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28.新公共管理理念对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及学术工作的影响 

29.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分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30.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

31.公共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

32.新公共管理影响下的国外公共图书馆总体外包研究——以美英日为例

33.也谈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34.培养公共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的实践教学基地探索——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35.新公共管理批判及公共管理的价值根源

36.回购公共服务:后民营化时代公共管理的新议题

37.新公共管理对绩效审计的影响及对我国绩效审计发展的启示

38.整体性治理:公共管理的新范式

39.协作性公共管理:现状与前景

40.美国公共管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跨组织整合趋势

41.“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困境与转型——新西兰公共部门改革的反思及参鉴

42.公共价值的研究路径与前沿问题

43.公共管理视域中的第三部门:功能、优势及困境

44.公共管理定性研究的基本路径

45.协作性公共管理:创新、局限与启示

46.合作收益与公共管理: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47.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公共管理问题研究

48.公共管理伦理缺失之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49.公共管理理念的跨越:从政府本位到社会本位

50.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何以可能:一项方法学回顾  

51.公共管理:公共性本质与功能目标的内在统一

52.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

53.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

54.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

55.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下政府流程再造的路径选择

56.网络治理理论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及其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57.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

58.价值取向、理论基础、制度安排与研究方法——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的四维辨析

59.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与超越

60.电子政务与政府流程再造——兼谈新公共管理

61.论公共管理之本质特征、时代性及其它

62.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源起、架构与研究问题

63.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

64.新公共管理思想下的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制度建设

65.公共管理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

66.“脱域”公共危机治理与区域公共管理体制创新

67.权威式整合——以杭州市政府公共管理创新实践为例 

68.公共管理视域下风险及治理研究图谱与主题脉系——基于国际SSCI的计量分析(1965—2013)

69.公共危机管理领域中的社会网络分析——现状、问题与研究方向

70.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价值”与“价值中立”——公共管理价值回归的历史叙事与继往开来 

71.“模糊性治理”的理论系谱及其诠释:一种崭新的公共管理叙事

72.公共管理理论创新三题

73.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

74.中国公共管理:概念及基本框架

75.社会网络分析与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

76.论公共服务的“第三种范式”——超越“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

77.公共管理与公众舆论

78.比较利益人:公共管理研究的一种人性假设——兼评“经济人”假设的适用性

79.基于复杂性科学管理熵理论的公共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80.公共选择还是利益分析——两种公共管理研究途径的比较

81.论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的同异性

82.走向一种“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趋势透视

83.近年来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84.应把社会性别理论纳入我国公共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85.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与特征

86.网络问政——公共管理的创新形式

87.论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与价值取向

88.公共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和谐发展路径

89.“公共价值管理”:一个新的公共行政学范式

90.公共危机管理问责制中的归责原则

91.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共管理研究

92.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一种比较分析

93.转型期公共政策的价值定位:政府公共管理中功能转换的方向与悖论

94.可交易许可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和移植——以公共住房政策为例

95.论当代公共管理三大范式及其转换

96.协作性公共管理: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

97.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学理因由、典型模式与推进策略

篇2

(二)公共管理伦理及其建设滞后

我国公共管理伦理文化和相关的建设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虽然城市化进程推进、社会对公共服务要求迅速提升,社会对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投入相对不足。公共管理产品的提供者只有政府使得提供渠道过于单一。而公共组织对待公共管理伦理也是以传承为主,忽略了发展。由此导致公共管理伦理缺失。

二、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对策

从目前来看,公共管理伦理缺失有一致性,更有其特殊性。治理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首要任务是监管拥有和使用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对其进行公共管理伦理的引导和教育。具体措施有以下三点:

(一)理清公共管理伦理的作用领域并出台相关政策

随着我国公共管理领域迅速扩大,相关单位应理清公共管理伦理作用领域,对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者的伦理要求明确区分。依照不同公共管理组织对社会的影响情况,出台不同的伦理考核标准和规范,提高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水平,重视公共管理伦理教育。对于公共管理者及其组织者在对待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时采取了不恰当态度这一问题,要以提高文化建设和公共管理者和组织者个人道德两方面相结合的角度下功夫,同时加强监督管理。要加强公共管理者和组织者的道德责任感和廉洁自律意识。在公共管理伦理教育阶段,要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崇尚善良和公正结合起来,将公共管理者和组织者塑造成公平正义的实践者。

(二)强化公共管理伦理环境因素监管

建立健全公共管理伦理环境因素质量监管框架,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具有经济利益的公共管理者和组织者进行监管,建立与其职能匹配的评价机制可以有效强化公共管理伦理环境因素监管。由于社会转型期带来不同外在因素对公共管理伦理的冲击,建立与其职能匹配的评价机制可以体现出科学、民主的公共意识,能够使全体公共管理者和组织者体现出依法办事的素质,使廉洁、法治、责任、诚信深入人心,提升组织的非经济特性,减少统治性管理,提高服务型管理。

(三)树立道德模范,提速公共管理建设

由于公共管理者和组织者不提倡功利化目标,因此可以适当根据公共管理者和组织者的服务特点,通过树立道德模范、提速公共管理建设来扩大公共管理伦理的影响。同时,把完善目前存在的公共活动和建立新的公共活动结合起来。

篇3

二、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的区别

(一)公共行政的回应目标差异全新公共管理的主体是顾客,将普通群众视为顾客,同之前的公共行政相对比,更加注重普通大众的地位和价值。新公共管理提出政府的行为必须要向企业学习,最大限度将政策建设成顾客可以从中自由的选取,可以让顾客进行全方面的监督和检查。然而,顾客本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人群,全新公共管理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将政府的公共政策从政治领域逐步纳入到市场中,但是,从新公共服务的角度来考虑,把普通大众作为顾客,同时从经济学方面来研究政治问题,其实就是注重顾客的短期盈利。因此,全新公共服务通常从反面出发,以尊重公民的权力为基准,将人民看成存在相同利益的群体。所以,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在认识回应目的特点上存在差异,使得其中存在不同的社会治理方式;通常前者针对顾客选取爱好的回应,借助的是企业家精神,公民仍处在客体的地位;新公共服务强调普通大众应该参加到行政中、成为政策制定的主要群体,让公共行政成为一种非常民主的治理模式。

(二)追求利益的差异新公共服务主要注重多元化治理,任何公民与团体都可以协同管理公共事务,相对于政府而言,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同机构组织以及公民共同找寻代表公众的利益,同时为实现这些利益而努力。从新公共服务对于行政规范性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可以很容易的发现,政府的目的与企业的目的存在较大的出入,政府是实现公平与正义的手段和保障,必须保证公共利益处于绝对的核心地位,让公共问题的处理方案与产生过程都能够较好地满足正义、公正以及公平的标准和准则。而新公共管理主要利用市场的方法处理政府遇到的困难,若将政府比作是企业,则是借助企业的精神和理念来控制公务员的行为,在容纳私人部门管理技术的同时,也相应地汲取了私人部门的价值观念。所以,从二者的利益来分析,本身存在着较大的冲突,一边是新公共管理不承认存在公共利益,另一边则是公共管理同公共利益间没有丝毫的联系。

(三)理论思维取向上的差异全新公共管理的私人部门管理手段与经济研究角度都是为了改善政府工作效率低下与呆板的形象,以更加有效与灵活的形象面对普通大众。所以,全新公共管理主要以理性为改革准则,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集中提升政府工作效率与方法等方面,通过理性的手段实现公共管理的效率。而新公共服务延续了新公共行政“民主行政、社会公平”等价值观,关注公民的权利。如某位学者所说,公共管理人员必须追求回应性的提升与公民信任度的加强,将公民参与政府管理视为一项基本的公民权利,公民会积极注重公共利益,政府必须协助公民提升整个过程中不同方面的能力。新公共服务关注公民参与和民主治理,将公共利益放置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政府的职能必须从控制管理转到服务,让全新公共服务理论基础更加具有群众基础,所以是以民主为主要的改革形式[3]。

(四)价值取向差异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存在差异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价值取向不同。新公共管理关注的价值主要是经济和效率。在效率价值的引导之下,新公共管理将政府的服务对象视为顾客,在管理上可以良好地使用市场机制与竞争机制,表现出绩效与结果。目前,顾客服务与绩效衡量等相关思想理念逐渐成为公共行政用语的构成因素。新公共服务本质上是对新公共管理等主要以经济理论与自我利益为主导模式的深思;从价值取向来看,新公共服务注重的主要价值是社会公平、回应性等相关内容;新公共服务注重服务的使命与价值,关注公民参与以及公共责任制等内容。因此,从本质上来看,新公共服务体现了行政理论发展过程中的民主价值取向。

篇4

2全面发展理念

档案管理应立足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需要来进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档案信息服务,而非针对传统的政治与行政管理、历史研究与编史修志等服务领域来展开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在具体工作对象上,应面向最广大人民,而非传统的政府工作人员、研究者的需要展开档案管理工作。为此,要求档案管理将服务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各项建设事业。后者以保障和促进最广大人民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的国家与社会建设目标要求将满足最广大人民工作和生活对档案的需要作为档案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与根本目标。

3公平服务理念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性的本质诉求。作为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档案服务均等化旨在消除档案服务中的歧视现象,即档案管理必须严格执行档案开放制度,对应该开放的档案适时开放,并允许各类社会公众基于自身需要自由地利用。在向公众提供开放档案服务时,必须遵循同样的原则、政策与标准,不搞差异化服务,即使是档案信息的核心利用群体,也不可以享有特别权利。面向公众个人提供档案服务的标准与面向社会组织提供档案服务的标准应是统一的,在具体服务过程中,对各类利用者提出的利用要求或限制必须是等同的。

二在公共管理下的档案管理模式

档案管理模式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在公共管理的视角下,档案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可供参考:

1文档集成式

文档集成式档案管理是将文档管理通过集成化的技术形成系统的管理规范,并运用系统的管理模式对医院档案进行管理。文档集成式档案管理的核心是各文档管理过程之间的协调性。目前,文档管理多是由文书部门和档案部门分开负责的,其中文书部门主要负责文件管理部分,而档案部则主要负责档案管理部分,两个部门独立工作,使文档的完整性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质量。而文档集成式管理则能够将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统一到一个系统当中,从而保证了文件档案的完整性和开放性。

2资源管理式

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子档案,档案管理也逐渐倾向于信息档案管理。因此,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对于未来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转向信息资源的方向,将信息资源体系作为档案管理的基础。

3公众参与式

公众参与模式是最能体现档案管理向公共管理方向发展的具体表现之一。在公共管理的视阈下,公平、公开应该是首要的发展方向。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所以,只有让公众也一起参与进来,才能更好的提高档案管理工作。首先,公众要对档案管理工作评价,如发现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可以及时反映给档案管理的相关人员,并且由相关人员进行改正。公众参与到档案管理中,不仅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增加档案管理的公开度和公平度。

篇5

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状的管理模式,属于参与者之间的全通道式的沟通模式。在这里,每个成员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每个部门可以相互联系,每个成员可以相互交流,以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网络内每个成员都有表达意见的机会,这样即保证政府部门第三部门之间的民主合作,征求大家意见,共同协商民主决策。

2信息

信息是连接各部门的链条和中介。没有信息交流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犹如一潭死水,因此,要加入信息这个中介为各部门打开任督二脉,开渠引水,使之“自有源头活水来”。信息的交流使每个部门每个成员相互联系,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工作成本,减少行政过程中的工作程序,而且可以拓宽参与机制,使更多的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行政工作,以使政府活动更加透明化。

3灵活网络

治理的特点是灵活。也就是说要灵活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传统的马克斯•韦伯式的科层制的严格的等级控制,导致管理模式僵化和复杂,理应采用市场化化模式,减少国家干预,加大公民社会和私人部门的合作。否则,僵化的管理结构将无法产生动力机制。

4合作网络

内各部门之间相互合作是网络治理的重心,要以合作促成功。但是在合作网络中,成员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管理者必须要做出正确的决策,选择最优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网络治理机制

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参与者找到解决政策问题的方法促使网络治理的产生。AarsandFimreite(2005)说道:网络的合法化主要是基于他们所取得的结果而不是过程,这样也可以说,网络治理是从输入到输出的合法化的转换。参与者之间相互依存则说明,对政策制定者来说,使用网络作为政策实施机制很难。相反,政策的实施是参与者深思熟虑和讨价还价后的过程,目的只是为了一定程度上实现的目标。这样,网络治理或许会加强决策民主化的风险。因此,有的学者认为网络缺乏许多实现民主化的条件,也有学者认为网络治理是当代行政所不可避免的阶段,他们认为传统的自有民主并不能够评估其民主的潜力。很明显,网络治理挑战了民选代表的权威性和以往的传统形式的合法性。如此,网络治理的效果则不明确,问题也应运而生。网络中选举代表参与须是民主化的过程。然而整个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强权组织控制弱小组织的现象,导致非民主化结果及权力滥用现象。因此,在网络治理中应当注意责任机制,以确保网络治理的有效性。孙柏英在她的文章中论述:“政策网络运转的基础是相互依赖的网络主体通过集体行为的互动,形成一套有效治理机制,进而实现共同结果。一是信任机制,二是协商机制,三是学习机制。”那么,网络治理的有效运行也是如此,这样才能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

1信任机制网络治理的主体是多方面的

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公民个人等等。它是国家与公民社会、政府与非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在这个网络中,各方代表着一个衔接点,各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才能促成网络治理的运行。因此,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是至关重要的。相互信任,确保各方做好本职工作,相互合作,才能解决网络连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起到网络治理的作用。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地盲目自信,因为信任也是有风险的。盲目的无主见的信任可能会带来无法估量的后果。每个部门相对来说都是陌生不熟悉的,对各部门所做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度、工作方法评价不一,便需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来加以判断和界定,看其是否可以信任,是否值得信任。因此,在信任关系的培养中,应当约束行动者利己保护的一面,也要倡导维护利他的一面这样行动者双方都能得到满足,信任关系便能良好地建立并维持下去。信任是良好合作的基础,合作又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信任。经过长期的合作,合作双方会建立更加深厚的情感而利于合作,加强彼此间的信任关系。相反,如果不是相互信任,相互之间猜疑不合作,一方面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无法落实政府工作,降低政府威望;另一方面,各部门基于这样的关系而无法和睦相处,便会出现恶性循环。当今社会产生了众多的公共问题,如环境保护、卫生健康、全球气候变暖、经济贸易摩擦等等,这些问题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地区,甚至于哪一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它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地区,甚至于多个国家团结起来,相互合作,协调处理。

2协商机制

网络治理是多主体的网络治理,组织成员因个人性格、知识、经验、能力的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看待问题的方法会有所不同,组织结构有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组织结构也会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有效的协商机制来调整各主体之间的分歧,共同协商解决难题。

3学习机制因为各主体成员的差异

需要大家相互学习,各部门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一致的价值体系,减少分歧和摩擦,进而促进治理机制的有效实施。第三部门作为网络治理的重要主体,包括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其中有研究所、协会、教育培训机构、制定实施项目机构等,如大学、研究所这类的组织专业知识能力较强,协会、项目实施机构在实施、实践方面略有优势,各机构便可以通过相互习学与交流,发挥1+1>2的整体作用。当然,归结到一点,还是需要加强各行动主体及其成员的责任意识。要以道德伦理建设为依托,对各行动主体进行更深层次的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使他们的行为能够自觉以公共利益为本位。

三网络治理对我国治理实践的启示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各方面政策、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对于网络治理的实施也有待进一步深入。首先,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转变政府管理模式,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使政府管的少但管得好,减少行政干预。更多的运用间接地管理手段,以便政府可以更加灵活多样地调节社会经济管理活动。要加强环境保护、卫生健康、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领域建设,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社分开”,培育多元的治理主体。其次,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廉政建设,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要确立服务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要为全社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廉政建设,要使反腐倡廉真正扎根在人民心中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头。再次,第三部门作为一种独立于政府的力量,可在政府需要的时候发挥其优势作用。政府不是万能的,正如市场失灵一样,政府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政府不能高效的提供公共物品,或提供的公共物品单一,或其获取的信息需要的成本太高,对社会活动反应不灵敏等等,这样政府便无法满足公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无法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而第三部门作为独立于政府的力量,恰恰可以弥补其不足,它为公民提供了参与公共事务的空间和途径,连接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可满足政府与公民的双向需求达到共赢。最后,公民个人参与也是高效网络治理的重要条件。政府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服务的过程并不是要公民被动接受,应当是公民主动参与。只有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才能真正有所感受和体验。政府也才能更好的为公民和社会服务。公民积极参与一方面有利于实现民主,体现民主理念,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监督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工作,因为公民作为监督主体的一部分,有义务监督政府部门及其公职人员的工作。这也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民主性和透明化。

篇6

2、工会的社会组织特征

(1)工会是非营利性组织。社会组织也称非营利性组织、非政府组织。美国学者萨拉蒙和安海尔对非政府组织的界定较为经典,他们认为,凡是具备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特点的组织,就是非营利性组织。国内一些学者大多以此为据提出社会组织有六大特征或十大特征。实际上社会组织的根本特征在于非营利性(公益性)和自治性。联合国的国际标准产出分类体系把工会归为非营利性组织,一些国家的研究机构也把工会列入非营利性组织。中国有自己的特殊国情,但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组织,是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职责,是非营利性组织,符合非营利性组织的基本特征。强调工会是非营利性组织,其目的在于把工会与党政和企业等组织区别开来,在社会结构体系中具有独立性,对社会公共事务有自己的立场,对审视和处理相关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和方法,不谋取职责之外的特殊利益。当然工会自身应进一步克服机关化行政化,在依法依章程独立开展工作上有所创新、有所作为,回归社会组织的本来属性。

(2)工会是现代社会组织体系中的核心组织。组织基础雄厚。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2万个。2012年9月底,建立基层工会组织266.6万个,覆盖企事业机关单位616.6万个,工会会员达2.8亿人。这些资料表明工会规模大、覆盖广,是全国最大的社会组织。组织系统完备。中国工会是以区域工会为主,与行业工会相结合,以全国总工会为中央枢纽和指挥中心,以基层工会为基础的组织系统。组织构架合理,组织网络畅通,便于统一行动,形成合力,取得社会实效。组织骨干成熟。工会与职工有着天然联系,广大工会干部植根生产一线和职工之中,有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服务职工的实践中,在固本强基激发基层工会活力的活动中,广大工会干部的宣传、组织、引导、协调、服务和维护能力全面提升,相当数量工会干部成为工会工作和社会工作的行家里手。组织协调有力。协调能力是工会的基本能力。协调与党、政府的关系,找准位置、发挥作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协调社会关系,找准利益结合点,聚拢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资源。协调是工会参与社会建设的基本方式,正是协调使工会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得以显现。总之,工会是社会组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建设中不可替代的核心组织。

3、工会的社会结构

“结构”这个概念是指任何事物的基本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社会结构是社会组织、社会群体或社会基本构成部分的相互关联的方式。社会结构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各个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呈现出社会的整体功能,并在互动过程中把自身与其他构成部分区别开来,展现自己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和特定的社会功能。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这是我们国家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其实质就是党、政府(国家政权的人)和工会的内在关联方式和相互行为模式。工会社会结构的设置基于两点:一是工会的本质特征。工会是以阶级性为前提,以群众性为基础的,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组织。工会是阶级性与群众性的统一,政治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体现出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基础,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会是具有高度的政治性、鲜明的阶级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内在统一的组织。二是制度安排。制度安排是为了维系社会运行秩序,依据社会组织的特征和功能,以政治或法律权威的形式确定、规定其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职责。工会的社会结构确定了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会,是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工会,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工会。但工会不是政治组织,不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附属物,而是遵循社会组织的运行规律,以社会组织的身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会是具有政治属性、制度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统一的组织。作为基本的社会结构,其核心价值取向、关联方式和相互作用形式是稳定的连续的。由于政府职能转变,工会的社会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必将引发工会社会活动空间的拓展和维权领域的延伸,工会的社会属性凸现出来。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是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社会组织是党领导下的真正主体,是社会治理的主要角色,是处理社会事务的主要承担者,也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主要合作者。作为现代政党,必须拥有广泛的深厚的牢固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党与社会应该紧密融合。刚刚结束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初衷也在于此。工会作为党靠得住信得过的组织,坚持政治属性和制度属性是工会的政治方向和资源优势,是必须坚持不可动摇的。但也要高度关注工会的社会属性。党要继续保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领导权,必须重视对社会资本的积累和掌控,扶植社会组织,支持工会在自主、自治、自律的基础上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主体作用。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工会与政府是合作伙伴关系。政府是国家发展和管理的主要承担者,不应当包揽操办社会领域的具体事务,本着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的原则,把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组织。把哪些资源和手段赋予和以什么程序方式赋予应有一个制度设计,赋予工会组织应视为是工会的一种权利,必须进行相应的权利匹配和设置,这样才是现实的可兑现的。双方的合作应是身份平等的,由于职责和角度不同,主要方式是协商共谋以求共识,但出现不同意见也是正常的,否则就没有协商的必要了。对此双方要以诚意为基础,相互包容,对一些重大的意见分歧也可以用谈判的方式,在相互妥协中取得共识。

二、工会参与公共管理的理论要点

1、公共管理的内涵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是社会建设的两大支撑点。社会管理体制、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社会组织体制和社会管理机制都是以其为基础,为中心提出、形成和构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两个既有区别又紧密关联的概念。社会管理是政府制定提供法律、制度、政策等权威性的规范,保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各项权利,维系、保持和创新社会秩序,使社会处于和谐稳定的运行状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公共服务属于二次分配的范畴,是政府通过制定出公共政策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方式,一定的资源配置结构决定社会利益结构和公民利益实现的状况,对人们的生存、发展和幸福体面具有重要影响。社会管理关注的是社会秩序,公共服务关注的是社会利益。在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公共服务是社会管理的前提,只有优质高效公共服务改善民生,良性的社会秩序才能形成公共服务又是社会管理的内容,只有把公共服务纳入社会管理之中,公共服务才会有法律、制度保障,取得应有的预期效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为因果、融合共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有机结合成为公共管理或公共治理。公共管理是政府职能从对社会的管理转向民主治理的分界线。

2、工会参与公共管理的理论重点

(1)公共管理的民主特征。其特征是:一是由于经济社会关系复杂化和利益诉求多元化,必须建立有效平衡社会利益关系的民主法制程序。在政府和公民之间建立民意的通达渠道,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保障社会组织的参与权、协商权和谈判权。二是市场经济的衡量标准是效率和利润,社会建设的衡量标准是公平和正义。要保证全体公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尤其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进行帮扶救助,这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组织的责任。与此相对应必须建立一个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相协调、相平衡的经济社会体制结构。三是社会组织是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中介,是双向沟通的关键环节。公共管理只有充分体现社会各个阶层、群体及其所代表的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才能形成社会共识,凝聚社会合力,为改革发展稳定奠定广泛的民意基础。

(2)参与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概念,本质上是一种意义关系,即价值客体对价值主体有意义,双方才能构成内在的价值联系。在公共管理领域,政府各级决策者的价值取向是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对社会行为、社会政策做出选择。参与作为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政府的公共管理方式必须要和社会进程、社会心态相适应。幸福经济学的奠基人伊斯特林1974年曾经提出一个重要命题,即一国的经济增长未必会换来生活满意度的改善,被称为“伊斯特林”悖论。如果公共管理与社会进程和社会心态不适应以致发生脱节,政府投入再多的努力,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人均GDP已达61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在社会绝大多数人解决温饱之后,人们的社会心态发生了质的变化,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共参与意识开始觉醒并正在逐步增强。对此政府必须在转变职能的过程中,自觉调整思路,赋予公共管理新的内涵,以适应新变化,体现时代性。二是我国公共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是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愿望增强与参与的途径、制度机制阻塞不畅。其社会表现就是“端起饭碗吃肉,放下饭碗骂娘”,症结何在,根本还是公众参与不足造成的“心理对抗”。政府在公共管理中要整合组织资源、制度资源,搭建对话平台,创新诉求载体。社会组织要把自己所代表的社会成员分散的、模糊的、甚至情绪化的诉求,通过组织、引导、教育、约束,在体制内有序理性的进行表达,不断满足其诉求的合理部分。经过努力建立具有鲜明的多元参与、政府合作、民主治理、生机活力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的公共管理。三是公众参与的程度是分层次的。普通公众大多关注与其自身生存发展相关的最直接最具体的利益。组织引导公众参与公共管理必须要找准政府和公众的利益结合点,激发参与的兴奋点,提高参与率。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的目的是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施加影响,以实现和满足其利益诉求。这就有一个参与与政策产出的关系问题,即参与的结果如何。如果参与与出台的政策无关或相背,没有打上参与的烙印,其参与的热情就会下降或成为摆设,影响政府公共管理的效果和公信力。

(3)参与中的权利和利益关系。参与是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法定权利,参与背后的驱动力是权益。权益的基本内涵是权和益的统一。权利既是人们参与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的前提和条件,又是人们力求获得的某种资源和力量。权利是权益的根本属性,受法律保护,不能随意剥夺,而利益则是权利的物质基础,是权利的具体内容和外在表现。在权利和利益的关系中,权利伏于利益,制约利益。因为权利是利益的归属和所有的证明,规定着利益的正当性、合法性。没有权利作为前提,利益就可能产生随意性,或成为一种临时性措施,或成为一种恩赐,或成为一种虚假的扭曲。政府职能转变,界定社会组织的职责,首先要匹配与职责相应的权利,而参与权是获得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参与其中,才能展示作为,发挥作用。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就是维护其权利和利益。依据工会参与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点,可以作出清晰的判定:政府的管理正从集中走向分散、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垄断走向参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参与是公共管理的内在要求,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参与主体,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着主要的影响力。参与的理论基点使工会参与公共管理更具自觉性、合理性和持久性。在参与的过程中,一方面维护职工的法定权益,提升职工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工会与政府的合作,与其他社会组织进行利益协调。这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危机,减低运行成本,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是一个增加社会正能量,积累社会资本的过程。

三、维权服务是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切入点

1、维护职工的企业权益

(1)劳动关系是利益关系。企业是生产社会财富的经济单位,是职工赖以生存的场所。劳动和资本是两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只是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结成劳动关系,把双方的利益统一在企业之中成为利益共同体。职工的利益与劳动关系的和谐程度成正比关系,恩格斯说:“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赖以旋转的中心。”这一论断的现实意义是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对社会结构和利益结构有决定性影响,是衡量社会和谐与否的基本尺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是劳动和资本的利益交换关系。在交换过程中,劳动者唯一有用的东西是劳动力,作为利益主体可以选择资本,但由于资强劳弱的态势余地不大。市场经济有三个固有属性,即经营活动的自主性、经营环境的竞争性、经营目的的趋利性。这三个属性使市场经济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积极作用,用市场经济原则合理有效配置资源,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活力,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是消极作用,市场主体出于追求利润的动机,可能会压低劳动力的成本价格,损害职工的公共利益,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作为劳动者一方为了自身利益也会采取合法或非理性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力图使客观利益最大化。劳动关系是一个共生共荣、相生相克、平衡有序的矛盾概念,是一个为了利益而依存,为了利益而分离的矛盾关系。单个的工人难以维护自己的利益,组织起来维护工人的利益是建立工会的本原性原因。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是工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否则工会就失去了根基,失去了存在的必然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会履行基本职责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维护职工的就业、工资、劳动安全卫生等基本利益,把职工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另一方面,缓解、化解劳动关系中矛盾冲突因素,使劳动关系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工会参与公共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核心手段。

(2)劳资利益相对均衡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环节。公平正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公共管理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状态。公平正义的内涵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其本质和现实的体现就是社会和谐。“和谐”的词义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也就是说事物构成部分,要素位置得当、实力相宜、利益均衡、运转协调的状态。就劳动关系而言可做两点理解:政府、企业、工会(职工利益代表)的体制、制度结构科学合理,职责清晰、依法履职、到位有力;劳资双方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利益相对均衡,不能差距过大。要实现劳动利益相对均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具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法律保障。在现实的劳动关系中,政府、企业和工会之间互动时,政府必须秉持中立立场,并依法规范政府、企业和工会的行为。由于资强劳弱是一种社会常态,劳动立法、劳动政策必须向劳动者倾斜。如果政府与资本结合,官员与商人勾肩搭背,必然会产生权力寻租,行贿受贿,这是某些官员腐败的重要根源。为一己私利或小集团的利益推出的制度、政策必然会违背公平正义的原则,损害职工的合法权益。扩张是资本的本性,追求利润是其内在的驱动力,但这是有限度的,其底线就是不能侵犯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一些聪明的有远见的企业家视和谐劳动关系为资源,是竞争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但也有一些不良企业雇主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润,违背法律、丧失良知,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实践证明,权力的失衡必然导致利益的失衡,受损的一方是职工,这就为劳资冲突埋下隐患,或直接引发突发事件,对社会和谐构成威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公共管理、稳定社会秩序、平衡劳资利益关系必须构建法律制度保障体系。法律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是指,以法律形式将市场主体的合法地位、合法权益定型化,市场竞争规则定型化,市场运行秩序定型化,避免权利寻租和不恰当的行政干预;权威性是指,法律规定为全社会的所有组织和个人所接受、所遵循,具有普遍的社会约束力,不允许任何个人和组织拥有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极强制性是指,一切违法行为都要予以追究,依法惩处,违法行为必须付出相应代价。当前已经大体有了一个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的框架,应进一步整合法律资源,完善劳动立法的法律体系,应把利益协调、表达诉求、矛盾调处和社会保障的有关内容法律化,在立法中体现出来。工资协商共决是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举措和基本方式,应以此为中心,尽快推出完善相关立法,如工资法、集体合同法、工资协商共决条例等。要做好相关法律条例之间的衔接,加大执法检查和监督的力度,确保工会参与公共管理的法律地位,提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效。动关系矛盾的产物,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工会职责的内在要求。工会依据关于工会的理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关系性质做出科学判断:劳动关系是利益关系,是劳资双方的利益差异,但劳动者和雇主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劳动关系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主张用协商谈判的方式,不提倡、不支持、不鼓励用对抗激化的方式解决劳动关系中出现的问题。为此,提出了“规范有序、公平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理念,提出了“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方针,从其中的内涵显示出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就是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关系。这是在资强劳弱的企业环境中的利益平衡,是通过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实现的利益平衡。平衡才能稳定,失衡就意味着职工利益屈从了资本的利益,成为雇主的附庸,可能引发劳动纠纷或利益冲突。平衡是相对的,动态的,是以劳资双方博弈的实力为后盾的,职工利益的后盾就是工会。建设一个强大的工会需要诸多条件,就工会自身而言,应着重把握两点:首先取决于工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程度。我国工会是自下而上建立起来的,又自上而下成为组织体系。统一的工会组织体系,便于用一个声音表达职工的利益诉求,用统一的行动表达职工利益诉求的力量。企业工会是工会的工作基础和组织基础,处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沿,是工会的力量之源。工会十四大以来,全总推出多项举措,大力加强基层工会特别是企业工会的建设。2007年出台的《企业工会工作条例》是一个有创意、系统的可操作性的内部法规。虽然在全社会宣传力度欠缺,有些条款还未真正落实,但其方向性指导性是不容置疑的,是有标志性意义的。经过各级工会的共同努力,企业工会对组建工作进入到质量并举、量扩质优的新阶段,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能力大幅提升。截至2012年,全国签订集体合同224.3万份,覆盖企业579.43万家;职工2.67亿人,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122.8万份,覆盖企业308.2万家,职工1.5亿人。各级工会建立1.3万个法律援助机构,近10年来累计受理职工法律援助案件44.4万件。企业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体地位、基础作用充分彰显出来。当前,非公企业成为劳动关系的主体,非公企业职工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农民工成为职工的主体,由于体制和企业工会的维权能力还有不适应之处,工会组建空间依然很大,切实维权难度尚存。应进一步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会工作方针,组建工会的重点应放在小微企业和农村乡镇企业,维权重点应放在非公企业(因劳务派遣用工国有企业也面临阶段性维权难题)。要固本强基加强企业工会的制度建设。全总应对企业工会的制度提出一个顶层设想和基本要求及大项的制度目录,同时给企业工会留有自主量裁的空间以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要把企业工会的日常工作制度、组织制度和维权制度结合统筹起来,构成企业工会制度的整体合力,既要保证企业工会的运行秩序,又突出企业工会的维权实效,发挥制度建设的最大作用和功能。工会是职工自己的组织,应进一步确保和落实职工的主体地位,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企业工会主席的直接选举,切实解决非公企业工会主席身份独立的问题。再次是会员和职工的“讨价还价能力”。所谓“讨价还价的能力”是指工人在经济系统的位置而形成的力量。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劳动力市场讨价还价的能力,会员和职工有雇主所需要的稀缺技术,具有职业转岗和自我创业谋生的能力;另一种情况是在工作现场讨价还价的能力,会员和职工在严密整合的生产过程中处于关键部位和工作节点上,对生产的运转流程起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提升职工的地位和份量,令雇主不敢小觑。工人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才有力量。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建设一流的产业大军是工会的历史责任。从一定意义上说,工会帮助解决职工日常生活困难是“小帮扶”,提高职工的技术能力是“大帮扶”,是从根本上长远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不断扩大职工的人力资本,提升职工“讨价还价的能力”,会对雇主形成一种强大压力,能有效制约扼制资本的贪婪,促使企业善待尊重职工,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在工资协商共决中增添了工会谈判的实力,促使不想谈不愿谈的企业走向谈判桌。会员和职工“讨价还价”的能力是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力量之源。提升职工“讨价还价的能力”重点是农民工,我国现有农民工2.6261亿人,60.5%是初中文化程度,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愿望非常迫切,继续学习的心情非常迫切。知识技术能力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立足之本、创业之基。这有利于积累工人阶级素质,优化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有利于提升职工获取收入的能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为实现体面劳动创造前提;有利于阻止和消除利益固化和代际社会身份的固化,实现机会、权利、规划和结果平等,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社会有序流动,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提高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知识技术能力要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指导思想,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统一,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向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制度,确保培训质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培训载体,大力开展岗前、岗中、岗后培训,开展劳动竞赛、技术协作、技术攻关活动。创新职工成才通道,合理确定职工的发展预期,创新劳动模范工作室的职能,使之成为广大职工成才的孵化器。

2、维护职工的社会权益

(1)公共管理是工会的维权领域。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服务是公民权利与国家责任之间的社会关系。界定公共服务有两个标准:一是使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向公民及其家属提供的各项服务;二是满足公民的直接需求,即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存和发展及博物娱乐等公共设施。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主导和主体,是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承担者,是任何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公共服务的基本特征是普惠性和均等性。公共政策是公共服务的实践形式和基本手段,以法律、政策、方法和措施等形式对公共服务进行制度设计和调控。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事关人民的福祉,与职工的权益、生活紧密关联。职工是公共服务的受益体,工会要时刻关注公共政策对职工利益的影响,凡是涉及职工和社会利益的问题要有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主张,通过政府协商合作,谈判博弈,使之成为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职工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工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对公共政策的补充和丰富,修正和完善,这与政府的初衷是一致的。

篇7

在社区警务改革过程中,部分派出所对“社区警务”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挂几个牌,建几个警务室,做几本台账”的层面,在文件、材料中经常引用“社区警务”的字眼,认为这样做就实现了社区警务的改革。民警对“社区警务”的基本概念还十分模糊,不知道其真正的内涵是什么,“社区警务”方面的一些有效措施不能切实落实到基层工作中去。部分领导的认识也存在较大问题,“求稳怕乱”的思想突出。机关里的人不愿意去基层,部分领导怕得罪人而迟于行动或干脆不行动。这样,便无法将有限的警力尽量充实到基层去,实现派出所工作重心转移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群众工作存在缺陷

社区警务的核心内容就是扎扎实实地做好群众工作,以有限的警力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群众。然而在现实中,我国社区警务的群众工作却往往难以落到实处。首先,在工作能力上,有的民警缺乏与群众互动和协作的能力,不善于带着深厚感情去和群众沟通交流,致使群众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其次,在思想认识上,有的民警官僚作风严重,不自觉地会对群众有居高临下和冷漠之感,解决问题时,不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个人说了算的现象时有发生,拉开了自己与群众的距离。再次,在依法行政上,在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明显增强的情况下,有些民警法制观念淡薄、依法办事水平较低,在处理群众利益问题方面,没有很好贯彻依法行政的理念,在群众中形成了“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导向,致使部分群众信闹不信法、不信法。

(三)警务工作被下压的各种非警务任务严重挤压

社区警务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服务前移和警力下沉,使社会基层重点承担维护社会治安的工作和任务,实现警民关系伙伴化和警民协作,从传统的单纯执法过渡到主动服务和合作共治。而目前,由于上级公安机关仍然不断下压各种任务指标,非警务用警削减了警力,致使警力不足,比如,为视察领导担任警卫,集中警力侦破大案要案等。这些都严重挤压了社区民警走户入访或巡逻的时间,影响了社区警务工作的有效推进。

(四)警务保障不到位

基层工作任务繁重,警力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甚至出现“一区一警”的状况。这种状况导致社区民警严重超负荷地工作,必然影响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此外,基层公安机关经费保障渠道不畅,保障体制不完善。特别是在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部分派出所连办公用房和出警用车都得不到应有的供给,民警甚至骑摩托车或自行车出警。人均办案经费不足,民警的一个晚班加班费甚至只有几块钱,而且还连续几个月拖欠不发。这些都影响了社区民警工作积极性的发挥,甚至可能会导致民警以乱收费和乱罚款的手段牟取外快。不解决这些问题,社会警务改革的成功就只是个遥远的梦想。

二、西方国家社区警务建设的经验

西方国家经历了四次警务革命:第一次是1829年英国人建立了都市警察,第二次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警察专业化运动,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警察现代化运动,第四次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至今的社区警务运动。西方警务改革经历了一个从“预防为主”到“打击犯罪”再到“回归重视群众和社会作用”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在工作重点、衡量标准、警力、装备、警务合作和警务风格等诸多环节对原有的警察理论观念和组织结构进行了批判和改造,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警务改革经验。

(一)在理念层面,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

英国的警务改革非常注重公民的建议和意见,总是把其作为重要因素来考虑。各项警务工作的开展都是以公众为中心,始终把公众的意见放在第一位。无论是涉及宗旨还是具体问题,均考虑到公众的利益和要求,对公众像对待客户一样尊重。管理模式也由命令和处罚模式变为引导、保护和帮助模式,服务理念贯穿整个西方警务改革的始终,贯穿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公共权力真正地回归到为公众服务上来。公共部门是服务部门,当然包括警察机关,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是其改革的目标,它体现在整个西方警务改革的全过程之中。公众至上和服务至上是英国警务改革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启示:在我国警务改革实践中,我们应积极构建服务型社区警务模式,树立为民服务理念,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二)在制度和运行层面,具有多方面侧重点

1.注重专业化,明确责任归属

以美国为例,其警务改革非常强调警察应对维护社会治安和打击犯罪承担全部责任。社会对警务改革的参与只是间接的参与,是在警察机关引导下的参与。社会公众对社会治安不负任何责任,他们只是警务改革的服务对象。

2.强调依靠群众力量和社会力量维护治安

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有诸多尝试。例如,美国警务改革中实施的邻里守望或街区守望制度,日本警务改革中实施的交番与驻在所制度,澳大利亚警务改革中实施的每月举行一次联防会议的举措和有效的社区反馈机制,以及新加坡社区警务改革中实施的社区安全与治安计划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密切了警察和公众的关系,增进了警民之间的信任,发挥了民众对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作用。它们的警务改革吸纳了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民众的安全感,减少了社会治安问题,有效地预防、减少了犯罪。

3.强调宣传工作的重要作用

美国警务改革中实施的社区工作站制度,日本警务改革中实施的联络协会和家访制度,以及新加坡社区警务改革中实施的罪案实录节目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警务改革的影响,传播了法治意识和对犯罪等社会治安问题的预防意识,表明了公众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性和必要途径,对强化警务改革的效果、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注重警务管理和运行模式的创新

协商会模式的主要内容为:只要违法者愿意共同商讨应对违法活动的办法并自愿参与协商会,他就可以免于被;警察主持协商会,依照法律赋予的自决权,向违法者提出警告,并决定如何依法惩处违法者,其对象一般是初次违法的罪犯。这种模式对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启示:在我国警务改革实践中,我们要树立善治理念和“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战略思想,以促进警民共治,提升警察队伍整体战斗力;应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和评估机制,完善警察培训机制,以提高警察队伍素质和警察工作积极性,提升警察队伍整体工作效率。

三、新公共管理视域下推进警务改革的策略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西方国家相继出现了政府财政危机、政府管理危机和政府信用危机。在这种特定背景下,社会上掀起了以企业管理理论和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推动力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政府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基本主张有以下七点:(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2)以市场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将政府治理与市场机制相结合;(3)政府应采用私人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技术;(4)建立合理的授权与分权机制;(5)视公众为“顾客”,公共服务坚持“顾客导向”;(6)政府部门的工作由注重工作过程和投入转向注重结果和产出;(7)依靠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电子化政府。在全球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背景下,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成果和社区警务的实践经验,对我国社区警务改革大有裨益。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社区警务改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构建服务型社区警务模式

服务型社区警务模式强调责任、法治、民主参与和以公民为中心。“责任”是指要坚持权责结合并建立合理的责任制度和体系。“法治”是指警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接受公民和社会的监督,其权限必须由法律规定并受法律约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这对于解决行政行为违法和程序违法问题具有基础性作用。“民主参与”是指鼓励和支持公民参与社区警务政策的执行和监督。这对于确保警务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效果具有积极意义。“以公民为中心”是指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着力解决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增强公众满意度,树立“民力无限”的思想,将“以人为本”作为社区警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增加民警的服务意识,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建立和谐警民关系。构建服务型的警务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实现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强调的是服务而不是管理。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服务并不排斥强制。服务的对象是公众,而强制的对象是破坏社会秩序和人民利益的那部分人。因此,公共权力的服务性和强制性是相互依托而存在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强制也可被看作服务的一种手段,或者也是服务的体现,对犯罪分子的强制也是对公众的服务。但在另一种意义上,即在政府对公众的管理上,应该更多地强调服务,建立服务型警务模式。

(二)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和评估机制

我国公安机关习惯于追求低犯罪率、低发案率和高破案率等一些比较现实的指标,为完成这些指标,不计成本和投入,缺乏成本和资源优化配置意识。单纯注重打击犯罪的考核指标,必然会带来资源成本的增加。因此,有必要建立合理的指标考核体系和评估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对警察机关、市场和公众进行综合考虑,建立提供公共安全服务更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更加注重对成本、质量、绩效的综合考虑。

1.考核和评估的原则

(1)强调社区警务工作总体目标的达成情况

社区民警的总体目标就是要熟悉社区治安状况,减少社区的发案率,维护良好的社区秩序。因此,对社区民警的绩效考核应突出其总体目标的达成情况。

(2)严格依照社区民警的职责进行

社区民警的职责就是要熟悉社区,减少社区的发案率,维护良好的社区秩序,密切警民关系。社区警务室不是派出所,社区民警也不是“消防队员”,不能一警多用。考核必须严格按照社区民警的职责进行。

(3)注重对绩效的综合考核,而不能仅仅考虑数量因素

社区民警更重要的职责是预防犯罪,把一些违法犯罪事件遏制在萌芽状态,减少案件的发生,做好群众工作和社区防范工作等基础性工作,因此他们很难像刑警破案那样出现明显的绩效。但这并不能说明社区民警的工作是无效的或者绩效不高的,因为能有效防范和减少案件本身就已经证明了社区民警的工作价值。因此,在对社区民警的考核中不能只考虑数量因素,而应该基于社区民警的工作性质,对其绩效状况给予综合考核和评估。

2.考核和评估的内容

(1)基本业务工作。社区民警的业务工作应重点突出社区治安防控、群众工作和情报信息收集三个方面。社区民警的治安防控工作职责,主要包括社区民警巡逻守候、阵地控制、出租房屋与特种行业场所的清理整顿、群防群治等与治安防控相关的工作。社区民警的群众工作,主要包括召开居民会、管理人口、入户调查、扶危帮困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工作。社区民警的情报信息收集工作,包括提供重大案件侦破线索,但重点应该放在对社区各种不稳定因素的疏导和排查上。对社区民警基本业务工作的考核与评估主要是基于以上工作内容,对社区民警的工作过程与工作量进行考核可以有一定的弹性。(2)社区民众的满意度。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是社区警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民众的满意度是社区民众对社区民警工作测评的结果,是社区民警工作绩效的直接体现。社区群众对社区民警工作的测评应在上级部门的组织下定期举行,可以半年举行一次或一年举行一次,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随机测评,不进行事前通知。由于社区民警的工作性质属于基础性群众工作,其职责主要在防范案件发生上,许多工作难以取得显性绩效,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区群众对社区民警工作的满意度。鉴于此,对社区民警工作的群众满意度测评标准不应定得太高,以利于实现客观公正。

3.考核和评估中的工作弹性

由于社区民警工作范围主要是在社区,而工作性质主要和社区群众相关,为了给社区民警的工作提供便利,可考虑对社区民警实行弹性工作制,对其上班的时间不做特别硬性要求,不能让其上班时间与其他民警同步、搞一刀切。正确的做法是社区民警根据不同社区的具体情况,把工作精力放在最佳时间段,即最容易发生社区案件的时间段和最利于和社区群众沟通交流的时间段。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把警力用在实处,把精力用在实处,才能更好地维护社区良好秩序,保障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树立善治理念,促进警民共治

改变传统的单独由警察机关治理的模式,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和公民个人在社会治安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使社会中介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到社会治安治理中来,促进社会治安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实现以维护社会稳定和良好社会秩序为目标的警民共治。这种主体多元的参与式警务模式,使公民有充分的渠道参与到社会治安管理中来,提供了调动公民积极性、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平台,更加有利于维持良好社会秩序。比如,可以通过合同出租、治安承包、公私伙伴关系、使用者付费制度、公共服务社区化等方式,将社会和公民可以实现自主管理的业务委托给特定的中介组织,把部分职能转移给市场或者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等,慢慢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也可把部分不适宜由警察机关来承担的职能转移给其他行政部门。这样,警察机关便可实现“瘦身”,从那些不适宜警察机关发展的传统领域中退出来,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

(四)树立“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战略思想

传统警务工作“重打轻防”,这与社区警务建设背道而驰。社区警务的根本内涵是“预防为主”。正确认识社区治安形势,应彻底摒弃“打”字当头思想。

1.赋予基层派出所更多的自和管理职能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主张是政府权力下放和内部分权。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也需要权力下放和分权。公安部门作为政府机构的组成部分,也应坚持这一理念和要求,在具体警务策略执行中,通过组织结构上的适度分权,将警力固定并长期地部署到基层社区,以增加与社区群众的联络接触,有效解决社区问题。同时,还应合理配置基层派出所内部的警力,减少诸如负责内勤和户籍的民警的非实战警力的比重,充实实战警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社区有足够的警力来完成社区案件的预防和侦破工作,更好地维护良好的社区秩序和社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加强社区预防治安事件的宣传工作

小到一个社区,大到一个社会,良好治安秩序的营造和维护都不能仅仅依靠警察,而应充分动员人民群众,让提高警惕、共同治理的观念深入人心,警民共建和谐社会。因此,应当提升预防治安事件的宣传力度、广度和深度,调动民众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性,防患于未然,以取得社区警务建设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前文所述的美国的社区工作站制度、日本的联络协会和家访制度以及新加坡录制罪案实录节目等相关经验。

3.做好协助破案工作

社区民警应积极提供破案线索和参与破案工作,协助刑侦部门侦破案件。应高度关注可控性案件的发生和侦破。这样,不仅可以震慑犯罪分子,也可以为以后此类案件的防范提供经验。同时,要努力建立广泛的有关社区治安问题的情报信息搜集渠道,为社区案件的预防和侦破提供信息支撑。

篇8

长期以来,我国的政府在效率上一直呈现较低的水平,其原因主要有: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实行,使得政府的权力过于集中,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冗官、冗兵的现象;组织机构的错综复杂使得职责不清也是以重要的原因;第三就是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这也使得政府的相关人员在工作上有所懈怠。所以为了使得我国政府的效率得以提高,使政府的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的效率能力,并具有效率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民众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

1.2竞争机制的引入可以为政府的服务增光添彩

将西方的公共管理中的竞争机制引进我国的公共管理中,不仅可以为更多的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顺应民心,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自身的服务效率和质量,成为合格的政府。除此之外,竞争机制的引入还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比如说,在具有垄断性质的铁路运输、电力开发和银行等产业中,政府在一定的程度上放手,将其交给有能力的企业来做,这样不仅仅缓解了一定的财政危机,而且还能够改变这些垄断产业处于“瓶颈”期的现状,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篇9

(二)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议程设置功能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议程设置是建立在环境监视功能之上的。议程设置功能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大众传媒设定了议程日程的基本功能。在大众传媒中,新闻传媒所传播的基本信息能够以议程的方式进行展现,并且所产生的影响下能够对受众的思想产生影响。一般而言,新闻传媒所选择的播报内容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并且传播媒介在根据现实环境中所选择的报道内容在经过加工之后能够积极呈现给广大受众。从现实角度出发,社会的现实状态是客观存在的,对于部分公众而言是不理想、不规范的,如果想让她(他)成为公共管理中的主要对象,则需要对社会问题进行转换,而大众传媒所具备的议程设置功能则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接触信息,并且能够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传播,使其能够连续性的进行报道,从而引发社会公众的关注。大众传媒对社会事件的客观报道能够提高受众的认知程度,能够引发受众对社会的认识与思考,提高受众的认知度,从而将媒介议程积极转化为公众议程,形成焦点效应,产生强大的舆论引导,促使公共事务进一步调整。

(三)大众传媒在公共管理中具有监督作用

自古以来,监督是保证事物发展的关键因素,相应的,批评专栏使受众的参与意识得到加强,新闻传媒针对性的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进行报道与批评,从而提升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除此之外,各种社会中的而不良现象也会通过新闻传媒进行报道,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以及《中国质量报告》等栏目在全国受到了关注与重视,此类节目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社会影响力,其主要原因是该类节目将媒介的舆论监督功能进行了发挥。现如今,我国民众在表达自身意愿的时候要求自身权利的合法性,而大众传媒作为最贴近百姓生活的关键因素,能够引导社会与民众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改变社会舆论监督现状。此外,近几年在科技的发展中,网络成了新闻传播的主要载体,网络不仅改变了媒介的生存格局,并且也从根本上促使新闻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传播速度的快速性,传播内容的全面性。网络的出现让广大受众拥有发言权与表决权,在形成双向互动模式之后,能够有技巧的对政府政策进行调控,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与创新,促使人们对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四)大众传媒具有参与政府决策的作用

通常而言,我国政府管理体制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始终离不开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所具备的公共空间能够使政府决策具备有效性与实效性。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治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特别是大众传媒的出现,能够将不同的文化背景、人生抱负、思想性格聚集在一起,对其进行讨论与分析,进而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推动我国政府形成新的决策意见。此外,大众传媒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在传媒的平台中,不论是个人、团队、政府还是其他均可以针对决策问题进行论证,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意见。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大众传媒可以对决策的内容进行解读,并且能够深化受众的理解程度,提高受众参与决策的基本意愿以及参与能力。与此同时,大众传媒还能够通过公众群体将错误的信息进行取消,完善决策体制,将社会各个阶层的意愿进行充分反映,从根本上带动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与进步。

篇10

二分流,即在大二(第三学期)实施大类专业分流。根据大类招生计划,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自2011年秋季开始对本科学生进行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一年半时间内先按专业大类培养,第四学期开始进入相应专业继续学习。根据既定计划,学院在2012年秋季针对2011级全体同学进行了大类专业分流。自2012年10月12日《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暂行规定》起,到11月26日学院公布具体分流方案止,历时一个半月时间,平稳、顺利地把182名同学按照每班26人的规模专业分流为6个方向7个班级。其中150名同学被分流至第一志愿,一志愿分流比例达到82.42%。

1.成立领导小组,上线分流专栏。

为确保按大类招生的182名本科生专业分流工作顺利进行,学院在2012年10月12日召开院务会,成立大类招生专业分流领导工作小组并挂网公示。同时,由学院主管副院长负责,拟定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暂行规定,对大类分流的原则、依据、模式、程序、方法等事项进行了具体规定,明确了第一志愿优先、根据学分绩点成绩排序、学院综合统筹等分流方法和原则;挂出大类分流工作及时间安排表,详细明确了学院需完成工作任务清单如安排分流、网站建设、举行集中推介会等,也具体安排了各系需完成工作清单如上报计划、上传材料、参加推介会、分别推介等内容,并挂网公示。根据既定时间表,学院要求各系在10月24日前把专业介绍材料提交学院,学院负责在网站建立大类分流专栏,以便同学们查阅、交流、询问、比较,充分认知各专业(方向),为具体分流工作进行前期充分准备。2012年10月31日,由学院组织安排5系在博学楼阶五教室进行了大类分流专业集中推介会。推介会由教学副院长主持,行政管理学科带头人、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土地资源管理系教授、区域经济系系主任、教授、城市经济管理系教授等进行具体专业介绍。最后学院进行总结及后续工作安排。

2.公布学分绩点,进行专业分流。

在充分进行前期专业介绍沟通的基础上,学院教务办公室老师组织核算了182名同学的平均学分绩点,各系也申报了分流计划。学院于11月9日正式挂网公布了同学们的平均学分绩点、各专业(方向)分流招生计划和志愿调报表。要求同学们根据绩点成绩和招生计划,在11月18日前填报分流志愿表,并上交学院教务办公室。根据182名同学的分流志愿表,由学院院长助理召集各系系主任开了前期摸底会和专业分流院务会。23日公示分流结果。总的来看,学院有序推进分流工作。所有工作严格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所有制度、程序、计划和时间安排及时挂网公开,所有工作严格按照分流的依据及条件进行。分流主要遵循第一志愿优先、择优录取、全院统筹调整、及时与同学沟通的工作方法。根据学院专业发展实际情况,由院班子讨论通过基本原则,各系负责人根据分流原则和计划共同协商、调整和确定班级规模,根据商定人数依照平均学分绩点进行排序并商调名额。名单确定后经学院院务会审定。由于工作较为细致扎实,分流工作实现了既考虑学生志愿方向又兼顾学院学科发展的有机平衡,整个工作过程平稳有序,同学们没有发生过激矛盾和突发事件,教师们受到了一定的鼓舞和影响,为今后的分流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三专引

三专引,即在大三开始专业引导。根据大一本导制的基础,在全院同学学习完毕基础课、专业调整之后,学院统一安排在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本导分配,要求每一门学生对应一位教师,开始专业指导教育。专业引导主要强调对所学专业基本概念的思考、对现有解释的再思考———修正、在现有解释的基础上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创新,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结合学院城市经济和公共管理交叉学科的特点,突出强调发挥学院为在京部委等政府部门的服务优势,要求教师带领学生研究城市发展与政府管理等课题,逐步培养学生“研以致用”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篇11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操作性、应用性都比较强的学科,作为公共行政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新的研究领域可以追溯到威尔逊发表的《行政学研究》,公共管理学已经有超多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了,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各种典范经历各个时代的影响进行了变迁。公共行政学经历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行政的原则,公共行政即政治学,公共行政管理学的不同阶段影响以后,各个学者们将管理的实际操作性与公共行政的规范性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为公共管理这种不同与公共行政的新研究寻找更好的发展途径。公共管理学科基于不同的时期的因素可以理解为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公共管理学其实就是公共行政学。像这样的理解普遍存在于公共部门的日常管理活动过程中,那些坚持公共行政范式的学子们也反对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说法有着差异性。二是认为公共管理学只是一门关于公共行政的方法与技术方面的分支学科。三是认为公共管理学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政策分析的新路线、新范式或新的学科框架。”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大量关于第三种理解的公共管理学的文献在西方国家涌现而出,可见公共管理这一新的术语被视为了公共行政的新东西而成为焦点。与此同时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又出现了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理念的一种思潮,即新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是在各国为应对政府信任危机和财政危机等问题时而产生的一个为实现良好治理的方向指引。它是以市场导向、服务和顾客导向、运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为核心的弹性的公共管理。由此可以看出公共管理学是在现实的不同时期时代背景的推动下逐渐兴起和发展的,与每次科学技术变革和政府再造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公共管理学是与时俱进的,也唯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向前发展。

1我国公共管理学发展与所面临的问题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及方法研究公共组织和政府的管理活动,并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治理的公共管理学,在我国最早被称为行政学或行政管理学,是属于法学类政治学门下的。早在1997年我国对研究生专业目录重新修订后增加了“管理门类”学科,公共管理学才正式列为管理学下的一级学科,原来的行政管理成为其二级学科。这种转变不仅适应了我国转变政府职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改革的需求,还为建立现代化的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奠定了基础。公共管理学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个方面。公共管理在中国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因此我国持有开放的心态和各国学者、学术机构交流,近年来我国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平凡,还有每年派出交流学者和学生,这些都将成为我国公共管理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公共管理学在我国是经过传统意识转变到现代的意识的。我国在1996年才开始对城市与工业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从此以后公共管理经过了制度上的变革、社会转型中才体现出了它的不可替代性与重要性,也是经历了一定的过程以后人们才逐渐改变了对公共管理学的认识,不再单纯的以为公共管理只是服务于后勤,重视它的公共事务性、公共政策性、公共治理的过程。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是人才上的培养。针对公共管理学研究生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还在继续进步,培养了一批顺应我国时展需要的现在公共管理复合型专业人才。对我国公共管理理论学术研究和给政府提出政策和管理建议方面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公共管理学作为一级学科现在已经有了5个二级学科,它们是社会医学、卫士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为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公共管理学是从政治学科分离出来的,也是对此学科意义上的一个肯定。在20世纪80年代这么学科才得以重建与恢复,在1999年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公共管理专业所示进行了正式的批准试办,即MPA的专业教育,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经历了很多的影响,从不成熟逐渐发展到更加专业与成熟化,而且得到了社会各界、各个学者与相关政府部门的肯定。我国公共管理学只经历了20来年的短暂发展,但是从目前的成绩来看,还是让人很欣慰的。我们国家依然很清晰地认识到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深刻转型与改革,而公共管理学作为重要的学科也即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新的环境、新的形势。是在新的形势下,适用于我国的学术前沿的基础理论研究是迫切需要重视的问题。“世界各国之间,既有普遍适用的共性原则,也有各不相同的个性或特殊原则”,我国正是缺乏了对本土化特殊原则的创新研究。二是公共管理学发展到今天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教学模式都有些陈旧,更多的教学脱离实践,亟待改善。三是学科的研究方法有些单一,很多公共管理学的著作有相互模仿,缺乏原创的东西;有关方法论方面的教育和成型的成果也很缺乏。任何新生的东西都会遇到不多不少的问题,公共管理学也一样,因此我们需要大胆的面对这些问题,要善于把握时代给予的有利于公共管理学发展的大好形势,要非常有效的将挑战机遇紧紧的把握。

2对于公共管理学前景的思考

公共管理学源于美国,但是它的成长并不是全在美国,它的成长是由当时的美国比较进步青年代国当时比较发达的德国进行学习而产生出来的。对这一现象当时来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美国属于精英决策、管理的国家,人们对外来的方法是否比本国的好首先是持怀疑态度的。之后美国边发展边解决出现的问题,从而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公共管理改革,美国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得益于这些改革,得益于改革带来的符合国情的治理模式。在公共管理发展方面的经验对于正在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的我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共管理学科在美国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取得的经验和不足。一是是管理通过借鉴现代科学的知识、方法,在推动美国的民主、公共决策及公共事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学科贡献。二是一是美国走向现代化管理是得益于提倡管理专业化、科学化的公共管理的诞生。它不仅帮助政府设计了职能、制度、资源配置,还通过科学管理的理论提高了美国的公共事务管理和反腐等工作的效率。三是贯穿于公共管理学的服务精神在美国专业化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鼓励学生与老师积极参与实践、去政府地方的工作进行学习、在管理岗位的领导进行讲课等方式,使学生对理论研究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提升实际操作的能力。四是四是发展中不断有问题出现是正常现象,这个学科在美国也有需要完善和改进的不足。首先,公共管理学在美国特别强调政府部门工作的效率问题,但对其他工作方面的关注度还是不够,这很容易导致学科发展方向缺少宏观性。没有了高度的前瞻性就只能在出现问题以后做补救,就无法起到学科的引领作用。其次,学者中大都重视政策研究,忽视了对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很难进一步深化学科发展。审视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轨迹如同审视一个国家的治理和社会发展的过程,没有比较和相互的学习,借鉴有益的成果就无从谈起。通过分析美国的相关经验和不足,笔者对我国公共管理的未来发展有以下几点思考:一是认清公共管理学在我国要达到的现代治理的目标是十分必要的,重学科艺术的同时还要平衡公共管理与现实政治之间的关系,要避免美国只重效率不重结果的问题。二是在公共管理的学科设计要学习美国的公共管理学科对其地方管理的贡献作用,众所周知美国很多官员和部门的领导均是公共管理院系毕业的,教育对地方治理的支持和服务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对专业化人才的公共服务意识也是需要教育来唤醒的。三是公共管理的研究主体是公共部门,未来中国的公共管理研究和教学都应受到公共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唯有这样这门学科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四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公共管理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有更多与国际接轨的机会,我国要把握趋势增强我国公共管理的应用性,在发展实践中找寻新的课题以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总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政府应该改革和社会巨变所带来的绝佳的发展机会,而且要有效的对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要善于总结,更要善于学习,加强对外交流,借鉴国外的好经验,将之运用到我国的公共管理学当中,从而将我国的公共管理学推动到一个新的层次上去,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

篇12

价值取向是指人们把某种价值作为行动的准则和追求的目标。公共管理是对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是为了满足社会整体的需求以及社会成员的个体需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它将人的需求分成了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个层次的需求是一种依次由较低到较高的向上延伸的需求,而这些需求都紧紧围绕民生问题,都是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应该作为现代社会公共管理专业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理念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然而,要更好地体现公共管理专业的民生导向,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使学生通过实践,深切感受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3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价值理念模糊,导向不清晰

传统公共管理的效率原则一直是经济学的主导价值观。公共行政一直视效率为其追求的终极目标。因而有人把效率作为公共行政管理的主要价值取向。与传统公共行政追求效率原则不同,新公共管理实现从效率优位向绩效优位转移,以经济学理论和私营部门管理范式为基础,注重结果和管理者的责任。从而实现政府施政的基本价值取向,把经济、效率、效能最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追求,也就是著名的“3E”价值取向。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在我国,缺乏深入研究,并且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我国的公共管理专业价值取向是以经济为主,效能抑或是效率,都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这就导致公共管理专业的价值取向模糊,缺乏清晰的导向。

3.2深入实践不够,对民生问题缺乏了解

首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够深入,内容单一,流于形式。目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社会调查、政策宣讲等粗放型活动,既没有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等方面来安排内容,也没有与课外科技活动、青年志愿者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如有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只重形式不重内容,流于表面虚有其表,给人以搞形式、走过场的印象,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有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确定了富有时代特点的主题,但实践内容却往往与实践主题偏离。其次是社会实践活动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从大学生社会实践本身的宗旨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就是为了通过社会实践把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并从社会实践中提炼和升华理论知识,并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更好地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到为社会服务当中去。但从目前的社会实践现状来看,一些大学生社会实践团体与自己所学专业毫无关系,社会实践活动未能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相联系,不能体现大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和知识结构,对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认知的帮助不大。还有不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没有针对社会实际、没有考虑到群众的所需,对民生问题缺乏了解,从而不能真正达到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为群众办实事的目的。

3.3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缺乏相关经验

目前高校从事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中,多年在学校工作,有的从研究生毕业后就直接登上讲台,积累了较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但对于实践则了解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想给予学生有效地实践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一些高校在聘用新教师时,由于一些政策原因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条件约束,本应考察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阅历,但往往过分强调了学历、职称条件,弱化了对实际工作经历和社会工作经验的要求。另外,一些高校也从机关团体、社会组织及企业中聘请了一些兼职教师,但因受制的条件多,操作困难和经费投入的制约,数量少,时间也难以保证,使得兼职教师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要求。受这三方面的影响,导致了公共管理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实践经验,满足不了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从而影响了该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解决对策

4.1专业教学应树立民生理念

党的十报告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因此,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际上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民生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民生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生的内涵也在日益丰富。但是无论处在什么时代,民生一直都是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关注的问题。因此,无论是从理论发展还是从现实需要出发,公共管理专业都应牢固树立民生理念。

4.2搭建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

一是参加社会调查。确保公共管理实践的有效性,就必须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社会大课堂、到社会实践中去。学校教育不能再搞封闭式的教育,必须开放办学,让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锻炼。一是要鼓励学生积极走向社会。公共管理专业教育不是“纸上谈兵”,应当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公共管理对社会的作用。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深入认识社会。比如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自我价值,也看到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消极、阴暗的方面,认识到担负在自己肩上的责任。从而激励他们奋发学习,增长才干,努力提高全面素质,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三是开辟实习岗位。实习岗位的缺乏,成为制约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质量的瓶颈。为打破这一制约瓶颈,必须多增加实习岗位。目前可以考虑开辟几个实习岗位:辅导员助理、村干部助理、乡镇社区主任助理等。学生进入这些岗位后,可由原岗位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指导,学生也可以根据在校内模拟训练所掌握的技巧和能力与具体的、实际的岗位要求进行对接,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4.3壮大实践教学师资力量

篇13

(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创新

1.引入市场机制及管理手段: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是存在明显界限的,公共部门中只有上下级之间命令式的管理,市场经济仅存在于私营部门中,这种现象的存在直接导致了行政管理体制中追求等问题。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下,一些西方国家将市场经济引入到行政管理中,在市场机制中使用私营部门的一些管理方法,在公共部门管理中形成一种竞争性局面,使行政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2.改变传统评估管理水平:韦伯式管理模式是为了保证行政的可靠性与精确性形成的,主要强调固守原则的重要性,韦伯式官僚制组织目前在使用过程中缺乏临时的应变能力,在这种形式下,基层管理人员的创造性与灵活性被扼杀。“新公共管理”运动主要强调行政结果的优先地位,管理人员不再被僵化的程序所束缚,在这种形势下,行政管理灵活性更强,面对紧急情况行政组织可以更好的进行处理,使处理特殊问题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3.改变行政和政治的关系:很多国家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已经开始了政策执行部门自的变革,对原有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关系进行重塑。

4.实施分权化:在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下,管理的形式以集权为主,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官僚体系结构主要以金字塔为主,这种结构直接导致了权利的高度集中。“新公共管理”主张分权,分权的要求就是将公共权力中的一部分分给非政府组织以及非营利性组织,使管理组织的适应性与灵活性更大,同时也能将基层管理人员的创造性更好的激发出来。

二、我国行政改革的背景以及面对的困难

(一)我国行政改革的背景

1.同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基础有差距:西方发达国家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实现了现代化,这些国家的市场经济目前已经非常发达,市场机制处于一种相对成熟的状态。所以这些国家已经采纳了“新公共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之所以在这些国家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市场经济可以得到健康运行,在运行过程中不需要政府作出过多的干涉。我国的现实情况完全不同,市场经济还未成熟,需要政府进行客观的管制,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如果政府一味的追求退出,很可能会造成市场经济的夭折。

2.同西方国家法律健全有距离: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展开的环境中法制比较健全,所以一些可能会附带的负面影响就会被大大削弱。我国目前所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制度供给不足、法制不健全,可操作性行政法规不完备等。所以建立健全法制建设,将“人治”转变为“法治”是现阶段我国进行行政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3.与“新公共管理”倡导的官僚机制不同:西方国家的政府组织以韦伯官僚制为核心,这种官僚制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是经过长期发展以后,出现了一系列弊端,“新公共管理”运动对这些弊端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我国目前正处于官僚化不足的状态,不可以单纯的对“新公共管理”运动进行模仿。

(二)我国行政改革所面对的困难

1.我国非政府运动职能基础较薄弱:现阶段我国的行政管理事业已经越来越深入,公共管理职能中的一部分不得不被剥离出来,西方国家因为非政府组织已经存在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所以公共职能的剥离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因为我国的这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所以会对公共管理职能向社会的转移产生一定的影响。

2.我国未明确分离政治和行政:我国政治和行政不分的问题集中表现于党政不分,执政党接入政府事务过多,形成了“二元行政”。

三、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

(一)完善法律机制为行政管理改革提供优越条件

一定要重视法治建设,营造一种良好的法制环境。建立起各种行政法规对于行政行为的规范具有重要作用,从目前来看需要建立于完善的法规有行政机关、部门等方面的组织法,各项行政法规得到建立于完善以后,就可以为依法行政提供更加权威性的依据。

(二)强化政府管理机制职能实施的力度

我国政府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政府服务职能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政府不能轻易将管制职能放弃,只有市场经济发展到良性运行的轨道之后,政府才能逐渐弱化管制职能。

(三)强化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为公共管理职能的剥离创造条件

我国要走的道路与其它国家不同,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在社会上建立一些非政府组织,并保证这些组织得到健康的成长。

(四)促进官僚制度的建立强化行政管理结果评价

我国目前正处于官僚化不足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是对“新公共管理”进行简单的模仿,很有可能会迷失管理体制选择的正确方向。所以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利用,为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结果性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五)提升政治人员的责任感强化行政不分问题

因为受到党政不分的影响,很多官员埋头于行政事务,淡化了政治责任。行政与政治不分的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就是避免出现行政官员淡化政治责任倾向,行政官员要承担起政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