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产学研合作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产学研合作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产学研合作论文

篇1

2.合作成立科技实体。即大型科研院所与大企业之间以科技成果或某一技术系统为纽带,双方紧密结合成立不同类型的实体,或者是股份公司,或者是项目公司,或者以技术入股等。2003年以来,十几家大企业与一批大院所相继组建这种新兴科技实体,合作开发的国家机器人、宇航变频冰箱、智能交通系统、海洋生物制品等均取得重大突破。如青岛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吸收暨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数家合作单位成为公司的股东,密切了合作关系,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3.共建研发机构,进行合作开发。这种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研究与开发机构,双方共同选择高新技术研究课题,由企业提供研究经费,成果通过鉴定后,由双方组织生产。如海信集团2004年与山东大学联合建立了山东大学海信研究院,双方共同投入,优势互补;青岛美光机械有限公司与陕西科技大学、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共建研发机构,研发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造纸机项目,项目知识产权归美光机械公司所有。第二种合作开发形式是高校与企业共建中试基地。即实验室研究工作由高校负责;企业在高校研究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中间试验,中试成功后投入工业化生产,利润按所签订的经济合同规定分成。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高校发挥自身的技术人才优势,使得科技成果的二次技术开发容易成功;企业发挥在资金、场地、市场信息、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可较快地组织实施,迅速开拓市场,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如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第三制药厂联合成立的“海洋药物与保健品开发研究中试基地”。

4.高校和科研院所自办科技企业,在本单位内实行转化。高校和科研院所兴办科技企业,在本单位进行联合生产,既能为本单位增加收入,改善教学、科研条件,也能为科技研究提供试验场所,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如中国海洋大学研制并自行投入生产的“海力特”、“甘糖酯”两项海洋药物新品种,近四年来创产值2亿多元,利税5000多万元。

二、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建议

推动一个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推动本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政府的职责是为这种体系的建立创造环境、搭建平台,形成有利于创新资源聚集和发挥作用的制度和政策条件。

篇2

2.合作成立科技实体。即大型科研院所与大企业之间以科技成果或某一技术系统为纽带,双方紧密结合成立不同类型的实体,或者是股份公司,或者是项目公司,或者以技术入股等。2003年以来,十几家大企业与一批大院所相继组建这种新兴科技实体,合作开发的国家机器人、宇航变频冰箱、智能交通系统、海洋生物制品等均取得重大突破。如青岛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吸收暨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数家合作单位成为公司的股东,密切了合作关系,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3.共建研发机构,进行合作开发。这种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研究与开发机构,双方共同选择高新技术研究课题,由企业提供研究经费,成果通过鉴定后,由双方组织生产。如海信集团2004年与山东大学联合建立了山东大学海信研究院,双方共同投入,优势互补;青岛美光机械有限公司与陕西科技大学、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共建研发机构,研发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造纸机项目,项目知识产权归美光机械公司所有。第二种合作开发形式是高校与企业共建中试基地。即实验室研究工作由高校负责;企业在高校研究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中间试验,中试成功后投入工业化生产,利润按所签订的经济合同规定分成。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高校发挥自身的技术人才优势,使得科技成果的二次技术开发容易成功;企业发挥在资金、场地、市场信息、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可较快地组织实施,迅速开拓市场,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如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第三制药厂联合成立的“海洋药物与保健品开发研究中试基地”。

4.高校和科研院所自办科技企业,在本单位内实行转化。高校和科研院所兴办科技企业,在本单位进行联合生产,既能为本单位增加收入,改善教学、科研条件,也能为科技研究提供试验场所,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如中国海洋大学研制并自行投入生产的“海力特”、“甘糖酯”两项海洋药物新品种,近四年来创产值2亿多元,利税5000多万元。

二、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建议

推动一个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推动本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政府的职责是为这种体系的建立创造环境、搭建平台,形成有利于创新资源聚集和发挥作用的制度和政策条件。

篇3

2.合作成立科技实体。即大型科研院所与大企业之间以科技成果或某一技术系统为纽带,双方紧密结合成立不同类型的实体,或者是股份公司,或者是项目公司,或者以技术入股等。2003年以来,十几家大企业与一批大院所相继组建这种新兴科技实体,合作开发的国家机器人、宇航变频冰箱、智能交通系统、海洋生物制品等均取得重大突破。如青岛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吸收暨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数家合作单位成为公司的股东,密切了合作关系,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3.共建研发机构,进行合作开发。这种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研究与开发机构,双方共同选择高新技术研究课题,由企业提供研究经费,成果通过鉴定后,由双方组织生产。如海信集团2004年与山东大学联合建立了山东大学海信研究院,双方共同投入,优势互补;青岛美光机械有限公司与陕西科技大学、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共建研发机构,研发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造纸机项目,项目知识产权归美光机械公司所有。第二种合作开发形式是高校与企业共建中试基地。即实验室研究工作由高校负责;企业在高校研究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中间试验,中试成功后投入工业化生产,利润按所签订的经济合同规定分成。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高校发挥自身的技术人才优势,使得科技成果的二次技术开发容易成功;企业发挥在资金、场地、市场信息、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可较快地组织实施,迅速开拓市场,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如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第三制药厂联合成立的“海洋药物与保健品开发研究中试基地”。

4.高校和科研院所自办科技企业,在本单位内实行转化。高校和科研院所兴办科技企业,在本单位进行联合生产,既能为本单位增加收入,改善教学、科研条件,也能为科技研究提供试验场所,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如中国海洋大学研制并自行投入生产的“海力特”、“甘糖酯”两项海洋药物新品种,近四年来创产值2亿多元,利税5000多万元。

二、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建议

推动一个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推动本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政府的职责是为这种体系的建立创造环境、搭建平台,形成有利于创新资源聚集和发挥作用的制度和政策条件。

篇4

一、产学研三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

一般认为,产学研三结合是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的确,产学研结合的原则是从高等教育提出来的,但它的深层次意义在于,它不仅是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而且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产、学、研都是不同的知识运行的形式,只不过三者的社会任务和运行程序有所不同而已。

学――传承知识。以学习已有知识为主的学,主要是知识的传承,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求学习者有所创新,但主要是教育者传授已有的知识给年轻一代。

研――创新知识。无论从事何种研究,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或开发性研究,都是在进行知识的创新。

产――应用知识。生产活动是把已有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产出社会所需的各种产品。

因此,无论是产还是学和研,本质上都是知识运行的活动形式。围绕知识运行,现代的产、学、研是相互依存的:

产――依存于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即依存于“学”:产还有赖于技术的开发,即依存于“研”。只有依靠专门人才与创新的科研成果,才能不断提高生产能力,更新产品。因此,产离不开人与科技,即学与研。

研――首先,依存于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研究的主体是人,需要学校培养科研人才从事研究;其次,科研的课题从何而来?可以说,无论直接还是间接,绝大多数科研的课题来自生产和生活实践。有些科研的课题,虽属于抽象的基础理论,包括最抽象的数学,实质上也或多或少间接地反映了生产能力与社会生活提高的需求。因此,研必须依存于“学”与“产”,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应用。

学――必须联系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实际,即平常所说的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必须依靠“产”。同时,学要重视学习最新的成就,只有传承最新的科技新成就,才能培养出站在科技一线的高质量专门人才。

从上述意义而言,围绕着知识运行,产学研存在内在的本质联系,在现代建设中,产学研是相互依存的。

二、产学研结合的时代性

无论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些思想早已有之:德国的洪堡在柏林大学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高水平的人才;英国所流行的“三明治”教学,有的也叫做“合作教育”,或者“产学交替”的教育,在20世纪初就已出现,在中国,20世纪50年代,已经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事实上,当时也已提出过教学、生产劳动与科学研究结合的问题。笔者就曾在20世纪50年代撰文论述过三者的矛盾与统一。不过,无论是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还是英国的“三明治”教学,或是中国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都未能充分体现产学研三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产学研结合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时代来临之前,理解难以深入。举例说:中国20世纪50年代虽已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把它作为教育方针,但当时的生产还处于劳动密集型的粗放阶段,不需要太多科技知识;当时所强调的是生产劳动的思想教育意义。其后由于“阶级斗争”的需要,生产劳动更演变为惩罚手段。只有一定的时代到来之际,相应的理解才能逐步深入。具体而言:

(1)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产学研三者的结合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就是说,掌握高新科技的人才,将知识运用于生产和社会文明建设中,才能不断地驱动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如果产、学、研各自为政,互不相关、互不支持,它们就难以结合成为经济社会的核心驱动力。

(2)市场经济的发达,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全球性发展,使人们相信经济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培养人才,如何把产学研相结合作为教育的方针,更加引起关注。

(3)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培养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过去,学术型人才尚可以在象牙塔中培养。今天,应用型人才绝不能仅仅在象牙塔中培养,必须要结合“产”与“研”。

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的发达、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中,可以发现产学研结合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产学研结合不仅推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其人才培养有逐步高位移的趋势。20世纪上半叶,大学主要培养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型人才,也叫做传统的精英型人才。当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是大学的任务,只是中学阶段的职业学校的任务,这一点不论是在二战之前的发达国家,还是解放前的中国,都是如此。二战之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到六七十年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不能满足于中等职业教育水平,于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起来,这从美国社区学院职能的变化就可以看出。美国的社区学院,本来称为初级学院,主要是为方便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就近入学而出现的。二战之后,要求提高职业技能的青年越来越多,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初级学院大量开办职业培训,名称也纷纷改为社区学院。如今,美国的社区学院80%是培养应用性和职业性人才,只有20%是招收普通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这说明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需要高职。不仅如此,很多高职还上升到本科水平,促使文理学院大量开设应用性、职业性本科课程。进而还出现专业硕士、博士学位课程。专业硕士、博士学位也是侧重于培养应用性人才。这就是说,产学研结合的时代特点是逐步推进、逐步提高的。我国的政策制定在反映这一趋势方面略显滞后。20世纪90年代初,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视的仍只是中等职业教育。当然,中等职业教育也应重视,因为我国

的产业大多数技术水平还不高,不少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到90年代末,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才大量发展高职。近期,国务院,特别是总理的几次报告,都着重强调高职发展。在“十一五”期间,规划培养高职毕业生达1100万人。但对于如何发展,大家的意见还不一致,毕竟我国现阶段还处于工业化过程中,还没有完全进入高科技、信息化时代,因此应该发展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专业教育,现在的本科教育也应大量建设成为应用性本科。

三、产学研的矛盾统一

产学研相结合在本质上存在必然联系,但是它们是三种不同的社会性活动,各有自己的目标、任务,应当遵循各自的运行规律和活动过程。

产的任务是创造物质财富,提高经济效益。它所遵循的是市场经济的规律,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效益最大化);研的任务是创新科技成果(包括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所遵循的是创造性思维活动规律,追求的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学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它所遵循的是教育规律,追求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质量。这三者任务不同,所遵循的规律不同,达到的目的也各异,因此矛盾的存在是必然的。只有重视客观存在的矛盾,才能正确地解决或者消除矛盾。

以下通过教学与生产的矛盾来说明这一道理。

(1)教学任务与生产任务的矛盾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生产的主要任务是制造产品。培养人与生产产品是两码事,是两种不同的任务。在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学校的教学培养与企业的生产往往会产生矛盾。

(2)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的矛盾

教学过程主张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提高知识水平;生产流程往往是固定、单调的,具有不断的重复性以生产同一模式的产品。教学的循序渐进与生产的重复性使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产生矛盾。比如,学生从学校进入工厂参与生产实践,最初也许兴趣高涨,认为能够学到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反复从事同样的操作,就会认为学不到新东西,他们的兴趣就会有所淡化,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与生产流程发生矛盾。

(3)课程组织与工艺组织的矛盾

课程组织基本上是按照学科进行的,而工艺组织,并不是按单一学科组织。一种工艺,往往凝聚了多种学科;一个学科,往往可以应用在多种工艺上。即使是工艺性课程,同生产流程中的工艺组织也有所不同。

(4)人才知识与岗位技能的矛盾

学生掌握的知识面要有一定宽度,不能固定于一种工种。人才培养的知识需要宽、厚,岗位技能则更多地要求专一、熟练。宽、厚与专一、熟练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客观存在的矛盾不能不重视。如果我们仅仅按照教学任务、教学过程、课程组织的需要对待产学研,这种合作很难持续进行。尤其是一些高校学生,参加工厂、企业的生产劳动,学校考试或寒暑假期间,都要停工,不顾生产单位的生产任务,必然不受生产部门的欢迎。那么如何应对呢?下面,提出几点原则性意见。

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若干原则

解决产学研的矛盾,可以遵循下列原则:

(1)互利性原则(双赢原则)。在产学研结合中,坚持互利、双赢的原则非常重要。仅仅对一方有利的合作难以长久,因此,在合作中,不是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是相互关心对方利益,尽量使对方利益最大化,使对方困难或损失最小化,力求做到平等、自愿、互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2)协调性原则。在合作过程中,要共同找到最佳的结合点。这就是目标统一、内容明确、责权分明,各方受益。如果确属不能同等受益,一方应主动对另一方提供适当的补偿。例如高校提出以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协助解决生产上难题以补偿产业部门在学生实训期间所受的损失。

(3)教育性原则。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在校外或校内实训基地参加生产劳动,都要坚持既能通过生产实践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会生产知识技能,又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在实训基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较为有效的:不良的生产环境对于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选择实训基地时,除了看其硬件条件是否先进之外,更要考虑它的环境、氛围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这一原则虽然是从高校培养人才的角度提出,但归根到底,有利于生产与科研。

篇5

早在八十年代,我国就开始了对产学研合作问题的研究。至今己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连燕华(1994, 1996)认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赵克、朱新轩(1996)认为技术创新的基础由技术能力决定,学校和科研机构应该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李志强2005)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得出企业应该是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关于合作模式:赵香兰(1995)认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是形成良好合作的基础.李廉水(1998)将产学研合作分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合同连接、共建实体四种形式黄胜杰、张毅(2002)提出三种模式:集成模式、联合模式、共建模式,以及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网络特性。关于利益分配问题:李廉水(1997)认为通常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方式有三种:即一次性支付、提成支付和按股份分利张伟(200动阐述了产学研各方在合作中的经济利益及社会效益,并对大学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高校搞好产学研结合利益分配的保障措施。杨得前(2007)基于演化博弈论建立了一个产学研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的演化过程,分析表明,合作取得的效益越大,收益分配越公平,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越牢固。

关于产学研合作中的突出问题、障碍的研究,胡恩华(2001)指出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出现的5个方而问题:技术供给、技术需求、利益分配、风险投资、外部环境。王笑君(2001)指出风险分担不合理是目前限制产学研联合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问题。李文芳(1987)也指出了产学合作的阻碍:降低学术界的自主性、公共与私人资金划分不清、成果的所属问题、利益的冲突等等。

(2)国外对产学研问题研究综述

国外对产学研的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产学研合作对大学、企业与地区经济的影响和影响产学研发展的其他因素,也有一些专家提出了评价产学研联盟绩效的具体评价体系及方案。

Gregory Mike (2005)指出在竞争加剧的全球化今天,企业对高等院校的研究理念日益关注。 to +Motohashi Kazuyuki (2005)深入研究技术型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运作情况,指出近五年产学研作在非大型企业中扩展延伸,认为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效果更好mJian Cheng Guan, Yam Richard C. M.,Chiu Kam Mok(2005)助对九百五十家企业进行评价,取得产业创新程度和产学研合作程度成正比的结果。而用经济指标测评产学研合作绩效,产学研合作对其基本没有影响作用。AllenKathleen, Taylor Cyrus (2005)通过对阻碍大学新技术商业化的研究,提出立合作网络环境来化解此问题的方案。认dam D (2001)指出在产学研合作中,企业要给与全方位的配合,企业的自保思想经常会给合作带来阻碍。提议大学要保持自主性,发挥自身优势,并且应间接代收政府或其它企业的应得利益。Richard B. Dashe (2003)产学研合作要发挥各方优势,增强应变能力,对各种情况及时做出改变。并表示二十一世纪,大学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目标在于提高创新系统的效率,而不是使高校与企业的地位发生变化。

2.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及创新

(1)重点内容:

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指出海尔产学研联盟的必要性,对国内外产学研研究现状进行归纳与述评,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等基本问题。

对论文研究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论述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概念;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模式及选择;运行机制分类等,为本文写作提供理论支持。

分析海尔集团产学研合作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构建海尔集团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发展模式及与之对应的运行机制及发展策略。

对全文作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并展望海尔集团白色家电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2)创意或创新:

之前对于产学研的研究从是宏观或中观层而且多集中于理论研究。本文致力于微观视角,构建海尔集团产学研战略联盟。所构建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在具体实践和实际运行中,除了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作为联盟的参与主体之外,还包括了政府、中介机构等在内的具体单位参与,实际是产学研联盟被简化记为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几个组成部分。可以说产学研战略联盟是涉及多个部门、多种因素的复杂战略系统

3.本文的研究方法

经验总结法也是本次应用研究中运用较多的一种研究方法,即是通过对产学研战略应用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尤其是在对产学研实务操作领域研究,对多个或单个典型企业的产学研战略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从而得出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例如作者在对战术层次的产学研战略的总结,主要是通过多年累积的竞争策略,以及通过对各种信息的了解、吸收而成。

案例研究法是另一个主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某一特定的研究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发展情况。产学研战略是企业在现在经济发展中企业竞争的重要战略,在中外组织的发展史上有诸多典型、可借鉴的案例。借用这些实际案例,更能深刻、形象的说明产学研实施过程中要点和策略。作者在产学研战略的实施过程研究中,广泛运用这种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在本文撰写过程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查阅企业战略领域的文献,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分析研究的问题。包括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专业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成果,同时也得到现实资料,了解事物的全貌。另外,还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详细的阐述。

4.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实验设备或实验环境条件、某类市场调研、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等等)及解决的办法

工作条件:

(1)利用网络,寻找搜集网络营销相关资料和与题目相关的研究论文;

(2)利用学校图书馆,查询摘录与论文所研究内容有关的书籍和期刊文献资料;

(3)去一些中小企业实地搜集网络营销方面的相关资料信息。

解决办法:

根据指导老师的推荐和要求,通过网络查询相关的资料,并在图书馆查找相关的工具书进行参考阅读和摘录,进入学院网上图书馆查阅学院提供的期刊杂志上关于网络营销的文献资料,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实地了解其网络营销的相关信息;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做好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俊. 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趋势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 2006, (02) .

[2] 顾伟忠,刘兰. 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J].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2006, (01) .

[3] 刘力. 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及成功经验[J]. 教育发展研究, 2006, (07) .

[4] 谢科范. 我国产学研结合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J]. 科学管理研究, 2008, (01) .

[5] 张俊,李忠云. 产学研结合国际化问题的几点思考[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4) .

[6] 刘晓钢. 产学研结合道路上的新探索[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 (20)

[7] 刁丽琳. 国外产学研合作研究述评[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1, (02) .

[8] 田华杰,孙静,王换娥. 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效果与问题思考[J]. 生产力研究, 2011, (01) .

[9] 韩玉灵, 黄绍梅, 杨育敏. 我国带薪休假制度实施现状及障碍分析[J]. 现代商业 , 2011,(17) :282,281

[10] 柴建利. 河北省高校RD资源现状及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建议[J]. 企业导报 , 2011,(11) :199

5.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1)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已有的知识确定研究的课题内容和方向。

(2)通过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沟通,进一步了解该课题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何方面去对课题进行研究。

(3)做好写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准备工作,大量收集与课题内容有关的资料。

(4)自接到任务书起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开始撰写开题报告。

(5)完成开题报告后开始写毕业论文初稿。

(6)针对初稿的不足开始写二稿,保留初稿的优处,完善劣处。

(7)提交毕业论文三稿,对二稿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交于指导老师审定。

(8)确定定稿。按照格式要求打印出毕业论文。

篇6

然而,经过实践的检验,现有的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着各种问题和弊端,不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如何创建适合研究生教育变革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迫在眉睫。

一、现有的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J大学管理学院为例,通过运用核心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管理学院的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调研。为了更有针对性的设计问卷,本项目先对管理学院导师、研究生进行深度访谈,根据访谈内容和提纲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招生方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导师指导、学位论文、产学研合作培养的制约因素。问卷共25道单选题,受测对象主要为高校与合作单位管理人员、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研究生,用以提高问卷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最终发放问卷380份,回收问卷357份,回收率为93.95%,说明本次调研真实有效。

本文结合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情况和结果,针对管理学院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现状,从“招生选拔和培育方式”、“学位论文和导师指导”、“课程建设和保障机制”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招生选拔和培育方式

招生选拔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输入”环节,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和质量。项目组对管理学院生源选拔、招生形式、招生宣传等方面做了问询。生源选拔方面,52%的受测者认为应注重知识掌握能力,30%的受测者认为应注重创新能力,18%的受测者认为应注重工作实践经验。说明生源的知识掌握能力和专业背景仍然十分的重要。

招生形式方面,49%的受测者认为由高校统一招生,后经合作单位与研究生互选确认。41%的受测者认为应以产学研合作培养名义招生,合作单位参加面试。前者是管理学院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招生形式,后者被广泛认同,也有可能会成为未来招生形式的主流。

招生宣传方面,73%的受测者选择参与产学研合作是为了“实习和就业机会”,而这部分人绝大多数是研究生。少部分是为了“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体现了研究生选择的实用性,同高校和合作单位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初衷有一定距离。

培育方式是研究生培养的重中之重。项目组对培B目标和培养方式进行问询。培养目标方面,有81%的受测者认为应培养“实践性为主,学术性为辅”的研究生,合作单位也倾向于此,而高校则坚持以“学术性”为主。这体现了研究生、合作单位与高校在培养目标上的认知差距。培养方式方面,有62%的受测者认为以合作单位实践为主,必要时返回学校,37%的受测者认为以学校学习科研为主,必要时进入合作单位实践。这表明研究生渴望贴近生产实践的愿望。因此,高校和合作单位应该努力为研究生提供生产实践平台,影响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培育环境。

(二)学位论文和导师指导

审核把控学位论文以及学术论文,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高校通过加强对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盲审等培养环节的监控,来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对于学位论文选题的征询,49%的受测者选择坚持学术性,42%的受测者选择突出实践性,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关于学术的征询,51%的受测者认为应该与其他研究生要求相同,30%的受测者认为可以用专利、发明替代,只有19%的受测者选择适当降低要求。由此可见,高校坚持对研究生学术性和创新性的培养和要求,企业希望参与产学研合作后能够得到具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高校培养人才的长期性与企业谋求利益迫切性的矛盾,导致二者在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不同。而研究生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既要求积极贴近生产,又害怕降低学术标准而导致自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本身又是一个矛盾体。

导师指导方面的征询,该模式的“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为主),57%的受测者持肯定态度,39%的受测者认为权责不清,不利于指导。超过半数的受测者认为就导师而言,影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指导能力、方法和技巧。导师指导方式方面,有51%的受测者选择参与导师的项目课题中,导师通过课题指导学生。在访谈过程中,研究生提到了害怕失去高校的学术环境,校外导师水平有限、缺乏经验而会误人子弟等方面的担忧。

(三)课程建设和保障机制

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效益。根据问卷调研结果,55%的受测者选择增开选修课,扩大选课范围。52%的受测者认为合作单位应该参与课程设置,48%的受测者认为学生应该参与课程设置。在征询对现行的课程与教学是否能够反映专业前沿水平,21%的受测者选择不能,69%的受测者选择一般,其对课程建设的满意程度令人堪忧。这不仅反映了研究生强烈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对课程教学紧追专业前沿的高要求,以及希望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的愿望,同时,也折射了现行课程教学时代性和前沿性的匮乏。因此,在课程建设方面,开设满足研究生、合作单位与高校共同需求的课程体系,是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深入探讨的关键问题。

关于如何提高培养质量的征询,57%的受测者选择需要加强的是“导师指导过程监督”,29%的受测者选择“课程教学质量监督”,14%的受测者选择“学位论文审核把关”。这说明导师指导过程监督是被广泛认同为提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如何能够建立科学有效的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二、构建管理类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1+1+3+1”模型

管理类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1+1+3+1”模型,即1个明确的培养目标、1个科学的培养方案、3大系统的培养策略和1个配套的评估体系。如图1所示。

(一)聚焦培养目标――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具有社会性、专门化的培养模式,其目标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但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这一培养目标却变得越发模糊,甚至照搬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来进行产学研联合培养。因此,构建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首先必须要明确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并将这一目标具体落实到培养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使之在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利益相关者中达成共识。

(二)完善培养方案――整合力量、统筹协调、科学设计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组织教学活动和培养人才的范本和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制定、修订和实施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应该以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实习实践为基础,整合校内校外力量,统筹协调各方利益需求,科学设计培养方案。

1. 课程设置方面,应该高度重视合作单位与研究生对课程建设的参与度,将社会与合作单位认为研究生必须具备掌握的知识技能纳入到核心课程体系当中,突出现有课程的时代性和前沿性,变革传统的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和合作单位的需求。扩大选修课程范围,加强选修课的综合性、跨学科性和实践性,培养研究生的多学科视野,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科研训练方面,将研究方法类课程纳入到核心课程体系,通过系统学习研究方法,使研究生能够懂得如何选取适当的研究方法,从而顺利开展调查研究,增强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性。聘请优秀的管理领域专家、企业高管开设讲座,与研究生进行研究讨论,实现学术资源共享,为研究生提供能够接触行业前沿的科研平台。

3. 实习实践方面,要求研究生至少在合作单位进行1个学年的定岗实践,熟悉生产流程,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完成开题环节。在结束实习返校后,根据定岗实习过程中的体验完成实习报告。

(三)制定培养策略――促分流培养、重导师指导、严过程管理

1. 促进分流培养,实施分类指导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从原来的培养学术型人才变革为“既向博士生教育输送合格生源,又为社会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因此,学校要实施分类指导,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与兴趣所在,进行分流培养。既要培养高水平的学术型人才,又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人才,集中力量、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学研联合培养。

2. 重视导师指导,加强队伍建设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不仅对研究生负有学术指导、品德示范的责任,其科研水平、指导能力以及品德素养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要建立严格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制度、研究生导师指导准则,从制度上规范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权责机制。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既要鼓励校内导师积极联系合作单位共建课题研究,又要聘请合作单位中的高级管理人才作为校外导师,既要坚持学术性,又要兼顾有专利和发明的杰出人才,在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下壮大导师队伍。对导师所带研究生数量作出一定的限制,严格控制师生比例,保证导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新导师要接受导师指导技巧和方法的培训,使其尽快了解和熟悉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和相关规定。

3. 加强过程管理,严格培B环节

过程管理是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中的管理方法,强调对整个过程的把控和关键点的监控。运用到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课程考核、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阶段汇报、论文答辩等培养环节中,重视过程控制,制定科学透明的学业标准,完善考核机制和淘汰机制。

(四)构建评估体系――加强配套管理,完善培养模式

在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校和合作单位都应该成立专门的服务管理部门,有专门管理人员及时对产学研合作培养的研究生的培养环节进行管理和监控,使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建立有效的调节、反馈和监督机制。并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合作单位和学生对课程参与度和满意度、研究生培养质量、社会评价等方面构建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评估体系,以促使模式的不断优化与改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工作的几点意见[R].教育部文件教研[2000]1号.

[2]陈立红.产学研合作教育及其办学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5.

[3]王娟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04).

[4]王艳.产学研联系培养研究生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04).

篇7

一、国外研究综述

1.缘起

1906年,深受杜威实用主义影响的美国工程师赫尔曼·施奈德首先在辛辛那提大学提出“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概念。施奈德大力推崇大学与当地企业合作,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认为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劳动中获得与实践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从工厂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补贴学习之用。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成立发展和推广合作教育的社会团体。1983 年,由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菲律宾、英国和美国等共同发起,成立了“世界合作教育协会”。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一模式的优势和特色,以便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推广,2003年 8月世界合作教育协会通过理事会和全体会议表决,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德国联邦政府更是颁布《职业教育法》、《企业基本法》和《职业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德国的专科高等学校和职业学院实施“双元制”教育管理模式。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则是采用“三明治”学制的工读交替运行机制取得了良好收效。

2.发展

国外产学研结合在大学、职业教育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展,但在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之初也遇到了各种问题。特别是在产学研结合实施早期,不少企业很难不去计较眼前的利益损失而与学校一起开展产学研结合。针对这些问题,不少学者提出了相应对策,Joseph A. Raelin对国际合作教育的一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预测未来一百年合作教育的可能发展趋势,其中提出采取“三重螺旋”的运行模式来加强学校—产业界—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出现“双赢”甚至“三赢”。而“双赢”的观点已在西方达成共识,人们认为企业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好处:(l)取得高素质的科技研发人员;(2)接触较前端研究或技术知识;(3)寻找特殊问题的知识来源;(4)使用学校的特殊设备等等。而学校也有利可图:(l)由于政府经费的紧缩,产业界于是代表另一种研发经费的来源;(2)“产业界的”经费在运用上没有像“政府的”限制那么多;(3)与产业界的合作提供了师生接触实务、实际问题的机会等等。因而,不仅政府有意愿促成产学研合作,而且企业与学校同样有合作的强烈动机。

3.重要经验

国际上成功的产学研合作经验启示我们: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考察美、英、德、日四个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可以发现四个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时有以下共同做法:(1)委派或组织专门机构;(2)政策性立法;(3)以科技计划对产、学、研予支持;(4)设立基金,拔出专款;(5)开辟多种信息渠道,鼓励科技人员交流。

由此可见,政府有意并从实际上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对产、学、研合作予以保证和支持是西方国家成功实施产学研合作的关键举措。但我们也应认识到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时间较长,国家、学校和企业能体验到这种合作对各自发展的收益远远超过了给其带来的损失,在共同利益驱使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的达成了空前一致的认识。所以,合作不仅成了学校和企业自觉、自愿的行为,更已上升为一种国家意志。这与我国国情是有较大区别的。我们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国情差异,意识到我国实施产学研合作必须经过多方努力,必须经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涉及产学研合作领域的研究还比较早,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在政府的控制下曾成功地组织了一些重大的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项目,例如两弹一星的研制开发,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等等。改革开放以来,受西方文化、技术的影响,一些企业、高等院校、研究院所逐渐自发地进行合作。1992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中科院联合实施“产学研联合工程”,政府正式在我国推行产学研合作。十多年来,我国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理论研究也日渐丰富。以中国知网期刊收录的文献为例,截止到2011年5月,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含学术期刊、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重要报纸及国家标准等文献数据库)中以“产学研合作”为主题进行检索,得到了10851项检索结果;以“产学研合作”为题名进行检索,得到了3343项检索结果。而用另一个相关概念“产学研结合”为主题进行检索,亦可得到4930项检索结果;再以“产学研结合”为题名进行检索,仍得到1942项检索结果。成果数目之众令人欣喜。

将学术期刊、硕博士论文库中的相关文献认真梳理、高度概括后发现,研究成果基本可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学研合作的意义

学者普遍赞同产学研结合有强大的“生命力”,主要体现为:(1)发展需要;(2)生存压力;(3)已有合作关系等等。以发展需要具体来说,就包括国际发展趋势需要、社会工业化、科技化发展需要、学校提升需要、学生提高自身竞争力需要等。

2.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和类型

目前已有的产学研合作众多形式中并没有一种权威的分类方式,许多学者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各式各样的分类方式,最多的达二十多种模式。纵观下来,比较普适的类型主要集中在十种左右,分别是:(1)N+X顶岗实习式;(2)三明治工学结合式;(3)企业委托办学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4)企业指导办学式;(5)企业资助办学式;(6)合作培养“双师”式;(7)承接企业项目式;(8)校办产业式;(9)面向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式;(10)企业办学式。

3.产学研合作的机制

(1)动力机制;(2)调控机制;(3)利益分配机制;(4)保障机制等等。以动力机制为例,具体来说主要指政府通过制定和修改法律、法规、文件等明确引导、支持产学研合作,如修改《企业法》,增加明确条文规定生产条件先进的企业有为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对参与了产学研合作的企业予以各种形式的奖励。同样,学校也要明确把开展产学研结合视为必由之路,在管理和决策上制定鼓励学生、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措施。企业方面也需提高认识,将人才培养视为己任,把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纳入企业发展计划中。

4.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者们认为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障碍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主体问题;(2)技术供给问题;(3)利益分配问题;(4)风险问题;(5)政策环境问题;(6)信息交流问题等等。以主体问题为例来说,学者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政府、学校、企业3个主体在实施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指出从政府,到学校和企业都未真正理解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质涵义及合作主体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企业对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或企业家们的短期行为导致很多项目昙花一现,浪费了资源。

篇8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Xiangtan 411101,China)

摘要: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尽管成效显著,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思路与对策。

Abstract: Though significant effec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industry-academia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some problems and drawbacks still exi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 高校 产学研合作 问题 对策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dustry-academia cooper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222-02

0引言

这些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下,高校与企业都对开展产学研合作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兴趣。很多高校出台政策与措施,鼓励下属单位、个人与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有的还将产学研合作列入绩效考核的内容。

一段时间合作后,高校热情似仍高涨,企业的态度则转为谨慎与挑剔:高校里做横向项目的人员普遍感觉近两年要从企业拿到项目比以前困难很多;不同的高校之间更有差别,来自企业的年度到账经费有的动辄以亿为单位,有的只有区区百万。另外,据知情者私下透露:高校填报的产学研合作数据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水份”,有些与企业的合作已经“异化”成从政府那里“哄钱”来花的工具;在某些地方,企业见到高校前来谈合作犹如遭瘟般避之不及…种种情况表明,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尽管成效显著,存在的问题却也不少。

1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对产学研合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1.1.1 产学研合作就是到企业去“找钱”这种观点在高校很有代表性,是一种认识上的“工具论”或“实用论”的观点,把产学研合作视为到企业去挣钱的途径和手段。有钱就干,没钱或觉得不划算就支吾托辞,务虚不做实,美其名曰“虚实结合”,立论支撑是市场化原则,评判标准是进帐经费。这是一种功利化的、短视的近期行为,过度则容易导致“异化”。

1.1.2 产学研合作就是转化科技成果或者建立实习基地这种观点在高校也很流行,或认为产学研合作是为科技成果寻求转化渠道获取经费来源,或认为产学研合作是为学生寻找实习实训的场所。这是一种认识上的片面性,以自身需求为出发点理解,不利于与企业进行长期的合作。

1.1.3 怀疑或轻视产学研合作,认为与大学的核心理念相违背

这种观点在高校中有部分认同,认为高校是研究单纯学问的场所,产学研合作违背了“学术自由,学术本位”的核心理念。具体的表现是重学术研究,轻转化应用,做纵向项目的看不起做横向项目的。这同样是一种片面认识,对现代高校的三大基本理念进行“”。

1.2 高校自身综合实力差异直接制约开展产学研合作在越来越多高校参与的“圈地”竞争中,“马太效应”和“社会丛林法则”显现着作用:谁的综合实力强、启动的早、迈的步子大,站的层次高,获得的“收益”就高。地方政府和企业在选择产学研合作伙伴时往往也倾向与强者携手。

表面上看,高校综合实力差异似乎是各类资源要素占有在“量”与“质”上的差别,实质上分析则是对它们进行系统整合从而不断创造出新资源的能力。在这一方面,一般普通高校与综合性、重点高校存在着明显差异,一旦同场遭遇角力,结果多半是直接“出局”,或是胜出者大碗吃肉喝汤,落选者只能拣点骨头啃。

笔者据所在高校产学研合作情况,在高校综合实力体系中剔出一些对产学研合作有制约作用的要素:①学校品牌“含金量”:类型、历史渊源、现时影响力、社会声誉、行业背景。②学校的环境:区位环境、产业与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内部外部的政策与措施、与政府和企业的联系)等。③人才实力:结构、数量、团队、创新能力等。④科技实力:学科(专业)特点、原创性科技成果(技术、专利)。⑤基础条件:设备设施、合作平台、其他资源。

1.3 高校与企业、政府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联系因着产学研合作的缘故,现在高校与企业、政府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比以前有增加,仍未做到深度默契的程度。交流渠道有限、联系不够紧密致使信息不畅、彼此之间缺乏足够了解与沟通,无法形成真正的良性互动。①高校人员不熟悉企业的环境,不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闷头研究搞出来的科研成果不符合企业的需要,因而不被企业所认可。②高校不熟悉地方的环境,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规划与重点支持的产业领域缺乏了解,在学科布局与科研方向上与经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很难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同和全力支持。

1.4 产学研合作层次低,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从整体看,目前高校开展的产学研合作多停留在科技项目合作(委托或合作开发、成果转让、培训与咨询服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研究中心(所、室)、推动企业设立奖学金、联合申报项目等方面,合作形式以点对点、点对面为主,层次比较低,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只有个别高校在企业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探索与企业联合培养工程技术研发人才。

篇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00733)、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产学研重点项目(项目编号:KJ2011A03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45-02

毕业设计是普通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接受全面的专业训练,其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会得到较大提升。近年来,高等院校特别是一些地方性高等院校的规模不断壮大,但高等教育的投入却滞后于学生规模的增长,仪器设备和实习基地的配备也略显不足,同时学生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这些情况对毕业设计的完成和指导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提升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值得每一位教学工作者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构建本科毕业设计的新模式

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深度融合地方经济的发展,与企业开展科技合作,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联合开办相关本科专业,以产学研项目为切入点,逐步探索和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总结了一条产学研结合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新道路。

1.产学研结合构建毕业设计选题模式

选题对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方向进行了规划,是决定设计质量的首要条件。从近年毕业设计选题情况来看,存在着题目雷同、内容陈旧、理论性课题偏多、部分选题脱离专业培养目标等问题,导致学生缺乏热情和动力,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新模式下,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提前至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初开展。指导教师可根据承担的研究项目,提炼出若干子课题,供学生选择;也可由教师参考安徽产学研合作网的企业需求,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参数拟定毕业设计课题;对于学院下属电子协会中部分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生,鼓励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自行选题。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掌握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务求做到“真题真做”。另外,选题也可由指导教师设计不同的实现方案,即“相同选题,不同方案”,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一人一题”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强化学生间的交流和探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毕业设计的产学研选题工作结束后,课题统一上报至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会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创新性及相关工作量进行审核后,在学期末和普通毕业设计选题时同时下发,供学生选择。

2.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团队建设和职责

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对设计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课题,鼓励校企合作,课题的指导工作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承担。校内指导教师长期工作于教学第一线,理论水平高,知识体系完备;企业指导教师长期工作于生产第一线,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两者在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会产生交集,可以取长补短,便于学校和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也有利于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良好环境。在毕业设计的不同阶段,教师承担的任务和职责也会发生变化。

(1)在毕业设计的开始阶段,学生初次接触综合性课题的实际开展工作,多少都会有些茫然和不适应。在这一阶段,校内指导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参考资料,指导和督促学生进行阅读与消化,并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相关资源查阅所需文献。在充分理解和掌握课题要求之后,教师要协助学生制订工作计划和设计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制订设计方案时需要与企业指导教师沟通,并依据生产实际进行完善和修改。在这一阶段,校内指导教师发挥主要作用,企业指导教师作为辅助。

(2)在毕业设计进行阶段,校内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保证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学时的一对一指导时间。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生产实际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和工艺流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对于设计中的难点和重点,教师要带领学生亲自参与研发,并联合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攻关。企业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工程应用性进行把关,主要进行可行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指导,并对设计的阶段性成果进行验收。在这一阶段,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要同时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3)在毕业设计收尾阶段,学生需要对毕业设计的成果进行综合性调试。调试是实现系统设计目标,降低运行成本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方法。在以往的毕业设计中,调试环节通常流于形式、纸上谈兵,有时候甚至被忽略。产学研毕业设计强调“真题真做”,调试通常分成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在学校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功能验证性调试,其次是进行工业现场调试。验证性调试由校内指导教师协助学生完成,工业现场的调试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同时参与指导。工业现场环境复杂、干扰较多、参数变化较快,学生在短时间内可能难以发现和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直接参与调试,学生在协助教师的过程中,同样会接受一次生动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在这一阶段,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要同时参与对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3.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和成绩评定模式

在论文的撰写阶段,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制定和完善论文提纲,并对论文进行审核,确保学生论文格式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论文撰写紧密围绕设计内容进行,对于涉及到的基本理论、概念、芯片介绍一笔带过,将重心放在系统的设计、优化和调试上,在降低工作量的同时很好地保证了论文质量。同时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还实行了灵活多样的毕业论文替代机制,对于已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与毕业设计相关的论文的学生,或毕业设计成果获得了省级以上奖励的学生,或毕业设计研发产品已经通过相关企业的验收并投入实际应用的学生,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核后,可以将其论文、报奖材料、设计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进行提交。

毕业设计的成绩参考学生的考勤情况、论文撰写的规范程度、答辩中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评定,由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论文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共同确定,其中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给出的成绩各占30%,论文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给出的成绩各占20%。

4.加强制度建设,保证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毕业设计需要在学校、企业间交替进行,其指导工作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承担,整个过程涉及学校、企业、科研院所、教师、学生等多个方面,因此如何对新模式下的毕业设计进行规范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为此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全程管理和过程监控。

指导教师要结合毕业设计具体内容帮助学生明确各阶段目标、督促工作进度、协调学生团队之间的衔接等,督促每一位学生都按时完成课题任务,确保毕业设计按步骤、按计划进行,从而保证课题的设计进度。

学院要成立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强化过程管理,除开题、中期、后期三个不同阶段的常规检查之外,院系两级的教学工作委员会不定期对毕业设计情况进行抽查,并由学院的教学工作委员会对各阶段检查情况和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形成书面的“毕业设计完成情况汇总表”提交至毕业设计领导小组,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学院同时构建了完整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包括学生和指导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学工作委员会对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评价、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对教学工作委员会监察工作的评价,以此理顺关系,确保责任到人。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毕业设计的实践

从2009年开始,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鑫龙电器、海螺集团、鑫科材料等企业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技术难题进行选题,直接参与了产品设计、研发和技术改造,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和奇瑞集团成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小组,联合申报了“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按照校企全程合作培养的新模式,推动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参与设计的“网络化车用仪表机芯电路”和“汽车仪表液晶显示屏”已装备于奇瑞汽车。2011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电动叉车停车行车电磁离合制动器的研发”,由大中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员和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师共同指导完成了“制动器力矩的数字化控制”、“电磁离合制动器的设计”、“高压吸合低压保持电路的设计”、“电磁失电启动器的设计”等多项课题,有8名学生依托该项目完成了毕业设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中有2名学生和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就职于企业的研发部门。2012年,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与所在企业签订就业协议的达18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达11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达12人,通信工程专业达6人。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的毕业设计真正做到了“在产品上写论文,在工程中做设计”,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就业竞争能力也得到了明显增强,学生参加工作后,用人单位的反馈良好。

三、结语

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顺应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是校企联合、互补双赢,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形成了安徽工程大学“深度融合地方经济”的办学特色。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的毕业设计,依托相关企业,充分利用了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以企业的需求为自主创新的导向,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凝聚力,有利于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践表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地方性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荣.斯坦福大学产学研创新的成功与启示[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0:3-4.

[2]杨建芳.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21-27.

篇10

1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过于单一,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导致培养出来的工科研究生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不足,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也相对薄弱,这严重影响了工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1 培养目标

我国现行的《学位条例》中的研究生培养目标过于单一,已与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工科研究生攻读学位目的的多样化,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目标也应趋向多样化。

1.2 选拔方式

目前我国工科研究生的选拔方式主要有三种:参加“全国统考”、推荐免试和单独考试,其中大部分硕士研究生都是通过参加统一入学考试进行选拔的,但是这一选拔方式并不能很好地甄别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和潜力。

1.3 课程设置

现在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公共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必修课。公共基础课是对全体学生的必学科目要求,专业选修课和必修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专门要求。然而“一刀切”的课程设置造成了“课程设置整齐划一”与“学生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我国工科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全面发展。

1.4 师资队伍

我国研究生教育采用的是“指导教师制”,它贯穿于课程、科研与学位论文的全过程,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水平。据《工程教育中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证研究》课题组问卷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研究生指导教师没有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工作经历。这对工科类研究生是远远不能满足所需指导要求的,因此迫切需要更多的有实践经验和工程背景的教师。

1.5 工程实践

就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来看,工程实践环节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工科研究生的工程实践时间明显不足,缺乏亲自动手、深度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

1.6 学位论文

在工科研究生培养的实际中,存在着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内容、形式、评价标准等混淆不清的问题。部分工科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缺乏工程项目支撑,原始创新不足,重数学模拟轻物理实验,严重影响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建设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保障机制

2.1注重把握研究生招生质量

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模式下的工科研究生的选拔方式,除了一般的入学考试和面试外,还要有意识地加大对工科研究生在复试中的考察,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考察,择优录取专业基础扎实、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为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做好前期准备。随着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发展,企业参与面试的权利也应在工科研究生的选拔工作中进一步落实和加强。

2.2 慎重甄选产学研合作伙伴

产学研合作伙伴企业层次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质量情况。因此,高校要优先选择那些有着强烈的内在需求、具有较高科研实力及创新能力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有意愿,有兴趣,也有资源和队伍来共同培养研究生,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3 认真选择产学研联合方向

要注重依托重大科研项目,特别是要对接那些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解决行业共性技术的前沿性、高精尖难题。这些研究领域和方向往往也蕴含着许多重大的基础性理论问题,可以从中提炼产生一些原创性的科学思想、推进现代科学研究水平。研究生通过参与这些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可以树立自信心、培养了成就感、增强创新的意识和渴望、显著提升创新能力。

2.4 坚持高标准遴选导师

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模式实行“双导师制”。要在理念和观念上进行突破,选聘那些既对企业的重大技术需求有认识、有很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有较深理论学术功底的企业专家担任兼职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工作,实实在在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为企业解决技术攻关难题。学校导师则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与指导工作。

2.5 狠抓各项日常管理工作

把联合培养工作纳入学校整个研究生教育,使之走上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一是要制定工作细则,明确联合培养方式、培养费用、生活安排、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使得合作双方明确权利和义务;二是要根据产学研结合的实际需求,合理设置研究生课程,及时调整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三是要建立适合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管理方式。

2.6 把好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关

首先,学校原有对研究生公开发表科研论文的要求要继续坚持,这是激励研究生积极投身科研实践的有效动力;其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要紧密结合企业科技需求,以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主攻方向,力争在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上有所突破,从而为高质量完成论文奠定基础;第三,要组织导师及时给予研究生以指导;第四,要严格资格审核和答辩程序。

3 结论

科学制定符合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的质量保障机制,有效解决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促进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优化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提高工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篇11

随着高新技术时代的来临,我国迫切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种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模式,符合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它对我国人才培养所做的贡献已受到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1-2]。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不仅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我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增长的必然选择。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对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产学研合作模式链条中,校企合作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都是关键环节。如何在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达到高起点、高质量、高创新实践能力要求,使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当前相关培养院校亟需研究的课题。

二、国内外同类研究状况

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高等教育的改革[3-4]。虽然改革的目的多种多样,但其核心之一就是要探索能够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的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使其培养的人才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工作岗位要求的实践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产学研合作教育由于能够在两种教育环境中对学生进行协调培养,因此世界各国要求改变单纯培养理论学术人才办学模式,特别是要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来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呼声不断高涨。由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所取得的巨大作用,学术界也越来越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它的理论研究也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历史并不长,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年里,但是产学研合作教育在面上还是有了很大的发展,效果也很明显。特别是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以来,各种教育问题特别是就业问题凸显,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产学研合作教育,许多专家和学者也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各个角度出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丰富。有关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研究较多的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性;(2)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历史考察;(3)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问题、障碍以及对策研究;(4)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组织模式。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从国外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来看,创新是其不断进步的最重要因素。为此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围绕“产学研结合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这个主题,从提高校企合作培养专业研究生的创新力这个关键问题出发,主要研究专业研究生管理体制改革、校企合作导师队伍建设、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切入点、提升专业研究生创新和效果评价等内容。

(1)符合校方和企业制度的专业研究生联合管理问题

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对烟台大学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和烟台持久钟表集团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以及国家、省市的相关政策、文档、规定等资料进行搜集和查阅,探求其合作过程中的专业研究生管理问题。

(2)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论文的选题和切入点问题

采用个案研究法,运用项目驱动有关理论,从企业的需求出发,着眼于研究方向和选题环节,研究校企合作中专业研究生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切入点问题。

(3)专业研究生知识理论与科研实践有效结合的问题

采用关键因素方法和相关理论,从专业研究生科研论文的数量、质量、创新性以及学位论文等方面,对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手段进行研究。

四、总结

课题依托烟台大学持久钟表集团有限公司产学研基地,通过对校企合作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五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思考校企合作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难,并进行具体实践研究。项目紧密依托本地具体企业开展研究,直接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专业研究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并为进一步推动产学研专业研究生合作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现实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袁赞礼; 林建成.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10(11).

篇12

新建本科院校在管理体制上隶属于地方政府,在服务面向上主要定位于所在区域,学生毕业后多数留在本地就业,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因此,新建本科院校都力求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媒介,使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但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升本时间较短,产学研合作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许多不足。本文查找了新建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提出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措施,希望能对同类院校有借鉴作用。

1 产学研教育的内涵和目的

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目的是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由于企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独特的、学校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产学研结合是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途径。

2 新建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不健全,合作体系尚未建立

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建立的时间短,未成立专门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管理部门,缺乏相应的推动机制,合作体系尚未建立,推进难度大,效果不明显。

2.2 服务地方能力较弱,缺乏合作吸引力

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缺少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教学科研团队,服务地方能力相对较弱,对企业科技创新的贡献率较低,甚至为零,社会影响力小,无法吸引企业合作关注。

2.3 产学研合作教育层次偏低

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目前只有部分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而且大多停留在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聘请教师授课等浅层次合作上,未能真正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作用。

3 新建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1)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忙于完成基本的本科教学任务,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作为新建本科院校面临办学转型的重任,投入的精力、人力和财力相对有限,虽制定了相关政策,但推进的力度不大,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效果不明显。

(2)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经费少、设备不足,教师满足于教学工作和职称科研,缺少与企业开展合作的研究经历,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不强,无法满足或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应用型专业少,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灵活度不够,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不能直接从事生产为企业创造效益,导致企业没有与我院主动合作的愿望。

(3)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度不高,专业调整面向行业企业意识不强,未能体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要求,使得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可选余地少,发展空间小。

(4)政府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导作用不明显。政府未能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政府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财政资助力度不够;产学研合作教育缺乏政府部门间的合作协调;政府未采取积极行动促进产学研合作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的发展。

4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措施

4.1 转变观念,积极引导

学校要充分认识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学校的科研工作相结合,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生产实践中找课题,积极开展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科学普及,使学校成为新建本科院校成为重要的人才库以及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学校要制定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产学研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4.2 积极合作,协同育人

学校要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技能。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培养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学校对师范类专业可以采取顶岗支教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学校可以将带队教师和支教学校的教师组成指导教师队伍,指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相融合,培养职业素养,提高教书育人能力,有力支持了地方基础教育发展。

4.3 产学研合作教育成果服务教学

学校要注重产学研合作教育成果服务教育教学、服务人才培养。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教师在科研项目中吸纳高年级学生加入,让学生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

4.4 产学研合作教育成果促进实践教学改革

改革实验室建设,教学仪器比较陈旧。鼓励各专业根据产学研合作的需要,改进实验教学体系,学校要根据需要增加实验建设投入,购买先进的实验设备,建立了具有科研和实习实训功能的实验室,使实验教学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改革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方式,毕业论文(设计)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题目要来源于实践基地,指导过程实行双导师制,由原来的学校单方面安排教师指导变成由合作教育基地和学校共同安排教师指导,学生可以通过在基地实习实训来完成论文的写作,提高了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改革实习实训方式,由原来学生自主分散实习变成到合作教育基地进行集中顶岗实习,使实习实训发挥了真正育人的作用。

5 成果转化,互利双赢

5.1 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

在服务地方过程中,学校要积累经验,多了解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现状和经济文化建设对人才和智力资源的需求,在征求地方政府政策研究室以及各市(县、区)政府、企事业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服务地方科学发展行动计划,以技术服务项目、决策咨询项目、文化服务项目、人才培训项目、公益服务项目等为切入点,积极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推动研究成果转化。

5.2 开展协同创新实验中心建设

学校要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建立协同创新实验中心,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支持,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 多种渠道参与地方建设

学校可以通过实施科研发展定级规划即学校、各教学单位、教师个人制定若干年科研发展规划,确立了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服务、决策咨询、文化服务、人才培训和公益服务。

5.4 人才培训

学校可以发挥各专业人才汇集的优势为地方行业、企业等协作单位进行人才培训,定期为地方培训相关技术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

6 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建议

(1)切实将产学研合作教育放到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为合作教育提供坚实平台。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对外联络,寻找合作企业和合作项目,对产学研合作项目进行跟踪式服务,及时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的障碍,推动合作项目顺利展开。

(2)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充分发挥政府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建议政府建立起一套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机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在人、财、物等方面向产学研合作项目倾斜。

(3)主动创新,积极实践“工学交替”结合培养,校企双向参与、分段培养,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订单式”培养,以科研基地为依托联合培养,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实践等合作模式,开展灵活多样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要将注意力放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设置符合产学研合作教育要求的学科专业体系、课程教学体系、实践实训体系和评价跟踪体系等,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课程内容,围绕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人才,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利用好企业提供的便利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鼓励教师主动和企业进行联系,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了解最新产业发展情况,增强服务企业技术能力,主动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对教师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获得并成功完成的科研项目给予政策倾斜,并在职称评聘等方面优先考虑。

总之,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新建本科院校要选择最合适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立足服务于地方经济、服务于企业,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原则,继续扩大和深化产学研合作,全面强化校企间的紧密关系,营造产学研合作的浓厚氛围,使产学研合作健康、持久地开展下去,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13

产学研,全称为产学研培养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将教学、科研和生产整合于一体,在保证研究生掌握先进理论技术的同时,将技术更好地传递到企业中去,使研究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从而实现了技术和产业成果的对接,推动了技术实体化的进度。产学研培养模式最早在美国高校中开展,通过这种模式很好地实现了产学研成果化,为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2]

但是,我国的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发展时间比较短,整体模式和各方面制度还不完善、不健全。虽然对研究生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暴露出很多问题,没有将模式优势最大化,制约了该模式的健康发展。

一、中国研究生存在的问题

在很久之前,我国很多学者就已经开展了关于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协作能力方面的调查,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我国研究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图1所示。

1.研究生学术成果“含金量”不高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研究生的招生力度,而高校整体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却不能及时进行调整,导师队伍又没有相应扩大,从而导致了导师的培养压力加大。这种培养环境必然会导致研究生的综合培养大不如以前,研究生整体学术水平降低。我国SCI论文数量发表数量世界第二,但由于整体水平不高,35%以上从未被引用。2001~2010年,美国论文的篇均被引用次数为16.02,而我国只有6.21,低于世界平均值10.71。[3]

2.研究生实践参与度低,动手能力差

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对研究生的科研创新与协作能力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通过教育部的统计数据分析,2011~2012年研究生参与实践活动课题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即使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研究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比例仍然只有30%左右;并且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研究生在校期间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4]

3.研究生知识面窄,学术视野狭隘

中国学生在世界上一直有“学霸”的称号。在应试教育的作用下,中国研究生了解最多的还是课本上的知识,其他方面的涉猎少之又少。社会需要的不是考试的机器,仅仅靠书本上的知识不足以满足企业对研究生的要求。就像最近一段时间央视热门的“一站到底”节目,真正的“战神”没有几个拥有研究生的文凭,而且那些问题也没有几个研究生能够回答。“硕士不通、博士不博”,只知道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却没有其他方面的扩展学习,只能成为“死读书”了。

4.原创性成果较少

从近几年我国入选的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来看,有的论文虽然发表在 EI上,引起了同行专家的关注,但就总体水平而言,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生学术论文还是凤毛麟角。扩招下的研究生有部分仅仅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在这种抄袭之风的影响下学术的真正探讨已经很难生存。随着论文的大量抄袭,原创性成果的存活空间少到极致。

二、中国研究生产学研的起步和发展

当研究生进入企业和社会,这些问题显现得更加突出。随着研究生问题的大量暴露,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更新迫在眉睫。

新模式的成功改善了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为了满足中国日益发展的经济,适应社会对高新兴人才的需求,更好地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培养体系的建立。2009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明确表示将扩大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2012年7月16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正式启动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选。本次评选主要包括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和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四个奖项。这是对产学研培养模式的高度评价和认可。[5,6]

三、完善研究生产学研培养模式

由于中国产学研模式起步晚、发展慢,所以建立健全的研究生产学研培养模式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良好的研究生产学研培养模式对研究生的科研创新与协作能力有很好的提高和促进作用,可以让研究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

良好的产学研模式如图2所示,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作为主导层,企业起主导作用,正确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成果化;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不断为产学研模式提供政策保障,为主导层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大型企业的各种中介进行信息的有效采集,及时反馈给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为主导层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通过社会资本的大量投入,保障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为主导层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政府、资本、中介三方共同作用,为主导层的发展提供优异的创新环境,促进产学研模式的良性发展。[7]

1.建立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在高校中,研究生最直接的知识来源途径为导师队伍,但我国研究生导师大多数都是从高校毕业之后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理论功底深厚,但由于没有进入社会或者科研机构,工程实践和设计创造方面的能力欠佳,这就导致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偏低。在发达国家,高校教师大部分从事企业兼职,向企业流动的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对于中国现有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构架,应该提出一种全新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在评选标准中加重工程实践和设计创新等方面能力所占的比例,更加注重教师社会化的倾向,为建立一支健全、完善、优秀的研究生产学研导师队伍提供体系保障,也为研究生提供更好的科研创新环境和技术保障。

2.建立研究生产学研培养基金

为了响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近几年高校研究生进行大幅度扩招,虽然国家增加了高校研究生培养经费,但是相比之前人均经费还是有所降低。这就需要社会和企业对高校提供相应的产学研培养基金,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积极促成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联合主导,企业共同参与”的新型产学研培养基金模式,共同设立管理委员会,企业和学校共同管理该基金。制定详细的基金申请与评审流程,确定明确的资金管理与使用制度,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8,9]

3.根据市场需求,推进研究生产学研培养与科研的相结合

能否适应市场需求是研究生产学研培养能否使研究生适应未来科技竞争的关键。科研与研究生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结合是促进科研资源与研究生教育资源宏观配置的重要举措。在高校内部进行科研与研究生产学研培养积极结合的同时,还要根据整个社会的科研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积极地将研究生产学研培养与社会要求相结合。

4.以政府的政策支持为依托,促进产学研的持续健康发展

政府的支持对产学研联合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欧盟的框架计划、日本的科技基本计划都体现出政府支持对研究生产学研平台的构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形式更好地保护产学研培养各方合法权益,为产学研培养提供法律上的规范和支持,规范产学研的运作。

四、产学研培养模式对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大意义

研究生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紧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是当代教育体系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大突破,是整合社会科研、教育资源、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对研究生的发展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产学研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办学实力、促进学科的发展

“产”,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要求及时反馈到高校中,使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时刻跟随市场和企业需求,培养出更有价值、更适应社会的研究生。同时企业可以带给高校相应的合作项目,为研究生的培养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资金支持。

“学”,高校根据社会和企业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合理规划学校资源,保证资源利用最大化、最优化。从社会需求出发,时刻调整学校培养计划,保证学校教育体系的时代性和价值性。

“研”,借助社会和企业的良好平台,科研机构在技术上实时定位、规划,将最有价值、最有效的技术及时输送给高校和企业,及时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成果,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前沿技术。

2.产学研合作有利于高校的教学改革和培养目标的调

产学研培养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培养模式,摒弃了之前我国高校填鸭式教育的培养模式,开创了顺应市场和社会竞争的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多途径培养模式。产学研模式往往可以根据社会和企业的不同需求进行教学安排,高校可以通过“定向培养”、“联合培养”、“短期培训”等方式,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的资源,及时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教学定位,完成对社会人才的高质量输送。

3.产学研培养模式有助于锻炼和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产学研培养模式能够改进和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企业和科研机构为高校教师队伍提供科研和现场实践的机会,大大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同时教师可以将社会实践、科研成果以及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接触到的高新技术及时地带到课堂中,拓展研究生的视野,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让研究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更好地融入社会。

4.产学研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与协作能力

在产学研培养模式的引导下,研究生能够更好地接触到社会项目,增加更多的实践动手能力。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支持下,研究生能够接收到更多、更先进的科研技术,参与到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从而可以进行更好的科研创新,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通过项目的合作能够更好地提升研究生的协作能力,更容易地融入团体,为研究生融入社会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和平台。

五、结束语

发挥各方优势、联合培养研究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适应社会需要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协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根据企业和社会动向进行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实时更新,保证研究生培养紧跟时代和社会需求,努力将多种形式同研究生培养相结合,建立起更加立体的产学研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产学研模式的不同,严格把守体系构建的各个关卡,建立行之有效、各具特点的质量保障和选拔机制,确保产学研培养符合各高校和地区的特点,建立有各高校特色的完善体系。

参考文献:

[1]王迎军.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15-18.

[2]林伟连,邹晓东.我国产学研合作转型升级趋势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17):74-77.

[3]李向军.我国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2):74-74.

[4]董俊虹,王润孝,程智勇.从中外研究生教育模式看创新人才的培养[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1):67-71.

[5]刘娟.国外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模式及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28):84-89.

[6]张振刚.关于研究生培养机制建设和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10):28-30.

[7]李盛兵.中国研究生教育模式之嬗变[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