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欧美文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use Helvetica (Arial) 14
First Author1, a, Second Author2,band Others3,c
1Full address of first author, including country
2Full address of second author, including country
3List all distinct addresses in the same way
aemail,bemail,cemail (corresponding author)
Keywords:List the keywords covered in your paper.These keywords will also be used by the publisher to produce a keyword index.
For the rest of the paper, please use Times Roman (Times New Roman) 12
Abstract.This template explains and demonstrates how to prepare your camera-ready paper for Trans Tech Publications
. The best is to read these instructions and follow the outline of this text.
Please make the page settings of your word processor to A4 format (21 x 29,7 cm or 8 x 11 inches);
with the margins: bottom 1.5 cm (0.59 in) and top 2.5 cm (0.98 in), right/left margins must be 2 cm(0.78 in).
We shall be able to publish your paper in electronic form on our web page
scientific.net, if the paper format and the margins are correct.
Your manuscript will be reduced by approximately 20% by the publisher. Please keep this in mind
when designing your figures and tables etc.
Intorduction
All manuscripts must be in English, also the table and figure texts, otherwise we cannot publish your paper.
Please keep a second copy of your manuscript in your office. When receiving the paper, we assume tha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s grant us the copyright to use the paper for the book or journal in question. Should authors use tables or figures from other Publications,they must ask the corresponding publishers to grant them the right to publish this material in their paper.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
Section Headings.The section headings are in boldface capital and lowercase letters. Second level headings are typed as part of the succeeding paragraph (like the subsection heading of thisparagraph).
Page Numbers.Do not number your paper.
Tables.Tables (refer with: Table 1, Table 2, ...) should be presented as part of the text, but in such
a way as to avoid confusion with the text. A descriptive title should be placed above each table. The caption should be self-contained and placed below or beside the table. Units in tables should be given in square brackets [meV]. If square brackets are not available, use curly {meV} or standard brackets(meV).
Special Signs.should always be written in with the fonts Times New Roman or Arial, especially
also in the figures and tables.
Macros. Do not use any macros for the figures and tables. (We will not be able to convert such
papers into our system)
Language.All text, figures and tables must be in English.
Figures.Figures (refer with: Fig. 1, Fig. 2, ...) also should be presented as part of the text, leaving enough space so that the caption will not be confused with the text.The caption should be self-contained and placed below or beside the figure.Generally,only original drawings or photographic reproductions are acceptable. Only very good photocopies are acceptable. Utmost care must be taken to insert the figures in correct alignment with the text. Half-tone pictures should be in the form of glossy prints. If possible, please include your figures as graphic images in the electronic version. For best quality the pictures should have a resolution of 300 dpi(dots per inch)-
Color figures are welcome for the online version of the journal. Generally, these figures will be reduced to black and white for the print version. The author should indicate on the checklist if he wishes to have them printed in full color and make the necessary payments in advance.
Equations.Equations (refer with: Eq. 1, Eq. 2, ...) should be indented 5 mm (0.2"). There should be one line of space above the equation and one line of space below it before the text continues. The equations have to be numbered sequentially, and the number put in parentheses at the right-hand edge of the text. Equations should be punctuated as if they were an ordinary part of the text. Punctuation appears after the equation but before the equation number, e.g.
c2= a2+ b2.
(1)
Literature References
References are cited in the text just by square brackets [1]. (If square brackets are not available, slashes may be used instead, e.g. /2/.) Two or more references at a time may be put in one set of brackets [3,4]. The references are to be numbered in the order in which they are cited in the text and are to be listed at the end of the contribution under a heading References, see our example below.
Summary
On your CD, please indicate the format and word processor used. Please also provide your phone number, fax number and e-mail address for rapid communication with the publisher. Please always send your CD along with a hard copy that must match the CD’s content exactly. If you follow the foregoing, your paper will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ublisher and facilitate a problem-free publication process.
References
Reference an article:
[1] J. van der Geer, J.A.J. Hanraads, R.A. Lupton, The art of writing a scientific article, J. Sci. Commun. 163 (2000) 51-59.
Reference to a book:
[2] W. Strunk Jr., E.B. White, The Elements of Style, third ed., Macmillan, New York, 1979.
Reference to a chapter in an edited book:
[3] G.R. Mettam, L.B. Adams, How to prepare an electronic version of your article, in: B.S. Jones, R.Z. Smith (Eds.), Introduction to the Electronic Age, E-Publishing Inc., New York, 1999, pp.281-304.
篇2
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起源,各国文学和民族文学的发展基本都是以口来传播,口是最早的文学小说传播形式,后来发展到书面文学中。其中“个性自由”。作为欧美文学中最长用的命题“个性自由”,我们从欧美文学作品及发展的历程中得以认识。
一、古希腊文学中的个人特性
古希腊英雄传说中的所有重要人物,除少数神祗和传说(如普罗米修斯及其故事)外,他们的个人行为动机都不是为了民族集体利益,而是满足个人生命价值的追求;或为爱情、或为王位、或为财产、或为复仇。荷马史诗中英雄们对荣誉的崇尚,表现了古希腊人对个体价值的执着追求和对现世人生意义的充分肯定。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极富张扬的个性特点成为古希腊文学的核心内涵,也成为古希腊文化的基点。虽然说古希腊文学中体现的世俗人本意识是原欲型的,但以“我”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张扬和个体自由是十分鲜明的。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之后是千年的中世纪文学。重视人的精神和理性本质,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是中世纪基督教文学之文化价值观念的主要特征。
中世纪基督教义提出的人之原罪,救赎,禁欲主义,乞求来世,让古希腊的人本意识蜕变为神本意识。14至17世纪初的文艺复兴是一场针对中世纪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这一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流就是人文主义文学。 “人文主义”,亦即人道主义,它强调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以“人类的本性”作为观察历史的准绳,反对神的绝对权威。人文主义其实质是个人主义,即强调把个人放在一切社会关系的中心,充分肯定个人的意志,个人的利益。文艺复兴是对中世纪基督文学、文化的否定和对古希腊文学、文化的复兴,是对古希腊文学中提出的个人自由和实现个人价值的进一步倡导。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最早提出了“人学”与“神学”的对抗,他的抒情诗集《歌集》,其中绝大部诗作是抒发对自己所钟爱的劳拉的爱情,大胆讴歌建立在人的自然本性基础上的爱。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彻底否定了中世纪的宗教观及禁欲主义的道德观。总之,这时的许多作家,如彼特拉克、薄伽丘、拉伯雷、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显示了人的尊严和权利,展开了精神个体的无限多样性。当然人文主义决不只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单一性延续与继承,更不是简单的重复;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中也拥有了人人平等、仁慈宽恕等基督教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人文主义又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结合的产物。从中世纪的“人是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转变到文艺复兴的“人应成为独立的精神个体”,这是西方文化史上极为重要的转变,它标志着中世纪文化的终结、近代资本主义文化的开始。
二、17世纪后文学作品中的“个人主义”
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中的“人”比人文主义文学中的“人”疏远了与上帝的联系,也显得更理智、冷静和成熟,但也缺少热情、缺少自由意识和生命意识。18世纪欧洲各国发生了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第二次思想革命运动――启蒙运动。如果说人文主义者的注意中心是如何从宗教束缚下解放人的个性,肯定人享有世俗幸福的权利,那么,启蒙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更要求破除宗教迷信,摧毁宗教偶像,反对贵族特权,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进而封建统治,建立合乎资产阶级理想的社会。自由与平等是启蒙运动最鲜明的两面大旗。作为一个广泛的思想革命运动,也影响到文学的发展。许多启蒙家直接进行文学创作,把文学作为宣传启蒙思想、批判封建制度的有力工具。卢梭的文学作品中对个性自由的崇尚是其的启蒙主义、丰富的感情自由的典型,基督教的原罪说他予以否定,因为人至善是人的本性,这种至善是美的,及发自原始的人性和欲望要求是人类的合理的,在人类创造文明的发展过程是对人性的污蔑和罪恶的孳生地。歌德在他的作品中一个很广袤的天地中深刻地体现了人类的思想问题。这种启蒙主义文学思想对人类的“个性自由”、“情感自由”的理想追求,为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反古典主义的伟大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文学、更强调自我人性自由与追求。浪漫主义文学中表现“人性自由”不再是表现在人的理智和情感上、个人的私欲和人类社会道德之间找平衡,他表现的是个人及自我的人生价值。比如“沉浸在天地合一”,人溶于美好的自然景色,天地合一的这种忘我境界,幻想描述一个美好的文明社会,塑造一个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这种体现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个人自由观和人生观的理想境界和归宿。
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科技的发展,欧美国家的工业进程发生很大进步,这时的文学作品,主要以现实主义为代表作。人类历史的进步是物质和财富的创造来推动。这种创造财富的过程是人性的发展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个性随着财富的变化而发生了很大的失落。现实主义文学更多的是对人性处境和人生命运的关注,从人道为出发点,它的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现在的作品通过文学彰显了物质化的社会现实,深深地解剖人在物质欲望的驱动下人性深处的心灵变化,揭示和引导警告人们在物质面前人的脆弱及对人性的泯灭。也是对这种物化下失去人性自由的批判。
20世纪的欧美现代文学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随着资本主义的科技发展、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在这个世纪里付出了惨巨的代价,一战和二战对每个民族及全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空间、权利和尊严发出挑战。使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生存空间发生了对立的很大变化。那种人与万物、社会、自然及民族语民族人和人关系变得不再美好。从思想内容看,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是“现代人的困惑”,即揭示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不可理解,以及人置身于其中的孤独、陌生、焦虑、痛苦的情绪。到18世纪,西方人认为自己凭借着理性的力量可以摆脱“命运”的支配而走向自由,但到20世纪初,仿佛从云端一下子跌入深渊,而且带着远比古代人更加浓重的悲哀和绝望。卡夫卡小说中的人变成了“甲虫”;艾略特的《荒原》中,物质世界使人的精神世界毁灭,世界也就成了生命死寂的“荒原”。人“原欲”的自由没有了,对于回归原始状态、获得非理性意义上的“自由”的人,又是充满着忧虑 ,而现代物质文明下的“自由”也丧失了。总之,一种比19世纪更深重的恐惧、焦虑、痛苦,乃至绝望的情绪弥漫了20世纪西方社会。但是20世纪欧美文学在人本意识上的变化,说明了20世纪作家在对“人”自由和个性问题上的探索更加深化了,只是在人性“自由”问题上还没有找到理想的境地,或说,在寻找过程中的失落和痛苦,因此只能继续像“戈多”一样等待,或像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样地守望。
三、结论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表现的“自由”是把对原欲追求和个人荣誉当作人生幸福和实现个人价值的主要内容。中世纪的宗教文学对此加以了否定,今世赎罪和来世才是他们向往的地方,精神的追求代替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声色享乐。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是对中世纪宗教文学的又一否定,它重新呼唤人的自然属性的回归,但在否定中世纪对声色、的摒弃外,也部分吸收了宗教文学的博爱仁慈等理性的内涵。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文学,更是在对人的自然属性的自由和个性追求之外,探讨人的理性下的自由和个性。浪漫主义文学,对个性自由更强调人的自然天情和自由情感,想与大自然的恬静形成一种默契,而弱化了自然属性和理性的平衡。现实主义文学警告人们不要无限制地追求物质享受,不要被物化而丧失人的自由的天性。现代主义文学,指责现代文明对人的生命和尊严的严重贱踏,使个性自由和个人价值几乎丧失殆尽,作品表现的是物质文明给人带来的更沉重的异化和危机感的情况下,表达出的一种失望甚至绝望的情感。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知道,首先,欧美文学对个性自由的文学探讨从关注人与外部世界关系、个体与集体关系到理性与的冲突内容直至更加深入地展开了内部的诸多矛盾,包括潜意识层面。因此,随着历史的进程,欧美文学对个性自由所探讨的内涵在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其次,争取个性自由,正是在追求实现个体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追求在有限的生命里如何过得幸福、活得有价值,个性自由的实现程度正是一个人幸福感强弱的最集中体现。由此可见,欧美文学对“个性自由”命题的持恒热衷正是在探讨人的有限生命如何更具幸福感和如何实现人生最大价值的大命题。第三,无论命运如何坎坷但却始终不屈,因为欧美人把个人荣誉和个人价值最大化视为人生最高的追求,视为人生最大的幸福,他们宁可选择自由而短暂、光彩的人生。这就让我们明白欧美文学关于命运和个性自由这两个命题实际上是一个命题下的两个集点,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人类的极境是实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04页)。命运的多舛和对命运的不屈和抗争,争取个性自由,让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欧美文学对这一命题的探索还在延续,虽然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最佳的答案,“达到这一境界需要付出异常艰辛的努力,走过极为漫长的路程。”但欧美文学关于命运和个性自由的两个命题的探讨对人类的发展有着方向性的启迪和指导性的作用,其意义极其深远。
篇3
一、引导硕士生继续保持刻苦、认真的学风
当前,不少人上硕士研究生只是为了拿张文凭,以便找份较为理想的工作,而不是为了从事研究,因而,读研期间的学研态度非常散漫。在一年多的课程学习期间,一些硕士生上课经常迟到,甚至经常旷课。硕士生的许多课程属选修课,一些授课教师为了吸引足够的学生上自己的课,平时出勤管理和期末成绩考核都不严格,个别学生甚至数月或整年不上课,期末考核仍然过关,甚至还能得不低的成绩。遇上出勤管理较严的老师,一些硕士生为了出去代课或打工挣钱,甚至还找无关的人“替其上课”。基本课程学习结束后,在酝酿毕业论文开题的半年里,更多的硕士生外出代课或打工,把开题的事儿抛到脑后;待到开题前三五天,才慌忙到优秀硕博士上看别人的毕业论文,把某些论文改造成自己的论文框架――开题报告,蒙混过关。开题后近一年时间里,一些硕士生要么代课或打工,要么忙着考各种证书,而且在最后半年多的时间里,又四处跑着找工作,很少查阅与毕业论文相关的资料,也不认真考虑论文写作,直到离答辩前一个月左右,才开始上网搜索别人的论文,以拼凑自己的论文;结果拿出的英语论文语言错误到处都是,内容观点或站不住脚,或逻辑漏洞百出,更有甚者,一些人的毕业论文绝大部分是抄来的……
针对如此的读研风气,硕士生导师在其指导学生入校之日起,就应严格要求,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其珍惜读研机会,鼓励其继续保持准备考研阶段的刻苦、认真的学风,并让其明白,若不踏踏实实地学习,达到最基本的学业水平,毕业时连按时拿到文凭也会成问题。其次,导师要根据所指导硕士生的研究方向,给其推荐一些必读书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与所带的硕士生就其最近学习的内容、研读的书籍等进行座谈。这样不仅可以适时地答疑解惑,避免一些硕士生“常年见不到导师的面”的抱怨,又可以督促硕士生,让其不敢偷懒,以避免一些硕士生该毕业了导师推荐的书还“没来得及”看的现象。第三,导师不仅自己上课要加强考勤管理,而且要与其他授课导师经常沟通,了解所指导硕士生的课堂出勤情况,及时发现个别学生经常缺课的原因,以便及时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四,导师要至少提前半年开始指导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开题,在开题之后一年左右的毕业论文写作时期,要督促其继续认真查看相关文献资料,尽早动手写论文,并经常了解和帮助解决他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五,相关授课教师和培养单位要严格硕士生的课程考核、开题和答辩管理,使任何不合格的硕士生都不能毕业,以对下届硕士生起警示作用。
二、指导硕士生拓宽知识面,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
在本科阶段,许多学生只满足于学习几本相关教程,考研时,又只是反复复习几门必考课程,因而成为硕士生后,知识面非常有限。有的导师在其硕士生入校后,就给其确定了明确的研究对象,仅推荐了与其毕业论文直接相关的书籍,完全忽视许多硕士生实际上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缺乏全面、透彻的了解这一事实。就英美文学专业来说,不少硕士生连“什么是文学”都说不清楚,别说用英语就是用汉语写文章也不完全能写通顺,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完全能恰当运用。鉴于此,硕士生入校后,英美文学专业的导师应引导其拓宽知识面,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应让硕士生清楚,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史哲“不分家”,研究文学有看不完的书籍;同时,应围绕“英美文学”既是“英美”的文学,又是“文学”,且是“西方”的文学这一特质,给硕士生推荐一些必读书籍。这些书籍可涉及以下类型:
第一,英美文学背景知识类。包括外国文学史(或欧美文学史);世界文化史(或文明史),英国通史(或文化史),美国通史(或文化史);西方哲学史,西方美学史。这类书籍导师可鼓励硕士生读英文版的。
第二,文学原理、文学批评方法、文学理论史类。这类书导师应要求硕士生读英文版的,例如Rene Wellek等所著Theory of Literature,Jean Paul Sartre的What is Literature?,I. A. Richards的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Wilfred L. Guerin等所著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Richard Harland的Literary Theory from Plato to Barthes,Raman Selden等所著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英美作家从小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西方文化(包括文史哲)的影响,较全面地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和西方文论史,可以深化研究者对有关作家、作品的理解。而较全面地了解西方现当代文论,可以增强研究者的洞察力,为评论自己感兴趣的作家、作品提供适宜的理论基础。
第三,中国文学作品、中国文学史、中国美学史(或文论史)类。鉴于国内绝大多数外国文学论文是用汉语写作和发表的,倡导英美文学专业的硕士生读一些中国的文学作品、文学史、文论史,不仅可以使其开阔视野,加深对文学的认识,提高文学欣赏水平,而且可以使其具有较好的文学功底和汉语文学水平,使其在文学鉴赏和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第四,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相关的文学理论和作品类。比如说,导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一般就要给自己的硕士生推荐较多的女性主义批评论著,及女性主义经典文学作品和最新作品。硕士生多看一些与其导师研究方向一致的书籍,研究方向或毕业论文选题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或接近,将有助于导师发挥其特长,提供更多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三、培养硕士生的科研选题和进行研究的能力
一些硕士生毕业论文该开题了,还没找到题目,让导师给找题目;题目确定了,却不知如何写,反而轻信“天下论文一大抄”的谬论,东抄西拼,整篇论文没有自己的观点。为此,导师应从以下四方面努力:
第一,引导硕士生在了解背景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一个切入点,然后围绕这个点有针对性地、以批判的眼光去看书。比如说,引导硕士生把英国或美国文学的某一体裁的某一个作家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以便集中精力,阅读该作家的代表作、其传记、可行的文学理论及相关文献。同时,要提醒硕士生摈弃“印在书本上的话都是完全正确的”观念,看书时要敢于质疑。如果硕士生对某一作家的作品以及相关文献非常熟悉,又具有质疑精神,他们就会发现,他人的相关评论并非“定论”,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自己有很多的话可说。
第二,要告诫硕士生,他们所选定的研究课题应是自己有独到见解可陈述的――要么是没有人研究的作品,要么用独特的视角去研究经典性作品,但无论如何,要有一些新发现,要得出一些独到的结论。这一点以第一点为基础――只有集中精力,基本读遍某一特定领域里的相关文献,才能掌握该领域的国内外动态,确定既富创新性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第三,引导硕士生进一步广泛地收集、有效地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除从本地图书馆和从网上收集文献外,导师可告知硕士生从我国的国家图书馆收集资料的便捷方式(实际上,不用去北京,就可通过一些机构,获得相关材料的复印件);如果导师的科研经费较为充足,也可资助硕士生通过“卓越亚马逊网”直接从美英两国购得最新英文原版著述。要建议硕士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收集来的大量相关文献资料,一部分需反复细读,大部分只需有选择性地阅读,比如说,可通过相关著述的“索引”,查到并阅读和自己研究内容直接相关的页码的内容。阅读文献时,对他人的观点应始终秉持“批判扬弃”的态度:面对有瑕疵的论断,可做些修正,从而提出自己的论点;对自己同意的观点,可拿来引用,但要作为自己提出更高一层论断的论据。
第四,鼓励硕士生在鉴赏作品和研读文献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练就既能充分论证、合乎逻辑,又做到条理清晰、不乏文采的文学论文写作能力。要正告硕士生,搞科研、写论文,只要能提供充分的证据,在真理面前,没有长幼,没有尊卑,在文学欣赏和批评领域更是如此。要基于反复细读所研究的文学作品的感悟,并以相关参考文献为佐证,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然后就是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过程――此即论文写作。论文要做到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层次分明。同时要建议硕士生,既然学文学专业,自己写论文时就要发挥平时阅读英、汉文学作品所积聚的文学能量,尽量使论文文笔流畅,且不输文采。
总之,硕士生招收院校、负责培养的院系、所有授课老师,尤其是责任导师,要努力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严格管理,善于引导,使硕士生能继续保持刻苦、认真的学风,拓宽知识面,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培养独立地进行选题和从事研究的能力。通过这样有针对性、有步骤的耐心、艰苦、综合努力,硕士生才能培养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毕业后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 聂珍钊.“中国的英美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全国学术研讨会闭幕词[J].外国文学研究,2004(5).
[2] 束少军.弱势族群的崛起与中国学者的学术自觉――记全国英语文学研究高层论坛[J].当代外国文学,2013(1).
篇4
21世纪世界文化的多元格局要求人才培养要拓宽视野,放眼全球,而“外国文学课程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和超国界的视角,这一点与比较文学相通”,[6]也决定了在外国文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恰当地引入平行研究、科际研究(即跨学科研究)的比较方法”,[7]不仅“把世界各国的文学……整合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完整的体系……进行比较研究”,[6]而且有必要根据整体性原则和相关性原则打破学科界限,充分利用西方电影和音乐歌剧改编资源、美术和历史文化资源,让学生在观赏后讨论原着与创作背景之间的关系、改编作品与原着各自的特点、原着作者创作和改编者改编的意图等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顺便介绍以上学科的相关常识。从多角度帮助学生了解文学文本内容和加深对文学史知识的理解。如此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比较意识,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艺术和学术视野。也为他们的学术研究和能力化训练提供多样化的文本材料。
三、改革教学模式,加强教学互动,丰富教学和训练手段
篇5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276-02
Exploration on the Strategies of Promot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Relevance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Courses
Ding Shan
(Heilongjiang Polytechnic,Harbin, 150080)
Abstract: At present, colleges’ educational reform has put forward the integrated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whose core is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courses provide the college students potent literary quality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so as to expand their quality;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courses help the students to change their knowledge into th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ultimately, realize the humanistic quality cultivation.
Key words: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humanistic quality; course teaching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的反思,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正在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实践的主流。培养具有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已成为现代教育实践追求的目标。文学课程教学以文学为依托,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够培养人文精神,其特殊性不仅在于它能为学生增添语言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在文学世界里耳濡目染优美的文学作品以培养高尚的情操,了解异域文化风情的独特魅力、开阔视野、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强高等院校的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稳固的知识、能力,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二、英美文学课程对于提升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一)优化知识结构,开拓文化视野
大学英美文学课程可以锻炼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学生通过阅读原版英美文学作品,可以直接获取生动的英语语言材料,切身感受英美语言的独特魅力,通过背诵名句和经典段落,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能力,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自身文学鉴赏能力。
此外,英美文学作品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生成的,尤其是一些伟大作家的经典文学作品,更加能反映国家民族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及社会现实。学生在英美文学课程的学习中,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更加全面直接地了解英美国家的风俗文化、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状况,丰富自己的知识。
(二)提升审美情趣,陶冶文化情操
英美文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大学生阅读学习优秀文学作品,可以感知文学的魅力,获得较高的审美体验,提升自我审美品位。英美文学课程结合了人文教育和美学教育。文学作品是众多作家对生命的体验和感受,许多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作品都属于英美文学范畴,诸如莎士比亚、哈代、狄更斯、艾略特、马克・吐温等文学大家都是英美文学中的佼佼者。阅读文学作品不仅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而且有助于塑造人的高尚品格。
英美文学课程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得基本文学常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学生品鉴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惩恶扬善,宣扬真、善、美,具有道德教育作用。高校学生通过学习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了解欧美国家的历史文化、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接受人文精神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丰富经验,增长智慧,陶冶情操。
文学能培养学生的情感。英美文学作品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对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产生鲜明的影响。例如,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冒险精神,艾略特《荒原》中对现代人类精神困境的书写和解读,这些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个性塑造。阅读文学作品能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秘与伟大。作品能将学生带到遥远的地方,感受他们在生活中不曾经历过的人生:与主人公一起去爱、一起去恨、一起冒险、一起分享胜利、一起分担失败。他们对人生的洞察力会更敏锐。英美文学作品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同情、怜悯、包容之心,通过人文教育使学生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人文素质培养。
三、在英美文学课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英美文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文学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是加强人文价值学习的有效途径,因此,英美文学课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英美文学授课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认真选择教学材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英美文学课教材大都是文学作品“节本”或是“选段”。虽然课程教学要求学生阅读原著,但现在偏爱“快餐文化”的学生似乎更愿意读简写本甚至直接看名著改编的电影。如此一来,学生更注重实用功效,而不是精神收益,文学一词本身所具有的阅读实践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因此,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要服务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这一宗旨。在英美文学课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途径。
(一)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通过介绍作品历史背景知识,作家生平,让学生对作家的写作风格和作品寓意有所体会,从整体和深层次上感受、领会文学作品。在文学课程教学中要真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就应该认识到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首先是通过文学作品学习语言,其次是借助语言学习文学,第三是凭借文学学习文化。阅读文学作品实际上就是和作家分享人生感悟。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赏析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二)教学方法
很多英美文学课堂,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文学理论成为教学中的附属甚至是点缀,教师往往用大量的时间来解释词句,学生不能通过教师的引导欣赏到文学之美,没有形成对作品的感性认识,更谈不上运用文学理论进行理性思考了。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要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将先进的教学手段与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模式相结合,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提高人文素质的目的。假如文学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往往会对讲授内容失去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真正提高教学实效。教师应引导学生系统有计划地循序渐进阅读,同时还应该介绍一些脉络清晰,浅显易懂的文学方面的书籍给学生看,还可以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阅读,提升教学质量。
可采用如研读短篇小说,朗读剧本和诗歌、分角色进行英语戏剧表演,开展课堂讨论等不同的方式来解读原著,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从多个角度赏析文学作品,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在英美文学课堂上,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熟练运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添加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更要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自己有较高的中外文学素养,对课程内容及其相关知识熟悉,为更好地实施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活动打下基础。
(三)学习模式
由于文学作品篇幅都较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得讲解几乎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英美文学课教师应转变教学指导思想,必须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模式,课下进行延伸性阅读,提高文学鉴赏的能力。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课前阅读和课后阅读。课前阅读要求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主题思想、基本情节等本体内容。课后阅读则要求学生进一步阅读特定作家的其他作品或所论作品的其他章节或其他相关知识,加深对所论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教师不仅仅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给学生列出书单,让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阅读,写出对作品第一感悟的读后感,此时还没有受到其它评论的干扰,他们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因此,这种写作练习对学生来说非常实用,不仅能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能大幅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将强化人文精神和培养跨文化意识贯穿整个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
(四)考察方式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随时进行,对于学生在学习的各个阶段的情况加以考察,即形成性评估。这种考查方式能相对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相应的方式多样,如口头报告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心得体会等,从而可以考察出学生的信息素质,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学习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正确的表达方式。通过学生的内化行为,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最终达到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可。
四、结语
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英美文学具有独特的人文教育功能,展示了作家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英美文学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权威的语言材料,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从整体上体验、领悟文学作品。因此,在研读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既要学习文学家优秀的艺术创作手法,更要注重对文学作品精神内涵的解读,英美文学课程要将语言、文学与文化结合起来,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思辨,培养创新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 敏.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7-6-13.
[2] 玲 艳.高校人文氛围的营造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山两高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7).
篇6
在那以后的两年里,桑德斯驾着自己的那辆“老爷车”,穿着可笑的白西装,踏遍了美国的每一个角落,逢人便推销他的秘方。
他被拒绝了1009次,直到1010次,才听到第一声“同意”。多少年后,“肯德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炸鸡连锁店。
落榜后的名人
3次落榜的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经过27年的刻苦钻研与实践,走遍了长江,黄河流域,参考了800多种医书,写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4次落榜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深入民间进行采访,写出了著名的文学作品《聊斋志异》。
篇7
一、英美文学与《圣经》的联系
中国研究圣经与西方文学关系的先驱朱维之先生曾指出:“许多欧美第一流的作品,无论是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其中密密地交织着圣经的引句和典故,我们读者若没有一些关于圣经的知识,便不能了解并欣赏这些杰作。”的确,西方不管是中世纪、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都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英语语言的形成与完善和《圣经》有很大的直接联系,宗教改革以后,为了顺应时代形势,西方各国都开始用自己的本民族语言来翻译《圣经》,《圣经》的翻译促进了英语语言的发展。用英文译成的《圣经》有许多版本,其中revisedversion是标准的英语范本。它的词句、章法对应用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在基督教宣传其教义的过程中,以及在《圣经》的一些故事中,出现了一些宗教术语,大大丰富了英语词汇。现在有些宗教名词已民俗化,运用到全民语言中。比如,god , devil , heaven , hell , Christ , Jesus ,date n这些基督教中的术语,已被人们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一)英美文学大多源于《圣经》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着作,基督教起源于希伯来人创立的世界上最早的神教—犹太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中期,基督教徒们把记载基督教的传播、发展等文字,起名为《新约》。《新约》和犹太教经典《旧约》合二为一,就成为现在的《圣经》。《圣经》对英语语言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英美语言的一大源泉。所以要研究英美文化、习俗、语言等儿方面,有必要谈到基督教及《圣经》与英美文化之间的关系。《圣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赋予英美两国人们的世俗生活一种神圣色彩,它以独特的象征意义显示出它在世俗生活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着名诗人弥尔顿的三部伟大史诗《失乐园},K复乐园》以及《力士三孙》都直接取材于《圣经》。除《复乐园》以《新约》为基础外,《失乐园》和《力士三孙》都以《旧约》为基础。拜伦的诗剧也是根据《圣经》中该隐毅弟的故事写成,只是其侧重点不同罢了。美国作家梅尔唯尔的成名作《白鲸》的主人公艾哈伯就是以《旧约·列王记》中的以色列国王亚哈为原型去探索人与宇宙的关系以及人能否把握自己命运的问题。亚哈一意孤行、刚傻自用的形象和《白鲸》的主人公艾哈伯不谋而合、如出一辙。更重要的是,该小说的叙述者,唯一生还的水手的名字和《圣经》人物伊希梅尔完全一样。另一美国着名诗人朗费罗在其短短的抒情小诗《人生颂》中,就直接引用了“你本是尘土,仍要回归尘土”这句原话,“上帝”的字眼也经常提到。
(二)英美文学大多取材于《圣经》
英美文学是英美人对自己人生体验的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促进人们了解西方文化,了解到西方文化思想观点、价值评判、西方人看待世界的认知态度。英美文学是对时代和生活的审美表现,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创造性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英语表意功能强,文体风格变化多样,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语富有乐律性的语调和丰富多彩的语汇语言运用方法。开展外国文学研究,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繁荣我们国家的文学创作和方法
《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着名小说家兼诗人艾米莉·勃朗特的成名作,马乔里·伯恩斯教授曾评价说:“在这部小说中,伊甸园本身并未被直接提及。但是,通过纯洁与和谐、诱惑与堕落的重现,使得这一令人喜爱的与世隔绝之境的意象得以体现。”
许多模仿伊甸园故事或参照天堂与炼狱而设计的情节在《呼啸山庄》中并存着。第六章中,当人们第一次透过艾米莉再现的窗户看到画眉田庄时,它看上去就像一个令人安享舒适的世界,简直就像是到了伊甸园。在田庄里寻求快乐的埃德加和伊莎贝拉即是这座“伊甸园”中的居民。相反地,回顾第一章中对呼啸山庄的描述,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那座“可怕的房子”所具有的地狱般的特征:“呼啸”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内地形容词,形容这地方一年到头的风暴天气;房屋尽头有几棵矮小的极树过度倾斜,还有那一排瘦削的荆棘都向着一个方向伸展枝条,仿佛在向太阳乞讨温暖;在正门的附近,上面雕刻着许多残破的怪兽。山庄里的凯瑟琳与希刺克厉夫,两个备受责骂、不被宠爱的野孩子就是撒旦的化身。他们闯进画眉田庄这个圣地,打破阻碍,搅乱了这座“伊甸园”中的平静氛围。在这4个角仁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关于爱情与复仇的纠纷之后,画眉田庄这座“伊甸园”又重归平静,由小哈里顿和小凯瑟琳这一对新生代的“亚当’与“夏娃”所掌管。
通过此书,艾米莉把一个多元的伊甸园展现在人们面前,即危机四伏的伊甸园、失落的伊甸园以及重新构建的伊甸园。在此,她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无论是粗暴的反叛者还是激烈的骚乱最终都将臣服于上帝的荣光。
另外,20世纪美国文学还常常借用基督受难的形象作为无辜的人为众人受苦的象征手段。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结尾处老人肩背桅杆的形象就是借用了耶酥被钉在十字架的故事。显然,耶酥这一形象表明圣地亚哥像耶酥一样受苦,但他有超人的毅力,将不惜千辛万苦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福克纳把《八月之光》的主人公取名裘·克里斯默斯,使他名字的首字母与耶酥的相同,并使他在耶酥受难日星期五被杀害,借以说明,即使耶酥生在现世,仍然不能见容于世人,仍将遭到世人的杀害。还有,许多现代英美作家的作品标题均直接取自《圣经》。美国戏剧家米勒表现现代人的社会生存问题的《堕落之后》,斯坦贝克的《伊甸园之东》都寓意于人间并无乐园之说。海明威的着名战争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其标题就直接取自《圣经·旧约·传道书》第一章。
二、透视(圣经》剖析国外文学特点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都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文化和文学的隔膜,中国读者往往并不了解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圣经典故。对圣经的盲视使读者付出很大的代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解圣经对理解文学的重要性,并积极投人到圣经与文学关系的研究中,拨开迷雾,进人到我们过去理解的黑暗的角落中去。
首先,读者无从体验作者的用心,从而造成作品意义和美感的大量流失及阅读体验的缺失。其次,读者会对那些与圣经关系极为密切或隐晦的作品感到茫然,根本无法深人进去。再次,读者可能会因此而误解或歪曲作品的意义,并影响对作家的评价。此外,它还可能影响到我们对东西方文学史的理解和认识。实际上,我们长期以来对圣经和基督教的集体无知已经为欧美及俄罗斯文学的研究和评价积累下了很多错误的认识和偏见,而这些“成果”也已经成为许多读者的前理解,引导新的错误的偏颇的阅读。
篇8
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概念
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卡雷在他的《比较文学》艺术中对比较文学进行了定义:“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与普希金、歌德与卡莱尔、司各特与维涅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各国文学的作品之间、灵感来源之间与作家生平之间的事实联系。比较文学主要不考虑作品的独创价值,而特别关怀每个国家、每位作家对其所取材料的演变。”
美国学派代表人物雷马克对比较文学进行定义:“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我国学者季羡林先生对比较文学曾下定义:“顾名思义,比较文学就是把不同国家的文学拿出来比较,这可以说是狭义的比较文学。广义的比较文学是把文学同其他学科来比较,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钱钟书先生的说法是:“比较文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则专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更具体的说,就是把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文学现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它们在文艺理论、文学思潮,具体作家、作品之间的互相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比较文学定义为:比较文学是以世界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和跨文明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比较文学作为一种专门的学科,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但是,中西比较文学是否也能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犹如“红学”之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鲁迅学”之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我们认为,把中西比较文学从比较文学中独立出来,进行专门的、深入的研究,有着特殊而重大的意义。固然,对于中外文化交流,取异域文学之长,补我国文学之短,中国文学与朝鲜、日本、越南文学的比较,以中国文学为主体的东亚文学与以印度文学为主体的南亚文学的比较,乃至中国文学与中东文学、拉美文学、非洲文学的比较等等,也都是有待深入开发的研究领域。但是,对于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来说,从来没有任何一种文学像西方文学那样,对我们民族的文学冲击那么大,发生过那么无孔不入的影响。直到现在,世界各国的文学传统仍在受欧美文学传统的冲击。我们现在的文学教科书,甚至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在内的教科书,都在使用着欧美文学的概念。我国当代的作家,仍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直接或者间接的接受着西方文学的影响,我国一般大学的外国文学课实际讲授的是欧美文学课。因此,作为专门学科的中西比较文学的建立已迫在眉睫!
中西比较文学,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大的研究领域。一是现代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二是中国古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前者应侧重于法国学派正统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即影响研究,后者应侧重于美国学派提出的平行研究。中国新文学的历史不长,而古代又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和丰富的文学遗产,这个传统总在有形无形地对中国新文学发生影响。因此,随着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入,应该把研究的重点从现代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移道中国古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上来。
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历史与发展
曹顺庆在《比较文学史》中谈到“整个比较文学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实施,就是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个个‘人为圈子’的不断被冲破,一堵堵围墙的不断被跨越,从而构成整个比较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走向。”[1]纵观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较为清晰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学术之链。这条学术之链历经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文明研究三大阶段,呈累进式的发展态势。
第一阶段,在比较文学历史上,法国学派是最早出现的一个学派,从19世纪末开始至20世纪20年代已具雏形。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巴尔登斯贝格、梵第根、伽列及基亚等人。法国学派所进行的影响研究可以概括为:其一,在研究方向上,注重国与国之间文学的事实联系和实际的影响关系,在有些学者那里,对这种联系和影响的研究甚至被严格的限定在两国之间,如梵第根就持有这种观点。所以法国学派学者严厉,比较文学一词是一门系统而科学的学科没有起好的名字。其二,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实证主义。认为要使学科建立在坚实的科学性上,只有对文学关系的事实联系进行细致的、慎重的考察求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主张把比较文学看成为文学史的一个分支。
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它在比较文学形成之初就为学科发展开辟了一条科学、严谨的研究道路,为学科理论和研究范式奠定了最初的基础。虽然法国学派在学科定位、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偏狭的观点,但影响研究至今,认识比较文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而且也是一个始终充满生命活力的研究领域。
第二阶段,1958年9月在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二次大会上,耶鲁大学教授韦勒克做了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发言,向法国学派的理论观点提出了直截了当的挑战。这个发言被认为是美国学派的宣言书,此后不仅打破了法国学派的一统天下,也确立了美国学派在世界比较文学领域中的地位。
美国学派对文学进行的平行研究在与法国学派争论中确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其理论重点和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可小结如下:第一,扩大了研究的领域,把不同学科引入到文学研究中来;第二,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目光转向了文学的内部,更加关注作品的结构、语言、层次等方面的问题;第三,开拓了多元的研究方法,主张针对不同作品、不同问题运用不同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在第三阶段,学科自我发展的又一次机遇是东西比较文学研究的崛起。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台港及大陆比较文学研究的迅速崛起,为开拓比较文学的领域,尤其是东西方文学的跨文明比较做出了实绩。这种跨越东西方异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将全世界比较文学引向了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为比较文学拓展了更加宽广的视界,将比较文学导向了又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学术界正在探索甚至正在建构跨越东西方异质文明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新体系。台港学者对于东西方文化“模子”的比较文学研究和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探索,已迈开了比较文学新的学科理论建设的步伐。而近年来中国大陆学者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跨文明”的提出及其方法论体系轮廓的初步勾勒,更进一步奠定了学科理论建设的坚实基础。可以说,全世界比较文学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战略性转变,新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正如旭日般冉冉升起,这是一个更加广阔的视界,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阶段。
中国比较文学乃至世界比较文学今后迈向何方?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跨文明研究”,或者说着眼于在中西文明冲突、对话与交流的跨越东西方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将是中国比较文学乃至世界比较文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曹顺庆.比较文学论[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2.
篇9
1.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对某事物整体把握之后作出的心理评价。西方人的价值观主要重视个人,主要倾向于英雄主义。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英雄救国或者是英雄在逆境中孤军奋战的作品特别受欢迎,譬如佐罗、蝙蝠侠等都是美国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中国人最重视集体主义的构建,中国的文化主流便是“为人民服务”,代表作品则是以雷锋、焦裕禄等为原型的红。但这些作品在欧美国家则不受欢迎。因此,对于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价值观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2.中西文化风俗文化的差异
风俗文化是各民族内在的集中体现,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会习俗。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文化,全世界具有很多的民族,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很多不同的民族风俗文化,这使得翻译不同风俗文化的文学作品时存在很大的困难。
中西文化风俗文化的差异,使得翻译人员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遇到很大的困难。譬如中西方语言中同一文字具有不同的意义,在进行翻译时,单纯对词语进行翻译,会使文章存在偏差。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风俗文化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3.中西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
对于文学作品来讲,其表现的重要依据便是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物质以及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中西文化的差异最主要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从文化来讲,极小的思维差别便可能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实际上,思维模式对文化影响极大,由思维模式差异造成的文化差异不可忽略。在西方文化中,更多重视逻辑思维,更多侧重于对事物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对这一见解进行反复试验验证。在中国文化中,则更多表现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更多侧重于中庸之道。在中国文化中,万物都被认为有可取之处,因而中国文化属于中性共性优化决策理论。对于中西方来讲,其思维模式已融入骨髓,因此其创作的文化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思维模式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
1.西方文化作用下的英美文学作品赏析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既受到基督教思维的影响,又受到古希腊以及古罗马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所以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者来讲,要对西方文化背景有相关了解。只有了解了相关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才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古希腊以及古罗马的传说中,存在很多的传说,这些传说主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望以及说明善恶有报的哲理。受这些文化熏陶,英美文学作品中也存在很多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都有很深厚的情感表达。譬如,英美主要文学作品《维纳斯与阿多尼斯》,作为莎士比亚的长诗的主要代表作,便是基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题材进行创作的。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巨作,对英美文学作品影响巨大。英美文学作品很多都取材于《圣经》,譬如《失乐园》,弥尔顿的代表作以及拜伦的《该隐》均来自于《圣经》的《创世纪》。特别是《圣经》中的一些名词,比如所罗门、犹大之吻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广泛,如果对其不了解,翻译人员便很难对其翻译。
因此,翻译者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要充分了解古罗马古希腊文化,要充分了解基督教,了解《圣经》。
2.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
在所用语言中,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地位最重要。与此同时,英美文学作品地位变得举足轻重。英美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西方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翻译英美文学作品,从本质上讲,属于文化传递。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主要是为了明确作品内涵,了解作品的意境,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时,由于影响因素多,如果不充分了解英美文学作品内涵,不了解西方文化特点,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时,并不能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现今,很多翻译人员采用单字或者是单个词语的翻译模式,对于词语的意境描述不足,无法让读者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境。这样翻译出的文学作品缺乏生气、文字也比较枯燥。这将降低翻译的质量,影响英美文学作品的价值,也降低了读者对该文学的认知度。
现今,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有两种翻译模式,即异化和归化,也就是意译和直译两种模式。但这两种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模式也不存在独立性,在具体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都是两者相互结合,共同进行英美作品翻译的。
譬如,张谷若先生在翻译《德伯家的苔丝》的时候,便采用了异化与归化互为补充的模式。比如对这句话的翻译:The May-day dance for instance, was to be discerned on the afernoon under notice, in the disguise of the club revel or“ club-walking” as it was there called.(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译文为:譬如现在所讲的那个下午里,就可以看出五朔节舞的旧风以联欢会(或者像本地的叫法,游行会)的形式出现。
同时张谷若先生还对五朔节舞作了注释,即五朔节舞是一种英国风俗,在五月一日的时候,吹奏乐器,吹响号角,并用树枝和野花进行门面装饰,还在草地上竖立五朔柱,人们为五朔柱舞蹈,然后选取最好的舞者作为五朔后。
(1)归化翻译。归化翻译指的是将源语本土化,将目标语或者是译文的读者视作归宿,翻译的语言模式采用目标读者惯用的表达方式,也即是说,让作者向读者靠拢,从而提高译文可读性,又助于读者了解译文。
归化翻译主要有省译、解释以及替换等方式。在“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pleasant king”中,郭沫若便将其翻译成“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尧舜”。其中king一词本来不存在特殊含义,尧舜意义深远,郭沫若先生通过尧舜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美好。这便是归化翻译。
(2)异化翻译。所谓异化翻译指的是读者向作者靠拢的模式,也就是说读者对外来语进行迁就,接受其表达模式的翻译方式。异化翻译的特点在于:能够保留异域的民族文化,译文的异国情调更加浓郁。异化的翻译模式有音译、注释以及直译等。
譬如对“Blue Toyota Camry, it’s all I saw”的翻译。在这句话中,Toyota Camry代表的是丰田公司的凯美瑞品牌,如果采用归化模式进行翻译,则译文变成为“我只看见辆丰田凯美瑞款的蓝色汽车”,很繁琐,但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译文便成为“我只看见辆蓝色丰田凯美瑞”就很简洁。
结 论
由于中西方存在不同的地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模式等,因此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特别是英美文学作品时,如果不考虑中西文化差异,译文意思可能造成极大反差。所以,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时,必须考虑中西文化差异。本文首先介绍了中西文化差异,包括价值观、思维模式以及风俗文化的差异,其次对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分析,指出两种翻译模式,即异化和归化。
参考文献:
[1]姚璋:《刍议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英语广场(下旬刊)》2012年第11期,第52-53页。
[2]李萍:《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华章》2013年第27期,第156-157页。
[3]李金涛、孙艳洁:《归化与异化――以〈楚辞〉典籍英译为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篇10
一、引言
当今世界,信息流通,交通便捷,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往来空前频繁,人们已悄然步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这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英语作为全球头号强势语言,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无可替代,全球化不可避免地推动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度普及,这对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立业之本是个极大的挑战,因此,及时加强对英语专业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出能够在全球化时代受到社会认可、用人单位欢迎的英语专业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人文素质教育
概括地说,人文素质指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是人文(文史哲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具体说来,人文素质包含如下内容:(1)具备人文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2)理解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有很强的民族色彩和个性色彩,其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3)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4)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王振槐,2004)。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讲授、熏陶、感染的方式传达给教育对象,使其成为教育对象人格、气质和修养的组成部分,最终成为教育对象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宏扬人文精神,倡导、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对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高校英语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急迫性
(一)高校英语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由于英语是一种交际语言、沟通工具,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加上陈旧的应试教育思维在不少教育工作者头脑中根深蒂固,因此,在实际的英语专业教学中,背离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轨道,重视职业特征、应试能力的培养,轻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部分教育工作者甚至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应当由社会大环境来制约,因而不愿意主动承担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造素质教育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始终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本项目组通过面谈、网上交流、电话联系等方式就英语专业教学是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采访了50位来自成都3个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其中76%的受访者认为,英语专业教学中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它所构筑的一整套文化视界;掌握一门外语,就意味着获得一种新的对世界的看法(胡文仲,高一虹1997:4)。英语专业学生要有别于英语技能较高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就要在人文素质上面下功夫。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英语专业学生将只懂得简单应用、应付考试,难以达到掌握一门外语以具备一种无与伦比的优势的目的,这样培养出来的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相比,除了英语基础相对好点外,没有其它明显的区别。这显然不是全球化时代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预期效果。
(二)英语专业学生的期望。
为了了解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看法并倾听他们的建议,本项目组制作了“关于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问卷调查”,在成都3个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100份有效问卷。该问卷设计了19个问题,其中,前十八个问题为多项选择题,内容涉及学生普遍感兴趣的人文知识,开设相关课程,平时获取人文知识的状况,英语教学改革,举办相关活动等,最后一个题为问答题,要求学生写出对拟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的具体期望。其中,5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课程中增设提高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64%的学生表示愿意选修该门课程,82%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重要,任何语言的学习都应该与其文化背景结合起来,81%的学生表示会因为对该门课程内容感兴趣而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及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仅有19%的学生表示在课外时间常常阅读英语报刊、文章或收听收看一些英语节目,仅有18%的学生表示会为了了解西方文化而购买、借阅相关书籍,对于现行英语教学需作哪些方面的改革的问题,58%的学生选择教学方法,73%的学生选择课程设置,增加西方文化相关课程,52%的学生选择考试制度,71%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与西方文化相关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最后一个问答题中,不少学生留言表示期待学习此类课程丰富的文化知识,希望尽快开课。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培养人文素质的期望与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差距突出。
(三)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全球化时代的体会越来越具体,表现之一就是懂英语的人越来越多。国民整体英语水平不断提高,这对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因为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也会水涨船高。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高西方文化素养的英语专业人才,英语专业学生不得不充分挖掘、发挥专业优势和特色,培养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人文素质,以满足社会的新要求。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全球化时代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迫在眉睫。
四、高校英语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人文素质教育要以文艺教育为突破口。
开展文艺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与途径,以文艺教育为突破口,开拓一条在高校英语专业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新路,在全球化时代显得意义非凡。在本项目组的问卷调查中,有不少学生留言希望通过欣赏英语歌曲、电影等方式提升人文素质。在高校英语专业开展文艺教育,开设系列文艺课程,例如开设知识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西方音乐简史及欣赏课程,使学生对遥远年代的西方音乐有一个粗略的了解,熟悉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元化发展态势,开设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西方电影文化简史课程,系统学习西方电影文化的历史,感受光影流动中的别样风情等,不仅会受到学生欢迎,而且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效果,培养出符合全球化时代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
(二)人文素质教育要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
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改革首当其冲。教师们要改变传统授课模式,注重在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要通过教学改革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富有责任心、热心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以适应人文素质教育。教师们不仅需要积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而且需要敢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大胆进行实践探索。人文素质教育应有活跃的课堂气氛、新颖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内容、精彩的师生互动、激情的老师及热情的学生。
(三)人文素质教育需要构建文化环境。
离开一个相应的文化环境,人文素质教育将会“后天不足”。众所周知,人会受到环境影响,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所构建的校园文化。因此,可在精品团队建设的基础上,成立相关艺术团体,组织英语角交流活动、周末音乐会和文化艺术节,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感染校园中的每一个人,成为惠及广大学生的文艺盛宴;可举办校园英语沙龙、讲座、论坛,邀请具有欧美文化背景的人士参与,为广大学生开启一扇了解欧美人文知识的窗口;建设校园文化景点,营造欧美文化氛围,让学生足不出户感受欧美文化的博大精神,“润物细无声”地提升人文素养;建立欧美文化相关网站,方便学生随时学习。
(四)人文素质教育要重视国际交流。
吸纳英语国家的优秀文化,是英语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要不失时机进行国际交流,了解英语国家人士的生活方式、思维方法、处事原则、风土人情,从而培养自己优雅的精神气质与思维的创新性;了解多元文化,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及素质;若有机会,参与他们的社会活动,丰富思想阅历,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锻炼和适应欧美人士先进的思维方式及严密的逻辑性,顺应全球化时代人才发展的需要。
五、结语
全球化时代,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需要的不再是仅掌握扎实的基本功的英语专业人才,而是同时具备较高人文素质的人才,而高校英语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应试教育思维仍残存,与时代的需求背道而驰,与学生的期望相去甚远,鉴于此,本文阐述了英语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急迫性及途径,以期与高校同行、英语专业教育教学工作者探讨、交流。
参考文献:
[1]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王振槐: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news.省略/o/2004-08-30/05433529060s.shtml
作者简介:
1.丰志明(1983.12-),男,彝族,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篇11
在某种程度上,西方现代主义可以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达到一定程度后结出的艺术硕果。作为“对西方艺术乃至对整个西方文化某些传统的有意和彻底的决裂”[1]167 ,西方现代主义作品频频出现描写东方物品和人物、表现东方诗学和宗教、借鉴东方艺术形式和技巧的现象,说明导致现代主义与传统“决裂”的思想不仅源于马克思、弗洛伊德、尼采、弗雷泽等西方思想家对自身文明的反思和质疑,也源于传入欧美诸国的东方物品和典籍所带来的直观启示和思想冲击。王尔德笔下的“庄子”、庞德诗歌中的“观世音”、普鲁斯特小说中的“中国瓷器”、T.S.艾略特诗作中的印度佛教“箴言”和“中国花瓶”、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诗歌中的“五绝七律”形式、乔伊斯小说中的“汉字书写”模式、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中的“观物取象”实践、本雅明思想中的“犹太教卡巴拉传统”、苏珊・桑塔格美学观念中的“静默”、雷克思罗斯诗歌中的“禅意”、玛丽安・摩尔诗歌中的“中国绘画”之道……所有这一切都昭示了西方现代主义作家对东方文化的自觉意识、主动汲取和积极融合。
西方现代主义作品对东方文化的表现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瓷器、丝绸、帷幔、水墨画、茶叶、扇子、家具等富有东方情调的物品或简笔勾勒的东方人物随处出现在作品之中,有意无意地描写想象中的东方意象和东方形象,营造出浪漫虚幻的意境或意犹未尽的神秘氛围;其二,基于创作者对中国哲学、文化、社会制度、艺术形式的了解,作品的整体构思自觉透射出东方思想,通过形式技巧、叙述视角、人物风格、主题意境等多个创作层面,或隐或显地表现出基于东西方艺术交融之上的全新创意。这两种表现方式的差异主要源于对东方文化的观察视角的不同。前者立足于对东方物质文化的直观感知,其作品侧重以意象方式隐喻对东方文化的想象,比如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后者根植于对东方精神文化的内在领悟,其作品从多个方面表现中西文化的创造性相融,比如庞德的诗歌。当然,两种表现形式的界线并非十分清晰,很多时候它们是模糊的、共存的。
西方现代主义对东方文化的表现得益于“东学西渐”的进程。以“中学西渐”为例,几千年中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西渐催生并促进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方面,自秦汉开始,中国的陶鼎、陶鬲、青铜剑、丝绸、服饰、瓷器、茶叶等物质文化产品通过商品贸易和文化交往活动传入世界其他国家。在17、18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VOC)的全球贸易活动的推动下,中国的瓷器、绘画等文化产品开始大量进入欧洲市场。中国物品不再是欧洲皇宫贵族手中的珍稀宝物,更多的欧洲市民有机会欣赏、珍藏、模仿中国艺术。那时正是欧洲现代美学形成的前期阶段,在中国文化成为欧洲人生活的一部分的氛围中,中国瓷器、绘画直观呈现的生命理念、思维方式和艺术手法激发了欧洲人的想象力,荷兰乃至整个欧美的艺术开始吸收中国意象和思维,而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了欧美艺术界的广泛认同,于是便有了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中东方意象不断出现的现象。
另一方面,自元代开始,随着海陆交通逐渐便利,元朝上都开始聚集来自阿拉伯、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等世界各地的使节、商人、旅游者和传教士,有学识的欧洲人撰写了在华游记,从政治、社会、人文、地理、贸易、风俗等诸多方面向本国民众介绍中国文化思想。16世纪之后,大量欧洲耶稣会会士往来于中西之间,在向中国传播基督教思想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向欧洲介绍中国文化。他们不仅撰写介绍和研究中国文化的书籍,而且翻译重要的中国典籍。就像利玛窦、金尼阁、柏应理、冯秉正等传教士所翻译的四书五经、《通鉴纲目》等以各种方式影响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西方哲学家一样,理雅各、翟理斯、阿瑟・韦利、欧内斯特・费诺洛萨、劳伦斯・宾扬等传教士和汉学家所著的有关中国的书籍和所翻译的中国经典深深影响了奥斯卡・王尔德、埃兹拉・庞德、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詹姆斯・乔伊斯、玛丽安・摩尔等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他们从中国文化中获得了深刻感悟,要么借中国思想之剑表达自己对西方弊病或缺失的批判(比如王尔德),要么借中国艺术之形全面创新西方艺术(比如庞德、威廉斯)。总之,在经历漫长的中西文化交往后,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中出现了一种融中西文化为一体的创作倾向。
二、“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的研究进展
然而,在整个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研究中,“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之间的关系较少引起欧美学术界的关注。学者们对现代主义的内在研究主要集中在性质、术语、背景、思潮、作家、作品以及欧美国别研究等议题上[2],外在研究则集中在现代主义与哲学、现代主义与文化经济、现代主义与文化政治、现代主义与性别、现代主义与视觉艺术、现代主义与电影等跨学科审视上[3]。西方批评界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核心共识基本锁定在艾布拉姆斯在《文学术语汇编》中对该术语所作的界定,即西方现代主义思想和形式上的剧变源于尼采、马克思、弗洛伊德等西方思想家对支撑西方社会结构、宗教、道德、自我的传统理念的确定性的质疑[1]167-168。也就是说,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现代主义者们的全球性开放视野和胸怀并没有获得20世纪西方批评家的关注,西方现代主义研究大都限定在西方主流研究方法和理论视野之中。
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批评界开始有学者自觉研究东方文化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关系,不仅翔实论证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曾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的事实,而且在反思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开启了东西方研究的新视角。美国新奥尔良大学钱兆明的专著《东方主义与现代主义》(1995)是研究初期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他在序言中将自己的研究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作了比较,揭示了“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研究的基本特性:
对萨义德而言,东方特指穆斯林的东方。对我而言,东方指称远东,特别是指中国。如果说直到19世纪初期,东方“只确切指称印度和圣经之地”(萨义德),那么到20世纪初期,东方则指称中国和日本。的确,对重要现代主义者叶芝、庞德、艾略特、威廉斯、斯蒂文斯和摩尔而言,他们的文学模板的丰富源泉来自远东而不是近东。因此,研究远东对现代主义的影响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对萨义德而言,“东方主义是一种文化和政治事实……”。因此他的研究涵盖了多维度的复杂体系。对我而言,它只是一种文学研究。我所理解的文学东方主义不是一个抽象的术语,而是指具体的中国诗人――屈原、陶潜、李白、王维和白居易……现代主义作家庞德、威廉斯通过费诺洛萨、翟理斯和阿瑟・韦利与中国伟大诗人进行了对话。对萨义德而言,“东方几乎是欧洲人的杜撰”,是西方用以界定自身的重要他者文化……然而考虑到庞德和威廉斯对中国的热诚,我认为这一思维模式是有局限的。首先,庞德与威廉斯并不相信西方文化至上。其次,东方之所以吸引两位诗人是因为东方带给他们的是亲和力而非差异性……在本研究中,中国和日本不是被视为西方的陪衬,而是现代主义者实现自身的确切例证。[4]1-2
这段话阐明了“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研究的三个主要特性:第一,研究范畴上,重点揭示中国、日本等远东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第二,研究焦点上,重在文学研究而不是作政治文化论辩,聚焦于远东文化中具体的诗人、作品、技巧对西方现代派个体作家的影响及影响途径。第三,研究立场上,重在揭示“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之间借助西方传教士、汉学家的书籍而展开的文学对话,以及该对话在创作中的表现。
如果说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旨在以东方人的目光反观西方文化,对西方的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进行宏观的文化政治批判,那么,“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研究通过揭示真实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在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中的微观表现,旨在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创新作出新的阐释。前者从社会、历史、政治、种族等多维视角出发,揭示西方对东方的话语建构性,以及这种建构性背后的文化霸权机制和所导致的问题、困境;后者以东西文化实际交往的史料为证,阐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亲和力,重在论证并揭示东西方对话的积极作用。从某种角度上说,后者是对前者的一种推进,昭示着东西方研究从问题走向对话的发展趋势。
这一时期,西方批评界的“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研究充分体现了聚焦远东、探讨创作影响和文学对话的三大特性。除了钱兆明的《东方主义与现代主义》翔实论证屈原、王维、道家思想对庞德的影响和李白、白居易以及传统的汉诗技巧对威廉斯的影响外[4],其他有影响力的专著在此前后陆续出版。威廉・贝维斯的《冬天的心境:华莱士・斯蒂文斯、禅定与文学》(1988),探讨了佛教对现代主义作家斯蒂文斯的影响[5]。钱兆明的《现代主义与中国美术》(2003)以英美博物馆的展品和文献证明庞德、华莱士・斯蒂文斯、玛丽安・摩尔等西方现代派作家接触东方文化始于中国古字画、青铜器、瓷器等,他们在文学创新中借鉴了中国美学思想与创作技巧[6]。帕特里夏・劳伦斯的《丽莉・布里斯科的中国眼睛: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现代主义与中国》(2003)探讨了英国“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与中国“新月派”之间的影响关系和文学对话[7]。钱兆明的《庞德的中国朋友》(2008)以翔实文献证明庞德一生所结识的大量中国教育家、哲学家、汉学家、诗人朋友曾参与他涉及中国文化的诗歌创作[8]。在萨比娜・斯尔克等人主编的《美国诗人与诗学中的东方和东方主义》(2009)中,15位西方学者研究了19至20世纪美国诗歌和诗学中的中国、印度、犹太等东方文化元素和思想[9]。另外还包括罗伯特・克恩的《东方主义、现代主义和美国诗歌》(1996)[10]、玛丽・佩特森・屈德尔的《庞德的儒家翻译》(1997)[11]、辛西娅・斯坦梅的《玛丽安・摩尔与中国》(1999)[12]和钱兆明的《庞德与中国》(2003)[13]等。用具体的史料进行翔实的论证是这些专著的基本特点,东方文化曾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事实得到了扎实的论定。
同一时期,随着论著的出版,专题性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相继召开。“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分别在美国耶鲁大学(1996)和英国剑桥大学(2004)召开,引发国际学术界对本专题的广泛关注。耶鲁研讨会宣读的论文论题包括:日本翻译者费诺洛萨对中国诗歌的翻译、美国诗人斯蒂文斯与中国艺术、英国诗人叶芝与日本戏剧、英国现代主义作家斯特恩与中国、英国诗人庞德与中国等。参会的学者约三十余位,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德国贝鲁斯大学等。剑桥研讨会宣读的论文论题包括:伯格森与老子、研究、美国诗人庞德与Paul Fang、梅兰芳在美国、徐志摩和萧乾与朱利安・贝尔、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等。参会的教授和学者约五十余位,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纽约城市大学、中国香港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在这两次研讨会上,远东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以及东西方文学的对话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在中国批评界,比较文学领域最先开展中西文学对比和“中国形象”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出现以主题形式比较为主要特征的中外文学对比研究。以伍尔夫研究为例,伍尔夫与萧红、伍尔夫与张爱玲、伍尔夫与丁玲等平行比较曾得到探讨,但研究的力度和影响力较弱[14]88-89。伴随着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盛行,多元文化、文化对话、文化形象等议题引发人们的关注比如“文化对话与文化误读”国际学术研讨会(1995)在北京大学召开,随后出版的会议论文集《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乐黛云、张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发表了三十余位中外学者的文章,探讨“文化相对主义与多元文化”、“文化对话与文化误读”、“文学形象与文学翻译”、“后现代与文化身份”等议题。,欧洲的“形象学”理论被翻译引进[15]。这一切推动了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它依循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以及法国理论家莫哈和巴柔的形象学理论,重点探讨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的想象性和建构性比如周宁的《永远的乌托邦――西方的中国形象》(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着重探讨几千年来西方的“中国形象”不是天堂就是地狱的虚构性,指出“中国形象”只是映照西方价值观的一面镜子。另有八卷本“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丛书,葛桂录、钱林森、卫茂平、汪介之等分别出版了英、法、德、俄国作家与中国文化等方面的专著。,尝试从文学作品直接描绘或间接涉及中国的片段中推导出西方对中国的“总体认识”[15]17,154。所发表的论文或笼统阐发美、英、法等国别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或细致剖析谭恩美、汤婷婷等海外华裔作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或探讨赛珍珠的作品,也探讨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平托等人的游记中的中国形象,对西方作家的探讨则更多关注他们对中国的“想象”,对毛姆、索尔・贝娄、杰克・伦敦、笛福等都有涉及。这些研究为“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自觉的“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研究可追溯到1999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的“第18届庞德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庞德与东方”。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德国、瑞士、英国、意大利、丹麦等国的63位国际学者和17位中国学者研讨了“庞德对中国文化的解读”、“中国古诗词对庞德的影响”、“庞德与孔子”、“庞德与日本”等议题[16]127。
2009年,“首届中国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开启了本专题在中国境内的第一次大规模研讨。来自中国、美国等28所高校的近80位专家学者研讨了“美国现代派诗人与中国”、“庞德与中国诗歌”、“卡夫卡与中国”、“伍尔夫与中国”、 “艾略特与佛教”、“贝克特与中国音乐”等议题,涉及文学、文化、哲学、宗教、音乐、美术等多个领域[17]47。
2010年,“第三届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召开。作为耶鲁大学和剑桥大学研讨会的延续,本次学术会议在国际范围内进一步推进了本专题研究。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韩国、中国等12个东西方国家90余所高校的1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议题包括: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与东方、文化交融中的东方与西方、东西方作品对比研究、西方作品中的中国和印度、西方现代主义与日本、西方现代主义的东方式阅读、美国诗歌中的佛教和儒教等,涉及文学、音乐、美术、哲学、建筑、宗教、诗学等多个领域参见彭发胜《“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载《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第237-239页。[Peng Fasheng,″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odernism and the Orient′,″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No.3(2010),pp.237-239.]2010年国际研讨会上国际学者的英文版论文将发表于钱兆明主编的Modernism and the Orient, 新奥尔良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2009年国内研讨会和2010年国际研讨会上的中文版论文将发表于高奋主编的《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在上述几次会议上,中外学者宣读了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部分于Modernism/Modernity、《外国文学》等国际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在保持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当前研究在方法、意识、重心和境界上得到拓展,值得总结和分析。
三、“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的当前研究特征及未来趋势
在全球化语境下,中西学术界越来越关注东方文化在现代思想体系中的作用欧美学者已经广泛意识到以往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倾向,日益重视在研究中涵盖东方文化和东方文学,比如“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学与文学史”等项目的设立与投入便是极好的例证。参见宋达《当代北欧学界重构世界文学图景中的现代东方文学》,载《外国文学评论》2011年第4期,第223-227页。[Song Da,″Contemporary Nordic Academic Reconstruction of Oriental Literature in the Realm of World Literature,″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No.4(2011),pp.223-227.],具有二十年学术积淀的“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研究日益获得中西学者的广泛关注。当前研究在方法和思想上表现出值得关注的特征,预示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其一,在研究方法上,学者们更注重从东学西渐的历史背景入手,对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中的东方元素进行全面而充分的文化研究,文学解读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提高。
比如,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纳达尔的论文《现代主义书页:乔伊斯与汉字书写的图形设计》在“东学西渐”这一悠久而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揭示了现代主义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页面与汉字印刷视觉形式相似的缘由。论文详尽论证了乔伊斯了解中国的多种途径:乔伊斯所接受的耶稣会教育体系与中国古典教育体系相似,他曾阅读传教士的中国游记,他所处的西方流行文化充满中国的建筑、陶瓷、书画、丝绸等,他所居的城市对东方文化充满迷恋和兴趣。论文追溯了几代欧洲人对汉字表意性的兴趣和研究及其对乔伊斯的影响。立足于这一开阔的文化交融平台,论文最终论证并阐明汉字独特的印制方式和视觉效果帮助乔伊斯确立了他的文本观和图像式页面[18]。美国西北大学克里斯汀・弗洛拉教授的论文《普鲁斯特的中国》,以普鲁斯特笔下的人物临终前凝视着17世纪荷兰画家维梅尔的著名画作这一场景为解读对象,层层剖析,揭示了普鲁斯特心目中的中国的重要价值。论文指出,这一场景折射出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曾将大量中国瓷器和画作运往荷兰的历史,以及中国艺术曾对维梅尔等画家乃至对欧洲现代美学产生影响的事实。透过这一场景,论文不仅揭示东西方文化艺术的联结是在世界贸易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证明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作家在追寻新的历史感时曾对17世纪以来欧美文艺作品中的中国元素给予了特别关注。论文通过这一场景昭示了东西方文化杂糅、同化、创造性改写与本土化的交往和接纳过程C.Froula,″Prousts China,″ Modernism/Modernity,No.2(2012),该文即将发表。。
上述两篇论文的研究对象都很细微,前者解读《尤利西斯》中页面设计的内涵,后者探讨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中某个场景的意蕴。然而它们所做的文化研究较为透彻,因而结论深刻。前者追溯了16世纪欧洲耶稣会会士进入中国之后,中国文化西渐融入欧洲人的生活和思想的历史进程,从教育、书籍、文化、生活、文字、印刷术等多个层面揭示乔伊斯小说页面的东西文化交融特性及其深层历史内涵;后者首先追溯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全球化贸易带给欧洲的东方文化冲击,接着又从20世纪的西方对17世纪西方艺术中的中国元素的认同和接纳出发,回溯东方文化被西方本土化的文化交融过程和思想催生过程。基于东学西渐的文化史平台,两篇论文透视文学形式与场景,不仅还原了东西文化思想交往和融合的全过程,而且揭示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过程和内在本质。
当前,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界正在积极呼唤“文化转向”[19],欧美现代主义研究则日益重视对东方文化的解读在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作品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著作开始涵盖对作家作品的东方文化解读。比如在Ira B.Nadel的Ezra Pound in Context(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中出现从东方、孔子视角切入的研究。 ,在这一发展态势下,对西方现代主义作品的东方文化解读将会获得进一步的推进。
其二,在研究意识上,学者们注重揭示现代主义诗学思想背后的东西文化交融特性,阐明东西思想碰撞正是催生新诗学的途径。
比如香港城市大学的张隆溪在《选择性亲和力?――王尔德读庄子》一文中,透过奥斯卡・王尔德对翟理斯所翻译的《庄子》的解读,剖析王尔德批评论文中诸多关于庄子的评述的真实用意,不仅阐明了王尔德的文化批判思想乃英国乌托邦思想与中国庄子思想的结合的事实,而且指出王尔德意在用庄子的思想批判自己那个时代的英国中产阶级价值观和现代政治体制[20]。中国人民大学郭军的论文《本雅明的“两面神”精神之价值与意义》揭示了本雅明思想范式的“两面神”特性,即犹太教卡巴拉传统与的结合,阐明本雅明思想的东西文化交融特性。浙江大学高奋的论文《中西诗学观照下的伍尔夫“现实观”》探讨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现实观”融主体精神与客观实在物为一体的本质,阐明其内质与中国传统诗学的“感物说”和“观物取象”相通[21]。云南师范大学郝桂莲的论文《禅话“静默”》从禅宗视角解读了苏珊・桑塔格的“静默”思想的内涵,剖析了桑塔格静默思想的禅宗意味 郭军和郝桂莲的论文均将发表于高奋主编的《现代主义与东方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这些论文将研究聚焦于揭示西方现代诗学的东西兼容背景,采用整体观照研究方法,自觉认识到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从感到悟的兼容和洞见,而不是用理性去判断、取舍或规约,因而能够揭示出思想产生过程中的中西对话互动特性。“在物质主义、规约主义、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都受到严重的批评”[22]36 的当代研究取向中,这一基于感知的综合研究意识将日益成为更多学者的自觉意识。
其三,在研究重心上,学者们重点关注现代主义作品在形式、技巧、主题上东西兼容的重构特性。
比如,钱兆明在《威廉斯的诗体探索与他的中国情结》中探讨了美国现代派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在新诗体探索过程中对李白、白居易的五绝和七律的借鉴,用大量文献论证了中国古体诗与威廉斯“立体短诗”之间的渊源关系[23]。中国人民大学孙宏的论文《论庞德对中国诗歌的误读与重构》指出,庞德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不拘泥于词句与语法,而是力求传达中国诗歌的神韵,其译作是对中国古典作品的重构[24]。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剑的论文《艾略特与印度:〈荒原〉和〈四个四重奏〉中的佛教、印度教思想》指出,在艾略特的《荒原》中,基督教、佛教、希腊神话、东方生殖崇拜、渔王神话等多种思想融合在一起,构成其诗歌隐喻;在艾略特的后期诗作中,则更多地用佛教和印度教阐释基督教的教义[25]。
上述论文的共性在于揭示现代派创作中东西兼容的重构特性。不论是对威廉斯“立体短诗”的形式探源,还是为庞德的创造性翻译正名,抑或对艾略特诗歌中多元思想融合特性的揭示,这些论文不仅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东西方对话特性,而且揭示了创造性重构对文学作品形神兼备的意义和价值。略有欠缺的是,目前对现代主义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庞德、艾略特等重要作家作品上,更多作家作品的创意需要去关注和揭示,这也正是本专题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其四,在研究境界上,学者们对东方意象和思想的解读表现出现代主义作品超越欧洲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心境。
比如,牛津大学罗纳德・布什的论文《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同化:美国诗人庞德〈比萨诗章〉中的“观音”想象》着重探讨了庞德《比萨诗章》中“观世音”意象的内涵。论文追踪庞德的观世音意象的最初来源(即汉学家宾扬和费诺洛萨的著作),剖析庞德未发表的战时意大利手稿将观世音与圣母玛利亚合一的意蕴,解读庞德《比萨诗章》的手稿笔记中观世音的“柳枝”的“治愈力”内涵,最终阐明庞德的观世音象征着“上天的慈悲情怀和自然的治愈能力”[26]。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刘燕的论文《渴慕、猎奇与同情:〈尤利西斯〉中的中国形象》用形象学研究理论分析乔伊斯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指出主人公布卢姆对中国的浓厚兴趣与奇异想象、同情和渴慕,体现他超越欧洲中心主义,倡导和平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全球视野和普世情怀[27]。
篇12
英语专业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和冲突。英语既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也是人文性的学科。英语是一门国际性的语言,也是联合国法定的通用语言之一,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了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各国的沟通和交流离不开语言,而英语则是最重要的沟通和交流语言之一,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因而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英语也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英语和汉语一样有着辉煌的历史,英语由英语语言、英语文学和英语文化组成,他是一门人文通识的教育,通过英语我们可以领悟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戏剧,可以拜读拜伦的诗歌,可以看狄更斯的小说,学习英语不仅是掌握它的口语,能够熟练的书写,而且要使得自己人文视野更加宽广,人文情怀更加深厚,同时能具备批判性的思维、终生学习的能力,成为一个全面性和综合性的人才。但是当前很多地方性高校在英语专业的设置和教授,在英语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面离着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差距很大,尤其是地方新建的本科院校和独立学校的外语系在这方面做得更不好,地方院校和独立学校的外语系建校时间短、师资力量有限,入校学生基础差使得英语专业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和冲突。当前在地方高校的英语专业中,课程设置上以基础技能课为主,在英美文学和英语语言学上面开设的并不多,同时英语专业知识课几乎缩减殆尽,这样就偏离了高校英语类教学大纲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更多的侧重于英语的工具性,对于英语的人文性则不太重视,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因而顾此失彼。最后使得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英语专业,由于专业技能差,在找工作以及其他方面困难重重。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地方高校的英语专业迅速发展,甚至到了过度膨胀的状态,过度的膨胀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学质量严重滑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很难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的专业化、复合型的英语人才。英语专业的发展是跨越式的发展,课程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多,而专业只是多,课程虽然不断增多,但是过于分散。教材中过度的选择日常生活中的内容,而对于文化内涵尤其是英美文学和历史的选材过少,而且深度和广度都不够。英语专业要求严格,一直强调学生的听说练习,而对于学生的阅读则不是很重视,学生的阅读量远远不够,而且在英文写作是更是不尽如意。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达标,学生的专业水平也不达标。高校英语专业的过度膨胀进一步导致了高校管理中的不规范和不到位,当前地方院校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高校对毕业学生的要求和管理却一再松懈,本科毕业生以参加面试或者准备找工作为由,经常缺课、旷课甚至逃课,四年八个学期的英语本科教学变成了三年半甚至是三年,这样学生在面试和就业中也很难有多大突破,因为他们的专业知识并不扎实。强大的就业压力也导致了学生论文质量的下降,很多时候指导老师很难找到学生,学生只是在快要答辩的时候才出现,论文抄袭非常严重,甚至没有几个是自己写的。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独立思考、知识积累和分析能力的集中体现,毕业论文全部是抄袭的,意味着大学四年青春白白浪费,也说明学生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在就业方面遇到困难也是必然的。
高校缺乏统一分类的人才培养目标。我国早在21世纪初,就确定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一复合型外语人才为目标,也就是说英语人才不但专业过关,而且综合能力强,就业竞争力大,在20来年的发展中,我国地方高校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上亦步亦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暴露了很多问题,这个问题的症结就是缺乏统一分类的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上全国各地高校的英语专业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学生自身的水平也不一样,名牌高校和普通高校学生的基础差异很大,因而在人才培养上要注意差异性,要做到分类,但是当前高校缺乏统一分类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上没有很好的步骤,也没有可行的计划。相当一部分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也无法通过辅修、副修或第二学位的方式完成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的选择比较单一,很多高校本身师资条件有限,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这样就进一步削弱了英语专业的学科性和人文性。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数是强调的是工具化的职业训练,由于过分强调英语“工具性”职业化训练,学生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严重缺失,这样就与社会对高端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高校为了打造自己的特色,为了能在自己的院校出更多的人才,提出了很多培养人才的目标,比如有的高校提出培养通用型人才、而有的则以国际化英语人才为口号,应用型人才、学术性人才、精英型人才的提法也在很多高校出F,由于提法诸多,分类重叠,层次不明,导致很难出真正的人才队伍。
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英语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研究
科学定位,双轨并举。地方高校在转型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科学定位的问题,将高校怎么定位,将学科怎样定位,培养的人才怎样定位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地方高校要根据英语类的专业特性,科学定位,双轨并举,根据技能型和学术人文型两种类型培养多元化的人才,科学定位和双轨并举的战略形成以后,就安排和集中师资力量进行重点突击,在招生人数上也有所控制,这样就能很好的确定专业的走向和培养人才的步骤。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基于自身的师资力量和学校发展情况确定培养人才的方向,要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导向,培养英语应用型人才,地方高等院校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对外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繁荣需要大批的英语专业人才,因而要充分利用自身办学的条件,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更多的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同时将培养学生研究型人才的职能更多的划分出来,也就是交给“985”和“211”以及专门的外语类院校,当然我们都清楚地方院校也不乏有“985”和“211”,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要以英语语言、文学、文化为核心的人文通识教育为主要方向,学术研究型的人才不同于应用型人才,他们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理论研究方面。分类也只能体现在专业方面,也就是应用型的人才也要学习英语语言、英美文学和英美文化,而研究型的人才也要加强口语训练以及日常交际的培训,总之,高校培养的英语专业人才应该具备较高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较强的人文知识修养。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培养多元化的人才,实际上一直面临着一个教学质量的问题,因而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上面,一定要有改革和创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比如在英语课堂上采取启发式的英语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启发式的英语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够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教学成了当前的趋势,因而要充分地利用新科技和网络教学平台等教学设备与资源,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慕课等形式也应该成为地方高校的重要选择形式,语言与内容整合的教学模式也是在世界上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地方高校应该借鉴和应用。在实践教学环节上面,欧美国家的应用技术型的本学经验、产学研以及校企合作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地方高校可以试着尝试英语专业与区域相关企业单位签订共建校内外实习的基地,在校内建设加大力度,比如修建同传语音室、适用于商务发展的模拟谈判工作间等,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和企业。在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企业要委派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质性的行业指导,如在校外实习则要注意与对外企业提供的岗位进行很好的衔接。教学质量决定人才质量,人才质量决定核心竞争力,因而,地方高校要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
篇13
目前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多围绕形式展开,针对如何提高论文的思想含量的研究较少,而针对地方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体现出来的思辨缺席现状的实证研究和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的研究就更少了。探究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源,发现存在着中学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不当,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断裂的现象。随着英语学习起始年龄的降低和对英语学习的重视,大部分学生在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经过十多年的英语学习,进入大学后可以说基本解决了英语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特别是英语专业生,入学的口语测试要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录取。那么,大学阶段的培养目标还是仅仅定位于语言技能的训练,那岂不是重复劳动?无形地延长了学生的学习周期。大学生英语学习和中学的根本区别不是听说读写的流利和准确的程度差别,而是如何表达更深层的思想和更广阔的视野,所以大学英语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放在首要的位置。
受主流语言学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仍以语言形式为主。主流语言学强调对能指,即语言形式的研究,而忽略了对具有丰富内涵的所指,即意义的研究。“语言意识”; (即关注语言形式的意识)已得到充分的重视,而对“批评语言意识”;(即关注语言的社会性和思想性)的强调不够[7]3。在大学阶段,学生外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就体现在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在这种状况之下,学生的思辨性写作问题就凸现出来。目前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基本解决了学生的论文格式和规范方面的问题,大部分学生的论文语言流畅,没有语法错误,符合格式,但都是一些综述性的文章,没有新意,整齐划一,给人一种新八股文的印象,走向了以文害意的极端。语言哲学家塞尔说过:“没有感受性的严格是空洞的,没有严格性的情感只是浮华的废话”;[8]155。如何把标准和客观与批评意识有效地结合起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学术意识成了问题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