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观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学习观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学习观论文

篇1

二、比较的切入点

比较是我们识别事物,更好地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中美大学生在许多方面都有同一性和差异性。通过与美籍教师的交流探讨,我们共同认为两国学生的根本差异在于各自的价值观念不同,而价值观念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为此我们决定把传统价值观念对美国大学生的学习观念的影响作为切入点,以此为依据,对比中国大学生在相应方面的表现。美国传统的价值观是什么?美国从建国至今已形成一种以传统价值观为中心的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自从1908年以色列人Zangwill把这个移民国家称为“熔炉”(Meltingpot)以来,这个概念就一直被沿用。是什么能把这样一个由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凝聚在一个年轻的国家里?是主体文化。这种主体文化是以西欧中产阶级清教徒为特征的,在此基础上,在这个新的移民国家里形成和确立了一种特定的价值模式。Datesmanetal认为在美国传统的价值观中有六个价值观念影响尤为突出,其中个人自由、机会均等、财富积累是吸引移民的原动力。为实现这些愿望人们必须独立自主,勇于竞争,努力工作。这两方面结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合最终共同构成了美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六个方面,其中每一方面的形成都与另一方面紧密相关。美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的基础也是传统价值观的再现。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1859-1952)主张学校与社会联系,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3]大学阶段是青年们开始充分认识和践行传统价值观的阶段。在这些观念的积极影响下,大学生们养成了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这对他们的未来有绝对的意义。因此从这六个方面研究美国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将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认识两国学生学习上的差异。

三、美国大学生学习观念的调研结果

克尔夫人以美国传统文化中的六个价值观为参照框架,以自己所教的犹他州立大学强化英语语言学院的学生为对象,对传统价值观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每一方面的具体体现进行观察和描述,其报告结果如下:1.体现个人自由方面a)学生自己选择学校和专业;b)第一年可以是“选择”(shop)的一年;c)学生在第一年“选择”过程中,完成一些基础教育课程。这也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d)第一年可能是了解自己的一年(WhoamI),即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专业兴趣;e)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f)不同的教授,不同的系部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g)教授和系部可建立自己的评分标准。2.体现独立自主方面a)学生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b)如果学生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可以直接与教授联系;c)学生可以通过工作、配偶、奖学金或贷款来资助他们完成高等教育;d)学生可以与教授意见不同,但应以适当的尊重的态度提出,教授对具体问题有最终的解释权;e)学生不一定要在四年内完成学士课程,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延时毕业;f)学生自己要学会利用图书馆,学会使用计算机,学校提供这方面的课程。3.体现机会均等方面a)在称呼上有的教授让学生用名,如Bill,Mary来称呼他们,教授们也称呼学生的名;b)教授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在课内外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事实上教授是有权威的,学生处于服从地位。有时如果教授与学生们太友好,学生会利用这种友好。假如教授与学生一起喝咖啡,他/她就会不太注意或降低对其课程的标准。一般说来,研究生比本科生更注重与教授之间的关系;c)在教室里创造一种轻松气氛会给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其理念是学生在舒适的气氛中会学得更好;d)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奖学金、学生贷款、助学金、工作-学习资助项目。4.体现勇于竞争方面a)如果教授评定成绩按正弦曲线,学生则不愿意互相帮助;b)课堂上经常开展小组活动,多数学生积极参加;c)进入研究生院需要较高的平均分;d)分数用来激励学生学习;e)学生经常因分数与教授发生争执;g)作弊会遭唾弃,剽窃要受鄙视。这两种行为会导致不及格或被开除。5.体现在物质财富方面a)学生中有一种普遍的观点,受的教育越多,将来赚的钱也越多;b)成就感很重要。作业、测验、考试成绩是学习阶段的财富,尤其是在本科阶段;c)许多课外活动与课程一样重要。经常是这样:如果一个学生得B,但积极参加多种课外活动,如学生各种组织、体育运动项目等,他会被视为优秀学生。荣誉亦为财富。6.体现在努力工作方面a)按时认真完成教授指定的课内外任务;b)积极参加学校和社区的各种活动;c)做业余工,以满足或补充学习和生活上的费用。

四、中国大学生学习观念的调研结果

我们也以美国六个价值观为框架,针对克尔夫人的观察和描述,对中国大学生在相应的六个方面的表现,采用观察、问卷、访谈的形式,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对象是东北电力学院2000级英语专业60名学生和美国犹他州立大学———东北电力学院合作学院2000级20名学生。目的是要看中国大学生在这些方面表现如何。

1.个人自由方面a)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专业,但80名学生中只有6人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没有受家长和老师的影响,其余都是家长或老师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和市场对专业需求替学生选择的专业;b)学生入校已定好专业,一般不能改专业;c)第一年是了解专业的一年,也是培养职业兴趣的一年;d)教师可建立自己的评分标准;e)由系部确定所开课程;f)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提问,但主动提问的人数不到五分之一。有与教师不同观点和见解的也不愿意提出,80%学生的理由是:自己的见解不成熟,说出来怕同学笑话,60%的学生不喜欢听别的同学的发言,认为是浪费时间。

2.独立自主方面a)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不负全责,教师和学校应负主要责任。

80%的学生认为教得好才能学得好,10%的人认为教得不好通过自学也能学好;b)如果学生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可以直接与教授联系,但95%的学生一年内从未找过教授;c)90%的学生靠家庭资助完成高等教育,小部分学生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d)当学生与教师的意见不同时,有96%的学生不愿意公开表达,认为那样做有失教师的尊严;e)学生应在四年内完成学士课程,只有特殊情况才可以休学延期;f)学校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使用计算机,此后学生自行使用。

3.机会均等方面a)学生不可以对教师直呼其名,绝大多数教师称呼学生时用全称;55%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与教师保持良好的关系,40%的学生认为自己与老师的关系一般,5%的学生觉得自己与教师的关系不好,96%的学生承认教师有绝对权威;b)课堂气氛一般比较严肃,因为大部分课堂时间是由教师一个人在讲;c)奖学金、学生贷款、助学金、工作-学习资助项目数量比较少,并都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4.勇于竞争方面a)在成绩呈正态分布的条件下,95%的学生愿意帮助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因为他们认为那是一种义气,是国人的传统美德;b)对课堂上的小组活动,只有30%的学生喜欢,其他人均不太喜欢。原因有二:第一因为小组活动一般不评定成绩;第二学生间的讨论不如教师讲得精彩,有中心,有重点;c)80%的学生非常在意自己的分数值,另外20%的学生只关心及格或不及格;d)学生偶尔会向教师咨询评分标准;e)考试作弊每学期都有发生,大多数学生认为对此应严厉制裁,因为作弊使考试失之公正。超级秘书网

5.物质财富a)80%的学生视考试成绩如财富,这对他们考研究生、就业都很重要;b)25%的学生愿意做学生工作,他们把它视为组织能力培养的机会;45%的学生愿意参加社团组织,他们觉得可以在某些方面得到培养和锻炼。

6.努力工作方面a)学生的努力程度与他们的前途设计有关。英语专业的学生的努力程度比合作学院的学生大。英语专业的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平均13小时,因为他们中有70%的人初步定下考研,其他人为了顺利就业,需要提供较好的成绩单和有利的技能证书。合作学院的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平均9小时。他们中的大多数学生家境比较好,将来有机会出国,不出国的家里都能安排;b)90%的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但30%的学生对开放式的作业如课外讨论、短文写作、调查报告等完成得不好。

五、结论和启示

把中美大学生在六个方面的表现进行比较不难看出,两国大学生在学习观念上确实存在很大差异。与美国大学生相比,中国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他们过多地依赖体制、学校、老师和家长。这使得他们失去了个人自由的基础。也正是由于独立意识的缺乏,中国学生在学习态度上表现得比较被动。一位外教曾经把中美大学生的差异概括地总结几点:对学习的态度,中国学生是Youcometoteach,而美国学生是Icometolearn;对学习的责任,中国学生是Theteacherisresponsible,而美国的学生是Thestudentisre-sponsible;在学习方法上,中国学生的学习是Basedonfacts,而美国学生的学习是Basedonfindings。这些差异也正是我们此次观察研究的结果。中国大学生在学习观念上的偏差导致了认识上的偏差,认识上的偏差又进一步导致了学习方法上的偏差。由此我们看出学生的学习观念对学习效果十分重要。“整个学习过程深受观念和态度的影响”。[4]因此中国的大学生首先要解决这样几个观念上的问题:1)改变以往的学习态度,学会自己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2)调整对师生角色的期待。教师不是保姆,学生也不是儿童;3)重新确立学习目标,把过去的以学历教育为目的转向以素质教育为目的;4)培养竞争意识。当然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从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上全方位的调整,使之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亨利.罗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M]•谢宗仙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篇2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牢牢地把握引导、置换、对比、体验、总结、升华的各个教育、教学环节,达到学生们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反思,在反思中内化,在内化中觉悟,在觉悟中升华的目的。把积累、沉淀良好的行为习惯,视为人生最大的财富。把积累、沉淀的过程作为提高生命质量的动力。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们体验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浓缩着一个人内在的修养、人格的魅力、综合的素质、潜在的能力等。它关系到一个人智慧的展发,能力的提升、身心的健康,学习、工作的效率,以及人的生命质量和价值的体现。总之,它是人的首要资本。所以这项工作是系统的大工程。

一、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

现在的学生将成为未来引领新生命的幼儿教师,他们是幼儿潜移默化的行为榜样。这样的一个重要的角色意味着什么?他们对社会将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又将给那些鲜活的生命注入些什么?学生们的客观现状与未来的职业要求的差距,都是教育、教学要完成的工作目标。

这一切的实施,不仅要有科学严谨的规划思路,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细致地纳入在教学的工作环节之中并转化为学生们的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一切对于经历苍白的十几岁孩子而言,难度是非常大的。只凭理论或知识的传授都是无法触及到他们的心灵深处的。所以,只有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学习的广泛实践,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问题,在分析、解决中置换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们在非常和谐、自然的气氛下,主动地生起想完善自己的愿望,进而愉快、积极地去实践完成培养良好习惯的训练。

(一)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困难的原因

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困难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教育环节,是不容忽视的。学生们从主观的愿望上讲,没有不想好好学习的,但所形成的学习效果却常常很不尽意,差异极大。同样的一个老师教,同样的环境作用,结果如此不同。究其根源到底是什么呢?往往人们会盲目地抛出一个结论——要么是智商问题,把一个不可更改的责任推给了父母;要么是小时候基础没打好,不是学习的料,又把一个责任推给了过去……这样的结论,给老师和学生找到了一个充分的不教、不学的理由。其实教学的过程、就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透过传授知识祛除学生学习障碍的过程,最终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的过程。尤其是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成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坚固基石。由此可见,学习困难这个现象,其根源也在于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帮助学生们建立学习的信心

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教学环节,那么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首先是帮助学生正确总结过去;其次是找到突破畏惧学习的心理的具体方法;其三是创建一个能有效使学生们反复咀嚼体验突破畏惧和品位学习的环境氛围;最后仍是帮助学生们正确总结,使之回归到已设置的建立的良好习惯的实训内容上。继续升华、强化为意识,固化成思维。

二、如何使教学过程成为实训的保障机制

建立良好的习惯,首先需要的是稳定的保障,这种稳定提供了实现重复性的可能。那么学习习惯的建立也是如此——不是说的概念,讲的大道理,它是需要以身心为实验室,成百、上千、上万次的反复训练、从坚固直至到固化。所以它的完成需要一整套严谨、科学的系统规划,既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们能实现学习运用的需要。不仅要有可操作性、可多重复性,还要有“机制”的保障,以确保实训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大做文章。围绕着一个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基础,以能转化为可重复的实训为目的,以学生快乐轻松学习为检验标准,来渗透理论,使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环节与建立良好行为习惯统一的一套规范化、自制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实训流程

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的环节是教学规律的反应点。它是整体教学活动承上启下的枢纽。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鸣的和谐之声。它既可检验教师对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活动的驾驭能力,又可检验学生对学习的接受状态。所以需要教师站在教学环节这个全息点上,确立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贯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充分思考、准确的判断学生的客观学习状态,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

(1)第一环节:把培养学习习惯与教学结合

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决定了学习的效果。而学习状态又取决于良好习惯的积累,所以强化学习习惯就是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由此,在设置课程和实施教学工作时,建立一整套的培养学习习惯的流程,围绕的核心是调和感官的协调统一,达到专注和思维活跃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A、笔记规范化,统一书写格式;

B、听读和随记结合,使学生专注,不分神;

C、把学习的难点、重点,变成提问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D、将实训的内容纳入量化分,作为平时的考核成绩;

这样从引起学生的注意开始,才可能改善他们对学习的态度,进而强化学习习惯,为学生主动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第二环节:思维习惯的训练

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又是艰苦枯燥的,是客观反映学生积累状态的。若只一味地从学上强调,很难达到学的目的。要在这过程中,对学生的心态进行梳理调整,使他们认识到学会什么不是唯一目的,更不是终极目标,而真正透过学习的过程,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学习障碍是什么?排除障碍的思路以及解决的方法是什么?建立起正确的认识才能把握学习的方向和目标,那么学习的目的也自然能达到。具体方法如下:

A、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当学生们遇到学习障碍时,往往是心里动荡不安立时,也是思维无序混乱之时。此刻给一句针对解决问题的话,会使他们心安。有了一刻安稳、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人会安静理智。这种心态是做抉择的基础,再加上一些思维方式的内容,如:“审视当下的行为,会清楚自己的身心积累”、“自信来源于无我的利他实践”、“做该做的而不是想做的”、“自私会带你走进幽深的黑洞”、“踏实的努力是你忠实的朋友”等。

B、界定清楚概念,是正确实践后的升华。

建立良好的习惯实例,是正确认识的途径,同时也是界定清楚概念的基础。若实训是盲目或主观的,那么,认知也一定会出现偏差的。所以,实训、认知和界定概念要相结合,方可帮助学生正确总结自己的实践行为,激发学生们自我指导和自主接受实训以及巩固效果的目的。这种思维习惯不仅会使学生们心里踏实,还可以培养超强的预测结果的能力,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思路清晰、万法随心自然。如:上课前要求全体起立,同学们一同问:“老师好”,老师回应:“同学们好”,看起来一个简单常规的课前、课后的实训,潜移默化地在渗透着一个概念,那就是:什么是尊重老师,什么是课堂的严肃性。同时,在课前学生站起的瞬时,可以放下手中与课无关的小动作,打起准备。:

(3)第三环节:内化知识的训练

对于内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以讨论的形式,设置三个内化环节:一是复述(可强化对知识的了解)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认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状况,以便及时补充;二是帮助学生找寻所学知识与自身的结合与提高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三是对知识的再认识过程,是对知识内化后的检验,也就是同样的知识具体每个人却是非常不同的理解,这种差异最终导致了对知识运用的差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抓住这个环节并加以正确引导决定了学生最终的学习兴趣和驾驭知识的思维和行为等诸多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A、复述的重要性:

“复述”,从形式上看,的确非常简单。但它无论以渗透教学整体质量上讲,还是从个人诸多能力的培养上讲,都是需要十分重视的一个教育环节,或者说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对它的重视,需要在行为上无数次地重复,并坚固成为习惯。因为复述是接受外在信息后的第一个内化环节,人往往在处理外来信息时,常常会以个人的心态进行取舍,难以完全地吸收,这个环节若不得到重视是很容易出差错的。再是具体的分类,处理和重新排列组合,而达到知识的内创造。通过复述这项行为上的训练,可使学生体会到梳理知识过程的重要性,强化复述的意识,为主动学习打下基础。

B、学习与自身需要的结合:

篇3

(二)更加真诚地去对待学生

罗杰斯认为,真诚是人际关系的基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中能够更加真诚地对待学生,学生自然能够懂得真诚的真谛。俗话说,人是一面镜子,教师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都对学生产生着极大影响。因此,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真诚去鼓舞学生,让学生在无形中学会真诚待人。这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与人交往,具备了真诚这一优秀的品质,同时也可以在其和老师之间建筑可信的沟通桥梁。而这正是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的重要要求,更是促进高校管理良性发展的重要一环。

(三)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而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通过分析,人际关系理论非常重视对“人”的看法。在罗杰斯看来,人们的生活情境是能够通过建设性的方式得到有效处理的。每个人的本性都是积极的,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需要同其他的人建立有效的密切联系。在这种看法下,每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一定要给与对方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反过来讲,每个人同样渴望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正因为如此,在高校大学生管理过程中,通过利用人际关系理论作为指导,要改变过去的那种教师以“权威者”自居的模式,就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尊严和价值,给予学生充分尊重,对其人格和意见能够虚心听取和接受,无论在言语态度上还是在行为表情上均应表现出信赖,这样才能够有效拉近彼此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活动能够在更为有利的环境下开展下去,学生能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能让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变得更为简单有效。

(四)学会理解,关爱学生

前者是指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及对客观世界的态度,并将这种体验以正确恰当的方式传达给对方,让他感受到这种理解。这意味着你对他人内心世界的了解,同情或“共鸣”,从而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在高校大学生教学管理中,教师应该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判断问题。这样能够帮助教师找到与学生的共同点,从而能够更加理解学生的想法并给与认同感。不仅如此,教师应该更加关爱学生,充分认识到并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更好地接纳学生、接纳自己。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自然会更加乐于配合教师去开展教学活动,更加主动地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最终达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目标。

(五)为学生做正面的示范以上的四点

其实都是对学生人际交往的正确示范,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实现潜移默化的行为示范,让学生心中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什么是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这样有助于高校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方式,从而使高校大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除了以上几点之外,在对高校大学生管理机制建设过程中应开展相应的人际关系相关课程。学校应利用本身的职能优势,为学生开设与人际相关的课程。为学生讲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运用实例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而不能只是走形式。

篇4

2.政策环境对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的影响这类文献通常把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归结于政策的地方落实情况如工作借调、培训效果等,如林美如(2011)认为村官的人际适应与组织部门的培养和管理现状、政策落实情况、期满出路相关。她认为“完善大学生村官的多方保证机制,优化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服务体系”有利于大学生村官的人际适应。

3.社会环境对村官人际关系的影响这一视角的文章注重于社会舆论、城乡结构、父母态度、村民态度等社会支持因素对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的影响。赵锦山(2008)在对山西省大学生村官的个案研究中发现村官人际关系与城乡二元结构、社会资本、心理需求层次、社会互动等因素相关。特别社会舆论与大学生村官人际满意度有着强关系。对于个体大学生来说,当周边的舆论对其支持时,大学生村官的人际满意度更高。再如周汝文(2011)认为,大学生村官的人际适应与社会资本相关,特别是父母的支持对大学生快速适应农村生活,融入农村有很大帮助。通过对既有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以往对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的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但范围基本上局限于一个省或市,样本总量不大。本研究亦采用实证研究,但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取样,涉及31个省,抽样4528。此外,在以往的研究通常注重大学生村官自身特征如性格特质、毕业院校类别、交往能力、职业规划等;政策的地方落实情况如工作借调、培训效果;社会舆论如媒体环境;他人的态度如父母态度、村民态度;而忽略村落本身的环境。本文探究村落环境与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的相关性,并探讨村落环境各维度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各维度的影响力的大小。

二、资料来源及研究设计

1.资料来源与概况本研究的数据资料来源于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研究”[12JZD043],该项目就全国31省向4528名大学生村官发放问卷并收回有效问卷4252张。

2.研究框架(图)

3.研究假设假设1村落环境与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相关性显著。假设2在村落环境所有维度中,语言环境对大学生村官与村民人际关系的影响最显著。假设3在村落环境所有维度中,村长和村支书的工作作风对大学生村官与上级人际关系的影响最显著。

4.研究方法⑴访谈法。先期对全国12个省(直辖市)、36个市(县)的36名优秀村官,72名普通村官进行了个别访谈,对108个村的村民、村干部进行了集体访谈以及对108个乡镇的国家干部进行了集体访谈。分别采用了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集体访谈法、个别访谈法等。⑵问卷调查法。在对先期访谈录音整理的基础上,对访谈材料进行筛选、编码,形成问卷,向31个省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4528份,删除无效问卷27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3.9%。⑶数据分析法。在问卷回收后,对其进行编号整理。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将使用如下的数据分析方法。①加权平均方法。村落环境大分为物质状况和人文状况,物质状况分为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人文状况可以分为语言环境、村长和支书的工作作风、宗族或家族势力。这五个维度同样选取各问题来测量(详见表2-2)。对题目进行重新编码,使自变量与因变量等级方向一致。再在各维度中,对问题分值加权平均,得出每个维度的分值。(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题目设计中,1为非常不符合,5为非常符合)。在与上级的人际关系维度上,我们用问题“我感恩上级对我工作的支持”,“领导很放心把事情交给我处理”来测量,在与村民的关系上,通过SPSS19.0因子分析降维,我们选取问题“答应了村民的事情我尽量会去做”,“我能与群众打成一片”,“我很乐意处理里的琐事”来测量(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题目设计中,1为非常不符合,5为非常符合)。在各维度中,对问题分值加权平均,得出每个维度的分值。②描述性统计。描述样本的基本情况,如年龄、学历、性别及其所占的比例。③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性别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各变量的差异性。④单因素方差检验。检验不同学历、年龄对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各变量的差异性。⑤Person相关分析。探究村落环境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性及显著性。⑥回归分析。本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法来探究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比较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力的大小。

三、数据分析

1.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本研究的样本来自31个省4528名被试者,本研究最终进入数据分析的统计数为4252,具体见表。从表2可以看到男女村官的比例不是很大,女性只是略多一点,而且大多数村官的年龄在21~25,26~30两个年龄段。学历层次大多数为本科,这符合大学生村官的实际情况。大学生村官作为一种新生的职业,基本上以新生代的大学生为主。

2.差异性分析⑴性别与各变量的差异性分析。表4显示了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村官在人际关系各变量上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分析我们发现,F值和T值的显著性水平都大于0.05,因此可以认为在95%的置信区间,对与上级的人际关系和与村民的人际关系都没有显著差异。⑵年龄与各变量的差异分析。表5显示了不同年龄的大学生村官在大学生人际关系各变量上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显著性水平都大于0.05,这说明在95%的置信区间,不同年龄的大学生村官对与上级的人际关系、与村民的人际关系均不存在显著差异。⑶学历与各变量的差异分析。表5显示了不同学历的大学生村官在大学生人际关系各变量上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显著性水平都大于0.05,这说明在95%的置信区间,对于与上级的人际关系和与村民的人际关系没有显著差异。

3.相关性分析本节主要分析村落环境各变量和大学生村官人际关系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这里主要运用spss的Person简单相关系数来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由表7可知,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语言环境、村长村支书的工作作风、宗族或家族势力与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人际关系在0.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且度呈正相关,其中语言环境与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人际关系相关度最高,达到35.8%。在大学生村官与上级人际关系方面,村落环境的五个变量也均在0.01的水平上相关性显著,且自然环境、宗族或家族势力与上级人际关系呈负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语言环境、村长村支书工作作风与上级人际关系呈正相关,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与上级人际关系两者相关度高达36.1%。这里主要运用SPSS的Person简单相关系数来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但这样的分析有一定的缺陷,因为相关分析解释的是变量之间相互的联系。但它无法说明因果关系,即无法明确哪个是因变量,哪个是自变量。故我们在做相关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4.村落环境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果关系分析我们在剔除非相关变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用spss19.0做回归分析,整理所得下表8:⑴村落环境对大学生村官与村民人际关系影响性分析。以村落环境中村落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语言环境、村长和支书的工作作风、家族或宗族势力为自变量,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关系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整理得出模型1,模型的R方为0.129,调整R方为0.128,也就是模型1的整体拟合度为12.8%。村落环境的各因素对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人际关系均在0.01的水平上影响性显著,且均为正影响。其中语言环境的影响性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次之。故假设2成立。语言环境对大学生村官与村民人际关系之间的影响力达到33.4%并呈正影响(beta值为0.334),即语言环境提高1个单位,大学生村官与村民人际关系提高0.334个单位。也就是说,语言越一致,越容易沟通,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人际关系就越趋向于融洽。语言对于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很多学者都有论述,“如美国社会学家米德(Mead,GeorgeHerbert)在结合了库利、托马斯等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号互动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动是有社会意义的,人们之间的互动是以各种各样的符号为中介进行的,人们通过解释代表行动者行动的符号所包含的意义而做出反应。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文字、动作、物品甚至场景等。语言是所有符号中最丰富、最灵活的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包括表情与体态)等人们可以传达各种意义,实现人们之间的复杂交往。”⑤该理论无疑强调了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作用。再如时蓉华(2005)把人际交往看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那种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享和理解过程。“其中语言符号主要是指人们语言沟通时所运用的字、词;而非语言符号是指人们身上所承载的非言语类的符号,主要指肢体语言。该观点主要强调的是,这种互动双方或多方共同享有和理解的过程。”

由此可见,语言作为一种互动的符号,在大学生村官与村民对事物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实际,在我国大多数村落中的村民仍用方言进行沟通,特别是南方地区和少数民族边远地区,方言不但种类多,而且差异极大,有些地方不但有自己独特的口头语言,甚至还有自身独特的书面语言,外来村官很难听懂读懂。不同的语言符号造成了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隔阂,这是阻碍大学生村官与村民达成人际和谐的重要因素。消除这种障碍因素最好的办法无疑是聘用当地的大学生村官。这也是制定村官政策所要考虑的一点。

村落经济发展水平对大学生村官与村民人际关系之间的影响力达到15.7%(beta值为15.7),村落经济越发达,大学生村官与村民人际关系就越可能融洽。这同样能用社会交换理论来解释,经济越发达的村落,对管理、专业技术知识的需要越强烈,故通常对大学生村官呈欢迎的态度,而大学生村官的知识和管理技能的确也能为村民带来“社会报酬”;而在村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村落经济通常还以农耕经济为主,没有支柱的产业,简单的农耕经济使村官无用武之地,而村民往往会认为,村官的出现不但没有带来实惠,反而占用了资源。从而导致村官与村民之间的人际不和谐。其次,根据拉德克里夫•布朗的社会网络理论人们更倾向于与同质性的人交往,即与自己年龄、地位、思想、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相似的人交往。经济越发达的村落,往往更开放、受教育程度越高,与城市的生活方式越相似,村官与村民之间差异也越小,村民与村官容易相互接受。⑵村落环境对大学生村官与上级人际关系影响性分析。以村落环境中村落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语言环境、村长和支书的工作作风、家族或宗族势力为自变量,大学生村官与上级的关系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整理得出模型2,模型的R方为0.215,调整R方为0.214,也就是说模型2的整体拟合度为21.4%。由模型可知,经济发展水平、村长村支书的工作作风、宗族或家族势力对大学生村官与上级的人际关系在0.01的水平上影响性显著。自然环境与语言环境在0.01的水平上影响性不显著。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性最高,村长村支书的工作作风次之。故假设3不成立。

篇5

理论建构及初始条目编写。对5名大学生被试进行了深度访谈,主要侧重于访谈对象对自己父母关系的描述、父母关系对自己的影响,尤其是情绪感受层面的影响。另外对15名大学生进行半开放式访谈,就父母关系感知这一主题收集关键词和关键句。根据情绪的积极和消极二维理论,按照父母关系带给子女的积极和消极感知两个维度编写和整理问卷条目,获得33个项目。在15名本科生中进行初步预测,收集反馈意见。并请一位心理学专家和六位心理学研究生对预测问卷题项进行讨论评阅,最终根据所有意见对题项和文字进行了相应修改,形成了27个项目的预测问卷。各维度题项随机排列,采用李克特式5点记分方式。以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生源(农村或城市),父母是否离异,以及被试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为人口学变量。

项目筛选。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来自北京市某高校一、二年级大学生。发放22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06份。其中男生66人,女生140人,平均年龄19.4±0.9岁;一年级100人,二年级106人;70人来自农村,136人来自城市。验证性因素分析样本来自北京市某高校一、二年级大学生。发放3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71份。其中男生105人,女生166人,平均年龄为19.4±1.6岁。176人为一年级,95人为二年级。121人来自农村,153人来自城市。运用t检验法对初始问卷进行项目分析,求出每位被试在各维度的总分,并按照总分进行高低排序,区分出高分组(27%)和低分组(27%)。依照高低分组对每个题进行t检验。经检验,所有题项均达显著性水平。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对项目分析后的27个项目进行Bartlett球形检验,Bartlett值为3911.77,P<0.0001,KMO=0.92。根据理论构想,设定提取因子值为2,得到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3.8%和23.4%,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7.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斜交旋转(Promax,Kap-pa=4),但旋转后出现多个项目跨两个因子的情况。在未设定抽取因子个数的情况下,综合特征值和陡坡图,得到3个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3.8%、23.4%和5.8%,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3.0%。具体因子载荷及共同性值详见表1。综合比较三因子和二因子结构,前者在累积方差贡献率、碎石图和载荷等指标上均优于二因子结构,且在理论上也可得到解释,故选取3因子结构。根据每个因子所包含的内容,结合理论构想,将3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因子1,父母关系消极感知,共14个项目。因子2,父母关系积极感知,共9个项目。因子3,父母关系绝望感,共4个项目,表示个体对父母关系绝望的感受,是比消极感知更加强烈的负面感受。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使用Amos7.0对27个项目的父母关系感知问卷进行三因素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以极大似然估计法检验模型的拟合程度,结果(见表2)发现,初始模型的拟合指数稍不理想。根据理论分析和修正指数、残差值的提示,删除不合适项目,并允许同一维度内修正指数较高的10对项目之间的残差相关,最终确定三个因子:①父母关系消极感知,共12个项目;②父母关系积极感知,共9个项目;③父母关系绝望感,共4个项目。

父母关系感知问卷的信度检验。信度分析样本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样本,即有效问卷271份。另外请50名大学生间隔两周填写两次问卷,以获得重测信度数据。检验结果表明,问卷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父母关系消极感知0.92,父母关系积极感知0.91,父母关系绝望感0.84,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三个维度的分半信度分别为0.87、0.86和0.85。重测信度分别为0.79、0.75和0.76。

父母关系感知问卷的效度检验。根据本研究编制问卷的研究假设,使用BFS心境量表[10]、安全感量表[5](SecurityQuestionnaire,SQ)和特质焦虑量表(TAI)[11]作为效标效度工具。采用BFS心境量表与父母关系感知问卷同时施测,有效问卷为206份(男生66人,女生140人,平均年龄19.4±0.9岁)。同时施测安全感量表、特质焦虑量表和父母关系感知问卷,样本同验证性因素分析。父母关系感知与BFS情绪量表、安全感量表和特质焦虑量表的相关分析结果分别见表3、表4。在结构效度方面,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问卷具有三因子结构,符合研究设想,问卷具备较好的结构和理论效度。另外,父母关系感知问卷各因子间呈中度相关或不相关,说明因子间具有一定独立性;各因子与问卷总分的相关较强,说明各因子都是总问卷的组成部分。见表5。

大学生父母关系感知的特点及其与安全感和特质焦虑的关系

大学生父母关系感知的特点以父母关系感知的三因子为因变量,性别、年级和生源地为自变量做多因素方差分析(MANOVA),结果表明各因子在性别、年级和生源地上均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性别在父母关系感知上的主效应显著(F=8.68,P<0.05),年级在父母关系消极感知和父母关系绝望感上主效应显著(F=6.47,P<0.05;F=6.00,P<0.05),生源地的主效应不显著。事后检验表明,男性的父母关系消极感知得分显著高于女性(34.24±12.95,30.62±11.38;t=2.25,P<0.05)。大二年级学生的父母关系消极感知(30.07±10.92,35.21±13.37;t=-3.17,P<0.01)和父母关系绝望感(9.59±2.40,10.72±2.98;t=-3.13,P<0.01)均显著高于一年级。选取父母关系消极感知、父母关系积极感知和父母关系绝望感三个变量做聚类分析(ClusterAnalysis)。采用Ward’sMethod和SquaredEuclideanDistance进行分析,发现群数为3个最为适宜。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用于聚类的3个变量在不同类型上均差异显著,三个变量对分类都有贡献。详见表6。进一步的事后检验(LSD)发现,类型1、类型2和类型3在父母关系消极感知因子上的得分依次为类型1<类型2<类型3,其差异均达到0.001显著性水平;在父母关系积极感知因子上的得分依次为类型1>类型3>类型2,其差异均达到0.05-0.001显著性水平;在父母关系绝望感因子上的得分依次为类型1<类型2<类型3,其差异均达到0.001显著性水平。定义类型1为父母关系最好型,所在组被试(占总被试量的45.8%)感知到的父母关系积极感受最强烈,消极感受最少;类型2为父母关系中等型(占总被试量的33.2%),所在组被试感知到的父母关系处于中等水平;类型3为父母关系最差型(占总被试量的21.0%),所在组被试感知到的父母关系积极感受较少,消极感受最强烈。父母关系感知类型的性别分布存在显著差异(χ2=8.47,P<0.05)。女大学生感知到更多的父母关系最好型,

不同父母关系感知类型的大学生的安全感和特质焦虑以父母关系感知类型为自变量,安全感和特质焦虑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8。不同父母关系感知类型在安全感和特质焦虑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事后分析(LSD)发现在人际安全感上,父母关系最好型显著高于父母关系中等型(P<0.01),父母关系中等型显著高于父母关系最差型(P<0.01);在确定控制感上父母关系最好型显著高于父母关系中等型(P<0.001),父母关系中等型显著高于父母关系最差型(P<0.05);在特质焦虑上父母关系最好型显著低于父母关系中等型(P<0.001),父母关系中等型显著低于父母关系最差型(P<0.05)。2.3.3父母关系感知对安全感和特质焦虑的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回归(Stepwise)考察父母关系感知对安全感和特质焦虑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父母关系感知中的父母关系消极感知和积极感知两个维度对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和特质焦虑的预测作用显著,其解释率分别为20.9%、26.0%和23.1%。见表9。

讨论

篇6

但是,由于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的师生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师生之间主要表现为情感的淡漠与道德关系的弱化等。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调整、改善师生关系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转变教育理念成为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教师所持有的教育理念,不仅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而且还间接地影响着未来教育的性质与状态,所以,确立现代教育理念是创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应树立新型的学生观、人才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摆正自己在教育中的位置。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才能不断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不断加强和改进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合理,符合时展的要求。

(一)教师应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自身素质。采取民主的教育态度是创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主张师生之间地位、人格的民主和平等,在教育中师生相互信任,保持平等,密切合作。在这种关系中,教师不武断和专横,同时也不失去自己的独立性,也不对学生放任自流,更不会把自己的观点、思想以及意见灌输给学生,而是以自己真实、完整的人格面对学生,真诚地与学生交往。当代大学生在师生关系上,更渴望“师友式”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最不乐意接受传统的“家长式”师生关系。这就给教师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即在教育过程中树立平等待人的民主作风,养成尊重人的习惯、需要、权利、选择及创造要求等。因为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尊重是建立信息关系的前提,由平等待人产生的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有助于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隔膜与障碍,促进师生之间的心理交流与共融。

教育实践表明,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和谐、融洽的基础,而民主型师生关系有赖于民主型的教师去创造。因此教师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学生才会打开封闭的内心世界,变被动为主动。“德”和“才”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教师一方面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能为人师表。身正则不令而行,身不正则令不从,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教师应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楷模;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素质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事实证明,学生更喜欢和敬佩有知识、有本领、有能力的教师。总之,优良的教师素质应该是:品格高尚、学识渊博、多才多艺、风趣、坦率,并且尊重和热爱学生。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这样,学生在教师人格魅力的感染下才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才能得到进一步深化。

(二)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关心爱护学生。坚持真诚的沟通与交流是创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沟通不仅是信息的双向流动,而且是交往的双向理解和包容,关键是通过互知而达到共识,师生在沟通中协调彼此的情感与行为。因而教师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仅是一种交流过程,更是一种思想碰撞的过程。大学生已初步建立起了个体化的认识体系,其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选择性已有较大发展,只有平等、自由的双向交流,才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民主作风以及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他人的品德和学术品格。当然,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也应遵行主动、平等、信任、尊重、差异、目的的原则,不能把沟通庸俗化,把它作为拉关系搞特权的纽带。所以,广大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抑制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的积极性和能力,为师生关系的纯洁性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教师必须付出真情,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的深处,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主动去关心、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正常的情况下,情感的投入与回报是成正比的。教师自身的表率作用将感动和激励学生,使学生将教师的关心化为自己的爱心,再去关爱别人,帮助别人,从而在学校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爱心循环、一种温馨的情感氛围。可见,大学教师应对教师的职责重新调整和定位,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多和学生接触、交流,以自身的才识和智慧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有效地激励和引导学生。

二、学校拓宽师生交往渠道

(一)明确倡导师生间要保持良好关系。一要加强人生观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突出“人生与交往”的内容,用的人生哲学去指导人际交往的实践,净化育人的思想环境。由于受社会消极的负面影响,加上有的学生分析、判断社会问题及是非的能力较弱,片面地“以点带面”,认为社会的一切都是灰色的、丑恶的。因此,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关系中的主流与支流,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此外,高校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注重贴近生活,提倡多样化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懂得人生价值和怎样为人处世,从而树立良好的人际情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二要加强以“尊师爱生”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美德教育。同时要认识到“尊师爱生”不只是一种思想,更重要的是一种行动与实践。自尊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心理需求的最高境界,如果学生不尊重老师,老师的自尊心得不到满足,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会使老师对学生产生厌烦之情。因此,学校以及社会都应该倡导尊敬师长,尊重人才的教育,开展一些尊师重教的活动。三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师生良好的交往心理品质。在高校,人际沟通是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联系的重要形式,是促进人际关系改善的重要手段。大学生通过交往,可以沟通、交流情感,寻求理解,建立友谊,探讨人生,但一些不良的如自卑、害羞、嫉妒、恐惧、猜疑、自我封闭等心理因素时常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有的大学生不敢交往,不愿交往,甚至不能交往。而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培养自己具备良好的交往心理品质,是搞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健康咨询站,注重对师生真诚、自信和信任的良好交往心理品质的培养。

(二)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积极性,加强师生联系。当前,高校教师的主要注意力普遍用于科研与教学上,没有太多的时间或精力放在指导学生或与学生沟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该通过政策调整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使教师认识到发现和培养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其意义和价值不亚于或晋级;另外,也可通过制订制度让大批学识渊博的专家、教授有机会给广大学生上基础课、专业课,使大学生们有机会向国内外著名学者学习与交流。同时,采取措施建立师生间的交流机制,多开展学生社团、科技活动,师生交流活动,让教师多与学生接触,促进师生相互沟通和了解,从而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拓展路径。

(三)建立科学的能力考核、管理制度。加大教师在学生能力评估以及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一种“立体管理”。也就是说,对学生的量化考核、评优鉴定不应全由班主任统管,而应该让所有任课教师都成为管理学生的“辅导员”,这样可促使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学校的管理与运行,要淡化单纯的制度化模式,注重各种关系的协调与整合,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和气氛,这才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同时,学校要注重激发教师的专业意识和角色信念,让教师觉得自己在学校有地位、有价值;要努力维护教师权益,尊重教师权利,关心教师疾苦,听取教师意见,帮助教师进步,鼓励教师创新,科学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劳动,真正把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发挥出来,以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环境主要包括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教学和生活服务设施以及校风、学术文化氛围、群体心态、人际关系等。其中,良好的文化环境能感染和影响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使他们从思想感情上、行为习惯上自觉遵从这种文化氛围,约束自己的言行。所以,在建设校园环境时一方面需要学校增加建设投入,组织师生义务劳动,建设美丽的校园,以增强大家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以身作则,率先表率,以影响、感染和带动学生自觉主动融入到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此外,也要注重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与建设,为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因为学校周边环境的恶化一定程度上使学校环境也受到了污染,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导致师不思教、生不思学、唯利是图、道德堕落、人际关系紧张等。只有内外一起抓,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和优化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品味,杜绝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

篇7

1.现状。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定位存在着较严重问题,在观念、价值等方面与酒店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时普遍存在好高鹜远的择业心态,缺乏酒店实际工作经验,缺少积累实践经验的思想准备,致使大量具有培养前途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流向酒店以外的企业与公司。相反,非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抢占酒店就业市场,导致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份额的下降。无形中造成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低的现象。原因分析:作者通过多年来在酒店的实际工作经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深深体会到现代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存在如下主要的问题。

(1)缺乏对酒店业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的理解。酒店业管理人员不仅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而且更应该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大多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根本没有从基层做起的思想准备,对就业的岗位和待遇期望值过高。当前在酒店业内,绝大部分管理人员是首先从服务员做起,积累起经验后逐级晋升为管理人员的,而这些经验往往是酒店成功经营的根本。因此,不从实践中充实自己的经验,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就难以在酒店中立足。

(2)对职业的不认同感。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因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外在因素的吸引,许多人涌入酒店行业。但是随着对酒店职业特征的深入了解,加之对外国人及涉外行业神秘感的消失,酒店业从业人员曾有的职业优越感随之减弱,从而造成了大量人才的流失。

(3)缺乏不畏困难、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由于大学生到酒店后,同职高生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同样工作和工资),大学生在一线操作方面与职高生相比,其技能略逊一筹,造成大学生心理的不平衡,使自己失去继续工作的信心。

(4)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眼高手低、脱离实际等现象。一些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间,不愿意多花时间在专业技能操作课上下功夫,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5)由于中国现行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仍以分数为基础,学生对大学专业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盲目性,缺乏对酒店业的正确认识。当大学生对酒店工作有一定了解后,产生了专业与意愿的背离,从而导致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流失。

2.解决方法。

(1)要教育学生端正自己的择业动机和择业心态。大学生应该树立从基层做起的思想,要认识到进入酒店工作后,不首先从服务员做起,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基层工作为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有利条件,大学生应该克服怕苦心理,要有耐性,避免产生急于升迁的焦躁情绪,树立从零开始的理念,培养从大处着眼,小事入手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求职心态。

(2)大学生对自己应有一个实事求是的认识。不仅应考虑“我想要从事什么职业”,“我愿意干什么工作”,而且更要用“我能干什么”,“酒店需要什么”的思维方式全面地审视自己。大学生应该学会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捕捉成功机遇。确定适当的期望值,及时协调个人志愿与酒店业需要的关系,合理支配自己的情感和行动,以得到业内的认可,从而获得求职择业的成功。

(3)应该教育学生在日常平凡的工作中,训练不畏困难、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但是遇到挫折后,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是主观努力不够还是客观要求太高?是客观条件苟刻还是主观条件不具备?认真分析,才能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从工作的成就中去寻找乐趣。(4)大学生要不断为自己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以激发自我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创造实现自我的机会。大学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理论知识得以升华,才能成为当代酒店业所需要的管理型人才。

二、完善酒店人事管理体系

1.现状。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知名品牌酒店管理集团纷纷登陆中国酒店业的市场,例如香格里拉(Shangri-La)、喜来登(Sheraton)、希尔顿(Hilton)、洲际(Inter-Continental)、雅高(Accor)、凯悦(Hyatt)等。这些世界知名品牌酒店管理集团,凭借其雄厚的实力、世界一流的管理和品牌,实行本土化人才策略,挖掘中国酒店业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才。由于本土化战略的实施,导致国内酒店业管理人才的流动,使酒店业争夺管理人才的竞争加剧。管理人才的竞争不仅仅局限在中、低层,还发生在高层,例如在中国北部的五家香格里拉酒店中,就有两家香格里拉酒店(长春和青岛)是中国人当总经理,外国人则做副总经理。这意味着,中国的现代酒店业对酒店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以及综合素质的要求发生了质的变化。酒店改革了过去由中等技术职业学校为主的人员结构,对高学历的人才需求量呈逐步上升趋势。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认为“本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最紧迫的问题是提高人员素质的占79.57%”,回答“招聘中最困难的问题是寻找本地受到良好训练的员工的占72.3%”。由此可见,中国酒店业急需高素质的人才,而酒店招收的大学生难以立足该行业的现象有增无减。这说明酒店在使用大学生时,在人事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2.原因分析。(1)酒店对人才规划缺乏长远观念,对所需大学生员工岗位缺少正确的设计和分析。有些酒店尽管每年通过各种招聘会招进了一些大学生,但对大学生员工没有明确的培养与使用目标,抱着一种“使用了再看”的想法。其结果是,要么因“人才高消费”,进来的大学生员工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要么因使用不当造成“招进来,留不住”。(2)酒店的人事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僵化性。酒店仍然遵循大学生与职高生同一起跑线的做法,而且提升制度并不倾斜大学生,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因此一有机会就纷纷跳槽。(3)国际酒店进入中国已有20年了,目前酒店业已渐入成熟阶段,提升机会相对减少,且现有的中层管理人员年龄较轻。尽管酒店的高层领导认识到酒店的发展必须有充足的后备人才,很希望能招聘和培养更多的大学生员工,以此来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但相当数量酒店的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要么因为不重视而忽视对大学生员工的使用和培养,要么因为自身的生存利益,对大学生员工的发展设置障碍。

3.解决方法。要有效控制大学生员工流失,酒店必须从完善人事管理体系入手,完善大学生员工的使用和管理体系。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科学制定岗位任职资格。岗位任职资格是一份关于完成某一岗位职责所必须具备的个人资格、技能及素质的说明。酒店要以适用性为原则,制定合理的学历比例,确定大学生的招聘需求,使招聘的大学生能与酒店职位“匹配”,避免“人才高消费”,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

(2)建立吸引大学生的企业文化。酒店应该为大学生员工或与大学生员工一起制定长远的职业生涯计划,使他们明确自己在酒店的发展前景和努力方向,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酒店只有真正重视大学生员工的发展,在经营管理中突出“人本”思想,建立独特的旅游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3)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酒店应该想办法减弱大学生因缺乏表达自己思想而产生的孤独感,使大学生能早日融入酒店并与酒店建立一种亲密关系。

(4)授予大学生员工一定的权限。酒店管理部门在授权大学生员工之前,应该保证,酒店组织重视他们的意见,相信他们的能力,支持大学生员工做出的努力。

三、更新旅游院校的教育模式

1.现状。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很快速,近年来不论是在系院和专业的设置上,还是在办学规模上都有很大的发展。但在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旅游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与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象。旅游高等教育不能满足旅游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存在实际操作能力、工作协作能力上的缺陷。这就造成了大学生自身就业的困难,并导致酒店人才缺乏的双重窘境。人才的竞争、人才素质的提高及酒店管理人才的流失是我国高等学校酒店管理专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高等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应切实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准确定位,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关系到我国旅游业的兴衰。

2.原因分析。我国高等学校传统教学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旅游管理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互相脱节。高等学校的毕业生由国家统包统分,这就导致有些高等学校的教学设置与当代酒店业需求脱离,专业设置、学生录取、教学管理、学生就业及学生毕业后是否学以致用、是否适应酒店对人才的需求,均缺乏整体的规划。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滞后性,有些旅游院校仍沿用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造成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理论不能与实际相结合,就业率低;而酒店急需的中层管理人才又得不到满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以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为中心,改变供需脱节现象。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根据酒店对人才的需求,建立围绕酒店人才市场需求的旅游教育机制,这是现代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3.解决方法。(1)高等学校应该建立全面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旅游教育与教学模式,包括:市场调研、教学组合、教育实施、质量评估等4个阶段。首先进行市场调研,即旅游院校通过对旅游企业人才市场需求的调研,通过对人才市场信息的了解和企业人才需求调研,获取较全面的有关旅游人才市场的资料。针对教学目标市场,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市场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组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旅游高等教育能适应旅游人才市场需要。(2)旅游院校必须加强与酒店的协作。酒店对人才的需求是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的,旅游院校只有加强与酒店的合作,及时了解、掌握市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组合,才能有效解决供需脱节的问题。酒店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通过协作可以弥补我国旅游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资金和设施设备投入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3)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学校组织教学的基本大纲,它既要体现高等学校教学宗旨的基本要求,同时又要适应酒店对人才的特殊需要。在教学环节上必须处理好课堂与课外、教学与实习的关系,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上要注意基础课、理论课、专业技能操作课的比例。处理好基础与专业的关系,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4)加强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高等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应切实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超级秘书网

四、结论

总之,要解决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员工流失的问题,大学生本身必须端正自己的择业动机,树立首先从基层做起的思想,发扬勤奋敬业的精神;酒店应不断完善人事管理体系,提高大学生在酒店中的地位,为大学生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旅游院校应更新教育模式,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培养高质量的酒店管理人才。只有将这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为我国酒店业造就出一大批高素质的、稳定的专业管理人才,更好地推动酒店业的蓬勃发展,早日实现旅游强国的奋斗目标。

篇8

二、亲子关系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大学生,深入调查后不难发现,每个问题大学生背后往往都有一个问题家庭,问题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往往较为疏远。因而,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深入了解问题学生背后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关系就显得格外必要,科学研究和深入认知亲子关系有助于辅导员有效定位师生关系。毕竟大学生离开家乡、远离父母,在开始独立生活和学习的道路上首先遇到就是辅导员,作为学生最为亲密的师长,辅导员对于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未来的职业发展、人格的塑造、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教育阶段,高校辅导员所扮演的角色就如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家长,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关系模式会投射在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亲疏上,70.35%的受调查大学生倾向于与辅导员成为朋友关系,15.49%的受调查大学生希望辅导员能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起到引导作用。因此,辅导员应该多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树立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而应该避免保姆式或家长式的服务,导致大学生如同被溺爱的孩子而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此外,辅导员应主动调整、优化和定位自己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朋友型的师生关系,这样可以缩小师生间的距离,有助于辅导员扑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也有利于学生对辅导员建立足够的信任,从而主动接受指导和教育。

篇9

1.2.1安全感量表采用丛中和安莉娟编写的安全感量表,共有16个项目,进行5级评分,包括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两个维度[5]。人际安全感,共8个项目,主要反映个体对于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安全体验;确定控制感,共8个项目,主要反映个体对于生活的预测和确定感、控制感。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的安全感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5。

1.2.2大学生自我分化量表采用吴煜辉和王桂平修订的大学生自我分化量表[12]。该量表共27个项目,采用6级评分。该量表包括情绪反应、自我位置、情感断绝、与人融合4个维度。其中情绪反应维度反映了个体的情绪稳定性特征,低分个体常被认为是情绪化的人,长期受控于自己的情绪,而高分个体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设法抵制情绪产生的负面影响;自我位置维度反映了个体坚持自己观点、立场的能力特征,低分个体容易依赖他人,经常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而高分个体拥有自己的思想,不迎合他人的期望;情感断绝维度反映了个体在亲密体验和人际互动中表现出的既想亲密又害怕亲密的矛盾心理特征,低分个体害怕与人保持亲密的关系,常常疏离与他人的关系来减轻恐惧,而高分个体不会通过断绝与他人的关系来缓解焦虑;与人融合维度反映了个体对他人的依赖程度,包括过于在乎他人的看法与评价等,低分个体很容易陷入他人关系之中,而高分个体不易受他人关系的牵制[13]。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0。

1.2.3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采用郑日昌所编写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14]。共28个项目,每个项目作“是”或“否”的回答。回答“是”得1分,“否”得0分。分数越高,说明其受到人际关系行为困扰越严重。该量表共包含有四个维度,分别是人际交往困扰、与人交谈困扰、待人接物困扰和与异往困扰。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5。

1.3统计方法回收的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选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的分析。

2结果

2.1大学生安全感、自我分化和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其相关分析根据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计分方法,如果量表总分是0-8分,表明个体在与朋友的相处上困扰较少;如果总分是9-14分,表明在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如果其总分是15-28分,则表明个体在同朋友相处上的行为困扰较严重,但如果分数超过了20分,则表明你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很严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14]。在本研究中的结果发现,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较少的占51%,有一定困扰的占34.5%,困扰较为严重的占14.5%,其中人际关系障碍者占2.9%。对大学生的安全感、自我分化与人际关系进行相关分析,所得结果见表1。

2.2不同人际关系困扰组在安全感和自我分化上得分的差异比较根据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得分,将其分为人际关系困扰较少组、有一定困扰组和较严重困扰组,将安全感和自我分化各维度在不同分组得分上进行差异比较,所得结果如表2。结果显示,不同人际关系困扰组在安全感和自我分化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事后比较发现安全感总分及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维度以及自我分化及其情感断绝维度得分在困扰较少组、有一定困扰组和较严重困扰组逐步降低;而人际关系困扰较少组的与人融合和自我位置得分均高于有一定人际关系困扰组和困扰较严重组。

2.3安全感、自我分化与人际关系的回归分析采用Baron和Kenny所建议的方法检验和评价中介作用[15]。首先,以自我分化为因变量,考察安全感及各维度的回归效应,结果显示,安全感总分对自我分化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次,以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为因变量,考察安全感总分及个维度的回归效应,结果显示,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对人际关系困扰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最后,将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作为因变量,安全感总分和各维度与自我分化总分和各维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自我位置和情感断绝进入回归方程。与第二步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自我位置和情感断绝进入回归方程后,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的作用虽然显著但是已减弱,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的预测作用从37.0%和29.4%下降为29.1%和24.0%,表明自我位置和情感断绝在安全感对人际关系的预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3讨论

3.1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本研究发现大学生有一定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及其以上的接近一半,说明大学生人际关系较为严重,与人交往表现出一定的问题。本研究结果中大学生有一定人际关系困扰及以上的比例高于2010年李彩娜等[16]的研究结果。这其中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近几年来社交网络的兴起及普及,相较于面对面的交往,大学生更愿意使用各种社交平台来发展人际关系,因此缺少面对面的交流经验,缺乏与人互动交往的技巧或方法,因此在面对与人的交往中会表现出一定的困扰。

篇10

培养大学生(学前教育专业)的良好行为习惯,重要的是,首先让学生们认识、了解这其中的深远意义。在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业的需要、是未来职业的需要、是欲成为一名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所必需具备的条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牢牢地把握引导、置换、对比、体验、总结、升华的各个教育、教学环节,达到学生们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反思,在反思中内化,在内化中觉悟,在觉悟中升华的目的。把积累、沉淀良好的行为习惯,视为人生最大的财富。把积累、沉淀的过程作为提高生命质量的动力。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们体验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浓缩着一个人内在的修养、人格的魅力、综合的素质、潜在的能力等。它关系到一个人智慧的展发,能力的提升、身心的健康,学习、工作的效率,以及人的生命质量和价值的体现。总之,它是人的首要资本。所以这项工作是系统的大工程。

一、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

现在的学生将成为未来引领新生命的幼儿教师,他们是幼儿潜移默化的行为榜样。这样的一个重要的角色意味着什么?他们对社会将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又将给那些鲜活的生命注入些什么?学生们的客观现状与未来的职业要求的差距,都是教育、教学要完成的工作目标。

这一切的实施,不仅要有科学严谨的规划思路,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细致地纳入在教学的工作环节之中并转化为学生们的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一切对于经历苍白的十几岁孩子而言,难度是非常大的。只凭理论或知识的传授都是无法触及到他们的心灵深处的。所以,只有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学习的广泛实践,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问题,在分析、解决中置换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们在非常和谐、自然的气氛下,主动地生起想完善自己的愿望,进而愉快、积极地去实践完成培养良好习惯的训练。

(一)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困难的原因

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困难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教育环节,是不容忽视的。学生们从主观的愿望上讲,没有不想好好学习的,但所形成的学习效果却常常很不尽意,差异极大。同样的一个老师教,同样的环境作用,结果如此不同。究其根源到底是什么呢?往往人们会盲目地抛出一个结论——要么是智商问题,把一个不可更改的责任推给了父母;要么是小时候基础没打好,不是学习的料,又把一个责任推给了过去……这样的结论,给老师和学生找到了一个充分的不教、不学的理由。其实教学的过程、就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透过传授知识祛除学生学习障碍的过程,最终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的过程。尤其是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成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坚固基石。由此可见,学习困难这个现象,其根源也在于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帮助学生们建立学习的信心

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教学环节,那么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首先是帮助学生正确总结过去;其次是找到突破畏惧学习的心理的具体方法;其三是创建一个能有效使学生们反复咀嚼体验突破畏惧和品位学习的环境氛围;最后仍是帮助学生们正确总结,使之回归到已设置的建立的良好习惯的实训内容上。继续升华、强化为意识,固化成思维。

二、如何使教学过程成为实训的保障机制

建立良好的习惯,首先需要的是稳定的保障,这种稳定提供了实现重复性的可能。那么学习习惯的建立也是如此——不是说的概念,讲的大道理,它是需要以身心为实验室,成百、上千、上万次的反复训练、从坚固直至到固化。所以它的完成需要一整套严谨、科学的系统规划,既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们能实现学习运用的需要。不仅要有可操作性、可多重复性,还要有“机制”的保障,以确保实训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大做文章。围绕着一个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基础,以能转化为可重复的实训为目的,以学生快乐轻松学习为检验标准,来渗透理论,使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环节与建立良好行为习惯统一的一套规范化、自制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实训流程

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的环节是教学规律的反应点。它是整体教学活动承上启下的枢纽。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鸣的和谐之声。它既可检验教师对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活动的驾驭能力,又可检验学生对学习的接受状态。所以需要教师站在教学环节这个全息点上,确立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贯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充分思考、准确的判断学生的客观学习状态,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

(1)第一环节:把培养学习习惯与教学结合

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决定了学习的效果。而学习状态又取决于良好习惯的积累,所以强化学习习惯就是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由此,在设置课程和实施教学工作时,建立一整套的培养学习习惯的流程,围绕的核心是调和感官的协调统一,达到专注和思维活跃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A、笔记规范化,统一书写格式;

B、听读和随记结合,使学生专注,不分神;

C、把学习的难点、重点,变成提问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D、将实训的内容纳入量化分,作为平时的考核成绩;

这样从引起学生的注意开始,才可能改善他们对学习的态度,进而强化学习习惯,为学生主动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第二环节:思维习惯的训练

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又是艰苦枯燥的,是客观反映学生积累状态的。若只一味地从学上强调,很难达到学的目的。要在这过程中,对学生的心态进行梳理调整,使他们认识到学会什么不是唯一目的,更不是终极目标,而真正透过学习的过程,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学习障碍是什么?排除障碍的思路以及解决的方法是什么?建立起正确的认识才能把握学习的方向和目标,那么学习的目的也自然能达到。具体方法如下:

A、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当学生们遇到学习障碍时,往往是心里动荡不安立时,也是思维无序混乱之时。此刻给一句针对解决问题的话,会使他们心安。有了一刻安稳、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人会安静理智。这种心态是做抉择的基础,再加上一些思维方式的内容,如:“审视当下的行为,会清楚自己的身心积累”、“自信来源于无我的利他实践”、“做该做的而不是想做的”、“自私会带你走进幽深的黑洞”、“踏实的努力是你忠实的朋友”等。

B、界定清楚概念,是正确实践后的升华。

建立良好的习惯实例,是正确认识的途径,同时也是界定清楚概念的基础。若实训是盲目或主观的,那么,认知也一定会出现偏差的。所以,实训、认知和界定概念要相结合,方可帮助学生正确总结自己的实践行为,激发学生们自我指导和自主接受实训以及巩固效果的目的。这种思维习惯不仅会使学生们心里踏实,还可以培养超强的预测结果的能力,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思路清晰、万法随心自然。如:上课前要求全体起立,同学们一同问:“老师好”,老师回应:“同学们好”,看起来一个简单常规的课前、课后的实训,潜移默化地在渗透着一个概念,那就是:什么是尊重老师,什么是课堂的严肃性。同时,在课前学生站起的瞬时,可以放下手中与课无关的小动作,打起准备。

(3)第三环节:内化知识的训练

对于内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以讨论的形式,设置三个内化环节:一是复述(可强化对知识的了解)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认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状况,以便及时补充;二是帮助学生找寻所学知识与自身的结合与提高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三是对知识的再认识过程,是对知识内化后的检验,也就是同样的知识具体每个人却是非常不同的理解,这种差异最终导致了对知识运用的差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抓住这个环节并加以正确引导决定了学生最终的学习兴趣和驾驭知识的思维和行为等诸多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A、复述的重要性:

“复述”,从形式上看,的确非常简单。但它无论以渗透教学整体质量上讲,还是从个人诸多能力的培养上讲,都是需要十分重视的一个教育环节,或者说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对它的重视,需要在行为上无数次地重复,并坚固成为习惯。因为复述是接受外在信息后的第一个内化环节,人往往在处理外来信息时,常常会以个人的心态进行取舍,难以完全地吸收,这个环节若不得到重视是很容易出差错的。再是具体的分类,处理和重新排列组合,而达到知识的内创造。通过复述这项行为上的训练,可使学生体会到梳理知识过程的重要性,强化复述的意识,为主动学习打下基础。

B、学习与自身需要的结合:

学生对学习的不注重与被动,最根本的问题是在于与自身不能结合:觉得没意思,没兴趣,不能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孩子明知道玩游戏影响学业却无法自拔,为什么呢?其实也很简单,游戏的设置符合了人的天性——人内心是追求愉悦的。若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让学生体会愉悦,他们也一定会投入精力的。所以这个环节最主要的就是帮助学生体会:学习的知识与他们以及他们的未来有着密切的关系。透过讨论这个方法,每个人结合自身的成长讲出了各自对知识的不同理解或知识打宽了他们的视野,把枯燥的知识变成了他们分析自己,梳理自己成长的具有指导性的理论,所以学生们越学越爱学。很多同学说这些课程对学其他课程也非常必要,因为这些习惯的养成是能学习、会学习的基础。

C、对知识的再认识:

对知识的再认识过程,实质上是理论与自身结合的过程,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们的实践?必须首先为他们创造实践的环境。这个过程是帮助学生如何学以致用。除了课堂上抓各个环节的训练之外,还让学生把这些训练带回宿舍、家庭之中:以宿舍(家庭)为单位,以生活、学习、各种活动为内容,分工合作,深化、重复课堂上的行为训练和思维训练。久而久之,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变化,把常规的训练当成了身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小结

在两年中,以180名学生的文字实训统计,共12060万字,分三部分:

1.课堂笔记约1368万字;

(180人*19周*1000字*2年*2科)

2.实践体会心得2052万字;

(180人*19周*1500字*2年*2科)

篇11

信息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内容,是任何管理的重要内容,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沟通的主要内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当前,携带各式各样信息并以迅捷著称的网络正在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延伸,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查阅相关信息,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给学习、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和乐趣。人们获取的信息量加大,信息性质也就变得复杂了,如果大学生在信息的选择上没有正确的态度和明确的目标,不主动选择积极有益的信息,必然会导致不良的影响。真实、及时、适量的信息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础,有利于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适当的信息量能促进个人的发展,科学管理必须有足够有用的信息量而不是一切信息,我们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篇12

一、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大学的课程当中开展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除了有助于大学生在汉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和理论基础的扎实之外,最重要的是为了培养新时代和新教育环境的背景之下,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而大学毕业之后就业的环境和形式也越来越严峻,就业单位在选择应届毕业生人职的标准已不再只是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更多的是看重毕业生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操作的能力,既可以分析问题又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之后,大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锻炼自己的口才以及人文素养。发表汉语言文学相关的文章,撰写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文字功底已经在慢慢地培养和扎实当中。而在相关的辩论比赛当中,从准备和参与的过程,学生可以很好地提高思考辩论的能力,为将来走人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陶冶情操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审美能力和高尚的人文情怀和道德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则合适高品质的生活所需要的,更体现出一个人的情操。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历史的兴衰更替,感受到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更可以从一些感人肺腑的作品当中,感受到当时社会的文化、政治、济。人文素养可以让人们更多的去热爱生活,更可以鼓励大学生们在毕业之后即使觉得未来渺茫无边,也有勇气用爱和热情,用心的去过每一天的生活和每一份工作。特别是针对理工类的高校学生来说,更是要看重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教育,因为理工类的学生,平时更多的是接受技术类和专业性更强的知识教育,不仅仅难度大而且非常枯燥,再加之没有多的时间会主动的去了解汉语言文学,更别说去阅读文学类的作品。这些因素导致了理工类高校的学生情商普遍较低,而且在和人交往的过程当中,表现出自我的性感,完全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人文素养急需提高。所以,开设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高尚情操的培养十分有帮助。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1、一部分大学生人格尚未健全,对未来迷茫

一些大学生在不如校园之后,因为环境的改变以及环境当中诱惑因素的增多,导致很多学生渐渐开始出现了攀比的心理现象。而有一些学生,初人大学,对于一切未知十分迷茫,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十分挫败,便把一切心力投入到了网络世界当中,游戏和网络社交、网购等等让大学生们沉迷难以自拔。甚至有一些学生,因为受到了利益的蛊惑,在无意识当中触犯到法律,误入歧途。而在这一部分大学生当中,我们是很难看到人文素养的影子的。

2、重视理论知识,却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新时期新时代和新的教学环境之下,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已经不能够再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了。传统的汉语言教学,只是重视理论知识以及课本知识的教学,不注重课堂上面学生老师的互动,实践性过于薄弱,从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也被忽略了。而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新媒体的影响之下,大学生不管是阅读的习惯还是思维的习惯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在如今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们一定要注意融合多媒体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多多和学生进行互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让汉语言文学和真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才可以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所帮助。

3、知识结构更新速度过慢

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结构更新速度跟不上市场的实际需求。首先从设置课程的这一方面来说,现在很多高校在设置汉语言文学的时候,还是处在传统的十分单一的模式下,没有把各科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单一的汉语言文学的知识教育并没有办法助力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提升。其次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方面不够重视,汉语言文学的实践能力其实就是指学生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思维要活跃,擅长人际交往沟通表达,这也是从一个方面体现出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汉语言文学要完善课程的设置,优化学科的建设,并且提高大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优化人文素质培养策略

1.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

教学目标主要有教学的内容来体现,所以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个合理地筛选,从而确保这些内容可以起到实际的教学作用,并且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所帮助。所以,作为高校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科目,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范围耀光,全面涵盖所学内容,保证教学的效果,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变,满足学生的要求以及兴趣,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现在的大学生在人格方面有所缺陷是无法避免的,这样会对学习生活有所影响,也不利于未来的社会生存和发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多多制定一些有趣的有利的教学活动,从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比如辩论赛、交流比赛、场景教学等等,除了可以巩固学习的知识,还能够解决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良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的成长。

3.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篇13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指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与同宿舍同学交流和沟通的心理关系。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也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生活习惯。不良宿舍人际关系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弗洛伊德说:“整天使你忧谗畏讥、不得快乐的,就是人际关系的苦难。”

(一)危害大学生身心发展

宿舍是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场所和发生冲突最多的地方。不良宿舍人际关系使宿舍成员无归属感,感到压抑、孤独和寂寞。个体长期处在压抑环境下,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易形成精神和心理压力。

(二)影响工作和学习

不良的宿舍人际关系使大学生身心疲惫,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削弱,对学习与工作产生消极态度,乃至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产生偏颇。

(三)阻碍大学生人格发展

长期处于不良的宿舍人际关系中,个体在人格上会不健全甚至会有病态发展。不良的宿舍人际关系使个体对宿舍乃至班级、学院及学校的集体活动失去兴趣,长期游离于集体之外,集体荣誉感大大降低。

二、宿舍人际关系和为己利他

(一)宿舍人际关系类型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主要有6种:无私利他、为己利他、单纯利己、纯粹害己、损人利己、纯粹害人。

无私利他和纯粹害他是偶尔的,我们不能强求人人做到无私利他而只能提倡;纯粹害他是不道德的,生活中偶尔才发生。单纯害己是对自己的惩罚,一般在出现心理障碍时才发生。为己利他、单纯利己和损人利己是最常见的。宿舍人际关系问题通常是由单纯利己和损人利己引发的,为己利他是维持宿舍和谐的关键。

利益是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源,每个人都是“为己”的,自身利益被损害或损害了他人利益,就会产生人际关系问题。“为己”和“利他”的不同选择形成了宿舍不同的人际关系,没有做到“为己利他”是人际关系问题产生的根源。

(二)为己利他理论

1.李泽厚的吃饭哲学

人首先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食、衣、住、行,在生活中掌握“度”为自己的利益奋斗。但人又是群体动物,人要现实和历史地活下来不容易,而又奋力活着,这本身成为一种意义和意识,即人生存本身构成了人身价值所在。个体生存与群体生存紧密连接: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利益,就要为他人的生存和利益着想。“人的生存本身构成了人生价值所在……个体为自己也就必须为群体(氏族、家庭、团体、民族、阶级、国家)的生存而奋斗。”

2.合理利己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C.A.爱尔维修和德国的L.费尔巴哈。他们认为人本性是趋乐避苦的,人在自己的行为中能遵循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他们反对把个人与公共利益对立起来,任何为他人利益的活动,实际上是从利己出发的,个人可以和社会公共利益协调起来。现实中人人可以合乎道德地追求个人利益,即使有人会为他人而牺牲,也是为了保全个体和自己精神上的快乐。

3.王海明的新伦理学

王海明先生的新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人类为达到利己目的而创造的损害每个人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自由的手段,以达到保障社会存在发展,满足每个人的需要目的。为此,对人自由损害最少,促使社会发展速度最快,满足每个人需要最充分的道德是最优良的。这样不难理解王海明先生所一再推崇的是“为己利他”。

三、实现宿舍和谐的对策

培养学生“为己利他”的伦理观实现宿舍人际和谐,需要高校和个体的努力。

(一)实施大学道德教育

1.理解教育,突破自我中心

理解他人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自我中心主义是理解他人的障碍,要达到共识必须先理解自己,掩饰自己的缺点会对他人的缺点和弱点毫不留情。促进理解需要“明智地思考”及“内省”。“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个性张扬,德育要打破他们的自我主义,理解自己的缺点进而能够理解、宽容他人。

2.关注伦理学内容,澄清学生伦理观

高校德育在坚持政治理念的前提下要与时俱进。大学德育主要由政治课完成,政治色彩太重。对“90后”大学生来说,政治课学习就是记条条框框,不能与实际生活引发共鸣。伦理学与德育是紧密相连的,德育中关注伦理学内容,让学生理解他人行为和人际相处的伦理原则比让他们单记规范更能从根本上触动思想。

学习中国和西方相关的伦理思想有助于学生从根本上认识自己的行为。

(二)个体德性修养

提升个人修养,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彰显自己的智慧。

1.考虑:两恶选其轻

面对选择,我们只能在两恶中选其轻。处理宿舍人际关系要“择优而选”,不可因自己痛快而造成更大伤害或损失。与人相处,可以采用和平方式,或许有时会感到自己委屈,但在和谐共同体中我们受益更大;针锋相对,自己可能会得到一时心理满足,但其危害是长远的。

因而,我们应 “择其善者而从之”;如果不考虑后果贸然行事,只会造成最糟糕的“恶”,是不明智的。

2.节制:自我约束

“我们要研究我们自身容易去沉溺于其中的那些事物……然后我们必须把自己拉向相反的方向。”宿舍生活是集体生活,若个人只沉浸于自己的快乐而干扰他人就会产生冲突。如有人在宿舍上网,乃至凌晨一两点还不知疲倦,而宿舍其他人休息较早,在作息时间上就有矛盾。此时,上网的学生就该自我约束并与他人协商达成一致的作息时间。若他一意孤行,别人就会有意见,矛盾难免会爆发。

节制自己行为,顾及他人利益并与他人达成共识,才能形成和谐局面。

3.公正:利他有度

我们称“无私奉献”“不求索取”之人是有道德的。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真正的公正是“适度”:人要维护个人利益,但不能忽略他人利益;关照他人需求,但要求完全利他而放弃个人利益也不现实。

人与人相处“利他”也有度,至少不能使自己长期处于受损状态。如室友有求于你帮他打一次水时,助人于困难时是道德的;但如果你被多次要求帮忙打水,就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了。如果你一味顺应这种要求,你的顺应就会成为他人的习惯;一旦将来你不 “顺从”,他人便会对你产生不满,“冷暴力”的苗头就要冒出来。

我们鼓励利他主义,更尊重自愿原则。

4.友爱:双边对话

作为社会人,我们需要与他人沟通,互相理解和关照。

人际关系出问题往往是双方处于僵局。如一方敢于打破这种冷冰冰态势,实现双方对话,冰冷就可能被消融。我们要试着去化解他人误会,寻求“和解”尝试打破冷局面,将自己从极端个人世界里解放出来,关照多边需求才能获得从宿舍小社会到生活大社会的智慧。

5.出言有“度”:字斟句酌

诸多人际关系问题多因言语失“度”。适度的言语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与升华,失“度”言语却造成人际问题。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要谨言慎行,注意言语的“适度”:合情合理,合时合宜;不讽刺挖苦,不动粗言;注意玩笑的程度;出言字斟句酌。

参考文献:

[1]王海明.伦理学与人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