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早期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故事教学中的问题设计陈凌云 (17)
散文诗教学的理、裁、寻、顺陈金莲 (18)
从《胡萝卜火箭》看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王进 (20)
让语言区“活”起来早期教育 郑净 (22)
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郝燕 (23)
专门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朱静怡 (24)
图书王国来信啦黄琼 (25)
巧编号码李雪梅 (25)
看谁最勇敢朱珊 (25)
赞美会何雪梅 (25)
我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任志楠 (26)
刘霞博客选载 (28)
空白朱淑雯 (32)
蜗牛的眼睛余燕 (32)
“其实我的眼里一直有你”穆晓娟 (33)
“她是我的小公主”管风燕 (33)
畅所欲言
办好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政府决策:以群众满意为根本诉求叶雁虹 (34)
让教育泽惠每一个孩子孙建平 (35)
让我们的教育返璞归真吴邵萍 (36)
信息四则 (37)
美日韩幼儿教师任职资格及职后培训童宪明 (38)
管理月月谈——4月:我为社会服务,社会为我服务崔利玲 (40)
管理月月谈——5月:向规范要效益 (42)
三关注三解决 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林明珠 (44)
关于“惰性”问题的答疑成媛 (46)
让教师舒心地笑黄翠萍 (47)
善于发现快乐——由工作压力引发的案例童莉敏 (48)
工伤赔偿和侵权赔偿一个不能少李小红 (49)
中班主题活动:亲子书吧陈彦 (50)
中班综合活动:新编“小兔乖乖”吴丹 (52)
家长开放日的一组音乐游戏 (53)
“家长园地”也要与时俱进张宏 (54)
对农村幼教师资培训的研究与思考由显斌 (4)
农村幼儿教师短期培训模式研究彭国平 (6)
农村幼儿园教师研究综述——基于近三十年我国期刊论文的分析田杰 (8)
“启发——发现——反馈”教育反思模式——一种专家指导下的幼儿教师反思新模式郭航鸣 许兴建 (10)
我读《童年的消逝》高洁 (12)
我看幼儿园的评比、竞赛活动 (14)
香港的早期普通话教学胡馨允 (18)
早期教育 信息七则 (20)
公办园:历经坎坷终回归——滨海县幼教事业发展纪实辛成 (22)
桌面玩具:玩出新花样李丹凤 (24)
等待中的宽容黄静娟 (24)
老师的脾气,班级的情绪李娟 (25)
帮孩子找个“台阶”李娜娜 (25)
玩偶新玩法宋莺 洪丽玲 (26)
幼儿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葛琳 (28)
节日活动中的家园互动蔡萍 (30)
创优工作中的人心凝聚徐爱华 (31)
多元评奖丁月玲 (32)
绝招互换杨凯红 (32)
上课的感觉真好吴彩霞 (33)
幼儿园文化建设中的细节之美刘要武 (33)
美育:视觉化细节化全员化黄志煜 (34)
见义勇为致伤,是否可算工伤李小红 (36)
大班体育活动:小小飞虎队 (37)
小班体育游戏:快乐的小鸭早期教育 刘颖 (38)
中班体育活动:连体人袁友帮 (39)
在行动中成长的“小专题”研讨张茹娟 (40)
对科学活动“巧取珠子”中教师教育策略的解读戈柔 (42)
观察记录须找准问题的“眼”姜苈娟 (44)
互动:课堂的活力之泉——关于大班科学活动《智慧之旅》的观察报告王惠芬 (46)
提高观察能力增强观察实效李阿慧 李艳芳 (48)
精密观察——帮幼儿炼就一双“火眼金晴”徐玉杰 (49)
“招租”展览区吴鸽英 (50)
巧设情境教折纸吴飞 (50)
花样跳绳李涛 (50)
给孩子“加冕”冯冉 (50)
印度“整体性儿童发展服务”计划中的幼儿教育 (51)
美国“普及学前教育”运动的研究与思考 (51)
英国课后托幼服务 (52)
英国布莱尔政府的重要学前教育改革政策 (53)
日本幼儿教师教育制度 (54)
美国学前教青质量影响因素研夯进展及其启示石晓辉 郁松华 (4)
对新西兰幼儿教育改革的思考邬春芹 周采 (8)
英国婴幼儿早期(0岁~3岁)有效学习项目评析张晖 (10)
我国学前全纳教育师资培训刍议梁春娟 杨晓萍 (14)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基于不同主体引发教师指导行为的比较研究方建华 (16)
信息五则 (19)HtTp://
美国亚利桑那州3岁-5岁儿童学习标准解读邵小佩 康永春 (20)
新西兰早期教育信息通信技市政策董传梅 (26)
关注学习深入研究提高成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课题培训会综述程友伟 (28)
如何看待幼儿园同事之间的分歧与矛盾 (29)
早期教育 我在读的一本书
我读《活动中的幼儿——幼儿认知发展课程》丁萍萍 (32)
漫话名园办分园陈国强 (34)
幼儿园规模化办园的思考王战卫 (35)
我园“集团化”进程的分析与思考邹红英 (36)
幼儿园谨防装修污染辛成 (37)
教师博客
在加拿大学习的日子——黄翠萍博客选载 (38)
为了健康的生命和未来——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顾荣芳陈宁 (42)
教育笔记
“爱”的尊严谢付荣 (46)
把规矩做到位沈燕 (46)
老师,用帮帮忙吗姚金爽 (47)
好教案≠好课陈轶棠 (47)
误解闻晓霞 (48)
让我闻闻你的手陈梓琴 (48)
小班的“自由人”刘素敏 (49)
感受“寂寞”端木秀梅 (49)
废旧材料 快乐游戏 (50)
家园联系一“信”牵周红梅 (54)
让每个孩子闪亮登场仇为佳 (55)
家访要有“备”而访潘小芬 (56)
虚惊后的所思所做杨君青 (57)
以“能力嫁接”促教师成长黄翠萍 (58)
教育信息推荐表王薇华 (59)
细微之处现爱心,优质服务创品牌林红 (60)
园长,请让批评也“温柔”王梅欣 (61)
“叶镶嵌”现象给我的管理启示肖菊红 (62)
一张小卡片顾阴霞 (63)
一次生动的园务会议早期教育 吴闻蕾 (63)
由幼儿受伤所引发的几个法律问题赵艳婕 (65)
“大家都来搭积木”园本教研活动李远秀 杨秀蓉 寿新梅 陈辉 (66)
“新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分组互动主题教研活动徐君 钱燕芳 (68)
活动设计
大班打击乐《金蛇狂舞》活动设计与分析赵初 周宁娜 (70)
大班音乐故事表演《毛毛虫变蝴蝶》与反思吴凌云 (72)
大班音乐欣赏独弦琴协奏曲《碧海银沙》活动实录与点评黄珈琳 (74)
大班集体舞:竹竿舞黄华洁 (76)
学术研讨——同行的欢聚与分享时刻许卓娅 (78)
我画我心——在绘画活动中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陈华丽 (80)
猜想铺路,构建表达新空间——浅谈借助彩绘读本开展语言教学的策略李晓红 (82)
幼小衔接中的五大适应问题与对策曹艳 (83)
孩子新入园 教师四不宜王晓梅 (84)
水上游戏材料的有效提供叶菲 (85)
运用网络环境教育之利敝苏春艳 (86)
在科学活动中渗透审美教育曹雁 (87)
对问答式师幼互动的几点思考张淑敏 (88)
早期教育 对幼儿园韵律活动教学的思考包文霞 (89)
数学教学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夏文娟 (90)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秦金亮 (91)
脑科学研究成果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杜好强 (92)
神经教育学与脑本位教育动向张定璋 (92)
篇2
主办单位:江苏教育报刊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6017
国内刊号:32-1099/G4
邮发代号:28-10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篇3
主办单位:江苏教育报刊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6017
国内刊号:32-1099/G4
邮发代号:28-10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篇4
0 引言
随着社会竞争力日益加剧,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早期教育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然而许多中国大陆的早教人士对早期教育的认识却存在很多误区,这些误区足以导致孩子一生教育的失败。早教机构作为我国早教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都首先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教育模式,然后不加修改直接照搬照抄,这阻碍了我国早教的跨越式发展。而美国在早教方面的成功经验已有多年,这与其教育制度、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家长与教师的合作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对中美早期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认识差距,找到符合国情的中国早教方法。
1 早期教育的内涵
1.1 中美对早期教育的定义
中国大陆学者对早期教育的定义:早期教育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1]。
按照美国幼儿教育协会的定义,早期教育是指对0~8岁儿童实施的教育,某些情况下,早期教育特指0~3岁儿童的教育或者学龄前儿童的教育[2]。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指出,儿童早期的生活经验不仅对于其日后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有影响,而且对其整个一生都会产生影响[2]。
1.2 早期教育的研究价值
1)研究早期教育的必要性。当代社会,人们虽然已经知道早期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但许多父母对早教的认识却存在着误区,“早教”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到底要不要“教”?“教”什么?“教”的重心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父母,并因此引发越来越多的争论与误解。而各种各样来自专家来自父母的论点更是让这个问题突显出来,变得更加尖锐,也更加莫衷一是。困惑的父母们左摇右摆,生怕左一点带给宝宝太多的压力,右一点又贻误了宝宝的发展。所以必须对早教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2)研究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有关脑的研究进展,使人们对早期儿童大脑发育和终身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确立了早期儿童教育的重要性[3]。同时,国内外学者对早期儿童教育给社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对早期儿童服务的更大关注。早期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它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消除贫困、缩小不利人群和主流社会的差距,乃至提升综合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3]。
2 中美早期教育现状
2.1 美国早期教育现状
1)早教理念。美国的早教理念是释放潜能,让孩子在游戏和体验中学习。这样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
美国的早教观念可谓源远流长,“教育从第一天起”的观念在美国家长心目中根深蒂固。美国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重视体验”多于“知识传授”,老师认为教给孩子学习能力比教会他做几道算术题更重要。在美国,最为知名的早教学校金宝贝就是以“游戏+体验=学习”的教学方式闻名遐迩的。金宝贝的老师们不会将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知识技能硬灌输给孩子,而是崇尚让他们多动手、多体验,在各种益智、团队游戏中学会体验和探索的本领,更主动更交互的认识周围的事物,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学习方法。由此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孩子从小会养成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成为真正的探知者、知识的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 2)早教内容。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对于早期教育特别强调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社会、情感、审美、智力和语言发展。实际上,早期教育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这些内容大致分为十二个方面:大脑与五官刺激、身体素质与身体协调能力、情绪能力和心理健康、语言能力、良好个性与人格、良好生活习惯、社会性能力、求知欲开发与保护、知识积累与学习能力(读、写、算)、审美趣味与能力、特殊才能发现和特殊技能培养。
3)发展趋势。根据中国早期教育园长高峰论坛上北京大学幼教中心教研主任、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赵红梅的发言,0~3岁亲子教育纳入幼教体系,是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发展趋势,婴幼教育一体化在国际上呈如下发展特点[4]:第一,将0~6岁一体化早期教育放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来考虑,从师资、教材、教具包括政策各方面来支持,可称之为真正的“一体化”教育;第二,婴幼一体化教育呈现“家庭、园所、社会”三者的密切结合,形成早期教育的点、线、面网状结构;第三,婴幼一体化教育呈常态化、普遍化。越来越多的公私立幼儿园开办了亲子园和亲子班。
2.2 中国早期教育现状
1)早教理念。国内的早教理念承袭于中国的应试教育,所以着重于规矩的教养。虽然有些家长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但同时也陷入了一种盲目的状态。国外各种早教机构不断涌入,许多家长一哄而上,以为把孩子放在有外教、豪华奢侈的设施环境的机构里面就保障了孩子的早期教育。但很多品牌或机构只是一种照搬,与中国的国情、家庭背景和文化背景差异太大,很难衡量其价值到底有多大[5]。
2)早教内容。我国早期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6]。第一,运动教育。运动训练不仅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而且有助于幼儿动作的灵活、协调和正确,还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意志和发展幼儿之间的合作关系。第二,感官教育。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和多方面的感官训练,使他们通过对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发展敏锐的感觉和观察力。这是幼儿高级的智力活动和思维发展的基础。第三,日常生活教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儿童自己有关的,另一类是与环境有关的。通过实际生活练习,幼儿可以培养独立生活和适应环境、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第四,语言教育。包括1岁左右开始的基础语言(母语)能力的教育和三岁左右开始的外语教育(中国特有)。第五,初步知识教育。3~6岁幼儿已经具有学习初步知识的能力,完全可以教他们学习阅读、书写和计算。初步知识教育与感官训练是相联系的,正确的感官训练有助于初步知识的教育。第六,音乐及其他方面潜能开发教育。针对幼儿天生的潜能特质和兴趣方向培养幼儿在音乐、绘画等专长领域的潜能开发与素质培养。
3)发展趋势。根据中国早期教育园长高峰论坛上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婴幼工作部主任郭建国教授的总结,中国早期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三大趋势[7]。第一,国际先进的早期教育体系如蒙氏、奥尔夫、感统训练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认可,被越来越多的早教机构所接受。我国早期教育理念与教学呈现丰富的多元化势态。但如何真正做好蒙氏、奥尔夫等国际先进的教育,仍然需要探索与总结。第二,0~3岁早期亲子教育的发展,使得各地公私立幼儿园也在纷纷开设亲子园或亲子班。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新开早教中心或幼儿园中亲子园2600多家,当然也有开办得不成功的,幼儿园如何成功开办亲子园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第三,随着教育一体化思想的发展,家园共育也成为我国早期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亲子园、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这关系到园所的品牌建设与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
3 中美早期教育比较及其原因
从早教理念和早教内容来看,除了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如运动能力、语言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感官刺激)外,中国的早期教育更注重知识的获取,而不是对潜能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并且非常不重视人格、家庭与社会方面的教育。而美国非常注重个性与人格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孩子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开发,而不单单关注知识的获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教育制度
中国以应试教育为主,虽然把智育放在第一位,但智育目标却是片面的、狭隘的。应试教育从应试这一角度出发,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大多采取过渡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各种对发展智力十分有益的活动,从而出现知识面狭窄、高分低能的局面。由于这种制度的影响多数家长关注的是让早期教育服务于高考竞争,追求自由、纯真、快乐、健康、个性、内涵等教育目标,在很多家长眼里更多让位于知识教育[8]。一些家长把早期教育看作是超前进行的学校教育,理解为认字、背诗、阅读、学特长等智力开发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制约孩子的发展。
美国开展的主要是素质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自学和自我表达能力。总的来说,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美国教育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美国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9]。 根据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讲师严冷的总结,美国早期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认知(包括逻辑数学认知、科学认知和社会认知)、社会领域、健康、艺术、学习品质六方面能力[10]。美国教育者相信,儿童早期的语言、认知、社会、健康、艺术和学习品质的发展对孩子终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更是他们做好“入学准备”的基础[10]。美国的早期教育着重于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研究表明,游戏和玩耍是释放孩子天赋,激发孩子潜能,塑造孩子性格最根本和最理想的手段[11]。而中国的孩子不会玩,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要认真反思教育的根本思路,放眼世界,寻找激发孩子潜能和塑造孩子好性格的最佳方法[11]。
3.2 文化背景
当今中国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都想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然而又对早期教育认识不足,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而不考虑其他方面,导致孩子依赖他人,丧失独立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缺乏自立意识,不懂得与同伴共处。从早期教育的内容来看,不难发现中国的早期教育对独立能力和良好个性与人格的培养关注的比较少,而美国则很注重这方面能力。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
首先,中国父母受封建科举制度及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思想的影响,重视读书,偏重智力开发与投资,忽视生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而美国文化是外来文化与移民文化的熔炉,具有多元化和开放化的特点。受基督教义影响,美国人强调自由、民主、平等、博爱[12]。父母与子女民主意识强,讲究平等。他们认为,父母为孩子提供的,不仅仅是优越的生活条件,而应该是为人的目标,并且尊重孩子的天性,使孩子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12]。
其次,中国提倡群体本位,社会重于个体,中国传统文化忽略了人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价值,强调群体人格的塑造,所以在强调整体的发展中,忽视了个体的个性发展与张扬。而美国强调个体本位,重个体意识,偏重功利,注重个性人格的培养。表现在早期教育中就是能够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12]。
3.3 经济发展水平
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影响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首先,从教师群体来说,经济发展得好,可以为早期教育提供更好的师资条件,培养更高素质的早教教师队伍。同时,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工资待遇,使更多有才能的人从事早期教育,从而研究出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其次,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说,经济发展得好,可以更好地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可以为其提供更好的早教环境。最后,经济发展得好,不仅可以使国家加大对早期教育的投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对早期教育的认识。经济的发展不仅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会影响一个国家对早期教育进行研究的深度。
3.4 家长与教师的合作关系
美国历来重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参与,参与的形式主要有:家长与幼儿园协作、沟通,为幼儿园提供帮助和支持;家长帮助幼儿学习;家长参与幼儿园有关政策和制度的协商及制定;设置宣传栏,宣传家长参与对学生发展产生的影响,以此激励家长参与意识的增强;设置专门的家长接待室,随时欢迎家长的来访,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个交流的场所;家长社区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园教育方案和家庭教育活动的实施等[13]。而我国大多数家长在参与过程中都较为被动,参与的水平较低,目前主要通过家长会和家长活动日来参加[13]。这样就使得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机会很少,对孩子的教育可能会有很大的出入。早期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影响很大,若老师和家长在教育的方式和理念上有很大差别,就会造成孩子的混乱,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这也将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4 结束语
中美两国早期教育发展的不同主要受传统文化、教育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家长与教师的合作关系的影响。受传统文化和教育制度的影响,中国以智力开发为主,美国以培养独立的人格为主。受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早期教育发展并不成熟,21世纪前后,西方幼教思想和教育模式逐步被中国民营幼儿园引入,中国幼教模式精彩纷呈,然而,多数却是昙花一现、水土不服、张冠李戴、舍本逐木、物是人非、不符国情[8]。虽然这也极大地促进国内幼儿教育研究的发展,本质上却没有改变中国幼教的落后局面。
由于中美国情不同,经济实力相差很大,美国早期教育的具体做法虽然不能照搬,但有一些重要经验给以启示,引发思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提高认识,重视早期教育。首先,社会要重视早期教育的发展,增加对早期教育的投资,加强对早期教育的研究。同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应政策,使我国早期教育走上正规化、标准化。避免各种早教机构的不断涌入给我国早期教育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其次,父母要加深对早期教育的认识,在改变教育理念的同时,也不要盲目地认为早教机构就能解决早期教育的一切问题。最后,早期教育的实践环节还需要共同的努力,在课程制定方面和早教模式方面,需要借鉴国外一些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但不是照搬照抄,一定要符合我国国情,从而使我国早期教育尽快完善起来。
2)加强国际早期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由于世界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逐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推动早期教育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四川日报报道,早期教育社区化和多元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早期教育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势[14]。要紧随世界的脚步,但是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
3)改变家长与教师的合作关系。作为教师,要为家长提供更多参与早期教育的机会,家长与教师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对于有能力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家长而言,要适当地安排家长走进课堂,和教师一起组织教学。要尽可能地组织家长定期举办讨论会,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家长也要改变观念,增强参与意识,主动与老师联系,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13]。
参考文献
[1]太平洋亲子网.早期教育的定义[EB/OL].(2010-04-24)[2011-09-05]..
[2]太平洋亲子网.异域风采:国外早教理念[EB/OL].(2010-09-28)[2011-09-05]..
[3]Nirmala Rao,周兢.以全球性视角看文化对幼儿教育政策和实践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04,(7):9-11.
[4]中国早期教育园长高峰论坛.北京大学幼教中心教研主任,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赵红梅[EB/OL].(2010-11-19)[2011-09-05]..
[6]神通网.幼儿早期教育该包括哪些内容[EB/OL].(2011-03-16)[2011-09-05]..
[10]宝宝中心.美国早期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哪些能力[EB/OL].[2011-09-05].cn.省略/preschooler/xueqian-jiaoyu/meiguo-peiyang-nengli/.
[11]胡玉立译.游戏的力量[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1-2.
篇5
真正的教育应当孩子出生时就开始,0-3岁的幼儿正处于各种感觉器官迅速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实行早期教育可以促使孩子的各种感觉器官接受丰富而有效地刺激,实行早期教育对孩子后期的学习教育具有促进作用。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搂抱、对视、对话、微笑、抚摸等方式实行教育,在孩子生命开始的阶段就经历信任、鼓励与爱就会成为孩子大脑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在过去,曾经有一位夫人来请教进化论的创始者达尔文先生,询问对孩子实行教育应当什么时候最好。达尔文问这位夫人:您的孩子多大?这位夫人回答,才两岁半。达尔文惋惜的说:夫人,您已经迟了2年半。在研究进化论的过程中,达尔文也是世界第一个为自己孩子记日记的人,他一直都认为对孩子实行教育应当从一出生就开始。随后又有不少的教育学家与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在婴儿生下来的第三天,甚至是第四天,就已经晚了好几天。
我国教育学家陈鹤琴曾经说,幼儿时期对人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此阶段习惯、技能、思想、态度情绪等都需要相应的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基础,将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由此可以充分说明,早期教育对人的发展非常重要。不仅是我国关注幼儿教育应当从出生开始实行,国外也有大量的研究说明早期教育应当始于出生。幼儿接受过早教育,在其后期生活与工作方面就会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而这也正说明了实行早期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防止潜能递减
有外国学在研究早期教育的时候就曾经指出,儿童与生俱来就已经具备相应的能力,但是这种潜能会遵循一定的递减法则,如果在早期阶段没有进行理想的教育,那孩子的潜能就会逐渐递减。在此基础上,随后不断有研究人员对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说明,普遍都认为如果不对孩子实行早期教育,将有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潜能递减。在此方面学者经过大量的时间与说明都目的就是为证明重视早期教育可以避免孩子潜能递减。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以前就说过:只要是人所需要的习惯、态度与倾向等,大多都应在6岁半以前的教育培养完成[2]。从这就可以充分说明,不仅仅是国外,我国也对此进行了行营的研究。这些研究都在有力证重视早期教育其实就是防止孩子潜能会随着相应的递减法则出现递减。而要想彻底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家长就需要特别注意0-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对孩子实行教育,通常都认为越早越好,进而可以更好地将孩子治理开发出来,并且取得效果就会越明显,孩子在后期做什么的成功几率相对而言都会大一些。作为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错过了0-3岁的早期教育,也就导致孩子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期,进而孩子各方面的潜能会出现一定的限制性,即使孩子有较为明显的天赋,但是也很难在后天的教育中获得发展。
篇6
1.凡是符合儿童兴趣爱好的知识,他们都愿意学习。因此早期教育必须以引导、启发求知欲为目的,而不是强迫灌输知识。
2.凡是与儿童生活、生存有关的事物,他们都学得快。因此早期教育应和他们的生活相联系进行。
3.凡是儿童能够模仿的行为,他们都喜欢模仿,特别是年龄相近儿童的行为,他们更喜欢模仿。因此,必须把儿童置于集体生活之中,让他们互教互学、互相促进,使早期教育与个人趣味融为一体。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
篇7
自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人本主义思潮在西方形成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而使世人对儿童有了更为全面和完整的认知。儿童从其降生时(甚至于在母体内),他们的生命就被赋予平等的人类个体之地位和权利,年幼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权利也被视为社会成员应得的自由和尊严。尽管婴儿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不上动物,但儿童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在其社会性培育中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是如今的教育现实却是:教养者把对正处于成长期中的幼儿的教育,等同于应试式“知识培养”和掠夺型“智力开发”,对于儿童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中应该包含的“人格”和“品德”的培养则考虑甚少。对此,日本早期教育家井深大指出:“我强烈地感到迄今的教育仅把教育的焦点集中在智力方面,只追求了人的一半的教育,而忘却了人的精神的培养或树人的另一半教育。”他认为,如果教育者仅从增强智力的目的出发去实施幼儿教育是极为错误的,因为这种早期教育也许能让儿童成为某一专业方面的所谓“英才”,但他们却不可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他说:“教育的最重要之处并非是培养以知识为中心的能力,而应从培养精神、培养品德开始。”他强烈呼吁儿童早期教养者“要把忘记的另一半教育置于首位,而可以把智力教育放在第二位。”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迅猛发展,产业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人类社会的这种变化,一方面对年轻一代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提出了很高的标准,另一方面也对年轻一代的社会性养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杂多变的社会生存环境既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漂泊无依、无所适从的迷惑。如今那些社会性发育缺失的年轻人,他们难以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把握自我、难以在社会交往中扮演适当的角色,他们时时产生一种社会适应能力的危机。在对儿童的教育中,要避免这种社会适应性危机将来降临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就应该把忘却的“人的另一半教育”重视起来,加强儿童早期的社会性培养,使儿童的身心自幼年起就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教育和发展。
二、了解儿童生活、应对学习的变化,才能发挥幼儿园教育的主导作用
以往,知识、技能、文化、道德、观念等的传递都是以学校(包括幼儿园)为中心来进行的。学校(包括幼儿园)不仅垄断文化传递的专门权力,而且也垄断着文化传递的专门能力。如今,在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型社会逐步到来之际,这种以学校为中心的文化传递的特权地位受到了挑战,其中心地位正在逐步削弱。
篇8
一、发展幼儿语言是早期教育的关键。
人的智力核心——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思维的发展离不开语言的发展。发展幼儿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儿童早期教育的成败。据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幼儿期是语言急速发展的阶段,这时期儿童对事物的表达能力已大大提高。发展幼儿的语言,主要通过和成人的语言交流。因此,家长应当注意和孩子的语言交流,把增加孩子词汇量和提高孩子理解语言意义的能力,作为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
一般孩子到3岁时词汇量已达1000左右,是语言发展的一个加速期。这一时期的孩子也喜欢和成人交谈,喜欢听别人讲的简短童话、故事、儿歌,并能记住它们的内容。
闹对故事的兴趣已经持续了很久,几乎每天临睡前都会要求我给她讲故事,有时甚至一个晚上要讲好几个小故事,听得津津有味。尽管讲得口干舌燥,但我还是很乐意。通过讲故事,不仅增进了亲子感情,提高了闹的语言理解能力,而且教会了闹很多的学问和知识,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还可以参照故事的内容随时提出一些小问题,答对了就及时夸奖,既能够让闹有很好的互动,提高她听故事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闹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近的一段时间,常常会发现闹在自言自语,有时是拿着本书前言不搭后语地讲故事,也有时是边玩边说一些她自己才懂的话。在网上查了相关的资料,才知道自言自语这种说话的形式会出现在3岁左右的孩子身上,这就是孩子利用语言来调节自己行为的开始。有心的妈妈不妨留意一下,您的孩子是否有时会一边玩一边一个人大声不停地说话,这是他正在运用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呢!不过这个阶段孩子说的话中存在的语病还不少,虽然开始使用一些复杂的修饰语,但言语表达仍是情境性,家长们可千万不要嘲笑他们,以免打击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二、游戏是儿童早期教育最重要的手段。
幼儿期也称“游戏期”,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自我教育和自我治疗的手段,也是发展幼儿智力的最有效途径。
游戏能使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显著发展。幼儿通过游戏,视觉敏感度增大,记忆力提高。游戏可推动幼儿积极的认知活动,并尝试解决问题。
会玩的孩子更适应社会交往,心理也更健康。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运动不仅能促进孩子身体各器官的发育和肢体动作协调,也让孩子很容易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从而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避免厌烦和疲劳等负性情绪。通过运动不但增强了孩子的体质,而且在和同伴一起玩耍的过程中还能让孩子学习到社会交往技能,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以及勇敢、冒险精神。
别担心没有游戏的场地或者缺乏更多的玩具,只要有心,你会发现,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你和孩子游戏的天堂。
在闹的小班课程里有分享阅读的课程。对书里那些短句组成的故事,闹虽然会读,但因为年龄太小的关系,并不是很有兴趣反复阅读。但我却在这套教材里发现了宝贝,那就是为家长准备的针对每一单元的课外指导,那里经常会有一些和课程密切相关的手工或是小游戏。比如那次教的是《村居》一课,说的是有关阳春三月儿童放风筝的情景。我和闹按照手册上教的方法,找了一个塑料袋,然后画上喜欢的图案,用一根包装带把塑料袋的两根拉手扎紧,让闹迎着风向快速地跑。看着灌满了风的塑料袋在闹的牵引下随风舞动,闹比上次爸爸带她去海滨公园放真正的风筝还要高兴。
闹从小就是个不安份的小家伙,从不好好走路,不是跑就是跳,就连走楼梯也很少一级一级地走。针对她爱动和大胆的特点,有时人行道旁有花坛,我就把她抱到高高的花坛边缘,让她两个脚一前一后沿着花坛边缘慢慢地前进,教她两臂张开以保持平衡。当然,我在一旁随时准备保护,安全还是最重要的。
起初她对这个游戏很新奇,兴奋地让我抱了上去,但没走两步,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就急着要我抱她下来。我笑着鼓励她,要专注于地面,同时要尽可能地保持身体的平衡,告诉她这是一个好玩的游戏,哪怕是向前多迈进了一步,我也兴奋得大声夸奖她,并且亲自示范给她看,让她知道只要小心,这样做并不危险。而且在结束游戏的时候,不是一把把她抱下来,而是拉着她的一只手,鼓励她自己跳下来,让她体验冒险成功的快乐。就这样,没过多久,闹就能轻松地独立走完整个花坛的路程,而且,在一些不是特别高的地方,闹甚至不用我的帮助就能一跃而下。
相对户外运动,亲子游戏对场地的要求更小,在家里也能开展。
以水为例,就算是再普通不过的洗澡水,夏天有夏天的玩法,冬天有冬天的玩法,不同的玩法可以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唯一相同的就是孩子的快乐。
冬天的时候,每逢洗澡,就会在闹的澡盆里放上一些小玩具:一把小水枪、几个空甁、一个乒乓球、一个稍大一些的皮球、一块圆圆的小石子,就能让枯燥的洗澡时间变得轻松而又有趣。把水在几个空甁间倒来倒去是闹的最爱,通过这些,我可以有意识地引导闹去感受水在不同载体中的体积变化,也可以启发她为什么再大的球在水里都只会浮在水面上而不会沉下去,而再小的石子也只会沉下去却无法浮到水面上,让她初步体会水的浮力和重力。
现在正值夏季,不用担心洗澡时间过长会让孩子冻着,所以,就在不久前,为闹洗澡的时候,替她制造了一个小小的惊喜。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用一个韧性够强的塑料袋,在里面灌满温水,把袋子扎紧,然后游戏就可以开始了。我给了闹一根牙签,让她随意地在袋子上扎几个小洞,然后教她用力挤压小洞的周围。当一根根水柱随着闹的用力四处喷射的时候,闹的笑声充盈了整个卫浴空间。游戏不仅让闹体会了玩水的乐趣,还让闹知道了喷泉的形成是由于压力的作用。一个小小的游戏可以玩上很久,当袋子里的水少得不够喷射而出了,我引导闹脱下鞋子光脚踩在还剩一部分水的袋子上,让她的小脚去感觉随着压力的不同柔软载体形状的相应变化,相信一定会给闹留下很深的触觉感受。
游戏,不仅锻炼了闹的胆识,给了闹无穷的欢乐,更让闹变得更聪明更活泼。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想要提升你们在孩子心目中的魅力值吗?那就尽情地和你的孩子一起玩吧!你的孩子一定会更加喜欢你的!
三、促进幼儿左右脑均衡发展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重点。
人们任何学习过程都是由右脑的感觉输入,到左脑的思考整理,左脑再将整理的结果反馈给右脑,引导右脑发挥观察力及想像力,不断吸收更多、更实用的信息,然后左脑再进行推理、思考。如此不断反复,才能使人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加强幼儿的左右脑开发,使其均衡发展,是幼儿智力提高的根源。
目前市面上针对幼儿左右脑开发的书非常多,程度深浅都按年龄段划分,可供家长选择的余地也非常广。我很青睐于这一类的书本,对于里面的题目基本上都是以直观图形的方式,题型也很广泛,有找影子的连线题、有判断类别的分析题、有影像记忆题等等,类似于闹幼儿园里的杰利卡教材,从语言、演算、辨别、分析、推理和观察、认识、协调、思维、记忆等多个方面,采取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快乐教育方式,将各个年龄段儿童需要掌握的知识融入到游戏、绘画、讲述等练习中,从而达到全面均衡地开发幼儿左右脑的目的。象闹这样好动、经常耐心不够的孩子,一拿起这样的书,却可以专心地做上半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常常是我反过来劝她好几次才会停下来,可见其受闹欢迎的程度。
如果您家里的小宝宝正在学习数字,那么有一种数字连线的书本非常适合。它按照难易程度分类,简单的可以选择1-10个数字连线、较难的有1-20个数字连线甚至1-50的数字连线。要求孩子按数字的顺序依次连线,完成后是一种动物或是物品的图象。这时它又变成了一本涂画书,可以让孩子自由地用喜欢的颜色去装点它,可谓一书两用。这套书很能够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孩子在有趣的游戏中轻轻松松地认识了数字。
闹在十七个月大的时候就能够背诵1-10个数字,但却从未教她认识这10个数字。自从发现了这本书,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回来送给了闹。闹对此据然挺感兴趣的,没过多久就认识了这些数字。为了巩固这几个数字在闹脑海里的印象,每当闹想给爸爸打电话的时候,我就要求闹自己按号码,我在一边慢慢地念出电话号码。当然,起初的时候,我会放慢念的速度,等闹准确地按下前一个数字后再念下一个数字,避免闹因为觉得无法完成而泄气。
还有一类是走迷宫的书,也是我和闹所衷爱的。复杂的迷宫会引起幼儿想要积极挑战的意志,达到目标后会感受到强烈的成就感,尤其是立体的迷宫可培养眼睛对看不到的空间进行推测和预测的能力,有助于空间知觉的发展。
当然,不管是做游戏还是玩玩具或是看书,家长们千万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和兴趣,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不感兴趣的东西,即便是孩子感兴趣的,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也一定不要轻易叱责孩子,多一些启发和鼓励,和他一同体会克服某个困难的全过程,帮助他树立起自信心,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不仅会让孩子从此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在这一点上我就有深切的体会。大家都知道,拼图是一种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认知性游戏,对孩子的感知力、注意力、观察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都有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作用。在闹二岁左右,我就为闹准备了一套米老鼠图案的木质拼图,一共只有大小不同的七块,形状也只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三种。
最初的时候,闹很喜欢,拿起来敲敲打打,我也不强迫她拼,觉得反正年龄还小。到了快三岁时,我开始教闹拼图。很奇怪闹学别的东西总是又快又好,但对这个拼图总是拼不好,简简单单的七块木头,闹照着样图也无法完成,常常是今天教会了,过几天又忘了。不仅如此,闹还经常不认真,拼着拼着就拿木块造起了“高楼大厦”,在我的训斥下才会重新苦着脸拼起了图。而我也是越教越没了耐心,教着教着就不由自主地大声批评,令闹很受打击。
篇9
户外活动的时候,俊俊一定要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丝毫没有听从老师指令的意识。小朋友们进行集体体育活动,俊俊根本不愿意参加,很随意地自说自话地离开集体,老师怎么叫都叫不回来,常常是费用三寸不烂之舌、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拖回来。可是,只呆了一会儿,俊俊又自顾自地跑开了。
小朋友都午睡了,俊俊对老师的劝说置若罔闻,一个人光屁股绕着教室跑……害得老师跟在后面追,生怕他影响其他孩子的午睡。最终幼儿园专门指定一个老师守在他的旁边,又哄又骗才睡,否则就大喊大叫。
任意攻击他人的俊俊
俊俊的攻击更是让老师防不胜防,头疼无比。小朋友的玩具,只要是他喜欢的,就一定要到手,小朋友不同意,他立刻就一个巴掌上去。老师在一边制止,他竟然也会一脚踹过来。任何惹他不高兴的事情,他都可能随时出手相向。听他妈妈说,在家里他甚至将外婆的门牙都打断过。
随心所欲的俊俊
上课时,如果是俊俊感兴趣的内容,他会很专注,很投入地跟老师互动;但是,只要老师的注意力不在他的身上,转移到其他小朋友那里了,他就不乐意了,翘椅子,发怪声,甚至还会离开集体,自己一个人到玩具橱那里玩玩具了。
俊俊妈的教育观
俊俊妈妈是个留学归来的硕士,很有自己的教育观。
俊俊妈妈告诉我们,她怀孕的时候就对俊俊进行胎教,每天听音乐、讲故事,还注意吃得营养,俊俊生下来有8斤重。俊俊还是婴儿的时候,她就买了水族馆的年卡,每周都带着俊俊去长见识。家里还有一个很大的玩具橱,里面放满了学习用具和玩具。俊俊很小就参加了各种各样早教机构的培训。
妈妈挺自豪,俊俊会数数,认识很多字。
最后,妈妈很轻描淡写地补充了一句:“俊俊在自理能力上还有一些欠缺,希望老师多费心。不过,我相信长大了俊俊就会好的。”
听了我们介绍俊俊在幼儿园的表现,俊俊妈妈很不以为然,她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俊俊聪明,幼儿园学的东西都会了,所以才会出现那样的情况。反过来,俊俊妈妈建议老师教俊俊更难一点的内容,以吸引他的注意力。
俊俊妈妈说:学习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事情,过段日子俊俊会适应的。
看来,俊俊妈妈的教育重心是在“学什么”上面,至于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遵守规则的意识,她认为关系不大,孩子长大点就懂了。
老师的做法
我们邀请俊俊妈妈来幼儿园,观察俊俊的表现。半日下来,我们跟俊俊妈妈的沟通就顺畅多了。她开始意识到自己教育的偏差——俊俊的行为习惯不仅影响到班上其他孩子,更影响了俊俊今后的学习与发展。
至此,俊俊妈妈开始与老师配合对俊俊进行行为习惯的教育。每日,母子俩早早来园,妈妈亲自带领俊俊向老师问好。在家,做通了外婆的工作,开始让俊俊自己吃饭,自己学习,而非时时事事有人陪伴。
同时,妈妈开始对俊俊提出要求和指令,让俊俊尝试听从他人的指令。按照老师的建议,家里其他人对俊俊的要求也和妈妈保持一致。
俊俊的变化
半个学期下来,俊俊改变了不少。在行为习惯方面,让老师特别头疼的睡觉问题有很大的改变。这得益于妈妈在周末也让俊俊在午睡点休息,平时晚上让他养成按时入睡的好习惯。在幼儿园的午睡,俊俊虽然还需要老师的陪伴才能入睡,但入睡比以前快很多。在课堂上,俊俊的注意力比以前集中了,愿意听从老师的指令,也愿意倾听其他小朋友的发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俊俊也会尽力克制,不再乱发脾气,甚至学会想办法解决问题,与同伴交往会用商量的口吻来解决矛盾,攻击明显减少。
我们的观点
篇10
生态教育(Ecological Education)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而将生态学思想、理念、原理、原则与方法融入现代全民性教育的生态学过程。笔者将“生态教育”具体理解为两层含义:一是通过生态教育使全社会形成一种新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世界观、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实现人类、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二是教育回归自然,力求生态,重拾生态与教育之间的平衡。本文笔者着重强调的是第二层含义。
二、早期教育的内涵理解
广义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但随着教育含义的进一步延伸,早期教育所指向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并不局限于幼儿时期的学习,甚至扩展到小学阶段的学习。
三、生态教育对早期教育的启示分析
(一)背景分析
1.教育的功利性
一是教师多强调头部智力,忽视四肢活动;二是家长多心态急功近利,少循万物皆有序。现在家长多主张过早地、长时间地专注于“记忆”和“思考”活动,这样满足了家长的欲望,却让孩子们感到疲倦乏味。殊不知,一个生命中的头七年是建构物质身体的关键时期,这个生命如果在没有节奏或韵律的环境中成长,处于一种被扭曲的爱的压力下,孩子的学习意愿会降低,一旦如此,教育将违反人类的本性,如果本末倒置的给予太多认知性的脑部思考,后果将得不偿失。教育作为当今社会相对公平的培养选拔人才的方式,力求培养全能型人才的信念更是屡见不鲜。很多家长与教师不顾孩子的感受,将学习的包袱施加在孩子的肩膀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成为孩子周末的家常便饭,从此学习无关兴趣,只有压力。
2.社会道德伦理的溃败
生态教育可以唤起教育价值观的彻底改变。作为教师,考虑到荣誉与班级考核密切挂钩,不得不将负担分给学生,肩上的书包越来越沉重,作业量越来越繁重,时间被学业压力所霸占,久而久之,孩子丧失了天性;作为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思想越来越被父母所重视,关心沦为“要求”。孩子的生活里充满了不幸,孩子成为了考试的机器,没有思想,没有灵魂。
3.素质教育的缺失
尽管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弊端依然存在。成绩虽然不能代表一切,但却是人才竞争社会里相对公平的形式。但从早期教育角度来讲,更容易在素质教育方面有所突破,将属于儿童的自然本性和纯真还给他们。
(二)启示分析
1.及时施教,抓住关键期
生态教育的实施应当抓住关键时期,早期教育为实施生态教育奠定了前提条件。早期教育与生态教育应该相互融合,对于早期教育的对象来讲,学生大多是幼儿与小学阶段的儿童,心理与行为可塑性强,因此进行生态教育应该从小抓起,实施早教。寓“生态教育”于“早期教育”中,德国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创建地华德福教育体系中早已体现,孩子的玩具是由木和铁制作而成,校园大门是破旧的,教室色彩是色彩缤纷的……利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教师与家长给予及时且必要的生态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2.解放孩子的心灵
对于早期教育中的孩子来讲,他们的童年应该是五彩缤纷的,不应该偷走属于孩子们那份蔚蓝的天空。即便是升学压力,人才竞争也应该到了中学阶段才是他们所担忧的问题。幼儿期的孩子就应该与天地、与大自然接触,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不应该整天面对眼前的课本,背不完的古诗,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培训班。如果把他们最珍贵的童年时光都剥夺了,那么这才是教育的悲哀。生态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孩子的手和脸沾满泥土和污垢并非是坏事,教育者应该清楚大自然赋予儿童的更多的是在探索中寻求到的乐趣与信心。
3.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
著名教育家博士李镇西教授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刻也不会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大多数的父母与教师都是七零后、八零后,他们在小时候所接触到的自然是最纯真、淳朴的教育资源,而现在的父母却要求自己的小孩接触各种高端的教学设备,时常扮演着“拔苗助长”的角色,没有想想最有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最便捷的教学设备不是先进的机器,而是生活,在生活中教育孩子是最自然的教育方式:在做饭中教导孩子珍惜粮食的道理远远比让他们死记硬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更有效;在打扫卫生中教会孩子爱护卫生,保持干净远远比强迫他们做家务更有效;在散步时看见油菜花向孩子讲解雌蕊与雄蕊的知识远远比在教室里看着课本学习知识更有效。教育源于生活,教育源于生态,学会利用身边的一草一木作为教育资源,这才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或者家长应该具备的。
4.保护天性,维持和谐
生态教育强调尊重孩子的完整性和独特性,开发其潜能。儿童的求知欲相当强烈。一般来讲,早期教育除了通过一系列的教具教学以及游戏教学和必要的课本教学以外,还能通过生态学的角度实施教育,学会让孩子放下手中的笔,眼睛远离智能机器,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中去,去亲近自然,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我们会发现,孩子在原生态的状态下遇到的问题,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对知识的渴望度也越来越高。这种氛围下,孩子的身体、心灵乃至灵魂都呈现一种无污染的精神状态,从而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学习。
篇11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都会常去参加英语角来提高口语,在看到老外时能主动的给老外打招呼,训练自己的胆量。对于幼儿仍然如此。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家长可以在家里设置英语角。根据事物的分类把家里分为不同的区域。在家里的房间外都贴上一些有益于孩子学习的卡片、音标图。让孩子有个直观的感受,其次在一些较为明显的地方如:厨房、卫生间、卧室贴上应有的英文解释,如:kitchen、washroom、bedroom、table……。在表达动物区域可以适当贴上动物的头像,在旁边加以“dog、cat、duck、dolphin…… ”等等。让孩子知道其正确的拼读方法。形成总体的印象。在英语角中还应要求幼儿能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会话,如见面要说“Hello,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分手要说“Goodbye”等等。形成日常的习惯。除此以外,还应该给幼儿设置出西方的一些节日场景的表述。
二、在家庭早期教育中,发挥启智教育的作用
卢梭认为,植物靠栽培而成,人靠教育而成。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无法选择的、必然的第一任教师。启智教育的关键是因材施教,根据各自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对父母来说,应该注意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幼儿语言往往反映幼儿思维发展状况,其智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表现。研究发现,3—4 岁幼儿已经发展到了学习语言的“成熟期”, 一般来说, 3 岁半的幼儿可以理解大约2000句话,并能按照标准语法表达句子,这种能力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听周围人讲话,耳濡目染。这里也突显了环境的重要性。曾经我做过一个实验,用英文给孩子讲一段小猪与小狗的故事。(当然后来用中文翻译过来了)。在故事中我反复提到了The little pig and the dog,在故事讲完以后,我让孩子说出故事中的主人公时,小家伙居然能正确的发出这两个音“pig” “dog”.这让我感到十分意外。虽然还不知道这两个词的确切含义,但说明他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在认真思考,开动脑筋。幼儿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只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他们可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掌握跟英美人完全一样的英语,这是成年人根本无法比拟的。所以家庭早期教育应该有意识地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加强关键期的教育,促进其特长的发展。这也是启智教育中所获得的良好效果。
篇12
米德指出,这是危险的决定论观念,与脑科学的研究并不一致。事实上,并没有研究证据显示,“前3年是一扇独一无二的发育之窗,一旦孩子过了3岁就关闭了”。人脑的适应性其实非常强,一直到老年都还在发展。研究者还没有获得有关脑发育的足够知识,还不能判断玩具和早教课程是否对孩子有帮助。“我们远不知道怎样培育一颗更好的脑。”
夸大早期教育重要性的直接后果便是浪费家长的大量金钱。据《财富》杂志报道,仅2005年,美国父母花在这方面的钱就多达25亿美元。很多早期教育产品都在渲染所谓脑科学研究成果,且价值不菲,如一套12张碟的DVD《小爱因斯坦》售价179.99美元。米德认为,这些钱不如存起来用来给孩子上大学,或用来满足家庭其他需要。
另一方面,夸大0-3岁教育的重要性则让学校有了推脱责任的借口。当前,建立教学责任制、缩小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是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但夸大早教的重要性则会让人以为,儿童的学习能力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就像电脑一样被“初装”了,难以有所作为。就像理查德·罗斯坦恩在他的《阶级与学校》一书中写的那样:“学习成绩的阶级分化,在孩子3岁前就存在了。”事实上,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更多是由低效的学校教育,低质量的课程以及糟糕的教学带来的。
篇13
儿童时期的音乐活动是音乐、语言、形象、律动等艺术行为的综合方式,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歌谣和游戏性的活动以及形象的语言来发展儿童各方面的音乐能力。通过儿童能够接受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生动的语言和形式,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进行视唱练耳各个教学环节的感知和分辨能力的训练。比如说:在视唱训练上,教师要用丰富的语言,生动的音乐故事,像“小蚂蚁搬豆”,“唐老鸭的故事”等等,极大地调动了儿童的学习兴趣,从而拓展了儿童的想象空间,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鼓励与夸奖
针对儿童这样的教学主体来说,教师首先应做到的就是要有一颗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对儿童所进行的知识交流、情感交流,都要采用孩子们能够接受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去与之交谈,使其认识到问题的所在。但有些家长对孩子没有耐心,挖苦、讽刺甚至动手打骂。家长和老师都应看到孩子们进步的一面,多使用一些赞美和鼓励性的语言,比如“你真棒”、“真聪明”等,来增强孩子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不断进步和发展。
3、挖掘其潜能体验
柯达伊认为“只要有正确的指导,儿童可以开发的潜能是无限的”。成功教育是通过孩子们对成功的向往和体验,是引导孩子们不断有意识地去积累成功因素、走向成功的过程。但是,在绝大多数现实的教育中,孩子们往往感受不到快乐和骄傲,往往把成功的准备看作是老师、父母“要我做”的负担,而没有“我要做”的愉快。施教者必须调动儿童认知和创意的主动性,使其大脑进入兴奋状态,才能将认知和创造力推向一个高峰,开发出儿童智慧的潜能,使其得到成功的体验。
在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中,应该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表现的机会。可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提问方式,对回答问题的孩子要因势利导地给予表扬和鼓励,比如“真勇敢”、“唱的真好”、“想象力真丰富”等语言,使孩子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4、发挥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