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筑施工项目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通过了解市场人才的需求现状不难发现:与建筑相关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一线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少之又少。为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改革时可以将施工图的识读当做切入点,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顺序,把建筑工程细分成各个分项工程,把分项工程作为主线进行项目教学;除此以外,还可以把教学项目进一步划分成多个教学模块,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把教育、学习、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还能促使建筑工程施工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不断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只有不断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才能为在校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实习环境,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实习实训基地作为一个技能训练的场所,其一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环境,帮助学生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以及专业素质;其二也可以间接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其三可以为职业资格、技能等级鉴定及职工岗位培训或再就业培训提供场所。为了确保学生在进入工作之后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环境,要加快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并且选取管理科学、技术水平高且工作环境好的相关企业,与其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交流。此外,要确保每一位在校学生至少有半年的顶岗实习时间,并且参与至少一项的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实践锻炼,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做到顶岗实习。
篇2
一、施工技术管理方面:
一个工程项目往往施工工艺复杂,各施工工种班组多,因此在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①必须做好技术的组织管理工作,以保证有组织有汁划的施工。在人的因素方面要具备合格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技术指挥系统,在技术装备方面要有先进和配套的施工机具、设计图纸和说明,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要有明确的技术要求,要注重有关结构 新材料和新的工艺技术的试验,检验工作及成果.
②在技术管理工作的环节方面,首先要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第二要严格进行施工过程中有关各项规定要求的贯彻执行和监督检查工作。其次要抓好验收、总结和提高工作 ③ 要进行施工图纸的学习和会审。施工图纸是施工的重要依据,尤其是高层建筑,由于技术复杂,土建和水电交叉作业频繁,更要做好图纸的学习与会审。要求土建承包单位与各处分包单位共同核对图纸,协商施工配合事宜,并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设单位、设汁单位共同协商,谋求解决办法,以保证施工正确无误。④要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参与施工的人员在施工前了解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科学地组织施工,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作业的一项重要制度。技术交底的内容除了设计图纸外,还有施工组织设汁、施工技术措施、安全措施、规范要求、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等,对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项目中的有关特殊要求,更应详细地交待清楚。⑤ 加强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工程技术档案是施工活动的各种原始记录,是全面考核建设果,检验设汁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文件,因此必须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竣工技术档案主要包括:竣工图、设计变更记录、结构工程验收记录、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沉降观测记录等。其中竣工图应在施工过程中,随着每一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分阶段绘制为好、竣工后除了移交建设单位还要报送城市建设档案馆和上级主管单位。
二、质量管理方面
质量管理是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项工作的总称。对于现代建筑施工,特别是大型复杂的公共建筑的施工,存在着复杂的纵横关系,非一个施工单位能够保证整个建筑物全部功能的质量。从设计、施工一直到竣工使用,必须将参加建设的所有单位组织起来.统一协调,分工合作,才能建立起保证体系,确保建筑产品的全部功能质量。因此,要明确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计划,建立质量岗位责任制,要针对不同建筑产品的特点把好关键部门和重要环节的质量关。
三、后期施工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后期管理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后期施工管理面临着工期紧、工序多、工种多、投入劳动力多、机械多、材料的规格品种多、各工种交叉多、配套工作的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等问题。因此,做好后期施工管理,确保整个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工,是工程总承包单位经常遇到和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为此,可以从组织、技术、管理、经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建立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组织机构根据项目的特点、规模、专业性质等要求设置,做到因岗设人、办事高效、结构科学合理,并层层分解目标,落实责任,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都是实际中有力的组织措施。
在管理措施方面,则是要求项目管理者统一思想,并且各参与方的管理目标应该保持统一,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控制,如做好工作面的安排和控制,做好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供应,及时检查工序质量,搞好工序交接检查,进行成品保护,处理好交叉施工的安全防护以及文明施工问题等等都须统筹安排。此外,在后期施工管理中,还可以采取适当的经济措施促进管理工作,如在施工班组内部采取适当的奖罚措施,可以有效地激励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四、目标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上的应用
目标管理运用到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上,可以使其外延扩大,发挥出重大的作用。
4.1有利于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在公司中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主要是以施工质量目标管理为中心,尤其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指导书、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采取的多项施工技术措施。防止质量问题发生,对体系中各要素责任人的质量责任也有着明确的要求。同时也可以对质量保证体系中存在的不完善管理接口和管理制度作相应修改,直到完善为止。
4.2有利于科技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实施质量目标管理。控制质量状态对科技进步与发展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科技领先是质量目标实现的保证,反过来说,质量目标的要求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同样在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上也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象屋面的防水、外墙砌体材料、幕墙材料的使用等等都应有可靠的技术方案和措施,否则质量目标的实施就难以实现,品牌工程就无法创建。
4.3有利于质量成本的降低。
质量管理目标的推行,对工程质量目标的确定、项目班子的配备、管理人员的责任、工程质量的控制、各种材料管理等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尤其对工程质量的返工、返修均明显得到了控制,把质量隐患消灭在施工过程之中,从而降低成本的支出,这在一定程序上改变了原来工程竣工时,为求形式上的质量等级,而大量返修及加水分,不讲效益的不正常局面。
4.4有利于员工质量的意识的改变与积极性的发挥
传统的管理从责任上看比较明确,但各部门的质量意识存在差异。如项目经理的考虑偏重于效益和进度,而具体施工人员的考虑偏重技术的实施,至于质量的好坏是质检人员的事,在推行了质量目标管理和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之后,各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能够明显的提高,把原来的狭义的质量观念上升到了广义的质量观念来认识与理解,有利于加强现场的质量控制,再加上责、权、利的相互挂钩,从而使员工的质量意识有一个质的飞跃。
五、改善国内技术创新的宏观环境
增加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实施企业退税补贴、提高财政科技投资支出比重、高度重视科研成果产业化及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等政策手段,建立起高比例研发投入、高素质科技人才、高水平研究机构间相互促进的正反馈机制,全面提升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
以我国企业的高技术水平和低成本优势迫使跨国公司发展本地供应网络而不是建独资企业,在成为其价值链一部分的过程中获取其技术溢出。
同时,通过严格的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政策措施在外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竞争强度,使跨国公司在高水平竞争压力下主动本土化,增强对我国企业的技术溢出。
六、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各因素的控制
6.1影响工程质量―― 人为因素的控制
在工程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就是――人。为了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处于有利位置,首先要了解人为因素在哪些方面会影响施工质量。首先,会影响工程质量的人为因素就是,施工企业人才技术力量及领导者的能力。较高领导能力的领导者会通过强有力的决策及工作,将工程组织机构的健全、将管理制度完善、提高技术人才比例等等为工程施工质量做好前提保障。其次,人为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还有建筑工人操作方面。违纪违章、不履行安全措施、安全检查不认真、任意使用规定外的机械装置、不按规定使用防护用品、等等方面都将影响工程质量,因此人的控制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首要因素。
6.2影响工程质量――施工材料的控制
材料质量是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工程使用原材料不符合规定,工程质量不可能符合要求。因此,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不仅在施工前对材料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材料质量,以此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对于材料的控制,首先要对材料供应商常见进行必要的审核,选择具有资质的供应厂家进行材料的供应。其次,要对进场原料进行必要的检验,包括:质量检验报告单的检查、外观的检查、理化检验的检查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检验来保证进场原料的质量。
6.3影响工程质量――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
篇3
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涉及如下六个要素:工程承包的工作范围;工程工期;工程成本;工程质量;工程施工组织;顾客满意度。
六个要素中,顾客满意度是施工项目管理的目的,在最合理的工期、最好的工程质量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实现最优效益是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
为了提高顾客满意度水平,我们在施工项目上组织和安排计划过程中。首先要对顾客的需求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市场对本工程项目的需求和业主对本工程的要求,工程项目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通常可分为两类:即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和附加要求。
基本需求包括工程的范围、进度、质量、成本以及必须满足的法律、法规要求等;附加需求常常是要求施工单位给予支持方面的要求,例如建设和生产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等。
在基本需求的要素中,质量、成本、进度三者是互相制约的;当进度要求不变时,质量要求越高,则成本越高;当成本不变时,质量要求越高,则进度越慢;当质量标准不变时,进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导致成本的增加。
这里应单独提到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和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要素息息相关,出了安全事故不仅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同时也必然影响工程进度,影响工程质量,加大工程的成本,所以安全施工是确保完成工程项目目标的必要条件。
因此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谋求多、快、好、省的有机统一,或者在任务一定的情况下,好中求快,好中求省,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施工中要搞好协调,统筹兼顾,尽可能使顾客和我们自己都得到满意。
3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关键措施
3.1施工项目的组织机构管理
施工项目组织机构管理与企业组织机构管理是局部与整体关系。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功能,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水平,以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企业在推行项目管理中合理设置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高效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机构的建立是施工项目管理成功的组织保证。首先要做好组织准备,建立一个能完成管理队伍,令项目经理指挥灵便、运转自如、工作高效的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供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一个好的组织机构,可以有效地完成施工项目管理目标,有效地应付各种环境的变化,形成组织力,使组织系统正常运转,产生集体思想和集体意识,完成项目部管理任务。
组织系统能否正常运转,首先要看项目部领导核心——项目经理。选择什么人担任项目经理,看施工项目的需要,不同的项目需要不同素质的人才。项目经理应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领导才能、政治素质、理论知识水平、实践经验、时间观念。
3.2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
为保证工程项目各项工作、各工序及项目各要素能够相互协调,保证所需的各个施工过程能够统一管理,项目要统一编制项目计划,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各种施工方案,质量计划、环境管理方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等一系列文件,通过以上文件的实施运行,控制整个项目计划的实施。
3.3工程施工项目的时间进度管理
为了保证能够按时完成项目的全部施工任务。首先要保证各工序等各个施工过程按时完成,保证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按时完成,项目需根据工程先后排序,估算各工序的施工时间,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并按计划严格控制。
3.4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施工企业对项目实行的是工程项目制造成本管理的控制,这就要求项目经理对工程施工的每个要素环节都进行成本支出控制,为了确保完成项目的总费用不超过公司制定的制造成本控制预算。所以项目要编制资源采购计划,进行成本估算,形成成本预算,按分项、分部工程控制成本支出。制造成本控制主要控制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项目管理费四项费用。
3.5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首先要满足工程所执行的验收标准,并且要达到顾客所需的质量要求,为确保项目达到顾客所需的质量要求,为确保项目达到其质量目标,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的每一个过程。对于各个施工项目就是严格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项目开工即编制质量计划,确定质量保证措施,进行各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3.6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可能遇到各种不确定因素,要将这些不确定因素的有利方面,尽量扩大并加以利用,将不利方面带来的后果降低到最低程度,项目要采取一系列的风险措施,不论是工程进度方面,成本控制方面,工程质量方面等都要采取措施,以弥补损失,扩大目标成果。
3.7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管理
所谓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
3.7.1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即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熔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3.7.2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事故的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物的管理方面,去分析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3.7.3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它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
结束语
篇4
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工作非常复杂,并对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重大的影响。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建筑行业各项法规不断得到完善,各项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化、制度化,针对建筑行业的生存现状,强化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是建筑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必然之路。第二,通过工程成本核算工作,能够有效获得相关管理信息,减少了资金浪费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
2工程项目成本核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我国会计行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具体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具体来说,其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会计核算制度有待完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内容不够清晰、明确;缺乏对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有效的监管,具体内容如下。
2.1会计核算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导致企业经常出现不能对实际成本开支进行有效的控制的状况,不仅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更不利于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就以建筑行业市场为例,施工企业的规模和专业技能水平差异非常明显,会计成本核算的基本制度也不够健全,导致很难在实际成本核算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成本开支也得不到有效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2.2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内容不够清晰和明确
以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为例,在企业会计进行项目成本核算过程中,经常出现核算内容或概念含混不清的情况,比如施工过程中的直接人工费用成本核算,内容只包括实际建筑施工人员和运输人员的劳动报酬,而在实际核算过程中往往将采购人员、搬运和装卸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的报酬核算在内。而工程项目核算内容的不确定性也影响着成本核算的实效,不利于企业积极效益的获取。
2.3缺乏对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有效的监管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是一项繁复、系统的工作,部分企业并没有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令实际成本核算工作只是走过场、走形式,其工作逐渐流于形式,各个部门的态度也是应付了事。缺乏对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有效的监管非常不利于企业控制项目成本,最大化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3开展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路径
3.1给予工程项目核算工作足够的重视
想要开展好工程项目核算工作,首先必须要正确地认识工程项目核算工作,给予其足够的重视,理解会计核算工作的精神本质。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合理规划,选择合适的工作方法,将会计核算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保证会计信息记录工作的清晰、准确。与此同时,还要准确核算会计信息,并及时对会计信息进行反馈,从而能够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准确、完整和真实的会计信息,为企业能够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而为建筑施工企业的高效发展夯实基础。
3.2完善会计核算机制,做好跨期成本分摊
在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的落实过程中,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这些都是导致会计核算结果不准确的原因。为了能够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施工企业应对会计核算机制进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同时,还应结合施工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只有会计核算机制完善之后,才能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这项工作能够更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合理化。此外,施工企业还应建立监督管理体系,对工程项目核算工作进行强化,从而使相关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工程项目核算工作能够顺利展开,进而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实现企业的高效发展。将应计入工程成本的各项费用,区分为哪些应当计入本月的工程成本,哪些应由其他月份的工程成本负担。将每个月应计入工程成本的生产费用,在各个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工程成本。
3.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
可以说,工程项目核算人员专业素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工作质量的高低。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在招聘过程中,应抬高会计人才招聘的门槛,引进专业的会计人才。其次,定期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再次,会计核算人员应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加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技术交流。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应采取考核上岗的制度,只有经过考核合格的会计人员方可上岗。此外,施工企业还应建立有效的交流平台,定期组织这些会计人员对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进行讨论,融合多方面的意见,从而找出行之有效的会计核算方法,加深他们对工作的认知,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和技能,进而促进企业的工程项目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3.4转变工作理念
首先,应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重视,强化会计人员的工作理念,使他们能够对工程项目支出进行严格把控,从而减少企业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转变工作理念,将工程项目的管理精神真正落到实处,要做到把成本控制作为工作的重点,以自检管理为工作的中心,开展好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把预算管理作为开展相关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项目成本控制、预算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工作的共同进步,才能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标。
4结论
总而言之,通过开展好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工作来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高效发展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虽然,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只要建筑施工企业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创新工作理念,对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就能促进其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他们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从而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徐文成 单位: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5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体系中只要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所涉及的相关利益都可能成为评价主体。这必然包括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等等。不管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估主体是谁,都要遵循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
2.1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目标性原则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对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企业管理组织要现代化,尊重科学的组织行为,明确企业的组织功能,协调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实现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团队的工作效率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管理手段上要先进化,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的实现。建筑施工项目的目标性包括建筑施工项目的过程性目标、建筑施工项目的约束性目标、建筑施工项目的结果性目标,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绩效评价必须要以各级项目作为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基本依据,对建筑施工项目的目标实施状况作为基本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工作不脱离施工项目所要求的基本轨道。
2.2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系统性原则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过程一个极为复杂的管理系统过程。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系统的运动过程在运动过程中有三部分构成: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者、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对象、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手段。将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放置在特定的建筑施工项目环境中,就会产生新的功能。看待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过程必须要将其放置在系统的运动过程中来,才能从根本上解释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全部内容,发现该项目的本质特征。在现代管理机制中,要求管理系统对象时必须遵循整体性原则、绘合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环境相关原则等五项基本原则。要求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必须要从其整体出发,注意系统内部各方面之间的联系,分清层次,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管理内容进行及时调整,处理好项目内部和环境的关系。
2.3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公正、适时原则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过程中,要求评价机构要公平、公正、求真务实的对相关的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进行有效的评价,任何人或者单位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不得营私舞弊,有任何主观偏好。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评价机构或者企业自身或者个人,都要定期或者不定期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而且必须适时、有效,将其作为提升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能力的一种监督与促进手段。
3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六个方面构成,本文主要围绕着项目财务管理绩效、项目技术管理绩效、项目质量管理绩效三个方面建立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1建筑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指标项目的财务管理绩效考核是为了满足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实现企业的盈利。这需要在提高企业施工项目的利润、降低项目成本、资金流通的流畅等方面下足功夫。在制定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必须要对项目的资产运营状况、项目的效益状况、项目的成本管理状况等方面进行有效地体现。
3.2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绩效评价指标项目的质量管理手段主要包括施工质量检验和工程质量评定两个方面。项目的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时对项目的质量评定标准和方法的制定,对项目的各个分支及工程进度的质量评价。需要在项目管理的工程合格率、优良率、返工损失等部分予以充分考虑。
3.3建筑施工项目的技术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每一个建筑施工项目都存在着技术上的客观可行的施工方案,项目的技术管理方面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施工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实现建筑施工项目目标的实现。建筑施工项目受到新技术推广项目数、自主研发新技术等指标来评价施工项目的管理绩效。
篇6
施工项目管理是指围绕工程项目,参照施工合同,遵循项目自身规律,合理分配资源,科学配置各个生产要素,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可以将施工项目管理理解为对控制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和经费投入的过程。提升施工效率,实现项目目标是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工程项目是项目管理的主要对象,因项目自身具有一次性,因此,项目管理应依据合理的工程理论和有效的方法来开展。生产要素有工程材料、机械设备、工程人员、施工技术和资金等,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且存在交叉点,这也说明项目管理具有系统性。
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创新策略
3.1施工技术管理
3.1.1前期准备
在前期准备阶段,我们应从全面做好技术施工的设计工作,并严格参照施工计划实施各个环节。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严格参照国家相关标准以及地方规范,切实保障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和安全。同时,还应针对施工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使其明确施工工序和任务,贯彻落实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科学分配管理人员,全面准备,进而为后续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3.1.2施工过程
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如果频繁出现各种问题,我们应首先检查设计方案,这是因为设计方案是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它的合理性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成本投入。在制定设计方案时,我们应提前收集与工程项目相关的资料信息,并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可行性。只有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进而打造优质工程。
3.1.3设计阶段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图纸的技术含量最高,它要求委托专业性较强且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技术人才负责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施工图纸直接决定着工程进度和最终的工程质量。科学的施工图纸可减小人力、物力等投入,增加经济效益。
3.2施工项目管理
3.2.1人员管理
人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对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因此,为确保施工进度如期进行,进一步改善工程质量,工程施工单位应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增强团队凝聚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知识过硬的施工队伍。
3.2.2材料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不仅需要较多的人力,还需要大量的工程材料。通常,工程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并将施工材料和具体的工程设计标准进行详细的对比,只有审批合格的工程材料,才允许进场,避免在施工现场出现劣质材料。同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质检人员应对其进行复检,主要检查工程材料的种类、规格等指标。另外,还应认真审核复检报告,避免审核形式化,切实
保障工程材料的质量。待工程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应依据供应商、种类、规格等分类堆放,并指派特定的人员看管施工材料。如若发现存在质量瑕疵的工程材料,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只有保证工程材料均达到质量标准,才能进一步保证工程质量。
3.2.3机械设备管理
在大规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应用大型机械,一旦出现机械故障,可能会中止施工,延长工期。为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我们应加强维护,及时更换陈旧、落后的机械设备,有效处理故障机械,注重日常保养,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从而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3.2.4投资管理
建筑工程是一项繁琐、长期的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流动性较大且施工任务繁重,而这一切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政府投资、银行信贷是建筑工程的主要资金来源,近年来,部分居民住宅工程逐步实行业主自行筹集的模式,因此,我们应加大对工程投资的管理力度,注重投资管理。
3.2.5质量管理
一直以来,质量和安全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亘古不变的话题,也是工程项目的灵魂,只有保证质量和安全,才能实现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进而为城市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通常,在施工前期,我们应结合建筑工程的特点编制施工计划,开展统一的组织协调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建筑工程更加复杂,如若仅仅依赖施工单位是远远不够,工程参建各方应积极参与到施工全过程,从施工设计直到竣工验收,参建各方应明确分工,团结协作。
篇7
(1)按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分类,可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三大类。
(2)按生产费用与工程量的关系分类,可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大类。
(3)按工程项目的成本属性分类,可分为生产成本、质量成本、工期成本及不可预见成本四大类。
2.建筑装饰施工项目成本的构成
(1)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项支出,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它直接费等。
(2)间接成本
间接成本是指各个项目经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施工经费支出。
二、建筑装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1.成本控制的概念
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根据事先制定的成本目标,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己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从理论上说,成本控制是一种经济行为的控制,是成本施控主体对受控对象实施控制的一种行为。
2.成本控制的程序
(1)事前成本控制
事前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成本发生之前,预先对影响工程成本的因素进行规划,对未来的成本水平进行推测,并对未来的成本控制行动作出选择和安排。事前成本控制主要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等环节。为了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应把成本计划中有关经济指标和费用计划,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班组或人。事前成本控制是进行积极的成本控制的基础,是成本管理事先能动性的表现。
(2)事中成本控制
事中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制定的目标成本和成本计划,运用一定的方法,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各种消耗,使实际发生成本低于预定目标且尽可能的低。成本的事中控制主要包括对各项工作按预定计划实施成本控制,对实际发生成本进行监测、收集、反馈、分析、诊断,并调整下一环节成本控制措施。事中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成败的关键阶段。
(3)事后成本控制
事后成本控制是在项目成本发生之后对项目成本进行的核算、分析和考核,其不改变已经形成的项目成本,但对事前、事中的成本控制起到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企业总结成本管理的经验教训,建立企业定额,指导以后同类项目的成本控制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3.成本控制的原则
(1)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节约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的支出,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节约是成本控制的一项基本原则。但节约并不是控制成本的唯一途径,实践证明,搞好变更签证和索赔工作,可以有效地增加成本收入,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在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应做到节流与开源并重,以实现成本控制目标的。
(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全面控制即全员参与成本控制、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成本要素的全面控制。
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增强全员成本意识,实现全员参与,并实行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使成本与每一个职工密切联系起来,每人都担一份责任,也享受一份利益,使职工自觉地增产节约,挖潜降耗,参与各自责任成本核算。严格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却人人不管。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以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为控制对象,成本控制工作应随着项目施工准备、施工、竣工等各个阶段的进展而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3)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而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的因素众多,如内部管理中出现的材料超耗、工期延误、施工方案不合理、施工组织不合理等都会影响工程成本,同时,系统外部有关因素如通货膨胀、交通条件、设计文件变更等也会影响项目成本,此次,必须针对成本形成的全过程实施动态控制。
(4)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是贯彻执行计划的一种方法,有了明确的目标,才可能在实施过程中,对比目标检查、纠偏。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即PDCA循环。
4.成本控制的方法
随着成本管理的推广与应用,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主要的成本控制方法有:
(1)成本分析表法
成本分析表法是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财务方法之一。成本分析表包括成本日报、周报、月报表、分析表和成本预测报告等。它要求准确、及时、简单明了,可按需要每日、每周、每月填制一次。
(2)时间、进度、费用法
项目的施工过程包括施工开始阶段、全面施工阶段、收尾阶段三个时间段,每个阶段费用支出的特点各不相同,单位时间耗用费用和单位时间完成的工程量同时间呈线性关系。把单位时间费用支出用累计数表示,其与时间的关系就形成一条拉长的S形曲线,
(3)成本控制图法
本方法是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中的质量控制图法的基本原理,用于施工过程中对成本的日常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成本的偏差有:实际偏差、计划偏差和目标偏差,为:
实际偏差=实际成本-预算成本;
计划偏差=预算成本-计划成本;
目标偏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4)成本计划评审法
网络计划技术是建立在网络模型的基础上,主要用于计划和控制,故称为网络计划技术。在我国网络计划方法主要用于进度控制,即使在进行网络计划优化时,也只是用于寻找最少的赶工成本。事实上,在日常成本控制中结合网络计划进行成本费用控制,能充分发挥网络计划法的优点,从网络图中能清楚地看出每一项工序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对比情况,也能清楚地看出控制进度、控制成本的方向。
三、结语
建筑装饰行业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逐渐发展的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我们研究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目的就是使人们树立建筑装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并规范成本控制行为、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思想,帮助建筑装饰企业完善成本管理机制,为其开展科学、规范、有效控制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高伟.装饰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初探.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3.
[2]李锋,杨萍.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和存在的问题.四川建筑,2006.
[3]李光耀,曾喻炎.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科技资讯,2006.
篇8
中图分类号:TU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5-0020-02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国家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建筑工程行业得以快速发展。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工程的施工建设几乎是与建筑工程的发展而同步进行的。但是,随着建筑工程多样化、建筑标准更高化以及建筑工艺复杂化的发展,在电气施工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对电气施工质量的把控上。一项高质量、高效率的电气施工工程礼部优秀的施工设计、严密的施工监管、良好的技术指导以及规范的施工操作。下面本文将通过对电气管线的预埋与结构布置、防雷接地、施工过程管理以及安装及调试工作等方面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电器施工工作进行简要的论述。
1电气管线的预埋与结构布置
1.1垂直预埋管线在结构墙体中的敷设
当垂直预埋管线埋设于钢筋混凝土柱或者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中时,敷设方法相对简单,仅需将线路套管改为钢管,并与结构钢筋绑扎固定,防止在浇筑振捣混凝土时偏位。由于电气管线直径较小,对混凝土墙、柱影响不大,可根据需要灵活布置。但是,当管线垂直埋设于砌体墙体中时,埋设方式相对复杂,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敷设方法。
1.2水平预埋管线在结构楼板中的埋设
第一,水平预埋管在预制装配式楼盖中的埋设。预制装配式楼盖包括预制双向预应力大楼板和预制预应力空心板,通常使用的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虽然按板的受力钢筋种类分有冷拔低碳钢丝、冷轧带肋钢筋等区别,但板的截面形式及受力钢筋排布形式基本相同。在预制板楼盖中布置管线需要预先向结构专业了解预制板的布置方式使管线沿预制中圆孔或板缝布置。需要注意的是,在圆孔中布置管线时,引出凿孔要避开板受力主筋位置。
第二,水平预埋管线在现浇混凝土楼盖中的埋设。现在的混凝土楼盖都是现浇楼板,电气管线在现浇板里布置比较灵活简便,随着楼盖成本的逐渐降低,工艺日益简化,现浇楼盖的运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但在电气管线中要注意管线不能交叉或并排铺设。
2防雷接地
2.1防雷接地系统
第一,搭接焊时,镀锌扁钢不小于其宽度的两倍,三面施焊。镀锌圆钢焊接长度为其直径的六倍,双面施焊(当直径不同时,搭接长度以直径大的为准);第二,接地干线至少应在不同的两点与接地网连接;第三,根据主筋的规格确定用做引下线钢筋的数量,引下线之间应用圆钢弯成u形进行焊接;第四,女儿墙上设支持卡子应预留洞,埋设支持卡子用混凝土筑牢,不能将圆钢用锤子打入。
2.2建筑物等电位联结
第一,LEB线应采用不小于4mm2铜导线在地面或墙内穿绝缘导管暗敷设;第二,电源总进线处做重复接地,并与防雷接地共用接地装置,且接地电阻应达到设计要求。
3施工过程管理
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电气安装技术人员应首先熟悉电气施工图纸,并会同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共同查对土建施工图与电气施工图,列出哪些部分有交叉施工,根据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对有关基础型钢预埋、支吊架预埋和线路保护管预埋等,排出配合交叉施工计划,确定准确配合时间,以防遗漏和发生差错。并在配合施工之前,将各种预埋件制作好,并做好必要的防腐处理,充分做好施工前技术与材料准备工作。
3.2工序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阶段中质量控制要注意细节部分,重点检查和控制。
第一,基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应及时配合土建做好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及止水挡板的预埋、预留工作。这一工作要求电气专业应赶在土建做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完成,避免电气施工破坏防水层造成墙体今后渗漏;对需要预埋的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及配电柜基础型钢等预埋件,电气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提前做好准备,土建施工到位及时埋人,不得遗漏。
第二,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由于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的特点,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做到不返工就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同时要严格遵循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制度的规定。在施工中使用的机械、仪器和工具都要进行定期校验,防止造成电气施工的质量问题。工程进度与建筑成本有着直接的关系,工程进度快,虽然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但可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作为工程施工的管理者,要对质量、进度与成本这几方面进行整体权衡。
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资金因素、气候环境因素等。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原因包括:对工程项目认识不清,对实现条件了解不充分。过低估计项目的技术困难,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考虑的不够充分。对施工条件(交通、供水、供电)等情况事先了解不够透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安排不恰当等。
电气安装工程的动态性,长期性、复杂性,和与相关其他工程的相互交错性,使对电气安装工程进度的管理也必须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所以要实时了解项目的进程与变化,针对工程进度进行实时调整,保证项目施工能够顺利、按时的完成。
3.3事后控制
严格按照质量验收标准对已完工程进行验收。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所用材料、电器、设备、成品、半成品的型号、规格、性能和施工工艺安装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及有关专业规范、标准。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质量允许偏差,但应符合规范有关规定,一般项目质量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相关规定。而对于电气安装工程中存在的不合格品,应及时进行返工处理,以确保工程质量。
4安装及调试工作
在电气施工安装过程中,要先在安装前对配电箱、线盒内压线做样板,确保压接牢固、布线整齐,然后整个施工才能进一步的全面展开,以防止施工进行了发现存在问题再进行返工,这样不仅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影响工期,而且电气施工的返工很困难。
接地线的连接,接地端子的预留应符合规范要求:外墙的金属门窗、栏杆防雷及屋面的金属构件部分防雷作为关键,搞好工序衔接,防止遗漏设备外壳接地应完善。要求工作按程序进行,如所有电缆、插接母线、导线、设备必须经绝缘测试合格后方能送电调试,严禁凭“经验”、凭感觉贸然送电。设备运行调试要按先空载后带负荷、先单体后联动进行,并应先对可调元件如热继电器调整至设计规定值,调试运行还要持续运行规定的时间,验证电气及机械性能的可靠性。重点检查吊顶内的线路,导线穿管敷设必须符合要求,并做出相应的处理。这部分安装很关键,有时很小的一点问题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验收。
5小结
总之,建筑电气工程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电气工程师要做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质量控制,对电气工程的设计、安装、施工和运行管理要严格要求,确保电气在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安全、稳定、高效作用。
参考文献
[1]邹杰雄.谈建筑电气工程监理质量问题与防止措施[J].四川建材.2008(1).
篇9
1目前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投标环节
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制约,投标环节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1)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投标报价风险加剧。投标单位为提高中标率,在报价时恶性竞争,相互压低报价,使造价降低幅度达到预算成本难以接受的程度,严重地制约了项目的效益水平。2)投标费用难以控制。由于建筑市场管理尚不规范,到处存在拉关系、找门路的情况,在财物投入上难以控制,投标费用占企业管理费的比例偏大,且有逐年上升之势。
1.2项目评估环节
为了建立统一的项目考核标准,企业应对中标项目进行评估,目的是通过评估编制该项目的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测算项效益指标,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签订项目目标责任合同,明确利润指标及其他经济指标。在实践中,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1)项目评估依据不统一。许多成本管理水平较低的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成本定额,在项目评估时依据有关部颁定额进行,常常造成取费标准不统一,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2)项目评估思路与方法随意性强。有的采取成本倒挤的方法进行评估,即留足项目管理费后再进行成本分解。此法优点是简单易行,但有违客观、公正原则,评估结果准确率不高,说服力不强,不便于评估结果的考核落实。有的参照同类项目进行评估,评估过程与项目现场实际结合不够紧密,仍有走马观花的现象。3)为了提高项目评估效益指标,有意压低应上交费用,变相降低项目应承担的劳动保险费等政策性费用,有违国家政策,侵害国家和职的长远利益。
1.3施工生产环节
目前,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王方面问题。
1.3.1项目成本核算基础工作薄弱
许多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过于简单,人为地简化了成本核算环节,或是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不配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不对应,不能满足成本分析和考核的需要。
1.3.2成本管理流于形式,制度约束不到位
1)不能严格按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任意变更设计规范要求,计价时反而得不偿失。2)分阶段的成本分析工作过于肤浅,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3)合同管理有待完善,合同的签订与执行不够规范严谨,隐性问题较多,有的采取先施工后算账的做法,结果出了问题互相扯皮,甚至告上法庭。
1.3.3全员成本意识差
领导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轻视成本降低的重要性,成本决策随意性强,不惜以提高成本为代价争创名优工程;员工由于责任成本分解不到位,奖罚不明确,在工作中不注重精打细算,损失浪费现象较为普遍。
1.4考核奖惩环节
项目竣工后由于种种原因决算工作较为滞后,有的一拖就是一年半载,应结缴的各项费用无法清算,账目不清,责任不明,遗留问题较多,给绩效考核带来困难。由于绩效考核不及时,项目完工后的费用控制常常被忽视,费用支出时有发生,对项目效益影响较大。此外,项目绩效考核存在奖罚不对等的现象,国有企业重奖轻罚、只奖不罚的现象较为普遍。项目盈利了皆大欢喜,奖金不少发,亏损了就找客观原因,千方百计减轻处罚或不予处罚。这种奖罚不对等,实质是企业缺乏科学公正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利于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必然损害企业的长期利益。
2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
2.1投标环节应做好“三个建立”
建立工程信息筛选跟踪机制。对建筑市场上的招投标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分清项目的立项和审批证件的真伪,判断是否具有跟踪价值,去伪存真。切忌听到信息就追,四面出击,做无效花费。建立投标报价压价预警机制。以本企业历史数据或同行业报价中标资料为依据,结合项目类别、投资主体、地区差异等因素分别制定造价最大降低幅度。造价最大降低幅度不应侵蚀直接成本和经严密测算的管理费指标,否则应考虑投标风险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投标工作绩效考核制度。结合企业历史资料和当年工作目标编制投标费用年度预算,对其实行可控管理,并专设科目实行明细核算,便于对比分析,考核节余或超支;对投标费用实行与项目总价相关联的总额控制,纳入投标工作考核目标;对投标人员的奖罚要与投标结果和中标项目的利润水平相挂钩,中标项目的利润水平依照项目评估结果确定。
2.2按科学合理、平均先进的原则做好项目评估工作
企业要以国家预算定额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管理水平,按科学合理、平均先进的原则编制本企业的施工成本定额,作为本企业成本管理的指导文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项目评估。项目目标利润是项目应确保完成的效益指标。由于项目评估结果仅仅是对项目效益的合理预期,在实际工作中可结合项目类型、投资性质等因素,在目标利润之外酌情确定项目可争取的效益指标,并加大激励措施,以督促施工人员挖潜降耗,提高效益。在确定项目目标利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现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包括重点难点工程、材料供应及价格涨跌、水电供应等因素对施工成本的影响,以及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带来的效益提升,使评估结果真正体现公平合理、平均先进的原则。
2.3施工生产环节应抓好“五个必须”
必须根据项目施工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需要,按可控性原则合理划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以此作为成本费用归集、考核的对象。成本中心、费用中心的划分必须涵盖所有的工作内容与程序,避免出现控制真空。
必须对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按可控性原则二次分解到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作为对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考核和奖惩的标准。上级成本中心、费用中心与下级成本中心、费用中心以经二次分解后的责任成本为依据签订目标责任合同,实施考核、奖惩。必须定期对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执行责任成本的情况进行分析、考核与奖惩。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必须完善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建立员工岗位责任制、各项支出的授权审批制度、资产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作业绩考核与奖惩制度等,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为项目规范、有序、高效地施工和完成项目评估指标做好制度上的保证。
篇10
在以质量为焦点的新世纪,质量管理的概念得到了极大的延伸。以此同时,在全面实施质量管理当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所以其原理和方法在新世纪必须有极大的进步和发展。在研究我国全面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我国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及相应的措施以强化建筑项目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从而解决我国目前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供同行参考。
二、当前我国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施工单位对安全施工重视不够
安全责任意识不到位。管理工作中,施工企业没有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没有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于是就出现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不健全,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只写在纸上没有真正贯穿于整个施工当中,甚至有些施工单位根本就不签订安全保证责任书。
(二)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建筑施工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建筑业从事一线作业的建筑工人中,除技术管理人员外大部分是农民工,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差,也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操作技能不高,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又远远不够。二是全行业技术、管理人员偏少,且综合素质不高,甚至有些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对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也缺乏了解。
(三)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
目前,虽然国家出台有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方面的相关规定,但有的建设单位不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不按建设程序办事。比如,有相当一部分工程主承包商中标后仍将主要工程分包给不具有资质的包工头,而这些包工头接到工程后,有些安全意识不强,对技术规范、安全规范知之甚少;有些唯利是图,偷工减料,安全施工难以保证。
三、推进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人员管理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的影响,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二)健全质量控制的组织网络
这是进行质量控制的关键。施工过程是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主要阶段。这个阶段工程如出现质量缺陷,会对工程的使用性能和年限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对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显得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在实践中,要建立健全了质量控制的组织网络。公司工程质量决策层确定工程的质量目标,由工程建设部实施;工程建设部对每个项目都派出现场管理工程师;每个项目都建立项目监理部,对承包人施工全过程实施监理,对工程勘测单位的成果进行复核,并对工程设计实施监理;公司派出的现场管理工程师代表业主检查、监督项目监理部的工作;每个项目的现场管理和监理工程师及时将施工信息反馈到工程建设部,由其作出相应处置。
(三)严格控制材料进场
1、收集信息,优选供货厂家,确定材料品牌、厂家信誉可靠、质量过硬。对材料或半成品构件(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盖板、侧石、井篦、井盖等),订货前要取得供货厂家的产品备案证、合格证书及试验报告,进行甲方、监理方、质检方、供货方会同检测部门二次检验,验证其质量可靠性。
2、对进场材料,要有出场质量合格证和出场检验报告,合格证书、检验报告为复印件的必须加盖供货单位印章方为有效。特殊情况可以补报。如水泥,技术标准规定,水泥厂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7天内寄发除28天强度以外的各项试验结果,28天强度数值,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32天内补报。
3、认真核对数量,查对标志、检验外观质量,检查材料的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钢筋,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别检验。
4、 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在使用前必须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必须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进行复试,复试结果合格方可使用。
(四)监督
现场管理工程师负责的项目多、工段长,难以面面俱到。实践中我们采取了抓重点的工作办法,主要检查、监督监理人员做好平行检验。要求监理人员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检查和检测手段,按照一定的检验比例,独立地对材料、成品半成品、工序(或部位)进行检查或检测,按照工程采用的规范、标准和规定,确认其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将结果及时报业主审核。
(五)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
技术是质量的保障,质量是技术的体现。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建筑企业一方面要坚持将科技进步作为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一个基本要素,创建出“精品”工程;另一方面,应将质量上的可靠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融合在一起,使企业传统的施工工艺与新技术融为一体,在“高、大、新、尖”工程上开展技术攻关,在一般工程上开展技术革新,这样既可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又可以丰富和完善企业的技术保证体系。同时要坚持将敢于创新与善于创新相结合,加强技术的积累、引进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从业人员高度的敬业精神、高度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管理办法。我们还应该认真总结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共同参与和控制的质量管理经验,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达到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苏丽.建筑施工安全的新对策[J]•中华建筑, 2007(7).
篇11
为了提高建筑电气施工管理质量,应做到以下几个要点:
1注重建筑电气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在进行基础工程施工时,电气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配合土建来做好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并做好止水挡板的预埋和预留工作,在建筑项目主体施工阶段,应分清电气施工中的重点环节,进行电气施工超前预控,以保证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另外,在建筑项目装修阶段,砌筑隔墙之前,建筑电气施工应与土建工长保持一致,放线员应将水平线及隔墙线核实一遍,在抹灰前,电气施工人员应将电气工程中的预留孔洞核实一遍,并且抹灰收口应平整光滑,以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2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在建筑电气施工配电箱安装过程中,首先应明确安装位置,确保配电箱设备部件及标高满足图纸设计要求,在敷设前,应对各个管口的护口进行检查,在穿线过程中,由于建筑房屋内部的线路都是布置在管道内,这就要求电气施工人员应充分掌握穿线技术,明确各个线路布置的位置,电气施工人员要掌握穿线技术、导线选择及穿线后配管、边敷边穿线等方法。要加强电气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随着建筑行业的改革,电气施工人员不仅要掌握正常的技术管理,还需要提高自身在电力方面的技术人士,尤其是对电气工程实施的管理,例如在管道焊接培训中,应做焊接处焊缝饱满,平整均匀,若利用结构柱内主筋做防雷引下线时,应做好标记,当引下线进行对头碰焊,在碰焊处应进行补一搭接圆钢的处理。另外,在建筑电气施工中,应注重灯具、开关、插座安装的检查和安装控制,由于建筑内部的电气部门大多由多个不同种类的大小元器件结构组成,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应把握好每个元器件的安装,确保灯具安装牢固性,有效控制灯具安装位置、楼板预埋灯具位置及灯具离地距离,灯具可接近的导体必须接地,并且表面应光滑整洁,开、关方向一致,避免因开、关错位而影响灯具照明,使电气设备安装施工到位。
3加强建筑电气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电气工程安全、有序的进行,在电气施工之前,应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通过讲解安全施工技术标准,提高电气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然而,在电气施工过程中,应通过组建安全巡查小组来加强安全施工监督工作,根据建筑施工的具体需要来调整施工计划,加强施工监督,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技术管理的难度,也可以引导电气施工人员按照施工标准进行,因此,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尤其是细节部位的检查,提高工程的技术水平,以保证电气安装工程顺利完成。
篇12
二、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
建筑企业进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1)确定目标,制定控制标准;(2)建立成本控制系统;(3)明确规定各控制级别的职责;(4)建立健全信息传递和反馈系统;(5)记录,检查,分析,校正工程项目的成本。
三、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和目的
企业通过培养员工的节约意识可以有效地防止浪费,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而企业只有真正能为顾客创造价值,才能拥有竞争优势,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四、成本控制方法
成本控制是企业执行成本管理的手段。如果没有一套完善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法,那么成本初始的规划和最终的决策都无法真正实施。
1.广义成本控制,是指企业的对生产、经营、管理进行全程控制。主要体现在: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2.狭义的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成本形成的各种成本因素,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或预算的监督,在偏离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也就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将各项消耗和费用控制在标准或预算的规定范围内。
五、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筑企业主要依靠工程项目为主,所以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强弱。现阶段项目成本控制仍有一些弊端,主要有以下表现:(1)成本预算与成本核算脱轨。(2)成本核算方法落后。(3)工程项目管理不正规。(4)成本控制意识薄弱。(5)成本控制机制不完善。(6)施工方案有待完善。
六、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工程项目的成本主要是劳动力成本,材料费,机械费,配套设施费和一些其他费用。让工程项目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需要做好下列几项工作。
1.编制工程项目成本计划,确定成本目标,并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系统的进行成本控制,明确成本控制的责任人、监督人,定期审核成本控制工作,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加强所有人员的成本意识,增强每个人的主动性。
2.将材料管理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费用占工程总造价的60%至70%,材料管理的好坏对整个项目的工程成本起着直接影响。合理的材料采购与保管制度,材料价格信息与保管机制建立的必要性极为重要。
3.对机械设备实行单机核算。项目总支出中的机械费用一般占10%至20%,有些项目的该项费用甚至超过50%,所以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如果能实行单独核算,严格监督机械费用的开支,机械成本的有效控制对于工程造价控制的具有重要意义。
4.制定合理工期。工期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成本。工程项目工期发生变化时,人工费与机械费以及材料的价格也会有所变化。所以合理安排工程进度,缩短工期,可以有效地降低项目成本,获得更高效益。
5.要严把质量关。项目完成的质量是工程的根本。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时要严格监督施工过程,并将自我检查、互相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同时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发现问题时及时处理,防止不合格建筑产品的出现,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损失。
6.财务人员要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企业的财务人员尤其是成本会计,除了做好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核算项目成本,还要依照预算标准对工程项目施工情况进行成本分析,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及时反馈给管理部门,为管理人员做出及时、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七、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和途径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在工程建设中,对影响成本的因素进行控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进行总结,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使成本控制达到预期效果。
1.投标、签约阶段成本控制。企业进行项目投标需支付数额较大的费用,出很多费用,如标书费、办公费、咨询费、招待费等。若最终没有竞标成功,那么发生的费用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损失。因此企业要重视投标费用,将投标的开支范围及限额的责任落实好。
篇13
(2)材料管理制度不健全及不重视材料管理制度。材料费指在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周转材料摊销等材料费用以及材料租赁费等。由于材料成本在施工企业工程成本中占相当重的比例,它在施工企业项目成本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材料成本管理的成败,就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成败。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大多数项目部在购入大型结构、施工钢材及各种配件、低值易耗品等时,无计划的采购现象比比皆是,或采购计划非常随意,控制权完全在项目经理及采购员身上,结果往往导致材料的积压、超支;另外项目部未掌握相对合理的价格信息,也不懂采购材料的资金成本,从而使项目部购买了大量的高价材料;采购人员大都是项目经理“信得过”的人,对材料的质量标准知之甚少,甚至购买不达标的材料,从而增大材料需要量;采购人员暗箱操作,抬高材料价格,索要高额回扣,直接导致材料采购成本增加。
(3)机械设备完好率、利用率低,使用费高。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造成机械使用费成本偏高的原因很多,归结起来有:①设备管理不到位,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均不能按操作规程办理,设备使用及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操作人员不能执证上岗,甚至造成人为损坏等现象。机械设备有了故障不分析主观原因,不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坏了有料就换,无料就等的现象经常发生;②盲目投资,不能根据市场行情和项目施工需要作可行性分析来购买或租赁设备,致使投资无法取得实效,无法收回投资设备成本,项目完工后造成设备闲置;③设备采购选型盲目,专用性太强,一旦设计变更,花巨资所采购的设备就无使用价值,造成设备投资浪费。
(4)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管理混乱现象具体体现在:①没有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开支无计划,想怎么开支就怎么开支;②货币资金管理混乱,开设多个银行存款账号,但又不及时核对清理,导致银行存款和现金账款不符。③债权债务的确认不准确,结算不及时,导致多付货款,应收款无法收回;④收入、成本的计算不准确,导致成本不实、盈亏不准;⑤会计基础工作较差,账物不符。上述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到成本信息的准确性,继而造成项目部成本控制不准。
(5)安全事故较多。项目的安全、健康管理,就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通过对项目实施安全状态的控制,使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以使项目工期、质量和费用等目标的实现得以充分的保证。但大多数项目部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轻伤影响员工上班,重伤既影响员工上班,又需要开支医疗费,同时还使员工的体质和技能下降,降低劳动能力和劳动效率;特别是死亡事故的发生,既造成巨额抚恤费用开支,又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①纪律松弛,管理混乱,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②现场缺乏必要的安全检查;③机械设备年久失修,开关失灵,仪表不准,超负荷运转或带病作业;④缺乏安全技术措施;⑤工人操作技术不熟练,安全意识差,违章作业;⑥领导违章指挥。
(6)间接费用控制不力。间接费是指管理人员的工资、差旅费、办公费、其他费用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办公费、差旅费、及业务招待费开支严重失控。办公费开支无计划,办公人员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高档的办公用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照相机随意买;有的项目部领导不顾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员工工资可以欠发,外欠款可以拖延,但小汽车不能不坐,而且讲究档次。
(7)分包工程存在漏洞。分包就是承包人把从业主那里承接到的工程中的某些分项工程或工作分包给另一个承包人来完成,与其签订分包合同。在工程实践中,项目部对分包队伍施工的部分工序的工程数量存在重复计价现象,导致多拨工程款,最后形成亏损;有的项目部对分包工程的价格非常随意,没有重新按照定额和预算标准进行计算,仅随便定一个提取管理费的比例就万事大吉,最终提取的管理费还不够补偿投标所开支的费用;有的项目部甚至不考虑中标价格,把工程以高于中标价的价格分包出去(并不是中标价偏低的原因),形成巨额亏损。
(8)合同管理混乱。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大多数项目部合同管理的意识淡薄,对购货、分包工程、承包工程等合同知识知之甚少,不理解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基本要素,导致合同管理混乱,企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有的项目部甚至与对方签订“一边倒”的合同,对方只有权利没有责任,而项目部则只有责任没有权利,导致项目部出现较大亏损。
2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措施
(1)人工费的控制。假定预算定额规定的人工费单价为25.80地,合同规定人工费补贴为30元/工日,两者相加,人工费的预算收入为55.80元/工日。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经理部与作业队要劳务合同时,应该将工费单价定在50元以下(辅工还可再低一点),其余部分考虑用于定额外人工费和关键工序的奖励费。如此安排,人工费就不会超支,而且还留有余地,以备关键工序的不时之需。
(2)材料费的控制。在实行按“量价分离”方法计算工程造价的条件下,水泥、钢材、木材等“三材”的价格随行就市,实行高进高出;地方材料的预算价格=基准价×(1+材差系数)。在对材料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首先要以上述预算价格来控制地方材料的采购成本;至于材料消耗数量的控制,则应通过“限额领料单”去落实。由于材料市场价格变动频繁,往往会发生预算价格与市场价格严重背离而使采购成本失去控制的情况。因此,项目材料管理人员有必要经常关注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并积累系统翔实的市场信息。如遇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可向“定额管理”部门反映,同时争取建设单位按实补贴。
(3)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施工图预算中的机械使用费等于工程量乘以定额台班单价。由于项目施工的特殊性,实际的机械利用率不可能达到预算定额的取定水平;再加上预算定额所设定的施工机械原值和折旧率又有较大的滞后性,因而使施工图预算的机械使用费往往小于实际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形成机械使用费超支。由于上述原因,有些施工项目在取得建设单位的谅解后,于工程合同中明确规定一定数额的机械费补贴。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施工图预算的机械使用费和增加的机械费补贴来控制机械费支出。
(4)构件加工费和分包工程费的控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钢门窗、木制成品、砼构件、金属构件和成型钢筋的加工,以及打桩、土方、吊装、安装、装饰和其他专项工程(如屋面防水等)的分包,都要通过经济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签订这些经济合同的时候,特别要坚持“以施工图预算控制合同金额”的原则,绝不允许合同金额超过施工图预算。根据部分工程的历史资料综合测算,上述各种合同金额的总和约占全部工程造价的55%~70%。由此可见,将构件加工和分包工程的合同金额控制在施工图预算以内,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实现预期的成本目标,就有了相当大的把握。
(5)加强合同管理。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日结束止。尤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抓好合同管理的攻与守。合同管理,应严格按照合同进行工程结算,特别是以分包工程为主的项目部,承包合同的工程价款应以重新编制的施工预算依据进行确定,另外,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合同管理,除能够及时结算或者处理的事项外,其他的与外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往来,技术、用工等事项,都必须签订正式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不得以口头形式约定。
(6)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对财务人员要大力开展专业岗位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严格财经纪律,使企业的成本始终处于制度和纪律的约束之下,以适应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成本管理的要求。作为企业只有不断深化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突出成本管理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才能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形势,摆脱困境,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7)安全事故的预防及措施。安全工作要预防为主,消除事故隐患。小事故要当大事故抓;别人的事故要当自己的事故抓,险肇事故要当事故抓。另外,不应把搞好安全生产单纯看作技术性工作,而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技术上采取相应的措施,综合治理才能奏效。①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事故处理制度等。事故发生后,应认真吸取教训,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②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如使用前通过检验排除隐患,按性能使用,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的技术措施,如开展文明施工活动,做到施工现场整洁有序等。
参考文献
[1]金德钧等.施工项目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陆惠民等.工程项目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