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筑理论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根据情境,分析该情境涉及的实践应用情况。于任务提出。教师向学生阐明通过本情境的学习,需要完成的特定课题设计或设计要点的把握如亭的设计冤。盂任务分析。根据提出的任务,分析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及技能点。知识点引入。根据任务的分析提炼,引入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及技能点。任务实施。通过知识点的掌握,将提出的任务投入实际的实施工作,即开展课题设计。愚总结分析。待任务实施之后,教师根据学生实施的情况进行点评归纳,有针对性地开展评图及知识和技能点的总结,特别是针对本专业的学科知识点的衔接及组成部分作必要的说明,如亭的设计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等,注重专业知识体系的衔接。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制定教法与学法
1项目教学法。
在园林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通过详细的设计任务渊可以是教师参与的实际设计项目、也可以是教师构建的情景设计任务冤为指引,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进行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让学生参与整个设计过程,学生参与的全过程即教学的全过程。
2案例分析法。
园林建筑的设计及园林景观小品的设计教学,其很强的特点之一在于案例的丰富性,案例的选择既包括国内、外知名园林景观设计公司的优秀设计作品,也包括往届学生在校优秀设计成果及工作后的设计作品,还包括任课教师的设计作品。实践证明,通过筛选案例进行教学讲解,特别是针对往届学生的课程设计作品进行讲解,可以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学生通过多个案例的比较学习后,即可针对设计任务进行创作。
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维评价体系
课程的考核是手段而不仅仅是目标,设计类课程的成绩评价更应注重平时过程的考核。总评成绩由平时表现渊10%冤、方案完善阶段成果渊10%冤、平立剖面设计阶段成果渊10%冤、详图设计阶段成果渊10%冤、成图阶段成果渊10%冤、最终设计成果渊50%冤6个部分组成,细化设计要点考核目标。在评价作品时,采用的是动态评价体系,让学生先独立介绍、自评作品,再分组合作互评作品,最后由教师总结作品分析要点,要求学生根据评价要点进行深化作品,以确保设计成果的质量[1-2]。
以实训场所为保障,达到任务驱动型野教学做冶一体化
篇2
阻碍了信息工作的进程建筑单位负责人或领导的重视程度是信息工作能否体现自身地位,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宄其原因,在于很多负贵人一味的认为建筑质量才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首选武器,其他的工作都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如此一来,建筑管理得不到重视,使得信息工作处于滞后状态。专门的信息工作机构更是无从建立,直接影响了信息价值的成分发挥。
2信息工作人员素质不髙
工作效果不明显建筑管理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因此,信息工作的重要作用也毋庸置疑,其需要一个优面的工作队伍来参与完成。然而,很多建筑单位并未认识到信息工作团队的重要性。很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欠缺,影响了信息存储、传递、利用、共享等方面的效果。同时,一些工作人员职业操守存在间题,不利于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信息的真实性都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影响建筑管理的工作质量。
3硬件设施跟不上发展要求
影响信息工作整体效果建筑管理信息工作不需要嘴上功夫,而需要脚踏实地的完成。因此,提供实际行动完成信息工作,还要依托必备的硬件设备设施。然而,很多建筑企业或单位恰恰缺少配套的硬件设备设施。如此,信息价值得不到及时开发,信息工作的开展效果不佳,必然影响建筑管理的整体水平,给建筑管理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二提髙建筑管理信息工作水平的积极措施
我们必须在西安市中寻找突破口,在透彻分析影响建筑管理信息工作的消极因素后,采取妥善有效的措施,确保信息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此,信息工作才能实现收益,呈现出预期效果,推动建筑管理整体工作水平的显著提升。
1转变负责人或领导的守旧观念
有效推进信息工作的进程首先,学习是武装自身头脑的首选途径。建筑单位的负责人或领导应当懂得学习对于信息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学习过程中,认清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势,认清建筑管理的重要地位,并明确信息工作与建筑管理工作的内在联系。这样,负责人或领导才能基于现实状况,及时转变思想观念。负责人或领导的重视,必然夯实了信息工作的基础条件.其次,建筑单位的负责人或领导要明确专门管理机构对于信息工作的重要性。他们可以会同其他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并听取基层工作人员的想法,商议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定位机构的性质,明确机构的权责,并随之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细贝。最终,信息工作会在比较完善的管理系统中进行,从而发挥出信息工作的优势,促进建筑管理工作前进。
2着力提升信息工作人员素质
为强化工作效果提供保障首先,信息资料具备高度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这也是其利用价值所在。因此,若想顺利完成信息工作,促进建筑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能力。这就要求信息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使信息工作的实际成效得以体现和巩固。建筑单位应当为工作人员提高更多的培训机会,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还可以提高树立业务典型等方式实现。其次,除专业素质外,信息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也要引起重视。建筑单位的负责人或领导要时刻督促工作人员树立起应有的职业操守,还可以与培训机构或老师沟通,强化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内容。当然,负责人或领导也要鼓励管理人员实现自我学习,增强纪律意识与废了意识,提升约束自己言行的能力。如此,才能成分保障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
3及时更新硬件设备设施
跟上建筑管理工作的发展要求首先,建筑单位要腾出一定的资金来为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提供硬件设备设施方面的保障。同时,在需要资金投入时,确保资金投入及时,力度到位。当然,还要对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跟踪核查,坚决杜绝职务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如此,硬件设备设施更新的资金有所保障,才能实现更好的开展信息工作。其次,信息工作机构也要配置专门的硬件设备设施维护人员。这样,一旦设备设施出现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维修和养护,不会耽误信息工作的开展。当然,工作人员还要注意与建筑单位负责人或领导的及时沟通,将更为实用的设备设施信息传达给领导,实现设备设施的及时更新,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利用和共享口
篇3
1创新。创新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改进措施,通过改进可以形成一种在原来基础之上或者更新型的超越原先的事物的新事物。这种创新包括新方案新设计新技术等等。2建筑设计创新。建筑设计创新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包括人文、社会、生态、艺术等等,他把这些因素融入在一起形成符合这些因素的新的多体系、多层次、多维度的一种建筑。
三、可拓建筑设计创新与方法的研究内容
对于在建筑学中的可拓建筑设计创新主要是研究其范围、方法。只有确定了在建筑设计中需要研究的方法才能更好的去寻找下手点,只有好好的研究其创新的方法,才能知道从哪一个点进行创新的研究工作。在创新方法方面一般有四种创新方法1基于原型借鉴的发散法。2基于中介融通的传导法。3基于属性变换的共轭法。4基于要素充公的可拓法。
四、可拓建筑设计创新与方法的研究意义
在我们研究可拓学的时候发觉对于建筑设计的创新理论与方法与其存在着微妙的关系,可以成为建筑设计的创新理论与方法的理论基础,通过其辩证逻辑和数理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来促进建筑设计创新与方法的探究工作。从独特的视角为建筑设计提供新的创新思路,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1促进三个交叉学科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在我们进行建筑设计的创新的时候将可拓学引入其中,可以有效地丰富创新的理论体系,在进行理论创新的时候可以以可拓学为基础,充分发挥理性思维的成分,为建筑设计创新铺垫一条崭新的道路,能够大幅度提升我国建筑行业对于创新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在可拓学帮助建筑设计创新的同时也间接的开拓了可拓学和创新学研究的领域,促进了三个学科交叉增长。2扩展建筑设计创新的思维框架。在进行建筑创新的时候关键是思维的扩展,可拓建筑设计就是为整体的建筑创新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的一个学科。它能够让我们的创新思维更加趋向于理性,整合整个建筑设计中的各项因素,捕捉到思维灵感,构建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框架,实现建筑设计创新的理性思维,保证其稳定性和科学性。3完善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论体系。可拓建筑设计创新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的,通过静态和动态相互结合的方法,将内部各种关系和需要考察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再一次相互结合起来,进行方法、体系的构建,从而形成稳定的方法理论。因此将可拓学有选择的放到建筑设计创新中去可以在其创新的过程之中给予指导作用。4发展建筑设计创新的理性化方法。可拓学是在逻辑学和数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门理性学科。她能够用模型的方法将事、物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并能将要进行的事和物描述出来,形成形式化、定量化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样在与建筑设计创新等问题结合起来的时候就会用一种较为理性的方法去看待建筑设计创新。能够按照这种方法将环境、资源、对象和目标有序的联合起来形成一种非常实用的理性创新方法。5奠定建筑设计创新智能化的基础。目前国内使用的众多软件都是绘图软件或者是形体推敲软件。我们在进行可拓建筑设计创新的时候可以在可拓学的基础上为电脑的软件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建立计算机数据库,这样将会奠定建筑设计创新智能化的基础。
篇4
关键词:完善;建筑经济管理;资金建设;有效性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新时代给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建筑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建设在建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加强和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促进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经济中的资金建设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只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最终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1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发展现状
1.1提前支付建设资金
建筑工程一般都是浩大的项目,涉及到的方面很多,具有很大的规模,而且所涉及到的建筑施工工期都很长,因此它所涉及到的资金和金额的数量都是很大的,面对巨大的资金问题,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很多困难,特别是在施工之前要提前支付相应的建设资金,这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资金短缺、以及资金不足的状况,由此可见提高建筑企业管理建设资金的有效性是多么重要,可以直接减轻建筑企业资金压力。
1.2施工企业募集资金的能力很弱
建筑施工一般都需要很长的工期,因此为了保障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要不断注入巨额资金,从而才能给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建筑企业在筹集资金方面的能力都很弱,因此就难免出现施工很多环节之间脱节的现象,并且很难保证建筑工程的按时完工,从而直接影响了建筑投入使用,影响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很多的建筑企业由于受到了一些相关经济政策影的响,所以很难在短时间筹集到所需要的大量的建设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更不要说有效地管理建设资金了。
1.3资金管理模式落后
我国很多的建筑企业在实际的经营中都会受到来自内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建筑经济管理的模式已经十分落后了,因此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建筑企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模式阻碍了现代建筑企业的发展。管理模式的落后主要就是建筑企业的员工缺乏相应完善的培训,所以很多的建筑经济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建筑资金管理效率就十分低下,质量也不高,这就直接影响了其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会阻碍建筑企业的发展,建设资金管理不到位就要造成施工过程中过度浪费、重复建设等情况的发生,这样就会导致建筑施工效率的严重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企业的经济负担。
2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有效性策略
2.1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和控制
2.1.1建筑施工成本管理
要加强对建筑经济中的资金建设必须控制和管理建筑成本,建筑施工成本是指在分析施工企业的自身特点之后,然后将其用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表示出施工过程中所需要、所产生的资金消耗,这些资金消耗就是在这个项目中建筑企业所需要的成本,这些成本主要产生于所使用的施工设备、以及施工的材料、施工人员的薪资等直接费用,当然除了这些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具有流动性的、定向性的资金,和储备资金,加强建筑施工成本的管理,其实就是合理控制资金,在最大限度上降低生产成本,使建筑企业可以从中获取最多的经济利益,从而达到管理建筑企业资金建设的目的。
2.1.2建筑施工成本控制
不仅要加强对建筑施工的成本的管理,同时还要在管理的基础上,加强控制,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每一个施工环节的工作的检查、监督,从而在此基础上全面控制施工中的每一个项目,把握每一个项目中所涉及到的施工成本。此外,为了加强对成本的控制,还需要有相应的管理和控制系统来支撑,因此建筑企业要在施工之前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系统,以至于在满足相应的规章制度的条件下,加强对各个施工环节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施工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给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成本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加强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必须加强对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成本这四个方面着手,只有注重施工的质量,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返修、重建的情况,从而直接减少资金不必要的施工费用;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从而减少资金周转不灵的现象发生,从另外一种角度节约成本。建筑施工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原材料的量是很大的,采购材料所需要的费用也是一笔巨大的金额,因此在购买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购买物美价廉的产品,既保证了质量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材料的采购成本,这样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最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避免重建的风险,从根本上降低成本的费用,减少不必要的花费;然后,在施工之前、之中、以及之后,各个部门之间都要加强联系与协调,还要加强对施工工人的安全管理,提高其成本节约的意识,从而在施工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有效地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同时也可以提高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质量,避免、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施工之前以及施工的过程中,要积极地了解和掌握建筑工程的具体经济管理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一系列的科学成本控制规划,从而促进建筑企业实现最大化的利润。
2.2完善资金建设有效性的方法
为了加强建筑企业中建筑经济的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切实地实地考察实际建筑施工的环境,从而给建筑经济管理的加强与完善,提供可靠的、精准的依据作为参考,由此可见,提高、完善资金建设的有效性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必须重视起来。
2.2.1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
对于施工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一个科学的方案可以给建筑施工以及建筑经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众所周知,建筑施工所涉及的面很广,在建筑施工的时候,不仅要对建筑施工中的材料设备进行管理,还要对建筑施工中的一切人力资源、以及其它的物资方面进行管理,可见其工程量是非常大的,同时内容也是很复杂的,因此要想做到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必须依靠科学的、合理的施工方案,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促进各个施工部门以及建筑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各个部门之间、每个施工人员之间的协调合作。因此,在施工之前,要切身地到将要施工的环境中去,进行实地考察,从而在不断地考察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实际施工环境和需要的,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施工方案,好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地对施工进行指导,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合理的、节约的规划,这样不仅能够准确地把握每个施工环节的成本资金要求,还能保证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为了使施工材料的合理与科学,必须组建专门的团队,同时,切实地到建筑市场,清楚地了解建筑材料设备等物资,通过市场调研,从而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方案。
2.2.2提高建筑工作人员的成本风险意识
由于建筑施工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出现很多的问题,而施工人员是施工中的主体,也是导致问题发生的主要愿意,因此为了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有效性,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很重要的,通过培训与教育,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相关意识,从而促进施工人员充分地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在施工之余,建筑企业要制定培训计划,从而定期地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在培训中真正深入地认识到建筑经济管理的科学性,从而完善施工资金建设的实效性。
2.3加强建筑施工中成本管理工作
成本管理工作是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中资金管理的重要措施,它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建筑企业的发展,是建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必须加强管理建筑施工进度,加强对每一个施工环节的监督与检查,从而保证每一个环节都按照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要求来进行完成,保证施工的质量,这样不仅保证了质量,还会准时竣工,甚至是缩短建筑工期,从而有效地为建筑企业节省建设成本,完善经济管理,提高建筑企业建筑施工的整体效率。
3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经济效益越来越低,而且再加上建筑经济中资金管理不到位,给建筑企业的发展形成了极大的阻碍,建筑资金的有效性管理,关乎建筑企业的发展,因此要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的有效性。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施工之前,必须切实地深入勘查施工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建筑企业施工的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和标准,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重建等资金的浪费。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合理分配资金,促进资金的合理利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相关施工企业人员的资金控制意识,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还要加强培训和教育,加强安全性知识的普及,并且要严格地要求相关的施工人员按照施工要求来进行施工,务必要保证施工的质量,从而有效地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或者是质量不过关的建筑出现。只有加强对施工成本的管理与控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真正地完善建筑经济管理的资金建设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婷.探索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实效性[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1:37-38.
[2]王彦,曾晓燕.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实效性的探索[J].财经界(学术版),2014,6:98-99.
[3]肖兰英.如何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J].北方经贸,2014,7:232.
[4]付广冬.如何完善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建设时效性[J].现代商业,2013,26:181.
[5]邱学伦.完善建筑经济管理,重视建设资金时效[J].财经界(学术版),2015,8:73+75.
建筑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二:绿色建筑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绿色建筑已经被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作为新建建筑的标准加以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经济已成为建筑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在分析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给出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绿色建筑;问题;风险;对策分析;政策建议
引言
2013年,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方案中明确要求到2015年末我国新建建筑达标绿色建筑标准的比例超过20%,新建建筑至少完成10亿平方米绿色建筑,这标志着从国家层面对绿色建筑的重视,也预示着绿色建筑经济将是建筑经济今后发展的重点。1972年,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该概念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材料、设计要符合节能的标准,在不同的国家绿色建筑也称环境工程建筑、生态建筑、节能建筑等。我国绿色建筑的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学者孙大明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划分为浅绿、深绿和泛绿三个阶段,浅绿阶段主要是借鉴国外经验、消化吸收;深绿阶段是将绿色建筑具体应用到建筑当中,是时间阶段;泛绿阶段是绿色建筑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已经是衡量建筑的标准之一,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就处于该阶段的初期。
一、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复杂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建筑条件差异性比较大,在全国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绿色建筑的行业标准,国家只能宏观上指导,微观上则由各地区先关部门管理,使跨区域合作变得不易。各种先进的技术产品也由于地区的差异导致很难推广,没有统一的标准。
(二)绿色建筑的成本高
虽然绿色建筑的理念深入人心,但是很少有人愿为此多付出成本。开发商开发绿色建筑产品需要应用新材料、新技术这都将导致建筑成本的大量增加,同时,绿色建筑的相关部门的认证也是成本增加的来源,多方面原因导致目前绿色建筑产品的成本比普通建筑的成本高出很多,绿色建筑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增加了绿色建筑的经济风险。
(三)政府的相关政策不到位
绿色建筑是应积极推广的建筑形式,是建筑未来的趋势,政府相关部分应给予充分重视,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然而目前政府部门对绿色建筑的意识明显不足,相关扶持政策大多停留在口头上,缺乏行动,相关的评价标准和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
二、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对策分析
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主要方面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细化、完善绿色建筑项目的管理。绿色建筑的建造涉及到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项目管理问题,首先,提高绿色意识,转变施工模式,通过培训、宣传教育将绿色建筑的理念深入到每个项目参与方,提高其绿色意识,促进绿色建筑按要求完成;其次,鼓励使用新材料、新技术,绿色建筑的具体体现就是新的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的使用,应加大推广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力度,尤其是对绿色建筑的具体建造施工企业的培训和相关扶持,使其理解新材料和新技术,在施工中能够合理的使用;最后,鼓励建筑建造的工业化生产,建筑建造的趋势是工业化生产,即建筑所需的原材料都有工厂直接生产,到施工现场仅仅完成装配,这种全新的建筑建造方式给绿色建筑的建造节约了大量时间和成本,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完善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一是政府的各种关于绿色建筑的规章制度,如绿色建筑的设计标准,监管体制,参与方职责,地方政府职能等等;二是绿色建筑扶持政策的实施,绿色建筑经济是建筑经济发展的趋势,为了避免我国在绿色建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掉队,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扶植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就像推出工程量清单计价一样,政府可以强制性推行绿色建筑并提供相应扶植政策,鼓励企业向绿色建筑发展,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三、结语
我国建筑经济发展到今天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传统的高消耗型的建筑经济遇到了瓶颈,高效节能的绿色建筑将是建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契机。为此,本文提出了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存在的现实背景、成本和政策三方面的问题,并给出了细化、完善绿色建筑项目的管理和完善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两方面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王景慧.影响绿色建筑项目成功的关键风险因素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李维良.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思考[J].科技资讯,2014,(10).
[3]陈慧娟.浅谈建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0,(7).
篇5
1建筑风水之风
建筑风水之风是指空气的流动,古人看风水要看住宅周围是否有风吹过,眼前豁然开朗,并无高山阻隔,以断风脉,也不宜风力过猛。风宜徐来,最理想的居住环境应有柔和的轻风徐徐吹来,清风送爽,才符合居住之道。优化建筑布局,提高住区的风环境质量,达到夏季通风良好。而在冬季,住区局部最大风速不超过5m/s,建筑物前后压差不大于5Pa,减少冷风渗透。风应该在平流层范围内,而不宜有产生紊流或涡流的大风。应该确定一个风速对人体长期健康影响的标准,也是我们现代人为了自身的健康应该考虑的,因为强旺的风以及携带的灰尘等是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的。
一般来说,新风量越多,对健康越有利。国内外许多实验表明,产生“病态建筑物综合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风量不足。新鲜空气可以改善人体新陈代谢、调节室温、除去过量湿气,并可稀释室内污染物。室内新风量根据二氧化碳的含量来确定,这是大多数国家使用的基本方法。二氧化碳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关,可以作为室内空气新鲜程度的指标。据统计,人每日吸入的空气量约为10m3。一般来说,保证每人每小时有30m3的新鲜空气,则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可控制在0.1%(体积分数)左右。
躺在椅子上,沐浴着和煦的微风中,把所有的劳累和烦恼的抛开,随风而去,这样的生活应该很惬意了。
2建筑风水之水
水―宇宙万千生命因它孕育而来。人类因水而有了生命,城镇因水而繁荣。建筑活动中对自然水环境的研究和利用,从古代就已经开始了。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经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其表现主要有:(1)靠近水源,不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2)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3)处于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在古典园林中水作为一种建筑要素被广泛的采用,并得到发长和传播,确立了建筑空间水要素的重要地位。
现代建筑中,由于寸土寸金,所以并不是每家都能有一大片水,更多的是在小区内有一池塘或喷泉。喷泉的活水发出的声音,亲切而自然,也能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润万物者莫润乎水”。流水至柔而善,可轻易流过路径上各处的障碍,而涓涓细流的汩汩之声很具抚慰性,有助于令住户度过漫长的人生路里的崎岖坎坷。还有不少住宅都配有游泳池,游泳是最好的健身运动之一。在风水上,常与水亲密接触,能为身心注入水的特质舒缓紧张的工作压力和疲惫的身心,有助于提高思维的柔韧性。除了运动的功能外,一大池水可以给干燥的空气带来水分与湿润。国际上的豪宅无不择水而建,中国自古也有择水而居的传统,此外,水景还迎和了人们亲近自然和对健康的追求,水景的生态效益和给人心灵带来的共鸣与愉悦也是不言而喻的。
3建筑风水之阳
中国地处北半球,阳光终年由南照射,自古以来,人们都以坐北朝南之势建房造宅,以求能沐浴在温暖和煦的阳光之中。阳光、空气、水,生命组成重要元素,阳光在现代建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以光为装饰。阳光感在小区环境景观中的体现则更为直接,环境作为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对自然、阳光的渴望都直接反映在对环境景观的要求上,小区中的环境景观有别于自然环境,它是一种抽象化的自然,阳光作为自然要素之一,在这样特定的场所中,与人、建筑发生着关系,通过小区内小环境,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让人能感受阳光,聆听风声、雨声的场所,满足现代人生理、心理乃至精神上的渴望,使人们从日常生活的疲倦中解放出来。让人充分与阳光、自然相交流,达到生理、心理和精神上和谐统一。
为了使阳光能够照射到家里。房屋日照间距的要求,是使后排房屋在底层窗台高度处,保证冬季能有一定的日照时间。房间日照的长短,是由房间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关系决定的,这个相对位置以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表示,它和建筑物所在地理纬度、建筑方位以及季节、时间有关。通常以当地冬至日正午十二时太阳的高度角,作为确定房屋日照间距的依据,日照间距的计算式为:式中L为房屋间距(日照间距),H是前排房屋檐口和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高差,α为冬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当房屋正南向时)。在实际设计工作中,房屋的间距,通常是结合日照间距卫生要求和地区用地情况,做出对房屋间距L和前排房屋的高度H1比值的规定,如L/H1=0.8、1.2、1.5等等。在高纬度地区和农村,日照间距要求可大些,L/H1常取1.5~2.0,即房屋前后的间距是房屋高度的1.5~2倍。低纬度地区在1.2~1.5左右。城市用地很紧张,日照间距往往达不到日照卫生要求,但一般要求不小于1,但实际情况中,许多仅有0.8甚至更少,这种住宅状况是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阳光中的可见光谱有各种颜色,在阳光下,能够让人感受到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黄一真.现代住宅风水[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
篇6
最初提出实行"分户计量,分室控温",是以节能为主要目的,对节能住宅室内采暖系统提出的要求。由于供热体制的改革,对既有住宅建筑供暖系统实行分户计量的改造工作,也迅速发展起来。如果室内采暖系统做到了分户计量与分室调节,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住户对室内温度的不同要求,这是采暖用"热"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采暖用热量的多少和住户负担的采暖费用直接挂钩,充分调动住户的节能积极性,其节能效益是非常可观的。[1]
1.户式热表计量值修正方法研究
我国的大部分住宅都是公寓式住宅,对这种类型的住宅实行户用热表计量,不能仅以每户热表计量的结果直接作为收费的依据,这一点经过近年来的研究已达成共识,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很多。目前,主要修正方法有以下四种:
(1)对不同集团的房价进行修正;
(2)对不同住户采用不同的单位热量热价;
(3)将屋顶、山墙、地面的传热损失作为公共热费,进行分摊;
(4)户型修正系数。
四种修正方法各有千秋,选择修正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是:
(1)修正方法要简单,可操作性强
(2)要准确,既将热消耗的先天不公正加以修正,又鼓励住户的节能积极性;
(3)要简单、易于理解,不仅要业内人力认可,还要得到居民的认可。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第三种方法,将建筑中的屋面、山墙、地面作为整栋建筑共有的,通过这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作为公共热费由整栋建筑的住户平均承担,而将每户的外墙(除山墙)作为该户的自己承担的热费,事实上有些建筑中,外墙的传热损失也是应该分摊的。本文作者在文献[2]提出根据户型体形系数确定户型修正系数的观点,并对试点建筑--哈尔滨人和名苑节能住宅的几户不同位置典型房间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测分析。户型修正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户型体形系数与整栋建筑体形系数的差异反映出各户围护结构的个性特征与整栋建筑围护结构共性特征的差异,且综合考虑了屋顶、地面、山墙、外墙及楼梯间隔墙的影响。
2.公共费用分摊
在采用户用热表计算的多层公寓式住宅建筑中,一般仍需要设置计量建筑用热总量的热量表,各户热表计量的热量之和,应小于总表计量的热量,二者之差应是楼梯间散热和管道的热损失,这部分也散失在建筑物内,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户内温度。因此其费用应由住户承担。
(1)
式中:Qg--各户所应负担的公共用热量,W;
Ai--各户建筑面积,m2;
Qb--整栋建筑热表计量的热量,W;
Qi′--修正后的各户采暖用热量,W。
3.户型修正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户型修正系数用来修正各户热表的计量结果
(2)
式中:Qi′--修正后的各户采暖用热量,W。
ai--户型修正系数,按式(3)计算。
(3)
式中:Qi-c--建筑耗热量计算结果,W。
总体上说,中间层靠山墙户型的体形系数接近于整栋建筑的体形系数,因此其户型修正系数接近1.0;中间层中间户型的体形系数小于整栋建筑的体形系数,因此其户型修正系数大于1.0;底层、顶层中间户型的体形系数大于整栋建筑的体形系数,因此,其户型修正系数小于1.0;底层顶层向山墙户型的体形系数最大,因此其户型修正系数最小。为进一步研究户型体系数与户型修正系数的关系并分析影响户型修正系数的其他因素,选取表1中的建筑进行计算。
计算模型的主要参数表1
序号建筑名称建筑形状朝向建筑面积(m2)体形系数户均面积(m2)特点
1泰海小区38号板式南北6924.264.280.21一梯三户
239号5203.374.320.23一梯三户
342号5772.882.460.23一梯两户
444号5670.185.90.23一梯两户
(1)按建筑耗热量指标比例分摊热费
在确定户型修正系数时,应该按建筑实际耗热量,也就是计量时间段内消耗的热量比例确定,不能按热负荷比例确定,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热负荷不包括生活得热,计算热负荷时将生活得热按供热量热裕量考虑。但在建筑实际的热平衡中,生活得热是不可忽视的,而且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中的生活得热有所增加[3]。尤其是具有调节功能的室内采暖系统的住宅,生活得热等免费能源的利用是降低采暖费用的有效手段,必须充分考虑。图1、图2给出了按热负荷比例和按耗热量指标比例来确定户型修正系数的计算结果。
图1泰海小区44号楼耗热量指标和按热负荷计算的户型修正系数对比
图2泰海小区39号楼按大批量指标和按热负荷计算的户型修正系数对比
对于户型体形系数与建筑体形系数接近的房间一说,是否考虑生活得热对户型修正系数影响不大,但对于体形系数较小的房间来说,按热负荷比例确定的户型修正系数略小;对于体形系数较大的房间来说,按热负荷比例确定的户型修正系数略大。
(2)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影响
在文献[2]中定性一地分析了节能住宅与传统住宅,户型修正系数的没。户型体形系数越大,户型修正系数越大,对于节能建筑,变化的趋势较传统建筑平缓。但二者在数值上的差异通过几栋典型建筑计算的情况见图3、图4。
图3泰海小区39楼户型修正系数
图4泰海小区44楼户型修正系数
无论是节能建筑还是传统建筑中,中间层靠山墙的户型修正系数均接近1.00;而对于中间层中间户型、底层、顶层中间户型、底层、顶层靠山墙户户型修正系数因建筑围护结构构造不同而不同,节能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约差20%。节能建筑中间层中间户型的户型修正系数约1.20;传统建筑中间层中间户型系数约为1.40。节能有建筑底层、顶导中间户型的户型修正系数约为0.80;传统建筑底层、顶层中间户型的户型修正系数约为0.65。节能建筑底层、面层靠山墙户型的户型修正系数约为0.70;传统建筑底层、顶层中间户型的户型修正系数约为0.50。
(3)朝向的影响
对于一梯三户的板式住宅建筑中,存在着所有围护结构均朝南向的中间户型,与既有南向围护结构、又有北向围护结构的房间相比,同样户型体形系数的情况下,其传热损失小,因此,户型修正系数应增大,中间层中间户型修正系数增加20%,顶层中间户型修正系数增加10%,见图3中点1、2、3、4。
(4)户型修正系数影响因素的确定
对于几何形状比较简单的板式住宅,户型修正系数相对变化不大,但对于几何形状复杂而且各对于几何形状、面积差异较大的建筑,其户型修正系数必须单独计算,户型修正系数受到室内外温度差、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户型体形系数等因素的影响。计算时应考虑式(4)给出的各因素。
(4)
式中:km--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W/m2K;
si--户型体形系数;
c--朝向修正;
Δt--室内外温差,K。
4.结论与建议
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本文给出了板式住宅中不同户型的户型修正系数,将板式多层住宅各户因为位置不同引起的热消费不公平以简单的、固定的系数加以修正,可操作性强易于理解。
(1)中间层靠山墙的户型修正系数为1.00。
(2)节能建筑中间层中间户型的户型修正系数约1.20;传统建筑中间层中间户型的户型修正系数约为1.40。所有护结构均为南向时,中间层中间户型修正系数增加20%。
(3)节能建筑底层、顶层中间户型的户型修正系数约为0.80;传统建筑底层、顶层中间户型的户型修正系数约为0.65。所有垂直护结构均为南向时,中间层中间户型修正系数增加10%。
(4)节能建筑底层、顶层靠山墙户型的户型修正系数约为0.70;传统建筑底层、顶层中间户型的户型修正系数约为0.50。
(5)对于热计量中由于相邻房间温度不同,引起的传热损失如何修正等其他问题,本文未涉及。
参考文献:
篇7
Abstract
Beinganactivetopicinthefieldofcomputeraidedbuildingdesign,IBDS(IntegratedBuildingDesignSystem)hasmadegreatprogressandattractedmoreandmoreattentionofacademicandindustrialcirclestheseyears.ThispaperintroducesthebackgroundandtheconceptofIBDS,discussesandreviewsitsrelatedtechnologyanddevelopment.
Keywords:buildingCADHVACIBDSSTEP
1前言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普及,近年来,国内外在计算机建筑设计包括模拟计算、图纸绘制和资料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有了较大进展,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由于社会发展对建筑设计的效率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近十年来逐渐提出(集成化建筑设计系统)(IBDS)的概念,世界各国相应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从事此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并开始产生一些中应用于实践的成果。本文综述IBDS的研究和发展状况。
2提出IBDS的背景
集成化建筑设计系统的由来出于如下四方面原因:
2.1模拟分析软件的可应用性
从70年代初起,采用模拟分析方法计算建筑物结构负荷、预测建筑物热环境特性、分析供热空调系统工作状态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已广泛开展,到目前似乎已相当成熟。但这些模拟分析方法在实际设计中应用的却很少。据近年在北美、西欧[1~3]的调查,建筑设计中使用计算机做计算的在50%以上,但所用软件多数是根据设计手册上的比较粗略的算法编制而成的,其功能仅代替手算,在一定程序上提高了设计效率,但并不能提高设计质量。在设计中真正使用模拟分析软件的不足20%。对一些设计公司的调查表明,虽然他们购买了一些大型模拟分析软件,但往往不是为了在设计中使用,而是为了向客户显示实力,争取市场。
20多年来模拟分析方法的研究与相应软件的开发表明,模拟分析软件的应用对建筑设计是很重要的[4],它们可以准确预测系统特性,从而提高系统性能,降低运行能耗。但是为什么很难付诸实际应用?调查结果表明,除商业性原因外,尚有如下技术原因:
①使用困难。为做一次模拟分析,需准备和输入大量的数,这是一件枯燥而耗时的工作。在设计过程中要分析不同的问题,往往需要使用不同软件,这些软件间尽管所需要的数据有许多是相同的,但所要求的格式不同,又要重复输入。为了得到一点结果,人要围着机器转,设计人员不到万不得已时,不会这样做。
②结果不可信。曾请三十余名自认为有模拟分析经验的工程师对同一建筑用同一程序做能耗分析,所得结果的最大与最小差别竟在一倍以上[5],类似的实验曾做过多次,结果均是同样的现象发生[6]。由此使人产生怀疑,甚至得出悲观的想法[7]。究其原因,发现模拟分析是一完整过程,要获得正确的答案,不仅与所用软件有关,还与使用软件的全过程有重要关系[8]。一座建筑物很复杂,只能选其一部分并在简化后做模拟分析,而不同的选择与不同的简化,结果就会相差很大。模拟软件一般都要求输入许多设计人员很难确定的系数,如房间换气次数、窗帘遮阳系数、室内发热量等,这些系数的取值很不同,导致结果偏差很大。再就是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选取也存在很大影响。面对一个软件,设计人员很难对这些选择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不同的决策又有结果大相径庭。由此,当模拟计算结果与经验估计出的结果或手册法结果相差悬殊时,该信哪一个?设计人员最终又选择了经验数据或手册法。当计算模型越复杂时,要求输入的数据就越多,输入数据的不确定度也就越大,从而导致结果的不确定度越大。
③特殊问题不能解。当被分析系统复杂或特殊时,由于计算软件的通用性不够,往往又不能分析计算。例如采用蓄冷水池的空调系统或蓄冰系统,一般常见的分析软件就无能为力。即使简单地对系统做模拟分析,要根据软件中所确定的设备模型形式去输入设备性能参数,如果设备厂家提供的性能参数的形式与软件中的设备模型不同,用户就无所适从。
结果是:"凭经验能估计出的结果,计算机大概也能算出,可是还要输入大量数据,结果也不一定比估出的可靠。碰见新东西估算不了,计算机也算不了。这样,要计算机何用?"这大概是模拟分析技术不能在建筑设计中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2.2CAD技术的迫切要求
尽管模拟分析技术迟迟不能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却后来居上,在近十年内飞速发展起来。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建筑、空调系统设计使用计算机绘图已在70%以上。据报导国内设计院中计算机绘图也占到50%以上。这是由于CAD技术顺乎潮流,提高劳动生产率,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计算机绘图与计算机分析计算相结合?CAD应用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完成包括资料检索(查样本、手册、工程图纸等)、设计计算、图纸绘制等在内的设计全过程,而不是仅作为一个绘图工具。
计算机图形输入与处理技术很快就使人们认识到,它不应仅是为了绘图而输入图形,而是用户向计算机输入所要研究的系统的最理想的手段。根据所输入的图形获取系统信息,从而进行分析计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数据输入困难,准备数据工作量大的问题。目前已有很成功的软件用于建筑学设计中,代替以往的建筑模型,通过CAD技术可以从各个角度向人们显示建筑物的外部及内部的视觉形象。结构设计亦已可以从图形输入开始,直接进行各种力学计算。国内近几年已开发出供暖设计CAD软件,可直接在建筑图的基础上索取建筑物信息,做简单的供暖负荷计算,然后自动完成热水供暖设计计算,并得到管网设计图纸及材料表,这些都是极好的尝试。CAD技术的推广,使设计部门已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条件。随之而来的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硬件和软件资源,如何充分利用已通过CAD输入到计算机中的设计图形信息,与现有的模拟分析技术相结合,真正解决建筑设计中的问题,提高设计质量呢?
2.3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的需要
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重要之一就是信息处理技术。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数据存储技术,二是数据传输技术
近十年来,数据存储媒介从几百kB的软盘,发展到目前已初露头角的存储量为上千MB,而大小相当于一张普通软盘的光盘。目前已有操作读光盘,每张成本(不包括信息价值)仅一两美元,便可储存泰晤士报全年几万个版面的全部内容。预计在本世纪内可读写光盘也将以很低价格出现。这样,大量的产品样本、设计手册、设计规范等资料,就应该以光盘或其他电子方式储存,并以各种极方便的方式检索、查询。
但是,这些以电子形式储存的资料和信息不应仅像书本手册那样供查询用。我们在设计、绘图、计算中使用这些样本、手册中的数字和规则的真正的意义在于,这些存储的信息能够被计算机"理解"和直接使用。例如,做一台表冷器的选择计算时,如果计算机能从光盘上检索到有关表冷器的资料,直接取出有关数据,而不是由使用者读出再重新输入,计算机就有可能对储存于光盘内所有有关的表冷器做一遍分析计算,找到最适宜的型号。这样,将使设计与模拟分析过程产生质的飞跃。但是,怎样才能使所存储的信息被计算机"理解"和真正使用?如果仅是以书本上的形式储存,计算机就不可能理解。必须采用一种数据结构去存储这些信息,信息的产生来源于各处,例如各设备厂家或标准制定单位。产生出的数据库也要被各种计算机分析软件查找和使用。信息被利用的次数越多,花费同样成本输入此信息所产生的效益就越高,因此制定标准的通用数据结构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事。
数据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所提出的也是数据标准化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积极开展信息高速通讯基础的开发与建设。美国近年要在全国实现"信息高速公路",这类系统的建成将使全球范围内任两点间的信息查询与传输如同打电话一样方便。这样,将来的设计图纸、技术要求、设备性能等技术文件将以EDI(电子数据交换)的方式传输,则这些信息被计算机接收后,能否被"理解"和直接使用也成为重要问题。可见,问题的关键仍在于数据结构标准化。
2.4CIM哲理
CIM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的JosephHarrington在1974年提出,1981年开始被广泛接受,并被认为是信息时代的工厂自动化模式。但从当今的应用情况看,CIM远远超出机器制造业的范围,它是一种组织、管理生产的哲理、思想和方法。CIM是一种综合自动化系统,它在新的管理模式与制造工艺的指导下,综合应用系统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通过计算机及其支撑软件,把孤立的、局部的自动化技术,子系统及企业员工,灵活而有机地综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对生产过程的物质流、管理过程的信息流、决策过程的决策流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以适应新的竞争模式下的市场对生产过程提出的高质量、高速度和高灵活性的要求。
设计院可以看成生产思想产品(各种设计文件和图纸)的部件,一个设计项目相当于一项订货,设计过程(加工过程)是由许多不同专业的人经过若干设计阶段通力合作完成的,需要各专业按计划有条不紊地互提资料,互相会签,最后由成品档案室验收、归档,并向甲方提交全套设计文件和图纸。其间各专业内部尚需分工和遵循严格的质量保证程序。建筑的招标、设计、施工、高度和运行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完全可以借鉴CIM的思想方法,采用CIM的核心技术--集成技术,把建筑、结构、设备(暖通空调和给排水)、电气、室内设计和概预算等专业,集成于统一的计算机平台,充分共享有关数据和资源,解决建设各专业之间存在的"错、漏、碰、缺"等问题,真正实现建筑设计整个过程的全计算机化(无纸设计)。
3IBDS的概念
如上所述,设计院目前面临着拥有先进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与实际上不能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来产生效益的矛盾。问题主要在于各种应用软件的分散性,数据不通用,难以互换,以及对各种计算分析过程没有或无法自动给出正确的指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与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适应,集成化建筑设计系统IBDS的概念应运而生,并且在近十年内迅速发展。IBDS的核心就是将以往分散的各功能软件如绘图用CAD、计算模拟程序、数据库管理等结合在一起。通过通用的数据结构和数据转换工具,使这些功能软件能互用各自的各种资源,全面地完成设计、分析、计算任务。
IBDS应该提供建筑设计各专业工程师从方案选择、初步设计、分析计算到施工图绘制的全过程。人们希望有了设计人员的知识、经验及设想后,通过IBDS用计算机进行分析、计算、比较、判断等,不仅将方案形象地表现出来,而且将量化的结果输出,工程师再依据它去修改方案,重新设计。因此,IBDS必须采用开放性的体系结构,把设计院的"人和资料"集成在一起,具体表现在:
不同专业的数据模型的集成
建立各专业通用的标准化的中央建筑数据库。该数据库把建筑设计涉及的建筑、结构、设备、电气、室内设计和概预算等专业所用的数据模型统一起来,集成在一起,保证各专业所用建筑信息的一致性。建筑师画的建筑各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等,可以作为建筑底图,传给其它专业。其它专业的工程师可以在该建筑底图的基础上,对有关信息进行修改、重新定义以及添加专业的特定数据,然后进行各专业的有关设计计算。例如,设备专业工程师可以计算建筑物的空调供暖负荷,在建筑底图上布置空调供暖管道,进行水力、热力计算分析等;结构专业工程师可以进行各种受力构件的设计计算分析。一旦建筑师改变建筑物的平面、空间布置,会直接反映在各专业的建筑底图上,从而避免其它专业的"冤枉"劳动。
不同设计阶段所使用的模拟软件的集成
建筑设计在不同阶段需要用到性质不同,细致程度不同的模拟软件,IBDS应充分考虑建筑设计在方案选择、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不同阶段使用不同模拟软件对输入数据模型要求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尽量保证前一阶段的计算结果和数据可应用于后续阶段的设计计算,减少数据的重复输入和不一致性。
设计资源的集成
把建筑设计有关的设计手册、标准法规、工程图纸、设备产品手册等数据和资料以数据库、知识库等方式集成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上,以便设计人员查询和使用。
可见,集成化的中央建筑数据库IDM是IBDS的核心。IBDS的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各专业CAD系统通过IDM进行数据集成和通讯。
HBDS的体系结构示意图
IBDS的特点除了集成化、标准化和网络化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智能化,即采用KBS(基于知识的系统)来组织和指导建筑设计过程中模拟软件的使用全过程,这样才能正确发挥计算工具的功能。1989年国外一些学者开始提出PAM(PerformanceAssessmentMethod)的概念[9]。PAM是解决模拟软件"结果不可信"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PAM指出,要保证用程序做模拟分析能给出正确结果,必须正确指导和严格管理模拟分析这一全过程。这包括:
对所分析的对象进行正确的简化。例如,从多层多房间的建筑中取出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做分析计算,复杂水网的简化;
对每个物理过程选取正确的物理模型来近似。例如一空调设备,采用动态模型还是静态模型?集总参数还是分布参数?是否考虑墙内表面长波辐射?对流换热系数取常数还是作为温度及风速的函数?透过窗的太阳辐射在各内表面的分析:
一些不确定的输入参数的选取,如房间换气次数,人员设备必热量,气象参数的确定,窗的开闭,遮阳等;
系统控制的确定。例如应按照房间为定温去计算热量还是计算定热量下的温度或其它某处控制下的温度和热量变化?如何考虑空调系统的控制和人的操作调整?
模拟计算过程的控制。例如初始影响的消除,计算时间步长,边界输入参数的离散方法,总的模拟计算段的长度与时间的确定等;
输出结果的处理。如何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结论。
以上诸条的正确条件并非固定,而是与所研究的对象的性质及所要解决的问题有关。例如为计算冬季供暖负荷,可以用稳定的KFΔt模型,而要计算夏季空调负荷,就要使用动态模型。再例如验证建筑物表面结露的可能性时,需考虑全部外墙的传热;而论证是否要装社会空调,夏季房间是否过热则需取可能是最热的一间或几间朝西或朝南的房间进行计算。目前可以列举出十几种不同的对建筑和空调系统进行模拟分析的目的,对于每一目的,上述各问题的恰当选择都可能不同。
所有这些问题,落实为具体的模拟计算过程,就成为如下四个问题:
①模拟计算程序的选取
②实际建筑和空调系统的再加工(简化)
③输入数据的确定和输入文件的生成
④模拟计算结果的后处理
国际能源组织(IEA)组织十余个国家合作,就各种不同的目的和使用不同程序如何进行上述第②③④步工作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大批PAM手册。实验结果表明,让程序使用者按照这些手册去一步步做,可显著提高模拟计算工作的正确性和结果的可信赖性[10]。
将这类手册转换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形式作为知识库存储于集成化环境中,再开发出可按照这些知识自动进行数据分析加工的专家系统,就可以使这一使用过程自动完成,只要使用者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专家系统即可能选取适宜的程序,生成相应的数据文件,运行模拟分析程序,最终向使用者显示由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
与传统的CAD软件相比,IBDS不再是以计算程序为中心,使用者围绕着计算程序准备数据,运行程序,检查结果。集成化环境使使用者成为中心,将各种绘图、计算、数据资料准备好,随时供使用者在设计分析中使用。使用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分析和创造能力,利用CAD系统去设计、分析各种系统,而将一切重复和琐碎的工作交给计算机去完成。集成化设计环境的指导思想就是,使用者应是计算机的主人,而不是奴隶;计算机的应用应最大范围地开发人的创造力,为人提供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场所,而不是把人变为机械式工具。
4实施IBDS技术
4.1革新CIM(集成)技术
正象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一样,集成也是IBDS的信心技术。IBDS系统采用STEP标准化的建筑数据库,把建筑设计各专业的数据模型集成起来,把设计的不同阶段集成起来,把各种设计用的模拟软件集成起来,把各种信息资源集成起来。总之,IBDS依赖集成技术把建筑设计院的两大法宝"人和资料"有机地统一起来,保证设计过程中信息共享和传输的计算机化。
4.2STEP(产品数据交换标准)技术
STEP(StandardfortheExchangeofProductModelData)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84正在制订的标准ISOCD10303。STEP采用一种中性文件机制,是CAD/CAM数据交换的标准[11]。它规定了产品设计、开发、制造以至于产品全部生命周期中,包括产品形状,解析模型、材料加工方法、组装分解顺序、管理数据等方面的必要信息定义和数据交换的外部描述。现在普遍认为STEP将成为全世界公认的唯一CAD数据交换标准。
STEP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数据模型的定义,它采用EXPRESS数据定义语言来写成。这种语言可以准确定义所描述对象的数据模型,小到单个简单的汽车零件,大到一档复杂的建筑物。STEP的另一部分就是具体的数据文件的表述方式,它是由任意词条构成,每一条的形成都遵守数据模型中的定义。这样,只要理解了数据模型,就能读懂根据此数据模型按照STEP方式写出的任何数据文件。如果制定出统一的数据模型,使大家都按照这一模型去描绘所研究的对象,所生成的数据文件就很容易交换,通过一些转换工具可以很容易地将其转换为各种软件内部特定的数据文件。
由于STEP在描述数据模型和易于交换数据方面的突出优点,它很快被工业界和标准化组织采用,作为定义数据标准的工具和交换数据的方法。集成化的建筑工程数据库应该采用STEP技术,把各专业的图纸、数据库、产品设备等标准化,以便不同CAD系统之间、不同专业之间、不同模拟软件之间、设计院与甲方和厂家之间,能够自由而方便地相互传递和交换信息。
STEP标准化是IBDS集成化的前提和保证,它可以避免CAD计算分析软件开发方面的大量重复性劳动,与此数据标准兼容的软件均可以交换使用,从而使各部门有可能分工协作,共同开发我国的集成化环境。IBDS的每一块功能软件均可以独立在市场上出售,被其它符合此标准的软件所使用,这将使软件研制开发者直接受益。
4.3AI(人工智能)技术
目前的CAD系统已能较成功地应用于绘图和设计计算,但用于方案设计的却很少。其实方案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投标的快速反应能力。IBDS系统采用AI技术,把工程师的设计经验、规则、思维活动等模糊、随机、不完备的知识,通过一定的结构来组织和表达,让计算机能够理解、推理和判断,辅助工程师进行方案选择。AI技术中比较成熟的是专家系统,特别是DSS(决策支持系统)。可见IBDS的智能性体现在各专业设计型专家系统应用的好坏。
4.4计算机网络技术
IBDS的实施应以计算机网络为物质基础,特别是基于光纤和卫星的全球范围的快速ISDN网络。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共享建筑设计的有关数据库、知识库等软件资源和打印机、绘图仪等硬件资源,传输有关设计资料和文档,允许位于不同地点的设计工程师同时参与一个建筑的设计。同时还可使设备生产厂家能将产品信息直接提供给CAD系统。
4.5HCI(人机交互)技术
HCI技术在计算机的应用发展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擅长于用形象思维、回忆联想、发明和创造等对客观世界中的不确定、不完备甚至矛盾的事物和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判断和理解。计算机则擅长于确定性、重复性、机械性的数据处理。在IBDS中,应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的各自优点,把繁琐和费时的数值性的设计计算交给计算机完成,让工程师有充分的时间做方案选择等关键的决策工作。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人机交互方式才能让建筑设计工程师喜欢IBDS,在实际设计中自觉使用它。
4.6计算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技术从80年展起来,已被广泛应用于CFD等科学计算领域。科学计算的核心问题是计算模型,包括其理论框架、基本概念、几何描述、计算方法和过程等。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做许多计算,如何采用图形、图象、动画等方式,在计算开始时准备数据,计算过程中以某种直观形象的方式表现,计算完成后以容易理解和使用的形式表达结果,等等,都是视算一体化要解决的问题。眼睛是人类接受信息的最佳器官,只有把各种模拟软件的使用过程可视化,让用户用眼睛去看、理解和判断,而不是"两眼一摸黑"地撞运气,才能反模拟软件用对、用好,真正发挥它们的用处。
4.7分布式数据库(知识库)技术
分布式的数据库采用计算机网络上的不同计算机存储建筑设计有关的设计手册、标准法规、工程图纸、设备产品手册等数据和资料、使设计院、管理单位、厂家、甲方等建筑业有关单位的人员可以共享信息,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
4.8OO(面向对象)技术
OO技术是现代软件工程技术的关键所在,它可以使对现实世界的描述更接近客观自然,是IBDS系统的保证之一。OO中的抽象、封装、继承等机制可对复杂系统进行简化、分解和解耦,有助于复杂系统的描述。OO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上述的MIS、HCI、CIM、可视化、数据库、AI等领域。以OO为基础的C++语言是开发IBDS的良好工具。
4.9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就是用图形、图象、动画、声音、文字等人类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存储各种信息。多媒体技术在IBDS中的应用将是必不可少的。
4.10协同工程技术
协同工程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用来支持建筑设计的集成化的协同作业,也就是不同专业或同专业的不同工程师同时进行设计。如建筑底图由不同的建筑师分工画不同的部分,在计算机里实际是在同一图形上加工,完成后的图纸传送设备、结构、电气等专业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工程师重画图纸,而且当某一工程师改变图纸时,能自动及时反映到其它专业的系统图上,从而解决不同专业之间的"打架"问题,方便互提资料、会签等。
除以上讨论的几种技术外,还有许多现代科学技术可应用IBDS中,如MIS(管理信息系统)技术、TQC(全面质量控制)技术[12]等。合理运用所有这些技术才能充分发挥IBDS的功能保证IBDS成功。
5IBDS的现状和展望
IBDS的概念是在约10年前提出的[13],而真正开始组织开发则是最近6~8年间的事。但IBDS的发展却异常引人注目,1991年6月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集成化建筑环境会议,即有近300篇论文,几百人参加(包括韩国、台湾的学者)。迄今已召开了四届会议,有关的研究讨论越来越深入[14~17]。1988年美国能源部投资3000万美元开始AEDOT系统的开发,目前已研制出示范系统,并开始进一步向实用性发展。欧洲十来个国家的有关研究单位联合开发COMBINE系统。该项目历时五年,投资已超过1000万欧洲货币单位,在1995年6月已完成概念研究和原型示范系统。1990年EIAAnnex21SubtaskD"DesignSupportEnvironment"开始,加拿大、德国、英国、瑞士等国专家就集成化建筑设计环境的开发状况做调查和分析。开始于1995年9月的IEAAnnex30"BringingsimulationtoApplication"又是一个新的国际合作项目,它的目的也是研究如何把模拟软件通过IBDS应用于实际建筑设计工程中。到目前为止,IBDS还处在研究和开发阶段,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供实用的IBDS。
我国建筑设计应用CAD从80年代中期开始,真正进入实用阶段是1991年年底之后。在全国大约9000家从事建筑设计的单位中,甲级院都装备比较好的CAD系统,并且近年来微机数量增加很快(1992年增加8000台,1993年增加31000台)。在具备计算机硬件的同时,国内一些公司和研究单位推出实用性的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和工程概预算的CAD软件。但是,目前设计单位中不同的专业应用计算机技术水平差别较大[18],而且大部分CAD软件只是用计算机代替图板和丁字尺绘图,没有把绘图和计算集成到一起。在数值计算中应用较多的是结构设计。可喜的是,最近国内一些研究单位开始IBDS的研究探讨[18]。与国外的开发研究状况相比,我们认为国内此领域的工作尚需在长远规划和相互协作等方面得到重视和加强。
计算机集成化制造系统CIMS是国家863重大项目,十几个单位联合攻关。IBDS在国外与CIMS的重要性相当,它可以解决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提高设计与施工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是否应该将IBDS作为重点目标,做好长远规划,一步步为之努力,而不仅是在目前的CAD系统的基础上添添改改,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80年代初各部门即研究开发暖通空调模拟软件,十多年后,除个别软件广泛使用外,大多数使用者却转向国外一些著名的模拟计算软件。如果我们按照目前的状况发展,会不会十年后发生类似的现象,即国外成套的成熟的集成化环境进入我国而将我们的取而代之?现在可能是需要整体考虑、长远规划的时候了。
IBDS涉及范围广,工程浩大,很难由一个单位独立完成,必须联合协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又无国家财政支持,如何进行联合协作?又如何能与国外竞争?联合与协作不是分工编软件,而是通过不断交流,进行概念研究和标准制定,这方面的工作量远比具体编程大,必须通过合作交流来完成,而合作的结果会使参加各方均受益。能否在国家的支持下,由学会组织,有关设计和研究单位合作,在联合开发我国的IBDS呢?
IBDS是一个完美的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系统,虽然它的实施尚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但是它的哲理、思想和方法无疑是正确而深刻的。IBDS的实施将大大提高建筑设计的水平,推动建筑业的发展,并且创造一种崭新的设计文化。
6参考文献
1DSeth.AmarketsurveyofenergyanalysisprogramsinNorthAmerica.IntbuildingPerformanceSimulationAssociation,USA.
2SMacmilan,DBloomfield.EnvironmentalPerformanceModelling-USAinPractice.ProceedingsofCIBSENationalConference,May1993.
3Theimpactofthermalmodellinginpractice.AreporttotheBuildingResearchEstablishmentofUK,May1992.
4CHo.Whyismodellingimportant?BEPACSeminar:ModellingBuildingEnvironments.BuildingResearchEstablishmentofUK,1993.
5EJAllen,DBloomfield.Improvingconfidenceinthermalcalculationprocedures.ProceedingsofCLIMA2000,Copenhagen,1985.
6LJones.Theanalysisasafactorinthepredictionofenergyconsumption.Proceedingsof2ndIntsymposiumonenergyconservationinthebuildingenvironment,Copenhagen,1979.
7RHByrd.Thelimitationsofcomputermodelsintendedtoaidenergyefficientdesignofbuildings.ProceedingsofBEPAC,York,1994.
8AWijsman.Buildingthermalperformanceprograms:InfluenceoftheuseofaPAMProceedingsofBEPAC,York,1994.
9DBloomfield.Theworkof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annex21oncalculationofenergyandenvironmentalperformanceinbuildings.ProceedingofBEPAC,York,1994.
10BWarren,JWiltshire.ApplicationofsimulationprogramstotheassessmentofoverheatingriskinbuildingsandtheworkofIEAannex21.ProceedingsofBuildingSimulation''''91,Nice,1991.
11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STEP标准化情况,CIMS标准化研究动态第9期。
12DBartholomew.QualityAssurance.BEPACSeminar:ModellingBuildingEnvironments.BuildingResearchEstablishmentofUK,1993.
pilationofprojectfocusingondesignsupportenvironment.IEAAnnex21subtaskDreport.
14PCWalraven.Integratedcomputeraideddesignsolutionsforbuildingmanagement,maintenanceandmodernisationofbuildings.ProceedingsofCIBSENationalConference,May1993.
15CRobin,JBrauandJRoux.Integrationofexpertknowledgeandsimulationtoolthethermaldesignofbuildingsandenergysystems.EnergyandBuildings,1993,20.
篇8
健康建筑应当考虑:有效地使用能源和资源;提供优良空气质量、照明、声学和美学特性的室内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废料和家庭废料;最佳地利用现有的市政基础设施;尽可能采用有益于环境的材料;适应生活方式和需要的变化;经济上可以承受。
健康建筑的设计应当包括五个方面:居住人的健康;能源效率;资源效率;环境责任;可承受性。
1-1人的健康
人的健康涉及室内空气质量、水质量以及诸如光、噪音和电磁场辐射等背景因素。
1、室内空气质量
设计健康建筑应遵守以下原则:减少污染物;排除污染物;用新鲜空气稀释室内空气。
(1)减少污染物:一般建筑材料中潜在的对健康不利的污染物是很可观的,包括来自木制品、地毯、涂料、密封膏、胶粘剂;家用清洁剂、织物、油墨等的有机挥发物(VOC);石油、霉菌、灰尘、花粉、头皮屑、木材(松树、雪松等的树脂)及木制品。对这些污染物的常见反应是紧张疲劳、头疼,对眼、耳、鼻、喉的刺激。选择材料、建筑系统和机械系统应当尽量减少这些污染物。
(2)排除污染物:烧煤、烧气和烧木的任何燃烧副产物,必须直接排除出室外。若有高氡气值,应在事先排出。要做到在污染处排出污染物。
(3)稀释室内空气:排入室内的空气应当尽可能地清洁,数量充足,并均匀地分布于房屋内。
(4)措施:拟采取的措施包括:加热系统燃烧产物外溢最少,最好用低温加热系统;采用陶瓷、硬木等硬装修地面,面砖用水泥粘结;混凝土不用外加剂、减水剂和固化剂;建材无甲醛或VOC含量最少;墙和吊顶使用无毒或低毒性涂料;室外空气质量好;输入新鲜空气,排出陈腐空气;以空气净化系统除去空气中的污染物;家具和陈设散发的化学污染物最少;建房期间尽量少产生灰尘和污染物等。
2、水质量
湖河表面水以及和喷泉等地下水受到和农业的污染,引起了人们对饮用水质量的关心。要尽量采用市政水,无市政供水时才进行除菌处理。除菌技术有氯化、碘化、蒸馏、陶瓷过滤器过滤、紫外线照射、臭氧清毒。
3、光、声和辐射
(1)光:阳光对骨头生长有利。患有季节症的病人,阳光可减轻病状。在阳光下工作可提高效率。采用高功能窗可获得大量日光。最有效的日照对策是两面设窗,且可减少眩光。较大的建筑物可采用光管或光井等新技术。
(2)噪音:城市的噪音有的高得足以引起烦噪乃至损失听力。减少噪音的措施有:较厚的围护结构;改进的细部设计和建造方法;漏点和穿透部位的密封;吸声材料和矿棉、玻璃棉、纤维素的采用;发生振动的设备的合理配置等。
(3)辐射:交流电引起的极低频的电场和磁场对人体健康有害。电场和磁场随距离而迅速减弱,因而距离是电磁辐射的最佳防护手段,电视机的收看距离为1.22~1.52m,视频显示终端的收看距离为0.9m.床要离开电源进入房屋处的电源和电视机或视频终端。
1-2能源效率
提高房屋能源效率的措施主要有: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改善围护结构;改进加热、冷却和气候控制系统;降低电灯和设备的能耗等。
1、材料中的能耗
房建材料的制造消耗大量的能,合理的选择建筑材料可以大大节能。很多保温材料在制造中能耗很大,但可降低采暖能耗,2.6年即可补偿。
在建筑中愈来愈多地使用再加工的材料,市场上已有由废纸和废纸板制成的保温材料和底衬;由废塑料制成的管子和地毯;使用再生板料的干墙;使用废木材的木制品;其它很多新产品正在开发之中。
此外,还要考虑维修、拆毁和置换能耗以及运输能耗。
2、建筑物的设计
热损失建筑物的设计热损失通过以下措施可以大大减少;使建筑物的表面体积比最小;改善热阻;减少自然空气泄漏。
3、加热、冷却和通风用能
随着围护结构设计热损失的降低,就有可能开发集加热(空间和水)、冷却和通风职能于一体的较小较紧凑新机械系统。加拿大在先进房屋中安装的这种综合机械系统,具有储热、热回收技术,年能费用减少50%以上。风扇的能耗很大,普通风扇的效率低到3%,在风扇中带直流电机的风扇效率最高。
4、可再用能技术
随着房屋能需求的降低,就有可能以再用能技术满足空间和水加热的需要,最近加拿大建成的一些健康房屋已能以太阳能100%地满足加热的需求。通过采用低辐射涂层、充气窗和改进窗型等,窗户现已变成了向房屋的供热体。窗户的热阻值由0.3提高到1.4.主动的阳光加热通常使用屋顶上安装的太阳光收集器,向远处的岩石或储水槽供热。储热机构然后提供热,以加热水或空气。
5、电耗和高峰能耗
通过更新设计与先进设备相结合,房屋照明和设备所需能量可降低50%.所有设备(水箱、炉灶、洗衣机、烘箱等)都要考虑价格和电耗,欧洲和美国的一些设备已大大地提高了功率。电灯通常约占电能总用量的2/3(1000kWh/y)。通过下述措施,照明电耗很容易减到250kWh/y.(1)改善窗户设计,尽量利用日光照明;(2)区分全房间照明和专项照明(如台灯);(3)使用自动计时器和减光器;(4)使用荧光灯代替白炽灯,小型荧光灯比白炽灯少用能75%,寿命却高10倍。
6、节能效果
健康房屋的节能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例如加拿大先进房屋的设计热损失仅为安大略省建筑法规的28%.
1-3资源效益
有效的房屋设计可减少对工地、林木、煤炭、石油或与水有关的原材料的需求,缓冲对环境的压力。有效地建造可减少废料。
1、材料
通过优化建筑物尺寸和形状,使用模数房屋方案和框架形式,可减少材料的需求。健康建筑不仅要考虑建筑中的资源使用,还要顾及开采、加工和产品处理阶段上的资源使用情况。
2、建设废料的再利用
实行集中切料、改善储存方法、改进清点方法,可以减少废料,优化资源使用。工地废料常常可以重新使用或再加工。加拿大正在实施建筑材料的再循环计划,已开发出干墙、纸板、木材、塑料和沥青的再循环设备。
3、水
经验表明,居民用水量可削减30~50%,而对生活方式无。卫生间占家庭用水量的75%,低冲水量马桶每次冲水只需6L以下;低流量淋浴头可减少流水速度50%(10L/min,一般是20L/min);低流量充气器可减少水龙头流量50%.草地要尽量避免栽种外来的渴水草,本地草、树和灌木往往单靠降水就可活下去,地面和地下滴灌可节水50%,要大力提倡。地下槽和地下室中的房屋可大量存水,用于室内作冲水和洗涤之用。适当设计和管理的储水系统的水,甚至可用作饮用水。
1-4环境责任
环境责任意味着优化宝贵资源的利用,降低材料和产品的消耗。
1、散发物和燃烧副产物
减少对房屋加热、冷却和用电的需求,实为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首要步骤,并要减少颗粒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此外,健康建筑要采用比较干净的燃烧设备,欧洲现正在开发的住房烧木炉,二氧化碳散发量比普通工艺少90%.并少用或不用氯氟烃(CFC)。
2、废水和污水
管道系统可设计得把灰水(浴室、水盆、洗手间排出的不含污物的水)和黑水(含污物的水)分开,灰水可收集起来二次使用。
3、现场规则
选址要比较有效地使用土地,产生理想的的小气候,造成美观的街景。定向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日光。景观要最大限度地阻尼冬风,夏季要遮阳,种植需要水量少的树种。
4、废料的处置
健康建筑应减少建筑废料,并有利于房主对废料的管理。在建房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有危害材料的使用。加拿大全国已实行用户废料管理的再循环计划,现已包括纸、玻璃和金属。塑料、纸箱和厨房废料的再循环计划正在开发之中。
1-5可承受性
1、可购性
健康建筑的造价要尽可能降低,居住舒适愉快,用户乐于接受。
2、建筑的可行性
建筑设计必须是可行的,使用的新技术将是可以接受的。新建筑的创新性设计、方法和产品,也要适用于建筑的翻修。
3、适应性
篇9
建筑电气设备具有的特点是:
1、用电设备多,如弱电设备、空调制冷设备、消防用电设备等;
2、电气系统复杂;
3、电气线路多,有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线路、音响广播线路、通讯线路、高压供电线路及低压配电线路,线路敷设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4、供电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高,常采取双电源进线供电或自备柴油发电机组,以保证重要负荷的用电;
5、用电量大,负荷密度高;
6、自动化程度高。
1、配电制式多采用TN-S系统,供电方式多采用放射式或树干式,利用强电竖井敷设电缆桥架,局部用管线敷设到用电设备处;应控制电缆桥架的成品质量和施工质量,桥架一是要注意接地的连续性、二是要控制穿越楼板处加防火隔堵,管线及电缆要控制弯曲半径,不允许钢管连接碰头焊接;应按图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以便审核施工方所报材料计划,不浪费也不出现中间接头;应认真读电气设备的电气原理图和一、二次接线图,必须达到设备的使用要求(或消防联动要求,如消防主备泵的星三角启动和自动互投部分的二次图),联动调试时必须保证设备接线正确,不能产生事故。
照明部分有楼梯、廊道、商场、车库、设备用房的正常照明、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灯、室外环境照明,均应随土建施工预留到位,应在事前、事中对线路的走向、方位、标高等对照设计进行校核和检查,必须密切配合土建施工同步进行,防止出现错漏。
2、防雷接地:高层民用建筑的防雷接地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来自雷电的反击或感应电压,也是可以造成自动化、智能化系统的电子设备的损坏和严重破坏。因此对防雷接地应予高度重视,应按防雷类别的要求予经认真的实施,不能马虎了事。应利用桩基主钢筋、地梁主钢筋与柱内主钢筋作防雷引下线按规定要求达到数量。[我在工地上一般建议施工方在每个有引下线的柱,用箍筋将所有柱主筋焊通,这样在有引下线的柱中,引下线就不是只有两根,而是这个柱子的所有主筋了,在后续工序如均压环、等电位、外门窗预留线联结等的施工难度就会大大降低,且这部分费用很低(不进入预决算费用),施工单位大多都会接受]。屋面及女儿墙,应设避雷带(应明敷用镀锌圆钢),并和引下线及屋面防雷网焊接形成电气通路,高层建筑应考虑防侧击雷和雷电反击。离地面每隔三层楼利用圈梁钢筋焊接并与引下线连接形成电气通路。离地面30M以上的山墙的金属门窗必须与防雷接地网焊接成电气通路的均压环。屋面按照防雷网络尺寸做防雷网,凸出屋面的金属管必须与防雷引下线焊接成电气通路。屋面断水后应测试防雷接地电阻值满足设计要求为止。除混凝土内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必须与桩基主筋,地梁上下主筋利用焊接形成电气通路。地梁做完后测试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Ω。工程应明确采用共用接地,预留多处测试板,供测试接地电阻值用。如实测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应另加人工接地体达到要求为止。变配电室应按规范要求做接地环网。
高层建筑中除了防雷接地外,还有电力照明系统、通讯系统、电视监视系统、可视对讲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及紧急广播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都需要接地,都希望有低接地电阻的接地,一般均采用共同接地,在此中各接地极是并联的,总接地电阻比较小,利用基础钢筋作接地极,可以得到比人工接地极小得多的接地电阻。不少建筑物的实测值小于1欧。高层建筑中各种接地全部接到基础钢筋连成的接地网上,在地下形成等电位面,各层的等电位面通过柱内主钢筋和接地干线相连,并与地下等电位面相连,由此开成一个完整的法拉第笼和等电位网,确保了电气安全,所以采用总等电位连接和辅助等电位连接能达到保护接地与功能接地。
3、电梯安装:高层民用建筑物内一般设有消防电梯、乘客电梯、货梯、自动扶梯,观光电梯等,垂直运输设备,只是功能不同,产品品牌和数量的差异而已。电梯安装的要求是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为此电梯施工队伍必须有相应的资质,并受制造厂的委托方能进行施工作业。施工过程中严格检查导轨支架安装的间距,上下端头固定支架距顶、底端的距离。厅门导轨面必须高于室外地坪2-3MM。曳引机组型钢必须伸入墙体中心以上。三方通话应能正常使用。严格各项测试工作,除常规检查外,关键部位和工序进行现场旁站监理。
4、测试通电运行:安装接线前应分别测试电气设备和电缆导线本身的绝缘电阻值。安装接线后测试各线(三相五线制:A、B、C、N、PE)间(十个)和各线对地的(五个)绝缘电阻值,并由三方(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现场实测认真做好测试记录。现场检查是否有相线未经过开关直接进入灯具和设备的情况,如有必须进行整改,达到正确无误。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通电。通电检查能否满足功能使用要求,否则应找出原因进行处理,达到要求。对弱电部分的各类设备与材料均要进行性能检测和功能测试,符合设计要求并按各自的具体要求进行检查,重点是消防联动部分的探测器应能在接受到模拟火灾信号后迅速反应,其联动设备马上启动,并能实现两地控制启停。双电源末端自动切换、主备泵的启停、互投、反应时间等正常,流量、扬程等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特别是消防验收的要求。
5、预留,预埋与土建的密切配合:各种管线与竖井(如强电井、弱电井、水井、风道、桥架)均与土建施工密切相关。其预留、预埋必须按规范要求随土建施工同步进行。首先应清楚线路走向、标高、方位,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并应考虑电气线路与其他管线、设备的交叉、平行间距的要求。避免以后不必要的开凿、剔打工程量。注意在混凝土中预埋塑料电线管应使用重型管,不得使用轻型塑料管,线路敷设应以捷径为宜,以利节省投资、控制造价。
二、给排水部分:
高层建筑室内给排水系统要求相对较高,如发生供水断水或排水堵塞事故,影响范围大、后果严重,因此必须保证高层建筑有安全可靠的水源和合理的管网布置,以保证供水的连续性和排水的顺畅。
篇10
空调的应用为人们创造了舒适的室内环境,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先,空调建筑的密闭性较好,当新风量不足时,室内空气品质(IAQ)恶化会导致病态建筑综合症(SBA);其次,大量的空调器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造成室外空气热环境恶化;再次,空调器的普及使建筑能耗有较大的增长趋势。
因此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同时发展生态建筑也是大势所趋,自然通风这项古老的技术重新得到了重视。合理利用自然通风能取代或部分取代传统制冷空调系统,不仅能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实现有效被动式制冷,改善室内热环境;而且能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满足人们心理上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需求。采用双层玻璃幕墙可以进行有效的自然通风。
双层玻璃幕墙又称动态幕墙,两层玻璃之间的距离为20mm~500mm,利用“烟囱、热流道”效应,气流在两层玻璃幕墙中间由下向上循环,带走外面一层玻璃幕墙太阳辐射的能量,达到隔热、保温、节能、环保的功效。按照不同的通风原理双层玻璃幕墙可分为:整体式、廊道式、通道式和箱体式。双层玻璃幕墙具有多项功能:减少风及恶劣气候的影响、提高隔音能力、充分利用太阳能、使用自然通风使空调使用率降至最低。本文主要研究其自然通风的功能及效果。
2.研究对象及技术路线
2.1研究对象
本文中研究对象为采用双层玻璃幕墙带中庭的办公建筑,共6层,外形结构见图1,幕墙结构见图2:
图1建筑外形图图2廊道式双层幕墙局部放大图
该幕墙为廊道式双层幕墙,每层设置通风道,层间水平有分隔,无垂直换气通道,自然通风的路径为:
这类建筑室内环境易受太阳辐射影响,同时其空间高度高,上下温差大,这对预测带来很大困难,随着计算机及流体力学的发展,三维CFD模拟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它即可以满足大型建筑多空间多开口的自然通风设计要求,又能精确预测各设计室内的空气速度场和温度分布,因此本文在满足顶层室内热环境的基础上设计了屋顶排风天窗面积,并在此基础上利用CFD对该建筑的局部房间室内热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
2.2技术路线
自然通风一般采用风压或者热压,中庭建筑的“烟囱效应”就是利用建筑内部的热压作用,由于室外风速和风向是经常变化的,因而风压作用不是一个可靠的稳定因素,所以本文进行模拟计算时进行了简化,仅考虑热压下的自然通风。
热压通风,是利用建筑内部由于空气密度不同,热空气趋于上升,而冷空气趋向下降的特点。热压作用与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高度差,以及室内外空气温度差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高度差愈大,温度差愈大,则热压通风的效果愈明显。因而大楼各楼层(共6层)的进风量随楼层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基于这种情况考虑,在满足6楼室内热环境的要求下,设计屋顶侧窗面积。基本技术路线见图3:
图3基本技术路线
3.房间的计算数学模型
3.1物理模型
(a)(b)(c)
图4计算物理模型
a:一个通风口b:两个通风口c:整条通风口
如图房间长11.1m,宽8.4m,高2.9m;房间内发热量包括人员、灯光及设备,图中3个长方体代表房间的人员及设备,顶部设9盏灯;图形左下角为三个双层玻璃幕墙进风口,均为1400mm×300mm,房间右上侧为通风口,通风口面积见表1。
3.2基本参数计算
3.2.1计算室外气温为20℃时,6楼达到热舒适性要求的最低进口风速
(1)
式中:—6楼的室内发热量,W;
—空气比热,=1010J/kg.℃;
—室外空气的密度,温度为20℃,kg/m3;
—通风气流的温度差,℃;
—6楼的进风口面积,m2.
计算得到m/s
3.2.2计算中和面的高度
根据(2)
式中:-进风窗口的流量系数(取0.35);
-室内外空气的密度差,kg/m3;
-顶层进风口的中心高度,m;
—中和面的高度,m.
计算得到m
根据中和面高度计算各楼层进风速度,并根据回风口风速范围[3]计算房间通风口面积,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各楼层进风速度及房间通风口面积楼层
2楼
3楼
4楼
5楼
6楼
进风速度(m/s)
0.772
0.683
0.581
0.457
0.299
房间通风口面积
(mm×mm)
1000×400
800×400
800×400
800×400
800×250
注:1楼为开放式大堂
3.3控制方程
模拟房间内的气流属于非稳态的三维不可压缩紊流流动,因此在计算中采用当前在计算房间气流时最常用的模型。模型所遵守的偏微分方程的向量表示如下:
连续性方程:(3)
动量方程:(4)
紊流能量传递方程:(5)
紊流能量耗散方程:(6)
能量方程:(7)
上式列表中,;i=1,2,3;j=1,2,3;为速度,为密度,为分子粘性系数,为紊动能,为紊动能耗散率。模型中的经验常数可按表2取。
表2模型中的经验常数取值
0.09
1.44
1.92
1.3
1.3
0.9
4.模拟计算及结果
室外气象参数及室内负荷大小直接影响房间的室内热环境,由于大楼顶层的自然通风量最小,室内热环境最恶劣,因此以顶层房间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如下:
(1)不同大小的室内通风口,房间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
(2)不同室外温度,不同室内发热量,6楼的温度场分布
4.1不同大小的室内通风口,房间的温度场及速度场分布
计算工况:室外温度为20℃,室内发热量为50W/m2;比较房间设置一个800mm×250mm通风口,两个800mm×250mm通风口,及一个8400mm×250mm通风口的室内温度场和速度场
(1)一个通风口:z=1.5m处的温度场和速度场
图5az=1.5m剖面温度场示意图单位:K图5bz=1.5m剖面速度场示意图单位:m/s
(2)两个通风口:z=1.5m处的温度场和速度场
图6az=1.5m剖面温度场示意图单位:K图6bz=1.5m剖面速度场示意图单位:m/s
(3)整条通风口:z=1.5m处的温度场和速度场
图7az=1.5m剖面温度场示意图单位:K图7bz=1.5m剖面速度场示意图单位:m/s
温度场分析:由于进风口偏左,房间左端温度较右端低;房间沿气流流动方向温度逐渐增高;
比较图5a,6a,7a可以看出房间设置两个通风口室内热环境明显优于设置一个通风口,而设长条风口的优势并不明显。
速度场分析:比较图5b,6b,7b,可以看出设置一个通风口,工作区流场比较平缓,在近热源及出风口局部有漩涡;而设置两个通风口及整条通风口的房间,在近内部热源处气流扰动比较大,房间气流形成了两个大涡流区,涡流流线呈闭合状。气流速度除了热源和风口处较高以外,在人员工作区的大部分地区,风速基本保持在0.1m/s以内满足房间舒适区要求。
模拟计算得到不同出风口的室内温度分布范围见表3
表3不同出风口形式下的室内温度分布室外温度(℃)
出风口形式
温度范围(℃)
平均温度(℃)
20
单个
20.7~22.8
22.3
两个
20.6~22.4
21.7
整条
20.5~22.3
21.6
4.2室外温度变化时,不同负荷下6楼的温度场分布
表4计算工况计算工况
室外温度(℃)
室内发热量(W/m2)
目的
备注
Case1
20
50
计算不同室温变化时,不同室内发热量下房间的温度场,得到不同室内发热量下可采用自然通风的室外温度范围
取定房间舒适性温度范围为:16~26℃
Case2
22
40,50
Case3
23
40,50
Case4
24
30,20
Case5
25
20,10
Case1:室外温度t=20℃,室内发热量为50W/m2时,房间的温度分布
图8z=1.5m处的温度分布(t=20℃q=50W/m2)单位:K
case2:室外温度t=22℃,室内发热量为40,50W/m2时的温度分布
图9z=1.5m处的温度分布(t=22℃q=50W/m2)单位:K图10z=1.5m处的温度分布(t=20℃q=40W/m2)单位:K
Case3:室外温度t=23℃,室内发热量为40,50W/m2时,房间的温度分布
图11z=1.5m处的温度分布(t=23℃q=50W/m2)单位:K图12z=1.5m处的温度分布(t=23℃q=40W/m2)单位:K
Case4:室外温度t=24℃,室内发热量为20,30W/m2时,房间的温度分布
图13z=1.5m处的温度分布(t=24℃q=30W/m2)单位:K图14z=1.5m处的温度分布(t=24℃q=20W/m2)单位:K
Case5:室外温度t=25℃,室内发热量为20,10W/m2时,房间的温度分布
图15z=1.5m处的温度分布(t=25℃q=20W/m2)单位:K图16z=1.5m处的温度分布(t=25℃q=10W/m2)单位:K
根据模拟结果可以看到,当室内平均发热量在10W/m2—50W/m2之间变化时,大楼适用自然通风的室外温度也会随着变化,其适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5不同室内发热量条件下大楼适用自然通风的室外温度范围室内发热量(W/m2)
10
20
30
40
50
适用室外温度范围(℃)
16~25
16~24
16~24
16~23
16~22
5.结论
通过以上的模拟工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5.1在相同的室内发热量及室外温度下,房间的通风口面积越大,自然通风效果越好,但是增加到一定值,改善效果便不明显,因此设计时要确定合理的通风口面积。
5.2完全依靠自然通风的效果取决于室内发热量及室外温度,当室外温度超过一定值时要考虑机械制冷与自然通风相结合。
5.3冬冷夏热地区,早晚温差较大,可考虑利用晚间自然通风排除围护结构的蓄热量。
5.4本文中仅考虑空气的热压作用,未考虑风压作用,两者结合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孙一坚.工业通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范存养.大空间建筑空调设计及工程实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11
医疗改革必然加剧医疗市场的竞争,为了更好地适应医院从“以病人为中心”发展到“以患者为中心”,再到如今的“以人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的转变。医疗环境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都知道: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的道理。因此,医疗建筑就更强调建筑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SD)和人性化。
1.门急诊楼的特点和任务
医院门急诊楼是医院的窗口和门面,是患者最先接触医院的地方。门诊人流复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易形成健康人与患者混杂的局面,造成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交叉感染[1]。因此、合理的空间布局,现代化的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uildingAutomationSystem,BAS)、快捷的通讯网络、智能化门诊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人性化的候诊大厅,必将成为医院门急诊楼建筑智能化的全新理念。
2.门急诊楼智能化设计原则和目标
2.1设计原则每个时代的建筑无不打上时展的烙印。在智能化门急诊楼的设计上,将技术先进、符合主流标准、满足实用要求和便于系统维护作为出发点[2]。由于智能化建筑有很好的投资汇报率,经济效益显著,给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提供了良机,综观国内外医院建筑设计主流思想和设计理论,突破了以功能为主的设计理念,“以人为中心”成为医院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因此,在进行医院门急诊楼的智能化设计时,既要做到功能的叠加,又要防止设备的堆积[3]。避免以“A”的多少来评价智能建筑水平的高低。将建筑设计的前瞻性、科学性、创新性以及设计、施工与管理作为门急诊楼的设计原则。防止“病态建筑[4](sickbuilding)”或“室内空气质量(1ndoorAirQuality,IAQ)恶劣”的建筑出现。以结构化布线为基础,架构智能化门急诊楼的信息高速公路,给就诊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集人性化、信息化、专科化和商业化于一体的新型智能化门急诊楼。
2.2设计目标广大患者渴望有一个温馨、舒适、方便、和谐的就医环境,渴望医院提供高水平、快捷周到的医疗服务。而尽最大努力满足广大患者的要求[5],是建设智能化、现代化门急诊楼的宗旨和努力方向。门急诊楼在软环境的设计上除应具备完善的数据、语音、图像及多媒体通信与信息综合服务功能外;在硬环境上也应将门诊医生诊室设计成“一医一患一室一床”,以便保护就诊患者的私密。
3.门急诊楼智能化建筑设计的内容
3.1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设计作为智能化建筑工程中的神经中枢——结构化布线系统(StructuredCablingSystem,SCS)是智能化建筑的关键部分和基础设施[6]。门急诊楼的智能化设计,必须充分重视SCS。从技术的角度讲,应根据SCS技术的发展适度超前,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光纤到桌面(FiberToTheDesk,FTTD)的布线方案,提升网络的整体性能。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等的投入运行,以及电子商务(EC)、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在医院的应用等都离不开SCS。而且随着医院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发展,在未来的5-10年内,门诊医生工作站必将全面投入使用,更是离不开SCS的支持。
3.2BAS的设计广义的BAS不但包括建筑物楼宇设备的监控,还包括安全保卫系统
(如电视监控、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等)、管理服务系统(如各类报表编制、计量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此外,用于消防的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FA)也属于该范畴,因其要求更高,国内近年来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设计和施工。本文所讨论的是狭义的BAS,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空调系统对空气流通有特殊要求的医院门急诊楼建筑,应以提高空气质量、降低噪音和节约能源为目的,同时综合考虑中央空调的类型、辅助设备、末端设备,气流、风量等因素。以外,在医疗建筑中将医疗环境检测系统纳入空调系统进行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在建筑的不同区域和空调系统的排风口等处安装相关传感器(如二氧化碳传感器等),进行必要的环境检测,同时在空调系统的设计上参考防治“非典”的空调设计要求。
3.2.2停车场管理系统随着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加快,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就诊患者车辆的停放及管理将成为门急诊楼建设又一重要课题。采用先进的停车场管理系统既能对车辆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保持良好的医疗环境,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3.2.3建筑医疗设备的设计和传统的楼宇建筑设备如电力监控系统、给排水系统等相比,建筑医疗设备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与建筑环境结合紧密,如集中供氧、负压吸引、压缩空气以及笑气供应和回收等子系统都必须结合医疗环境需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第二,各子系统前没有国家规范,医院在进行三气系统的设计时,必须结合医院需求,量身定做。同时在管理上,应将三气系统纳入BAS系统进行统一监控,实现普通楼宇设备与建筑医疗设备的统一管理。
3.2.4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往往与BAS分开考虑,但是,在目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子系统与BAS分开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模式,是与今天的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的。不利于BAS的系统集成(systemintegrated,SI),不能达到节约人员,节省维护费,提高工作效率的建设目的。在施工期间,强调隐蔽工程的施工和验收,杜绝消防隐患,同时在建筑设备的选择上,严把质量关,因为建筑产品有使用后不可逆的特性,即建筑安装完毕后,很难通过“修改”的方式弥补缺陷、完善其功能。智能化建筑尤其如此[7]。
3.3门急诊背景环境调节系统的设计用于对门诊大厅、候诊厅等公共场所的软环境进行调节。从就诊患者的心态来讲,都想尽快就医,离开医院。但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
候诊是必然的。在候诊期间,患者及陪护者如何度过这段时间,是医院在建设门急诊楼时必须考虑的问题。背景环境设计是门急诊楼家庭化设计的体现,优美的轻音乐,舒缓的旋律萦绕在门急诊楼内外,使患者有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背景灯光通过计算机来调节照度、色度,如在夏季以冷色调为主,冬季以暖色调为主,系统对改善门急诊楼的就医环境将起到积极作用。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行了论述,虽然文献报道了许多有关智能建筑的最新技术,但对于医疗建筑智能化方面的报道较少,作者就医疗建筑智能化的内容进行了论述和归纳,期望为国内医院门急诊楼智能化建设与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医院建设应用
引言
医疗改革必然加剧医疗市场的竞争,为了更好地适应医院从“以病人为中心”发展到“以患者为中心”,再到如今的“以人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的转变。医疗环境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都知道: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的道理。因此,医疗建筑就更强调建筑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SD)和人性化。
1.门急诊楼的特点和任务
医院门急诊楼是医院的窗口和门面,是患者最先接触医院的地方。门诊人流复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易形成健康人与患者混杂的局面,造成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交叉感染[1]。因此、合理的空间布局,现代化的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uildingAutomationSystem,BAS)、快捷的通讯网络、智能化门诊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人性化的候诊大厅,必将成为医院门急诊楼建筑智能化的全新理念。
2.门急诊楼智能化设计原则和目标
2.1设计原则每个时代的建筑无不打上时展的烙印。在智能化门急诊楼的设计上,将技术先进、符合主流标准、满足实用要求和便于系统维护作为出发点[2]。由于智能化建筑有很好的投资汇报率,经济效益显著,给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提供了良机,综观国内外医院建筑设计主流思想和设计理论,突破了以功能为主的设计理念,“以人为中心”成为医院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因此,在进行医院门急诊楼的智能化设计时,既要做到功能的叠加,又要防止设备的堆积[3]。避免以“A”的多少来评价智能建筑水平的高低。将建筑设计的前瞻性、科学性、创新性以及设计、施工与管理作为门急诊楼的设计原则。防止“病态建筑[4](sickbuilding)”或“室内空气质量(1ndoorAirQuality,IAQ)恶劣”的建筑出现。以结构化布线为基础,架构智能化门急诊楼的信息高速公路,给就诊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集人性化、信息化、专科化和商业化于一体的新型智能化门急诊楼。
2.2设计目标广大患者渴望有一个温馨、舒适、方便、和谐的就医环境,渴望医院提供高水平、快捷周到的医疗服务。而尽最大努力满足广大患者的要求[5],是建设智能化、现代化门急诊楼的宗旨和努力方向。门急诊楼在软环境的设计上除应具备完善的数据、语音、图像及多媒体通信与信息综合服务功能外;在硬环境上也应将门诊医生诊室设计成“一医一患一室一床”,以便保护就诊患者的私密。
3.门急诊楼智能化建筑设计的内容
3.1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设计作为智能化建筑工程中的神经中枢——结构化布线系统(StructuredCablingSystem,SCS)是智能化建筑的关键部分和基础设施[6]。门急诊楼的智能化设计,必须充分重视SCS。从技术的角度讲,应根据SCS技术的发展适度超前,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光纤到桌面(FiberToTheDesk,FTTD)的布线方案,提升网络的整体性能。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等的投入运行,以及电子商务(EC)、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在医院的应用等都离不开SCS。而且随着医院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发展,在未来的5-10年内,门诊医生工作站必将全面投入使用,更是离不开SCS的支持。
3.2BAS的设计广义的BAS不但包括建筑物楼宇设备的监控,还包括安全保卫系统
(如电视监控、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等)、管理服务系统(如各类报表编制、计量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此外,用于消防的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FA)也属于该范畴,因其要求更高,国内近年来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设计和施工。本文所讨论的是狭义的BAS,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空调系统对空气流通有特殊要求的医院门急诊楼建筑,应以提高空气质量、降低噪音和节约能源为目的,同时综合考虑中央空调的类型、辅助设备、末端设备,气流、风量等因素。以外,在医疗建筑中将医疗环境检测系统纳入空调系统进行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在建筑的不同区域和空调系统的排风口等处安装相关传感器(如二氧化碳传感器等),进行必要的环境检测,同时在空调系统的设计上参考防治“非典”的空调设计要求。
3.2.2停车场管理系统随着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加快,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就诊患者车辆的停放及管理将成为门急诊楼建设又一重要课题。采用先进的停车场管理系统既能对车辆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保持良好的医疗环境,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3.2.3建筑医疗设备的设计和传统的楼宇建筑设备如电力监控系统、给排水系统等相比,建筑医疗设备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与建筑环境结合紧密,如集中供氧、负压吸引、压缩空气以及笑气供应和回收等子系统都必须结合医疗环境需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第二,各子系统前没有国家规范,医院在进行三气系统的设计时,必须结合医院需求,量身定做。同时在管理上,应将三气系统纳入BAS系统进行统一监控,实现普通楼宇设备与建筑医疗设备的统一管理。
3.2.4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往往与BAS分开考虑,但是,在目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子系统与BAS分开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模式,是与今天的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的。不利于BAS的系统集成(systemintegrated,SI),不能达到节约人员,节省维护费,提高工作效率的建设目的。在施工期间,强调隐蔽工程的施工和验收,杜绝消防隐患,同时在建筑设备的选择上,严把质量关,因为建筑产品有使用后不可逆的特性,即建筑安装完毕后,很难通过“修改”的方式弥补缺陷、完善其功能。智能化建筑尤其如此[7]。
3.3门急诊背景环境调节系统的设计用于对门诊大厅、候诊厅等公共场所的软环境进行调节。从就诊患者的心态来讲,都想尽快就医,离开医院。但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
候诊是必然的。在候诊期间,患者及陪护者如何度过这段时间,是医院在建设门急诊楼时必须考虑的问题。背景环境设计是门急诊楼家庭化设计的体现,优美的轻音乐,舒缓的旋律萦绕在门急诊楼内外,使患者有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背景灯光通过计算机来调节照度、色度,如在夏季以冷色调为主,冬季以暖色调为主,系统对改善门急诊楼的就医环境将起到积极作用。
4.门诊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系统以患者信息为依托,通信网络为基础,智能化导医为核心,计算机为工具,从而完成门诊各项服务性任务。该系统借助系统集成技术,将硬件(含系统软件、工具软件等)、网络、数据库及相应的应用软件组合成为有效实用的,具有良好交互界面的计算机应用信息系统。通过信息查询系统,消除长期困扰医院门急诊楼“三长一短”现象。
4.1门急诊大屏显示系统采用大屏显示系统,可对医院概况、科室设置、出诊专家、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等及时提供给患者,方便患者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从而实现诊间医令、划价、取药等快捷准确的计算机管理。
4.2智能化导医系统为避免患者就诊时的顺序混乱和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在门诊管理系统的挂号预约子系统基础上,增设患者就诊科室的相关信息,设计安装小型电子屏幕,导向标志,指示患者就诊去向。导医系统的智能化设计应充分展现计算机技术,发光二极管(LED)、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电视(PNP)等显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优势,并结合医院HIS系统,将门急诊叫号和导医系统进行柔性设计。患者挂号后即生成患者就医的相关信息,提示就诊科室的去向,门诊管理系统将挂号患者的信息传递给门诊智能化导医系统。该系统完全以患者就医为中心,以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为目的,以提高医院门急诊楼的使用效率为目标,来提高门急诊楼的整体功能。克服目前医院门诊患者就医由专人负责维持秩序和增设导医人员的诸多不利因素。
4.3增设计算机查询系统系统采用条码识别技术或密码确认技术,在门急诊楼的不同功能区域配置计算机触摸屏,方便患者查询在医院内的所有消费及患者所需要的各类医学信息资料,加强医院宣传力度,提高对患者的吸引力。
4.4构建全信息化门诊专用视频会诊系统根据科技的发展和21世纪就医模式的需要,智能化门急诊楼建设应设有电话预约挂号、医疗咨询、远程门诊视频会诊系统等,从而实施交互式多媒体有偿服务,解答患者常识性的医疗问题,指导就医,方便那些只需询问相关症状即可解决病痛的患者[8]。也为被距离和时间分割开的医、患之间建立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在智能化门急诊楼的建设中,构建一个集多媒体教学、远程门诊视频会诊系统于一体的全信息化门诊医师平台,通过门诊专用视频会议系统,开展远程专家门诊。系统联结成功后,异地协作医院只需将患者安排在有门诊视频会诊系统的门诊办公室或其他适合的场所,患者与远端的医学专家即可进行异地门诊。该系统将充分利用我国宝贵的医疗资源,同时可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开支。这种异地门诊的就医方式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将很快得以推广。
6门急诊楼智能化建筑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6.1注意协调各工种的关系在建筑上,各工种工程师所面对和处理的对象不同,智能建筑工程师由于掌握着最新知识,对技术的追求可能走在其他建筑工种的前面,而其他工种的工程师由于对“智能建筑”认识的偏差,于是便有了“智能建筑”无非是“一套综合布线,少些墙,多些孔”而已的观点。其实在国内有关“智能建筑”的文献中,“智能建筑≠建筑十智能”几乎是一致的说法(张瑞武,1996;李博贤,1997;林贤光,1997)。当然智能建筑技术的合理性不等于建筑的最终成功。各工种要相互合作、理解和沟通,才能完善“智能化建筑”。
6.2强调建筑施工与楼宇物业管理同步设计传统建筑物物业管理的内容较为单纯,智能建筑具有许多新的内容和特点,因此管理和维护相对复杂。建筑智能化系统所使用的设备科技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对操作和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高。同时智能建筑建成后,其维护和保养将成为正常运行的关键。基于以上因素,门诊楼的建筑智能化设计应包含物业管理的内容。
6.3注重工程与科研的关系信息社会的特点是知识、技术更新快,医疗建筑有公共建筑的特点,即为共性:但更多地是其他建筑所不具备的个性。比如门急诊大屏显示系统、智能化导医系统、建筑医疗设备系统、全信息化的门急诊视频会诊系统、门急诊患者输液管理系统等都是其特有的。有些系统是成熟的,也有些系统是不成熟的或没有的,医院必须结合具体的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前期的论证、规划和开发,从而使工程和科研紧密结合,建设符合时代特征的医疗建筑。
7.结论
21世纪医院门急诊的就医环境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医院门急诊楼的建筑品位。让患者是“上帝”这一理念在医院得以充分体现,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使患者感受人生价值的升华[9]。同时,将门诊楼建设成为具有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国际化的标志性建筑,为医院实现医疗建筑跨越式发展铺平道路,也为今后实现医院数字化管理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新明.[C].2000上海医院建筑设计及装备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2000:193—194
[2]刘国林.建筑物自动化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33-434
[3]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智能建筑技术开发推广中心编.智能建筑技术与应用[MI.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92—195
[4]李先庭.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现状与发展.暖通空调[J],2000,30(3):36-40
[5]郭锡斌,张岚,张群,病人为中心,建设温馨家庭式服务窗口[J]医院管理杂志,2003,7:35-37
[6]吴达金编著.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和施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4.6-10
篇12
产业建筑遗存曾经在城市特别是大工业城市的城市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很多城市的空间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第三产业的兴起和高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使传统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很多老的工厂企业面临“关、停、并、转”的局面;另一方面,城市的扩张使老的产业建筑夹杂在新建成的区段中,显得格格不入,城市规划也有意识地将老的工业区向新兴工业区或郊外转移。这样,许多产业建筑就丧失了其物质功能,并因为长时间地被空置、遗弃而日渐破败,成为城市环境建设的负担。
2、仍然承载着重要的精神功能
产业建筑遗存曾是我国某一时期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代表,是城市发展脉络的重要一环,是城市完整形象和历史沿革的见证。20世纪上半叶,我国完成了工业化积累的重要阶段,在积极地向世界科技先进国家学习的过程中,产业建筑的设计更多地受到西方新建筑的影响,较多地采用了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代表了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上海为例:原怡和纱厂的废纺车间在当时率先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的锯齿形屋顶;杨树浦煤气厂的炭化炉房采用了铆接工字钢构架结构;啤酒厂及密丰绒线厂仓库使用了无梁楼盖。从这些老建筑可以看出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同时产业建筑亦承载了劳动者和建设者对于特定历史年代的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讲,产业建筑遗存是城市历史的记忆载体,记载着我国近代产业发展历程的文化景观。随着时间的流逝,产业建筑遗存作为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必将日益显示出其历史文化价值与精神审美意义。
近20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亦轰轰烈烈进行,产业建筑遗存由于既非古建筑又不是文物,往往被“大刀阔斧”地推倒、拆平,迅速地退出城市生活的空间舞台。在这一形势下,如何对大量的近代产业建筑、产业遗产进行保护与再开发、再利用,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而且也是旧城更新改造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产业建筑遗存保护利用的一种可能——转型住屋
1、动态保护
产业建筑遗存的保护和利用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又富于创造性的工作。对于产业建筑遗存的保护不能仅仅流于静止的、消极的、“博物馆冻结式”[1]的保护方法,对旧建筑原封不动的保存,只能使其变成一具“木乃伊”。对其注入新的活力,赋予其新的生命,让它成为旧城区新的兴奋点,从而带动其周围环境的复苏,这种改造性保护是一种积极的保护,我们不妨称之为“动态保护”。
在欧美和日本,有许多将废弃的产业建筑改建成小型博物馆、展厅、市民活动中心的优秀实例。在国内的大城市,也有许多年轻艺术家租用仓库、厂房,将其改造成自己的工作室,前卫而新潮。本文着重介绍产业建筑遗存动态保护的另外一种可能性——转型住屋。
2、转型住屋及其社会可接受度分析
基于一定社会调查的理性分析,笔者认为,转型住屋作为产业建筑遗存改造的一种可能形式,在我国有着比较大的社会需求,以下就其种类逐一分析:
(1)安置房、廉租房的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有企业面临着转轨改制的艰难选择,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企转制的副产品,每年我国都要产生将近千万的下岗职工;同时,200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呼吁社会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其住房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除了经济适用房外,社会还需要建设大量的安置房和廉租房。产业建筑遗存改造成廉租房的方式不仅可以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大大地节约了社会人力和物力资源?
(2)多元时代的个性化需求多元的社会文化带来商品房市场的个性化需求,由产业建筑改造成的单身公寓、Loft①、集合住宅亦很有市场前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一些大城市.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居民不满足于现在相对单一、标准化的住宅形式,转而追求别具一格的新型住宅空间,他们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日益趋于个性化。如北京和上海的一些青年艺术家租用旧的产业建筑,将之改造成自己工作和生活的Loft,这进而演化成为一种时尚的居住与生活方式。同时,单身公寓也是房地产市场中的新兴产品,它吸引着大量资金有限又希望购买到面积紧凑、功能相对齐全的住房的年轻人。
3、产业建筑改造为转型住屋的可行性分析
20世纪初期与中期,我国的产业建筑在设计上较多地采用了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加上其本身非常注重经济性和技术性的相互约束、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相互权衡,所以产业建筑大都是具有结构美、材料美,功能与形式相和谐的现代建筑。产业建筑的这些特点与转型住屋在结构和形式上的要求不谋而合:
(1)从建筑平面上看,厂房、仓库等产业建筑多为大跨度、大开间,具备二次分隔空间的可能性。在原有主体结构不动的情况下,可用轻质隔墙灵活分隔出家庭生活所需要的厅、卧、厨、卫、储等空间。大跨度、大开间的平面尺度还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不仅可以保证分割后住屋的基本使用功能,较大的跨度还有利于设计改造出更为舒适、合理的住屋。
(2)从建筑剖面上看,产业建筑的层高一般较高,可以根据需要把高大的空间划分为高度适宜的若干空间,可以改造成为复式、有高厅和夹层、空间变化丰富的新型住宅,弥补了原来统一层高的住宅建筑的不足。此外,大多数产业建筑的檐口高度为4~15M,这对于改建成多层住宅来说是适合的。
(3)从建筑立面上看,产业建筑的立面一般比较简洁大气,着重于表现建筑的形体和结构本身的美感,具有现代建筑的特征,有返朴归真的魅力,稍加改造便可以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符合市场新需求的新型住宅。
(4)从结构荷载角度看,大部分厂房为排架结构,柱距6~9M,荷载包括吊车、机床等重型机械带来的动荷载和静荷载,经过换算,大部分厂房建筑的主要结构可以承载多层住宅的荷载。
(5)此外,很多产业建筑是尺寸标准、跨度统一、结构形式一致的标准化产品,在改造方案的设计上有着很强的普适性,因此对于产业建筑遗存改造的研究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三、转型住屋的实证案例
1、从厂房到Loft
Loft最显著的特征是高大而开敞的空间,在这空旷沉寂的空间中,居住者可以任由自己的想象力纵横驰骋,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喜好,任意分隔空间。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很多艺术家和文化青年也相中了城市旧工厂区的产业建筑,将其改造成为自己的工作室、居室或展厅,比较著名的有北京的“藏酷”酒吧②。上海苏州河两岸的“艺术家仓库”群落。③徐家汇路的“建境工园”[2]、昆明的“上河创库”艺术家主体社区④等。
这种改造在国外有很多成功的实例,如英国伦敦奥利弗码头的茶叶仓库改造。该项改造设计由乔奈坦·麦克道维尔(JonathanMcdowell)等设计师完成。建筑师将位于奥利弗码头的一栋始建于19世纪70年代的茶叶仓库改造成为大空间的河景公寓,在利用原有的结构体系的同时,建筑师在很多地方进行了有效的加固和修补,新增添的部分采用了简洁精细的天然材料,与原来粗犷的质感和风格形成了对比。设计师保留了老仓库原来的立面,从而使得奥利弗码头沿河一带的城市意象得以延续,并且通过改造性再利用赋予了旧的产业建筑新的生命,这种尊重城市文脉的延续性,主张再循环、再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图1)。
2、从厂房建筑到复式单身公寓
单身公寓是近年来大城市中涌现出的一种新的住宅形式,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中单身的年轻人。它的主要特点是面积较小,一般为30m²~80m²,平面布局紧凑,功能齐全,设施完备。这种小面积的公寓一经投放市场,就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而复式(即跃层式)的单身公寓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复式单身公寓的主要特点是层高在4.5~6m之间,一般为单开间,可以设夹层。复式单身公寓对层高和开间的要求和厂房等旧产业建筑的特点不谋而合,旧产业建筑简洁大方的立面风格又容易为年轻人所接受,使得改造显得合理可行。笔者曾做过一个产业建筑改造成为复式单身公寓的方案,改造对象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一座废旧的仓库,四层、框架结构,柱网为8m×8m,开间六跨、进深三跨,层高为54m,整座仓库主体结构完好。
经过改造设计,废旧的产业建筑可以改造成为88套功能相对完善、空间相当精致的复式单身公寓。每层沿中走廊对称布置22套单元户型,端头的楼梯解决了垂直公共交通问题。每个单元利用原来的5.4m的层高设计出精巧的夹层空间,夹层部分充分利用走廊部分空间,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能在小小的4m×10.8m的空间内设计出两室两厅一厨一卫,而且使卧室区和公共区分离,保证了空间的私密性(图2)。
3、从厂房建筑到城市廉租房
我国新近出台的房改方案中提出了“廉租房”这一概念,指的是只租不售,出租给城镇居民中最低收人者的住房。目前廉租房的来源主要是腾退的旧公房,由于房源少,廉租房数量大大的不足。把城市中的产业建筑遗存改造为城市廉租房,不但延续了城市的历史记忆,而且节约了政府的财政开支,有效地再利用了原有的建筑资源,减少了拆除和重建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人力消耗。
宁波市区鄞奉路北段的“震丰社区外来人口公寓”是由厂房改建而成的廉租房性质的公寓楼。该楼共有211套住宅,全是一室户和二室户的小套型,在配置有线电视与电子探头等物业设施的情况下,最低档的一室户月租金仅220元。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的一座三层高的旧羊毛仓库(图3),由澳大利亚的WoodsBagot设计事务所负责改造设计成城市低收人群体的廉租房。WoodsBagot事务所在保持外立面不变的情况下,对其内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在原来旧羊毛仓库的内部增加了钢结构体系,并分割出155户廉租公寓。在保证每户都至少有两室的前提下,还设计了一部分跃层式公寓,提供给人口较多的家庭。此外,WoodsBagot事务所还特别设计了一层的景观街道、通高的景观中庭,大大改善了居住环境,也给住户们提供了交流的空间。这座廉租公寓已经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廉租公寓(图3)。
四、产业建筑遗存转型的现实意义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建筑间。融汇在生活里。”[3]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兴盛和衰败的风风雨雨,而建筑却往往能够跨越时空留存下来,它们承载了城市的历史记忆,是前人创造的具有宝贵价值的文化遗产。但在我国,作为20世纪数量最大的建筑遗产——产业建筑遗存却因为既非古建又非文保对象,而且往往由于形象太“寒碜”,与飞快“长大、长高”的城市建筑显得格格不入,从而成了旧城改造的重点对象——往往是用推土机推平了事,这种处理方法和态度无疑是简单而粗暴的,毕竟,城市的发展不应以割断历史为代价。
产业建筑在市民的眼中完全不是表面上的那种“眼中钉、肉中剌”,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部分市民对于本街区内的产业建筑遗存有着强烈而特殊的情感,这既因产业建筑遗存能勾起他们作为建设者对于时展的感怀,又因产业建筑作为他们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给他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事实上,产业建筑遗存已经对城市的营造和市民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国的许多重工业城市,人们的这种情感尤为强烈:从国际上看,大多数的发达国家正积极地循环利用已开发的建筑资源,而结合目前我国住宅严重紧缺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将产业建筑遗存改造成为“转型住屋”的动态保护策略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赋予产业建筑遗存新的生命,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新的作用,从而将其传续给后代,这种动态的保护策略不但节约了政府的财政开支,而且有效地再利用了原有的建筑资源,减少了拆除和重建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人力消耗,因而具有深远的物质价值、环境价值和精神价值。
注释
1、Loft出自美语,原意指工厂或仓库的楼层,现指没有内墙隔断的开敞式平面布置住宅,也称为studio或studioapartment。Loft发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纽约,随着欧美的个性化浪潮,逐渐演化成为一种时尚的居住与生活方式。
篇13
2.1投资控制
项目建设投资是指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各环节所使用费用的总和。这其中包括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的费用。建筑项目投资控制的过程是指:通过专业财务人员对项目的总体预算,预估项目工程建设成本,并将这个值设定为项目建设总成本控制目标。此目标需要进一步按照组织架构及职责进行分解,分解到公司相关部门。在各部门领到任务目标后,要严格按照规定对各部门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通过目标及考核管理来控制投资。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标价,再签订合同,以及确定合同条款内容。还有应注意资金的过程支出。需要控制好各子项工程造价、耗材的价格等支出费用。需要对付款的时机加以控制,付款前先核验是否满足付款要求,满足后再行付款。做好资金统计工作,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内,对所发生的费用情况进行统计,以便于财务统计分析。确保实现在预算内进行资金使用的终极目标,使项目利润最大化。在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投资管理控制的重点包括:第一,在项目决策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第二,项目是否可行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并形成专业的分析报告。第三,做好工程项目资金预算工作,预算需要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方法进行测算得出。工程设计结算投资管理控制的主要内容有两点:(1)经过专业的市场分析,给项目做好定位,制定出合理的执行方案。(2)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管理。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要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能实现经济节约的目标。设计结算的投资控制是建设投资控制的最重要内容。工程实施阶段投资管理控制的要点如下:(1)对招投标的科学管理。招标前要有规范的招标文件,细化招标评判标准,分析市场行情,制定出最适宜的中标范围。(2)施工中的监控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的环节众多,从资金管理控制角度说,诸如施工人员、技术、材料等的基本管控情况都是重点,大力度监督管理,可以使得相关环节无障碍进行,降低费用支出,创造经济效益。工程结算阶段投资管理控制的重点是需要竣工结算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及职业操守,同时需要做好资料收集和取证,保证其完整度及有效性。
2.2进度控制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是指使工程建设的实际进度符合项目进度计划的要求,使项目按照计划要求的时间节点,开展相应的监督管理活动。贯穿整个项目工程的过程控制。进度控制的影响因素:(1)相关人员的数量满足度,以及相关人员的素质能力匹配度。(2)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的供应情况。(3)施工技术水平。(4)各业务接口之间的沟通顺畅度。
2.3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简单的可以分为人、机、料、法、环五方面,所以说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应该从以上五方面分别着手进行系统管控。人的因素可以通过培训教育。促进其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来控制。对于施工用料的控制,需要注意从合格供应商处选购,不合格材料不使用,避免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等措施来管控。法是指施工采用的方法需要是适宜的,高效节能的。环是指环境,施工现场安全,环保过关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对以上五方面进行逐项综合管控,则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