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道德文明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人背信则名不达。
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篇2
中国道家思想很早(约1400年前)即传入日本,并对日本文学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而熟谙中国古典文学、喜爱哲学的日本近现代作家中岛敦更是沉醉于道家的生命哲学之中,先后创作出《山月记》、《李陵》、《名人传》等一系列经典名作。据资料所载,中岛敦曾经与同事一起举办了一个读书会,而阅读列子、庄子等中国道家代表人物的经典著作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其“求道”之热情由此可见一斑。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岛敦文学研究就已经成为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的热点,并出现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比较的角度也日益多样化,但大多囿于狭义上的文学之间的“影响比较”和“平行比较”,跨学科方面的广义的比较研究还未被充分重视,特别是将中岛敦的《山月记》、《李陵》、《名人传》这三篇受道家生命哲学影响最深的作品进行综合性、规律性、互文性的分析研究尚未展开。本文即以这三部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道家生命哲学三方面的主要内容与《山月记》、《李陵》、《名人传》三部作品的各自对应关系的分析,探究中岛敦对道家生命哲学的受容与消化吸收过程。
众所周知,道家生命哲学是中国文明三大主流之一,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而由汉字记载下来的道家思想更是世界上惟一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生态文化。在人类生存受到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战争危险等直接威胁的现今,很多人已意识到道家生命哲学是人类追求和平、幸福生活所必须汲取的智慧。而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被后人誉为“诗人、哲学家和道德家”的日本作家中岛敦即从中汲取养料,以此来体验心灵的宁静。
道家生命哲学内容丰富而深刻,有专家将其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崇尚自然、超脱无为、天人合一。中岛敦领悟了其中的真谛,并将其融合到了自己的作品之中。
一 “崇尚自然的生活情趣”与《山月记》
“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最高价值期待。在老庄的著作中,“自然”不是所谓的自然界、大自然,而是一种意识、观念、态度,即顺其自然、自然而然。道家认为,自然本性才是至正之德,本然状态即为其最佳状态;不要为了尘世的名利而迷失自我,异化人性。庄子曾慨叹:“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意即一般人的追求物质利益、知识分子的沽名钓誉、卿大夫的领地食邑之争、圣人的保天下至欲,都会让自己牺牲身体。老庄崇尚自然真性,对因名利而造成的人性的异化皆持批判态度。而中岛敦所著《山月记》中的主人公李征正是被“名利”摧残后变身于虎的“人性异化”之例。
《山月记》发表于1942年,取材于中国唐代传奇小说《人虎传》。小说中的主人公李征博学多才、自视颇高,曾做过江南尉,但因不甘与“俗人”为伍,辞官回乡,每日吟诗作词。后因生活拮据,不得不重新做地方官。“妥协”后的李征每日萎靡消沉,个性也慢慢地难以压抑,最终因发狂而遁身山野,变身为兽。这篇小说如果用弗洛伊德的“三部人格结构”的理论来分析的话,我们可以认为主人公李征的悲剧性命运的形成原因是因为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失衡,从而引起心理失常,酿成了他永远为虎,无法恢复人身的悲剧。然而从道家生命哲学的角度来分析的话,我们发现这与前者虽“殊途”,但“同归”。李征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博览群书,才高八斗。同时他似乎也坚信“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始终没有停住自己追求“名利”的脚步。他虽已官至“江南尉”,但不堪其“卑微”,想通过做诗让自己“扬名立万”,但又过分在意“他人之目”,怕别人耻笑自己无“诗才”。对于自己为何变身为虎,小说中的李征是这样说的:
“各人的性情就像野兽,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驯兽狮。我的猛兽就是自大的羞耻心,是老虎。我的羞耻心令自己受损,使妻子痛苦,也伤害了朋友,结果,我的外表变得和我的内在相称了。”
不难看出,李征所提到的“野兽”以及所谓的“羞耻心”,其实就是他对于“名利”、“物质生活”的过高追求的贪婪表现。他在欲望的驱使下疲于奔命,在迷失本性的道路上愈走愈远,正应了那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二 “浪漫超脱的无为品格”与《李陵》
上善若水,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八章中提到: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与这种让世人叹服的辩证思想的相似说法在其他章节也可以看到,比如“守柔曰强”,比如“强大处下,纤弱处上”,还有“纤弱胜刚强”。这些都向世人传递一种信息,即纤弱只是表面,其本质是生命的强大。“柔弱”是老子的处世哲学,也是一种克敌制胜、自我保全的策略艺术。天道自然无为,道“无为而无不为”。在困境中以道家“浪漫超脱”的意识和“无为”哲学来调适的话,就会能屈能伸、超然通达,柔弱胜刚强。而中岛敦所著《李陵》中的苏武的“流放生活中的从容”以及司马迁蒙受宫刑之奇耻大辱仍继续撰写《史记》的“壮举”,皆是道家“浪漫超脱的无为品格”所调适的结果。
《李陵》取材于中国典籍《史记》、《汉书》、《文选》。小说登场人物之一李陵是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之孙,为征伐匈奴,他自告奋勇,带领步卒5000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欲以少击众,结果被俘降敌。第二个登场人物司马迁因为给李陵做罪轻辩护而遭受“宫刑”。在狱中经受身心双重折磨的他忍辱负重,最终完成“史家之绝唱”――《史记》。而第三个登场人物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之后在胡地牧羊19年之余,始终未降。这三个人物表面上看都是“忍辱偷生”,但是本质上却是不同的。李陵“患得患失”,左右摇摆,始终没能战胜“心魔”,也难以获得心中的安宁;司马迁“守柔曰强”,能屈能伸,他始终秉承一种纯粹的工作信念,最后完成史学巨作;苏武虽经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但是他“留胡节不辱”,独守自己的那份心灵上的安宁,最后得以回归故里。老子曰:“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苏武忍受着“被囚禁于胡地”的侮辱,心灵却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纯粹的空间。人性返璞归真之后,所有一切都变得清澈明朗。
三 “天人合一的终极关怀”与《名人传》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就是由庄子提出的。老子也曾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相应,天人相通”,道家生命哲学主张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与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他们不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而是强调人对自然的利用和顺应。老子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即告诉世人“生长万物而不居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所以要无私、无争、无求。中岛敦《名人传》中的主人公纪昌从原本的“争强好胜”到最后的“无知无欲”的过程,正是道家的“天人合一”的体现。
《名人传》是中岛敦在世期间出版的最后一部作品,是依据《列子・汤问》里“纪昌学射”的故事精心改编而成。小说梗概可以总结如下:一心想成为天下第一神射手的纪昌虽拜善射的飞卫为师,但急于“征服一切”成为“天下无敌”的他,在射艺学成之后却对师父飞卫起了杀心,但没能达到目的。飞卫为了转移他的目标,让他跟自己的师父甘蝇学习更高境界的“不射之射”。在师祖甘蝇身边呆了9年的纪昌下山之后,面部毫无表情,眼神深邃悠远,全然没有了原来的锐利,好似一具木偶,并且已不知弓为何物。众人不解,究其缘由,他答道:“至为不为、至言不言、至射不射”。从此,据说他不用有所为,自有“神灵”执弓保护,不用说小偷强盗,就连鬼怪都难以接近。
读完《名人传》,相信熟悉老子《道德经》的人都会想起第四十八章中的那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名人传》中的主人公纪昌虽然技艺一天比一天长进,可是欲望一天比一天减退。中岛敦似乎在告诉读者,只有这种欲望的日益减退,纪昌才能达到了真正不想有所施为的境地。因为完全顺应、因循自然,不加任何造作,纪昌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由此可见,道家生命哲学之精髓分别在《山月记》、《李陵》、《名人传》中有其具体体现,中岛敦对道家生命哲学思想是全面受容的。不过,如果将三部作品稍作计较,不难发现,中岛敦对于道家哲学思想的汲取和应用是高度自觉、循序渐进的,体现了他作为作家的思想的连续性和延续性。据中岛敦年谱所载,《山月记》、《李陵》、《名人传》都创作于1942年,其中《李陵》是中岛敦的遗作,虽然脱稿较早,但却是1943年7月他去世后才由其好友深田久弥命名并发表在1943年7月的《文学界》上。三部作品中,最早创作并发表的是《山月记》,它的主人公李征未能超越“名利”,从而酿成了他永远为虎、无法恢复人身的悲剧。而《李陵》中的主人公表面上虽为李陵,但是苏武才是中岛敦设定的“理想自我”。苏武不畏威胁,更无视利诱,“守柔曰强”,在困境中独守一片心灵的天空。及至《名人传》,主人公纪昌更是成为“至为不为、至言不言”的“至人”。从李征到苏武,从苏武再到纪昌,我们可以认为中岛敦把这三人合而为一,让一个“求道”者一步一步地完成了蜕变。
英年早逝的文学“求道者”中岛敦,在其短短33年的人生历程中所创作的小说中,有大半取材于中国的古典小说。而中岛敦并非简单地受容原文本的思想,而是进行了充分地消化吸收,并分别对它们进行了重新演绎,使这些作品超越了原文本的内涵,让读者去重新审视原作。《山月记》取材于中国唐代传奇《人虎传》,但作者并没有囿于原作“因果报应”之主题,而是表现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郁郁不得志的心理并深刻剖析了“人变成虎”的根源所在。《李陵》虽然基本上符合史实,但是为了表达主题需要,中岛敦也进行了合理的改动。比如李陵的“被动投降”;李陵在苏武面前“说不出一句劝降的话”;苏武“孤身”留胡地19年,等等。特别是中岛敦在创作过程中适时地加入了很多的人物心理描写和景色描写,这成为小说的一大亮点。在《名人传》中,他还在最后一部分进行了超越原文的“独创”,更明白地阐释了“艺道的极致,虚静的领域”。
近年来,很多专家用“影响研究”的比较方法,对中岛敦取材于中国题材的各个作品的创作过程、原作以及对其影响和影响途径进行了论述。中国原作固然对中岛敦的文学创作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中岛敦赋予原文本的新意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而且当我们导入重视探讨文本意义是如何被多样化理解的“互文”理论来分析的话,我们发现还可以通过中岛敦为之沉醉的中国道家哲学这一视角来分析取材于中国的《山月记》、《李陵》、《名人传》三部作品。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互文性文学理论,我们会发现更加丰富多彩的中岛敦文学世界。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社科研究2010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课题名称:道家生命哲学对中岛敦文学的影响研究;课题编号:S2010602。
参考文献:
[1] 许士密:《道家生命哲学的现代诠释》,《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6期。
[2] 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 孟庆枢:《中岛敦与中国文学》,《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第1期。
篇3
有的人,只来这个美妙的世界平凡的走一遭,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兴趣。难道,我们的生命就如此了嘛?不,不行。生命如此宝贵,我们怎能如此卑微的活着呢?我们怎能如此碌碌无为的生活呢?我们的生命极其可贵,我们怎么可以不珍惜呢?我们应该利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我们要用有限的青春学习无限的智慧。从一出生,我们的母亲就冒着生命危险把我们生下来。我们是母亲忍着疼痛把我们送到这个世界来的。想想那种疼痛,已经超越了人的极限,可为了我们,明知道会痛,有危险的母亲仍是毅然决然的赋予我们生命。
篇4
悬念本来是文学作品、影视、戏剧中为吸引读者、观众而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联系实际,巧设悬念,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明理”的欲望。如在教《珍惜集体荣誉》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星期一下午学校进行卫生大扫除检查评比,当检查人员来到四(2)班门前时,王小红发现墙角还有垃圾未倒,连忙用畚箕遮住;后墙上的几点墨水眼看就要被发现,李小华眼疾手快,赶紧用身体去挡祝结果他们班得了“最清洁”。第二天晨会上,老师却出人意料,严厉地批评了他俩。这是为什么呢?他们错在哪里呢?怎样才算珍惜集体荣誉呢?这样一问,造成悬念,学生产生了学习主动性,“明理”的欲望油然而生。
二、创设情境,放缓“明理”坡度。
道德情感是道德品德内化的动力。《大纲》明确指出思品课要以情感人,情理交融,以情载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因此,创设一定情境,可以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为帮助学生“明理”作铺垫。常用的方法有:讲故事、听录音、看幻灯、演小品等。如教学《学习、做事讲效率》时,学生光从书上的例子中寻找如何讲效率的答案比较困难,我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两张课桌的桌面上乱七八糟的放满了书本、文具。我请两名同学上台整理一下(让一个同学事先进行训练),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我喊开始,按下了秒表,教室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只见经过训练的那位同学先打开文具盒,把零散的橡皮、小刀、铅笔等小件物品迅速放好,接着把书一本一本摞好,最后再把作业本从小到大收拾起来,动作麻利快捷,有条不紊,看看时间,才用了45秒;另一位同学则洋相百出,书本、作业本一起收,中途才想起分类,又不小心把橡皮碰到地上,忙得头上冒汗,足足用了一分多钟才把散乱的东西整理好。学生们看得很过瘾,自然而然地明白做事讲效率除了要全神贯注、集中精力外,还应采用科学的方法。
三、讨论辨析,增强“明理”感受。
理越辩越明。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一些道理如果只是凭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印象仍不会太深。只有让学生自己介入其中,畅所欲言地谈观点、说看法,理才能明得透。如在教《拜佛不灵》时,我让学生围绕三个问题进行讨论:(1)奶奶为什么带“我”去拜佛?(2)佛祖为什么不能保佑“我”身体健康?(3)要想身体健康、成绩优良,该怎么办?通过讨论,逐步引导学生明白“佛祖”是不存在的,拜佛是一种迷信活动。奶奶相信迷信,是因为她没有文化知识。要想身体健康、成绩好,必须肯锻炼、勤学习。从而进一步认识到,要想人生旅途一帆风顺,靠相信迷信是没有用的,只有勤奋学习,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懂得许多科学道理才行。
篇5
《生命科学导论》是一门基础知识和科技前沿进展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科技成果的应用也推动着整个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迅猛变革。为了帮助本科生了解基本的生物科学知识,提高其对现代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内涵及进展的认识。在强调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的背景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剑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许多高校已将《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设为本科生全校公选课,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上海海洋大学作为一所上海的特色本科院校,推进以水产和海洋为特色的生命科学素质教育已有10多年,在2000年《生命科学导论》作为全校公共选修课在学校开设。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生命科学导论》涉及的课程内容庞杂、知识综合性较强、课时少且无实验课时,再加上近年来该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沿用传统的板书为主的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不仅教学进度缓慢,且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多媒体教学一定程度可以改善上述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规范性、联系性以及交流和互动功能较差等弊端。我们《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团队在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的利弊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和积累经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既发挥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点,又避免各自的不足,把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融会贯通,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多媒体教学形式有别于传统教学,可将图、文、声、像等多种教学内容资料整合在一起,以全新的表现形式将教学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单调的课本中脱离出来,加深了对深奥理论的多层次感知和理解,对抽象概念的形象化教学,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获得相对较多的知识容量。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板书为主,不仅教学信息量有限,表现方式和教学效果也较差。多媒体避免了教师低效的板书和搬运挂图的时间,使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传授更加丰富的教学信息,学生可以因此赢得更多的消化、吸收、练习、巩固知识的时间,实现高容量和高效益的教学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和灵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多媒体教学,通过设计现实或虚拟的教学环境,能同时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将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融为一体,突破了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和局限,达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生命科学导论》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生动地进行讲解,必须借助多媒体,将大量图像、视频等教学素材用各种软件制作成集“文、图、声”于一体的幻灯片,在课堂讲授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课本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让老师从大量的板书中解脱出来,将教学内容用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种“程序化”的课件,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速度。特别是如果每节课都使用大量的幻灯片或者一次播放过多的教学内容和信息,不考虑学生的接受速度和理解能力,会造成学生对教学重点的和难点领会不透,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任何课件都是一种教学手段,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多媒体课件也不例外。但是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有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时过分追求全程效果,整节课从头到尾都使用多媒体课件,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演变成了“以多媒体”为中心。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从始至终都只站在播放多媒体的电脑之前,很少走到同学中间和大家讨论和提问,容易使课堂气氛单调和呆板,教师成了播音员或解说员,学生成了观众或听众,师生之间应有正常交流和沟通也被多媒体所取代,使学生无法感受不同教师各自的教学风格和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和深奥的教学难点用直观性、形象性图形和视频等同学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大家。但是如果授课内容中所有相对抽象和深奥内容都借用多媒体方式形象地展现出来,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逻辑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习惯依赖图像的直观性、形象性也容易养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开拓和提高。不合理的多媒体课件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制作不精,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较传统教学信息量更大、方式更灵活的优势。只是把备课笔记转换成了电子教案,用鼠标代替了粉笔。二是照抄照搬,从网络平台下载过多资料而不注重修正和开发,结果是缘木求鱼,华而不实,使学生淹没在无序的资源海洋里。三是多媒体幻灯设计过于花哨以致喧宾夺主。过分追求课件华丽的外观、漂亮的动画和声音效果,这些和教学内容无关的画面和声音反而会分散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干扰学生对正常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科学使用多媒体,提高《生命科学导论》教学质量
1.合理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优化教学内容应首先应根据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该课程的教材,并以这些教材为基础,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生命科学导论》的课程内容涉及生物和生命科学、生物的化学组成、细胞、能量和代谢、遗传及其分子基础、发育、进化、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和环境、人体健康与重大疫病预防、生物技术和人类未来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教学内容跨度大、知识面广且不易深入。我们在授课前反复备课,以选用教材吴庆余主编的《基础生命科学》为参考,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详细地分析研究,广泛收集教学素材。对教材所包括的内容进行提炼和浓缩,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同时,特别注意吸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本学科前沿知识和最新科研成果及生产实践。在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上,由浅入深,由窄到宽。水产、食品和海洋三大学科是上海海洋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我们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特别注重体现上海海洋大学鲜明的自身特色,以与现代生活特别是海洋、食品安全、转基因、生物制药等问题密切相关、影响重大的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展开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讲述生物技术这章时,既介绍了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和细胞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内容,又着重探讨了这些技术在农业、医药和造福人类方面的一些应用。特别是对转基因作物、生物制药和克隆人等热点专题的讨论更激发了学生对所授内容的兴趣。灵活、恰当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此外,在课堂上适当播放一些相关的优秀科教片以激发学生的上课热情,开拓学生的视野。
2.准确把握课程信息量和课堂节奏。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既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速度快、知识信息量大的优势,又切实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速度,做到内容适量且应按教学进度逐条显示教学内容,遵循由浅到深的学习规律。在学生听讲、做笔记、思考等环节适当停顿,使学生有消化、理解、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的时间。每次上课之前,通过提问和学生交流,判断上次课件的讲授速度是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如果较多同学对所提问题不是很理解,本次多媒体授课时就会增加讲解及注释。合理控制好语速,对重难点内容提高声音着重强调,详细讲解,并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参加到教学的讨论和交流中,加深对重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充分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缺乏教学互动和课堂讨论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非常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和出勤率低,教学效果较差。为了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灌注知识的注射器,而时刻意识到学生的主体性,不片面追求课程容量,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综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生命科学导论》课堂的吸引力,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作为提升《生命科学导论》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在上海海洋大学校园网的EOL网格教学平台中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及学习指导等资源,使学生在课后可以自主学习。我们还给学生介绍国内外著名高校生命科学导论或生物学相关的课程及生命科学研究所或实验室的网站,指导学生学会在网上查找资料及阅读生物学相关文献。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上网学习的需要,也起到了教育学生、激励学生的作用。
篇6
Key words: university instructor;civilized campus;functio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228-02
1高等院校创建文明校园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命题,创建文明校园正是高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活动的强有力促进和实施过程。创建文明校园可以促进高校自身发现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调整高校发展的中长期计划,调整战略发展方向,使高校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前进。
其次,高等院校还可以以此为锲机来加强大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提高校园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使办公和教学条件得以改善;促进校风和学风建设,培养良好的教风、学风,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构建文明校园还可减少矛盾和冲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净化美化校园环境,使广大师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美的熏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创建文明校园中的作用的原因分析
创建文明校园需要高校辅导员的参与。创建文明校园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一两个职能部门发挥作用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调动全校各部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在统筹规划、统一领导、协调一致才能实现建设文明校园的目标和任务。而国家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宣传文明校园建设,使文明校园建设这一重大活动为全体大学生所熟悉和了解,这样才能使文明校园建设深入人心,调动广大同学的热情,积极参与到建设文明校园活动中来。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还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状况,与文明校园建设相违背,需要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首先,西方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接班人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激烈性越发显现;其次,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给大学生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最好,互联网中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不良作用;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还客观存在。在这种状况下,一部分在校大学生表现出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等现象。这些都是创建文明校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发挥好高校辅导员的作用。
3发挥高校辅导员在文明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3.1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创建文明校园的基础和前提。应该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都过硬的辅导员队伍。高校辅导员要做到“上得了课堂,下得了基层,出得了思想,入得了研究”。
如何才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呢?首先要把好“入口关”。通过严格的招聘程序,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把那些政治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吸引到辅导员岗位上来,避免任人唯亲、近亲繁殖的现象发生。任人唯亲、投资进入辅导员岗位危害巨大,第一,会影响辅导员队伍环境,降低辅导员队伍质量;第二,他们无心工作,整日投机取巧,取悦领导,危害学校利益、最大限度攫取个人利益,影响辅导员队伍风气和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往往会造成“干的最多,拿的最少,发展最慢”的局面。
其次,要优化岗位设置。使“老、中、青”年龄得要合理搭配,充分发挥老辅导员的经验优势,中年辅导员的稳健优势和青年辅导员的创新优势。同时还要注意高校辅导员的专业搭配,合理的专业搭配,可以使辅导员之间的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再次,要注重辅导员的培养。同志曾经说过:“活到老,学到老。”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任何人不继续学习都会被时代所抛弃,辅导员队伍也是如此。所以高校要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培训与开发,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各种形式如培训会、座谈会、各种交流会议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这样才能增长辅导员的知识基础、专业技能和岗位责任意识,增强辅导员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好地为创建文明校园服务。
最后,建设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还要有制度上的保障。高校要保证辅导员有一个公正、公平的竞争和考核环境,切实改善辅导员的福利待遇,并以人为本,保障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展。
3.2 尽职尽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等使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通过各种形式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侵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冲击,诚信意识淡薄、考试作弊抄袭现象愈演愈烈;浏览、下载网络不健康内容经常发生;公德意识较差,公共场所吸烟、上课接听电话、情侣公共场所行为过分亲昵等现象频频出现;法纪意识差,违法违纪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现象都是与创建文明校园的精神相违背,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政治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笃学、明理、求实的社会主义创新人才。
3.3 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推动文明校园建设创建文明校园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辅导员要认真领悟文明校园建设的精神和实质,认真领导、组织、设计大量的活动,激发同学们的热情,锻炼学生干部,使文明校园建设在诸多活动中有条不紊的向前迈进。高校辅导员可以借助于第二课堂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体活动等来促进文明校园创建。
辅导员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围绕学生安全工作、学风工作、宿舍文化建设、日常管理工作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教育意义深远、有品位、同学们都能积极广泛参与的活动中来。将以人为本理念、创建文明校园精神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辅导员也要加大对党支部、团组织和社团的指导与帮助,努力培养和锻炼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干部。同时,学校也要保障学生活动经费的投入,这是物质保障,这样才能在文明校园建设中取得好的效果。
3.4 以维护安全与稳定为准则,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近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逐年增多,经济困难、失恋、学习成绩不及格、人际交往能力差、就业压力大等都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创建文明校园任务之一就是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工作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化解矛盾,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所以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极为重要。
首先,辅导员要准确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大学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八项,即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人格完整、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能力正常和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辅导员掌握了心理健康标准就可以建立大学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及早发现问题。辅导员通过日常管理、班干部、宿舍信息员等途径可以及时、准确发现心理异常、行为古怪的同学。
其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疏导机制。辅导员通过宿舍谈心,心理咨询与辅导、开展心理辅导讲座、拓展训练、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和宣传等活动疏导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使他们知道:有心理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心理问题而不主动去解决。只有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才能使他们建立自信、自强的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张才君.辅导员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63-66.
[2] 赵凯博,付军.高校辅导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12):450-452.
[3]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06.
篇7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及其新型媒体平台(飞信、微博等)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主要群体之一。而各个通信运营商大力推广的3G业务以及无线网络接入的兴起,是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学习与生活更加的多元化,选择空间更加广阔,但是同时也产生了高校大学生管理部门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正确的网络行为的心得问题与思考。
一、大学生网络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对学习与生活的影响
互联网作为新型的传播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信息资源共享、交流思想和休闲娱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成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与网络有着频繁接触的大学生必然受到双重影响。互联网的应用已经进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涉及学习、工作、娱乐、购物、社交、应聘、旅游出行等。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大学生怎么利用。教育者和管理者也必须设计新的网络管理模式来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
(二)常州大学网络文化建设调查
日前,常州大学几名学生联合作了一个以本校大学生上网及心态为主的随机调查。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网络如今已经成为了高校大学生一个重要的信息交流渠道和娱乐手段。在大学期间没有接触过网络的大学生已经没有了。而且网络正在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成长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上网目的主要是娱乐、资讯和聊天交流,使用免费邮箱,而并非是学习功能。大部分学生的网络知识贫乏,不知道除了打游戏、聊天和看电影之外,通过网络还可以做什么。甚至有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网络上的“搜索引擎”及不会用电子邮箱。超过60%的学生表示自己的网络知识是通过网络和书籍上自学及向同学朋友请教得来的,很少是通过学校教育(计算机课、网络知识讲座等)得到的。此外,笔者作为我校石油工程专业大一班级的班主任,在以网络运用为主题的班会上,也发现大多数同学都对网络的学习功能特别是运用文献检索功能比较陌生,仅知道其影视音乐等娱乐功能。而且针对石油工程专业的自身特点,大多数同学还从未想到利用网络获取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视频,比如说钻井工程,采油工程等方面,更很少知道可以在网上浏览查阅学习资料、听讲座、做实验,与其他国内外高校的师生进行交流等。这意味着高校大学生网络知识教育方面还待加强、改进。如何科学引导高校大学生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性,对自身进行能力学习和提高,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网络学习模式拓宽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其二,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拓宽思路和培养创新精神。
其三,网络提供的交互交流空间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在网络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关注的信息,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及轻松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满足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梦想。网络俨然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网络文化所传递的价值取向。
网络的双刃性也使它具有较强的负面影响。网络及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直接和便捷同时也使消极文化对大学生的渗透加剧。网络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直接使多种文化不加过滤地直接呈现在大学生眼前,特别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被强化,又通过网络新媒体被放大,从而对大学生思想造成了更为强烈的侵蚀和冲击。
三、网络新媒体存在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网络上涌出的大量不良信息容易造成尚未成熟稳定的大学生思想混乱,不利于学生的正确成长和树立各种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二,自控力差的大学生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视频、聊天、交友等方面。
要科学引导高校大学生利用好网络的先进性,正确利用网络,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及负面作用,防范措施不应是阻止大学生上网,而是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疏导,特别是思想上的正确引导,以做到防微杜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运用思想,真正把网络作为一个有效的学习工具和成长引擎而运用起来。鉴于此,把握新形势下大学生利用网络的心理动态和认识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是一个切实有效的办法。
四、网络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使其产生网络依赖症主要有以下原因
其一,由于学生自控力不足以及自主时间的不合理利用。过多的自主时间,会使自控力差的学生将注意力转向学习之外的事物,从而导致成绩的不理想,学生往往会选择网络在虚拟世界中来找寻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其二,逃避现实中的压力。大学生面临诸如学习上的、情感上的多种压力,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迷茫等都会造成大学生过大的心理负荷,沉迷网络这时往往就会成为大学生逃避现实和减压的手段。
其三,不得当的管理方法。当学生管理者的教诲与学生心理相冲突时,学生就会因为得不到承认而转向自主性更强的网络世界,却无法抵御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
五、为引导大学生的正确网络行为,使其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对学生正确运用网络的思想引导,提高网络主体道德修养
由于网络作为一个最开放的媒体,联通全球,海量信息及新闻层出不穷,这也造成了各种信息良莠混杂,大学生作为一个情绪相对不稳定的群体,很容易误听误信而形成偏颇的观点,进而影响自身正确社会价值观的树立。这时,就需要对大学生上网进行正确的引导,加强他们对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来源的鉴别能力。同时也可以搭建日常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平台:可以考虑在QQ、飞信、人人网等学生喜欢交流、聚集、沟通的网络载体上建立一批具有组织结构的网上基层团支部,利用这些载体进行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开展工作,提高大学生网络主体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修养。
(二)积极举办校园网络应用知识讲座和实践
根据高校大学生的兴趣所在,各高校职能和管理部门,可以在互联网上开展各种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大有裨益的活动。例如:图书馆可以举办互联网操作、网页制作、网络信息资源和文献检索(可与具体的专业课程学习相结合)、进行网上课程设计和多媒体软件制作展示、开设个人、班级网站和创办电子刊物等主题活动。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在网络上和大学生建立起平等的交流渠道,高校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学知识、活跃思维、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丰富课余生活。在这里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都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构筑起网络环境下一种新型的教育者及管理者和大学生互动关系,使网络成为他们交流思想、发展个性、开拓创新的有益平台。
(三)正确认识到大学生是网络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重视并发挥好大学生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是名副其实的互联网一代,他们是使用网络的主体人群,是一批信息通信新技术的率先使用者及创造者。无论新兴的苹果iphone手机还是平板电脑iPad,都可以看到大批大学生粉丝的身影。大学生以充满创造精神的网络文化实践,为互联网的发展注入了重要的力量。
总之,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如何正确利用网络培养理工科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必然是网络时代我们必须持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 严园,葛敏.网络对在校大学生素质影响的调查与研究――以江苏省26所高校的调查为例[J].中国建设教育,2011:1-2.
[2] 郭加书,陈涛,王鑫.切实加强大学生网络文明教育与行为引导[J].中国高等教育,2009,(23).
[3] 游敏.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影响探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2).
[4] 毛剑,刘召利.论网络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9).
[5] 王栾生,李方.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版,2002,(1).
篇8
1966年,弗农以《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与投资》一文奠定了国际产品周期理论的基础。该理论以美国为例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美国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人均收入高,但劳动成本也高,其既有产品创新的强烈动机,同时也面临劳动成本上升的压力。这一特点就决定了美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特点——本国创新、国际化生产。但究竟何时在国内生产、何时出口以及何时何地在国外生产,这就取决于产品的周期。他将产品周期从该产品进入市场时起划分为三个阶段:成长阶段(即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第一阶段是创新国(比方说美国)对某一种产品的出口垄断时期;第二阶段是其他发达国家生产者开始生产这种新产品的时期;第三阶段是外国产品在出口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时期并最终成为该产品的净进口国。由于技术模仿时滞的存在,以及各国比较优势的差异,使得各类国家在新产品的生产以及市场占领方面出现了时间上的差距。 但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跨国公司战略目的的全球化和信息的全球流通,以及科技的进步使研发速度加快,也就是说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了。
在这种情况下,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似乎有些过时了,跨国企业越来越以全球市场为导向,在日益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中对资源进行有预见性的开发,以产品为导向的、被动式的跨国经营理论,已走到了尽头。 二、分析框架以及理论前提 弗农教授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是本文研究的起点。本文的分析框架是相对于弗农教授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而设定的。弗农的理论是以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存在为理论前提。基于当代的经济生活中国家地位的下降以及跨国公司操纵地位的形成,我将分析框架设定为以跨国公司的个别投资行为为理论背景。
因此,首先需要提出几个相关的假定:
第一,国际市场是由若干跨国公司竞争而形成的寡头垄断结构,其他小公司被纳入跨国公司全球组织生产、采购、销售的链条;
第二,各家公司尽管实力不同,但都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比方说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
第三,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子公司的多国分布和本土化,国家间的技术模仿时滞趋向于零(在跨国直接投资发展迅猛的时代,波斯纳的技术模仿差距理论不再适用);第四,国际贸易全部由跨国公司之间完成。 三、理论模型以及经验实证 在上述假设前提下,笔者认为,可以从单个跨国公司以及跨国公司集团的角度来理解技术生命周期,而不是从国家背景出发来考虑新产品在不同国家阶梯生产的现象。
下面再分成几个部分来阐述:
1.跨国公司的三大层次 按照跨国公司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当然,这种分类并不是说这公司仅仅是在哪一方面出色,而是说明相对于其他领域在该领域更具有优势。第一层次是具有R&D比较优势的企业,这一类型的公司大多分布在高科技领域。第二层次是具有生产环节比较优势的跨国公司,多分布于传统领域,要么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要么是市场需求不大容易变化的钢铁和能源行业。第三层次是具有营销环节比较优势的跨国公司。这类公司主要是在流通领域和服务领域。这三类公司之间的关系是:第一层次为第二层次注入新的技术、新的高科技设备,因而促进二三层次公司的发展;第二层次的公司提供的是一三层次公司发展的基础设备,提供的是必要品;第三层次的跨国公司是为一二层次的公司提供指导意见。
2.国际贸易中的技术生命周期 弗农的一个假设是国际技术转让市场是不完美的,因此,不能进行完全自由的技术转让。但笔者的假设是随着国际经济的日益自由化,生产要素组合在跨国公司之间的流动也趋向于自由化,在这里,假设国际技术转让市场是完美的,转让双方对于技术的全面信息了解也是完全对称的。
第一阶段是新技术的研发阶段。第一层次的公司拥有R&D的比较优势,由于全球大部分R&D费用是由这一类跨国公司提供的,这类跨国公司也因此拥有了大部分的先进技术。由于开发新技术和使用新技术都存在着风险,大部分研究结果可能是无用的,因此,新技术的研发往往呈现规模收益递减的现象。因而第二层次的公司不愿意投入巨额资金到R&D,它们更愿意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愿意提高生产率。第三层次的跨国公司大部分是利用一二层次的设备,并依托专业理论运作,不加入技术创新链条,因而不需要大规模的R&D。相反,第一层次的公司处于技术创新链条的顶端,而且竞争异常激烈,由于世界消费市场的趋同,寡头之间的技术研究高度重复,迫使每家公司都有自己安身之本的核心技术。而且核心技术必须不断更新。 第二阶段是新技术的水平扩散阶段。这又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一层次公司之间的相互模仿。
由于每家公司的新技术推出往往会激起市场份额的激烈变动,因而其他公司只能跟进,跟进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同一水平上研究另外的技术与之抗衡,二是选择模仿。因为技术研究的周期比较长,有时候等你研究好这个跟进技术时,别人已经在更高水平上推出了更为先进的技术。因此,很多公司选择的是模仿,这样的成本比较低。第二阶段是技术的转让阶段。新技术拥有者依靠新技术得到了短期的垄断利润后,很快意识到模仿者的威胁,以及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希望快速通过技术转让一次性回收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下一回合的新技术开发的竞争中。
而很多模仿者也希望得到这样一个技术,以利用它维持目前的市场优势,并以此为基点加入到下一轮的新技术研究。由于国际技术转让市场是完美的,因此技术转让总是能快捷的进行,这以为在新技术转让中其他各家公司接受转让是没有时间差的,而且机会是均等的。因而新技术以很快的速度在同一行业中扩散开。 第三阶段是新技术的垂直转让阶段。即新技术从第一层次向二三层次扩散。这个扩散的途径有很多种,可以是由于技术的外溢性,对相关的二三产业产生带动作用;还可以是通过技术转让和产品的交易,使新技术扩散到下两层次的公司。
下面具体说明:对于第二层次的公司来说,它们倾向于吸收第一层次中对自己有用的新技术。其中有一些是可以通用的,还有一些是具有专用性的新技术。这也是第二层次的公司加入技术创造链条的方式。对于第三层次的公司来说,它们对于新技术的接收比较被动。由于自己不加入技术创造链条,所以它们往往不大愿意对新技术投入经费。但是由于出于指导第一层次与第二层次公司的客观需要,它们必须对新技术有一定的了解。由于国际贸易全部由跨国公司之间完成,因此,在与一二层次公司的合作过程中,它们能够更好的服务其他公司,促进一二层次公司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新一轮的技术创造又开始了。
四、基本结论与中国跨国公司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几点基本结论:第一,国家贸易已经不是由国家主导,而是由若干层次的寡头跨国公司来操纵;第二,技术创新是由跨国公司主导的,是由具有R&D比较优势的公司主导的;第三,技术扩散仍旧有一个周期,首先在同行业之间和同层次跨国公司之间水平传播,然后才是向其他层次扩散;第四,第一层次的公司处于技术创造的顶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第二层次的公司参加技术创造环节,但是,比较专一和落后,一般依赖第一层次的技术垂直转让。第三层次的公司虽然不直接参加新技术的创造,但对于一二层次公司的发展意义重大,除了必要的服务与融资外,还提供很重要的信息咨询和发展指导;第五,三大类型的跨国公司相互依靠,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现代全球化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经济进步的主角。
中国跨国公司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该积极做好自身定位工作,在处于绝对劣势的条件下,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专注于自己所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由于R&D处于技术创造的顶端,所以,政府应该支持一些具有这方面比较优势的公司,加大R&D投入力度,这样才能保持在国际贸易条件下,技术创造与技术扩散领先于国际水平。此外,处于第二层次的中国跨国公司比较多,这一类型的公司应该注重对资源的占领,并且积极接受上游的技术转让,结合自身生产实践,改革新技术。
中国第三层次的跨国公司基本上还没有,这是一个不平衡,也不利于一二层次公司的发展壮大。目前,对于服务业的限制还过多,如果不赶在外国大公司大举进军之前培育国内的公司,并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则在这一领域将毫无优势可言。
雷蒙德·弗农.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J].经济学季刊,1966,(1).
胡鞍钢.科技与发展[R].上海科技论坛上的综合报告,2002.
篇9
因而,无论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何种程度,人的有用劳动都只能在借助于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无论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何种程度,“在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7事实上,近代应用机器的大规模协作的出现,也只是“使自然力,即风、水、蒸气、电大规模地从属于直接的生产过程,使自然力成为社会劳动的因素。”8即使是当代生产资料中的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无一不是对“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形态的改变,人的有用劳动在改变自然物质形态时仅仅在于,不断发现自然物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多样使用方式”,不难设想,没有自然资源,机器大工业不可能出现,当代科技革命也必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劳动只能借助于自然资源而改变其形态,因而劳动也只能在既定的自然条件下创造财富。事实上,地球上自然资源的量是有限的,非再生资源只能逐渐减少,再生资源也需要较长的再生周期和人的保护,不同国家和地区自然资源的量和质也有所不同。同时,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方式也是客观的。正如马克思指出:“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产力”9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以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历史。”10因而,不难想象,人类在今后较长时期内,都只能在地球上既定的自然条件下生存和发展,而不可能在短期内能去开发外层的宇宙空间,我们也只能在本土上开发现有的自然资源,而不可能在短期内大规模地去开发公海、南极洲等,同时也不可能舍近求远地大量地进口别国资源。因此,作为客观物质活动过程的劳动,我们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离开了既定的自然条件,片面强调劳动的作用,也必然产生唯心主义的空想。
如果说,人们只能在既定的自然条件下创造财富,那么,就必须从既定的自然条件出发,而不能随心所欲。因而,劳动还必须遵循自然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才能实现其创造财富的目的。自然界的生物圈、大气圈、水圈等是相互作用的;生物圈内的各种生物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劳动的作用无论如何巨大,都必须在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才是有用的。如果盲目地破坏了自然环境系统的大链条,如果人为地割断了生物圈内部的相互联系,如果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一句话,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那么,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就必将是严酷无情的,这是无数历史事实和现实证明了的真理。
总之,人首先是自然界的产儿,劳动必须借助于自然资源,并且也只能在既定的自然条件下,遵循自然物质运动和客观规律,才能实现物质财富的生产。如果说,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和人类社会的话,那么,同样可以说,没有自然资源也就没有人和人类社会。
二、自然资源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篇10
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四项最基本需求,而“行”又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比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出行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人民群众对“出行”没有安全感,那就无从谈起构建和谐社会。每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不仅仅导致了个体生命的灭失,往往直接改变多个家庭的生活状态,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冲突和引发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大局。
安全和谐的道路交通秩序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和有机组成部分,和谐社会建设又是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前提与条件,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持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确保群众的平安出行,使人、车、路处于一种比较理想与合理的状态,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既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全社会的一项共同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稳定发展大局的根本要求。
二、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
汽车交通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彻底地改变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同时也给人类生活带来很多负面效应,交通事故就是其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负面效应之一。
我国自1951年开始统计交通事故数据,当年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5922起,死亡852人,伤5159人。
1951年至1984年的30多年间,交通事故各项指标的变化基本上是平稳的。
80年代中期以后至今,社会交通需求日益旺盛,城乡交通活动随之剧增。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交通事故及其死亡人数也随之急剧增长。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1999年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为8.4万人,20__年为9.2万人,20__年为10.4万人,之后几年一直在10万一线波动,20__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78781起,比上年下降15.9%.自20__年以来,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首次回落到9万人以下,共造成89455人死亡。20__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0.1%、7.8%、9.8%和10.7%。
从上述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得出,目前我国的交通环境虽然有所好转,但是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事故发生率明显偏高,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因此,研究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分析其成因,以便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就显得很有必要。
三、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__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86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接近2亿人。特别是20__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摩托车消费的政策,有效刺激了消费市场,机动车保有量呈快速增长趋势,机动车驾驶人的数量也相应大幅增长,其中机动车增加1669万多辆,驾驶人增加1910多万人。
随着我国机动车数量和驾驶人队伍的几何式扩大,人类社会交通活动的日益频繁,但道路交通基础建设和交通管理仍然十分滞后,人与车、车与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将会在有限的空间内不断加大矛盾和冲突的机会。当然,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无外乎人的因素、车辆因素和道路及其他因素。其中,最关键的还是人的因素。
人是道路交通安全的主体,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人的参与就谈不到交通事故。许多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包括机动车驾驶员、非机动车驾驶员、骑自行车人、行人等所有道路参与者。
机动车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不遵守交通法规,超速行驶、违法超车、疲劳驾驶、酒后驾车、注意力分散、不按规定让行以及身体状况欠佳等潜在的心理、生理性原因,是酿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非机动驾驶人,主要指电动车驾驶人,他们很少主动走非机动车道,而是和其他机动车一样,大部分都在机动车道行驶,由于大多没有受过道路交通法规学习和技能训练,这部分人往往交通意识比较淡漠,交通违规现象司空见惯,但目前又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制约,很难监管,是目前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隐患。
相当一部分行人的道路交通法规意识较差,闯红灯现象也十分普遍,无视道路交通信号及各种标志等,不愿意走地下通道、天桥,随意翻越护栏、横穿马路等,从而导致交通事故。
四、我市控减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对策措施
近年来,我市以“压事故、保畅通、保安全、促和谐”为中心,全面推进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不断加强交通安全源头监管,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全方位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治安管理工作各项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强化研判、把握规律,提升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成效。坚持将事故预防工作作为交通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务,加强对道路交通交通安全形势的分析研判,落实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工作措施,解决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深层次问题。一是强化分析研判。健全完善大队、中队两级交通安全态势动态研判机制,加强对事故发生特点、规律的分析研究,切实找准事故下降点,综合运用宣传教育、秩序整治、源头监管等针对性预防措施,有效预防事故周期性多发。二是强化源头监管。以客运、危化品运输单位为重点,加强安全监管。加强工程运输车辆管理,严防施工车辆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完善重点驾驶人“黑名单”管理制度,及时通报驾驶人所在单位,要求落实管理措施。三是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按照“还清旧帐、不增新帐”的思路,对全市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实行滚动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隐患,及时提出治理意见,督促协调责任部门落实治理措施,并全程配合指导,确保治理实效。
(二)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有效改善道路通行环境。在研判基础上,突出重点,集中警力,不间断、强力度地组织开展系列专项整治行动,营造浓厚的严管严治氛围。一是重点交通违法常态管理。以集中整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酒后驾驶、机动车涉牌涉证等专项行动为契机,形成严管不放松的管理效应。突出治理酒驾,坚持每周开展1-2次集中整治,有效压降涉酒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二是重点区域秩序持续整治。针对农村道路事故多发的情况,将管理触角向农村道路延伸,适时组织优势警力,深入镇、村道路,集中整治无牌无证、非客运车辆违法载人、报废车、未检车上路等重点交通违法,有效改善农村道路通行环境。三是涉车涉路犯罪动态管控。利用交巡民警屯兵路面的有利条件,坚持纠违与查嫌相结合,加大对违法查处中以及路面巡查中发现的疑人、疑车、疑物的检查盘查力度,有效地发现和打击现行违法犯罪活动。加大交通肇事逃逸案攻坚力度,组织开展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专项行动,有力地震慑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四)完善机制,科学组织,有效提升城区排堵保畅能力。
篇11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是以界定道德概念为前提的,所以,有必要回顾一下什么是道德。
(一)什么是道德?
1.“道”字在传统的古书解释中,大约有三种意义。1),“道”的本义:道,就是指人世间所行走的道路。如《说文》曰:“道者,径路也”。2),“道”的引申义:道是指抽象的规律、法则。如子思在中庸首章中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孙子说:“兵者,诡道也”。3),“道”的拓展义:道是形而上的意思。如《易.系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2.“德”字在传统的古书解释中只有本义和引申义两种意思。1),“德”的本义为“得”。如《说文》曰:“外得于人,内德于己也”。“得即德也”。2),从“德”的结构与字型看,德包含了从古直字,从心之意。因此,‘德”便引申为“品德”,“道德品质”,所以朱熹说:“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因此,“道”与“德”的词源含义都明确指向为——应该如何的行为规范。但是,应该如何的行为规范并非都是道德。道德与其他应该如何的行为规范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道德是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规范,它和法一样也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却又不同于法的肉体强制和行政强制,只是一种舆论强制。
综上所述,道德的定义应为: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范。
(二)人类为什么需要道德?
人类产生之初,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人的生产和生存能力非常低下,在强大的自然界面前,人是一种非常弱小的动物,靠单个的力量根本不可能生存。于是,人类被迫结成一个个群体,以集体之力共同对抗自然之力。社会、人际关系由此产生。但是,人类最初不得已而建立的的这种社会关系却相当紊乱,集体之力难于有序发挥,社会活动也不能正常进行。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人类在不断的思考和实践中逐渐意识到,问题的解决只能依赖于一种崭新的手段——管理。在各种社会活动的管理中,最先形成的是具有政治性质的权力管理。虽然,政治具有其他管理形式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但它并不是全面而广泛的管理,只是一种外在的管理形式,靠它并不能解决人们所有行为的规范问题。于是,不同于政治的另外一种行为规范也随之产生,人们称之为德治。从此以后,政治与德治也就自然成为人类管理社会活动最有效的两大手段。
所以说,道德和政治一样,是以社会更好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以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幸福最大化为目标的行为规范。换言之,道德是人类通过限制自身利益换得社会利益的保障并最终实现自身利益和幸福的特殊行为规范。即,个人、社会的需要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人类需要什么样的道德?
从“休谟难题”到“斯密之迷”,人类一直在苦苦寻找并力图建立一种举世公认的伦理与道德标准。那么,人类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道德?简单的说:我们需要的是增进每个人和全社会利益总量的优良道德。
(一)当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需要“最大利益净余额”的道德
大家都知道,不同的人总会有不同的需要。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同一条 件下一般不会发生冲突,但在不同的条件下总会有冲突的发生。如:道德要求人应该诚实,但在小偷面前你必须得放弃诚实而选择撒谎。所以说,当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条件下相冲突时,我们只能诉诸于“最大利益净余额”的原则。即,行为的利害相减后其余额如果是利,就是正价值,就是我们应该要选择的行为。反之,就是负价值,就是我们应该要放弃的行为。正如象棋比赛中,当车与帅同处险境时,人们通常都会选择“舍车保帅”的招数。
(二)当利益相一致时,我们需要“不损害一人地增进每个人利益”的道德
孟子曰:“杀一无辜而得天下,不为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不损害一人地增进每个人利益”是道德的终极目标。当利益一致时,道德终极目标自然就具备了完全实现的可能。但是,其目标得以实现是以不能损害任何一个人的利益为前提。在这样的原则要求下,只要你损害了任何一个人的利益,即使你保全了多数人的利益,都是不应该、不道德的。由此可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提法是否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终极的道德目标?我们现存的道德规范距离终极的道德目标还有多远?如何才能构建起有效塑造全体社会成员高尚品德的道德规范?如何才能攻克各种道德规范总是流于形式而收效甚微的难题?所有的这一切,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投身于道德文明的建设,共同迎接文明道德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窦炎国.论道德认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2]许冬玲,彭柏林.论道德需要的功能[j].广西社会科学,2008(7)
篇12
如果说哲学给人以智慧(真),伦理学给人以良知(善),文学给人以情趣(美),那么人类追求文明进步之旅就是不断追求智慧、情怀与良知相统一的过程。中华民族在这种文明之旅中最为看重的是良知(善)与美(情趣)的统一,由此而形成了“文以载道”的道德文化建设传统。今天,探讨这一传统的历史意义并观照当代中国的“文以载道”话题,有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和伦理学研究。
一、“文以载道”之“文”与“道”
“文以载道”的“文”大体上有文论和文学两种。文论以论述的逻辑演绎“载道”,文学以描述的形象演示“载道”。文学之“文”究竟应当包含哪些样式,文学界的看法并不一致。本文涉论的文学主要是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以及现代影视作品。
“文以载道”的“道”不是如同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亦即不是外在于人的神秘力量,而是俗世社会的道德观念和行动准则,如同孔子说的“志于道,据于德”的“道”,荀子说的“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道也”的“道”,等等。就是说,“文以载道”的“道”属于伦理学范畴,是儒家伦理学说主张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
中国文学很早就注意“文”与“道”的逻辑关系,重视“文”之“载道”的意义。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文章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章的本源;古代圣人创作文章来表现道,用以治理国家,进行教化;圣人制作的各种经不但是后世各体文章的渊源,而且为文学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梳理了标准。”钟嵘在《诗品》中也发表过类似的看法,他认为“诗歌内容只有表现了人们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激发的思想感情,才能够产生‘可群可怨’的艺术感染力量”。
学界一般认为,“文以载道”是宋学创始人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正式提出来的,在此之前,韩愈已提出“文以明道”和“文以贯道”的学说主张,广涉文学与道德的关系。由于周敦颐的思想体系和倾向比较复杂,其“道”并非如同韩愈那样专指封建社会的主流伦理文化——儒学道德体系,所以学界凡涉论文学与道德的关系多采用周敦颐的“文以载道”语型而采信韩愈的“文以明道”内涵。
魏晋之前,中国人尚没有清晰的文学观念,魏晋以后经过所谓“文学自觉时代”,文学开始觉醒,并一度繁荣,但其间又滋长了唯美主义的形式主义文风。韩愈提出“文以明道”就是为了批判这种“叛道”的不良倾向,力图恢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主张的“文”与“道”的关系,把“文”与“道”关联起来。韩愈的本意是从文学建设与发展的角度言说“文以载道”的。他认为,“文”是“载道”的手段,“文”的优劣受制于能否“明道”及“明道”的程度,这样“文以载道”就必然使“文”在其间得到发展。这是合乎文学建设与发展规律的,“文”之所以能够成为“学”,一个重要的内在根据就是其“载道”。
一言以蔽之,“文以载道”的道德文化建设功能在于建构了“文”与“道”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生态模型。一方面,赋予文学以伦理与道德的灵魂和价值核心,充盈和提升了文学之于社会与人生的功能;另一方面,赋予社会道德以形象美感和人格魅力,从而铺垫了道德文化建设的文学艺术之途。
二、“文以载道”之道德文化建设的历史意义
回溯历史可以看出,“文以载道”是道德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普遍方法,对道德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传承和普及曾发挥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一,开启和显现了伦理思想和道德价值生成之先河。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的初始阶段,文史哲思想多是通过浑然一体的文本来表达的,并没有严格的界限。那时,关涉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文化形式也并非为伦理文本,而多是文学作品。这在西方可以追溯到《荷马史诗》,在中国可以追溯到第一部诗歌总汇——周代诗歌集《诗经》及此后的《楚辞》、《山海经》(学界一般认为后两书成于战国时期,晚《诗经》一个历史时代)。这种历史文化现象是合乎逻辑的。不难推理,伦理与道德起源于人类“创造自身”的劳动过程——“人”在劳动中创造自身与创造自身必需的伦理和道德本是同一过程。在远古的渔猎“劳动”中,经验告诉“人”们,彼此之间需要“心心相印”、“同心同德”的配合,以获得行动一致的伦理意义上的“思想关系”(马克思、列宁语),哪怕这种关系极为简单粗俗,也是必需的。于是,在一些情况下有的“人”会偶然发出诸如“唉吆”、“邪许”之类后来被称为“道德意识”的呼唤或呼喊。这是一种伟大的创造。它的“启蒙意义”往于:向肢体方向发展便有了后来的舞蹈,向声音方向发展便有了后来的音乐(故后人说:“乐者,通伦理者也”),而向文字的方向发展便有了诗歌。这使得舞蹈、音乐、诗歌成为人类承载和表达道德意识的最早形式。故而,西方人叙述西方伦理思想史多是从远古的《荷马史诗》发微。
麦金泰尔在解释西方伦理思想史这种研究和叙述范式时指出:提出道德问题和回答道德问题并不是一回事,提出道德问题通常发生在社会变化时期,而回答道德问题一般是在对道德问题有了哲学伦理学的思考以后。所以他认为,古希腊社会变化提出的道德问题是“反映在从荷马时期的作家经过神谱时期的文本(Theognid corpus)到智者派的过渡时期的希腊文学之中”的。中国人叙述自己的伦理思想史多没有上溯至《诗经》,更没有观照《楚辞》和《山海经》等古典文本。这使得中国道德文化在逻辑起点上缺损了《诗经》、《楚辞》和《山海经》所“载”之“道”的伦理精神和道德意蕴,致使今人往叙述中国伦理思想史的文本中很难看到这些道德历史价值的影踪,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先天不足”。
中国学界叙述本土伦理思想史,多是从《论语》文本直接开始的,涉论此前的“孝”和“亲亲为仁”也多是为了佐证孔子的“仁学”伦理文化,而不是为了揭示麦金泰尔所说的“为哲学伦理学提供了最初的动因”,即《诗经》等真正的古典文学作品所“载”之“道”。不言而喻,这就在传播方式上合乎逻辑地为“上智”推行专制政治伦理和道德教化提供了最为简便的技术工具,因为“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列子》之《仲尼·康衢谣》语)的“下愚”在这种道德文化样式面前只能望而却步,俯首恭听。
其二,开掘和铺垫了道德文化建设的主要渠道。文学以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和普及其所载的道德价值,赋予道德以“人民性”的特质,因而成为真正的大众道德文化,由此而赢得自己在道德文化建设中最可靠、最有益的史学地位,充当建构和提升民族道德素质之道德文化建设的主要渠道。
历史上,中国文学特别是小说(及其衍生的评书等民俗形式的文学作品)和戏剧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样式,其所“载”之“道”易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因而实际担当了普及和传承道德文化的主要职能。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统治阶级认可或默许乃至推崇、因而堂而皇之地活跃在民间的“文以载道”;另一种是被统治阶级列为“禁书”和“禁戏”,只在民间悄然传播的“文以载道”。前一种“文以载道”是封建统治者实行道德教化的主渠道,其盛势始于明末,此后连绵不绝,真正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程度,连平生“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的文学巨匠鲁迅,在偶然涉足京城戏场时,也为那种“连插足也难”的盛况感到惊讶。
综观中华民族道德文明发展史,中国古代文学实际上充当了传播和普及儒家伦理学说和道德主张的教科书。在这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文以载道”的传统,也就没有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道德传统,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或许多停留在注释伦理文本的书斋中。
其三,承载和普及了历史上的主流道德文化价值。这在西方主要是起于古希腊的“四主德”即智慧、公正、勇敢、节制,在中国则是被《中庸》誉为“天下之达德”的“智”、“仁”、“勇”。这三者的道德意蕴在中国古代文学的传世佳作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传统中国人对儒学伦理思想和道德文化价值的认知、理解和把握,更多的不是来自文本教化,而是各种“载道”的文学样式的熏陶。这种历史意义,特别值得一提的有两点。
一是承载和普及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本来在任何一个民族“文”都是以该民族通俗的母语“载道”的,这种样式在潜移默化中必然会给人们以特定民族的尊严感、认同感和亲和力的熏陶。而“文”所“载”之“道”的内容则会直接给人以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最后的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写在黑板上的“法兰西万岁”成为传诵全球的爱国主义佳话。屈原的《离骚》和岳飞的《满江红》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现代小说《小英雄雨来》、《敌后武工队》和影视作品《亮剑》等,给人特别是新生代以爱国主义教育的道德文化价值,都是直叙式文本的道德教科书不可比拟的。
二是承载和普及了最广大劳动人民的道德认知与情感。诸如五言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文学作品,也是因为其富含伦理精神和道德价值、易于转化为最广大普通劳动者的道德素质而被广为传诵,成为中国历史上传播主流道德文化的千古绝唱。
三、“文以载道”之道德文化建设的当代话题
当代“文以载道”与过去相比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过去的“文以载道”多是直觉、直观地告诉读者或观众“‘道’是什么”,那么现代社会的“文以载道”则不然,它承载的“道”多为“‘道,是什么、也不是什么”,凸显了生活世界中说不清、道不明的“道德悖论”问题。换言之,如果说传统“文以载道”安排的艺术冲突多为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直接对立或对抗、表现为非此即彼的矛盾的话,那么,当代“文以载道”建构的艺术冲突则多为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难以分辨、相互纠缠的“自相矛盾”,带有“颠覆”传统道德文化价值的悖论特征,因而特别具有艺术震撼力。
文学是生活的集中反映。当代“文以载道”之所以具有这种“道德悖论”的特征,是因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强烈地感受到了道德模糊性的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以前从未享受过的选择自由,同时也把我们抛入了一种以前从未如此令人烦恼的不确定状态”。
反映安乐死之“道德两难”的《深海长眠》、见义勇为之“困惑”的《求求你表扬我》以及《天下无贼》等“家族相似”的影视作品,所“载”之“道”都是体现当代“文以载道”特征的典型作品。
就是说,当代“文以载道”所承载的“道”多不是现成答案,而是尖锐的问题。它充分体现了如同格罗布曼(Grobman)所指出的那种特性:“文学形成的价值在于问题,而不是答案。”因此,它不再像以往的“文以载道”那样可以直接充当道德教育的教科书。不仅如此,在人们不能把握其艺术逻辑和道德主题的情况下,它甚至还会成为道德教育的“反面教材”。这就提出了如何用“道德问题”的方式理解和把握道德文化建设活动的当代学术话题,同时也就把伦理学需要实行与时俱进创新的学科建设之当代话题提到了人们的面前。
现代西方一些伦理学人在这方面已有发人深思的学术见解。马丁·科恩在其《101个人生悖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伦理学关心的,是些重要的选择。而重要的选择,其实是两难问题。”他甚至认为,伦理学应当以解决“两难问题”为己任:“伦理学之所为,在于困难的选择——也就是两难。”
篇13
一、会展文化的提出
作为全国主要会展城市之一,首都北京的会展经济发展和会展文化的建构、传播对中国乃至世界会展产业都有深远的影响,会展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展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特别在会展产业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不得不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研究。作为有“火车头经济”、经济发展“晴雨表”之称的会展业,其不仅能推广和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还能起到传播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的作用,加快发展会展业是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会展行业的高附加值性和产业联动效应可以大大提高北京对国际经贸、科技、教育、文化等信息交流的承载能力,提升北京的城市形象、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会展文化理念的提出是会展理论的创新发展,也是对会展实践的有力推动。会展文化就是在会展活动中所涉及和体现的所有“文化”内涵,从文化的视角对会展现象和会展产业的深层问题进行探究和剖析。对“文化”一词的理解聚讼纷纭,《新华词典》中,“文化”一词在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并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在狭义上是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即一般知识,如学习文化、文化水平等”。本文研究的视角显然是从广义的文化范畴出发,对会展文化进行思索与建构。
对会展文化的内涵把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会展内容的文化性,即会展主题和相关活动体现的是文化的内容,会展本身是承载文化表现和传播的活动载体;二是会展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形式,能体现出在精神、理念、价值观上的文化内涵;三是指会展是多人共同活动的平台,会展的相关利益主体在这里进行频繁的交流、沟通,会展主体在筹备、组织会展活动时能体现出主观意识形态中的文化本质。
提及会展和文化的关系,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里强调了文化和会展水融的关系,文化是会展的灵魂,会展经济活动注入的文化内涵愈多,其附加值就愈大,核心竞争力就愈强。
二、北京精神“厚德观”对会展文化的影响
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主要内容的“北京精神”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厚德是北京精神的人格化,是北京立德扬善的首善品质和人文精神的典型反映。厚德一词源于《周易》“君子以厚德载物”。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道德文化不仅是北京精神的重要体现和要求,也是会展文化建设的根基,根基不稳,其他皆为空谈。只有在道德文化的沃土中,会展才能享受长久的生命力,成长为苍天大树。道德文化是会展文化构建的根基和前提,强调道德精神、道德力量对会展文化的塑造作用,是从本质上把握会展文化的精髓。《论语・里仁》:“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仁是道德。会展业中的道德文化,也应该是会展人的守则之首。如果连道德责任感都不具备,会展活动还如何能够有序、健康、长久地展开呢?
会展业的核心是服务,道德理念的诉求和坚守是做好会展服务的前提,是会展行业腾飞的基石。首都会展产业的道德自律已然起到了一定的典范作用,但道德文化的弘扬依然应置于重要议题。针对当前中国会展产业的现存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对会展道德文化的构建与完善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一)会展道德文化的诚信自觉与约束。
应当明确提出以“诚信”作为行业道德自律的主要准则。这是因为,目前在中国会展行业各种缺乏诚信的现象还比比皆是。诚信缺失,道德意识淡薄,换来的是会展业内部管理的混乱和会展经济的阻碍。道德自律是法制秩序与精神文明实现的最高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