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管理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3)设计论文目录(须包含三级标题)
(4)论文结构清晰
邮件导师审核,审核时间2-3周
导师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开题报告,再次提交邮件提交审核
如导师通过审核,学生将开题报告网上提交,导师网上审批。如不通过,再次修改后1个月以后再提交审核。
二、论文阶段报告
论文需完成至少2/3的文字内容,核心内容(如实证研究、模型构建等)须完成。
撰写阶段报告
将论文电子版、阶段报告邮件提交导师审核。
导师提出修改意见。
学生再次修改后,提交审核。
如导师通过审核,学生网上提交阶段报告,导师网上审批。如不通过,再次修改后1个月以后提交审核。
三、毕业答辩
论文完成,字数不少于3.5万字。
提交导师审核。审核时间3-4周。
根据导师意见修改,修改时间3周以上。
如导师通过,则提交和盲审申请。如不通过,再次须改1个月以后再次提交审核。
篇2
3.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思索
4.英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5.医学硕士研究生互动式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
6.英语硕士论文文献综述中转述动词的对比分析
7.我国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标题的词汇句法特征研究
8.中外英语硕士论文转述动词对比研究
9.商务英语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情况分析
10.硕士研究生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
11.英语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能力现状调查与培养途径分析
12.主题-任务教学模式探究——以地方高校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为例
13.中国学生英语硕士论文引言部分转述语使用情况的语类分析
14.中国应用语言学专业英语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体裁特征
15.“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
16.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科技英语翻译能力分析
17.学术论文体裁教学不可或缺——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言写作情况调查
18.英语报刊与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课外英语阅读
19.基于新媒体支撑的面向硕士研究生实用英语教学的探索
20.论英语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参考文献问题
21.中国学生英语专业硕士论文“前言”部分的语类结构模式分析
22.硕士研究生EAP习得模式探索——武汉科技大学某研究所硕士生学术英语习得个案研究
23.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
24.英语专业语言学类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对比研究
25.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构成与自我认同关系的实证研究
26.批判性思维能力对英语写作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以某大学2012级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例
27.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分析
28.中外大学生英语硕士论文中四词词块的比较研究
29.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关系的实证研究
30.中国与北美硕士论文英语标题的对比研究——以农学为例
31.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32.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为例
33.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34.学习者英语硕士论文中的转述动词
35.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现状调查及教学建议——对浙江工商大学的调查分析
36.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观念的对比研究
37.香港与内地高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38.法律英语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的定位与教学组织
39.英语硕士研究生第二外语的学习策略探究
40.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探讨
41.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通用学术英语需求分析
42.影响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因素的实证研究
43.英语硕士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
44.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核心、目标与措施
45.医学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及其教学启示
46.人文社会科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英语标题句法特征的对比研究
47.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与启示——以赣南医学院为例
48.新课改下高校教育硕士(英语)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反思
49.英语硕士研究生教学之我见
50.英国TESOL专业硕士和我国英语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比较与思考
51.实施“流利领先法”,培养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以报刊、学术杂志文章为课程材料
52.英语教育硕士教育实践中课堂观察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53.波兰华沙大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及启示
54.师范院校英语教育硕士培养问题与对策思考
55.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56.媒体英语素材在法律硕士专业英语教学应用中的探究
57.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之我见
58.中国英语专业和英语本族语者硕士论文题名的信息结构对比分析
59.“模块+选修”:转型期专业硕士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60.水利英语方向翻译硕士培养的可行性研究
61.英语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自主性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初探——以悉尼大学硕士TESOL专业课堂教学为参照
62.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分析
63.对比分析我国英语专业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的语言错误
64.国内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现状述评
65.在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66.论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
67.浅谈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改革
68.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改革构想
69.英语硕士研究生科研阅读现状与能力培养途径探讨
70.从课程本质透视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需求——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
71.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72.说写并重 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
7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工程硕士英语教学的启示
74.硕士研究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特点的实证研究
75.理工类院校英语本科与翻译硕士(MTI)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76.论英语专业硕士论文致谢辞的语用失误
77.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自我认同关系的实证研究
78.试论工程硕士英语课程交际能力培养的若干问题
79.河北省高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80.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81.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82.车辆工程专业工程硕士英语教学存在问题及EPBEP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83.英语专业本科至硕士英语词汇学课程三级分级教学设计
84.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85.广西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论文调查和分析
86.浅谈英语翻译硕士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87.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创新特征研究
88.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89.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写作中重述话语之语用功能习得研究
90.专业硕士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启示——以英语学科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为例
91.人际关系管理论与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模式
92.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需求分析与课程评析
93.英语硕士论文写作方法论要
94.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
95.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与自我认同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96.基于教育语言学对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思想与学术能力发展的思考
97.民族高校医学硕士对医学英语需求的调查分析
98.自助式讲课学习模式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99.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的思考
100.基于ESP教学理念开展公共卫生硕士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101.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102.从中介语视角分析工程硕士英语会话的句法范式
103.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与EAP教学——以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为例
104.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改革与实践
105.从英语教学法的视角探讨硕士英语教学改革
106.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状况调查研究
107.浅议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改革
108.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109.涉海院校硕士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110.农林院校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化——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111.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引言的体裁分析
112.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水平综述——兼谈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113.关于提高理工科硕士研究生英语阅读教学的想法
114.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思考与构想
115.论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
116.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环境的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研究
117.工程硕士英语实践教学途径探索
118.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119.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专业特色——关于西部地区英语教育硕士的培养
120.英语学科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调查分析——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篇3
一、美国教育硕士形成发展的基本过程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国家之一。19世纪20年代,哈佛学院为取得学士学位并愿意继续学习的毕业生开设了一些高层次的课程,被认为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开端。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于20世纪初被纳入硕士学位教育系统。1908年,哈佛大学授予全美第一个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首开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之先河。此后,各种专业硕士相继出现,丰富发展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体系。20世纪初,许多大学都开始授予教育硕士学位,主要是为培养中小学教师而设立的,攻读该学位的人数也不少,但仍然缺乏严格的标准,以及对培养质量的有效控制和监督。二战以后,美国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提出将硕士学位分为文硕士、理硕士、教育文硕士和教育硕士。前两者是研究型学位,后两者为专业性学位。美国大学协会还提出了教育硕士培养的基本要求,包括入学要求,课程学分要求,强调实践性学习等等。这些要求和标准为当今美国教育硕士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二、美国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
2.1 培养目标
在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指与学术性相对应的应用性取向研究生教育,以主要培养各个专门领域的从事实际应用工作的人才为教育目的,毕业生通常可授予相应专业定向和学科领域的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在相应层级的学位之前,通常要冠以特定学科名称,如教育硕士,教育博士,工商管理硕士等。具体说来,美国教育硕士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即具有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的教育领域的教学专家为目标,与学术性硕士相比,它强调掌握更多的直接应用性知识,而不去追求一些原创性研究,这一目标明确指出了本层次专业学位的培养导向,对培养对象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都作出了一定的要求。由于教育硕士是以应用性为取向,毕业后主要从事教育相关工作,因此,它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仅清楚明确,各具特色,而且都切实结合专业学位人才的特点,培养目标归结于造就科学研究和应用型的人才,着重强化对学生基础知识、创新能力、组织管理等能力的培养。
2.2 培养过程
2.2.1 招生入学的标准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发展比较完善,专业学位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且享有较高的声望,其毕业生往往能得到比较好的社会待遇。大部分专业学位每年都有两次以上的入学考试机会,而入学要求也相应较为严格。虽然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方式较为灵活,各专业院校可根据自身情况来做出决定,但是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要有相应的学位。具体又分为具有相应的学科专业背景的学位和非学科专业背景的学位;其次是相应的推荐信,有些院校对推荐人都做出了一定的限制。教育硕士的推荐信除了一份由教师写的,还要求参加工作后所在企业或公司老板写一份;最后是GRE成绩单,对母语是非英语的申请者还需要提供雅思考试成绩或托福考试成绩,且对雅思或托福的考试成绩都有相应的要求。美国教育硕士的招生标准往往都要求申请者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有利于整个培养计划的开展和进行。可以说美国高校对申请者提出各种高要求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其他材料的审查,提倡对细节的考察,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
2.2.2培养方式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式以保证教育质量为目的实行多元化的培养方案,专业学位培养年限的制定依据不同专业的学习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呈现多元化格局。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年限一般为1-3年,不同专业学位的培养年限差别较大、同一专业学位的培养年限也存在着较大的弹性空间。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通常为1-2年不等,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大部分全日制学生都能在1年或1年半内完成学业,非全日制学生需要2-3年时间。在学习时间上,考虑到学生需要兼顾学习和工作,学院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也相当灵活,除了开设全日制(full-time)课程外,还开设业余制(part-time)课程,学生可以选择晚上或周末的时间进行学习。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美国专业院校有权适当缩短原计划的培养年限,减少学生学习时间,以使学生提前毕业、进入工作岗位。
2.2.3课程和教学实施的选择
美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强调实效性,突出实践环节,教育学等方面的原理、规律、技术和方法也均被有机地渗透到其他课程中去。学生有一定的自,可以根据各自基础和知识结构灵活选择学习内容。在研究生院对课程设置提出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具体课程由研究生在导师或顾问的指导下自行选择,因此,即使同一专业方向、相同培养计划的学生,由于兴趣和目的的不同,也会在具体课程选择上有所差别。教育硕士课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20-26个学分的主修科目,包括所有硕士学位申请者必修的核心科目、教学方法的科目以及中小学教师感兴趣的专业理论科目;二是6-12个学分的辅修科目,集中在学生以后所任教的科目领域。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尤其注重现代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运用,采用案例教学、研讨教学、行动教学等,这些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把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研讨与交流。
2.2.4学位授予
美国教育专业学位的获得,首先要求学生修完规定的所有课程,
包括完成一定的实践环节,并取得学分。大部分的教育硕士在修满规定的学分后,还需要参加综合水平测试,综合水平测试的成绩是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只有25%左右的大学要求必须有学位论文。测试分为笔试和能力测试,主要考察申请者对所学专业领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否通过测试由本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集体评议。没有通过者,可以有一次补考的机会。美国教育硕士毕业要求参与科研项目,但对毕业论文不作过多的要求,但是教育博士学位的获得要求与哲学博士一样,对课程作业和学位论文都有一定的规范要求和评估标准,但是,教育硕士要灵活得多。
2.3培养条件
2.3.1师资队伍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教育硕士培养的核心和前提。美国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不仅数量充足,而且遴选严格、管理规范,不仅要求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背景、来源多样,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校外导师的聘任一样有严格的条件和要求。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密切合作,组成由不同专业背景的导师组,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美国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一名学习者可能有多名导师共同指导,导师团队的人员构成实践性很明显,导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专业能力,有相关设计和开发经验及实践经验。美国教育硕士培养采取的是“院―系”纵向培养结构和导师集体指导制。学生入学后选择不同的系,由主要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其他导师指导研究生开展实际问题的研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
2.3.2图书馆与实验室资源
图书馆藏书资源丰富是一所实力大学的主要标志之一。从美国各高校的图书馆的网站可以发现,各高校及学院都有大量的馆藏资料和丰富的专业资料,并配备了高端的网络检索系统和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备等,此外,优良的实验场所和仪器设备,这些都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坚实良好的支撑条件和保障。在校学生和老师可以尽情享用这些条件进行交流和学习。
2.3.3外部协作
加强外部协作也是美国教育硕士培养的一大特点。导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期间,往往会要求学生参与实地调研考察,这就要求高校与中小学之间,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美国有许多大学和社会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达成了合作协议,这些机构与学校之间对许多资源进行共享,进行资源整合,同时也为学校学生提供个大量的实习、实践机会。部分学校同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来扩大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也有一些学校会提供一些国际课程或实践,以鼓励学生走出国门,扩大视野,增长知识。
2.4 培养评价
2.4.1 评价主体
在美国,对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评价,既有严格的内部质量评价体系,也有来自外部政府、专业团体以及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的评价标准。内部评估主要是指专业院校对本校学生的评估,美国专业学院具有专业学位授予权,即通过政府办学资格审查的专业院校在具有办学资格的同时就具有了专业学位授予权,专业院校以对学生的质量评估结果为依据决定是否授予其学位。此外,美国社会性评估力量强大,民间性质的教育质量评估机构享有较高权威。如高等教育资格认证委员会,专业资格认证协会是被美国公众普遍认可的独立的民间评估机构。
2.4.2评价程序
美国教育硕士评价标准主要参考以学分制、考试制度及学位论文三种为主,各专业院校的质量评价方法多样,一般包括课程评估、实践评估和综合评估。为了保障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其认证程序包括申请与审核、自我评估、综合评估和认证结论等四个阶段。关于学分制,各高校一般都要求教育硕士必须达到本专业所规定的学期学分,有的还要求做有一定学分规定的设计作业和调研报告等。相比重视测试学生论文写作水平的学术型学位,教育硕士则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估,考核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一般不要求撰写毕业论文。美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内部质量评价与外部质量认证共同构成了美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为保障美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启示
美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美国社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教学实践型人才,它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共同促进了美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美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从严格招生入学标准到规范的培养评价机制和认证制度都彰显其特色,针对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发展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澄清观念,转变观念,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比重,同时明确其培养目标,合理规划专业学位结构与规模;其次,完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形式,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制度,培养方式灵活多样;再次,打造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扩大高校办学自,提高办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加强高校与中小学、企事业和科研部门的合作,为教育硕士培养提供坚强的支撑条件;最后,发展社会性评估机构,健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森,王振华.中美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2).
[2]傅松涛,王俊景,郑丽君等.中、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4).
[3]徐今雅,美国教育硕士培养变革的经验及启示――从基于课程到基于标准[J].比较教育研究,2008(5).
[4]田莉,李颖,美国专业学位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中国研究生,2007(8):50
篇4
1.专业学位的特性。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深入理解专业学位的特性,是开展相关的招生和培养工作的前提。从目标来看,学位大体上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学术”研究为方向的学位,另一类是以“专业”实践为方向的学位。它们分别体现两种不同的倾向和价值观念。学术学位教育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侧重“学”,即理论与研究;而专业学位教育则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侧重“术”,即实践与应用。
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是从事带有明显的某种特定职业背景的工作,如教师、医师、会计师、律师等。这些专业人士一般来说具有六个方面的特点: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责任;深入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知识;具备熟练技能及出色的实践表现;在理论、实践活动中不断学习;在不确定情境下的判断及决策能力;整合知识及管理控制能力。
2.国外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状况。
2.1美国。
美国是世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在二战后专业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层次分为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两个层次。在博士研究生层次,全美有500多个学科领域可授予博士学位,除传统的哲学博士以外,有56种博士专业学位。在硕士层次,专业性硕士学位种类众多,建筑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图书馆科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科学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等专业硕士培养规模很大。到90年代,美国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的比例已占整个硕士学位获得者总数的55%以上。
2.2英国。
英国硕士和博士层次也按研究型和专业型两个导向培养,其教育质量基于毕业生学习产出维度进行评估。英国工程硕士毕业生学习产出分为一般学习产出和专业学习产出。英国工程博士的能力评估包括: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工业设计与社会需要的判断能力;团队精神与领导能力等。根据英国教育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2003年至2008年期间,英国每年授予的专业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比重的75%左右。
2.3日本。
近年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发展专业学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日本专业学位发展过程中,显著特点是将专业学位的设置与相关职业资格准入直接挂钩。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定义,专业学位教育是以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它一般根据某一特定行业而设,而职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等基本准入条件。
1999年9月文部省(2001年后改名为文部科学省)修改研究生院设置基准,创设专业研究生院。2010年,日本在会计、法律、公共政策、教育、公共卫生、技术管理、知识产权7个领域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院84所。
3.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3.1教育规模较小。
虽然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在最近几年有较大的发展,但专业学位教育规模与实际需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攻读专业学位的在校研究生数量,仅占在校研究生总数的25%左右。
3.2社会认同度不高,就业前景不清晰。
在很多考生和家长的心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硕士相比,还是“矮了一截”。很多人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画等号,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新出台的政策,毕业后就业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肯定会处于劣势,用人单位尚未认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3.3教师的不全适应,专业学位教育的学术化倾向。
专业学位应运而兴,但是问题还是存在: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由谁来培养?现在的大学教师,大都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重点还是以课程教学为主,对实践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用型要求。
3.4专业学位与职业或岗位任职资格之间的衔接不紧密。
目前,我国除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与国家“注册风景园林师”职业资格有一定联系外,其他专业学位都没有与职业或职业资格相关联。我国在《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十条中明确规定:各专业学位所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
4.国外专业学位教育对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启示
4.1加强媒体宣传,增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同。
利用强势媒体进行正面引导,逐步增强人们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教育的认识。要使人们认识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自身特点: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人才理论基础扎实,实践与应用能力强;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授予相应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4.2推行人性化和弹性化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
首先,逐步扩大高校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自和灵活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选拔性考试,需要突出个性化的特征。高校应按照自身情况合理设置招生专业,招生考试需要更多的灵活度和自由度。其次,学习与教学方式体现灵活性。可采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教学方式,弥补课堂教学时间和知识容量有限性的缺陷。老师可通过各种网络资源来指导学生学习,也可以采用远程教育的手段进行教学,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答疑和论文指导。
4.3实现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的创新。
我国高校应借鉴国外先进培养模式和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树立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教育理念。在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计划等方面,应依据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而定,做到针对性强,学有所用,多为地方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4.4加强培养环节,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单位要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要使所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能被社会接纳,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要在培养环节上下工夫,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深入研究与专业学位相适应的相应职业领域的特点和需求。同时,教学还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使培养的研究生不仅能很快在用人单位里成为独当一面的骨干,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独立研发能力。这样才能使用人单位充分认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才能使毕业生更具价值、更有社会吸引力。
4.5调整课程体系,将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匹配。
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匹配,就实质而言是一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有很多种行业资格考试,如司法考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将这些执业要求列入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既能让学生学到标准要求或行业规范,又能增强其取得执业资格的能力或从业能力。具体的衔接方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要条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职业资格考试的优惠条件,即参加资格考试时可免除部分(或全部)科目考试。
4.6实现专业学位论文的创新。
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有些专业可以不要求写学位论文,而以有一定技术性、创新性和应用推广价值的调查报告、毕业设计、技术革新方案等形式代替毕业论文;有的专业适宜要求做学位论文的,论文撰写则可以以工作岗位和承担课题等为依托,使研究与工作实际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保证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和应用价值。
4.7大力加强基地建设,推广“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离不开相关职业领域的支持。要加强与地方行业的联系,研究行业的特点、需求,将相关专家引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来,实行校地联合、校企联合。培养单位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观念,重视构建一支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可聘请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担任教学实践指导,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培养;对“双导师制”中校内导师和行业导师职责进行细化,实施各司其职、相互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学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Kelly,G.A.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M].NewYork:Norton,1955.
[2][美]B·R·赫根汉.文一,郑雪,郑敦淳,等译.现代人格心理学历史导引[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324.
篇5
[关键词]图书情报教育 MLIS 美国 MBA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此精神指导下,图书情报专业硕士(MLIS)应运而生。本文着重探讨MLIS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方式。
1 实践领域的观点
为了解实践领域对MLIS专业学位教育、当前科学学位人才培养及毕业生在实践中的适应能力的看法,以及他们对未来专业MLIS人才的期待,来自公共、高校图书馆的馆长及高校教师共10人举行了座谈。几位实践领域专家的主要观点如下。
1.1 有必要发展专业图书情报教育
专业高层次人才存在缺口,按专业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应有较大市场空间,实践对此类人才有大量需求。专业MLIS人才应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主要培养其实践能力,尤其是推进图书馆为不同社区和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热忱和能力。同时,作为收费教育,专业教育一定要体现教育的质量。专业教育一定还要区别于科学学位教育,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到领域实践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总之,要推广专业MLIS教育,把握这一提高图书情报机构服务质量及事业社会地位的契机。
1.2 当前硕士毕业生对行业了解不够,尤其对服务的理念认知不足
一些刚到图书馆工作的科学硕士毕业生,不太了解这个行业的基本业务,对本行业的精髓,如服务读者、用户,传播知识的了解仅限于表面和理论上的认识,对具体要推进的服务缺乏兴趣。此外,他们缺乏图书馆服务项目的设计规划知识能力,如面向儿童、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疾读者等的服务;对电子信息资源的了解仅限于理论和书本知识;或只熟悉他们常用的数据库,对其他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知之甚少,很难服务其他用户和读者。
1.3 当前的科学硕士研究生对未来的事业前景缺乏认知
一些学生学习存在盲目性,影响了其在未来工作中的表现,如不适应工作,无法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如分类编目等。由于社会对本行业不甚了解,学生过于关注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忽略新兴的社区、园区先进的公共图书馆对图书情报人才的需求。因此,新型MLIS人才应能看到职业的美好前景,认识到其社会价值。
实践领域专家的观点表明,当前科学硕士学位教育侧重理论教育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而缺少对实践技能和行业知识的灌输,与图书情报实践领域对人才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
2 美国的经验
美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关学校有近60所,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基于笔者之一在美国的从教经历,本文总结美国MLIS教育的经验,服务于我国图书情报专业教育的发展。
2.1 坚持定位于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
美国MLIS教育一直坚持职业教育,对理论的灌输较少,而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以罗格斯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开设的《搜索原理》为例,教师讲授的与搜索相关的理论知识只占1/3,2/3的课堂时间由教师指导学生实践与讲课内容相关的搜索技巧和熟悉各类网络资源,包括传统的数据库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课程作业多为在信息系统上练习搜索技能。期末要求学生确定一名用户,为其解决实际的信息需求并撰写报告。可见,实践技能教育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
2.2 加强课程管理,定期更新课程内容和体系
课程委员会负责课程管理工作,委员会定期研讨课程设置状况。课程设置以实践技能和素养为核心。一旦正式教师无法胜任课程(如编目),通常会聘用兼职教师。美国高校MLIS教师队伍通常由以下人员组成:全职教师,包括已获终生职位教师和终生职位候任教师、全职讲师及兼职教师。
每门课通常有至少两位教师组成的课程小组制定和维护教学大纲。在大纲的基础上,不同教师讲授时有一定的自由度,如教材。教师依实践发展和需要更新内容,同时听取学生意见。笔者之一在罗格斯大学开设《搜索原理》的三年间,由著名教授Tefko saraeevic领导的课程小组几次研讨该课程的内容,尤其是更新网络资源与搜索相关内容及删减传统的内容,如对Dialog相关内容的讲述。
2.3 模块化课程设计,确保开设的课程尽可能覆盖相关领域
罗格斯大学LIS课程含几个模块:人机交互、信息组织、信息获取、信息系统、管理及信息与社会。每个模块细分为主导课程(通常只有1门),核心课程(1―3门)及专业课程(1―多门)。学生可以依兴趣及职业规划选修不同方向。南密西西比大学设定了7门专业必修课,包括参考服务、编目与分类、馆藏发展、图书馆管理、美国社会的图书馆、情报学概论及研究方
法。选修课涵盖多个领域。美国MLIS项目的核心课程并不多,但选修课十分丰富。
2.4 注重职业价值的灌输和服务理念的培养
美国MLIS教育重视帮助学生认识图书馆与美国社会的关系、其社会价值及树立学生的服务意识。以笔者之一在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开设的《多元文化信息资源》为例,课程讲授美国多元文化社会特性及图书馆如何服务多元文化社会,着重分析不同种族的文化特征,包括、生活习俗及重要节日等,并以案例教学为主,分析图书馆服务不同种族读者的案例。课程作业以诊断作业和服务项目设计为主。前者要求学生了解某一社区的种族构成,并走访社区图书馆,考察该图书馆是否考虑到不同种族读者的需求,图书馆员为不同读者服务的意识如何,是否有针对性的项目或活动帮助不同读者熟悉美国社会,融入美国社会等;后者要求学生面向特定种族或用户群设计项目或规划活动。该课程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一个图书馆员的社会责任,并学习到服务意识和技能。
3 MBA教育的启示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aster 0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教育,即MBA教育在中国始于1991年并已取得初步成功,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如下:
3.1 将国际先进经验融入到中国特色的MBA教育中
中国MBA教育从试点之初便有选择地借鉴国外著名MBA教学方法,如模仿哈佛商学院创立的案例教学课程与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推崇的理论教学法;与国外著名大学合作办学。开展本土化工作,如教材的本土化、特色MBA项目开发、中外MBA师生交流等。
3.2 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高水平MBA教育
中国MBA教育重视“吸引”、招生、“入学导入”、培养、就业服务等多环节的质量管理,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招生中关注考生的学习能力、个人特质、职业发展潜力等;在“入学导入”中邀请毕业生作报告,开展拓展训练,从而使他们迅速转换身份;在培养环节中注重全面商业知识的灌输,又要求学生具有两个柞对突出的专长领域;就业环节有针对性地联系企业界,与学生实现直接沟通。
3.3 多样化教学模式为MBA注入持续生命力
中国MBA教育的传统教学目标是培养学员的决策、领导、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管理技能,相对缺乏“伦理道德”等目标设置。在汶川大地震、三鹿毒奶粉等公共事件及世界金融危机催生下,中国MBA教育开始强调社会责任意识,开设企业社会责任课程。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引进启发式和研讨式的案例教学、模拟仿真教学、博客协作学习等方法,培养学员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3.4 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科学评估
传统教师对MBA教育的适应也是MBA的关键成功因素。如暨南大学创立了一套MBA教师评估体系,含人才评价常用技术、授课效果绩效评估、专业技能考核、民主评议等。2001年,南开大学在国内首创“双导师”制度,即为每一名MBA学员配备两名导师,一名校内导师,一名校外实业界导师。另有MBA学者提出集体导师组设想。
除上述要素之外,中国MBA教育坚持灵活的办学方式,将脱产、全日制、业余学习等各种形式有机融合;重视整合校友资源,培养校友文化。中国MBA教育的成功为MLIS的启动和发展提供了诸多经验。4专业学位MLIS教育的新理念
4.1 新型LIS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基于实践领域的期待、美国MLIS教育经验及MBA启示,成功的MLIS人才应该是既具备本土化实践能力,又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信息职业管理人才。以此为目标,笔者认为MLIS应为日新月异的中国社会培养具备信息职业操守(ethics)、先进管理理念(man.agement)、信息营销意识(marketing)、信息服务(serv.ice)战略和策略及IT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4.1.1 信息职业操守 职业操守是一个职业得以存在并获得社会认同的灵魂。操守在这里泛指对图书情报职业的理解、对该职业与社会关系的认知,及对该职业的伦理道德体系和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认知。美国图书馆协会为图书情报从业人员制定了伦理规范,包括美国图书馆协会伦理规范、图书馆权利法案等。尽管这些规范并非强行规定,但学生可以通过课程学习,形成他们对职业的认知和社会责任感,对其职业生涯产生深远影响。作者之一在美国两个不同的MLIS项目开设不同课程,但都为学生讲解并引导他们讨论这些规范。美国一百多年的MLIS教育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热爱并忠于职业的图书馆员。中国图书馆学会也制订了《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这些准则应结合实际案例后融入到MLIS教育中。
4.1.2 先进管理理念 信息服务机构需要管理,信息资源作为机构存在的基础也需要管理。管理的实践性很强,管理理念在全球化商业环境下日新月异,很有必要将优秀管理理念实时引入图书情报机构。因而,拥有先进管理理念应成为MLIS的基本素质,这要求MLIS教育强化管理理念与实务教育。如何管理信息资源也需要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MLIS教育应培养学生具备不断跟踪并实践新理念和技术的基础,鼓励他们在职业生涯中创新性地利用这些理念和技术服务于图书情报事业。
4.1.3 信息营销意识 “营销’’对现阶段中国图书情报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在美国,图书馆是妇孺皆知的机构。这一方面得益于美国发达的图书馆事业,另一方面得益于其中小学教育,孩子们从小便认识到图书馆的重要角色。在中国,一些调查表明,多数人不用图书馆也不了解图书馆;中小学教育常常忽略图书馆,利用率很低。具备营销意识和手段的新一代MLIS应成为提升LIS事业社会认知度及影响力的生力军。
4.1.4 信息服务战略和策略 信息服务超越了营销本身,是对LIS机构及其信息资源本身蕴含价值的一种传递。图书馆服务应明确战略目标及实现战略目标的策略。美国MLIS教育注重将服务理念通过课程传递给学生,使其成为根植于图书馆员终生的理念。中国MLIS教育应汲取此经验。
4.1.5 信息技术 IT的发展使LIS职业成为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Web2.0技术催生的Library2.0已逐渐成为美国图书馆事业重要的新理念。Library2.0基于技术而超越技术,强调应用Web2.O技术如博客、维基、信息推送技术、社会书签、标签及社会网络软件等技术手段服务读者。美国已有很多图书馆采用了此类技术服务社区民众,如Ann Ar―bor区图书馆、Gwinnett县公共图书馆等。IT是改善和提高信息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亦为信息营销提供重要支持;与IT相关的伦理教育也应成为IP职业操守教育的重要部分。
4.2 培养模式
MLIS专业学位教育更倾向于职业教育,因此应调整先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应依实践对人才
的素质要求而设定。主导课程或核心课程要反映上述各方面,且按照专业方向设置相应必修与选修课程。每门课程要配备任课教师小组,至少有一名专业教师和一名外聘实践专家组成,共同讲授该门课程,即采用“双教师”制。课程小组要制定规范教学大纲并定期修订。教学应以案例教学方法为主。考核方式应以实践项目为主。
教师要为学生开设小学分课程,以拓展学生视野。邀请海外知名学者开设小学分课程也是MLIS教育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可将中国LIS优秀理念和实践经验介绍到国外,实现双向交流。因此,MLIS教育应重视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
实习和毕业论文是MLIS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以参与观察和田野调查的方式在信息服务机构实习并走访多地,评估这些机构的管理模式、营销、服务战略与策略、馆员素质、IT技术的运用等,就改进和完善管理与服务的策略提出建议,并撰写调研报告。毕业论文采用“双导师”制,即由来自学术界和实践领域的专家共同担任导师,帮助学生在毕业前对LIS事业的理解有质的飞跃,并准确定位其在社会中的位置,最终成为热爱图书情报职业,具有实践领域所需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5 结语
本文结合专家座谈、美国教育经验和MBA的成功模式,从MLIS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管理及毕业阶段),讨论了MLIS专业学位教育战略,指出打造新型的MLIS人才,即培养EMMS+IT人才对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图书情报事业日益彰显其巨大的社会价值与社会责任,MLIS教育应该切实提升图书情报机构的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图书情报领域的社会认知度和社会地位。
致谢:感谢李广生、李培、李秋实及吴营等馆长和专家牺牲周末时间与我们共同研讨MLIS专业学位教育。
参考文献:
[1]Rutgers School 0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MLIS:Library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ourses.[2010-08-25]..
[5]高闯,李雪欣.中国MBA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基于要素分析法的视角.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54-58.
[6]刘刚.MBA企业社会责任教育的现状及优化对策――基于对MBA学员的问卷调查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09(11):25―28.
[7]朱富强.功过是非:MBA教育反思.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5):85 91.
[8]许红,杜瑛,冯小明.MBA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以四川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社会科学家,2008(9):125―127,134.
[9]卢家仪.对试行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的思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4(2):17-21.
[10]缪晨霞.我们的MBA之路.新京报,2010一07―19(C02―C06).
[11]新浪新闻中心.公众调查:社区图书馆成摆设,59.7%受访者从来不去.[2010―08―26].http://news.slna.eom.ca/o/
2006-08-07/02599674397s.shtml.
篇6
德国普通大学的学制与众不同,学生经过4—6年的学习后,获得的第一级学位便是硕士,即Diplom或Magister。Diplom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指写字板,罗马人用来表示签过名或盖过章的文书。中世纪以后,人们已不太使用这个词,取而代之用Charta、Pagina、Literae等词来表示这种文书。17世纪该词被重新启用,但意指官方的历史文书,后来此义在德语中逐渐为Urkunde所取代,而Diplom的含义也随之局限于完成学业后所获得的文凭。Magister一词的词义则另有渊源。欧洲古时有所谓的“septem artes liberales”,即“七艺”之说。它包括语法、辩证法、雄辩术、几何、算术、天文/星象学和艺术。这七大自由技艺涵盖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和中世纪人们认为塑造一个自由的人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学科专业的最初分类。Magister/Magister Artium(M. A.)的学位称号正源于这一思想,意指“科学的(教学)大师”。但它并不局限于艺术领域,人们把这个称号用于诸如语文,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
如今两种学位都有了其固定的意义和用法。在综合型大学(Universitaet),语言、文化、法律和部分经济、社会等人文学科的学历文凭是Magister/Magister Artium硕士(M.A.),理科、工科、经济学和社会学某些专业的学历文凭则为Diplom硕士;在应用技术型大学(Fachhochschule),获得的学位是应用科学Diplom(FH)硕士;另外,考取教师、律师、医生和药剂师等资格的则授予“国家考试(Staatsexamen)证书”;艺术和音乐院校的学历文凭为Magister硕士或Meister大师证书。以上文凭均具有同等就业资格。
19世纪初,德国著名学者威廉·洪堡首次提出高校教学与科研统一和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德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几乎一直是高级优质教育的同义词,成为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许多国家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和科技、文教事业的需要,不断对高教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使之日臻完善,形成了欧洲各国教育体制各有特点、不尽相同的格局。如德国和奥地利的学制相似,没有学士文凭,大学生获得的第一个文凭即硕士,所花时间平均长达6年;法国的情况大致为学士学习3年,继续攻读硕士则还需1年;意大利取得学士学位需要4—6年,而同等文凭在瑞士只要3—4年即可获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以英美高教体制为代表的发展模式在国际上日益体现出其高效实用的优越性。该体制将大学的全套学习过程按程度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3个阶段,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职场的需求灵活地选择希望攻读的学位,便于早出人才、快出人才。而以“硕士—博士”两段培养制传统为主体的德国高等教育,相形之下则越来越暴露出学习时间过长、滞校学生过多等缺点,人为地拉大了培养与就业在时间上的距离,也日益加重了高校的负担。加之由于学制与国际惯例不相兼容,给学分、学历的换算带来了诸多不便,这也削弱了德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吸引力,使德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受到影响。
在不断深化的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由于高等教育体制的差别所产生的不和谐现象日渐突出,这不仅影响到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形象,也有碍于欧洲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知识与科技的交流。1999年6月19日欧洲29国教育部长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行联席会议,会议签署了联合声明(后称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Prozess),旨在建立欧洲统一的高等教育区域(Europaeischer Hochschulraum),促进欧洲高校学制的统一和国际化的早日形成。在2003年于柏林召开的有关该议题的后续会议上,已增至40个成员的博洛尼亚计划参与国就实施该计划的进程取得一致意见,拟定在2010年前全面实行分阶段的“学士—硕士(Bachelor—Master)”学位制。迄今为止,参加这一计划的国家已达45个*。德国则从1998年起,开始对高校的学位制度逐步进行改革,引进国际通用的学士和硕士课程并实行欧洲学分转换制ECTS,其目的是与国际接轨。
二、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的政策与现状
1.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的政策
2002年8月德国在高校框架法里,以增补条款的形式从法律上制定了推行“学士—硕士”两阶段高等教育培养体制的规定。为保证新设学士和硕士学位的质量,德国专门设立了一个学位认证委员会(Akkreditierungsrat),2005年更名为德国高校专业认证基金会(Stiftung zur Akkreditierung von Studiengaengen in Deutschland),它属于欧洲高等教育认证联盟(ECA)和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协会(ENQA)的成员。该机构并不直接对高校的专业进行认证,其任务只是制定认证标准和批准各认证机构,以此来调控对德国高校新学位制学科资质的审核评定,规范高校的学位体制。
按照新规定,学士是大学授予的第一级具有从业资格的学位,学士学习最短3年,最长4年,学生在学士阶段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掌握相关的职业基本资格技能。学士阶段的学习不区分理论或应用方向。硕士则是大学授予的第二级具有从业资格的学位,硕士阶段的学习为一至两年,以传授较深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科研、实践能力为目的,此阶段的学习则分理论和应用方向。这样,两阶段的学习承上启下,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学生只有获得学士学位,才能够攻读硕士学位。而获学士学位的毕业生既可以继续攻读本专业硕士学位,对学士阶段的学习进行加深或拓宽,也可以改变专业方向,另择新的学科学习。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学士加硕士的规定学习时间最长不超过5年。当然,假设学生在一所学校经4年学习后获得学士学位,转学到另外一所高校学习2年获得硕士学位,总的学习时间虽然超过5年,仍属于许可范围。无论以何种方式取得硕士学位,也不论学习的时限和就读大学的种类,改革后的硕士文凭都被视为等值,其持有者亦具有同等从业资格。
新学制的建立,要求大学的课程设置作出相应的调整。新建的学士和硕士专业,根据专业学习的要求,设定不同的课程板块,使大课讲座、小班练习、专题讨论和实习等教学活动得到相对独立的安排,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大的空间来相对自由地选课。另外,专业课程的设置还须与ECTS挂钩,以便于大学成绩的累计和换算。一般来说,学士毕业时须修满180个学分,而学至硕士毕业的总学分不得低于300个学分。以波鸿—鲁尔大学为例,其所有的学科都已按专题划分为不同的板块,各板块都定有总分,每个板块包括不止一种教学活动(如大课、讨论课、练习课、实习等),课程时间最长可达3个学期。不同专业自行规定学生必修板块的种类和数量。学分的多少取决于每门专业和专业板块学习内容的比重,每学期大约30个学分。这样,学生在学士阶段的学习累积可达180个学分,再加上两年硕士学习的120个学分,可以完成获取硕士学位所要求的300个学分的指标。据计算,一个学分的分值大约相当于30个学时的工作量,照此推算,平均每星期课程约为35至40个学时。即,
180学分×30学时/学分=5400学时
5400学时÷3学年=1800学时/年
1800学时/年÷46星期/年=39.13学时/星期
当然,这些学时不仅包括课堂的教学时间,而且课前预习和课外作业,图书馆查阅资料以及考试的时间均计算在内。学生顺利通过一个板块的考试后,可获得注明“合格”(gut geschrieben)并附有具体分数的成绩单。
改革后的新学士和硕士学位(Bachelor/Bakkalaureus,Master/Magister)与原有的学位如何等值对应,是一个人们普遍关心且极为敏感的话题。德国学位制改革虽然暂时允许部分新老学位在同一专业并存共生,但两种学位体制却不容混淆,两类学位亦不可被同时授予。实行新的学位体制并不意味着原有的学位体制贬值,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学士学位(Bachelor)相当于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硕士学位(Diplom FH);硕士学位(Master)相当于综合型大学和同等水平大学的硕士学位(Magister/ Diplom)。
此外,德国学位制改革对学位的称渭有了较严格的规定,新的学士学位(英语:Bachelor/德语,Bakkalaureus)和硕士学位(英语:Master/德语:Magister)的称谓分为文科学士/硕士(Bachelor/Mas ter of Arts)、理科学士/硕士(Bachelor/Master of Science)、工科学士/硕士(Bachelor/Master of Engineering)和法律学士/硕士(Bachelor/Master of Laws)等;工程学、经济学以及一些跨学科专业的学位称谓要看具体的专业学习侧重点而定;关于学位、学位课程以及从业资格的详细信息,应在学位证书的补充说明部分里(Diploma Supplement)加以注解。需要强调的是,学位称谓应采用同一语言,英语和德语不能混合使用。例如:理科学士一般称 Bachelor of Science,也可以称Bakkalaureus der Wissenschaft,但却不能说Bachelor der Wissenschaft或Bakkalaureus of Science。
2.德国学位制改革的成效
尽管德国大学的传统学位制与改革所要求的学位制有诸多差异,但近年来,德国大学学士学位与硕土学位方面的专业课程数目增长很快,显示了这一改革的强劲势头,其发展趋势和份额比重可以从表1、表2中略见一斑。
表1
德国学位制改革以来新增专业的发展趋势
由表1看出,改革初期的2000年德国大学新增专业数只有183个,可短短3年后猛增至1072个,而2006年更是达到了3797个,占据德国高校专业总数的33.9%。在这些新增专业中,超过半数的专业是全新的设置,其余的部分则是在原有专业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改革而成。目前大学入学新生人数的1/10,选报了新学制的专业,并且现有高校毕业生中1/10的人是怀揣新式学位证书走出学校大门的。
德国学位制改革的进度,在不同类型的大学和不同的学科领域里不尽相同。22%的综合型大学的新增专业已经得到了认证,而在音乐艺术院校和应用科学型大学里,通过认证的比例分别为14.7%和32.3%。同时,国际交流机会较多的学科因受外来影响较大,改革的速度也相对较快。以2005年的统计为例,工程学科的新增专业已占据47.8%的比例,法学、经济和社会学科也不相上下,比例高达47.6%,数理和医药卫生新增专业所占的份额分别为35.9%和34.1%,而语言文化类学科的新增专业比例只有21.1%,新学位制的波及范围最小要属音乐、艺术类专业,在这些传统学科中,新增专业数仅占11.7%。 此外,新增专业非常重视与国际接轨。据不完全统计,约60%的新增专业课程都属国际合作项目,在1/5的新增专业中包含了一段固定的国外学习时间。超过80%的新增专业已完全采用板块组合教学,近90%的新增专业采用ECTS学分制来评定成绩并进行相应的考试。
三、市场反应与就业前景
按照新学制,学生经过3—4年时间的学习即可获得学士学位,随即进入职业生涯。获得学位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情况至今尚无具体的统计数据。然而我们可以从另一角度了解就业市场对新学制的反应。德国经济研究所曾对672家企业做过一次问卷调查,以了解雇主究竟如何看待已走上工作岗位的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雇主对获得学士学位毕业生的认可程度
从表2可知可见,只有近30%的雇主愿意把获学士学位的毕业生看作是高校毕业生,而大多数雇主则将其与高级专业技师划等号,或者不能确定这类人究竟应与何种教育水平等值,这势必影响职场对这类毕业生的雇用态度。同一调查还得出了以下统计数字,如表3所示。
表3
企业对新学制毕业生的雇用意向
由表3可知,大部分企业愿意雇用学制改革后的学士和硕士毕业生,相比之下,学士比硕士更受欢迎一些。一方面是由于雇用学士可以比雇用硕士节省工资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工作相对强调对知识的应用,因而希望雇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学士经过3—4年的大学学习,已经打下了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一定的相关职业技能和方法,比硕士毕业生有更大的知识扩展和实际能力培养的空间。而许多企业内部制定有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的规划,因此,它们并不担心学士毕业生的业务水平。
另外,上述数据还反映出了一种倾向,即企业的规模越大,就越愿意接受新学士和硕士毕业生。这是因为,大企业的运作常常是跨国经营的,雇用来自各国的拥有国际通用学位、适应性强的大学毕业生,能够增强企业的活力,彰显其国际特色。在学位体制改革中,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努力争取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希望它们向拥有新学位的毕业生敞开大门。大部分新增的学士和硕士专业与就业市场建立了直接联系,其中2/3的专业积极吸引潜在雇主参与到教学和科研项目中来,80%的专业还为学生创造了在企业实习和做毕业论文的机会。随着企业对“学士—硕士”两阶段大学学制认可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更多的学士和硕士毕业生能够找到直接通往职场的道路。此间,德国有包括安联保险公司、德雷斯顿银行、巴斯夫、宝马、联邦铁路、德国电信在内的40多家大型企业共同发起了“欢迎学士”的倡议活动,表达了支持这一新生事物的积极态度。该倡议书指出,学士毕业生将获得进入职场的机会,他们会通过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培训为毕业生创造在专业上发展和职位上晋升的可能性。尽管如此,中小企业还是一块软肋,从表3中不难看出,中小企业雇用新的学士和硕士毕业生的意愿与大型企业有一定的差距。对此,石勒苏益格—赫尔施太因州教育部长乌特·埃德西克—拉夫说:“我们已经获得了强大伙伴的支持……然而我们还需要说服中小企业。”
四、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之是与非
任何改革都具有两面性,德国的此番学位制改革触及了其故步自封、引以为豪的高教传统,改制伊始,便成为朝野辩论的问题、学界研讨的中心和大众关注的焦点,从而引得众说纷纭。
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贯彻了“知识无国界”的观点,顺应了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引进新型的两段式学位制,将有利于扩大德国与世界上其他采用学士(Bachelor)和硕士(Master)学位制度的国家交流,极大地方便了德国学生和学者出国学习进修,同时也使德国高校的大门向世界开放得更宽。
按原有的学位体制,德国学生获得第一个大学文凭(硕士Magister/Diplom或国家考试证书Staatsexamen)时的平均年龄为27.5岁,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英国23岁,美国24岁,法国26岁)。由于原有的学位制对学期数上限没有明确的规定,不少大学生的注册学期数接近甚至超过20个学期,一小部分人成了“职业大学生”。按分两段教育的新学位体制,学士是第一个具有从业资格的学位,学生经过3—4年的学习获得学士学位后,可以自由选择今后的发展道路。他们既可以直接进入职场,投身于工作实践,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从理论上讲,一方面能提高高校的毛入学率,减少中途肄业人数;另一方面也可以缩短每个学生的平均在校时间,相对减轻高校的财政负担。同时,与原有硕士学位专业人满为患的情况相比,人数相对较少的新学士和硕士专业可以对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业辅导。此外,鉴于新学制专业的国际性,其毕业生更能畅通无阻地在国内外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加之学生的平均毕业年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德国学子的竞争力和可塑性。
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的举措也顺应了大部分企业的要求。许多雇主早就提出过高校学位制度改革的倡议,并始终支持有关政策的实施。现代的企业不仅希望员工具有优秀的专业能力,而且对其自身的可塑性、适应能力、创新精神、知识面,人品和情商等方面的素质亦有全面的要求。在这些方面,学士毕业生并不逊于硕士毕业生,而其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完全可以从实践中学来,且立竿见影,收效更快。因此对雇主来说,新学制的推广普及,为德国企业创造了更多吸收国外新生力量的可能性,从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人才招聘的空间。正如参加“欢迎学士”行动倡议的德国企业在声明中指出的:“长期以来德国企业就希望高等教育进行改革,高教学制应更为贴近实际,缩短学习年限,更多地与国际接轨,并改进在国际上的可比性。学士和硕士学位制度的改革,使全面满足以上要求成为可能,而不会影响专业教育的质量。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对此予以支持。”
然而,在传统意识浓厚、改革事业举步维艰的德国,学位体制的改革也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遭遇到不少反对之声。尤其是新增的学士学位由于学制较短,引来众多非议,同时,人们对毕业生不甚明朗的就业前景也持有疑虑,但首当其冲的还是新学制的质量保证。由于德国高等教育长期奉行威廉·洪堡的精英教育理念,将大学看成一个进行科研和高等级教育的场所,而不是为劳动市场大批量生产低级就业人员的工厂,故德国的大学始终注重教育的档次,不愿屈尊俯就,降低级别,以适应大众的要求。因此,不少人担心改革后的学科和专业质量得不到保证,缩短学制会造成高等教育的泛滥,学制的改革充其量只是将学位换了个标签,害怕这一措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可能直接导致德国这一经济大国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的下降。比如,在原有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工程硕士Dipl.-Ing.(FH)是否可以被学士取代的问题上,保守派就持有明确的反对意见。因为德国素以优秀的工科传统引以为豪,而改革政策将学士学位等同于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硕士学位Diplom(FH),这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工程学者们的自尊,人们对此学位的含金量是否真能与昔日被视为德国品牌的“工程硕士”相提并论,心中无数。专家坦言,传统的硕士(Diplom)水平不是三四年大学学习就能企及的,一个仅有些皮毛知识的学士远不具备在工程学科领域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工程科研的能力,所以改革不应冒砸掉自己多年打造出来的品牌的风险。
德国大学目前处于新旧学位体制并行的过渡阶段,由于资源有限,时间仓促,新学位制的专业在课程设计上难免会部分地延续和因袭旧体制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学生和用人单位觉得新的学位课程缺乏新意,从而丧失对其的信心。
再者,国际舆论对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亦持有异议。比如大部分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专家学者认为,不应承认德国的学士学位,因为他们本国的学士学习一般为四年,在德国三年就可以学士毕业,其文凭的含金量难以与欧美其他国家对等。而在德国国内,由于不同机构的互相牵扯和官僚主义,也出现了学位称呼混淆的问题。按照改革政策,新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只能授予高校毕业生,但德国工商会(IHK)授予旅游函授班毕业生的学位也叫学士 (Bachelor of Tourism),其培训中心打出的招生广告上甚至还开出了工商管理硕士班(Master of Business Management)。而实际上他们的文凭只相当于专业技师(Fachwirt)或师傅(Meister)的职称,这也给新学位制的名声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另外,对于实行学制改革的专业来说,不同高校相同专业的内容改革后应该如何统一,学校之间怎样取得共识,还有待研讨。同时,对学习板块的定义和具体的划分,各板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考试的设计等,目前尚无十分清楚明确的规定。
针对这些问题,德国联邦教科部认为,引进分两阶段的大学学习模式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一举措反映了欧洲诸国对“大一统”教育的强烈愿望,也符合德国教育进一步深入与国际接轨的发展方针和政策。采用新学制,绝不是与德国优秀的高等教育传统决裂。相反,在“学士—硕士”两阶段的学制下,只要对课程合理布局,精心设计教学大纲,学生的学习目的会更加明确,可以更快、更有效地达到高一级的教育水平。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甚至建议,允许特别优秀的学士跳过硕士阶段,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总之,德国高校学制改革不仅是更换学位的名称,更重要的是改进学习内容,优化学习方法,面向未来,使德国的高等教育永远走在世界的前列。
五、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之于中国留学生
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对中国学生来说亦有积极的意义。改革后的德国大学学制由于新增了学士学位,使得中德两国高校体制更趋接近。中德两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自1999年开始,就高等教育学位学历相互承认问题进行磋商,双方专家对对方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做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确认:两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和大学毕业生可以直接或在通过资格考核后进入对方国家高等学校继续学习或攻读高一层次的学位课程,其学分及学习或毕业成绩可以连续计算。2002年中德双方政府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关于互相承认高等教育等值的协定》,此协定于2004年1月7日生效。按照协定,中国现行学位制度中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分别相当于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后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与其一样分别同德国原有硕士Magister或Diplom和Diplom(FH)学位拥有相互对应的关系,两国高校相应的学习阶段和成绩也大都享有对等待遇。中德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学历等值,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两国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进入对方国家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学习和深造,以取得更高学位。和以前相比,中国学生申请留学德国也省去了在学位对等和认证方面的诸多麻烦。
六、结语
欧洲不少高校学位体制与博洛尼亚计划大同小异,相形之下,德国的学位制改革触及了该国高教体系的核心,可谓“伤筋动骨”。可以想象,倘若其效果日后一旦有违初衷或不甚理想,保守派的批评指责必定会纷至沓来,大兴问罪之师。然而,作为欧洲统一“发动机”的德国深知,旨在推进高教学制改革的博洛尼亚进程有助于从深度和广度上推进欧洲一体化的继续发展,它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可以直接促进欧洲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和文教事业的进一步融合,所以这一发展方向是不可逆转的。现在,欧洲各国大学要求2010年全面实行新学位制的时间表已进入倒计时,而历来独立自主意识颇强的德国各州高教主管部门,能否在今后3年时间里顺利完成这一高教学制上的“统一大业”,还有待于各方的努力。勿庸置疑,拥有辉煌历史、雄厚实力和丰富经验的德国高教事业,在不断探索、稳步实施的基础上,一定会在维护保持优秀传统品质的前提下,顺利地完成新旧学位制的过渡,走出一条既能与国际体系兼容又不失本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改革之路来。
篇7
2考研与就业如何选择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面对考研和就业这一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不少学生感到迷茫和犹豫,不知道如何做出选择.到底是选择考研还是选择就业,本来就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两者其实是殊途同归.因为考研也是为了就业,无非是期望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来提高自己以便实现更好的就业.下面我们通过对考研和直接就业进行客观的比较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性格和爱好,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专业特点,进行理性和慎重的选择,规划和把握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2.1考研的优点和成本
考上研究生意味着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学历和能力,提升就业的起点,工作起薪高,工作后的发展潜力大.但是三年后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机会是未知的和不确定的.读研的同时也意味着放弃当前的就业机会,同时还要花费多年的心血和精力,承担较大的经济投入,承受考不上的风险和心理压力.因为考研需要报名费、考试费、参考书费、辅导班费、复试时往返报考院校的差旅费等.有的学生为了考研不住集体宿舍单独租赁房屋,还要支付房屋租金.即使顺利考上了,有的专业招收的还是自费生,还需要缴纳一大笔的学费.因此,考研意味着需要支出机会成本、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2].
由于人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是有限的,在大学期间要想做到考研和就业两不误,鱼与熊掌兼得是非常困难的.考研和就业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冲突,每年准备考研的关键时期往往也正是就业招聘会比较频繁的时期.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考研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点从考研的科目数学、英语、政治、加两门专业课程就可以看出来.而就业偏重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运用.因此,对于一般的二本院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考研和就业两不误是很难做到的.
2.2考研的动机和原因
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主要有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的原因[3].外在原因主要是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本科生就业比较困难,研究生就业形势稍微好一些.多数学生希望凭借考研进入更著名的高校,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将来能够实现更高层次的就业.有的学生则是受到周围考研学生的影响或者是为了与恋爱对象在一起而加入到考研的队伍中,还有的学生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愿望.因为大多数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思想,“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仍然存在.内在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有的学生高考发挥失常考入了二本院校,希望通过考研进入一本院校来证明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有的学生是因为高考调剂的原因没有进入自己满意的专业,希望通过考研来进入自己所热爱的专业学习.还有的学生是对本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读研在本专业领域继续学习和深造.也有少数学生抱着试试看,考不上就工作的态度尝试一下.
2.3先就业还是推迟就业
考研可以推迟就业,缓解就业的压力,但是却不能消除和避免就业的压力.先就业有先就业的好处,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早点挣钱,对于家庭负担较重的学生尤为重要.而且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能够找到一个适当的工作岗位直接就业,可以尽早进入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即使起薪工资不高,等有了工作经验后工资自然会涨.在工作中不仅可以学习到课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然后通过自我学习和参加培训来弥补.如果通过自身的努力,三年后能够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或者技术骨干,那么还可以跳槽找到工资更高、发展前途更好的工作.不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最现实的目标都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如果在毕业时能够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建议还是先就业为好,何必三年后再苦苦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毕竟在目前僧多粥少的就业形势下,较好的就业机会稍纵即逝.
2.4就业后如何深造
应届毕业生直接就业后仍然有机会可以继续考研和深造,而且就业后的在职考研具有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更容易发现和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之处,知道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对于工作性质是从事专业技术类的学生,可以考虑在职攻读工程硕士学位;对于工作性质是从事市场营销和管理类的学生,可以考虑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其实考研不是继续学习的唯一方式,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是有很多学习机会的,例如在职读研、在职进修、脱岗学习、企业内部培训等等.
2.5考研与就业的决策
考研与就业如何选择,不只是毕业生自己的事情,还与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向有关.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引导他们了解社会需求,加强自我认识,帮助他们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理性地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道路.适合考研的就鼓励他们考研,适合就业的就鼓励他们就业.不管是选择考研还是就业,首先要求学生要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和特长,认清自己的实力和能力.选择考研的学生应该认真考虑自己对于做学问、搞科研是否真正感兴趣?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如何?考研到底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硕士毕业后准备干什么?建议学生根据两个因素慎重地选择考研与就业.一个因素就是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家庭条件,另一个因素就是学生自己的职业规划.
对于学生而言,毕业后到底是考研还是就业,说到底还是学生自己的职业规划的问题[4].对于职业规划是从事通信工程技术研发的学生,建议考研;对于职业规划是从事通信设备销售的学生,建议不考研,可以考虑在职攻读MBA;对于职业规划是从事通信设备维护的学生,建议不考研,可以考虑在职攻读工程硕士或者软件工程硕士;对于职业规划是从事通信运营商工作的学生,建议不考研,可以考虑在职攻读工程硕士或者MBA.对于英语和数学两门课程成绩都不好的学生,建议不考研而选择就业.对于志向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3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考研指导
作为二本民族院校的通信工程专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一本院校相同专业之间存在的差距.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应用型的通信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在考研和就业的问题上,需要采取差异化的培养目标.以二本分数进入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期望四年后有三分之二的毕业生培养成为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毕业后直接就业.剩余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达到一本院校毕业生相当的水平,一半读研一半从事研发工作,就实现了我们的培养目标.因此,毕业生中考上研究生的合理比例是10~15%.如果把10~15%从事研发工作的毕业生也算作直接就业,那么直接就业的毕业生的合理比例是90~85%.清楚我们的培养目标之后,学生就比较容易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考研还是就业了.从最近三年我校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考研和就业的情况看,读研率一直稳定在10~15%,说明差异化的培养目标是符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的.由于大多数的学生是毕业后直接就业,因此在制定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时,更加侧重于培养应用型的工程技术人才,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注重提高考研的主干课程的教学质量.
由于职业规划是帮助学生选择考研与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建议学生在进入大学的一年级就应该初步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自己毕业后想从事的职业,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制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使学生认识和了解要从事自己规划的目标职业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专业知识,以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国外学生的职业规划在高中阶段就开始进行了,也就是说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是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填报相应的学科和专业.学生在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再考虑当前的市场就业形势综合考虑,千万不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根据目前的就业市场情况,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的就业主要集中在几个领域:通信领域、IT领域、电子领域.
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主要有:
(1)通信网络设计者、通信网络管理者、通信网络技术服务人员;
(2)计算机网络设计者、计算机网络管理者、计算机网络技术服务人员;
(3)电子设备设计者、制造者、安装者或者维修者;
(4)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系统测试工程师、软硬件技术支持人员;
(5)通信、电子设备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市场营销人员;
(6)网站、电子商务技术支持工程师、市场营销人员;
(7)职业院校专业技术培训人员;
通信技术研发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路:研发人员研发工程师高级研发工程师技术总监(CTO);通信产品销售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路:销售助理销售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高级销售工程师市场经理销售总监;
通信产品工程维护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路:维护人员技术工程师(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项目主管(工程部经理);通信运营商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路:普通职员项目主管中层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
对于准备考研或者是对考研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应该加强考研的目标指导和方法指导,解释和回答学生关于考研方面的问题,指导学生如何查询考研信息、如何获取考研资料、如何选择院校和专业、如何复习备考,从而增强学生考研的信心和动力,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准备.学院也可以组织关于考研的专题讲座,介绍考研的科目、近年来研究生招生的情况等等.还可以在每年的5月份研究生录取工作结束的时候,邀请被录取的学生为低年级的学生介绍和交流考研的经验和体会.通过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考研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在考研和就业的问题上做出合乎自身条件的、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合理选择.
4以本科教学促进学生考研
应届毕业生的读研率是反应本专业教学效果和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考研课程的教学质量的好坏对该课程的考研成绩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考研学生对考研课程的学习一般都比较主动和积极,经常会询问一些相关的问题,这样间接地促进了教师提高该课程的授课质量.由于我校属于二本民族院校,目前还没有通信工程以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点,因此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只能报考外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这样极大地增加了本专业学生考研的难度.为了帮助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考研,达到一本院校毕业生相当的水平,我们采取了一些教学手段和措施,使本专业2008、2009年应届毕业生的读研率达到了毕业生人数的10~15%,实现了本专业预期的培养目标.
4.1调整培养方案,改进实验教学
与本科通信工程专业相关的硕士研究生专业主要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专业.这两个专业考研的主干课程是《信号与系统》和《通信原理》.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前《信号与系统》的学分是3个学分,由于学时有限,只能讲授连续信号不能讲授离散信号,考研的学生困难较大,需要自学离散信号部分.现在调整为5个学分,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全部讲授.以前《通信原理》的学分是4个学分,现在调整为5个学分.此外,还采取了《信号与系统》和《通信原理》理论课的任课教师同时担任《信号与系统实验》和《通信原理实验》两门实验课的任课教师的教学方式,明显地提高了考研主干课程的教学质量.
4.2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
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的可靠保障.由于二本院校的学生在英语和数学基础、知识面等方面与一本院校的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要考上一本院校的研究生,少数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自卑感.二本民族院校有意向考研的学生较少,考研的积极性也不高.为了树立学生的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我校采取了引进人才和自己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通信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通信工程教研室的8名教师中已有4名博士,3名在职博士研究生,其中有来自中兴通讯、大唐电信、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29研究所、第30研究所的具有工作经验的教师.师资力量的加强不仅对本专业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对树立和增强学生考研的信心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我校通信工程专业2007级的学生自发组织了考研QQ群,在网上相互交流考研准备的经验和心得.
5如何准备考研
考研不仅要仔细选择报考的专业和导师,而且要认真选择报考的地区和院校.因为专业方向和地区与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难易程度密切相关.建议立志考研的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就应该关注招收硕士研究生的相关院校和相关专业,尤其注意相关专业的入学考试和复试的专业课程.建议学生认清招生院校的总体情况和招生形势,了解本专业的考研情况和考研调剂情况,然后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专业的特点,选择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同时选择研究生导师和研究方向.
5.1院校和专业的选择
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报考研究生时,有两种选择,既可以报考大专院校,也可以报考科研院所.科研院所招收的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程一般也是在大专院校上,学习期限为一年,然后回到科研院所做毕业论文.科研院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留在科研院所工作的可能性比较大.由于我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多数学生对于成都地区比较熟悉和了解.表1和表2分别列出了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的部分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
5.2英语、数学和政治课程的准备
英语和数学是必考课程,因此大学期间必须加强大学一、二年级的英语和数学课程的学习,把英语和数学两门基础课程学好.建议学生设法收集全国统一命题的英语、数学、政治课程的考试大纲和历年试题.按照考研的时间要求,自己做几套历年的英语和数学的考研真题,根据得分的情况判断自己的实力,参考自己的分数选择报考的院校.英语和数学两科由于内容较多,应该提前一年(在大三)就开始复习和准备.政治科目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一般可以在考前三个月开始背诵和记忆,过早准备政治,时间久了容易忘记.
5.3专业课程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