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市场营销教学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市场营销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市场营销教学论文

篇1

第二,教学实践活动不足。

在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市场营销教学实践中,教学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够,从而导致偏重课堂教学,忽视实践环节。虽然在不少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中安排有实践性教学环节,但是相对来说所占比例还很小,有的学校为了保安全维稳定,对于本应组织的实践活动也进行削减,有的学校虽然建立了一些教学实践基地,但真正利用率还很不高,甚至停留在纸质的文本协议上,于是教学活动只能是理论上的讲解与实践经验上的表面传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使得学生失去了本应得到的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致使营销类人才的能力素质大打折扣。

第三,教学体系研究不够。

当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市场营销教师对自身要求不高,缺少深入钻研的敬业精神,因而很多情况下,只做教学内容的“传声器”;有的教师身兼多门学科教学,只能草草应付了事,教师自身对教学内容的情况信息尚不清楚,对现代新形势下的企业营销理念缺乏应有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客观认识事物的能力,不能构建出理念认知、实践认知、岗位体验、毕业实践等不同类型的教学体系,最终必然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

2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思考

第一,牢牢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

教师教学活动的展开都紧密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将学生由外部刺激的接受者转变到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和探究者,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随同教师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主体,确立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则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协调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充分发挥“导”的作用,达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相统一的和谐教学情境,从而促使学生在教学中的思维得到独立,让他们的学习能动性、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得到有效激活,在与教师的交流互动之中提升求知欲与探究欲,最终达到学生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的统一,促使他们的综合质素和整体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第二,积极引入适应时代潮流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灵魂所依,教学方法的更新是推动市场营销教学模式创新的核心举措。当前较为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块教学法”等。例如,案例教学法可以更加有效地引领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利用已经所掌握的基础理论,对具体案例进行独特的思考,让独具个性的思维力在对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得以发挥出巨大的潜能,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对策,并让他们进行大胆交流,进而在思维碰撞之中产生出更加丰富的理论应用方式方法,有效提升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非常有助于学生增强对社会现状,尤其是对企业的了解,还大大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为他们毕业以后走进社会奠定了基础。

第三,切实加强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

当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对理论教学比较重视,却忽视了实训环节。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市场营销的发展及在社会领域中的应用,关注培养学生营销技能,并将其作为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核心”来抓。在加强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循序渐进”与“综合强化”两个原则,通过先从知识模块单项实训开始,继而进行分组自主实训,最后实训基地综合实训的方法加强实施,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并能训练学生小组协作和团队的精神,有助于他们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

篇2

一、项目化教学的定义和特征

项目化教学是将一种课程内容进行细致的划分,分成了多种实践项目,然后组织学生完成实践项目时,能够掌握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这种方法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主要的特点表现在几方面:一是注重学生的参与性。项目化的教学法是围绕着学生开展的,重视学生参与到项目实践的过程,收集资料、制定计划、实施项目和评估成果都是以学生为重心的。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项目教学的小组合作可以实现学生直接的协作,提升他们的合作意识。而在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努力,掌握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些记忆对于来讲更加的透彻、深刻,记忆持续的时间也更加的长久。三是注重形成实践教学机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实际操作、组织管理和合作能力。以项目为主体是项目化教学法的主要特征,学生通过动手,明确了任务的主题,项目的实施方法,进而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注重将过程作为评判标准项目化的教学法主要是把学生的项目目标的准备、实施、展示以及反馈修正工作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作为评判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可以全方位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学习效果的检验功能包括诊断和反馈,也是项目化教学的重要一部分。

二、项目化教学法在《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中的主要应用

1.形成旅游市场营销项目主题

在项目教学中,选择和确定项目的主题极为重要。比如,在学习进行旅游市场定位这一节课教学时,选择的项目就需要联系课程目标,可以模拟某一大型企业进行旅游市场开发作为主题;此外,选择的项目也要保证操作性强,比如在讲授旅游新产品开发程序这一节课时,开发和实际的项目开发的过程需要一致,保证其有应用价值,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项目的任务和主体,难度适中,而且要保证其趣味性,学生有兴趣深入学习。

2.分析项目计划的制定过程

在确定项目主题之后,就需要制定相应的项目计划。比如,在进行旅游产品定价这一节课的教学时,就要结合课程要求,制定项目计划。首先,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相互之间要能够进行学习互补,围绕主题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其次,根据旅游产品定价这一主题内容实行小组内活动的开展,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费用、场地以及材料等都需要提前准备好。最后,小组内的成员需要全部参与到活动中,并旅游产品定价这一主题,安排好各自的任务,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求助老师,实现项目计划的顺利制定。

3.分析项目任务的实施过程

在确定了项目实施计划后,就要进行项目任务实施工作。比如,在进行旅游营销中介机构这一节课的教学时,要把握好以下环节:第一,需要加强旅游营销中介机构理论知识的了解,这就需要项目授课教师来进行完成。第二,在学生有了一定理论基础之后,需要准备好项目实施所需要的物品。为了保证项目任务的实施质量,需要各小组成员认真对待,并且需要多次确认,在这期间老师需要不断监督各小组的完成情况,对于小组时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给出引导性的解答。

4做好项目的考核评估工作

在完成项目任务之后,需要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考核评估。比如,在进行旅游产品促销策略这一章节的项目考核评估工作时,要从小组内的自我评价,小组之间的评价、旅游企业的评价以及教师的评价等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通过小组的自我评价,能够有效自我分析项目任务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遇到相似问题的时候,能够高效的解决。其次,小组之间评价工作的开展,是为了发现其他小组的优点,正视自己的不足。再次,旅游企业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市场营销实践应用能力的增强,使得学生走入社会之后能够尽快地适应社会要求。最后,教师的评价主要起到了综合表述的作用,实现学生评价的完善。

总的来讲,加强项目化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促进旅游专业学生市场营销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方法。通过项目化教学方法在应用型本科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使得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很好地结合起来,将传统的被动式教学彻底改变,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意识,才能最终实现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邹莎 单位:湖南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2.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改革中的意义

第一,建构主义理论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各自所处的地位,表明双方各自的责任与义务,也更加明确了教师的职责是促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教学任务高质量的完成;第二,建构主义教学更为注重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形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人才的创新培养。

二、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种子营销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综合化,既要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技能,又得掌握农村市场与农村社会以及各类种子企业的经营特点,具备为种子企业打开国内国际市场的实践技能。然而,从目前高校种子人才培养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方面。

1.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实践指导

教学的内容主要与选用的教材有关。教材从组织编写、审定、出版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更新速度较慢,成本也高。因此,教师所选用教材往往是多年使用一本书,容易造成学生所接受的信息是过时的或是跟市场需求不符的。目前,种子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内容依据的是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体系,涉及营销的各个环节,比如种子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种子营销策略和技能等,教学内容比较固化,而种子企业为适应营销环境变化而创新的营销策略没有体现在教材中,尤其是网络营销知识的缺乏更为突出。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基本的教学内容显然不能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落后,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是目前许多高等农林院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由于授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课程没有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案例缺乏,导致目前大多院校停留在理论讲授层面。虽然教师采用多媒体授课,但从本质上来看还是以教师单一讲授为主,以教材为中心,以课件为主要内容,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

3.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培养

种子市场营销学的特点决定了该课程应突出实践教学,实际上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穿插实际的案例进行说明,但在实际过程中出于对理论体系和知识的连贯性考虑,就会安排更多学时进行理论讲授,而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方法、技巧、策略相对来说安排的学时较少,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培养。

4.考核方式单一,不利于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考核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考核达到检验教学成果的目的,不但便于检查学生的学业成绩、督促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且对于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从目前的考核方式来看,课程的考核普遍采用考试形式(主要是笔试),而且客观题多、主观分析题少,形式上比较单一。由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做好监督或考核,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平时学习松懈,考前突击死记硬背,考后遗忘的不良现象,使考试最终成为学习的目的,违背了教学的初衷,从而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养成。

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程教学设计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处于教学引导地位。因此,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设计须打破过去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模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设计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加大实训内容的设计,见图1。

1.课程教学目标构想

建构主义理论兼顾了学习的社会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形成教育目的和形式的有机融合[4],也就是说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既要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又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本文认为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实现以下内容:即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实现对相关种子营销理论知识的意义建构,能够认识、分析种子经济领域内的相关问题,从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

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既要考虑到学生已构建的知识框架(如学生的认知能力、前期认知程度),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对新信息的接受与容纳能力以及学生对输入信息的反馈。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种子市场营销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全面,这就对课堂教学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不再是简单的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种子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内容应是围绕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并补充大量的必要信息。因此,在改革教学内容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内容。(1)多渠道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一方面通过参加国内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来扩大教师的视野,拓展教师的知识领域;另一方面给予教师创造便利条件,让教师亲自到企业中去体验,真实地感受实际工作中对于专业能力的要求,找出目前教学内容中的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内容,也有利于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2)突出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做到学以致用按照种子市场营销工作的具体内容与职业能力要求设计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所掌握的内容与实际岗位能力要求一致;同时,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使其具备营销工作的基本技能。(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保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从高等教育角度,一门专业课程必须要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根据种子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特点,在保证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前提下,还需要有一定量学时的实践内容作为支撑。比如通过种子营销工作中的案例教学启迪学生的职业思维,促进其经验性知识的形成。

3.课堂教学方法设计

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是教师主动教与学生被动学的互动过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佳。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必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主体由过去教师如何教变为现在学生如何学,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1)理论教学法任何一项实践工作的开展都须在一定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也就是说理论知识是专业能力的基石。理论教学法也就是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优势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分析能力。同时,在理论教学上强调必需、够用、适用的原则[5],在此前提下,提高学生对专业相关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掌握最新营销领域的理论前沿问题,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中较经典的方法,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形式。由于案例内容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真实的经历而区别于教材中理论性内容,从而可以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因此,学生在分析案例过程中,经历了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教师设计一个营销环节的场景或借助于营销模拟软件,将课堂变为营销活动的现场,要求学生分别扮演场景中的各个角色。通过亲身体验角色,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独立分析和判断,由学生当评委给出成绩,由教师就学生在这一环节的表现给出综合评价,指出不足。这种方法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意识。比如在帮助企业推出新品种上市这一情景中,学生可以从企业角度向潜在客户分析新品种的相对优势和所产生的效益最终达到销售的目的,从客户角度着重分析新品种可能产生的效益,通过讨价还价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4)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教学应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校内实训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借助实验室进行专业软件的实际操作。一方面,借助系统仿真软件可以锻炼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如网络查询种子营销信息,进行网上的询价、议价、最终达成交易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软件的全过程操作流程,训练学生对市场的预测和决策能力,掌握种子营销的技巧,了解种子营销的账务处理。校外实习主要是利用课外的时间,统一组织学生真正体验社会实践,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市场调查。市场调查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教师事先向学生布置调查专题,明确调查目的,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让学生深入市场,培养其发现市场机会、搜集市场有效信息、进行数据信息分析和处理的能力,最终形成市场调查报告。第二,直接向目标客户进行种子营销活动。由学校或种子企业向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商品,由学生分析潜在目标客户群体,最终实现商品的销售,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岗位的能力。

4.课程考核设计

科学合理的考试不仅能对教学起到反馈、调节、评价、促进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6]。因此,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课程考核应遵循以考促学的原则,将教学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起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1)采用多元化的考试方式考试方式多元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要求,更加注重考试结果的信息反馈,即教学过程中最终考核的结果是多种考核形式的综合。一是“平时+期中+期末”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将考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平时成绩由课堂小测、课堂提问、课堂出勤等综合评定;期中和期末成绩由卷面笔试进行评定。这种方法还是沿用了传统的考核方法,综合成绩主要是由笔试成绩构成。二是“调查报告+期末”方式。在这种方式下,通过撰写调查报告,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完成专项调查的能力,并用以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根据调查问题的设计、完成情况给出成绩;期末成绩仍由笔试成绩构成。这种方法既考查了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平时+课程论文”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作业、案例分析、学生互评等方式综合评定;以课程论文形式作为课程考核的最终形式,通过专业论文的撰写,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另一方面为写毕业论文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2)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如前所述,平时成绩可以采用课堂讨论、作业、出勤、论文等形式的综合,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因此,只有加大平时成绩在综合成绩中的比例,才能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性、动态性的考核目的。(3)给予学生创造性表达的机会考试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能够与他人进行交流。教师通过开展课堂讨论、课堂答辩等环节的设计,给学生创造自我展现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5.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直接目的就是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教师不断地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因此,在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第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多方参与的综合评价主体。综合评价主体是包括学生、教师、领导、用人单位、家长等在内的多方参与教学评价过程的主体,从多方面、多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综合评价,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应符合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具有可操作性,符合科学性原则。

篇4

所谓创业能力就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我开发和动手实践的创造能力,它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范式和状态。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其形成和提升离不开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实践技能的概括。根据创业能力的构成特点,我们可以将创业能力分为思维能力和经营能力两部分内容。其中,思维能力是创业活动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它是创业者思维模式和心理品质的总和,主要包括创业意识、主动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联想能力、创造能力等内容。而经营能力是创业的核心,它指的是创业者在创业活动所需要执行能力和管理能力,由营销专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决策能力、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等组成。对中职营销专业的学生而言,要想实现顺利创业就必须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做好市场推广工作。但与此同时,中职院校市场在对营销专业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仍存在着一些瓶颈,严重影响了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思维能力方面

①创业意识。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意识的影响,很多中职院校在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时,仍以知识灌输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创业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致使其创业意识和观念淡薄,严重影响了其创业教育的最终质量。另外,与其他专业相比,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较多,毕业生创业意愿度较低。同时,一些家长基于就业安全性考虑,不愿孩子承担过高的创业风险,因此不支持毕业生创业。②创业品质。当前,中职营销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创业灵感和创意,即使具备一些可利用的资源也无从下手,不知从哪方面做起,创业依赖性较强,无法独立应对创业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同时,毕业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无法直面创业挫折和压力,一旦遇到摧折就容易一蹶不振,丧失创业信心,甚至中途放弃,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随着毕业生中独生子女比例的不断升高,新一代毕业生多存在创业心理不成熟、合作意识淡薄、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无法适应当前创业的实际发展需要。

2.2经营能力方面

①师资队伍匮乏。当前,很多中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常因专业师资力量不足而影响了其创业教育的发展进程。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创业经验不足,无法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的有机结合,授课效果不理想。此外,学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单纯采取照本宣科的授课模式,授课针对性和专业性不强,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②创业环境。通过分析当前的创业环境,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中职院校的内外创业环境不容乐观。一方面,受学校现有资源条件的限制,很多中职院校没有能力建立起自己的创业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的创业教育缺乏有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对毕业生创业仍保持怀疑和观望态度,国家政策性和资金扶持力度不足,同时很多企业不愿为学校提供相关项目支持,创业教育难以顺利开展。③课程整体设计。目前,一些中职教师在创业教育能力的认知上存在问题,无法充分理解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无法立足当前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做到创新能力培养和创业课程设计的完美融合。另外,有些中职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将其教育定位于课堂教育,不重视对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不利于其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违背了创业教育的初衷。

3中职学校市场营销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3.1创业思维培养

①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意识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强化和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变化,激发其创业热情和创业兴趣;另一方面创业意识培养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使其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至创业实践当中,提高其创业成功几率。另外,教师在进行创业教育时还可以将学生的兴趣特长与其创业方向结合起来,激发起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其创业信心和勇气。②创业品质素养。学校可以自学生入学之初就开展创业了解和认知教育,使其了解最新毕业生创业和就业政策,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创业观,增强其创业信心,提升其创业意愿度。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创业项目实践的方式,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创业教育,认识到提升创业品质的必要性和意义。另外,学校可以组织讲座和研讨会,向学生介绍和分析一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

3.2经营能力培养

①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创业教育的最终质量。因此,中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加强教师人才培训力度,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主题培训活动,有效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和业务水平,科学指导学生的创业行为,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的的解决方案。另外,学校还可以采用聘请一些既有实际管理和创业工作经验的企业家、创业投资家等担任学校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以强化创业能力培养的师资力量。②创业环境。良好的创业环境是保证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因此,学校必须积极利用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对学生的创业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引导和鼓励学生广泛开展创业实践。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申请资金支持和帮助的方式,向政府申请一定数额的创业教育资金,保障其创业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③课程整体设计。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营销专业的创业教育要把培育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意味着课程体系的改革。在营销专业创业型人才培育过程中,要求能在每门课程的实训教学工作中,都强化学生经营自己、管理他人的实践。另外,还应形成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创业学》、《创业管理入门》、《商务沟通》、《创业实务》、《创业社会常识》、《团队训练》、《创业心理和技能》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拥有良好的创业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篇5

(3)实践教学环节中,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由于市场营销实践性教学的目标是将理论基础知识通过实践的形式得到运用,这必然要求教师既熟知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实践操作过程,并能指导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但是从目前来看,高校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基本很难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兼备的要求。

(4)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由于实践教学模式传统,考核体系缺乏一个明确的标准,基本是形式化的考核。

二、校园商业活动的形式

校园商业性活动,是指与校园内学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有学生参与的商业性活动,其一般以盈利为直接目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展示型的商业展销:主要针对的是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商家。

(2)学校活动赞助商:为学校的体育、晚会等类似的活动达成赞助协议提供赞助的费用。

(3)培训讲座:主要针对各类英语、计算机等方面培训的商家,在学校进行培训讲座,为招生做宣传。

(4)校园海报、DM广告杂志、宣传单页发放为促销活动做宣传。

(5)巡回式校园宣讲会,这种对于影响力知名度较大的商家适合,在不同的学校进行巡回式校园宣讲会。

(6)企业形象和文化宣传:在学校举办一些校内的赞助或者招聘活动,实习模式往往能够让企业在学生的心中有一定的定位。

(7)兼职活动(包括创业、家教、送餐、做服务员等)。对于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校园的商业活动是他们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是一次接触企业的好机会,是一次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营销实战结合的好机会。问题在于如何利用这些校园商业活动为营销的学生设置实训,发扬校园商业活动有利方面,避免不利的方面。

三、校园商业活动中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及考核体系构建

1.校园商业活动中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

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工作压力与挑战是软件情景模拟难以做到的,所以市场营销课程实践环节需要的是在真实环境下的亲身经历。校园商业活动为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真实环境。校园商业活动中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实施:

(1)选择好能够进行市场营销实训的校园商业活动资源。从市场营销课程实践目标分析,学生在参与商业活动过程中,营销环境分析能力、市场调查分析能力、客户需求分析能力、活动方案策划能力、商务活动谈判能力、财务管理预算能力、快速应变能力要得到锻炼、积累和提升。那么就选择可以锻炼学生上述能力的商业活动资源。例如,校园超市要引进鲜花这个商品,那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市场调查,通过市场调查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市场调查分析能力,并将结果运用于校园超市,真正做到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2)建立市场营销实践工作小组,组织实训项目,成立由专业带头人、教师(包括企业兼职教师)的实训小组,每年能选择一项固定的具体的销售任务,具体的实训主要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篇6

3.因而在教学中,作为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带领学生大胆地进行尝试、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由于市场营销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在教学中有些内容学生很难接触到,如《分销渠道》这章节的内容,学生只有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互动起来,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一语带过。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循循善诱,耐心启发;讨论结束时,要进行总结,以激励每位学生。

三、教师的课后评价与思考

篇7

(二)目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实践教学环节认识和重视不够一方面,不少高校认为实践教学环节是服务于理论教学的,所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在较少的实践环节中,很多高校的实践形式又非常单一,往往以案例分析和讨论、模拟撰写市场调研报告等简单的方式实践。另一方面,由于实践教学特别是校外实习环节组织和实施的难度大、周期长、学生安全难以保障等客观因素存在,高校对实践教学环节更是不加重视。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必然不会实务操作。

2.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相脱节学校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往往是前几个学期进行理论教学,最后一个学期全部安排实践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有理论没有实践,有实践却又忘记了理论。无形当中,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相脱节,不能实现二者的无缝对接。

3.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和教师结构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要求教师具有理论知识的储备和相当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与能力,既能够用理论知识解决学生面对的实践困惑,又能够用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学生的实践工作。但是,这种“双师型”的教师少之又少。很多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都是从大学毕业后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从学校毕业到学校工作,理论知识相当丰富,但由于没有在一线企业工作过,实践经验与能力严重不足。

4.实践教学体系考核评价不规范不少教师对实践学习的考核最终以理论、卷面成绩的形式进行,这种缺乏对实践过程和实践能力考核的方式是单一和片面的。有些教师虽增加了对平时工作表现的考核,但却缺少关于学习能力、技能提升等方面的考核。在校外实习环节上,由于企业的因素不可能同时容纳一个班级甚至多个班级的实习学生,所以往往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分散实习更增加了考核的难度,因为不同实习企业的评价标准不一致,考核严格程度不同,这使得对学生的实践考核评价无法横向对比。

5.校内实训投入不足,校外实习内容表面单一由于校内实训投入资金较多,效益短期内难以体现,市场营销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上大多捉襟见肘。在校外实习环节,由于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和其它敏感数据,一般合作的企业不会让学生接触实质的岗位工作,如接触客户、营销策划、开拓市场等,学生只能从事一些基础性的简单工作,比如收银、理货、导购等。这种实习内容表面单一,不能综合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构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的创新模式

(一)更新思维,深化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应该更新思维,打破学科教育体系,减少理论教育学时,增加实践教育学时。理论教学坚持“适度够用”原则,减少不必要的理论教学并增加实践环节,深化课程改革,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达到1∶1。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融合,实现无缝对接

第一,要构建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教学体系,使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有机融合。要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特色和企业岗位需求要素来确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目标。要注重教学的模块化设计,根据“基本素质模块、专业素质模块、岗位所需技能模块”标准来确定总的教学比例,也可用这一标准来确定具体课程中的理论实践比例。第二,总的教学比例和具体课程中的理论实践比例确定后,要设置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并细化每学期应完成的能力培养和目标以及对应的具体实践项目和内容。

(三)深化校企合作

可以考虑把企业引进校园,共同开展校内销售、实习操作,甚至可以共同开发教材、设置课程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出资创建超市、营业厅等实体店,进一步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融合,实现无缝对接。

三、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实施的保障条件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战略基础。学校要充分认识该专业岗位所需的实践技能,要主动与合作企业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二)组建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学校要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并且聘请企业资深人员授课,做到“专兼结合”,不断优化结构,组建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篇8

1当前医药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现状

1.1授课内容和方式过于陈旧老化

调研发现,当前一些任课老师在讲授医药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时,没有及时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他们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方式,照本宣科,严重地挫伤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医药市场营销学的老师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充电”,除了具备医药方面营销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市场营销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课程知识[2]。同时,老师们还要不断地进修和改进教学手段,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1.2重理论和轻实践的教学观念依然存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用人单位关注和重视。然而,当前一些高校的任课老师在课程设计上仍然是理论大于实践,缺乏来源于社会实践的营销案例,甚至还出现一味的理论灌输,让课堂气氛沉闷、乏味。实践表明,如果没有处理好课本知识、社会实践和市场环境之间关系,必将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将大大折扣。若教学理念不进行更新,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纸上谈兵”,“眼高手低”,充其量也不过是掌握了一些市场营销技能的"营销匠"而已[3]。

1.3学生对医药市场营销学存在偏见

众所周知,医药市场营销学这门课主要开设于医药学类院校,其授课对象比较局限,主要是一些医药类学生。对于医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长期处于自然科学的学习范围之中,主要学习医药学专业知识,很少接触相关的人文学科,如果让他们立刻从临床或实验研究转入到学习人的心理、行为等知识,通常会他们会表现得排斥或抵触,缺乏学习热情,难以融入到医药市场营销学的学习过程中去。另外,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医药市场营销学这门课对他们来说没什么作用,毕业以后可能用不上,他们只关注自己的专业课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甚至出现逃课、旷课等现象。这种错误的偏见必将影响医药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在医药市场营销学中的作用

医药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决定了该课程离不开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营销活动中的典型事件进行现场模拟、情景描述,让学生参与进去,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讨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进而不断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间题的能力。事实上,案例教学最早起源于于市场营销学。早在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院就已经使用管理案例进行课堂教学,并由此开辟了案例教学的先河。在1912年,市场营销学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真正登上历史舞台。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在医药市场营销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2.1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老师根据大纲要求精选一些成功的营销案例进行分析,鼓励同学们参与到课堂中,从中分享成功的营销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任课老师可以结合时代特点,引入一些与营销有关的新观点和新问题,营造模拟营销环境,让同学们在身临其境营销环境中掌握营销的技巧和和方法,彻底实现从说教式的“一言谈”到共同参与的“群言谈”的“华丽转身”。在医药营销学中引入案例教学不仅为教学过程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而且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4]。

2.2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医药市场营销学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多项性互动过程。现代行为心理学认为,在课堂上进行多向交流较单向和双向交流具有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同学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潜能。医药市场营销学的案例教学通常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根据案例基础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相互碰撞、互相切磋,最后在组内讨论、组间学习,最终达成一致观点。案例教学另一个最重要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现场模拟的医药营销情景,迫使同学们积极去思考、去分析和讨论,进而帮助同学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得到不断的提升和锻炼,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案例教学在医药市场营销学中的实施和应用

3.1认真挑选优质营销案例

调研发现,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所选教学案例的质量。一般来说,成功的教学案例一般会具备时代性、现实性、可操作性和典型性等特点。因此,老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精选优质案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案例的选择要符合医药营销学的教学内容,必须紧扣教材大纲;二是所选案例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最好能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原型,实现情景再现;三是所选的教学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时代性和可操作性;四是所选教学案例要难易适中,篇幅不能过短或过长,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否则起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3.2精心设计案例教学环节

精心设计案例教学环节是保证课堂教学的关键步骤。一般来说,老师应根据班级的人数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推选出小组长,各组之间要分工明确,保证分组合理化。老师把准备好的教学案例分配下去,各小组认真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或观点。同时,各小组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进步。最后,任课教师根据案例教学内容和同学们的课堂表现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和评价。对于一些同学们提出的过激观点或结论进行修补和更正,以正面激励为主,对存在不足的地方进行指导和补充[5]。

3.3加强案例教学的管理机制

学校除了在医药市场营销学教学方面配置相应的师资资源外,还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和保障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目前,由于医药市场营销学的案例较多,学校可以设立案例库,成立专家组,对这些的教学案例进行筛选和评价,挑选出一批优秀的教学案例进入案例库并进行立项资助。同时,学校每年还要不断对案例库进行更新和补充、形成多维度、多层次案例教学评估机制,主要从教学案例的选择,案例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的课堂设计,以及案例教学成果奖励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完善,从而形成可持续、健康的、有效的案例教学激励与约束机制[6]。

4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医药方面的营销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何培养出社会必需、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医药营销人才是当前高等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在一线从事医药营销学的教师,其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学校应鼓励老师们走入社会进行实践锻炼,或者进行培训或进修,以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各高等院校要在案例教学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案例教学在医药市场营销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然而,当前案例教学在医药市场营销学应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作者:马勤阁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水龙,周运锦,陆音.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4):132-134.

[2]苗春霞,黄水平,覃朝晖,等.医药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攻略[J].科技信息,2010(28):49-52.

[3]高琳.论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07(31):155-156.

篇9

东西部之间,平原与山区之间,发电成本差异较大地区之间的电力输送往往通过高压输电网络或者超高压输电网络完成,这样既能有效减低电损,还能实现不同电网区域之间或者发电区域之间的充分竞争。高压输配电系统日益成为多地区电网互联的大电网,甚至成为国家电网或者跨国电网,使得各个地区出现了经济功率交换——由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和电力负荷水平低的区域将电力送往相邻电网或者高负荷电网,来完成售购电网之间的电能转供任务。公平竞争原则使电力供应的各个环节能够自由选择贸易对象,因此选择性转供成为了我国电力营销的标志。

发电环节开放性与竞争性共存

我国在深入电力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发电企业与供电企业分开运行,在相同电网、相同电质、相同电价的情况下,发电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这也使得我国的电力市场出现了发电和供电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性。说明电力行业虽然是自然垄断行业,但内部竞争依旧激烈,尤其体现在发电企业之间。

发电与供电之间计划性与协调性共存

由于电力的生产、输送和使用具有瞬间性,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都不能完成一次电力销售,都会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电力销售的各个环节相互紧扣,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就要求系统必须具有计划性和协调性,包括发电企业与供电企业之间的平衡,以及发电企业之间的协调。

电力营销客户具有能动性

在传统的电力销售过程中,电力企业属于绝对垄断地位,这种销售属于行政性销售,电力用户处于被动地位,丝毫没有选择权。电力系统改革后,竞争元素进入电力企业,使得电力市场营销发生了质的改变,电能使用者不再被动,取而代之的是电力选择权和能动性,同时被称为客户。

篇10

篇11

(二)通过一些标准将体验式教学分成不同的体验形式。

体验要先设定一个“主题”,体验式营销是从一个主题出发并且所有服务都围绕这一主题,体验通常是由于对事件的直接观察或是参与造成的,不论事件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体验会涉及到顾客的感官、情感、情绪等感性因素,也会包括知识、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同时也可因身体的一些活动。对于体验式教学也可以通过设定不同的主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体验的内容印象深刻,做到活学活用。

二、体验教学体系的构成

(一)什么是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根据学生思维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二)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

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情感陶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认为教学应该是一个以“经历”为主,经历中求“体验”,“体验”中再学习的过程;而传统营销教育模式主要以校内培养为主,全部或部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以及规定的实践基础训练完全在教室完成。毕业后才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和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

(三)体验式教学体系

1、目标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目标体系起引导驱动作用。目标体系是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结合专业自身特点制定的本专业总体及各个具体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的集合体。现在社会变化以及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期望,也要求高校的专业教学计划需定期修订,就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主干课程、专业核心能力和就业面向等进行广泛调研、反复论证,以理性的目光审视实践教学。2、内容体系:在整个体系中起受动作用。内容体系是指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合理结构配置呈现的具体教学内容。在目标体系引导驱动作用下,一方面对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教育;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3、管理体系:在整个体系中起到信息反馈和调控作用。管理体系是指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制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总和。4、保障体系:由师资队伍、技术设备设施和学习环境等条件要求组成,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运行中各组成要素既要发挥各自的作用,又要协调配合,构成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功能。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必须具备驱动、受动、管理和保障功能,才能有序、高效地运转,从而实现目标。

三、在体验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体验教学中教学方法手段灵活多样,一般来说,案例与实践相结合。这里简单的提供一种模拟销售的体验教学活动框架设计:

(一)展开实践教学的思想动员。

(活动主旨)首先,让学生感受到:今天市场充斥的产品差异化越来越小,假如你是销售者,一定要让消费者感受到你的产品和别的产品不一样的地方,并通过体验参与,让顾客尽快接受产品的好处;其次,通过模拟消费者的参与,更进一步了解销售方所提供的各种服务,让顾客把需求和购买欲尽快与产品产生连接;再次,通过和教师设定的互动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消费者和销售者的各种心理活动有什么不同,以期将来到社会上,应用所学知识,为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出合理判断和解决方式。

(二)制订方案,为体验教学创造条件。

(活动安排)安排教师模拟消费者,学生模拟销售者。学生可以以任何方式和任何物品向老师进行销售。按交易成功计算。时间从学期初开始到学期末结束,共三个月的时间。学期末进行总结评比。

(三)采用开放式体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运作)

(四)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实验实践教学管理、运行、评价机制。

(活动总结)学生的模拟与教师的总结缺一不可,而教师的总结更能起到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与提升感触的作用,比如学生一共用了多少种营销方式进行营销?而最成功的案例是哪一个,为什么?通过实际体验过程,教会学生市场千变万化,把课本知识融入到自己的实际操作中才是硬道理的观点。

四、体验式教学结论

体验式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影响深远;同样,体验式教学时代的到来,也对各高校提出了更高的一要求。

(一)固化知识。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检验所学理论,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同时,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检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发现新问题,诱发深层次思考,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注重学习的能动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感性认识,既动手又动脑。

(二)培养技能。

从所学专业任职岗位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学生实操能力。技能培养是实践教学的重心和核心,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篇12

(二)案例教学法的步骤

1)教师搜集选取典型案例。电子电器产品的市场营销课程针对的是电子专业的学生,选取案例应尽量适应本班学生的情况,选取电子电器产品相关的案例,突出专业特点。其它产品的案例并非完全摒弃,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时效性的案例也可以适当涉及。案例必须真实,可以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充分地讨论空间。

2)学生自由准备。课前一周,将案例材料分发给学生,学生阅读案例及资料,搜集信息,并积极地思索,找出案例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列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准备工作。

3)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小组成员可以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点评甚至反驳组员的观点,并最终逐渐形成相对合理的观点。学生交流时,教师可以旁听,但不参与讨论,不可过多参与其中,维护教学秩序,避免讨论偏离主题即可。教师的中心任务是放手发动学生,充分依靠学生,引导全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4)小组集中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选出本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发言结束之后,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质询,进行答辩。教师是组织者,是主持人,可以就各小组普遍关心的问题组织集中讨论,最终汇集各小组的意见,形成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

5)教师点评总结。学生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后,讨论活动结束,由教师就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点评和总结。首先回顾案例讨论的各个环节,肯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态度,其次点评各小组准备、讨论、答辩过程中的表现,提出不足及补充意见,最后安排学生自省,课后总结自己的收获。

(三)教后反思

教师就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表现进行整理,提炼教学经验和教训,深化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理解,把自己对案例教学法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提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任务驱动教学法适用于学习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教师由“主角”转变为“主导者,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根据任务需求来学习知识,将营销理论活学活用。

(一)任务驱动法的优点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活动,摆脱了课本的约束,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激发出众多的灵感与兴趣,由被动地要求完成任务到自己想要完成任务。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成就感、自信心逐步建立起来。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提高职业技能。任务驱动法需要学生分组,将任务分解到每个组员,组员需要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组员之间也需要进行交流合作,由组长分配协调。教学的过程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强化了团队意识。任务驱动类似于现代工厂的生产模式,接受订单,完成订单,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职业需求,进入工作状态。

3)有利于提高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为完成任务,学生需要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搜集查找相关资料数据,任务完成后需要根据调查实验结果整理数据,撰写报告,对提高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二)任务驱动法的步骤

以市场需求调查为例,组织学生进行调研。

1)提出任务。教师讲解调研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市场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基本格式、组成要素,提出任务:就手机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调研。根据需要,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6~8人,每组安排组长1名,调研范围,具体内容由学生自行选择。三周内确定方案并实施,根据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2)完成任务。第一周,学生搜集资料,确立调研范围及方案,完成调查问卷的设计,交于教师进行中期检查。第二周主要进行实际调研,实践中完善方案。最后一周,整理问卷,汇总数据,撰写报告。有些组选择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调研,有些组以专业为单位进行调研,有些组在社区进行调研,还有的在手机卖场进行调研,学生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即使是都在校内进行调研,由于问卷内容的不同,数据分析思路不同,同学们得出了各自不同的结论。

3)点评总结。各小组派代表将自己的调研情况进行简要地说明,展示问卷,总结从问卷中得到的相关结论。其它组成员自由提问,进行答辩与互评。教师总结,肯定学生表现,指出不足及改进方法,对评选出的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

(三)教后反思

篇13

1.1专业性更强,学生更拔尖。

因为物流市场营销这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以对学习的要求也很高,需要学生时常分析和归纳总结学习过程中和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以及技能,并且加以熟练。教师需要将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与工作岗位的要求相结合,形成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这样课程能更快速的提高学生的技能,而且方便于实施。

1.2能够培养专业性创新型人才。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在物流市场营销可以完全体现出学生的个性,摆脱以往“一个模子”的教学方式。丰富的理论知识,亲身的动手体验,满足了学生对物流市场营销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创新能力。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物流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师资薄弱导致教学质量低。对物流市场营销学科,年纪较大的教师主要采用的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模式缺乏,这违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原则。而年轻的教师,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还有一类教师,是来自于企业,这一类教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缺乏教学经验。因此院校的教师团队存在一些漏洞,教师团队一日不得完善,学生的进步之日可谓遥远。站在院校的角度,对物流专业的学生,物流市场营销这一门课程是专业必修课,在某些院校,它还是学位课,重中之重。物流市场营销讲究的除了理论,还讲求实践者的能力以及经验。一味地在校园里,在课室中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也难以理解。学好这一门课的捷径便是校企合作,一方负责赋知识,另一方负责予经验,可是这存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力度也不足。院校一心想培养出本校心目中的理想人才,便在校内建造实训营,可是这始终是模拟的,学生终究不能进入企业内部学习,不能到真正的场地上实践,所以学生培养出来的能力还是有差距的。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物流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3.1完善课程的考核机制。

物流市场营销这一门课程强调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那么考核机制也不能只是专注于卷面上的考试。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比如:“百分制”考核机制,平时学习成绩占30%,卷面考试成绩占30%。实践考试成绩占40%。这样的百分制考核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设置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该模式增强了考核的公平性和全面性,监督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督促学生自觉学习。

3.2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可深入到企业中实践学习或者定期地进行相应的培训,了解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类型、岗位的规范操作以及职业道德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掌握最新的岗位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提高相应法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3.3加强校企合作。

如:物流在学生眼中简单地说便是学生每天接触的快递,可是,这些都是表面上的东西,想要深入地了解什么是物流,什么是物流市场营销,还需要把学生带到企业当中去学习,去了解。如果把学生放进京东商城,学生就会了解到当中的运作情况。如果把学生送进聚美优品企业中学习,学生就会清楚海外购以及极速免税是如何利用物流进行销售。在企业当中能学习到的知识真的是包罗万象,而学校是不能给予的。校企合作还可以汲取国外学工结合的方法,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目的为的是应用,基础便是理论知识。我国的校企合作也可以如此,教学的过程是在企业与院校双方交替进行,共同培养物流市场营销的应用型人才,就是部分学院制的职业教育形式。学生在完成基础的理论知识后,就可到企业跟师傅学习,一边在企业做工一边接受师傅的教导,另一边又在院校中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总之,做工与学习交替进行。企业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协商开设物流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并与在校教师交流互相传授经验。

3.4改革教学方法。

一是角色扮演法,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10个人,每一小组代表一间物流公司,每一位队员担当不同的角色,如总经理、策划员、客服人员、市场调查人员、销售员、财务人员等。每一组都必须完成一下的任务:公司的名称、商标的设计、市场状况调研、公司经营的项目、市场定位与细分、消费者行为分析和营销策略等。最后每个小组上交一份完整的综合的策划书,再站在台上向班上的同学推介并解释细节,并且台下的同学进行提问,由台上的同学作答。最后,教师就对每个小组的方案进行点评。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受课堂上活跃轻松的氛围,并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决策能力、思考与创新能力以及观察能力。二是案例分析法,这将是以社会上实际存在的企业为例子进行剖析,教师搬出例子,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例如在物流市场分析跨国企业的营销环境,令学生自主收集国际营销文化环境的相关资料并自主整合,得到初步的观点。在堂上以辩论赛的形式进行案例的讨论,挖掘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教师最后会对整个过程以及学生所做的案例分析进行讲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