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煤化工企业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煤化工企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煤化工企业论文

篇1

(二)成本控制计划的缺乏

当前我国多数煤化工企业的成本管理的连贯性与整体性较为缺乏,在企业的一些内部部门并未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也未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可行、科学的成本控制计划,造成企业的总成本控制的目标较为模糊,进而导致企业的成本控制效果较差。

(三)成本核算不合理

当前我国多数煤化工企业不够重视成本核算,在建设成本核算管理体系时不够规范、全面和健全。并且,企业对成本核算的应用效果较差,对企业的管理费用、销售成本、生产成本、采购成本的制约和控制能力较为缺乏。

二、全面成本管理在煤化工企业的具体应用

(一)进行成本分析

作为全面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成本分析工作可以针对企业的某一具体阶段,有效地判断出其成本与其预算是否相符,同时通过分析企业成本的变动原因,进一步分析自身与其他企业的差别情况,从而寻求更加有效的成本降低的方式。在企业实施成本分析工作时,首先,根据统一规定的企业成本管理报表内容与格式,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案。然后根据成本内容,例如对企业的工程、采购、管理、设计、生产成本等方面实施成本分析,另外,还应分析运行时的机会、税负、融资、投资成本。最后,还需要注意成本分析工作的层次性和阶段性,不同于过会计数据的单一的比较,应该对各成本的各阶段及各要素实施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管理、技术、生产等各部门要进行紧密合作,以达到成本分析工作的最终目的。

(二)采购环节的管理

原料的采购是企业实施全面成本管理的关键,也是影响企业生产成本的直接因素。企业应对其原料采购工作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例如,在采购原料煤的过程中,为增加煤炭的重量,在运输煤炭时,煤炭供应商可能会加水或者煤矸石。

(三)全面成本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实行

煤化工企业在做好成本分析后,为明确其成本管理目标与责任,应该根据企业生产的各环节和各方面,制定一个针对性较强的全面成本管理实施方案。在建立健全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标准与制度后,还需要进一步严格地落实和执行。在全面成本管理方案的实行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其出现的问题,根据实际的具体运营情况,不断完善成本管理方案,以促进方案可行性与合理性地提升。另外,煤化工企业还应该不断夯实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努力增强成本管理岗位的执行力和影响力,促进成本管理工作往信息化方向发展,并对各车间、部门、单位加强检查与监督,促进全面成本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四)考核制度的建立

煤化工企业应当建立系统、全面、合理的成本管理考核制度,对企业各环节、各部门的成本考核方式、测评方法、奖罚方式等制度进行完善。为培养企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自觉性,应将成本考核的结果与个人的薪酬或该部门的绩效相联系。

篇2

1.2国家、社会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提高

在煤化工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情况下,国家和社会都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政府在2010年颁布了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执行更加严格的标准。另一方面,近年来,社会各界人士与媒体都关注起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问题,进而使煤化工企业不得不面临着来自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所以,随着国家、社会对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提高,企业也应该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加强。

1.3安全生产管理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积极作用

在煤化工企业生产煤化工产品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高温高压、负压深冷等多种严酷且复杂的工艺工程的运用。所以,在煤化工企业的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安全因素。一方面,煤化工企业需要加工、处理和运输一些易燃、易爆、有毒和强腐蚀性的化学品。另一方面,煤化工企业使用的加工工艺较为复杂,所以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再者,煤化工企业的生产将产生一些废物,所以有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加强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可以使这些安全生产问题得到控制,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煤化工企业有必要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加强。

2煤化工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就目前来看,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显然是造成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一些煤化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真正意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是一味重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表面工作。而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并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直接导致了员工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漠视。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员工违规操作、加班加点的现象长期存在,进而导致了煤化工企业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2管理责任未能落实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需要人员去落实,进而使安全生产管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想要使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落实,就要使管理的责任得到落实。但是就现阶段而言,很多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显然没有落实。一方面,一些企业只进行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却没有安排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成为了一种口号,并没有具体的人员去展开具体的工作。另一方面,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之后,一些企业并没有去追求事故产生的责任人,也没有进行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的调查,而是一味急于恢复生产工作,进而为企业的生产管理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3管理水平落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煤化工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但是,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显然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导致了落后的管理水平无法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高,无法胜任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而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好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则流动在各个大型企业之间,无法真正的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一些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设备和设施比较落后,无法进行新型的生产设备的管理。再者,一些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和规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得到更新,所以无法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提供指导。

2.4资金投入不足

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相比,煤化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只有少量的资金投入。而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不仅不能进行人才的培训,也无法进行新的安全设施的购买,从而无法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3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3.1树立安全文化

为了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企业首先要进行安全文化的树立。因为,安全文化的树立,可以使企业的全体员工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进而使企业全体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一方面,企业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对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与教育的力度。具体来说,就是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努力做到使安全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企业要将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工作落实,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演练,进而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3.2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想要进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加强,还需要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责任人身上。因为,在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责任之后,就能够更好的完成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一方面,企业要进行安全生产制度的完善,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将责任制度层层落实下来。另一方面,企业要进行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机构的建立,从而保证责任人的责任能够在监督管理之下得到落实。再者,企业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生产管理。而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就要在第一时间进行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和责任的判断,并追究责任人的管理责任。因为只有这样,管理人员才能吸取工作中的教训,进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完成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3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为了进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加强,企业要积极的寻求方法进行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企业要进行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建设。首先,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待遇来进行优秀的管理人才的吸纳,从而提升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企业要定期进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从而使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再者,企业还要进行专业援救人员的培养,进而使安全生产事故得以及时的处理。另一方面,企业要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和技术的更新,从而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此外,企业还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预防工作,进而使企业生产的安全隐患得以消除。

篇3

2输配系统的改造

(1)管材选用。福州输配管网全部采用钢管,其强度大、严密性好、焊接加工方便。由于钢管的耐腐蚀性较差,采用加强级及特加强级防腐(管径>250mm)。且一些地区埋地管采取深井阳极区域性阴极保护措施,这些都为气源转换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原户内管及楼前庭院管采用镀锌管,现根据新气源热值高,比重比空气重,且运行压力提高,一旦出事故危险性大的特点,在选材上提高要求,现特定如下:

埋地管:管径<150mm,采用热轧无缝钢管焊接;

管径≥150mm,采用螺旋管焊接。

地上管:中压及管径>50mm的低压管均采用无缝钢管焊接

管径≤50mm的低压管采用镀锌水煤气管丝接。

(2)阀门更换。在气源转换前,更换失效的阀门,并根据转换的需要,增设必要的隔离阀门。将中压分段阀门及重要部位的原蝶阀全部更换为密封性好的油密封旋塞。

(3)密封材料。混合气具有比重大、湿度小及能溶解普通橡胶的特点。为防止丝扣连接处漏气,规定丝接必须用生料带做密封填料,橡胶密封件必须选用耐油橡胶垫片。

(4)压力组成。采用混合气后输配管网的压力级制不变。

根据低压管网压力降分配,为保证燃具正常燃烧,各类调压设施出口压力调整如下:

调压箱出口压力2200Pa;

区域调压站(不包括高层)出口压力2500~2800Pa;

高层建筑区域调压站出口压力3150Pa;

工业用户中-中压调压器出口压力根据用户需求保持不变。

(5)调压站改造。原有二类调压站:12P调压和雷诺式调压站。对原有的12P调压器,因带有安全关闭阀,可照常使用。对于雷诺式调压柜及FK系列调压柜需要进行改造,新气源比重比空气重,且调压站出口压力较高,采用水封及放散不合适,对于雷诺式调压站取消水封放散加装安全切断阀。选用AQZ系列安全切断阀进行超压保护。站内阀门改为油密封阀。

对于FK系列调压柜取消放散加装安全切断阀,口径<DN100,选用AQZ-2G切断阀,口径≥DN100的选用AQZ系列安全切断阀。

由于调压站出口压力提高,低压记录仪量程随之改大。采用中-中压调节器的工业用户增设出口中压记录仪。

(6)引入管改造。楼前庭院管全部改用无缝钢管,引入管采用焊接连接。引入管与庭院管埋地部分转弯处采用煨弯,避免丝扣连接产生漏气的可能性。

为保证安全供气,在引入管(或立管)上加装特制松套伸缩接头,补偿量可达10,有效解决多层建筑因地层下降带来的隐患。

(7)凝水设施。新气源湿度小,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管道进水,为防止水堵,在管网适当位置仍设置凝水缸,以便抽水。数量可适当减少。

3户内管改进设计

3.1多层建筑

混合气比重大,且底层储藏间通风情况一般较差,新设计的进户管一律不设置在底层。由于混合气的热值高,户内管道可适当缩小管径(DN20改为DN15)。

3.2高层建筑

根据新气源的特点,采取两种供气方式进行设计,低压管网压力降进行调整。见表1。

3.2.1中压供气

①高层建筑处于区域调压站的末端,供气压力偏低,区域用气影响较大。

②四周无低压管或低压管偏小,无法保证正常供气,又受安全间距限制,设站困难。

以上两种情况采用中压供气,将调压柜设在屋顶,中压管由外墙直上屋顶,经调压后上环下行方式供气。调压柜应装有安全切断装置,柜体设避雷针与屋顶避雷环网接地系统连接。中压供气,压力自成体系较为稳定,不受区域供气影响,能有效地保证高层用户的用气,该供气方式在香港及我国南方被广泛采用。

3.2.2低压供气

根据水力计算,在保证压力最不利用户燃具能正常燃烧的情况下,仍采用区域调压站低压直接供气。

高层建筑底层多为商场,设备层又不能布置液化气管道,下环管布置困难,多采用上环下行供气方式。即低压管沿外墙直上屋顶,成环后在适当位置下行供气。有些高层建筑设有空中花园层,四周敞开,通风良好,仅安有给排水及通风管道,无安装机电设备的情况下,可将煤气管道布设在该层,让其成环,采用下环上行的供气方式。

表1低压管网压力降分配(Pa)

人工煤气液化气混空气

燃具定额压力PH10002000

燃具前最大压力Pmax15003000

燃具前最小压力Pmin7501500

调压站出口最大压力16503150

低压煤气管道总的计算

篇4

周永明世家剪纸公司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南张庄,是一所有限责任公司。周永明世家剪纸公司历史悠久,在蔚县剪纸产业中拥有特殊的地位。1979年,周广之父,蔚县剪纸艺术大家王老赏的唯一弟子周永明建立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蔚县第一家剪纸作坊,1985年周永明世家剪纸厂正式注册,即为王老赏周永明世家剪纸公司前身。董事长周广是周永明长子,是当代蔚县剪纸界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首届河北省民俗文化十佳人物之一,首届河北省民俗文化十佳人物之一,首届河北省民俗文化十佳人物之一,张家口市拔尖人才之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中国民间美术家,张家口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公司为家族性企业,分为设计,生产和销售三个部门,结构简单,合作紧密,分工明确。员工约有150人,人数不固定,工资采用计件制结算方式,1000至3000元不等。公司几乎没有现代办公设备。周永明世家剪纸公司具有较强的典型性,是蔚县众多剪纸企业的代表。

3.SWOT分析

3.1优势条件(strength)

企业拥有较高的美誉度。由于企业发展源于蔚县剪纸杰出大家王老赏唯一弟子周永明所建的周永明世家剪纸厂,故企业在蔚县剪纸行业内拥有特殊的地位。企业的剪纸产品品质优良且与时俱进,深得国内外顾客的喜爱。企业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周广先生是当代剪纸艺术大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中国民间美术家,代表作有《八仙》、《北大百年校庆系列剪纸纪念品》等,其作品在全国性比赛上多次获奖,其事迹选入《2000年中国风杰出人物特集》,1998年上半年,周广、周淑英兄妹剪纸在美国尼加拉大学展出。企业接受部分顾客的来样加工,来稿加工和创意加工订单。企业有较好的发展历史条件。由于1979年周永明建立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蔚县第一家剪纸作坊,1985年周永明世家剪纸厂正式注册,即为王老赏周永明世家剪纸公司前身。相比于蔚县其他剪纸企业,历史悠久,地位重要。企业拥有“王老赏”商标专利。公司及时前往北京注册了“王老赏”商标专利。并且“王老赏”商标专利拥有其自身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其他剪纸企业相比据有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企业开展积极开展校地合作。目前企业和南京大学艺术与创意学院展开合作,即将建立南京大学的艺术与创意学院实习基地。河北科技大学副校长亲自邀请周广先生前往学校授课。同时,许多学校争相与企业在各个方面展开合作。企业领导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周广先生与其兄弟姐妹合称“剪纸七杰”,其中二妹周淑英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周广先生曾担任张家口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多次担任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为当代著名的剪纸艺术大师,周广先生多次参加国际级剪纸艺术展览,剪纸文化活动,享有极高的声誉。

3.2弱势条件(weakness)

营销手段陈旧,有限。目前蔚县的营销方式主要是电话订购或者上门订购,未能采取网络营销手段。营销企业没有中间商,也没有开设区域性的销售中心,产品通过第三方物流系统送到客户手里。部分产品只能通过中间介绍人获取更大的客户市场。专业人才缺乏。企业的人才缺乏既是制约企业发展直接因素,也是根本因素。企业既缺乏普通的剪纸工人也缺乏高端的剪纸艺术家,更缺乏企业管理人才,特别是文化企业专业人才。宣传方式有限,在全国范围内缺乏知名度。蔚县剪纸产业的宣传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蔚县政府对剪纸产品的整体宣传,二是央视等媒体对蔚县剪纸文化产业的整体宣传,三是通过各种展览进行宣传。但前两者是对“蔚县剪纸”的宣传而非企业宣传,第三者则是通过展出者既高端艺术家来带动企业和产品的宣传。三者都不是对产品、品牌、企业的直接宣传。故而收效有限,使企业具有较高美誉度但缺乏知名度。缺乏现代管理思想、制度、设备。企业的运作流程落后,企业结构简单,缺乏现代化信息设备和生产设备。

3.3机会条件(opportunity)

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扶持。2012年《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和《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的出台,给予小微文化企业进一步的的政策支持,在宏观层面给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一年可给予企业几十万的资金支持,政府宣传单位帮助其进行宣传,同时在土地政策,财税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国家经济发展,国民文化需求进一步增加。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教育的发展,国民的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文化需求进一步增加,剪纸产品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紧邻全国文化中心北京,有较多的发展机会。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文化产业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强。同时,北京也是国际文化产品市场的窗口,为剪纸艺术品国际文化贸易提供可能。蔚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促进。蔚县拥有“空中草原”、“小五台山”等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蔚县剪纸的市场。

3.4威胁条件(threat)

剪纸产业链尚待开发。目前剪纸产业仅停留于原始产品阶段,剪纸周边产品,剪纸文化旅游等产品开发尚处于起始阶段。剪纸产业后备人才不足。原因如下:首先,剪纸艺术教育和剪纸艺人培养依旧采取学徒工这一落后的方式,剪纸艺术学校的建立正在商讨中。其次,剪纸艺术未能有效的传播推广。最后,对于剪纸艺术企业管理,剪纸艺术产业研究等专业技术人才明显不足。信息化文化企业发展和社会科技迅速进步。蔚县科技落后,社会观念落后,缺乏专业人力资源,剪纸产业难以跟上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部分竞争对手发展较好。部分竞争对手建立了自己的网页,采用了先进技术,发展情况良好,发展势头迅猛。

4.基于SWOT分析的对策建议

4.1S-W对策

4.1.1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加强企业公共关系建设4.1.2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学习现代企业管理思想4.1.3引进、培育相关人才,购置现代管理设备4.1.4利用企业美誉度和良好的顾客关系拓宽销售途径

4.2S-T对策

4.2.1基于自身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延长剪纸产业链,开发剪纸周边产品4.2.2加快企业现代化建设,紧跟科技进步步伐,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4.2.3积极进行政企互动,推动蔚县剪纸产业聚集区的建设和发展

篇5

现代企业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谁能留住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如何留住人才是国有煤化工企业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对国有煤化工企业人才现状和人才流失原因的分析,以及结合本人在国有煤化工企业工作的一点经验,提出一些关于国有煤化工企业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性建议。

1 国有煤化工企业人才现状

1.1 国有煤化工企业的人才特点

国有煤化工企业人才的严重流失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其特点:①从流量看,人才流失量大势猛,尤其是专业、学历、职称具有强势的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②从专业结构看,工程技术类人才流失严重。③从学历和职称看,高层次人才流失问题突出。四是从年龄看,30岁以下的青年人才的流失不容忽视。五是从流向上看,主要目标是“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这种单项流动,使国有煤化工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流入方不花一分钱的人才培训基地,也使其无法正常保有自身的技术和商业秘密,同时也极大地挫伤了这一类企业人才投资和培训的积极性。

1.2 国有煤化工企业人才现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有煤化工企业的高学历、高层次、年轻化、专业技术人才大量流失,导致企业现有的人才储存空洞,企业人才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从长远看对企业的发展是个挑战。技术性人才一旦取得相应的资格和技术就跳槽离开企业,各层次管理人员经过几年的学习实践,思想和经验趋于成熟也远离企业而去,使企业出现老的老,少的少的局面。

2 国有煤化工企业留人难和人才流失的原因

2.1 国有煤化工企业难以留住人才的主要原因

(1)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煤业化工的高速发展,出现了“人才短缺”的现象,人才的短缺加剧了人才的竞争,现代化特点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才流动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一些国有煤化工企业存在负债率高、冗员多、社会负担大、经济效益差等不良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使国有煤化工企业难以留住人才。

(2)组织因素

国有煤化工企业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完善、产权模糊、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随着现代化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人才竞争的加剧,这些弊端严重地危害了国有煤化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损害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也造成了企业难以留住人才。

(3)个人因素

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能提供丰厚的报酬、优越的工作条件、灵活的发展路径等,恰好能满足人才的多层次需要。所以,在进行横向比较、权衡利弊之后,选择退出国有煤化工企业就很自然地成为个人之举。

2.2 国有煤化工企业对人才缺乏吸引力及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1)人才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在招聘人才过程中,标准不明确,没有弄清楚企业到底是需要哪一类人才。选拔缺乏公平竞争性,从而使配置的人才不能真正符合企业的要求;人才考核缺乏科学标准,难以做到公平合理,人才薪资、晋升难以与考核挂钩;人才难以在不同的部门、地区、专业之间合理流动。人才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已成为国企对人才缺乏吸引力的根本原因,使一些真正有才能而没有关系的人对企业失去信心。

(2)人才观念落后

在人才的争夺、选用、开发和管理上国有煤化工企业观念比较落后:缺乏人才危机感,对人才争夺反应冷淡;忽视对人才开发的优先投入;观念的落后必然导致对人才的漠视,致使人才的作用难以发挥。这对一切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们来说都是缺乏吸引力的。

(3)激励机制存在缺陷

国有煤化工企业的激励机制存在明显的缺陷:①激励手段简单,忽视了多种激励措施的有机组合,认识不到科学的激励机制是一个系统过程。②物质激励力度不足。国企员工的物质待遇普遍较低,与外企、私企员工相比差距较大。③激励机制的缺陷使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人才的工作热情也就无法调动,企业气氛沉闷,这如何能使企业对人才产生吸引力。

(4)职业发展缺乏规划

有些国有煤化工企业对优秀人才的使用,更多程度上是靠惯性,缺乏合理的人才需求分析和对职业生涯的科学规划与指导。许多新招聘进企业的优秀大学生由于本身的期望值过高,在进入企业之后没能被合理的分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上,没有明确的岗位和职责。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上学无用论的观念,一腔热情备受打击,因而对企业失去信心。

(5)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

国有煤化工企业过分关注产量和利润的提高,而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虽然有的领导也意识到它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予以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滞后,使其导向、凝聚、融合、激励等功能难以发挥,削弱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集体主义精神,从而不能使员工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团体,员工对企业不能产生同甘共苦的感情,最终的结果是企业失去对员工、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力。

(6)培训不够重视

没有将培训工作上升到企业的战略高度,目光短浅,由于担心人才流失,投资得不到回报,有些国有煤化工企业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不舍得投入。简单的将员工培训理解为初级的职工教育,只是为了应付而做一些表面的培训工作,没能取得培训的实效,员工培训工作便成为一种形式。

3 国有煤化工企业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

面对优秀人才的流失,国有煤化工企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留住人才?企业领导者应该如何建立一个留住人才、留住人心的环境呢?我认为应该坚持以下几个方面:

3.1 留人的本质是满足员工个人合理的需求

组织有组织的需求,员工个人也有个人的需求,作为公司的管理人员一般会重点关注组织的需求,往往不太关注或者忽视员工的个人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无非是这几个方面,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发展的需求,人际交往和情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理想实现的需求等。

(1)对于刚大学毕业的员工最主要的需求是个人成长、能力提升,能学到实用技能,有很大的未来发展空间。如果这个需求能满足,他们就能在公司发展。

(2)对于大学毕业5年以上,这些员工一般技能已经成熟,能独挡一面,虽然也希望个人能力成长,但不是重点。这种类型的员工,一般也是别的单位重点需求、愿意高薪猎取的人才。对于这样的员工,薪酬要给的有足够的竞争力才好,否则,一旦有高薪的机会,他们就会跳槽。这个阶段的员工还有一个职业上的需求,就是希望做管理者,进入管理阶层,如果这个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又缺乏其他晋升通道,缺乏正确的引导,一般也干不长。

(3)对于大学毕业十年以上的人员,除了有职位上继续晋升发展、薪酬继续上涨的需求外,他们需求的重点转向了尊重和自我实现。通俗讲,就是希望在公司内部有一定的地位,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尊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理想来办事,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同时希望能多一些时间培养子女,这类人员通常是公司的真正的骨干,流失后公司损失最大,所以这类人员的需求应该引起公司的重点关注。

(4)对于大量的基层操作人员,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需求的重点是生存和安全,是薪酬和福利。有些倒班的员工只期望能到达长白班岗位就可以满足,管理者也能充分尊重他们,一般留人问题不大。

(5)特殊的人采取特殊的政策,可把人才分为关键和特殊人才,后备人才,对前者给予特殊政策,破例政策;后者给予鼓励政策,在工资和奖金上拉大与普通员工的差距,在住房等问题上也有特殊照顾。

3.2 建立公平的有激励性的薪酬制度

员工是企业的第一顾客,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就必须建立公平的有激励性的薪酬制度。企业应充分发挥经济利益的驱动功能,实行按劳分配。尽快推行多元化的分配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以不同方式予以重奖,建立重业绩、重贡献,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机制。真正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人才激励机制,使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企业要留住人才,必须提高工资待遇,要使其薪酬有竞争力。有竞争力的薪酬能使职工不必为物质生活的困乏而担心和奔波,他们可以集中精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企业要建立全体员工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使全体员工有共同的经济目标,共同参和,共同奋斗,效益共享。

3.3 先进的企业文化留人

先进的企业文化能为企业提供长久发展的动力,是创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能有效的放大企业效益,企业文化是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企业文化本身必须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同时又有实现想象的机会存在。人才在为企业服务的同时,除了工薪等利益之外,更重视追求的是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使自身在企业内部有机会得到再造与升值。如果企业没有文化或一味地追求利润,而忽视掉了员工的精神需求,就是给人才加薪,那也只能是留住人才一时,却留不住人才一世。

3.4 靠职业生涯管理留人

要使每个人都有合适的岗位,有全面的培训,有系统的学习,有整体的关心,给他目标、给他提升、给他机会、给他成才之路。为有才能的人制定他的职业生涯,这是留住人才的最好方法。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职业的成就感有时可能会比他的生命更为重要。所以,给人职业生涯对于他来说,就是给他成功的阶梯,大多数人才在这个时候都会安心留下。

4 结束语

本文是基于国有煤化工企业的一般情况作出的,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国有煤化工企业要增强自身对人才的吸引力并留住人才,必须认真的审视自己,诊断问题“症结”所在,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找出解决措施并不断加以完善。只有建立起完善而又全面的人才激励机制,国有煤化工企业才有可能吸引到所需的人才,才能留住人才以及让人才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国有煤化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褚占友.国有企业如何留住优秀人才[C].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

[2]王伍超,国有企业如何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留住人才[C].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

篇6

“绿色生产”“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是近几年来人们关注的词汇。煤化工的污染及防治一直是我国需要不断研讨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已经意识到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国家政府越来越重视煤化工的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国务院积极推出煤化工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从而控制煤化工的污染程度和提升污染的防治效率,推动煤化工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一、煤化工的污染现状概述

1.“三废”污染源的生成

根据我国发展的现状,煤炭易燃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由于科学技术的制约煤化工的开发造成的“三废”污染远远超过其它能源的开采过程,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污染的治理相对于其它工业污染防治需要更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和更多资金投入。煤化工的生产过程采用的气化方案的不同,则产生的污染气体的种类和含量都有所变动,因此可以选择不同的气化方案,减少污染气体、液体或固体的生产,以及选择治理污染物难度低的气化方案,从而不断优化煤化工的生产过程。

2.水体污染

煤化工生产所产生的污染中水污染一直是指污染防治的难点和重点。焦化污水包括氢、烃、酚、氨和硫化氢等污染物质;煤化工生产中的气化过程会产生氨、醇、烃等污染物质。污染水中含有丰富的醇、酸、醛、酯等有机物。这些物质溶于水体后进行溶解,有些物质甚至很难用生化降解的进行分解,部分污染物仍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方案。

3.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主要是由露天矿开采的生产过程造成,主要是指在表层剥离、爆破、铲装等生产环节造成的大量粉尘;还有储煤场也会产生一定的粉尘;除此之外还有煤炭等矿物质的燃烧也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煤矿开采所产生的粉尘以及污染气体严重超标,绝大多数原因在于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没有及时做好防范措施,例如绿化、洒水等降尘等措施,造成大面积地面上进行开采,从而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4.污染物质的危害

煤化工所产生的污染物质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很多不利影响,甚至危害到人们的生命。例如一些有毒气体和粉尘释放到空气中,增加空气中的致癌物质,,降低人们生存的空气质量,增加肺癌的患病率,在一些严重区域人们甚至会产生头晕、恶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人体吸收后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健康;煤化工造成的焦化废水排放的有机物质会造成水体生物身体抵抗能力下降,有机物消耗水体中的氧气,造成水体生物的大量死亡;其中酚类化合物接触到人体皮肤,会造成过敏、头晕、贫血等症状,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些煤化工为了降低成本对焦化废水没有进行系统的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农田中,很可能造成农作物的严重污染和大量死亡,并且破坏土壤平衡,造成可耕土地锐减的现象等。

二、污染防治具体措施

1.建立污染防治的思想基础

我国前几年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煤化工的发展以相应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这种发展模式是一种病态的发展模式,必须建立一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即从原先的粗放式经济模式转变为集约式的发展模式,提高煤化工的生产效率,降低其污染物的产生和加大防止污染的先进技术的研发力度,从而推动我国煤化工企业的综合实力,优化我国的经济模式。

2.扩展绿化面积

绿化是降低煤化工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主要防治措施之一。首先绿化的树种选取主要有利于降低煤化工所生产污染物的功效和生存能力强度来进行选取,并且煤化工企业也要重视绿化环境的维护。部分绿色植物可以有效吸收有毒气体,如法国梧桐可以降低二氧化硫的浓度,刺槐可以降低氟化氢的浓度等因此绿化树种的选取可以有效过滤有毒气体,从而提高空气中的质量;阔叶树种和密植树木还可以降低噪声污染,对噪音进行一定的吸收和反射;树冠茂密的树种还可以降低粉尘的扩散,对粉尘进行吸收、阻挡和过滤。一些植物树叶表层生成毛绒或黏液或油脂都可以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大量的吸附等。成功的绿化方案,可以改善周围的空气质量,创建一个美观、整洁和卫生的生存环境。因此创建良好的林带或草地是污染治理的有效措施之一。

3.加大煤化工企业的监管力度

我国政府应该对相应的煤化工企业根据相应的监管制度和政策进行严格的监管,首先要完善煤化工行业涉及的相关标准进行优化;其次地方政府根据该标准对该地的煤化工企业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管,对于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的企业给予相应奖励。对于触犯相关规定的企业给予严格的考核,对于造成严重影响的企业需追求其相应的法律责任;最后是对于不符合规定的煤化工企业要下达改革或停厂的指令,遵循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逐渐优化我国煤化工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经济发展模式。

4.提高煤化工企业的生产技术

政府在煤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大力推广“绿色”生产和“清洁”生产的理念,促进企业从生态环保的方面对生产技术进行更新。煤化工企业的生产工艺十分复杂,期间造成的污染物十分繁多,其技术研发的空间十分宽广,为了降低污染处理为企业增加的经济负担,企业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研发相应的技术,而非只顾眼前利益,不顾法律法规的约束,触犯相应规定,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例如废水经过处理后可再次循环利用,如将其用作在降低粉尘、补水等环节。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化工的生产过程存在很多的生态问题,其生成的污染物质以各种形态对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健康。我国煤化工企业需建立健康的经营模式,通过扩展绿化面积,加大煤化工企业的监管力度和提高煤化工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等方面降低煤化工企业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从而实现绿色生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潘连生.关注煤化工的污染及防治[J].煤化工.2010(1).

篇7

煤化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对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来说,思想政治 工作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既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不可分割的部分,更是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煤化工企业加大思想政治 工作的力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为促进煤化工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必须看到煤化工企业的思想政治 工作面临新的形势,还存在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煤化工企业职工队伍的思想面貌、整体结构、职业行为等各方面发生着深刻性的变化,广大职工思想日益活跃,企业思想政治 工作如何有效地化解内部矛盾、维护企业稳定,从而对企业跨越发展真正发挥凝心聚力的作用,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面临着诸多的新挑战与新考验;另一方面,从煤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看,还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由于煤炭行业市场持续下行,目前国内外煤化工行业市场需求也急速性下降,煤化工企业的经营发展总形势不容乐观,受政策性的因素制约和影响,企业的成本不断增大、效益持续下滑,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较为困难,在这种形势下思想政治 工作如何有效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助推煤化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摆脱经营困境,对企业的思想政治 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认真总结了近年来煤化工企业加强思想政治 工作实践的经验与做法,研究提出了探索煤化工企业的思想政治 工作创新的对策与建议,希望对于思想政治 工作实践与研究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1 近年来煤化工企业加强思想政治 工作实践的经验与做法

1.1 积极改善企业内外部的环境

注意改善企业职工的工作生活的条件与环境,对企业的内部环境进行综合性的整治,重点对加大对基层一线的环境治理力度,促进基层单位的工作条件更为优美,居住与生活的环境更为舒适。协调地方公安机关,保持对犯罪和破坏分子进行持续治理与高压打击的态势,着力营造企业外部良好的发展环境。

1.2 积极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

根据职工的需求情况,认真调查了解职工队伍的思想现状,畅通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建立起基层职工反映思想问题的电子邮箱与意见箱,网上论坛、微博及微信等联系形式,组织专人定期收集、整理并解决职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与忠诚度。

1.3 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

组织选拔和树立基层单位的先进典型,形成广大职工比学习赶超的良好风气。积极组织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和充实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从而不断增强职工队伍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营造积极向上、以企为家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1.4 积极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对生产经营隐患与风险的排查,着力排查危害职工的人身安全、容易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隐患问题,加强对隐患与风险的督促整改和措施落实,努力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质量和水平。加强企业反腐倡廉工作,强化廉洁风险的防控工作,推动企业实现安全发展、廉洁发展。

在肯定工作成效的同时,还应当看到目前煤化工企业的思想政治 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煤化工行业面临的新形势对企业的思想政治 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 工作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结合不够紧,思想政治 工作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性与针对性,基本上沿袭的是老方法与老套路,企业的思想政治 工作与职工思想实际与思维方式变化情况还不相适应,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针对性不强等。需要在新时期不断加强探索和创新,切实研究解决。

2 探索煤化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2.1 着力在创新工作方法上下功夫

坚持以情感人的原则,将思想政治 工作单向性的灌输方式转变成双向、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做好群众的知心人与贴心人;进一步开展好送温暖的活动,组织在相关的节日期间慰问和求助生活困难的、离退休的、伤病的职工等。坚持以理服人的原则,采取用职工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运用正反面两方面的典型,加强模范宣传和警示教育,筑牢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防线。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企业思想政治 工作必须针对职工的思想变化与波动情况,因人、因事、因地、因时来选择有效的工作方法,促进职工思想的稳定、提升管理的效能。

2.2 着力在创新工作形式上下功夫

坚持兴趣导向,针对职工的兴趣关注点,组织开展知识答题、论文征集、演讲竞赛等相关活动,吸引职工的关注,通过兴趣引导增强工作效果。坚持体验导向,通过组织职工开展乒乓球、篮球、跳绳及拔河等比赛活动,促进参与的职工既体验到参与的快乐,又受到团队的熏陶与感染,从而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坚持需求导向,从而满足企业职工的实际需求出发,发展和维护职工的利益,帮助职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

2.3 着力在创新工作载体上下功夫

创新文化载体,充分运用好文化与艺术的影响力,进一步活跃企业职工的文化生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职工获得启迪、陶冶性情。创新管理载体,采取有效形式强化不定期的安全教育工作,摸清职工的安全脉搏,从而教育和引导职工正确处理安全和生产、效益之间的关系,将可能出现的安全意识薄弱的思想问题能够消灭于萌芽的状态。创新服务载体,推行党员干部的一线工作方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基层一线的情况,党员干部主动承担急难与险重的任务,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做好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时化解企业内部矛盾。

3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思想政治 工作虚与实、传统性与现代性、针对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工作,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 工作,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与战斗力,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与创新性,推动企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近年来,煤化工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在强化思想政治 工作方面取得一些有益的实践经验,促进和保障了企业的经营发展。新时期,煤化工企业要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 工作的创新力度,不断地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和推广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着力在创新工作方法上下功夫,着力在创新工作形式上下功夫,着力在创新工作形式上下功夫,为推动煤化工企业实现脱困发展、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8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力推动了城市建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煤化工的工业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作为城市燃料生产的主要供给来源,煤化工企业的正常运营是城市能源持续供给的有力保障。作为煤化工企业建设工程的核心,管网结构铺设占据了煤化工建设工程内容的近65%,且管件结构搭建和装置布置也愈加趋向于复杂化,这对煤化工管网建设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管网搭建工程施工中,由于煤炭原料气化和液化过程所涉及的管件设备大部分埋设在地下,这就导致了压力管易受到地下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爆管事件。为实现对爆管事件及时有效的处理,煤化工建设管理部门应在爆管事件发生后及时的采取针对性措施,并将爆管影响范围控制在最小。为实现对煤化工企业气体,液体燃料生产过程中地下管网的高效控制,并在最大限度上杜绝爆管事件的发生,我国多数煤化工工程都已建立起了地下管道管理系统,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爆管分析功能。

二、ArcGIS管网模型构建及流向生成

ArcGIS管网构建工程是以逻辑网络模型和几何网络模型为基础而实现的,几何网络和逻辑网络的关系如图:

由图分析可知,在几何网络结构中,要结合实际管件装置布局和具置设定,设立对应的管道接口和网络结构交汇点,如通过设立N1,N2交汇点,使得煤炭在气化处理后能够同通过管网结构进行分支处理,其次在管网逻辑网络的构建中,也应对不同接口和管件进行尺寸控制,如在煤碳气化处理管道的交点网络数据设定中,应将距交点距离较远点的标准值设定为2~3m,而要将边缘管网的管道数据标准值控制在10左右。在逻辑管网的构建中,将ArcGIS管网中的特定属性及连通信息以逻辑网络的形式展现出来。而ArcGIS几何网络模型则更为侧重对管网中要素的集合,通过建立起一定数量的交汇点以实现对管网中网路要素的描述。从模型中点与边的关系角度分析,逻辑网络模型是利用边元素表和点元素表呈现点与边的关系的,而几何模型则是通过在网络要素和逻辑网络中建立起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关系,进而在模型中建立起管道网络关联。ArcGIS管网模型的构建中,由于其能够描述煤化工管道网络中物质的流向,所以管网模型在构建过程中能够建立起网络流的源点和终止点,以此表示网络中形成的流向。在进行爆管分析时,通常将水供给点,供热点等设置为流向源点,用户设置为能源的终止点,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函数接口形成流向。在ArcGIS管网中最为普及的是已知流向,未知流向和为初始化流向三种流向方式,在树状管网结构中通常生成已知流向,环状管网结构中多数生成未初始化流向,而在多源点的情况下,则主要生成未知流向。

三、ArcGIS管网分析算法优化方案设计

结合ArcGIS管网模型设计可知,在树状管网结构下,单一源点的建立要结合ArcGIS结构提供的函数接口才能实现,而煤化工气化管道和液化管道管网结构的搭建多采用多源点的环状网络结构,这就使得部分管网爆管分析方法无法准确的应用在煤化工工程的建设中,所以为提升煤化工管网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的质量,应对管网分析算法作进一步的优化和改善,以实现对管道网络的有效管理。在ArcGIS管网分析算法的优化中,进一步强调了拓扑结构在网络中的建立,并结合了网络中点和边的连通性与物质的流向性,以有效控制爆管两端最近的阀门,进而实现对爆管事件的有效控制。ArcGIS管网分析算法的优化方案中,应首先科学合理的设立起阀门数组和节点队列,并通过将搜索起始节点加入队列以进一步提升节点队列间的连接性。为提升ArcGIS管网中爆管阀门的搜索效率,应首先在模型的有效边集合中选取一条边,并判定其流向,一旦发现该边流向为无流或顺向,则终止对该边的搜索,而若在边中发现逆向流,则要将就爆管点最近的阀门加入到阀门数组中,并依次重复管道流向的检测工作。为进一步优化煤碳气化处理后管道运输的ArcGIS管网分析算法,应利用元素两端的方向性进一步判断网络模型中的流向,如果经计算后流向是从模型边的起点到终点,那么该流向即为顺向流,反之则为逆向流。

四、ArcGIS管网爆管优化方案实现方式探究

1.爆管分析的实现

在ArcGIS管网爆管计算分析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搜索爆管周围最近的阀门以及关闭阀门后对保管区域的影响,因此在爆管分析过程中通常会利用NETFLAG技术为煤化工管道爆管位置设置标记。从爆管种类角度分析,ArcGIS管网爆管通常分为边上爆管和点上爆管两种,边上爆管主要采用设置边标记的方法,通过判断模型边上的流向,以决定对阀门的搜索方向,而在处理点上爆管问题时,则是首先判定是否符合阀门处理的类型,当发现是处理类型后则直接在该点进行阀门搜索。在完成搜索阀门工作后,ArcGIS管网系统依照优化方案将搜索后的阀门设置成为无效阀门,再利用IFraceFlowSolver函数接口进行函数查找,并将查找后的爆管接口与区域地点相连接,以这种方式确定爆管的影响区域。在完成煤化工管道爆管修复工作后,将管网恢复至正常运行的状态,以此保障城市管道网络的稳定工作。在ArcGIS管网阀门搜索工作中应当强调网络模型中源点和流向的设置问题,在完成爆管点的搜索后,及时形成网络流向,以确保系统爆管分析功能的正常实现。

2.爆管分析的模块化封装

为实现煤化工管道ArcGIS管网爆管分析算法的有效优化,应从ArcGIS系统的核心,即Arcobject组件的COM技术编写方面做进一步优化。COM技术是微软公司开发的软件编写技术,在该技术中,一个或多个相关方法及属性在对象操作机制的调控下,有效实现了软件重用,程序封装及动态连接。

五、结束语

为实现我国煤化工管网爆管的有效控制,应以我国传统模式下的爆管分析方式为基础,结合建设的实际需求采取科学有效的爆管分析计算方法。ArcGIS管网爆管分析法作为时下最为普及的爆管分析方法,在煤化工管网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技术中阀门搜索功能与爆管影响区域分析等问题的有效处理都为爆管处理工作提供了较大的便利,这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对于煤化工业生产要求不仅要实现节能减排,安全问题也是同等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不断完善爆管分析预防工作,提高管道建设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殷人昆,等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方法与C++描述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杨姗姗.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中爆管分析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武汉大学, 2005-041

[3]吴玮,等基于ArcGISEngine的GIS开发技术探讨[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 (1)1

[4]梁娟妹.给予接口的ArcObjects编程[C].第六届ARCGIS既ERDAS中国用户大会论文

集120041

篇9

1、前言:

新疆具有丰富煤炭资源,随着国家对于煤化工产业的重视,煤化工企业越来越多,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焦化废水。免费论文,降酚菌。由于焦化废水中含有一些难生物降解的物质组成,比如苯酚、吡啶等,采用生物法很难有效的进行焦化废水处理,处理出水达标率不稳定,往往排放污水超标。免费论文,降酚菌。国内外一些企业和科研院所专门进行了研究,但研究仅仅停留在工艺层面,对于高效降解菌株的研究也有相关报道,但生物法处理焦化废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1-5]。基于此本论文开展了焦化废水中高效降酚菌的研究。

2、材料与方法

KH2PO40.5g/L,K2HPO4,0.5g/L ,MgSO4.7H2O,0.2g/L, FeC12,0.01g/L NH4NO3,1.0g/L,琼脂20 g/L,牛肉膏5.0g/L,蛋白胨10.0g/L,氯化钠5.0g/L,苯酚根据进水浓度进行配置,液体培养基同上。苯酚测定方法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分光光度法[6]。免费论文,降酚菌。免费论文,降酚菌。

3、结果与讨论:

经过多次分离纯化,获得了一株降解能力较好的菌株M1,该菌株能够在进水浓度为50mg/L,转速为150rpm的条件下,获得苯酚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因此开展了对于菌株M1的最适生长条件研究。

3.1降解时间的影响

降解时间的长短与微生物的生长和污染物的降解有着密切的关系,缩短降解时间有利于提高降解速度,本论文选取了苯酚浓度达到50mg/L液体培养基中, pH7, 温度为35℃,150rpm/min振荡培养, 在12h,24h,30h 时测定培养液中残留酚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降解时间为30,36小时的可以达到90%以上,但30小时和36小时之间去除率之间变化较小,因此在后继的时间中选取降解时间为30小时。

图1 降解时间对于苯酚去除率的影响

3.2苯酚浓度的影响

进水苯酚浓度的高低会对于菌的生长有着促进或者抑制的作用,因此研究进水苯酚的浓度对于菌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进水苯酚浓度与苯酚降解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在进水浓度在50mg/L的时候,pH7 , 温度为35℃,150rpm振荡培养,降解时间为30小时,苯酚的降解率最高,可以达到90%。

图2 进水浓度对于苯酚去除率的影响

3.3 pH的影响

考察了pH对于降解苯酚菌的影响配置含酚浓度为50mg/L的液体培养基,利用0.1M盐酸、0.1M氢氧化钠分别调整pH为1、3、5、7、9、11、温度为35℃,150rpm振荡培养,降解时间为30小时。结果如图3所示:菌株在pH7的时候去除率最高,可以达到85%左右。

图3 pH对于苯酚去除率的影响

3.4转速的影响

转速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反应器内的溶解氧浓度的高低。实验在30℃ ,35℃,40℃, 在

进水浓度在50mg/L的时候,调整pH7 ,降解时间为30小时,在80rpm100rpm 150rpm 180rpm/min情况下对于降解率的影响,由图4可知,菌株在150rpm/min的时候,苯酚的降解率最高。免费论文,降酚菌。

图4转速对于苯酚去除率的影响

3.4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于菌株的影响也比较大,本实验在30℃ ,35℃,40℃, 在进水浓度在50mg/L的

时候,调整pH7 , 150rpm振荡培养,降解时间为30小时,温度对于苯酚的降解情况。结果如图5所示,结果表明菌株在,35℃的时候降解速率最快,可以达到90%。免费论文,降酚菌。

图5 温度对于苯酚去除率的影响

结论:

1通过划线分离获得一株降效率为90%的降解菌株。

2分别对于降解苯酚菌株的生长条件做了一定的研究,得出菌株在进水浓度50mg/L,温度为35℃,pH7,转速为150rpm/min,降解时间为30小时的时候,苯酚的降解率可以达到90%。

参考文献:

[1]李勇,付金祥,蔡苏兰.微生物降解法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进展.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25(5):26-28

[2]徐玉泉,张维,陈明,等.一株苯酚降解菌的分离和鉴定.环境科学学报,2000;20(4):450-455

[3]沈齐英,刘录,申林波.紫外诱变选育高效降酚微生物.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27(1):2-84

[4]杨光,向阳,夏雷.一株苯酚高效降解菌的分离及其分解能力的初步研究.氨基酸和生物资源,003;25(4):3-6

[5]吕荣湖,付强.高浓度酚降解菌的选育及其降酚性能.环境科学,2005;26(5):147-151

篇10

应用化学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由于它的专业特色和社会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使其成为发展最快的理科专业之一。石河子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生,2005年成立化学化工学院后,在师资、教学条件、实验设施和科研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6年获批“应用化学”硕士点,2007年“应用化学”进入石河子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行列,同年获批建立“新疆兵团化工绿色过程重点实验室”,2008年建立“石河子大学-新疆天业集团化工绿色技术研发中心”,2009年石河子大学将应用化学学科的研究领域“化工绿色工艺及新型材料技术”作为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这将有力地促进应用化学专业的发展。

一. 研究方向的确立

应用化学重点学科紧密结合新疆和兵团新型工业化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围绕新疆煤化工产业,特别是氯碱化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目前形成以下研究方向:(1)等离子体催化反应技术;(2)绿色多相催化技术;(3)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二. 学科队伍的建设

学校虽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我们在相对困难的条件下,努力改善研究教学条件,争取并承担了一批国家级项目及西部重大工程科研项目,培育了优良学术氛围,吸引了国内外一批高水平青年博士来校任教。2010-2014年,引进绿洲学者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引进知名高校毕业博士11名;博士毕业返校教师9名;目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8人。2011年获批兵团创新团队:氯碱化工高效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团队;2012年获批教育部氯碱化工清洁生产与产品高值化创新团队。

三. 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2010-2014年本学科积极争取国家、兵团和大学等各级科研项目,累计主持和承担国家部委项目课题49项、省级项目课题26项,校级项目16项,累计立项经费7300多万元。在此期间,项目结题共33项,目前在研58项,在研经费达到6800多万元。学科建设期间,共150余篇,其中发表SCI/EI收录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8本;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6项;获兵团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在人才培养方面,目前,拥有应用化学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相近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与本学科相近的二级博士点3个。本学科一贯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学位论文的质量放在首位。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改变单一导师的培养方式,鼓励成立指导教师小组,同时明确学科带头人为硕士论文审查的责任人,增强了学科内部对硕士论文审核的力度;严把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关,要求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与国家级课题或化工生产中重大生产实践问题相结合。

四. 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本学科积极拓展和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目前已成为兵团对外学术和技术交流的窗口,也对石河子大学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根据对口支援政策,除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化工学科外,还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院所建立了良好的联系。

五. 学科建设与管理所取得的经验

(一)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发挥“创新团队”的凝聚作用和带头作用,利用组合优势,发扬团队精神,整合已有基础,突出学科特色,营造学术气氛,带动青年教师。

(二)在学科建设中,坚持以教学为核心,学科建设与教学建设紧密结合,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科研选题紧密结合自治区和兵团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需求,同时也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紧密结合起来。

(三)坚持开发办学思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对外合作与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精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六. 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进一步改善研究条件与环境,建设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平台。加大学科建设的投资力度,争取得到上级部门在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同时我们也将与地方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联合,充分发挥好现有学科建设经费的效能,共同打造开放式教学研究平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学科的基础条件。

篇11

煤炭;煤化工;人力资源;员工培训系统

0 引言

S集团所属省份陕西省地处中西部结合地带,是我国的煤炭基地建设大省。S集团是陕西省人民政府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和行业整体优势,从调整煤炭经济结构,培育壮大以煤炭开采、煤炭转化为主的能源化工支柱产业出发,在原省属国有煤炭化工企业基础上经过两次重组、三次划转组建发展起来的省属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首先,陕西省内十个重点煤炭生产企业于2004年2月进行重组,组建了S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之后,又于2006年6月,将S煤业集团公司与省内三个大型煤化工企业进行重组,组建了S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次划转是将物资供应公司、建设机械公司和煤矿机械公司划转给S集团进行管理。由此,S集团聚合了全省煤炭和化工两个行业的发展优势,奠定了集团的经济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提升了集团的整体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2008年12月24日,集团公司进一步对煤炭主业资产进行重组,联合长江三峡总公司等单位发起设立了S煤业股份有限公司。S集团经过多次重组和六年多的发展,主营的业务由组建初期单一的煤炭生产,发展为“以煤炭开发为基础,以煤化工为主导,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业务范围涉及以煤炭、煤化工在内的包括建筑施工、机械制造、燃煤发电、运输物流、金融等七个产业板块。

1 集团培训工作现存问题分析

1.1培训需求的分析。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工作的首要环节,S集团在该环节的工作非常薄弱。培训需求分析的工作主要包含两项内容:需求调查和需求分析。其中需求分析工作是在收集了员工的培训需求之后,由培训管理机构开展的可行性分析,其行为主体是培训管理机构。

1.2培训课程的设计。培训课程的设计过程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通常包含内容、形式、时间、空间等要素。由前文分析可知,调查问卷中显示的课程内容与员工期望存在冲突的问题,主要是由前期的培训需求分析工作不到位引起的。因此,在培训课程设计环节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实际授课形式与员工期望之间的冲突。

1.3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计划制定的核心工作是确定培训的目标,企业组织培训的初衷是通过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水平、组织公民意识等素养来提高企业的业绩。这一目标诉求的逻辑中,要求培训计划实现两个方面的统一,其一是要求企业组织培训活动追求的目标应该和员工接受培训的目标动机相统一,其二是培训计划制定的目标应该与组织长期的整体的绩效目标、战略目标相统一。保障前者实现的关键是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而实现后者的关键则是以企业长期战略为导向,制定合理可行的短期培训计划。

1.4培训实施的组织。培训活动和生产活动在时间上往往是冲突的,因此培训组织工作的难点之一就是调配员工的培训时间,必须考虑培训时间与生产经营之间的冲突问题,同时还要关注员工的意愿以保证培训的效果。化工的生产特点之一是其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即24小时连续生产制,企业对生产一线同一岗位的员工实行一班四倒(或三倒)制度,煤炭生产工作中支护、采掘等工作也经常有连续作业的需要。因此,结合问题24中76.7%的员工希望可以在上班时间接受培训而不影响自己的休息时间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当前培训实施组织工作的难点就是合理调配培训时间。

1.5培训效果的评估。培训效果的标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首先,评估标准会影响并引导员工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方式;其次,培训之后的评估是否公正并符合员工预期,会影响事前员工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即事后的无效率可能直接导致事前的无效率;最后,评估的结果和信息更是人力管理部门改进完善培训工作的决策依据。当前,S集团针对培训效果的评估没有统一体系,评估标准缺失,这也导致S集团员工对公司培训效果评价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职称评级培训根据培训之后员工是否取得更高的职称证书这一客观事实标准,可以明确地进行定性评估,其他类型的培训活动基本没有形成有效的评估标准。评估工作的难点在于确定合理无争议的评估标准,是在对S集团员工培训体系进行优化时应重点关注的难点。同时,培训效果评估还包括对培训组织机构和培训讲师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同样需要确定明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

1.6培训工作现状小结。综合上述对S集团培训工作各环节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集团培训工作流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培训需求分析不足、员工表达需求的通道不顺畅、授课形式与员工期望冲突、培训计划缺乏战略引导、培训时间调配难度大和培训效果评估标准缺失。

2 对策

在对培训需求进行充分的比较分析之后,就进入到了制定培训计划的工作阶段。对于组织而言,培训计划通常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即与组织战略相联系的长期培训规划,以及与培训项目直接相关的短期培训计划。企业培训工作的长期规划是对组织人力资源发展走向的前瞻性的计划,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可能性提供人力资源储备,应与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相匹配。而企业培训工作的短期计划,是对培训规划的具体实施,关注培训项目的实施。

当前S集团在培训计划工作中缺乏统一的培训长期规划的引导,集团层面的短期培训计划又只是各子公司计划的简单汇总,子公司各自计划、组织培训工作,培训计划工作流于形式,未能实现集团内部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

针对S集团培训工作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的协调问题,提出如下的改进对策:

2.1集团根据组织战略规划和市场预期。由总部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三年期的人力资源和培训工作规划方案(前文已提出集团近三年的培训规划方案)。每年10月份根据上一年度战略目标的完成情况、最新的市场预期和培训工作情况,对三年期培训规划方案进行修正和滚动更新。

2.2培训工作规划方案确定。由总部培训办公室对不同类型员工的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整,下发至子公司培训调查小组,开展员工培训需求调查和分析工作,形成年度培训计划。

2.3集团总部培训办公室内设立。由计划制定专员组成的培训计划制定与监督小组,统一负责集团的培训计划工作。

3 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是当前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核心课题,而其中的员工培训工作更是决定企业人力资本价值的关键性工作。S集团是集煤炭开采和转化于一体的特大型国有现代化企业,在过去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内,集团通过业务重组、产业升级等多管齐下的方式,紧紧抓住了煤炭行业重组升级、竞争格局洗牌、市场形势大好的有利条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面对2012年煤炭行业的持续“寒流”,要想完成集团“十二五”发展战略总目标的任务,就必需从自身变革做起,深化人力资源整合以发挥集团煤炭生产产业链完整的潜在优势。

【参考文献】

[1]岳福斌,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2]王军.煤炭安全生产模式研究[0].西安交通大学,2005

[3]雷蒙德.A.诺伊, 徐芳译. 雇员培训与开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篇12

1“多学科交叉”化学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本着“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西南地区以及国家化工支柱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依托交叉发展的行业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法规意识,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合作意识,较强的工程技术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创新研发的能力,并能将“交叉学科”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有效应用于化工生产中的产品开发、工程设计、过程装备设计研发以及工艺技术改造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人才。

2重庆理工大学全日制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现状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我校化学工程学科在资源环境化工、精细化工、工业催化、化工装备与控制等领域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在资源与环境化工领域,针对重庆及西南地区特色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需求,建有“重庆市化工废水与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企业联合建有“重庆市光气衍生物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开展天然气资源精细化利用、化工产业废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和固废处理等领域的研究。在精细化工与工业催化领域,重点开展催化材料、纳米材料、能源材料等化工新材料方面的研究,与企业联合建有“重庆市化工本质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电子工业、能源化工、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等领域。在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领域,依托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和学校“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发展。在新型环保设备、新型分离过程设备、化工设备腐蚀与控制技术研发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与企业联合建有“重庆市防腐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上述学科领域里,由于长期与重庆化工产业界合作,已经形成了基础研究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因此,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已经实现了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格局,并开展了多学科交叉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通过化学工程与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环境工程、车辆工程、生物工程、控制工程等工程领域的交叉融合,立足于企业的发展和需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多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大综合工程性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3“多学科交叉”全日制化学工程领域课程体系构建

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总体上分为校内与校企联合的两阶段培养模式。校内培养阶段主要完成课程学习,校企联合培养阶段采取实践、学习研究、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按照由基础向专业方向发展的分模块化设置,主要包括基础模块、基本技能模板与工程交叉融合模板、以及与地区化工产业特点相结合的工程实践模块,如图1所示。在公共基础模块,除了设置公共的工程英语,政治和工程数学外,还增设了工程经管课程,培养工程管理人才。在学位基础课程中,针对化工企业在反应和分离等基础知识方面,开设了高等反应工程和分离工程,并开设了化工过程设计,以期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增设了知识产权和文献检索等课程,培养学生在科研成果方面的查询和写作能力。在工程交叉融合模板,立足于化工产业与机械工程、材料工程、车辆工程、控制工程、生物工程等方面的融合,每个模块都开设了3门课组课,比如化工与机械的结合,开设了过程原理与装备、压力容器的分析设计、高等化工流体力学等课组课。教学内容上突出化工理论与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理论结合实际的案例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课堂研讨式教学和课程结合课内实验等教学模式。根据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课程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采取笔试、案例分析、小论文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突出学生的问题分析与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教学与学位论文主要在实践基地完成,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在具体的生产岗位轮岗和企业主要管理岗位见习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企业学习培养采取以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学校指导教师为辅的校企联合指导的方式,学生在“双导师”指导下,通过在企业参加实践活动获得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在企业完成论文选题和论文研究工作。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

4总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附加值的中高端化工产品的发展成为了发展方向,这需要机械,材料,控制工程等为支撑。同样,科技的发展也引领了产业的深度交叉融合,因此,在高层次的应用型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需要重新定位多学科交叉下全日制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行业和专业组织在培养标准制定、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专业化教师团队和联合培养基地,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推动学科交叉下全日制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干,薛怀国,刁国旺.“大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扬州大学化学工程领域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为例.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1):71-74.

[2]刘峙嵘,乐长高,余春林,欧阳霞.产学研、创新创业创意耦合培养化学工程领域人才的实践.中国电力教育.2013(35):34-35.

[3]张越,吕宏伟.地方高校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探索.化工高等教育,2015(1):11-13.

[4]徐心茹,马桂敏,房鼎业,沈本贤.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浅见.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112-113.

[5]赵钟兴,黄祖强,童张法.泛北部湾地区工程硕士化学工程领域招生现状与对策.化工高等教育,2009(4):14-16.

[6]张海英,汪航.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若干问题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8):63-67.

[7]房鼎业.制订学位标准,推进工程硕士教育可持续发展[J].化工高等教育,2007(1):90,94-95.

篇13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以原徐州化工学校为基础建设起来的具有近60年办学历史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历届校友已为江苏省化工尤其是徐州地方化工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几年来学校坚持校地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持续开展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模式和运作机制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与东陇海产业带重点开发区——新沂市经济开发区的创新合作机制,在科研、技改、员工培训、订单培养等方面与开发区内10多家化工企业全方位合作,为开发区化工类企业、产业发展和升级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以及服务地方化工产业发展和升级提供了范例。

一、创新合作机制,形成良好合作氛围

2011年6月,学校与江苏新沂经济开发区科技人才合作推进会在新沂市隆重召开。学校与新沂市19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进行校企人才互聘并举行了产学研基地授牌仪式。学校18名相关专业教师与其中的12家企业签订了横向课题并认真落实了产学研系列合作事宜,还有1名教师被列为新沂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资助对象。2011年12月成立了由“政行企校”四方参与的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理事会,新沂经济开发区及10多家代表企业担任理事会成员,同时在2012年还先后参加两次校第一届理事会常务会议。校地校企间通过创新合作机制,实现了强强联合,形成了良好的校企合作氛围和机遇。

二、积极提供科研、技改服务,助推化工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

1.发挥人才优势,服务地方

近几年来,校企间通过积极开展技术合作,逐步实现了科技人员互聘、校企科研机构对接。2010年开始,学校积极响应江苏省博士集聚计划,专门派遣一名专业博士赴新沂市经济开发区一家大型化工企业开展“造气湿煤灰的管道输送及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项目研究。该博士进入公司后,与企业的科研、生产等部门同志组建了科技攻关小组,积极下现场,通过走访调研并依靠学校的分析检测优势,对湿煤灰进行了多组次的测试、分析和反复试验。2011年5月,总投资额逾300万元的“造气湿煤灰的管道输送及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项目一次试车成功!项目大大有效地解决了造气湿煤灰污染环境的问题。按照该企业年副产造气湿煤灰产量9000吨计算,一年可节省资金约150万元。同时,这种将造气湿煤灰进行资源化的研究实践还可以在整个煤化工行业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2.发挥科研优势,服务企业

2012年,学校力德化工研究所与开发区内一家大型上市化工企业的省级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展石灰碳碱渣综合利用研究。学校力德化工研究所研究人员深入一线,反复调研和论证,最终提出了农药生产环节中废弃物质的改进处理方案,获得了该企业的充分认可。

目前,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近20名资深专业教师已陆续受聘为开发区内10多家化工企业兼职工程师或兼职高级工程师,为企业持续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为地方化工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贡献了应有力量。

三、创新开展员工培训、订单培养工作,解决企业人力资源难题

1.创新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工作

近5年来学校已为开发区内的一家中国农药制造行业效益百强、销售百强企业培训在职员工98人次。培训期间,委培员工与普通在籍学生一样,接受全日制、封闭式管理,严格考核,使培训合格后的员工在后来该企业新厂区的建设、技术开发和产业升级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除了定向委培、在职培训外,学校还根据企业要求不定期地为开发区内的化工类企业进行化工总控工、化学检验工、废水处理工、水环境检测工等工种的中、高级职业资格培训和指导服务。截止2013年6月,学校已累计为新沂市经济开发区内近10家化工类企业每年提供不低于40人次的技能培训及鉴定服务。

2.创新开展订单培养工作

2011和2012年,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连续两年与开发区内一家国内最大的甲基硫菌灵原药生产企业合作组建订单培养班,目前已订单培养近50名学生。在订单培养过程中,为提高培养质量和育人水平,校企双方积极探索订单培养模式,决定成立“厂中校”,具体模式为:①设立院长办公室、管理办公室和教学办公室,并规定人员组成和具体职责;②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成立技术指导组,明确主要教学内容及考核要求等;③校方指定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和指导教师,企业也安排专门部门和人员,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