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数据统计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数据统计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数据统计论文

篇1

作者:安杰

医疗质量无疑是一个医院的灵魂,一个治不好病的医院就一定是一个没有病人的医院,治愈率、好转率、临床初诊与临床确诊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抢救成功率等数据的高低无疑反映着一家医院水平的高低。作为对广大临床科室考核奖惩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实践工作中也是最容易被篡改的数据指标,由于这些数据来源于每一个出院病人的病案在录入HIS后由系统直接生成,无法通过科室上报数据直接篡改,而产生了这样一个现象。在一个病人因多种疾病入院时将“主要诊断”填写为能够治愈或好转的疾病,从而提高了治愈率、好转率。这种现象的出现虽不应该但有一定客观性和合理性,例如广大糖尿病、高血压、乃至癌症等慢性疾病,并不可能被治愈,但为了服从于整个医院卫生医疗考核指标体系而不影响科室的经济利益所不得不采取的方法。从这一点说,医疗卫生质量的统计数据不仅作用于医院的管理加强了考核,而医院的管理考核也反作用于广大临床科室从而导致了医疗卫生质量的统计数据的改变。两者相互影响,因此一个合理的符合医院临床实际的管理考核制度才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②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其内部的运营是否正常、高效?效益是否达到最大化,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改变一些模式能否再次提高等一系列问题无疑就需要医疗效率统计所提供的数据来予以解答。出院病人数、病床利用率、病床周转次数等等指标无疑在很大程度上解答了这家医院的经营运行情况,而由此衍生出来的相关财务统计数据则更加直观的体现了这一价值。但由于大部分医院统计基础较差(很多医院未设置统计类科室),且即便在有统计科室的情况下,也因受制于传统观念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领导的有效支持而无法从财务科室取得相关数据,进行相关的财务统计,最终导致了没有将财务统计与医疗效益统计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为医院提供全面的运行经营情况。1.3需要哪些数据:在海量的数据中如何找到有用的数据是一切统计工作的开始,一般来说根据国家卫生部及省市相关部门所下达的文件中要求的内容就应该是医院所必须提供的最基本的数据信息。在此基础上院领导为了加强管理,根据自身需要的其他一些数据也应予以收集整理加工,但要注意务必与提供数据的相关临床医技科室加强沟通协调,这是考虑到在其十分繁重的日常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要求其提供相关数据无疑在客观上增加了劳动强度,很容易引发抵触情绪,导致提供的数据质量不高甚至应付了事。

无疑是整个医疗卫生统计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只有经过分析才能将收集整理的相关数据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对不同时期统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通过横向以及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医疗工作的各种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就这一点来说,数据分析本身也是数据加工的一种。在完成数据的收集整理并录入HIS系统后就可以得到一份比较全面的统计数据报表了,它虽然能够将数据全面的反映出来,但在密密麻麻的数据面前其内容无疑是枯燥的,也增加了查阅者吸收准确信息的难度。更重要的是数据本身并不完全代表信息,作为医院的管理者所需要的并不是这些枯燥乏味的数据,而是由这些数据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及结论,所以进行数据分析再次加工整理就十分必要。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将本期数据与上一期数据进行对比以观察增减变化被称之为环比;与一个固定时期的数据对比称之为定基比。将两个不同时期的数据输入Excel表格中将其生成相应的图形就能十分生动的反映出数据的含义,达一目了然的效果,其中直方图、折线图、饼图(以及其衍生的环形图)最为常用。①直方图:直方图能生动地表现出两个对比的变量间的差距及差额。如去年与今年的出院数对比。②折线图:表现了全年各时期数据变量变化发展趋势。③饼图(以及其衍生的环形图):说明各个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如各临床科室出院病人占全院出院病人的百分比。数据统计分析中的问题:①单纯依赖于数据得出形而上学的结论:数据是一个医院各项工作情况及成果的抽象表现,通过这些数据就可以对其进行全面了解。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些数据的产生和收集过程中受到了太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其本身的真实性就存在问题。同时还由于一些客观因素所导致的数据反映的情况与真实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出入,例如按照国家规定住院病人的住院日有相应的规定,而临床科室为应对这一规定将各种原因长期住院患者每隔一个时期就假出院假入院一次,在技术上避免了触犯此项规定,这种只是在手续上出入院的病历被称之为周转病历。

而反映在统计报表上则表明该科室的出入院病人并不少,经过此分析得出了该科室的经营效益还是不错的错误结论。这种并不是由于主观故意提供错误数据的情况是统计工作中不被重视的却有相当严重的后果。虚假的数据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及惩处力度予以杜绝,而像上面那种情况本身有其客观性,其提供的数据也是真实的,这就要求统计分析人员提高自身职业素质,不能只针对相关统计报表想当然得出错误结论。②不了解各临床医技科室的真实工作情况:对于统计报表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由此得出的错误结论一旦反馈到相关科室必然会让对方产生很大的不满情绪。因此,在进行统计分析过程中最好对一些关键数据与其临床医技科室进行沟通,了解这些数据是怎么得出来的,数据出现下降是否有其客观原因等等,这样便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篇2

(二)在档案馆查(借)阅利用时,只要求填写其利用目的,不求深层次了解,失去档案利用信息反馈的机会。在通常情况下,利用单位和利用人来档案馆查(借)阅档案时,均需填写一份登记表。登记表除需填写利用单位、利用人姓名和证件号码外,就是还要说明利用目的。而利用者在填写利用目的时都较简单,如“工作参考”、“提权依据”等等。由于不作深层次了解,利用结束亦就了结,而失去了档案利用信息反馈的机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又可称初级阶段,即利用者到档案馆查(借)阅档案或档案馆主动为利用者提供档案,这时只反映档案利用情况;第二阶段,又可称为高级阶段,即档案通过利用者在工作、学习、生产等社会实践中的利用,不同程度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就是体现了利用档案的作用和价值,通过信息反馈而求得。而要取得这种信息,事先必须有所了解和掌握,即在利用时有目的地作些深层次了解,并一一记录在案,以利日后跟踪调查。

(三)有了利用实例,不求汇集编发重返社会。有些馆虽也注重档案利用信息反馈工作,收集有价值的档案利用实例,但只是作为档案目标管理认证和达标的材料,因此收集后就将实例束之高阁,不汇编发表,重返社会,影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果将利用实例编发,不但会促进档案的开发利用,使社会和全民更加认识档案、了解档案,使档案的使用价值得到进一步发挥,而且可大大提高档案馆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

(四)编研工作滞后,远远跟不上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因为,利用单位不了解馆藏情况,即你馆藏中究竟有些什么资料可供社会利用。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了解信息社会动向和需求,结合馆藏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编研一些参考性、指导性的资料,提供社会利用。然而,各地各级档案馆编研工作滞后,跟不上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影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档案馆应在了解和掌握档案利用实际效益上下功夫。

综观各地各级档案馆都能够把每年档案资料查阅利用情况反映出来,即某某年查阅有多少人次、多少卷(册)档案,但该年数百人次、数百卷(册)档案,有什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呢?却一无所知或知之不多。为此,笔者认为档案馆查阅利用情况需要了解和统计,但更重要的要从了解和掌握档案利用实际效益上下功夫,即了解其查阅利用目的和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想取得成果,除了要求利用者主动反馈信息外,档案馆亦可进行跟踪调查。调查收集档案利用实际效益,主要有以下六大作用:

(一)有利于了解档案的价值和作用。《档案法》第二条称:“本法所称的档案是……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但了解档案是否具有保存价值,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提供利用。如果档案不再利用,最有价值的档案也就失去保存的意义。而只有通过档案的利用和开发,才能了解档案的价值。过去不少单位和领导,为什么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和支持,主要一个原因是档案部门长期处在“封闭”状态,单位和领导也认为档案不能给本单位出效益、出成果。其实无数事例证明,这完全是一种偏见和误解。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一般都具有利用价值,但其价值的大小,必须通过利用,一旦利用一定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有利于档案的鉴定工作。众所周知,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档案到了规定的保管期限,就要组织鉴定,确定其销毁还是延长保管期限。而档案的价值是鉴定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档案利用频率高、周期长,即使已到规定的保管期限,也应继续延长其保管期限;反之,档案利用率较低,保存价值不大,即使未到规定的保管期限,亦应降低其保管期限。通过调查收集档案利用的实际效益,大大有利档案的鉴定工作。

(三)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档案利用信息,进一步拓宽档案利用工作的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价值和作用。通过实际效益的调查和收集,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和市场对档案利用的需求和利用者的心理,从而改进我们的服务形式,拓宽利用渠道,使更多的利用者了解档案,熟档案,利用档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如果我们不重视调查和收集档案利用的实际效益,档案利用渠道就无法拓宽,亦影响档案价值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有利于编发档案利用实例,加大档案宣传工作力度。通过调查和了解收集档案利用的实际效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利用实例,充分体现档案的保存和利用价值,并筛选、整理,编印成小册子,下发至基层和领导,使他们了解档案的作用,这要比空喊几句档案工作重要强得多。尤对不太了解档案、不熟悉档案价值的同志来说,更是一个实际的宣传和教育,使他们通过例证,了解档案,支持档案工作。

(五)有利于档案馆业务工作实绩的体现。档案业务工作的内容很多,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应该是业务工作的“主体工程”,因为,收集和管理档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利用,否则就失去保存档案的意义。而要衡量一个馆的工作与实绩,在业务工作上,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最能说明问题了。用户通过利用你的档案,获取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是你工作的实绩。如果既统计利用数据,又注意了解档案的实际效益,那你的实绩就有血有肉。

三、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获得档案实际效益的基本做法

(一)认真做好查(借)阅登记工作。查(借)阅登记是各馆在档案查(借)阅时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在登记时,一要认真负责,按项目一一填写清楚,必须填写的项目不要漏填;二要把查(借)阅档案的利用目的,填写清楚,不可填写得太简单,如“工作参考”等,而应填明作那一项工作参考,填明具体内容和将起到的作用和效益,这样便于提供实际效益的线索和确定有否必要进行跟踪调查等。

(二)建立用户联系制度。档案在查(借)阅时,一般不会产生效益,而要通过实践,才能反映出档案的实

际价值,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为了及时取利用信息,可以建立用户联系制度,即把用户的姓名、单位地址、联系电话和邮编等一一登记在册,以便与用户联系。档案馆亦可把自己的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告诉用户,以利用户及时反馈信息。同时,也可定期召开用户座谈会,以利加强与用户联系,改进我们的工作和服务方法,更好地为社会和用户服务。

(三)分发档案信息反馈表。即在用户查(借)阅档案后发给一张档案利用信息反馈表,主要内容包括利用单位、利用人、时间、案卷名称和获取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特别是效益要写得具体一点,应有时间、地点、人物和具体事例。

篇3

煤炭企业内部的统计数据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但实际销售的工作,作出虚假报告,以达到平衡生产和销售数据,制作单位为了增加计件多报数据,减少损失和增加为使数据了金融部门的利润,地质调查估计,根据收入规模的数据,生产管理部门根据计算的数据,该部通过数据调查正常化的进展,从最后的报告数据失真,自然会引出现。

2,人为因素

统计数据涉及商业或个人利益,特别是在煤炭企业的改制,联系到有关的福利和职业发展和个人荣誉性能分布。为自己着想,单位领导的声誉和推广的地位,一些统计人员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其他法律,法规有关的统计数据为代价,统计违法屡见不鲜,虚假,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现象时有发生,增加了模糊统计的程度。

3,统计,质量不高

在煤炭企业统计人员更换频繁,一些统计学家认为,专业素质不高,基础统计薄弱,基础工作不扎实,数字失真的来源。大部分煤炭企业统计人员除少数专职人员外,大部分兼职的统计员,会计或其他工作为基础,统计补充。

4,基于对贫困统计

煤炭企业集团的一些基层的并不是原来的记录,建立健全统计资料和统计核算,并没有统计核算,提交给任意的统计指标,报告中的数据报告统计数据大量数字化的未来有多大真实性就不可能有任何痕迹。其次,有提交这种连续性的统计数据让你下一次他报告,或者干脆不报,既不前后统计标准接轨,也不是信息的延续,在检查和没有人负责。

二,统计数据的原则和质量控制方法

1,统计质量控制原理

(1)作为数据质量的核心原则

统计质量控制贯穿整个过程的统计工作。在每个步骤,工作本来应该做检查已发生的时间纠正错误,做层层把关,防止进入下一个工作会议上的错误,以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

(2)本原则的全面统计质量控制的全过程

在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人员参加应该是全面的。所有工人的统计数据应该有质量意识,所有主要领域的工作应具体负责实施。对统计数据质量质量是统计工作和很多方面反映质量的许多统计工作涉及所有部门和人员。因此,提高数据质量必须依靠全体统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决不是一个部门或单纯依靠几个人就能做好,在把握。只有在谈到大家关注的数据质量,我们是高度为数据质量负责,生产出高质量的统计数据有一个坚实的群众基础。因此,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要求,以消除其形成的错误,从而使反此案,基于案例的结合。这就需要提前人员质量控制意识,统计数据不能出了问题,然后寻找一个解决方案。质量控制,统计数据质量的全面实施作出客观的关键统计人员的多数席位,在每一项工作落实,使每个工作都有一个明确的工作质量标准,使合理的责任分工明确。责任更加明确,数据质量控制更有保证。

(3)依法控制的原则

时时处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等法律法规为准绳,依法进行调查登记,获取合法标准的统计数据。

(4)全程控制与重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在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基础上,突出工作重点,实施重点控制。对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环节多增加筛选程序,尽量减少数据质量问题。

(5)定性控制与定量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在数据质量控制中,既要进行定性控制,也要进行定量控制,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达到最优的数据质量目标。

三、KPI和BSC在企业综合排序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1、应用的原则

主要的理论是基于KPI的帕累托原则,即“帕累托原则。”的原则,即在特定群体,通常只有少数的重要因素,重要的因素往往不是大多数,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数,可以控制局面。因此,KPI指标侧重于业务和最关键的成功因素上下,层层分解,从而保证了公司的战略目标。与此相反,平衡计分卡更系统对公司的绩效考核,并与公司战略紧密联系,重点从四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的企业战略进行实施。与此同时,该方法提出了战略地图创意概念更清楚地反映联系的四个维度之间的内在逻辑。

2、评价分析

KPI是一个先决条件,以确定关键成功因素的分析,关键成功因素的确定是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同时,根据每年的经营重点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KPI指标。因此,关键绩效指标着眼于当前的经营战略因素的直接影响。平衡计分卡是通过战略地图的四个维度来确定发展指标体系的分析和对当前企业战略的评估方法下的前提。这平衡计分卡继续实现公司的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保证了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3、指标体系

显然,关键绩效指标作为对企业战略上的大电流冲击关心的是相对的关键指标和一些零散的独立,它不提供一个完整的绩效考核制度。与此相反,平衡计分卡不仅是一个明确的战略重点的公司,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层面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估标准,操作更可行。

4、操作方法

在操作方法,两者是更为相似,都强调企业战略和目标体系层层分解制定和修订。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和员工还十分关注之间的双向沟通的考试成绩。客观地说,工作人员还强调了发展和进步。然而在实践中,平衡计分卡是也越来越发达实施相应的专用软件。

5、评价目的

在经营实践中,无论是多少,同样的评估结果。这是主要用于员工工资和调整,工作人员考核及晋升,个人素质和能力,部门业绩的改善。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使用BSC倾向,认为更广泛,即平衡计分卡不仅有助于改善经营业绩,也有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效果。

6、KPI和BSC在统计数据中的结合应用

通过以上分析,虽然两者的原则和执行上的应用和系统中的重点不同,但都是该公司的战略出发点,其业务可以共享的多种方法。在此基础上,在经营实践中,你可以结合这两种优势和综合运用。总体思路可以概括如下: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个框架,建立一个企业效绩评价平台,指标体系,是在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四个具体提及的KPI的思想尺寸增长指标的发展,选择有重大影响的企业战略的KPI目标和上下和通过中所涉及公司,部门和个人在各个层次的评价体系设置方法。这样可避免的平衡和指标,在许多缺陷平衡计分卡的追求,而且也避免了KPI的目标分散,缺乏系统性。同时,综合发挥两个优势,反映了完整的系统,工作重点,才能确保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

四、煤炭企业监控统计数据的措施

1、深入统计分析

统计人员应当对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发展观,敏锐地发现和预测的领导和有关人士关心的热点,难点开展对原有的科学分析,有针对性的研究和特别活动的信息,科学数据预计将增加信息量,增强经济形式预测分析,煤炭企业自觉地把经济管理,经营和管理的煤炭企业提供实用的新措施和新建议。标准是根据不同的统计数据为统计目的的统计数据的质量,所提出的精度要求,以满足统计目的和精确的统计数据是准确的,高质量的统计数据。要充分调查,市场和用户的统计数据反映系统地收集,了解的实际效果。为了分析过去的主要质量问题的统计数据,确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主要方向。对于反复论证,考虑到实际统计工作,实现水平。

2,加强了人为错误的质量控制,从主观提高数据质量

统计人员的质量直接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目前,煤炭经营企业水平参差不齐各级统计人员,加上频繁的变化,其中大部分未经专业培训,在统计方法统计知识领域缺乏管理是不允许的。这些人显然缺乏经济知识,不仅是为了满足在累积叠加的统计数据,而不是更遑论分析统计数据的质量,更不用提对统计提出的意见和统计监测执行情况。煤炭企业可以建立在每一个级别的培训统计外部和内部的实施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机制的支持下,改变统计人员结构,稳定性,统计工作人员,业务迅速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

3,加强统计指标的企业制度建设

提高煤炭企业的统计,信息要求和更快的处理速度,信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工作量。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内部和外部网络的煤炭统计,加快计算机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网络技术,使煤炭企业管理决策者把握准确和及时的统计数据。

统计指标的设计是合理的,而且也影响因素之一,对统计数据的质量。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条件下,以煤炭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提高效率,我们必须有投入,详尽的内部和外部的市场信息和输出等做出正确的商业决策。这需要从以前的产品,材料消耗,资金,市场,成本,效益销售,统计输出等扩展业务对象。统计报告用于收集信息,实施规范化管理,制定有关指标统计制度同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的解释规定应当准确,遵守所有的范围,关联的群体;到统计报表的设计,填充,计算期全面质量管理实施全过程;在充分考虑业务和管理,设计和开发的需要,对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利益。

4,加强质量控制订单数据收集阶段

统计数据收集阶段的错误更是对问题的关键方面的统计数据的质量。统计调查,调查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的登记,减少错误的表示,一个多层次,多维度模型的统计数据。调查获得的数据,特别注意审查的可靠性和适用性的统计指标口径明确的范围,方法和时代特征。对于口径不一致或不完整资料,进行调整,补充,信息之间的必要考虑是否该数据的可比性一旦发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应核实,以避免质量问题的阶段进入聚合处理信息的比较。

篇4

摘要:通过中国知网,从年量等七个方面,对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咸阳职院)自升格高职以来发表的期刊论文进行了

>>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竞争情报论文的统计分析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论文计量分析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论文计量分析 基于iHistorian的实时数据库工业报表自动统计分析系统的研究 基于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的应用统计分析初探 2006~2012年SCIE数据库收录扬州地区二、三级医院科技论文的统计分析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实训中心建设的构想 数据库在乙型肝炎血清免疫标志物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电视机基板品质信息统计分析系统数据库设计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主要绿地植物病害调查初报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微课比赛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 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保险业统计分析系统设计 管理数据的统计分析 信息技术在教育科研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科研院所统计分析中数据的可比性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9―2013年计量分析 职业院校的科研定位及特色――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基于BYOD的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化建设的部署策略 基于web的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监控平台研究 基于Web of Knowledge Web服务的机构论文统计分析系统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秦丽萍, 桂云苗. 基于CNKI的安徽工程大学学术文献计量分析[J].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3,28(3):91-95.

[4] 杨聪, 孙宾宾. 基于CNKI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论文统计分析[J].电子制作,2015(2):93-94.

[5] 容敏华. 广西高等医学院校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的统计分析[J]. 卫生职业教育, 2014(23):104-105.

篇5

1通信系统传输手段

电缆通信:双绞线、同轴电缆等。市话和长途通信。调制方式:SSB/FDM。基于同轴的PCM时分多路数字基带传输技术。光纤将逐渐取代同轴。

微波中继通信:比较同轴,易架设、投资小、周期短。模拟电话微波通信主要采用SSB/FM/FDM调制,通信容量6000路/频道。数字微波采用BPSK、QPSK及QAM调制技术。采用64QAM、256QAM等多电平调制技术提高微波通信容量,可在40M频道内传送1920~7680路PCM数字电话。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长距离传输的特性进行的,具有通信容量大、通信距离长及抗干扰性强的特点。目前用于本地、长途、干线传输,并逐渐发展用户光纤通信网。目前基于长波激光器和单模光纤,每路光纤通话路数超过万门,光纤本身的通信纤力非常巨大。几十年来,光纤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并有各种设备应用,接入设备、光电转换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网络设备等。光纤通信设备有光电转换单元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两部分组成。

卫星通信:通信距离远、传输容量大、覆盖面积大、不受地域限制及高可靠性。目前,成熟技术使用模拟调制、频分多路及频分多址。数字卫星通信采用数字调制、时分多路及时分多址。

移动通信:GSM、CDMA。数字移动通信关键技术:调制技术、纠错编码和数字话音编码。

2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

数据终端(DTE)有分组型终端(PT)和非分组型终端(NPT)两大类。分组型终端有计算机、数字传真机、智能用户电报终端(TeLetex)、用户分组装拆设备(PAD)、用户分组交换机、专用电话交换机(PABX)、可视图文接入设备(VAP)、局域网(LAN)等各种专用终端设备;非分组型终端有个人计算机终端、可视图文终端、用户电报终端等各种专用终端。数据电路由传输信道和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CE)组成,如果传输信道为模拟信道,DCE通常就是调制解调器(MODEM),它的作用是进行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换;如果传输信道为数字信道,DCE的作用是实现信号码型与电平的转换,以及线路接续控制等。传输信道除有模拟和数字的区分外,还有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专用线路与交换网线路之分。交换网线路要通过呼叫过程建立连接,通信结束后再拆除;专线连接由于是固定连接就无需上述的呼叫建立与拆线过程。计算机系统中的通信控制器用于管理与数据终端相连接的所有通信线路。中央处理器用来处理由数据终端设备输入的数据。

3数据通信的分类

3.1有线数据通信

数字数据网(DDN)。数字数据网由用户环路、DDN节点、数字信道和网络控制管理中心组成。DDN是利用光纤或数字微波、卫星等数字信道和数字交叉复用设备组成的数字数据传输网。也可以说DDN是把数据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光迁通信技术以及数字交叉连接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数字通信网络。数字信道应包括用户到网络的连接线路,即用户环路的传输也应该是数字的,但实际上也有普通电缆和双绞线,但传输质量不如前。

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PSPDN)是以CCITTX.25建议为基础的,所以又称为X.25网。它是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将用户送来的报文分成具用一定长度的数据段,并在每个数据段上加上控制信息,构成一个带有地址的分组组合群体,在网上传输。分组交换网最突出的优点是在一条电路上同时可开放多条虚通路,为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网络具有动态路由选择功能和先进的误码检错功能,但网络性能较差。

帧中继网。帧中继网络通常由帧中继存取设备、帧中继交换设备和公共帧中继服务网3部分组成。帧中继网是从分组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帧中继技术是把不同长度的用户数据组均包封在较大的帧中继帧内,加上寻址和控制信息后在网上传输。

3.2无线数据通信

无线数据通信也称移动数据通信,它是在有线数据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线数据通信依赖于有线传输,因此只适合于固定终端与计算机或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而移动数据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的传播来传送数据的,因而有可能实现移动状态下的移动通信。狭义地说,移动数据通信就是计算机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的无线通信。它通过与有线数据网互联,把有线数据网路的应用扩展到移动和便携用户

4.1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ComputerNetwork),就是通过光缆、双绞电话线或有、无线信道将两台以上计算机互联的集合。通过网络各用户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如文档、程序、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等。计算机网络按地理位置划分,可分为网际网、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四种。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网际网;广域网一般指连接一个国家内各个地区的网络。广域网一般分布距离在100-1000公里之间;城域网又称为都市网,它的覆盖范围一般为一个城市,方圆不超过10-100公里;局域网的地理分布则相对较小,如一栋建筑物,或一个单位、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大房间等。

局域网是目前使用最多的计算机网络,一个单位可使用多个局域网,如财务部门使用局域网来管理财务帐目,劳动人事部门使用局域网来管理人事档案、各种人才信息等等。

4.2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网络对话所使用的语言,网络协议很多,有面向字符的协议、面向比特的协议,还有面向字节计数的协议,但最常用的是TCP/IP协议。它适用于由许多LAN组成的大型网络和不需要路由选择的小型网络。TCP/IP协议的特点是具有开放体系结构,并且非常容易管理。

TCP/IP实际上是一种标准网络协议,是有关协议的集合,它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ransportControlProtocol)和因特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TCP协议用于在应用程序之间传送数据,IP协议用于在程序与主机之间传送数据。由于TCP/IP具有跨平台性,现已成为Internet的标准连接协议。网络协议分为如下四层:网络接口层:负责接收和发送物理帧;网络层:负责相邻节点之间的通信;传输层:负责起点到终端的通信;应用层:提供诸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应用程序要把数据以TCP/IP协议方式从一台计算机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数据需经过上述四层通信软件的处理才能在物理网络中传输。

篇6

二、汽车出口价格低廉成因分析

低价的原因自然包括了中国的劳动力水平相对较低,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专业化分工日趋明显,许多品牌汽车也选择在劳动力成本相对低的环境下生产,但同样高价出售。这说明,低价不仅是劳动力成本低导致。

汽车出口低价的另一原因是中国相对缺乏自主品牌。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同质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大,顾客对价格的变动极敏感。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为使利润最大化采取降价的方案,最终基本只能得到正常利润,无法获得超额利润。目前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还屈指可数,且大部分局限于模仿水平,真正进行自主创新开发出顾客很难找到替代品的汽车的情况还很少。汽车大量的同质化使得厂商选择打价格战。

着重于模仿而非创新也使中国汽车出口面临知识产权纠纷不断。美国、欧盟、日本在与我国的经贸谈判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即是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而国内汽车企业在知识产权的拥有数量和质量上与外资、中外合资汽车企业相比都远处下风。一方面,不少跨国汽车公司通过合资的方式进行品牌扩张,并积极通过商标注册维护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国汽车厂商也把精力放在模仿而非创新上,很多没有清晰的发展自主品牌的意识。

出口秩序混乱,一些汽车厂商不规范生产,是出口低价的另一原因。一些厂商出口翻新车、报废车,或者用废弃零件生产的汽车,这类汽车要价低廉,但质量一般没有保障,更不必说销售及售后服务,这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面对难以鉴别优劣的汽车市场,消费者一般也不会出高价去购买可能面临质量风险的汽车。中国低质汽车在海外市场的大量出现将会对中国整体的汽车出口都带来负面影响。

可见中国汽车出口量增幅远大于出口额增幅折射出了包括缺乏自主品牌,出口秩序混乱,生产不规范等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又进一步引发反倾销、知识产权纠纷,对中国汽车出口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促进我国汽车出口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的思路

为促进中国汽车出口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应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推动技术与质量的升级

中国一直以来采取“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但并未发挥很好的效果。比如在加工贸易方面,大部分情况中方只赚取一些加工费,并未得到技术外溢的收益。即使在技术引进过程中,我国企业也普遍存在“大钱搞引进,小钱搞改革,没钱搞消化”的问题。引进技术不能引进核心技术,没有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很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大部分厂商制造出同质产品,极易导致价格战的出现,不利于厂家战略发展。

目前自主创新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家正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与扶持汽车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我国汽车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政策坚定地进行自主创新,推动自身的发展。

2.加深知识产权认识,着重自主品牌打造

我国大多数汽车企业中并未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经营管理的范畴,真正将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的并不多。知识产权意识不强使得部分企业出现要么不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从而引起纠纷,要么在合作中放弃了知识产权的权利要求,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强化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单单是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也需要主张自己的知识产权权利要求,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正确且充分的知识产权的认识将为自主品牌的打造提供有利的环境,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出口秩序,要求企业保质保量生产销售

商务部等政府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中国汽车出口进行引导和推动,以改善中国汽车出口环境,为高质量汽车的出口搭建平台,加强相应的服务并提高效率,规范汽车出口的秩序,并且通过广大企业和行业组织等中介机构的努力,以实现汽车出口的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莹:我国汽车出口市场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07

[2]笪莉萍:我汽车零件出口屡遭反倾销[N].上海青年报,2006年8月30日

[3]刘彬彬:汽车产业知识产权问题引起关注[N].中国工业报,2006年9月22日

篇7

通篇全文主要是通过系统的构建,实现固定资产的验收、增加、处置、变动、调剂、借用、分布、清查、统计、分析、帐表、上报数据等全过程的计算机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处理,从而提高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业务效率和管理水平,规范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程序,同时解决有关人员在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和报帐时多次往返于多校区、多部门之间的烦琐过程,及其财务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之间的帐帐不符等问题。

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思路不只是对各资产业务系统的简单集中和利用,而是一项复杂、细致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自顶向下规划和自底向上设计的方法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初就尽可能避免系统的重复建设与资源的浪费,保证资源配置最优化、经济效益最大化、信息管理最佳化。高校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建议按以下思路进行:

1.了解现状,分析需求。在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实施信息化建设前,必须先深入了解现状,分析需求,熟悉各资产业务办理流程,再认真挖掘并整理各类资产和各项业务之间内在关系。

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由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内容、范围都比较广,应当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做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即在统一的规划下,分步建设各类资产管理系统,而后才能集中到一个统一平台上。

3.制定标准,信息整合。在充分掌握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信息标准,确保搭建高校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时能有统一的数据标准、完全共享的数据、协调一致的界面风格。

4.完善数据,规范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后,很多基础数据需要进一步完善,以达到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能搜索到各类固定资产的准确信息。例如每栋楼宇都绘制带有准确数据的平面图、一件仪器设备所放置的地点需要与房屋信息中的房间号对应、每件仪器设备或家具要求都有领用人信息、共享的大型仪器设备信息等。

高校只有充分认识到当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其在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采用合理的解决方案及思路,才能实现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改革的成功,使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进一步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购置、有效配置、科学管理、规范处置。

2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2.1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特点

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根据管理的要求,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业务进行重塑和再造,在整个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中都有独特的设计和创新。

一、全面性。本系统通过创新性设计,将物质属性不同的十六大类资产纳入到同一系统来管理,既可以在同一窗口处理不同类别资产的增加业务,又能记录和反映不同类别资产的不同属性。将十六大类固定资产均纳入本系统中进行管理,不仅方便了用户的操作,而且还能生成反映十六大类固定资产全貌的帐表体系,可以全面、正确地反映学校固定资产的总量、结构及变化趋势等。

通过校园网,让全校所有的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所有的资产使用人员与管理人员利用同一套软件系统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中来,系统对全部管理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彻底解决了原来不同部门之间管理脱节和对帐困难的难题。

二、高效性。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全面革新,通过校园网实施业务管理活动,提高了工作效率。用同一套软件,管理物质属性各不相同的十六大类资产,系统支持教育部十六大类与财政部十大类、六大类资产代码的自动转换。系统以教育部的十六大类为基础实现与财政部的十大类、六大类资产分类的自动转换,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的使用部门、归口管理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帐表之间实时保持一致,从而彻底解决了高校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对帐难的问题。

三、严密性。根据“人人都管物,物物有人管”的要求,建立严密的帐、表、卡体系,将职责、权限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和人员;从业务流程到管理范围,从权限分配到数据库管理,都建立了严格的内控制度。

系统设有全面、规范的数据库安全管理措施,使数据库更为安全可靠,杜绝了任意修改数据库的不规范操作。为保护数据的物理安全(指机器或硬盘损坏、病毒破坏、误操作删除数据等),系统已经采取的和建议用户采用的措施主要有:数据定期备份、备份数据的妥善异地保存、服务器的开机密码、数据库的操作密码、严格的病毒防范措施和上网计算机管理制度等等。为了保护数据的使用安全(指数据的意外修改、超范围使用等),系统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系统登录密码验证、菜单权限管理、归口审核权限管理、财务审核权限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不相容权限控制、操作日志、业务流程控制等等。

学校可以根据管理的需要设置用户操作权限、数据管理权限以及管理部门权限等多种类型的权限管理,对操作人员、系统管理人员以及各管理部门的操作权限和管理范围都可以作具体细致的控制,以满足单位内部的管理岗位分工、实施内部控制的需要。

系统设置的权限相斥功能,即一个用户如果具有增加资产的权限就不能再有审核的权限等等,系统中不会有包揽一切业务的超级用户。同时通过系统的流程控制在资产管理部门之间形成了权力制约关系。系统一旦得到规范的应用,学校中就不再有绝对的权力部门,即使是实行统一管理的国有资产管理处也无法在其他管理部门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一项从采购、验收、登记到入账业务的全过程。可以有效地控制、营私舞弊的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2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主要问题

高校固定资产是教学、科研、管理等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在高校变迁频繁、科技发展飞速的情况下,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变得十分困难,如何实现快速有效的管理当务之急。作者在文中分析了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并指出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是解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关键,论文最后以电脑设备等为例就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做了详细说明。是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是衡量高校办学综合实力及其规模的重要标准。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一校多区型”高校发展迅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面临着固定资产规模扩大、办学层次提升、校区数量增加、学科布局调整等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手工、半手工操作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高校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固定资产信息网络化管理已是当务之急。

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实行的是账务分管的原则以及资产分类归口管理的多头管理模式。设备管理部门管理教学、科研设备;后勤部门管理土地、房屋、建筑物、一般设备;图书馆管理图书、杂志;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价值账的核算。各资产管理部门、职能部门各有自己的资产管理系统。各职能部门分别由不同校领导分管,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统一领导,没有一个综合协调的部门对固定资产统筹负责。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固定资产管理松懈与无序,导致数据出现遗漏或重复申报时不易发现、数据分散、难以统一,有些资产被交叉管理或无人管理,甚至资产发生问题时有职能部门相互推诿的现象。

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缺乏统一、协调的调配使用机制我国高校购置固定资产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而政府拨款的无偿性容易产生固定资产投入的盲目性,人们对固定资产缺乏成本效益观念。在高校内部,各院系从方便使用等自己的利益出发,追求小而全的模式,不愿共享,造成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管理部门缺少从内部调剂或挖潜考虑的思路,加上高校的资产信息无法共享,没有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和效益评估机制,往往使一校之内相同或相近功能和用途的仪器设备大量重复购置,特别是教学、科研用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高新技术发展速度较快的情况下,仪器设备淘汰更新快,如果不提高早期使用率,就会造成隐形浪费,导致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低下。

固定资产信息反映滞后,缺乏规范的资产管理理念高校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而且数量巨大。固定资产入账、销账、调账都是靠兼职的资产管理员申报给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人员中完成的。由于各使用部门的资产管理员都是兼职,再加上“一校多区型”的办学特点,经常是集中一批到管理部门申报一次,导致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库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学校资产的总体状况。兼职资产管理员素质参差不齐,提供的固定资产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得不到保证。一次集中大量的数据录入,容易发生信息录入出错,造成账面信息与实物信息相差甚远。很多资产的使用人和放置地点经常变动,资产归口管理部门无法及时掌握资产变动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家底不清。

2.3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应对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效益意识是做好资产管理工作的前提。“十一五”以来,我国教育发展模式已经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我国教育系统面临着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行协调高效的新型管理体制的任务。这要求我们,搞好资产管理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效益意识,通过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不断提高资产管理工作质量和精细化水平,努力做好资产构建前期论证的科学性、准确性,减少教育资源的损失浪费和跑冒滴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完善资产管理体制,构建协调流畅的管理运行机制是做好资产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原则,逐步理顺了高等学校的资产管理体制,保障了学校各项资产管理工作的统一、协调和正常实施。学校成立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绝大多数学校成立了资产处,具体负责全校资产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根据业务特点和部门优势,进行合理分工,保证了各项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制度创新是实现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基础。各高校遵循科学合理、权威有效、规范严谨、易于操作的原则,从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到具体的资产购建立项、可行性论证、招标投标、验收与技术测试、使用、保管、维修、养护、借用、出租、出借、清查、处置、建档;从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到工作考核、监督、检查、责任追究、赔偿、奖励等各个环节,建立了一整套的规章体系,覆盖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和业务流程的各个细节,较好地保障了固定资产管理活动的规范、有序施行。树立资源共享理念是实现资产优化配置的关健。把资产管住不流失仅仅是资产管理工作的一个方面,把资产管好管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现有资产利用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才是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我们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积极推进资源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工作,把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紧密结合,避免重复建设、重复购置,不仅促进了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有效节约了学校建设经费,而且使勤俭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资产管理工作新突破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综合运用计算机、校园网、条码识读、数字照相等现代信息技术,将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规范固化为数字化的管理程序,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创新资产管理体系,有效地提升了管理水平,实现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目标。我国高校一直将加强教育资产管理,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作为解决经费供需矛盾,保障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总体管理水平,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摆在我国教育财经工作的全局性、基础性位置上,常抓不懈。由于高校组织规模巨大,结构层次繁多,业务活动复杂,占有使用的资产量大面广、专业性强,因此,加强高校资产管理成为我们整个资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通过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高校固定资产实施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2.3.1建立科学的资产管理机制。

建立高校资产管理的目标、任务和原则,对资产管理机构及职责、产权登记、资产使用、处置、非转经、报告制度等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目前高校资产管理状况抓住固定资产管理这个重点,解决非转经管理这个难点,突破无形资产管理这个盲点。提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具体目标:即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园网上实现固定资产全部管理活动,整合固定资产管理力量,再造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对固定资产实行全息、多维、实时监控;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创建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新体系,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推进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两厅的统一部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理顺管理体制,整合管理力量,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活动,建立起了顺畅、高效的资产管理运行机制。

一是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管理责任。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确定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资产处、归口部门、使用部门、使用人五个管理层次,不同部门和有关人员,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承担不同的管理责任,并拥有不同的管理权限,按照规定的流程,互相沟通、协调、制约、监督。按照“人人都管物,物物有人管”的要求落实资产管理责任,要求每一个固定资产使用人对所使用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承担经济责任。从固定资产的形成到处置,其间所有管理活动都有具体的业务操作规程,对于任何一项资产都做到来源清,去向明。

二是密切配合协作,实行多维控制。在不同的部门设计不同的账簿体系,账簿体系之间形成严格的钩稽关系,相互牵制并以清查表、增加凭单和处置单等原始凭证为依据协同于资产管理活动全过程。对每一种固定资产的几乎全部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信息记录在案,形成丰富的信息资源,对固定资产实行多维控制,全方位提供实时动态信息,保证在任意时点提供的资产信息都是真实、准确的。根据需要与使用状态科学配置,提高使用效益,避免投资浪费。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规范日常管理。在建立部门台账基础上,将固定资产占用情况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准确评价各部门绩效,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成为各部门的自觉行动。建立科学的维修养护制度,努力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建立正常的清查盘点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情况、管理使用情况定期、不定期进行清点、核实、检查。建立严肃的奖惩制度,对丢失、损毁行为要求经济赔偿和予以行政处分。

2.3.2建立强大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我们深深地认识到,上述资产管理制度措施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强大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为前提。将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管理责任固化为数字化的程序,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有效控制人为因素,促进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贯彻落实,达到管理的规范化。为此,从2000年开始,我国高校就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用近3年时间完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网络版)》的开发。该软件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全面性。本系统通过创新性设计,将物质属性不同的十六大类资产纳入到同一系统来管理,既可以在同一窗口处理不同类别资产的增加业务,又能记录和反映不同类别资产的不同属性,不仅方便了用户的操作,而且还能生成反映十六大类固定资产全貌的账表体系,可以全面、正确地反映学校固定资产的总量、结构及变化趋势等。

(二)高效性。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全面革新,通过校园网实施业务管理活动,提高了工作效率。用同一套软件,管理物质属性各不相同的十六大类资产,系统同时支持教育部十六大类与财政部十大类、六大类资产代码,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的使用部门、归口管理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账表之间实时保持一致,从而彻底解决了高校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对账难的问题。

(三)严密性。根据“人人都管物、物物有人管’,的要求,建立严密的账、表、卡体系,将职责、权限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和人员;从业务流程到管理范围,从权限分配到数据库管理,都建立了严格的内控制度。系统设有全面、规范的数据库安全管理措施,使数据库更为安全可靠,杜绝了任意修改数据库的不规范操作。学校可以根据管理的需要设置用户操作权限、数据管理权限以及管理部门权限等多种类型的权限管理,对操作人员、系统管理人员以及各管理部门的操作权限和管理范围都可以作具体细致的控制,以满足单位内部的管理岗位分工、实施内部控制的需要,可以有效控制、营私舞弊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实时性。对每一件固定资产从采购、验收直到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实时记录管理活动,反映每一件固定资产状态。

(五)规范性。严格遵照国家有关财务管理与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要求,制定了规范的体系结构、业务流程、管理信息项。系统设计出规范的网上管理流程,一项资产增(减)业务须由多个管理部门参与完成,如使用(购置)单位在任意一个终端提交验收单后,归口管理部门即可进行审核,然后财务审核或资产处审核,这些操作都在网上实时进行,实现了事中的实时控制和事前的前馈控制功能,这是传统管理无法做到的。系统还提供了一整套规范的管理账、表、卡,无论在哪一个管理环节上都可以随时弹出规范的业务处理表格,如:验收单、变动单、处置单、资产卡片等,填制完毕或提交审核或随时打印,所见即所得,非常方便。

(六)先进性。系统设计的技术定位是充分利用校园网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辅助以条形码识读技术、图像采集技术等其他先进技术,通过网上管理使过去集中在归口管理部门的资产增加、变动、处置等大部分基础性录入操作,分散到各院(系、室)乃至具体使(领)用人去做,使得管理重心下移,原来繁重的归口管理工作变得轻松、简单。系统将条码技术应用于固定资产管理与清查,使资产清查工作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管理成本,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系统还对常用操作作了智能化处理,有效地提高了输入速度。另外,还有批量处理以及连续追加等功能,使繁琐复杂的基础数据录入工作在瞬间点击几下鼠标即可完成。

目前,大部分高校全部安装使用了该系统,而且全国其他普通高校也基本全部安装了该系统。在去年进行的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过程中,该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2.3.3取得的主要成效

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持,实现了固定资产的异地网上同步管理和纵横多维沟通。一台服务器通过校园网、城域网连接着上百台计算机,在不同城市的多个校区,不同身份的管理人员和决策者借助管理系统同时实施不同的管理活动,实现了管理信息的实时沟通和交换,通过管理系统可以得到任一资产的任一时间、任一地点、任一部门、任一使用人的几乎所有信息。彻底告别了过去那种工作繁重、手段落后、信息迟滞、缺乏沟通的传统手工操作方式,也彻底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带来的差错率高、对账困难、各自为政、信息闭塞、监控不力、管理效能低下等老大难问题。

实现了对固定资产的安全有效监控。通过制定严格的程序和履行严密的管理手续,将每一件资产的具体管理责任都逐层逐级落实到了具体部门和人员。彻底改变了原来那种责任不清、情况不明、账实不符、管理混乱的状况,有效地杜绝了资产流失现象。

各项基础业务环节都得到了全面规范。从固定资产购建立项到可行性论证、招标、验收、技术测试、使用、保管、维修、养护、借用、出租、出借、清查、处置、建档等各个管理环节都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和管理规范。

自觉有效利用的机制开始形成。由过去的以管住、不流失为目的,转变为既要管住,更要管好、管活,把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学校教学、科研和行政运行中的使用效益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科学管理,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有效地提高了存量资产使用效益。

充分利用系统中的大量信息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客观、准确、实时的依据,有力地支持了预算编制、资产购置、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等管理活动的顺利实施。

有力地保障了校区搬迁、院系调整、学科建设、本科教学评估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事实,适应了学校快速发展、改革深化和资产规模急剧膨胀的管理需求,实现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根本性突破。

一项改革的推进通常会遇到各种阻力,规范和加强资产管理因触及各方面的利益更是如此。但我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却收到了“三满意”的效果:一是校长满意。因为不仅摸清了家底、保障了资产的安全完整,更为重要的是在校长的管理决策中随时可以得到管理信息系统的决策信息支持。二是教职工满意。不仅学校内的每一个员工都平等对待,无论是校长还是一般教员都要对所使用的资产承担责任,增强了全体员工的公平感,而且根据公布在校园网上的资产信息,教授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开放的资源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和创业。三是管理人员满意。管理系统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而且还可以利用系统积极进行管理创新,这又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资产管理人员内在的工作热情和激情。

2.3.4几点体会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效益意识是做好资产管理工作的前提。“十一五”以来,我国教育发展模式已经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我国教育系统面临着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行协调高效的新型管理体制的任务。这要求我们,搞好资产管理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效益意识,通过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不断提高资产管理工作质量和精细化水平,努力做好资产构建前期论证的科学性、准确性,减少教育资源的损失浪费和跑冒滴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完善资产管理体制,构建协调流畅的管理运行机制是做好资产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原则,逐步理顺了高等学校的资产管理体制,保障了学校各项资产管理工作的统一、协调和正常实施。学校成立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绝大多数学校成立了资产处,具体负责全校资产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根据业务特点和部门优势,进行合理分工,科学划分归口管理范围和职责分工;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将具体资产的具体管理和维护任务进一步分解到基层使用单位;根据管理需要,合理设置工作岗位,明确岗位职责,选配精干人员。我国高校已经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用管结合、运转流畅的资产管理新机制,保证了各项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

制度创新是实现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基础。各高校遵循科学合理、权威有效、规范严谨、易于操作的原则,从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到具体的资产购建立项、可行性论证、招标投标、验收与技术测试、使用、保管、维修、养护、借用、出租、出借、清查、处置、建档;从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到工作考核、监督、检查、责任追究、赔偿、奖励等各个环节,建立了一整套的规章体系,覆盖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和业务流程的各个细节,较好地保障了固定资产管理活动的规范、有序施行。

树立资源共享理念是实现资产优化配置的关健。把资产管住不流失仅仅是资产管理工作的一个方面,把资产管好管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现有资产利用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才是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我们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积极推进资源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工作,把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紧密结合,避免重复建设、重复购置,不仅促进了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有效节约了学校建设经费,而且使勤俭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资产管理工作新突破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我们综合运用了计算机、校园网、条码识读、数字照相等现代信息技术,将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规范固化为数字化的管理程序,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创新资产管理体系,有效地提升了管理水平,实现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目标。

3系统分析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逐渐意识到教育在发展本国经济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国家及各级政府对教育事业投入力度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投入的资金飞速增长。高校之间通过扩建、合并等措施,不断的扩大自身的办学规模及创新发展的空间,搞笑的教学设备也呈现出了飞速增长的趋势,这一趋势在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提高、改善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正是由于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资产总量的增多,使得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数据出现了难以及时汇总或汇总不及时等问题,造成资产管理数据在统计、查询等方面难以实现动态化、全过程管理。为促进固定资产管理时效性特点的有效实施,高效利用校园网及互联网等系统,及时的构建起了全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开放化信息管理体系,这一管理体系的构建,有效地解决了原本人工操作中的繁琐化、不及时等问题,同时有效的保障了固定资产在网络化管理下全程化动态性的管理,有效地提升了资产管理的效率。

3.1模块概要设计

当前,高校中校园网应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化管理,但是利用网络实现高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还很少,这样花费上百万元建成的校园网本身的功能就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造成了网络资源的极大浪费。依据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需求,整个管理系统从功能的分类上划分为用户管理、资产管理以及统计分析三大模块。本文通过对整个网络系统设计体系的深入剖析,结合网络资源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就网络设计的设计方案以及用户权限等对该数据库的基本构成展开探究。

3.1.1用户管理模块

系统中采用了分级权限、两级审批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用户与用户之间不存在相互隶属的关系,而只是属于某一角色;而角色是一组拥有相同权限的用户变集。部分单位采取了更为严格的管理、审批机制,该模块主要完成用户信息管理的基本功能。这一系统的角色主要分为:

(1)系统超级管理员:

(2)一般经办人;

(3)国资处各科室管理员:

(4)国资处各科室工作人员。

针对以上系统的角色以及用户的权限,用户管理模块就会提供与之相对应的、适用于这一用户的功能,比如用户密码修改、数据的增删改以及用户资料的修改等。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对应于各角色的管理功能也应当更加细化,系统的权限管理功能更加灵活。这些基本的用户管理能够实现用户信息的实时性、动态化管理,有助于固定资产管理做到权、责明晰化管理。

3.1.2资产管理模块

固定资产主要负责的设备的购置、审核、验收以及建账等工作。因此,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实现资产管理的一些最基本化的管理工作。

3.1.2.1仪器设备管理

高效的仪器设备主要是指科研、教学中所使用的单价在800员以上的设备以及行政、后勤所使用的单价在5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的管理主要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仪器设备的验收。对于购买的仪器设备在建账之前都需要经过审核、验收这一环节,才能够在财务处进行账目的报销。验收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最基础的环节,因而,这一环节在有效实施固定资产管理中十分的重要;二是仪器设备的调拨。是指校属行政、教学、科研设备等校内使用单位发生变更或调至校外使用;三是仪器设备的报废。对于无法满足教学、科研管理与生活的仪器设备的资产管理手段,也即对已达到报废条件的仪器设备实施的处理方式;四是仪器设备的丢失。固定资产管理中不可避免的会因为某些原因而造成固定资产的丢失,因而,有关仪器设备的管理就存在设备丢失管理这一方面。

3.1.2.2耐用低值品的管理

耐用低值品指教学、科研使用的单价在200~800元(含200元)的仪器设备和行政、后勤使用的单价在200~500元(含200元)的仪器设备。由于耐用低值品的价值比较低,在实际的资产管理中,实施上述四方面仪器设备的管理时均不需要校领导的签字与审核,因而,有关其管理流程在此不再庸述。

3.1.3统计分析模块

随着工作流产品需求的扩大,一些高校在实施固定资产管理时研发出了不同的管理产品。产品各具其管理优势与特点,在接口管理、协议等方面也各有其特征,能够促使管理战略的有效贯彻与实施。系统现有的统计分析对于固定资产信息的统计与分析等功能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同时,基于本系统与相关财务管理系统的对接和信息共享,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应加强对于财务信息数据的分析。此外,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系统的无缝衔接、资源共享等也是该系统实现进一步完善所应关注的关键点。产品之间存在的差异也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的操作性工作出现交叉的问题。统计分析模块主要促进高校固定资产的资产额统计以及资产年限统计功能的实现,与此同时达到与上述三方面相对应的图表显示功能的有效落实。

3.2设计思想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通过实施固定资产管理计算机化管理,将计算机管理扩大到固定资产管理业务的各个领域,用计算机最大化的实现取代手工管理固定资产的软件处理系统。一个服务器端平台必须能全天候运转以满足用户的需要,本系统采用B/S结构模式,将应用程序放在介于客户端和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Web服务器上,客户端只要能连入校园网或互联网,在不安装任何软件的情况下就能通过浏览器访问该系统。本系统支持异构环境,兼容性好,具有很高的可扩展性,通过在共享数据库中设置相应的标志,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软硬件设施,利用原有的数据信息操作体系实现信息的传递。与电子邮件方式相比,这一系统不仅可以对最新资产数据进行实时的统计和查询,而且降低了客户端的硬件和技术要求,避免了大量的数据传递,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数据的存贮空间和带宽。这一管理模式,对于计算机专业、非计算机专业人士而言,均具有较高的合理使用性。同时,这一管理系统降低了操作的困难,有效促使各院系以及各部门管理人员的掌握。

3.3系统功能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为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功能以及一些最基本的统计分析功能而构建的,因而,该系统的主要页面与固定资产的管理密切相关。该系统主要有基础设置、资产报增、变动管理、查询统计、精密仪器、报表打印、财务核对、系统管理等功能。本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如图3.3所示。

资产信息的网络化管理,使得数据处理的周期缩短、固定资产管理总的工作量及工作的分工更趋合理,因而能够明显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就上述有关系统各部门管理体系的设置可以看出,这一管理体系有利于全校教职工参与到资产管理中来,不仅能够促进各级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的提升,还能够增强管理工作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从而促使资产管理科学化、严格化目标的实现,进而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3.1基础设置

基础设置主要包含了对固定资产管理中所涉及到的相关信息的设置。首先,单位管理。设备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实施添加、删除、修改单位信息以及对单位内部设备信息进行查询等途径实现对所有固定资产的使用单位的管理。其次,数据维护。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数据,设备管理部门应对包括单位、处室在内的固定资产管理数据进行管理。最后,数据统计。设备管理部门对所有数据,包括处室、单位的数据进行管理。对所有固定资产的使用单位的设备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制作报表,进行报盘。

3.3.2资产报增

接到单位提交的新增设备申请后,设备管理部门对该申请进行审核。各资产使用部门通过该功能进行资产数据的录入、修改,资产主管部门审核使用部门输入的报增单,若批准新增设备,则在设备基本信息表中将设备的状态由‘临时状态’改为‘正常状态’;若不批准新增设备,设备基本信息表中该设备的状态仍为‘临时状态’。当有关仪器设备等通过审核后,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就应及时的转入后台数据库,并在实际的管理中打印报增单。

3.3.3变动管理

该功能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资产使用部门通过系统提交资产变动申请,接到单位提交的设备现状修改申请后,设备管理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包含了调拨、报废及报损等有关固定资产管理项目的申请。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批,若批准设备现状修改,则将被申请设备的现状改为新现状,并将修改的详细内容记录到现状修改日志中;若不批准,则对申请设备的现状不修改。

3.3.4查询统计

设备管理部门可以对所有固定资产的使用单位的设备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制作报表。系统提供了详尽的查询功能,用户可以依据自身的需求,通过系统设定的选择条件进行自由的选择与查询,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功能对查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实施随机、随时的随时查询和打印;与此同时,系统提供了详尽的查询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自由选择条件,还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功能对查询的数据实施必须的分析,以对今后有关固定资产管理提出完善的意见与有效实施的建议。

3.3.5精密仪器

精密仪器主要指的是价值在10万元以上的仪器,其验收、调拨、报废等业务与上述有关仪器设备管理应关注的四方面基本相同。但是,由于精密仪器价值较高,精密仪器效益评价和年使用情况,在发生各项业务都需要主管校领导的签字审核。为了提高大型贵重精密仪器的利用率,在实施系统化网络管理中,应由使用部门进行网络提交,通过主管部门核实备案。使用效益考核,评选出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先进集体和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先进个人。各部门也可以在网上申请使用精密仪器,由主管部门审批,实现共享。

3.3.6报表打印

该功能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为实现系统的数据安全及可靠性管理,资产使用部门通过系统提交资产变动申请,包括调拨、报废及报损等申请,报表的打印分为固定报表打印和自定义报表打印。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报表的格式,生成各种对外上报或内部管理需要的统计、汇总、分析报表。

3.3.7财务核对

对于审核人、审核时间以及审核结果等信息,网络化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使新实时的与财务部门对帐。首先,对于未经批准的仪器设备的申请,可将审核信息、不予批准的原因计入申请单的信息表内,还应注意将未经批准的审核结果及时的告知申请人;其次,对于予以批准的仪器设备申请,应将申请的批复记录及时的录入审核记录单中,审核人可以对申请表的内容及其对应的设备信息表进行查阅,以便于固定资产管理历史情况的管理。

3.3.8系统管理

利用日渐成熟的网络硬件条件对角色权限的分配机制进行一定的划分与管理,同时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对于资产的调配、申请以及报废等流程实施信息化的管理,实现固定资产的购入、入库、调配、闲置、报废等申请及相对应的审批功能,为高校管理人员全面把握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提供客观、合理的参考依据。

该模块主要用于完成对用户的权限管理、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功能。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库的建立是通过构建完善的权限管理制度,将数据自动的备份为手动与自动两方面备份。如果具体的业务流程发生变化,系统的工作流程难以依据客户需求及时的做出调整,一旦出现数据管理的意外状况,能够将已经备份的、安全的数据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到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实现系统安全运行、达到对数据的权力控制及安全访问的目的,使其能够实现更复杂、灵活性更高、动态适应性强的业务过程。

4系统设计

4.1网络结构设计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库系统在开发中,为了促使系统的结构更为清晰,同时也便于系统的维护以及相关软件的管理与升级,常会使用多层体系的结构以达到上述需求。本系统采用的是典型的三层B/S模式网络结构,这一网络结构主要以三层体系的进化型多层体系结构为基础,在保持数据管理信息层以及数据显示层的基础上,对设计数据以及页面显示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着重的分析。实际的获取所需管理数据时,首先,使用者通过浏览器向Web服务器中的应用程序发出查询或数据操作请求,用户的请求通过特定的数据库接口ODBC驱动程序传送到数据库服务器上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其次,有关数据的处理完成后,数据库服务器将查询或处理结果再次通过数据库接口ODBC返回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再以网页的形式返回给用户。这样用户只需要在以浏览器为界面的简单操作下,获得大量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

4.2数据库设计

系统数据库主要包含了用户数据以及资产数据两个主要方面,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数据和相关的页面控制程序。数据库设计的好坏,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起着最主要的、直接的影响。良好的数据库设计,不仅能够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数据信息的存储效益,而且对于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意义。针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特殊需求以及实际管理过程中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的分析,数据库设计主要包含了固定资产信息表、使用单位信息表、固定资产类别表及用户信息表几个大的方面。

固定资产信息表属性指的是在用资产信息、报废资产信息、申报资产信息等,这一信息表涵盖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方面:固定资产编号、设备照片、设备名称、制造厂家、规格型号、资产类别、价值、计量单位、数量、购置日期、入帐日期、使用单位、使用状况、仪器负责人、使用日期、使用年限、存放地点、变动记录、备注。

用户信息表属性应当将用户基本信息、角色权限信息等涵盖在内。包含了用户编号、用户名称、用户密码、所属单位、拥有权限、备注,是为了实现用户登录、修改资料等基本功能而设置的。

固定资产类别表属性应当包括实现资产管理流程的全部基本功能,实现根据权限控制页面显示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备注。

在概要设计过程中,基于管理系统应用的实际需求,有关固定资产系统数据库应包含固定资产数据、用户管理数据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辅数据。通过将上述数据分析概要设计相关内容法人管理,该系统将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数据进一步的细分为固定资产清理信息实体、资产类别实体、资产管理人员实体、使用部门实体、使用情况实体以及固定资产信息实体等一系列的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数据管理实体。

4.2.1表的设计

表的设计主要意义是通过构建数据库中的信息分类,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自动化或者是半自动化的数据处理功能,进而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固定资产管理中账实不符的问题。

在实际的管理中,以上是实施管理的指导性表,有关每一子表还应依据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进行深入的细化。完善部门表存储单位内部具体部门信息,实现高校各级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管理数据的需求。资产申请表存储了资产申请的基本信息,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予以公示有利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全过程、透明化管理目标的贯彻与落实。菜单树表存储了构建分类菜单树的基本数据。由上述4.2.1~4.2.11表中所表述的可知,数据库中各表主要是依靠固定资产管理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属性关系进行联系。管理关系的主体是User表,而系统角色的扮演依托Role表中的分类,促进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的执行主体在实际固定资产管理时初审人、表中申请人以及终审人等一系列角色的实现。

4.2.2数据库端口设计

数据库系统将数据信息以某种数据模型组织起来进行存储,并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固定资产管理数据信息的插入、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最终保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安全性。由此可见数据库是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而数据库端口是连接数据库各子库的重要管理媒介,因而端口的选取与设计之间影响到整个管理系统的效率。

高校资产管理系统主要编程接口设计是本系统的工作流引擎提供了一些编程接口,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这些接口,可以完成对工作流的监控与管理的基本操作。随着对工作流产品需求的不断扩大,许多公司推出了不同的工作流产品。为了更好的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建模、分析和实施,应以实现工作流技术的标准化和开放性为主要目的,定义了工作流系统的结构及其与应用、管理工具和其他工作流管理系统之间的应用编程接口。下面按照接口的功能来分,列出了主要接口的名称:

1.工作流管理和监控接口

(1)newProcess():为有效实施管理,在系统内新建一个流程实例。

(2)hcnagesattus():为实现工作流的动态化管理,设置流程实例的状态。

(3)uqerPynedingList():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控制中,该接口的作用是列出目前待处理的所有流程实例。在用户任务处理中,这一接口也需要使用到。

(4)notifyEngnie():当管理时,通过这个接口向工作流机发出请求,主要只针对流程实例实施管理请求,由工作流机完成相应的操作。

(5)pendingDetail():用户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为获取与某一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信息,就必须通过这一接口来查询指定流程实例,将其扩展为所需的详实固定资产管理信息。

2.用户任务处理接口

(1)querPyeodinglist():得到某个用户的工作项列表,并依据这一列表实施数据的查询与征集。

(2)pendingDetail():为获取特定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而设置的用户任务处理接口。主要得到的是某一指定工作项的详细信息。

(3)traceworkFlow():已查询或者是已经在掌握之内的信息,想要再次获取,就可以通过这一端口得到与该实例相关的历史处理信息。

(4)notifyEngnie():当用户处理某个任务时,可以通过调用该接口,来检验当前的流程是否处于正确的运行中,主要环节是通知工作流机用户的处理操作,进而实现工组流机对流程的正确导航。

(5)Seatassign():有时用户在处理某一任务时,常常会出现多个符合条件的处理者状况。这一接口就是按照任务分配策略,选择最适合于用户实际需求的处理者。

3.其它相关接口

(1)snitworkFIWEngine():初始化引擎,为实现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当网络服务器启动的时候调用;

(2)getlnsatnce():得到工作流引擎实例,当用户需要对工作流实例进行实时的监控,进行操作和管理时调用这一接口。

4.3编码设计

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网络化的系统管理之后,原本的资产管理人员就可以将主要的管理精力放置在有关固定资产管理信息数据的维护上;同时网络化的管理还能够促进使用单位间更为方便的查询与固定资产相关的信息数据,极大地促进了校内设备使用单位之间、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上述网络化管理作用的实现,最关键的就依赖于系统的编码设计。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建立起来的MIS之所以未能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最主要的问题就出在编码设计上。计算机编码是运用字母代表汉字的表示方法,将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信息数据输入管理系统中。因此,编码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高校固定资产数据库维护的水平。

基于以上考虑,在本系统中通过确保一个资产编号将唯一确定一条记录,在系统中不会出现两个资产编号相同的记录这一条件,采用按规则自动产生的方法生成资产编码的途径,实现数据库中关键字的唯一性。

4.3小结

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库运行中,一个成功的数据库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整个系统的整体化性能,还能够促进系统的升级与扩展,为进一步提升软件开发效率与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确保安全机制数据的有效性,数据库结构对最终用户应保持透明;还应在使用的过程中依据数据检索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的对数据库进行合理的维护与修改;为便于数据库结构改进以及数据备份的恢复,数据库结构应注重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数据的准确化,进一步是新数据库功能的强大。

(1)系统具备较好的可伸缩性。客户端利用B/S访问服务器,便于数据检索和修改,可以使多项应用跨平台使用。通过对数据库进行优化使其具有更强的延展性,这样为用户对硬件及软件使用需求作出更为充分的扩展。

(2)实现用户对远距离通信要求的达成。通过使用Internet/Intranet实现固定资产数据库管理数据的传递,数据库容易使用和维护,进而使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库建设实现远距离通信应用的需求。

(3)提升系统维护、移植和升级方面的质量。B/S模式是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管理的模式,在实际的数据库管理中,不仅能够减少客户端对维护工作的负担,而且还利于管理人员、开发人员将精力集中在合理组织信息库管理体系结构的完善方面,进而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业务提供技术支持。

(4)易操作。提高开发效率和开发质量,使系统具有便于操作的用户界面,这样在客户端只运行浏览器的情况下,由Web服务器执行用户对所需固定资产管理数据的查询、处理,对最终用户的响应时间合理,以最少的冗余数据保障用户需求的达成。

(5)集成的综合信息系统。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基于Web的管理信息系统把企业中分散的子系统集中到一个相对集中化的管理系统中,以很少的数据库维护工作,较高的管理效率解决企业的各种经营、管理问题。

5系统实施与测试

5.1系统特点

系统开发使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2000Professional,开发工具采用先进的可视化开发语言MicrosoftVisualBasic,MicrosoftVBScript,数据库开发采用目前流行且安全性高的MicrosoftSQLServer2000。

轻松便捷的网上报帐和设备查询本系统能够通过网络,轻松实现学校各部门网上报帐和设备查询,使学校各部门能及时方便地了解本部门的设备情况,并能大大减轻资产处老师的负担。先进的开发技术系统采用JAVA技术,支持多平台运行,并在IBM实验室经过软件优化,通过了IBMWEBSPHERE应用服务器上的全方位压力测试。可靠的安全策略采用B/S三层架构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用户表示层、逻辑应用层和数据资源层的有效分离,大大降低数据库服务器被攻击的可能性,保证了数据库的安全。系统轻松维护、升级用户无需在本地机器安装软件,就可通过浏览器登陆系统进行操作;系统维护、升级只需更新服务器。系统易学易操作系统操作方便,界面设计友好,提供许多人性化的细节功能,如可以进行卡片的批量增加、批量修改、批量变动等。用户之间可以通过消息管理来交流,便于报帐审核过程。信息化标准规范本系统参照国家教委2003年制定的教高司函[2003]161号文件《关于报送高校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统计数据盘及报表的通知》进行开发,能生成完全符合国家教委标准的上报数据文件。并且还提供了上报配置接口,通过简单的配置就能适应新的上报要求。利用条形码进行资产盘点能对多种不同的资产(设备主机、附件、家具、精贵仪器等)进行管理。能够打印资产卡片条码,能够用条码扫描仪进行资产盘点。

5.2系统功能与程序代码

完善的管理网络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理顺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采购部门、财务处、归口部门、使用部门、使用人等层次,每个管理层次都有比较合理的管理幅度(管理层次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灵活改变)。不同的部门和有关的人员,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承担不同的管理责任,并拥有不同的管理权限,按照规定的流程,互相沟通、协调、制约、监督。资产管理落实到个人、严格的经济责任要做到“人人有资产,物物有人管”,管理固定资产的不仅仅是有关职能管理人员,而且更重要的是固定资产的使用者,每个人对自己使用的资产负责,这就要求不但有关的管理人员需要严格履行管理职责,而且要求每一个固定资产使用人都必须对所用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承担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如果有关人员因为过失需要承担责任的话,其责任的大小是可以用钞票的多少来衡量的。经济责任的落实,是按照体系设计的固定结构和程序,严格的手续,逐层逐步落实的。规范的工作流程从具体的某一项固定资产的采购形成到消失,以及中间的使用活动,都有具体的业务工作规程,并可以通过资产跟踪功能将每个资产所有的活动情况都在一个表格里面显示出来。系统中采购有采购的程序、增加有增加的规程,设备维修有设备维修的规程、调拨有调拨的规程、处置有处置的规程,借用有借用的规程。学校形成的任何一项资产,都应做到来源清,去向明。一旦出现了资产流失,原因和责任都可以顺藤摸瓜查清楚。严密的帐表卡体系帐卡的最基本职能是核算全学校以及学校的某一具体部门、单位、人员所管固定资产的数量与价值。新的帐卡体系不同于传统的帐卡体系,其最大区别在于财产保管人所管财产监控上的严密性。财务处设帐控制分类价值。归口部门设帐控制各使用部门所管财产的数量和价值,并与财务帐核对分类价值。使用单位设帐核算所用资产的数量与价值,并通过按使用人建立卡片,落实使用人的保管责任。帐套种类繁多,相互牵制。帐套协调的依据是清查表、增加凭单和处置单,因此要求一式四联,多套分存。全息、多维、实时的状态控制每一种固定资产的几乎全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信息记录在案,形成丰富的信息资源。帐(卡)、物、使用单位、使用人、存放地点、性能、完好程度、使用情况实行多维控制,全方位提供状态信息。在任意时点,提供的资产管理信息都应当是资产的真实状态。灵活调配机制与合理开发利用的自觉性使用部门需要购买资产时,可以填写采购申请单,采购部门根据需要与用闲状态进行审核,科学的进行配置,提高使用效益,避免投资浪费。在建立部门台帐的基础上,将来可以将固定资产的占用情况纳入学校经费预算,正确的评价内部各办学和科研单位的绩效,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成为各内设机构的一种自觉的、主动的意识。科学的维修养护根据其技术特点定期养护,出现故障要及时提交申请以便及时修缮,并记录固定资产的修缮养护情况,建立技术档案。保障使用的同时,努力延长资产的寿命。正常的清查盘点对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情况、管理使用情况定期,或根据临时需要不定期进行清点、核实、检查,确保帐卡、物、人、地相符,根据出现的问题研究提出具体的整改和管理措施,总结管理经验。系统提供强大的查询功能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查询功能:验收单信息查询、资产信息查询、资产变动信息查询、资产处置信息查询、闲置资产信息查询、已处置资产信息查询、使用单位信息查询、使用人信息查询、存放地点信息查询、按资产类别信息查询等。工作人员可以结合汇总分析、筛选等功能更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领导可以坐在办公室内,很方便的根据相关查询得知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房间具有什么资产,并可以进一步汇总出相关信息。系统提供了强大的财务帐表、统计分析表、分析图系统设计了专门的财务审核与管理环节,通过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的衔接,巧妙地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结合了起来,能够生成真正意义上的财务台帐。系统针对教育部十六大类、财政部十大类、六大类和各个行业,三种资产分类方式共提供了三套财务帐、三类资产分类代码在系统中都能准确进行转换,并能自动地生成十大类、六大类完整的财务帐、统计表、分析表和分析图。有效解决了部门之间的帐帐不符、帐实、帐表不符等问题,也解决了系统和财务核算软件中的固定资产科目帐的对帐难的问题。用户可以自由、灵活地设置条件,生成各种各样的日常管理当中常用的统计报表,包括总表、明细表、增减变动情况表、分户表、分类表、结存表等等。系统内置了丰富的图形图表供查询分析。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无论多么复杂、困难的管理活动,一些在传统的管理模式根本无法完成的工作,无法达到的要求,都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轻而易举地实现,各项管理活动更加方便、快捷、灵活、高效。系统对理顺固定资产管理体制、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面监控和有效利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并表现出强大的效能。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搭建在一个高水平的管理平台之上,推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不仅彻底改变了被动局面,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库系统主页面代码如下:

importjavax.swing.*;

importjavax.swing.tree.*;

importjava.awt.*;

publicclassMainFrmextendsJFrame{

privateJMenum1=newJMenu("系统管理");

privateJMenum2=newJMenu("基础数据维护");

privateJMenum3=newJMenu("资产管理");

privateJMenum4=newJMenu("查询盘点");

privateJTreetree=null;

privatevoidinitTree(){

DefaultMutableTreeNoderoot=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资产管理系统");

DefaultMutableTreeNodem1=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系统管理");

DefaultMutableTreeNodem2=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基础数据维护");

DefaultMutableTreeNodem3=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资产管理");

DefaultMutableTreeNodem4=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查询盘点");

m1.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新增用户"));

m1.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用户管理"));

m1.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修改密码"));

m1.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退出系统"));

m2.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部门管理"));

m2.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类别管理"));

m2.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日志管理"));

m3.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资产入库"));

m3.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资产出库"));

m3.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资产报废"));

m3.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资产借出"));

m3.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资产归还"));

m3.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资产转移"));

m4.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资产查询"));

m4.add(newDefaultMutableTreeNode("资产盘点"));

root.add(m1);root.add(m2);root.add(m3);root.add(m4);

tree=newJTree(root);}

privatevoidinitMenu(){

m1.add(newJMenuItem("新增用户"));

m1.add(newJMenuItem("用户管理"));

m1.add(newJMenuItem("修改密码"));

m1.add(newJMenuItem("退出系统"));

m2.add(newJMenuItem("部门管理"));

m2.add(newJMenuItem("类别管理"));

m2.add(newJMenuItem("日志管理"));

m3.add(newJMenuItem("资产入库"));

m3.add(newJMenuItem("资产出库"));

m3.add(newJMenuItem("资产报废"));

m3.add(newJMenuItem("资产借出"));

m3.add(newJMenuItem("资产归还"));

m3.add(newJMenuItem("资产转移"));

m4.add(newJMenuItem("资产查询"));

m4.add(newJMenuItem("资产盘点"));

JMenuBarbar=newJMenuBar();

bar.add(m1);bar.add(m2);bar.add(m3);bar.add(m4);

this.setJMenuBar(bar);

}

publicMainFrm(){

this.setTitle("高校资产管理系统");

initMenu();

initTree();

JSplitPanejsplit=newJSplitPane(JSplitPane.HORIZONTAL_SPLIT,

newJScrollPane(tree),newJPanel());

jsplit.setDividerLocation(300);

jsplit.setDividerSize(2);

this.getContentPane().add(jsplit);

this.setDefaultCloseOperation(JFrame.EXIT_ON_CLOSE);

}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JFrame.setDefaultLookAndFeelDecorated(true);

MainFrmfrm=newMainFrm();

frm.setSize(1200,600);

frm.setVisible(true);}}

5.3改进后的特色

改进后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充分考虑到每一级管理员的职责不同,为相应的每一个操作员制定了各自地操作权限,通过用户的身份和密码识别,保证各级操作人员只能在其权限范围内进行应用。这样既保证了管理的可靠性、严紧性、信息的安全性,又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加强各种实际管理过程中的适应能力。通过固定资产分类、单位、部门、功能模块等信息的交叉,可以很灵活地给出各种用户的权限来满足实际的管理需求。到期自动提醒维修、检测,保证设备、器械的正常寿命。高校日常教学中经常会使用到计算机、复印机、投影仪、机械车床等设备。以往,师生只知道使用,对于设备的维修、保养没有实际概念,或是不按时保养。长期下来,往往使用三年的设备一年多就日渐破损。奥斯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对设备、器械的维修、检测管理,维修、保养时间快到时,提前提醒管理人员,并将维修、保养的内容及效果记录在系统中。做到有效、定期、准时的管理,延长了设备、器械的运行寿命。节省了固定资产盘点时间,提高了固定资产盘点效率。要进行固定资产清点、账务核对、编制报表等工作,最少需要5个人花费2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该项工作。使用该系统以后2个人10天既能轻松完成此项工作。整体工作效率提高了15倍。简化固定资产折旧工作,确保折旧计算准确。一般固定资产的价值是按月计提,作为当期费用支出,因此每月未对固定资产要进行折旧计算,从工作难度上来看并不是很难,问题存在于固定资产数量庞大,每一件资产都有相应的卡片,这样,哈尔滨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有几万张资产卡片,并且不同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不同,折旧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在折旧工作的处理中,往往要登记厚厚几叠帐本和卡片,工作量可想而知。特别是这种重复而繁琐的工作更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差错,导致相关报表反映的信息失真。固定资产条码管理系统,在购入每一笔固定资产都可选定使用年限和折旧方式,只须轻松地点击鼠标就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并且完全保证折旧计算的准确性同时自动生成折旧报表。特殊材质标签的使用。在高校日常教学中,不可避免的要做实验。对于经常需要用试剂、清水洗涤的化学仪器与课桌椅不同,往往无法用一般的条码识别。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采用了多种材质的标签进行这类资产进行管理。常用的标签规格:60mmX24mm;60mmX18mm;50mmX35mm;常用的标签材质:美国艾利系列原版标签纸,室内、户外、防伪、高温等。对于需要清洗的资产,如化学实验设备都可以采用陶瓷、铝牌或金属的标签进行标识,既能保证资产的正常使用,又能科学地、快速地进行资产盘点。完善的数据接口,实现与其他系统的完美对接。目前,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大,越来越多的教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进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各式各样的信息系统,因为考虑到自身的稳定性,相互之间信息互不共享,这样以来,给实际操作者带来的是越来越多的重复录入,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工作量。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通过灵活的设计,完善了数据接口,实现了与其他系统的完美对接。利用数据导入、导出功能、FTP服务器、公共数据表等多种方案,达到了与教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的平稳对接,数据实现了共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到了系统中发现的问题或错误能够得到及时、顺利的解决,用户提出的新的需求能够得到及时、容易的满足。

5.4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分成四个层次按顺序进行,即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首先是单元测试,对源程序中的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验证每个模块是否满足系统设计的要求。组装测试是将已测试过的模块组合成子系统,重点测试各模块之间的接口和联系。确认测试是对整个软件进行验收,考察软件是否满足要求。系统测试是将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等系统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对整个系统进行总的功能、性能等方面的测试。

6总结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库系统基本实现了符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和规律的资产管理操作。对于高校信息化建设和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系统提供了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申请、调配、报废等流程的网络化管理功能。通过角色权限分配机制实现了不同级别用户的权限划分。利用逐步成熟的网络硬件条件,各级资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实现购入申请、入库申请、调配申请、闲置申请、报废申请及相对应的审批功能。同时,资产财务报表等的实现还为高校管理人员全面了解学校资产情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成为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科学决策的好帮手。

尽管系统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帮助,但结合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发展,系统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

1、引入条形码机制在当前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条形码已经成为了一项很重要的资产信息。

系统可以考虑在相关硬件设施完备的前提下实现条形码的生成和制作功能。为资产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清点提供更加直接的帮助。

篇8

ACARS系统是目前国际民航广泛应用的地空数据链通信系统,通常工作在甚高频波段,用机与地面之间的实时双向数据传输,可实现航空公司、空管部门等地面用户对飞机的运行管理与控制。由于ACARS系统报文中含有许多重要的数据信息,所以该系统是当前民航领域在用的重要通信系统。这里以ACARS引入课堂教学为例,阐述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1)基本知识点的讲述及分层归纳“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课程包含数据通信基础部分的教学内容,具体包括信号传输特性、传输介质、数据编码、差错检测与控制、接口特性以及多路复用等。这些内容分布在不同的章节,比较分散,初学者不容易整体把控。如果我们将其与网络层次体系相对应,就可实现知识点分层归纳和对比讲解,如差错控制属于数据链路层实现的功能,而编码与调制、接口特性属于物理层实现的功能等。(2)引入ACARS系统学生有了数据通信基础部分相关知识之后,教师立即将ACARS系统引入课堂教学。在简单介绍ACARS系统功能及在民航中的应用之后,重点说明ACARS系统中所包括的课程所学知识点。比如,ACARS数字信号采用MSK调制方式,上下行报文按照字符形式装配,其中的接收地址与发送地址由飞机标识码表示[5],差错检测方式为循环冗余校验码(CRC),多路访问采用非坚持-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机制。为了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ACARS系统采用停等ARQ方式。表1给出了两者部分知识点的对应关系。结合实际民航数据通信系统,学生对于所学的抽象的理论知识不再感到遥不可及,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应用系统之中。(3)科研项目引入教学教师随后可将相关的科研项目介绍给学生。笔者曾参与完成ACARS系统仿真项目,教学过程中除了通过图片、图形或者动画等形式介绍项目背景,展示相关的研究成果外,还将部分实现方法和开发流程介绍给学生。比如,该项目仿真软件编程语言采用C#,开发平台为VisualStudio2008。模拟ACARS系统手动发送报文功能的流程以及相应的功能函数说明如图2所示。除了课堂教学外,部分小的功能模块(如CRC码的实现)可直接让学生参与实践,课后再让学生参观实验室和研究基地。通过了解科研项目,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会更加透彻,不仅明白所学知识用在哪里,如何重要,而且也知道在工程上如何实现,这很容易激发他们对科研工作的兴趣。

篇9

一、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基层统计单位统计岗位落实不到位,统计人员多数为兼职,而且变动频繁,稳定性差。调查表明,大中型的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相对比较规范,有专门的统计机构与专职的统计人员,而一些小型单位,特别是私营、个体企业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多数统计人员身兼数职,统计工作只是附带性的工作,而且经常变动,稳定性差,统计数据质量得不到保障;二是部分基层统计单位原始记录不全,未建立规范的统计台帐和统计制度,一些私营、个体企业,对统计工作不完全配合,填报的统计数据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统计数据的质量存在较大偏差;三是基层开展统计工作所必须的经费和保障条件不能得到保障;四是部分基层单位分管统计的领导对统计工作不重视,对统计数据审核不严把不好关。统计方法制度不够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与指标设置不够科学。统计调查方法相对滞后。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全面调查在基层工作中有时难免存在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在搜集资料单位的上下左右之间,往往容易引起矛盾,在层层上报过程中,容易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所以全面统计的结果有时并不全面。对基层的统计抽样工作来说: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私营、个体经济等抽样工作,基层统计人员由于对抽样调查认识不到位,往往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来确定抽样的样本点,抽样调查缺乏科学性导致调查样本的随机性、代表性难以保证,影响了调查样本数据的准确性,扩大了抽样误差。现有统计指标体系存在第一、二产业品种繁多,而满足国民经济核算需要的第三产业报表资料相对较少,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在指标设置上存在专业之间个别指标重复上报的现象,同时个别指标的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存在指标理解上的偏差。统计数据评审制度还不够健全。虽然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如GDP已经建立数据联审评估制度,但统计数据评审制度还存在与GDP相关主要数据评估不够配套、同时数据评估制度还存在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基层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对统计数据来源把关不严。首先,由于统计体制不科学、统计工作地位和待遇不高,基层统计人员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加之身兼数职,任务重,对日常的统计工作基本上是疲于应付,统计数据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其次,县级统计人员存在对统计数据的来源把关不严。由于统计部门长期受一无权二无钱、求人的事情多、自己说了算的时候少的认识的影响,对基层上报数据缺乏严格要求,加上评估论证不完全到位,有的专业存在下面报多少是多少、怎么报怎么算的问题,同时基层统计工作存在统计执法不严的问题,使少数企业多存侥幸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第三,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基层统计人员缺乏系统的学习培训,其思想观念、工作思路滞后于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要求,是影响基层统计数据的质量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

提供高质量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职责,是统计事业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亦是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对统计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统计数据质量不仅受统计工作各环节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关领导、统计人员素质以及数据采集处理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统计数据质量实际上是多方面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针对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各级统计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统计部门关于加强统计“双基”工作的要求,督促和帮助调查单位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机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及各项统计管理制度,促进统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要建立健全和严格实施分级负责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同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要真正提高基层人员的综合素质,就必须认真做好在职人员的的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目标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理论水平、职业道德。针对基层统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统计人员存在对统计指标的理解不到位、大多数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层次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新要求,培训时应注意:培训对象上向县乡两级及基层调查单位倾斜;培训内容上主要是开拓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知识,特别是现代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效果上注重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学以致用,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只有加大培训的力度,县乡及基层单位的统计人员才能克服专业范围与自身水平的限制,真正做好基层统计工作。

进一步完善统计调查体系。坚持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原则,凡适合抽样调查的,一律用抽样调查方法。对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应本着“准确、简化、系统、高效”的方针,本着减轻基层负担的原则,对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调整。完善统计调查体系要以经济普查制度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第一、二产业的调查体系,加强完善服务业的调查制度。其次不断推广抽样调查在工业、批发另售贸易餐饮业、劳动、社会、信息、服务等范围。再次在完善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完善统计制度。在指标设置上,淡化经济指标,强化社会指标,以方便基层填写为原则。对现有统计指标的使用价值(适用性)进行甄别,坚决清除过时的或使用价值不大的统计指标,可以通过加工整理或推算以及本该由统计部门核算的指标也从报表中删去,适当增加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文化产业、新兴产业等相关的统计指标。加强统计法制宣传,依法开展统计工作。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既是统计工作自身建设的本质需要,更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着眼于推动统计工作不断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轨道,实现依法治统、依法统计,要坚持把普法、执法、队伍建设和优化执法氛围四个轮子并驾齐驱,强化统计法制建设,促进统计事业的全面发展。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新的统计法,使各级领导和统计调查对象增强统计法制观念,深刻认识按时、如实地报送统计报表与统计资料是每个统计调查应尽的义务,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乃至伪造、篡改统计资料均属违法行为。使每个统计调查单位对统计工作的支持、配合落到实处。同时建立经常性的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制度。统计数据质量的检查要与统计执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大频率、加大力度。建立科学有效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统计数据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可在政府统计部门内建立权威的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中心,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数据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对统计数据生产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透明度。完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时要围绕党政领导关注的主要经济考核指标加大审核、评估的力度,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审核评估。对与相关部门统计有联系的指标,加强与部门的联合审核力度,其他指标要加大与主要经济指标相关联的指标的审核力度,使统计数据真实反映客观经济的运行情况。

参考文献:

张秀丽.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J].辽宁经济统计,2009,(3)27.

篇10

无线网络技术涵盖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通常用于无线网络的设备包括便携式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手持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笔式计算机和寻呼机。无线技术用于多种实际用途。例如,手机用户可以使用移动电话查看电子邮件。使用便携式计算机的旅客可以通过安装在机场、火车站和其他公共场所的基站连接到Internet。在家中,用户可以连接桌面设备来同步数据和发送文件。

二、无线网络的标准

为了解决各种无线网络设备互连的问题,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推出了IEEE802.11无线协议标注。目前802.11主要有802.11b、802.11a、802.11g三个标准。最开始推出的是802,11b,它的传输速度为lIMB/s,最大距离室外300米,室内约50米。因为它的连接速度比较低,随后推出了802.11a标准,它的连接速度可达54MB/s。但由于两者不互相兼容,致使一些早已购买802.11b标准的无线网络设备在新的802,11a网络中不能用,所以IEEE又正式推出了完全兼容802.11b标准且与802.11a速率上兼容的802.11g标准,这样通过802.11g,原有的802.11b和802.11a两种标准的设备就可以在同一网络中使用。IEEE802.11g同802.11b一样,也工作在2.4GHz频段内,比现在通用的802.11b速度要快出5倍,并且与802,11完全兼容,在选购设备时建议弄清是否支持该协议标准。选择适合自己的,802.11g标准现在已经开始普及。

三、无线网络类型

(一)无线广域网(WWAN)。无限广域网技术可使用户通过远程公用网络或专用网络建立无线网络连接。通过使用由无线服务提供商负责维护的若干天线基站或卫星系统,这些连接可以覆盖广大的地理区域,例如若干城市或者国家(地区)。目前的WWAN技术被称为第二代(2G)系统。2G系统主要包括移动通信全球系统(GSM)、蜂窝式数字分组数据(CDPD)和码分多址(CDMA)。现在正努力从2G网络向第三代(3G)技术过渡。一些2G网络限制了漫游功能并且相互不兼容;而第三代(3G)技术将执行全球标准,并提供全球漫游功能。ITU正积极促进3G全球标准的指定。

(二)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使用户在本地创建无线连接(例如,在公司或校园的大楼里,或在某个公共场所,如机场)。WLAN可用于临时办公室或其他无法大范围布线的场所,或者用于增强现有的LAN,使用户可以在不同时间、在办公楼的不同地方工作。WLAN以两种不同方式运行。在基础结构WLAN中,无线站(具有无线电网卡或外置调制解调器的设备)连接到无线接入点,后者在无线站与现有网络中枢之间起桥梁作用。在点对点(临时)WLAN中,有限区域(例如会议室)内的几个用户可以在不需要访问网络资源时建立临时网络,而无需使用接入点。

(三)无线个人网(WPAN)。无线个人网技术使用户能够为个人操作空间(POS)设备(如PDA、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等)创建临时无线通讯。POS指的是以个人为中心,最大距离为10米的一个空间范围。目前,两个主要的胛AN技术是“Bluetooth”和红外线。“Bluetooth”是一种电缆替代技术,可以在30英尺以内使用无线电波传送数据。Bluetooth数据可以穿过墙壁、口袋和公文包进行传输。“Bluetooth专门利益组(SIG)”推动着“Bluetooth”技术的发展,于1999年了Bluetooth版本1.0规范。作为替代方案,要近距离(一米以内)连接设备,用户还可以创建红外链接。

为了规范无线个人网技术的发展,IEEE已为无线个人网成立了802.15工作组。该工作组正在发展基于Bluetooth版本1.0规范的WPAN标准。该标准草案的主要目标是低复杂性、低能耗、交互性强并且能与802.11网络共存。

无线个人网和无线局域网并不一样。无线个人网是以个人为中心来使用的无线个人区域网,它实际上就是一个低功率、小范围、低速度和低价格的电缆替代技术。但无线局域网却是同时为许多用户服务的无线网络,它是一个大功率、中等范围、高速率的局域网。

最早使用的WPAN是1994年爱立信公司推出的蓝牙系统,其标准是[EEE802.15.1[w-BLUE]。蓝牙的数据率为720kb/s,通信范围在10米左右。为了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无线个人网还定义了另外两种低速WPAN和高速WPAN。

(四)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城域网技术使用户可以在城区的多个场所之间创建无线连接(例如,在一个城市或大学校园的多个办公楼之间),而不必花费高昂的费用铺设光缆、铜质电缆和租用线路。此外,当有线网络的主要租赁线路不能使用时,WWAN还可以作备用网络使用。WWAN使用无线电波或红外光波传送数据。为用户提供高速Internet接入的宽带无线接入网络的需求量正日益增长。尽管目前正在使用各种不同技术,例如多路多点分布服务(MMDS)和本地多点分布服务(LMDS),但负责制定宽带无线访问标准的IEEE802.16工作组仍在开发规范以便实现这些技术的标准化。

篇11

2.1串口技术

使用Wicrosoftwindows开发串口系统,进行有以下方式:a.使用windows来进行通信函数.b.windowsAPI对端口进行读写或者开发其它程序,对串口实行操作步骤。C.串口中的组件通信,比如Activek控制MSCcomm。根据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比如b需要熟悉电路结构,驱动层次比较深,需要有比较强的专业技能,如C方式简便,不能使EmbeddedVisualC++所接受,该程序就是应用windowsAP来进行通信函数。

2.2串口施行步骤

windows的读写文件方式不一样,它主要使用windows结构中的多线程,然后再后台进行串口读写,正常使用程序就要在前台进行。进行改善1/0的速度,使用windows结构中的多线程,可以使用它来进行开发非单一系统,windows不能操作1/0的异常操作,可以使用它来进行操作串口,使用异步的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操作能力。工作效能比较高的串口是事件驱动。应用这种方法有比较高的时实性,主要是针对一些比较广泛的串口,跟查询的方式不一样,不是只对那个串口进行查询。是以中断的形式来进行,一般运行中断时,确定的事件发生变化时,windows系统就会发出信息,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确保数据存在。

3开发通信程序

3.1串口通信应用API函数

⑴串口进行打开关闭。在应用程序中用Create-File函数把串口打开,注意事项主要有:A.串口名后面需要加个冒号(:)。B.PDA的串口就是全部已经打开的串口,只含COM1。C.应用的参数定为零,安全没有危险性的参数定为NULL。应用Close-Handle可以把串口关闭。⑵对串口进行配置。串口配置与PDA通信中的参数进行配置一起,这样才能达到通信的效能,因此配置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步骤。LPDCB主要是针对DCB结构,DCB结构是对串口的进一步描述,串口的波特率主要是由DCB中的BaudRate来确定,原因是CE对非二进制不能进行输送,所以fBinary要设定为TRUE,ByteSize是指字节在进行发送时接受到的数据。Parity是奇偶校验,StopBits是停止位数,⑶对串口进行读写。串口进行读写时可以使用ReadFile和WriteFile函数实现,主要是串口进行读写时速度不是很快,⑷对串口进行异步读写,CE不能进行操作输入输出的功能,因此只能应用读写进行重复操作。第一,设定串口EV_RXCHAR要用SetCommMask函数来实现,应用WaitCom-mEvent阻拦线程,指直到把事件EV_RX-CHAR设定好,字符要应用回调函数来进行处理,续等发生事件。

3.2隔开水平角、竖直角、距离及进行组合测量

在测量过后,需要测出水平角,偏心的水平角与距离不能合在一起测量,测量时要分开进行,因此应用程序能进行水平角和竖直角及距离分开测量以及组合测量,进行测角时不能仅仅依靠棱镜。所以,可以应用水平角和、竖直角、距离重复选框来进行模拟。针对不一样规模的全站仪,使用的方式也不一样,索佳操作的模式只含有一种规模的全站仪,只需要点击按钮即可,假如选择斜距就进行输送测角距,没有选中斜距进行输送测角距,收到的数据后。在根据模块来分析与选取有针对性的数据,拓扑康是第二种模式,在选中斜距时,还要在斜距中的复选框中进行点击,在进行输送时改变测量距离的模式,进行发送时。进行驱动测量,跟读取指令是一样的。

3.3处理已经接收到的字符串

⑴ASCII编码是已经收到的字符串,可以使用MultiByteToWideChar函数转变成Unicode编码然,在进行处理。⑵测量指令在进行发送出去后,全站仪中的数据不是一次性发完,应该是分层次来进行发送,因此,字符串要直接连接到字符串,才能完成接受任务。⑶字符串的主要任务就是接收完后,要依据复合框进行有效的选择,分析全站仪的字符串,也会显示的很清楚。⑷拓扑康是第二种模式,符串后的任务就是接受,在输送时显示清楚。相反,就会把全站仪输送数据全部给PDA,造成不良后果。

4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VC++2005smartdevice的MFCsmartdeviceApplication,PDA与全站仪中的通信主要依靠多线程来完成,使他们能够稳定运行。根据太原市在进行测绘进行探索指出,外业进行采集时,效果是良好的。全站仪中的数据直接读取,防止在读、记方面存在有误差。不过,对存在有误差的数据要自动检查,防止2C差、差互差、2C互差的影响产生误差,而不能及时的进行检查,而导致返工现象的发生,工作效率的提高,PDA储存的文件就是测量的结果,外业任务完成之后把所得出的结果直接输入到PC,经过对程序的进一步分析,能直接评估精准度及计算坐标,不使用人工来进行操作,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能减少造成不要的麻烦,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篇12

无线网络技术涵盖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通常用于无线网络的设备包括便携式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手持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笔式计算机和寻呼机。无线技术用于多种实际用途。例如,手机用户可以使用移动电话查看电子邮件。使用便携式计算机的旅客可以通过安装在机场、火车站和其他公共场所的基站连接到Internet。在家中,用户可以连接桌面设备来同步数据和发送文件。

二、无线网络的标准

为了解决各种无线网络设备互连的问题,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推出了IEEE802.11无线协议标注。目前802.11主要有802.11b、802.11a、802.11g三个标准。最开始推出的是802,11b,它的传输速度为lIMB/s,最大距离室外300米,室内约50米。因为它的连接速度比较低,随后推出了802.11a标准,它的连接速度可达54MB/s。但由于两者不互相兼容,致使一些早已购买802.11b标准的无线网络设备在新的802,11a网络中不能用,所以IEEE又正式推出了完全兼容802.11b标准且与802.11a速率上兼容的802.11g标准,这样通过802.11g,原有的802.11b和802.11a两种标准的设备就可以在同一网络中使用。IEEE802.11g同802.11b一样,也工作在2.4GHz频段内,比现在通用的802.11b速度要快出5倍,并且与802,11完全兼容,在选购设备时建议弄清是否支持该协议标准。选择适合自己的,802.11g标准现在已经开始普及。

三、无线网络类型

(一)无线广域网(WWAN)。无限广域网技术可使用户通过远程公用网络或专用网络建立无线网络连接。通过使用由无线服务提供商负责维护的若干天线基站或卫星系统,这些连接可以覆盖广大的地理区域,例如若干城市或者国家(地区)。目前的WWAN技术被称为第二代(2G)系统。2G系统主要包括移动通信全球系统(GSM)、蜂窝式数字分组数据(CDPD)和码分多址(CDMA)。现在正努力从2G网络向第三代(3G)技术过渡。一些2G网络限制了漫游功能并且相互不兼容;而第三代(3G)技术将执行全球标准,并提供全球漫游功能。ITU正积极促进3G全球标准的指定。

(二)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使用户在本地创建无线连接(例如,在公司或校园的大楼里,或在某个公共场所,如机场)。WLAN可用于临时办公室或其他无法大范围布线的场所,或者用于增强现有的LAN,使用户可以在不同时间、在办公楼的不同地方工作。WLAN以两种不同方式运行。在基础结构WLAN中,无线站(具有无线电网卡或外置调制解调器的设备)连接到无线接入点,后者在无线站与现有网络中枢之间起桥梁作用。在点对点(临时)WLAN中,有限区域(例如会议室)内的几个用户可以在不需要访问网络资源时建立临时网络,而无需使用接入点。

(三)无线个人网(WPAN)。无线个人网技术使用户能够为个人操作空间(POS)设备(如PDA、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等)创建临时无线通讯。POS指的是以个人为中心,最大距离为10米的一个空间范围。目前,两个主要的胛AN技术是“Bluetooth”和红外线。“Bluetooth”是一种电缆替代技术,可以在30英尺以内使用无线电波传送数据。Bluetooth数据可以穿过墙壁、口袋和公文包进行传输。“Bluetooth专门利益组(SIG)”推动着“Bluetooth”技术的发展,于1999年了Bluetooth版本1.0规范。作为替代方案,要近距离(一米以内)连接设备,用户还可以创建红外链接。

为了规范无线个人网技术的发展,IEEE已为无线个人网成立了802.15工作组。该工作组正在发展基于Bluetooth版本1.0规范的WPAN标准。该标准草案的主要目标是低复杂性、低能耗、交互性强并且能与802.11网络共存。

无线个人网和无线局域网并不一样。无线个人网是以个人为中心来使用的无线个人区域网,它实际上就是一个低功率、小范围、低速度和低价格的电缆替代技术。但无线局域网却是同时为许多用户服务的无线网络,它是一个大功率、中等范围、高速率的局域网。

最早使用的WPAN是1994年爱立信公司推出的蓝牙系统,其标准是[EEE802.15.1[w-BLUE]。蓝牙的数据率为720kb/s,通信范围在10米左右。为了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无线个人网还定义了另外两种低速WPAN和高速WPAN。

(四)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城域网技术使用户可以在城区的多个场所之间创建无线连接(例如,在一个城市或大学校园的多个办公楼之间),而不必花费高昂的费用铺设光缆、铜质电缆和租用线路。此外,当有线网络的主要租赁线路不能使用时,WWAN还可以作备用网络使用。WWAN使用无线电波或红外光波传送数据。为用户提供高速Internet接入的宽带无线接入网络的需求量正日益增长。尽管目前正在使用各种不同技术,例如多路多点分布服务(MMDS)和本地多点分布服务(LMDS),但负责制定宽带无线访问标准的IEEE802.16工作组仍在开发规范以便实现这些技术的标准化。

篇13

(一)传统的经济体制

在以往计划经济制度下设置的统计体制,以完全跟不上市场经济体制下对该行业的管理需求。当下,还是经常的使用估计以及测算的方式,进而导致有关的统计数字不实。

(二)法律意识淡薄

在1983年,我国就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律规定《统计法》,并在1996年的5月对该《统计法》进行了修正。不过在运输行业,《统计法》执行不严的情况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虚报以及漏报状况比比皆是,以至于统计数据不实。

(三)各级领导重视度不高

众多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专门的统计体制,统计人员更是频繁调换,相关岗位极其的不稳定,并且统计的办公经费不足。

(四)统计人员素质较低

众多基层统计人员根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统计学培训,还有的对于统计相关指标的意义以及计算方式、统计范围与数字间的逻辑关联都不了解,怎能进行重要的统计指标验证与评估,并做统计分析。绝大多数的统计人员都是无证上岗,因此根本不能保障统计数字的真实性。所以,要顺应相关的体制革新,提升统计数据的质量。

三、相关对策

(一)强化《统计法》的学习

一定要加强《统计法》的学习,强化执法执行力度。各级领导干部应带头认真的学习《统计法》,并带头执行《统计法》的有关内容,坚决遏制及打击各类统计违法操作。并且,各级统计人员应自觉的遵守《统计法》以及该行业相关的统计规范与制度,自觉的维护统计数字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对于统计调差的相关对象也要实行一定程度的统计法制教育,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以及统计学法制观念,促使他们懂得准确与及时、全方位的提供有关统计资料是要履行的法律义务,并且违反《统计法》中的相关内容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二)革新统计报表体制以及统计方式

1.改革统计方式

对于以往的各层汇总与统计上报的全方位统计调查方式,一定要进行彻底的革新。当下,对于公路运输量的相关统计是利用道路的货物运单来作为统计公路运输量的相关依据,不过各类经营户的填写水平差异较大,甚至还有不用或是不填的,产生的资料总是参差不齐、漏洞百出,导致采集不到全方位的精确统计资料。所以,要逐渐的以抽样调查以及典型调查的方式所代替,不过应保障抽样调查过程中的第一受手资料,那么抽样调查表的真实性以及所填写的质量,必定要从逻辑关联以及数字关联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核,促使相关样本车辆呈现较强的代表性,以确保最终的整体整量指标推算的准确性。

2.调整统计报表

要调整相关的统计报表,降低工作量。当下的统计报表可以说是海量,统计指标太频繁,并且统计的过量非常大,以后应除去继续填写报表必要的全方位统计报表之外,还要尽量的降低那些计划经济时期的指标以及重复的报表,促使其为提升运输的效率以及降低能源的浪费、强化经济效益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并促使基层统计人员集中精力,将重要的统计数字呈现最真实、最准确。

(三)强化统计工作

1.行政领导的必要性

各个企业要有一名行政领导进行统计工作的分管。应设置相关的统计岗位,确立专门的以及兼职的统计人员。在编制的各类经费预算过程中,要全面的考虑统计工作的各类需求,再购办必要的办公硬件设备,以便于制定相关的统计规范与制度,且理顺统计工作以及各类工作之间的关联,以保障基础统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2.提升统计人员的素质

提升相关的统计人员素质,是提升统计质量,革新行业统计工作的急切要求。在现阶段的交通运输行业中面临着费改税的重要革新,应确定政治表现良好以及工作责任心较强以及精通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人员进行统计团队的充实,并做好一定程度的培养以及吸引和运用人才,构建各种人才信息库,以重要的项目为载体,注重吸引更多的全方面人才,且保证相对的稳定。做好统计人员的岗前相关业务培训以及知识更新,统计人员要仔细认真的探究统计的理论以及方式、体制、指标意义、计算口径和工作流程、统计法律法规和执行的内容,应研究必要的计算机知识,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以及网络传送技术。

3.强化数据处理自动化

积极的推进数据处理自动化,强化道路运输现代管理体系的构建。现阶段,很多的县市并没有计算设备,或是有计算机却没有相关的软件以及相应的技术性人才,这样就制约了这些设备的优势充分发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道路运输的统计信息数量逐年剧增,且传送的粗度必定要加快,使用以往传统的手工操作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化的进程。因此,要积极的配置相应的计算机以及传真机等硬件设施,并且开发合理有效的运输统计软件,构建多层面以及全方位的现代信息管理体系。更要积极的派选相应的统计人员参加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培训,融入信息技术专业人才,这样相应的统计信息数据处理团队就会得到很大的充实,促使其统计信息工作水平能在实践中获取更深层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