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翻译文学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翻译文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翻译文学论文

篇1

Keywords:author’sinvisibility;poetics;ideology;patronage;translatedliterature;relationship

翻译文学的创作过程中,译者在处理原作时,由于不同的策略取向,会导致原作不同程度的变形,译作不同程度的失真,笔者将这种翻译文学中的变形现象称为“原作之隐形”。

“原作之隐形”,换言之即“译作之不忠”,这一现象一直困扰着翻译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何不“依样画葫”?原作会在何种情况下隐身于译作之后?原作的隐形与译者地位、翻译学科建设和翻译评论之间究竟有何因缘?这是一个值得译界深入探讨的课题。在本文中,作者试图从勒菲弗尔的“三要素”理论入手,对此现象作一文化透视。

理论依据

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éLefevere)是文化学派的典型代表。他在《翻译、重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操纵》一书中阐述了关于翻译的“三要素”理论。勒菲弗尔认为,翻译是对原文的重写。翻译不能真实地反映原作的面貌,主要因为它始终都受到三种因素的操纵:诗学观(poetics)、译者或当代的政治意识形态(ideology)和赞助人(patronage)。翻译文学作品要树立何种形象,译者的观点取向和翻译策略都与意识形态和当时的译语环境中占主流地位的诗学观紧密相关。而赞助人,包括政党、阶级、宫廷、宗教组织、出版社和大众传播机构等等,都无时无刻不在操纵着翻译活动的全过程(Lefevere,1992a)。

勒菲弗尔的“三要素”论对长期以来为翻译“对等”的樊篱所缚的翻译界无疑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它为研究各种翻译现象提供了新的文化参照系。那么,它对于“原作之隐形”现象又具有怎样的解释力呢?让我们来看一看种种隐形情绪背后所蕴藏的禅机,或许能够发现异样的谜底。

隐形情结和因缘种种

一、隐形与诗学

诗学,根据勒菲弗尔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指文学技巧、文类、主题、人物、环境和象征,另一方面是指文学的社会角色。前者构成文学的功能,而后者则主宰着文学作品的影响程度(Lefevere,1992a:26)。

在翻译中,由于译者心目中的意向读者和服务对象来自译语系统,译者本身又浸染于译语系统文化当中,译语系统的主流文学形式和当时社会流行的文学观在这种“作用”下发生变形。这种变形首先是译作对原作的语言,特别是语法结构、逻辑形式、文体风格等方面的改变。

语言上的隐形可以发生在各种各样的语篇当中,即使是权威的经书典籍比如《圣经》和赫胥黎的《天演论》这样的作品,也会由于诗学观的影响在译者的诠释和解构中发生变化。例如,路德(MartinLuther)在以德文译《圣经》时就经常添加一些表示“转折”的连词,比如“Allien(但是)”。这是因为,虽然拉丁希腊文中无此原文,但德语的语法结构却要求他作这样的改变(蒋百里,1921)。而对于严复是如何配合他的“用心”郑重地选用了当时流行于士大夫之中的桐城派古体,又是如何根据汉语的习惯将《天演论》进行“化整为零”的拆变,则早已成为译坛百年之佳话。

语言的隐形不仅受到社会主流文学观的影响,有时还为译者本人的文学观和审美意识所操纵。这种隐形在诗歌和戏剧翻译中尤为明显。例如:对于拜伦的《希腊岛》(TheIslesofGreece),不同的译家便采用了不同的文体。以第一句为例:

TheislesofGreece,theislesofGreece!

Whereburningsappholovedandsung,…

梁启超译文:(沉醉西风)咳!希腊啊!希腊啊!你本是和平时代的爱娇,你本是战争时代的天骄!……

马君武译文:希腊岛,希腊岛,诗人沙孚安在哉?爱国之诗传最早。……

苏曼殊译文:巍巍希腊都,生长奢浮好。情文可斐斐,茶辐思灵保。……

译文:嗟汝希腊之群岛兮,实文教武术之所肇始。

诗媛沙浮尝泳歌于斯兮,亦羲和、素娥之故里。……

(谢天振,2000:146-147)

对于拜伦这首著名的诗篇,同一个国家的译者,为什么样会有这些不同的处理方式呢?一方面译者要借诗明志;另一方面,更由于各自的文学观和审美意识不尽相同。梁启超要用他的元曲全来宣扬政见,马君武则采用七言古诗来哀叹民族的命运,苏曼殊取五言诗体来抒发个人情怀,而则要用离骚体来进行语言文化比较(杜争鸣,2000:48)。他们都有以自己的文学观从不同的欣赏角度给译作涂上了浓烈的个人色彩,重塑了拜伦诗中的艺术形象和不同的拜伦形象。

文体方面的变形不仅将原文结构或文体隐身于译作之后,同时还可以导致风格的变形。风格上的隐形,可以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有时甚至是一个词的添减便改变了整个面貌。如:

ItwaseventwylightwhenheentredthecittieofAntium,andmanypeoplemethiminthestreets,butnomanknewhim.SohewentdirectlytoTullusAufidiushouse,andwhenhecamethither,hegothimupstraighttothechimneyharthe,andsathimdowne,andspakenotawordetoanyman,hisfaceallmuffledover.Theyofthehousespyinghim,wonderedwhatheshouldbe,andyettheydurstnotbydhimrise.For,ill-favoredlymuffledupanddisguisedashewas,yetthereappearedacertainemajestieinhiscountenance,andinhissilence:WhereupontheywenttoTulluswhowasatsupper,totellhimofthestraungedisguisingofthisman.(十六世纪英语)(王克非,2000:292)

这是英国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散文译家诺斯(ThomasNorth)从阿米欧的法文转达译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贵人传略》中写柯里奥兰纳斯一书的开场白。风格既无阿米欧的古典,也不像原作者普鲁塔克,而是一段颇具诺斯色彩的生动活泼、充满戏剧色彩的新篇。其中,“Theyofthehousespyinghim”中spying是诺斯为原作所加的颇为戏剧化的一笔,而文中新增的副词ill-favoredly亦使整段译文更富神秘色彩。

如果说,语言结构和文体风格上的变形只是不同程度地碰破原作的“形”与“壳”,那么,译语文化与原语文化的错位则会或多或少地触及原作的“灵”与“肉”。

二、隐形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指的是社会的、政治的思想观念或世界观。它可以是社会的、上层的,也可以是个人的(Lefevere,1992b)。

意识形态使用于翻译过程时,造成原作的文化在译作中的隐形。“翻译为文学作品树立何种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可以是译者本身认同的,也可以是赞助人强加给他的”(Lefevere,1992a:41;陈、张,2000:177)。因此,在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支配下,原作中带有民族文化特性的东西就有可能褪色、变形乃至消失。

比如,傅东华在翻译玛格丽特·米歇尔的《飘》时,为了让译文符合中国读者的文化意识,有意将男、女主人公RedButler和Scalet译成了颇具中国色彩的“白瑞德”和“赫思佳”。傅东华是“不必字真句确地译”(谢天振,2000:148)的拥护者,他从译语文化出发,将原语的姓氏文化隐形,从而把读者引入他所营造的文学氛围。

又如,苏曼殊在译雨果(VictorHugo)的《悲惨世界》时,为了呼应当时提倡西方“科学”、“民主”和“打倒孔家店”、封建制的主流意识形态,特意杜撰了一段故事,并增加了原作中不曾出现的人物男德,同时借男德之口,吐出了一段批判孔子的话(王宏专,1999:40)。

文化隐形的现象在有关伦理道德的小说中表现更为明显。在20世纪初蟠溪子所译的《迦因小传》中迦因未婚先孕的一节即被译者删除(陈、夏,1997),因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不允许女子越雷池半步。《查太莱夫人的情人》节译本中有关描写的许多场面都被删减(成、周,1998),因为当代社会虽然开放了许多,但其主流意识形态仍不鼓励性开放。而针对古希腊剧作家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的名剧《吕西斯忒拉忒》(Lysistrata)中的台词,不同的译者所作的不同处理足以让我们对异国情调刮目相看。

在Lysistrata这幕剧剧终时,女主人公在请由美女扮演的“和平(Peace)”把斯巴达的和平使者带来时说了一句台词:“Enmedidotencheira,tessathesage.”直译:Ifhedoesn’tgivehishand,takehimbythePenis.对于这句台词,不同的译者的处理方式是:

①Ifanydonotgivehishand,leadhimbythenose(ByWilliamJ.Hickie1902).

②Iftheydon’tgiveahand,alegwilldo.(ByA.S.Way1934)

③Ifhandsarerefused,conductthembythehandle.(ByDouglassParker1964)

④Butiftheywon’tgiveyoutheirhands,takethemandtowthempolitely,bytheir…life-lines.(ByPatrickDickenson1970)

⑤Takethembythehand,women/orbyanythingelseiftheyseemunwilling.(ByDudleyFitts1954)(Lefevere,1992a:41-42)

显然,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译者对penis这个词作了不同的诠释和意象转移。为什么其中的差异如此之大?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意识形态的影响。译者要为某一套意识形态服务,就会配合这一意识形态树立某种形象。当原作的文化意象与译者的社会文化意识不相符或不相容时,译者便会根据他要服务的译语社会的意识形态可以接受的形象作隐形的移植。

三、隐形与赞助人

赞助人(Patronage)在勒菲弗尔的“三要素”理论中被视作最为重要的因素。作为“任何可能有助于文学作品的产生和传播,同时又可能妨碍、禁制、毁灭文学作品的力量”(陈、张,2000:176),赞助人主要控制作品的意识形态、出版、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它可以是诸如宗教集团、阶级、政府部门、出版社、大众传媒机构,也可以是个人势力(Lefevere,1992a:17)。对于翻译活动的走向、翻译文学的兴衰,译者的地位乃至生命,赞助人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原

语言结构或

作的“二度隐形”中表现尤为突出。

二度隐形使原作发生“二度隐形”的译品,大多是通过某一媒介转述或通过已有的译本转译、改编而来。因为原述者或原译本在第一次翻译时已一度变形,在这种基础上再创造的译本难免遭至二度变形。二度变形的译本导致了原作二度隐形。在这方面,林纾是当之无愧的译林高手。林纾不懂外文,他的译品主要建立在助手的转述和自我加工、改译的基础上(钱钟书,1981)。他还不顾原作的内容和形式,把莎士比亚的剧本《亨利四世》、《凯撒》和易卜生的剧本《群鬼》等都译成小说(冯至,1959)。与林纾同行的日本明治中期的高产译者黑岩泪香对侦探小说的改写度更是比林杼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读了许多英文侦探小说后,有趣的故事情节尚在脑中,”然后坐在他自己创办的《万朝报》编辑室里,“不看原书,信笔译去,创所谓通俗易懂的‘泪香风格’”(王克非,2000:324)!而三、四十年代由、改编的托尔斯泰的名作《复活》在南京公演时不但抹去了《马太福音》,而且还有意让原作中的波兰革命者唱起了抗日救国的战歌(黄,2000;谢,2000)!这些作品虽然经过了二度变形,但其不断增长的出版数量足以证明“林译小说”和“泪香风格”都在各自的国度获得了成长的土壤:林纾以180余众的高产位列众多译家之首,而黑岩泪香也以130余本入居高产译者之列。、的《复活》更是在民众之中引起巨大的轰动。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些让原作“隐”了“形”甚至还带有各种错误的译本在读者或观众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呢?从文化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当时的社会环境呼唤新的文学形式,但更重要的,还来自于当时的文学赞助人的广泛支持和扶植。在林纾的时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迅速兴起,大批康有为、梁启超们致力于翻译以政治小说为主的各类文学作品来达到改良政治的目的(王宏志,2000)。林纾的译作如《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等正是顺应这股潮流而生的,理所当然受时上层改良家们的支持。“译才并世数严、林,百部虞初救世心。……”康有为的这首诗,是对林纾最好的肯定和宣传。而黑岩泪香所处的日本明治中期,亦属于“民智未开”的社会,侦探小说的这种崭新的文学形式自然吸引了广泛的读者。更何况,黑岩泪香本身就是舆论工具的控制者,他的译作大多就是在他自己创办的《万朝报》上连载(王克非,2000:324)。而、将《复活》改编并成功地搬上舞台,都离不开当时正在走向胜利的“红色”力量的扶助和领导。由此可见,作为赞助人的政治权威、文化权威和新闻出版机构在隐形的文本流通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确是举足轻重。

隐形与共识

从勒菲弗尔的“三要素”论和大量的史料来看,翻译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原作之隐形现象是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乃至权力操纵的必然结果(Hermans,1996:26)。翻译不是单纯的文字转换,而是两套不同文化系统的相遇和冲击(Toury,1978:89)。原语文化系统和译语文化系统无论在语言意识形态还是在权力关系等各层面上都有各自独特的“规范(norms)”。译者面对不同的文化系统和不同的“规范”,必须作出适当的取舍。如果以原语文化为主导,不对原著做适当的“修枝剪叶”,译文便会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著面目,而迫使译语文化让步,结果是译文“晦涩难解”(鲁迅,1981:151-153),很难进入译语文化系统。试想一下,有哪能一本“逐字翻译”的作品真正流传于世呢?相反,译者也可能将原著文化或“规范”彻底,但这已超越了“翻译”的界定范围。比较合理的选择常常是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一位置,即,译者会浓度既牺牲原语文化的某些“规范”也打破译语文化的某些“规范”(Toury,1978:88-89),其终极产品会因为不同的偏向而烙上“异化(foreignization)”或“归化(domestication)”的色彩。而译者为满足译语文化读者的文化意识和审美取向,同时由于译者本身又受译语文化的种种制约,更多的时候是以牺牲原语文化为代价,让原作隐形于译作之后,而这种隐形的具体表现形式,正是勒菲弗尔所说的诗学、意识形态和赞助人,它们在翻译文学的创作过程中控制着原作的隐形程度。

隐形不仅是文化交流的必然产物,也是翻译理论研究的新的增长点。勒菲弗尔以他的“三要素”论,把翻译中的隐形现象置于历史文化的大范围中进行审视,把一向不愿为“奴”而又诚惶诚恐于“以忠实为天职”的译者从困惑中解放出来,使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翻译与原作的关系,重新认识作为译者的影响和作用。传统译论把翻译视作原著的复制品,因而翻译在地位上屈从于原著,翻译研究也以“原著为中心(source-textoriented)”,对原著任何的隐形都被视如“叛逆”或“不忠”。而在勒菲弗尔看来,译者能不能译出与原文相近的译文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故意对原文进行改写,根本不存在要和原文对比”(王宏志,1999:17)。换句话说,即,对原作的隐形是译者根据翻译目的对原作进选择文化解构。勒菲弗尔的这一理论对“原著中心论”提出了原则性的质疑,确定了翻译研究以“译语为中心(target-textoriented)”的理论基础。在这一点上,勒菲弗尔并不是孤独的施行者。纵观世界翻译史和翻译理论研究史,与勒菲弗尔牵手的人比比皆是:埃文—佐哈尔(ItamarEven-Zohar)的“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图里(GideonToury)的“规范”(Norms)论,斯内尔—霍恩比(MarySnell-Horn-by)的“格式塔”(Gestalt),弗美尔(HansJ.Vermeer)的“目的论”(Skopostheory),都在不同程度上否定原文至上的观念,勒菲弗尔在英国的同伴巴斯内特(SusanBassnett)更是赞同“翻译有如‘吸血’”,译者应对原作“粗暴地妇占(womanhandle)”(陈、张,2000:186)!而解构学派则坚信只有将原来的“器皿”击成“碎片”,将原作“置之死地”才能重塑“后起的生命”!翻译不再是原作的复制品,翻译过程中的隐形也并非是对原作的“淹没”,而是原作的“再生”,是原作“生命延续”的阶段(theirstageofcontinuedlife)(Benjamin,1992:73)。看看庞德是如何让李白在美国复活,看看在中国早已死去的“寒山诗”是如何成了“垮掉的一代(theBeatGeneration)”的精神食粮,再想想英国的二流作家哈葛德是怎样在林纾的笔下家喻户晓,想想在挪威并非最突出剧作家易卜生是怎样在《新青年》上光芒四射的,翻译中的隐形对译者、读者和原作的意义不言而喻!那么,翻译家为什么还要甘于作“茧”?翻译家要提高自我价值,首先必须有勇气让自己“现身(Visible)”,让原作“隐形(invisible)”。“亦步亦趋”,是永不可能建立起“卓而不群”的学科体系的!

隐形现象带给我们的另一个思索是如何看待译品评介的问题。传统的译评常常介于“空泛的赞赏”和“集中评错”之间(王宏志,1999:7)。而这种“错”,往往是由于隐形所导致的。挑“错”标准仍然以原著为参照。确实,从纯

粹的翻译技巧上看,如果我们认为只要不是“逐字”的翻译便是翻译的败笔的话,那么,严复的翻译确乎算不上成功,因为他在系列“醒世”译译作中将“俚鄙不经之事”皆“芟剃不言”①。但从严复深刻的“用心”、精湛的语言和百年不变的影响上来看,我们能说他的译品不是成功之作吗?翻译毕竟不是一种纯技巧活动,它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翻译作品不可避免地要烙上文化的印记。因此,对译品的评介不应该只限于狭义的“忠”与“不忠”的范围,而应该置之于历史的、文化的广阔背景中加以讨论。在“信、达、雅”之外,译评家有更多的核心问题可以触碰和深入探索,比如说,由于隐形所产生的佳译或劣译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效果,等等。

最后一点是对于“隐形”的态度问题。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culturalturn)”(Lefevere,1992b)和全球文化交流的趋势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隐形现象在未来的翻译文学中不仅不会销声匿迹,而且还将伴随“异化”现象的升温而继续与之分庭抗礼。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日益开放,对隐形现象的欣赏度也会越来越大。作为译者,在特定的诗学观、意识形态和赞助人的影响下对原作进行适度的隐形是完全必要的。作为学者,更有责任学会如何客观地分析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没有必要把这种“隐形”视如“文化堕落”(孔慧怡,1999)而战战兢兢地敬而远之或面红耳赤地诛而伐之,更不能武断地要求译者“附庸”于原作,因为异域的文化在进入新的氛围的过程中经过一路“颠顿风尘”和“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钱钟书,1981),它的终极形式不可能是纯粹的“之乎者也”,也不可能是纯粹的“YesorNo”(冯至,1959)。而作为原作者,也大可不必因为“译作的声音超过了原作”而抱屈,因为文学作品的生命正在于流传。原作通过译者在异域得以繁殖,虽然被涂上了新的色彩,但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作者该做的似乎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对译者满怀敬意。

注释

①此为吴汝纶在通信中与严复讨论翻译标准时对严复的鼓励之辞,转引自王克非编著《翻译文化史论》,p.5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1]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C].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2]成林,周明.劳伦斯文集[Z].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3]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杜争鸣.《翻译与创作》:钩沉百年文学翻译的启示[J].中国翻译,2000,(6).

[5]冯至.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和其他欧洲国家文学的翻译和介绍[J].北京大学学报,1959,(2).

[6]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7]蒋百里.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翻译事业之先例[J].改造,(3).

[8]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鲁迅.《小彼得》译本序[A].鲁迅.鲁迅全集[C].1981,(4):151-153.

[10]李亚舒,黎难秋.中国科学翻译史[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11]钱钟书.林纾的翻译[C].北京:商务印书院,1981.

[12]王宏志.a.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b.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13]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4]王佐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1).

[15]严复.天演论[Z].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16]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7]Alvarez,Roman&Vidal,M.Carmen-Africa.Translation,Power,Subversion[C].Clevedon:MultilingualMatters,1996.

[18]Bassnett,Susan&Lefevere,Andre.ConstructingCultures:EssaysonLiteraryTranslation[C].Clevedon:MultilingualMatters,1998.

[19]Benjamin,Walter.TheTaskoftheTranslator[A].Schulte&Biguenet.TheoriesofTranslation:AnAnthologyofEssaysfromDrydentoDerrida[C].1992.71-82.

[20]Chang,NamFung.Faithfulness,Manipulation,andIdeology:ADescriptiveStudyofChineseTranslation[A].Perspective:StudiesinTranslatology[C].1998.235-258.

——PoliticsandPoeticsinTranslation:AccountingforaChineseVersionofYesPrimeMinister[J].TheTranslator.Volume4,Number2[C].1998.249-272.

[21]Even-Zohar,Itamar.PolysystemStudies[J].PoeticsToday,1990,(1).

[22]Hermans,Theo.NormsandtheDeterminationofTranslation:ATheoreticalFramework[A].Alvarez&Vidals.Translation,power,Subversion[C],1996.25-51.

[23]Lefevere,Andre.Translation,RewritingandtheManipulationofLiteraryFame[M].London:Routledge,1992.

——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M].London:Rout-ledge,1992.

[24]Toury

,Gideon.TheNatureandRolesofNormsinLiteraryTranslation[A].Holmes&Broeck.LiteratureandTranslation:NewPerspectivesinLiteraryStudies[C].1978.83-100.

篇2

一般翻译,即非文学翻译,只要将原文的思想内容表达出来,文字通顺易懂,读者就能得到与原文大致相同的感受。文学作品与一般文章不同,它使用了艺术手法,表达出某种情节内容,思想感情和风格意境。翻译文学作品,光传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意保存原作的感情,韵味,意境和风格。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品,翻译后还应该是艺术品,有丰富的感染力,给人们以美的感受。茅盾说过:“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这样的翻译,自然不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的变易,而是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刻地体会了原作者的艺术创造的过程,把握住原作的精神,在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体验中找到最合适的印证,然后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遗地再现出来。”

为此,文学翻译要着力于保持原作的神韵和风姿,达到原作的艺术效果,要做到神似。只有这样才符合文学翻译的要求,才能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

2.什么叫神似?

神似是针对文学翻译而言,首先是傅雷提出来的。他说:“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所谓“神”指的是什么?神就是指原作的精神。一般说来,好的文学作品总是有丰富的感情,深邃的意境,浓厚的感染力,强烈的艺术效果。一部好的小说、电影看后往往在人们脑子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还法人深思,回味无穷。神似也叫“传神”,就是除了传意外,还要尽力保存原作的神韵和风姿。在翻译时,如果只把故事情结平平淡淡地译出来,韵味尽失,丰姿全无,即使字面上意思没有出入,文字也算流畅,即做到了忠实,通顺,但不传神,就得不到大致相同的感受,也不能算好的、合格的译文。

3.怎样做到“神似”?

要做到神似,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钻研原文,抓住原作精神;二是在表达上下功夫,千方百计把原作的精神在译文中体现出来。

3.1吃透原文,理解原文的字和词,融会贯通

神似是较高的要求。要做到神似首先要对原作狠下功夫,深入钻研,做到透彻理解,深切领悟,融会贯通。要透过表层结构字面意思,抓住原作的精神食指,即懂得原作说什么,怎么说,要想达到什么目的,已经收到什么效果。要体会原作的情感和意境,领略原作的韵味和丰姿,才能把握住原文的精神,并以此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使自己表达的东西能体现这种精神。这样译出来的东西才有可能达到神似。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例1:I am never at a loss for a word, Pitt is never at a loss for the word.

译文一:我从来不会想不到一个词,皮特从来不会想不到这个词。

理解是翻译的基础,在理解时,译者必须注意分析原文中的每一个细节,即使小到冠词也不能疏忽。在这里“a word ”指的是一个词“the word”指的是最恰当的那个词,译文一的翻译根本没有参透原文的精神,照直死译,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我们不妨把这句话改译成:我从来不愁找不到一个词来表达思想,而皮特则从来不愁找不出最恰当的那个词来。

“对一个译者来说,译一个词,不仅要正确地把词义译出,而且要把这词所具有的特色、词义的细微差别以及作者褒贬的态度和正反的说法,不温不火、不多不少地加以体现。”(《译艺谭》,第53页)黄邦杰先生的这句话是建立在大量的翻译实践基础上的一句经验总结,很精辟。我们通过字典,通过所学的语法知识了解的字词含义,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含义,可以说是对字词本身的一种表面理解。然而语言是活生生的,只有了解了字词在实际情况下的具体意义,才可以说是真正地理解了字词。

例2:There is something of magic appeal in the rush and movement of a “boom”town,—just a clatter of hammers and saws, rounds of drinks and rolls of money.

这句话中出现的词,意义并不难,但是要把词的特色译出来,重现原文的风格,把原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并非易事。看完下面的这个译本,也许我们会对文学翻译中如何把握字词的含义,如何重现原文的风格有所感悟:一个“繁荣”的城市在那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尘嚣中,自有一种迷人的魅力——到处都在大兴土木,到处都在觥筹交错,到处都是成叠的钞票。在这个译本中,译文似乎是多用了三个“到处”,这种增词并不是译者随意而为,而是依据对原句深刻的理解,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作的处理。三个“到处”增加了译句的表现力,而且几个成语用的非常贴切。

例3:He was a fool for danger.

这句话,我们如果逐字死译,将会使译文生硬晦涩,让读者一头雾水。“a fool for danger”字典里找不出对应的解释,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反复阅读原文,根据理解对词的意义进行处理。“一个傻瓜,不知道什么是危险”,我们不妨借用中文里的一个俗语来形象地传达原句的意和情:他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需要一提的是,在文学翻译中要做到绝对的“信”,“传神”,是比较难的。因为源语和译语在文化内涵,思维方式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很难做到翻译完全对等。我们只有通过反复阅读原文,根据作者字面形象去揣测作者的心思,理解原文字、词、句的深层内涵,并把信息传递给译者才能使译语读者准确地理解原文作者的思想感情。死译,字当句对地翻译,容易让译文读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3.2 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再现原文的风格和意蕴

“假如译词而不译意的话,那只能算是翻译了一半,所以说一加一还等于一。如果翻译了原文的意思那才可以算是一加一等于二。如果不但是传达了原文的意思,还传达了原文内容所有,字面所无的意味那就是一加以等于三了。”(许渊冲:《翻译的艺术》,185页)王佐良先生也曾指出“翻译时当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深浅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郭沫若说,对一个翻译文学作品的人来说,“一杯伏特卡酒不能换成一杯白开水,总要还它一杯汾酒或茅台,才算尽了责”。这些名家名言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那就是在文学翻译中,除了要译准原文的字词,还要力图再现原文的风格和意蕴。一般性翻译,只要译文准确、通顺,大抵就说得过去了,而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求却高得多,译文除了准确、通顺外,还必须传达出原文语言上的文学“味”,否则就没有尽到文学翻译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我们来看一些例句:

1)Size don''t matter, chopping wood...

译文:说到劈柴,个头并不重要……

这个译例中,故事的叙述人想找个人劈柴,见来了个个头很小的孩子,便怀疑他是否能胜任,那孩子便回答了上面这句。显然,这孩子没受过多少教育,说的不是规范的英语,(size 和don''t 主谓不一致,chopping wood和主句关系松散),而译文用的是规范的英语,“说到”一词表明语气正式,语法比较严谨,“并不重要”带有书卷气,跟原文不相符合。

改译:个头没啥关系,劈柴嘛……

2)What the devil use would they be to Pickering?

这句话很俗,译文当然不能雅,否则就有失原文的味道了。“皮克林要它作什么屁用?”杨宪益先生的这个译文就很传神。

德国文论家和译论家本雅明提出:译者的任务就是要在译语中发现原文的回声(the echo of the original). 翻译既然要寻求原文的回声,就不能不注意原文的语言文化属性,要一切依照原作来译,在诸如雅俗,深浅,口气,文体,隐显等问题上尽量接近原文。

3)That Home is Home though it is never so Homely.

这句话中“Home”“Home”“Homely”三个词形,音相同或相似,那我们如何在翻译时把这种精妙的韵味表达出来呢,且看刘炳善教授是如何处理的:家虽不佳仍是家。“家”“佳”“家”三字绝好地和原文中的三个词形成映照。

4)“But where’s thy gentleman, Tess?”

这是哈代所著《苔丝》中的一句话,问苔丝的人是一个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乡间女子,所以翻译成“你丈夫呢,苔丝?”或是“你家先生呢,苔丝?”是不符合人物身份的,张谷若先生译成:“你那一口子哪,苔丝?”就很恰当。

5)“Tarquin and Deuceace get what money they like out of him. He’d go to the deuce to be

seen with a lord?” ( W. Thackeray, Vanity Fair)

“泰坤和杜西斯常常敲他竹杠,全不用费气力。他只要能和贵族子弟在公共场合同出同进,甘心当冤桶?”如不变通,前面的就要说成“变着法子叫他掏钱”,含义反而不明朗,后面的也得接着前面的说法译成“掏钱叫他们挥霍了他也愿意”,远不如“敲竹杠”、“当冤桶”两喻干净利落,贴切传神。

6)Poor Dobbin; poor old William! That unlucky word had undone the work of many a year———the long laborious edifice of a life of love and constancy———raised too upon what secret and hidden foundations, wherein lay buried passions, uncounted struggles, unknown sacrifices———a little word was spoken, and down fall the fair palace of hope———one word, and away flew the bird which he had been trying all his life to lure! ( W. Thackeray, Vanity Fair)

译文:可怜的都宾! 可怜的威廉! 一句逆耳的话摧毁了多少年的工作。他一辈子爱她, 对她忠诚不变,仿佛吃尽辛苦慢慢在严藏深埋的屋基上造了一所宫殿———基础是压制下去的深情, 没人知道的牺牲,数也数不清的内心挣扎———如今说了一句话, 象征希望的美丽的宫殿从此垮了, 一句话, 他费了一辈子想捉住的小鸟儿从此飞去了。

在这个译文中,充满异趣的说法和比喻都保存下来了,行文却是归化地道的中文,并无生硬拗口之病,许多地方仍显示出高超的“神似”技巧。

4.结语

“神似”作为从古典书画理论中衍生出来的观点,现在更多地被认为是文学翻译的至高境界。文学翻译作为一种再创作,本非易事,要达到传神更非容易。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应该深刻理解原作,吃透原文,理解原文的字和词,做到融会贯通,同时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现原文的意境和韵味,力求译作的“神似”。

参考文献:

[1]许渊冲.翻译的艺术[C].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2]周煦良.1959“翻译与理解”,载中国翻译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北京,1984年.

[3]叶君健.1983“关于文学作品翻译的一点体会”,载中国翻译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北京,1984年.

[4]顾雪帆.1983“翻译与背景知识”, 载中国翻译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北京,1984年.

[5]郭沫若.1954“谈文学翻译工作”,载中国翻译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北京,1984年.

篇3

一、厚翻译简介

“厚翻译”理论是由阿皮亚在1993年完成的《厚翻译》一文中针对非洲的口头文学英译研究而提出的。他认为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对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两种文化中的两种语言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字面意义,缺少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会造成译者及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障碍。在分析了话语理解的过程及翻译存在的障碍之后,他提出了“厚翻译”理论,旨在目标语读者能够充分理解源语作品,并且在目标语文化中起到其文本在其源语言文化中同样的意识形态作用。

阿皮亚认为,只有采用厚翻译的方法,在译本中添加注释或术语注解,才能体现出源语言丰富及深厚的语言文化语境。厚翻译的表现形式为序言、案语、附笔、文内释义、文外说明、脚注、尾注等。其目的在于为读者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信息,便于读者理解及鉴赏(周方珠,2011)。

二、《儒林外史》英译中的厚翻译表现

杨宪益翻译的《儒林外史》是迄今为止唯一的英译全译本,其中有较多的“厚翻译”手段的使用。在译本中,厚翻译表现形式为文内释义、文外注释及补充材料。

(一)文内释义

文内释义主要是指译者对可能造成译者及读者理解障碍的文化特指项在译语文本内进行阐释。

1.两公子认得是同乡鲁编修家里来的管家,问道:“你老爷是几时来家的?”管家道:告假回家,尚未曾到。(第十章, 1999:242)

They recognized him as the servant of Mr.Lu, a compiler of the Han Lin Academy who came from their district.When did your master return? ”they asked.“He has asked for leave and is on his way home.” (杨宪益, 1999:243)

从字面意义上,“compiler”是指对百科全书进行编辑和写作的人。在宋朝,“编修”是一种官职,主要是记录一个朝代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及其变化的书。明清时期,枢密院也设有编修官,负责编纂记述。杨宪益在译文中添加注释性信息为读者提供了相关的背景信息,使读者了解“鲁编修”的社会身份。

2.骂毕,扬长上了轿,行李和小厮跟着,一哄去了。船家眼睁睁看着他走去了。(第六章, 1999:158)

After more curses he swaggered to his sedan-chair, followed by the servants and luggage.He left the boatmen gaping----for he had gone off without paying for the trip.(杨宪益, 1999:159)

严贡生假装声称云片糕是他的救命药,而这药却被掌舵的吃了,威胁带他去衙门。其他掌舵见此情景帮他求情,严贡生故意勉为其难地不与他计较。杨宪益在源语文本后加入了解释性信息“for he had gone off without paying for the trip”,进一步向目标语读者解释严贡生的真正用意所在,即他不愿意给船费而故意为难掌舵。从中,可以看出,严贡生贪婪、粗暴、势利的本质,从侧面反映了下层民众,船夫们的身份卑微及对恶势力的无奈。

(二) 文外注释

一般情况下,注释分为尾注和脚注。因为杨宪益英译本有不同版本,注释表现形式既有尾注也有脚注,所以,在本文中,笔者统称之为注释。在译本中,译者共添加74个注释,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统习俗和典故等。

1.……太祖大怒, 发往和州守余阙墓去了。(第一章, 1991:26)

...until the emperor in anger had banished him to Hezhou to look after the grave of Yu Que.(杨宪益, 1991:27)

Note: A general who defended Hezhou for the last emperor of the Yuan Dynasty, and was killed in battle by Zhu Yuanzhang’s troops.Since Wei Shu, a minister of the Yuan Dynasty, had surrendered to the first emperor of Ming, this punishment was a reminder to him that he had proved disloyal to his former master.

从译文中,读者很难理解为什么当余阙在太祖面前自称老臣,太祖会非常生气。没有相应的历史背景知识的补充,读者不会明白源文的真正意思。杨宪益通过加入文外注释,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源文意思并了解中国历史事件。

2.王员外道:“只有头一句明白。‘功名夏后’, 是‘夏后氏五十而贡’, 我恰是五十岁登科的,这句验了。”(第七章, 1999:186)

“The first sentence is the only one I understand,”said Wang.“The Xia Dynasty students took the examinations at the age of fifty, and I have just passed at fifty too.That is right....” (杨宪益,1999:187)

Note: Wang has made a blunder.The allusion to the Xia Dynasty, taken from Mencius, referred to something quite different.

“夏后氏五十而贡”这个典故取自《孟子》一书,指的是夏朝的田赋制度。文中王惠理解为自己五十岁登科。译者在注释中解释了该典故的由来,直接告诉读者王惠的无知。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自身的矛盾性。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的,但却产出这么多像王惠这样的无知、势利及自私的人。读者也能体会到作者吴敬梓对科举考试的讽刺,即严格的科举考试衍生出很多没有真才实学却爱卖弄才学的人。

(三)补充材料

译者在译本的前页添加了主要人物名单,在译文后页添加了附录,供读者参考。

杨宪益按姓名的首字母顺序进行排序列出了68位主要人物,并在后面补充人物的社会头衔及相关的人物关系。译者用了音译和直译的方法翻译出这个名单。例如:Chang Chin-chai,landlord in Fan Chin’s district Chou Chin, poor teacher, later commissioner of education and chief examiner Chu Chin-yu, son of the perfect of Nanchang, Fan Chin’s secretary Chang Chun-min (Iron-armed Chang), swordsman and charlatan Yu Yu-ta,senior licentiate, tutor of Hueicbi Pefectual College Yu Yu-chung, licentiate, brother of Yu Yu-ta (Wu Ching-Tzu, 1973:7-8)。

除此之外,译者在文后加入关于科举考试系统及社会头衔的翻译对照附录,分析了科举考试与社会头衔之间的关系,如“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were the narrow path by which the sons of landowners entered politics.At one end of this path were the scholars studying the art of writing paku essays, at the other end the official posts for different grades of graduates.” (Wu Ching-Tzu, 1973: 603)。译者在翻译关于科举考试及社会头衔的专有名词时,将中文名词放在后面,以便于读者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并尊重中国文化。例如:“The examination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stages: the prefectural examination 院试; the provincial examination乡试; and the highest examinations comprising the metropolitan examination 会试,the test examination 复试 and the palace examination 殿试,as well as a final test at the imperial court.” (ibid)。

三、结束语

厚翻译提倡尊重源语文化(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向所谓发达国家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与复杂,引导他们去尊重未工业化社会的人们(高元梓,2011)。厚翻译理论在《儒林外史》中的使用无疑再次证明了该理论的实用性及价值。该理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源语特征,成为传播源语文化的重要工具。

⒖嘉南祝

篇4

    翻译研究中的功能途径起源于功能语言理论,受到弗斯(J.Firth)和韩礼德 (M. Halliday)等人的功能语言学和海姆斯 (D.Hymes)的交际能力论学说的影响。当前,从功能角度研究翻译,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类(张美芳2005)。前者指以英国学者为主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及语用学为基础的语篇分析学角度入手,用较固定的框架研究语篇功能;后者则是以德国学者为主,从赖斯(K.Reiss)的文本类型学、弗米尔(H.Vermeer)的目的论和诺德(C.Nord)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入手,强调译文在目标语境中的功能及依据不同语篇功能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文学文本用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深邃的历史和浩瀚的社会现实,让读者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文学翻译则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则是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焦点。国内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功能派适用于文学翻译。如陈刚和胡维佳(2004)从功能派角度比较了《红楼梦》中咏蟹诗的两译本;文军、高晓鹰(2003)运用功能理论来阐释了文学翻译批评理念;吴南松(2003)、王小凤(2004)分别探讨了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适用性。这些研究都表明功能翻译理论同样适用于文学翻译。吕凤仪、何庆机(2009)则从功能派指向性、目的论和功能文本类型学等角度指出功能理论不适合于文学翻译。本文尝试从文学翻译实例出发,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度,探讨其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 

    2、理论源流与特点 

    2.1 功能翻译理论内容与要点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指以“侧重功能或文本功能”的视角,研究翻译的各种理论(Nord,2001)。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弗美尔、赖斯和曼特瑞(J. Manttari)为代表,分别提出了目的论、文本功能类型学和翻译行为理论;第二阶段核心人物为诺德,提出了功能翻译类型学和忠诚原则。第二阶段中霍恩比(M. Hornby)、霍尼(H. Honig)、库斯摩尔(P. Kussmaul)和阿曼(M. Ammann)等也推动了该理论的发展。 

    2.2 文学翻译内容与主要特点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等类型。各类型文学文本又具有其自身文体特征。在翻译时,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译文语言应该形象、生动、抒情,具有象征性和韵律感等,给人以启迪、陶冶和美感。意境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存在于小说、散文、诗歌中。散文的意境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使人产生敬仰、喜爱、感动或憎恨、讨厌之情,从而突出意义,产生意境。诗歌的意境产生有多种因素----讲究节奏、韵脚,讲究用词、句式,要有形象。翻译诗歌时要反映出这些特点,要求译文高度真实,否则便难以传达原诗的新鲜和气势。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文学文本是“创造性作品”,属于表情型文本,作者或发送者地位显着,传递信息的形式特别,语言具有美学特点。文学文本的语言具有审美的特点,文本侧重形式,译文的目的在于表现其形式,可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Munday 2001)。 

    3、功能理论与文学翻译例析 

    3.1 文本类型学与文学翻译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是功能翻译基础理论之一。按其观点,语言文本类型理论可帮助译者确定特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合适的对等程度。如上文所述,赖斯认为文学文本属表情型,应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散文《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早期作品。先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表现出了对时光消失的感叹和无奈,字里行间流露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忧伤情绪。本文选用张培基教授(译A)与张梦井教授(译B)的译文进行分析,试图说明文本规约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例1. 标题:“匆匆” 

    译A:The Transient Days 

    译B: Days gone by 

    “transient” 内涵为“暂短的,转瞬即逝的” 而“go by” 为“逝去,过去” 。“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而感到无奈,作标题使用,透出一股文学语言的美感。译A中“transient” 与文中主题意义相符,表达出对短暂的无奈;而译B 中的“go by”体现出的是“时间在逝去”,还有“追悔失去的美好日子”之意,并未体现出作者想表达的“短暂,快”。从译文对比看,由于对原文词义的把握差异,译B的措辞未能表现出表情型文本“审美”的语言特点,所表达的情感不如译A;从翻译方法看,也未能完全“仿效、忠实原作者”,语义产生了偏差。下文再举一例: 

    例2.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译A: 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altogether, 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aring away译B: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but the in my hands are becoming numbered. 

    译A中“wear away”表达了“消逝,衰退”之意,是一种形象化的翻译,吻合原文中的“渐渐”二字;而译B的“numbered”表示“时日无多”,用于此有点牵强,作者写此文时年仅二三十岁,用“时日无多”来形容似有不妥,也失去了原文“渐渐”一词的意味。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从文本规约考虑应注重其语言的感染力与艺术性,从词义上再现原作情感,体现出其“审美的”语言特点。 

    3.2 功能加忠诚与文学翻译 

    功能加忠诚理论的核心为“翻译纲要、原文分析及对翻译问题的分类”(张美芳2005)。“翻译纲要”指翻译委托人对翻译提出的要求。理想的翻译纲要含有译文的预期功能、读者、传播媒介、出版时间和地点等。原文分析为译者提供决定依据: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2)原文中的信息哪些与译文功能相关,3)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翻译问题主要为语用、文化、语言和文本方面的问题,处理时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分析翻译问题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措施,但在整个过程中,翻译功能始终是考虑的焦点(诺德2001)。 

    3.3 翻译策略与文学翻译 

    纽马克(P. Newmark)是英国翻译界元老,其特别钟情于德国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提出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也是根据语言的功能、文本的目的制定的翻译策略。语义翻译的目的在于解读原作者的思想过程,强调译文的信息型,交际翻译旨在解读原作者的意图,注重译文的效果性。在文学翻译中时常面临“直译/意译”、“归化/异化”这样的两难,从功能角度入手,考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则可避免生硬的“两分法”。 

    4、结语 

    综上所述,功能翻译理论不仅在应用翻译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也能够解释文学翻译中出现特定问题。不可否认,文学翻译具有复杂性,其翻译策略具有多重考虑,功能理论的规定性研究方法和分类有时难以全面而有力地解释复杂的文学翻译现象,但功能理论的出现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条途径,其对文学翻译研究也具有一定的适用度。 

    参考文献: 

    [1] 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2]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何庆机. 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J].上海翻译,2007(4):16-20. 

篇5

“殊途同归”,还体现在此次讲习班对教师和讲题的选择上。从教师来看,主讲人当中有八十多岁的译坛名宿程镇球、许渊冲,有年富力强的翻译家孙致礼、庄绎传、徐亚男,也有许多三、四十岁的著名中青年学者。各路豪杰流派不一,观点精彩纷呈。演讲的课题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笔译到口译,从文学翻译到外交翻译、政论翻译、法律翻译、呈现出多层次、多视角和高品位的学术研究特色。

在宏观方面,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代表了主流。来自北京大学的辜正坤教授以“点到为止”的方法,向学员们介绍了他的《翻译学通论》的理路构成,意在引导学生进入宏观翻译学与微观翻译学的主要层面。同是讲翻译学,香港浸会大学的潭载喜教授则是从西方翻译模式谈起,分析了西方翻译模式的强与弱,并对翻译学发展的路向作了展望。清华大学的王宁教授则基于对目前翻译及其研究之现状的思考,试图对全球化时代的翻译进行重新定义和定位,并对全球化进程中翻译的作用做出描绘。王宁认为:“翻译现在正经历着一种转折:从属于语言学层面上的字面辶多译逐步转向文化层面的阐释和再现。”这与西方文化学派的观点遥相呼应。对于西方译论给译者的启示,香港岭南大学的张南峰教授则以Vermeer的目的论和Even-Zohar的多元系统论为引线,深入线出、由此及彼地介绍了有益于翻译理论研究或实践研究的多种理论;张先生并结合“英汉文学翻译中的三个问题:戏剧语言、文化专有项和双关语”这一课题,为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问题作了全新的注释和演绎。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北京大学的博导申丹为学员们展示了她在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研究方面的成果。申教授从西方文体学的发展概况入手,对文学翻译中对语域的处理和故事层次上的假象等值等问题作了理论与实践的分析,说明了文学文体学在小说翻译研究中的主要作用。申丹教授的高足王东风则通过对文学翻译中的文体变形处的分析,指出了文学翻译中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王教授认为,“无论是翻译文本中的译例,还是译家的言论,都清楚地表明译家的语言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作家。前者的语言策略具有信息取向,而后者则是诗学取向。”据此,他在文中对传统的信息或语义取向的翻译策略提出了质疑。这种多视角的研究路向为广大学员进行多元的、多层面的学术探索提供了样板,这也是此次研讨会的目标之一。

在学术研究方面体现出的另一理念是提倡资源共享、百家争鸣、推陈出新,为质疑学术传统和挑战学术权威提供温床和土壤。这次讲习班打破了传统的10分钟宣读论文的模式。每位主讲人花2-4小时把自己的最新成果以讲义、板书或投影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向学员展示,穿插提问、发言、演示等模式进行探讨。学员们不但可以与教师共享这些科学研究的成果,同时还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样的讨论中,新的学术观点不断生长。比如说,对于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的问题,南开大学的刘士聪教授就提出了一个颇为独特的观点。刘先生认为,就英译汉而言,应提倡“归化”,这与英、汉文化的强弱无关,并不代表汉语文化要迁就英语文化,亦与政治、经济无关,而是象征着我们对英语标准语言的一种追求,是纯粹的语言处理。这一观点令学员们困惑不解:如果是纯粹的语言处理,为什么英译汉的策略要与汉译英有所不同?在翻译的文化转向问题上,香港岭南大学的孙艺风博士认为,翻译的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鲁·勒弗菲尔夸大了意识形态(ideology)对翻译重写过程的作用。他认为,对待不同理论的吸纳应持全面审慎的态度。孙艺风对内地的许多学生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的“师言亦言”、“人云亦云”的“追尾”现象持否定态度,因此他主张:学术与教育的牵引应以培养独立的思维方式为重。在这次大研讨的过程,最“火爆”的一场“争鸣”来自诗歌翻译的两大名家——许渊冲和江枫。许先生以二十世纪可能改造未来人类面目的伟大成就克隆技术为切入点,深入地阐述了他的“文学翻译克隆论——信达优论”。许先生坚信,富有音美、意美和形美的“三美”译文就是“信达优”的译文。而江枫先生则以“译诗,形似与神似:一点必要的常识”为主题,对许渊冲先生的“新译论”提出了批评。这种沸腾的场面让广大译界同仁有机会目睹学术界的另一种光景,它形象地表明:学术研究的表现形式不总是“温情脉脉的面纱”,有时也会“硝烟弥漫”!问题是,学术界将以怎样的一种学术态度来诠释和审视学术之种种。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从香港学者周兆祥关于“翻译与人生”的报告中得到一些启示。

二、关于翻译教学

翻译教学,尤其是口译教学,一直就是中国译界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关于翻译教学的讲题在此次讲习班课程中覆盖了1/5。内容涵括了香港和内地的主要教学模式。其中,周兆祥先生介绍的“香港浸会大学的翻译教学模式”与内地的翻译教学相比有很大区别。香港的翻译课程设计针对性很强,比较注重市场需求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学中的理论渗透,也依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不同层次有不同的理论教育。课程设置已进入系统化。在教育模式上,亦更鼓励“以学生为中心”,鼓励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获取知识。这种模式,为一向崇尚“以教师为中心”的内地教学界提供了不同的参照系。

在口译教学方面,来自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刘和平博士以她的新作《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为蓝本,说明了她对口译教学的独特理解。刘和平认为,目前的中国翻译研究停留在静态的研究,即对翻译结果的研究上,忽略了动态的研究,即对翻译过程的研究。要揭开翻译过程之谜,把它教给学生,必须对翻译的动态过程进行认真研究。为此,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刘和平还以三组学生生动的口译演示为例,说明了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理解和接受意义的思维过程,而非词与词、句与句的简单对等。她的这种“渔生鱼”的教学理念引起了口译人员和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另外,从来自北外的谷欣、加拿大外教杜蕴德的交替演示和来自广外大的冯之林的Powerpoint软件包的演示过程中,我们有机会了解到国内主要外语院校的口译教学模式,并欣喜地发现,统计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已逐渐地渗透到翻译教学与研究当中。

三、反馈中的思考

这次讲习班带来的另一种理念是:以教带学,以学助教,高瞻远瞩、着眼未来。为了提前发现问题,以不断完善未来的办学方式,组织者从一开始就给每一位学员发了一张“调查表”,内容主要是以翻译教学和本次办班模式为主,这一设计与学员大多为高校教师的情况不谋而合。

参加本次讲习班的学员共约170人,其中来自全国高校的副教授、讲师占大多数,另有少数各行各业的外事翻译和在校博士、硕士生。反馈回来的有效调查表为125张。虽不是100%的准确,但这一反馈数字也足以代表主要现象。

从统计数据的分布情况分析,有三分之二的教师仍以笔译教学为主,口译仍未达到平分秋色的地位。就教师素质而言,50%的人从教时间在8年以上,但有96%的人从未参加过翻译教学培训,教师的知识更新和培训问题已成当务之急。翻译的课程设置失衡,课时偏少,每周4小时以下、6小时和8小时的比例为4:2:4。在翻译教学手段上仍显落后,虽有42%的人表示在教学中逐渐引入了磁带、录像带、VCD、powerpoint或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但仍有58%的人回答从未使用过电教设备。在问到“在翻译教学实践中您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有九成以上的学生的回答是:缺少反映新时代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先进教材。学员们普遍反映,现在仍然使用80年代以来出版的《英汉翻译教程》、《口译教程》等市场出售的教材和自编教材,两者使用的比例为2:1。这一情况,与1996年南京全国首届翻译教学研讨会上反映的问题相吻合。这说明,五年来,中国翻译界和教学界仍未把教材建设问题纳入议事日程。这种不正常的“执著”引起了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的高度注意,他们正在酝酿在不久的将来物色得力的专家编撰崭新的教材,给中国学界填补这一空缺。相信热情的学术界会同心协力,共助这一力作早日铸成。

篇6

翻译行为是一个以译者为中心的复杂系统。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它不仅包含译者与作者、读者的主体间关系,也包含译者与文本以及世界的主客体关系。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它是译者在主体间和主客体对话基础上不断选择的行为过程。无论从哪个角度,翻译都与伦理道德有着深刻的联系。概言之,无论主体间关系还是主客体关系中都包含着伦理道德的内容,翻译行为必然受到一定的伦理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制约,并往往对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产生影响。由此可见,翻译研究不仅应该关注语言层次上的对错问题、话语层次的美丑问题,还要关注伦理层面的道德问题,即言语行为的是非善恶问题。这三个层面的研究既独立又联系,可以使人们全面地认识翻译行为的本质。

一、研究现状

从伦理学的层面研究翻译主要涉及翻译主体品格以及翻译系统中主体间、主客体关系的伦理道德内涵,翻译行为与社会伦理道德的关系,翻译行为的伦理道德价值,翻译的伦理道德规范和评价等问题,根本的目的在于思索和分析翻译行为的伦理道德内涵和意义。以经验的、随想性为主要特征的古典译论,对于伦理道德问题的关注体现在“忠实” 翻译的观念中,在中国古典译论中主要建基于宗法伦理精神,而西方以宗教翻译为基础的早期译论则带有宗教伦理的痕迹。现当代系统的译论要么关注语言学范畴的语言结构规则,要么关注美学范畴的艺术规则而忽视了伦理层面的道德问题,“科学”和“艺术”二元对立长期垄断翻译研究领域的事实就是该现象的有力注脚。20世纪80年代以后,翻译的伦理问题越来越引起西方翻译研究者的注意,一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涉及翻译的伦理道德问题:如女性主义的翻译理论注意到翻译和性别差异的联系,揭示了翻译所体现的两性不平等关系;后殖民主义的翻译理论则注意到翻译所体现的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角色关系;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则强调翻译的职业服务特点等等。佩姆(Anthony Pym)在其主编的翻译研究文集《翻译研究向伦理的回归》的前言中指出:“翻译研究已经向伦理问题回归。”[1]赫曼斯(Theo Hermans)、图瑞(Gideon Toury)等人关于翻译与规范的争论,威努蒂(Lawrence Venuti)关于译者隐身,诺德(Christian Nord)对忠实原则的重新解释等等都反映了翻译研究的这一趋向。彻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还从伦理的角度概括了翻译的五种模式,即再现伦理模式、服务伦理模式、交际伦理模式、规范伦理模式、义务伦理模式等,并提出了翻译的四个价值原则,即清晰(clarity)、真实(truth)、信任(trust)和理解(understanding)等。[2]这些研究无疑有助于人们认识翻译在伦理层面的价值发生问题,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其关注点主要在于翻译与规范、翻译的伦理原则等问题。笔者认为,翻译行为本身的伦理道德内涵、意义及其表现应该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

篇7

二、中文摘要及其英语翻译基本概念

(一)摘要的定义和分类

国际标准IS0214-76,摘要是“对文献内容的准确压缩不加以解释或评论”。

论文摘要主要有2种类型:信息型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和概括型摘要(Summarized Abstract)。信息型摘要也称报道型摘要,主要用于实验性和技术性较强的论文。概括型摘要也称指示性摘要,多用于理论性较强的论文。

(二)中文摘要英语翻译的特点

句式:句子陈述结构比较多,所包含的动词常常是be,have等。

人称:英文论文摘要句子的主语通常用单数第三人称(the/this paper/article),即以论文或文章本身为主体,很少用第一人称或作者自称。

时态:摘要开头表示本文所报告或描述的内容,结尾表示作者的观点和建议的做法时,可采用一般现在时;叙述研究过程及过去的工作,多采用一般过去时;说明某课题现已取得的成果,采用现在完成时。

语态:为了突出研究成果的客观性,避免提及有关的执行者,论文摘要英文句子的谓语动词常用被动语态。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表达作者或有关专家的观点时,又常用主动语态,其优点是鲜明有力。

(三)中文摘要英语翻译的原则

1.规范

根据目的法则,译文要取决于翻译目的。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国际学术交流和利于学术成果的传播,因此翻译出来的摘要应该要符合英文摘要的国际标准。

2.易懂

根据连贯法则,译文要能被接受者所理解,具有可读性,并在目的语交际环境和文化中有意义。因此翻译出来的摘要应该要清楚简单、通顺流畅、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3.准确

根据忠实法则,译文应以原文为基础,不能随意创作。因此翻译出来的应该要准确表达原文的内容和意义。

三、中文学术论文摘要英语翻译中的质量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中文学术论文摘要英语翻译中的质量问题

由于部分中文论文作者写作的英文摘要,绝大多数都比较粗糙,质量不佳,离参与国际交流的要求相距甚远,需要修改或者重写。一方面是由于论文作者英文写作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也由于大多数论文作者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和国际惯例不甚了解。中文论文摘要在过去英语摘要语法、用词错误率降低的基础上,出现了复合句的一致性,上下文逻辑关系和意义完整性等问题,深层原因是用英语包装汉语思维,机械对应式的英译汉。

(二)中文学术论文摘要英语翻译中的质量问题解决策略

1.明确翻译目的

即有效记录学术成果,通过将论文的目的(Purposes)、过程(Procedures)、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等方面清楚诠释。

2.分析原文

对原文的分析可以分为部分。第一部分,译者重点关注文本外因素,确定原文提供的材料是否与翻译指令一致。第二部分是详细而全面地分析源文本,重点关注文本内因素。

文本有不同的功能,也因此有不同的文本类型。学术论文摘要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传递信息、告之读者整篇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因此属于信息型文本。且不同的用途专业领域,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医学英语、农业英语、工程英语等因其特殊性,要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看英语在这些不同的领域是怎样运用的。专业词汇应与国际用语保持内涵一致性。

3.选择翻译策略

诺德根据文本功能和翻译目的的关系,提出了“文献翻译”和“工具翻译”两大翻译方法。“文献翻译”强调源语文化。重在“再现原文化发送者与原文接收者之间交际时的情境”。“工具翻译”强调译语文化,重在表达“原文发送者与译文接收者之间在新的交际情境下的互动”。在文献翻译中,交际语言虽已改为译文语言,但交际情景还是源语文化,源语文化的语言特征仍得以保留。在工具翻译中,交际语言和环境变成了译文语言和环境,原文的语言文化特征仅做交际中的参考,重点是根据译文读者的需要传递原文的实际内容。

摘要翻译的重点是传道原摘要的实际内容,而且尽可能满足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学术论文摘要翻译不能完全只依赖于文献翻译或者工具翻译,更重要的是作者对摘要内容的语法、逻辑的整体把握,提高受众理解度。

4.构建目标文本

中文摘要英语翻译为符合学术目的和要求的功能文本。中文摘要英语翻译的句型应简单凝练,一般由10个左右意思完整,语句通顺的句子构成。在这个环节,摘要的翻译可以从词汇、句法等语言层面着手,涉及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许多翻译技巧。最终文本应以双方理解一致性为目标。

翻译的本质是“a textual thing”,及在社会和文化方面都必要且有用的跨文化交际(Gregory,Michael,What can linguistics learn from translation)。通过前面的研究,学术论文中文摘要英语翻译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促进中文学术论文的国际交流。

参考文献

[1]马立军,邱建军,宋二春.论文英文摘要翻译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6).

[2]姜天元,殷莉,刘亮显.浅谈中文摘要的英语翻译[J].时代教育,2012(15).

[3]王芳芳.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谈学术论文摘要的英译[J].中南大学,2012(2).

[4]李惠英.谈学术论文的摘要及其英译[J].语文学刊,2009(4).

篇8

篇9

Keywords:translationstudies;translationteaching;Symposium;Chinesetranslationcircle

盛夏时节,来自全国翻译界和教育界的约170名莘莘学子与24位名闻遐迩的翻译家和教育家汇聚于北京中国人民军事科学院,进行了一场几近军事化的学术对垒和教学切磋。在短暂的十天时间里,学员们蓄势待发,情绪高涨,教员们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种与传统的学术研讨和教学模式大相径庭的新路向,给中国翻译和教学界注入了一种新的理念。

一、关于翻译研究

翻译的学术研究之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让人很自然地想起学术名篇“TheNatureofAcademy”。作者在文中所描写的社会各阶层强加给学术的悲哀在我们的传统学术范式中亦依稀可辨。学术要关注什么?学术研究要引领何种潮流?学术如何突破世俗樊篱修成正果?这是真正钟情于学术的人们所注目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此次讲习班的过程中,被中国译界的同仁们作了一种别出心裁的诠释。

正如中国译协的领导黄友义、孙承唐和《中国翻译》杂志常务副主编杨平在开幕式上所倡导的那样:这次研讨,重在“全面地提高广大翻译工作者的素质”,重在“思维模式的改革”,重在“抛砖引玉”!这种理念,很快就在开讲人许钧先生的报告中得到印证。许先生对他的译著《红与黑》中的词句是如何剪裁未作任何阐述,而是从“传统与创新”的角度,对翻译、翻译学和翻译批评等问题进行了宏观的解剖。这位来自南京大学的博导还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作为一处翻译学的导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和学界进入高层次的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的种种途径。许钧教授是主要从事法汉翻译研究与教学的专家,此次与他的同行刘和平教授一同出现在以英汉翻译为主的讲台上,这种安排本身就意味深长:作为组织者的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旨在打破学科研究的界限,追求一种“殊途同归”的学术效应。

“殊途同归”,还体现在此次讲习班对教师和讲题的选择上。从教师来看,主讲人当中有八十多岁的译坛名宿程镇球、许渊冲,有年富力强的翻译家孙致礼、庄绎传、徐亚男,也有许多三、四十岁的著名中青年学者。各路豪杰流派不一,观点精彩纷呈。演讲的课题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笔译到口译,从文学翻译到外交翻译、政论翻译、法律翻译、呈现出多层次、多视角和高品位的学术研究特色。

在宏观方面,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代表了主流。来自北京大学的辜正坤教授以“点到为止”的方法,向学员们介绍了他的《翻译学通论》的理路构成,意在引导学生进入宏观翻译学与微观翻译学的主要层面。同是讲翻译学,香港浸会大学的潭载喜教授则是从西方翻译模式谈起,分析了西方翻译模式的强与弱,并对翻译学发展的路向作了展望。清华大学的王宁教授则基于对目前翻译及其研究之现状的思考,试图对全球化时代的翻译进行重新定义和定位,并对全球化进程中翻译的作用做出描绘。王宁认为:“翻译现在正经历着一种转折:从属于语言学层面上的字面辶多译逐步转向文化层面的阐释和再现。”这与西方文化学派的观点遥相呼应。对于西方译论给译者的启示,香港岭南大学的张南峰教授则以Vermeer的目的论和Even-Zohar的多元系统论为引线,深入线出、由此及彼地介绍了有益于翻译理论研究或实践研究的多种理论;张先生并结合“英汉文学翻译中的三个问题:戏剧语言、文化专有项和双关语”这一课题,为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问题作了全新的注释和演绎。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北京大学的博导申丹为学员们展示了她在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研究方面的成果。申教授从西方文体学的发展概况入手,对文学翻译中对语域的处理和故事层次上的假象等值等问题作了理论与实践的分析,说明了文学文体学在小说翻译研究中的主要作用。申丹教授的高足王东风则通过对文学翻译中的文体变形处的分析,指出了文学翻译中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王教授认为,“无论是翻译文本中的译例,还是译家的言论,都清楚地表明译家的语言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作家。前者的语言策略具有信息取向,而后者则是诗学取向。”据此,他在文中对传统的信息或语义取向的翻译策略提出了质疑。这种多视角的研究路向为广大学员进行多元的、多层面的学术探索提供了样板,这也是此次研讨会的目标之一。

在学术研究方面体现出的另一理念是提倡资源共享、百家争鸣、推陈出新,为质疑学术传统和挑战学术权威提供温床和土壤。这次讲习班打破了传统的10分钟宣读论文的模式。每位主讲人花2-4小时把自己的最新成果以讲义、板书或投影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向学员展示,穿插提问、发言、演示等模式进行探讨。学员们不但可以与教师共享这些科学研究的成果,同时还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样的讨论中,新的学术观点不断生长。比如说,对于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的问题,南开大学的刘士聪教授就提出了一个颇为独特的观点。刘先生认为,就英译汉而言,应提倡“归化”,这与英、汉文化的强弱无关,并不代表汉语文化要迁就英语文化,亦与政治、经济无关,而是象征着我们对英语标准语言的一种追求,是纯粹的语言处理。这一观点令学员们困惑不解:如果是纯粹的语言处理,为什么英译汉的策略要与汉译英有所不同?在翻译的文化转向问题上,香港岭南大学的孙艺风博士认为,翻译的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鲁·勒弗菲尔夸大了意识形态(ideology)对翻译重写过程的作用。他认为,对待不同理论的吸纳应持全面审慎的态度。孙艺风对内地的许多学生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的“师言亦言”、“人云亦云”的“追尾”现象持否定态度,因此他主张:学术与教育的牵引应以培养独立的思维方式为重。在这次大研讨的过程,最“火爆”的一场“争鸣”来自诗歌翻译的两大名家——许渊冲和江枫。许先生以二十世纪可能改造未来人类面目的伟大成就克隆技术为切入点,深入地阐述了他的“文学翻译克隆论——信达优论”。许先生坚信,富有音美、意美和形美的“三美”译文就是“信达优”的译文。而江枫先生则以“译诗,形似与神似:一点必要的常识”为主题,对许渊冲先生的“新译论”提出了批评。这种沸腾的场面让广大译界同仁有机会目睹学术界的另一种光景,它形象地表明:学术研究的表现形式不总是“温情脉脉的面纱”,有时也会“硝烟弥漫”!问题是,学术界将以怎样的一种学术态度来诠释和审视学术之种种。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从香港学者周兆祥关于“翻译与人生”的报告中得到一些启示。

二、关于翻译教学

翻译教学,尤其是口译教学,一直就是中国译界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关于翻译教学的讲题在此次讲习班课程中覆盖了1/5。内容涵括了香港和内地的主要教学模式。其中,周兆祥先生介绍的“香港浸会大学的翻译教学模式”与内地的翻译教学相比有很大区别。香港的翻译课程设计针对性很强,比较注重市场需求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学中的理论渗透,也依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不同层次有不同的理论教育。课程设置已进入系统化。在教育模式上,亦更鼓励“以学生为中心”,鼓励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获取知识。这种模式,为一向崇尚“以教师为中心”的内地教学界提供了不同的参照系。

在口译教学方面,来自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刘和平博士以她的新作《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为蓝本,说明了她对口译教学的独特理解。刘和平认为,目前的中国翻译研究停留在静态的研究,即对翻译结果的研究上,忽略了动态的研究,即对翻译过程的研究。要揭开翻译过程之谜,把它教给学生,必须对翻译的动态过程进行认真研究。为此,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刘和平还以三组学生生动的口译演示为例,说明了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理解和接受意义的思维过程,而非词与词、句与句的简单对等。她的这种“渔生鱼”的教学理念引起了口译人员和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另外,从来自北外的谷欣、加拿大外教杜蕴德的交替演示和来自广外大的冯之林的Powerpoint软件包的演示过程中,我们有机会了解到国内主要外语院校的口译教学模式,并欣喜地发现,统计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已逐渐地渗透到翻译教学与研究当中。

三、反馈中的思考

这次讲习班带来的另一种理念是:以教带学,以学助教,高瞻远瞩、着眼未来。为了提前发现问题,以不断完善未来的办学方式,组织者从一开始就给每一位学员发了一张“调查表”,内容主要是以翻译教学和本次办班模式为主,这一设计与学员大多为高校教师的情况不谋而合。

篇10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1)06-0185-004

科技英语是广泛应用于科技领域的一种文体。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科技英语和科技英语汉译的需求与日俱增。而科技领域日益繁多的国际交流已使得科技英语翻译成为研究重点。本文从关联理论与文体学的角度探讨科技英语翻译策略问题,从而为科技英语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并希望能够对科技英语翻译实践有些实际指导作用。

一、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

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是西方近20年来影响较大的认知语用学理论。随着学科间的交叉发展,关联理论被引入到翻译理论的研究中,为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带来了新的视角,特别是在实践中显示出了其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指导作用。它把翻译看成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动态的明确的推理过程,这就从根本上抓住了翻译的本质。相对以前静态的翻译理论,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关联理论下的翻译论框架基本思路明确,对翻译的解释力也很强。但目前该理论多用于中外文化差异较明显的文学等方面的研究,极少见到应用于科技英语翻译研究。

1.交际的推理本质

在关联理论框架内,翻译是一个涉及两个示意――推理过程、三个交际者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的交际行为。关联理论认为人类交际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交际的本质是推理。交际的过程是一个推理过程,而这种推理是通过对关联性的考虑来指导进行的。严格地说,关联理论只适用于明示――推理交际。译者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原文语言刺激和语境信息推理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将其与译文读者的期待相结合,决定阐释什么和如何阐释,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翻译。由此可见,翻译的本质是交际,而交际的本质是推理。

2.语境与语境效果

关联理论认为,语境即“理解某个话语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集合。”它指出:要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原文作者须基于话语和语境的最佳关联先进行推理。[1]Gutt指出,成功的翻译往往要求译者能够根据动态语境进行推理,而动态语境又依赖于语言与环境的关联。实际上,翻译的过程就是一个语境推理和选择的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关联理论的核心是关联性。“关联性”极大地取决于语境效果。在同等条件下,语境的效果越大,关联性就越强[2]。

3.关联与最佳关联

Gutt认为,辖制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语言与语境之间的关联,特别是最佳关联。根据Sperber和Wilson,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否找到最佳关联是成功交际的关键所在。而要使交际获得成功,关联原则必须与最佳关联的要求保持一致。根据最佳关联理论,译者就能通过构建最适合的语境,准确地理解源语文章,并且比较贴切地将其译成目的语。

4.语言的解释性和描述性用法

基于关联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有两种不同方式:描述性使用和解释性使用。很显然,由于科技英语翻译即将别人用某种语言所言所写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再次加以表述,它属于对语言解释性使用的范畴。故不难理解其翻译会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忠实原则的约束、制约,译者在译文文字的取舍上就必须“尽可能在相关各方面使之与原作相似。”[3]

二、关联理论对于科技英语翻译实践的适用性

在关联理论的观照下,科技英语翻译是一种双重认知――推理活动与交际行为。这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话题框架与科技英语翻译:

作为原文最初的读者,译者须努力挖掘出原文语境所蕴含的最佳关联,并进而推理,确切传达作者的深层意义。

2.认知环境与科技英语翻译:

译者作为连接作者和读者的桥梁,须结合所获的语境信息,假设读者的认知语境,明确翻译目标。

3.翻译目的与翻译策略:

根据关联理论,翻译目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语境因素之一。译者必须事先分析假设的目标读者,才能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将其对原文的理解以具有最佳关联性的形式在译文中加以表述。

由上可知,科技英语翻译过程始终体现着最佳关联的明示――推理的交际行为,是一个“以关联为准绳,以顺应为手段,以意图为归宿,尽量使译文向原文趋同的动态行为”[4]。作为一种实质上在科技语域中语际间的明示推理行为,它必然受关联原则的指导。

三、科技英语的文体特征

科技英语是广泛应用于科技领域的一种文体。在语体上科技英语是一种书面语,非常正规,逻辑严密。科技英语以概念的准确性、判断的严密性、推理的周密性为特征。关联理论认为,译者为达到译文的语用等效,基本前提是他对自然语言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熟练掌握科技英语文章的文体特征。

1.大量使用专业科技词汇,这是科技英语在词汇上的最大特点。一般而言,科技英语用词谨慎,词义既无感彩,又少形象特征,其词义结构要比普通英语单纯。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词增添了新义,另一方面又扬弃了那些不适应该语体需要的词义,从而使词义结构产生了变化。变化结果是词义带上了专业色彩,词的用法和搭配得以相对稳定。

2.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复杂长句多。因为科技英语用于表达科技事实、概念、原理及解释自然现象,需要用逻辑思维严密、结构严谨、表达客观的语言来阐释因果、条件、让步、目的、对比等上下文逻辑概念。

3.科技英语中名词化结构大量使用及某些句型经常出现,如强调句型、分词及其分词短语、不定式等。

4.语言规范、行文简洁:科技英语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语言规范、精练。由于科技英语表述的都是客观事实、信息量大,决定了其语法规范无误。科技语言总的要求是以最少的文字符号传递最大的信息,所以其语言简洁客观,在此类文章中被动句的使用较多。科技英语语言的精练简洁既表现在词汇层,也表现在句法层。

四、关联理论与文体学视域下科技英语

的翻译策略

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由于目的语读者与源语读者有不同的认知语境,两种语言的用词、句法与语义又有差异,译者须运用关联原则并基于其文体特征,结合源语作者的认知语境仔细推理原文,努力提高译文的语境效果。为此,译者需审时度势,适当取舍,采取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应力求通过增删、改写、调整等获得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与源语作者交际意图的最佳关联,并使译文合乎汉语的习惯和表达规律。

1.直接翻译

在科技英语源语与目的语有共同的表达方式时,直接翻译(即努力保留原文所有交际线索,以保留原文的风格)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它主要集中在源语中的科技术语以及具有专业概念的语言单位的翻译之中。

科技术语专业性强,在专业范围内意义相对稳定、单一。对术语翻译的根本前提是熟悉本专业的知识,了解本专业相应的汉语术语,因为在特定专业领域内科技术语在两种语言中的对应性强,可以进行对等翻译。如在汽车专业英语中,一些基本技术术语如:thermostat(节温器),crankshaft(曲轴),distributor(分电器),hypoid gear(准双曲面齿轮),4WD(四轮驱动)等翻译时可实现英汉对等翻译[5]。

另外,对于说明性医学语篇,应采用直接翻译。因为任何内容或形式的改变都会误导用户,导致严重后果。译者应译出原文每一条信息,注意使用“祛风”、“止痛”、“慎用非处方药”等专业词语和科技语篇中典型的祈使句,同时保留原文标题和各分项的版式,用粗体字突出注意事项,实现与原文的大写字体同样的语用功能[6]。

2.间接翻译:可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取相应的翻译技巧。

(1)词义引申:词义引申即改变原文的字面意义,以适应上下文、逻辑关系及词句搭配上的需要的翻译策略。词义引申时,可从词义转译、词义具体化、词义抽象化、词的搭配四个方面来考虑,达到准确翻译科技词义的目的。为此,译者不但要熟悉原文所涉及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还要通晓词的基本含义和引申含义以及词在特定科技领域中的特定含义。例如:Excessive shaft deflection can be the death of an otherwise well designed machine.(轴的过度弯曲变形能使一台在其他方面都设计得不错的机床报废无用。)句中“death”的词义在当前的语境中得到了引申,译为“报废无用”,更加忠实于原文语意。

(2)转换:转换在科技英语翻译实践中具体体现为词类转换与句子成分的转换。但二者往往交织在一起,不可截然分开。例如:Rockets have found applic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火箭已经用来探索宇宙。)句中名词application和exploration分别转译为动词“用来”和“探索”,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3)增译:增译即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必要的单词、词组、分句或完整句,使译文在语法、语言形式上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并使译文在修辞、语法结构、词义上与原文保持一致。增译在科技英语翻译中比较常见。例如:The best constructor has the least resistance and the poorest the greatest.(最好的导体电阻最小,最差的导体电阻最大。)英语原句在保证读者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增译方法,译文中补充了“导体电阻”一词,准确传达了原意。

(4)省译:省译即翻译时将原文中的某个(些)词不译出来,包括省译冠词、介词、代词、连接词、动词与名词。科技英语翻译实践中,省译较增译更为常见。例如:Evidently semiconductors have a lesser conducting capacity than metals.(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显然比金属差。试比较:显然半导体具有比金属差的导电能力。)科技英语在叙述两种物质的特性比较时,常使用动词have。译时应将英语的形容词译成汉语的谓语,并将have略去不译,使译文简洁晓畅,文约意丰。

(5)编译:编译即译文对原文的切割、加工和整理,以减少译文读者阅读与实际操作无关的资料及猜测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时所付出的处理努力。例如:Is cloning technology becoming the sword of Damocles to human beings?(克隆技术是否正成为人类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剑,无时无刻地威胁着我们的安全呢?)句中巧加释意,引出“达摩克利斯剑”的意义,读来通顺流畅且形象鲜明生动,较好传达出原文信息与文化内涵。

(6)反译:反译即翻译时突破原文形式,采用变换语气的办法处理词句,以使译文合乎汉语规范或修辞要求而不失原意。具体包括:将肯定的译成否定的;将否定的译成肯定的。例如:The central fact of biology, evolution, was not established until modern science had been in existence for over two hundred years.(生物学的主要学说进化论,直到近代科学产生二百多年以后才建立起来。)[7]译文将原文的否定形式改用肯定的句式予以表达,言简意赅。

五、结语

关联理论对科技英语翻译实践具有强大的解释和指导作用,它能够较好地从理论上解决在科技英语翻译实践中碰到的许多疑惑,能从深层次上揭示其内在规律性。根据关联原则,译者在从事科技英语翻译时,应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通过各种交际线索找到源语交际者的真实交际意图,然后通过推理目标语受体的认知环境,选择具有最佳关联性的翻译策略,达到最佳交际效果。基于科技英语文体特征,从关联理论的视域来探讨这些问题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语用翻译的本质,进而有效指导科技英语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Sperber Dan and Deirdre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15-16.

[2]Gutt, 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48.

[3]Wilson, D. And Sperber, D. Representation and relevance. In R.M. Kempson (ed.) Mental Representations: The Interface Between Language and Realit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224.

[4]赵彦春.关联理论与翻译的本质――对翻译缺省问题的关联论解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3):117―121.

篇11

一、白话音译个性足,音形结合作品多

徐志摩生活在时期,并亲身经历了之后的中国文学发展。当时白话文已经取代文言文成为书面语言的主流形式。作为西方文学作品翻译的大师,徐志摩极力主张用白话文而不是文言文翻译西方文学。徐志摩用白话文翻译,将他的西方文学译作正式带入全新的境地。例如,他翻译的布莱尔的《猛虎》,就采用白话的形式,将作品中的老虎描绘成一种虚弱、颓废的老虎,真正展现出原作的情感及力量。译作中,徐志摩用火焰似的眼光、骇人的雄厚、飞腾等现代词汇再现了老虎威猛的原型,这些词汇对当时有着传统国学经历的文人来说算是新奇。徐志摩还节译、转译了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并从文化的视角将其翻译成一种文化现象,真正实现两种语言的转换。例如,徐志摩曾转译英国作家高斯的英译本,翻译法国作家福凯的《涡堤孩》实际上已经是编译了。徐志摩深知汉字属于“形音字”,而英语则属于纯拼音文字,所以中国人很容易见到字形联想到它的意思。例如,当时的康桥现在就翻译为剑桥,康桥给人以健康、优雅的气质,而剑桥一般会让人想到桥的雄伟、气魄等。“翡冷翠”便会让人想到一个美丽的地方“,赛有那拉”是目前对日文“再见”的最美丽的翻译。可见,徐志摩正是通过自己音译、意译相结合的翻译实践,推动着中国乃至世界翻译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早在20世纪20年代,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期间便开始翻译诗歌。此后,他直译了很多西方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多个题材。特别是在其短短三十六岁的生命时间里,他翻译的西方文学作品涵盖绝大多数文体的作品,作者包括三十多位文学大师,如莎士比亚、拜伦、哈代、惠特曼等人。在诗歌方面,《徐志摩诗集》诗集中就收藏有十多个国家三十多位诗人的作品。另外,徐志摩还翻译了德国著名作家福凯的《涡堤孩》,意大利作家邓南哲的《死城》,英国曼斯菲尔德的小说集等等,与其同时代的作家相比,徐志摩翻译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其范围之广,涉及的题材众多是绝无仅有的。此外,令读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徐志摩对翻译名称的处理之成功,最终成为他的“注册商标”。例如,《翡冷翠》便是徐志摩西方文学翻译中的一个专利,他将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翻译为翡冷翠,巧妙融合了中西文学中的意蕴表达,其通过音译的方式,并采用一些形象感很强的文字,实现“音”与“形”相贴近的艺术效果。此外,徐志摩还充分利用自己编辑西方文学作品的机会提倡西方文学的翻译,如他主张用文言文翻译西方诗歌文学。总之,徐志摩的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他还深受西方浪漫主义、唯美主义风格的影响。

二、空灵飘逸译如诗,多元转译添色彩

徐志摩是中国新诗坛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善于创作空灵飘逸的浪漫主义诗歌。然而,他翻译的西方文学作品大部分却是现实主义题材的,从其翻译作品的文体中可以看出其审美价值取向。同时,虽然他翻译的作品绝大多数是现实主义题材,而其中大多数为抒情方面的诗歌,带有浓厚的个人印迹,属于最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徐志摩翻译了曼斯菲尔德的十个短篇小说,斯蒂芬斯的两部长篇小说,赫胥黎的《半天玩儿》等,徐志摩都将它们称为散文写成的诗歌。其实,徐志摩翻译的现实主义小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平凡人物的同情,二是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其中,曼斯菲尔德的小说便属于前一类,她的作品以美著称,有着“狂风骤雨向读者灵魂奔波”,徐志摩也为此深深震撼。自此,曼斯菲尔德便成为徐志摩精神上的感召者,并翻译了她的大量文学作品,并取名为《英国曼斯菲尔德小说集》。林徽因在其《悼志摩》中提到“:志摩是一个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古怪年轻人,他的人格中最精华的是对平凡人的同情,没有一种情感,他不能同情。他对一切弱小的怜爱,他一生都在同情别人而忘记了自己的痛苦。”同样,赫胥黎的《半天玩儿》也是这种风格的作品,其主人公彼得在阳光中独自品味自己的寂寞,这时远处走来了两位华丽的小姐,而她们却不幸地遭到恶狗的侵扰,好心的彼得救了这两位小姐,但他的行为却受到了这两人的鄙视,徐志摩用诗化的语言描述了彼得的心灵,充满着无限的怜悯之情。徐志摩对文艺复兴以来各派的浪漫主义作品均有翻译,他翻译的首部德国浪漫派作家福勾的《温蒂娜》,便是以中古为背景的骑士小说,叙述了一个美丽的妖怪与人类之间的爱情故事,他当时看到这部小说时非常感动,并非常欣赏其文笔结构。20世纪30年代,中华教育基金会推选徐志摩、梁启超、闻一多等人翻译了美国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的《我自己的歌》,这是其参与的第一部有着重要影响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徐志摩翻译笔法的流畅完美,再现了原作动人的情节,如在翻译《曼斯菲尔德》文章时,他就曾引用奥帕尔的一首非常悲观的诗歌,其回忆了家人生前的美好生活变成了虚幻,悲观的诗人无法回避这种幻灭所带来的深刻反响。1924年,泰戈尔访华,徐志摩担任翻译,这次合作使得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都是有着双重文化背景的诗人,他们都具有良好的东方文化修养并羡慕西方文明。徐志摩翻译了泰戈尔在中国的全部演讲,并陪同他一起远赴日本。后来徐志摩还专门赴印度拜访泰戈尔,他翻译的《谢恩》、《园丁集》便是泰戈尔六十多首诗歌中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可见,浪漫主义诗歌的翻译是徐志摩翻译中最得心应手的,同时他的美学色彩的译作更增添了原作的浪漫主义色彩。徐志摩自谦自己的翻译是一朵没有灵魂的假花。徐志摩不懂得意大利语,如果要翻译意大利语方面的文学作品就需要转译原著的作品。例如,邓南哲是意大利著名的诗人、剧作家,他的戏剧摒弃了日常生活的繁杂,在语言上更加追求抒情、优美的风格,能巧妙地借助剧中人物之口来渲染作者所要表达的唯美主义色彩及风格。邓南哲的作品通过英国著名文学家西蒙斯的翻译,扩大了该作品在英国及世界文坛的影响。徐志摩便是通过西蒙斯的译文指导邓南哲的,其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期间,苦于找不到邓南哲的英译本,他曾下决心转移了邓南哲先生最有名的戏剧《死城》的部分内容。四年过后,徐志摩在中山大学图书馆整理旧有资料时偶然发现了这部译作,再次激发了其对这位著名作家的热爱,他曾撰写了《丹农雪乌》这部专门介绍他生平及创作思想的文章,并从唯美主义的观点论述了其所受到的影响。后来,徐志摩又创作了《丹农雪乌的戏剧》对《死城》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诠释,该部作品描写了具有美学色彩的兄妹畸形恋爱,是邓南哲先生的处女作,该作品一直笼罩着某种神秘的忧伤与不安。

作者:赵丹单位:西京学院

篇12

在翻译的文化论之中,归化与异化存在于整个文化系统之中。有归化就有异化,无归化就无异化可言。对一个翻译理论工作者来说,他在提出其中一种翻译倾向的时候,心中必然明白还有另一倾向的存在。孙致礼在《坚持辩证法,树立正确的翻译观》中提出的12种翻译矛盾之中就有归化与异化的辩证统一[1]。

对于归化与异化,是不是用足够的论据证明其中一方更合理,更科学或更实用,就可以平息这长久的争端呢?不然。无数的理论论据和实践论据都可以说明归化与异化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里都具有实用性和合理性。用一种中立的、客观的学术眼光来审视,我们会意识到归化与异化是离不开它们的使用环境(即层次)的,离开具体语境谈论归化与异化,它们之间就不是在相同的水平线上做对比。因而是没有意义的对比。

二、归化与异化探究

1.存在文化与语言两个层次上的矛盾

在翻译研究之中,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翻译起源于具体的语言操作。离开两种语言谈翻译是空洞和荒谬的。语言的转换技巧是翻译之本,任何的理论争鸣都必须给目的语和源语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语言的操作探讨而不能从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去思考,这一研究方式又注定成果不大。

“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两种语言之外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都对翻译活动和翻译的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2]。翻译存在着文化与文本双层的矛盾。在文化层面,归化异化的争论在于要不要引入异语文化,要不要如实传递异语的文化形象,要不要输入异语的思维方式。在文本层面,焦点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方式来翻译,是不是硬译,是不是取文化形象而舍语言结构,是不是阻断源语文化成分等等。论证归化与异化何去何从,必须首先承认这两个层次。混淆两个层面的矛盾,翻译研究就是无的放矢。

2.坚持异化:文学翻译的文化传递功能

笔者认为,归化与异化的理论可以从微观语言和宏观文化两个层面得到恰当的定位。文化是倾向性的定位,采取归化或异化直接影响到所有翻译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读者的感受。玛丽·斯内尔·霍恩比(MarySnell–Hornby)建议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学者们抛弃他们的“唯科学主义”态度,把文化(culture)而不是文本(text)作为翻译的单位(atranslationunit),把文化研究纳入到翻译研究中来[3]。文化异化是用一种与众不同的别国的表达法,给读者一种新颖的冲击,让读者置身于奇异的文化氛围之中。简言之,异化就是让读者体验陌生,以便可以接触异国文化。归化则是通过译者的修改,抹去文本表达的源语表达方式,通过对翻译的支配,将异国的文化改头换面或祛除。文学文本是各种文化的凝结,文学是关于人的东西。本国的读者阅读本土的文学作品,可以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对于异文化的民族,阅读文本也是体验新文化的捷径。当今的世界已经变成地球村,伴随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前进,各国各民族的交往不断增加。世界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在这种语境下,翻译应该为整个社会的进步服务,促进各民族了解和尊重别族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共存和共同繁荣。正因为如此,文学翻译在文化这个宏观层次必须坚持异化。例如中国古诗之中蕴涵的古典文化精华,在西方文化之中没有对应,就必须异化,才能保持译文的原汁原味。3.归化与异化杂合:语言操作上的翻译策略

“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不仅是不矛盾的(此处指一元存在,即不可调和。作者注)而且是互为补充的。文化移植需要多种方法和模式,应用翻译的目的论理论,对翻译中涉及的各种因素作综合分析,既可以采用异化的原则和方法,也可以采用归化的原则和方法……重要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文化意识,即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异同”[4]。语言翻译应该服务于文化翻译。异化的文化翻译必须贯彻于具体的语言符号的转换之中。这是翻译的基础,是它的微观层次,它需要翻译者更多的技巧和艺术把握的分寸感。即便是为了异化而保留源语的表达方式,翻译者也不能够机械照搬照套。既要尽量保留源语文化的成分,又要让异国的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在这个过程之中,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在这个层面,不能严格区分异化与归化。作为语言操作方式的这两种方法,在任何的翻译之中必须得到集合,混杂和并列。一定程度上说,在语言本身讨论异化归化是没有意义的。根据李运兴的语篇翻译引论,文学语篇是一个交际的单位,功能是负责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因此从语篇的角度来说,应该异化。语篇是分层次的。决策级(strategicdecisionmakingranks)包括篇章,次篇章和句群。在此,异化是目的和归宿。操作级(operationalranks)包括大量的信息单元——句,小句,词组和词。通过对英汉翻译操作层次的对比,我们发现有不完全的对应关系。对于其中的文化成分和文化形象的翻译,作者总结出四种模式:

(1)文化直入(thego-aheadmodel)

(2)文化阻断(theblockmodel)

(3)文化诠释(theannotationmodel)

(4)文化融合(theintegrationmodel)

(5)文化归化(theadaptationmodel)[5]

篇13

格式

首先,【感谢家人】

其次,【感谢导师】

最后,【感谢院系各位老师和领导】

还有,【感谢一起学习的同学最后,再一次对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表示最真诚的谢意!】

致谢的篇幅

一般致谢写半页多的的word就行。上面的只有2句话,未免太过简短。

致谢要写什么?

首先是在学习阶段的工作总结,然后是感谢有哪些老师,哪些同学帮助过你,你在他们的帮助下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和成长。最后希望你们写上自己的父母、亲友。没有别人的帮助,没有你的亲身父母是没有今天的成就的。

论文致谢的用词

用自己的话,不要抄,就是最好的致谢语。

大家都有种感受,如果别人真心跟你谈话,虽然用词不是那么精美,但是能有种很实在的感觉。对,我们的致谢也需要这么写。

范文展示

在此论文完成之际,首先,感谢我的导师毕振强主任医师在我硕士研究课题的设计、实施和论文撰写过程中对我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他对科研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更加有信心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工作中去。我的另一位指导导师王志强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他们不仅支持我的研究工作,也关心我的生活。两位导师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勤奋的工作作风,我会牢记终生,它将一直激励着我将来更好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位领导的支持。特别感谢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的王显军所长、王玫所长给我的大力支持和无私的帮助。同时,还要感谢其它老师的热情帮助,使我的博士毕业论文课题在那里能够得到很好的完成。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本教研室王束玫老师、姜宝法老师、贾崇奇老师、贾存显老师的热忱指导和无私帮助,使我深受感动和启发,在此,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