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等教育大学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等教育大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等教育大学论文

篇1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内涵

所谓就业价值取向,笔者认为即是指大学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对就业的理想、目的、要求、方向、意义、空间、范围等多种要素所构成的统一体的根本看法、态度和信念,它只有在就业过程中才能具体体现出来,是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就业方向所持有的一种基本观点和价值判断,也是在其特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的对自己所选择行业和未来发展定位的一个初步了解和辨识。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己的就业情况,如何树立正确积极的就业价值取向即显得尤为重要。正确积极的就业价值取向,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为之奋斗。相反,不合理的就业价值取向,则会使大学生无法规划出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业理想,从而无法做出合理的人生规划,在就业道路上不断受挫,以致总是徘徊在就业与择业周而复始的迂回道路上。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也逐步趋于完善。就业不再由国家安排,而是由大学生主动投身到就业市场,与用人单位面对面,真正实现“双向选择”的就业途径。随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总体人数不断攀升,在就业市场中的比例也日益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竞争上岗的局面屡见不鲜。这就使得大学生在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不断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了解就业形势、平和就业心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在就业市场中赢得主动地位。这一阶段大学生“自主择业”,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观点普遍占据了就业市场,大学生不再把就业方向局限于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而更多地涉猎金融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各行各业。另外,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迫于就业压力,以及鉴于就业岗位与自己人生定位、自我价值实现的矛盾等诸多因素的考虑,一部分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其中一部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已初见成效,这也为社会所逐渐接受和认可。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特点

1.市场性特点。通过市场实现就业已成为大学毕生择业和就业的主流。在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下,大学毕业生通过招聘会、网络招聘信息、校企宣讲见面会等多种方法和途径,主动进入人才市场,积极择业、就业、创业,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市场性特点。2.竞争性特点。竞争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产物,有市场就有竞争。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并立于不败地位,就必须以过硬的基本功武装自己,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注重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职业素质技能的增强,形成积极、健康、优秀的人格品质,把竞争看作一种不断提升自己的动力,培养开拓进取精神。3.能力性特点。当代大学生已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他们更加注重的是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所谓的能力涵盖面十分广泛,它既包括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基本技能(即学习能力),也包括大学生自我认识和对他认识的能力、思维能力、表现能力、行为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等诸多方面。因此,这也正体现了“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能力性特点。4.学历性特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就业岗位需要有学历、有知识的人才,在一些大型的招聘会上,很多用人单位都明确要求应聘者需“具有本科或硕士以上学历,具有一年(或几年)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这体现了“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学历性特点。5.职业平等性特点。随着“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轨,大学生和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由过去的“供不应求”转化为“供大于求”,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选择也放低了姿态,不再一味地要求专业对口、工资福利待遇丰厚等,而更多注重能够发挥自身特长、展现自身才能、实践自我人生价值的岗位。这充分体现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观点和态度上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职业平等性特点。6.自主创业性特点。近来网络媒体报道较多的大学生创业的事例频频见诸报端。大学生自主创业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大学毕业生那种“天之骄子”的思想,体现了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国家和社会也重视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使更多的拥有创业梦想的有为青年不断加入进来,在创业道路上挑战自我、实现自我。这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自主创业性特点。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自身的主观特性、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

(一)大学生自身主观特性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

在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诸多因素中,大学生自身的主观特性显得尤为突出。多数大学生经过十多年寒窗苦读,都希望得到一份理想中的、满意的工作。而如今的高等教育已不再是过去的“精英化”教育,“大众化”教育的概念需要当代大学生去重新审视,并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它。大学生需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正确认识自我,调整就业期望值,把握好自己的定位,积极主动地去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竞争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失败。

(二)家庭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

家庭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环境,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小的社会载体。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择业、就业等各方面都或多或少地折射出其家庭的影子,家庭的影响早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中去。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父母既希望子女轻松快乐地度过一生,又矛盾地希望子女能够有所作为、出人头地,父母的期望值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要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家庭成员首先要身先士卒,淡化名誉利益,抛开享受思想,而更多的是要考虑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为子女做出榜样,这样才能在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观念中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

(三)高校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

高校是大学生孕育的摇篮,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离不开高校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招生规模和毕业生的总人数出现逐年递增态势,然而“精英化”的教育理念却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所谓“大众化”教育下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仍然面临书本知识扎实、综合素质及能力欠缺的尴尬局面。因此,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应是更多地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并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及综合素质。在积极开展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高校还应对大学生进行合理必要的就业指导,使大学生能够在了解和认知社会的过程中,结合自身能力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社会价值,从而真正起到高校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的引导作用。

篇2

1.提升了参赛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对于参与各项学科竞赛的大学生而言,参赛中与各界人士接触、按照赛制完成竞赛任务的过程,都是对大学生校园理论知识学习生活的有利补充,有效丰富了在校大学生的人生阅历,提升了“象牙塔”内的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2.锻炼了参赛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目前的各项赛事均为团队参赛形式,要求参赛者自己组织团队、管理团队,最后以团队成绩论胜负。学科竞赛团队在协作中会经历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并领悟问题等一系列过程,而这一过程能够有效地锻炼参赛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检验了参赛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学科竞赛的本质是检验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参与大赛的学生,在组织方的设计中,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完成大赛指定的任务。通过参加比赛,大学生有效检验了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运用能力。

(二)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存的问题

1.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动机过于功利

在与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的重点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学生们参赛的动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获得成绩绩点的加分,以争取研究生的保送名额或者是获取奖学金;其二是获得一定的资历,以增加个人简历的分量,为毕业时寻找合适的工作奠定好基础;其三是认为大赛实践性非常强,可以真正地在实践中学习并检验已经学习到的知识,相对于平时有些“隔靴搔痒”的理论教学,学科竞赛的趣味性更强,因此选择参赛。从这一重点访谈的结论可以看出,大多数参赛者的动机中均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学科竞赛与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功利性目标之间并不矛盾,但参赛动机过于功利,使得大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忽视了自身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更难以引导大学生科学利用参赛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

2.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过程多显仓促

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发现,多数参与海南各项旅游相关学科竞赛的学生在参赛过程中都具有集中投入的特征。比赛活动筹备环节相对简单,时间较短,往往一个月就结束,甚至有些比赛一周就需要提交参赛作品。而在校大学生一般均有自己的课程安排,在参赛过程中,学生们往往全力以赴,挑灯夜战、请假缺课的学生比比皆是,甚至有学生参赛小组在校外租房熬通宵完成参赛任务的现象。这样的竞赛过程,对于组织者与参赛者而言,都略显仓促,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自然也使得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3.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保障相对缺乏

目前,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多为个人行为,各项保障相对缺乏,对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学生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缺乏保护机制;其次,学生参赛过程中的教师指导相对缺乏。

二、海南旅游高等教育中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分析

随着海南旅游高等教育中各级学科竞赛的不断发展,如何以学科竞赛有效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竞赛组织者、高校管理者需要探索相关制度的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人才素质的提升。

(一)健全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动力机制

1.竞赛组织者强化赛事品牌理念

以赛事品牌激发参与者的内在参与动力不同的学科竞赛,应该吸引不同的参赛人群,关注参赛者不同的实践能力,这便是学科竞赛的定位。随着学科竞赛的增多,大学生的选择也会增多,只有强化赛事的品牌理念,对赛事进行品牌定位,并采取有效的传播手段,让潜在参与者知晓、了解、认同赛事的品牌,以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这一制度的创新使得参赛大学生在选择学科竞赛时,不仅仅可以看到参赛的外部功利性收获,更能够看到赛事的特征以及带给参赛者能力提升方面的收获等全面信息,这样,参赛者的内在参与动力才得以充分的激发。

2.高校管理者强化学科竞赛引导

以教育管理引导参与者的外在参与动力在目前的高校管理制度中,多数海南旅游高等院校均制定了学科竞赛管理制度,在制度中明确了学生在各级学科竞赛中获奖后所能获得的奖励,除了这一制度的制定外,鲜有高校对学科竞赛进行有意识的引导。高校可以通过相应考核指标的确立,在学科竞赛结果的基础上,加上对学生各项实践能力培养的指标,以教育与管理制度,引导参与者在参加大赛时对学校强调的实践能力指标予以关注,并引导大学生完成实践大赛的功利性目标,使其更能体现出教学者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规范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组织机制

1.学科竞赛与高校实践教学相结合

纳入培养计划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是利用社会资源,实现人才培养多方共赢的良好模式,但由于目前未能纳入高校的培养计划,往往与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相冲突,使参赛大学生很难兼顾参赛的投入与正常教学秩序的遵守。高校管理者可以探索实施培养计划制度的创新,将学科竞赛环节纳入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并设置一定的学分。留出特定的时间段,专门设置学科竞赛环节,鼓励、支持大学生参与相关的学科竞赛。这样既能提高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又能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

2.竞赛指导与教师工作量挂钩

纳入工作量统计在目前的学科竞赛组织中,除部分国家级学科竞赛外,教师的竞赛指导工作往往都是自愿、不计入工作量的。实际上,学科竞赛的指导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指导,更应关注参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这无疑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将学科竞赛纳入培养计划后,竞赛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应该纳入工作量统计,以有效保证教师相关工作的开展,使其以优质的指导引导大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的行为。

(三)完善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保障机制

1.积极探索专利申请指导机制

学科竞赛的组织者应该强化专利意识,担负起对参赛选手作品知识产权的保护责任。可以积极探索专利申请指导机制,从信息提供、工作指导、申请便利等方面发挥出组织者的作用,为参赛选手的专利申请工作提供引导与保障,以此有效保护参赛选手知识产权。此外,学科竞赛的组织者还可以与参赛选手共同申请专利,实现优势互补,以有效促进知识产权的使用。

2.主动提供企业导师指导机制

学科竞赛的指导不仅要依托校方,更应关注企业导师的指导,实际上,与企业导师的接触,将成为促进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升的有效保障之一。秉着社会营销的理念,竞赛组织者应该致力于自身社会价值的提升,主动提供企业导师指导机制,以有效完善大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的指导。与此同时,这种指导也将最终促进竞赛组织者竞赛任务的完成,更好地实现竞赛组织者自身的利益。

篇3

2.教学课时、内容等存在不合理现象

接受成人教育的不少学生基础较差或已经淡忘,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对吃力。另外由于电大成人教育以函授、网络教育、电视教学等形式为主,数学教学的面授课时相对较少,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全面接受知识,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却没有减少。这样就导致教师一节课不得不讲授几个课时的内容,这对教师以及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些本身基础就差的学生很难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掌握数学知识,更谈不上掌握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3.电大成人教育高等数学教学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电大成人教育已被人们广泛地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电大成人教育,使得电大成人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渐地增多。然而,整体而言,电大成人教育学生的增长率远远高于电大成人的教师的增长率,导致教师教学压力较大。由于高等数学是电大成人教育教学的公共基础课程,对主讲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教师能够系统化地讲解相关内容,还要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做到生动、有趣、严谨、自然,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就现在电大成人教育院校师资力量来说已经很难满足多个方面的具体要求,这就给高等数学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探索电大成人教育高等数学教学的措施

针对电大成人教育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具体的优化措施需要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措施如下:

1.电大成人教育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优化措施

在教学内容方面,具体的优化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简化教学难点。在电大成人教育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专业特点,充分研究课程要求,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将新旧知识链接作为教学的关键,减轻教学的负担,排除教学难点。

②针对现阶段电大成人教育高等数学教学重理论轻实际应用的现象,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该赋予其更多的时代性。如今数学理论以及数学方法已经渗透到包括信息、航天科技等新兴高科技领域在内的各个领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开设不同的教学窗口,选用合理的教材,在讲解具体章节的过程中,可以延伸到某一章节相关的知识。如函数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求极限的函数,包括单利、复利、人口模型等。对这些教学内容的调整,不仅能够巩固理论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观点和能力。

③开设数学实验课。教师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把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用形象的作图和动画表示出来,并将一些复杂的计算问题安排在实验课上,这样既能节省上课时间,又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所学的知识。高等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分析的能力。

2.电大成人教育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优化措施

在电大成人教育高等数学授课教学方法方面,具体的优化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突破传统数学教学思想的束缚,探究多元化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除了对必要的基础知识讲解外,还应适当地增加学生自习课、问题式教学法等。在学习方法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提炼有用的知识,提出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②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理念与设备,充实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板书与讲授相结合的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只注重对数学知识、定理等的讲解,而忽略了对课堂气氛的把握,这样很容易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枯燥,从而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消弱,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作用,丰富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电大成人教育院校还应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聘用更多的优秀教师,并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力度,优化教师结构。

篇4

大学文化的界定

“大学文化是文化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结构层次上看,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层次。”[1]因此,大学文化是由其主体“大学人”在学习、整理、传承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的以校园环境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所形成的各种独特的校园物质建筑、制度建设、精神文明等一切财富,因此,大学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大学师生的行为模式。同时,在大学师生的传承与创新中,大学文化也在不断生成、变化,并被它的师生所尊崇、学习、继承和完善。 总之,“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人文品格和价值理念,它内化于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学术品位,外显于大学的制度规范、行为方式和物质条件。作为大学的灵魂,大学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大学发展方向,是大学提升办学水平和特色发展的内在支撑。”[2]

提升大学文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作用

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文化理念,提升大学文化将有助于高校师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办学理念、提高学术品位,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1.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大学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源泉,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有效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与现代优秀文化的结晶,是集多元良性文化价值观念于一体的先进理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明确指向灯。因此,大学文化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目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不断保持自身先进性,推进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在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文化作为高校发展的基石与助推器,是国际化中各色各样不同教育方式与理念的界标,提升大学文化将更加坚定高校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使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代表并引领世界先进文化方向。

2.提升国际化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大学文化的一种重要内显方式,是指在学校长期的历史积淀、理性思考及实践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是学校发展之根本。教育国际化最根本的就是教育理念的国际化,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个体发展,同时要加强专业设置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以及校园环境等国际化。大学文化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就是要加强课程设置、制度建设,立足于国际视野,增强特色意识、精品意识,建设国际化精品课程、增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互派教师访学、授课,营造有特色的中西文化融合的校园氛围,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双向交流模式,最终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国际交际的现代应用型国际人才为主要目标。

3.提高国际化学术品位

学术是大学的内在价值要求,学术品位也是大学文化重要的体现形式之一。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大学师生需要有高品位的学术思想,才能有参与国际学术论坛与研究活动的资本。提升大学文化就是要营造学术自由氛围,积极鼓励各种学术社团的组建,提倡师生在论坛活动中各抒己见,自由发挥对国际国内各种事件、思潮的观点,催发各种想法与理念生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各种学术思想争奇斗艳,百花齐放。提升大学文化就是要创建学术活动平台,提供学术活动空间,要引进也要送出,使国际国内著名学者走进大学带来最先进的学术理念,也要派出不同年龄、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访学、研讨;学校要举办不同形式的、不同领域的学术报告,以学术推动教学,以教学促进学术,使高等教育学术品位得到提高。

大学文化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趋同化。中国高等院校自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招生规模扩张、校区规模扩大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时间,高等教育全民化得到了普遍提高,校园建设得到很大改善,但是这种扩张与扩大的表层变化远远大于其文化本质的变化。大学文化的不同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方面,更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国内院校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就是简单的趋同——扩招、扩建,并且在制度建设、课程增设方面简单模仿,真正的大学精神文化未得到较高层次的提升。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很多高校在凸显办学特色,体现文化优势等方面的不足就显现了出来。

2.庸俗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求文化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同步,但是,大学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思想等一些因素制约了其创造活力。大学的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创造自由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大学文化引领社会文化适得其反,遭到社会文化“绑架”,出现了社会上流行的官僚作风、造假剽窃等不良习气。因此,当今的大学文化不能鲜明体现其独特的思维、辨识和创新能力,并因其文化底蕴不足,在引领社会风尚、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独立思考、勇于批判等方面表现出较多弱势,长此以往,大学文化将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庸俗化,即丧失本源文化,向他源文化靠拢。

3.简单化。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文化建设简单化一方面体现在其以教学服务为主,脱离社会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体现在未将“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有机融合。大学的功能主要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而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为服务社会,所以高校文化建设目标需与社会适用紧密相结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实用型人才,创造更多适用于社会的文化成果。其次,目前,各高校基本处于教育国际化的摸索阶段,未形成自己独特的国际化发展模式,要么简单照搬,要么全盘否定,这都不利于高校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全球化取代本土化只能导致中国教育文化特征的丧失;反之,强调教育的本土化,排斥外来教育的影响,也会滋长另一种形式的民族主义情绪。”[5]所以,高校须在有机整合“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前提下,加强社会实用型文化产品的推出,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如何提升大学文化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标准问题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学者喜多村和之先生的三个标准: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通用性是指本国的文化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文化中是否被承认、接收和理解;交流性是指为活跃不同国籍、民族、文化间人们的交流、交涉是否确立了接触的规则;开放性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制度和意识上是否站在本国立场上将别国文化接收到自己的机构内。”[3]通过被诸多学者认可的喜多村和之先生的这三个国际化标准不难发现,高等教育是否国际化很大程度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被国际认可的程度、一个国家是否可以接受异文化、是否可以在不同文化中交流。因此,在新时期,各高校须加强大学文化的开放度与包容度,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崇高使命出发,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

1.大学文化的传承功能与批判思维相结合

大学的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为文化传承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一代又一代大学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是文化传承的必备基础。大学文化的传承过程同时也是扬弃过程,既针对传统文化也针对外来文化。

在当今,国际化对于大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国际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大学之间可以进行广泛、自由的学术交流,以此推动大学优势和特色的进一步彰显,促进办学观念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创新机制的完善,但是在国际化的大潮中不免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也无法排除“丧失自我”的危险。面对美国等国家“强势文化”的冲击,中国的年轻学子们不免会有自叹弗如的感慨。王智平先生曾说,“全球化浪潮在本质上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引导和推动的,他们是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要制订者,他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实行‘文化侵略’,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使其文化处于强势文化的地位。”[4]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的育人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一定要引导教育大学生提高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着力开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和制度的研究与学习,批判地接受外来文化。

2.大学文化的创新功能与科教兴国战略相联系

大学是各种新思想、新创作、新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这种创新主要包括原创新和再创新。在学术界“剽窃”成风的当今,大学应该重振旗鼓,引领风尚,尤其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为加大高等院校国际竞争力,大学必须加大“原创”力度,不断有新的科研成果可以应用到社会的发展中来。这里的“再创新”是指借鉴不同文化进行整合,形成适合自己发展、有特色的文化模式。国际化的大学必须要有开放的思维,但是开放并非失去自我,而是吸取各国优秀大学文化,进行文化资源的消化吸收与集成创新。

3.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与服务功能相辅相成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国际背景下,中国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在健康积极的主流文化下,不乏有功利的、享乐的、消极的腐朽思想存在。大学作为求真育人的最坚定的阵地,应该严保自己的操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通过文化讲座、培训、展览等多种方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大学文化应加强其国际化办学理念,提高其国际化学术品位,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用中国文化服务于世界。

总之,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提升大学文化意义非凡。虽然各高校在国际化摸索前行中,不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弊端显现,但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大学文化作为先进文化代表一定会继承传统、不断创新,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国际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孙雷.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文化透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39.

[2]钟秉林,赵应生.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9):14-17.

[3]刘红.高等教育国际化[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138.

篇5

1984年,厦门大学获得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截止到2014年恰好走过了30年的历程。学位论文是传播学科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普及学科知识的重要资料,统计分析一个学科以往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勾勒出该学科发展的历程,明确该学科未来的研究方向,促进研究者更好地把握该学科的研究重点。而且,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水平高,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较高水平,其涉及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对高等教育学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二、选题概况

以高等教育学实力最强的14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其中拥有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2所(厦门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师范类院校8所(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综合类院校4所(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这14所高校均拥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较高水平。

选取“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网络检索,学科专业名称为“高等教育学”,检索时间段为“2010-2014年”,学位为“硕士学位论文”,以这14所高校为学位授予单位,经过两个论文库的比对和筛选,去除重复的论文篇数,检索出共1056篇硕士学位论文,其收录情况如表1所示。

在所选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作者最后入学时间是2011年,该年全国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16个。其中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近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数量为0,因而本研究未对这两所高校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

三、选题领域分析

将所选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领域分析,所借鉴和参考的理论或分类标准如下。一是李秉德先生的教学七要素说,即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教师等七个要素。如,高校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高校课程教学和科研是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二是参照《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关于高等教育学杂志的分类标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基本理论、教育体制与结构、教育经济与财政、院校研究、民办与职业高等教育、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程理论与教学改革、学生工作与学生事务、教育学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史、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等基本栏目。三是受陈学飞分类方法的启发,并借鉴赵苁蓉有关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的划分法,对1056篇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主题分析,得到如下分类结果及主题释义表。

原则上每篇论文只统计到一个主题中,如果研究内容涉及两个主题,则以比重较大的主题为准。

按照本研究的统计标准,对近10年刊载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进行数量统计,并按照数量多少进行排列,刊载论文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见下表。

第一类是大于10%的主题,有高校课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研究,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和高校管理研究,总计比例为51%,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都在100篇以上;

第二类是大于5%而小于10%的主题,有高校学生研究、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和高等教育评价研究,总计比例为38%;

第三类主题的研究比例低于5%,分别是高校教师研究、高等教育史研究及其他方面研究,总计比例为11%。

通过对CNKI和万方论文库数据库中有关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分析,可以明晰当今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重点所在,为今后硕士研究生选题提供一定参考。

篇6

由于CSSCI数据库最早回溯到1998年,因此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中下载1998-2012年间《江苏高教》刊载的所有论文,共计4404篇。本文中的相关数据,除表3中的高频被引论文来自CNKI数据库以外,其余均是根据这4404篇文献统计而来。

2.计量软件

本文所用的是由美国费城德雷克塞尔大学的陈超美博士开发的基于JAVA平台的知识图谱工具软件CiteSpace,此软件是适用于动态、多元、分时的复杂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软件[1]。由于语言编码的不同,CiteSpace在处理中文数据时存在一些障碍,因此先通过自编计算机程序将中文数据库中下载的文献格式转换为CiteSpace软件识别的ISI文本格式,再运用CiteSpace对关键词共现、作者合作、机构合作、文献共被引等情况进行分析。

3.载文总量

从载文量来看,1998-2012年期间《江苏高教》的载文总量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98-2006年期间的载文量呈稳定上升态势,由1998年的187篇增长到2006年的365篇;2006年至2012年该刊载文量处于数量较多且相对稳定的状态,总量在350篇左右,其中2008年的载文量最高,达379篇,这说明该刊吸引了大量学者提供优质稿源。

二、关键词共现与研究热点及趋势

关键词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分析,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和判断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江苏高教》刊载的所有论文进行了共现统计。据统计,1998-2012年期间共有10537个关键词,其中出现20次以上的有80个,出现50次以上的有17个。不重复的关键词数量庞大,说明该刊关注的问题和领域分布较为广泛;然而统计出现了几十个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又说明该刊对若干话题的成果进行了集中呈现,也可以理解为该刊关注的热点主题。

1.高频关键词揭示的研究热点

表1表明,“高等教育”(619)是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其次,“高校”(468)、“大学生”(335)、“高等学校”(210)三个关键词的出现频率也相对较高,这些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主要反映的是该期刊所属学科,充分表明《江苏高教》所刊载论文的研究内容具有很强的聚焦性,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刊物的学科专业特色十分明显。除此之外,“素质教育”、“教育改革”、“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关键词出现频率也较高,这主要说明了在这一阶段该刊关注的具体热点问题。总体来看,这些高频关键词可以聚为五类: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质量、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和高校管理。(1)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这一聚类中包括了“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学科建设”、“科学发展观”、“管理体制”等关键词,包含了教育改革的内容、方式、理念等一系列研究的科学论文。高校应该以科学发展观和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1998年以来,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大,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大众化不仅是教育规模的变化,也引起了体制、制度、机制、理念、教学等各个方面的变革。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在我国出现不过百年左右,百年中各个历史阶段都有明显的“变革”特征,尤其是近十几年高等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特征更加明显,改革发展期往往也是问题凸显期。从词频和聚类来看,《江苏高教》对于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给以了高度关注。(2)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和永恒追求,有质量的高等教育才是我们恒久的目标[3]。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质量问题随着数量的膨胀而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4]。近年来高等教育质量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1999年扩招后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到来,学生数量迅速增长以及社会对教育服务质量的诉求,引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普遍关注。学者对教育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指标、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评估、教学质量、高等教育保障等几方面。(3)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原生,始终都是大学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人才培养这一聚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德育、“道德教育”、”“创业教育”、“创新能力”、“创新”、“研究生教育”等,这表明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校德育问题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研究热点。对于高校德育问题,有些学者对传统德育模式下的德育实效提出了质疑。其实,这些德育模式及其表现出来的弊端归根到底就是在德育过程中忽视作为道德主体———人的存在[5]。人才培养主题当中“研究生”这一关键词独立显示出来,说明研究生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规律、问题与目标,这一阶段学界对研究生教育也给予了专门关注。进入人才培养主题聚类的关键词还有“教师”和“高校教师”,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任何忽略教师队伍建设、不能对教师进行有效激励与导向的制度与政策都将被证明是愚蠢的。(4)高校管理。高校管理这一聚类中包括“管理体制”、“教学管理”、“教育管理”、“校园文化”、“大学文化”等关键词。体制改革属于保障性改革,体制改革要通过教学、科研改革才有现实意义[6]。其次,教学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居于中心地位,因为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最后,文化建设在高校管理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迫切需要新的文化模式来适应这些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的需要[7]。“文化比制度更根本,文化孕育制度,文化养育制度。”[8](5)高职教育专题。据统计,1998-2012年间《江苏高教》中出现的高频关键词包括“高职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其出现频次分别为45次和41次,这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江苏高教》和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以潘懋元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对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同时,也有学者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十多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的数量、主题和作者队伍等情况进行了分析[9]。

2.突现关键词揭示的研究趋势

突现度较高的关键词往往是反映时代特征的关键词,这些主题脱颖而出也显示了该刊与时俱进的特点。在统计的《江苏高教》近年突现关键词中,“高职院校”的突现度高达11.31,“高职教育”的突现度达5.30,突现度均较高,这表明高等职业教育也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趋势之一。着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并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定位、办学方针、办学模式、评价指标等方面现在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学者对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出了质疑。所以,高职教育成为我国学界的研究热点和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趋势也就不足为奇了。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科技创新问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学者主要对创新人才的相关概念界定、政府以及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支持措施、培养模式与方法等角度进行研究”[10],这对于制定科学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与此同时,与创新人才培养密切相关是高校对创业教育的日益重视。创业教育之所以引起社会和高校的普遍关注与其发挥的重要作用息息相关,开展创业教育不仅可以扩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同时对实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促进生产力的转换以及实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科学命题,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项任务之一,此后关于和谐校园建设的研究也应运而生,其内容主要涉及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建设的关键要素、如何建设以及建设和谐大学的意义等方面。

篇7

 

一、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特点分析

 

(一)学生的来源与知识层次分析

 

随着继续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成高报考条件的放 宽,学生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根据西南林业大学 成人高等教育贵州分院的统计分析,成高学生由过 去单一的中专以上学历、在职业务或管理骨干转变 为在职业务骨干(具有助理工程师职称以上)、管理 骨干(部门负责人)或普通职工;具有高中或相当 于高中文化程度的技术工人;社会青年;中专或技校 毕业生;村社管理人员等共同组成的复杂体系,所 占比例分别为 28.5°%、47。%、10.5°%、4。% 和 10%。 成份的复杂导致学生知识层次参差不齐。其中,技 术工人中具有高中学历层次仅占11.5%,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技术工人占88.5%。在职业务或管理 骨干、在职职工参加工作时间较长,具备一定的文 化基础和实践经验,吸收新知识的系统能力较强; 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技术工人,专业 实践经验丰富,但文化基础薄弱,理论知识欠缺, 综合学习能力较差;社会青年以及中专或技校毕业 生等知识面窄,缺乏专业实践经验,但学习能力高 于技术工人。

 

(二) 年龄结构分析

 

近年来,由于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国家对生态环 境的重视,国营林场由差额或自负盈亏单位逐步转 化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加之大部分林业系统 单位就业门槛较高(大部分要求本科以上),西南林 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的涉林专业在贵州呈现年龄结 构偏大的现象。

 

(三) 学习动机分析

 

成人大学生,学习心理比较复杂。在职的是因 职称、职务、工资等问题出现困难,甚至是为了避 免“下岗”而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学习,学到足以维 持生计的知识和本领,以便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显 示自己的实力,赢得社会、企业、家庭的认可。高 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由于经济转型和人才市场 变化的影响,专业思想比较浓厚,学习内容要求务 实,迫切希望学到行业急需、人才市场短缺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找到工作, 获得社会的认同。此外,由于近年来国家实行大学 生村官制度,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部 分在任的村社干部有了危机感,因而参加成人高等 教育学习。

 

二、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一) 主观认识不够

 

学生对论文写作的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高。 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识。 这种心态制约了论文质量的提升。加之长期以来, 成人高等教育的毕业论文工作基本是照搬全日制高 等教育的传统标准和模式,针对性不强,导致部分 学生畏惧心理凸显,难以激发写作兴趣,甚至出现 毕业论文抄袭、下载或请人写作的现象。

 

(二) 知识结构系统性弱

 

成人学生经过实际工作,知识的运用和技术的 选择上有了明确倾向性,也就是工作中常用的知识 和技术熟悉、熟练,不用的生疏甚至遗忘,知识呈 点式或间隔状态分布。由于本身的基础知识不扎实, 知识结构不合理,运用能力不强,导致论文写作时 很难将系统性的问题表述清楚。根据多年的统计分 析,65%的学员论文存在结构混乱、逻辑不严谨、 条理不清楚等问题。

 

(三) 实践性和技能性突出,理论水平不够

 

成人学生在研究和撰写论文中,表现出个体实

 

践技能性突出的环节准确透彻、论证严密,而不熟 悉的环节显得脆弱,论文忽深忽浅,知识运用不在 同一层面上,削弱了学术论文的特性。据统计分析, 有55°%左右的论文存在口语过多、专业性表述不 清、参考文献引用欠缺等问题。

 

(四) 毕业论文教学与指导不力

 

由于学生本身文化基础薄弱、专业理论水平不 高,加之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均安排在最后一个学 期,课时较少,以及教师在讲解时往往只从自己的 专业角度进行分析和引导,难以与学生的工作实践 及其专长有效对接,导致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 感,无法有效达到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目的。

 

(五) 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不到位

 

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教学管理部门联 合指导教师来共同实施的,从选题到收集资料、做 实验、做调查,到论文的开题、撰写、修改、评阅 直至毕业答辩,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流 程规范,不能马虎从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 些环节和流程都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教学管理部门 更多地关注最后的结果,却忽视了对于决定论文成 败关键的中间环节的管理。管理部门的过程管理不 到位,毕业论文的程序和环节就不可避免地或多或 少流于形式,自然影响其质量水平。

 

三、根据成人学生特点,提高论文写作质量的 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

 

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是对其综 合素质和能力的整体评估,是获取毕业证的前提条 件之一,还是在工作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所形成 的能力进行实践的基础。其次,指导教师必须提高 对论文指导工作的认识,应结合成人大学生的特点 和基本情况积极有效地进行论文指导,这是全面提 高毕业论文的关键。最后,教学管理部门的认识提 高是论文整体质量能否提高的保证。因此,需加强 对毕业论文工作的领导,把毕业论文工作提高到与 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并重的地位,真正认识到毕业论 文在整个教学系统中的重要性。

 

(二) 创新论文评价模式

 

研究表明,成人学习者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较 丰富,职业性特点突出,专业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动手能力较强,但工作、家庭压力重。因此,必须 根据其学习特点,认真总结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以成人大学生工作实际为基 础,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结合为主 要内容,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适应成人大 学生的学习特点。

 

(三) 改革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据统计,2008年以来,有85%左右来自于生 产一线的学生从未写过专业论文,不知道论文的格 式、基本要求和标准等。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应改 革教学计划安排,将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由最后一个 学期提到第三学期进行,便于让学生尽早掌握毕业论文的基本格式、标准和要求。第二,应加大毕业 论文写作课程面授教学课时数。传统的面授课时安 排仅为8学时,对于论文的基本格式都不掌握的学 生来说,明显偏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合理的 课时数应为20— 24学时。第三,科学合理把握教 学重点。论文写作的格式规范要求、论文结构、论 文选题、论文材料收集、论文撰写等应作为面授教 学重点。第四,改革教学手段,采用参与式教学方 法。授课教师要认真总结和分析成人大学生毕业论 文容易出现的问题,利用典型的案例进行有针对性 的教学,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实现教学目标。

 

(四)多管齐下,加强论文写作引导

 

毕业论文写作课程面授教学是作为引导、规范 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基础,专业基础课程、专 业课程是启发学生写好论文的保障。仅仅依靠课程 面授教学难以解决学生论文写作的全部问题,无法 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毕 业论文写作课程面授教学模式,各门课程的教学应 以基本知识点为基础,以专题论文写作为主线,课 外作业安排相关课程的专题调研以及实践报告,并 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进行撰写,任课教师进行认真点评,共同分析存在 的不足和需要补充、完善的问题,达到提高学生选 题、收集资料、论文撰写等水平。另外,面授教学 时,及时提供论文写作指导教师名单和基本信息, 指导教师以课程面授教师为主,搭建师生相互交流 的平台,增强学生论文写作的信心。经不完全统计, 2008年以来,西南林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贵州分院 采用以上模式,有40余人在相关学术刊物公开发表 文章,毕业论文一次通过率达到70%以上。

 

篇8

1983年成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学正式列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专业目录至今,我国有组织领导和学科平台作为依托的高等教育研究已有近30年的历史了。如何评价这一时期以及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研究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未来走向和学科建设的前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胡建华教授指出,高等教育学在我国已成为一门“显学”,高等教育研究已成为内容广泛、人数众多的一个研究领域。据他对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所收录的硕、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检索统计,2006年至2010年12个学科门类共撰写了10467篇研究高等教育的博、硕士学位论文。非教育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硕、博士学位论文数达到4478篇,占总数的42.3%。

在教育学科有关高等教育研究的5989篇硕、博士学位论文中,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为2446篇,只占研究高等教育的硕、博士学位论文总数的23.4%。结合对该时段有关高等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和立项课题的进一步分析,胡建华教授认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呈现出“研究视角的多学科”、“研究内容的多样化”和“研究人员的广泛性”等三个方面的特点。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王洪才教授则从思维方式或研究范式的角度,反思了我国近30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变化。他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从注重客观规律和逻辑起点的纯理论探寻转向了对高等教育需求和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从注重宏观研究转向了中、微观的高等教育研究。而这两个方面的变化,事实上是高等教育研究人员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主义走向反本质主义的外在反映,体现了高等教育研究范式从单一走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基于此,他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开始走向成熟”。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院长蔡文伯教授通过分析2001年至2010年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专门研究我国西部高等教育的学术性论文发现,学者们研究西部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与国家的政策密切相关,主要是西部的学者在研究西部的高等教育,研究内容相对集中在西部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发展战略上,指向问题的应用研究较多,而关于西部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偏少。

本次会议充分地展现了高等教育研究者们的自我批判精神。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眭依凡教授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有:研究水平不高,相当数量的论著是为满足职称升迁或功名利益的无用之学;远未担当起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发出具有社会震撼力的理论声音,且缺乏理论研究的责任感和学术勇气;缺少有创见的学术流派,也未形成有利于创建学术流派的条件。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马陆亭研究员把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概括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入门门槛不高;文章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还没有形成严谨的研究范式;争鸣不够,阶段性研究话题高度重合,观点一致;科研课题、博士论文选题雷同现象较为普遍。

在讨论的过程中,与会专家学者还反复追问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究竟取得了哪些理论研究成果,究竟在哪些方面卓有成效地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研究是否应该成为一块“公共绿地”和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总体来看,大家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总体状况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二、如何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水平

评价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特别是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其目的是为了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和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事实上,在本次学术年会上,专家学者们更多的也是在思考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出路问题。

胡建华教授本次会议发言的主题即是“高等教育研究如何走向深入”。在充分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他指出,在群众性高等教育研究方兴未艾的潮流中,走专业化道路是巩固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和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必由之路。具体来说,高等教育研究要强调“研究方法的更新”、“研究取向的转换”和“研究队伍的培养”,应避免“经验总结”、“就事论事”、“简单介绍”和“随想臆造”式的高等教育研究。与胡建华教授的主张较为类似,马陆亭研究员也呼吁高等教育研究要转型。而要顺利转型,他指出,必须提高高等教育研究的专业化水平,必须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上有所建树,必须发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的带头作用。

无论是方法更新和取向转换,还是整体转型和走专业化的道路,我们认为,最核心的还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规范问题。是否符合学术规范是判断高等教育研究水准的一个重要尺度,而探讨教育研究的规范性问题则是提高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内在需要。在此方面,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马凤岐研究员作了题为“教育研究的选题和论证方式”的专题发言。他认为,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的,而教育问题可分为认识性问题、实践性问题和价值性问题。教育学的基本论证方式是在证据基础上的推理,认识性问题和实践性问题的研究成果表达主要采用这种论证方式。价值性问题是教育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而教育哲学研究经常从一些不证自明的原则或公理开始,推导方式是演绎的,主要工具是概念和逻辑,“公理—推论”是价值性问题的主要论证方式。

眭依凡教授则把捍卫大学作为一种学术组织的特殊性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水平结合在一起加以考虑。他认为,大学是存储科学知识、发展科学知识和传播科学知识的专门组织,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深刻认识大学组织的本质属性及准确掌握大学办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在强调大学应该坚守理想主义精神气质的同时,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也应该站在尊重大学的本性和遵循大学规律的立场上,大胆地责难、质疑和批判现实,承担起理性捍卫大学的社会责任。高等教育研究若能够担负其应尽的责任,其水平也就毋庸置疑了。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教授则肯定了学术创新对于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重要性,而社会变革是进行学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基于社会变革与学术创新两者相互关系的视角,并以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创新为例,他认为,上个世纪后半叶出现的较有代表性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如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等均是因应剧烈的社会变革引起的高等教育大变革、大发展而产生的。但是,卢晓中教授认为,随着高等教育日益进入“社会的中心”和在国家及人的发展中日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创新则应当以引领社会变革为己任,从“适应性”创新走向“引领性”创新。

论述提高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一般性策略、途径或方法等固然重要,有选择地推介或展示一些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也是一种快速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新思路。作为本次会议精心策划的一个重要内容,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黄福涛教授作了“高等学校专业教育的变革———历史与比较的视角”的专题报告,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阎光才教授作了“我国学术职业环境的探索性研究”的专题报告。前一个报告通过对中世纪、近代以及二战后专业教育在理念、制度和课程三个方面的变化分析,同时考察每个时期若干个国家或地区在专业教育理念、制度和课程三个方面的显著差异,完整地阐述了专业教育的概念,清晰地再现了专业教育变迁的过程,有针对性地回应了我国在实施专业教育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后一个报告则基于对我国学术职业环境的大样本调查,论述了影响我国学术职业环境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大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情况以及对高校内部组织环境和制度、学术交流合作环境的基本看法,并得出了我国大学教师“对组织的依赖高于共同体”、“对政府的依赖高于组织”等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

三、如何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新局面

提升高等教育研究的水平有助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但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有其自身的要求与行动准则。考虑到中国的国情,提升高等教育研究的水平可能更需要良好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平台的支撑。特别是自2009年国家颁布实施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之后,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本次学术年会上,探究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因素,寻找开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新局面的新思路,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张应强教授认为,我国早期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由于选择了经典学科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以至于我们在学科理论研究方面产生了方向性偏移。自1997年和1998年的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学术年会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学界基本放弃了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而转入高等教育具体问题研究。他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表面原因是“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需要”,而根本原因则是“我们无法解决建设作为一门经典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所面临的理论难题”。

基于此,张应强教授指出,走出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困境,我们的选择和任务是“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其主要理由是:学科划分的标准并不是绝对客观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人类知识和学科的谱系来看,学科划分标准经历了从经典学科到现代学科的演变。关于“现代学科”,他认为,现代学科具有四个特点:即“以社会需要为学科演化和发展的动力,学科划分的标准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实践目的所决定”;“以重大的社会问题和综合性主题为研究对象”;“以应用性学科为主,并衍生出丰富的应用技术知识体系,学科内部很难形成严密和统一的理论体系”;“以多学科(跨学科)研究和交叉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没有专属于学科自身的独特研究方法”。至于如何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他指出,一是要突破经典学科框架,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二是要突破教育学视界,建设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他呼吁我们要“放弃追求经典学科思路,回到现代学科框架中来”,同时也要“增强学科自信”、“确立开放的学科姿态”和“重视高等教育学核心理论研究”。

“建设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可以说是本次学术年会发出的重要声音。除张应强教授明确提出这一主张之外,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李均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科院王建华教授的大会发言,也都是在强调高等教育学已不再适合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或二级学科,高等教育学应该按照一级学科甚至是一个学科门类来进行建设。

李均教授认为,在中国,学科不仅指一类知识或学问,还是国家管理和调控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单位,是行政建制在科学研究中的体现。历史地看,教育学实为“儿童教育学”,主要研究儿童教育,与高等教育学有着不同的“道统”,历史上的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学科。而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相比,两者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也有较大的差异,高等教育学已形成种类齐全、涉及面广泛的分支学科,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有日益增大的社会需求。对照国家关于设置一级学科需满足的基本条件,他认为:“高等教育学已具备国家现行学科政策规定的关于一级学科的所有条件。”他还强调指出,高等教育学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危机尚可在“二级学科”框架下得到解决,而化解“一级学科”政策所引发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危机,或许只能通过高等教育学建成一级学科来完成。把高等教育学建成真正的一级学科,当前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去教育学化”。

篇9

主办单位: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南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长沙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1610

国内刊号:43-1358/G4

邮发代号:42-17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荣誉:

篇10

篇11

一、目前毕业论文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加远程高等教育学习的多为在职人员,多种因素导致他们主动学习意愿不强,学习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取得文凭。远程高等教育的学习方式和时间都较为松散,在这种状况下,如果简单比照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教学方式,只是将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在师生沟通不便、时间紧迫等不利条件下,毕业论文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1.选题

一是学生主动性较差。虽然指导教师提供了论文题目方向,但是由于对学生的岗位和爱好不完全了解,所以提供的题目不能非常全面和具体。对此,一些学生不是根据职业特点或个人特长对教师提供的论文题目作调整,而是依赖老师给出的论文题目。究其原因是学生受传统观念的约束,盲目崇拜指导教师的权威性,或者因为工作繁忙,难于搜集资料等原因,其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撰写论文较为被动。

二是选题不规范,表现在选题超出规定的范围,不能结合自身职业背景选题,专业相关性较弱。很多毕业生来自中小学的教学岗位,常常忽略专业要求,而是以自己承担的课程为研究对象,选择教学改革类的题目。另外,大多数选题存在“泛、大、空”的问题。

三是选题重复程度高,没有新意,多数都是“老”话题。不仅是远程教育教学点间重复程度高,跨年度重复程度也很高。比如中国四大名著、“李”、“杜”等文学大家,已经成为每年毕业生的惯例首选,能反映中文学科热点或者新观点的选题却较少。

2.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包括文献检索和调查研究,是写好高质量论文的基础和依据。阅读文献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逻辑推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写过文献综述,对文献综述的意义和基本要求知之甚少,对文献的辨析和综合能力差,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对多数学生来说,互联网变成“互贴网”,大量复制粘贴,写出来的文献综述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古典文献,很多资料学生还没有读过,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文献综述中还经常出现明显的事实错误。这些充分说明学生不重视文献综述对毕业论文的意义。

3.开题报告

它是毕业论文正文的框架,是开始进入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起结构谋篇、纲举目张的作用。但大部分学生很少有写论文的经验,常常理不出头绪,不知道如何下笔,开题报告往往缺乏逻辑性,人云亦云,有不少是东拼西凑,没有新意,只能依赖指导教师的指点多次修改。

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

1.调查学生情况

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使毕业论文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指导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专业水平、工作岗位和学习兴趣,从而明确学生最需要的指导内容,以便采用有效的方法,因材施教,确定毕业论文的指导计划。为此需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作调查,了解学生在专科、本科学习阶段的成绩、工作环境、科研能力以及论文选题意向。

2.抓好论文指导环节

在毕业设计指导的过程中重点抓学生开题、中期检查、写作、定稿、答辩等关键环节。

“开题”工作是做好毕业设计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召集全体指导教师和学生召开视频或音频“毕业设计动员会”。这样使全体参加毕业设计工作的教师和学生能够了解毕业设计的过程与要求。在此基础上分组进行师生网络间的咨询辅导,改变以往直接给学生提供题目的做法,帮助学生确定并审核选题。一方面体现出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选题方向确定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经双向选择,再正式确定题目名称,以利于学生个性化和独创精神的培养。

教师与每个学生交流,分析题目的研究价值、难易程度以及工作量的大小。鉴于大多数学生对学术论文的陌生,教师为他们介绍相关范文,指导学生借鉴、学习成熟的论文写作方法和格式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论文的规划和意见,最终形成评价报告,及时向老师陈述选择的题目、意义、写作计划等。指导教师逐一点评,明确学生论文的题目和内容,给出开题成绩。

做好“中期检查”,保证写作进度。随时调整教学指导形式,利用网络和视频会议,指导教师与学生交流,检查学生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指导。

按计划审稿定稿。每一次交稿都是一次验收过程,教师会指出文中的不妥之处,给出中肯的修改意见,学生在拿到反馈回来的文稿后,也必须及时修改、充实论文,再次反馈给老师。改变以往“一锤定音”的做法,更好地检查了远程高等教育学生的毕业论文成果,考察了学生的实际科研水平。这种系统的“修”、“改”,也有效地保证了论文的质量。

定稿装订后,按照统一标准,公平评判成绩。为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专门建立“评分标准”和“论文初评制度”、实行多位老师审稿制。指导教师给出自己所带学生的论文初评意见和成绩,并将意见、成绩和论文送交其他教师再次评审。明确学生论文的水平,给出能否参加答辩的通知。通过的学生,抽签进入以教师小组为单位的答辩组。答辩工作安排在期末进行。答辩工作要体现客观公正的原则,实行匿名打分,指导教师回避制度。

3.加强远程教育的网络资源建设

在毕业设计指导的全过程中,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辅导资料。包括:开题报告样例、关于毕业论文选题的点评报告稿、中期工作总结报告样例、论文写作格式与要求、写作指导、毕业论文样例、如何准备本科的毕业答辩、答辩注意事项以及毕业设计实施方案工作计划等。

论文指导教师还在答疑界面给出推荐书目和网址链接,帮助学生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学校的数字图书馆对远程教育的毕业生开放,为他们查阅文献提供便利。

4.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重中之重。指导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还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具有技术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以及高度的责任感等。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汇集各系(专业)精华,实行以老带青,重视不同专业方向的指导教师团队建设。目的在于将各系毕业设计指导的成功经验与远程教学方法相结合,应用于远程论文指导、探索,总结出适合远程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的教师组织模式。

5.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辅导学生写出有水平、有质量的毕业论文,是毕业设计的首要目标。毕业生一般都参加过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广泛调研、深入学习和严谨论述的写作过程中,着重训练、深化和提高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能力:综合运用专业课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的能力;与同学老师协作的能力;写作学术论文等能力。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的路还漫长,“授之于鱼,不若授之于渔”,能培养他们的这些学习能力更有意义。

从几届毕业生的情况看,优秀的毕业论文,一般都和学生的职业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由于题目相对具体,学生对论文的范围、深度较易把握,也较易体现创新性,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个性,还为学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由于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得到教师的指点,从而实现了优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个性化、探索性、协作性、终身化学习。

6.增加远程高等教育的辅助手段

实施一年两次的毕业论文指导、答辩以及存档工作,除了常规的在网上教学通知和教学辅导资料,指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还可以通过E-MAIL交流及论坛互动,定期召开远程视频、音频会议。

高校图书馆作为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平台,在场所、技术和设备上都具有明显优势。高校都有成熟的数字图书馆,在学校网络中心的技术支持下,利用校园网的服务器,各个学习中心的每台电脑都可以作为远程高等教育的终端,帮助学生接受远程高等教育,他们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西南科技大学的数字图书馆,获得良好的资料支持,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指导。

参考文献:

[1] 刘彪,蔡立军,等.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质量评价

体系及其量化模型[J].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研究,2005,(6).

[2] 肖胜旗.开放教育毕业论文远程答辩的基本构思[J].湖南

篇12

20世纪90年代末,为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我们国家做出了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为此,整个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幅度非常显著,并实现了从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质疑。大学毕业论文作为衡量高等院校教学水平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近些年来其总体质量水平呈现出下滑趋势,这对于高校、学生和社会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1]。

毕业论文是我国高等院校实现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目标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在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全面素质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毕业论文属于一项涵盖学校教学管理的定位、目标、机制与实践,大学生多层次文化素质、个体化需求与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内外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性教学管理工作。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水平,应从系统的角度全面认识和考虑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层次化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化和多元化”需求、指导教师学术水平差异化与责权利险不统一、学校毕业论文定位导向与传统管理机制的不合时宜性等重要内容与影响因素,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优化建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多层次类别毕业论文教学定位与导向、基于责权利险一致性的毕业论文项目管理路径法,为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水平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教学管理新思路和立体化解决方案。此方法对发展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部先后多次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等教学管理都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2]。然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现状仍令人担忧,其主要表现在形式重于实质、研究水平低、选题陈旧不当、内容抄袭拼凑、写作表达水平低、论文文本不规范、文献格式混乱等众多方面[3-6]。针对这些各种类型问题,研究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方案才是解决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研究学者主要从学生、导师和学校等不同维度给出了科研能力差、学生就业压力大、实验设备不足、重视度不够等大学生个人素质因素[7],指导能力有限和责任心不强等导师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合理的论文教学定位、论文管理流于形式等学校方面的影响因素[8]。为此,表1详细列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为了有效改善和解决我国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低劣问题的关键在于,应以系统视角来全面认识和综合分析外部社会环境下招聘单位对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考察需求、学校对学位论文定位与质量评价管理、导师在学位论文创新性等方面的指导过程与绩效考核、大学生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与责任态度等众多方面因素,采取因时制宜、因人施教的原则,建设选取一套以大学生为中心、以导师为主导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分类定位与项目管理路径方法,充分发挥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等不同维度上各种影响因素的积极叠加效应。

二、多层次类别的毕业论文教学定位与导向

篇13

在2004〜2009年期间,QS主要与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 Higher Education)合作,集中于对欧美大学进行评估;而2009年后,QS改为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朝鲜日报》和英国太阳报(The sun)合作,年度世界大学排名,其评估范围也开始进一步扩展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的大学。

目前,每年参与该机构初步评估的大学已超过2000所,根据筛选条件,该机构仅对其中的700所高校进行实际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中最为顶尖的400所高校进行世界大学排名。同时,QS还按照不同的学科及地区对大学进行分类排名,如全球心理学排名前50的高校,亚洲地区排名前100的高校等,以指导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学生选择合适的学校就读。就实用性和影响范围而言,QS世界大学排名榜是世界上最为知名的大学排行榜之一。

从传统上来看,在QS世界大学排名榜(综合排名)中,排名靠前的高校多为欧美高校,以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为代表。而在2011年的排行榜中,亚洲大学的整体表现有了较大提升,中国共有6所高校进入百强高校行列,其中香港地区和大陆地区高校各占一半。这表明,中国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的影响力日渐提高。

2011年进入QS世界大学排名榜前100的亚洲高校有:

QS世界大学排名的评估指标 区别于地区性的大学评估指标,QS世界大学排名的评估指标及分配权重具有独特的价值选择,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QS世界大学排名评估指标

在QS的评估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指标是“学术声望”, 通过对专业学术人员的调查而获得。这些专业学术人员由QS通过筛选而来。一般来说,被调查者需要列出个人心目中在本专业领域内最为杰出的十所国内高校,以及三十所国外高校。为避免偏见,被调查者对所就职高校的判断会被剔除。由于基于行业内部人员为主的评估机制能够有效防止“外行”评价“内行”的情况发生,因此公信力较高。

雇主满意度指标主要根据市场原则,判断不同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受欢迎程度,主要依据是雇佣机构对大学毕业生工作水平的判断。目前,接受QS雇主满意度调查的雇佣机构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美洲、亚洲、澳洲、欧洲、中东和非洲等地。此外,为保证雇主满意度的真实性,以反映不同职位等级管理者对大学生工作水平的满意度,接受调查的雇佣机构人员在职位分布上也颇有特色。

表1—2 QS世界大学排名——雇主职位构成

师生比例 师生比例是评估大学教育质量的一项世界性通用标准,通常来说,师生比越低,说明大学所提供的小班化服务和个体化服务越多,教育质量也越好。但是,就目前而言,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师生比并不存在,由于各国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评估中,QS主要适用的仍然是英联邦国家的师生比标准。同时,从国际化的背景出发,QS强调教职员中国际教师的比例构成以及大学生中国际学生的构成。

学术论文引用率 学术论文引用率也是评估大学教育质量、尤其是学术研究能力的一项通用标准,但是相比于地处欧美国家的大学,处于亚洲、拉丁美洲及非洲国家的大学因存在显著的语言障碍,而在QS的学术论文引用率评估中处于不利地位。为克服这一缺点,近年来,QS扩展了其检索的学术论文数据库,并吸纳了不少高品质的非英语学术期刊,使亚洲、拉丁美洲及非洲国家的大学排名有了实质性的改善。同时,QS所评价的学术论文引用率以专业教师的平均论文引用率为评估基础,强调学术团体的影响因子,导致学术力量两极化比较显著的大学在此项评估上处于不利地位。

表1—3 QS世界大学排名——学术论文引用来源

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自2002年起已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行列,在规模日益扩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同时,随着高考热的降温及中学生留学热潮的兴起,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开始面临国际同行的直接竞争。

通过对QS世界大学排名榜及其指标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国大学要提升教育质量、进入世界大学顶尖行列,就必须与国际接轨,熟悉国际通用的教育评估指标,并在教学管理上调整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