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音乐文化发展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音乐文化发展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音乐文化发展论文

篇1

一、“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概念的提出

严格的讲,“音乐艺术”所指代的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即由有组织的音乐所构成的听觉审美对象。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价值判断,尤其是审美价值的判断,无论是在不同的民族之间,还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之间,都难以形成一个划分高低优劣的统一标准,只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在“音乐艺术”这个概念所限定的层面上,我们可以说:“音乐的价值是相对的”。

然而,“音乐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音乐艺术”所限定的范围。音乐文化包含音乐艺术,但却并非指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是多种性质不同、形式不同、作用不同的音乐现象的综合物”,他所指代是一些特定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与音乐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也有着自身的特征、性质和作用。总之,“音乐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而“音乐艺术”是一个较小的概念,我们不能用小的概念来涵盖大的概念,我们必须懂得,我们探讨的是“音乐文化”这个概念属下的诸多文化现象,而不是某种艺术形式的审美属性和艺术品位。

文化,按照广义,通俗的理解,就是指人类的创造,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音乐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它必然也是物质、制度、观念的综合体。从历史的,文化人类学的全部观点来看,审美价值是音乐文化多种价值中的一种,而不是其全部价值或唯一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够仅仅从意识的,艺术的,审美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更要结合着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

二、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到了二十世纪初期,音乐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用于课堂。但是,中国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从近现代到如今近百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这也就是说,中国音乐文化与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着水平上的差距。

中国的音乐文化无论在物质的,制度的层面,还是在观念的,意识的层面,都没有能够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没有能够充分的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以音乐教育为例:就物质层面而言,教育设施的匮乏,办学经费的短缺,师资力量的不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就制度层面而言,中国的教育体制亟待改革,大量音乐人才的分布与流动极不平衡,一些专业音乐院系人满为患,而大量的音乐普及教育岗位则无人问津;就观念层面而言,音乐教育观念陈旧、闭塞、学术视野短浅、狭隘。以上三个层面是阻碍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新音乐文化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摩擦

中国的音乐文化,需要在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各个层面上,全面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从而尽快跟上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现代化的音乐文化是开放的,其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交流范围的广泛性,足以使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中的人们带来各种新意的、富有个性的艺术形式。中国近百年来音乐文化的发展变迁事业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不向世界敞开国门,如果彻底拒绝现代化的进程,或许我们的音乐文化会保持更纯正的中国口味,会赢得那些喜欢异国情调的老外们更多地赞叹。但是这样以来,我们中国人就必须放弃发展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我们就只能为别人去做传统的守护神,而不能为自己去做新文化的创造者。

当然,新文化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必须将传统文化一概“淘汰”。举个例子来说,一对年轻人结婚,如用传统的拜天地,坐花轿的方式来举行他们的婚礼,这一举动显然有着传统的中国味道,从而得到旁人的赞美和羡慕。但是,假如一位家长不顾“婚姻自主”的原则,硬要按照中国传统的老规矩为自己的儿女包办婚姻,这就有理由遭到人们的反对。再假如那位先生还想效法旧时代“一妻多妾”的传统,要给自己添上几房“姨太太”,那么这一行为不仅要为已经“西化”了的中国人所不齿,而且还要受到国际法律的制裁。这个例子说明,传统文化中与现代文化不相抵触的东西,自然可以继承和发展,反之,便决没有不被割除的道理。

四、中国音乐文化发展道路探索

20世纪的中国新音乐是整个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选择“新方式”来做事情,过生活的结果之一。“新学堂”的建立,“学堂乐歌”的兴起以及其成熟的发展,中国的无调性作品,中国的十二音作品的陆续出现,等等。所有这一切,均说明我们中国人“听音乐”,“做音乐”的方式有了明显的质的改变。这些行为令那些不习惯接受中国新音乐的外国学者感到费解。其实赵元任先生早已说得明白:“中西音乐有异,中国音乐有自己的‘国性’,只得保存跟发展。但我们中国人得在中国过人的日子,我们不能全国人一生一世只穿了一种学博物馆的服装,专预备你们来参观。”可见,那种要求我们中国人的音乐文化永远停止在1840年以前的想法不仅是不现实的,更是“不人道的”。

自宋代以后,中国音乐主要是以本土繁衍、变异的方式在发展。直到清末,外来音乐文化,尤其是西洋音乐文化与日本近代音乐逐渐传入,音乐由此兴起。而这种现象确实为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发展加剧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使中华文明在信息大潮中绽放异彩是音乐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出版物和远程教育的发展,东西方音乐文化将形成全方位的碰撞,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命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方面各民族音乐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会增加统一和普遍性;另一方面,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繁荣和生存面临着威胁。全球信息网络一体化极易使西方社会的人生观、价值观长驱直入。在这场以文化渗透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新的“世界大战”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和社会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统一的成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产力。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革命的英雄气概,中国人民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为此,我们要主动出击、积极应战,大力开发音乐文化信息资源。将伟大的民族精神、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音乐文化信息送上国际互联网,使中华灿烂文化绽放异彩;激浊扬清,用中华文化抵御外来腐朽的文化的侵蚀,在我们民族的精神广宇里筑起思想文化的万里长城。

五、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思考

但是,还有一些人反对将音乐纳入现代化进程,这类人被称为“文化相对主义者”。他们以“文化相对主义者”作为理论依据。在这里,我们应当看到,“文化相对主义者”原本是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各尽所长,共同发展。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应当赞同。但同时也应当看到,一些“文化相对主义者”否认存在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否认人类文化发展的共性,否认社会历史进程的阶段性、规律性、否认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对此,我们必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深入细致地分析,弄清那些文化现象以及这些文化现象的哪些价值具有相对性,共通性,普遍性,进而在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相比较中,分清哪些是“不同”的不同,哪些是“不及”的不同,决不能一概而论,人云亦云。

然而,一些信奉“文化相对主义者”的学者们却没有这样去做,以至于“文化相对主义”在他们的手上完全变了味,走了调,成为一种妄自尊大,盲目排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借口。他们以一种对立的心态,来看待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相互影响,彼此通融的历史与现实,以虚无主义的观点来否定现代化对于人类文化的普遍意义。由此可见,这些学者手上的“文化相对主义”,其实只是,狭隘民族主义及“国粹”论的结合物,它既不新鲜,也不先进,用它来解释文化历史现象,或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必将造成观念上的混乱和行动上的失误。

总之,文化、音乐,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20世纪的中国音乐文化首先是为20世纪的中国人民而存在。中国音乐文化朝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自主的,正确的选择,同时,也是21世纪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进程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新型的、开放的,有生命力的同时也是在审美趣味上更加多元化的音乐文化。它是中国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之间完美的交融。中国的现代化任务任重而道远,而中国音乐文化的现代化则是整个社会现代化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篇2

一、“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概念的提出

严格的讲,“音乐艺术”所指代的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即由有组织的音乐所构成的听觉审美对象。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价值判断,尤其是审美价值的判断,无论是在不同的民族之间,还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之间,都难以形成一个划分高低优劣的统一标准,只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在“音乐艺术”这个概念所限定的层面上,我们可以说:“音乐的价值是相对的”。

然而,“音乐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音乐艺术”所限定的范围。音乐文化包含音乐艺术,但却并非指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是多种性质不同、形式不同、作用不同的音乐现象的综合物”,他所指代是一些特定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与音乐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也有着自身的特征、性质和作用。总之,“音乐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而“音乐艺术”是一个较小的概念,我们不能用小的概念来涵盖大的概念,我们必须懂得,我们探讨的是“音乐文化”这个概念属下的诸多文化现象,而不是某种艺术形式的审美属性和艺术品位。

文化,按照广义,通俗的理解,就是指人类的创造,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音乐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它必然也是物质、制度、观念的综合体。从历史的,文化人类学的全部观点来看,审美价值是音乐文化多种价值中的一种,而不是其全部价值或唯一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够仅仅从意识的,艺术的,审美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更要结合着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

二、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到了二十世纪初期,音乐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用于课堂。但是,中国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从近现代到如今近百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这也就是说,中国音乐文化与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着水平上的差距。

中国的音乐文化无论在物质的,制度的层面,还是在观念的,意识的层面,都没有能够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没有能够充分的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以音乐教育为例:就物质层面而言,教育设施的匮乏,办学经费的短缺,师资力量的不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就制度层面而言,中国的教育体制亟待改革,大量音乐人才的分布与流动极不平衡,一些专业音乐院系人满为患,而大量的音乐普及教育岗位则无人问津;就观念层面而言,音乐教育观念陈旧、闭塞、学术视野短浅、狭隘。以上三个层面是阻碍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新音乐文化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摩擦

中国的音乐文化,需要在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各个层面上,全面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从而尽快跟上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现代化的音乐文化是开放的,其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交流范围的广泛性,足以使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中的人们带来各种新意的、富有个性的艺术形式。中国近百年来音乐文化的发展变迁事业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不向世界敞开国门,如果彻底拒绝现代化的进程,或许我们的音乐文化会保持更纯正的中国口味,会赢得那些喜欢异国情调的老外们更多地赞叹。但是这样以来,我们中国人就必须放弃发展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我们就只能为别人去做传统的守护神,而不能为自己去做新文化的创造者。

当然,新文化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必须将传统文化一概“淘汰”。举个例子来说,一对年轻人结婚,如用传统的拜天地,坐花轿的方式来举行他们的婚礼,这一举动显然有着传统的中国味道,从而得到旁人的赞美和羡慕。但是,假如一位家长不顾“婚姻自主”的原则,硬要按照中国传统的老规矩为自己的儿女包办婚姻,这就有理由遭到人们的反对。再假如那位先生还想效法旧时代“一妻多妾”的传统,要给自己添上几房“姨太太”,那么这一行为不仅要为已经“西化”了的中国人所不齿,而且还要受到国际法律的制裁。这个例子说明,传统文化中与现代文化不相抵触的东西,自然可以继承和发展,反之,便决没有不被割除的道理。

四、中国音乐文化发展道路探索

20世纪的中国新音乐是整个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选择“新方式”来做事情,过生活的结果之一。“新学堂”的建立,“学堂乐歌”的兴起以及其成熟的发展,中国的无调性作品,中国的十二音作品的陆续出现,等等。所有这一切,均说明我们中国人“听音乐”,“做音乐”的方式有了明显的质的改变。这些行为令那些不习惯接受中国新音乐的外国学者感到费解。其实赵元任先生早已说得明白:“中西音乐有异,中国音乐有自己的‘国性’,只得保存跟发展。但我们中国人得在中国过人的日子,我们不能全国人一生一世只穿了一种学博物馆的服装,专预备你们来参观。”可见,那种要求我们中国人的音乐文化永远停止在1840年以前的想法不仅是不现实的,更是“不人道的”。

自宋代以后,中国音乐主要是以本土繁衍、变异的方式在发展。直到清末,外来音乐文化,尤其是西洋音乐文化与日本近代音乐逐渐传入,音乐由此兴起。而这种现象确实为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发展加剧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使中华文明在信息大潮中绽放异彩是音乐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出版物和远程教育的发展,东西方音乐文化将形成全方位的碰撞,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命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方面各民族音乐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会增加统一和普遍性;另一方面,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繁荣和生存面临着威胁。全球信息网络一体化极易使西方社会的人生观、价值观长驱直入。在这场以文化渗透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新的“世界大战”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和社会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统一的成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产力。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革命的英雄气概,中国人民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为此,我们要主动出击、积极应战,大力开发音乐文化信息资源。将伟大的民族精神、将具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音乐文化信息送上国际互联网,使中华灿烂文化绽放异彩;激浊扬清,用中华文化抵御外来腐朽的文化的侵蚀,在我们民族的精神广宇里筑起思想文化的万里长城。

五、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思考

但是,还有一些人反对将音乐纳入现代化进程,这类人被称为“文化相对主义者”。他们以“文化相对主义者”作为理论依据。在这里,我们应当看到,“文化相对主义者”原本是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各尽所长,共同发展。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应当赞同。但同时也应当看到,一些“文化相对主义者”否认存在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否认人类文化发展的共性,否认社会历史进程的阶段性、规律性、否认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对此,我们必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深入细致地分析,弄清那些文化现象以及这些文化现象的哪些价值具有相对性,共通性,普遍性,进而在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相比较中,分清哪些是“不同”的不同,哪些是“不及”的不同,决不能一概而论,人云亦云。

然而,一些信奉“文化相对主义者”的学者们却没有这样去做,以至于“文化相对主义”在他们的手上完全变了味,走了调,成为一种妄自尊大,盲目排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借口。他们以一种对立的心态,来看待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相互影响,彼此通融的历史与现实,以虚无主义的观点来否定现代化对于人类文化的普遍意义。由此可见,这些学者手上的“文化相对主义”,其实只是,狭隘民族主义及“国粹”论的结合物,它既不新鲜,也不先进,用它来解释文化历史现象,或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必将造成观念上的混乱和行动上的失误。

总之,文化、音乐,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20世纪的中国音乐文化首先是为20世纪的中国人民而存在。中国音乐文化朝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自主的,正确的选择,同时,也是21世纪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进程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新型的、开放的,有生命力的同时也是在审美趣味上更加多元化的音乐文化。它是中国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之间完美的交融。中国的现代化任务任重而道远,而中国音乐文化的现代化则是整个社会现代化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篇3

音乐文化是我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从我国远古时期就有最原始的音乐,所以音乐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生产劳动中,人们字里行间里,都能见到音乐的相关信息。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里随着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音乐也以它的形式不断影响人类发展,音乐以他特殊的形式推动我们的生活,推动社会的发展;而音乐存在的弊端也不容忽视。

二、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情况

当前,我国基本每个地区都专门建立了跟音乐有关的产业机构和相关部门,音乐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甚至有些被列为了重点保护对象。这对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保证。

1、缺少高质量的音乐人才,音乐作为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很长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传统的限制;在古时候学习音乐的人才社会地位低下,不受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情况音乐也逐渐受到重视;中国教授音乐的机构大幅度增加,但音乐的人才量、结构以及整体情况都不能满足音乐这块产业的发展。对一些抱着不同目的学习音乐的人员,音乐的质量就不是那么重要了;而这些抱着目的学习音乐的人群造成音乐市场大量膨胀,造成学生盲目寻找老师,老师为了利益不负责任的教学,从而造成音乐产业质量低下,出现浑水摸鱼人才流失的情况,影响音乐文化整个的发展。

2、缺少高质量的教学内容,音乐的教学内容是别的课程无法替代的,是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从娃娃抓起”这句话从侧面说明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备非传统教学要素中的诸多要素,形成一种特殊的品质,而形成的品质又会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自觉性,让他们在音乐的认识中懂得如何学习、如何生活,这对他们以后的生活起到了积极性作用。改革学校的音乐教育,课堂上单独授课,学生听讲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很好的灌输音乐的内容,也过于单一。课堂中师生互动或多放实例,一方面活跃课堂气氛,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学内容质量。而教师太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播会导致音乐的狭隘性,中国人只知传统文化或只知道外国文化,一味的吸收单方面的文化都对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阻碍,有些孩子只知道流行音乐和低俗音乐对传统音乐文化抵触或不接触,这都间接的歪曲了音乐文化的发展。

3、缺少健全的相关法律和完善音乐机构,中国就音乐上出版的对音乐相关法律还是偏少。就音乐版权上的事而论老是出现某某盗用某某音乐;而盗版音乐也不断出现,维权问题成为了老大难。中国七十年代就出现了不少倒卖音乐的小摊小贩。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网络共享性提高,音乐的隐私权越来越透明。一些唱片公司出售的精品音乐文化往往被一些盗版商给剽窃了,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相关的音乐机构重量不重质导致了音乐文化机构一块乌烟瘴气,怨声哀道。大小音乐类的赛事出现,不法人员从中中饱私囊,暗哨和私下操作简直成为了习以为常的事情。这些现象为什么出现,关键还是相关音乐文化中的一些法律体制不够健全不够完善,法律制度缺乏操作性,监督管理也不够理想。

三、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1、培育高质高量的音乐人才,进行相关方面的调查,对音乐进行一定正确的宣传,让人民大众了解音乐文化的重要性改变传统思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大打击不法音乐培训点;纠正音乐教学机构对音乐教学的目的,看清音乐走向。分门别类的开设音乐教学,淡化教学形式的地域化、人群化、笼统化,从而提高音乐质量。纠正不良风气对音乐的影响,宣传正确的音乐知识,让人民大众了解什么是音乐什么是正确的音乐,进行正确的音乐教学,鼓励人们接触音乐,多引进新鲜血液,鼓励广大群众学习推动音乐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培养高质量的音乐人才,另一方面推动音乐文化的发展。

篇4

首先,音乐文化产业要找好目标定位。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有三个并列又依次递升的目标――大众关注艺术节、大众参与艺术节、大众享受艺术节。不论内容还是形式都能吸引大众眼球,引起大家广泛关注;注重大众的广泛参与,主动参与,融入其中,真正成为大众节日;让大众在参与中真正享受节日快乐。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一是定位于群众性。艺术节要办成群众的节日,要有节日的气氛、节日的场面,并构筑节日的心态。二是定位国际性。让山东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山东,艺术节成为这种双向了解与沟通的纽带,让全世界各种门类的艺术在这里聚合发散。三是经典性。即艺术节应有独特的经典品位。四是创新性。让艺术在齐鲁大地上生生不息,向世界前沿艺术文化看齐。最后是兼容性。让不同品位的大众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其次,做好音乐文化产业要搞好走访、调查。以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为例,经专业文化咨询机构,通过两个多月广泛而细致地调查问卷,得出可靠数据。结合实际数据,综合多方因素,多角度大视野思考,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大众艺术节的宣传力度与全民参与度较低,连续间歇性较长,这是导致其认知度较低的主要原因。

最后,根据走访、调查,进行改革,促进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事实论证,把山东大众艺术节打造成一个具有时尚性、群众性,在全国拥有较大知名度,在国际上能产生影响的音乐文化产业品牌,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艺术节运用多种艺术形式、现代时尚元素,以齐鲁文化艺术为主、东西方艺术结合、传统艺术与当代流行艺术荟萃,倾力打造出一个弘扬时代主旋律、艺术水准高、群众参与性强、彰显文化娱乐功能的艺术活动大平台,成为山东发给全国,发给世界的一张音乐文化产业名片。

二、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客观境况来看,音乐文化产业大环境适宜,现状却不容乐观。山东音乐文化缺少品位高、时尚性强、文化色彩浓郁又能为普通百姓接受的场所,让百姓欣赏到高雅艺术。

其次,历史形成的赠票习惯。各协会、各部门、企业等都有参与有贡献,都要赠送门票,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消费人群。

第三,艺术受众与艺术表演者产生断层的威胁。这种威胁不是产生于艺术制造者,而是来自于欣赏者。好多观众有时对于国际性艺术节的门票臆想得过高,认为超乎自己的承受能力,或不知道去哪里买票,没有一个顺畅的渠道让他们贴近属于自己的艺术节……

最后,从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的主观层面来看,作为音乐文化产业的生产者、领导者,山东省文联虽然有资源但没有独立而完善的硬件设施,也缺乏市场运营相关方面的专业性工作人员,要租用别人的场地和器材,聘用其他单位的人员帮忙,大大增加了成本。

三、带给我们的思考

首先,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看清市场需求的同时,要保持住特色,担负起责任――引导大众审美的责任。以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为例,企业对艺术节投入大量资金和关注度,是期待能得到理想的回报率,这是吸引资金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就要把整个产业链条加长、加固,增加可操作性。应让企业搞清一个概念――企业赞助艺术文化,是互利互惠,是共赢甚至多赢。企业要做宣传,艺术节组委会必须掌握运用各种宣传资源和营销手段,争取利益最大化。宣传方式和手段也是多样的,

篇5

中国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的、有机的戏剧艺术。而戏曲音乐是戏曲重要的元素,可以集中地表现戏剧的内容。戏曲音乐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中国戏曲音乐是以群体风格、地方风格、民族风格为特征的。其发展历史 悠久,民歌、百戏音乐、唐代的歌舞音乐和宋代说唱艺术音乐是其发展的基础。在现当代,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典型品种,对戏曲音乐旧瓶装新酒、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以及对传统戏曲音乐的抢救、改善、发展、创新措施是音乐文化行为的重要方面。

二、戏曲音乐文化内涵

中国戏曲音乐是在中国民族音乐百花园的土壤中繁衍发展起来的,它的内涵及外延,形式与内容,风格与色彩,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最高水准,是我国各门类音乐的集大成者。中国戏曲是世界上比较独特的艺术现象,尤其是戏曲音乐,形成了与世界、特别是欧洲音乐迥然不同的风格及色彩。

戏曲音乐是以音乐展示剧情塑造戏中的人物形象,推动戏剧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它与戏剧表演紧密结合,并为戏剧表演服务。凡能流传下来的戏剧大都有优秀的剧本,又有美妙的音乐.

三、戏曲音乐文化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路应昆教授提出,从“腔依词”和“活腔活唱”为特征的南北曲, 到无格无律的明代民间土腔俗调和清代“乱弹”的兴起,意味着戏曲音乐大的解放。戏曲音乐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地方性戏曲音乐的发展、走向的理论探讨,近几年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作曲家对戏曲音乐的创作不断尝试和探索;戏曲音乐在演唱形式、唱法、乐队组成以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作曲技术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戏班子、剧团等文艺团体对戏曲音乐与表演在结合形式也在进行开拓和创新;戏曲音乐的文化现状目前是比较值得欣慰的,但是,戏曲音乐应该在发展中进行大力推广。

四、戏曲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1.戏曲音乐的传承。

(1)大众戏曲音乐与基础戏曲音乐 教育。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音乐无论是在音乐表现形式,还是音乐语汇的运用上均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不仅是一种音乐现象,也反映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政治 、 经济文化以及民俗语言、美学观点等状况。采用这样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加强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对于学校戏曲音乐教育可以明确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传统音乐素养的教师,对调动各方资源配和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专业戏曲 音乐 人才的培养

我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专门培养戏曲音乐人才的学校和专业。一方面,音乐在戏曲中的地位没有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对音乐上的投入不够。一个剧种如果没有音乐人才接班,这个剧种的前景让人担忧,所以戏曲音乐创作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戏曲音乐的传承离不开发展,而发展也离不开传承,传承也必须有新的创造和突破。发展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保留其特色与精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意义。理清传统承继的脉络是继承传统的基础,也是发扬传统的前提。面对文化裂变的时代,戏曲音乐必须寻求发展。而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创新。

2.创作思维的多元化

(1)继承与开放的结合。在不损伤本民族审美观念和不失本剧种音乐特色的基础上,将戏曲音乐 现代化,可以在演唱形式、唱法、乐队组成以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作曲技术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另外,与其他 艺术形式的结合,如与动画。可以保留经典唱段,压缩冗长部分,在不影响经典唱腔和固有旋律下,配乐中加入适当现代元素,二度创作和录音,这是戏曲音乐与动画结合中的创作手法。动画使戏曲更具活力与动力,加上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使二者的结合具有无限魅力。打破传统乐队作伴奏方式进行创作上创新,加入管弦乐队伴奏等手段,同时,对戏曲音乐特色乐器,打击乐的运用予以保留。在演唱中,在戏曲片断中加入合唱,伴唱等手法,从而使戏曲中的人物表现力,气势渲染力得到加强。

(2)纵向与横向的结合。“纵向”是指继承戏曲音乐本身的优秀传统;“横向”是指多方借鉴,广收博采。事实上, 中国戏曲音乐创作思维上纵向与横向的结合,由来已久,并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如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也在纵向继承京剧音乐的基础上,横向借鉴了汉调音乐中的[南梆子]、[四平调]等精华,丰富了京剧音乐;程砚秋甚至在京剧《锁麟囊》中,借鉴了美国著名电影明星珍丽梅唐娜的歌唱,可以称得上是横向借鉴的典范。

(3)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创作方式在戏曲音乐创作中,既可以居高统观全局、掌控大势,又可以抓住各环节之间各个链条,从局部上强化各自的特长。

3.创作方式多样化

(1)创作技巧的创新。戏曲音乐的创新,是一项复杂而具挑战的任务。如果说,创作思维的创新是这项系统工程中的“软件系统”的话,那么创作技巧的创新就是这项系统中的“硬件系统”。换言之,思维创新是无形的,而技巧创新则是有形的,是思维创新的具体落实与有效载体具体而言的,戏曲音乐创作技巧的创新,主要可以从旋律的创新、声的运用和配器的运用来体现。

(2)唱腔旋律的创新。唱腔是戏曲音乐的主体,而旋律又是唱腔的灵魂,也是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旋律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关系组织起来,塑造出感人动人的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情感。唱腔旋律具体表现在旋律因素的创新、板式的创新、流派的创新等方面。在戏曲音乐中,唱腔音乐的创新是戏曲音乐创作的关键。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旋律的创新、拖腔的创新、板式与节奏的创新、调式与调性的创新、板式结构布局的创新、各行当之间不同唱腔互相转换的创新,演唱形式及伴奏形式以及伴奏乐器的创新,等等。

事实上,戏曲音乐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力,也是在继承和不断推陈出新的基础上的结果。无论哪一种地方戏曲音乐,都是通过不断吸取其它剧种唱腔的精华而成长壮大的。所以,要想我国戏曲音乐发扬光大,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我们必须在发展中继承传统,在创新中求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遂今.中国大众音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篇6

一、“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概念的提出

严格的讲,“音乐艺术”所指代的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即由有组织的音乐所构成的听觉审美对象。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价值判断,尤其是审美价值的判断,无论是在不同的民族之间,还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之间,都难以形成一个划分高低优劣的统一标准,只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在“音乐艺术”这个概念所限定的层面上,我们可以说:“音乐的价值是相对的”。

然而,“音乐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音乐艺术”所限定的范围。音乐文化包含音乐艺术,但却并非指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是多种性质不同、形式不同、作用不同的音乐现象的综合物”,他所指代是一些特定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与音乐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也有着自身的特征、性质和作用。总之,“音乐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而“音乐艺术”是一个较小的概念,我们不能用小的概念来涵盖大的概念,我们必须懂得,我们探讨的是“音乐文化”这个概念属下的诸多文化现象,而不是某种艺术形式的审美属性和艺术品位。

文化,按照广义,通俗的理解,就是指人类的创造,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音乐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它必然也是物质、制度、观念的综合体。从历史的,文化人类学的全部观点来看,审美价值是音乐文化多种价值中的一种,而不是其全部价值或唯一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够仅仅从意识的,艺术的,审美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更要结合着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

二、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到了二十世纪初期,音乐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用于课堂。但是,中国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从近现代到如今近百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这也就是说,中国音乐文化与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着水平上的差距。

中国的音乐文化无论在物质的,制度的层面,还是在观念的,意识的层面,都没有能够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没有能够充分的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以音乐教育为例:就物质层面而言,教育设施的匮乏,办学经费的短缺,师资力量的不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就制度层面而言,中国的教育体制亟待改革,大量音乐人才的分布与流动极不平衡,一些专业音乐院系人满为患,而大量的音乐普及教育岗位则无人问津;就观念层面而言,音乐教育观念陈旧、闭塞、学术视野短浅、狭隘。以上三个层面是阻碍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新音乐文化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摩擦

中国的音乐文化,需要在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各个层面上,全面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从而尽快跟上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现代化的音乐文化是开放的,其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交流范围的广泛性,足以使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中的人们带来各种新意的、富有个性的艺术形式。中国近百年来音乐文化的发展变迁事业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不向世界敞开国门,如果彻底拒绝现代化的进程,或许我们的音乐文化会保持更纯正的中国口味,会赢得那些喜欢异国情调的老外们更多地赞叹。但是这样以来,我们中国人就必须放弃发展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我们就只能为别人去做传统的守护神,而不能为自己去做新文化的创造者。

当然,新文化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必须将传统文化一概“淘汰”。举个例子来说,一对年轻人结婚,如用传统的拜天地,坐花轿的方式来举行他们的婚礼,这一举动显然有着传统的中国味道,从而得到旁人的赞美和羡慕。但是,假如一位家长不顾“婚姻自主”的原则,硬要按照中国传统的老规矩为自己的儿女包办婚姻,这就有理由遭到人们的反对。再假如那位先生还想效法旧时代“一妻多妾”的传统,要给自己添上几房“姨太太”,那么这一行为不仅要为已经“西化”了的中国人所不齿,而且还要受到国际法律的制裁。这个例子说明,传统文化中与现代文化不相抵触的东西,自然可以继承和发展,反之,便决没有不被割除的道理。

四、中国音乐文化发展道路探索

20世纪的中国新音乐是整个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选择“新方式”来做事情,过生活的结果之一。“新学堂”的建立,“学堂乐歌”的兴起以及其成熟的发展,中国的无调性作品,中国的十二音作品的陆续出现,等等。所有这一切,均说明我们中国人“听音乐”,“做音乐”的方式有了明显的质的改变。这些行为令那些不习惯接受中国新音乐的外国学者感到费解。其实赵元任先生早已说得明白:“中西音乐有异,中国音乐有自己的‘国性’,只得保存跟发展。但我们中国人得在中国过人的日子,我们不能全国人一生一世只穿了一种学博物馆的服装,专预备你们来参观。”可见,那种要求我们中国人的音乐文化永远停止在1840年以前的想法不仅是不现实的,更是“不人道的”。

自宋代以后,中国音乐主要是以本土繁衍、变异的方式在发展。直到清末,外来音乐文化,尤其是西洋音乐文化与日本近代音乐逐渐传入,音乐由此兴起。而这种现象确实为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发展加剧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使中华文明在信息大潮中绽放异彩是音乐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出版物和远程教育的发展,东西方音乐文化将形成全方位的碰撞,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命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方面各民族音乐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会增加统一和普遍性;另一方面,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繁荣和生存面临着威胁。全球信息网络一体化极易使西方社会的人生观、价值观长驱直入。在这场以文化渗透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新的“世界大战”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和社会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统一的成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产力。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革命的英雄气概,中国人民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为此,我们要主动出击、积极应战,大力开发音乐文化信息资源。将伟大的民族精神、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音乐文化信息送上国际互联网,使中华灿烂文化绽放异彩;激浊扬清,用中华文化抵御外来腐朽的文化的侵蚀,在我们民族的精神广宇里筑起思想文化的万里长城。

五、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思考

但是,还有一些人反对将音乐纳入现代化进程,这类人被称为“文化相对主义者”。他们以“文化相对主义者”作为理论依据。在这里,我们应当看到,“文化相对主义者”原本是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各尽所长,共同发展。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应当赞同。但同时也应当看到,一些“文化相对主义者”否认存在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否认人类文化发展的共性,否认社会历史进程的阶段性、规律性、否认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对此,我们必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深入细致地分析,弄清那些文化现象以及这些文化现象的哪些价值具有相对性,共通性,普遍性,进而在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相比较中,分清哪些是“不同”的不同,哪些是“不及”的不同,决不能一概而论,人云亦云。

然而,一些信奉“文化相对主义者”的学者们却没有这样去做,以至于“文化相对主义”在他们的手上完全变了味,走了调,成为一种妄自尊大,盲目排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借口。他们以一种对立的心态,来看待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相互影响,彼此通融的历史与现实,以虚无主义的观点来否定现代化对于人类文化的普遍意义。由此可见,这些学者手上的“文化相对主义”,其实只是,狭隘民族主义及“国粹”论的结合物,它既不新鲜,也不先进,用它来解释文化历史现象,或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必将造成观念上的混乱和行动上的失误。

总之,文化、音乐,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20世纪的中国音乐文化首先是为20世纪的中国人民而存在。中国音乐文化朝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自主的,正确的选择,同时,也是21世纪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进程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新型的、开放的,有生命力的同时也是在审美趣味上更加多元化的音乐文化。它是中国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之间完美的交融。中国的现代化任务任重而道远,而中国音乐文化的现代化则是整个社会现代化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2]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篇7

这些纷呈各异的音乐形式之产生,与具有创造才能的音乐家是分不开的。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布索尼宣称:“有创造力的艺术家的职责始终是创造规则,而不是沿用已有的规则。只会沿用旧规则的人决不能成为一个创造者。”法国作曲家瓦莱斯终身只追求两件事:一是解放声音和音响;二是寻找新的声源。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勋伯格提出“作曲家力求达到的唯一的、最大的目标就是表现他自己”的观念。正因为音乐家有求异的观念,才有创新的形式产生,才使音乐表现形式得以丰富,音乐语言得以发展。

在现代西方音乐文化中,音乐家的个人创造及个性表现的充分张扬,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早在古希腊时期,音乐在知识领域就占有重要的地位。音乐一开始便与哲理性、科学性相结合。西方的这种科学探索精神反映在音乐创造中,就是历代作曲技法的积累、创新和发展;而作曲技法的创新发展又决定了音乐风格的变换交替。

到公元9世纪左右,因为基督教迅速发展的需要,教堂得到大规模的兴建,教会合唱团的发展以及管风琴的诞生等,共同促使最具逻辑性和理性思维的新的音乐形式—复调音乐的产生。复调的创作可以认为是中世纪个人理性创造的雏形。在这一时期,一方面基督教音乐继续发展;另一方面,欧洲封建王国逐渐形成并强大,以骑士音乐为代表的世俗音乐开始兴盛。中世纪后期,人们对教皇与教会的怀疑和思想的离心倾向,导致了音乐的创新与发展。当时,以法国作曲家马肖(Machaut,约1300——1377)为代表的所谓“新艺术”,在音乐内容、音乐技术方面(节奏、记谱的系统化)接受了以往“古艺术”中被认为“不正确”“不完美”的东西(节奏的“二分法”等)。中世纪对音乐情感严格控制,把音乐视为“思”,这种观念与“音乐”格格不人。从马肖开始(包括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否定了宗教对音乐的偏见,主张音乐应当传达感情体验。当然,这种发展变化从历史的角度看是缓慢的,而不是价值的突然逆转。可以说,中世纪时期是一个多种音乐风格并存发展的时期。

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领域像其他领域一样,人文思想得到发扬,人们重新思考音乐的目的。作曲家着意去协调乐曲与诗的协和关系,遵循语言的节奏。这些都使当时的音乐创作获得了新的发展,包括形式上的创新。如使用红黑相间的音符、复杂巧妙的记谱等。在文艺复兴时期,人的个性意识开始得到展现。音乐的多形式、多风格已有较大的发展。从“伪音”的应用开始,作曲家们给演奏(唱)者以一定的自由。发展至巴罗克时期,音乐艺术与建筑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一样,风格有了显著变化。歌剧诞生,器乐曲作为独立体裁;复调音乐风格逐渐向主调音乐风格转移;大小调式逐渐取代教会调式;大量新的音乐体裁不断出现。在当时的音乐探索中,那些在和声、曲式、旋律方面的新手法又一次成为较稳定的、具有某种普适性的音乐语言。

到了18世纪中下叶,随着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及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人道主义、个性解放及“人权、自由、平等”的理念又一次推动了人本身的解放。新崛起的中产阶级涌向剧场和音乐厅,提出了新的文化要求。艺术的大众化为音乐家成为独立艺术家提供了条件。莫扎特与大主教的决裂,贝多芬的博爱、平等及斗争精神,是这一时期音乐家个人意义、个人自尊在音乐文化上得到高度强化的典型代表。在他们的作品中,个性化思想得到进一步体现。

篇8

中华民族是拥有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的民族,中华儿女在经过世代接续奋进不断前行中,努力创造并丰富我国的传统文化宝库,使得我国传统文化不仅具有广袤的内容,还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其中以民族音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灵动鲜活的传唱方式演绎并传承着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有效彰显了民族精神,是过去与当前形势下传扬优秀民族文化较好的方法与途径。而以民族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与发展模式,恰恰能够在小学学生基础认知阶段,以丰富多样的歌谣教学与传唱模式,有效渗透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使得民族文化与小学音乐教育二者相辅相成,既有利于小学学生积极健康价值观念的培养,也有利于对于小学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积淀,能够使小学学生在深入接触民间歌曲及器乐的过程中,有效传播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更要在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通过将民族文化与小学音乐教学相结合,教育学生灾难来临之际,拿出中国人坚韧的民族精神面对灾难,共克时艰。因此民族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与发展不但是可行的,而且在整体基础教育音乐教学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二、民族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发展策略

( 一) 提升小学音乐教师素养;明确教学目标及任务

对于民族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与发展的过程来说,小学音乐教师可谓是扮演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尤其对于小学学生来说,音乐学科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并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能性,而是以其独特的教学形式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有效满足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因而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扮演传道授业解惑者,更要成为民族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和发展的引导者,以较高的音乐素养,启发学生音乐学科学习兴趣,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并通过明确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的教学目标及任务,切实推动并提高学生民族音乐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并参与相应的教研活动,累积各类民族文化素材和民族音乐知识,切实提升自身音乐素养,从而加深自身对于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知程度,为有效推动民族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音乐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对小学学生音乐学习情况和喜爱水平进行调查,在开展民族音乐教学设计中,以贴合小学学生生理可接收程度的教学设计进行民族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和发展教学目标的设定为促进民族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二) 创设民族音乐教学情境;渗透家国情怀德育教学

要想切实提升民族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与发展的成效,还需要引导小学学生深入到民族音乐教学学习的情时有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尤其对于小学学生来说,正处在个体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对于外界的事物存在一定的好奇和探知心理,正处于个体健全人格的培养阶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面向重大灾害时做出正确积极的反应。此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紧跟时代步伐有效结合实事,创设多元的民族音乐教学情境,在有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强化小学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效开展德育教育。

( 三) 完善民族音乐教学设施;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感

众所周知,民族音乐在传唱过程具有极其鲜明的感染力。但是在传统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大部分音乐教师以播放音视频的形式,引导小学学生对于民族音乐进行学习和传唱。这种枯燥死板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小学学生深入体验和感受民族音乐特色,也不利于学生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力量的感知。因而,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完善民族音乐教学设施,引导学生有效利用乐器感受民族特色,感知音乐文化,切实推动民族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富含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乐器进行学习和体验,在有效增强对于民族音乐学习体验感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使学生在音乐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家国情怀及民族精神的品鉴,进而有效促进民族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切实推动民族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不仅要注重对于学生音乐理论及曲目传唱方面的教学,还应注重对于学生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等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和培养,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结合德育工作,引导学生在传唱民族歌曲和体验民族乐器的过程中有效增强民族意识和大局意识,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切实强化学生民族体验感荣誉感的同时,深化对于小学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成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念和目标取向,有效提升学生音乐品鉴能力和情怀感悟能力,切实提高综合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篇9

篇10

篇11

中国音乐史课程是我国“中国音乐史”是我国高等教育音乐教学中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是音乐专业理论课中重要的内容。同时在各大高校所有音乐方向的研究生考试中都是必考科目。可见中国音乐史这门课程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其教学目的是通过阐述我国音乐文化发展历史,使学生把握中国音乐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掌握各个历史时期音乐的主要特征,了解我国音乐发展史上重要的事件、音乐家、作品、理论,音乐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等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全面提高音乐素养,进而引导学生科学地评辨和研究音乐问题,并能将所学的历史知识及方法应用于自己的专业学习,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

多年来,中国音乐史一直采用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不足:如形式单一、教学媒体落后、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等,这些因素已经妨碍了学生在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的方面接受音乐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学目的中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始终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本文通过几点思考以及教学方法的尝试,就如何创新改革中国音乐史的教学模式,以期获得较之传统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一些简单的探讨。

一、参考教材,更新知识

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通常称“课本”),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广义的教材指课堂内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故事书、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或教师自己编写、设计的材料。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

目前,各高校在中国音乐史教学中均有规定使用的教材,如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夏野《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田可文《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人民音乐出版社与上海音乐出版社联合出版,2007年)等音乐著作。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教材大多是狭义的教材,依照课本内容,强调历史的真实性和不容更改的性质,很少填充和修改。然而,音乐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同样具备着前进发展的特点。如某种新的研究结果证实了以往音乐问题的猜想,或是了以往旧有的结论;新的出土文物更新了教材中的时间界定,补充了以往音乐史的空白等等。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以课本为主,但不拘泥于课本,博览群书,拓宽知识面,在尊重历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多方面完善、补充、更新音乐史知识。让中国音乐史和人类发展史共同流动起来,成为一门“活动”的音乐理论课。

二、信息化运用打造“博物馆式”教学

中国音乐史阐述的是过去的音乐,特别是中国古代音乐史,在学生认为,那是离自己很远的事物,看不到、摸不着、听不见,长期纯理论性文本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从教师的讲述中去勾勒和想像,因此造成了大多数学生对学习中国音乐史兴趣不浓,学习动机不足、知识记忆不深的现状,如何针对当代青年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成为中国音乐史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21世纪是一个知识、信息、通信的时代,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青少年学生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更易于接受迅速、直观的知识信息。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是创新改革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迫切需要。虽然近几年,有些教师或多或少运用了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但是与其他快速发展的学科相比,达到信息化的程度还相距甚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时代音乐人才的培养。

试将音乐、图形、文物等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将中国古代音乐史立体地再现在学生的眼前,使教学变得形象、直观、立体和生动,就像把学生带进中国音乐历史博物馆,将讲授和参观结合,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加了教学中知识的信息量,教学的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三、专题课教学方式

传统的中国音乐史教学通常是按照历史时期,从古至今地给学生讲述音乐历史的发展,基本上是一种纵向的知识延伸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发展脉络,把握作品风格特点与社会背景的关系都具有非常有利的作用。但是,对于同一音乐现象或作品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影响等问题,则横向联系比较的教学方式更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地把握音乐发展的规律,深入理解在历史的演变中音乐是如何发展的。所以,在讲述某些问题,如:中国乐律学的发展脉络,中国古代音乐机构,中国古琴音乐,京剧的产生、发展和现状等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专题课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明确音乐史实,梳理音乐发展脉络,总结历史规律,提高分析研究能力。

四、从学术论文到课堂教学

要将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被动转变到主动,一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由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论文,了解需要掌握的知识、目前学术界对该问题的各种观点以及研究现状等问题,然后将问题和收获带入课堂,有准备地进入教学阶段,无疑也是一个可取的方式。学生在查阅、研读相关论文的过程中,因为是经过亲自动手检索阅读的,所以对知识点的印象会比由教师灌输的更加深刻。而且,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超出课本的知识量,同时,学生查阅资料、分析对比、总结归纳等综合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

例如:在课前,要求学生阅读至少五篇关于先秦雅乐的学术论文,假设学生找到并认真阅读以下4篇论文:1.李方元《周代宫廷雅乐面貌及其特征》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2);2.何涛《论先秦俗乐、雅乐的音声特征》载《江海学刊》2007,(2);3.任飞《无“商”的西周雅乐》载《中华文化画报》2007,(6);4.张耀《雅乐含义及先周雅乐的表现形态》载《中国音乐》2006,(2)。那么,仅从这4篇论文中学生至少可以收获到周代宫廷雅乐的形式、使用场合、音乐风格特点、先秦雅俗音乐的区别、先秦雅乐与当时政治的关系等问题。然后,学生可以将阅读中的收获和不理解的问题带入课堂,和同学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种方式不但完成了教学内容,而且对锻炼学生主动深入地思考问题,追求真理的能力,较之传统讲述式的教学方式更加有效。

五、技能再现音乐,理论指导实践

中国音乐作品是中国音乐史课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历史上的音乐作品是了解其所在音乐时期风格特征最直接的感知。特别是演奏、演唱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国音乐史的过程中,可以将技能锻炼和理论指导相结合。如在讲到古代某个时期的作品时,请专业学生演唱或演奏,再由教师讲解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乐曲的风貌,还可以播放原版的古乐音响,让学生用理论结合音响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之后,重新演唱或演奏,与之前的效果进行对比,鼓励学生逐渐完善演奏风格,提高演奏技巧。由此使中国音乐史教学目的中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得到良好的发挥。

六、课外教学

篇12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这一教育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随着各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全球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多元文化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成为热点,多元文化教育也日益普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研究与实施也就势在必行了。

世界上有众多民族,由于居住地域、社会环境、生活习俗等的不同形成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所谓“文化”,指的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通过一代代习得与传递而形成并流传开来”。也就是说,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它包括许多方面,如学术思想、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民族文化具有两大特性:一是共同性,即为民族各分子所共同拥有;一是延续性,即随民族之演进而绵延不断。我们可以说,文化表现出了“一个社会的行为和物质特征”,它是“赋予一个社会以独特本质的那些因素的集合体” 。因此,我们的星球在有记载的历史以前就具有多种文化,世界上的文化一直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跨文化性或多元文化主义(interculturality/multiculturalism)意指超越多种文化的同化和消极的共存,就是不仅要了解自己所处社会民族的文化,以及在一国内部各种文化成分之间和世界各国不同文化之间建立积极的交流与相互充实的关系,还要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有相当的了解,因为不同文化的知识和理解,各个现代国家都必须不同程度地面临多元文化现象。

多元文化如同多元文化教育一样,学术界对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研究也存在很多分歧。但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基本上也形成了一定的共同指导原则。“世界各文化的音乐,不论从个体还是从整体来看,都应该在广义的音乐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二、国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

20世纪以来,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及比较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和音乐文化人类学等研究的逐步深入,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在音乐教育中本民族音乐文化和本社会的多元文化音乐状况,并放眼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无论是发达国家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深入,还是发展中国家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兴起,都使世界音乐多样化和平等性的理念更深入人心。在这里笔者先对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代表国家进行简要介绍。

1.美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美国对多元文化教育包括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特别重视,是一个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推行得很早的国家。研究美国的历史,可以给我们在多元文化发展方面给予很多启示。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官方、社会和学术界的共同认可对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至关重要,这是由于社会和政治的需要。因此,美国的多元文化研究具有代表性、前沿性,在政策实施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列。所以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理念是代表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国际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到目前为止,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生诸多变化。从最初学习德国传统音乐到接受北欧、中欧民歌和黑人、土著歌曲及东南欧和东亚歌曲,后来又加强对拉丁美洲音乐的学习。从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能看到社会背景与一切的教育目标的制定密不可分,这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趋向是今后研究的重点,而摆在眼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如何将其有效地实施贯通,推向世界。

2.英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英国学生应该能够用各种风格和形式的音乐来表演和欣赏不同时代文化,学校音乐教育以何为主,要看音乐的发源地在哪里。由于英国“二战”之后的情况变化,大量人力需要帮助建设,西洋音乐需要鼓励,这种社会文化构成的发生变化使人们意识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音乐课程当中加入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其他一些地区的音乐,无论是音乐师范教育,还是中小学校,世界音乐的培训都已纳入教学内容。许多国家已经成功地把欧洲古典主义传统教育纳入学校开设的课程之中,如非洲、加勒比、印度尼西亚等。面对这些一直以传统教育为主的国家来说,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成为欧洲古典音乐教育发展的必要选择。这些传统是社会的、发展的、交流的,是面向未来的 。

3.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澳大利亚是由移民建立起的国家,它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和英、德、澳大利亚等西欧国家有所不同。他们的音乐形态有自己的特性,有自己特有的历史发展情况,原先这些国家住着许多土著民族和大量移民,这种文化迫使他们的政府选择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式来传承音乐。英国影响它的音乐教育很大,政府的政策也随着别的国家从同化向多元文化方向的转变。在澳大利亚的音乐师范教育中,音乐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音乐在另一种背景下会发生什么样的作用,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要让学生了解如何理解音乐,这里的音乐是在向多元文化方向发展。学习和理解在这里显得至关重要,学习西欧各国的音乐文化,结合本国历史发展的特殊个性,理解这种特殊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音乐现状。学生要真正地理解音乐,就要从作品的社会背景、创作意图和表现内涵等方面着手,感知音乐,欣赏音乐,这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4.日本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日本从自身社会的变化和情况出发,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在保存民族意识的同时,也试图把亚洲音乐教育观念与西方音乐媒介合并,他们认为亚洲传统音乐是国家的财富,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古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作为当代日本两大文化价值体系,在他们的音乐教育和音乐研究中,既要继承也要传扬。高度重视欧洲艺术音乐的同时,也要重视传统文化的音乐传承。亚洲传统音乐需要在音乐师范教育和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予以实施。日本音乐教育试图将西方与亚洲文化结合一起,并结合本民族实际情况进行发展,努力寻找一条适合本民族传统和习惯的音乐教育方法。

综合看来,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发达国家,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现状出发,非常重视多元文化对音乐教育的深刻影响。多元文化的发展程度是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底蕴并预示未来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国家都试图结合本民族的实际情况,总结以往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提高全民族多元文化的教育意识,调整自身的音乐教育结构,寻找一条健康而有效的多元文化发展之路。音乐教育者开始试图寻找将传统音乐引入课堂的途径,在民族意识逐渐增强的今天,他们正努力摆脱强加在自己身上的造成本民族音乐文化发展滞缓的殖民音乐教育结构,开始重新重视自己的本土音乐和口传心授的传统。由于这些国家本身政治等方面的影响,许多欧洲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形态,音乐被认为是世界交流的重要手段。这些国家开始意识到自己本身具有的丰厚音乐财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该朝着更高级、更先进的方向健康发展。

三、中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

在我国,历史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丰厚而又独特的文化个性要结合本民族实际特点建立一套完整而有效的音乐教育体系。全盘照搬固然是不合适,因此开创一条适合本民族发展的多元文化音乐道路势在必行。

篇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8)03-0192-03

一、西北音乐史的研究现状和意义

(一)相比其他地方乐史:能力薄弱、著作零星、亟待加强。著名音乐史学家陈聆群先生就曾言:“其他地方乐史研究已经走到我们前面了,上海音乐史学界的同仁们也应该奋起直追,写出一部上海音乐史来!”。尽管此言不乏陈先生的豪情壮语,可我们仍能从中捕捉到研究地方乐史的相关信息。如一方面我国区域音乐史的研究受到了音乐史学界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地方乐史研究可能存在:整体研究区域范围相对集中,研究成果显著,部分区域研究缺失的特点。本人后来翻阅大量资料时发现,陈先生之言也是有理有据。

首先,研究我国地方乐史的相关理论著作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年都以向上形态递增,且产生了大量学术研究价值较高的理论成果,由此推断,近年来关于区域音乐史的研究必是中国音乐史学界的热点论题。其次,我国区域音乐史整体研究②的地域范围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东南沿海和港澳台地区,其中以哈尔滨、福建、浙江、北京、台湾等省(区)为最,产生了一些诸如《福建音乐史》、《哈尔滨西洋音乐史》、《浙江音乐史》、《东北现代音乐史》等学术性较高的研究成果,大多以著作、期刊或学位论文的形式出现。另外,除了通史性的著作外,也有大量的个案音乐专题史,光东北音乐史研究方面,就有《哈尔滨音乐团w历史考察(1945-1949)》、《在“鲁艺”影响下的东北专业音乐教育》、《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三十年(1961-1990)》等几十篇的专题论文。尽管区域音乐史研究成果显著,然部分仍存在缺失现象,西北乐史研究就属于缺失的那一部分。它相比其他区域音乐史研究,无论是学术队伍还是研究成果、学术思想、研究方法等,则要逊色很多,至今仍未出现一部系统地研究西北音乐历史发展的理论专著,仅出现了《中国西部音乐论》、《延安音乐史》、《新疆兵团音乐史》、《西域音乐史》等为数不多的几部学术价值性较高的史学类著作,也发表了一-些像《民国时期青海音乐史概述》、《宁夏音乐发展史述略》、《1949-2009“新音乐”在西安》等具有开拓性的论文,但也都是些断代史性质的专题史。纵使再有一些个案研究文章,除了大部分焦点在延安音乐、敦煌音乐、西域音乐三大主题外,剩下了《西北音乐教育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西北音乐家介绍(一)(二)》、《乐舞新疆》、《略论抗战音乐在新疆》、《西北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研究》等零星几篇。、西北乐史的研究的缺失现状,亟待加强。

(二)对“重写音乐史”的借鉴意义:提高和完善中音史。“重写音乐史”自上世纪90年代,由上海音乐学院教师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领域内最先提出,后来于古代乐史学科也得到了响应。这次讨论历尽20多年,参与的学者众多,影响之大,一直从未间断。那么,现在讨论的西北音乐史的研究到底对“重写音乐史”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