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学校体育管理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学校体育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学校体育管理论文

篇1

许多乡村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此外,乡村小学大都实行包班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位思想活跃、又有一定体育爱好和体育素质的包班教师,还可能灵活地给孩子们安排几节体育课;反之,孩子对体育活动的渴望也就成了奢侈品,这对于无数渴望运动、爱好体育的儿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2.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乡村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据对某县中小学校的调查显示,仅有73%的中学和45%的中心小学配备有专职体育教师,在全部体育教师中,毕业于相关专业的又仅占体育教师总数的33%,即使这一部分人,为考核工作实绩及晋职评优的需要,又有近半数改教了数学、语文等"主课",体育只是兼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3.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大多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比赛课时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如同文物展览。

4.教学不规范

不少乡村教师,尤其体音美老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学习,也少有本地区同行之间定期的教研活动,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等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针对我国乡村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生活在广阔农村的乡村学生,时时处于大自然这一活动大空间内,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学生所不及的,一些乡村民间体育活动更是锻炼身心的独特"武器"。

2.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根据广大农村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各级师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如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函授办班;县区中学师范、进修学校利用本校条件开设短训班,并要求学生除搞好文化课学习之外,加强专业训练,做到多能并兼;此外,县乡也可利用假期时间聘请教师,有组织地挑选乡村学校有条件的体育教师,集中轮训。在此带动下,在岗体育教师更应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让校园内你呼我喊,你追我赶,处处出现体育氛围。

3.加强对教学设施投入,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篇2

许多乡村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此外,乡村小学大都实行包班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位思想活跃、又有一定体育爱好和体育素质的包班教师,还可能灵活地给孩子们安排几节体育课;反之,孩子对体育活动的渴望也就成了奢侈品,这对于无数渴望运动、爱好体育的儿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2.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乡村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据对某县中小学校的调查显示,仅有73%的中学和45%的中心小学配备有专职体育教师,在全部体育教师中,毕业于相关专业的又仅占体育教师总数的33%,即使这一部分人,为考核工作实绩及晋职评优的需要,又有近半数改教了数学、语文等主课,体育只是兼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3.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大多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比赛课时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如同文物展览。

4.教学不规范

不少乡村教师,尤其体音美老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学习,也少有本地区同行之间定期的教研活动,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等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针对我国乡村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生活在广阔农村的乡村学生,时时处于大自然这一活动大空间内,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学生所不及的,一些乡村民间体育活动更是锻炼身心的独特武器。

2.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根据广大农村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各级师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如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函授办班;县区中学师范、进修学校利用本校条件开设短训班,并要求学生除搞好文化课学习之外,加强专业训练,做到多能并兼;此外,县乡也可利用假期时间聘请教师,有组织地挑选乡村学校有条件的体育教师,集中轮训。在此带动下,在岗体育教师更应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让校园内你呼我喊,你追我赶,处处出现体育氛围。

3.加强对教学设施投入,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篇3

面对新课程所引发的诸多新的变化、新的情况以及新的问题,管理者必须本着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促进“人、校”共同发展的根本宗旨,选准新的立足点,赋予管理新的内涵,创造管理新概念,从而进一步提高管理层次和管理效能,为课改的实施扫清障碍,保驾护航。因此,笔者认为,当前的学校管理应亟待关注如下问题:

一、做好恰当的学校定位

以往的管理很少关注学校定位,对学校缺乏一个整体的盘点,推着干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也是学校缺乏特色、缺乏生命力的致命原因之一。新课程理念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即只有从实际出发,找到促进自己发展的“第二曲线”,才能使管理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就需要对学校进行准确的定位。

做好恰当的学校定位是一个关键环节,是学校追求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的起点,它关系到学校能否找准自己的位置,设计并制定出与自身相吻合的发展战略。因为只有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准确为学校定位有一定的程序和步骤:首先要进行战略分析,对学校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思考、整合分析。这包括三个方面:(1)把握社会的客观需要。即:了解社会的发展形势及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和动向,教育改革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所在社区的发展要求,全面洞察宏观趋势。所谓“跳出学校看学校,走出教育看教育”就是这个道理。(2)正视学校的办学条件。即从学校实际出发,对学校的文化传统、社会形象、学校特色以及师资队伍、生源状况、教学设施、设备条件、资源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3)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这是学校正确定位的基础。然后,根据这些实际状况,采用“SWOT策略分析法”,从S(优势)、W(劣势)、O(机遇)和T(威胁)四个方面对学校现状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找出工作的突破口,创建理想的办学模式。其次要厘清办学理念,拟定出极具发展空间的学校规划。办学理念是贯穿学校工作始终的一条主线,是“灵魂”,用明确的办学思想去统帅学校的各项工作,指导、规范教育行为,这应成为每一位管理者的最高追求。可以说,这也是决定办学层次高低的标尺。所谓“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深刻含义正在于此。时下,课改给了学校发展极大的自由度和极大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用先进的理念贯穿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促进学校的目标达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施真正的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并不是新生事物,虽然被经常提及,但它没有真正地在管理过程中生根发芽,在现实中往往是流于形式,有名无实。究其根源是受传统的管理观念束缚太深,习惯于权力支配、无条件服从这样落后的管理方式,极大地扼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其实,教师不仅仅是被管理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具有双重身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管理,必须充分体现以教师为本的主体思想,营造一个宽松的管理和心理环境,唤醒广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这才是提高学校管理质量的根本保证。高效益的管理,有赖于大家的相互尊重、共同参与、团结协作。所以作为管理者应转变“家长式“的工作作风,打破单一的、封闭的工作局面,走出“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增强民主意识、团队意识,采取柔性的、开放的管理策略,把广大教师当作合作伙伴,与教师进行广泛、深入的交往和探讨,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参政”、“议政”、“创新”、“求异”,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工作目标和任务,从而取得最大认同和理解,这是畅通管理渠道、保证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真正的民主管理是思想交流、碰撞、互动中谋求统一的过程,教师如果不再只是被动服从,而是主动适应,管理才会有质的飞跃。

三、追求“人本”的管理极致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基于此点,关注教师的成长,立足于发现人、培养人、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应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正象有人说的那样: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

反思我们的管理实践,凸现的是教师的工具价值,即把教师当作完成学校目标的工具,没有全面地关注教师的需要、成长和发展,忽视了对教师的发现和培养,或者说仅仅维持在低效的培养水平上。这无异于慢性自杀,因为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研究表明,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指标只有一个,就是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若照此定位,就不难理解“立足于发现、致力于培养”该有多么的重要。所以作为管理者,更多考虑的应是如何造就一支专业化的队伍,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客观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师,如何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优势,制定出因人而异的培养规划,如何按时代的要求,促进他们的专业化发展。尤其在课改的起始阶段,管理者面临着诸多难题,例如,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教师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技术等新的技能培养等等,都需要一个一个地去攻破,只有这样,教师的工作能力才会与日俱增,教师的整体实力才能不断攀升。

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促进人不断发展的文化场所,它应该追求一种文化品味,体现一种特有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底蕴,从而达到时时引导人、塑造人、实现自我超越的教育目的,进一步地推动学校的发展。

受一定的认识局限,一些管理者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上,虽说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仅强调物质建设未免有些偏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应在建立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化校园上多做文章,创设开放、宽松的交流空间,开展各种科研活动,开设丰富多彩的论坛、辩论会、信息会等,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学术气、书卷气,体现出一种文化追求,这对师生的成长以及学校的发展都大有裨益。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文化氛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需要几代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共同为之努力奋斗,才能不断丰富其内涵,提高其文化品位。

五、重建“绿色“的管理制度

制度管理是一种常规而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我们不难发现,旧的制度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甚至起了反作用,所以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已迫在眉睫。

笔者认为,重建管理制度应体现“绿色”宗旨。所谓“绿色”宗旨,意指新课程下的管理制度要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思想,立足于催人奋进、共求发展这样的主题,要充满生命的活力。具体说,有两层含义:一要“新”。即总体上要符合时代精神和课改的指导思想,要体现学校的管理意图,引导、矫正教师的教育行为,充分发挥制度管理的导向功能。二要“活”。即要体现一定的弹性,可随时根据形势变化以及实际状况进行微调,同时还不束缚人的手脚,有利于教师的探索和创造,有利于教师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制度管理的激励功能。

总之,重建制度是为了取得更好的管理效益,所以在重建过程中要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和要求,取得目标上的认同,本着促进人、发展人的根本宗旨,使制度管理焕发新的活力。

篇4

二、教育冷暴力的类型

(一)冷淡轻视型

在小学校园中,教师对学生在态度上的漠不关心,即使学生有错误也不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过来,而是任由其发展。当学生无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继续犯错,教师非但没有关心学生而用轻视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处于迷茫的境地,也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二)嘲讽呵斥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教师有意或无意对学生在语言上的嘲笑讽刺,会致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有的教师还在班级中大声呵斥,让学生难堪,让学生无地自容。这样过度的精神惩罚,教师由于气头上贪得一时痛快,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是无法弥补的。

(三)疏远孤立型

教师常常会对学生进行调换座位、在讲课过程中不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等方式在行为上孤立学生,让学生觉得自己处于被老师、同学“抛弃”的状态,给学生造成心理的打击,自信心受挫。

三、小学校园教育冷暴力造成的影响

(一)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校园教育冷暴力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而且有的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学生是发展的人,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品格的重要时期。教,育冷暴力会使学生自信心受挫,自尊心受到打击,性格上会变得孤僻,在长期的周围环境中暗示下,学生会形成畏缩性人格。

(二)师生关系紧张

学生在小学阶段虽然自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并且在意周围环境中老师、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学生喜欢得到老师的肯定。而教育冷暴力会使学生遭受到打击,变得任性、暴躁,形成攻击性人格,逆反心理加强,敌对教师,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

四、关怀理论视域下小学校园教育冷暴力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师德修养的欠缺

造成教育冷暴力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师德修养的欠缺,教师作为在教学活动中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这与教师德德行与修养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教学岗位上天天会处理众多繁杂的事情,在面对学生犯错误时如果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有意或者无意对学生实施了教育冷暴力,会给学生造成伤害,也同时反映了教师的师德修养的欠缺。

(二)教师忽略了自身榜样作用

在校园中,教师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榜样作用,教师如果不注意自身的言行,对学生实施教育冷暴力,会影响其他的学生对该名同学的看法,会造成周围环境对该名学生的压力,导致学生自己否定自己,形成消极的情绪,影响学生的发展。

(三)教师漠视学生的感受

在现实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冷暴力往往是削弱了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阻碍了教师与学生关怀关系的建立。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是脆弱的,学生渴望得到肯定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教师如果能耐心地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以学生的角度去处理事情,会让师生关系呈正向积极状态,促进学生的成长。

五、关怀理论视域下小学校园教育冷暴力的解决策略

关怀理论是当代德育理论中的重要流派之一,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关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尼尔・诺丁斯,她从关怀伦理学的角度提出了道德教育应当强调的四种要素:榜样、对话、实践、认可。

(一)培养关怀型教师

关怀是教师职业的基本特点,一个人进人了教师职业,首先就是进入了一种关怀关系,关怀先于、重于做事和职业技能,这是教师与其他职业的最大区别。

1.重塑师生沟通关系――尊重学生平等对话

对话发生在我,你之间,教师不仅要在意学生说的话语,更要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说、这么想。师生之间进行的平等对话是平等的、民主的、开放的。师生之间的对话能增进互相的了解,同时其目的也是理解、同情与欣赏,尊重学生、平等的对话就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怀,而不是用教师的“威严”压制学生。

2.卓越教师师德讲座――发挥教师榜样力量

教师的作用不在于监督学生遵守规则,关键在于以身作则。发挥教师的榜样力量,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通过参加优秀教师的讲座,通过学习卓越教师是怎样处理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经验,从中进行总结,写下自己的感受,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进行运用,时刻谨记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在言行上一定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3.提高教师关怀能力――给予学生积极认可

教师对学生做出的反应是学生形成自我形象的一个重要影响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提高自身的关爱能力,阅读书籍提高自己的修养与内涵。允许学生犯错,认识到这是学生成长的规律,而不是将自己的主观期望强加给学生。用爱的眼光,用关怀的行为给予学生,让学生产生力量感,形成积极的道德追求。

(二)营造理性的关怀型家庭――父母做家庭教育的榜样

篇5

长久以来,学校领导对于财务工作的认识基本都停留在记账、算账和报销、发工资、计算职工福利等基本简单的工作意识上,并且经常分不清校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力,有些学校甚至并未设置会计岗位人员,所有会计工作由校长或分管财务的校领导兼任。对于学校资金的预算、使用和把控力度相对薄弱,更谈不上对于财务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二)财务工作信息化程度低

目前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已经浸润至各个企事业单位,电子支付、单子采购不仅能够方便经营活动,而且能够节省成本。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电子计算机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但是目前的电算化实践,基本上只是财务工作的操作实现计算机化,对于财务数据的分析、处理还处于较低水平。另外,长久以来学校财务工作相对封闭和独立,导致信息无法及时向各个院系和部门提供和反馈财务信息,也无法及时的从各个院系和部门获取财务信息。而且,依靠手工录入或者第三方间接导入获取的财务数据,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出错率相对较高。

(三)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和关注力度低

由于历来对学校财务工作基本停留在核算、记账、报销的认识上,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要求仍以完成事务性工作为主,甚至只要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就可以兼任会计工作。财务人员数量少、业务生疏、技能水平较低,财务管理理念落后甚至缺失,学校对于财务人员的工作目标缺乏比较明确的指导等这些问题都相对突出。由于教育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等是学校重点关注的工作,相对来说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和关注力度低于对于教师科研人员的管理和关注。对于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和技能培训相对薄弱,这与学校财务管理深陷事务性工作形成了恶性循环的状态。事务性工作导致财务人员的工作业绩很难突出,晋升和发展相对缓慢,福利待遇相对落后,工作积极性会受到一定影响,更谈不上利用自身财务知识为学校财务工作提供决策分析和参考。

(四)成本控制、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在数量和种类上都愈加丰富,对于这些资产的管理工作也愈加复杂和有难度。相对于企业来说,学校对于资产的购置、报废、折旧管控意识薄弱,往往导致资产购置的单据与财务账实不符、固定资产卡片缺失、账存实亡现象常有,资产不清登记不全,院系之间缺乏沟通导致重复购置;资产购置后的盘点、报废登记未能及时入账;资产保管责任不到个人,出现丢失、损毁现象无法追究责任等。对于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更加薄弱甚至缺失,导致无形资产的占用得不到应有的补偿,甚至无法在财务账面上进行反映。

二、适应时代环境的学校财务管理举措思考

(一)创新学校财务管理模式

1.充分利用学校固定资产的社会使用价值,尝试部分对外开放,比如学校的实验室、试验设备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向企业单位进行开放,与企业的科学研究工作相结合,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获得一定的报酬;另外,学校的体育场所也可以分时间段、分场地的开放给企业单位做各种集体活动,学生在第二课堂的作业产品也可以部分的提供给社会展示甚至出售。

2.充分发挥院系自身对于资金使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院系在不违反学校统一制定的财务制度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务能力,统筹和合理安排所分配到的资金,这样可以提升院系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院系自身具有丰富的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和强大的专业知识,教师和学生在完成教学活动的同时,完全有时间承接社会企业的技术项目,自创收益。

(二)提升学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1.以信息用户的需求为最终导向优化财会业务流程。财务信息的价值重在如何利用它为当前和今后财务行为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所以财务流程的优化应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最基本导向。应将学校各种分散的经济活动和资源看作一个整体对待,实现财务管理结构的扁平化,激活财务管理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2.信息化建设应建立标准并体系化。标准的制定能确保数据在各系统间的传输、交流和共享的质量,而体系化的建设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整合财务资源,并提高财务资源的使用效率。

3.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财务管理新新华建设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信息安全的隐患,所以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防范网络危险必不可少。学校可以通过采用专网,加装防火墙等措施保障网络安全,也可借助专业的IT技术备份、过滤和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

(三)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力度,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复合能力

对于财务人员的绩效管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完成事务性的工作,随着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将极大的提升财务人员处理事务性工作的效率。所以学校对于财务人员的业绩考核和管理指标也应伴随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而改进。

篇6

(二)体育教学思想不明确,导致对体育课程定位不合理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单方面追求学生在校期间的运动素质发展的短期行为,主要表现有两种:一种是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多方面知识的要求,另一种是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不相符合。这两种表现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最终导致学生降低体育兴趣,甚至对体育产生冷淡与不满情绪。

(三)缺乏教学质量监控手段,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在课堂上将教学课目和内容教授给学生,而不负责管理和监督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到的知识,缺乏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信息反馈和监控,这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有些体育教师缺少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考核成绩不能据实统计。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有了不合格的成绩就相当于企业生产了不合格产品。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中对学生的成绩合格率要规定一个控制指标。

(四)体育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教学精力投入不足

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受评职称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其主要原因是高校缺少提高教学质量的激励机制,以及教师缺失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的信念或精神。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很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容易满足现状,认识不到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教学实践等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就失去了正确的方向。为此,高校必须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错误倾向,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五)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之间的差异阻碍了体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而其他学科教学的目标一般是为了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独特性和内在要求。高校教学主管部门虽然与体育教学部门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二者之间责任分明。教学具有自身的基本规律,体育教学在高校教育教学中是一个独立的分支,体育教学必须按照自身的基本规律实施教学,以体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差异使得体育学科的教师认识不到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进而产生懈怠心理,阻碍了体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二、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高等院校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具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三项功能,其中,服务是指为社会服务,为学生服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学生服务,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工作的。高校体育教学服务功能尤为重要,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之基础,要发挥体育教学服务功能,需要四大要素支持:发挥管理职责的领导作用、合理进行资源管理、加快服务实现进程、优化测试分析与改革机制。这四大要素都必须以满足学生需求为核心,以学生为焦点,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为社会输送优质的毕业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必须以学生这一主体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基本原则,促进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技巧和一定的体育知识。只有使这四种要素紧密联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能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进而提高学生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满意度。为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并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可将管理体系分为四个结构要素。

(一)发挥担负管理职责的领导作用

1.教学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方针是体育教学组织全体成员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质量准则。从事体育教学活动,首先要明确体育教学质量方针,并对质量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其次要保证教学质量方针的稳定性、适宜性。质量目标即该组织为实现方针而制定的目标,必须依据国家、社会、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高校自身的特点制定质量目标。

2.教学质量管理机构

高校体育教学必须有其管理机构。

3.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包括评审输入和评审输出。

(二)对体育教学资源的管理

高校体育教学资源是教学质量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师资、管理者、学生、教材和信息、教学设施、教育经费、教学环境七个方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管理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对教师的管理包括:教师招聘和晋级、教师进修和培训、教师绩效评价等。

(三)加快服务实现的过程

加快服务实现的过程是指体育教学实施的过程,是提高体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核心内容。服务实现的过程包括制订教学计划、选课与分班、选择教材、教务管理、课程开发、教育研究、教学结果考核等。在服务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需求,依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为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体育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增强,积极开展各种体育竞技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四)建立测试、分析与改革机制

测试、分析和改革机制是对自我进行检测和完善的一种机制。具体包括:教学检查、教学评价、处理学生投诉、建立纠正与预防应对机制、调查学生的满意度、对教学督导进行评价等。建立这种自我完善机制,可以不断提高高校满足学生体育要求的水平,完善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三、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构的要求

根据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构的基本要素,并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为了保障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能够高效运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建立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要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必须建立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这是高校教学主管部门进行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亘古不变的主题。高校要积极探索自我完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监控评估体制,保证体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建立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反馈体系

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建立教学质量管理反馈体系,可以帮助高校了解教师上课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建立“教学信息员”队伍、“教学督导员”队伍以便掌握教师工作情况,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引导学生进行网上评教等,都是很好的教学质量管理反馈形式。总之,要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离不开教学质量管理反馈系统。

(三)制定可行的教学质量管理目标

制定教学质量管理目标要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况,目标要包含体育教学的所有内容,使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并针对每一项内容制定适合的具体目标,使教学质量管理具有可操作性。

(四)建立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责任制度

建立责任制度就是要保证教学质量方针、管理工作、教学目标等能够顺利实施,对涉及体育教育教学的各个部门明确其职能职责,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评比与奖惩制度,使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能理解制度的含义和具体内容,对体育教学的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管理。健全的责任制度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

篇7

一、充分认识做好中小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

中小学校档案是中小学校在各项管理工作及教学、教研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查考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涉及面广,包括综合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招生、学籍管理、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毕业生工作、教学研究、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文字材料和声像载体。 中小学校档案真实客观地记录了中小学校发展的历程,是中小学校重要的信息资源。它既是一个中小学校长期教学活动中各个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又是促进中小学校在今后工作中扬长补短不断继续前进的重要条件。分析中小学校档案,可以全面掌握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延革和演变情况,更好地总结学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建设的得失、成败,为新的时期学校建设提供借鉴和依据。同时,中小学校档案汇集了中小学校现有的知识成果,记录了中小学校优秀的传统和历年来先进教职员工的事迹,形成特色的教育教学总结,是中小学校成长和奋斗的沉淀和记录,能有效的推动中小学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的发展。

二、当前中小学校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1.档案意识淡薄。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档案意识不强,在中小学校教学过程中,上至学校领导下至一线教师,他们“重教学、轻档案”的意识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认识不到档案工作在中小学校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档案归案意识不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

2.档案材料残缺不全。中小学校档案应为中小学校的发展留下真实生动的轨迹,应该客观完整记录下中小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但目前在很多中小学校普通存在两种现象:一是没有综合档案室,学校各科室按照传统惯有的做法,只负责把自己科室自认为有用的材料加以收集整理汇总,档案保管各自为政;二是学校各部门与档案室协调工作严重脱节,档案工作人员没有深入各科室全面收集,各科室教职工贪图一时之便,也没有主动移交手中的档案资源。加之没有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又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档案的错归错放、随意归档、缺失散失现象相当严重。

3.档案管理手段落后。中小学校档案不仅是一种历史资料,更是一种信息资源。因此,如何更为有效地利用这种资源成为中小学校工作发展的关键。目前的学校档案管理多是进行基本的材料收集、整理与保管,没有形成主动对档案资料进行分析、编研,以便有效地提供利用服务的意识,操作上也都是传统的、低效率的手工方式,极少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工作上也只是“你查我调”,还处于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状态,这些都不能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及利用价值。

三、做好中小学校档案工作的对策

1.增强档案意识,健全各项制度。增强全员档案意识是搞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首先,中小学校领导要经常向全体教职工宣传《档案法》,通过举办档案法讲座、开展档案知识竞赛来提高教职工的档案意识。其次,制定明确的岗位目标责任制,从而使各部门重视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第三,建立档案的收集、保管、立卷归档和借阅制度,使档案资料进、出(室)及时,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第四,各部门要积极参与和配合,及时收集有关资料,使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得到保证。

2.认真开展档案业务工作。档案工作是一项积累性工作,这首先需要档案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注重中小学校各类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档案工作者要加强宣传,密切保持与学校各科室、部门的联系,全方位收集中小学校本身产生的档案,同时,努力拓宽档案收集范围,挖掘档案资源,比如收集分散的知名校友档案等,使室藏档案内容丰富充实起来。二是制定符合中小学校档案特点的管理规范,包括归档范围、立卷程序、保管期限及密级规定;三是将档案信息及时提供给中小学校领导、各教研组和社会有关部门,使他们亲身体验到档案信息的价值,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档案部门做好建档工作。

3.合理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已是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现代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克服以往档案工作的人工操作的落后性,不断地添置现代化的设备。另一方面是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推进文档一体化的管理,克服中小学校各部门之间归档材料衔接不紧、重复劳动等问题,使中小学校档案室不仅是管理部门,更是一个信息供应中心。

4.努力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中小学校档案是展示中小学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因此中小学校档案工作要站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努力体现多姿多彩的生命魅力和独具个性的文化氛围,最大范围反映中小学校的文化风貌。为更好的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使档案室的档案信息资源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与方式开发和传递给利用者,从而实现档案信息的活化和共享,档案工作者要争取校领导的支持,进一步完善学校档案室的功能建设,努力与德育教育各类活动相结合,把档案室建设成集宣传、教育、信息服务和学术交流于一体的文化机构,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篇8

高校的学生档案通常是由学生部门负责管理,主要记录了在学校这段时间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还记录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等,在学生毕业后移交工作单位保管。但是,目前高校学生档案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得到足够重视,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效率的水平并不高,不利于社会对人才的选拔机制的完善,影响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因此,改革创新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理念现状分析

(一)管理模式方面

目前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集中式管理。为了方便学生档案的整理及监控,避免档案丢失,由校学生部门集中管理所有学生的个人档案;二是相对集中管理。学生档案由学生处及研究生院直接管理。这样做可以省却很多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档案材料的真实完整。但由于缺乏专人负责,经常会造成学生档案材料遗失的现象;三是分散式管理。学生档案管理分解到学生所在的院(系)进行直接管理。这样做可以节约开支,保证档案材料记录及时,但由于缺乏监督,档案造假严重,学生档案可信度低。

(二)管理认识方面

首先是认识不到位,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够重视,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缺乏专业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方法滞后;其次是造假严重,档案信息可信度较低。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夸大学生的能力,隐瞒学生的不足,影响社会组织选拔真实人才;再次是保密意识较差,学生档案材料谁都可以调阅,谈不上个人信息的保护;还有就是管理手段落后。进入网络时代,学生档案电子化是大势所趋,但很多高校还是手自笔录,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原因

(一)在体制方面和社会观念层面上,存在着渐渐弱化的现象

非公有制经济随着我国稳步推进的经济体制改革,成了高校吸纳毕业生主要的渠道,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聘任制的改革,用人制度走向双向选择,而我国的人事制度还不够完善,用人单位对学生档案不甚关注,劳工合同关系逐渐取代了人事关系。在社会体制层面上,导致了毕业生成了“弃档户”。随着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时常发生一些影响学生档案的严肃性的造假事件,如:履历、档案和学历上的不道德事件等,从而影响高校和学生对档案的重视程度。

(二)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操作层面上,缺少规范化和标准化

当前,我国对于学生档案管理,还没有明确管理职责,没有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导致高校档案缺少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档案管理,只能根据学校自己的情况,融合学生档案的特点,制定属于自己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目前,学生档案在高校集中统一管理中,具有原始资料内容不完整、残缺等缺点,如何整理收集和归档学生档案,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都没有相关的规定,也没有一致的标准和要求。另外,有的高校学生档案甚至没有原始的资料,总体来说,具体操作性不强,比较笼统,缺少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指标体系。首先,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缺少档案管理专业的知识,专职人员很少,一般都是兼职,一身多任,投入的精力非常有限,不能有效地、科学地管理学生档案,也不能科学地编研、开发、收集和利用档案,更不能有效地发挥学生档案的作用。其次,学生档案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地增长,但大多数高校还在使用原始、传统、手工操作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学生档案管理的需要。

(三) 师生档案意识不强,档案内容不完整

一般情况下,学校的领导和相关负责的同志不够重视学生档案工作,缺乏良好的管理氛围,造成了学生档案工作被动的局面,导致了学生档案的遗失,这种现象还在进一步的扩大中。

三、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创新措施

(一)管理机制的创新

学生档案管理需要创建综合档案馆(室)管理学生档案。在实际工作中,各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保证档案管理科学合理、安全有序的前提下,确定适合自己的档案管理方式。首先,要明确学生档案管理主要负责的部门,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管理机制,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各司其职,各项工作落实到人,追责到人。然后根据学生档案管理的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要明确规定归档的时间,及时形成档案归档,使档案材料保持连贯和齐全。要形成统一的存档标准,确保真实安全的档案资料。这样才能够使档案很好地反映出学生发展的新情况,也能减轻集中突击整理的工作,保证了完整和真实的档案信息。

高校要做好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就要建立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并且进行完善,以人为本,从新生建档、归档到专递,每一环节都要制定比较完备的规章制度,都有专人负责。另外,高校管理学生档案应该聘用专职人员和设立专门岗位,学生档案管理人员除了具有高度的奉献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还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要熟知国家有关学生就业的种种政策,具备深厚的管理理论基础知识。

(二)管理意识的更新

为了促进学校进一步的发展,高校档案馆增强管理意识,提升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科学整合收集和征集学生档案,重视档案工作人员管理意识,根据社会的需求,扩大收集范围,打开档案馆藏封闭式的管理结构,增强社会活动等方面的信息内容,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和完整性。重要的档案资料要面向社会开展征集工作,进一步增强档案管理的宣传教育,特别对学生在校外的活动表现要加强征集,建立真实全面和内容丰富的学生档案信息资源,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按照档案安全保护的要求,强化师生的档案管理观念,避免学生档案受到破坏,提供专用的、符合要求的档案库房。加强宣传《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力度,增强学生档案安全管理的工作力度,并且配上安保、温湿度控制、消防以及其他安全设施设备,教育工作人员提高专业知识,学校各部门积极配合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使档案管理工作形成一种新局面。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机构要面向校园,开拓档案工作的服务领域;面向社会,促进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构建多元化、多功能的服务模式。要准确把握国家的就业政策,转变思想观念,找准学生档案服务的结合点,使学生档案能更好地成为介绍学生的品质、能力的依据,找准档案管理工作的切入点,提高学生就业几率。

(三)管理手段的创新

随着国家教育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知识认识的逐步提高,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近年来,学校招生专业和人数在逐年增长,校企之间的合作也愈加频繁,具体表现在:高校通知书网上了,企业开始网上招工了,学生也开始网上投档了等,这一切都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操作。为了使学生档案管理跟上时代步伐,利用计算机管理学生类档案已是势在必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要改变管理手段,增强学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根据学生在校时的特点,利用计算机数字化处理档案文件中的照片、文本、录像、录音等等,把每个学生详细档案材料录入计算机中,建立学生各类信息数据库系统,使之能够快速、高效进行学生信息的查询、检索、统计、分析,为学校管理学生和用人部门决策提供可靠信息。还要与教务系统相衔接,实现信息共享,随时录入学生的最新信息,及时维护与更新录入的信息,确保学生个人信息数据的完整、真实、准确。同时为了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尽量实现学生类档案信息利用的网络化,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为了便于查阅学生档案,方便学生就业,要提高档案管理的科技水平,真正实现学生类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完整的学生档案系统反映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能够为用人单位提供选拔人才的可靠信息,是学生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存在的形式,为未来人才的管理和开发奠定了基础。高校应该结合校庆和纪念活动,举办各种学生档案展览,充分地发挥档案信息的宣传教育功能。

[ 参 考 文 献 ]

[1] 任永辉.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7(3).

篇9

高职的定位问题决定着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未来。高职定位在“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关系着学校教学培养目标的确立,关系着高职院校教学办学层次的设立,更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将来。如果高职是指高等教育,那么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历史由来已久,所以无论从办学规模、学术影响还是办学体系上都很完善,特别是在学历层次的设置上,分别有本科学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阶段,满足社会不同需求。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凸显出很多问题,如学科设置跟不上岗位设置、学科摘要。

1996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正式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推动我国高职教育走上了依法办学的新阶段。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建立如雨后春笋,发展模式开始多元化,如办学模式多元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多元化等。相对改革开放初期来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小论文,但与发达国家比起来仍然存在巨大差距,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过程中的学历学位的层次设置及教育衔接问题上,即高等院校绝大部分学历起点为本科,高职院校属于第四批专科类院校,学历为大专,两者之间融合程度较低。而这一现状使得当前的高职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一、当前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现实状况

1、 “思想教育”与“技能培养”的矛盾

高职教育重在对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而高等教育偏向于对学生人格的培育、塑造,总体来说,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好于高职院校学生。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都被视为差生,自制力不强,课堂纪律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处于“先抓思想教育还是先抓文化教育”的矛盾中。而造成这种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高职教育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传统的观念认为,高职教育的地位低于普通本、专科教育,表现在:高职教育的学历定位为专科,低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历层次;高职学校社会地位低于普通本专科院校,地方政府或社会更多关注普通本科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学历考试及职称考试受到了诸多限制等。而社会地位的偏差导致了招收的学生入学分数远低于普通本科,教学对象素质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很多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科目总成绩只有200多分,底子薄;他们中绝大部分又都是独生子,有着“易丧失学习信心、自制能力较差”等特点。在课堂上表现为:少部分上课认真听讲;其他学生有看课外书的,有趴在桌上睡觉的,有玩游戏的。教师们在授课中也常常处于“到底是抓课堂管理还是抓教学?”的困惑中。

2、 “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矛盾

绝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教学活动依赖于课堂讲授,这种教学方式主要以“灌输”为主,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中等职业培训又更多定位于纯技能性教育,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这种现象常常使高职学校学生在继续学业与工作的发展上受到诸多局限。在实际教学环节中,一部分教师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将职业教育按普通本、专科教育层次进行讲授,忽视了实践教学;而一部分教师又对理论教学重视不足,从而将专业技能、技术的运用和掌握作为教学的唯一内容。高职教育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尴尬境地,“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被看成是一对矛盾体。这种两极分化的教学,让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业中想“上”不能“上”,想“下”不能“下”。即学生因缺乏基础理论知识而在学习深造上存在困难,或者又因教师缺乏实践环节的教学,毕业生无法直接上岗。高职教育到底是以“知识传授”为本位还是以“就业导向”为本位?如果仅以就业为目标,那么实践环节的教学就会刻意于某种专门技能的模练,学生将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过分注重理论教学,那么又会与“职业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小论文,又会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

另外,从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系统看,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之间的层次衔接不畅,高一层次在招生上并不以低一层次为基础进行,高职高专招生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至今未能够形成共识,中职和高职教育基本上都是“终结性教育”。

二、主要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德国和日本是二战后职业教育发展较为典型的两个国家。特别是德国,该国经济的迅速崛起,跟它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的确立是分不开的。德国教育体系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类。在德国,职业教育跟普通教育一样设置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每个人即可以先选择一种职业就读职业学校,也可以先读普通大学然后就业。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既可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长期从事相应的职业,也可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3]德国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个并行的教育体系,两者相互独立。同时职业教育的各个层次与普通教育之间,又可以相互交叉和沟通。

日本高等教育大致可以分成普通教育系统和职业教育系统,职业教育系统又分为专科阶段、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职业教育系统专科阶段由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和短期大学组成,高等专门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短期大学招收高中毕业生;专修学校招收未能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学制根据需要分别设置为1-5年不等。日本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招收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生,并设立研究生阶段的职教研究所, 形成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日本不同教育系统之间,高职教育系统内部可以学分互认,同时也以学分互认的形式与普通教育沟通和衔接,使高职教育体系的学生可以进入普通教育体系学习,也可以使普通教育体系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形成一种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相互交叉的状态。[4]

三、关于高职教育教学创新的对策建议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迅猛加快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的高级技能性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高职教育活动即具有高等教育的特点,更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设置上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性。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可以循序渐进地借鉴德国和日本的发展模式,使高职教育与各个层次的教育体系实现有机融合。

1、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定位

与其他类型、层次的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实践性,这既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所在,也是培养技术技能性人才的基本保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选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或“项目实践教学法”等。如德国职业教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设置上,一般先设立综合项目小论文,这些综合项目即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同时每个学期针对综合项目开设相关课程,并在相关的课程中由任课教师设计与综合项目密切相关的若干小项目加以实施,然后通过培训讲解及各课程若干小项目的实施,将学习到的技术、方法、技能、技巧、知识应用到综合项目的实施过程之中,进而完成学期综合项目。[5]

2、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实现有机融合。

很多高职院校都加强了学生双证制度取得的管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学生毕业必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那么在理论课中要加强实践环节学习,在技能训练中要加强理论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的合作,追求理论与实践的更好结合。同时开设部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在劳动力市场和劳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基础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的融合,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

3、构建完整的高职教育体系

高职教育办学层次可以逐渐上移,不断与学科教育相融合,分别设置专科阶段、本科阶段,甚至研究生阶段的高职教育,并像德国和日本一样给毕业生授予不同的学位(学士、硕士或博土);另一方面,注重中职和高职、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各层次的衔接性,增强各层次教育的连贯性。如普及学分互认,使高职高专毕业生在获得一定学分后能直接升入高职本科、研究生阶段学习,或直接升入普通教育体系本科高年级、研究生阶段就读;最后,注重发展高职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向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方向拓展。

参考文献:

[1]孙欣,《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北方经贸,N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2009年 03期

[2]钟娟,《我国教育政策的变迁研究,继续教育研究》,Continue Education Research,2010年 10期

[3]孙海波,《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hangzhou Institute ofEngineering Technology, 2007年 02期

[4]谭诤,《二战后日本高职教育发展历程和启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Education, 2009年33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大课题(08QG01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AGA080340),2008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29):“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成果之一

篇10

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现在十分重视,而是从很早就开始重视。不仅在有关文件中提出开展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还专门制定了相关的指导纲要和目标计划。一些先进省市,如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在这方面工作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分析,并尽快给予合理解决。

一、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若干宏观问题的思考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一些地区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在一些地区,心理健康教育仍然被视为学校教育工作中可有可无的内容。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包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经济条件以及师资条件的限制等,但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教育指导思想存在偏差。尽管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开展了多年,但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对中小学校的评价标准仍然是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为主。事实证明,这种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制约和阻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这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完全一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好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一定会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如果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继续被学科教育、应试教育以及对升学的片面追求所掩埋,这对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将是非常悲哀和危险的。

(二)国家新课程标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值得商榷

在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有三门课程的标准或指导纲要都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其范围之中。如初中《思想品德》的课程目标中明确将“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和“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作为能力和知识目标;在《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价值的论述中第2条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第3条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明确将“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纳入到综合实践活动的非指定领域内容之中。

显然,上述三个学科课程标准存在着相互重叠现象,不知道这种重叠是否有意为之。"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试图仅仅通过在《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或其他学科课程教学活动中的渗透式教育来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科学和不可取的。

首先,课程改革实践几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仍然出现不断。甚至由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复杂原因,因心理健康缺陷而造成的自杀、犯罪等极端行为大幅增加。这说明仅仅通过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其他课程之中来解决需要专业技术和知识来支撑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达不到目的的。

其次,这种课程设置及其标准的建立说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重要性、紧迫性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其实,很多极端的行为在发生之前都是可以通过干预来进行阻止和缓解的。当然,这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人来完成,如果能够成功干预一次,就能挽救一个甚至几个生命。当代心理科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心理科学已经和教育学并列为一级学科。在高校有心理学系,甚至心理学院,在民间有心理学会、心理卫生学会等。这些都说明了心理科学正在迅速发展,而且人们普遍都更加重视心理问题。我们已经有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纲要,还需要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

(三)现有师资队伍缺乏专业培训和指导,专业师资在职称评定上存在困难

应该说近几年我国一些地方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配备和建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学校的重视和学生的认可。但总体而言,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还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师资队伍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待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和重要性不用赘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配备自然应该得到重视和加强。但是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称评定系列认定还是空白。有的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列为思想品德学科职称系列,有的则将其列为体育与健康系列。笔者认为这些处理办法欠妥,因为这种处理方式仿佛是无奈之举,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没有给予足够的尊重,而且使这些教师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师资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工作不到位。由于专业师资队伍没有相应的职称评定系列,师资队伍的流动性较大等原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存在较大难度。我国大陆地区浙江、天津等省市在这方面工作做得较好,对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并要通过相应考核“持证上岗”的制度,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提供了保证。此外,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指导机构,有些地方的教师经常会有“孤独感”和“找不到组织”等感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因此不能形成规模和实现正规化。而成立由专家和领导组成的各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应该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和正规化的有效途径。

二、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

(一)贯彻新课改理念,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的评估体系中去

在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新课程中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还要关注学 生作为人的全面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同这些教育理念和目标不谋而合,也是实现上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在2002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对学校督导评估之中,加强对教师和咨询人员的管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应新重新制定或完善学校的评价指标体系,把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状况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纳入到新的学校评价体系中去。

(二)加强师资培训,建设专业队伍,建立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鉴于我国当前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以及教师编制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各地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工作。建议各地在加强教师全员培训的同时,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师资队伍。对于条件较差的地区,应该安排兼职老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经过培训后的兼职老师才能上岗。对于条件较好的地区,应在建设专业师资队伍的同时,加强对解决专业师资职称评定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并力争有所突破,为全国其他省市作示范,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推进作出贡献。"

各地学校可以逐步建立起以专家和校长为领导,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专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对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将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工作。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的知识、指导思想和方法等方面,同时可与师德教育结合起来。重要的是,学校对每个教师都应提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教师具有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创设和构建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使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三)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拘泥于某种特定的形式。各地、各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多渠道、多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实效。

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可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可以体验和调适兼顾,但要始终贯穿一条活动主线,突出实践性和活动性;同时强调对不同年龄特征的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应有所侧重。当然,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利用班主任工作、学校、班级或团队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除此之外,还要与学校外部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相结合,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体,家长也是主体。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在学校开展的家长学校课堂中,要把对孩子的心理和发展教育作为一项主要内容来抓。学校要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改进教育方法,并促进家长自身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另外,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的多少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又可分为面向全体学生和面向个别学生两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采取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建立心理档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即利用学科知识点、涉及点、接触点、联系点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种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等形式;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采取个别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网络指导、行为矫正等方式。

(四)统筹管理,科学规划,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支持保障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只要我们在工作中统筹规划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一定能够成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助推剂”,成为连接学校、家长和学生的“纽带”,为基础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统筹管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笔者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保障体系主要包含“一个基础”和“三个面向”。

“一个基础”即以行政管理和专业指导为基础,通过政策支持和教研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和评价水平,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运作和发展环境。

“三个面向”是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的功能应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面向学生。主要是指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心理咨询、辅导和治疗等,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篇11

一、我国高校教学管理面临新形势 

高校教学管理是高校开展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保证。高校教学管理通过对高校教学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监督,确保高校教学系统的有序高效运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高校教学管理也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挑战。第一,近年来我国高校正在经历连年大幅扩招和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双重转变;第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越来越高,重学历轻素质的传统人才需求模式不断被打破,多层次、宽领域、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的市场需求格局逐渐形成并日臻完善;第三,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高等教育质量受到挑战,高校教学资源短缺问题逐渐成为不争的事实;第四,我国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就业矛盾突出问题日益严重,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亟需应对的重要方面。 

二、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管理理念陈旧。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阶段,高校学生素质、办学规模,师资队伍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仍然陈旧。一是很多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管理理念陈旧,只是按照条条框框进行相应的管理,不能充分激发和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二是有些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不深,许多教学管理干部对自身工作也不重视,不愿学习钻研业务,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三是很多高校对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许多高校不重视教学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很少考虑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进步和长远发展。 

2.教学管理工作缺乏创新。一是教学内容陈旧现象突出,教学计划缺乏创新,学生课程体系不能充分反映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致使高校课堂知识与社会发展实践相脱节。二是教学管理内容陈旧单一。很多高校在教学管理上,过于强调集中性、统一性与单一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削弱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教学管理模式机械化。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以后,管理者就会要求管理对象事事服从管理制度,从学籍管理制度、教学计划管理到考试管理、教学评价等都缺乏对实施创新教育的积极引导,成为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之路的绊脚石。 

3.教学管理组织权力集中现象严重。目前我国高校的主要组织形式是以集权为主要特征的各层等级制度,其基本运行规则是上层决策、基层执行。一般高校教学管理层次通常都采用由上而下的等级制,依次为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二级学院(系)等,工作也基本上是自上而下地下达指令和自下而上请示汇报。校长享有教学事务的最后决定权,教务处协助和落实校长决策,这两级机构占据了高校的大部分决策和管理权力。相反,接触基层和具体教学管理工作的二级学院(系)拥有的权力相对较小,造成权力失衡现象严重。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合并、高校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教学管理事务的不断繁杂化形势的发展,这种集权化的组织结构给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越来越大的挑战。 

4.教学管理绩效评估趋于形式化。一是有许多高校尚未建立起以教学管理绩效评估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制;二是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绩效评估缺乏规范化,诸如教学评价由谁来操作,在什么时候进行,结果是否公开等问题都无定法,致使教学评价流于形式。三是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绩效评估缺乏科学性。有些高校只是将教学管理评估作为一般信息的收集工作,而非改进工作和参与决策的重要手段;还有些高校将教师和课程的综合评价简单化为对教师的评价,缺乏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评价,使得教学管理绩效评估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三、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建议 

1.以人为根本出发点,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服务水平。(1)让师生参与教学管理。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和学生,他们从事的主要是学术性的学习、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倾向。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学管理也应当依据这些特点,管理者要从过去的“大包大揽”转变为加强引导和服务,尊重管理对象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并吸纳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决策、监督等工作,实行师生参与管理,促进高校教学管理更加良性和高效运行。(2)以学生为本,推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可以适应学生的自身情况和学习要求来安排教育教学,为学生提供自我设计和自我成才的平台和发展空间,从而克服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教学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教学计划统得过多、过死、教学管理培养模式单一等诸多弊端。当然,弹性学制的实施要考虑具体的国情、校情,对此,一些高校成功的试点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2.以组织分权为手段,提高学院(系)的教学管理权力。新形势要求我们对高校教学管理集权式的组织体制做出变革和创新,遵循一定的授权和分权理念,科学分解教学职能,合理设计和划分校、院(系)两级的职责和权力,保持权责相当。即要转变校长和教务处的职能,增强其宏观规划和指导职能,并将一部分管理权力下放到二级学院,扩大二级学院的自主权,允许它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给高校基层管理人员以更大的发展和创造空间,增强学院(系)的基层组织活力,实现学院(系)的管理效能化,进而提高高校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3.以科学管理为核心,提高教学管理工作质量。(1)增强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面对新形势,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要把教育现象和管理行为结合起来,把行政方式和手段与科学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科学有效地解决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切实提高教学管理工作质量,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发展。(2)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科学管理水平。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学管理者应具有较强的教育管理思想和专业管理意识,懂得教育发展规律的专业化人才群体。同时,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能够在科学统筹和具体实践基础上,积极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等各类高科技技术,推动和实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现代化。 

4.以结果为导向,加强教学管理的绩效考评。绩效考评是检查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进度、衡量学院(系)及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成效、防止偏离教学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面对众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高校应识别和分析、设计出科学、多样化、操作性强的教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有关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办法,形成完善、系统的校内教学质量绩效考评体系,不断促进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 

5.以竞争为动力,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新形势下,随着教育全球化的逐步深入,我国的高校面临着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高校发展环境已经由传统的封闭型向目前的开放型、全球化转变,因此,高校应时刻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勇于参与各种形式的竞争。而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也应该树立这种竞争意识,时刻掌握国际和国内教学管理方面的新变化、新情况,既保持自身优势,又博采外校之长,从而降低教学管理运营成本,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郑文发.高等教育信息化对教学管理改革的影响[j].集美大学学报,2003,(4):88-91. 

[2]潘维真.职能、组织与方法:高校教学管理的角色转变[j].江苏高教,2008,(3):67-69. 

[3]李林.高校教学管理的思维变革[j].湘潮(下半月),2010,(3):64-65. 

篇12

一、当代大学生主要价值困惑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已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白面书生”了,而是与社会进行信息、能量、物质交流的“准社会人”。尚未成熟的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不能理性地分析其本质和发展趋势,产生了价值观的困惑。

1.大学“学什么”?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认知体系的建立是以系统接受一定的信息为前提的。如果一个人接受的信息是零乱的,在建构认知体系时就要受到一些不利影响。大学是大学生建立合理认知体系的黄金时期,因而必须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大学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均与中学截然不同,中学的目标极为明确——那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就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感觉。而且他们感觉到学习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就没有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处于茫然和无所适从的状态中,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2.活着“为什么”?

“人活着为什么”是一个古老却不断翻新的话题,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人活着的目的何在的问题。人生目的是规范和引导人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目的那只能是“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无所事事地终其一生。如今,这个问题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急促加大。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害怕毕业,不知道人活着除了读书还有什么可以做的。他们原以为读到大学,怎么也会混个一官半职,月薪在几千元之上。这才能达到自己的标准,才能对得起自己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如果不是这样那活的就没意思,也没面子见“江东父老”。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所以人到底为什么而活着是困惑许多大学生的一个难题。

3.人生“信什么”?

信仰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人生的航标。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的信仰,就不会有明确的生活方向。因而,信仰是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是起到中坚作用的精神力量。但是许多大学生不明白自己到底该信仰什么,不知道该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真理与金钱到底哪个是自己该追求的,奋斗和命运到底哪个是自己该相信的。而且在这其中还存在着到底到哪里寻找真理,到哪里赚更多的钱的实际问题。一个人的幸福和成功是奋斗得来的,还是命中注定的。所有这些问题使他们不知何去何从。

4.做人标准“是什么”?

任何人都要有自己做人的标准,这个标准时刻都在激励人、监督人、规范人、提升人。正是有这样那样不同做人的标准,才有这样那样不同的人,才在现实生活中有各不相同的接人待物的方式。

现代社会为大学生掌握信息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渠道,使他们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要的大多数信息。面对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加之大学生自身甄别能力有限,判断和认识信息的方法和结果也就不同,并且不断地、反复地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做人原则,使他们难以确立正确的、合理的做人标准。

二、促进德育建设,重新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1.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基本要求

高校明确了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价值取向,还要搞清楚如何发挥其功能,实现其价值的问题,即要探讨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优化融合的基本要求。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特别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践环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书育人的有效途径。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抓住举国上下贯彻落实《公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的契机,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造就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人才。

2.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

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就要使高校校园文化成为加强德育的最佳载体,这是由其自身的内涵所决定的。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校园为空间的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就其内容而言,它主要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的。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群体意识,高校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沉淀的专业精神与传统作风,形成该环境中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

3.突出高校德育建设的主导功能

新时期高校德育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牢牢把握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权,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

4.大学生文化素质、大学教师文化素质、校园文化理念,三者合一的协调教育

“素质是指人们由先天察赋与后天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形成的,是人们为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身发展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其支撑要素是知识、能力、态度和体魄;它涵盖了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业务能力和心理体格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它自身的结构要素。其中主体要素,主要指校园的师生,师生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或影响着新一代人才的成长和培养;校园文化中的客体要素,主要指校园中的文体环境,是师生在校园建设过程中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校园文化理念成为大学师生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成为高校办学的灵魂。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以及校园文化理念,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进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全面发展。

5.主课堂、辅课堂、社会课堂三堂合一的综合教育

主课堂、辅课堂、社会课堂三堂合一的综合教育强调的是校园文化中的人文环境影响作用。优良、高雅的文化品味,浓郁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在这样的校园文化中生活和学习,有益于促进人才的成长。“近朱者赤”,大学生置身其中,就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与感染,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而残缺不全的校园文化培养出来的人也必定残缺不全。公务员之

家当代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德育建设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主课堂(第一课堂),这是培育大学生高尚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主阵地;二是辅课堂(第二课堂),这是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文化和道德教育阵地;三是社会课堂(第三课堂),即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社会公德和公民道德教育。在校园文化指导和统领下,三堂合的高校德育建设,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对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己成为当代高校德育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6.宿舍文化、网络道德、党团组织三场共振的场域教育

高校德育建设是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努力。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后勤工作、网络建设及高校学生的党团组织等工作,都应朝着培养合格人才的既定目标而奋斗。实践证明,许多高校加强宿舍文化、网络道德,党团组织的综合教育管理,齐抓共管,使之三位一体,形成一股合力,其德育效果特别突出。

最后,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原则。贴近实际,就是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贴近生活,就是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要深入到大学生现实生活和日常生活中,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社团活动,举办一些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讲座等形式,将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灌输到他们心中,并内化为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贴近大学生,就是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要贯穿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针对大学生关心的思想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或方式进行疏通引导,努力提高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力之.先进文化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篇13

我就接受函授教育2年来的工作,学习,糊口进行自我评定。本人在两年来,注重政管理论学习,能在工作和学习中当真践行“三个代表”思惟,能自觉与党中心保持高度一致;尊重领导,团结同道,热爱本职,作风严谨,为人正派,能模范地履行一名小学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自参加华中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大专高教自考学习以来,本人能准确处理“工”学矛盾,能按照学校的有关划定,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门课程,积极参加集中面授和串讲,按时完成各项功课。通过三年学习,现已当真完成了《小学数学教育》、《社会主义思惟概论》等**门课程的学习,把握了所学知识,并通过了有关课程考核。

在学习期间,我能自觉将所学知识用于指导小学体育教授教养实践,大大进步了自己组织课堂教授教养和开展教授教养法立异的能力,所带班级的学天生绩和体育素质在学校一直处于前列。我还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先后撰写了《学习新课程尺度体会》、《立异教授教养探索尝试》等十余篇论文和教改材料,其中《学习新课程尺度体会》等文章曾参加过xx市小学教育论文交流,得到了学校和上级机关的高度评价。

xxx

2011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