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生产机械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产机械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生产机械论文

篇1

萝卜机械化播种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起垄、播种、镇压五项作业,具有出苗整齐、株行距及播深一致、覆土均匀、镇压严实等优点,并且起垄后有保水、保土、保肥作用,为萝卜增产增收创造了条件。目前,我省萝卜播种机主要采用湖北玉柴发动机有限公司研制的2BMQ-6型萝卜联合播种机(配套动力≥58.8kW),此外还有2BQS-8型萝卜联合播种机(配套动力≥58.8kW)。2BMQ-6型萝卜联合播种机耕深达到30cm以上,每次可播种4行,垄距65cm(包沟),株距10cm,单行种植,种子覆土厚3cm。这种播种机每天可播种10hm2,一次性可完成破土、旋耕、开沟作畦、施肥、播种、覆土等六大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畜力耕深浅(10~15cm),开沟、播种深浅不一致,覆土薄而不均等不利于萝卜生长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植保

萝卜在出苗及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染,病害主要有软腐病、霜霉病、菌核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斜纹夜蛾等。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不仅影响产量,而且影响萝卜质量,降低商品性。萝卜软腐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或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防治,霜霉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精甲霜•锰锌喷雾防治,病毒病可用20%盐酸吗啉胍300倍液喷雾防治;斜纹夜蛾可用10%甲维盐2500倍液或2.5%多杀霉素1500倍液喷雾,蚜虫可用10%吡虫啉1000~1500倍液喷雾,蚜虫不仅为害植株,而且传播病毒,一定要早治。大面积萝卜,药剂配好后,用大型喷雾器(喷洒宽度15m)与大拖拉机配套均匀喷施在萝卜苗上,每隔7天1次,交替用药。小面积萝卜可用手动式喷雾器或电动喷雾器喷雾。有条件的地方还可操作植保无人机进行萝卜的定点防治。植保无人机作业高度为1~20m,能保持与农作物的距离在0.4~2m的固定高度飞行或悬停,不损坏作业面;飞行速度高低可控(0~12m/s)、飘移少、可空中悬停、无需专用起降跑道、不受地形和高度的限制。根据无人机大小的不同,喷洒宽度为3.5~6m,螺旋桨所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增加雾剂对作物的渗透性,增强防治效果,且操作人员可远距离遥控操作,提高了喷洒作业安全性。每架无人机每1h可作业3.3hm2左右,其效率是常规喷洒效率的40~50倍。另外,无人植保机采用高速喷雾式喷洒方式,至少可节约50%~6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70%~80%的用水量,降低了药剂成本。现在一般使用的是河南安阳全丰航空植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3WQF80-10型智能悬浮植保机。

篇2

2、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2.1培养一支技术过硬、法规意识强的农机驾驶员队伍随着农机化范围的不断扩大,农机驾驶员的队伍也不断的壮大,所以为了保证农业机车的安全操作,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要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利用一切媒体工具宣传农机驾驶安全的重要性,可以通过真实的案例来进行警示。对于农机的使用要进行规范化管理,凡是从事农业生产的车辆必须进行登记统一管理,在进行驾驶业务知识和安全常识培训后,经审查合格方可发证,并且要参与每年的年审。对于优秀的驾驶员要注意发挥其主导作用,利用自身的行为感染身边的驾驶员,提高农机驾驶的安全性。

2.2加大农机安全宣传的力度安全隐患的消除要在发生前进行,不要等到事故发生了再注意到安全驾驶的重要性,所以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利用多种手段向广大农民以及农机驾驶员讲解安全驾驶的重要性,动员全民积极的参与进来。为了保证机车处于安全状态,要加强对机车的日常养护,对于容易损坏的零部件,要经常检查,在机车使用之前,要对其进行安全检查,养成良好的习惯,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3按时参加年检年检是对农业机车的使用状况,自身的性能以及各个零部件的损坏程度进行的检查,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发现,确保机车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在年检时还要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养成定期检查的好习惯。孙怀宝双辽市东明镇农机站

2.4加大对农机违章作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农机安全监督检查是农机安全监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确保农机安全行驶的重要手段。所以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机安全的监督管理力度,对农机交通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目前,在乡村的道路安全状况管理方面,还是交通管理部门的薄弱环节,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重要的国道、省道等道路。因为缺乏管理力度,所以农业机车违反安全驾驶现象频现。为了加强对农村道路交通的安全管理,农机管理部门应该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尤其是要加大在农忙季节的检查力度,确保农业机车的安全行驶,为农业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3、新形势下,农机监理部门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坚持发展的主题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展必须坚持以搞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为中心,积极面对当前形势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紧紧围绕搞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这个中心、这个主题,把工作重点放到了乡村、田间、场院,挖掘有利因素,努力促进农机监理事业健康发展。

3.2坚持服务理念服务是立足之本,发展之源,服务也是农机监理事业永恒主题。“文明执法、优质服务”示范窗口的创建精神也正是由“服务”二字体现出来的。我们在继续发扬农机监理服务精神前提下,要进一步强化农机监理服务手段,积极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新的服务方式,通过服务增强农机监理的工作实力。

3.3坚持体制创新体制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工作创新的基础。在目前这种新的形势和环境下,必须建立新的监理体制,就要在巩固提高市、县一级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乡、村两级体制的建设。只有监理体制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才能确保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要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服务方式的创新,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更新观念,科学管理,加快农机监理事业发展的步伐。

篇3

2.1提高农民农业机械的管理意识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应该重视起对农业机械的管理,明确加强农业机械管理及检修维护工作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首先,应该提升农民的农业机械管理意识,在日常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注重对农业机械的检修和维护;其次,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对农民进行指导,逐渐提升农民的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使其能够胜任农业机械的管理工作。

2.2进行制度化管理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农业机械的管理工作效率,在对农业机械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施行制度化管理,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管理制度以及维护制度,责任落实到厂商。在农业机械的管理中,施行厂商售后管理制度,规定农业机械生产厂商在将设备销售出去之后,定期对机械进行追踪检查管理,及时解决机械可能存在的问题。在维护工作上,根据不同种类农业机械的具体维护需求,组建专业的维护团队,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机械进行检修维护,保证机械安全稳定运行。

2.3对于陈旧落后的农业机械进行及时更换我国自建国以来就一直注重于农业的发展,大多数农业机械使用的时间都比较长,机械比较陈旧,加上科技发展速度比较快,农业机械的革新速度也比较快,一些农业机械虽然还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但是却已经满足不了农业生产对于发展的需要[3]。因此,更新陈旧落后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农业机械,保证农业机械现代化和高效化,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也只有保证机械的现代化和高效化,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发展。

2.4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专业的技术人才,才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对于农业机械管理及维护工作的需要,因此,想要保证农业机械管理及维护的工作效率,就要提高包括农民以及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在内的所有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要加强对农民机械管理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从根本上提升农业,也就是一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其次,为各农村指派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对农业机械进行检修和维护,并在检修和维护过程中不断对农民进行培训。

篇4

2.1完善农机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

要求做到以下3点: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是要掌握农机使用的基本信息。这就要求要根据当前农机使用的数量进行统计并分类,根据安全隐患的轻重进行划分,从而完善相关的法规;做好相关的控制措施,根据安全隐患的发展特点严格把关国家在生产农机时的质量与性能,以确保从根源上杜绝隐患的发生;要确保相关法律政策的实施范围与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对私有农机的管理。

2.2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

2.2.1要进一步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力度由于我国在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工作开展较晚,致使遗留问题与新问题并存。因此,这就需要不断的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确保抓住安全隐患问题的重点,找到管理工作中的弱点,从而不断地完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2.2.2要做好农机生产安全的防范工作这就要求要建立农机安全预防机制,以进一步完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做到有备无患,将安全隐患及时扼杀在萌芽中;与此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并做好关于农机生产安全隐患的应急预案,从而确保在第一时间内解决问题,强化管理力度[2]。

2.3完善农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只有完善当前农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才能确保相关法律制度的落实,从而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这就要求当地政府要根据当前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结合当地实际状况,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要以农民的利益为根本,以保障农民人身与财产安全为己任,不断的强化自身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并在加大对农民安全教育的同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从根本上规范农机生产秩序,确保农机生产的安全。

2.4加大相关方面的宣传力度

针对当前农民文化素质不足与对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的显现,需要不断的加大相关方面的宣传工作,使农机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能够得到彻底的贯彻,提高农民生产的安全意识与法律意识。这就要求要针对从事农机生产的人员,加大对其的培训力度,从而提高操作者的知识与技能,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性。与此同时,要在加大培训工作的基础上,严格管理农机设备,如加大对年检、挂牌以及驾证等方面的管理,并做到从严治理,确保培训工作能够真正的发挥出作用[3]。

篇5

(1)石墨/铁基耐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粉末烧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石墨/铁基耐磨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主要涵盖了混合、粉末轧制、烧结,对基体的热处理以及加工等几个步骤。铸铁熔点和石墨相比要低很多,通常较为适宜的烧结工艺应为液相烧结,具体装置可以分为几种:①中频感应加热,这种烧结方式在感应加热时温度会在短时期内获得大幅度快速提高,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受热并不均匀,会出现外部铁屑熔合时,心部仍然不能熔化。若继续加热,由于石墨比重较小,在铁屑熔化成液态时就会上浮,从而导致石墨的不均匀,效果不理想。②高温炉中加热和真空炉加热是较为有效的2种方法,前者机构简单、体积紧凑、炉温均匀,和中频感应相比温度更容易精确控制,热效率也较高,并能够实现压块的1175℃烧结和保温。真空炉加热将真空作为制备过程中的保护器,避免工件处于高温下导致的氧化脱碳反应,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件热处理表面的质量,确保工件质量的合格。

(2)试样材料成分

试样材料成分所选用的材料是灰铸铁(HT200)铁屑纯净的200目石墨粉,选择石墨质量比例1%、2%、3%、4%进行混合,混合完成后通过100t摩擦压力机挤压成形,接着将其置入中频感应烧结装置进行烧结,完成后将其取出自然冷却。然后采用HB-3000型布氏硬度计对获得材料的硬度进行测试,选用ML-10磨粒磨损试验机对材料的耐磨性进行测试。

(3)结果分析

①金相实验结果分析为4个试样的金相图像,灰铸铁的基体全部都是石墨和铁素体。图1中白色区域和黑色区域分别为铁素体组织、石墨。其中,石墨形状全部是A型。测试后发现2%试样金相照片中的石墨长度等级可以判定成4级,具有明显的短小、粒状石墨较多的特征,同时片状石墨较圆钝。对其他试样进行检测,其石墨长度都是3级,相对较长,同时1%石墨中,呈现出明显的石墨片断部尖锐的特征,而且在3%~4%的试样中表现为明显的粗大,伴有集结成果的现象。石墨的硬度均较低,为HB3,抗拉强度<20MPa,其延伸率则趋近于0。从其特性来说,石墨类似于金属基体中的孔洞和裂缝,不仅能够降低基体的强度,还能够导致应力集中。如果对于石墨的形状进行适当改变就能够减轻石墨的负面影响,且长片状石墨的尖锐程度和其他短片状石墨要明显增大,应当选择钝片状的石墨,因为这种石墨不易对基体造成破坏,从这个角度来说,颗粒状的石墨则更加有利。从金相照片可以看出2%试样磨损量最小,组织最为合理。②硬度试验结果及分析为试样的硬度曲线。从中观测到退火后试样硬度较退火前相比呈现出降低的趋势,而且随着石墨含量的不断增加,布氏硬度却明显减少,由于压块在烧结空冷时基体自动形成了大量具有高硬度的珠光体组织,通常来说其硬度值可以达到HB250,因而如果利用石墨化退火,可以使珠光体中的渗碳体得以分解,分解出的成分为铁素体加石墨。石墨含量越高,那么试样的硬度就会越小。③磨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显示,试样的耐磨性出现明显的先减后增变化,其中以2%试样的磨损量为最小。1%石墨试样硬度和其他试样相比明显较高,通常在摩擦时不容易形成连续的膜,因而会直接导致基体磨损量的增大,而2%试样中由于石墨含量多加上形状比较细小和均匀,因而很容易形成比较均匀和连续的固体薄膜,因而一般会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在3%~4%的试样中,由于其中蕴含的石墨含量过高,从而造成石墨片逐渐呈现出粗大状态,割裂也相应增大,因而在摩擦时容易出现较多的剥落现象,使得基体的磨损量开始增大,利用它来制作衬套时具有明显的耐磨性过低现象,使用寿命较短。

(4)在煤矿机械生产中应用实例

实际生产中,煤矿竖井罐笼通常作为煤矿主要提升运输设备。罐笼在运行时,一般速度会比较快,能够达到10m/s,在短时期内会散发出非常多的热量,造成衬套固定在罐笼和导向钢丝绳出现相对滑动,而衬套和钢丝绳会形成多种类型的磨损,常见的有黏着磨损、磨粒磨损以及氧化等,而煤矿机械中的钢丝绳所需要的成本较高,其安全性对生产的顺利进行也起着关键作用,所以罐笼运行时必须最大限度地降低对钢丝绳造成的磨损。依照摩擦原理,为达到这一目的,导向衬套硬度应较低,并且耐磨,具有较好的自能力。钢丝绳和衬套如果硬度配比较为合理时,通常就不会对钢丝绳造成磨损,如果在其中加入石墨这样具有自功能的材料,给基体和钢丝绳提供一种更为可靠的保护。使用较软的石墨/铁基耐磨复合材料,可以保证衬套较高的稳定性和耐磨性,若软度配置合理,除了能够满足磨损机理的要求外,重要的是能够改变衬套寿命短的缺陷,省去了频繁更换的麻烦。同时,石墨/铁基耐磨复合材料除了应用在竖井罐笼中外,在煤矿机械生产中的其他易损、容易老化、寿命较短的金属零部件,比如轴承、套筒以及活塞等均可使用。

篇6

集中在凝汽器底部及热井中的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泵送往除氧器作为锅炉给水循环使用。蒸汽在汽轮机级内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先将蒸汽的热能在其喷嘴叶栅中转换为蒸汽所具有的动能,然后再将蒸汽的动能在动叶栅中转换为轴所输出的机械功。当凝汽器内铜管脏污结垢时,将影响凝汽器的热交换,使凝汽器端差增大,冷却水出入口温差也随之增加,冷却通流量减小,排汽温度上升,此时凝汽器内水阻增大,造成真空下降。影响机组的严密性在真空系统的技术和应用中,真空系统的泄漏是不可避免的,真空系统检漏的目的是使系统中的漏气量小到工艺要求所允许的程度。由于蒸汽凝结为水时,体积骤然缩小,从而在原来被蒸汽充满的凝汽器封闭空间中形成真空。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先在固定不动的喷嘴流道中进行膨胀加速,蒸汽的速度增加,将蒸汽所携带的部分热能转变为蒸汽的动能。

在现代大型电站凝汽式汽轮机组的热力循环中,凝汽设备起着冷源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将汽轮机排汽凝结成水并在汽轮机排汽口建立与维持一定的真空度。负荷较轻的一边,轴瓦内的油膜将会形成不好或者根本不能建立油膜,这样就会诱发机组的自激振动、油膜振动和汽流激振等。汽轮发电机组大修或者安装时,应该根据制造厂家的技术要求,再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机组轴承标高进行认真的调整。冷端系统性能不良的原因以及对经济性的影响,提高凝汽器性能,此时应尽快采取措施,提高水位或清降杂物,维持机组经济真空运行,直接影响到整个汽轮机组的热经济性。

凝汽器冷却水管一般清洗方法有反冲洗法、机械清洗法、干洗、高压冲洗以及胶球清洗法。凝汽器水侧换热面上经长时间运行会造成污垢积聚,不但恶化了真空,降低了汽轮机的经济性,而且能引起铜管的腐蚀、泄漏,威胁汽轮机的安全运行,所以在力求防止凝汽器铜管结垢的同时,还要对形成的污垢定期进行清洗。如果循环水泵出口压力、电机电流大幅度降低,则可能是循环水泵本身故障引起。若强合跳闸泵,应检查泵是否倒转;若倒转,严禁强合,以免电机过载和断轴。如无备用泵,则应迅速将负荷降到零,打闸停机。

偏心的推拉力,轴承座下的纵销单侧受力,容易导致纵销与键槽咬合,增大了汽缸膨胀、收缩时的摩擦力,造成膨胀不畅。为了在工质膨胀中获得较多的功,工质应具有良好的膨胀性。在热机的不断工作中,为了方便工质流入与排出,还要求工质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缸体的跑偏、变形又加大了轴承座的偏心推拉力,产生更大的摩擦力,甚至产生毛刺,进一步恶化了膨胀、收缩的不利条件,这样就产生了恶性循环。因此,在物质的固、液、气三态中,气态物质是较为理想的工质。目前火力发电厂主要以水蒸气作为工质。由于汽缸存在轴向、横向两个方向的膨胀和收缩,长时间的单侧膨胀、收缩受阻,会造成汽缸跑偏、变形。这样直接造成汽缸的立销和猫爪横销受到剪切和挤压,检修时无法调整其间隙。工质是热机中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一种媒介物质,依靠它在热机中的状态变化才能获得功。

篇7

1.2农艺

贵州小气候特点明显,各地红薯种植习惯不一,栽培方式多样。如有净作、套作,有覆盖栽培、露地栽培,有平作、垄作,有穴播、条播,垄作有单垄单行、单垄双行等。即使是同一栽培方式,行距、行向、株距等也不尽相同。贵州红薯栽培方式的复杂多样性给机械化生产带来了很大难度,要求机械化作业技术及机具都要有较强的适应性。根据2006年以来贵州实施红薯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情况,贵州毕节西北部的威宁中西部、北部(草海、双龙、小海、麻乍、凉山、哈啦、秀水、观风海、迤那等20多个乡镇),赫章(兴发、珠市、可乐等)局部,是典型的高山平原,耕地连片成块,坡度小,土壤沙性,红薯种植分布集中连片,种植规模大,套种少或无套种,播种、收获季节少雨,红薯生产机械化作业效果好,效率高,是机械化作业适宜区,可配套中型、小型机具实行全程机械化生产。遵义、安顺大部,毕节中部(七星关、大方、黔西)、毕节西北部(威宁、赫章、纳雍局部),六盘水水城、盘县局部缓坡地春薯区,黔南、黔西南、黔东南、铜仁大部分地势较低的河套、山间坝地及水田冬薯区,红薯种植相对集中连片成规模,属机械化作业基本适宜区,可配套小型、微型机具实行半机械化生产。

2适宜贵州红薯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

目前贵州试验示范成功的红薯生产机械化技术模式有全程生产机械化技术和分段(半程)机械化技术两种模式。

2.1全程生产机械化技术模式

该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以机械化种植和机械化收获为主体技术,以机械化深松整地、中耕施肥培土、植物保护等技术相配套。其生产技术流程为:施有机肥机械耕整地机械施肥播种机械中耕培土机械植保机械割秧机械收获。这种方式适宜于地势平缓、地块成型、壤土或细沙壤土的红薯栽培。机械化施肥播种作业涉及工序多,要选择好种子和肥料,结合后续作出规划好线路。整地后及时播种。播种机宜选用单垄双行或双垄双行联合播种机。第一次培土可用红薯上土机培土,第二次培土宜选用小型中耕培土机培土。植保首择背负式喷雾器,也可选用与拖拉机、微耕机配套的喷雾器或高地隙植保机作业。收获作业根据单行垄宽或播幅选择挖幅适宜的红薯挖掘机收获。

2.2分段(半程)机械化技术模式

该模式的主体内容是以机械化整地和机械化收获为主体技术,以人工施肥播种和中耕相配套。其工艺流程为:机械耕整地人工施肥播种机械或人工中耕培土机械植保机械收获。这种方式适宜于地块小、坡度相对较大,土壤粘性、砾石多,又要施农家肥,联合播种机作业效果差,甚至不能作业的红薯栽培。机械耕整地可用培土机或开沟机先开沟,施肥播种后再覆土起垄,也可以先起垄,垄上开沟,施肥播种后再覆土成型。培土、植保、收获作业按。

3贵州红薯机械化生产作业的技术要点

3.1机械化耕整地

红薯机械化耕整地是指使用各种机械进行耕地和整地,以改善土壤结构,为播种和薯苗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的作业过程。耕地作业包括翻土、松土、掩埋杂草等;整地作业是指耕后播前对表层土壤进行的松碎、平整、镇压、开沟、作畦、起垄等作业。耕整地应适时进行,要结合土壤干湿度和种植季节综合考虑,以保证土壤含水率(12%~15%)和农时。贵州大部分薯区可采用秋冬季铧式犁深翻越冬、播种前整地的方式耕整地,以利于土壤熟化保墒,并达到杀虫、灭草和抢农时之目的。耕整地可单项顺序作业,也可采用联合作业机具一次性完成多项作业。薯田机械化耕整地作业方式主要有铧式犁犁耕、旋耕机旋耕和起垄(培土)机起垄等。犁耕是用各种铧式犁对耕层土壤进行的耕翻作业。铧式犁深翻犁耕能增加耕作层、覆盖杂草、灭茬灭虫、渗水透气、保墒保肥,使下层土壤熟化、上层土壤恢复团粒结构,利于红薯根系发育。铧式犁翻耕后的地表常留有墒沟和垄背,土壤不够细碎,还需经过整地作业才能达到播种要求。机械化犁耕要求耕地相对平缓,机手要有一定的操作技术。双向犁(亦称翻转犁)可左右翻土,机动性好,窄地块也能有效作业,应优先选用。旋耕是用各种旋耕机对耕层土壤进行的松碎作业。旋耕机旋耕能细碎疏松土壤、混拌土肥、细碎杂草、增加有机质和肥力、平整土壤表层,为机播红薯创造条件。旋耕对耕地适应性相对较强,操作简便,效率较高,但耕深相对较浅。培土成垄作业称为起垄。对于壤土和粘性土,垄作可提高红薯品质,增加产量。当采用半机械化播种或人畜力播种时,可先用起垄机、培土机起垄;用联合播种机播种时,不必先起垄。机耕时要选择好作业路线,要综合考虑作业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效率等。一般提倡选择掉头少、易掉头、顺坡的作业路线。对于疏松的熟土,播前直接整地,以减少耕作环节;对于生地,一般要求先犁耕,播种前整地。

3.2机械化播种

贵州红薯机械化播种作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联合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下种、覆土、起垄、镇压(覆膜)的联合播种。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小、效率高,株距、行距稳定,能保持垄体均匀一致。缺点是不能施农家肥,易漏播。另一种是分段式半机械化播种。这种方式是开沟、覆土、起垄用机械(培土机)作业,施肥、播种由人工作业。特点是可施农家肥,株行距、播种量、施肥量能灵活掌握,漏播、漏施率低。分段式播种又分先播后垄和先垄后播。先播后垄是先用培土机、开沟机等机具开沟,然后由人工播种施肥,再用培土机或起垄机覆土起垄。这种方式行距、株距不稳定,垄型较差。先垄后播是先用起垄机把垄起好,垄上开沟,人工摆种、施肥后覆土合垄,这种方式垄形好、稳定,行距标准,株距不稳定。不管用哪种方式,红薯机播最好选择顺坡、长向作业,便于操作,保障质量,也利于后续作业。

3.3机械化田间管理

红薯机械化中耕的主要内容是机械锄草、追肥和培土。贵州气候多雨潮湿,抓好田间管理,及时培土、锄草、排涝,有利于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薯块发育生长,避免薯块青头。作业方式及技术要求。中耕松土深度、培土高度及厚度要视具体情况按农艺要求进行。对于垄作,要求垄帮、垄顶都要有一定的厚土层;对于平作,薯苗周围应适量覆土。机械化收获红薯机械化收获作业量占红薯生产作业量的30%~35%,是红薯机械化生产的重点环节。红薯机械化收获一般是利用薯类收获机具一次性完成挖掘、升运、分离、铺薯等作业工序,联合收获机还可以进一步完成薯块收集、装运等作业。贵州薯区适宜采用单一的挖掘机完成薯块的挖掘、分离、铺放即可。

4贵州红薯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需解决的问题

4.1强化对红薯机械化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

受山地条件限制,贵州红薯种植地块小,投资机械利用率低,回收成本周期长,导致贵州红薯生产机械化起点低,发展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导农村土地流转,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主体,促进红薯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种植。另一方面,出台促进红薯机械化生产的奖励(补贴)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特别要强化农机购置补贴向红薯适宜机械化生产区的倾斜力度,提高红薯生产机具的补贴比例。

4.2强化对红薯机械化生产机具的引进开发

贵州山多,地势不平,土壤多数为粘度较大的黄土,对农机具性能、质量要求较高。但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机型与作业条件不适应,性能不够稳定,价格昂贵。例如,四行红薯播种机作业效率高,但山地坡度大,播种不均匀,很多时候不得不弃而选择双行播种机;一些振动式红薯收获机焊接不过关,作业中常有开焊现象发生,影响作业效果;近几年,贵州虽尝试引进了一些成熟机型,但几乎全部要进行改良,符合生产需求的机具较少。红薯机械化要走“技术引进一二次研发———推广应用”的道路,先引进外地成熟先进的机具,再根据当地自然条件进行二次研发,重点在生产工艺、制造材料上下功夫,既降低研发成本,又提高工作效率,以尽快研发制造出符合贵州生产实际的红薯机具,满足红薯生产对适用机具的迫切需求。

篇8

甘蓝型油菜生产全机械化技术包括整地、播种、育苗移栽、植保、收获、秸秆还田、脱粒等环节,核心内容是机械化播种、育苗移栽和收获。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油菜生产技术装备,是提高油菜生产技术水平,实现甘蓝型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必由之路。

1栽培技术要求

油菜直播通常采用条播和点播,要求下种均匀,无明显断条,行距相同,行向笔直,播种深度2~3cm,播量5.25kg/hm2,行距25~35cm。

2整地技术要求

耕地深度应在20cm左右,深浅一致,翻垡良好,地表植物残株覆盖严密;整地平整,土壤松碎,墒性好,上虚下实,底肥覆盖严密。

3机械化育苗移栽技术要求

一般采用育苗装置,将种子播入营养钵内,在一定条件下集中育苗,然后将育好的钵苗用移栽机移栽到大田。育苗移栽的种子必须进行精选,经过包衣处理,制钵机制取营养钵时,需按要求配制好营养土。根据不同品种和耕作制度,按一定的株距和行距,移栽油菜小苗,用土压实,不产生萎根、伤苗现象。

4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要求

播种前3d喷施除草剂,播种机进行播量、行距调整。播种量按5.25~6.00kg/hm2,与22.5kg/hm2尿素、5.25kg/hm2二铵和37.5kg/hm23911颗粒剂混合调匀,使总播量达到97.5~105.0kg/hm2。其调整方法可按不同类型播种机的调整要求进行。

5农艺管理措施

甘蓝型油菜种植区的气候特点表现为苗期气温低、蕾薹期干旱、花期以后气温升高,进入雨季。往往造成苗期生长缓慢、营养积累量小;蕾薹期以前花芽分化水平低,无效枝和无效果多;花期以后,枝叶徒长,打乱生殖生长过程,造成落花落果、秕粒率高、千粒重小。应根据高原气候影响状况,用农艺措施调节和控制。

早期开始争取获得较多的田间生长时间,增加油菜对外界水、肥、气、热资源的吸收量,播种、松土、间苗、定苗、防治病虫害、追肥、浇水要提前,实行秋耕、秋施肥和冬灌栽培措施。

重点促根、促叶,前期增水、肥,中期控制水、肥和中耕,减缓生长速度,延长花期分化发育时间,保证后期落花落果少,无效果比率降低,角粒数增加,无倒伏,实现丰产丰收。

6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求

6.1病害防治要求

选用抗病品种,采用休闲轮作制,同时注意种植密度适宜,灌溉恰当,施肥量科学合理。

6.2虫害防治要求

甘蓝型春油菜的苗期害虫主要是黄条跳甲成虫和茎龟象幼虫。一般用22.5kg/hm23911拌种或进行毒土处理,能防治上述2种害虫。若处理效果不好,可在盛花期前用药剂喷杀。

6.3草害防治要求

甘蓝型春油菜的苗期草荒治理,主要是针对野燕麦、香薷、微孔草、灰绿黎、荠草等杂草,一般用48%的氟乐灵乳剂2250~2550mL/hm2,以尿素或砂土为稀释剂,进行混合拌匀,于播种前撒于土壤表面,立即用圆盘耙或旋耕机将药剂带翻入表土下6~8cm处可以基本防治苗期草害。7油菜收获技术要求

7.1分段收获

在油菜80%角果呈黄色时,用割晒机收割铺放田间,边割边捆,即时堆垛,以防裂角落粒。放置7~15d,待油菜后熟干燥后,再用联合收割机或脱粒机脱粒。用收割机拣拾时,应将联合收割机割刀部分换成拣拾器,同时更换凹板网筛,调低清选风扇的风速,调小脱粒滚筒与凹板之间的间隙,拣拾脱粒。

7.2联合收获

篇9

1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效率的几项措施

1.1合理使用农机具和编制机组

拖拉机和机引农具是一组先进的生产工具,在进行农田作业时,必须得到合理的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和获得“高效、优质、低耗、安全”的良好效果。拖拉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在使用中必须注意到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功率。拖拉机的工作性能主要反映在拖拉机的牵引功率、牵引力和工作速度等主要指标方面。拖拉机牵引功率利用程度对生产率影响很大,一般拖拉机的功率利用在90%左右为宜。例如:东方红-75拖拉机牵引五铧犁作业,耕深20~22cm,在功率利用程度达到90%左右时,每小时可翻地0.67hm2,而在同样的土地条件下,降低功率利用(减少犁铧或工作速度选用不当等),则会降低每小时的翻地工作量。

根据不同作业特点,给各种型号拖拉机分配适宜的作业。不同型号的拖拉机有不同的工作性能、功率、牵引力、行走速度,作业的适应性能都不一样。因此,根据不同型号的拖拉机工作性能,分配适宜作业和科学编制机组,才能获得好的工作效果。例如:功率较大的链轨式拖拉机适合旱田翻地、耙地、起垄、播种等项作业,也适合于需要功率较大的作业项目,如推土平地、开沟、筑埂等农田基本建设;轮式拖拉机适合灭茬、起垄、镇压、播种、施肥、喷药、中耕、运输等,并可作为固定动力进行抽水、脱粒、饲料加工等场上或后勤加工作业。总之,在使用农机具和编制机组时,必须做到既要保证机组有较高的生产率,又要满足作业质量的要求。

1.2合理选择速度

合理运用拖拉机各档速度,对提高生产率是很重要的。当拖拉机负荷不足时,在确保作业质量和机具安全的情况下,应使用高速度作业。例如:东方红-75拖拉机3档作业时牵引力大约为2320kg,速度为24~30km/h;而一台41片圆盘耙所需的牵引力为700~800kg,如果牵引2台圆盘耙,再加上联结器阻力(约80kg),则农机具阻力共计1480~1680kg左右。这样拖拉机用3档带2台圆盘耙作业明显负荷不足。用4档作业功率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而4档速度高于3档,生产效率也将随之提高,约在19.5%左右。

1.3提高时间利用率

农业生产的各环节都受时间的限制,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若想充分发挥作用,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最大的工作量,除合理使用农机具和合理选择速度外,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提高时间利用率,要将空运转时间降到最短,尽一切努力提高纯作业时间。这就要求生产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农机具要检修彻底,技术状态完好;定机车、定农具、定作业地点、定人员;搞好土地规划,消除田间各种障碍物等,这些都是减少机车空行时间的有效方法。地块的长度对时间利用影响也很大。例如:垄长1000m时,转弯时间约占10%;当垄长200m时,转弯时间约占30%。此外,采用合适的作业方法,正确操作机组,不但可以提高作业质量,而且可减少空行时间。

1.4充分利用农具的幅宽

由于驾驶员的经验和水平不同,在驾驶拖拉机作业时走的不直,很容易出现漏作和重作现象,这样就会导致机组工作实际幅宽小于或大于构造幅宽。因此,要提高驾驶员技术水平,除个别作业(耙地、镇压)少重不漏外,应尽量使工作幅宽等于构造幅宽,以提高工效。

2提高农业机械作业质量的方法

2.1保持农业机械的技术状态完好

保持作业中的农业机械技术状态的完好是提高农机作业质量的首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农业机械只有在技术状态完好的条件下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才能够保证作业质量达到农艺要求。保持农业机械技术状态完好的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作业前按要求对投入作业的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进行彻底检修,做到需修的必修、该换的必换,不留任何故障隐患,保证拖拉机及农具技术状态完好。二是按要求对机农具进行技术保养,其目的是清除隐患,避免故障,保证机具经常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以提高作业质量。三是按要求操作,无论是拖拉机还是配套农机具,在使用时都必须按照所要求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这是保证农机具技术状态完好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最基本常识。

2.2努力提高驾驶员及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农机作业质量不仅与机械技术状态有关,驾驶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也是影响农机作业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没有一个具有较高操作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去操纵拖拉机及配套机具,即使它们的技术状态再好,其作业质量也不一定满足农艺要求。提高农机驾驶员及操作者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有4种:一是坚持择优录用。无论是驾驶员还是操作手,在选用上都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建立严格的用人制度,将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驾驶、操作者优先录用到重要岗位。二是坚持推陈出新的原则。逐渐废除一些不科学或不符合农艺要求的旧操作技术,掌握新的技术,提高技术水平。三是要经常进行经验交流,有目的地组织驾驶员、操作者进行经验交流,是提高技术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四是驾驶、操作者必须要全面掌握机具的性能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篇10

根据我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对该企业2009~2013年职工伤亡事故的事故类别进行了分类统计,见表1;然后按照事故类别发生的次数(频数)由大到小的原则,重新整理为表2,并分别计算出累计频数和累积频率。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三项事故类别的累积频率达到了72.4%,根据排列图法的分类原则将其定为A类问题,即主要问题,需进行重点管理;高处坠落、车辆伤害两项事故类别的累积频率为86.7%,将其定为B类问题,作为次重点管理对象;坍塌、触电、灼烫以及其他伤害将其定为C类问题,仅需按照常规适当加强管理。由于机械制造行业本身是一个轻伤隐患较多的行业,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作为主要安全生产事故问题管理符合机械制造业的行业特性。

3企业伤亡事故原因统计分析

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组织管理的缺陷等方面造成的。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组织管理缺陷两项事故原因累积频率达到了80.7%,占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绝大部分,属于A类问题,需进行重点管理。鉴于人的不安全因素,应在日常管理中必须要深入基层检查,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从员工生理上、心理上、能力上以及思想上消除不安全因素;针对组织管理上的缺陷,主要应检查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技术措施是否有效,安全生产管理和规章制度是否真正落到实处,特别要做好日常的安全检查监督工作。

4结论

(1)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轻伤隐患和危险源因素较多的行业,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是机械制造企业的三大主要事故伤害类别,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中需要对其进行重点管理。

篇11

2.1管理制度不完善

众多的生产型企业都将企业管理的工作重点放在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使用方面,基本上没有将设备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并且就现阶段的管理制度来讲并不完善。一些企业并没有对机械设备建立技术档案,并且购买的设备不作入账,造成了管理工作的不及时。甚至在某些国有企业中将设备转移他用或是将设备直接卖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有财产的损失。一些生产企业在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管理人员过少、生产人员偏多的情况,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绝大多数企业都将工作重心放到了抓生产、要产量、要质量上,造成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有所忽略。

2.2机械设备配置不正确

在生产型企业中,经常会出现机械设备配置不恰当的情况。机械设备的购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合理地购置机械设备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在生产机械方面的支出,对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很大帮助。但是在某些企业中也经常会出现设备老化却得不到及时更换的现象。这就给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生产型企业中对生产线上的某一机械进行更新时,不能单纯地考虑新机械或是旧机械中的某一个,需要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所以对于企业来讲,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地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在满足生产计划的前提下,需要尽可能地对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配置。

2.3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

对生产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与维护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由于生产企业中的机械设备几乎一直处在工作状态下,容易造成设备老化现象,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计划的安排。对于企业中相关设备的操作人员来讲,也需要对设备的保养工作进行定期的培训与学习,并促使其养成以养护为主、以维修为辅的思维方式,将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与企业生产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使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机械设备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有效地控制机械正常工作中的损耗,防止设备出现提前“退休”的情况。

3、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方法

大多数的生产型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内部的时效性管理,因此,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也要从管理的角度出发进行管理的加强。在企业进行机械设备采购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选择一些使用寿命长、质量好、性价比高、适合企业发展的机械设备,同时将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也考虑到其中,尽可能地选取具有较高可靠性、节能性以及安全性的机械。

3.1合理地选择机械设备

在正常的企业生产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机械设备,可以切实地增加机械的生产率。并且在企业对机械设备选择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控制企业对设备的购买投入,使得生产型企业的资金可以被充分利用。同时在对机械设备的选择过程中,一些经济实力不足的生产企业可以通过使用租借的机械设备来进行生产,使用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投入,同时也可以减少管理费用的投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设备的管理可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篇12

工序成本控制目前在机械行业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因为:

1、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国家也是百般呵护企业。那段时期,资本的积累和投入都由国家管理,企业考虑的只是千方百计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任务,企业发展、职工收入都是由国家统一考虑。进入市场经济后,许多经济活动都是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各类资源的配置都是以市场为主体,政府干预在逐渐减弱,特别是加入WT0后,在WTO全部协议中,就有90%以上的协议是约束政府的,即今后企业靠政府的扶植来发展、生存已经很艰难难。企业只有靠自己,要生存发展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企业资本积累源于盈利能力,发展靠的是效益最大化的支持。从企业角度看,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要提高效益就必须降低费用支出,控制成本、降低成本。现在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地探索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大家都非常清楚,谁能控制好成本,谁就掌握了企业发展的主动权,因此,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控制成本。

2、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品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竞争的焦点也主要集中在价格上。从行业角度分析,同类产品各企业设计模式不同,工艺方法各异,都会反映出各自的成本不一样,也就产生了各企业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异,同样价格的产品有的企业盈利,有的企业就不一定能盈利。这就要找出差异存在的原因,问题主要还是在成本水平上,所以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必须控制产品成本。

3、员工收入提高的需要

企业订单增加了,工人的任务量加大了,如果职工的个人收入与工作量的增加不成比例时,将会直接影响工人的工作热情。工人的干劲调动不起来,订单完不成,企业又如何发展。增加职工个人收入与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一样重要,企业的各界领导必须把这一指标作为任期的主要任务来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全党工作重点,企业在这方面更应有所作为。

从企业生产的角度讲,增加收入的资金来源有两个:一是增加产品收入,提高产品价格,但在长期买方市场条件下,提高价格不符合市场规律,只能是不断地改进产品结构,开发新一代产品,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以满足用户;二是降低产品成本,这是企业能做也是应该做的工作,降低成本首先要正确地引导职工自觉主动地控制成本,要使每个职工都能认识到,做好成本控制是增加个人收入的最有效途径。

二、工序成本控制的整体思路

1、在总结过去工作上发展

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机械行业的部分企业内就开始了目标成本管理工作,十多年来在成本的管理上虽然没有大的突破,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比较深刻的感受是,过去的目标成本管理工作过多地注重指标的控制手段和方法,而未能将责任落到实处,致使目标成本管理工作仍然停留在理论上。分析总结过去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过去开展的成本控制,重点做了管事方面的工作,强调的是指标如何下达,而忽视了责任者的责任落实。针对这样情况,找出一种在既管事的同时又注重规范人的行为活动的成本控制方法。整体工作思路是总结过去工作中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基于这样一种思想,归纳出一种从工序过程中人的行为活动开始就控制成本的管理方法,方法中吸收了过去工作中一些好的做法,融入了一些现代管理会计中责任理论思想,增强了方法的操作性,较适合当前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

2、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工序成本控制方法,笔者所在行业的兄弟厂家都处在方法的探索过程中,没有成型的方法和理论介绍,完全是一种新方法的探索。管理上观念的创新,能激发各级管理人员的创造欲望,推动事物不断发展。在成本控制上,改变过去的思维方式,从强调对事对指标转向主要对人的行为的管理,改变过去的传统管理方法。传统管理方法在一定历史时期有较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企业内部的生产关系产生了很多不适应,不创新不改革,就不能适应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管理创新就是企业内部生产关系的改革,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工序成本从管理的角度看也是企业内部生产关系的一次调整,出发点是如果我是操作者应该怎样控制成本的换位思考方法,在实际操作上更注重它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这些创新意识在成本管理中的融合,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者的管理热情,从而更有利于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工序成本控制

产品加工过程中要经过很多工序,每道工序发生费用的累加构成了产品生产成本,首先要研究分析工序成本的发生过程。构成工序成本的要素主要有:设备开动所发生的各类费用;包括消耗动力,自身磨损后的补偿价值,承担的维护费,操作人员的工费以及设备开动所需要的时间。分析各项费用和设备的自然状况,决定了各项费用的发生量,这些费用是相对固定的。而设备开动的时间是变量,控制时间则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从单道工序开始到多道工序以致扩展到整个产品的加工流程。

制定一个成本业务控制流程,以控制生产加工过程中成本费用。成本控制业务流程的设计思想,是将生产过程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使各项经营活动都能发挥出最大的管理效能。

开展对企业生产状况的调查,了解当前的运行情况,分析事物生产运动过程,信息传递方向路线,资金流动形式,找出最佳的结合方式。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找出一个较适合的控制方法。

经过笔者对生产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的分析研究,整理归纳出一套成本控制工作的业务流程。一般的加工企业,体现着资金运动的实物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有五种形态:(1)自制锻件毛坯,主要是中小零部件;(2)外购铸锻件毛坯,主要是专业重机厂生产的大型部套件;(3)型材毛坯,主要是各种槽钢、角钢,棒型材等;(4)调质件,主要是一些机械加工件;(5)在制半成品,主要是一些单道工序完成部套加工的零部件。

(一)责任成本的计算

责任成本的概念:指某一责任中心或责任者的可控成本,特点是责任者有能力控制其形成,以致影响和调整其数额。

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区别: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成本概念,产品成本是以产品为对象归集的产品生产耗费,归集的原则是谁受益谁承担。责任成本是以责任中心为对象归集的生产或经营管理费用,归集的原则是谁负责谁承担,全部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总和与全部产品的生产成本总和是相等的。

企业责任成本的核算体系分为二级组织体系:厂级和车间级。厂级由厂计划部门负责,主要职责是制定各单位责任成本指标,评价考核完成情况,归集整理产品成本,建立产品部套责任成本明细账。车间级由车间控制组负责,主要职责是计算部套及工序零件的责任成本,对照标准责任成本检查评价操作者完成的实际责任成本,建立基础资料账目,向上级报送相应的报表。

(二)责任成本的计算方法

按计算责任成本发生的时间不同,可分标准责任成本和实际责任成本。标准责任成本是按照行业或部门规定的标准参数而计算出的责任成本;实际责任成本是指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真实的统计结果,计算公式有所区别,标准工序责任成本和实际责任成本的计算公式:

标准工序责任成本(元)=工序定额工时(小时)×工艺规定所需设备的标准小时费用(元/小时)

实际工序责任成本(元)=工序实动工时(小时)×满足工艺标准要求的设备的标准小时费用(元/小时)

标准责任成本是操作者认知工件工序成本的标准,只有知道了工序应该发生多少成本为正常值后,才能有目标地去控制它的发生,标准只对被考核者产生作用,是控制、考核、评价、奖惩的依据。

实际工序责任成本是操作者完成一系列工序活动后的客观实际反映,是真实的产品成本,一台产品的生产成本就是由若干道工序成本构成,是描述产品成本发生过程的真实指标。他的过程体现出可以控制的特性,利用这一特性是进行产品成本控制的关键。

四、设备小时费用率计算

工序成本控制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衡量每道工序发生的费用,必须要建立明确的计算标准。按一般情况分析,构成工序加工成本内容的主要元素有两项:一是工序发生的劳动量,即完成工序加工内容所需劳动时间;二是工序完成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如辅助材料、能源动力、折旧费用等。劳动量是通过工艺定额工时体现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主要是由设备的小时费用率来反映,工艺定额的制定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在这里不做详细介绍,主要分析一下设备小时费用率的内容。

设备小时费用率构成分析,主要有四方面内容:

1、设备运转做功时所消耗的电能;

2、设备使用中随时间推移产生磨损需由产品补偿价值;

3、操作人员的工资费用;

4、应承担的一般消耗,主要是制造费用分摊内容。

设备小时费用率实际上就是该设备上述四项费用的计算之和,要实现上述的计算就要明确几项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对设备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类。因为各种设备结构复杂程度、操作难易程度、技术含量等有较大差异,体现出所消耗的价值也不一样,所以按照一定指标体系把设备划分为三类以确定不同的费用系数,划分类别的指标主要依据有,设备原值、型号规格、操作方式、机械电器复杂程度等。分类取费的方法比较符合实际运行。二是合理确立工人工资,不同类别的设备对操作者有不同的技能要求,工人工资按生产工人平均工资以设备的不同类别加以区分。三是制订设备折旧额的转移方法,设备折旧分二类,一类是在正常折旧年限的折旧。另一类是超期服役设备的折旧。两种分类的折旧额有较大区别,通过对设备的分类和不同的费用标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实际运行中的有形资产价值转移情况。四是制造费用中一些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一责任体的分摊费用,分摊的标准仍然以不同类别分摊不同的额度的费用。

设备小时费用率是一个动态的指标,它不能固定在某一时点上,所以在制订小时费用率时,就规定要定期和不定期地予以修正,以保证其能适应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理论的要求。

五、在实施工序成本控制中应注意的几项工作

工序成本控制体现的是广泛性和全员性的特点,在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发动群众,能否实现全员参与是成功的关键,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组织好业务培训。开展好培训工作,做好层层培训,使这项工作成为人人皆知的一种普及活动,同时要组建好专职队伍,明确岗位职责。

2、处理好两个层面的利益关系。通过工序成本控制,企业整体效益得到提高,职工的个人收益也应增加,如果职工在这个活动中没有得到任何报酬,这项工作就很难开展好。因此,必须有一套激励办法,以保证工作能顺利实施,达到一种双赢的效果。

3、定额工时的全面整顿。工序成本控制工作是以产品定额工时为基础,工时定额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成本发生的真实性和操作者收益的合理性。在整顿工时过程中,保证职工的收益不受影响,并随着工时调整的日趋科学合理,职工的收益应逐步有所提高,也使产品定额工时的管理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过程。

篇13

2.产品仓库积压严重。

产品仓库积压严重,也是机械机械生产企业管理所存在的重要问题。产品仓库积压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较为盲目,企业虽然在经营战略的制定过程中充分对市场展开了分析和评估,并且了解到市场的需求量,但是没有从企业的实际现状出发,没有对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合理分析,在产品生产制造结束之后,由于产品性能、环保性能以及其他问题的影响,使得产品无法及时地流入市场,从而导致库存积压问题的发生。同时,部分客户发出生产订单后,企业由于生产故障以及生产力不足等因素的限制,导致企业无法按时提供充足产品,客户则以生产周期过长而取消产品订单,从而导致产品滞销,企业库存由此而增加。此外,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企业生产原材料无法及时供应,也会导致产品生产计划受到影响,企业无法按照原计划完成生产活动,产品只能积压到仓库。

3.生产成本高。

生产成本是影响企业经营效益的关键,生产成本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企业经济效益也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目前,我国多数机械生产企业都是采用粗放式的生产管理,企业的成本核算、成本预期等工作非常不到位,导致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没有良好的依据,最终使得企业生产居高不下,企业的经营效益受到严重影响。目前,虽然我国机械生产企业管理者逐渐加强了对生产成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管理人员缺乏以及管理水平低下等原因,使得生产成本流于形式,生产成本的控制无法得到本质上的改善。4.生产管理范畴过大。对于现代机械生产企业而言,企业不仅仅需要开展产品的生产活动,同时需要开展销售和售后等工作,而随着企业生产管理范畴的不断扩大,企业生产管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生产管理面临更多挑战。企业的生产管理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企业的生产管理涵盖了企业从原材采购、库存、生产到销售和售后的全过程,显然目前我国多数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管理能力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二、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改进措施

1.生产计划科学安排。

首先,机械生产企业必须要从生产计划方面入手,着力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生产活动是企业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直接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秩序。在生产计划的制定时,企业必须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和及时性的特点。科学性,即企业的生产计划必须要以产品零部件生产数量为单位进行下达,将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单位相统一,这样讲能够更好地确保实际生产数量。同时,企业生产计划必须要合理,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需要围绕企业的实际现状出发,如市场情况、企业生产能力等因素,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此外,企业必须要针对市场的变化和波动,以及客户需求的变化及时地调整生产计划,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损失。

2.降低库存。

企业库存积压问题的出现,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但会导致企业库存管理成本的增加,还会导致产品质量受到影响,并对企业正常的影响秩序造成影响。从企业库存积压原因出发,可以看出控制企业库存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企业必须要做好客户的选择和筛选,以确保订单的顺利落实,避免违约问题的发生。同时,企业必须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以防止由于盲目生产而导致的产品滞销。此外,企业需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杜绝产品质量所导致的库存压力。

3.合理管控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的控制是机械生产企业必须要予以认真关注的话题。企业要实现对生产成本的控制,必须要转变原有的管理观念,加强对先进管理人才的引入,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以科学、专业的生产管理技术开展成本控制工作。其次,企业必须要做好相关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工作,使企业生产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依据,并依靠预算对生产部门进行考核,以加强更好地控制生产成本,保证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

4.缩小生产管理范畴。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企业生产管理的范围正在不断的扩大,企业生产管理内容涵盖到了采购、生产、加工、物流、销售和售后等诸多方面,这使得企业生产管理负担不断加重,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的提升陷入更为尴尬的困境。为此,企业为提升生产管理质量,必须要加强对生产管理内容的分析和归类,将生产管理中部分内容剥离,企业首先对生产环节进行控制和优化,以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