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德育原则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贯彻和运用主体性原则,就必须把德育充分地建立在大学生的道德需要上。
首先,这是由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在其品德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大学生的品德结构,从形式上来看,包括道德认识和道德态度两个子系统。大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大学生对客观存在的道德现象及其规律的一种反映,它以道德这种客体对象之必然的或现实的形式呈现,也就是说,它是体现道德客体尺度的一种意识形式。大学生的道德态度是大学生对具有道德意义的客观事实、现象是否符合其需要和利益的一种反映。这种反映所包含的内容不是客观事实、现象本身“是什么”、“怎么样”,而是主体自身与这种客观事实、现象之问“要不要”、“该不该”的关系。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态度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大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形成其道德态度的前提条件,没有一定的道德认识,没有对客观道德事实的一定了解,就不可能有任何的道德态度;大学生的道德态度则对其道德认识的发展具有定向和动力作用,大学生对某种道德知识的接受,往往要经过已形成的道德态度的过滤、筛选和折射。另一方面,这两个子系统又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取代的。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虽然是形成其道德态度的一个前提条件,但又不是充分条件,认识不能直接转化为态度。反过来,态度也不能取代认识。在大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中,虽有态度的参与,但其道德认识具有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然而,不管是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还是道德态度,都离不开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这个更为根本性的东西。因为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大学生道德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形成是建立在其已有的道德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具有相应的对象是需要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大学生道德认识形成的过程中,只有当有关的道德要求成为其需要对象的情况下,他才可能对“要求”进行认知。在这里,需要成为认知活动的动力,使大学生积极地认识道德教育要求并理解其意义。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乃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这种学习的实质,就是建立新知识与大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为此,它要求大学生具备对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学习心向,与新知识相适应的知识经验,以及促进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获得新的道德认识的积极主动性。这三种心理条件,便是大学生已有道德需要在道德认知方面的动力系统。以学习向来说,当外界的道德教育要求向受教育者提出时,它则表现为接受学习的心理倾向性,没有它,学习将成为不可能。然而,有了学习心向,如果缺少与道德要求相适应的知识经验,上述新旧知识的实质性的联系也无从建立,因而具备与要求相适应的知识经验,就成为形成新的道德认识的重要的内在心理依据。(2)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中介。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大学生道德行为的源泉和内在动力。大学生已经形成的道德认识和相关的道德价值观念能否最终落实到其道德行为上,关键看其是否转化为其道德需要。
同时,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还是其道德态度的核心。“道德态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信仰以及道德理想等等都属于道德态度的范畴。”大学生的道德态度是大学生完整品德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即使对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已经了如指掌,但如果还没有把这些原则、规范和要求作为一种内在尺度、一种内在的道德需要时,他将仍然不会自觉地去遵循这些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在大学生道德态度这个复杂系统中,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为上述不同层次道德态度的形成与培养,归根到底是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发展。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对客观的道德事实、现象是否符合其道德需要的一种情绪体验。当大学生的认识和行为符合其道德需要时,便会产生肯定的情感体验,感到道德上的满足;反之,就会产生否定的体验,感到遗憾或后悔。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则是大学生将其道德需要、愿望综合为道德目的的一种心理表现。大学生的道德信念、信仰则是大学生对某种道德现实、观念持有深刻信任感的精神状态,它所揭示的内容总是同受教育者所应持的态度等等有关,而且也总是产生于对信仰对象的需要、情感、意志、追求等等的心理过程之中;大学生的道德理想是大学生以一定的道德需要为基础的道德目标体系。
其次,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大学生道德活动发生的主体动力。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是由其道德动机驱动的,而其道德动机是在其道德需要心理与客观的社会道德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激发出来的。当大学生面临并受到可能使自己的道德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的客观的道德情境或对象条件的作用时,就会产生满足自己道德需要的愿望。这种愿望在大学生其他心理活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从而转变成为大学生发动和维持满足自己道德需要的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着一定目标进行的道德动机,从而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活动起着引发或抑制、强化或转化的作用,驱使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活动朝着一定的目的、目标努力。
传统德育所以难以取得实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而一味地强调灌输,把大学生置于被动的、无条件服从的地位。在这种状况下.大学生不是带着积极自觉的态度去理解、选择、追求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也不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审视、分析、评价道德现象,而只是消极地接受和被动地服从。结果.无论他的言谈举止多么符合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处在他律水平的被动服从者。事实上,人是道德的主体,道德是人自身的创造物。人类发生史的考察表明,道德最初并不是一部分人发明出来控制另一部分人的工具。道德是为适应处理人的需要或利益的个体性和整体性的相互关系这一人类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而产生的。道德包含着人的追求活动,而且,道德规范本身也是反映和体现人的发展需要和意向的东西。人们创造道德并不仅仅是为了约束和限制自己,而是为了确证、肯定和发展自己。道德虽然具有约束性,但重要的是它具有激励作用。它不是某种纯粹外部的、抑制人的枷锁,不是社会用来对付个人、反对个人的工具,不是同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本质相对立的异己力量,而是人的需要和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人探索、确证、完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在本质上与人的创造精神、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一致的。因此,在德育工作中,片面地强调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强制性和约束性而忘iET大学生内心的道德需要,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
要纠正传统德育中存在的弊病,走出“灌输模式”的误区,就必须转变观念,实现由客体德育向主体德育的转化,把德育充分建立在大学生的道德需要上。德育活动作为一种对象化活动,本质上就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有机统一过程。客体主体化,实质上指客体的内容转化为主体性的要求。它是实践客体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实践主体所产生的一种反向性作用和影响,是客体在主体身上映现自身、确证自身和实现自身的过程。主体客体化,实质上指实践主体通过各种积极形式作用、影响和改造客体。在主体客体化的过程中,主体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和要求渗透、融合到客体中去,使客体成为一种属人的存在,成为主体的“化身”和“投影”;使客体确证和体现着主体的本质,成为主体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德育活动中,大学生和道德原则、规范要求等道德文化信息处于双向转化之中。这种双向转化就是大学生对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选择和接受的过程,即大学生出自道德需要对道德文化信息反映与选取、理解与解释、整合与内化以及外化践行的求善过程。客体的主体化可使大学生的需要受到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改造,成为道德的需要;主体的客体化可使冷冰冰的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通过大学生的选择而化为人性的内在要素。德育活动的这一双向转化,目的在于把代表社会要求的道德原则、规范转化为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所以,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要看到大学生的道德积极性总是在满足自身迫切和内在的道德需要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在德育工作中,如果我们对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茫然无知,对其精神世界无所洞察,仅凭着一腔热情和想当然的品德教育,难免有“空言托钵”之嫌,大学生是很难产生认同感和有效回应的。“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并且不要忘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德育工作惟有着眼于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培养,才能使大学生把对各种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遵从逐渐从他律转变为自律;使他们不是把各种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视为约束和限制,而当作自我确证、肯定和发展的需要;使他们不是把道德视为一种异己的、外在的力量,而把它看成自身的主动追求,是一种与自身不断完善化、理想化相一致的力量。
在德育工作贯彻和运用主体性原则,也必须因材施教,即根据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来开展品德教育。据《论语·先进》记载,当子路问“闻斯行诸?”时,孔子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当冉有问“闻斯行诸?”时,孔子说:“闻斯行之。”对此,公西华感到迷惑,于是,便道:“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孔子解释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就是说,冉求做事胆小畏缩,而仲由胆大、冒进、好胜,因此,对冉求要教育他敢于前进,不要畏首畏尾,抓住时机立即行动,而对仲由则要教育他先退一步,不要冒失行事,等请示父母同意后再行动,以免做错。明朝时期的思想家王守仁说:“吾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工夫。”这就是说,教人“致知”,要根据学生的觉悟程度而循序渐进,不能“躐等”。就像栽培树木一样,要根据树木的生长程度灌溉适量的水,“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了他”。]同时,教育还需如治病一样,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他说,良医治病,初无一定之方,而是“随其疾之虚实强弱,寒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君子养心之学,亦何以异于是?”孔子和王守仁在这里所讲的都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我们如何在德育工作中贯彻主体性原则,做到因材施教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那么,我们在德育工作中究竟应如何做因材施教呢?在德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至少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考虑大学生的需要和心理。例如,为他们提供的榜样应切合他们的实际,具有可学性,即榜样的行为不要太复杂、太神秘、太崇高,一般人只要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模仿到,就能仿效他;具有典型性,即榜样具有可辨别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能吸引道德主体的注意,产生学习、效仿的愿望;具有可信性,即所树榜样的痕迹不能太重,缺乏人之常情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缺乏真实感和感召力;具有贴近性,即贴近道德主体的生活、志趣、专业、气质甚至年龄等。
还应当考虑他们的情绪体验。所谓情绪体验,这里是指大学生在多种刺激下所产生的复杂感受。大学生的情绪体验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情绪体验能把大学生的情绪中枢与理性中枢连接起来,使其智能得以有效发挥,从而推动着大学生的道德接受活动有效地进行,而消极的情绪体验会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心智活动,使人的意识范围狭窄,大脑的判断力减弱,从而对大学生的道德接受活动产生阻碍作用。所以,重视大学生的情绪体验对德育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者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信息的同时,也获得情绪体验方面的积极感受,以提高道德接受的效果。
其次,要考虑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受教育者所接受的社会环境和参与的实践活动是不断变化和深入的,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发展水平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的。因此,德育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大学生一般都处在18-23岁之间,这个时期被称作青年后期,著名的心理学家贺林渥斯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随着年龄的增大、文化的增长、社会道德的介入和影响,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显著增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见解和评判能力,能够认同和理解各种道德规范,然而在认知结构上,还缺乏内省力和自觉性。道德的主观分析判断表征占主导地位,其分析判断带有明显的理性思维和哲学思考的成分。针对这个时期个体的特点,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帮助其理性地分析、梳理、判断、选择道德理念和道德行为上,在手段上则以启发自觉为主。
再次,要考虑大学生的道德接受能力。所谓道德接受能力,主要指大学生在道德接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外来道德信息进行反应、理解、辨析、推理和选择的能力。实践证明,道德接受能力的高低程度如何,往往从根本上决定着外在的道德要求、信息向个体道德需要转化的程度,一般来说,道德接受能力越强,对外在道德信息的接受水平就高,反之,接受水平就低。如在观察学习中,榜样在何种程度上能为个体所观察和仿效,往往取决于个体的道德接受能力。道德接受能力高的个体往往能较深刻地理解榜样,并有效地模仿榜样,并通过这种有效的模仿,使相应的社会道德要求成为他们自己的内在需要。
最后,考虑大学生的结构和条件。“个体的需要(包括道德需要)并不是由他人的主观意识所决定的,而是根源于不同个体的结构与条件的特殊规定性。”一个个体自身有什么样的结构与条件,就会对客体产生什么样的道德需要,建立什么样的道德关系。只要个体的结构和条件不改变,别人就无法用其他的需要去代替他的需要。所以,品德教育,就不能单凭说理、说教甚至强制的方法来进行,而应当重视大学生自身结构和条件的变化,如让缺乏社会实践的大学生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其献身社会的道德需要;让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以培养其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的道德需要;等等。当然,个体结构与条件的改变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努力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篇2
1.基于内部会计控制的全程信用管理体系的提出
对于全程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已有一些学者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谢旭提出的基于销售——回款全程业务流程的信用管理体系;陈晓红教授等人提出包含企业授信管理和受信管理的企业信用管理的全过程控制方法;文亚青教授提出的包含经济信用、法制信用、道德信用在内的“三位一体”的企业全面信用管理。但它们都存在过分关注应收账款的回收,微观层面的操作性不强、过于关注宏观环境的探讨等问题。
笔者认为,全程信用管理体系较适合与内部会计控制的思想和制度程序相契合。全程信用管理体系是从销售——回款的业务流程的角度设计的,提出将销售与回款之间的核心业务流程进行整合,通过对整个信用管理流程的关键点进行控制,保障信用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展开,保证组织经营目标的实现。
全程信用管理体系主要分三个层次,管理制度、程序措施、控制环节。现代信用管理的控制体现了事前客户资信管理、事中赊销管理、事后应收账款管理的三重控制模式,设置了从客户开发到追收欠款的关键控制反馈节点,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回环流,保证信息流的畅通、真实、完整,为未来管理控制奠定基础。这样的信用管理体系适应了我国大多数企业设立信用管理部门的初衷——解决现存的大量应收账款欠款、呆坏账等“历史遗留”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企业进一步规范客户管理、销售签单的日常管理制度问题,逐步实行成熟、规范化的信用管理,建立起企业自身信用管理体系。
2.基于内部会计控制的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
会计内部控制的循环控制体系和以销售——回款业务为中心的全程信用管理体系的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紧密的内在联系。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包括:采购及应付账款控制、销货及应收账款控制、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生产及成本会计系统控制。全程信用管理的范围包括:客户开发、订单受理、发货管理、货款收回、售后服务及债权管理。会计内部控制的循环包括信用管理体系的循环,信用管理所涉及的业务流程都是会计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是防范风险、降低风险的重要业务流程。
在公司治理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已提升到战略高度,而会计内部控制处于战略的中心。因此以会计内部控制的要求对销售——回款为中心的业务流程进行改造,使其更规范严密操作性更强,权责分工更明确。下面我们将说明如何在会计内部控制环境下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我们按照信用管理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顺序来重点说明。
2.1事前控制——目标客户控制所谓目标客户管理是指企业在进行客户资信管理的时候,应按照信用管理目标的要求,遵循二八原则(20%的重要客户会为企业带来80%的利润),按照会计内部控制政策及程序,选择获利性客户。做好目标客户管理一般要完成两方面的控制:信用信息的交流与控制、信用分析。
2.1.1信用信息系统的交流与控制信用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在企业的经营业务活动中广泛流动,形成完整的信息流。其管理与维护可以遵循会计内部控制中的计算机化资讯控制的关键控制程序,重点关注以下两方面。
第一,信息安全性。只有先保证安全才有可能让有用的信息传递和流动,支持基层业务操作和管理层的决策。因此,辨别、规范信息搜集渠道,识别防范信息搜集风险,预防信息搜集过程中信息的干扰和失真将保证信用信息的外部安全;信息的分析、开发、管理职责的分离将保证信息的内部安全。
第二,组织管理控制。按照会计内部控制的要求,信用信息处理作业应遵循权责划分控制。资讯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应明确订出,明确信用信息由信用部门专属控制,避免出现信息由不同部门同时控制的现象。信用经理授权应明确信用信息向上传递给管理层和向上他业务部门传递的口径和方式。
2.1.2信用分析
信用分析是对选择的目标客户的经营管理情况、财务情况、市场环境、产品竞争力等为依据对受信方的信用能力或信用风险程度做出的判断和选择。信用分析的控制应主要关注以下方面。
第一,信用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预测未来最重要、最艰难的工作。运用内部会计控制对信用风险进行分析,有利于最终风险的防范——应收账款的管理。信用风险结构的外部风险大多是由于受信企业的财务恶化导致的,要综合运用有效的财务分析指标结合相关的信用信息对其进行分析。其内部风险的产生首先是由会计内部控制出现漏洞开始的,因此规范销售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控制措施是管理内部风险的首要政策。信用风险的分析应由信用经理直接负责,垂直领导信用管理人员,与财务主管、营销主管、销售主管协同配合进行,并贯穿整个业务流程始终。
第二,信用额度设置。根据“二八原则”对客户信用额度进行前期管理既可保证稳定的利润来源,又可规范信用额度管理的重点,避免管理分散化。企业对目标客户的信用额度的确定应该以授信企业自身为出发点,受信客户为导向。不同的管理层级应该拥有不同的信用额度授权,不同的目标客户可以得到的信用额度应该符合企业的经营方针和政策。一个可参考的公式是:信用额度=客户预计年销售额/360×信用期限。根据会计内部控制的思想,信用额度的设定应与企业相应的内部价值链活动保持一致。
2.2事中控制——赊销成本控制
这一阶段涉及授信企业的大部分业务活动,并且也是会计内部控制中交易循环控制的重点,基本上包括了销售与应收账款控制、采购与应付账款控制以及生产成本控制。因此企业在赊销管理的控制重点应该关注现金流的风险和成本,产品生产和服务。
2.2.1现金流风险和成本控制
现金循环周期可以反映受信企业和授信企业双方的现金流情况,是现金管理和内部控制(在这里会计控制的现金管理不仅仅是防范舞弊的牵制管理)的重点企业。信用管理应该把信用周期与现金循环周期的时间周期协调起来,使信用周期服从于现金循环周期,尽力达到两者的统一。在企业现金循环周期中会发生下述连锁变化:应收账款占用企业资金产生机会成本,企业会短期融资以保持经营活动持续进行,负担贷款利息成本,并且营业资本的投入也会加大,流动性风险相应变大,企业的现金流成本上升。企业控制应收账款额度及期限的关键在于以企业自身整个现金流运动为出发点,考察目标客户的会计政策、盈利能力、财务风险、营运资本和流动性及现金循环周期来制定应收账款额度及期限的信用政策。
一般来说,企业获得详细的预算表、现金流量预测表或管理报表的可能性相比银行低很多,依靠企业公开报表进行分析的可靠性会大打折扣。通过对客户所运用的会计政策的考察与评估,企业可以更多地了解财务报表处理的本质,对随后的盈利能力、财务风险、营运资本和流动性的分析的针对性也会增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客户定期的拜访,业务人员与客户的愉快交流,会对上述分析活动提供极有益的帮助。再有企业应该尽力获得现金流量表(历史的或预测的都可以),因为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相比较,现金流量表很难用弄虚作假和寻机性会计的方法进行粉饰,其信息比利润、资产、公积金等数据更为可信。而且债务的偿还必须用现金,掌握客户重要的现金流信息就可以更好地预测目标客户的信用风险,控制好企业自身的现金流风险和资金成本。
2.2.2产品生产和服务控制
当应收账款正常到期时,客户提出延期或拒绝(全额)付款的最有利的“借口”就是企业销售的商品不符合合同条款,出现产品质量瑕疵、没有按规定运输货物、交付货物等不一而足。企业应首先从操作程序、凭证传递上对采购、库存、生产、配送、支付结算方式严格按内部会计控制思想进行制度管理,标准化流程,这样可以规避该交易纠纷产生的故意违约风险并避免“借口”产生。企业对支付结算方式的选择应格外慎重,特别是对外贸易,我国企业往往吃亏甚大。企业应根据内部会计控制政策的要求选择债权比较有保证的支付结算方式,比如要求以银行票据、信用单(证)、带息商业票据等,甚至可以要求购买方提供信用保险。总之,严格对合同进行管理和控制,及时高效地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是避免客户延期拖欠或拒绝付款的有效方法。
2.3事后控制——应收账款控制
应收账款的收回将最终反映企业信用销售是否会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现金和利润,降低现金流风险。一般来说,应收账款监控的常用分析方法有账龄分析和DSO(应收账款变现天数)。账龄分析解决应收账款的存量问题,DSO解决应收账款的流量问题。企业提供信用额度就会产生应收账款存量,每一笔都有它的年龄,对它的年龄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它的合理寿命和质量,减少坏账的存量。DSO分析收回应收账款的平均天数,当企业提供信用时会预估应收账款收回天数以确定信用额度,保证企业可以承担合理的应收账款流量,控制风险累积。
2.3.1DSO分析
DSO是信用管理部门衡量其工作效果的重要指标。DSO表示每笔应收账款的平均收回时间:应收账款变现天数=(当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当年总销售量)*365。
企业应设定自身的DSO目标,借以做出授予客,信用期限的决策。DSO应考虑到三方面的共同作用,行业环境的客观可评估性、企业自身的竞争态势和定位、客户的导向性问题。DSO分析的直接服务对象应该是应收账款的管理,通过信用期限的评估,做到账款质量的评估,缩短现金循环周期的末端滞留时间,控制坏账产生的时间性风险。
篇3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看课题《土地的誓言》,结合预习情况想想是土地本身发出的誓言,还是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生:是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师:谁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生:端木蕻良。
师:你们知道端木蕻良吗?哪位同学来简单介绍一下?
生: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
师(补充):他是东北作家。那么他对哪儿的土地发出了誓言呢?
生(齐答):对关东原野发出了誓言。
以上教学流程很顺畅,教师在提问时教学语言用得很准确,因而学生都能积极有效回答问题,准确理解题目含义。
但是如果教师的提问不够准确,教学效果就不太理想。
教学片段(二)
师:本文是抒情散文,同学们想想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1:泛滥着一种热情。
生2:爱国热情。
生3:炽痛的热爱。
生4:很强烈的爱国感情。
生5:爱故乡。
师(归纳):刚才有同学回答了“炽痛的热爱”,从课文第一节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话:“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作者的确是怀着这样的感情来写的。
师:如何理解“炽痛”?
生:热烈而深切。
师:为什么要怀着热烈而深切的感情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本文写于什么时候?
生:“九・一八”十周年。
师:同学们知道“九・一八”具体事件吗?
生(激动地答):是。
(下面学生一片哗然。)
师(适时纠正):“九・一八”和东北有关系,不太了解的同学们看一片段就知道了。
(适时用课件展示跟本文有关的“九・一八”的视频介绍,学生有了形象的感知。)
师:“九・一八”已经过去整整十年了,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于是作者怀着难以遏止的感情写了这篇文章。
(适时展示有关图片给学生看,学生看了神情严肃。)
安排这一教学环节,本意为了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感情,教师抛出了问题:“同学们,想想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预设答案是想让学生能准确找出文中的“炽热的热爱”,这样教师就可以据此为感情的契机引导学生一步步去理解课文内容,可是学生大都不是这样回答的,究其原因,是教师提问时问得不够准确,范围太大了,学生无法捕捉到文中正确的信息,所以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提问语言不是有效的。
可见“教师当然须教,而尤致力于导”,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要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全部教学技能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教师的提问语言对学生准确理解文本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提问语言精准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正确理解文本,这是最基本的前提。
要想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教师必须先正确理解文本。王富仁老师在《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坚持三个主体性》中这样说:语文教师的教学主体性在于语文教师有根据自己对文本独立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来解读文本和独立的组织语文教学的权利。语文教师应该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感受和理解文本,并且理应是一个对课文有着更丰富的体验和更细致的感受的读者。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以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认识解读文本,才能起到将这个文本的文字激活,使之成为一个活的语言肌体的作用。语文教学活动是最需要自由的活动。最真实的语言,最美的语言,最有感染力的语言,都是在自由的心境中从人的真实的感觉、感受和理解中流露出来的。
二、紧扣住文本,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及心理素质水平,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语文新课标指出,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促进每位学生健康发展。
当学生真正有了阅读障碍,需要帮助时,教师的点拨式提问方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美国心理学家古德曼认为,阅读仍是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他将阅读看成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其间包括了感知和理解两个部分的相互作用。在阅读上,学生因为知识水平、生活经历、文字理解等方面的因素,对文章某些内容或词句难以感知和理解,因此,了解学生,根据其认知水平巧妙设题,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向课外知识迁移、拓展。而太难或太易的问题都起不到如此效果。
三、提问语言要规范、简洁、科学,有鼓励性和审美性。
1.规范、简洁。首先,教师要熟练掌握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能讲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其次,教师在遣词造句方面要讲究语法,要符合语法规律,在叙述事例方面要符合逻辑,不出或少出错误。最后,教师的语言要注意简洁。
2.科学性。教师提问的语言要符合文体特点,做到因文而异,正确、完整、周密。
篇4
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强调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术,已不能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现代体育教学的目标既要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掌握体育与保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 术,基本技能,提高自我锻炼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又要培养体育情感,发展个性才能,打好终身体育锻炼、良 好卫生习惯的基础和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坚毅顽强、竞争进取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心理素质。新的教学 目标一方面坚持增强体质,传授“三基”,一方面指向人格的整体教养。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
体育教学主要是为学生将来能为国家健康地工作打基础,我们眼下的学生要在未来的社会中生存,我们现 在为学生设计的发展目标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甚至若干年后才能成为现实。所以,体育教学不仅有眼前的效果 ,还有长远的效果,而长远的效果对学生的意义更为重大。中小学体育教学都是帮助学生完成全部发展过程的 一个阶段。近年来,终身体育的思想进入学校。要使学生成为终身体育的锻炼者,最根本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终 身从事体育活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中小学阶段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学校体育教学方式的高质量轻负荷方向发展。
现在人们不再去追求那种大运动负荷、出力大、流大汗的体育运动方式,中小学生不喜欢运动负荷过大, 和比较难学的体育技能技术,而希望高雅轻松,简单实效的体育运动方式。因此,高质量轻负荷是当代学校体 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四)体育教学是师生复杂的双边活动。
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是一个复杂的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双方在行为、态度、情感以及其他心 理方面产生能动的相互影响,使青少年学生能够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获得体育乐趣的体验,从而持之以 恒。
(五)体育教学成绩的相对性。
按教育测量的观点,一次体育技能技术的测验对学生的真实水平来说,仅仅是一次抽样。体育成绩只能反 映一定时间、心理、环境条件下学生真实水平的一个方面。全面地看体育教学质量的优劣应在于学生的知识、 技能、技术、身体的健康和非智力因素是否都得到了发展。
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严格地按规律办事,实现科学化必须构建以下新的教学原则体系来适应体育教学的改革 :
(附图 {图})
这个体育教学原则体系,是由体育教学目的和规律引伸出来的,每条原则都有针对性,贯彻实施这些教学 原则对体育教学过程能起到调节、控制、指导作用。
一、体育教学的教养和教育统一性的原则。
体育教学的教养和教育统一的原则,要求体育教师全面正确地规划体育教学的教养和教育任务并使其具体 化,其中包括原先的“身体全面发展原则”的要求及指向人格的教养目标。依据这一原则所规划的体育教学的 教养和教育目标是检查和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
二、终身体育和发展性的原则。
体育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体育需要;要使学生获得快乐、积极的情感体验;要使 学生不拘泥于传统的体育教学的知识传递形式,加深对体育原理的理解和运动体验、发展个性、活跃身心;要 培养学生自律、自强、自信和自我发展。
三、高质量轻负荷的原则。
高质量轻负荷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以保证健身强身效果为前提把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调节到最佳状态的 体育运动方式使学生心理得到满足,行动变得轻快,使学生既发展身心,又掌握体育科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
四、师生双向积极性的原则。
篇5
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伴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走过了一段“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以后才逐步认识到,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自然规律的结果。如果在发展过程中注意统筹兼顾、采取预防措施,许多环境问题是可以防止的。即使出现一些问题,也可以控制在一定限度内。风险预防原则强调在科学上存在不确定性的前提下,也必须采取预防措施,这是对预防为主原则的进一步深化。这一原则符合环境问题所具有的高度科技不确定性的特征。一般情况下,只有在有科学证据证明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时,法律才要求采取适当措施,这使法律在解决环境问题上显得较为被动。为此,我们认为,应该贯彻风险预防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以较小的经济代价取得较高的环境效益,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特征。
从国际立法和国内立法的规定来看,法律对风险预防原则的规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环境风险的危害被怀疑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如严重的、不可逆转的或重大的风险。
第二,从风险预防原则的目的来看,它是处理科学不确定性问题的。从一般的角度看,这种不确定性包括:是否存在环境风险的危害;如果存在,这种危害是否会发生;导致这种危害发生的原因即因果关系存在不确定性。
从目前大多数法律的规定看,风险预防原则设计的不确定性更多的是因果关系方面的。这种因果关系不确定的原因很多:缺乏科学知识或者证据;缺乏充分的确定的科学证据;没有结论性的证据;没有绝对明确的科学等。这些差异的存在因风险预防原则被运用的具体场合而不同。
第三,不确定性不能成为拒绝行动或迟延行动的理由,法律上的不行动至少是不正当的。一旦风险预防原则适用的门槛——严重的或者不可逆转的环境损害的威胁等满足后,就必须采取风险防范的措施预防环境损害的发生。当然,风险预防原则并没有解决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哪些措施是风险防范性的,在哪个时间点和在活动的那个阶段采取风险防范的措施,但这并不妨碍采取行动的必要性,如果不采取行动的话,至少是不正当的。
二、 关于风险预防原则的极端说法
从各种法律文件对风险预防原则的规定可以看出,风险预防原则有强弱之分,因此就会存在关于风险预防原则的两种极端说法。
(一)极端弱的风险预防原则。
极弱一段的风险预防原则近乎于防止原则,它持这样一种思想:当行为与危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到了科学上的证明时,才应当采取行动防止该损失。
(二)极端强的风险预防原则。
极端强的风险预防原则是这样一种思想:任何形式的活动如果不能被证明在环境上是安全的,都需要加以预防,这是正当的。
极端强的风险预防原则有两个近乎绝对的特征:其一,零风险。极端强的风险预防原则认为,无论何时,当判断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预防措施便是强制性的,即使某一活动与其环境影响之间的因果关系存在不确定性;其二,不在乎代价。成本-效益分析可以说贯彻在人类生活的的各个方面,但极端强的风险预防原则认为,防范环境风险措施的代价或技术上的可行性与否不能被援引作为不履行防范风险义务的原因。只要风险达到一定的程度,有关的活动就不应当进行,无论做出禁止该活动进行的决定对工农业活动的收益会产生多大毁灭性的影响。
三、 风险预防原则中的平衡因素
尽管风险预防原则呈现出上述两个近乎绝对的说法,但风险预防原则在实际中的运用处于极强和极弱的两端之间,这种中间状态的产生是在风险预防原则中引入平衡因素的结果,而且事实上,合理的和政治上能被接受的风险预防原则也必须纳入成本等考虑因素,平衡问题因此成为风险预防原则中的重要问题。
(一)内部平衡。
首先,风险预防原则作为原则意味着它不规定任何绝对的义务,仅仅确定通过其他规范手段实施的政策。因而,有必要在风险预防原则中引入平衡因素,风险预防原则并不必定要求做出的决定能够预防一切风险的发生。如果合适的话,在贯彻风险防范原则时可以考虑其他的原则和因素。在这一点上,风险预防原则与其他目前通行的原则,如污染者支付原则并没有区别,因为尽管许多人认为,污染者的一切费用应由污染者承担,但污染者支付原则不能也不应当绝对地理解,在适用该原则时不能不顾其环境的或经济的后果,应当看到污染者支付原则也有例外的情况。风险预防原则也是一样,它允许对环境风险和其他的风险进行平衡,并不要求对环境风险的重视压倒一切。
其次,有的环境风险可以存在。从社会的发展看,不需要消除一切风险。在有的情况下,有些环境风险是可以接受的,消除这些风险就同时消除了风险带来的收益。例如在严格消除石棉产生的风险上,如果在汽车刹车上也禁止使用石棉并不一定利于人体健康的保护,因为刹车的替代材料已被无可辩驳地证明没有石棉有效,禁止使用可能增加高速公路上的死亡率。因此,合理的石棉政策应当对石棉产生的健康风险与死亡风险进行细致的平衡。
此外,在有些情况下,平衡对于保护整个社会的福利更有保障。例如,水中的石棉产生的水污染威胁公众的健康时,消除石棉作为风险防范性的措施对于保护公众的健康被证明是正当的。但在提供此种救济时应考虑社会的和经济的利益等关键因素。如关闭工厂可以消除石棉产生的一切健康风险,但却给公司的雇员、社区以及整个地方的经济带来巨大的负担。不利的经济影响会产生不利的健康后果,不考虑风险防范原则产生的经济的或社会的不利影响,最终可能使风险防范原则自己打败自己。
总之,绝对的风险防范原则不可取。风险防范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一方面促进风险防范原则追求的避免风险的目标,另一方面在风险防范原则中引入适当的平衡因素,使该原则得到更合理的运用。
(二)外部平衡。
经济学家强调,严格的风险预防原则要得到贯彻,代价将非常高,而且以后可能出现的新的信息将表明,先前采取的风险预防措施,根本是不必要的。因此,采取风险预防措施的社会代价可能极高,尤其当环境影响最后表现得不如预料的严重。这给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在风险预防原则中的运用留下了十分有利的空间。
但有效的成本效益分析依赖于对该环境风险有良好的科学理解,并且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除了成本效益分析外,非经济的价值判断在是否运用风险防范原则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运用该原则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可能的不利后果会潜在扰乱社会的自然秩序或者破坏社会最基本的平等、以致使整个社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那么风险防范原则体现的安全价值就足以说明根据该原则采取预防性的措施是值得的。风险防范性的措施要坚持成本效益分析,还是可以不计任何代价采取措施,各国际条约对此规定不一。不过大部分要求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益的,即是符合成本的。比如,《里约宣言》第15条规定:“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应当是符合成本的。”
(三)从环境法的发展看风险预防原则中的平衡。
1、 环境法产生于环境权益与其他多种利益的平衡。
环境法的发展阶段一般是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即原始社会、农牧业社会、工业社会加以划分。此种划分的优点在于对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阶段一目了然,但缺点在于用现代的环境保护观念去诠释所谓的环境问题,而当时的人们根本没有环境保护的观念。因此,在原始社会、农牧业社会不存在真正的环境问题,从而也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环境法,环境法的萌发始于工业革命开始后的时代。从法是权力的表达和保障的角度看,环境法是部门法之一,这决定在保障环境权利之实现上不是绝对的,而是与保障其他权利的其他法律相互平衡的结果。所以,从环境法的功能看,环境法的发展阶段也就是环境权定位和与其他权利平衡的问题。
2、 环境成为生存之必需之一。
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物质基础的特点,决定了在宪法没有明确规定环境权之前,依据生存权并对之作扩大解释作为环境权的宪法基础,应当是自然的事情。日本一些学者就从《日本国宪法》第25条即生存权条款寻求环境权的立法根据。该见解认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是直接建立在衣食住行等物质与文化之基础上的,而只有有了良好的健全的环境,这样的基础才能得到保证。鉴于此,对健全而舒适的生活环境的保护,就成为生存权的基础性内容。
因此,到宪法有关生存权中去寻求环境权的理论根据是有其正当性的。因为要生存下去,就须获得生存必需的各种条件,这包括清洁的水、空气、土壤、木材等等。而饮用水的污染、土壤的污染、森林的砍伐,都是环境法得以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环境法也正是为解决这些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并对其做出反应的产物。因此,可以认为环境法是应急的学科,在环境法的初始阶段,其保护的是生存所必需的环境条件。
3、 环境成为发展、幸福必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要求有更清洁的、更优美的、更舒适的、更安静的环境。当生态旅游作为新型旅游发展起来之时,就是环境权的另一重要功能凸显之际。因此,环境不仅仅具有作为生存意义的基础,更是人们放松身心、提高生活质量的条件,环境权利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提供了发展的基础,环境权从而可以定位为幸福权。
因此,从环境法的兴起看,它是由于环境利益极度被忽视的结果。环境法的基本概念——环境权,最初是定位为生存权的。但随着环境法的发展,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只强调环境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当然,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条件下,某一种利益压倒其他利益的情况也是有的,但坚持利益的平衡仍是总的原则。在这一点上,风险防范原则的平衡因素也是如此。所以,在适用该原则时,要根据该地区的基本情况,判断环境法是主要倾向于实现生存还是发展的目标。当环境法主要倾向于实现生存目标时,对风险防范原则的适用就很不利,风险防范原则中的平衡因素就越多;相反,当环境法主要是实现发展的目标时,风险防范原则适用中的平衡因素就少,风险防范原则更可能多地得到适用。
(作者: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0级经济法学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张梓太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
篇6
这些规定的效果如何?看看近年发展势头强劲的《河南商报》的标题便可窥见一斑。仅在2011年12月7日一期的《河南商报》版面上,就能找到以下标题:
《郑州BRT要扩容》(A1版)、《Hello“焦桐”》(A06版)、《农业路上BRT要向东西延伸》(A14版)、《Hold不住了》(B02版)、《ED分型而治 让男人Hold住幸福》(A13版)、《输出功率达430hp的全新保时捷Gran Turismo,配四轮驱动及运动型底盘(引题),Panamera GTS:四门跑车蓄势待发,续写传奇(主题)》(C06版)、《首付7万CBD旁住两房》(B16版)。
尽管我们不是对这些外语词都能明白,但是并没感到有什么不妥。相反,这些外语词的使用,不仅让人感到新鲜,还能起到调节语言风格、增添语言趣味的作用。
传播的语境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某个规定就能改变的。既然“禁止”手段不是一个规范外语词使用的良方,我们不妨给媒体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原则,对它们使用外语词加以规范,从而使汉语言在有序的框架内服务社会。
外语词在中国的使用
所谓外语词,即英语单词或者英语短语的缩写或简称,如“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媒体常用缩略词WTO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总是用GDP表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外语词在全球得到广泛使用。在中国,外语词的使用也屡见不鲜。如使用AM代表上午时间,MTV代表视频音乐,PRC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等。
作为舆论的引导者,新闻媒体成为使用外语词的主要阵地。在一些稍具专业性的书刊以及面向普通受众的报纸、期刊中,GDP、ATM、BBC、TV、CD、DNA、DVD、E-mail等之类的缩略词令读者目不暇接,电视网络中的此类外语词也时有出现。外语词的使用已经深入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了公众的语言交流和沟通。
外语词之所以能在中国频繁使用且屡禁不止,是由其社会背景因素决定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对外开放的大气候必然导致外来词语涌入。在对外开放的国际环境中,近20年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流最活跃的时期,经济、文化和政治日趋国际化,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传统文化受到猛烈冲击,在这种大气候下,外语词大量地涌进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领域则不可避免。
其二,外语词简短易记,使用起来,提高了沟通效率,降低了沟通成本。如我们熟知的ATM,多数人不知道其全称是Automatic Teller Machine,因为其频繁使用,就直接缩写为ATM,意为自动柜员机。
其三,从受众的角度来说,由于文化教育的普及,使受众素质普遍提高,愿意接受外来词的群体在不断增加。以前说起DIY,很多人不知道是Do It Yourself的缩写,“自己动手做”的意思,在素质提高的情况下受众普遍明白了其意义。
其四,对于媒体来说,在特定语境下使用外语词能起到特殊的修辞效果。比如上面提到的《Hello“焦桐”》让人对这一政治化的标志物产生了亲切感;说房地产商“Hold不住了”,要降价售房,更是透出幽默和调侃。
其五,当前传播媒介的多样性,也为外语词的广泛使用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尤其是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的融合,使传播环境更呈现多样性,这也为媒体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许多外语词在这种语境下被有些媒体作为展现个性的一种方式大量使用。
新闻媒体中使用外语词的原则
从上文可以看出,在全球化语境下,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等因素相互影响,导致外语词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大量涌现。我们在维护民族自尊和纯洁语言文化的考虑的同时,也应该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对于大众媒体使用外语词的现象,应该采取一种客观的态度。在这种“用”还是“不用”的选择中,我们应该持辩证的态度。大众媒体要依据具体的情况,如媒体种类、传播对象、语境因素等,恰当地使用外语词。据此,笔者对新闻媒体使用外语词方面,提出了以下几个原则:
(一)宏观原则
“用”而不“滥”,即适度使用原则。在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纷纷“引进来”、“走出去”。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对于外语词,新闻媒体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一概地排斥拒绝,应持有开放接纳的态度,积极地“拿来”,妥善地使用。日本人利用汉字的草书创造了日本式字母平假名,利用汉字的偏旁创造了片假名,从而逐渐形成了汉字与假名相结合的日语文字书写方式,一直沿用至今。有些中国词语,也直接被外国人信手拈来,纳入外语词汇系统之中,“孔夫子”被外国人直接译为“Confucious”、“功夫”为“kongfu”、“麻将”为“mahjong”等。这种交流与影响是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不可逆转的趋势。
但是必须注意,使用时需要有度。恰当适度地使用外语词,能丰富信息,增加韵味,调节气氛,起积极作用;如果不顾实际情况滥用,则会起消极作用。比如,有人引用这样一段文字:“APEC记者招待会后,我约了STV的记者和一群MBA、MPA研究生朋友,讨论中国加入WTO后IT业对GDP的影响。读MBA的张小姐本来想去COM当CEO,但觉得IT业风险大,转而想去Nike公司。读MPA的李先生却认为加入WTO后,CEO职能将大有改变。随后大家相约关掉BP机,也不上Internet的QQ和BBS聊天,而是去了KTV唱卡拉OK……”这段话里的外语词无论是否缩写,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总给人一种堆砌卖弄之感,令人生厌。
规范化使用。在信息化时代,外语词的使用增加了汉语本土的词汇量,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克服了汉语在表达某类新事物上的缺陷。外语词的使用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沟通交流的便利,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但近年来,由于网络文化的影响,外语词的使用呈泛滥化趋势,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生僻的外语词,让人看后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因此对大众传媒语言进行规范化使用已经刻不容缓,势在必行。这个规范化,就包括对外语词选择性地吸收、进行本土化的规范。对于一些已经植根于受众脑海中的约定俗成的外语词,如ATM、NBA、GDP、WTO等,应该明确其意义,合理使用。对于一些不常见的外语词,应该加以注释说明。如果无法找到合适的词汇来进行表达,必须要使用外语或外语词时,应遵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在这些词后面标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释义,以利于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达交流信息。
(二)微观原则
“惯用性”原则。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外语词,在报刊书面语言和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中出现,意思应该很明确,易于公众理解。应该尽量使用那些惯用性的公众熟知的缩略词。如发个E-mail、看个KTV、了解一下GDP,此类外语词简单且易于理解,便于公众交流。如果是一些公众不熟悉的外语词,直接使用可能会让人产生辨识障碍(听不懂、看不懂、费解、产生歧义),就应该慎重对待。
“特定语境”原则。语境指使用语言时的环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语境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语言环境;广义语境是指言语表达时的具体环境(既可指具体场合,也可指社会环境)。一个外语词,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使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里需要注意:一是具有多种含义的外语词的使用。如AM,在介绍时间的情境下就是上午的意思,但在广播技术上就是调频的意思。二是要注意传播场合的特殊性。一般来说,在专业性强的刊物上,可以大量使用专业性的外语词,但是对于大众媒体,以少用或者不用为宜;如果无法避免,最好注释一下。在比较严肃的节目中,比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最好不用或少用外语缩略词,而在通俗活泼的娱乐类节目中,可以适当使用些,以达到特殊的传播效果。比如,我们大家熟悉的周星驰电影中有一句经典台词――“I服了U”,意思是“我服了你”,就给人一种诙谐搞笑的感觉。另外网络上流行的一些外语缩略词,如用缩写CU替代See You(再见)、IC替代I See(我明白了)、GG表示“哥哥”、MM表示“妹妹、美眉”等,也能起到增加趣味性的作用。
“注释”原则。对于下列情况,适用于这一原则:
首先,对于生冷的外语词。如果外语词使用频率不高,公众不是普遍熟知,新闻媒体在使用时要加以注释说明。比如APEC,是Asian-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的缩写,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注释说明,方便受众理解。
其次,对于多义性外语缩略词。比如BBS,既可以是英文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意思是公告牌系统或电子公告板,也是英语Bronze Bauhinia Star的缩写,意思是香港特别行政区――铜紫荆星章。另外还是游戏《王国之心梦中降生》等的缩写。这类多义外语词,在有些场合使用时为了避免产生歧义,注释是很有必要的。
“媒体差异性对待”原则。媒体是将信息传播给大众的工具,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中介物,又称媒介(MEDIUM)。一般分为三大类:视觉媒体、听觉媒体和视听两用媒体。以报纸、杂志为主的视觉媒体,因为注释方便,加之没有阅读时间限制,有效时间长,可以适当使用外语词,受众有充足的时间去弄清楚其意义,但对于陌生的和容易产生歧义的词尽量还是应该注释说明;而以广播为主的听觉媒体和以电视为主的视听媒体,受众被动接受宣传内容,错过播放时间,不能再重复收听或观看播出的信息。另外,主持人不方便口播注释,故此类视听媒体不宜使用较生僻的或者容易产生歧义的外语词,应尽可能少用或不用。作为视听网络媒体,其宣传的可重复性和可检索性决定了其可以大量使用外语词。网络媒体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可以将文字、声音、画面完美结合之后供受众直接检索,反复观看。只要具备上网条件,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随时上网阅读浏览,这是传统视听两用媒体无法比拟的。另外,能够上网的人,大都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群体。所以,网络也成了很多外语词的聚集地和发源地。
结 语
篇7
发展伦理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根本价值原则,它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是区域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主要有局部和全局共享、发达和后发共享、代内与代际共享、国内与国际共享模式。加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区域合作、交流、共赢、发展,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区域生态文明不能囿于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应然性论证,而是多种伦理关系与价值要素的统合。当前,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发展伦理共契与价值共识。
一、发展伦理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发展伦理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它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发展伦理主要就是对人之生存和发展的实践环境和行为进行整体性的价值评价、并施予积极的价值干预和规范。从伦理文化层面而言,生态文明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发展的角度而言,生态文明无疑应该成为发展伦理的一个基本内容,或者说生态文明是发展伦理之树上的花朵和果实。建设区域生态文明,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以发展伦理为指导,从价值目标导向、价值评判和价值原则对其进行三个维度的观照。
首先,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目标导向。发展伦理的目标指向是明确的,就是如何实现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发展的目标是改善人类生活和社会安排,以便为人们提供日益广泛的选择来寻求共同的和个人的福祉。”[1]发展必定以人为目的,因此在发展中总是蕴含着“什么是好、什么是更好、什么是最好”的价值追问。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质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以调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伦理关系为宗旨,以持续、和谐发展为着眼点。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价值目标导向是确定的、深远的和终极性的,即以“优化发展”为目的,以人的生存发展、生活幸福为旨归,对人之变化着的生存境域进行价值批判和选择,在历时性、多样性、境遇性的发展过程中,实现对人之生存关怀的肯定。
其次,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提供价值评判。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实践活动过程,而实践活动的正当性总是需要价值合理化加以保障。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发展伦理”的视域之中,就意味着必须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进行价值评判并承担伦理责任,它迫使人们去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区域生态与经济社会如何协调?发展中的公平公正问题如何解决?经济利益是否是发展的唯一目标?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孰轻孰重?发展是局部优化还是整体进步?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过程的发展伦理省察,实质上就是价值合理化的过程,这是确保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再次,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享提供基本的价值原则。发展伦理旨在说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贫富差距愈拉愈大的少数人发展,都不过是“伪发展”和“反发展”。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享提供基本的价值原则:一是发展必须公平合理。倡导公平合理的发展将有利于处理人类在代内和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代内平等和代际公平。二是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发展成果应当惠及所有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最终目的也是要让其成果惠及所有人。正如阿玛蒂亚·森指出:发展“可以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2],即发展的实质在于扩大个人和社会的选择自由。从此意义上说,没有基本价值原则的维系,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必然就会偏离正当轨道。
篇8
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内涵标准鉴定
教学设计任务是我国长久实践开发的一项综合型学科项目,其主张依靠科学方式实施课程资源整合任务,对于个体之间的联系效应开展合理设想,最终达到动机标准,至于整个结果的塑造流程,就还是需要设计主体予以详细说明。而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就是需要在授课活动开始前期,对单元组合思路和协调方案进行客观审视,使得后期任何决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的,杜绝突发状况的一再侵扰。
在目标内涵的规划上,需要联合知识素质和情感态度进行综合解析,使得目标范围下的基层要素得到改良,这种过程化的目标记录手段已经成为语文知识讲解的重点任务,属于一种隐性界定指标。知识运用能力是价值维度拓展的最终结果,形式意外的具备外显特征,是推动阶段学习基础的动力能源,也是人员素质规划的必要疏通媒介。教学过程中不能将各类目标对应放置,更重要的是透过系统维度进行综合审视,使得单位侧重点之间能够融会贯通,不致于遗留任何偏移对待效果。教师在规划这一内涵标准环节中,应该要贯彻学生的主体地位,认同全面性发展诉求,关注其全程发展结果,使得语文学习任务特征与单位学员身心健康协调交流,这样后期差异特征的界定工作就更加轻便一些,在相对轻松的气氛中满足学生求知欲望。令整个主观探索、进取思路一触即发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仍旧需要联合教学设计原则进行间接调试,这样遗漏危机就得到暂时性压制,何乐而不为之。
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原则分析
(一)主体效应的强调原则
现代教学活动中的基础能力以及学科传授特征共同表明,在细化设计原则过程中,必须围绕主体个性形态进行有力疏通。首先,学习者动机标准就是设计流程的重要支持元素,人的学习动力呈现外放形趋势,根据知识、写作能力和主观认同态度标准进行层层包裹,所以大部分教学活动就是针对这部分群体内在潜能实施深度挖掘。此类设计活动应该围绕学习能力以及核心潜质进行动机效应探索,全程予以正确的引导方式,使其行为习惯能够贴合设计要领,内部主体地位自然不断提升,所谓的素养架构也就更加清晰、完整地呈现了。另外,语文知识本就秉承人文情感元素的实效,任何工具以及人文传统的协调效应,都在彰显学生主体交流的动机诉求。在设计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将异质化人员的个性、人格梳理完全,切实把握其心理动向,使得教学设计基础点恒定效应保留,后期学习主体全面性发展目标设定自然水到渠成。
面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活动,主体性特征具体围绕下列层面内容拓展,具体包括学生主动参与计划制定和评价规范活动;学习流程中充满动力效应的支撑,认知、监控行为互相协调;语文知识学习就是情感基础建构的过程,是贯彻主体性能效的出口,学习主体在整个交流过程中无疑能够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成果。
(二)整体性呼应原则
依照传统语文知识综合特征审视,关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会联合整体架构审视流程进行逐层延展。在既定原理规范空间内部,整体衡定效应永远强于分散元素之和,当各类节点效应瞬间集聚时,整体架构也就获得重新组装,后期延展意义就获得新生。课文资料作为教学工作中的必要载体资源,其构成的整体性原则告诫师生,设计教学方案环节中,应该主动规整基础读写能力和情感交流成果,并将其视为某项整体架构。例如:在设定教学目标活动中,要做到三维效应共同包揽,使得整体推进效应勃然壮阔;教学内容调试上,要利用既定语文素养标准调试,使得能力形成规律与教材编排实效合为一体,课文内部机理关联性与外部情感环境得到有机协调;在教学策略的规整上,应该联合初始动机、过程疏导方案和后期评价机制进行系统审视,使得统筹规划效应全面扩散。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基础内容、扩散情境或是目标整体元素的协调性价值,都是围绕整体优势进行开发、设计的,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核心准则,更是贯彻全新素质型标准的必要渠道,全体师生应该对其实施有效认知并全力秉承。
(三)启发性诱导原则
主要就是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架构描绘,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思维兴致。这就要求教学主体本身对教材机理有着深入的认识力度,并且能够跟随学生思维动向进行结构调整,维持观念交流的积极实效地位。理论架构提炼过程中,要具体围绕文字精炼和准确效果进行关键节点烘托,力求表现形式能够标新立异并且具备合理存在特性,能够符合儿童审视需求;符号应用得要恰到好处,使得中心思路贯穿效果更加显著。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围绕人员性格特征以及知识适用潜质进行系统开发,利用各类先进设备以及演练技巧进行中心理念的传输,使得单位学生素质架构形态和认知标准能够得到进一步校正,为后期贯彻人文情感深度交流指标提供疏导渠道。这是此阶段教学目标的基本趋向,教学人员应该时刻秉承,不得产生任何消极对待情况。
参考文献:
篇9
师:《荷花淀》这篇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景物衬托及细节描写非常精彩,同学们分析讨论一下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生:文中对水生嫂的描绘很巧妙,如:“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话中透露出对丈夫感到自豪。还有:“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可以看出水生嫂机敏、识大局、明大义的性格。
生:“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个细节描写非常传神,将内心细腻的感情变化表现了出来。
师:这位同学找到的细节描写很好,这也是文章的一处传神之笔,作者观察非常细致,描绘也很精妙,较好地将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再现了出来。
师:通过学习,你们能从中感悟到什么呢?
生:学习了本文,我感觉写人物要掌握恰当的描写方法,如抓住特色语言、个性动作及相关细节,才能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
师:《荷花淀》这篇小说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反映人民机智、勇敢,积极同敌人作斗争,表现出对祖国人民的无比热爱。
二、形式灵活多样
学生由于受思维发展及生理心理因素影响,在学习中易对单一、固定化的模式产生厌倦,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让学生保持浓厚兴趣,在互动交流中提升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擂台赛,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自主成立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展开交流讨论,通过必答、抢答等形式进行展示。如在《垓下之战》学习讨论中,设计如下。
师:许多同学都喜欢玩“英雄联盟”这款游戏,其中人物的强大能量为人所佩服,这只是虚拟中的人物,历史上的项羽其实也是一位英雄,在他身上展现出许多的魅力,以至于人们对他非常敬佩,同学们通过自学,如何看待这一人物呢,比一比哪个小组最棒?
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积极展示。
第一小组:项羽的确了不起,青年时“彼可取而代也”的志向,破釜沉舟的勇气,力拔山兮的豪气,大封诸侯的壮举等,给人深刻的印象。
第二小组:在他身上出现了许多成语故事及名言警句,至今仍然广为流传,如取而代之、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无言见江东父老等。
师:如果项羽乌江边不自杀,渡过乌江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第三小组:我们小组认为,以项羽的军事能力,完全可以重整旗鼓,以江东为根据地,改变失败的局面。
第四小组:项羽的性格、思想局限性决定了他的命运,要不身边怎么没有一个谋士为他效力,即使过了乌江也不会成气候,大局在那儿,无法改变。
师:同学们的观点很好,各有道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能过于绝对化,只要是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分析,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就很好。
三、结合学生实际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学习压力还是比较繁重。虽然职业学校相对其他性质的学校学业压力要小些,但部分学生还是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感,在心中或多或少留下一些应试阴影,在课堂学习中有胆怯心理,加上一些学生基础不好,心理素质相对较弱,担心回答不对受到老师、同学的嘲笑,在讨论中不敢参与,有问题也不提出来,影响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如学习《老人与海》一文,这样设计效果比较好。
师:这篇名著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的代表作品。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后来成为一种性格典范,同学们能说说自己的体会吗?
生:我感觉小说中的桑提亚格不屈不挠的‘硬汉’性格,非常令人敬佩,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一种不服输的人生态度,获益匪浅!
师:小说中的人物虽然是虚构的,揭示的道理却是深刻的,同学们还了解哪些名著?
生:我很喜欢《水浒传》,里面的人物形象鲜活深刻,豪爽仗义的性格,勇敢的精神令人感动,喜欢这种硬汉形象。
四、加强方法指导
中职语文教材选取的内容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的亮点,有的在主题选材,有的在思想内容,有的在手法运用,等等。教师在具体的语文课堂讨论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针对不同的教材亮点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从中汲取到好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促进语文高效课堂的落实。
如学习《项链》,这样设计效果比较好。
师:这篇经典小说以曲折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恰当的手法吸引了许多的读者,给人回味无穷之感,我们一起来学习本文写作手法的巧妙运用!
生: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我很喜欢,具有戏剧性,让人不禁掩卷遐思,有点欧・亨利的笔法,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借鉴学习。
生:本文的选题很好,从平凡的生活中着眼,在平淡的故事中体现深刻的道理,这种写作技巧给我们一些启示,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从琐碎的生活细节中捕捉亮点,从中挖掘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来,每一位学生都要加强实践训练,提升自身写作水平。
生:这篇小说的人物描法很妙,尤其是较好地将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心理的感情变化体现了出来,其他方面如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也很到位,我们都要从中积累人物描法,提升文章的魅力。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总结出文章写作的技巧,如在生活中巧妙选题,描写人物的方法要灵活,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等,要落实到写作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篇10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施加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便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具体说,即是通过学校规范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学到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生活实践能力,养成爱美的情趣。达成这个目标除了教师这个外因之外,最后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学生的内因。学生必须真正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在学习科学小品文时,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下科学发现的过程,亲身体验到科学发现的艰辛和获取成功的喜悦;在学习游记类文章时,让学生入情入境,深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在学习人物类文章时,让学生更多的从人物的情感与心理变化去作认真体验。这样,使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个科学认识,每一项研究成果,都充满了生命的色彩,充满了智慧的光芒。学生只有真正被当作了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学生的情感得到真正的尊重,才会高质量地完成应有的学习任务。在这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任务不仅是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以接受科学文化知识为手段,促进自我发展;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实践的主体。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亦不可忽视,课堂教学活动毕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一种主体间的活动,即师生共同构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但从本质上说,教师这个主体是为学生这个主体服务的。只有正确理解和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实践主体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共存,并统一、有序、和谐的活动在同一个实践过程中,使课堂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
篇11
篇12
一、从中国古典文学蕴含的丰富的专业内容上把握
大学语文中包含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有的学者曾说:写一部中国建筑史,离开了中国古典文学,几乎无从着笔。要了解先秦中原建筑,不能不读《诗经》;汉代的主导艺术是赋,而建筑成了主导艺术之母,如张衡的《二京赋》和班固的《两都赋》,均是描写都市繁华的文章。尽管古典建筑由于多为木质结构而存留不多,但中国古典文学中包含着大量的建筑信息,所以,但从文学描写中人们仍可了解、欣赏到当时的建筑风貌。因而,大学语文在针对建筑专业学生开课时,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授课教师应有意识地选取一些含有建筑信息的文学作品,穿越历史的隧道,凭借优美的文字,去领略诸如杜牧笔下令人惊叹的阿房宫的雄浑气势和宏大规模,在白居易的《池上篇》及《庐山草堂记》中去把玩其造园思想,在《红楼梦》中,去品味曹雪芹创作大观园的匠心独运。在文学作品中,去感受建筑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主体的学习动力。
二、从启发思维、丰富想象、促进专业学习角度把握
在文学艺术的殿堂里,具有实证性的“真”,可能叫人疑虑摇头、漠然置之;而虚无缥缈的“假”,却可能叫人痛哭欢歌、情不自禁。这就是艺术想象力的魔力。文学作品的这种想象力,有利于启发接受者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古今中外,大凡著名的科学家,都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华罗庚的数学著作极富文采,诗作也感人肺腑;诺贝尔写过诗歌、戏剧等多种文学作品。而建筑师也正蕴藉飘忽无涯的想象,才创造出像古巴比伦“空中花园”那样奇丽的建筑作品。大量的科技史料证明,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中,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主要依赖于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因此,培育建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对遣词造句能力乃至思维都是一种极好的训练,也可以将诗歌的语句、词汇用到建筑设计上。门窗有规则的重复排列,构件有规则的组合,这本身就包含着诗歌的押韵成分。
三、从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角度去把握
审美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素养,建筑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大学语文精选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而这些不同体裁的艺术珍品,都极富有审美特性,有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情感。教师只要能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去分析这些作品,并当作艺术品来鉴赏,就能激发起学生心灵中美好情感的浪花,使学生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从而建立起健康良好的审美情趣。审美眼光和品味的养成,有利于他们开阔专业视野。文学艺术的感染熏陶,使人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方式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审美能力的提高,可以引导他们自觉地将这种能力运用到科学研究之中。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只有提高审美眼光,净化、纯洁心灵,才能创造出精品,成为艺术大师。
篇13
第二,坚持组内学习机会同等的原则。团结协助是合作学习得以成功的关键,因此,在学习小组内部只有小组成员均能够获得同等的机会,才能够真正激发出每一个小组成员的能力,鼓励每一个组员为小组的整体成绩提高作出贡献,真正体现出合作学习的团结协作精神。根据课程改革的精神,重视并关注人的发展是初中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而合作学习积极倡导构建异质小组,即学习小组内部的成员成绩采用高低搭配的方式,既有利于培养成绩优秀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也有利于提高后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第三,坚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原则。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是实行合作学习的重要目标。合作学习模式异常重视组内不同成员之间的讨论性学习,借此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全方位提高发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初中语文学习同样强调学生进行目标明确的、积极主动的学习,但是受制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无法实现;采用合作学习方法之后,学生在学习初中语文知识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学习状态、激励自己的学习情感、合理驱动自己的内心活动,进而实现学习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二、采用合作学习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