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拓展训练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以素质培养为核心围绕校校园文化,通过精心设计的拓展训练项目,以同学们亲身参与“体验式”活动为方式,以反思—感悟—分享—交流—整合—再应用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高峰体验为提升,使学生感悟不断积累,促进同学心智的完善、素质的提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应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拓展训练项目。
2.坚持主动参加与协调安排相结合、自主发展与引导教育相结合参与活动的学生大致可归为两类
积极主动参加和被动参加。主动参与的学生通过教师的活动阐述以及引导教育,从中获取愉悦的体验,感悟成长的快乐,积累人生经验,提升个人素质。拓展训练中的体验和感悟最终提升为经验和素质,从而实现自我成长。
3.坚持三个原则
多元化设计、多层次互动、多角度提升在拓展训练内容设计上,量身定做,根据不同的对象设计出不同的拓展内容和方案。对于新生,为其提供各种交流互动平台,设计有利于提高适应力的项目,如过电网、空中单杠、信任背摔等;对于大二学生,可为其设计室内分组群体讨论、户外实施潜能开发项目,如高空断桥、牵引横渡、野外穿越训练、团队体能竞技赛、攀岩、速降等;对于大三学生,设计求职场景进行职业心态、领导能力的训练;对于大四毕业生,设计情景进行择业技能的训练;对于各类社团,设计有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的项目。多元化的内容、多层次的互动使得拓展训练更具时效性、针对性,这样不仅解决了大学各个年级最有针对性的和最棘手的问题,而且引导同学从游戏和活动中感悟和提升个人心理素质,增进团队精神,完善自身人格,实现人的全面素质发展。
二、拓展训练融入校校园文化的实施策略
1.组建一支优秀的拓展
教师团队拓展训练项目的顺利开展须在专业拓展训练人员的安全监控管理下进行。聘请校外人员开展活动不是长久之计,而组建一支校内拓展教师团队才是明智之举。专业拓展教师须具备教育学、医学、心理学、管理学和户外运动等方面的经验,才能客观地、及时地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心理分析和安全监管。因而,可以优先从富有相关经验的教师和辅导员中挑选合适人员进行培训,打造一支优秀拓展教师团队,提高专业教师整体软实力,确保拓展训练能够良性开展。
2.互动式、一体化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专业、知识结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计出一系列经典项目。为保证拓展训练有序、顺利进行,可以开设相关拓展课程,在体验过程中边教边学、边学边行。这种互动式、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受挫时及时得到支持与鞭策,进而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战胜自我,实现体验中的自我成长,因而大大提高训练成效。
3.校园文化融入拓展
训练教学开展拓展训练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对象、目的,制定“接地气”的拓展训练实施方案,让不同层次的参与者都能去体验、感悟。拓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限于阐释活动具体操作方法与技巧,可以将学风、考风等针对性校园文化巧妙地融入到拓展训练教学中去,两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篇2
(二)拓展训练的校园活动文化特性
校园活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校园活动的内容、开展方式以及文化内涵等直接呈现出校园精神风貌。传统的校园活动比如各类社团活动、球类比赛、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方式不仅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而且提升其交际、实践、组织、管理等方面能力。拓展训练以独特的体验式学习为教育模式,以培养团队精神、提升综合素质、克服心理行为障碍和塑造健康人格为目标,精心设计各项训练活动,主要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更能吸引参与者的眼球,调动其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成效。拓展训练的校园活动文化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拓展训练有益于激发学生的潜能
拓展训练采取精心设计的项目活动,让人接触一个全新的远离喧嚣的生活状态,通过各种“先行后知”的体验式活动,启迪大学生思想,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实践动手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设置类似攀岩、空中单杠等挑战高难度的拓展训练项目,挑战自我,战胜自我,激发潜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熔炼团队。
2.拓展训练有益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测试已成为企业选人、用人的一项基本标准。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受挫往往会走极端,从而酿成悲剧。拓展训练强调“先行后知”体验,通过精心设置系列新颖、刺激的情景,借助独特的训练方式和特定的器材,让学生在培训老师的指导下,在安全的、充满支持、真诚、富有挑战的心理实验场中主动去体会、去解决问题,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切实体验到每一个项目给心灵带来的震撼,不断克服心理障碍,锻炼挫折容忍力,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勇于挑战极限,超越自我。
3.拓展训练有益于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精神,不愿与人沟通,缺乏团队精神等表现。一些经典的拓展训练项目比如海上求生、过电网、扎筏等,促使学生通过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循环往复)模式,充分运用个人和集体的力量来克服所面对的共同挑战,激发大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使其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团结就是力量”,进而促使他们在亲身体验过程中自我成长。
4.拓展训练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适应力
娇生惯养的学生一旦离开父母,往往表现出生活不能自理、环境适应力差。拓展训练以体能活动为导引,以完善人格为目的,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以团队合作学习方式让参与者努力克服阻力与困难,不断超越自我。拓展训练项目以轻松、有趣的方式让这些学生同舟共济、磨练意志,提高抵抗失败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提高团队凝聚力,领悟做人道理,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其日后更好地走上社会、融入社会生活提供帮助。
5.拓展训练有益于打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拓展训练以体能活动为引导,通过精心设置系列新颖、刺激的场景,借助独特的训练方式和特定的器材,以“先行后知”的体验式活动方式营造生动、活泼、信任、接纳、理解、尊重的校园文化氛围,并以团队拓展为契机,让学生体验激情挑战自我的团队精神与融入团队的和谐文化,感悟“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内涵,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结合思维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当代大学生的主体为“90后”,他们从小备受呵护,具有自我意识强、社会适应性差等特点。部分学生面对挫折、迎接挑战时,缺乏自信,迷失方向,克服困难的信心不足,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出集体意识薄弱、团队协作能力较差。拓展训练专门针对这部分群体设计相应的训练项目,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佳选方式。相同的“以人为本”育人理念将拓展训练和高校校园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拓宽了思维,而且更加丰富了校园文化的育人手段、途径和方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二、拓展训练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具体思路
为了提高资源整合的集成度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本文对拓展训练理念进行创新,并对训练内容进行多元化设计,提出“一个核心”“两个结合”“三个原则”的训练模式。注重以学生为本,以素质培养为导向,让学生通过实践亲身领悟其中奥妙,磨练意志,挑战自我,实现自我成长,进而提升自身素质。具体的训练模式如下所示:
1.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素质培养为核心
围绕高校校园文化,通过精心设计的拓展训练项目,以同学们亲身参与“体验式”活动为方式,以反思—感悟—分享—交流—整合—再应用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高峰体验为提升,使学生感悟不断积累,促进同学心智的完善、素质的提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应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拓展训练项目。
2.坚持主动参加与协调安排相结合、自主发展与引导教育相结合
参与活动的学生大致可归为两类:积极主动参加和被动参加。主动参与的学生通过教师的活动阐述以及引导教育,从中获取愉悦的体验,感悟成长的快乐,积累人生经验,提升个人素质。拓展训练中的体验和感悟最终提升为经验和素质,从而实现自我成长。
3.坚持三个原则:多元化设计、多层次互动、多角度提升
在拓展训练内容设计上,量身定做,根据不同的对象设计出不同的拓展内容和方案。对于新生,为其提供各种交流互动平台,设计有利于提高适应力的项目,如过电网、空中单杠、信任背摔等;对于大二学生,可为其设计室内分组群体讨论、户外实施潜能开发项目,如高空断桥、牵引横渡、野外穿越训练、团队体能竞技赛、攀岩、速降等;对于大三学生,设计求职场景进行职业心态、领导能力的训练;对于大四毕业生,设计情景进行择业技能的训练;对于各类社团,设计有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的项目。多元化的内容、多层次的互动使得拓展训练更具时效性、针对性,这样不仅解决了大学各个年级最有针对性的和最棘手的问题,而且引导同学从游戏和活动中感悟和提升个人心理素质,增进团队精神,完善自身人格,实现人的全面素质发展。
三、拓展训练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实施策略
1.组建一支优秀的拓展教师团队
拓展训练项目的顺利开展须在专业拓展训练人员的安全监控管理下进行。聘请校外人员开展活动不是长久之计,而组建一支校内拓展教师团队才是明智之举。专业拓展教师须具备教育学、医学、心理学、管理学和户外运动等方面的经验,才能客观地、及时地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心理分析和安全监管。因而,可以优先从富有相关经验的教师和辅导员中挑选合适人员进行培训,打造一支优秀拓展教师团队,提高专业教师整体软实力,确保拓展训练能够良性开展。
2.互动式、一体化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专业、知识结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计出一系列经典项目。为保证拓展训练有序、顺利进行,可以开设相关拓展课程,在体验过程中边教边学、边学边行。这种互动式、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受挫时及时得到支持与鞭策,进而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战胜自我,实现体验中的自我成长,因而大大提高训练成效。
3.校园文化融入拓展训练教学
开展拓展训练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对象、目的,制定“接地气”的拓展训练实施方案,让不同层次的参与者都能去体验、感悟。拓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限于阐释活动具体操作方法与技巧,可以将学风、考风等针对性校园文化巧妙地融入到拓展训练教学中去,两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篇3
2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的具体措施
2.1训练项目实用化,积极发展学校资源高校拓展训练的内容、项目应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要呈现出一定的灵活性。高校需要给学生提供流行、实用性强的项目,除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外,还需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就业的需要出发,在野外项目、场地项目、水上项目等基础上再对高校体育教学项目进行细化,选择有一些创新性的内容。比如“信任背摔”要求一名学生依次站到离地面1.7m背摔台,然后背对其他学生,小组内的成员在背后使用双手来进行保护,第一时间将台上倒下的学生接住。这是心理素质拓展方面的内容,这样利于队员彼此间建立信任关系,锻炼队员心理素质,有效克服恐惧。
2.2开设拓展训练方面的课程,做好教学工作拓展训练属于新兴、时尚的体育运动引进到高校内的,得到诸多高校师生的关注,然而,在开展拓展训练重点是依靠学生自我组织来训练,这样就缺少规范性与安全性,特别是当前有些高校开设了拓展训练方面的课程,诸多高校也努力从自身的实践出发,引入与发展相关的课程。然而,拓展训练作为是一项体育课程,是将技能、应用和生存结合在一起的体育过程,在教学计划、教学评价内容、教学组织模式以及标准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之处。
2.2.1科学安排教学计划科学的教学计划是确保教学过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与保障,是进行高校教学必要条件。在开展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受指导者经验、参加者的个人动机、运动场地环境等多个方面不稳定因素的多方面影响,学生在接受训练项目的难度、体验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对大学生来讲,需要从专业、性别、年龄等多个方面出发,安排适合的拓展训练课程,针对性的开展一些训练活动,这样能全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制定高校教学计划的过程中,也考虑到个体的能力,根据拓展训练的内容及特点,从易到难分段、分层次安排体育教学。比如,高空断桥,需要在离地8m地方搭建独木桥,但是该桥的中间断块,桥之间的间距在1.2~1.4m,学生在爬上8m高空后,开始在原路实现往返,这是挑战性较高的项目,需要学生具有生存与适应方面的能力,进而不断提升学生潜能。但是这一拓展训练涉及到的难度大,更适合男生来做,并且在做的过程中,需要经验丰富的教练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参与者能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2.2.2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拓展训练教学和传统体育教学存在差异,拓展训练注重在教学组织、师生关系、参加形式等存在差异。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是教师为主,但是在拓展训练中注重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注重集体参与性,将班级内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开展活动中不断展开交流与合作,彼此间相互分享,在拓展训练中教师承担的是指导者的角色。拓展训练所使用的团队教学模式,是为学生能更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人山人海”是通过学生彼此间形成一个序列,然后彼此站成一排,高低循环起伏。在“人山人海”中,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每一个小组内的队员全力以赴,彼此协作配合,达到提升信心培养的目标。
2.2.3做好教学的客观评价工作拓展训练看重的是训练效果,并不关注技能,还包含心理方面的素质。拓展训练课程是加强体育活动,将其作为一个发展平台。注重学生采用体验式学习,来不断提升个体的素质,主要是因为项目与原来水平存在差异,评价标准不能太客观。科学有效的拓展训练课程是评价应该包含学生的体能水平、心理素养、生存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性评价。学生的个人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也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宗旨。根据课程进度与实际情况,建立系统、科学的标准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展开客观考核。
3推动社团发展,支持多形式的参与模式
高校在开展拓展训练过程中,要组织成立拓展训练社团,让其发展成高校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主力军。高校内社团是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社团除了做好拓展高校课堂内容以及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扩展训练活动,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全面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再者,高校也可以把开展拓展训练,将其作为公共选修课程,这是高校进行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最后,各大高校还需要支持多种形式的拓展训练参与模式。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成立俱乐部,比如“攀岩俱乐部”、“定向越野俱乐部”、“真人CS俱乐部”等,让学生之间彼此促进了解,加深彼此之间情感交流,做到课堂上、课外参与的班级活动是拓展训练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之间学会团体互助、帮助别人,进一步增加参与拓展训练项目的机会,提升集体责任感与荣誉感。俱乐部也可以采用单项拓展训练项目,采用局部带动整体的方式,比如攀岩、定向越野等项目,这些需要的技巧特别强,尤其是攀岩,除了对体能方面的要求较高外,还对攀岩者的心理素质要求较高,最终攀爬到顶点才是目标,在学生进行拓展训练的过程中要确保有教练进行必要的指导。
4加强素质拓展训练师资的建设工作
首先,学校可以组织体育教师专门进行拓展训练方面的培训,通过借鉴拓展训练方面的经验,让教师能在短期内掌握拓展训练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其次,加强拓展训练专业教师的引进工作。拓展训练涉及到的专业性知识较多,再加上高校从事拓展训练的教师是兼职的,因此,很有必要加强专业教师的引进工作,充实拓展训练教师队伍,培养广大教师的使命感与集体荣誉感,让专业教师为学生提供拓展训练方面的指导工作,促进拓展训练社团的良性发展。最后,可以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让更多的拓展训练方面的专家到高校内进行授课,或者是聘请外校的教师到高校进行兼职授课,还要鼓励高校教师去参与拓展训练方面的比赛,通过比赛不断提升个人的拓展训练水平,以期更好地在传授学生拓展训练知识时,有所突破,提升学生拓展训练综合水平,也就是争取做一名合格的拓展训练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对学生通过必要的指导,掌握拓展训练的技能与防护措施,更好享受拓展训练带来的乐趣。
篇4
(一)与课程改革要求相符合
我国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突出,对课程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开发是建设科学课程的核心环节。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开放式教学方式要分析体育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将学生的自练、自学能力提高。拓展训练可以将户外运动与体育教学科学融合,使学校中体育教学和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将拓展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不仅将传统体育教学方式打破,还完善和丰富了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方式,和当代体育改革趋势相符合。
(二)与学生个性特点相符合
当前大学生个性独立、自主,思维活跃,用于挑战自我,好奇于新鲜事物,在体育课堂中不满足于体育教师所传授的简单的、一般的体育技能和知识。拓展性训练将将一定挑战性的运动以户外运动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并且拓展训练的方式多样,形式比较灵活,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活动中,在体育运动中享受快乐,从而获取与学生需求相适应的知识。
三、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
大学体育和中学体育相比,存在着不同之处,大学体育中引入拓展训练时要和社会体育相接轨,让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逐渐融入到社会体育教学中。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大多是以俱乐部或者社团的形式进行。虽然每个学校的俱乐部和体育社团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和《体育和健康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一致。当前我国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的体育课程有游泳、球类、田径、体育舞蹈以及武术等。大学体育引入拓展训练是将社会体育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紧密融合的重要纽带,可以保证学生从学校体育教育稳定的向社会体育教学过渡。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
多年来,传统大学体育理论教育始终在体育教学中占有核心位置,大学体育教育重视学生技能特长和运动爱好,可促进终身体育教育有效形成。但在传统体育教学中过多的将重点放在传授学生体育技术、方法知识和技巧等,忽视学生全面素质。根据我院拓展训练课程特征可以将体育课程分为原野课程、场地课程以及极地课程等,根据学生的学习目的我们可以将体育课程分为解压课程、创新课程、团队课程、沟通课程以及激励课程等。在安排体育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学校场地安排选择具备操作性的场地项目进行教学。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可以培养学生开朗性格、积极行为以及规范团队的行为的创新课程、团队课程以及激励课程等。
(三)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
我国最初将拓展训练引入至大学体育教学的是北京大学,于2002年率先引入,自此之后,拓展训练真正的融入到了大学体育教学中。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大部分高校都使用不同的形式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了拓展训练,并且得到学生的认可。但是拓展训练引入至体育教学中还属于新型体育教学方式,还需要各高校不断引入使拓展训练在我国体育教学中普遍使用。
篇5
拓展训练,也称“外展训练”、“户外拓展”、“野外拓展”,通常利用崇山峻岭、翰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培训,现在已经广泛地运用于各种人事培训、团队合作、教育教学等方面。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大批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面向一线职业岗位的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拓展训练是生存训练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近年来,高职院校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需要,纷纷开设了拓展训练课程,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培训等形式,把拓展训练教学融入体育教学、管理类课程教学、实践类课程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训练以“先行后知”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积极地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一起体验成功与失败,欢乐与辛酸。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课程,推动学习的是“过程”而不是“内容”。正是这种体验式的课程所体现出的较强的实践性、较高的参与性,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去一次次地挑战、一次次地思考、一次次地启发,感悟出种种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和管理内涵的道理,这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所在。
二、拓展训练在浙商文化教育中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的发展态势令人瞩目,浙商文化油然而生。在商界,浙商作为最活跃、最富有朝气一个特殊群体,已经成为全国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创业群体。浙商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的商人文化,是市场经济催导下的人文文化现象。章剑鸣曾经把浙商文化的内涵归纳为:重利尚义的价值观念、个人自主的文化观念、以小搏大的务实精神、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气生财的处世态度、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富而思进的责任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浙商表现出惊人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承受力和亲和力,在商场上迸发出惊人的精神潜能。
拓展训练崇尚“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改变”的教育理念,作为一种现代型学习和训练方式,拓展训练能有效地培养积极的团队精神和职业岗位的适应性。现代企业注重学习,努力把企业塑造为学习型组织,其优秀的业绩越来越取决于职业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团队的表现。
三、拓展训练在我校浙商文化教育中的运用
浙商文化教育传承了浙商人的优秀品质,而拓展训练正是一项生存训练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培养了浙商人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激发潜能能力等,体现了浙商人特有的精神。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厚德崇商”作为校训,将拓展训练作为一门管理类学生的课程,充分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1.团队协作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紧张激烈,市场也逐步形成了“大鱼吃小鱼”的局面。浙商人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状态,离不开浙商人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全国各个省,有浙商人的地方就有商会。浙江商人深入地领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巧妙贯穿于经商实践。他们形成了规模大、协作好、分工细、效率高、竞争力强的网络经济,散居在全国各地的浙商,哪怕只有三个人在一起,也能团结互助,共同赚钱。浙商人认为“团结就是力量”的法则才是成功的精髓所在,“抱团打天下”相对于“单打独斗”的优势就在于凝聚力更强,可以把市场经营的风险降到最低。拓展训练中的“海难逃生”就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项目名称:海难逃生
面对一堵四米高的墙,所有的同学通过搭人梯相互的推、拉(不可以拉衣物)等动作在规定时间内不借助任何外力的情况下顺利通过,如果有一个人没上去则视为团队未成功。
引导讨论:
(1)通过团队的努力,才能实现个人及团队目标。
(2)决策与及时应对危机的价值如何?
(3)甘为人梯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尊重和感谢的,只有先付出才会有回报。
(4)可以分享曾经个别队伍没有完成的遗憾,以及他们的感悟。
(5)再一次祝贺大家完成此项目,对他们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给予提升,希望并祝愿这种精神在生活中能够发扬。
2.交流沟通能力
人际沟通是指人际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包括人与人面对面和非面对面信息的交换和传递。而对于商人来说,面对的对象是人。在交流的时候双方不能相互理解对方的想法,合作会有一定的苦难。交流沟通能力对商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拓展训练中的“盲人方阵”很好地体现出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项目名称:盲人方阵
全队人员在不可视的情况下,将老师所提供的几段绳子拉成一个全封闭的最大的正方形。
引导讨论:
(1)学生回顾完成正方形的方法,思考怎么样确认正方形?
(2)在非正常条件下如何沟通来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怎么样用不擅长的沟通方式进行有效的沟通?
(3)为什么有些人始终在沉默?
(4)作为领导者,你更关注任务完成的过程呢,还是结果?
(5)暂时的放弃是一种勇气,也是为了长久的利益。
3.创新思维能力
市场经济的规律告诉我们,惟思路创新才有出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思维定式在今天已是举步维艰,成功的喜悦总是属于那些思路创新、不落俗套的人们。例如,一堆木料,用作燃料,几乎分文不值;将它卖掉,价值几十元;如果做成家具,价值几百元;如果做成高级屏风,价值几千元。浙江商人有着很专业、很独特的经商技巧,这与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分不开。拓展训练中的“六盒冰红茶”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项目名称:六盒冰红茶
冰红茶除了喝外还有其他很多功能,老师将每个桌子上放上六盒冰红茶,红的、绿的煞是好看,然后将24名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又编成两个竞赛小队。一个竞赛小队的一组背着另一组先将自己桌上的六盒冰红茶摆成任意形状,然后,通过语言描述给同队中的另一组,另一组按照描述摆放。10分钟后,观察哪一队摆放的图形最相似又最具有想象力。
引导讨论:
(1)最后获胜的组是不是最具有想象力的一组?
(2)游戏的过程中,什么更为重要,是创造力还是沟通能力?
(3)创造力固然重要,但是创造力如果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能力那样还有效吗?
4.激发潜能能力
社会竞争、市场竞争激烈,在面临困难的时候有的人选择了放弃,有的人选择了挑战。放弃就意味着失败,挑战才会有成功的机会。潜意识大师摩菲博士说过:“我们要不断地用充满希望与期待的话来与潜意识交谈,于是潜意识就会让你的生活状态变得更明朗,让你的希望和期待得以实现。”相信自己的潜能,我们可以使自己身处逆境的时候,心理上自信、自强,在逆境中不断地成长。拓展训练中的高空项目“空中断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项目名称:空中断桥
每个人爬上7米高的断桥,从自己的起点位置跨到另一端,再从另一端跨回来,安全到达地面即完成。
引导讨论:
(1)看别人做和自己站在上面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2)突破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如何说服自己?
(3)面对未知的压力盒恐惧,如何果断地跨出自己的第一步?
(4)环境改变后如何快速地去适应?
参考文献:
[1]童学敏,潘春胜.弘扬浙商文化践行厚德崇商[J].2009.
[2]赵涛.拓展训练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M].2009.
[3]陶宇平,彭福栋.学校拓展训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朱卫.论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中的培养[M].
[5]翁惠根.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9.
篇6
二、关注广播、电视、报纸等相关评论报道
笔者每天布置学生回家听广播、看报纸;观看电视评论报道,并利用晨读时间把自己看过的内容进行评议。学生刚开始评议时不能切中要害,只是泛泛而谈。经过多次指导,长时间训练,学生对社会生活及周围一切开始留心关注,部分学生针对相关报道能发表深刻的见解。这项活动吸引了许多学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觉进行交流,共同话题也逐渐多起来,认识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开展讲演会、辩论会,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学生关注社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笔者又趁热打铁,利用课余时间针对学生熟悉的校园现象、社会现象开展讲演会、辩论会。如“树立正气”“谈节约”“开卷是否有益”等活动,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搜集资料,积累写作素材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议论文的写作离不开大量的材料,缺乏材料,文章就会空洞无物,显得苍白无力。那么,材料从哪来呢?需要积累。为了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笔者布置学生每天从课本、课外书以及网上相关资料中搜集名人故事、名言警句进行评议写出感悟。经过训练,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逐渐加强,认识水平逐步提高。
五、指导写作,加强训练
篇7
横向拓展,即说理由此及彼,由一个领域推及到另一个领域,或由一个点辐射到一个面。由此及彼进行理性思考、推论,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能训练思维的广阔性,从而增加议论文的宽度,使论点升华。
【前例】放弃是一种选择,没有明智的放弃就没有辉煌的选择。古今中外,有多少著名人士正是懂得放弃,能够放弃,因而彪炳史册。如果司马迁不放弃尊严,又哪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问世?如果李白不放弃富贵,又哪能留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节?如果钱学森不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又怎能成为“两弹一星”之父?如果德国前总理勃兰特不放弃总理的身份,双膝跪地,为纳粹德国的罪行赎罪,又怎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赞誉?
【后例】放弃是一种选择,没有明智的放弃就没有辉煌的选择。古今中外,有多少著名人士正是懂得放弃,能够放弃,因而彪炳史册。如果司马迁不放弃尊严,又哪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问世?如果李白不放弃富贵,又哪能留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节?如果钱学森不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又怎能成为“两弹一星”之父?如果德国前总理勃兰特不放弃总理的身份,双膝跪地,为纳粹德国的罪行赎罪,又怎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赞誉?这样的放弃是对精神藩篱的一次突围,是对生命行囊的一次减负,是一种寻求主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事实证明,只有进退从容,积极乐观,才会迎来光辉的未来。
前例虽从史学、文学、科技、政治领域多个角度举例,并作假设分析来证明论点。这只是针对现象,就事论事,事例和观点之间衔接不够紧,观点还不具有普遍性。后例在举例作假设分析后进行了推论升华,推论出人们“只有进退从容,积极乐观,才会迎来光辉的未来”,由点辐射到面,以小见大,使论点得到升华,让观点具有普遍性,从而增加了议论文的宽度。
要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使写作的议论文增加宽度,就需要引导学生抓紧时间大量阅读;同时,引导学生细观察生活,多了解社会,勤参加实践;再加上通过和师友同伴的思维碰撞,才能积累大量有价值的材料。这样,推理时就能信手拈来,左右逢源,由点到面,以小见大,从而增加所写议论文的宽度。
二、纵向深入,凸显议论文的厚度
纵向深入使论点升华,主要采用由表及里的方式。
由表及里,即说理能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如果我们在分析事例时,能由事例的表象探究出其中人物的优秀品质、高尚情操及蕴含的思想意义,就能启发人们作更深入的思考;或者让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材料涉及的更深层次,揭示出表象背后的深层意蕴,发掘出事物的意义或影响,拨开现象的迷雾,深入到问题的核心。抓住事物的本质进行由表及里的推论,这样能训练思维的深刻性,从而凸显议论文的厚度,使论点升华。
【前例】发现特长能成就人生。生活中不乏因发现特长而成就人生的例子。居里夫人有两个孩子,在她们牙牙学语时,居里夫人就对其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她们一个在数学上聪颖,另一个在音乐上早熟,于是居里夫人充分发掘出她们的天赋。最终,一个像居里夫人一样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另一个成为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居里夫人之所以能成就孩子,是因为她发现了孩子的特长。
【后例】发现特长能成就人生。生活中不乏因发现特长而成就人生的例子。居里夫人有两个孩子,在她们牙牙学语时,居里夫人就对其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她们一个在数学上聪颖,另一个在音乐上早熟,于是居里夫人充分发掘出她们的天赋。最终,一个像居里夫人一样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另一个成为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居里夫人之所以能成就孩子,是因为她发现了孩子的特长。可以说,发现,是星夜里的灯火,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发现,是雨雾中的灯塔,让我们找到了前行的方向;发现,是人生路上的助手,让我们阔步向前!
前例叙述了居里夫人培养孩子并成就孩子这一现象,仅停留在表面,就事论事,作了简单的因果分析,没有把自己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层思考揭示出来,“发现特长”与“成就人生”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后例通过居里夫人发现孩子的特长并成就孩子这一现象,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分析,由表及里地进行推论,挖掘出表象背后的深层意义,即“发现是星夜里的灯火,是雨雾中的灯塔,是人生路上的助手”,自然地得出“发现对于成就人生具有重要作用”的结论,从而使论点得到升华,文段有理性的光辉,从而凸显了议论文的厚度。
要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使写作的议论文凸显厚度,就需要引导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对事物、现象进行理性思考,深思熟虑,寻求其本质、根源。多阅读名家写的经典议论文,丰富思想宝藏,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同时,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做到站得高,览众山于目下;看得远,笼天地于眼前;识本质,不为假象迷心眼;察细微,不为琐事遮耳目。”[1]这样,能推动我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从而凸显所写议论文的厚度。
三、辩证分析,提升议论文的信度
辩证分析,可用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议论文写作中,为防止成“一根筋”、说“过头话”,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做到两面兼顾,突出重点,全面客观,让人感到真实可信,能训练思维的批判性,从而提升议论文的信度,使论点升华。
【前例】面对风险的勇气,来源于我们对风险的淡化,而勇气又能激励我们更加勇敢地面对风险。有忧患意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获得成功。但如果看到风险,就焦虑与畏惧,那么,这个风险就成了矗立于我们与成功之间的一块绊脚石,阻挡着我们前行的步伐。不考虑风险,我们才会有更大的勇气向前冲。
在心灵的战场上,我们应坚持自己的判断,战胜内心的恐慌与畏惧。不要计较失败的后果,将风险抛于脑后,坚定信念,丢掉顾虑,勇敢向前。
【后例】面对风险的勇气,往往来源于我们对风险的淡化,甚至是无视,而勇气又能激励我们更加勇敢地面对风险。对于风险,我们不能完全无视。适当的忧患意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获得成功。但如果只看到风险,过度地焦虑与畏惧,那么这个风险就会成为矗立于我们与成功之间的一块绊脚石,阻挡着我们前行的步伐。不过多地考虑风险,我们才会有更大的勇气向前冲。
在心灵的战场上,我们应坚持自己的理性与判断,战胜内心的恐慌与畏惧。不要过于计较失败的后果,将风险抛于脑后。将难关当做一次普通的练习,坚定信念,丢掉顾虑,勇敢向前。
前例简单地论述了怎样对待风险,表述片面化、绝对化,材料与观点没有必然联系,观点失之偏颇,缺乏说服力。后例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以辩证的眼光分析问题,让我们获得了全面的认识――如何正确对待风险?不能完全无视风险,也不能过多地考虑风险,关键是适度。辩证的分析彰显了理性,观点让人感到可信,使论证更加严密,也使论点得到升华,从而提升议论文的信度。
要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使写作的议论文提升信度,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地思考问题的习惯,防止看问题片面、主观、好走极端的毛病;引导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加强自我反省等。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如对立和统一、内容和形式、质变和量变、本质和现象、一般和个别、整体和部分、肯定和否定、运动和静止、必然性和偶然性等。学生的思维具有了批判性,能用辩证的眼光分析问题,从而提升所写议论文的信度。
综上所述,不管是横向拓展、纵向深入,还是辩证分析,都是为了实现对论点的升华。用这样的方式写成的议论文,会使论证过程更加缜密,也充分体现议论文写作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列夫・托尔斯泰语)因此,用这样的方式写作议论文,有助于训练思维、掌握技法、形成能力。长期坚持这种升华论点式的议论文写作训练,不仅对学生写好议论文有益,而且更有益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辨能力和独立健全的人格。
篇8
原因何在?表面看来,论文质量变差是学生主观能力差、态度不端正,或是老师指导不力而造成的结果。然究其根源,症结存在于教学培养体系的不合理、不完善诸方面。本文标举的三级训练模式针对的正是当前本科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训练不够,尤其缺少系统的过程训练而提出的一种综合培养体系。其目的在于,通过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本科生论文写作训练模式,并将这一训练模式融入到本科课程教学中。
归纳而言,三级训练就是本科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三个训练步骤:第一,学科论文训练;第二,学年论文训练;第三,毕业论文训练。三个步骤体现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过程,鉴于此三步训练思路以非实验性学科为实践依据,故本文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具体内涵及操作方式如下:
1 学科论文
以写小论文的方式来进行课程考核,尤其是文科专业使用此方式由来已久,且较为普遍。在本文构建的训练模式中专门予以提出,且以学科论文的名目将其列为训练的第一个环节,理由如下:首先,该体系所要求的学科论文与往常或当下不少高校在课程考核中要求的小论文有学术性的高下之别。以文学专业为例,教师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或一学期课时,常常根据所教学的章节内容给学生布置论文题目。但一般情况下,题目设定的范围比较确定,有些相当于中学阶段的命题作文,由于受知识面所限,大家的思路基本趋同,往往写成问答式或感怀式文字片段,学术性特点十分欠缺。既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考查的结果一般雷同者居多,有独到之见的文章少有,而且会助长了学生之间互相抄袭的风气,这样训练的成效十分有限。其次,平常的小论文考核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考核课程及学期段设置比较随意。哪些课程适合以写论文的方式考核;哪些课程适宜其他方式考核,严格来说是专业培养计划设定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但由于限定不严,在以论文考核的方式上就显得不够严谨和科学。比如:对于文学史上尚无定论的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等有待进一步加以思考求索,或者须要思理融汇进行综合论证的问题则比较适合论文式考核;如果仅是一般知识性的问题,在教学大纲上强调以记忆为主的内容,则适宜问答式考核,我们可以通过“古汉语”课程的几个问题来加以说明,如:(1)汉语史分期的标准有哪些?王力、向熹是怎样给汉语史分期的?他们概括各时期的语言特点是什么?(2)什么是“古无舌上音”、“古无轻唇音”?举例说明。(3)传统的三十六字母代表什么时候的声母系统?写出这三十六个字母。
严格来说,这些问题是不适于论文写作的,原因是以上问题学界已给出了较为公允的结论,学生除了记诵外,自己发挥的余地十分有限,基本无创新点可言。
学科论文的训练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外,还有一个目标就是使学生将来能够适应毕业论文的写作,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解决现实问题打好基础。因此,在重视论文内容质量的同时,还要在文章形式的标准化问题上加以强化。
2 学年论文
学年论文是以一个学年为时间单位,在此期间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论文训练,它是学科论文训练的延伸,是更具有知识总结性的论文写作,相对来说论文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
在本训练系统中,由于将本科生导师制的相关内涵纳入其中,因此探讨学年论文必然涉及本科生导师的指导作用。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对象的本科生导师制,所执行的一个核心工作就是围绕学生的文学阅读所进行的指导,学年论文的训练与写作就是本科生导师指导的一个重要内容。
具体来说有两方面联系:第一,论文的选题与学生平时的文学阅读范围直接相关,不同于学科论文普遍是由任课老师要求或规定。第二,论文选题、质量与导师平时的阅读指导关系紧密,甚至是在导师与学生长期对某问题的探讨与交流中形成论题。当然,导师对本科生的读书指导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把学年论文与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结合起来就是这一理念的体现,这既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而且在阅读中获得方向性引导,进行学年论文的构思和写作。把阅读、思考、写作三者有机结合,这一培养模式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实践能力上意义不容忽视。
最后,相比课程考核所要求的学科论文来说,学年论文还具备以下特点:一、思考和写作周期更长;二、篇幅规模更大,学术性更强;三、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获得更充分的指导;四、考核性相对减弱,训练性更为凸出。
鉴于以上几点,学年论文已具备毕业论文的主要特点,学生可以在学年论文的基础上扩充或深化,进一步发展为毕业论文。如果选题角度好,研究的领域有可持续深入的意义,那么,学年论文还可成为今后学术研究的起点,不断拓宽和深化。
3 毕业论文
在前两个环节的训练和指导基础上,多数学生已积累了必要的论文写作经验,有了写毕业论文的能力保障。毕业论文写作是该训练体系的终点,与前面两个环节相比较,毕业论文写作既是一个理想的训练契机,同时,它的检验性、考核性意义也尤为突出,因为它是检验本科生经过理论学习后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毕业论文的好坏决定着毕业生质量的优劣。
从前后三者的关系来看,毕业论文不是孤立于前二者之外的部分,而是前二者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写作内容来说,毕业论文完全可以在前二者的训练中确定写作方向,甚至可以沿着其中某个已进行过初步探讨的论题继续深入下去。就能力的保障,或知识的前后延续来说,学科论文、学年论文训练都为毕业论文写作创造了条件,也为毕业论文的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
除了学生个体自身能力的提升外,毕业论文本身的质量保障体系也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鉴于篇幅,本文着重对以下两点提出观点和看法:
篇9
一、构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目标及基本原则
1.总体目标。构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以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导向,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其总体目标是:构建完整的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养成有助于个人发展的良好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设计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2.基本原则。构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按照“注重基础、强化训练、加强综合、培养能力”的要求,把握以下基本原则:(1)根据学生实践能力形成不同阶段的特点,按照认识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设计,促进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机制的有机统一。(2)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集教与学、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及运行模式,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3)改革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紧跟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教育技术革新的潮流,努力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实践教学。(4)探索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性技术人才的教育模式,逐步形成和完善校企双向推动、双向管理、产学结合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产学双方共同培养应用性技术人才的深层次合作。
二、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构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坚持高起点,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将产、学、研结合作为主线贯穿于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之中,充分体现学科专业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本学科专业对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的需要,围绕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总体框架以及各专业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着力构建“四层次、五模块”创新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的层次。实践教学“四层次”包括基本素质层次、基础技能层次、专业技能层次、综合训练层次。基本素质层次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为主,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创业意识;基础技能层次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专业技能层次以吸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综合把握和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为主;综合训练层次以探索性、设计性实验及科研训练为主,突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探索性思维。
2.实践教学模块。实践教学“五模块”即构建素质拓展模块、实验教学模块、实习实训模块、论文设计模块、科研创新模块。素质拓展模块重在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适应能力,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有助于个人发展的良好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军训、“两课”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等环节;实验教学模块是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安排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基础性、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方法和手段;实习实训模块是根据学科、专业方向,安排学生在实验室、教学基地等完成课程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训、专业实习或调查等,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论文设计模块是根据专业培养的目标,在学生参加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创新模块是根据创业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内涵,安排学生在实验室、教学实习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包括学生科研立项、开放实验项目、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会计知识大赛、财务建模、证券模拟投资大赛)等环节,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训练。
三、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及内容设计
1.实验教学。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财务管理专业要构建以基础、综合设计和研究创新等为主的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在保持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合理设置、调整实验项目,改变实验内容陈旧、实验项目少、因人因设备设置实验项目的状况,精选经典内容,增加现代财务内容,减少演示型、验证型实验,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实验。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实验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实验。财务管理所需的各种基本技能离不开对企业会计、财务、金融等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因此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实验内容应该包括基础会计、财务管理原理、金融市场等相关课程的实验内容。如会计凭证处理、账簿登记、报表编制;企业融资、投资和收益分配;金融市场结构与运行等。(2)业务实验。针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环节及其主要内容可分别设计若干个实验项目,如财务管理目标测定、资金需要量预测、企业融资方案设计、企业资本预算编制、企业收益分配方案设计、财务政策制定、最佳现金余额制定、存货最佳经济订货量制定、财务报告分析、模拟证券(外汇、期货)操作等。通过财务管理业务实验,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业务操作的程序和技巧。(3)综合实验。为了使学生熟悉财务管理、会计及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和具体操作方法,可以设计企业财务管理软件系统和会计软件系统的操作实验以及ERP沙盘模拟实验。通过具体操作,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利用计算机处理业务的技巧,模拟企业环境学会经营决策。特别是ERP沙盘模拟实验,它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于一体的企业管理技能训练课程。实验中,学生被分成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由若干个学生组成,每个学生将担任总经理、营销总监、生产总监、财务总监、供应总监等。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内容涉及企业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市场、销售、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让学生在游戏般的实验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增强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2.实习实训。强化课程实习及课程设计环节,选取有一定工程或社会实际背景,体现应用性、先进性、综合性的课题,加强多门课程之间联系,形成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实习,强化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各环节的质量监控,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开放实习的途径,改善实习的效果;以校内商学实验中心和相关专业实验室为依托,充分利用硬件资源向学生开设生产实训和仿真训练等实训项目。
为了强化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可在组织学生到有关企业进行实习,使学生对要学的专业有所认识和了解;也可利用假期或校外实习机会,围绕某些专业或专业相关问题开展社会调查,了解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如企业的采购流程、生产流程、工艺流程、营销渠道、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运营环境等,要求学生撰写专题调查报告。通过调查,使学生把握企业系统的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熟悉财务管理的各环节及财务活动,为学生解决分析与解决财务专业问题奠定基础。
在专业实习方面,根据有关课程设计相关专业实习,学生在财务管理原理课程开设之后的假期,在教师指导下到企业事业等单位,了解实习单位财务管理过程,加深对财务管理全面认识,如,企业理财环境变化对财务管理影响、企业如何制定财务战略、如何设立财务岗位、如何进行业绩评价、如何设定理财目标、如何融资、如何选择投资项目、如何实施对相关利益者的回报、如何强化日常财务管理等。通过专业见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外,还可培养学生的沟通、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及团结协作能力。
篇10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四)动手能力弱化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6个小麦品种,6个玉米品种,4个小豆品种,2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2003年第一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篇11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很大程度的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但是,大学生就业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这是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成功率的重要环节。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人才并未达到饱和,相反,很多企业对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但是,由于大学生性格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因而存在着就业难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生的性格缺陷,采取合理有效的性格拓展训练,实现大学生对自我清醒的认识和自我突破,使得大学生从心理和思想上变得更加成熟,人格更加健全,更加和谐,从而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二.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常见的性格缺陷分析
1.胆怯,缺乏自信
在我们的调查中,这个问题是最明显的。有些学生甚至连递送简历的勇气都没有,面试时不敢看主考官,声音也小的别人很难听见。这种现象一方面和平时缺少锻炼有关,另一方面和学生内向、封闭、胆小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
2.自我认识能力的欠缺
当被问及“你谈谈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时”,很多学生都表现出了茫然,即使谈了几点也缺少深度和清晰度。如果让他们举例证明自己的性格和能力时,多数的同学也很难用具体可信的事例表现自己。这说明学生平时就没有反省自己的意识,更缺少剖析自身的能力。
3.个人主义明显,没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虽然很多学生都在简历和自我介绍中强调自己的团队意识,但是实际上如果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活动,立刻就会发现多数学生小组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每个人都只想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不愿意和他人合作。多数学生不仅对集体荣誉表现淡漠,也没有从集体中汲取能量的想法。
4.人际交流和沟通的困难
多数学生的表达能力不能尽如人意。尤其是学理工科的学生,在表达自己和倾听别人的环节上都显示出了薄弱。其他诸如不懂面试的礼仪、不注意交谈时的细节、语气和用词不礼貌等等问题都出现的比较频繁。
5.应变能力差
面对问题和压力时感到为难和退缩。在面试中我们采取了一些“压力面试”的方法,来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并提出了一些具体难题让学生解答。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也存在很多欠缺。例如有的学生就直接回答:“我不会”或“我不懂”,而不愿开拓思路,创造性地回答问题;还有的学生当面对比较尖锐的问题时感到难以接受,甚至拒绝回答。这说明学生对困难的准备不足,心理承受能力也较为脆弱。
三.开展性格拓展训练对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认识自我,和谐人际关系
性格拓展训练的本质是一种体验式的培训,它通过学员在活动中亲自参与获得个人体验和感悟,然后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自我认识,最终激发潜能、增强自信、增进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改善学生人际关系。
2.有助于完善传统的教育模式
在传统高等教育模式中,一个很大的薄弱点是重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性格和心理的培养。大学生在性格上的缺陷和情商的低下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形象。因此,大学教育必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取向,迅速扭转当前的局势。
四.关于性格拓展训练的总结和建议
1.大学生性格拓展训练的总结
在大学生即将走出校门,走入社会之际,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开展性格拓展训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通过性格拓展训练,有助于让大学生更好更全面的认识自己,分析出自己的性格缺陷,明确自己的性格优势,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其次,在就业指导中进行性格拓展训练,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也很大程度的上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最后,通过就业指导中的性格拓展训练,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个人和群体的沟通能力,增加了学生的信心,鼓舞了学生的勇气,使得学生可以用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来走入社会。通过性格拓展训练的学生,能够在逆境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更加和谐的精神状态去参与社会竞争。
2.大学生性格拓展训练中的建议
在就业指导环节开展性格拓展训练,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要开辟新的训练场地
在就业指导环节,进行大学生性格拓展培训,一般都在大学校园中进行,虽然很大程度的节省了培训成本,有助于保证培训过程的安全性,但是,也因此而受到了更多的限制,比如受到场地和各种培训器材的限制。
(二)要大力提高培训师的综合素质
在就业指导环节进行性格拓展培训,培训师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能够结合学生性格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作出适当合理的调整。培训师的素质将直接关系到性格拓展的培训效果。因此,各位培训师必须不断提高自我综合素质,并要逐步形成专业化和团队化
(三)要不断深化性格拓展培训
由于人的性格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形成,很短的时间是难以得到根本改变的,因此,仅仅一次性格拓展训练难以从根本上完善甚至是扭转一个人的性格,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更多的要深化到学生的个性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入,更客观,全面的认识到自己。明白自己的弱势和优势,如此,方有助于在将来的生活工作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做出调整,以更加和谐健康的精神面貌去面对社会竞争。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够胜任企业发展中的工作,更要具有良好的性格,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除去国家政策的支持,教育模式的转变之外,大学生必须利用各种途径来挖掘自身潜力,更加深入客观的认识自己,有意识的完善自我性格,塑造健康和谐的性格品质,以更加和谐精神风貌区面对社会竞争。
参考文献:
[1]高宝岩 性格拓展训练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01期
[2]苏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李晶 大学生择业问题与择业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岳昌君 中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综述 [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篇12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郑州市拓展培训公司的员工流动问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书籍、期刊、杂志等为论文撰写提供素材。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论文撰写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196份,其中有效问卷189份,有效率96.4%。
1.2.3 数据统计法
利用数据统计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撰写论文所需要的相关数据。
2、结果与分析
2.1郑州市拓展培训公司员工流动的现状。企业的人才流失分为显性流失和隐性流失。在企业中,显性流失在可控力上高于隐性流失,对于隐性流失的控制,将更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郑州的拓展培训公司多处于发展阶段,企业所需要或招聘的一些高学历、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流失情况更加严重。这些员工往往在参加完培训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技能后,选择了跳槽,因此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和销售人员的流动幅度比较大。这类人往往会主动选择更好的公司进行学习工作,而在郑州拓展培训公司的发展中对这类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的。
2.2郑州市拓展培训公司发展的现状
2.2.1物质条件。场地是完成拓展训练的物质保障和前提条件。然而调查的拓展培训公司中没有自己专属培训基地的有9家,占52.94%,有适合场地进行培训,不仅可以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同时也会给被培训者留下一段愉悦的经历,使其对拓展培训的认可度提高;如果没有合适的场地进行培训,不仅达不到理想的培训效果,还会存在安全隐患。
2.2.2员工的学历。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有20人,占0.58%;本科学历的有98人,占51.85%;大专学历的有55人,占29.1%;高中学历的有17人,占的8.9%;初中学历的有6人,占3.1%。排序是本科、大专、硕士及以上、高中、初中。可见,员工的学历水平主要集中在本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也体现了企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和对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形象的需要。
2.2.3员工从事相关活动的工作经验。对郑州市拓展公司员工从事相关活动年限进行调查,可以看出大多数员工从事拓展行业年限都较短,有38.62%的人从业不到1年;有40.74%的人从业在1―3年之间;只有20.63%的人从业在3年以上.员工在进入拓展公司之前有没有接触过拓展培训这项活动,也是员工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
2.3郑州市拓展培训公司员工流动因素的分析
2.3.1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工作环境是能够影响员工的心理、态度、行为以及工作效率的各种因素的总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保持愉悦的心情,提高工作效率;恶劣的工作环境则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大部分员工对现在公司环境的满意程度大多集中在一般和满意两个层次,其中认为一般的员工表示对工作环境还是比较满意的。
2.3.2员工的业绩压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扩大自己的市场,往往会给企业员工造成很大的业绩压力,业绩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过度的压力会使员工精神紧张,会产生反作用。大部分的员工认为公司给的业绩压力可以接受,但是如果业绩压力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员工也可能选择辞职,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公司发展。
2.3.3员工的薪水及福利待遇。员工的薪资水平是反映员工在公司所创造的劳动价值的直接体现.合理的薪水使员工得到心理满足,更加有工作热情;而在调查中员工的薪资水平维持在2001―3000元左右,这主要是由于拓展训练的季节性比较强,所以造成员工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低。
公司的福利待遇是员工除了薪资报酬之外额外享有的权利。通过访谈了解到公司负责人认为除工资外的福利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流动。郑州市的拓展培训公司大部分都为员工上了保险,定期组织旅游等活动,来满足员工的需求。事实表明对员工福利待遇的提高和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员工流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通过对郑州市拓展培训公司的调查了解到部分公司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对拓展训练的认可度低。
3.1.2拥有专属培训基地的公司较少;培训师的技术等级集中在初级和中级,高级培训师较少,并且从业年限较短。
3.1.3郑州市的拓展培训公司中影响员工流动的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激励政策、采取的激励措施、薪资水平、员工的福利待遇。
3.1.4工作环境、业绩压力和升职机会对员工的流动有潜在的影响,工作环境改变或者业绩压力超出员工能接受的最大限度时,有可能导致员工离开公司,提高员工流动幅度,增加员工流动率。
3.2建议
3.2.1建议相关体育部门制定有关拓展培训公司和拓展行业的相应法规,使整个拓展行业走向正规,保证拓展训练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提高拓展训练在企业中的认可度。各个公司应该建立起自己的公司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管理;推动郑州拓展训练行业的健康发展。
3.2.2拓展训练师资培养方面要不断加强和完善,主要是提高培训师的技术等级,对拓展培训师在团队协作精神、客户关系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深度培训;争取培训基地的使用权,拥有自己专属的基地,保证能正常使用的同时更保证被培训者的安全。
3.2.3针对目前郑州市拓展培训公司员工流动的影响因素,建议培训公司按照员工的劳动付出给予劳动报酬,尽量做到公平;时刻关注员工需要,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以及发展平台。
3.2.4赋予员工在工作上的自和自由度,让员工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工作;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决定自,提高工作成就感;及时反馈员工的劳动成果,要让员工知道自己所创造的劳动价值;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参考文献】
篇13
我们知道: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要注重语文基本素质的培养,增强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学生的基本素质大多和语文教育密切相关,同时在也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学生必须善于摄取社会信息、善于论证总结,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我们在制定语文教学基本要求时应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主线,将各项能力的培养有效组合在教学全过程之中,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编排语文能力训练内容和训练程序。采用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
1.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语言是人际交往的最主要工具,是思维的直接体现,生活在信息社会的现代人,说是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应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训练。首先,开展课内语言表达训练。教师要设法营造“说”的环境,给学生以“说”的机会。如提问、朗读和表演等,有些简单内容可以让学生上台讲解,既能使学生全身心地融人课文内容当中,较扎实地掌握语文知识,又能增强口头表达能力。
2.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写作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素质教育意义上的写不同于被动的应试训练。现在许多学生写论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主观臆断,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细致地观察生活、认识社会。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求学生细致观察人物、景物、事物,表达时要做到鲜明、准确、生动。要写出好论文,就必须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为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积累各方面素材,培养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其次是加强语言文化的积累,对于高职学生还应重点掌握应用文的不同格式及语言特点,教师在讲解的基础上,模仿范文并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课外写作。教师认真批改辅导,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
二、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语文教学不如物理、化学等理工学科,有具体的实践内容,但语文教学仍有许多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比如在实际教学过中安排“论文新解”、“补全断章”等教学环节,让学生放开想象多项思维,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理解论文,或补全论文的片断,或给论文写续,也可利用每课的最后5分钟,让学生就所学论文中某个观点或内容从另一个角度发表自己与之不同的见解。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均可得到肯定。这就使得学生既要研究课文,又要开动逆向思维,形成发散性思维的良好思维模式。其他如“原创诗歌朗诵”、“即兴演讲”等形式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
三、重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职语文必须淡化纯粹的语文知识的讲授,重视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注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功能;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的意识;面向全体学生,由统一的教学模式转向注重个性差异的教学模式。以能力训练为主,以理论讲授为辅,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注意运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上范文的学习,进行听、说、读、写等相关知识的传授。并将相关知识的学习融人实践能力的训练之中,比如可以开展课堂讨论,在写作训练中增加调查报告、手抄报等综合性强的内容,调查报告可分组进行调查,集体创作,让学生们经过调查写出诸如《高职生就业情况分析》、《学生该不该上网》、《我的课余生活》等报告。取材于校园,贴近生活,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对学校管理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除了课堂语文教学外,还结合班会、艺术节活动以及黑板报、广播稿等校园文化建设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实践。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提高了,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社会活动的参与、社交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四、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高职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语文课效果好不好的一个重要尺度。由于高职院校以职业教育为主,语文课课时较少,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要求,是值得高职语文教师研究的问题。高职院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授之以渔”,教给自学方法。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高职教育本身是属于高等层次的教育,应引导学生以自修为主,训练学生积极掌握自读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教学相长,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选择合适的课文让学生“自读自学”,采取“师生换位法”,由学生上讲台讲解,各抒己见,教师则在台下当听众,最后适当点拨小结。通过这种自学讨论,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除了对语文知识自学能力的培养外,随着社会发展,对信息接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量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日益增多,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学生才能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同时要拓展学生视野,扩大语文信息量。针对学生因不重视日常观察分析和材料收集等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激励学生多读多看,不断拓展视野,加大各种信息的收集,每学期要给学生指定一定的课外阅读篇目,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判断交流的能力,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注意关心国内外大事,有目的地多渠道收集信息,广泛地占有材料,认真分析研究、客观评价,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总之,高职语文教学要以学的自主能力训练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学习惯,以便让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能满足语言交际、公关礼仪、应用写作等各方面的需要,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