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心理分析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心理分析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心理分析论文

篇1

第二层意义:“怀疑”。从心理学角度讲,怀疑有两方面含义,表层意义呈现为一种方法,深层意义呈现为一种精神。所谓怀疑的方法是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或根据现有的疑义,进一步对已有的理论、学说进行推敲、检验,启发人们摆脱妨碍认识真理的成见和偏见,并在新的事实材料基础上用否定的形式包含对真理的认识。心理学上的怀疑精神是一种可贵的个性品质,从尽人皆知的事物、现象中发现不寻常的真理,需要有怀疑“权威”、“常识”的勇气和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美国“科学社会学之父”默顿把怀疑精神视为科学活动最可贵的精神品质之一。语文导读要塑造创造型的“四有”新人,必须着力培养学生敢于怀疑的个性心理品质。

第三层意义:“问题”。这里说的“问题”是指科学问题。黎见明先生在导读实践中曾列举一个典型的事例:一个学生针对血浆储存时间短的医学难题提出设想,如果模仿蚊虫的储血功能进行技术设计,可以使血浆久存,推动科学的进步。他提出的假设就是十分可贵的科学问题,而这种科学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创造价值。“导疑启问”中的“疑”和“问”,正是“疑问”、“怀疑”和“问题”的总称,而这三层又是相互联系的。通常是通过问题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提高质疑技能。相反,学生一旦具有敢于怀疑的心理品质,又掌握了科学的质疑方法,就会处处去审视,去刨根寻底,从而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疑问,创造性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导疑启问”的心理学功能

从教育心理学一般理论和语文导读特定的心理流程来分析,“导疑启问”的功能主要有三:

其一,创设“导读境界”的功能。黎见明先生指出:“‘改灌为导’,就是要学生思想活跃起来。”“让他们作到‘言者善绘’,‘闻者有味’,‘言者善辩’,‘闻者善断’;能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慷慨陈辞,直言不讳,言无禁忌,力排众议’。这样,便达到了导读的理想的境界。”“导疑启问”为达到这一理想境界创造了活跃的教学氛围和良好的课堂环境。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构成课堂教学气氛有三个方面的因素:教师的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思维状态,以及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如果教育者能够认识到青少年具有好奇好问、喜欢探究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就可以有效把握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师生双方都能处于紧张而又轻松的愉快情境之中,为步入“敢于直言”、“畅所欲言”的导读境界提供良好的课堂环境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矗。

其二,激发思维与求知欲的功能。疑问是激发学生思考,引起认识上的矛盾,从而促进其思维发展的重要方法。因此,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除了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外,教师设置疑问也是不可忽视的,有时还是决定性的。所以,教师在导读过程中有目的地设置问题,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产生并强化求知欲望,发展思维能力的良好方法。目前国外的“探究——发现式”教学方法群,其共同的主张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开展探究发现活动,培养问题意识,使他们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疑难问题去学习,去发现,去探究,去创造。黎见明先生指出,“这些,对我们研究导读与学法,显然是有一定的启发的。”导读论中的“导疑启问”就深得“探究——发现式”教学方法群的精髓。因为问题情境的设置,能在学生认识上引起矛盾,反过来又促使他们进一步探究,这就有助于强化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及内在动机。唯其如此,我们认为“导疑启问”具有激发思维,增强求知欲的心理功能。

其三,形成探索精神和创造力的功能。黎见明导读论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和创造能力。他指出:“‘导读’要努力培养敢于创新的‘超常力’,勇于探索的‘进取力’,富于联想的‘想象力’,善于概括的‘综合力’,巧于鉴别的‘选择力’,长于评价的‘批判力’和锐于发现的‘敏捷力’。”这七种能力的有机整合,便形成价值无穷的创造力。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认识过程,学生在这个认识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探索、发明和创造活动。因此,具有强烈的质疑问难意识是探索的先导,是创造的起点。“导疑启问”的最大特点就是为学生提供了具有挑战性、刺激性的问题情境,有助于摆脱“权威”的负面影响,他们在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对一些非科学、伪科学的知识进行质疑,并勇敢地探索科学的结论。这样的导读,能改变学生总是围绕教师、教材、书本转以及迷信权威、安于现状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从而突破思维惰性与定势的局限,为发展求异思维,培养探索精神,提高创造能力奠定基础,因此,我们认为“导疑启问”具有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心理功能。

三、“导疑启问”的心理流程

黎见明先生指出,导读和创造学法“首先要求疑,然后才能辨疑,解疑”。“求疑”是提出问题的起点;“辨疑”是通过辨析,形成科学问题的关键;“解疑”是解决问题的终端。从思维科学的角度考察,由“求疑”而提出问题需发散思维,由“辨疑”而形成问题需收敛思维,从“解疑”而解决问题需创造思维。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把“导疑启问”的过程视为一个从“发散思维”到“收敛思维”再到“创造思维”的科学的心理流程。

篇2

1恐惧心理

这是性病患者得病后最常见的心理反应。恐惧的产生源于以下3个因素:(1)对性病本身的恐惧。这种心态的产生来源于对性病的错误认识,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除艾滋病外,大多数性病经过规范治疗,完全可以治愈并且不留后遗症。但由于社会上某些宣传过分夸大了性病的危害,使一些性病患者视性病为绝症,担心性病难以治愈,对自身造成严重的永久性损害。有的担心造成不育或后代畸形,有的则担心影响。(2)担心性病传染给家人及朋友。有些患者不了解性病的传播途径,担心一般的日常接触会把性病传染给家人及朋友,甚至治愈后亦不敢与配偶同房。整日忧心忡忡,不停地洗手,每天洗外阴,严重的可以发生强迫性洗手等心理障碍。(3)担心单位的领导、同事及亲属、邻居等知道自己的病情而身败名裂。这类患者多求治于游医、个体诊所或异地求医。就诊时往往编造假姓名、假地址、假单位,不利于性病的疫情监测及患者的随访。

恐惧心理导致机体长期处于警觉紧张状态,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利于性病患者的康复,还会引起食欲下降、失眠、心因性阳痿等症。针对这种心理,医生应向患者客观地解释性病对身体的危害、治疗效果及性病的传播途径,并要对患者的病情保密,帮助患者消除恐惧感,切忌随意夸大其辞,恫吓患者。

2羞耻心理

羞耻感的产生有着浓厚的社会文化色彩。由于我国几千年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中国人视为万恶之首,而性病多与有关,故性病被视为“脏病”、“见不得人的病”,性病患者往往羞于以病示人。一般来讲,羞耻感的轻重程度与地区的开放程度呈反比,沿海开放城市的性病患者羞耻感较轻,而农村患者的羞耻感则较重。从性别来讲,则女性患者更易产生羞耻感。

由于这种心理的影响,患者最希望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尽快把性病治愈。在性病早期,某些患者羞于就医,而自查有关书藉,自我诊治,滥施医药,往往造成病情延误甚至变化。在不得已而去医院就诊时,则羞于启齿,避重就轻,不肯详述病史,或编造病史。这不利于医生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对此,医生在询问病史时应热情、耐心,并保证为患者保密,切勿居高临下、冷嘲热讽,使患者能放心地讲述病史、接受检查,以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3悲观绝望心理

有些性病如非淋菌性尿道炎病情较顽固,加之患者往往治疗不及时,用药不适当,不能完成正规疗程等原因而致病情迁延不愈。如生殖器疱疹限于目前的治疗手段,部分患者治愈后可复发多次。由于性病长期难以根治,给患者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使一些患者产生了悲观绝望心理,认为性病已无望治愈而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或放弃治疗,甚至更加放纵自己,可能把性病传染给更多的人。

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求医生钻研医术,提高业务水平,尽可能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次要向患者说明病情顽固难愈的原因,使其对病情有全面的了解,并说服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增加机体抵抗力,配合治疗,最终战胜疾病。

4享乐心理

鉴于某些屡教不改的者及妇女,这些人受西方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视传统性道德为桎梏,寡廉鲜耻,或追求性享乐,或追求金钱,视性病如感冒,虽多次传染上性病仍不止。这些人对目前性病的流行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这类患者,重要的不仅是治疗其躯体疾病,而且要说服其放弃不良方式,故仅靠打针吃药是无济于事的,更要依靠公安机关的收容教育。

5猎奇心理

患者多为未婚青年,很多为高校学生,由于学校管理不善,在外租房居住。

由于对性怀着好奇心理,在某此情况下特别是在黄色书刊、录像制品等引诱下,不能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一时冲动,感染上性病。此类患者多表现出精神抑郁,心理压力较大,或矢口否认病史,或闪烁其词,或找其它借口。

6疑病心理

患者为文化层次较高的已婚人员,对医学知识多少有些了解。一些人因偶然的婚外或使用不洁被褥而怀疑自己患了性病,自我反复检查外生殖器,把一些正常的生理结构如男性的珍珠状丘疹、女性的假性湿疣等误认为性病的表现,疑虑忡忡,心理负担加重。医生应该仔细聆听、耐心解释,让这类患者认识到有些生理结构异常的皮肤病并不是性病。也有部分患者,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听信一些人不正当的宣传,认为性病是难以治愈的,甚至认为根本不能治愈,这是不对的,由此而产生的心理负担也是完全不应该的。那些没有症状,却老是怀疑自己患有性病,不相信屡次检查结果,总以为漏诊的,很可能是常见心理疾病中的疑病症。

7逆反心理

患者对自己所患的性病表现为无知或误解,因此自暴自弃,甚至报复社会。有些性病患者,因涉足婚外,自觉,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有些人因此自暴自弃,甚至走向犯罪道路。

《刑法》第三百六十条规定了“传播性病罪”,是指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而进行、的行为。明知自己患上了性病,还去,将性病传染给他人的行为严重侵犯了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和公民的身体健康,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8悔恨心理

多发生在患有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易复发性病的患者身上,患者表现为沉默寡言,烦燥易怒,悲观绝望。有冶游史及婚外性生活史的患者,对一时取乐而致精神上、经济上的损失,对夫妻生活的影响,对家属及女子的危害懊悔不已。有的患者间接感染性病,对自己患上性病的事实更难以接受。

9负罪心理

患者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认为自己的错误不会得到家人和社会的谅解,不知如何向单位和家人交待。有的人甚至不敢回家,不敢见妻子,欲一死了之。过多的担忧和自卑自责对一个人的伤害更大。对性病患者实施心理治疗是相当必要的,只有消除了性病带来的心理障碍,培养了治疗的信心,放下种种思想包袱,保持轻松和谐的心境,改善睡眠,才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减轻炎症,有助于治疗,有效防止复发。

鉴于上述情况,应采取心理疗法,详细讲解性病的科普知识,使他们对性病有一个正确认识。对出现失眠、健忘、焦虑、抑郁等较严重精神障碍的病人,采用药物治疗会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患者,要根据具体情况,重点消除恐惧感,做好解释工作。医护人员不能歧视和冷淡患者,争取得到患者的充分信任,使患者从紧张自卑状态中解脱出来,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认真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向患者讲清楚性病的防治知识,使他们认识到性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并且掌握一定的自我防护知识,自觉抵制放纵思想,杜绝再次感染性病。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以诚恳的态度给予同情和关心,耐心解释患者的病情,鼓励他们谅解患者,从生活、感情上支持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要求患者的同时接受治疗。医护人员对性病患者的情况要做好保密工作,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这样不但有益于患者的早日康复,而且有益于患者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10被社会遗弃心理

篇3

1.1一般资料本组164例,男92例,女72例,平均年龄68岁,其中食道癌19例,肝癌46例,肠癌12例,膀胱癌6例,淋巴系统肿癌10例,肺癌56例,乳腺癌10例,宫颈癌5例。

1.2分型本组病例住院时间5-11个月,病程较长,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多方面原因,出现多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初步分为:紧张恐惧型36例,忧郁多疑型39例,悲观绝望型30例,求治心切型59例。

2不良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施护

2.1紧张恐惧型得了癌症就等于判了死刑,人人都谈癌色变,对可疑肿瘤的病人,从检查到确诊阶段,更是惧怕肿瘤诊断,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主观上出现紧张和不愉快的期待情绪,临床上表现愁眉紧锁,坐立不安,难以入睡,恶梦或易惊。

护士在护理此类病人时,要实行保护性医疗措施,但对家属要实事求是地说明病情,对探视的家属亲朋等应根据需要,在探视前,把病人情况扼要地向探视者介绍,以免因不了解病情,在谈话中给病人以不良刺激。护士要主动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心理特征、性格及个人爱好等,帮助病人建立病友之间的关系,多接近病人。

2.2忧郁多疑型多见于知识分子、干部及性格内向的患者。确诊肿瘤对病人是个沉重打击,病人常忧郁多疑,异常敏感,某处不适,就怀疑肿瘤转移,对别人的好言相劝,半信半疑,甚至误解、猜疑。有些病人自己翻一些医药书,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盲目对号。

对此类患者,要尽量缩短护患距离,密切护患关系,不厌其烦地与患者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向病人介绍病情要谨慎中肯,不能简单化或搪塞了事,使病人产生怀疑。讲有利于调动病人积极性的情况,以免病人在精神上受到不必要的刺激,以科学方法解释癌症,说明精神与治疗的关系,通过安慰与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协助治疗。

2.3悲观绝望型认为生命即将结束而悲痛不已,陷入悲观绝望之中,有的患者绝望之余留恋现在的美好生活,考虑、规划有限的人生,往往不顾病体的虚弱,多做些工作或家务以求得精神上的安慰。临床表现:轻者郁郁寡欢,沉默少言,不愿与人接触,拒绝治疗,重者消极厌世,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对此类患者及时给予心理支持,使病人镇静,语言简单明了,处理问题谨慎,用其他患者现身说法,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悲观失望的心理,化验结果有好转时,及时告诉病人,肯定疗效,使之转入充满信心的心理状态。

2.4求治心切型对一般人来说难以接受的手术,癌症病人却易接受,往往强烈要求手术,加大药物剂量,增加放射治疗次数等等,病人对手术、化疗、放疗抱有一线希望,治疗初期疗效较好,病情缓解,对治疗充满信心。病情恶化,病人再次出现悲观情绪,对治疗产生怀疑,消极等待生命结束,有的病人经不住折磨,为能解除家属负担而轻生。

对病人进行治疗和护理时,首先向病人解释清楚取得合作,操作时动作轻柔尽量减少病人的恐惧心理,说明手术及各种治疗的重要意义,安抚病人的情绪,指导病人如何配合手术或检查,请疗效显著的病人介绍亲身体会,加强治疗的信心和勇气,取得病人的配合,争取较好的治疗效果。

篇4

(一)防范意识欠缺而具被害倾向

被害的产生,与被害人的防范意识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犯罪人是“不打无准备之仗”的,他们大多要预先对被害人进行周密的调查,即“踩点”,甚至会等到熟知被害人的生活规律和脾气秉性后,才对他们惦记已久的目标大胆出手,决不会贸然从事。目前许多犯罪案例都表现出犯罪的智能型的特点,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前大多要对受害人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到自己容易入手的缺口。同时我们在众多的犯罪案例中还可以找到这样一些特点:被害人说了或者做了某些事情而促使犯罪人去犯罪;被害人对他人采取犯罪手段;被害人因故意或过失把自己置于危险情景之中;由于个人的个性特点、社会地位或进入被害危险情境之中使自己成为被害;在参与犯罪中成为被害;被害人本身有违法行为使犯罪人产生侵害行为并自感安全;被害人显露出富裕吸引犯罪人。这些特点成为被害倾向,从某种意义上理解,可以认为一些犯罪行为的发生是由于某些被害倾向“促成”的。

(二)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人际关系是犯罪发生的作用原理(注:我国有学者得出这样的结论:“犯罪人与被害人的人际关系是犯罪发生的作用原理”。详见郭建安主编的《犯罪被害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0页以下。)

1.个性特征是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

人际关系的建立往往取决于一定的条件,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际间的相互吸引,如相互感知和理解,个人喜好等;二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近,如距离的远近,相互交往的频率。对很多刑事案件的分析发现,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人际关系,正是在双方的不断接触和交往中由于个性特征的差异和利益分配不均衡等因素产生了矛盾,矛盾未能得到及时的、正确的处理,最终导致矛盾激化而引发犯罪。因此,在认识犯罪事件发生的内在根源时,可以从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个性基础、角色基础等方面去分析。

2.情感是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人际冲突的内心起因

被害人与犯罪人双方的人际关系总是建立在一定情感基础之上的,双方关系的持续过程中,无论之前的相互情感的喜恶程度怎样,在犯罪时一般都转化为双方相互敌视或一方对另一方的敌视,这几乎可以说是熟人之间发生暴力犯罪的普遍规律。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考察,由于犯罪人的情感障碍,如情感亢奋、抑郁或病理性激情等原因,会导致其意志失控,进而实施犯罪。因此,研究被害人和犯罪人的内心情感变化,对于把握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互动关系的发展轨迹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3.交往是实现被害人与犯罪人互动的形式

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总是会产生相互的影响作用,在犯罪产生之前,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交往跟大多数人一样,交往双方都试图通过彼此的作用来影响对方的态度或改变对方的行为,使之符合自己的愿望。这一时期,双方的交往心理倾向可能表现为三种情况:(1)循规蹈矩;(2)因势利导;(3)迂回曲折。当犯罪发生时,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交往心理倾向则会由上述三种情况转变为强烈的冲突。因此,在个体心理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反应特质,是通过犯罪人与被害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和交往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对犯罪的发生方式和被害人在犯罪中的作用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三)被害前的心理危机

在大量的犯罪案件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存在的心理矛盾冲突,即被害前的心理危机。有学者认为被害前的心理危机是极为普遍的,包括显露性心理冲突、间接性心理纠葛,潜在性心理危机三种类型。(注:详见任克勤主编的《被害人心理学》,1997年警官出版社出版,第27页。)

显露性心理冲突多在被害发生前,被害人与犯罪人曾有过一定的交往,发生过心理接触,存在着对抗性的心理矛盾。当对抗性的心理矛盾显露时,会促使犯罪人产生犯罪动机并恶性发展,还会影响到犯罪人犯罪手段的变化。

有些时候,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表面上似乎没有直接交往,也没有矛盾冲突,但在心理上并不是完全没有接触,只是矛盾处在潜伏状态,这是一种不太明显的、间接性的心理纠葛。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之所以会产生间接性心理纠葛,其原因在于社会认知与情感对犯罪人的影响,使潜伏的矛盾发生转化,如对他人的成功、富有由嫉妒转为仇视、憎恨,进而产生侵害他人的行为,多出现在陷害罪、侮辱罪、诽谤罪中。对这种间接的心理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促成犯罪心理形成,结果导致被害的发生。另有一种心理危机更为隐蔽、内在,它同被害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某些消极因素有密切关系。如疏忽大意、过于自信、丧失警惕、缺乏自制、轻信他人、胆小怯懦、自私自利等。当犯罪侵害一旦发生,这种隐蔽性的心理危机就会表现出来,使隐性转变为显性。

二、被害人在被害中的心理状态

这是一种极其特殊阶段中的心理状态,存在于受犯罪侵害的过程中,被害人在此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与正常情况下的心理状态不同。被害人在被害中的心理状态,笔者主要针对被害人的情绪情感、注意等心理成分进行分析。

被害人在面临犯罪侵害时,可能会出现愤怒、恐惧等激情反应,被害人的激情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在被侵害过程中,被害人的愤怒就是一种积极的激情,积极的激情会使被害人产生强烈的攻击性反射;而屈服性恐惧则是一种消极的激情,消极的激情则使被害人产生被动的防御性反射。被害人遭受侵害的过程中,其应激状态可能会出现惊觉、阻抗、衰竭三个阶段。在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人们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一旦被害的危险出现,便会在心理上产生惊觉,言行上随之有所表现,或高声叫喊,或寻找可利用的武器,以防不测。在犯罪人直接加害于被害人时,出于本能的反应,被害人会进行阻拦、抵抗,阻抗可能是消极的防御、躲避,也可能是积极的进攻、反击。积极的应激可能会导致喊叫声音的减弱、体能的消耗,其防御和攻击能力逐渐降低,往往在此时被害人遭受侵害。

另外,日常生活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分心状态对被害的发生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被害过程中的被害人而言,分心状态是消极且极为有害的心理现象,如通常所说的“漫不经心”、“走神”等,它使个体的注意力转移或不能充分地注意自身或物品的安全,以至造成被害的发生。

三、被害后的心理特征

被害后的心境。被害人在被害后的心境与其人生观、世界观及自身性格密切相关,案件的不同性质、不同程度对被害人的心境影响程度也有差别。面对被侵害后的结果,一个品德高尚、性格开朗的人,其心境状态相对要好一些;犯罪的被害人往往变得抑郁寡欢,敏感并且自卑;同一种犯罪,遭受侵害的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其心境就越消极,越难以治愈。

被害后的态度。在遭受犯罪侵害后,被害人一般表现出以下几种不同的态度:(1)积极告发,及时报案;(2)沉默忍受,任其自便;(3)否认被害,拒绝调查。被害人在犯罪被害后的不同态度和反应,直接影响到对被害人的补救,对犯罪人的制裁,以及是否遭受再次侵害的可能。如犯罪发生后,被害人可能会出现一种退缩行为——不告诉任何人,其结果是使被害人长期处于一种精神压抑之中,独自忍受内心的痛苦,即使周围最亲近的人都无法了解其内心的反映;被害人也可能会告诉亲友,希望从亲友那里获得帮助和支持;被害人还可能报告警方,并积极协助警方进行调查取证,鉴别犯罪嫌疑人。因此,被害人勇敢积极的态度不但会有助于其人身、财产损失的弥补,有助于其心理创伤的愈合,而且还能使法律的公平正义得以实现。

一般而言,被害人在遭受犯罪侵害后,内心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常见的有愤怒、恐惧、羞辱、绝望等心理反应。社会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由个体早期社会化过程决定的,社会文化、家庭、学校教育以及游戏伙伴和亲戚邻里等无不对其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高低有别的心理特质。因此也就有了同样条件下因人而异的心理反应的存在。被害人在遭受犯罪侵害后,若遇到不良信息源的刺激,就会在被害人的心理上形成一个痛点,产生心理上的压力。如果被害人心理素质较差,缺乏调整外来刺激对心理不良影响的能力,就会造成人格上的改变,出现人格解组现象,形成心理损伤。如犯罪的被害人在被害后常常会产生被害后果恐惧感、强烈难息的羞耻感、明显的自责感等心理反应。复杂的心理反应左右着被害人的行为,影响着被害人正常的社会生活。

有学者认为,被害人在被害后会产生心理上多方向性的变化,即“主动抵御与萎靡不振”、“亡羊补牢与认同学仿”,这样对立两极的四种变化方向表明了被害人心理变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的被害人从被害中吸取经验教训,亡羊补牢,防范再次被害;有的则在被害后不能尽快地从被害的阴影里解脱出来,精神萎靡、一蹶不振;更严重的是被害人的自暴自弃心理,对犯罪由憎恶到认同模仿。(注:详见汤啸天、任克勤著《刑事被害人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9页。)

四、被害人心理的重建

(一)调整自我,增强抗环境压力的能力

被害人在被害后会承受来自周围环境压力的问题,在被害人有过错的时候,这种压力的存在极其自然而且现实。但有时某些被害人并没有过错,他们也会体验到来自环境的压力,这种压力与其自身的心理弱点有关,他们往往通过主观臆造的环境压力来折磨自己,这种压力并非实际存在,而是虚拟的。因此,被害人要学会通过自我心理调整,增强抗击外部环境压力的能力,使其心理能够迅速恢复正常。

篇5

会产生不同的利用心理,也就会引发不同的利用行为。本文仅从影响利用心理及行为的利用者个人因素的角度,结合实际工作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利用者的查档经验

利用者的查档经验是指利用者在社会活动中通过各种方式得来的利用档案的知识和技能。利用者的查档经验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实践,这会产生直接经验;一是外界信息,这是间接经验。查档经

验不同的利用者,表现出的利用心理和行为表现有所不同。

查档经验丰富的利用者知道查档的手续和过程,可以全面准确地说明实际需要,提供可靠的检索线索,他们掌握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具有挑选、鉴别能力,能够独立地检索、阅览档案。这部分利用者

在查档过程中有很强的独立性,无需或很少需要工作人员的指导就可以很好地完成查档任务。经验越丰富,其查档自信心越强。对于这类利用者,工作人员应该为其创造宽松、独立的查档环境,只做适

当指导,不要过多地指手画脚。

查档经验少或没有查档经验的利用者不具备独立查档的能力,他们进入档案馆时,由于对查档方法缺乏了解,因此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感,他们对接待人员心理上依赖性很强,希望接待人员对他们要解

决的问题加以重视,甚至接待人员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有可能使其心理产生波动。对待这样的利用者,工作人员要在了解查档需要,使用检索工具、阅览档案上给予细致周到的指导和帮助

,并在同利用者的接触中表现得亲切、体贴,全神贯注。这些作法可以消除利用者的紧张心理,使他们对接待人员产生亲近感、信任感,这样既可以使利用者将更确切的线索提供出来,又可以使其以平

和的心态检索、阅览档案,获取信息。

二、利用者维护自我形象的心理

所谓利用者的自我形象,是指利用者希望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或希望别人把自己看成什么样的人。每一名利用者的心里都有一个自我形象的标准,这个标准决定着利用者的利用行为。比如,一个利

用者希望别人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稳重、有风度、有教养的人,他在同接待人员的接触中,就会表现得彬彬有礼,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他进入接待室后会走到接待台前说:“先生(小姐)你好,我要查

一份档案。”在整个查档过程中,他都会以这样的行为来维护其自我形象,即便由于种种原因同接待人员产生矛盾时,他也会对言行加以克制。由于他的这种维护自我形象的行为,使接待工作具有了比

较大的灵活性,如果接待人员也以礼相待,那么工作中产生的矛盾是很容易化解的。而有的人总是希望别人把自己看成是强者,这样的人说话语气生硬,表现出一种盛气凌人的样子。他们在查档过程中

会在查档手续、利用限制、档案复印等问题上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一但因其手续不全,工作人员不能满足其需要时,他们就会以“你们服务态度不好、档案馆已经开放了,为什么不让我看”或“我认

识你们某某领导”等话相威胁。在他看来,逞强行为可以在公众面前树立自己强者的形象。对待这样的利用者,接待人员要保持镇静,不能和他们发生冲撞。同时,要以坚定的语气向他讲明规章制度,

让他体会到你是不会因为他的强硬态度而做出违反规定的事情的,同时为了不形成僵持局面,你还要耐心地告诉他,履行了什么样的手续后,他就能够得到相应的服务。

自我形象是利用者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它会影响到利用者查阅档案时的思想和行为。自我形象的种类很多,接待人员只有经过长期的接待实践,并随时观察、研究不同利用者维护自我形象的心理特点

,才能在接待各种利用者时做到游刃有余。

三、利用者的个性

个性是指个人特有的气质、兴趣、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制约着人的行为。利用者是具有个性的人,他们的利用行为受其个性的支配。由于每个人的个性不同,他对同一外界事物的感受和体验就会

不同,根据这种感受和体验所采取的行为也会存在差异。比如,利用者表述查档目的时,性格外向的利用者说话声音较大,会一股脑把情况说出来,对接待人员的反应并不太留意;而性格内向的利用者

说话时非常谨慎,声音缓和,言谈中经常带着“这个”、“嗯”等事态语,并且十分注意接待人员的神态和动作。在看目录或档案时,急性子的利用者迫不及待地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全部材料,他们

往往粗心马虎,遗漏很多重要信息。他们容易被激怒,引发攻击性言行。接待这些利用者,要求接待人员动作麻利、冷静,避免与其产生矛盾。同样的问题,慢性子的利用者表现得小心多虑,犹豫不决

。他们遇到问题时,往往能表现出较强的忍耐性,将情绪向内发泄。这时,接待人员就要适当放慢工作速率,以免让他认为你敷衍了事,要主动、热情地多和他们交流,启发他们多开口,以便摸清需求

篇6

(一)智力水平相对初中阶段进一步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增强,思维活跃,喜欢变化,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但相当部分同学学习的自主性差,学习动力缺乏,学习表现懒散。各年级无明显差异。

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流行时尚信息好奇心强,接受快,但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学习方面缺乏动力和自觉性。当问到“你自习课或晚修时,多数时间在做什么?”,回答“做作业、看学习有关的书籍”占65%,有25%在“看与学业无关的课外书”,有10%在“玩手机、聊天、睡觉、无所事事等”;当问到“空闲时你怎么度过?”,回答“看学业有关的书”占55%,有30%在“看小说等、上网”,15%在“宿舍睡觉、聊天或无所事事”。由此可以看出,相当部分学生课余时间很少投入到对学业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中。前来咨询的学生也反映,他们的部分闲暇时间都是在看漫画、小说或闲聊中度过的。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虽然高中生的成人感、渴望自立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在心理和行为上仍然难于摆脱对成人的依赖,一旦离开了老师的看管,家长的监督,虽然有升学考试的压力,但部分同学学习自主性差,有目标无行动,得过且过混日子。

(二)学生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心理冲突明显,在学习、生活上表现有很强的上进心,但行动力不够、自信心不足。各年级无明显差异。

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分化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由于他们面临升学、社会化等课题,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更加明显,同时随自身体验的增加。当问到“你认为自己的自信心如何?”回答一般或差的同学占67%,回答较强或强的同学只占33%,学生的自信心普遍不足,因为他们都是被重点高中拒之门外、过去的不成功经历带给他们的是自卑等负面情绪体验,自我评价比较消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他们特别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在咨询中学生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别人为什么老是议论我?”,对处理人际关系缺乏自信。在问到“你想提高个人素质吗?”这一问题时,有65%的人回答“想,但缺乏行动”。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虽然想上进,想提高个人素质,但现实中缺乏行动力。在学习中也常常出现自己理想的学习成绩与目前状况之间的差距。“我的学习成绩为什么老上不去?”,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希望尽快提高,但在学习困难面前又缺乏勇气和恒心。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成绩的提高不如想象的那么快,就容易处于一种慢性焦虑状态,对现状的不满。有些同学甚至出现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症状。也有些同学的目标定得太高,又在现实中却缺乏行动和恒心,而不能实现,引起内心的冲突。

(三)学生的社会情感日益丰富,理智感、审美感发展日趋成熟,友谊感、道德官有了新发展。但的情绪反应强烈、不稳定,具有两极性。

对“你会经常情绪低落吗?原因是什么?”调查显示:90%的同学回答“会”,原因有学习不好、同学关系不好、情感问题等。学生在这一时期的情绪感受性显著提高,常常容易兴奋,兴趣较易转移,意志易动摇,情绪反应强烈,有时一个眼神,可以使他们闷闷不乐,一句表扬,又会使他们受到鼓舞,感到激动。他们的情绪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容易走极端,情绪高涨时像火山,情绪低落时又像冰山。取得成绩时,兴高采烈,沾沾自喜,甚至得意忘形;遇到挫折时,又会悲观失望,心灰意冷,甚至一蹶不振。另外,由于高中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表现出否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否定的倾向表现为他们喜欢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人和事,喜欢怀疑一切,他们内在的不满情绪使他们对周围的人总想反抗、唱反调。这种思维方式让他们经常处于不愉快、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之中。尤其是他们面对各种难以应对的新情况时常有各种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感到一种莫名的烦恼。

(四)学生性意识有了显著的发展,早恋现象随年龄增加有上升趋势。

在回答“你认为在我校学习期间谈恋爱是否适合?理由是什么?”这一调查问题时,认为合适的高一有20%,高二有31%,高三有35%,随年级增加有上升趋势。认为合适的理由有:早恋可以使双方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进入青春期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渴爱有个异性朋友伙伴等等。究其原因,一是高中生随着身体的成长和性生理成熟,他们的性意识萌动和发展。他们正处在向往和接近异性期时期,他们对性的问题感到好奇,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对异性感兴趣,喜欢接触异性,倾向于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二是在充满憧憬的初中阶段,没能进入重点中学,原来有意无意被暂时压抑的丰富的青春期情感得以爆发,渴望通过恋爱让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三是一些学生生活学习没有坚定的信念,也没有远大的理想,对是否能够考上理想大学迷茫,感觉到生活太单调,于是想找一个恋爱对象来充实空虚的心灵,寄托自己的感情;四是从众的心理,使早恋现象随着年级增加,有上升趋势。虽然一些学生进入高中时表示全力以赴认真学习,考取理想大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看到周围的同学谈恋爱,就会产生困惑,自然会激发恋爱意识和行为,原先的信念就动摇了,有些同学会觉得别人谈而自己不谈,别人会瞧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没本事,产生危机感、失落感,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于是自己也加入到恋爱队伍只中。

三、教学的建议

(一)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理论以“刺激S—心理过程O—反应R”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内部心理过程O,它的实质是教学以发展学生的心智为主,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激发人的潜能,鼓励和支持个性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更大程度上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而不是建立在学生被动与无知基础上的专断的权威。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个性倾向性动力系统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动力源泉。如果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并发出极大的学习激情,进而形成一种优势的意识倾向。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学生既是贪玩的、不自觉的、不成熟的,同时又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以及巨大发展潜力和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学生求知成才欲望是主流,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去激发。教学中吸引学生听课是第一,只有让学生听的课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诱发学生愉快、轻松的积极情感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行动,进而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相反,压抑、烦闷等消极的情感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要注重营造吸引学生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弹性地适应学生素质,完全接纳学生,要多从学生的视觉去了解有关信息,在教学手段上也要张驰有度,有人说:好的老师驾驭的课堂就象是一曲完美的乐章,有波澜起伏,也有风平浪静。每40分钟一节课,大部分学生注意集中时间大约20—25分钟,要适当给学生说的时间或作轻松调侃,学习时的愉快体验是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动力。2、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的角色是主导角色,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如何“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最重要的教育目标。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表现在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的方法方面。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要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才能得以实现。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对所教科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及时、适时的指导,可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提醒。如,课堂讲课中哪些内容该做笔记、如何做,要随时提醒,反复强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其次,教师要重视加强对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和适应高中紧张学习特点的指导。

3、教学设计个性化、人性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均有其缺点和特长,承认学生个体差异,设立个性化、人性化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多设案例,多使用直观感性的教学语言导入主题,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想象、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心和能力感。跟据学生差异,制定学生发展性评价模式,既要重视学习效果,也要体现学习的过程。教师要注意多表扬、鼓励,培养学生自信心,鼓励基础好的更上一层楼,让基础差的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战胜自我,在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成不骄,败不馁,及时总结、提高。这样,能使学生更加自信,更加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塑造学生的成才心理品质。

成才是要付出努力的,高中阶段学习任务非常艰巨,要学到真本领,就必须加倍努力。

成才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自我控制能力是成才的核心,塑造成才心理品质的过程就是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可以有以下途径:

一是发挥榜样教育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对人生观可塑性极强的高中生,通过典型引路,激发学生对高目标追求的欲望。典型可包括伟大人物、班内或校内的先进人物、学校已经毕业考上大学本科的优秀学生等。组织学生学习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请其中一些校友回母校作报告,以其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机会,立志成才。有了学习的榜样以后,关键是让学生找出自己与榜样之间的差距及原因并制定切实的计划,逐步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是经受挫折,稳定心态。挫折感是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学生面对挫折要保持一种平稳的心态,坦然地经受挫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会自我心理调控的方法,保持良好的自我情感体验,维护心理平衡,在困境中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三)创建团结和睦的班集体,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教师既是班级的组织者又是班集体的成员,应与学生共同创造良好的班风。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风建设的主体,认识到班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班风建设的具体任务和目标。教师可以开展班风问题的讨论,提高学生的认识,统一目标;同时可以开展自评、自控的形式,让同学们自己评分,相互监督。让学生就主动积极地开动脑筋、想办法、提建议;通过民主集中的办法创建团结和睦的班集体,营造良好向上的学习氛围。

篇7

当西洋美声唱法传入中国后,绝大部分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都以生理教学为主要手段。在浩如烟海的声乐专著中,很少提到心理素质对歌唱技能技巧和情感的支配作用。直到近些年来,才有声乐心理的专著和论文。

在下文中,我们具体地探讨一下歌唱发声心理活动的方法,因为它对于声乐学习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感觉”是歌唱发声过程的初级阶段

心理学指出:“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就产生了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这种反映叫做感觉。”

1.歌唱听觉

对于歌唱者来说,必须具备对乐音敏锐地感受和分辨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训练来提高的。

人的听觉,主要接受外界声音的信息。但对演唱者来说,运用自己的“内听觉”去监听、调整歌唱器官的发生动作,向平衡状态完善。只是歌唱者与听众在听觉效果上有不同的差别:歌唱者的主观听觉,不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体外空间的音响效果上,而应该更多地注意体内共鸣腔体里产生的音响效果。这正是强调“内听觉”的意义。

歌唱者与听众,在听觉上存在着主、客观的矛盾。特别在高音区,歌唱者感觉在头腔的共鸣空间中只有一个很小的共鸣点在振动,听众听到的却是很响、很大的明亮的头声。歌唱者感到头腔里更多的是较暗的音色包围着明亮的、集中的小共鸣点,听众却听不到空和暗的音色成分。歌唱者在学唱的过程中,不仅要懂得这种声音音色的主客观差别,还要尽快地适应主客观的矛盾状态,去掌握主动调节、控制共鸣音响的心理技巧。

2.歌唱视觉

有人把音阶与颜色联系起来,虽然有些玄妙,但不可否认是有一定道理的。贝多芬认为b小调是黑色的;斯克里亚宾认为c小调是蓝色的,G调与D调是黄色的。这就是音乐家对调性的视觉反映。

歌唱家对歌声也具有视觉反映,在演唱时,歌唱家的眼里有景与物的视象。在发声时,我们通常所说的声音明亮、透明、暗淡、苍老等这些都是视觉感受。当欣赏《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时,仿佛也看到了“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水面,桃林环抱着秀丽的村庄”这幅迷人的画面。演唱者一旦产生了视觉的内心视象,就调控了演唱的情绪和情感。视觉的内心视象调控着情绪和情感,而情绪和情感又调控着歌声的规律,这就是视觉对歌唱与发声的调控作用。

二、“注意”在声乐学习中的意义

在声乐学习中,“注意”对于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学家指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由此,才能够清晰地反映周围现实中的一些事物。”“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性。人在注意什么的时候,就在感知、思考或想象着什么。歌唱发声时,要将这些综合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不断培养有意注意,克服注意的分散。就可以使歌唱的技巧变成长久而稳定的习惯,使有意注意变为下意识的无意注意了。

“注意”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注意的分配与转移。在声乐初期学习过程中,人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注意的单一性。当老师提醒学生需要在发声时保持“高位置、深呼吸”的感觉时,学生往往只能照顾到一个方面:顾了位置,忘了呼吸;顾了呼吸,忘了位置。这种顾此失彼的现象,往往是由于不懂和不会运用注意的分配与转移的心理方法。

三、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声乐表演心理素质除具有先天素质外,更主要的是集中在后天培养的素质方面。

1.歌唱欲望与歌唱环境的培养

歌唱欲望首先来自兴趣和爱好,在此基础上的强烈歌唱欲望和表现欲望,才会促使歌唱家热爱这门艺术,产生真挚的情感。一个人在唱歌前,要自我激发歌唱欲望。这一过程看来很短,只是歌唱前的准备阶段,但它需要平时的反复练习和着力培养。歌唱欲望的培养和形成,兴趣爱好是基础,正确科学的技巧训练是关键,稳定协调的心理素质,是其成功的重要保障。

所谓歌唱环境的培养,主要指通过平时的注意和训练,使其习惯于在各种环境和场合中进行表演的能力。凡优秀歌唱者的表演才能,都是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逐步锻炼和培养起来的。随着实践经验的日积月累、表演技巧与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歌唱者对自己的成功充满了信心。当然,所有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均须建立在发声器官的良好训练和演唱技巧较为完善的基础之上。“艺高人胆大”,它同样会给我们带来诸多有益的启迪和帮助。

2.歌唱的激情与表现的控制协调能力的培养

歌唱表演的激情,也就是演唱者的激情与灵感对作品的重新诠释。这种热情与创造来自歌唱者强烈的创造意识。这种创造意识,使每一次演唱,都能重新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和更为丰富的内涵,使听众获得新的感受,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演唱者一方面要以自己的热情激起听众的情感,另一方面又能控制自己的创造热情。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歌唱者的心理状态主要在两个方面对歌唱表演产生影响:即训练心理状态和演出心理状态。克服不良心理状态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第一,过硬的技术和技能;第二,有效的实践锻炼和积累经验;第三,解脱自我,消除自卑和患得患失思想,排除杂念。只要能够做到上述三点,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必将获得令人满意的演唱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

[2]邹本初.歌唱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篇8

1证券投资者投资心理误区的集中表现——认识偏差

证券投资者的判断与决策过程不由自主地受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以至陷入认知陷阱。如跟庄、推崇股评、高换手率、市场非有效性等,投资者的认知与行为偏差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1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

人们往往过度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称为“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过度自信是投资者典型而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过度自信在牛市的顶峰达到它的最高点,而在熊市的底端达到最低点,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会过度依赖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而轻视公司会计报表的信息,注重那些增强能力自信心的信息,而忽视伤害自信的信息,在证券市场中的过度自信是危险的,例如,很多证券投资者不愿意卖出已经发生亏损的股票。卖出等于承认自己决策失误,并伤害自己的自信心。他们每天总是给别人讲解股票的各种“知识”指导别人买卖操作,在大盘趋势向好的时候,每天总是眉飞色舞,讲解技术指标应用技巧等,非常看好后势,讲解大盘会上升到多少多少点位;在大盘趋势向下跌,没有进入底部区域之前,他们总是很乐观,总是认为经过适当的调整,大盘还会上涨;在大盘进入了真正的底部区域时,由于受到市场的心理暗示,就不断地解释下跌的理由,极其看好后势,会告诉周围的人大盘会下跌到某个点位,如果他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人,他会讲他如何买了那只股票,现在如何盈利。实际上这类人对股票的感觉和判断完全是市场心理策划的场效应对他作用的结果,这类人的股票投资往往是失败的。

1.2信息反应的认知偏差

有些投资者对信息存在“过度反应”(over-reaction)和“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两种现象。如果近期的收益朝相反的转变,投资者会错误地相信公司是处于均值回归状态,并且会对近期的消息反应不足。如果投资者得到收益增长的信息,会认为公司正趋于一种增长状态,并且过度地导致过度反应的推理趋势。这些投资者在市场上开始变得过于乐观而在市场下降时变得过于悲观。自我归因低估股票价值的公开信息偏差,对个人的信息过度反映和对公共信息的反映不足,都会导致股票回报的短期持续性和长期反转,他们心理模型的特点是有时恐惧、有时兴奋、有时觉得自己很专家。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主要是被市场的策划者所控制,在股票市场的头部区域进场,进行频繁买卖操作,或买入后持股不动。在市场完成从头部进入底部的下跌趋势中,总是期待反弹随时开始,或持股不动,或在市场没有真正进入底部时误认为是底部而把手中有限的资金提前用光,在市场进入真正的底部区域,他们作出卖出股票赔钱的离场操作,或想做买入操作但是手中已经没有了资金,这种心理模型的人是股票市场策划者最需要的。

1.3损失厌恶的认知偏差

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表现出不对称性。人们并非厌恶风险,而是厌恶损失。损失厌恶(lossaversion)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感到损失令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影响,损失比盈利显得更让人难以忍受,很多投资者偏爱维持原状。在股票投资中,长期收益可能会周期性地被短期损失所打断。短期的投资者把股票市场视同赌场,过分强调潜在的短期损失。在做出错误的决策时常感到后悔,而为了避免后悔,又常常做出理。比如死守赔钱的股票,以拖延面对自己的错误,不愿把损失兑现。害怕兑现损失就持有亏损股过长的时间。实际上,股票市场随着策划者的建立和制造的市场利空或利好的心理暗示的场效应而涌动,有时很平静,有时汹涌澎湃,当大多数的被动投资者心态都变成了兴奋型的时候,市场就已经进入了头部区域,反过来当他们的心态都变成了恐惧型的时候,市场已经到了底部区域。巨大和强烈的股市心里场效应迷漫着整个股票市场。策划者就是通过调整股市心里暗示的场效应强度来控制和操纵被动投资者的思维和行为,就像电磁场一样,场里面一个电荷的运动只能由场来决定。

1.4羊群行为的认知偏差

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herdbehavior)是一种非理,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舆论,而不考虑自己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及各个投资主体的相关,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影响,也与金融危机有密切关系,由于市场上存在羊群行为,许多机构投资者将在同一时间买卖相同股票,买卖压力将超过市场所能提供的流动性,从而导致报价的不连续性和大幅度波动,破坏市场的稳定运行。股票指数的波动或股票的涨跌以及市场消息构成股票市场的一种氛围。股市策划者通过调节这种心理暗示场来达到股市策划者想要的被动投资者心态,而且一定能办到,这种氛围笼罩着整个股票市场,走进市场也就走进了这种氛围里,股市策划者就是量化地掌控和调整这种氛围使被动投资者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反应。

由此可见,投资过程反映了投资者的心理过程,由于认知偏差,情绪偏差最终会导致不同资产的定价偏差,这一偏差反过来影响投资者对这种资产的认识与判断。这一过程就是“反馈机制”,这种反馈环是形成整个股市中著名的牛市和熊市的因素之一。

2证券投资者心理误区克服的关键——调适、塑造

在投资市场上,真正的敌人是自己。要战胜自己,就必须不断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独立的判断力,磨练自己的耐心,具备良好的期望心理,思路敏捷,精练起市,性格坚毅,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对待投资成功与失败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冷静分析、总结经验,恰如其分地归因,以利再战。

2.1克服贪婪和狂热

投资者一旦被过度的贪婪所控制,手里有钱,就要买,他们不但是自己买,还总是劝别人也买,买股票的消息来源,看报纸、听股评、听周围的人推荐股票,或自己根据类比法选股票。这类人在大市趋势向上的时候,是赢利的,随着行情的进展,他们的赢利越来越少。如果遇到股票头部模型是横向振荡,这样的股票一旦策划者出净手中的筹码,几根长阴线,这类人将出现亏损。在大盘趋势向下的时候,这类人只要有钱就还是买卖。由于市场是由投资者组成的,情绪比理性更为强烈,贪婪和惧怕常使股价在公司的实质价值附近震荡起伏,购买股票时,不仅需要具备某些会计上和数学上的技巧,更需要投资者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支配行为,独立思考,不受干扰,对国家宏观经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善于捕捉各种细微的动态变化和各种信息,克服投资的贪婪和狂热。投资应具有客观性、周密性和可控性等特点,在股票投资中绝对不能感情用事,投资者既需要了解股票投资的知识和经验,更需要具有理智和耐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多地受各种信息的影响,应在对各种资料、行情走势的客观认识的基础上,经过细心比较、研究,再决定投资对象并且入市操作。这样既可避开许多不必要的风险,少做一些错误决策,又能增加投资获利机会。

2.2勇于承认错误,树立信心

投资者不可能每一个预测和决策都很正确,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承认,市场中总有事情是自己所不了解的。每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都是谦虚、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信心是投资成功的一个起码的条件,投资的自信来自于他的学识,而不是主观期望。作为证券投资者,必须潜心研究投资理论,不断扩展自己的学识,把别人的经验借来,加以创新,融入自己的想法,不为自己的投资失误辩解,而是把每一次失误记录下来,以便下次不犯,每位投资者盘算股票之前,应该对股市做出某些决策性的判断。判断是稳定股票投资的信心,如果犹豫不决,缺乏信心,必将成为股市的牺牲品。投资者投身于股市,要树立信心还需要耐心,如无耐心,后悔、失望、沮丧、冲动等不良情绪就会产生,这样失败的机会非常高。投资者必须考虑投资工具的流通性、收益性、成长性。收益性的高低也要依投资者自身的财经需求和其它情况来定,由于成长性与风险相连,投资者还必须考虑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方法最好与自己的价值体现,以及性情相一致,以避免与自己的人格特征冲突。投资者的信心和耐心是千百次成功得失中修炼出来的,也是理性判断和实践经验的结果。

2.3培养独立的判断力、自制力

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每位投资者的潜意识和性格里,存在着一种投机的冲动,而投资者必须具备耐心和自我决断力,不应盲从他人建议,而应有自己的判断力。约翰特里思在《金钱的主人》一书中,反复强调“在市场中获得成功没有什么秘决,对于成功的投资者来说有个显著的投资态度也就是说在关键时刻会相当仔细地进行研究,甚至可以说是在显微镜底下进行研究”。反对将成功投资者的成功归因于运气的做法。在证券市场,投资是一项高度技巧性的行为,投资者不要被周围环境所左右,要有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决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投资一定要自己判断、研究行情,不要因为未证实的流言而改变决心,可买时买,须止时止。投资者的自信应建立在一定的投资交易经验和个人能力基础之上。否则,投资者没有根据的作出判断、决策、并且固执己见,那么意味着蛮干,并不是有自信心的表现。投资者必须有自制力。自制力是指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言语的意志品质,自制力体现着意志的抑制能力,能够控制自己的恐惧、懒惰、害羞等消极情绪和冲动言行。

2.4培养坚毅的性格和自我管理能力

要成为成功的投资者,除了要知道投资既能让人赚钱也能让人蚀本的道理,还要明确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直接从事投资这一行当,一个成功的投资家,需要取决于他是否有足够的精力花在股市分析和技术的提高上以及是否具备坚强的性格,投资者在投资时一定要执着专一、坚守自己的准则,将自己正在进行的投资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实际控制,包括制定投资计划的能力、实际控制的能力、检查结果的能力、合理归因的能力、采取补救措施的能力。切实认识到股票不是储蓄,不仅需要财力,还需要智力和精力,股市既存在收益也存在风险,高收益与高风险成正比,如何趋利避害、顺势而为是一门科学,投资者应该克服追涨时只听利多,赶跌时只听利空的偏执心理,增强对经济环境、股市行情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培养坚毅的性格,消除紧张、稳定情绪。能对股市进行全面分析把握股市整体走势,认清当前的股市形势,预测可能产生的不良因素,对具体情况进行系统分析。这样的一个既符合股市规律又有利于投资者自身的合理的心理价位不断确立,以确保预测准确,投资成功。

参考文献

篇9

本次活动主要针对云南省曲靖市劳教所(下称“劳教所”)的戒毒人员展开。通过对戒毒人员进行心理关爱活动,主要活动内容是介绍戒毒人员家庭成员对他们的关心和期望,利用音乐(感恩的心,相亲相爱等)和游戏活动来激发他们的亲人和周围人的情感,通过活动前后戒毒人员的情感体验,来研究戒毒人员的情感问题。活动前发放135份问卷,回收了135份,回收率是100%。活动后发了135份,回收133份,回收率是98.5%。

在调查中,戒毒人员在活动前后都认为最关心自己的人是自己的父母亲,这个比例高达83.34%。其次,爱人便是最关心自己的人,比例也占到了13.04%。我们还可以看到:劳教所的戒毒人员对朋友的态度是很冷漠的,他们中仅有1.45%(活动前)的认为朋友是最关心他们的人,而活动后只有0.98%的戒毒人员认同朋友对他们的关心。

斯宾塞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同情对待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在这个问题上,通过调查结果也有所体现。综合这两次调查结果,我们发现,还有很大一部分家庭的关系不融洽,和谐、融洽、和睦的家庭是人们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在我们的一生之中,有很多人帮助过我们。在劳教所的戒毒人员心里,活动前,他们中有55.84%的戒毒人员认为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是父母,其次有13.64%的认为是爱人,在活动后这两项比例都有所提高,分别是66.67%,15.74%。有22.73%的认为管教干部在自己的戒毒过程中起到了帮助,然而我们发现,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戒毒人员对劳教干部对他们戒毒帮助的态度是有所改变的,活动后比活动前减少了6.99个百分点,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戒毒人员对中英合作项目的态度很支持的,希望能多开展一些活动,这样可以促使他们加强与外界的联系,确保自己与社会不发生脱节现象,这应该也是他们力争戒毒、渴望进步的一种外部表现。

活动前后结果显示,70%以上的戒毒人员非常关心的是自己的父母亲,表示不关心自己父母亲的还不到3.5%。我们可以通过这项调查结果分析,给劳教所管教干部一个合理的方案。

(表4和表5)两项调查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戒毒人员心理所关注的人及关心程度,力求通过这条途径,使他们所关心的人共同参与进来,为了他们更好地走向社会,以使我国的戒毒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到:在父母亲、爱人、朋友们和子女之间,戒毒人员表示自己最关心的人是“父母亲”,其次是“爱人”和“子女”(因为参与调查的戒毒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没有结婚生子,所以很难看出他们对子女的关心程度),最后才是“朋友们”。而在曲靖劳教所中英项目活动后,与活动前相比:有9.46%的戒毒人员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希望给予父母亲更多的关爱,也就是说,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吸毒人员在建立感恩意识,这对戒毒人员再一次回归社会是必要的。只有树立感恩意识,才能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坚强,对事情的处理更为合理化,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更为科学化。

既然如此,管教干部可以与戒毒人员家长建立联系,有组织,有纪律地调动父母亲参与一些活动,充分发挥父母亲在戒毒人员心目中的地位来改变其错误的认知观念,从而为戒毒人员能更好步入社会奠定必要的基础。

“你最恨的人是谁”:活动前高达72.64%的戒毒人员认为是朋友们,而活动后增长了8.9个百分点,这数字高得确实惊人。为什么“朋友们”会引起戒毒人员如此大的反感呢?这个问题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没有做深一层的调查,但从我们在活动的交流谈话中所了解到的事实反映,大部分吸毒人员都是因为建立不正确的朋友关系而导致的。在这个问题上,劳教所可以就“如何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等话题组织戒毒人员积极讨论,引导他们怎样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此项调查结果看出:亲情在吸毒戒毒人员的心目中相当重要。在活动前有75%的戒毒人员认为亲情很重要,而活动后有97.67%的戒毒人员认为亲情很重要,比活动前增加22.67%。在活动前还有2.5%戒毒人员对亲情的态度是“无所谓”,在活动后他们都改变了这一说法,仅有1.16%的戒毒人员认为亲情不重要。

通过活动的开展,很多戒毒人员改变了亲人对他们的吸毒行为的态度。活动前后都有41.14%的戒毒人员认为亲人对他们吸毒行为的态度是“痛恨”,33.33%的戒毒人员认为是“失望”,活动前后分别有(12.77%,23.81%)的戒毒人员认为是“无奈”,但是通过活动的开展,活动前有12.77%的戒毒人员认为亲人“放弃”了自己,活动后只有2.86%的认为是这样,比活动前减少了9.91%。

二、讨论

通过调查了解:青少年吸毒的比例还在呈上升趋势,他们处于成长阶段,其心智和理论分析能力和社会经验还不成熟,对事物发展缘由的归因分析往往显得片面和绝对化,容易形成推卸责任和偏激的思维定势处理问题习惯。不能孤立吸毒人员,因为吸毒人员始终是社会的一分子,是社会上对事物和他人的态度较敏感的人群,他们对变化和冲击的敏感度很高。同时,他们又处于重新树立人格和观念的形成期,生理和心理迅速变化时期,因而环境中的各种诱发因素极易影响他们的适应社会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引导戒毒人员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为他们成功戒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家庭和亲人的关心,对戒毒人员重返社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家庭重视时常与他们进行心理上的交流和沟通,对其正确施爱,才能唤醒他们的意识,并使之日益懂得生命的价值所在。

由于吸毒人员长期处于不良的环境之中,他们的很多生活习惯也渐渐的畸形化、不良化,要端正他们的这一行为是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管理干部充分调动戒毒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亲情在戒毒人员戒毒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使管教干部、亲人、戒毒人员之间互动起来,以真情感动他们,为吸毒人员的成功戒毒,更好地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基础,从而推动我国的戒毒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ondaA,MasakiH,YamazakiK.Influenceofemotion-inducingfilmstimulionautonomicresponsespecificity[M].2002.

篇10

Keywords:modernChinese;loanwords;socio-culturalpsychology

一、前言

外来借词又叫外来词。现代汉语大量吸收外来词语,丰富了自身。而英语作为世界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其大量涌入和广泛流行构成了现代汉语最庞大的外来词阵容。它们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其蕴涵着的社会文化心理意义,已经成为语言现象中引人关注的一个热点。国内学者对外来借词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来对外来借词的分类及其发展的研究见多,如张锦文从英汉借词对比的角度[1]、谢晓虹从其引入的翻译的方法探讨汉语借词的分类问题;莫秀兰[2]、黎昌友[3]、习强毅[4]等均对汉语中的外来借词的发展趋势做了有益的探索。英语外来借词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和心理现象,是特定时代大众文化心理的体现。本文将就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借词的特点探讨分析其所蕴涵的社会文化心理,同时预测汉语中的英语词汇将会持续上升。

二、现代汉语中英语借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具有数量多、涉及面广的特点:既有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类,也有生活娱乐、饮食穿着、艺术体育类,呈现出词汇的多方位渗透多层次引进的态势。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这类词汇呈现出流行与发展的趋势。从当前流行的词汇来看,当前英语外来词呈现出如下特点:

1.音译形式和外文缩写形式大量增多,在各种形式的外来词中占优势

现代汉语的英语外来词中,音译词量出现了增大的趋势。董秀梅认为,人们对音译词的兴趣和接受能力已逐渐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因而引起音译词的数量剧增[5]。除了人名、地名、国名外,其他词也用音译的形式,如基因(gene)、伊妹儿(E-mail)、纳米(nanometer)等等。不但新产生的词多用音译的方式,已经意译的词有的又变成了音译。如:carton,早期曾被音译为“卡通”,后代之以意译的“动画片”,一直流行了几十年,而近年来,却又以“卡通”一词取而代之。又如:Taxi一词,最初传入我国时,其音译为“的士”,后人们根据其用途及性质译为“出租车”,总想把前者打入不规范之列,结果“的士”一词不但没有隐逸,反而在口语中十分流行,还衍生出了与之相关的“打的”、“货的”、“面的”、“轿的”、“摩的”、“板的”、“的票”等说法。

为了使语言简练而对词语加以简化、缩略成了新词语产生的途径之一。将一个词缩短是现代英语的一种普遍构词现象,其简缩的途径是把各种词语的关键性词素抽取出来简缩而成,如音乐电视MTV(MusicTelevision);世界卫生组织WHO(WorldHealthOrganization)、碟片CD(CompactDisc)、托福TOEFL(Testof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CT(CellTherapy)、VCD(VideoCompactDisc)等。

汉语外来词的缩写形式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大致保留原有的信息,而且出现频率越高,简缩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流行方式愈烈。如: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WorldTradeOrganization)可谓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当高科技走入千家万户普及之际,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因特网协议IP(InternetProtocol)、集成电路IC(IntegratedCircuit)等已成人们的日常话题。在科技信息发达,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形式简单而表意丰富的字母化外来词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尤其是以缩略词方式引进的字母化外来词极显其表意之能,应积极合理地加以运用。从目前的趋势看,音译形式有可能成为汉语大量、便捷地吸收外来词的主要形式,而缩写形式将会长期存在。

2.外来词的吸收和引进不再限于科技等专业领域,在生活和娱乐方面呈现增长的态势,许多是商品名称和商标

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象征,一定时期的新词新语是一定时期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反映。我们都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领域的交流日趋频繁,为了更直接、更快捷地进行交流,科技领域里有大量的外来词,如CPU(计算机中央处理器)、DNA(脱氧核糖核酸)、ISO(国际标准化组织)、ABS(汽车刹车防抱死装置)等;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有关计算机的词汇产生速度之快,让我们根本无暇统一译法,于是干脆直接借用,例如Windows95/98/Me/2000/XP、Excel、Word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商品不断涌入国内市场,新外来词涉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在生活和娱乐方面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态势。

如娱乐休闲方面有:卡拉OK、KTV包房、保龄球(Bowling)、迪斯科(Disco)、蹦极(Bungee)、舍宾(Shaping)、粉丝(Fans)、瑜伽(Yoga)、热狗(Hotdog)、桑拿(Sauna)等。

生活方面有:丁克(DINK)家庭、AA制,PC(个人电脑),ATM(自动取款机),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DIY(自己动手制作的)等。

商品、商标方面有:比萨饼(Pizza)、苹果派(Applepie)、汉堡包(Hamburger)、布丁(Pudding)、XO、耐克(Nike)、雪碧(Sprite)、飘柔(Rejoice)、奔驰(Benz)等一大批外国商品名称。

3.外来词的派生和组合能力都很强,呈现词素化、口语化的趋势

英语外来词一旦被人们接受,便迅速流行开来,并被用于派生或组合其他词语。如:由E-mail派生出E时代、我的E家等;由Talkshow派生出服装show、我型我show、汽车show、婚纱show等。

现代汉语中有的词本来是纯粹的音译词,不含任何意,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音译词中的某个音译字逐渐取得了独立性,不表意的成分被赋予了一定的意义,或单独使用或派生组成新词,成为一个音义结合的汉语语素。如:

由bar(酒吧)产生“吧”,派生出吧女、吧台、吧柜、吧椅等“吧”;“吧”现在有广泛使用的趋势,语义也发展了,例如琴吧、陶吧、瓷吧、画吧、布吧、网吧、氧吧,甚至于出现了书吧、迪吧、水吧。

由beer(啤酒)派生出生啤、熟啤、冰啤、黑啤、扎啤等。

由bus(巴士)派生出空中巴士、巴姐、豪华巴士、旅游巴士、巴士公司、巴士专线、大巴、小巴、快巴等。

由pie(派)派生出蛋黄派、草莓派、蓝莓派等。

三、现代汉语英语借词所携带的社会文化心理

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和心理现象。它们的广泛传播与流行,隐藏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底蕴和深层的大众心理因素。一些词语之所以流行,在于它们所携带的社会文化含义,即人们对所指现象的社会观念、文化心态、审美趣味以及怀有的某种心理偏见等。它们的产生与发展体现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是特定时代大众心理条件的特殊体现。

1.音译形式和缩写形式的大量流行是当前汉民族文化在英语借词的选用中求新尚简的语用心理的体现

当今社会是个开放性社会,高效率是时代的特点与要求,对语言来说,最为理想的效果是在保证准确无误的前提下,用最简洁明快易懂的手段,达到交际的目的。英语音译形式和缩写形式的大量出现,就是现代社会要求经济、省力、高效率的产物,也体现了在语言选用上的一种求简的原则,也与今天的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生活有关。如APEC这一缩略词被直接运用到汉语中就经历了一段步步简化的过程。APEC的汉语全称是“亚洲和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在该组织成立的十多年里,我国媒体都使用其汉语简称“亚太经合组织”,直到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各媒体才开始使用该组织的英语缩略形式APEC来报道。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每年各大媒体都会报道亚太经合组织的年会,所以前提条件是人们对这个组织已经非常熟悉,这就为APEC的这一英语缩略形式的借入创造了条件。该组织的名称在我国经历了这样一个演变的过程:汉语全称——汉语简称——英语缩略语,相比之下,APEC要比汉语简称更简单。

当然,顺应时代的发展,也有很多缩略词没有经历这一过程,直接进入了汉语的使用。如2005年随着超女大赛的火爆,“PK”频繁进入人们视线。这个词源自英语短语“PlayKiller”,本来是足球赛中表示罚点球的术语,后来又被网络游戏和媒体广泛使用。现在的“PK”,综合了“淘汰、胜利、打擂、竞争、二选一”等含义。“PK”被收入200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言之一。这再次印证了:在并存的语言形式中,人们往往习惯于选择音节简短的表达。

2.现代汉语中外来借词在生活和娱乐方面呈现增长的态势体现了人们在语言运用中追求个性、求新求异的心理

语言心理和其他文化心理一样,有追求时髦的倾向[6]。改革开放以来,在大量吸收和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等物质文明成果的过程中,代表着西方文明的西方文化不可避免地对我国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国城市人群,特别是知识青年对西方文化普遍抱有好感,多持认同和崇尚的态度。而英语作为西方文化的载体,也就自然引起人们的兴趣,得到很多人的喜爱。现代汉语外来借词流行的人群,多数为年轻人。年轻人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因此,他们喜欢用新奇有趣的语言来张扬个性,引人注意。如粉丝(fans),这是一个正在流行的音译英语借词,它是“fans”的戏谑音译,意思是崇拜或崇拜者。我们平时所说的“迷”,如歌迷、球迷等等都可以称为“粉丝”。粉丝这种食品是和其他菜类一起煮食的,和什么菜煮在一起,就会有什么菜的味道。用“粉丝”来戏谑那些疯狂的歌迷、球迷等形象地表现了他们在偶像面前丧失自我的状态。另外,“粉丝”的使用也体现了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求新求异的心理。青年一代对歌迷、追星族、发烧友等词语已经司空见惯,对英语的fans也不以为奇,于是用音译造出粉丝一词,试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的使用为文章或娱乐节目、新闻报道增添了戏谑效果,因而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一个高频使用的英语借词。

再如,构词词素bar(吧)最初指西餐馆或旅馆中卖酒的地方,即酒吧,而后在相关行业领域中就延伸出了吧台、泡吧等词;后来语义进一步发展引申出网吧、氧吧、书吧等,用以标榜自己的经营场所具有较高品味或休闲意味,都可以冠以“吧”的名号。

3.外来英语借词词素化、口语化趋势体现了中华民族自信、包容的社会文化心理

汉语言及其文化在引进外来词的时候,经过不断地融合与调整,不但丰富了自己的语言,而且迅速地普及。其词素化与口语化的态势说明:现在的中国已不再是过去闭关自守、盲目自大的中国。中国人越来越能够坦然地面对外来的新鲜事物,变得越来越自信,同时也表现了中华民族对新思想、新概念的巨大的包容性、创新精神和对外来文化的融汇能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代表着西方国家新文化、新思想、新科技、新产品的新词汇大量进入现代汉语。来源于英语的借词将越来越多地为大众所接受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

英语外来借词的发展是中国同国际交往的结果,它们已经渗透到我国城乡的每一角落,人们正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地球村的意识,积极吸收与接受这些新词汇。如今的时代对外语学习高度重视,全社会的外语水平普遍提高,人们对外语日益熟悉和了解。这为英语外来借词的流行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与发展。

四、结语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语言的发展都需要从别的语言吸取营养来取长补短。从一种语言中的外来词,我们往往可以看出这一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历史关系和文化交流情况,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借词的多少是一个国家开放程度高低的标志。英语借词给当前的汉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异域的文化风情和科技发展,丰富了汉语的表达功能。当前在外来词的引进中确实存在滥用外文、盲目洋化等倾向,这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不过从整体上看,外来词大量引进,积极作用要大于消极影响。当然,由于汉语自身的筛选机制,我们相信,吸收外来词和否定传统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关系,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吸收消化外来新词。汉语外来词已渗透到汉语的各层面,成为汉语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预测,汉语中的英语词汇数量将会持续上升。

[参考文献]

[1]张锦文.关于汉语借词的分类问题[J].辞书研究,2003,(3):69-75.

[2]莫秀兰.汉语外来借词的新趋势[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S1):49-50.

[3]黎昌友.新时期新词的来源及发展趋势[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22):74-76.

篇11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受过较好的学校教育,在他们社会化的过程中就已经遭遇过城市社会对他们歧视和偏见,就已经意识到农民身份在城市中的尴尬,这也是他们虽然进入到城市中,却很难融入城市社会的原因。人们早期社会化是以后社会化的基础,而城里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对农村人的偏见与排斥,而且这种看法一旦形成也很难改变,会在代际间传递下去。

2.职业身份造成的“排异性”心理

从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来看,他们中多数在城市从事着传统产业部门的工作。这里似乎印证了托达罗的一个观点,无技术的来自农村的工人首先会在“城市传统部门”中就业一段时候后,再取得更加长期稳定的城市现代部门工作。但是,这并非是农民自身的原因,更重要的还有体制性原因。由于户口的限制,他们进城后面临的是一个分割的劳动市场,他们只能在“非正式的劳动市场”中寻求“城市的剩余工作”。

新生代农民工基本都是从学校出来的,不少人能说标准的普通话,家庭条件也好了很多。在这种背景下,年轻人的工作耐心不如第一代,吃苦能力差,选择性更强。而且他们希望能够边工作之余掌握一些技能,这就决定了工作时间不能过长,不能无限制加班。对他们而言,城市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不一样的前途,不一样的命运。他们希望通过进城务工经商,彻底告别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但是,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严格的户籍制度、冷漠的社会歧视等一道道有形无形的门槛不断粉碎着他们的城市梦想,城市文化的耳濡目染又不断消融着他们对家乡存有的情感认同和社会记忆,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也使他们渐渐不再适应农村的生活方式。总之,比起第一代民工,他们真正成了既融不进城,也回不了乡的“夹心人”。

二、新生代农民工阶层的自卑心理分析

“夹心人”的社会处境使新生代农民工长期游离于城市社会边缘上,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以外,这导致并加深了他们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反过来又使他们更加的孤立与隔离。

“个体主义贫困观”认为贫困是由于个人的原因所造成的,是个人能力的不足、素质的不高、懒惰等原因而导致的。这种将贫困归因于个人过错的观点近几年来在我国大众心中还有很深影响。农民工阶层一般是处于社会的底层,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过着相对贫困的生活,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农民工阶层往往被视为是能力低下的、懒惰的群体。持这种观点的如果只是一个或者几个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但是当前中国社会中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这就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文化氛围。农民工处在这种氛围中或多或少的受到这些看法的影响,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而农民工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结果产生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这种“亚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周围的人和后代产生影响,从而代代相传,于是贫困便在这种文化的保护下维持下去。

当前,中国新生代农民工依然远离主流社会的居住点,聚集在市郊等一些地方,形成了自己的“社区”。他们在这些社区生活并发生人际互动,一段时间后必然会形成属于自己的共同亚文化,而农民工阶层“夹心人”的社会处境和被排异的现状也必然会融入这些亚文化中,并对处于其中的农民工造成影响。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亚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了扩展性和传递性,对农民工子女的成长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使他们从小就带有了一种自卑阴影,影响他们今后长远的发展。

三、新生代农民工“越轨”心理分析

美国政治学家在对美国社会移民进行研究时发现,与第一代移民比较,第二代移民的心理和行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第一代移民由于有迁出地境况的比较,对于迁入地的社会不公平往往有较高的认可度,或者说,虽然他们在迁入地感受到种种歧视,但由于已经比原来的状况有了改善,他们一般并不奢望与迁入地居民有完全相同的权利和地位。第二代移民则不同,他们对于生活满意程度的参照群体主要是迁入地居民,他们缺少父辈那种对生活的满足感。相反,当他们较多地体会到与迁入地人群的生活地位差距时,便会在心理上产生更多的被歧视感和被剥夺感,形成强烈地上行流动需求。在这种心理预期的驱动下,第二代移民面对不平等缺乏忍耐性,当面对社会不公时,他们往往会采取一些比较激烈的对抗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他们不满。所以,第二代移民的失范行为较多,犯罪率也较高。

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人的侵犯行为因为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必然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行为。由于体制、制度、观念的种种限制,新生代农民工受到歧视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即便他们一开始进城时怀着种种美好的梦想,也在现实的面前被无情的粉碎了,收入比城里人低,很少的晋升机会和培训机会,处于这种充满挫折的环境中,他们对社会的不满会以越轨行为表现出来。

其次,“标签理论”认为行为是由社会反应以及越轨的频率和特性来定义的,个人与群体之所以做出过激的行为,是因为人们制定出了“规则”,而那些违反这些“规则”和“规范”的行为便被认为是“越轨行为”。一旦这种标签被贴上,这个人或者群体的生活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他们可能不得不继续扮演越轨者的角色,做出行为。从第一代农民工开始,城市民众极易将农民工与偷盗、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联系起来,一旦某地发生了违法犯罪事件,外来的农民工便成为首要怀疑对象,这种刻板印象一直延续至今。

再次,“价值冲突理论”认为,越轨心理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持不同价值观念的社会群体,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因而群体间的冲突经常不断。农民工来到城市中,城市里的许多规范和观念和乡村有很大不同,他们的到来也损害了城市中某些群体的利益,对于这样的冲突,解决的方法往往不是通过交涉而和解,而是通过权力的使用来压制农民工,使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权力较大的阶级或群体,这种压制容易导致农民工越轨行为和心理的产生。

最后,在犯罪经济学看来,犯罪产生的原因在于犯罪人因实施犯罪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其为犯罪所投入的成本。人们之所以犯罪,原因在于个体是理性的、是精于计算的价值最大化者,在他权衡犯罪所得大于因犯罪而可能遭受诸如刑罚惩罚的损失时,追求利益的动机刺激他实施犯罪。犯罪的成本是指犯罪的个体为实施犯罪而支付的成本代价,由犯罪的直接成本、时间机会成本和惩罚成本三部分构成。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地位较低,占有的资源较少,他们犯罪时付出的成本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一旦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那么他们失去的仅仅是现有的比较少的资源,如果侥幸不被发现的话,他们可以从中获得收益。这种成本和收益的不平衡很容易导致越轨行为的发生。

四、结语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渴望城市文明,意识和行为已接近于城市人,但因

为个人、制度和市场等多方面原因使他们产生了一些负面心理现象,要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农民工的心理问题。首先,这些心理问题都是由于现行的农民工体制弊端所造成,在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可以不要也不应该要这一套农民工体制的做法。其次,进一步消除户籍制度的影响,模糊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界限,彻底摆脱实际上存在的农民与非农民的身份限制。最后,要利用现有媒体宣传对农民工正面的认识,利用舆论和教育改变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

参考文献:

[1]徐迅雷.第二代农民工向廉价劳动力说“不”[N].北京青年报,2007-02-11.

[2]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社会学,2003,(3).

[3]乐国安.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4]徐旭忠.第二代农民工调查——没有退路的城市新群体[J].半月谈,2006,(10).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篇12

1.电子商务中消费心理的变化趋势和特征

营销发生变革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者。随着市场由卖方垄断向买方垄断转化,消费者主导的时代已经来临,面对更为丰富的商品选择,消费者心理与以往相比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些特点和趋势在电子商务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1.1追求文化品位的消费心理

消费动机的形成受制于一定的文化和社会传统,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产品。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纳斯比特夫妇在《2000年大趋势》一书中认为,人们将来用的是瑞典的伊基(IKEA)家具,吃的是美国的麦当劳、汉堡包和日本的寿司,喝的是意大利卡普契诺咖啡,穿的是美国的贝纳通,听的是英国和美国的摇滚乐,开的是韩国的现代牌汽车。尽管这些描写或许一时还不能为所有的人理解和接受,但无疑在互联网时代,文化的全球性和地方性并存,文化的多样性带来消费品位的强烈融合,人们的消费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尤其青年人对以文化为导向的产品有着强烈的购买动机,而电子商务恰恰能满足这一需求。

1.2追求个性化的消费心理

消费品市场发展到今天,多数产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极为丰富,消费者能够以个人心理愿望为基础挑选和购买商品或服务。现代消费者往往富于想象力、渴望变化、喜欢创新、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个性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所选择的已不再单是商品的实用价值,更要与众不同,充分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这已成为他们消费的首要标准。可见,个性化消费已成为现代消费的主流。

1.3追求自主、独立的消费心理

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下,消费者购买的风险感随选择的增多而上升,而且对传统的单项的“填鸭式”“病毒式”营销感到厌倦和不信任。在对大件耐用消费品的购买上表现得尤其突出,消费者往往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他们从中可以获取心理上的平衡以减轻风险感,增强对产品的信任和心理满意度。

1.4追求表现自我的消费心理

网上购物是出自个人消费意向的积极的行动,统称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到网上的虚拟商店浏览、比较和选择。独特的购物环境和与传统交易过程截然不同的购买方式会引起消费者的好奇、超脱和个人情感变化。这样,消费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向商家提出挑战,以自我为中心,根据自己的想法行事,在消费中充分表现自我。

1.5追求方便、快捷的消费心理

对于惜时如金的现代人来说,在购物中即时、便利、随手显得更为重要。传统的商品选择过程短则几分钟,长则几小时,再加上往返路途的时间,消耗了消费者大量的时间、精力,而网上购物弥补了这个缺陷。200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调查数据表明,基于节省时间进行网络购物的人数占网上消费总人数的49.29%。

1.6追求躲避干扰的消费心理

现代消费者更加注重精神的愉悦、个性的实现、情感的满足等高层次的需要满足,希望在购物中能随便看、随便选,保持心理状态的轻松、自由,最大程度的得到自尊心理的满足。但店铺式购物中商家提供的销售服务却常常对消费者构成干扰和妨碍,有时过于热情的服务甚至吓跑了消费者。

2.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因素分析

虽然网上购物具有形式方便、信息快捷、节省时间等诸多优势,但是目前消费者对网上消费仍然有一定程度的担忧,使之对这种新的购物方式敬而远之,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这些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传统购物观念受到束缚

长期以来消费者形成的“眼看、手摸、耳听”的传统购物习惯在网上受到束缚;网上消费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些特定心理,网上购物很难满足消费者的个人社交动机。

2.2价格预期心理得不到满足

据统计,消费者对网上商品的预期心理比商场的价格便宜20%~30%,而目前网上商品仅比商场便宜4%~10%,加上配送费用,消费者所享受到的价格优惠是有限的。另外,由于电信行业的长期垄断,我国的电信费和网络使用费较高,高额的交易使消费者对网上购物可望而不可及。2.3个人隐私权受到威胁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家不仅要抢夺已有的客户,还要挖掘潜在的客户,而现有技术不能保障网上购物的安全性、保密性。隐私权不能得到保障,使许多消费者不愿参与网上购物。

2.4对网上支付机制缺乏信任感

现阶段,电子商务缺乏网上有效的支付手段和信用体系,在支付过程中消费者的个人资料和信用卡密码可能会被窃取盗用,有时还会遇到虚假订单,没有订货却被要求支付货款或返还货款,使消费者望而生畏。

2.5对虚拟的购物环境缺乏安全感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所有的企业在网上均表现为网址和虚拟环境,网络商店很容易建立,也容易作假,使消费者心存疑虑。另外,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和自由的系统,目前仍缺乏适当的法律和其它规范手段,如果发生网上纠纷,消费者的权益不能获得足够的保障。

2.6对低效配送缺乏保障感

我国现在还缺乏一个高效成熟的社会配送体系,商品配送周期长、费用高、准确率低。我国仓库周转率仅为发达国家的30%,而差错率几乎是发达国家的3倍。低效的物流配送体系离顾客的实际要求相距甚远,影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3.电子商务中现代企业的应对策略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特殊心理给企业的经营理念带来了新的挑战,商家必须摆脱以往传统的经营思维局限,在营销策略、方式、手段上有所突破,建立一套适合电子商务的运作机制。

3.1产品定制化

现代消费者对商品普遍求新、求美、求奇,渴望个性化消费。现代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时,要充分发挥Internet的优势,根据消费者的不同特征划分不同的目标市场,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海尔在我国率先推出的B2B2C全球定制模式,可以按照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消费特点,进行个性化的产品生产,目前可以提供9000多个基本型号和20000多个功能模块供消费者选择。用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话说就是“如果你要一个三角型的冰箱,我们也可以满足您的需求”。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海尔就拿到100多万台定制冰箱的订单,说明产品定制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3.2价格柔性化

只有实现价格优惠、价格公开,才能促使网络客户进行网上购物的尝试并做出购买决定。随着市场垄断性的弱化,价格垄断已被打破,这就要求企业选择定价策略时必须加强灵活性,建立柔性价格体系。一是自动调价体系,即根据季节、市场需求变化和同类商品价格等因素进行价格的灵活调整;二是智慧型议价系统,即允许消费者在网上直接与商家协商价格。

3.3营销互动化

电子商务区别于传统营销的最显著特点就是网络的互动性,满足消费者自主、独立的购物心理。网络上的互动式营销,至少要做到两点:一是对消费者信息需求的即时反馈。如果在几分钟内得不到答复,商家可能就会失去这个客户。二是在顾客阅读了在线信息后,企业必须及时提供反馈信息的方式,以便与之建立联系。而且允许顾客选择其感兴趣的信息,并且可以修改上面的内容。

3.4配送社会化

对于企业来说,进行网络营销就要保证商品在最短的时间内由最近的分销网点送到消费者手中,这必须要靠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来完成。像海尔已建成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体系。海尔现在完成客户化定制订单只需10天时间,而一般企业至少需要36天。海尔在国内已建成42个配送中心,每天可将50000多台定制产品配送到1550个海尔专卖店和9000多个营销点。在中心城市实现8小时配送到位,辐射区域内24小时,全国4天以内到位。

3.5服务人性化

网络商场经营的重点不在于吸引人潮,而是如何挖掘那些想要在网上购物的人,这就要求企业提供人性化服务。如热情地招呼好每一位在线顾客,适时提供良好的产品建议,创建24€?服务模式(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为顾客服务),注重培养顾客的安全感与信任感,以含蓄的方式建立网上社团并在社团内建立情感纽带等。

参考文献:

[1]徐萍.消费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江林.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3]马翠华.击中消费者———消费者心理及行为透视[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4]许雄奇,赖景生.网络营销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探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6).

篇13

(二)家庭因素

一是现在的大学生大都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孩子自然就成了这个家庭中的核心成员,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关心、爱护。学生不同程度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个性放纵、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心理脆弱等弱点。二是离异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对孩子关心过少,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照顾,当他们看见别的同学能得到父母的爱时,会使他们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从而导致性格孤僻、内心封闭,最终产生自卑逆反心理。三是某些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总以自己的想法要求孩子,强迫孩子读不喜欢的大学或是专业,致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和仇恨的逆反心理。四是在竞争压力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不少家长承受着来自工作岗位上的各种压力,为了不让孩子再承受这一压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日渐增高,导致孩子心理负荷增加,以致产生烦躁、自私甚至厌世的逆反心理。

(三)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也是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众媒体在满足人们对多样化的文化追求、满足人们娱乐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通过舆论的持久作用,使人向物的世界沉沦,大众传媒商业化和世俗化,使得各种传媒都不同程度地表现生活上的物欲横流、金钱膜拜,生活中的玩世不恭、躲避崇高,道德上的良心遮蔽,媒体上充斥着封建社会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暴力凶杀、虚伪欺骗,叛逆性人格受到推崇,教育者受到了丑化。由于大学生辨别能力不强,大众媒体中的错误导向导致了学生的思想混乱,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舆论的支持。

(四)学校教育因素

首先,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也是导致大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之一。其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也比较容易被他们所接受,而教师思想显得相对比较保守,观念比较陈旧,从而出现师生在面对同一问题和现象时产生分歧,甚至引发师生之间的冲突、矛盾。此外,教师言行不一,做事不果断,对待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工作能力低等一系列问题也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不信任感,甚至反感,从而引起逆反心理的产生。

二、怎样消除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应对策略

(一)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首先,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多层次、多渠道地弘扬主旋律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政治意识与现实社会发展相协调,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次,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及时为他们排解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同时,大学生需要向教育者寻求帮助,多与教育者沟通交流,尽快纠正错误,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和危害。

(二)改变不良家庭教养方式

大学生对独立性的要求很强烈,这是他们走向成熟的表现之一,家长应充分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引导他们建立起正确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评价体系,帮助他们早日完成社会化,成长为一名真正独立的社会成员。这样,不仅消除了他们原本因为对独立性的追求而带来的逆反心理!而且通过对他们独立性的尊重和满足达到了同样的教育目的,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早日走向成熟。

(三)优化不良社会环境

第一,加强宣传工作,在全社会树立尊师重教的风气,引导全社会关心青少年的成长,自觉地为优化社会环境做出积极努力。第二,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使三方面的教育目标一致,教育行为一致,从而形成合力,提高教育实效。第三,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健全文化市场法规,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整顿,严厉取缔和控制不利于大学生成长的书刊、音像和文化经营形式。

(四)提高教育者的素质

作为大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与引导者,教育者本身就是一个形象化、人格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业务理论和职业道德修养。第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和渊博的学识;第二,要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不断提高心理分析能力;第三,还要讲究语言艺术,提高启发诱导能力。此外,要善于总结、勤于交流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积累经验,掌握足够技巧,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

总之,只要教育者能准确地抓住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心理变化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能预防和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之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徐义武.成人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院学报,2006,(03).

[2]罗永忠.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生的逆反心理[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04).

[3]刘松.成人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及应对[J].中国成人教育,2002,(04).

[4]苏佳斌,董治宇,陈高文,宋杨.逆反心理现象与对策[J].2001,(04).

[5]谭志茂.试析当代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J].咸宁师专学报,2000,(05).

[6]曹维荃.试论成人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教学对策[J].职大学报,1997,(03).

[7]方丽英.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07).

[8]田丰.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与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06).

[9]王昊大学生逆反心理分析与防治[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4,(04).

[10]张燕.青少年逆反心理及其疏导[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11]潘成蓉,王艳.大学生逆反心理成因及其解决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社会科学版).

[12]朱宏.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及对策[J].心理学探新,1991,(01).

[13]张潭.大学生逆反心理现象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