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会计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潘序伦先生认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会计工作能不能做好,也是提高会计人员政治和技术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认为会计职业道德方面应有的修养,首当其冲的是“守信”。1927年1月,潘序伦先生开设“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次年取“民无信不立”之意更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后来创办的的以编辑发行会计图书、会计账册为主要业务的会计图书用品社也以“立信”命名,以“立信”冠名的各类学校更是培养出了大量会计人才,遍布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关于“信”在会计事业中的重要性,潘序伦先生曾于1940年进行过论述,“信为吾人立身之要件,尤为吾会计从业人员之要件,设稍于信字有亏,则不仅本人名裂,亦将贻害社会。故凡会计员必先养成其会计的人格,所谓会计的人格,即可以信之一字概括之。”“立信”不仅是潘序伦先生会计事业的“字号”或“商号”,更是终生坚守的教育理念。潘序伦先生在发展立信会计事业的过程中,更是形成了“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的立信会计学校24字校训,涵义丰富,沿用至今,成为立信办学的最大特色。潘序伦先生不仅提倡从事财会工作者应当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讲老实话,始终坚持真理, 实事求是的精神。对自己也是如此要求,他在1980年代回顾自己职业生涯时说,自己“过去是为个人的‘立信事业’而奋斗,现在则要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应该做到“忠诚老实,毋忘立信”。而这一原则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不仅没有过时之感,反而显得尤为珍贵。
篇2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但要求其理论知识扎实,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议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课程设置,加大实验课程的比重,会计专业的学习如果只学理论知识,或者实验比重较少,则形成纸上谈兵的状况,学生无法领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结果书本上的知识明白了,但真正的动手技能却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势必无法适应未来的工作要求。为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可开设如《出纳实务实验》、《会计综合模拟实验》、《税法实验》等课程,另外《会计基本技能》也是一门很重要的实践课程。即加强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
(2)建立会计综合模拟手工实验与上机实验相结合的双重模拟实验方案:即采用一套统一的基础数据进行。其中手工实验是理论知识与实务结合的第一步,只有掌握了手工实验的操作流程,才能真正体会到会计工作从原始凭证到财务报告的整个操作流程。在完成手工实验的基础上,选择先进的商业化程度较高的财务软件(如用友ERP软件、SAP软件等),将手工模拟实验资料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手工操作与上机实验操作的异同。
(3)设立校外实习基地:设立校外实习基地,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在实习基地,学生将真正走进企业,真正体会实务的操作细节,为将来踏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目前有的学校校外实习基地不少,但形同虑设,没能真正的让学生走出去,这样实际为资源的浪费。我们应加大校外实习基地的开发与利用,有计划地让学生走进实习基地,真正能够学习到实务的操作技能。
(4)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课要做为“精讲多练”,首先由授课教师告知本次实验课应掌握的内容,然后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讲解完毕,由学生动手操作,这时教师应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并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如遇到大家普遍出错的地方则统一讲解,然后学生再练习,直至学生将本次课需掌握的知识点能够熟练操作。另外可以将学生分组,分角色进行制单、记账、复核等的操作,并采轮岗制度,让学生在不同的会计岗位得到锻炼和提升。
3.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企业根据其对未来不同规格人才需求的情况,与有关学校签订培养协议(订单),然后由学校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要求进行培养,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另外也可以采用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
4.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将专业技术职称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纳入培养计划
我国对会计人才的评价实行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考试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行的“双轨制”。如将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考试与职业资格证书纳入高校培养计划,一方面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此建议对通过不同级别考试的学生给予相应学分或其他物质奖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劲头,并为学生的就业铺平道路。
5.引进双师型人才
会计专业具有注重实务操作能力的特点,要求从事教学的老师应具有实务工作经验,只有这样在讲授理论课时才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相结合进行讲解,特别是实验课的授课更需要有工作经验的老师进行指导。但目前大多数院校的情况是欠缺“双师型”教师,导致在授课的过程很难将实务中遇到的问题及操作的方法讲给学生,因此各高校应加大引进“双师”型人才的力度,以保证教学质量。
6.重视提高在职教师的实务操作水平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专业实验软件培训,新入职的教师需进行所有专业实验软件的培训,如《出纳实务实验》、《基础会计实验》、《会计综合模拟实验》、《税法实验》、《审计实验》等。培训结束进行考试,只有考试合格的教师才具有讲授实验课的资格。
(2)要求新教师听有经验的老教师的实验课,执行“青蓝工程”计划,即由老教师带新教师,以及严格新教师听课制度,新教师在听课的过程直接学习有经验老教师的授课方法、过程监控等优点,提高授课水平。
(3)鼓励在职教师利用节假日走入企业,为了提高实务操作技能,鼓励教师利用节假日走入企业,只有亲身经历企业财务相关业务才能真正学习到实务操作的技能。只有自身专业技能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7.加强应用型会计专业教材的编写
教材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教材及教材建设对高校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培养模式相对应的教材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保证,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由于历史原因,在财经类教材的出版方面,相关出版社出版研究型或高职高专、中等职业等层次的教材较多,而在应用技术型教材出版上比较欠缺,虽然近年来也出版了一些财经方面的教材,但总体上缺乏权威性、普适性、实用性、创新性的财经类应用技术型教材。由于目前应用技术型教材种类和数量匮乏或质量欠佳,使得应用技术型会计专业的学习不得不没用传统研究型教材。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有实务工作经验及授课经验的老师及专家加强应用型会计专业教材的编写,以保证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篇3
尽管很多学生在课后都能对教材中的各种习题做解答,但是在进入会计技能实训环节后,无论是手工做账训练还是计算机做账训练,学生按照会计核算程序识别经济业务和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往往很差,很多学生在实训末期,不能独立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这两张最基本的财务报表,更不用说编制现金流量表。近年来,外购的仿真教学软件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大大增强了会计实践教学的职业性和仿真程度,但许多仿真教学软件的内容设计或过于复杂,或脱离实际,或业务形式单一,再加上高职学生普遍对会计准则缺乏深入的理解,很难将理论知识和经济活动实践很好的联系在一起,缺乏用会计语言和方法将现实经济生活中形形的经济业务信息加工成会计信息的能力。有的学生学了三年会计,毕业时大脑一片空白,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学校学了些什么。招聘会上,面对用人单位提出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显得极其不自信,根本就谈不上“零距离”上岗。这些现象充分说明高职学生对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效果越来越难以达到教师期望,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距越来越大,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1.2教师方面
1.2.1教师的应用能力缺乏,设备利用率不高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已经建立了会计专业的实训室,但真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会计实训教学主要局限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训练方面,而大量的涉及会计学原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方面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该机财务会计等),教师还是习惯在传统的教室里进行。究其原因之一是教师的教学改革还没有与现代教育技术很好的融合起来。教师对先进的现代教育设备不能充分地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资源的浪费。
1.2.2教学方法单一,仅局限于多媒体设施
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都积极建设配备多媒体教室,但是70%的会计专业教师在对多媒体设施的运用只停留在幻灯片放映的水平上,而会计教学所强调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却没有很好实施。有的学校从教育软件开发商处购买了若干项仿真模拟会计教学软件,但是许多会计教师还是不习惯或不愿意将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训软件的训练设计相融合,以充分利用会计仿真教学软件上课,导致仿真会计教学软件被闲置。
1.2.3教学模式陈旧,依然沿用知识点灌输教学
虽然很多老师都认可对会计专业学生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大部分教师早已经习惯了在课堂上通过粉笔黑板灌输如何做会计分录,而学生既没有对经济业务活动的感性认知,更谈不上真实的社会实践经历,无论教师怎样将会计实务讲得滔滔不绝,而学生掌握会计技能的情况很难尽如人意。比如基础会计教师一般都在课堂上讲过“月末要在调节未达账项,检查记账差错的基础上,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知识,但笔者调查发现许多高职学生虽然学了三年会计类课程,从来没有在教材上见过真实(或仿真)的银行存款对账单是什么样子,学生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后,如果单位没有安排老财务人员辅导依然无法独立完成该项会计业务。这说明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运用下,高职学生其实很难快速掌握诸如此类的基本会计技能。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滞后的原因分析
2.1现代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财务会计工作成果是财务报表,而财务报表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对于一个普通企业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信息,企业普遍对保护商业机密和财会信息的安全性有较高的敏感度,使得会计专业学生的校外实习的瓶颈问题难以解决,能够接纳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单位少、岗位少,即校外会计岗位实习很难满足会计技能训练要求。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大都把精力放在抓校内会计模拟实训上,支撑校内会计模拟实训的基础是充足的对口的资金投入。经调研发现,现代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外部原因之一。有些学校因为资金短缺,不能及时更新教育设施,导致学生校内会计模拟实训开课率较低,最终直接影响了这个学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
2.2对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管理模式
滞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情况还取决于学校的管理是否得当。很多高职院校都普遍存在对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管理很不重视的问题。从宏观上来讲,我国发展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的高职教育时间不长,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在教学中的应用刚刚起步,很多方面都还不太成熟,建设进展也非常缓慢;从微观上来讲,学校没有对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对设施的专门管理,也是导致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迟缓的原因。如许多学校为节省培训经费,大都是依靠现有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兼职对现代技术设备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与专业课教师的具体教学组织工作难以很好衔接,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的积极性。
2.3缺乏有效的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
因为培训和考核都是相辅相成的,从来就没有无考核的培训,也没有无培训的考核。很多高职院校对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既没有建立起关于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会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考核评价体系,也没有建立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对学生会计技能实训成绩的评价体系。在调研“影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的主要困难”这一问题时,有52%的教师认为“缺乏相应的推动和鼓励机制”。这就导致教师对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问题上“懒于应对”或“得过且过”。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高职会计教学效果的途径
3.1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要利用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这就需要增加对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硬件和软件的资金投入。所谓硬件设施,就是指学校的校园网络系统、教学软件的开发系统以及还有其他各种培训系统、应用系统和信息的存储系统。而软件设施就是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和它的应用软件或者教育技术方法等等。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很多学校只注重于硬件设施,而忽视了软件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所以,我们必须要增加资金的投入,用以加强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率。
3.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
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下,应当让会计教师在吸收最新的会计职业教育理论成果的同时,还拥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和最新的计算机操作知识,能够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自主开发新型的教学模式。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就需要有计划的对会计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第一,学校可专门设立教师计算机培训中心,有针对性的承担专业课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第二,组建一个高层的教授咨询团来解答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三,定期举办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会计专业课公开观摩活动。在对教师的培训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重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3.3建立和完善考评机制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
对于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情况还缺乏考核制度和管理办法,教师往往只重视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更新,而忽视了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因此,对于高职会计专业而言,制定一套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会计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管理考核体系尤为重要。有了科学的评价体系,便于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也便于对管理者的服务水平进行考核和督促。如利用评价体系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进行考核,还可以对会计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定期评选出优秀的会计教师来做榜样,鼓励其他教师积极开发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对学生会计技能的培养;还可以积极开展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竞赛,评选出师生相对公认的会计教学模式,以激励引导其他老师。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管理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会计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如学校需要购置多少先进的现代技术硬件设备,这些设备能不能在会计教学中顺利的高频率使用,应当是管理者的核心工作之一。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应当围绕这一核心而设计,以促进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篇4
(二)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高职会计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高职会计教育中,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在素质教育推广的过程中,其要求高职会计教育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会计知识,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自行去探究相关会计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除此之外,素质教育下的高职会计教育,还应当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缩短学生日后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的适应时间,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观念
新时期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当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会计能力,从而使自己能够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高职会计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了解终身教育的重要性。为此,教师应当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来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为高职会计教育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终身学习应当从两个方面来实施,一个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另一个则是继续教育。
篇5
一、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会计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会计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一系列的走访和调查,同时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相关数据,将其现状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具体内容如下所述:(一)高等院校会计教育总体师资力量相对较弱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会计教育的总体情况进行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院校的任职教师的基本情况都是从专业的会计院校毕业之后直接到学校去进行任教,这类教师虽然理论知识相对比较丰富,但是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其所能传授给学生的只有一些理论上的内容,对于具体的实际操作部分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有效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现阶段很多高等院校开始聘请一些社会上资历丰富的会计从业人员去为学生讲解会计实践方面的知识,但是由于其常年从事实践的会计工作,对于理论知识方面相对比较薄弱,二者无法进行有效的中和,导致其整体师资力量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1]。除此之外,本文通过调查研究还发现,许多专业院校在会计学习过程中往往将“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作为判定教师能力的主要依据,因此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获得有能力的教师。(二)高等院校会计教育方式传统、单一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在我国的全面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单一的“理论型”人才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对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虽然长久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的改革进程一直在进行之中,但是由于传统模式的根深蒂固,其整体改革脚步相对较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将其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分数和理论知识的考核方面,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发以及实践性的培养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对于尊重学生个性特点方面做的也很不到位,导致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始终处在一种被动的地位上,学习效果不是很好[2]。
二、对于高等院校会计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分析
本文结合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会计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会计人才的实际需要,同时参考大量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案例,将其师资队伍的建设思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为了有效提升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教师的师资力量,彻底转变传统模式下教师的“单一型”标准,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制定现代化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要求会计专业的任职教师不仅要在理论知识上满足相应的教学需要,还需要其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岗位工作经验,具体来说,每一位会计专业的任职教师首先需要有高等院校的教师资格证书;其次还需要有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3];第三,教师需要有一定的岗位工作经验,同时具备一定的财务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二)不断优化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为了进一步提升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水平,相关教育部门还可以通过引进各方面经验丰富的专业会计人员到学校进行任职,将其在会计学习和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传授给学生,同时为学生们的学习答疑解惑。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在引进兼职教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好相应的比例,很多兼职教师并没有教师的从业经验,因此其教学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很好的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因此切忌过量引进而给专职教师和教学活动所造成的困扰[4]。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会计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分别从其发展的现状及对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相关建议进行阐述,希望能对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未来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会计人才。
作者:庄晓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星.基于CIPP模型的广西高等医学院校订单式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评价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
篇6
传授基本理论,突出实践操作,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是高职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但是,传统的会计教学更多的强调课堂教学,把大量的课时分配在理论学习上,从而导致职业能力培养的忽视。随着高职教育的深入改革发展,很多高职院校也在会计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改革,但基于种种原因,依然造成会计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未能达到较好的平衡,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没有实质开展,本位教育思想突出。
(一)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
一方面,学校的积极主动性不够,校企合作在当前高职院校中表现为内容较笼统,形式较单一,目的性不明确,仅仅停留在为签订协议而签订协议,所签协议内容也多是一些松散式可操作性不强的东西,不少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更多的是出于应付教学质量水平评估、学校办学升格和行业主管部门检查之需诸如此类的目的,与教育教学需要挂钩,为更好地实现办学培养目标相结合,开展实质性校企合作的现象比较少。另一方面,企业认为校企合作会增加企业负担,不太愿意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学校也没有认真思考给企业提供更多实惠和帮助,校企合作仅仅是校方单方需求,没有形成校企双向互动,导致合作仅仅停留在表层,很难向纵深发展。授课教师本身很多也是从学校毕业就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岗位,缺乏实践锻炼经验,在工作中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也没有时间和计划参与企业会计工作实践,更谈不上会计理论与工作实践的科研创新,导致教学科研的开展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不够突出到位
顺应时代竞争发展需要,现代企业普遍要求会计人员在提高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语言表达与沟通协调能力,能够较好地处理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单位与外部相关行政业务部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经济关系,诸如如何做好与工商、税务、审计、财政等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一些行业企业或上市公司,还要注意与行业监管、证券监管等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这些都关系到企业会计工作的是否有效开展,是否能给企业建立更好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显得至关重要。许多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并未引起这方面的重视。普遍高职院校往往认为,学校的职业教育突出抓好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与提高,是学校的主体教育教学目标与方向,学生的组织协调、职业应变能力,有待其步入社会后各自的打拼与磨炼,往往忽视了校内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全面教育与养成。这就导致我们的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步入社会时,不能具被良好的职业心理,社会交往能力欠缺,也未能掌握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和业务应变能力,很难尽快融入激烈竞争的社会大家庭。
(三)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大部分行业企业认为,现在的高职会计毕业生不能较好地实现从学校到社会角色的自然转变,即不能即插即用,往往还需要经过企业的一定培养或老会计领路才能上岗,这是一种趋于较普遍的现象。这就让人感到学校的培养教育成果,与社会行业企业的认同标准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方法,达不到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知识技能需求。因此,高职会计教育应注重突出高职层次的实践能力及会计技能的培养,理论不求高精深,讲求适度够用即可,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普遍接受能力以及其将来所从事的职业需要出发,找准培养目标定位来设计知识技能的教学内容,对有助于今后工作实践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能,应作为教学内容重点抓实抓好,着重基本业务处理的讲授,高职会计教育的理论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学会日常会计业务处理,能够应对大部分行业企业基本日常会计工作需要,达到初级会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引导其向更高层次水平发展。
(四)对职教链条延伸不够,本位教育思想突出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两大渠道,一是高中学生参加高考进入高职院校,二是中职会计专业学生通过中职推优或高职单招考试进入高职院校。这两类学生存在一个本质的区别,即已具备一定的专业教育和不具备专业教育的区别。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设置上都缺乏考虑生源情况而作相应调整,造成专业课程设置重复等不合理现象。对“中高本”教育培养模式没有明显的差异与区别,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大都是以自身办学为主,走出去参与跨区域联合办学的思想和理念尚未形成,无法吸收别人的好经验好做法,教学改革不够深入。
三、跨界视野下高职会计教育的思路
高职会计教育引入跨界思维,目的是为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出有质量受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要用科学的理念、先进的方法、开阔的视野去完善、规划、设计现代高职会计教育教学体系,全方位、宽视野的培养高职会计人才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教育与职业的无缝对接。
(一)开展行业领域横向跨界,扎实师生理论实践水平
一是抓好学生的教育培养,让学生在掌握课本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开展一些与课本章节相配套的实验实训,如模拟手工制单、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再与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合作,利用寒暑假、专周实训、毕业顶岗实训,分层次分内容的巩固完善所学专业知识,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实现学习和工作“零距离”培养,学生毕业时能够做到即插即用、独立上岗。二是突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多层面鼓励和支持教师在搞好平时教学科研的同时,一方面要注重与时俱进,专业知识和教学内容及时吐故纳新,要积极参加高职教育教师国培、省培和相关专业业务培训,利用寒暑假到合作企业参加顶岗实训锻炼,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兼职,扩大社会交往、学术交流和专业实践训练,促进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水平,教师要经常关注本行业企业发展和专业前沿动态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诸如QQ微信等现代联系方式,加强与应往届毕业生的沟通交流,注重毕业生实习实践指导,把与就业紧密相关的东西及时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另一方面,要主动利用专业知识服务行业企业,主动承接行业企业科研项目,做到教学与科研并举,理论与实践相长,再一方面,要帮助企业兼职教师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大多数从企业聘请过来的专业人员,虽然在技术上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技术,但不懂教学不知道怎样把他们的技术优势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这就需要校内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随堂听课和教学交流,缩短教学差距。三是要注重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首先在突出企业为师生加强实践技能培养锻炼的同时,更应让合作企业得到相应的实惠,否则会让企业一方感觉到校企合作是一种负担,这种合作就很难有持久性,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会计专业人才智力优势,从破解融资困境、节约成本支出、提高经营效益、化解不良资产债务、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等方面为企业做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让企业离不开你,校企合作才有生命力,其次,要加强合作企业的广度开发,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要不断适应和满足不同时期行业企业发展的人才需要,让师生更多地学习涉猎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有利于更加全面系统的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业务处理能力,毕业生也能进入更宽泛的行业领域任职。
(二)开展教育层次纵向跨界,延伸完善职业教育链条
一是要在满足高职教育会计职业就业培养的同时,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积极争取参加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技术技能水平;二是要做好“中高本”职业教育衔接,通过单招考试、中职推优、专升本等方法和手段,让一些优秀的中高职学生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一方面提升了会计专业人才素质,另一方面又增加了高职和技术本科生源,还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三是或者组建职教集团或职教联盟,融通“中高本”一体的综合职业教育体系,把高职教育作为中职教育和应用本科的纽带和桥梁,形成完整的职业教育链条,培育不同层次会计专业专门人才。
(三)开展地域跨界,培养国际视野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外资企业和跨国跨境企业的不断增加,市场经济下商品流通日趋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趋势日益加大,会计教育也应该更加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体系和理念,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学资源,推动自身教学改革,主动与相关专业建立联系,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会计人才。目前,有不少高职院校开始尝试性的与澳大利亚、欧洲、美国和台湾地区的一些高职院校联合办学,目的就是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办学理念,开展会计专业合作办学,培养能满足国内外企业就业和出国深造多样化需求,掌握相关国际会计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初步具备全球财经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会计人才。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高职院校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
(四)开展学科跨界,丰富专业内涵
良好的跨文化跨学科沟通能力,对于高职学生会计教育至关重要,这也是区别于传统会计教育最鲜明的特点,我们要大力提倡跨学科营养、跨领域吸收、多角度渗透。一是在职业技能课程设置上,以会计主干必修课程为主,同时还要兼顾从业职业的需要,相应增加商业统计、金融概论、经济法律、纳税实务、税收筹划、公司理财、保险学等相近学科课程设置,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还应增加一些国际会计所具备的相关课程知识教育,不断丰富学生专业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在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上,要在突出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与职业素养相关的德育课程,和跨行业跨文化的交际礼仪、商务公关等与职业发展相关课程,以综合平衡学生跨专业素养,促进提高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二是在教师的安排设置上,要突出跨界特色,政府、社会、企业、学校育人人才的多元构成,在抓好校内专业师资队伍素质提高的基础上,要积极主动聘请行业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拔尖人才参与教学,专兼教师并举,校企分段培养,跨校联合协作。用校内的专业理论研究与校外的实践技术管理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职工培训计划并举,学生学习得益多师,教学资源与企业实践平台充分共享。三是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管理上,也要做到大家参与,齐抓共管,推行多元化管理制度。在继续保持高职院校原有的辅导员制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推行班主任制、导师制,甚至导生制。辅导员以专业为单位,由专职辅导员担任,管理的学生和班级数较多,主要从思政方面开展工作;班主任以班级为单位,可由专业任课教师担任,主要掌握目标班级学生学习动态的引导与管理,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导师可以宿舍为单位,由院系行政管理干部担任,主要从多角度了解掌握学生在校的学习、思想、生活、起居等方面的动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授予他们为人处世之道,梳理思想困惑,解决实际问题等;导生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素质好、技能强、学有余力的同学担任,主要是辅助任课教师答疑解惑,参与技能实训辅导,互帮互助,相互促进,帮助别人,提高自己。通过多层次多角色师生的参与教育管理,让学生明白、掌握和丰富学习方法和处世经验,扎实专业,练就本领,融入社会,深化内涵。
篇7
2.1吸引更好的生源
目前,我国会计职业教育招生的生源普遍不好,主要是由于人们对会计职业教育的重视不够,同时,学习对会计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实质上,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教育形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存在很大的不足。教育行业一般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进修教育等等,然而,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促进我国就业的重大保证。现在,很多不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员选择在培训机构中接受职业教育,从而培养出能够满足我国发展的专业型人才。为了解决我国会计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吸引更好的生源,从而从源头提高教学质量。
2.2提高教员素质
我国职业教育的师资的学历还比较高,一般可以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但是,很多职业教育的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因而无法完成将课程与实际相结合的要求,从而无法较好地完成教学的任务。因此,职业教育院校在招聘师资人员的时候,应该招聘一些具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以保证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够深入到实际生活当中。
2.3改革讲课的常规模式
目前,我国会计职业教育的会计课程相对来说比较多,内容也比较多,然而,常规的教学方式是完全由教师讲授。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仅容易使教师感到疲劳,还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会计职业教育院校采取措施改革常规的教学模式,将会计教学的内容分为不同的板块,然后让教师选择自己擅长的板块进行循环教学,从而提高会计教学的质量。
2.4改革会计职称考试模式
从而会计行业的职称考试很多,主要包括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考试等等。自从实行会计职称考试以来,通过会计职称考试挖掘了大量的会计人才,进而提高了我国从事会计工作人才的质量。但是,现在我国会计职称考试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指现代的会计职业考试过多的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际。同时,会计职称考试理论性很强,并且难度较大,与实际会计操作技能相关的考题很少,因而通过会计职称考试而进入会计行业的工作人员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因此,注册会计职称考试模式需要进行改革,尽量增加与会计实际操作有关的内容。
篇8
这就要求我们在会计职业道德方面加大力度,建立一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一、我国目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重动手操作;而轻思想建设,轻道德建设的误区。会计专业更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如做会计账表,手工技能是培养的重点,学生在会计方面的业务水平提高了,但是职业道德水平教育却没有随之提高。有的学校并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学生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很容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误入歧途。
从社会这个大课堂来说,由于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内容全面、操作性强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人员履行会计职业道德义务,会计人员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很容易掉以轻心,将职业道德抛之脑后,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些会计人员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不顾职业操守,利用专业优势,铤而走险,大肆造假。
会计人员的工作缺乏独立性。会计人员需要依附于企业而生存。在单位上会计人员需服从领导,并按领导的指示来完成工作,这种地位上的从属性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会计职责的履行。目前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有些企业仍然存在两套帐的做法,会计人员根据不的同会计信息做出不同的会计报表的。这些都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
二、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主要体现在通过外在各种各学习途径形成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学校或其他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学习,形成的道德观念,这主要是来自于外部,通过学习,有的人形成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养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有的人虽学但不一定能接受,并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其次,是在工作过程中受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可能会自我约束,接受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通过自我学习,调整,从而一步一步的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并终生接受它的指导。
对于会计工作人员来说,不管是通过外在学习,或是通过内部的自我调整,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指导自己的工作,实现以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目标。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学校方面,应该在专业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加大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他们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以及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质。同时也要加强会计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重视言传身教。老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都要给学生灌输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坚持原则这些优良的职业道德品质,使这些未来的会计从业人员在上岗之前就能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从一开始就应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约束和调整,不断提高自身觉悟和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从业观念, 把履行会计职责转变为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业准则。实事求是,依法提供会计信息。
社会大课堂方面,加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一定手段和方式系统地传播、阐释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营造浓烈的舆论氛围,要让人们认识到,诚信是重要的并且有益的,诚信是必然趋势。 健全监督机制,建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加强司法和政府监管力度,发挥法律和行政力量。要通过监督和检查、督促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另外,通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但是不要让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流于形式。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和诚信教育,改进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一方面要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课文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对在岗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注重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并重,使会计从业者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缺失的行为做造成的危害性,在工作岗位上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
总之,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当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措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涉及多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会计改革不断深入,会计行业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讲求会计诚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因此加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9
(一)促进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对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了清晰的界定:“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由以上可以看出中职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都为“技术技能人才”,这为中职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基础。中高职业院校要树立统一的教育发展理念,将中高职教育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改革和规划。中职和高职分别定位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的需求,以中职和高职的内在联系为准绳,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深化,认识到两者的共同之处和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制定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
篇10
1.拓宽了会计人才的就业规划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建设,也在原来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提升。而会计人才的就业规划也应该有一定的拓展,在全球化视角下,会计教育具有更深的知识面和更广的人群涉及面,这就意味着,会计人才得到了全世界范围的广泛需求,在后阶段的发展中,应该落实好规模的扩大以及制度的完善。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全球化视角使得会计人才在就业规划时,能够有更加广泛的选择,不仅可以选择专业区域,还可以根据实际的地域,而做相应的国内外抉择。将使得人们的日常就业,得到了充实的拓展与完善。
2.增进了国际间会计知识的交流
从现阶段会计发展情况来看,国际金融会计知识处于较低端的状态,这就意味着,在后期会计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凭借全球化视角,可以进一步增进国际间会计知识交流,使得会计教育的内容和核心内涵,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从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全球化视角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能够应对国际间的会计知识,作出内容的完善以及内涵的提升。内容方面,主要是通过新的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作出一定的改革和完善;而内涵方面,则是凭借社会主义来吃资本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应问题,而形成的变革和改动。
3.推动了会计教育的制度完善
众所周知,会计教育制度将直接影响到财务审计的最终结果,对于企业的绩效评估,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视角下,会计教育的相关制度具有较高的意义,不仅是会计行业内部的制度,对于会计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机制,也受到全球化发展的影响,而形成了愈加完善的趋势。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基于全球化视角,会计教育的相关制度已经开始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做出了一定的变化和改革,在不断的创新化作用下,高校会计教育的相关制度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
三、后阶段会计教育的对策
1.营造国际会计交流平台
为了保证全球化经济发展,能够真正作用于高校的会计教育,就应该努力结合现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营造合适的国际会计交流平台,使得师生之间的信息交互,能够从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扩展。对于国际会计交流平台的应用,师生双方都应该共同的努力。一方面,作为国际会计的教育者,应该积极在国际会计交流平台上,展开自己的学术讨论,通过与其他教育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保证自身的学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作为国际会计的受教育者,相关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积极考虑到会计对自身就业的重要性,从而凭借合理化的会计交流平台,与教师及其他学生做有效沟通与理解,保证自身的学习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大幅度提升。
篇11
针对目前我国会计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会计教育理念、专业教育体系等来探讨会计专业课程设计以及教育方法,从而有效保障改革后会计教育教学能够满足当前会计人才培养需求。
1.关于会计教育目标的树立分析笔者认为当前会计教育应选择分层次方法而进行树立不同的会计教育目标,这不仅与西方先进国家会计教育目标保持一致,而且使得不同教育目标培养的学生均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从而有效提高本校教育水平以及教学质量。
2.关于会计教育课程的设计分析在对会计教育课程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了解跨级课程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例如: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然后针对不同专业需求而科学的整合其他相关教学内容,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来会计工作人员除了具备一定专业技能水平,而且还需呀具备一定相关技术技能,从而使其全面发展而更好地投入会计工作活动中。
3.关于会计教育方法的改革以及有效对策分析传统的会计教育教学活动中,主要由教学教师讲授专业知识为主,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不利于培养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教学教师需要结合当前素质教育政策实施初衷目的来进行教学活动中,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并且积极引进当代科学技术产品以及网络技术等教学资源作为教学手段,不仅使得学生们从中获得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有效培养了学生们与专业有关的应用技术能力,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而更好地投身于会计工作活动中。
篇12
(二)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我国高校会计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只关注理论教学,极其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此种问题的原因众多,归结起来首先是高校的教学方式非常单一,高校只重视如何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只重视如何按照学校要求的教学任务按期进行课堂教授以顺利完成教学计划,且近年来高校扩招致使教师的授课量不断加大无暇顾及实践教学;其次就是我国高校教育依然还是应试教育,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获得较高的分数只能硬性的背诵记忆课本的概念定义;再者就是学生很难有实习实践的机会和条件,企业注重的是自身的利润和市场效益根本不愿接受无法胜任工作的大学生进行实习。
(三)教学方法僵化
我国高校会计教育过程中多是以教师的教授为主,教师只能在规定的课堂时间极尽可能的进行讲授,无法充分的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设施,更无从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和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在众多高校上课时教师一言堂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讨论。当打开会计教材每一章节会计作业的问题时都有一个唯一正确已经完成的正确答案;等到考试之时就是让学生将这些答案死记硬背下来即可;此种高校会计教育的方法只能使学生只会和数字打交道,只会处理固定死板的问题,无法适应非确定情况下的问题。
二、我国高校会计教育改革的对策
(一)重塑会计教育目标
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必须要与时代的特点与时俱进,其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过硬专业素质的从业人员。此类素质不仅仅要求学生具备非常丰富的专业知识,亦需要学生掌握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识,比如法律知识、社会知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等,此类知识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从而提高了学生在会计专业中的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过程中高校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不是单一的,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具体需要是不同的,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培养的会计人才要有通用、专业、学术和应用的类别之分,根据社会和企业不同的需求来侧重点的进行会计教育目标教学的制定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会计专业要求有非常强的技术性和管理技能,其中包括很多非常具体的操作方式方法和规范规则,其应用能力必须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才能实现,为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能够快速的胜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故而我国高校会计教育教学环节上必须要注重以下环节,一是要增加实验课,我国高校会计教育要加大对实验课的投入力度,使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与实践操作紧密的结合起来,以真正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加大会计实训的力度,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尽可能从社会企业事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来弥补高校会计教育实际能力缺乏的问题,从而真正的提高学生会计专业学习的实际运用能力。三是保持好稳定的实习基地建设。我国高校应该积极建立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协作关系,保持学生能够稳定长期的在此类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同时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在其中实习锻炼或勤工俭学,不但提高了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带来了相应的经济来源。
(三)会计教学模式改革
高校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我国高校会计教育过程中案例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共同欢迎,案例教学的主要优势首先是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老师填鸭式灌输变成主动投入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在真实的案例教学中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是通过案例教学更加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由于案例教学是与具体的实际事件紧密联系而进行的,学生能够直接的获得很多相关的经验和方法;再者就是案例教学使一个问题的答案多元化,使学生在实际具体的问题面前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提出几个可行性的方案和解释,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比如以分析我国企业成功或失败的教学案例时,采用会计管理的方法来分析企业的固定资产、财务状况和管理水平等都与此密切相关。只有在这样案例教学下培养出的学生才能在当前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篇13
2.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需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养,培训过程中要坚持我国的政治主要方向,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学习认识能力、工作实践能力、自我创新能力。其次我们可以通过继续教育将会计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进行创新,让会计人员熟练掌握会计业务的操作,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最后我们可以通过继续教育培养会计的职业道德,让会计人员更加谦虚谨慎、爱岗敬业、廉洁奉公,以严谨的工作作风面对自己的职业生涯。
3.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能够改变我国会计教育落后状况
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模式需要由知识积累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继续教育的改革需要以制度为主要培训的出发点,从而使教育培训内容不断创新,作为培训部门我们要协调好会计继续教育的现实性与前瞻性之间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及时调整与教育模式转换之间的衔接,我们要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会计培训教育的经验,培养出合格的中高级会计专业人才,提高会计从业人员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二、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企事业单位缺乏对继续教育认识和重视
企事业单位缺乏对会计部门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对提高会计业务水平不够重视,不愿意多投入对会计部门人员的培训学习经费。有的中小民营企业为了为了节约成本,基本不安排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没有将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列入员工职业培训教育计划当中。
2.集中培训和培训内容的问题突出
我国会计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会计人员学历不同他们接受的能力自然存在差异性,在现阶段的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主要采用的培训方式是集中培训,在较短的培训时间内,填鸭式的方法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受教育者,这样的培训方式直接影响继续教育的培训质量。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存在单一性,培训教材不分主次高低,培训对象不分企事业单位,培训范围不分地区,结果培训内容与工作实际情况不符,很难学以致用使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失去学习兴趣,影响继续教育的培训质量。
3.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陈旧,培训形式及考核方式跟不上时代要求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所采用的教材缺乏针对性,现在会计电算化已经基本普及,很多会计从业人员缺乏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了解,影响工作质量。培训教材的陈旧影响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发展,继续教育培训教材要不断改革和完善这样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培养符合科技发展的会计人员。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采用面授的培训形式,虽然这样的形式非常直观,但会计从业人员由于工作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带来了很多不便,有时势必会影响工作。在接受继续教育期间很难始终坚持学习,培训期满后很多学员难以得到真实的收获。目前,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主要的考核采取签到和一份试卷的形式完成考核内容,但由于各种原因课前签到考核形同虚设,甚至有些会计人员不参加培训学习,在考试时抄抄写写,这样的考核毫无意义可言,没有达到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使继续教育更流于形式。
三、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应对策略
1.提高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
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帮助企事业单位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重视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这样才能提高单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提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综合能力
开展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主体是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因此培训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继续教育的培训效果,我们对于培训机构应该采用竞争的方式,利用优胜劣汰的方法选择综合能力强的培训机构,这样才能有效改进师资队伍,提高继续教育的培训质量。
3.开展网络教育培训方式
21世纪网络教育的迅猛发展,在教育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作为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我们应该推行网络教育的培训模式,而且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我们能更加生动的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将枯燥的学习教育模式变得生动起来,这样还能有效节约继续教育的成本。在网络普及的社会中,可以采取多模式、多层次的继续教育方法,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质量。
4.开展会计从业人员征文奖励活动,提高教育培训内容
我们要不定期对会计从业人员开展征文活动,让企业当中的会计管理工作者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谈谈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感受,在参加继续教育的会计从业人员中挑选优秀的人员谈谈培训过程中职业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