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留守儿童心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留守儿童心理论文

篇1

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儿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加人到经济建设的队伍中,这必然导致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论文百事通因此,有关这一群体的教育与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的大多数研究显示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几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并且,在学习成绩、社会交往等方面与非留守儿童有显著差异。桑标、范方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由于其家庭环境的改变形成了以下一些人格特点:一是乐群性低,比较冷淡;二是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意乱,自控能力不强;三是自卑拘谨,冷漠寡言;四是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五是抑郁压抑,忧虑不安;六是冲动任性,自制力差;七是紧张焦虑,心神不安。**和**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总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曾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均差,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卢利亚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很高,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的3100,他们的SCL-90的得分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表现突出的是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惧。目前,大多数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都表明,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堪优,但对于人格对其心理健康究竟有何影响,不同人格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加以思考和研究。因此,本研究以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为基础,探讨不同人格类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希望能通过人格教育来改变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方法

(一)被试

采用整群取样法,在芜湖市某初中进行取样,其中留守儿童80名,男生48名、女生32名。选取非留守儿童8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生36名、女生44名。被试年龄在13一15岁。

(二)程序与工具

采用量表测验法对留守儿童及对照组的人格因素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试,用SPSS11.0进行数据处理。

人格因素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版(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简称EPQ)"实测,该量表是Eysenck于1975年制定的,它是一种自陈量表,包括4个量表:E—内外向;N—神经持质,又称情绪性;P—精神质,又称倔强、讲求实际;L谎造或自身隐蔽。经艾森克等人的因素分析计算,前3个量表代表人格结构的3种维度,它们是彼此独立的,L则是效度量表,代表假托的人格特质,也表现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中国的艾森克测验由陈仲庚等于1981年修订。

心理健康水平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SCL90最原始的版本是由Derogaitis,L.R.在他编制的Hopkins症状清单(HSCL1973)的基础上,于1975年编制而成的。本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此量表使用简便,测查角度全面。它对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适用于测查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统计

数据录人完成后,用SPSS11.0进行方差分析、事后检验等。

三、结果

(一)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人格类型

根据症状自评量表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的测量结果,将SCL-90中10个因子分呈阳性的被试及EPQ中典型精神质和典型神经质的被试人数统计。

(二)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比较按留守儿童以及非留守儿童分类,对其心理健康十个因素作单因素方差分析。

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十个因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

(三)留守儿童的气质类型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对留守儿童的气质类型(由艾森克人格问卷区分)以及心理健康之间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留守儿童的气质类型与其心理健康的十个因素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

(四)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对留守儿童的人格类型(精神质、内外向以及神经质)以及心理健康之间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留守儿童的精神质、内外向与其心理健康的十个因素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神经质人格类型中,焦虑因子对其人格类型产生显著差异(F=3.45,P=0.029)。

篇2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把孩子托给亲属照看,孩子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说话小心翼翼,做事思前想后,怕做错或做不好遭到别人责备。他们内心的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信任。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后,会产生严重的失落心理,觉得自己没有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在一段时间里不爱说话、不愿与人交往,变得自闭、孤僻。

2.情绪失控,容易冲动

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16周岁以下,正处于心智成长的关键时期,却因为长期被隔代抚养或寄养,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引导,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情绪失控和冲动。由于他们没有安全感,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其主要体现为攻击行为。有些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遇到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对他人的管教和批评也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严重者甚至还有暴力倾向。

3.认知偏差,内心迷茫

因长期缺少父母的管教和监督,他们认知能力发展滞后,自我控制能力差,接管他们的亲戚一般只管他们的生活,不管学习。慢慢地,他们失去了学习兴趣,再加上家里无人辅导,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一些儿童会因心灵空虚而盲目地寻找其他精神支柱,如拉帮结派、逃学打架、流连网吧或游戏厅等游乐场所,对未来感到十分迷茫。

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建议

1.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儿童具有需要承认和鼓励的心理,他们喜欢成功,喜欢得到大人的认同和赞扬。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经常鼓励孩子,指导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断地被鼓励和赞扬,孩子自信心就会倍增,从而激发出积极乐观的健康天性。

2.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抗压性差、挫折容忍力低,又输不起,是现代孩子的通病。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长辈又溺爱孩子,所以当孩子遇到一点挫折时,就会感到不知所措,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偏差。孩子的成长,其实需要一些“输”的经验。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体会到“赢”的成就感。所以,教师要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意义与失败的价值,帮助孩子学习面对失败与成功,这些都是他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功课。

篇3

当前的小学教学中,老师会经常遇到难以管教的孩子,这些孩子与其他孩子往往交流不畅,时有口角发生。这是由于这些孩子的监护人对于孩子属于管教,致使他们过度任性,在犯错的时候往往不愿认错,不服管教,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给老师和同学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1.2自卑、自闭、交往能力差

有些留守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的特殊情况的影响,成绩十分不好,长时间的压抑会使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他们往往不爱与人交往,总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心理上自卑,行动上自闭。班级活动中总是自己在一旁,表现低沉。上课时安静低头,课下也不愿和其他学生玩耍,身上缺少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这样一来,自卑的心理就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产生了障碍,使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学习能力大大不如其他学生。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观察每一学生可上可下的表现,对于那些自卑的孩子要多开导、多鼓励,帮助多这些孩子走出自卑,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具有阳光的心理,快乐的童年。

2.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2.1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

由于老一辈的思想落后,儿童教育的不完善、孩子没有好的成长环境。让我们了解到到了这些留守儿童急需父母呵护的关怀和需求。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给予广泛而全面的关注,不仅除了从物质上的帮助,还有精神心理上都应给予我们更多的关爱,学校教师也应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生活学习上的言行举止,多了解倾听他们的心声,多给予他们生活、学习上的帮助以及心理上的疏导与教育。

2.2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定期将家长或者看护人请到学校,指导他们如何管教孩子。让他们转变教育观念,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长辈们要多拿出时间了解孩子、关心孩子,与孩子多多沟通,疏导他们的心理障碍。在平时生活中,要密切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教会家长们学会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去指导教育孩子,使他们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

2.3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心理教育网络

除了校园,孩子生活最久的地方就是家庭了。所以一个良好的蒋婷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家庭环境不好,家长自身的人格不健全,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上的成长,更为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所以,学校要组织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解,切实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为他们讲清儿童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并将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讲叙给他们。

篇4

2.在生活方面

据调查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占12.1%;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占51.8%;单亲和孤儿的占6.2%。这些儿童要么缺乏父爱,要么缺乏母爱,父母亲情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元素,例如,性格会变得孤僻,情感脆弱,自暴自弃,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不想上学,网吧、游戏厅等成为他们宣泄心情,寻找乐趣的地方。而且这些孩子往往性格固执,当长辈和教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他们又往往反抗激烈,甚至用出走、自杀等方式回应。因此,他们的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变异滋生蔓延,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影响学校、影响社会。

3.性格柔弱内向、孤僻自闭,存在自卑心理障碍

因为父母在外打工,没有足够的时间留在孩子的身边,所以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都存在问题,其中,心理问题是值得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由于亲情的缺失,很多留守儿童的性格都很孤僻、偏激,缺乏足够的与人交流的能力,严重影响了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研究证明:留守儿童的性格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的发展方向。一是由于缺乏父母的关注保护而变得敏感、懦弱;另一个方面是缺少父母的管教和约束而变得任性、为所欲为,脾气暴躁。当这些儿童遇到事情后,有的内心充满恐惧,有的靠自己“武力”解决。

二、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采取的对策

1.家庭方面,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还承担着监护人的责任。因此,父母应该尽量避免同时外出打工,错开打工,留下一位在家看护孩子。如果,必须同时外出,最好安排孩子在打工的城市生活、上学。不能只是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满足,父母特别要关注孩子心理的变化和发展,要积极配合学校等相关部门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安全感。在节假日的时候,父母要多和孩子团聚,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要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不能只是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满足。父母特别要关注孩子心理的变化和发展,要积极配合学校等相关部门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安全感。在节假日的时候,父母要多和孩子团聚,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要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2.学校、班主任应了解、关心每一位留守儿童

对学校来说,要为留守儿童建立完整的档案。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详细地记录学生的相关情况,例如学生的姓名、住址、家长姓名,家长联系方式以及工作所在地,监护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并且定时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为了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班主任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家庭情况。为了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和人格的不断升华,学校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篇5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一、前言

校园体育文化能够给学生营造一种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是最能推进校园文化发展的催化剂,对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网上调查显示,截止2014年,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共有119425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5.1%,其中小学87066人,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25.7%,初中32359人,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23.4%。① 可想而知,两年前就已经有这么多的留守儿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现在的留守儿童还会少吗?面对这一数据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关注和帮助这个弱势群体呢?论文主要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运用校园体育文化的优势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学院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和维普网收集大量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给本论文的完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2.2 问卷调查法

对德保县民族中学、泮水中学、德隆初中等几所中小学的学生进行抽样,抽取500名学生填写调查问卷。根据研究内容亲自制定学生调查问卷500份,并亲自对调查问卷进行发放、回收、统计与分析。最后收回问卷494份,回收率为98.8%,其中有效问卷485份,有效率为98.2%。

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收集到的全部有用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2.4 逻辑分析法

将问卷统计处理的数据与文献进行分类对比及分析综合,并结合相关的体育文化理论,总结出观点。2.5 访谈法对德保县民族中学、泮水中学、德隆初中等几所中小学的体育老师进行访谈,了解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情况,收集信息。

三、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1.留守儿童在农村当地存在的普遍性情况

从表1可以得知农村的留守儿童是普遍存在的,一半以上的受调查学生选择了“普遍存在”,达到56.3%,可见随着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庞大。由于缺失父母的关爱,容易造成这些留守儿童心理发育不健全,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给他们的家庭以及整个社会带来许多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常态,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2.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情况

由表2可知,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情况的调查,期末考试的成绩跟当学年期中考试成绩对比有的上升,有的下降,其中有20.9%的学生成绩上升,却有79.2%的学生成绩是下降的,占的比例较大。这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状态令人担忧,大多数留守儿童学生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长期累积就会产生明显的不自信和自卑心理。如果长期产生自卑心理就会严重影响到学习心态,从而导致他们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成绩怎么可能提高呢?相对于成年人,留守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加脆弱,更加需要别人的关心与关注,同时需要别人的认可,只有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他们的心才能全部放到学习上,不然他们的学习成绩只会越来越差。

3.相关农村留守儿童专门工作机构的设置情况

由表3可知,有395人认为没有为留守儿童设置专门的工作机构,占81.4%,而只有32人认为所在农村有专门为留守儿童设置工作机构,只占6.6%。如果专门为留守儿童设置的工作机构过少,则会使留守儿童难以得到社会的关心,总会觉得自己和别人格格不入。为留守儿童专门设置工作机构,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会使留守儿童觉得有家的感觉,觉得无时无刻能得到社会的帮助,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关注着他们。可见,农村留守儿童专门工作机构设置不健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心不够,直接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4.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性格类型调查

从表4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外向型性格的有78人,只占有16.1%,混合型性格的有118人,占24.3%,而内向型却有289人,占59.6%。可见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影响是非常大的。外向型的人经常表现为活泼开朗,热情大方,不拒小节,但是内向型的人感情比较深沉,办事非常小心谨慎。可见内向型的人对于学习和工作都是很不利的,其他同学也会慢慢地疏远这群内向型的留守儿童,长此以往,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就会有很大的落差,严重的可能会封闭自己,不敢也不愿与人沟通。

5.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情况

由表5可知,对体育运动有兴趣的只占17.1%,但是对体育运动根本没兴趣的就占了57.5%。可见现在农村中小学的留守儿童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浓,在校园里缺少体育运动的氛围,勤奋学生不能起到带动懒惰学生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留守儿童养成终身体育理念。

6.对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调查

表6中可以看出,有63.1%的留守儿童在输了比赛后会有自卑心理,而只有8.9%的留守儿童在输了比赛后不会产生自卑心理。我们举行比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团结同学们的友谊,输赢不是比赛的最终目的,但是事与愿违,调查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在输了比赛后会出现自卑心理,这就说明留守儿童的心理比较脆弱,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在面对失败时,心理的承受能力较弱。

7.影响留守儿童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

参加体育运动或集体活动首先能让人快乐,不觉得孤独,还能使人形成一个好的性格,更能提高留守儿童的观察能力并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由表7可知,因为懒惰或者会编很多种理由不去运动,最后没有毅力不能坚持运动的留守儿童占了51.2%,留守儿童一般都是与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自己的兄妹一起生活,爷爷奶奶一般年龄较大,与儿童交流的代沟更深,经常达不到对儿童的监管和教育要求,父母不在家,这些留守儿童容易养成懒散的生活习惯,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和毅力。调查发现,有70.1%的人讨厌参加集体活动,这个比例也对应了上文调查中的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性格都孤僻内向的现状。

8.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喜欢的运动项目情况调查

从表8中可知,在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项目的调查中,男生选择的主要有篮球、乒乓球、跑步、羽毛球、足球,女生选择的项目依次为:跳绳、跑步散步、乒乓球、羽毛球等。这主要是因为农村中小学场地器材的硬件设备不足,并且村级学校除了有少数的水泥篮球场以及几张用砖砌成的乒乓球台外,就没有其他的体育运动场地了,更别说有标准的田径场地。从表中可知,不需要专门场地的项目选择的人较多,比如跑步。但是需要专门场地才能进行的运动选择人数偏少,就连男生最喜爱的篮球也不例外。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充足的场地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

四、校园体育文化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作用

1.校园体育文化能有效调节中小学生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据调查,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在输了比赛后有63.1%的人会产生自卑心理,所以需要通过合适的校园体育文化来调节他们的不良情绪。体育文化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本体作用,留守儿童通过积极地参加体育运动能够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时也能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加强自信心及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心理素质。体育运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调节是最直接、最积极、最容易调控的,所以对于留守儿童更加需要引导和组织他们参加校园体育文化,使自己能够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运动的动力,让他们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不是孤单的,而是生活在一个集体里,能够找到归属感。

2.校园体育文化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目前,很多中小学的体育课都是 “放羊式”的教学,甚至有些学校为了升学率,都取消了高三的体育课,在这种形势下,学校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可以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载体,着力营造人文、科学精神相融合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思想政治状况、宣传舆论氛围、师生文明素质、校园综合治理等方面均呈现出新的气象,促进了教职员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师生员工的团结和深度融合,通过体育文化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校园体育文化能减少孩子因长期独处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诸如开家长会父母不能到场参加、参加文体活动父母不能来现场加油、甚至有可能被同学们认为是没有家教的孩子等原因都使得留守儿童产生一定地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生不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众所周知,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提高,中小学生在不开心或者心理有压力的时候可以选择通过体育运动来进行缓解。

4.校园体育文化能让学生在成绩落后的情况下鼓起信心

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促进人树立信心。体育运动过程本来就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过程,参与者可以从中体会竞争、合作、成功、失败和自信,能够使人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与感悟其中的奥妙。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觉得在比赛失败之后会产生不自信的表现,而他们往往会以消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失败,因此,需要合理利用体育文化激起他们的自信心态,努力去提高自己,使下次比赛能够做的更好,并将这种心态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五、有效发挥校园体育文化对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对策

1.加大招聘体育老师的比例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通过对部分中小学体育师资状况的调查,有53.6%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存在师资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教师是教育之根本,体育老师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水平。调查显示,只有少数的中心小学配备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体育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体育教师比例较小,再加上为了学校实际工作的需要,又有近半数的体育教师还要兼教地理、政治等科目,导致体育老师用于专业教学的时间不够。因此,农村中小学应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引进高水平、高素质体育专业教师;对现有的体育教师加强专业培训和增加他们进修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2要加大支持力度,完善运动场地设施

通过对留守儿童喜欢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情况的调查,有78.5%的学生选择参加对场地要求不高的我项目,如跑步等,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的体育经费严重不足。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不完善,必然影响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必须重视起来,加大资金投入,尽可能完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加强对现有场地器材的维修和更新;尽最大的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活动环境。

3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和交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体育兴趣的调查,有57.5%的留守儿童对体育运动没有兴趣,有很多人都是觉得原有的上课模式陈旧,没有新意,激发不起自身的学习兴趣。因此,面对我国实施的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快乐体育”方向,使体育课在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真正发挥良好作用,将运动与健康有机结合,通过体育运动促进健康,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

4在课内外组织多样化的体育类集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参加体育类集体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同学们的身心发展,增加同学们的凝聚力,体现他们自身的存在价值。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有70.1%的同学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为他们进行人际交流提供平台。众所周知,人际交流不仅是一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所以学校组织多样化的体育类集体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我们组织的集体活动难度不能太大,因为难度太大会伤到他们的自信心,我们需要因人而已。譬如喜欢篮球的就组织篮球比赛,喜欢排球的就组织排球比赛等。这样既可以丰富学校校园文化生活,又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5.学校要加大对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支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活动项目

体育运动项目多种多样。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喜欢的运动项目情况的调查,有19.2%的学生喜欢打篮球,35%的学生喜欢打羽毛球,22.4%的学生喜欢打乒乓球,14.6%的人的人喜欢跑步等。所以在各类运动项目中,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体育项目兴趣不一样。有的喜欢打篮球,但是他的身材很瘦小;有的喜欢排球,但是身高不够高;有的人喜欢跑步,但因身体的某些缺陷而跑不快等现象经常存在。如此以来,就会让他们产生畏惧心理,失去信心,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反应。那么学校就应该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加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构建体育项目体系。根据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需要,体育教师、学者等应共同努力对体育项目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发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项目。

篇6

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儿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加人到经济建设的队伍中,这必然导致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因此,有关这一群体的教育与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的大多数研究显示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几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并且,在学习成绩、社会交往等方面与非留守儿童有显著差异。桑标、范方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由于其家庭环境的改变形成了以下一些人格特点:一是乐群性低,比较冷淡;二是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意乱,自控能力不强;三是自卑拘谨,冷漠寡言;四是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五是抑郁压抑,忧虑不安;六是冲动任性,自制力差;七是紧张焦虑,心神不安[Ci]。黄艳苹和李玲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总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曾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均差,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z]。卢利亚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很高,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的3100,他们的SCL-90的得分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表现突出的是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惧[3]。目前,大多数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都表明,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堪优,但对于人格对其心理健康究竟有何影响,不同人格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加以思考和研究。因此,本研究以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为基础,探讨不同人格类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希望能通过人格教育来改变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方法

(一)被试

采用整群取样法,在芜湖市某初中进行取样,其中留守儿童80名,男生48名、女生32名。选取非留守儿童8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生36名、女生44名。被试年龄在13一15岁。

(二)程序与工具

采用量表测验法对留守儿童及对照组的人格因素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试,用SPSS11. 0进行数据处理。

人格因素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简称EPQ)"实测,该量表是Eysenck于1975年制定的,它是一种自陈量表,包括4个量表:E—内外向;N—神经持质,又称情绪性;P—精神质,又称倔强、讲求实际;L谎造或自身隐蔽。经艾森克等人的因素分析计算,前3个量表代表人格结构的3种维度,它们是彼此独立的,L则是效度量表,代表假托的人格特质,也表现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中国的艾森克测验由陈仲庚等于1981年修订。

心理健康水平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SCL90最原始的版本是由Derogaitis,L. R.在他编制的Hopkins症状清单(HSCL 1973)的基础上,于1975年编制而成的。本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此量表使用简便,测查角度全面。它对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适用于测查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统计

数据录人完成后,用SPSS11. 0进行方差分析、事后检验等。

三、结果

(一)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人格类型

根据症状自评量表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的测量结果,将SCL- 90中10个因子分呈阳性的被试及EPQ中典型精神质和典型神经质的被试人数统计如下(见表1)a

(二)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比较按留守儿童以及非留守儿童分类,对其心理健康十个因素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

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十个因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

(三)留守儿童的气质类型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对留守儿童的气质类型(由艾森克人格问卷区分)以及心理健康之间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留守儿童的气质类型与其心理健康的十个因素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

(四)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对留守儿童的人格类型(精神质、内外向以及神经质)以及心理健康之间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留守儿童的精神质、内外向与其心理健康的十个因素均不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神经质人格类型中,焦虑因子对其人格类型产生显著差异(F=3. 45,P=0. 029)。

四、讨论

本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在SCL- 90的十个因子上,留守儿童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几个因子差异尤为显著。在对留守儿童的人格类型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不显著,即人格类型不能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产生以上结果的原因有:一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影响了家庭功能的完整性,父亲或母亲角色的缺失,影响了留守儿童某些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研究表明,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家庭环境的改变,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及行为问题。另外,有些留守儿童被寄养在亲属或祖父母家里,家庭的环境和家长的态度也会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二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人格类型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不显著,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儿童。从该概念中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是指十六岁以下的儿童。本研究的被试年龄在13-15岁,在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人格还在继续发展之中,这种不稳定的因素无法来预测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另外,人格包括性格和气质两个部分,以往的研究已表明,气质没有好、坏之分。因此,在本研究中没有发现气质类型和人格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也说明了,任何气质类型和人格类型的人群都有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的可能,因此,教师要全面的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日常表现,应根据不同儿童的人格类型来因材施教。

篇7

在以往的许多研究中,留守儿童总是给人整体印象不良的形象,有太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是许多研究无意中忽略了留守儿童是一个整体,有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较为严重,有的学生心理却很健康,跟非留守儿童没有什么两样,过于夸大了留守儿童心理不良的社会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差异,为什么同样的留守环境,有的儿童能够适应的很好,健康的成长,有的就适应不良,形成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这样的追问可以从心理弹性方面入手做些探讨。

尽管研究者们对于心理弹性的定义各有见解,基本都认同心理弹性中的两个重要因子,即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危险性因素,是指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更易受到伤害而得到不良发展结果的心理或环境方面的因素。保护性因素指的是能够帮助个体提升能力、促进良好适应的体质、人格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各种因素或资源,使个体更好的适应环境更健康的成长。

心理弹性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研究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Wright& Masten,2005;席居哲等,2006)。第一阶段,保护性因素发现阶段。从复原力的研究到对困境良好的适应研究最后到保护因子的研究;第二阶段,心理弹性的形成阶段。心理弹性是在个体内在保护因子与外界环境因子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第三个阶段,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此阶段研究的重点由内外保护因子的本身,转而探讨内外保护因子的作用机制。毛俊青通过对文献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似乎重新回归到它的本质,更注重研究在压力和威胁情景下个体的应对和适应过程。

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心理弹性的实证研究较少。已有研究也更多是集中于临床医学方面对病患的弹性心理与重大疾病的关系。或者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弹性研究。马伟娜,桑标等认为,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能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的灵活性,以减轻不理处境对儿童消极影响。

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比例不小,他们的心理弹性又如何,本文主要以其中的留守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了解他们心理弹性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积累资料。

2.研究对象及工具

选取了重庆市范围内三所农村小学的中高年级学生为被试,对其中的留守小学生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0份,有效率93%,男生146人,女生134人。

研究工具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是由胡月琴等人采用访谈法在心理弹性的过程模型理论基础上结合本土情况编制而成。此量表共有27题,主要包括5个维度,分别是:目标关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共有27个项目,其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3―0.85之间。问卷采用5点计分评价。如“完全不符合”记1分。“完全符合”记5分。其中有十二个项目属于反向计分题。

3.研究结果

3.1农村留守小学生心理弹性的性别差异比较

对性别不同的农村留守小学生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如下表。不同性别留守小学生的心理弹性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的心理弹性总分显著高于女生。但在心理弹性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2农村留守小学生心理弹性的年级差异比较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年级的农村留守小学生在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从表中可以得知,不同年级的留守小学生在心理弹性各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讨论

总体上,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心理弹性在年级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从表1结果可以知道,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心理弹性总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心理弹性总分显著高于女生,说明在面对困难与压力时,男生能比女生表现出更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在不利的处境中学会调整自己,加强自己的抗压能力。男生比女生的心理弹性更高也许与家庭教养方式等其他因素有关,在现在这个竞争压力之大的社会中,相对而言,男生会比女生承受更多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父母对自己的过高期望,自己以后养家糊口的能力等)。因此,在孩子的童年阶段,父母会按照社会所赋予的不同角色对男孩女孩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俗话说“穷养儿,富养女”,可能从小就注重对男孩意志力,抗压力的培养,对女孩则会更娇惯一些。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留守儿童 服务模式

【Abstract】Left-behind children due to the lack of affection, brought a lot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such as psychological imbalance, a culture of hunger and thirst, moral anomie. Local university library in hube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r example, can with rich resources of the library and the librarian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help left-behind children,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social progress.

【Key words】Left-behind children Service mode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数量的继续攀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据全国妇联在 2008 年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 5800 万人,其中 14 周岁以下的有 4000 多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 28.29%,平均每 4 个农村儿童中就有 1 个多留守儿童。据黄石市妇联2011年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拥有263万人口的黄石市,儿童有55.2万人,其中留守儿童达8万人,而父母双方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有3.2万人。80%的留守儿童主要靠电话维系与父母的亲情,但一周内能与孩子联系一次的父母还不到1/3。77%的留守儿童想念父母,难以应对亲情关系的断裂和隔膜,15%的留守儿童对父母感到陌生。

留守儿童因为亲情的缺失,这群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引导和教育,o自身的教育、情感、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正是由于缺乏亲情、教育、监管等出现一系列的现象的存在,才产生了留守儿童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心理失衡、文化饥渴、恶习不断等。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对留守儿童进行补偿教育和拓展服务就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为例,探索服务黄石市留守儿童的模式,这不仅关系到黄石市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非常重要的意义。

2.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留守儿童的意义与资源优势

2.1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留守儿童的意义。

2.1.1留守儿童的概念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

2.1.2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留守儿童的意义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涉及到每个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高校图书馆作为国家教育的重要机构,承担着推广文化知识和对社会成员教育的重要责任。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留守儿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馆藏、人才资源优势分析

2.2.1图书馆馆藏丰富,有适合儿童阅读的纸质图书和电子资源

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全校纸质文献总量2014年底数量已达107.5万册。数字资源的内容含量是纸质文献的3-4倍。可以说馆藏非常的丰富。其中也不乏大量的儿童读物和中小学教材及辅导资料。

2.2.2图书馆有专业的服务人员和大量的志愿者

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的老师大部分在图书馆工作了十几年的时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包括图书的分类,图书资料的查找,,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论文的查找及编写等。图书馆还与学校的社团进行合作,这些志愿者对图书馆的工作很感兴趣,也非常愿意从事与图书有关的工作。

3.黄石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分析

3.1缺乏亲情导致心理失衡

留守儿童正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的教育及陪伴会对其的行为有思想及价值观念的引导和帮助。在父母的监督下,留守儿童在性格、心理和社会认知、价值观上就不会产生大的偏离。由于缺乏亲情的引导及陪伴,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往往表现出胆小怕事、自卑消极、自我约束力差等心理失衡的表现。

3.2缺乏教育导致文化饥渴

由于农村的经济水平差,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留守儿童课外能读书的机会很少,接触不到好的读物或者没有机会参加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导致留守儿童强烈的文化饥渴。

3.3缺乏监管导致恶习不断,道德失范

留守儿童在学校中如果有不良恶习,老师无法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个别老师甚至把留守儿童看成问题儿童,时间长了,就导致恶习不断,道德失范。

4.黄石市留守儿童阅读现状调查

4.1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读物欠缺,一般仅限于课本

4.2很多农村的图书室关闭,阅读场地欠缺

4.3农村专业的图书室老师少,阅读指导和监督欠缺

5.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服务留守儿童的模式探索

5.1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5.1.1图书馆馆员和志愿者加强对儿童心理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专业服务技能。

图书馆馆员和志愿者们首先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从宏观上把握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才能更好的提供服务。

5.1.2组织图书馆馆员和志愿者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

从理论上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有所掌握后,还要到留守儿童家里去了解一下现状。

5.1.3开展“一对一”阅读交流,及时沟通、反馈,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正是由于有些留守儿童有胆小自闭等心理问题,大课堂的情况下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图书馆老师或志愿者主动的与留守儿童,组成“一对一”的阅读活动,在亲密的阅读活动中,增进感情,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从而能很好的与之沟通,发现问题也可及时反馈,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5.2建立广泛的多方合作,开展各种趣味读书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文化活动

5.2.1地方图书馆需要重视留守儿童的家人、朋友等社会关系,将这些情感关系引入到图书馆服务中间来,开展各种活动。

图书馆的服务活动是短时间的,留守儿童的家人和朋友才是陪伴他们时间最长的,因此图书馆老师也要做好留守儿童家人的各种培训,教育他们掌握儿童的心理,学会如何对待儿童的问题。

5.2.2地方图书馆要加强与政府管理部门的联系,如教育部门、文化部门等,加强服务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力度,积极推进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出台。

5.3定期对小学图书管理员及孩子监护人培训

5.3.1抽调职业素养较高的馆员到农村中小学工作一段时间,为农村中小学图书室的管理和服务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

5.3.2对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进行儿童心理、儿童监护指南、亲子教育等方面的培训,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5.4在留守儿童所在学校里建立留守儿童文化服务站

5.4.1将留守儿童文化服务站建在留守儿童就读的中小学校图书室,这样不会增加陌生感。

5.4.2创建友好的物理环境,吸引留守儿童到服务站,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们可以围绕“如何推广家庭、地区阅读”这一课题制定了一系列方案,例如建立家庭儿童文库、鼓励父母陪伴孩子读书等。还对如何营造家庭读阅读环境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让孩子知道父母也喜欢读书,读书有益身心健康;二是在孩子所能接触到的地方都放上一本书,即使每天只读一页也要表扬孩子,让他们觉得读书是件有乐趣的事;三是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读书。

5.4.3 在儿童文化服务站里,重点培养服务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

5.5在地方高校图书馆里设立儿童阅览室,以多种形式为留守儿童开放图书馆资源。

5.5.1主动带领留守儿童走进图书馆,办理借书证件。

5.5.2完善硬件建设,以适当的形式开放图书馆电子资源。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要与留守儿童的家人、老师一起协同合作,才能更好的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图书馆一定能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良璧.高校图书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补偿教育与拓展服务[J].图书馆学刊,2013 年第 2 期

[2]O华玮,白雪梅,吴荣霞.Human Library 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可行性[J].图书馆学刊,2012 年第 9 期

[3]郑露.高校图书馆与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素养提升[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 年第6 期

篇9

刻板印象威胁最早由Steele和Aronson提出,他们在实验中发现,让白人和黑人学生同时做一个语词智力测验,一种情况是告诉他们这是一个智力诊断测验,一种情况是没有告诉。结果发现,黑人学生在告知条件下比没有告知条件下做得差,白人学生两种情况下做得差不多。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研究,他们认为是社会文化中广泛流行的“非洲裔儿童没有美洲裔儿童聪明”这样的文化观念,使非洲裔儿童的表现下降。因为非洲裔儿童在测验时担心他们的表现会证实这种观念,还担心别人会用这种观念来看待他,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表现和真实实力的发挥,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刻板印象威胁(stereotypethreat)。也就是说,当被污名的群体(stigmatizedgroup)或者是遭遇低评价的群体(devaluedgroup)处于特定的评价情境时,个体或群体会因情境而激发出与自己团体身份有关的负性刻板印象,进而导致该群体在相关表现上确有明显的消极结果出现。刻板印象威胁一经提出就引起了较大的关注。大量研究发现刻板印象威胁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首先,使被威胁者的行为表现下降,如前面提到的Steele和Aronson的研究,还有研究用与衰老相关的消极词汇激活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发现老年人的即时记忆、延迟记忆的成绩都出现了下降。其次,使被威胁者产生许多不良情绪。研究发现被负性刻板印象威胁的个体身处威胁情境时,个体的焦虑水平显著升高,自我效能感降低,对自己的预期也降低,还会自我设障(self-hadicap)等等。最近还有研究发现,刻板印象威胁具有外溢效应(stereotypethreatspillovereffect),即刻板印象威胁产生的不良影响不仅发生在当时情境下,而且存在长期持续不良影响。这是因为刻板印象威胁导致个体恐惧、信心下降、缺乏斗志等等,从而使个体在其他情境下同样表现出弱势,久而久之,使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降低,所以这种不良影响具有长期性。还有,刻板印象威胁不但对被威胁的内群体产生不良影响,还会对外群体也有不良影响。新近研究发现刻板印象威胁存在双向效应,即对施加威胁一方和遭遇威胁一方都有威胁作用。例如Goff和Steele等人在实验中告知招募到的白人被试,他们将和一个或两个同伴就某一争议性话题展开讨论,结果显示,在分别与黑人讨论种族问题、与白人讨论种族问题以及与黑人讨论其他无关问题的三种条件下,被告知将与黑人讨论种族问题的被试在实验中表现出与讨论同伴更多的空间疏远。也就是被威胁者担心刻板印象威胁发生而出现疏远的同时,施加威胁的个体或群体也因为担心威胁而产生疏远,所以刻板印象威胁对被威胁的内群体和施加威胁的外群体都有影响,使内外群体更加疏离。

三、刻板印象威胁理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启示

从刻板印象威胁理论可以看到,如果公众以“问题”的眼光看留守儿童,不管留守儿童是否有“问题”,都可能使他们真的出现“问题”,而且这种影响具有持续性和跨情境性。而且不但对内群体(留守儿童)有影响,对外群体(与留守儿童经常接触的老师、同学)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使他们感到与留守儿童交往有压力,不知如何交往,有的干脆敬而远之,进而导致和留守儿童产生疏离。所以,一些研究认为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问题行为多、孤独、自卑等等,很有可能一定程度是我们的“问题”眼光审视出来的,是我们一贯的“问题”视角而导致的。基于此,对留守儿童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社会客观、全面看待留守儿童,树立留守儿童积极、正面形象

社会各群体必须改“问题”眼光为“积极”眼光,树立留守儿童积极正面形象。媒体对留守儿童关注和报道时,要多关注和报道一些正面典型,不要以偏概全、一叶障目,只看到负面个体、负面现象,忽略了大量的优秀儿童,忽略了留守儿童许多积极特点。其实留守儿童里面优秀的个体非常多。另外,报道留守儿童问题时要全面客观,不要为了吸引眼球而夸大问题,忽略积极方面。研究者们在对留守儿童进行研究的时候,也要更加客观和全面,多研究多关注留守儿童的积极面,多研究积极的个体,分析为什么有些留守儿童能发展得好,这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更有指导意义。目前对心理韧性研究的重视为留守儿童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积极的视角。

(二)教师要不断提升修养,秉承无偏见信念

教师是直接和留守儿童接触的人,是在儿童心目中有重要地位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个脸色一个眼神都会对儿童产生重要影响。所以,一方面,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受社会观念和舆论的影响,不要受个别案例的影响,要无偏见地看待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国外研究表明:外显的意图和动机能有效干预刻板印象的激活和产生,而且个体的动机越强、社会规范的压力越大,效果越好。故而教师增强意识,时刻提醒自己,就可以避免因不良观念而产生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教师对留守儿童要更加有耐心和更加关心。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主要的不同就是成长环境的不同,留守儿童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成长,更加需要教师的关心和帮助。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留守儿童出现一些成长中的适应不良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正确对待,教育得当,儿童是可以适应的。一些研究并没有发现早期的“留守经历”和长大后的心理行为适应能力有直接相关,相反,有研究发现“留守经历”对大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认识能力的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增强以及人际交往的发展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学校挖掘教育资源,培养留守儿童的各种能力

“留守经历”既是一种缺失又是一笔财富。留守不一定全是坏事,留守实际上也给我们带来了教育机会。家长不在身边正好给儿童锻炼的机会,独立成长的空间。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竞赛,提高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主感、独立性;同时,活动还可以增强留守儿童的群体归属感,这些都是增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减少不良境遇对个体影响的重要保护因素。

篇10

在中国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大批涌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部分农民工子女因为父母在外地务工,被迫留守农村,成为留守儿童。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有6102.55万。2016年2月1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这份迄今为止最高规格的文件,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总体思路,目前,民政部会同公安部、教育部正在进行留守儿童情况的摸底排查。

留守儿童长大以后的发展如何?教育数据公司麦克思研究分析,按研究结果比例推算,随着90后、00后大学生的入校,2013年有约124万农民工的子女进入高校,其中约80万曾是“留守儿童”。一方面,留守儿童问题频发,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群体随着成长已经部分进入高校,面对着这一庞大的群体,教育需要有的放矢:该群体是否会因童年无法得到父母照料、过早分担家庭生计负担而存在一定成长风险和安全隐患?是否会因潜在的家庭教育断裂而引发其成长过程中亲子关系缺失、学习无助、内心孤独等人格问题?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的行为模式有无差异?留守作为一种动态的、过渡性的生存方式,是否一定会给儿童青少年的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我国农村社会独特的村落文化、家族制度、社会关系系统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化解留守带来的孤独?为了澄清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安全保护体系相关研究做一梳理。

关于研究对象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对留守儿童的定义各有说辞,但相对达成共识的概念是指我国农村地区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半年以上而需要留守在家乡的18岁以下的儿童。据此,本课题将研究的对象界定为:在我国农村地区,童年阶段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半年以上即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18岁以上,主要分布于大学)。同时,因为留守儿童(18岁以下,主要分布于小学、初中、高中),是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成长的先期阶段,具有研究的参照性,作为辅助研究对象。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一)研究的起点

国内学者对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4年,《留守儿童》一文中最早提到“留守儿童”,是与当时的“留守女士”、“留守男士”、“留守老人”相应产生的概念,主要指父母在海外读书、劳务输出而由上一代来抚养的孩子。2006年,张莉华在《当代青年研究》上,首次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她分析了已处于青年期且有着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自我评价低、情绪不稳定、人际交往退缩、心理发展水平不平衡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二)现有研究的规模

1993至2000年间,能够查阅到的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仅有5篇。截至目前,中国知网上以留守儿童为主题的文献为12070篇,这些研究成果以论文和研究报告为主,多刊登在各类学术杂志上,主要集中于各类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人口学、社会学等杂志。除了研究报告、论文外,发表于报刊的关于留守儿童的通讯、报道或报告文学,更是难以计数。但以“留守经历”、“大学生”两个关键词为主题的研究文献仅有137篇,其中涉及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安全保护措施建设的文献仅有7篇。可见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关注性文献相对不多,提供具有可操作性措施的文献更为不足,使得此课题的研究尤为必要。

(三)以往研究的方法

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等学科均有分布。社会学视角的研究一般关注留守儿童及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群体社会化、社会交往与社会支持等方面,从这些方面研究该群体的特质。心理学视角的研究一般将留守儿童及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推论不同特点(性别、年级、留守类型等)的留守儿童及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其结论有一定的差异。最近的研究将心理学方法引入社会学,从交叉学科的视角开展相关研究,尝试把社会学研究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主题作为变量,用社会调研的方法采集样本,用心理学的方法开展实验,从横向对比和纵向跟踪双重维度上开展研究。

二、研究的现状述评

(一)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格特质研究

通过文献梳理,已有的研究较多涉及有留守经历样本的交往、学业、社会行为、应对方式、社会适应、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人格特征及自我意识等方面的特点。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有留守经历样本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无留守经历样本。于鸿雁(2009)、梁建华(2010)、刘映&郑添华(2014)的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SCL-90 的全部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曾瑾&陈希宁(2007)、杨会芹等人(2009)、肖敏等人(2014)运用MHT量表作为评估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工具,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李东斌&温义媛(2013)的结果显示,留守女童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分值上显著高于留守男童;小学留守儿童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分值上显著高于初中留守儿童。孙晓军等人(2014)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与同伴的冲突背叛得分上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庄美芳( 2006)和马艳琳(2007)的调查显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不良者较多;黄应圣(2014)也发现留守儿童逃学、厌学、纪律差、迷恋网吧的现象比一般儿童严重。刘霞等人(2007)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表现出相对较多的违法和违纪行为。段玉香&阎平(2007)的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更倾向于使用中间型和不成熟型应对方式,首选“合理化”、“幻想”、“退避”、“自责”等应付策略。范兴华等人(2009)的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总的社会适应方面明显弱于一般儿童。常青&夏绪仁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相比一般儿童更为内向;情绪更淡漠、消沉;独立性更高,处理事情的速度和节奏更快、更高。赵红等人(2012)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更加内向,对自己的智力、外貌和幸福满意度方面评价明显偏低。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有影响。如谭斌(2015)调查发现,普通大学生较明显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6.3%,而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人群较明显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5.9%。胡江辉等人(2008)的结果显示,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比较,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在焦虑、恐怖两因子上得分较高,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尤其是女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李晓敏等人(2010)的研究表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在抑郁、焦虑水平上高于非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较少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且自尊水平较低。温义媛(2009)的调查显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比一般大学生更孤独、内向、情感更冷漠;不同监护方式和留守类型对学生的人格影响不同。徐建财&邓远平(2008)的研究表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是好的,但低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人格上更容易焦虑,也更缺少冒险精神。

有部分研究者认为,留守经历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积极品质。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独立性与适应能力方面(徐建财&邓远平,2008);陈孜等人研究了早期与父母分别时的年龄和父母在外的时间长短对人格的影响,发现与父母分别时的年龄越小越容易形成某些良好的人格特性。温义媛(2011)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索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结果发现,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包括以下8个维度: 接受现实、成就动机、目标定向、意志坚强、积极乐观、善于学习、情绪调控和社会支持。罗涤&李颖(2012)采用自编问卷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调研结果显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对于5类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评价以奋进品质最高,快乐品质最低;对各项积极心理品质重要性评价中,处于前三位的分别是责任感强、自制力强与善于适应;不同类型的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各有差异。

还有少部分研究者认为,留守经历对儿童成长及人格形成无显著差异。张建育&贺小华(2008)、吴雪琴&王庆(2009)的研究则得出了相反的结果,即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也有研究显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比非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差一些,但差异并不十分显著,其心理健康状况认为良好(卜艳艳,2012)。

通过已有文献梳理,发现留守经历对研究群体的人格发展具有双重影响。大部分研究者(约60%)持“有害论”,认为留守经历危害儿童成长;部分研究者(约60%)持“有益论”,认为留守经历促进了一些良好人格特质的形成;少部分学者(约10%)持“无差异论”,认为留守经历对儿童成长及人格形成无显著差异。

(二)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研究

温义媛&曾建国(2012)的研究表明,支持利用度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王玉花(2008)发现社会支持中的家庭支持是影响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最主要的预测因子之一。何冬丽(2013)的结果表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感受上的社会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较大。杨琴等人(2014)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抚养人沟通越频繁、与父母团聚频率越高的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越高;留守经历对男生心理韧性的影响不显著,而有留守经历女大学生在目标专注、家庭支持、支持力总分及心理韧性总分均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女大学生。刘霞等人(2012)的结果显示小学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父母,但在陪伴维度上老师的支持高于父母;小学留守儿童在同学的情感支持、陪伴、肯定价值以及父母的工具性支持和肯定价值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李永鑫等人(2013)的研究表明,儿童性别、留守方式、父母在外时间、与父母团聚方式以及儿童照看人均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肖婉琴(2010)认为留守经历导致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与一般大学生相比显得残缺而不完备,给其心理健康成长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三)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相关问题的干预研究

留守儿童问题的干预研究主要在理论层面上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角度提出干预措施。家庭方面,陈香(2007)指出父母要坚持不间断地保持与孩子各方面的联系,随时掌握孩子的情况;父母要学会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并接受父母对他的关爱。学校方面,李正平(2006)指出教师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与鼓励,同时加强学校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社会方面,周宗奎等人(2005)认为各级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农村父母在子女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责任,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动员社会力量,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留守儿童教育。以往的研究多以留守儿童大多是问题儿童为出发点,近年来以积极角度研究留守儿童的文献(包括干预研究)开始增加。有研究(胡会丽,2009)就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增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来实现对其心理健康的干预。

三、相关研究的不足

(一)以往研究工具的适用性与样本的代表性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发现,评估留守儿童及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很多研究用的是SCL-90量表,但是我们知道,SCL-90量表在国内修订后一般应用于至少14周岁以上的青少年,多数研究以正在读小学或初中的留守儿童作为被试,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测定统一使用SCL-90量表显然不是很恰当。同时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因为取样的方便,往往针对某市某区甚至是某个学校的一些个案提出问题,然后进行分析,样本的代表性降低,进而影响结论的推广。

(二)以往研究缺乏发展的角度

现有的研究均为横断面研究,常常夸大或缩小一些因素的作用,且片段式的呈现问题,忽略了人的发展性。横断研究得出的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在一些方面适应不良的结论是发展中的问题还是留守经历确实产生了关键的影响?儿童时期的留守经历是否会对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产生影响?现今的研究还无法解答,所以今后应设计更为严谨的其他类型的研究,如纵向研究或者对曾经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调查。

(三)以往研究忽视了样本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保护因素

前期许多研究表明亲子分离确实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行为养成有着重要影响,但也有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有留守经历大学生都会出现心理或行为问题,正是其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保护因素发挥了作用(李永鑫,2008)。研究这些保护因素(智力、人格、心理弹性等)能使我们以积极的角度去对待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将已有问题转化为可以解决的切入点。

(四)以往研究提出的干预措施缺乏系统化、操作化

关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问题的干预,许多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但几乎没有可推广的方案。因此研究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设计具体可操作的干预和教育方案,是解决有留守经历大学生问题最迫切的任务。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是农民的后代,是农民的希望所系,是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力量,把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培养好、保护好、发展好,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源动力,故此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建设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迫在眉睫。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今后针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研究可以采用更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扩大调研样本的覆盖面,可以理清目前学界关于留守经历对人格形成的认识差异,让教育有的放矢;通过对留守儿童群体心理发展长期的追踪研究,调研农村社会结构、对留守子女关怀的社会保障体系及相关政策,可以开展有效的保护措施和培养方案;通过完善制度,如促进家长承担起教子之责、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建设成长训练营、搭建新型助学帮教公益平台等,这些措施可以改善该群体的成长环境和个性特征;通过咨政建议促进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以人为本、以情为基、以法为依、以监为辅,形成保护和培养的合力,防止伤害事件的发生,促进该群体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2] 刘旦,等.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调查)[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

[3] 罗静,等.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09(5):990- 995.

[4] 李晓敏,等. 留守儿童成年以后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2010(01):91- 93.

[5] 卢燕飞;齐可民.母爱剥夺对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影响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2016(3):272- 274.

[6] 陈孜,等. 早期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2012(7):71- 74.

[7] 吕利丹.从“留守儿童”到“新生代农民工”――高中学龄农村留守儿童学业终止及影响研究[J].人口研究,2014(01):24- 27.

篇11

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工作,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儿童,由于缺乏亲情的滋养,这些儿童少有依靠,内心的寂寞与忧伤使这些幼小的心灵有的走向消极、孤僻,有的变得任性、暴躁。亲情化产品设计,即设计具有亲情特征的产品,是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尤其适用于长期缺少亲情和关爱的留守儿童产品设计。留守儿童亲情化产品设计是指产品设计在造型、功能上,运用以亲情作为纽带的各种元素,如父母的关心、问候等。留守儿童亲情化产品是父母和留守儿童相互沟通交流的媒介,能使留守儿童在使用产品时感受父母的关爱,体会亲情的温暖。亲情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存在的感情,是所有爱的起点,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情感。狄更斯说:“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父母的爱,不仅需要物质的供应,更需要心灵的陪伴。一件好的产品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为留守儿童设计亲情化产品,增加父母和留守儿童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补充残缺的亲情,帮助他们度过艰难的留守时期,是解决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心理发展问题的新探索,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二、留守儿童亲情化产品设计的需求趋势

2013年全国妇联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有6102.55万。其中不乏有心理健康问题者,且父母打工年限越长,儿童的心理问题往往越严重,这不仅对留守儿童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还给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带来不利的影响,这无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儿童产品市场是一个富有生机、极具商机的巨大市场。特别在我国国情下,留守儿童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他们的父母未来的希望。父母外出工作,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他们往往自己省吃俭用,却在儿童用品的花费上毫不吝啬。优秀的设计不该只是为了获取商业利润,更要关注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如偏远山区的失学儿童、残疾人、缺失亲情的留守儿童等。然而,国内市场上少有针对留守儿童心理特点设计的人性化的、关注人文情怀的、重视亲情交流的产品,我国儿童产品市场的未来发展尚不全面。留守儿童区别于一般儿童,在心理发展上有其特殊性,他们容易自卑、内向、孤僻,这些都是留守儿童产品设计中必须注意的。儿童产品是儿童成长中重要的辅助工具,它对儿童的性格塑造、智力成长、心理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亲情化产品设计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将儿童的亲情需求赋予产品,让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父母的陪伴,以满足其情感的需求,增进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留守儿童虽然隅居农村,看似与城市生活毫不相干,可是我们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及其将来对社会的影响,他们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

三、留守儿童亲情化产品设计方法

1.可远距离互动的设计方法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交流沟通渠道单一,造成感情缺失,使留守儿童与父母不仅在空间上的距离遥远,而且形成心灵隔膜。能与父母沟通和交流,成了他们朴素却又遥不可及的愿望。可远距离互动的设计方法,即为留守儿童与父母搭建远距离交流的通道,提供情感沟通的平台,使他们即便是分隔两地,也能轻松、便捷地进行沟通交流。如,可以设计具有语音对讲、短信互动、定位检测等功能,并能与手机APP互动的儿童手表,缓解留守儿童思念父母之苦,让留守儿童和父母彼此更贴近,让其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也让父母见证孩子的成长。另外,一款名为Frebble的模拟牵手触感产品,它能在视频聊天中模拟与对方牵手的感觉,通过蓝牙无线连接到电脑,它能检测挤压并把压力传送到另一端,实现模拟牵手的感觉。可远距离互动的设计,通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感觉、多维度的设计手段,为留守儿童与其父母提供远距离的情感交流体验,有效解决他们难以互动、渴望互动以及对亲情的需求问题,这也与留守儿童亲情化产品设计的理念不谋而合。

2.可陪伴儿童成长的设计方法

对于产品设计而言,人们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价值与产品的功能是同样重要的。尤其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产品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其功能,其背后的情感价值显得更为重要。可陪伴儿童成长的设计方法,是指产品在造型和功能上根据留守儿童的成长发育、娱乐、学习认知过程,通过加减、替换零件的方式进行升级和变换,满足各年龄段留守儿童的使用需求,从而有效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使产品陪伴儿童成长。留守儿童对产品的情感寄托,在于父母是产品的共同使用者或购买者。在儿童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所使用的产品的功能不断快速地转变,但很多产品由于功能单调,很快就因为满足不了留守儿童的使用需求而遭到淘汰,而其父母又因为不在孩子身边,不能及时为他们更换产品。陪伴儿童成长的设计方法,让父母只需购买一件产品,便可适应留守儿童各个年龄段的需求,这样的产品能伴随他们成长,充当父母派来的小伙伴的角色,可以创造宝贵的亲情价值。

3.可寄托父母关爱的设计方法

可寄托父母关爱的设计方法,就是以产品作为寄托父母关爱的载体,在设计产品时,先预留一部分空白的空间,待父母购买产品后,再“填充”关爱,把产品补充完整。如,可以植入声音的电子产品,父母可以将“宝宝,今天期末考要加油哦,爸妈永远支持你”“宝宝,天冷要注意多穿衣服,不要着凉了”“宝宝,别复习太晚,该睡觉了”等话语录入,再设置播放时间。除了声音,还可以将照片、视频等进行填充,满足留守儿童与父母实际的、个性化的需求。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有的甚至记不清父母的模样和声音,通过设计可寄托父母关爱的产品,可以用关爱温暖留守儿童的时光,让他们留守却不孤单,随时感受到父母在身边的幸福。

四、结语

让设计真正符合人们的需求和期望,尤其是设计出能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爱与关怀的产品,是设计师的责任。留守儿童亲情化产品设计,以亲情作为切入点,运用可远距离互动的设计方法,架起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的桥梁,打破心灵的隔阂,使交流不再是奢望;运用可陪伴儿童成长的设计方法,赋予产品生命力,也能使留守儿童获得不可估量的亲情价值;运用可寄托父母关爱的设计方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将是推动儿童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重拾自信,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关注弱势群体的暖心设计是产品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留守儿童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社会的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对留守儿童亲情化产品设计的研究,传达关爱留守儿童的理念,并为今后留守儿童产品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借鉴,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指导作用。

作者:李晶晶 单位:广州大学

参考文献:

篇12

我们的教育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组成。其中家庭教育是最容易被忽视和弱化的部分。而在人的一生所接受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长久性教育。家庭教育先于学校教育。并且在学校教育的整个阶段内,一般都自始自终伴有家庭教育。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由于长期亲子分离,得不到父母面对面的教育和关爱,使得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往往会形成孤僻、不合群、厌学、易冲动等问题,在学习上他(她)们不愿意(也没有机会)张扬个性,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看客”。能力得不到训练,教育得不到实效。往往是学校几年工作还不如游戏机房的几分钟。形成了非智力因素的后进生。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要面向所有的学生,去关爱每一学生,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应有发展。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值得我们去重视和深思的问题。鉴于此,提出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个别教育问题研究,目的在于让这部分留守儿童能乐于学习,生活与学习上都不至于孤独。学到有价值的知识,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题实施的意义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个别教育问题研究,将依据课程理论,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教育心理学。遵循中小学教育的规律,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用科学理论指导自己,并将优秀的实践经验进行理性的概括,努力建构起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

通过研究,力求让教师能够具备先进的课程理念 、教育教学观念、开放的教学思想、开创适合儿童发展的课堂,形成自己独具的教学特色,学生能产生乐学的情绪,能从学习活动中获得愉悦体验,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学习的品质和水平。

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主要在盘州市的乡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学生中组织实施。

研究的主要内容:

1.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现象与发展状况调查分析

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现象与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主要反映该类学生学习素质与个性心理以及其它素质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2.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现状与实践研究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教育学、心理学等现代教育理论对该类学生的发展实施可行性的研究,并运用与实践中,尝试形成可操作性模式。

3.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素质和活动评价研究。

促进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发展,应及时的适度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此类儿童对待评价感觉敏感,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对学生多维素质的评价,要将检测和其它的评价放啊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主要选择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

(1)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并进行跟踪评价的研究。

(2)建立合适的学习小组,将他们融入进集体学习生活中去。

(3)课间活动与放学后学生情况的调查研究。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 跟踪研究法:在教育过程中采取一对一的跟踪研究,运用必要又合乎教育情理的控制方法,适时的记录每一个有效的数据。探索教育的因果规律,以点到面,层层推开。按阶段制定计划,做好记录,完成总结,并及时撰写体会,总结成果。

2. 文献资料法:利用各种渠道合理的搜集与运用各种文献和资料,进行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并及时的制定相应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

3. 行动研究法:教师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的顺序,创造性地运用自己已经选择的、有针对性地教育理论,解决具体教育教学问题,改善教育教学工作,并对实践的结果做出总结和反思。

4.经验总结法:是对教育实践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教育经验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是自己或其他老师教育实践中的直接感受,实践性强、简便实用。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并且及时通过论文、案例等形式将研究中的经验、心得、理论与实践结合总结出来,归纳提炼。

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课题研究时间:2017年9月——2019年4月

第一阶段;初步开展阶段2017年9月——2018年1月

1. 研究课题前期准备;

2. 拟定课题研究方案;

3. 确定跟踪研究的对象。

第二阶段:重点研究阶段2018年3月——2018年12月

1. 进行具体实施课题的研究;

2. 不定期举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状况;

3. 开展留守儿童教育教学评价活动,探索教育与发展的操作方式;

4. 积累研究资料,总结阶段性成果,完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5. 撰写案例和论文,展示优秀颗粒、优秀教学设计和优秀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成果阶段2019年2月——201年4月

1.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

2. 接受课题鉴定组的评估鉴定。

研究成果展示:

1. 课题实施方案

2. 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论文集

3. 学生学习日记、周记,小论文展示

4. 课题研究专题报告和课题实验报告

5. 课题实验经验材料汇编

6. 建立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QQ群。

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1)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能力。课题组核心成员都是从事一线教学的骨干力量,大多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教科研能力强,朝气蓬勃并积极投身于各种教改实践,科研氛围浓厚。

(2)课题研究经验丰富。课题主研人员均是市、县教育骨干,具有很好的科研经验。

(3)区位优势明显。我校处于县城周边。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留守儿童数量较大,研究工作的典型性较为明显,工作开展的可行性较强。

2.研究的保障措施

(1)教师的常规教学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行动保证,把“教”和“研”结合,采取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的研究方式,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形成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个别教育问题的可操作性方式,并且在探索、验证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

(2)加强组织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围绕本课题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

(3)加大校本培训力度。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努力提高参与研究的教师的素质。

(4)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保证研究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宝林镇 、邓媛

《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作者:刘丽丽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环球时报》);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作者:青永红 、周林;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之探究》(《现代交际》2011年01期 )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基于隔代教育对其的影响》作者:李雯婷,载《四川 教育学院学报》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作者:段成荣、周福林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成长环境的缺失与重构》作者:吴帆、杨伟伟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思考》载于《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二、课题开题论证结论

课题开题论证专家组论证结论:

课题立足于学校实际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课题研究目标明确. 旨在通过研究了解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内容具体,方法得当;课题研究目标明确,计划全面;课题研究预期成果多样化。

建议课题组应进一步修改并完善开题报告,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会,合理分工,展开课题研究并定期交流研究心得与成果,还要根据时间顺序分阶段对研究过程性材料及佐证材料进行归档与整理。

专家组一致同意本课题按开题报告进行研究。

2017年 9月 12日

三、开题论证专家名单一览表

序号

姓  名

专业技术职称

工   作   单  位

专家签名

操明良

高级教师(中)

盘州市英武镇中心校

支坤

高级教师(中)

盘州市教育局

蒋泽山

高级教师(中)

盘州市英武镇马场中学

张春明

高级教师(中)

盘州市英武镇英武中学

向永健

高级教师(中)

盘州市英武镇中心校

篇13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农村也大力推行机械一体化。于是,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的拥向城市,为国家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在农民背井离乡,使自己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不断繁华的情况下,新的问题即“留守儿童”问题却日渐突出。按照学界的一般定义,所谓的“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分离并“留守”在老家的少年儿童。根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的抽样数据推算,我国2000年农村的“留守儿童”人数约是2000万人。随着2005年来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据前人的有关调查显示:65.9%的老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在心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的研究,前人认为较为突出的是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在对“留守儿童”其他问题方面的研究,前人也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误入歧途。

综上所述表明:“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前人从众多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为我们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对“留守儿童”激动、悲痛、情绪忧郁以及意志力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在解决对策过程中,关于同伴关系及“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此,笔者打算运用调查与访谈等多种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对策,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他们存在的不良心理,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通过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笔者对“留守儿童”有了基本的认识。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的前景下,我们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加的担忧起来。为了更深入的研究“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笔者随机对山东省16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访问,根据数据显示“留守儿童”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敌对

笔者对“留守儿童”与其他人发生矛盾时所采取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见表1

表1:“留守儿童”与别人发生矛盾的处理方式及所占比例

处理矛盾方式

所占比例

吵架

43.3%

闷不吭声

16.2%

向父母诉苦

18.9%

采取其他行为发泄

21.6%

从表1中可以看出:43.3%的“留守儿童”会采取吵架的行为,16.2%表示自己会闷不吭声,18.9%向父母诉苦,还有21.6%会采取其他发泄方式,寻找心理平衡。可见,“留守儿童”采取打架或其他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还是占绝大部分,由此,可以推断,“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孤僻、偏激、不团结、搞破坏、易产生敌对等不良心理问题,从而导致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严重者有的参与盗窃、抢劫,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2.人际关系敏感

“留守儿童”在情绪、性格上存在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发展。根据对“留守儿童”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显示:16.7%的“留守儿童”认为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46.6%的表示别人叫我去才去,显得内向,不积极;也有36.7%的表示非常愿意参加。

3.悲痛、厌恶、焦虑、忧郁

“留守儿童”年幼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忧郁。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显示,81.1%的“留守儿童”非常的想念父母,一旦谈及其父母,表现的非常焦虑,悲痛不已,泣不成声。而18.9%的表示不太思念,长期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对父母已经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浓厚的亲切感,有的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这些“留守儿童”当中,在提到父母的时候,大多表现得很默然,有的避而不答,有的则是闷不吭声。再者,在调查中还发现,8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其中16.2%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不良心理状态。

可见,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问题。

4.学习心态

根据调查统计,89.2%的“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5.4%由亲朋好友监护,还有5.4%由老师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64.9%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加之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性不高,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因此,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劲头不足等不良心理。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侬(Mack-innon,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一个总结。

笔者大多对中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进行的调查,年龄多处在7—14岁之间。在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的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依恋关系是孩子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础,良好的依恋关系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然而,在笔者的调查结果中显示,16.2%的家长平均一周与孩子联系一次,10.8%平均每月联系一次,29.7%表示不定时的联系,43.3%的很少联系。

由此可见,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年幼便远离父母,缺乏频繁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致使“留守儿童”往往在情绪上变得焦虑、悲痛、厌恶、怨恨、忧郁;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2.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管教

调查结果表明,89.2%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辈进行监护抚养。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儿童是行不通的;而5.4%是由亲朋好友做监护,还有5.4%的是由老师看管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对于别人的孩子,通常是不敢管、管不了、也没法管,于是采取通融政策,只要不犯大错误即可。在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后导致出现一系列的不良问题。

3.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其学校的教育也会影响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现在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十分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的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自然而然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加之“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4.社会因素

首先,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工业发展快,而忽视了农业发展,致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流,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

其次,社会教育制度不够完善,使得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性行不良少年,他们整天游手好闲,拉帮结派,偷摸拐骗,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诱惑、拉拢,最终误入歧途。

再次,因有关部门缺乏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致使众多未成年“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干劲不足等不良的学习心态,整天沉迷于娱乐场所,不能自拔。

5.自我调控因素

以上引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均属于外部因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留守儿童”本身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其内部因素。根据调查统计显示:21.6%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自控能力较差,16.2%的表示自控能力很差,54.3%的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为一般,只有7.9%的认为自己自控能力很强。自控能力差的“留守儿童”比自控能力强或者一般的“留守儿童”在情绪、情感、学习心态和行为方面更易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四、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留守儿童”比平常人缺少最多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呵护,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大多处在小学阶段,一般都是未满14岁的少年儿童。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长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则阻碍其发展。为了“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笔者认为,完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搭建他们能够见面的桥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良好的情感是重中之重。

2.寻找合适的监护人,并提高监护人的素质

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够及时的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细心的观察与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祖父辈的监护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其学习给予帮助,可以为孩子请家教,使其获得个别化的教育,提高学习成绩。

3.加强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做到公平、公证,使“留守儿童”拥有与其他儿童同等对待的教育。教师本身应该注重身教而多于言教,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成为孩子心目中心理健康的表率,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学校应加强制度管理,避免社会上的不良分子进入学校,以免造成不良影响,遏止了校内的不良成员进行破坏,避免“留守儿童”结识不良分子,一旦发现,学校、老师应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其人格发展能够“弃恶扬善”。

4.鼓励加强农业生产

“留守儿童”的数量之所以不断的增多,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没有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父母外出打工这一现实问题。政府应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使农村的劳动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力发展乡村企业,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现象。

5.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

首先,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社会有必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有效的弥补家庭教育对其关怀的不足,多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其次,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政府应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维持社会秩序,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加强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严厉打击传播不良音像制品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多组织社会公益活动,抓住对社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利时机,呼吁社会成员多关注“留守儿童”及其他弱势群体,给予他们热心的关怀与帮助,让他们感觉到国家及政府的温暖。

6.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

“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程度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自我体验,不同的自我控制,都会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使他们能够与其他同学一样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培养“留守儿童”的个人素质。

首先,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格罗斯的研究发现,情绪调节可以减少表情行为、降低情感体验、从而减轻焦虑等负性情绪对人们的影响,因而对身心健康有益。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从不同的角度帮助“留守儿童”抑制或削弱其不良的情绪问题,维持和增加良好的情绪,使其正确面对现实,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以及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能够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克服自卑、疑虑等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自尊心,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提高意志力。鼓励“留守儿童”正确面对眼前的挫折,敢于面对,敢于挑战,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

第三,培养“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及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也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来源之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五、结论

总之,笔者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并搜集了大量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相关文章,进行了综合的整理分析,为了能够更深入的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积极探讨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求有效的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本文主要从对“留守儿童”激动、悲痛、情绪忧郁以及意志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解决对策中关键抓住“留守儿童”同伴关系及自控能力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善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然而,由于个体心理存在内隐性,本文仅用调查、访谈、文献这单一的方法进行研究,很难全面的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这在我们今后的学习研究中,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全面地、深入地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6.

[2]于慎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中州学刊,2006,(3):128-130.

[3]梁岭,郑丽.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⑺:84-86.

[4]林燕华.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5):121-124.

[5]吴承红,蔡澄,邵启扬.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探索,2005,12(174):100-101.

[6]陈少华,马勇琼.农村“留守儿童”心里问题探析[J].玉林师范学院报,2006,(4):177-180.

[7]堪海燕.透析农村外出务工家庭“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J].2005,(6):399-401.

[8]厉育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新农村建设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EB/OL].

/Article.asp?Category=1&Column=64&ID=4806,2006-11-29.

[9]张国举,王彬竹.新农村建设中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健康教育问题初探[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1):131-134.

[10]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