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中经济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从知识传授的角度看,教师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由教学需要出发,设置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把单调的文字知识变为饱含着浓烈情感的场景,以形象或情感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顺利地进行,并且富于形象性和诱惑力。既便于学生领会和接受。又有效降低了教学梯度和难度,
从学科特点角度看,情境教学离不开形象,而语文教材从不同角度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因素,天然造化的自然美,倾心追求的社会美,巧夺天工的艺术美,乐观向上的时代美,自然景观,社会风貌,人生百态,风土人情,其古今中外人事物景,这些都与情境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语文学科特点为情境教学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教学目标的实现方式上看,情境教学中,因为情与境互为因果,两相依存,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心理机智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师教的投入,学生学得轻松,有助于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基本途径
1 教师依据文章内容,创设出具体的场景或氛围。在具体的场景或氛围里,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1)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情境创设
语文以文字的形式记录知识,如果利用多媒体手段把枯燥的文字叙述制成课件,配以大屏幕画面,形成视频与音频的动感,这样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精力集中,情感专注,比教师的一般讲解更有情趣,课堂效果更理想。如小说《林黛玉进贾府》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电视剧《红楼梦》的片断,通过视、听以加快学生的熟悉和理解。又如《祝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祝福》录像片断,让学生形象、全面地了解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使学生的一开始就把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祥林嫂的身上。
(2)有效利用课本插图
新课程高中语文课本有大量的插图,有说明文的实物示意图,有散文或诗歌的意境图,有小说戏剧的生活原形图,有记录历史风云变幻的珍贵照片。充分利用其创设情境,调动情绪,渲染气氛,不仅可以激发兴趣,深刻地领悟课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欣赏能力。
2 以教师情引发学生情,由情感到境地。
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双方的信息交流有知识的,也有情感的,教师将自身的情感溶于教学中,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掀起其情感的涟漪,让学生置身于浓烈的情感中,从而受到感染,唤起内心相应的情感。
教师的激情方式很多,暗示就是非常有效的一种。例如训练心理活动描写,教师可以通过迟到的方式去暗示,课堂稍做喧哗,学生静等老师的到来,等不来,自然要想,平时老师很准时,今天是怎么了?有多少颗心也许就有多少种想法。
当老师述说了原委,一石激起千重浪,写心理活动,学生早已经“活动”了。在不知不觉中,教师用一条无形的金线系住学生的思想,“牵”着他们去感受,润物细无声,每个人都进入了情境。这样,心中有情,下笔怎能没有物呢?
3 借助教学情境与教材情境在意向上的相似性,在相似中把课文的此情此景变为我情我景。
篇2
(一)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
国家在2001年颁布了《中等职业教育园林专业现行指导方案》,中等职业学校在指导方案的规定下制定教学计划。不难看出,中职学校的理论课程较多,理论知识涉猎较全,而我国的高职教育受本科高等教育的影响,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没有完全从其课程模式脱离出来形成自己的职业教育特点,不论是课程的模式还是体系,还以大量的理论课程作为专业支撑,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相关课程部分重复。
(二)专业课程内容缺乏统一标准
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较之国外的职业教育还具有较多不完善之处,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就目前的状态来看,我国教育部并没有对高等职业教育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也没有划分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课程分类标准和课程内容的难易等级。这就会造成职业教育的混乱,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制定各自的课程,因此课程标准雷同、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时常出现,中高职教育出现“断档”的现象
(三)课程实施未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辽宁省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招收两类生源的学生,并且进行育培养,一类是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一类是来自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高职院校采用混合教学。普高生没有任何专业基础,而中职生文化基础较差。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时往往以招生人数较多的普高生为对象,以零起点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也是造成中职、高职课程内容重复的根本原因。近两年辽宁省3所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招生情况,教学模式均采用混合教学。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
建设应遵循的原则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主要区别是“职业化”,我国职业化教育一是中职,二是高职,因此两者均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只是层级不同,为培养优秀的职业人才,中职教育应和高职教育形成一个统一的职业教育体系,这就涉及二者衔接的问题,最终达到有机衔接的核心就是课程体系的衔接,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衔接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中高职形成统一的职业教育体系。
(一)能力本位原则
职业教育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培养目标,要搞清与普通教育的区别,确定自己的培养方向,这就是明确“能力本位”的问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无论是在中职阶段,还是在高职阶段都要明确“能力本位”,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通过什么培养手段,教授给学生哪些知识,使学生具备哪些职业能力,这些都是需要在“能力本位”上考虑清楚的问题。所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能力本位”原则,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意思维,扎实的艺术表现技能和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以适应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市场导向原则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首先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因为职业教育首先要为市场提供人才,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一定要遵循市场导向,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教学的开展,突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充分开展工作室项目式教学。因此课程设置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并且要针对岗位需求,开设不同层次的实践课程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避免课程重复和实践能力重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根据各自岗位的要求,进行技能划分,高职培养的职业技能要强于中职培养的职业技能。
(三)多元化原则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形式,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过程,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考虑到学生对技能的接受程度,合理的编排课程,中职和高职两个培养层次的课程设置要体现技能由简单到复杂,知识点由易到难。中职的课程设置不宜过多过难,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高职的课程设置要考虑到中职的知识点,否则容易造成课程设置上的重复、断档、脱节等问题。
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路径
(一)根据行业需求,确定培养模式
职业院校的教材选用,要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目前职业院校的教材编写主要是教师,而教师多数较缺乏行业背景。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行业人才参与到教材的编写当中来,把教师的理论知识与行业专家的实践经验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材。同时,要加快毕业生能够尽快适应企业工作,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系于2009年采取工作室教学模式,模拟公司化管理,项目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角色。
(二)优化课程结构设置
中高职课程衔接涉及到课程内容的衔接,中职学生毕业升入高职,已经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进入高职后与高中生并班学习显然不适当。高中生的文化基础较好,但是专业知识基本空白。两种生源的混班授课必然会影响课程质量。对于普高生源来讲应该对其进行技能补课,充分利用其良好的学习能力快速将技能操作课程基础夯实;对于中职生源来讲,文化基础薄弱,必须对中职生源进行文化基础知识的补习。在教学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建议不同生源的学生分班授课,优化高职的课程结构设置,中职生源的学生在项目设计类课程中要体现出设计方案的延伸和提升,要体现出高职的高层次职业教育。
(三)实施学分制管理
篇3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二者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人们通常把语言称作文化的载体,它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的使用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1987年莱文等把文化比作海洋中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往往很少,大部分隐藏在水下,露出水面的部分指文化的表层,如语言,饮食,穿着等;隐性部分指观念,价值,交际规则等,这属于文化的深层。[1]语言作为文化表层的一部分,其发展和使用都受到了深层文化的极大影响。而且文化具有民族性。本文从霍尔的高语境和低语境交际理论出发,分析中美在文化方面的差异。
二、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理论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T. 霍尔( Edward T.Hall ) 在1976 年出版的《超越文化》一书中, 颇有见地地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 并将语境分为高语境( High Context ) 与低语境(Low Context ) 。霍尔认为[2]:“任何事物均可被赋予高、中、低语境的特征。高语境事物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特色,编排的信息处于接受者手里及背景中,仅有微小部分存于传递的讯息中。低语境事物恰好相反, 大部分信息必须处在传递的讯息中, 以便补充语境中丢失的部分( 内在语境及外在语境) 。”也就是说:“高语境( HC) 传播或讯息即是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而极少数则处在清晰、被传递的编码讯息中。低语境(LC) 传播正好相反,即将大量的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中。”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高语境中语义的承载主要不是语言性的, 而是非语言和语境性的。语义主要从存储的非语言及语境中衍生出来,信息不是包含于语言传输中, 而在低语境中。语义的主要载体是语言本身,非语言的及语境性信息对语义的影响是有限的, 语义主要包含于进行交际的语言中。高语境中的信息解码更多地依赖交际者双方共享的文化规约和交际时的情景, 而低语境中的信息解码则主要在言语中,交际信息对语境的依赖性小。霍尔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有着伟大而复杂文化的中国就处在天平的高语境一方”, 而“美国文化⋯⋯只是偏向天平较低的一方”。中国文化具有高语境特性而美国文化就具有低语境特性。
三、不同语境文化产生的深层理论和现实根源
每一种语境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系统,指导人们日常生活的言行。它是如此根深蒂固地塑造了人的思想,以至于人们形成了一种价值意义上的条件反射。这些价值观念包括行为的准则、思维方式、认知准绳、处世哲学、推理模式、评价规范、道德标准,成为人们的集体无意识和民族性格的基石。
1. 天人合一与天人对立: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的是对立面的和谐和相互渗透, 即对立中的统一, 美国文化强调的是对立面的相互斗争转化, 即统一中的对立。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到后来的董仲舒“以类和之,天人和一”成为“天人感应”的思想观念。美国人则将世界万物对立起来:工作对娱乐,成功对失败,好对坏。由于美国人容易对事物作两极化的思考,所以很难使他们接受第三种,而不是用两种范畴思考问题,由此,形成对待事物习惯分析的思想方式和重逻辑的
思维模式,以及求精确的言语观。
2. 群体取向与个人主义取向: 以群体和等级为纽带的东方人际关系是一种互补 (complementary) 与垂直 (vertical) 的关系而以个人为中心的西方人际关系则是一种对称 (Symmetrical) 和水平 (horizontal) 的关系。群体取向还包括他人取向,表现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为集体牺牲个人。他人取向表现为“人言可畏”,中国人做事先考虑别人怎么想,在出现冲突和矛盾时,强调“以和为贵”。与中国文化相反,美国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西方的个人主义据说渊源于15 世纪的文艺复兴,由17 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 发扬光大,强调隐私权,自由至上和标新立异等等。
3. 经济发展: 中国属于农业国, 民众安土重迁, 彼此相互熟知, 联系密切, 有着长期共同的生活经历和背景, 形成“高语境”文化。而美国正好相反,属于工业国,人口迁徙量大,速度快,加上“个人主义”和“隐私”观念,使人们相互之间不易培养共同的生活经历和背景,在交流中不得不依靠语言来表达,由此形成“低语境”文化。
四、高低语境引起的中美文化差异
1.间接的表达方式。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中国文化强调“和”的境界,以群体为核心,以家庭为单位,维护群体和睦,注重伦理道德,推崇尊老爱幼。中国人崇尚含蓄品性,是内向的集体性格。中国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天人合一,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的精神消融于自然界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5] 。中国文化是高语境文化的代表,其东方民族思维方式具有直观综合的基本特征,比较注重从整体方面把握对象,故认识中的模糊色彩比较突出。在表达方式上,则注重含蓄、了解和信任,不依赖于文字或条约。宁波大红鹰经贸有限公司在各杂志上所登广告的广告词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深植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的自然流露,引起受众特有的感受和共鸣。给人一种天上人间融于一体的意境。广告内容虽与商品、服务本身并无直接关系,但它依赖富含文化内涵的构思,和富有象征哲理的语言编码,展现民族的哲学观与价值观。
2.直接的表达方式。美国文化是典型的低语境文化。它强调以个体为核心,注重个人作用与利益。美国人体现出理性化的文化精神,其思维方式以逻辑分析为主要特征,倾向于认识的细[6] ,追求确定、精确的认识,排斥思维中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依据美国人的认知思维模式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于信息传播中对文化背景的共融性要求不如中国高,并且文化标识不如高语境传播明显。如美国一家邮递快件公司COLOR DIRECT为其服务推出的广告词“SO ⋯⋯YOU WANT TOMAIL A STRAWBERRY SURBET ?”(想通过邮局邮寄一份草莓冰淇淋吗?) 简洁直白的一个问句将其快速、安全、包罗万象的服务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结语
由于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在文化取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时间取向、社会规范等方面差异甚大,跨文化交际始终都是一个大问题,那么来自高低语境文化的人们如何才能成功的交际笔者认为,首先要了解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其次是要做到相互理解,宽容。在交际时最好能做到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和组织语言。最后就是建立信任---依据交际双方之间的言行举止及可信度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缩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更好交流。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Hall, Edward T. 超越文化 [M]. 居延安等译,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88:96.
[3]唐德根. 跨文化交际学[M]. 长沙: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181.
[4]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34
篇4
教师在创建情境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情趣,进而激发起对学习的兴趣,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教师在创建情境时,应该注意将情境设置更加富有探究性,然后再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引发反思,进而形成认知层面的意义冲突,加快对知识建构的进程。探究性质疑情境在设定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明白探究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只有不断探究,才能激发其内在的创造欲望,形成良好的探究品质。例如在讲解《草船借箭》时,学生在读完全文之后,对诸葛亮的计谋非常佩服,但学生也会提出曹操一方射出的是火“箭”,而诸葛亮的是“草船”,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还能借到“箭”呢?教师这时候就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处展开详读,如“雾气大”等关键点,让学生明确诸葛亮利用自然因素,巧妙借“箭”。这样就让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疑问之后,能够及时发问,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往“多向思维”拓展
语文教师在设计相关的问题时,应该充分考虑其难易度,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够对问题解决的成功率实现预估,确保学生的思维能够处在最佳状态。引导学生向“多元思维”拓展的方法是多元再造拓宽思维。在进行情境创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借助文本建立图像,并且根据自己的看法来对文本加以选择加工,拓展形象思维范围,将整个系统的信息加以重新建构。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当中时,需要按照文本提供的语言材料,设置相关的疑问点,知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再次实行创造,训练其思维的独创性,积极鼓励学生善于从不同的侧面进行思考,鼓励其打破思维定势,实现多方向思维,探求不同的结果。学生在进入到其所刻画的情境当中时,能够不拘泥于材料本身,培养好的思维习惯。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关于“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一段文字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构建新的图画,去有效体验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其作者创作这样一幅美景所想要达到的唯美境界,让学生去感受“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让学生感受荷花的韵味,让学生在眼前能够呈现一幅荷花图,将原本那些平淡无奇的东西,通过发现语言中所蕴含的独有的魅力,让学生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在引导学生向“多向思维”拓展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平常生活的观察与分析,展开合理想象,训练学生展开思维能力,使得思维更具有灵活性。教师为了让“多向思维”拓展更为有效,还应该为学生打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创作个性,激发学生创作激情,在设立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情感
开展情境教学的基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创建和谐的师生情感,这需要构建在教师对广大学生理解与关心的基础上。学生在获得了教师的认可与尊重之后,也希望教师能够平易近人,既有坦诚的心,又能够平易近人。学生在情感上获得满足之后,便会从心理层面对教师持赞许态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充分借助相关的教学情境来揭示富有生命力的教学形象,使教师与学生能够更好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形成全方位的包含情感的场面。情感在情境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够进一步升华其情感层面的交流,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进入到理想状态。
四、根据授课内容,创建不同的直观教学情境
高中语文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将教材中的抽象内容转变成具体的东西,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进行理解,提升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启发学生产生情感,使其产生知觉与表象,使其比文章中的事物更加具有表现力。情境教学需要教师将多种艺术方式引进到课堂当中,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创建直观教学情境。一是,借助图画将课文的内容形象化。例如在讲授《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时,完全可以将文字转变成图画,鼓励学生将按照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将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出来,并注意文章的题目“套子”这一典型特征,不仅将主人公,甚至将全城的人都画到套子里面。当教师将这样的图画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作者的批判意图就完整的呈现了出来,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把握;二是,音乐衬托。音乐属于神奇的语言,其能够直达人们的内心深处,引发共鸣。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善于使用音乐衬托的方式,能够在课堂上打造好的和谐氛围,起到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讲授古典诗歌的时候,采用音乐衬托的方式,达到意会的境界。例如在讲授柳永的《雨霖铃》时,播放一些关于“离别”气氛的音乐,能够在课堂上打造“离别”的气氛,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柳永当时的离别之情;三是,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情境。教师在运用语言来描述情境时,也可以使用情感交流的方式,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打造生活情境。
总之,在高中语文情境教学中,可以采取设立探究性质疑情境、引导学生往“多向思维”拓展、构建和谐的师生情感、创建不同的直观教学情境等多种方式,提升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的水平,进而达到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篇5
1.3通过故事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听故事是一个乐趣,如果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能将教材内容结合动听的故事,通过故事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必定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举个例子:当学习“遗传和变异”的知识时,可以将鼎鼎有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故事告诉学生,30岁的达尔文与其舅舅的女儿艾玛结婚,不久之后,这对夫妇生了六个孩子,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幼年夭折的总共有三个孩子,另外三个孩子命运也很悲惨,他们都是终生不孕者。我们都明白,这些孩子的悲剧都是由于近亲结婚造成的,但是达尔文的时代是没有近亲结婚的研究的。等到晚年时,达尔文通过异花授粉和自花授粉明白了这些知识。通过达尔文悲剧性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近亲结婚知识,接下来,教师趁热打铁,将遗传和变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4通过旧知识的复习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生物学科的逻辑性较严密,教材上的前后知识往往有很大的联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旧知识的复习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也就是通过旧知识的复习,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新知识上,自然而然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举个例子:在学习“基因工程”这个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复习先前学习的有关基因知识,例如基因的表达、基因的结构等。在复习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如世界万物各种生物的性状为什么千差万别?人类能不能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改变某些生物的某些性状?创造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依靠的是什么力量?学生通过旧知识的复习具有了知识基础,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就不会感觉苦难了。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的思路更为明确。通过旧知识的复习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不仅将学生的新旧知识连成一体,同时将新知识纳入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篇6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对教师言行的认同效应。从而激发学生接受教学的热情,我的观点是,一个老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除了有很好的敬业精神外,那就是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喜欢你,甚至欣赏你,你的一言一行都能震撼学生的心灵,这是教育心理学的一条普遍规律,中学英语教师尤其需要牢牢把握这一规律。
11塑造优秀的讲台形象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永久魅力。特别是对于新的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初次接触,更是一次严峻考验,以是一次拉近学生距离的好机会。因为英语作为中学课程中一门相对于学生“司空见惯”的语数等课程而言,是较为陌生的“外语”必然在学生心理上产生神秘、向往、激动、无助、恐惧、自卑等心理压力,并强列渴望从任课老师的形象和言行中寻找答案和心理平衡。如果教师能以可敬可亲的形象和入情入理的诱导,不但能消除学生的恐惧、无助、自卑等负心理效应,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向往、自信、兴趣等正心理效应,赢得学生的“一见钟情”。反之就会为建立师生关系黯然失色,同时会助长各种负心理效应迅速漫延,给以后的教学工作带来一系列麻烦。
1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正直无私的品德及耐心、细致、百问不厌的态度,同样是赢得学生尊敬和信任的基础。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们打成片,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解答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难题,做知心朋友,使学生认识到老师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使他们更快更好掌握英语这门未来不可缺少的语言艺术。尤其是差生普遍较为单纯,思想上的共识,必然强化师生之间的相互兴趣与信任,从而比较容易形成学生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积极主动的双向配合教学关系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局面。这虽然有点“功夫在教外”的味道,从教学实践出发,这一点是至关重要,我经常在学生就餐时,与学生交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经验告诉我们,这是中学英语教学乃至一切中学课程教学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的前提。
二、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1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普遍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跟教师教学的生动性和启发性有密切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多运用学生喜欢的直观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简笔画及模型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激励兴趣,寓教于乐。如BookII上册第七单元,我采用先听录音,再让学生自己动手,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很高兴,也真正地学到一点东西。这种东西是在不知学觉中学到的。因此我们应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今教材的课本里有许多色彩鲜艳的彩图,图文并茂,这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游戏法”、“表演法”、“竞赛法”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如BookII第19课,我采用“表演法”教对话。首先将对话中的人物角色分配给学生,准备几分钟后再表演,让他们把自己体会到的动作、表情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这样一节课下来,这课的重点、难点、语法点及词组就记牢了。在教材中出现了一些国内外著名风景名胜时,我就上网查询,找来这些风景名胜的图片和详细介绍,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英语“意犹未尽”。同时,注重结合时事,宣传英语的重要性,如: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残奥会、北京警察和出租汽车司机必须要拿英语合格证、想当志愿者也必须基本英语会话过关等等。
2.2注重语感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本地学生在发音中常犯的错误,要反复纠正。同时,要注重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语感,告诉学生何处停顿,何处重读,何处用升调,何处用降调。例如在不同的词汇表示相同的意义时,比方Hermannerwasunwelcomingifnotdownrightrude.以及Hermannerwasunwelcomingnottosaydownrightrude.笔者就分别在ifnot和nottosay处标上重音,告诉学生这两句话的重点是不同词汇表达的相同意义。然后又在相应的词汇下标上重音,学生们也就明白了此时句子的重点。通过讲解,学生懂得了不同的句子重音有不同的语感,也就显示了说话者的不同语言心理。同样,语调的不同,重音的移动,也体现了说话者的不同心理状态。经过训练,学生们以后的朗读中也就注重了正确使用语言、语调和重读,弱读及升降调,这样学生朗读起来就绘声绘色、津津有味,学习积极性就大大的提高了。
2.3及时反馈学习结果,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热情,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利用下课前的五、六分钟检查当堂的学习效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在这个时候,学生们都期待着得到老师的好评,期待着老师对自己的肯定。所以,他们都很认真回答老师的问题。我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后的愉悦,保持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和保护了学生的求知内驱力。而对于后进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没有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的做法是首先在课前给他们留些预习作业,告诉他们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不要怕出错,同时尽量让他们回答浅易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是,我及时表扬他们,并多给他们操练的机会,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催化剂”,对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深远意义。只要我们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就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的大门,使他们不仅站在门外好奇的窥探,而且急于进去看个究竟,让我们早一点把这把钥匙交在他们手里吧!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刘善循.快乐学习法,商务印书馆,2002.
篇7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经济地理是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区域经济活动与生产布局,研究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的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中国经济地理一般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各高职院校商贸、财经类专业开设,从其教学内容看,主要包括我国地理位置、资源、人口、工农业生产布局、商业、交通运输、旅游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内容综合性增强,人文地理知识的比重大,这就决定了该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独特优势。钱学森教授指出:“地理科学是与社会经济各方面都有密切联系的一大科学部门,是人类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意识和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不断增加,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理想社会,成为全社会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八政治报告也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然而,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特殊性,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素质教育尚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不少学生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人文素质水平不高,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此,在高职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努力挖掘地理学科的人文因素,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需要,也是地理教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二、中国经济地理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内容
1.爱国主义情操教育
爱国主义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之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品质,党的十也号召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国经济地理课的许多章节都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我国生产布局的区域差异和对国土整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了解,使学生深化对我国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全面认识,进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素质教育的目的。如在讲到我国农业生产布局时,教师就要给学生讲清楚,农业生产对于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有多么重要。而我们国家在20世纪末就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到2020年我国人民的生活将达到小康水平,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一个让世界各国都为之惊叹的奇迹。另外,由于我国有典型的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在这种气候的影响下,我国种植农作物的界限是最靠北的。我国植物种类繁多,在历史上对世界农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在讲授轻工业地理时,教师要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手工艺品生产的精湛技艺和悠久的历史,四大名绣、四大名锦、文房四宝、三大特种手工艺的生产早已名扬四海,它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通过上述内容的讲授,教师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环保意识教育
地理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提高地理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现代工业由城市到乡镇遍地开花,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我国工业发展较晚,许多地区在发展当地经济时因缺少基本人文地理知识,生态环境意识淡薄,急功近利,往往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加速经济发展,这就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当前,环境、资源、人口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需要很好解决的问题,建立生态、低碳、环保经济才是我们正确的发展之路。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在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我们要重点介绍我国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的布局,这些部门与环境关系密切,有许多环境保护方面的案例。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典型环保案例的讲解,指导学生重点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的严峻状态及治理措施,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责任感,能够自觉地用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能运用地理科学观念,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规范自己的行为,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地区性;关注全球命运,树立关心全球的责任感和伦理观。
3.可持续发展观念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协调与优化控制人地关系,而协调人地关系正是地理科学研究的传统主题。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科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在经济地理教学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国际环境教育的要求。而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农业、工业、交通、通讯、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涉及的内容与中国经济地理的主要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这就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了较好的素材,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开发规定、人口政策、环保政策,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更加积极地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实现党的十提出的“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
三、经济地理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方法
1.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渗透于经济地理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应把人文素质教育与经济地理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地理学科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中挖掘教育素材,寻找素质教育与地理知识教育的结合点,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例如:结合我国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结合环境、资源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我国许多煤炭生产地利用塌陷地建起了湿地公园,这样既合理地利用了空间,净化了水质,也发展了当地的旅游业。在讲农业地理时可结合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桑基鱼塘发展生态农业的例子,对学生进行循环经济教育。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意学习、注重积累,及时捕捉新的知识、信息,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在经济地理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地选择课程资源,如教材、电影、多媒体课件、录像、图片等,丰富课堂教学。教师要自始至终贯彻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要培养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使学生的日常行为能自觉维护社会公德,能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寓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于社会实践之中
经济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许多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联系密切。教师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使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周围所见所闻的事物联系,同当地和祖国的生产建设联系,同国内、国际时事的热点、焦点联系。如:通过社会实践、春游等活动,让学生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中、在新旧道德观的碰撞中,通过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借以了解乡情、国情,认识自然,使学生感悟人口剧增、资源破坏、环境恶化、生态危机造成的不良后果,引起他们深刻的思考,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地理伦理道德观。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堂上进行有关地理问题的讨论和演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参与社区环境与发展的考察、植树造林、清除污染等各种环境保护活动,使学生受到实际参与的教育和训练,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内容要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密切结合,要把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及时引入课堂教学当中。
3.寓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于课外活动之中
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经济地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在经济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经济地理知识竞赛、举办经济地理墙报、举行地理演讲等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地理人文素质教育。针对日本政府对我国上演的购岛闹剧,以及我国在南海维护等问题,教师可以举行“爱我海洋国土,保卫我神圣海疆”主题报告会等,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也可以结合每年的“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校园网举办低碳、生态、环保、循环经济等专题讲座,开展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和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进行野外考查、旅游、社会调查等,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学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既增长地理知识,又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篇8
城市是社会文明的聚集地,浓缩了社会风俗、民族融合、人文艺术等诸多影子,城市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发展可以凸现和引导社会的发展方向。新世纪以来,一条新型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城市群为人们所关注。很多学者认为,城市群的形成是自然和社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成果,是人类文明的进步,随着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通过城市群的塑造来扩展经济和效益空间是大势所趋,而中国城市群的结构体系将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区。
当前,在国家的战略部署下,京津冀协同发展正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正在为我国区域合作发挥典范性作用。城市群的发展建设是其重要的内容,而城市群中的文化建设更是城市发展中的核心内容。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职能,可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自身特点,发挥独特的作用。
众所周知,高校是思想文化的聚集地,也是思想文化的传播地。高等院校汇集了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学者、专家,能为城市文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同时,位于京津冀城市群中的三地高校,由于相似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传统使他们在日常教育中会将相近相同的民风民俗、历史人物、知识思想传播至当代大学生。大学本身就是传播、弘扬和创造优秀文化的基地,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引领着社会文化向着更文明、更健康的状态发展。处于发达资讯网络中的大学生,也成为传递这些信息的一个个载体,更好地接受文化因子,也更好地转接给别人。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的汇集地,本身又具有自我吸收和改造的功能,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变成最适应时代潮流的文化成果,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高校推动城市群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实现京津冀三地高校资源的优化整合
首先,京津冀三地的行政部门在国家总体的协调下,加快三地的教育体制改革,加强三地教育资源分配的均等,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促进三地高校的交流。相对比较,河北的高等教育比较落后,应该选派北京、天津的名校教授轮流到河北高校援教,帮助河北省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时,促进三地高校定期举行文化交流活动,搭建多渠道的交流平台,为三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强强发展提供保障。还要设立传统文化的研究机构,鼓励三地高校共同参与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参与民俗挖掘、地方志的编修整理、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等工作。另外,还要积极促进政府相关部门与各高校相关院系之间的合作,高校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政府的相关政策,政府能够第一时间掌握高校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教学思想,双方共同致力于地方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发展。
(二)高校做好内功,做好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
京津冀三地高校要在校园内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通过传授知识、历练技能、塑造品质、陶冶性情、培养人文精神等方式将一个个学生“生产”为成熟的“社会人”。首先要多开设文化素质类课程,传承京津冀三地文化传统,在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和宣传作用的同时加深高校自身的文化底蕴,在提高三地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加深三地对文化的认同感。其次,积极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大学生开展相关文化创业项目,与政企搭建文化项目平台、将大学生的创造力转换为现实生产力。同时,高校通过成立学生文化社团、加强校园文化软硬件建设、开展文化知识竞赛,聘请文化学者担任课外辅导员等,不断提高学生对京津冀文化的情感和意识。
篇9
一、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原因
1.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供小于求,未能顺利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无理想选择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达90%,高校招生数量自1999年以来也快速增长。然而,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增长缓慢,作为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的中介,普通高中教育成了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据199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统计,我国县镇普通初中生毕业生4241585人,普通高中招生1892528人;村屯普通初中毕业生8913107人,普通高中招生551471人,由此计算出县镇、村屯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率仅为18.6%,远低于城市60%-70%的升学率。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选择:第一,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但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种种缺陷以及其他原因,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寥寥无几。第二,复读。这部分学生比例较大,九年的义务教育已经培养了学生的“离农”意识,城乡间的巨大差异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高校扩招增加了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他们读高中、上大学的愿望更加强烈。然而复读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使本来就短缺的农村教育资源更加紧张,而且加重了复读生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第三,进入民办普通高中。农村民办普通高中数量少,教学质量与公立学校有很大差距,大部分读民办高中的学生期望值较低,仅仅为了获得高中学历。第四,放弃学业,进入劳动力市场。毕业生中小部分回乡务农,大部分离乡打工,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就业压力。这部分学生由于不具备专业技能,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收入较低,给社会安全造成隐患。
2.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办学困境,未能充分发挥其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的功能
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处于萎缩状态,生源严重不足。据199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县镇初等职业学校毕业生41852人,普通初中毕业生4241585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612065人;村屯初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91843人,普通初中毕业生8913107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42543人。县镇、村屯初中毕业生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仅为6,4%,远低于城市27%的比例,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只能靠招收普通高中生和初中生维持生存,造成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基础设施落后。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仪器、校舍、图书资料都非常陈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其次,合格的专业教师紧缺,不少学校的专业教师是由文化课教师改任的,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特别少,因而学生的专业技能差。第三,教学质量差,学生就业率低。第四,自1999年以来,高校连续扩招,增加了学生升入大学的机会,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造成很大的冲击,使原本处于弱势的职业技术学校雪上加霜。在这种办学条件下,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可能发挥为地方经济培养实用人才的功能。
3.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可缓解就业压力,积累人力资本
农村初中毕业生大多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回乡务农,或进城务工。我国农村已有1.5亿富余劳动力,城市也有大量下岗工人,如果创造条件让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学习,可推迟他们进入就业队伍的时间,暂时缓解就业压力,还可以积累人力资本。从国际经验看,进入失业高峰期,政府应大力发展教育,这既是解决失业的治标之策,也是提高未来劳动力竞争能力的治本之计。
4.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才能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科技人才几乎是凤毛麟角,农村劳动力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仅占1%左右。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农业科技人员极为短缺,致使绝大部分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在农村无法推广,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仍为粗放型,生产效率低,传统农业仍是主体。另一方面,不利于农村劳动力顺利实现由从事农业向从事其他产业转移,影响了城镇化进程。近年来,许多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或在农村从事非农产业,但由于素质低,多从事临时性和随机性很强的职业。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欲望和其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那些受了较高层次教育的农村人口有较强的迁移欲望。由于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他们的迁移行为也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在农村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也不能忽视教育的功能。基于农村的劳动力现状,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实用人才,应是改变农村面貌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面临的困难
1.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未受到政府的重视
从多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来看,高中阶段教育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高中阶段教育经费在我国各级学校教育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太低。1986—1998年,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9年以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将工作重心放在高校大规模扩招上。农村的部分地区为了“普九”验收合格,已经负债累累,在国家对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没有统一要求的情况下,自然不重视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
2.由于经济困难,农村家庭对投资高中阶段教育的动力不足
尽管农村高中教育总量供小于求,但与城市家庭相比,农村家庭对投资高中教育动力不足,主要是由于以下的经济原因。首先,农民收入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人大幅度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由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制度效应已逐渐减弱,农村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放慢,有些地区由于地方财政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村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这对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以对普通高中的调查为例,在县城、乡镇和村屯分别有52.1%、48.4%和50.6%的普通高中学生认为他们的同伴没有读高中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县城、乡镇和村屯分别有89.2%、82.9%和74.0%的普通高中生认为他们的同伴没有读高中是因为即使上了大学也交不起大学的费用,也就是说,在没有读普通高中的农村学生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考虑到大学费用过高而过早放弃了读高中这一选择。其次,农村教育投资风险大而收益小。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学习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致使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升入大学的比例很低,而高中收取的学杂费、资料费又较多,并且学生在学校所学内容与农业生产关系不大,回乡后一无所长,等于高额的教育投资得不到回报,所以说农民教育投资风险是很大的。大部分农村高中生考上的是非重点院校或地方院校,毕业后去中小城市甚至乡镇,这意味着他们就业后的收入较低,农村高职学生就业后的收入更低,对这些农村家庭来说,教育投资收益不高。农民收入敞薄且不稳定,因而在把有限的收入作为教育投资时会考虑风险及收益,经过权衡,必然选择风险小而收益大的项目,放弃对子女的高中教育投资。
3.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办学条件差
办学条件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目前我国农村高中办学条件虽有很大改善,但仍不能满足需要。第一,教师数量缺口较大、质量亟待提高。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推算,到2005年,我国平均每年需补充高中教师24万人,而2001年仅补充了8.3万人,相当于应补充教师的1/3。显然,在全国范围内,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教师严重不足。在农村,由于待遇低,生活条件差,高中阶段教育教师更加短缺,农村中学不但难以引进优秀人才,而且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教师数量不足,成为制约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扩大的瓶颈。另外,高中阶段合格教师紧缺,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2001年,我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合格率为70.7%,农村要低于这一比例。英语、数学、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课程的专任教师不仅短缺,而且学历合格率更低。第二,教学设施配备水平落后。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各类学校理科教学仪器、设备达标率虽有较大提高,但职业高中达标率普遍偏低,其他如音乐、体育和美术设备配备达标学校比例都不高。第三,班额偏大,影响教学的正常运转。农村普通高中班额普遍超过60人,职业技术学校平均班额小于普通高中,但部分学校也存在班额过大的问题。
三、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对策
1.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农村不同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规划
中国地域广大,不但城乡间发展不平衡,而且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促进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可加快普及高中的速度,但要注意初中毕业生的质量;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如果生源质量能够保证,可考虑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优先发展的问题。
2.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经费
有了充足稳定的经费来源,才能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农村高中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同时,高中阶段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地方政府可制定必要的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支持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还应根据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适当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收费标准,形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经费来源。
3.实施对农村贫困高中生的资助政策
我国对贫困大学生实施了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一系列资助政策,建议对农村贫困高中生实施类似的政策,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勤工俭学不太适用于学习紧张的普通高中生,但职业学校的学生可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勤工俭学,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奖、贷、助、减、免”的资助政策也可以逐步在高中实施,其中助学贷款更为可行。通过一系列的资助政策,为学生提供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
4.扩充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师资队伍,大力提高教师素质
应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出发,建设高中师资队伍。在数量上,除了扩大本科师范院校的招生规模外,还应针对农村的实际,通过提高农村高中教师的待遇等途径,吸引大学生来农村任教,防止教师流失。此外通过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从社会各行业中招聘合格的人员,也可有效地缓解教师短缺的局面。在质量上,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本科生,另一方面,要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学历达标率。
5.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
在农村普通高中供给小于需求的矛盾较为突出,为了满足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应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首先,要努力办好公办普通高中,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扩大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这是扩大教育供给的主渠道。其次,大力发展民办普通高中,制定宽松的政策,鼓励和扶持民办普通高中的发展。再次,探索“公有民办”、“民办公助”等办学形式,实现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的重组和优化。
6.改革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其吸引力
与农村普通高中供求状况相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供大于求,许多学校已经出现生源危机,建议改革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首先,在专业设置上,要依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办特色专业,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其次,在教学上,抓住“质量是生命”不放松,狠抓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让学生得到社会的信赖。再次,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的比例,让学生和家长感到就业有门,升学有路。
参考文献:
[1]崔民初.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3,(7).
篇10
一、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师资源配置现状与问题
教师资源的配置问题不单纯是一个教育问题,它和教育内部、外部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呈现出复杂的特征。就西部贫困地区来说,普通高中师资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该地区高中教育发展的关键。
(一)教师学历合格率不高
按照国家规定的高中阶段教育教师所应达到的学历标准,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的师资情况很不乐观。据调查,2003年甘肃县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只有50.03%,语文、外语、数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46.3%、27.79%、27.82%,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而,教师学历继续教育任务相当艰巨。同时,这种状况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普通高中师资补充上存在严峻问题,尤其是近二年来随着高中入学高峰期的到来以及普通高中规模的逐年扩大,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燃眉之急,拔高使用教师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使一些在低一级学校中合格的教师人为地变成不合格教师。从教师实际业务能力和素质来看,一些教师的学历不合格本身就反映出业务素质中存在的问题,同样在学历合格的教师中,也普遍存在专业结构不合理、学科不配套、教非所学的现象。
(二)学科结构不尽合理
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取决于国家教育教学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及其时间安排。在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师资学科结构普遍存在配套不齐、比例偏差失调的问题,这种状况最为明显地存在于普通高中学校。其表现是语文、历史、物理、体育、化学等学科教师基本满足,而地理、音乐、美术、外语、计算机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有的县属农村高中甚至无一名音乐、美术、计算机教师。如果这种状况不能有效地改变,普通高中师资总量与实际需求会长期不能得到平衡,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师资队伍建设不会有大的跨步。
(三)师资分布结构偏差严重
西部贫困地区,以城乡差异为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特征的极不平衡性十分显著,普通高中师资在数量、质量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地域特征、城乡差异。
2003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平均为56.59%,其中市地州属高中、县属城区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0.67%、70.72%,远远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学科教师学历合格率市地州属普通高中平均合格率达90%以上,县属城区高中平均也在70%左右。相对而言,县属农村普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只有35.8%,比县属城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低近35个百分点,比市地州属普通高中低近55个百分点;学科教师学历合格率也存在同样的差距,其中县属农村普高外语教师学历合格率比市地州属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低近81个百分点,悬殊如此之大,差距如此明显,各级政府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否则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如何实现均衡发展,实为棘手之事。
从职称结构看,市地州属普通高中和县属城区普通高中教师职称基本趋于合理。其中中教一级以上职称人数分别占72.14%,62.1%;而农村普通高中教师一级以上职称只占24.34%,75.66%的为中教二级以下职称,职称结构明显不合理。
从年龄结构看,城乡差异也十分显著。城区普高学校师资同步老化问题较为明显。但从整体上看,年龄结构基本趋于合理,中青年教师为师资队伍的主体:31—55岁教师分别占市地州属普通高中学校、县属城区普通高中学校教师人数的75.71%、82.92%。而县属农村普通高中学校教师多为近年来补充的青年教师,其中30岁以下者占近46%,31—40岁教师只占45%,41—55岁者占9.8%,56—60岁者占2%,明显地青年教师构成了师资队伍的主体。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但多数文化水平与教学能力存在反差现象。
(四)教师队伍不稳定
教师队伍稳定是师资建设中最为基本的问题。从西部贫困地区实际状况分析,普通高中师资的稳定性较差,主要表现为师资队伍补充困难,缺额较大,流失严重。
一方面,随着近几年普通高中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缺乏成了西部贫困地区各普通高中学校的普遍现象,尤其是地方学校和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普通高中学校,由于缺乏吸引力,很难留住或引进符合条件的相关学科应届本科毕业生,从而师资队伍缺口大在所难免。调查显示,样本县教师缺额多则达300多人,少则也有100多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师缺额现象,尤其是优质教师。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拉大了经济收入和物质生活的差距,加之沿海省份用人上的宽松政策,西部贫困地区重点普通高中的一些骨干中青年教师外流到广东、上海、天津等地公办、民办学校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三个方面是分配不到位。长期以来,我国的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重点高中与薄弱高中之间,在教师资源的配置上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即使是在西部贫困地区区域内,同样存在着县域、乡域及城乡之间在师资配置上的不均衡。其普遍现象就是教师资源往往只向一部分学校倾斜:例如,各配置主体按分级管理权限,依据自己事权范围和职责范围大小,优先满足自身所辖学校的教师需求,而且一般都是先满足市地州属高中学校,其次是县属城区高中学校,再次才是县属农村高中学校,这样造成区域内校际间师资数量、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加剧了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和结构性短缺,人为地造成了一些不稳定性因素。
二、对策思考与建议
从总体上讲,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师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与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很不协调,教师资源的配置必须紧紧围绕均衡发展的思路,尽快实现“从粗放的数量代质量的低水平的循环真正转到内涵的发展上来,从单纯的管理控制转向注重资源配置,在竞争中积极争取,优化和有效开发利用教师资源上来”。
(一)继续完善以本科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体系
为了适应普通高中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西部贫困地区应在继续发挥本科师范教育优势。同时,积极鼓励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并形成各类高等学校参与师资培养的竞争机制,努力提高高中教师培养质量和层次。同时,扩大成人教育类师范本科院校的培训规模,使学历未达标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学历培训。
(二)以推动本地普通高中教育的整体发展为目标,进一步规范优质高中建设
《全国高中发展和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提出:“加快高中教育发展步伐,扩大优质高中办学规模……加强县城示范性高中建设”,这为西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优质高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但是我们要时刻关注,示范性高中的建设不应当造成新的教育发展不平衡,而应是使处于各层次的学校在动态发展过程中谋求更高水平的平稳和循环。因而,在教师资源配置过程中,既要关注优质高中的发展建设,更要密切联系薄弱学校的改造工程,以缩小校际差距,扩大优质教师资源,提高普通高中整体水平。故以结构性调整为重点,理顺教师资源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教师资源合理配置、有效开发的新机制显得十分必要。
(三)采取措施稳定西部贫困地区的师资队伍
教师职业具有劳动复杂性和创造性的特征,理应给予优厚的待遇。尤其是对奋斗在西部贫困地区一线的教师,提高其经济地位和物质生活待遇显得十分紧迫,这既能稳定现有教师队伍,也能吸引优质人力献身西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
1.落实《教师法》关于教师待遇的条款,并不断提高西部贫困地区教师的收入水平,尽可能地缩小东西部教师收入上的差距。
2.西部贫困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注意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如“通过财政增拨高学历教师或带头人专项经费,启动培养或吸纳硕士研究生工程”,创建教师奖励基金,教师培训基金和教师住房基金等,并加强监控机制,保证各项优惠措施落实到位。
3.重视贫困地区在岗教师和校长的培训工作,这也是建立一支稳定教师队伍的基础条件。由于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师资队伍的整体有不同表现,师资培训要全面规划,分类推进。近期内对县属农村普通高中的主要任务是抓岗位合格的学历达标,使大批学历不合格的教师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对学历达标但教学能力又差的教师也要提出在职提高的要求,并要有基本的时限规定;对市地州属普通高中及县属城区普通高中学校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提出从学历教育转向学历达标后的高层次继续教育;还应根据“全教会”精神、《行动计划》、《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继续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校长的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符合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素质高的高中校长队伍。
4.继续推进学校内部人才管理体制、分配制度改革。“实行教师教学循环制,推行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优胜劣汰;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结构工资制,合理拉开分配档次”,这些举措即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增强学校的活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教师队伍。
5.适当增加普通高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指数,也不失为一条好途径。
(四)疏通师资流动渠道,以实现教师资源在省域、县域、乡域和城乡间的平衡
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中,师资建设是十分薄弱的环节。为了全面改善这一现状,要在加强师资培养的同时,还要采取多种措施,疏通师资向西部贫困地区流动的渠道。尤其是区域内城区向乡镇、重点学校向薄弱学校的流动渠道。
1.制定特殊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中部及东部发达地区高中优质教师或更多符合条件的本科大学生去西部贫困地区工作。
2.在西部贫困地区区域内,为调剂城乡教师余缺,充分合理高效地利用和保护现有教师资源,通过加大政策倾斜,鼓励城镇地区优秀高中教师到边远地区任教或采取支教、轮教、交流的办法,以自愿和组织派遣相结合形式,实现教师资源在系统内的合理流动。
3.本着“择优录用,宁缺勿滥”的原则,从企事业单位或电大、夜大及自费学业取得本科学历、并确实能胜任普通高中教学的人员中,选拔并正式录取一批高中教师,以缓解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
4.还可返聘部分业务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的高中退休教师重返讲台,以补充高中教师不足的矛盾。
注释:
[1]袁振国主编.中国教育政策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62—65.
篇11
(2)量本利分析的应用当前,高校自主权逐步加大,大量扩招、主办各种活动,但是这些会占用大量教学经费,如何保证教学经费与其他经费的平衡,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难题。高校可以运用量本分析原理,确定招生临界人数,这样可以将经济管理有计划进行,即可以确保招生质量,又可以发挥会计管理的作用,将经济管理发挥最大效率。
(3)完善会计责任完善会计责任制,对于高校经济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缺少完善的会计责任制会使经济管理工作不能得以高效应用,并且会产生消极的后果。很多高校依靠行政的管理制度,对会计责任制认识并不到位,等到出现问题时候,就会很难改变。在经济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完善会计责任制度,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规范,强调其经济管理目的;其次,明确奖惩标准,通过业绩报告和责任指标进行对比,对员工进行奖惩,切实提高会计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加强预算控制在高校经济管理中,只有加强经济的预算控制,才能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因为,预算可以将财务的支出与收入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更加便于会计的管理。建立健全高校财务的预算控制,可以实现财务管理的一体化,实现项目计划与财务预算的有效对接;可以加强工程招标财务的有效监督管控,并对项目财务有数据的支撑分析,更加清楚资金的应用。
2、管理会计在高校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人是构成各企业、各单位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决定了企业单位的发展水平。在高校中,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使得经济管理得到良好的发展。市场经济发展日新月异,21世纪缺什么都不能缺人才,在知识迭代如此迅速、信息智能化的今天,要想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脚步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法规,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加强职业素养。另外还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政治、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自己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服务对象,在高效中形成良好的声誉。
(2)加强内部控制,强化资金管理高校在经济管理中可以当作一个企业来管理,首先,使得各个部门清晰责任,完善监督、奖惩机制。各个部门严格按照已有制度办事,减少人的管理,引导企业有序发展,其次,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将审计部门重视起来,真正意识到审计在控制和监督方面的作用,并聘请相关专业审计人员,加强内部会计信息的审査。最后,要加强资金管理,只有规范资金管理制度才能规范资金的使用流程,才能控制资金的使用风险、才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才能使计划与资金相结合,强化资金的控制。真正使会计管理服务于学校、师生,强化其精神面貌。
篇12
高职院校开设的管理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近几年,高职在管理学教学中引入多种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情景模拟等等,这其中,案例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管理学案例教学能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与分析帮助学生丰富关于各行业的背景知识,对于提高管理学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管理类专业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并在各高校管理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但这种教学方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想要解决案例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管理学教师不断积极地研究新对策,总结教学经验,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法的效用。
1 管理学案例教学的作用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而案例教学法采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可使学生充当主角,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通过解决实际案件的实践来学习管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大大培养了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管理知识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以达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案例教学可使学生在案例讨论与求解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协作精神。案例教学可使教师在课堂讨论中更准确地发现学生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收集到大量感性材料,使教师勤于思考并及时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创新课程内容,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2 高职管理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案例资源缺乏
管理学案例教学的资源供应量不足,质量不高,尤其是用于高职管理类专业的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案例较少,案例陈旧,缺乏一定代表性、典型性,跟不上时代要求,不能反映当前国际经济管理水平实际情况,起不到指导实践的作用。其次,多数采用的案例是由国外的管理学教材中摘取,我国的文化、政治、经济与法律环境与国外不同,因此,采用的案例缺乏反映当代中国企业管理的实际。
2.2 学生学习基础较弱
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应届高中或职专,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大多对学习缺乏兴趣和自信心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消极,对理论知识的接受与理解能力不强。学习过程中多数学生无法扎实掌握基本理论知识,面对问题时更缺少独立思考能力,无法参与课堂谈论,即便讨论也不是全面的,达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学生学习态度以及对案例教学的重视程度、课堂讨论的参与度均会影响案例教学的质量。
2.3 案例教学方法不当
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习惯于在课上唱主角,不给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机会,学生变成听众,不愿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表现出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课堂气氛不活跃。然而有的教师让学生全程分析和讨论,却不给予任何提示,也不对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虽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但却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另外,有的教师使用的案例是从国外的管理学教材中摘取的,与国内文化、制度、理念的差异,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所以对相关原理的理解较为片面,主动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就不高。若案例过于简单,学生一看便知,降低了教学要求,这些无疑与高职教育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
3 完善管理学案例教学体系的思路与路径选择
3.1 完善管理学案例库建设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教学案例的编写与收集是搞好案例教学的前提和保障。教师应加强对案例的研究与编选,在选择案例时,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特点来选择具备普遍意义或能反映事物共性的事例作为案例,更有利于学生们归纳和推理,能使学生从中总结出普遍规律。教师课堂教学上应不断更换、补充新鲜的案例,才能确保案例的时效性,利于教师课堂上的引导。为提高案例教学水平,管理学教育工作者可编写适合我国管理学案例教学的高质量案例库,案例内容与素材要与时俱进,能够反映当代中国企业管理的实际,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
3.2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讨论参与度
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教师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要考虑到案例的内容是否能充分体现管理学的复杂性与变动性,能够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在案例讨论与辩论过程中,积极思考、各抒己见,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口头表达、沟通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营造轻松的课堂讨论环境和氛围,使案例教学更具趣味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乐于探索研究、勤于学习的良好习惯与态度。
3.3 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高职教师,应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取与学生、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以实践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导演”的角色,让学生充当“演员”的角色,课堂讨论中因势利导,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发挥潜能,鼓励不同观点的争辩,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热情。另外,案例教学可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视听来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增强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增加案例教学的乐趣。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案例的难易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免降低教学要求和学生对案例的参与度。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通过总结来帮助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调整思路,理解理论知识,能举一反三将所学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另一方面,教师应深入企业实际管理活动中进行顶岗锻炼,找寻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管理有更为直观的认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提升教学水平。
4 结语
管理学案例教学法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不断研究新对策、挖掘新方法。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精选案例、控制课堂讨论气氛、认真归纳总结、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努力使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我们希望,管理学案例教学随着社会发展和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要求的提高而不断改革与创新,促进管理学科的不断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篇13
就目前来看,农村学校设施简陋,环境差,教学设施配备不全,硬件设施也不完善,条件差,资金短缺,很多实验室不达标,教师无法完成新课程规定的一些教学任务。另外,由于农村教师人数有限,学校空间有限,导致很多地区班级人数多,这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的转变非常不利,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陈旧,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中,高中化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但是由于教师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受旧的经验影响,不能把新课程教材理解到位,盲目地扩展,强调知识的一步到位,忽略了教材改革中渗透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教师对教材运用不得当,仅仅把课程视为教科书,认为新课程就是换了一个版本的教科书,教学时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教学而不参考课程标准。具体表现在:
1.对新课程理念理解偏颇。农村化学教师并没有深入理解新课程的内容和理念,对已经习惯的事物就认为是真理,不可以轻易改变。课堂上,教师就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教师的权威不可质疑。教师迈不出教育改革的一小步,学生就不可能迈出均衡发展的一大步。
2.教学方法较单一。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营造自学、合作的氛围,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来满足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引入新课的方式是从旧知识引入,有少数的学生认为教师是直接引入,学生觉得教师在进行重要内容的教学时喜欢独自讲解。通过教师访谈也发现,大多数教师还是喜欢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传授,而且喜欢设计封闭性、纸笔测验性的问题让学生解答。这样很难让学生有一个宽松的环境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二、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农村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建议
1.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导者,必须深入了解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化学教师要想与时俱进,首先要了解新课程要求下,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增加了什么,减少了什么,必须在自己原有教学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前吃透教材,了解新教材的知识分布和教学重点,以新课程教学目标为指导,带领学生共同探索高中化学课程。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其基本教学结构在于首先要普及基本化学原理和知识,打下化学基础,然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和实验技能。教师应该以此为指导,根据新教材重新梳理自己的化学知识体系,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基础,将新教材中的化学教学要求与自身的化学知识融合统一,运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这对于目前农村高中化学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创新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实施新的教学方法。高中化学教师的角色、行为以及课堂教学方法都要有一个创新式的转变。首先,在教师角色上,教师必须转变原本学术权威的角色,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与学生一起探讨和学习化学。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中建立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作为引导者必须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改变以往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照顾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教学行为上,与传统教学行为不同的是,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应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监督学生学习、讲解习题上,而是要放在对于新教材的研究和拓展上,充分发掘教材资源。同时,教师不仅要将目光放在自己的化学课上,还应该兼容并包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多听其他学科的课,汲取其他学科中可以为己所用的教学模式,将之融入到自己的化学课中。
总之,新形势下农村高中的化学教学必须改变原本传统的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全新的教学思想。农村高中化学教学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打造魅力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行动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文庆城.现代化学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陈义.农村实施新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4]张释元.农村新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及策略――[J].中学的个性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