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财务治理效率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在逻辑上陷入了西方经典企业理论的团队道德风险,存在效率障碍问题;而相机治理在利益相关者逻辑下并不能有效“相机”,相关者控制权行使效率不能得到确保。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有机契合而形成的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机制,是财务治理效率持续释放的重要前提。但是,要保障这种持续释放的强度,还依赖于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机制的契合度与完善性。
一、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内涵概析
(一)共同治理的基本内涵
共同治理理论的基础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根基是企业契约理论。因此,企业契约理论是共同治理的理论渊源。分析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首先必须弄清楚利益相关者的含义。杨瑞龙和周业安(2000)根据定义包含的宽泛程度将其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最宽泛的,即凡是能影响公司活动或被公司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第二类指凡是与公司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第三类定义认为,只有在公司中下了“赌注”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也就是在公司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可以用潜在利益相关者和真实利益相关者将三类定义协调起来,前两种都包含了潜在利益相关者,只有潜在利益相关者向公司进行了资产专用性投资才转化为真实利益相关者。本文在分析财务治理效率时,着重考虑真实利益相关者。由于供应商和客户可能是真实的利益相关者,也可能不是,关键在于其是否进行了公司关系专用性投资,因此,公司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理、员工。
既然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公司组织租金,共同承担公司剩余风险,那么,应该设计一定的财权契约安排和财务治理制度,将一定的公司财务控制权分配给所有利益相关者,使所有的公司财权契约参与者得到激励去有效地合作,进而实现公司合作剩余最大化和公司价值最大化。为了实现公司合作剩余最大化和公司价值最大化,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该参与公司财务治理,这就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基本内涵。因此,共同治理就是公司的决策只能是利益相关者协调的产物,重要的是通过决策程序把财务冲突转化为协调与合作。
(二)相机治理的内涵解读
当公司既得利益状态被打破时,若其中某产权主体的利益受损,就必须有某种机制启动,自动地赋予受损方保护自己权益的机会与权力。这时,谁拥有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控制权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对受损方来说,只有掌握了这种支配权,才有机会重新配置公司财产,以弥补其损失。让受损方掌握控制权恰恰体现了效率原则,因为当一个投资者面临资本保全威胁时,他最有动力再造企业。张维迎(1996)曾给出一个简单的例子描述了公司所有权的状态依存性。设x代表公司总收入,n为股东最低预期收益率,w为应付工人的合同工资,r为债权人的合同收入(本金加利息),并假定x在零到x之间连续分布(其中x为最大可能收入),工人的索取权优先于债权人。如果企业处于“w+r<x<w+r+n”的状态,股东是公司所有权分配的支配者;如果公司处于“w<x<r+w”的状态,债权人是支配者;如果公司处于“xw+r+n”的状态时,经理人员就是实际的支配者。由此可见,从事后的利益状态看,公司所有权的分配是动态的、相机的。然而,公司所有权的状态依存性并不等价于支配权的自动让渡。必须有一套制度以确保支配权的顺利让渡,并保证让渡的有序性。这套制度就是“相机治理机制”。
财务相机治理(contingent governance)指公司控制权随公司绩效或经营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动,或者说是财务动态治理。相机治理考虑公司动态发展的可能性,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财权契约支持网络必须作出相应调整,其中最容易或最有可能利益受损的一方就会暂时获取控制权。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体制必须能提供一个顺畅、自由而有序的财务相机治理机制,以确保各当事人利益和经济运行效率。
二、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的效率解读
(一)共同治理的创租优势与效率困境
由于资本雇佣劳动理论和劳动雇佣资本理论都强调“单边治理”,把公司财权集中地配置给单一主体就意味着其他主体的财权被剥夺,因此财务治理理论基础现实的选择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各利益相关者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是现代公司发展的基本模式,共同治理已成为现代公司财务治理的现实选择。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具有以下明显特征:有助于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创新,降低成本,提高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相对于股东利益至上的逻辑而言,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强调由多方共同所有,比股东单方独享更为公平合理,也使公司更易于吸引或积累资源。由此可见,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在组织租金创造、合作剩余的创造抑或公司价值创造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篇2
篇3
一、引言<
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从商业巨子雷曼兄弟的轰然倒下,再到行业翘楚通用申请破产保护,危机的不良影响正逐步从虚拟经济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2009年6月,美国通用汽车为摆脱困境放下身段,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2009年11月,迪拜财政部突然宣布,棕榈岛集团将推迟至少6个月偿付数十亿美元的债务,以便进行债务重组;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依然存在,中国企业面临国内需求不足,
二、企业财务安全
企业财务安全是指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企业不会因为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财务风险或财务困境的影响内部控制,引发严重的财务危机,造成企业的财务失败,从而保持一种可
企业从面临风险到陷入危机直至破产消亡,我们关注的重点通常是风险产生后的事后处理阶段。但纵观整个过程,风险的前一阶段,财务由安全向风险转移阶段才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重点。通常情况下,企业财务安全隐患具有动态易变性和可逆性,及早察识财务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就能规避
三、企业财务安全
构筑财务安全的防火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财务风险,而这一切与企业内部控制密不可分。完善而有效的内部控制,通常指企业拥有健全的内控制度,措施完善合理,并且在实际中得到了很好的执行,从而能充分实现管理目标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控制度本身的有效性内部控制,至少
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各项指标提示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是否有效,来辨识财务安全程度,无疑是一个简便且
表1 国外学者预测企业财务安
研究者
样本
变量及模型
具有较强解释力或预测力的指标
Fitzpatrick(1932)
19家公司
单个财务比率模型
净利润/股东权益、股东权益/负债
Beaver (1966)
79家经营失败和79家经营成功公司
30个变量,
单变量判别模型
现金流量/负债、流动比率、净收益/资产、资产负债率、营运资本/总资产等6个财务比率准确性较高
Altman
(1968)
33家破产和33家非破产公司
5个比率, Z-score模型
营运资本/总资产、留存收益/总资产、息税前利润/总资产、股东权益市场价值/负债账面价值、销售收入/总资产
Blum(1974)
115家财务失败和115家非财务失败公司
多元判别分析方法
选择反映流动性,盈利性和变异性三个方面的财务指标
Altman、Haldeman、Narayanan(1977)
53家破产和58家正常企业
7个变量,
ZETA模型
经营收益/总资产、收益稳定性、利息保障倍数、留存收益与总资产之比、流动比率、普通股权益与总资本之比和普通股权益与总资产之比
Martin
(1977)
58家出现财务危机的银行
25个变量,
Logit回归分析法
总资产收益率、坏账与营业净利润之比、费用与营业收入之比、总贷款与总资产之比
Ohlson
(1980)
105家破产公司,
2058家非破产公司
9个变量,
Probit模型
公司规模(总资产/GNP物价指数后取对数)、资本结构(总负债/总资产)、资产报酬率或来自经营的资金/总负债、短期流动性(营运资金/总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
Aziz、Emanuel(1988)
<
表2 国内学者预测企业财务 研究者
样本
变量及模型
具有较强解释力或预测力的指标
陈静(1999)
27家ST和27家非ST公司
多元线性分析
负债比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营运资本/总资产、总资产周转率
陈晓等(2000)
38家ST公司
1260种变量组合,Logit回归
负债权益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利润/总资产、留存收益/总资产
吴世农、卢贤义(2001)
70家财务困境公司,
70家财务正常公司
21个变量,预警模型
盈利增长指数、资产报酬率、流动比率、长期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营运资本与总资产比和资产周转率
姜秀华、孙铮(2001)
42家ST和42家非ST公司
Logit预测模型
毛利率、其它应收款与总资产比率、短期借款与总资产的比率、股权集中系数,公司治理变量(股权集中度)
章之旺(2004)
60家财务困境和120家正常公司
logistic
现金流量比率
王克敏(2005)
128家ST公司,非ST公司
5个变量,logist
引入公司治理、关联交易、对外担保等非财务指标
吴超鹏、吴世农(2005)
540家价值损害型上市公司
20个变量, 人工神经网络法
总资产收益率、股票超额收益率、公司治理指数和投资者利益保护指数
郭斌等(2006)
1265个正常类到期的实际贷款样本、890个违约类样本
30个指标,Logit模型
贷款期限和M2增长率这两个非财务指标,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陈燕和廖冠民(2006)
104家上市公司
Logit模型
大股东持股比例、国有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对公司财务安全均具有显著影响
钱爱民、张淑君和程幸(
由上表可以看
(1)从方法来看,泰勒级数展开式、事件历史分析、遗传算法、数据包络分析等方法在最近几年相继应用于相关的研究
(2)从研究的数量和指标解释力来看,财务指标结合非财务指标的研究已成为主流的方向。在财务解释变量的选择上,以资产
由此可得,财务安全的辨识标志可以分为两大类:从财务指标来看,负债比率和营业利益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总资
四、结论与启
(1)建立财务安全指标体系对企业内控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良好的内控制度可以提高财务安全测度的准确性。外部环境复杂多变、错误的筹资决策、资产流动性较差、盈利能力低下、公司治理机构的影响、行业因素的影响等方面使财务活动本
(2)科学严密的内部财务控制,是财务安全的基础。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一方面是出于防护性需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保
(3)确立财务安全指标并结合非财务指标内部控制,引入财务内部控制有效的变量,构建财务安全体系,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证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是出建设性需要,及时暴露财务管理方面的弱点,保护财务安全,提高管理效率,保障企业发展。
身和环境的变得复杂多样,这些都是财务不安全的原因所在。由此看来,财务安全与否不是仅由某方面原因引起的,而是多个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造成的。通过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使企业处在财务安全状态,企业应该高度重视。
示
产周转率和现金流量比率综合观察,比较有解释力;从非财务指标来看,公司治理变量、审计信息比较有解释力。
负债表比率和现金量表比率为主;在非财务变量的选择上,主要集中在股权结构,审计信息,股东持股比率等方面。
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论文开题报告范例。而国内的研究多是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建立模型。
出:
2008)
31家ST公司
13个变量、主成份分析路基回归
自由现金流量指标体系可以提前两年对公司财务危机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郑育书和刘沂佩(2008)
50家财务危机公司,
篇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司治理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课题。受此影响,我国部分财务学者借鉴公司治理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财务治理理论,希望从财务方面为解决公司治理问题提供参考。实践中,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为解决某单方面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只有综合研究并提出全面解决方案,才能切实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复杂问题。财务治理是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交叉渗透的产物,肩负着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赋予的双重使命,财务治理理论的提出和不断完善,正是适应了这一方面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现实要求,迅速成为财务理论研究的新兴领域。财务治理理论研究是由西方财务理论界开始初步探索,并在国内财务届得以明确提出并有所发展。财务治理两大理论基础是公司财务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西方理论界起初对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是各自独立进行的。西方财务界对公司财务理论研究较早,其理财思想可追溯到15、16世纪时期。一般认为,以1900年法国学者贝奇里耶发表的博士论文《投机理论》为标志,西方财务学开始以其独特的研究核心和方法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现代西方财务理论发展,是以马科维兹(Markwitz)的投资组合理论(1952)、莫迪格利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的资本结构理论(1958)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两大理论加之以后发展起来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资本市场有效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等,共同构成了现代西方财务的理论基石。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而正式展开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1932年美国学者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发表的经典论文《现代公司和私有产权》。经过60年代前后鲍莫尔(Baumol)、马瑞斯(Marris)等人的进一步发展,公司治理理论已经成为当今西方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成果十分丰富。特别是近些年企业理论的发展、成熟,深化了公司治理理论研究,为其进一步深入拓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学基础。随着财务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为解决日趋复杂的公司财务与治理问题,仅仅从各自学科出发,独立研究财务或治理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学科发展和经济实践的需要了。理论研究需要拓展视野,进行交叉性学科研究。由此,西方理论界便产生了对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融合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综合研究成果有:1976年,詹森(Jensen)和梅克林(Meckling)开创了资本结构的契约理论,从公司治理角度,建立了强调资本结构与经营者行为之间关系的成本模型,得出了当股权边际成本等于边际债务成本时,公司资本结构最优的研究成果。由此,开始了西方理论界有关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理论融合性、开拓性研究――财务资本结构问题的研究。此后,罗斯(Ross)的信号传递模型、格罗斯曼(Grossman)和哈特(Hart)的担保模型、阿洪(Aghion)和博尔顿(Bolton)的控制模型等具有广泛影响的资本结构理论的建立和完善,极大丰富了财务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对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理论发展意义重大。1988年,美国《财务杂志》(The Journal of Finance)第七期发表了威廉姆森(Williamson)的《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Corporate Financ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一文,该文明确指出:应综合考察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问题,如负债与股权融资,不仅仅是可相互替代的融资工具,更是可相互替代的治理结构。文章在比较了“交易费用经济学”分析方法与“理论”分析方法基础上,阐释了公司融资方式选择受交易费用因素影响,主要取决于资产的特性。此外,该文还就其他一些相关治理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进一步综合研究公司财务与治理问题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1991年12月,世界第一部公司治理原则文献――卡德伯瑞(Cadbury)报告在英国产生。该报告由英国财务报告委员会、伦敦证券交易所等机构合作成立的公司治理委员会起草并。报告的题目是《公司治理的财务方面》(The Finance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着重突出了公司治理中财务的重要性。报告注重了董事会的控制与报告职能以及审计人员的角色,尤其注重公司内部财务控制和风险管理问题,对公司财务治理理论建立与发展,影响深远。
二、财务治理理论综述
(一)财务治理(结构)内涵 西方对财务治理问题的研究是伴随着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激励机制设计理论等微观经济学的新进展而产生的,彰显了基于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关联性基础上的融合交叉研究趋势,产生了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中心的新资本结构理论(即资本结构成本学说、资本结构财务契约论、资本结构信号模型、资本结构新优序融资理论)和以控制权理论为中心的后资本结构理论(即资本结构控制权理论)两大主要理论成果。西方理论界对公司财务和公司治理研究已具有融合研究的趋势,并有所发展,产生了财务治理理论的萌芽,其研究成果必将对财务治理理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文献检索显示,尽管西方学者意识到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具有内在关联性和依存性,但并未展开深入研究,未能正式提出财务治理范畴,未能构建出完整的财务治理理论体系,更没有深入研究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财务治理效率问题,因而其理论探索尚处于“萌芽阶段”。关于财务治理的内涵,国内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界定。伍中信教授秉持财权配置论,认为财务治理结构是以财权为基本纽带,逐步确立出资人、董事会、经理人和企业财务人员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分别体现各主体在财权上相互约束、相互制衡的关系(伍中信,2001)。衣龙新(2005)博士也是财权配置论的拓展者,认为财务治理是指基于财务资本结构等制度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在强调以股东为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前提下,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等机制,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等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安排、设计和规范。宋献中教授(2000)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进行界定,认为财务治理结构是一组规范所有者、经营者的财务权力、财务责任和财务利益的制度安排。林钟高教授和冯巧根教授则从“财务契约安排”的角度进行了定义。财务治理作为一种规范、完善企业财务制度的创新组织和契约机制,它通过一定的财务治理结构、机制和行为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形成科学的财务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目的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权责关系,促使他们长期合作,以保证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性(林钟高等,2005)。财务治理结构是通过一定的财务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形成科学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目的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权责关系,促使他们长期合作,以保证企业决策效率的一种契约制度(冯巧根,2000)。从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关系视角进行考察,财务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子系统,从属并取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性质,是公司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督权的划分与配置;公司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权必须赋予董事会,一般财务事项由经理人员斟酌决定,财务经理和财务职能部门拥有财务执行权,财务监督权则赋予监事会(黄菊波等,2003)。公司财务治理权是公司法人财产权的核心,法人财产权的主要内容就是法人财务治理权(包括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控权)。财务治理结构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部分,财务治理权配置是财务管理体制和财务运行机制的核心内容,配置合理与否是影响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性因素(李心合,2001)。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看,公司财务治理“是指通过财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作用,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杨淑娥,2002)。以上各位专家的论述,笔者发现对财务治理概念的界定仍然比较混乱和模糊。我们认为,“财务治理”是在股东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基础上,通过财权合理配置和财务冲突协调,形成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与财务治理环境良性互动,实现财务决策科学化和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的制度安排。
(二)财务治理主体杨淑娥(2002)将财务治理主体分为两类:(1)依赖公司内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的主体。主要包括大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一般掌握着公司控制权,在财务治理中处于相对主动地位。(2)依赖公司外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的主体。主要包括小股东、政府、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其利益易受侵害,居于相对被动地位。衣龙新(2005)认为,财务治理主体是有能力、有资格、有意愿参与公司财务活动,并在公司治理中占有一定地位的内部权利机构、个体与法人,主要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债权人。油晓峰(2005)则认为财务治理主体主要是股东、经营管理者和债权人三个主体。本文认为,公司是物质资本所有者(股东和债权人)、人力资本所有者(经营者和雇员)和社会资本所有者(顾客、供应商、政府、社区)(以下简称“利益相关者”)缔约形成的合作收益大于合作成本的产权契约联结体。公司财务治理主体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狭义上的财务治理主体是有资格有能力对财权合理配置和财务冲突协调、财务决策科学化和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具有重要影响的机构、法人和个体,主要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股东、债权人、雇员。广义的财务治理主体除狭义的财务治理主体之外,还包括顾客、供应商、政府和社区等社会资本提供者。
(三)财务治理客体 财务理论界对财务治理客体的研究并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财务治理的客体是(财)权,即特指财务治理范畴的财之权,因为财务治理主要就是对财权的配置(伍中信,2007)。财务活动的客体可以归结为“本金”,它贯穿财务活动始终,是财务主体共同作用的目标,财务主体都关注和追求本金的增值。财务治理活动作为财务活动的组成部分,其客体也应该是“本金”,只不过与作为财务管理对象的“本金”所处领域不同罢了。而从财务关系角度,财务治理的客体又具体表现为本金运动所形成的特定“财务权利”关系(当然,这部分财务权利并不是一般意义的财权,而是特指财务治理范畴内的财权),对财权的配置贯穿治理活动始终。因此,财务治理客体就相应具有了两种表现形式,治理框架下具体体现的是“财权”,财务范畴之内总体体现为“本金”(衣龙新,2005)。财务冲突是财务治理研究的起点,也是财务治理的客体。财务冲突是指企业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产生的财务矛盾或冲突,具体包括两类:一是股东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财务冲突,二是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财务冲突。从国外的研究来看,财务冲突来源于财务不合作的倾向性,而财务不合作的倾向性主要是由于企业财务信息不对称以及利益相关者在财务契约中对现金流量要求权的本质差异造成的。而这种财务不合作的倾向性转变为现实的财务冲突则主要是因为财务治理机制不健全(油晓峰,2005)。财务治理客体,也即财务治理的对象,取决于财务治理的属性。财务治理的核心在于明确出资人、董事会、经理人和企业财务人员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而财权体现为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对称分布,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合理分配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已成为财务治理的现实内容。因此,如何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合理分配是财务治理的客体,具体表现为筹资、投资、资本运营、收益及其分配等财务活动及其所形成的各种财务关系(张敦力,2002)。我们认为,财务治理的客体也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财务治理客体是指“财权”,狭义的财务治理客体特指“财权”中的“权力”。虽然“财权”包括通用财权和剩余财权两个方面,“权力”也包括通用财权中的“权力”和剩余财权中的“权力”,但广义财务治理客体的核心是指剩余财权,狭义财务治理客体的核心则是指剩余财权中的“权力”。
(四)财务治理目标 财务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司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对称和利益均衡(姚晓民,2003)。也有学者认为,财务治理的目标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合理分配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促使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为顺利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基础(李秉祥,2003)。从公司财务角度来看,财务治理目标直接体现为本金(资本)增值的满意化;从公司治理角度看,财务治理目标主要体现为优化财务资源配置、促进科学财务决策。因此,财务治理目标是形成科学合理的财务治理体制、制度和行为规范。这些治理体制、制度和行为规范是对财务治理主体的直接约束,是财务治理体系要取得良好运作成果、财务科学决策及本金有效增值的根本保证(衣龙新,2005)。财务治理的目标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冲突,以促进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为顺利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基础。这个目标基本上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具体目标,即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关系;其二是战略目标,即促使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油晓峰,2005)。财务治理的目标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合理分配财权,尤其是剩余财权(剩余财务控制权与剩余财务索取权),以促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和企业决策科学化,为顺利实现企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伍中信,2007)。既然财务治理在公司治理和公司财务中扮演着“双肩挑”的重要角色,那么财务治理目标必须在综合考虑公司治理目标和公司财务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界定。因此,我们认为,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
(五)财务治理机制 张兆国教授等(2004)认为,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要使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都能实现,就必须建立一套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的企业财务治理机制。企业财务的共同治理机制就是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各利益相关者都有平等机会分享企业财权,即通过分享企业财务收益权来实现其产权收益;通过分享企业财务控制权来相互制衡,以保护其权益免遭他人侵害,从而达到长期合作的目的。企业财务的相机治理机制是指在企业经营出现危机时,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受损失的利益相关者能够取得企业的财务控制权,以改变既定的利益分配格局。杨淑娥教授等(2005)认为相机治理机制的依据是关注企业所有权的或有特征(state-contingent),主要是通过对剩余控制权的争夺来改变既定利益格局的,各利益主体可通过相机治理机制,确保财权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配置能发挥衡量监督和激励是否相容、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是否匹配,从而利用财权配置达到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衣龙新博士(2005)认为,财务治理机制是在企业财权配置的基本框架下,基于财务治理结构安排和一定制度设计,能够自动对企业财务治理活动进行调节和规范的一种机制。财务治理机制包括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财务约束机制三个方面,这三大机制与财务基础机制的财务主体机制、财务动力机制和财务制衡机制保持着内在的一致性。林钟高教授(2005)认为财务治理机制主要解决财务基本机制、财务激励约束机制以及财务相机治理机制等问题。张敦力博士(2002)探讨了委托结构中的激励机制(薪金激励机制、职位消费激励机制、期权激励机制和声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
(六)财务治理(结构)体系 林钟高教授(2005)和衣龙新博士(2005)均认为,财务治理体系包括治理结构、治理机制与治理行为三个部分,但在对各构成要素的具体内容上存在分歧。林钟高教授等认为,治理结构主要解决财务资本结构安排、财务组织结构安排、财务运营模式安排以及财务机构岗位安排等;治理机制主要解决财务基本机制、财务激励约束机制以及财务相机治理机制等问题;治理行为则主要解决财务政策选择、财务战略规划以及财务行为规范化问题。衣龙新博士则认为,财务治理结构由财务资本结构安排、财务组织结构安排和财务运营模式安排构成;财务治理机制由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和财务约束机制构成;财务行为规范由财务决策行为规范、财务监控行为规范和财务分配行为规范构成。油晓峰博士(2005)提出的财务治理理论框架包括财务治理主体、财务治理客体、财务治理假设和财务治理模式等构成要素。伍中信教授(2007)认为,财务治理结构体系包括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中心、治理模式和治理目标等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以财权配置为核心,以融资结构为基础,以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为内核的财务治理结构的研究体系,并认为财务治理权具有财务决策、控制和监督三个权能。财务治理权是财权范畴中的核心,其对财权配置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是通过财务决策权来实现的,因此财务决策权就成为财务治理权、财权配置乃至企业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
(七)财务治理效率 财务治理效率是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没有对效率的深入考量,就不可能有财务治理理论的真正成熟。关于财务治理效率的研究,国内研究的不多,其代表如下:姚晓民和熊瑞芬直接触及了“财务治理效率”这一研究主题,但其研究还有待完善。姚晓民等(2003)认为,公司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信息不对称引起包括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以及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财务治理效率。其中,前者是主要矛盾。而公司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实现公司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对称和利益制衡,因此,外部相关者(尤其是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成为提高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关键。可见,这种论述混淆了财务治理目标与公司治理目标,也没有抓住财务治理效率的本质。熊瑞芬(2004)则从独立审计的角度触及了财务治理效率问题,但并未论及问题的实质。认为要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就必须改变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控制信息不对称对各方利益的影响,充分发挥独立审计在财务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三、总结
国内财务治理研究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明确提出并剖析了财权、财权配置、财务治理、财务治理结构等概念;初步提出了财务治理(结构)理论体系。但是国内理论界对财务治理内涵、财务治理体系等基本问题尚未达成共识;未能系统地阐述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研究财务治理效率、财务治理评价等深层次问题的理论成果十分少见。通过文献综述并结合我们的理解,可以发现,财务治理产生的原因是公司财权契约不完备和问题的存在;财务治理的本质是剩余财权配置(剩余财务索取权与剩余财务控制权配置);财务治理体系由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和财务治理效率组成;财务治理效率则是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钱颖一:《企业的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结构改革》,《经济研究》1995年第1期。
[2]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衣龙新:《公司财务治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林钟高、王锴、章铁生:《财务治理:结构、机制与行为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6]黄菊波、杨小舟:《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治理相关问题的研究》,《财政研究》2003年第2期。
[7]杨淑娥、金帆:《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会计研究》2002年第12期。
[8]油晓峰:《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9]伍中信:《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结构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篇5
一、财务治理界定
关于公司财务治理(corporate financial governance),国内各学者的观点不一,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伍中信(2001)认为,公司财务治理是一种企业财权的安排机制,通过这种财权安排机制来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同时还指出,企业财务治理作为企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种经济利益冲突。杨淑娥(2002)认为,所谓公司财务治理,是指财权通过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张敦力(2002)认为,财务治理是界定与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地位和作用,最终实现各主体在财权上相互约束,相互制衡关系,促使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果的公司治理。衣龙新(2002)认为,财务治理涵义可概括为:财务治理就是基于财务资本结构等制度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在强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前提下,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等机制,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等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安排、设计和规范。林钟高(2003)则认为,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这种制度安排达到利益相关主体之间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均衡,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饶晓秋(2003)认为,财务治理的实质是一种财务权限划分,从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财务管理体制。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国内学术界对于财务治理的定义并无很大分歧,都认为财务治理是以财权合理配置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主要不同在于对财务治理主体的界定不同。笔者认为,只要涉及到财权的配置,均可归属于财务治理的研究之中,但是财务治理是否仅仅局限于一种“制度安排”。公司财务治理是指通过财权在企业内部的合理配置,并在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财务约束、财务评价等机制以达到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均衡,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套正式的、非正式的制度、行为和规范。
二、财务治理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一)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 财务治理是从财务的角度来研究公司治理,主要是界定与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公司治理主要是界定和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财务治理结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公司治理的灵魂。财务治理总体上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其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必然要遵循、借鉴公司治理理论。应该说公司治理理论对财务治理理论的指导是最为直接的、重要的,公司治理理论的出现是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前提,没有公司治理理论的成熟与发展,就不可能有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成熟,而财务治理理论的不断充实、发展也必将促进公司治理理论的不断拓展、完善。如果用财务治理涵盖公司治理,则夸大了财务治理的范围和作用,限制了公司治理的范畴。公司治理除包含财务治理内容外,还包括人事、经营等方面的治理。应当说财务治理本质上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部分和根本体现形式,公司治理的其他方面治理效果也最终要落实到财务利益上加以体现。如果用公司治理定义、替代财务治理,则更为偏颇,局限了财务治理内涵和外延,除从属于一般公司治理共性外,财务治理还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可见,财务治理并不等同于公司治理,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联系:一是公司治理是财务治理的基础,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发展和深化。二是公司治理的模式决定财务治理的模式,财务治理的模式反作用于公司治理的模式。三是公司治理的目标影响财务治理的目标。四是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都根源于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五是从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角度来看,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都随着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其内容也逐渐由只发生在公司内部所有者、经营者以及相关权利机构之间的狭义的活动扩展到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公司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六是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管理方式,更应该是一种动态的管理活动,因而不能将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仅仅理解为一种制度安排,更应该从治理活动的动态含义来理解。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区别主要有:一是制衡的着眼点不同。二是激励的侧重点不同。三是约束制度的侧重点不同。四是机制涉及主体不同。五是保障实施主体不同。六是财务治理
比公司治理更为深化。
(二)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基于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治理主要是对财务资源和财权的安排机制,以形成利益相关者之间财权的战略联盟,提高企业财务运作效率及公司治理效率。由此可见,公司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构成了公司财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联系表现在:一是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公司财务系统,都是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因素。二是两者对公司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处理,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一贯性。如财务治理对公司财务战略的拟定,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服务与发展方向;财务管理对公司财务的全面调控,决定了财务管理中财务控制的力度和手段;财务治理对公司财务政策的选择,决定了财务管理中具体财务制度的基调。三是财务治理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框架和轨道,财务治理的模式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务管理的模式特征。如果说财务治理是从财务角度对企业内外部人与人之间利益分配的关系所做的协调和配置,那么财务管理就是这种协调和配置的应用。四是财务治理、财务管理与公司绩效之间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财务治理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财务管理,进而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而财务管理和公司绩效又受到财务治理的根本性制约。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主要区别为:一是从公司运营角度看,财务管理是公司管理的核心,财务治理则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因此,公司治理与管理的区别也就决定了两者分别属于不同的范畴。财务治理主要从宏观上对财务管理中所产生的财务关系进行指导、监督、控制和制衡,保证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一种制衡机制;财务管理则是在财务治理框架下,具体进行财务运作和经营活动,基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种运行机制。二是财务治理从制度性层面规定了公司财务运作的基本网络框架;而公司财务管理则着重研究在这样的框架下如何通过科学的财务决策实现具体的财务目标,主要集中在“操作性”财务领域,具有鲜明的“技术性”特征。三是财务管理着重于对财务主体的财务行为控制,表现为上层财务主体对下层财务主体的财务行为的一种单向规制活动。财务管理的效率性主要体现为公司财务成本总额的减少,即公司净资产值的增加;财务治理则着重于财务主体的财务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结构性安排,以及财务权力运作方式的优化,表现为财务主体之间财务行为的双边或多边相互协调与控制活动。财务治理的有效性主要体现为公司各层级财务主体的财务权力总成本的降低。四是财务管理是从定量角度论证企业价值,探讨企业财富是如何产生的,是财富创造的源泉和动力;而财务治理则是从定性方面研究企业价值,确保这种财富创造能够合乎各方利益要求的一种制度安排,是企业财富创造的基础和保障。
篇6
1.1 基于公司治理的目标,应强化管理控制
coso报告中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 财务 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 法律 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从达到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这一目标来看,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 经济 有效的使用企业资源,以最优方式实现企业的目标,所以管理控制显然是内部控制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目前的内部控制大多服务于财务报告,主要是查错防弊和监督功能,即局限于会计领域内的内部会计控制,这样就使得内部控制的管理功能一直处于弱化和被忽视的地位。事实上,内部控制的管理功能恰好符合公司治理的最终目标,即企业价值最大化。强化内部控制的管理功能,有助于公司治理层和管理层更好的制定、实施和调整战略,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1.2 基于价值创造的原理,应强化管理控制
由于我们一直强调内部控制对于财务报告和内外部 审计 的作用,会计控制的被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管理控制。这就使得内部控制忽视了价值创造,不能很好的服务于整体组织目标。虽然服务于财务领域的内部会计控制可以很好的 预防 和减少企业的损失,但这种因为减损而产生的价值增加显然属于消极角度的,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企业应该更好的利用内部控制的重要部分——管理控制来对公司管理做出分析评价,使内部控制服务于战略决策,从而创造远高于会计控制通过减损所增加的价值。
2 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功能的建议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治理层和管理层如何设计、运行公司内部控制机制。
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和保障,可以使内部控制发挥最大效能,公司治理关注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不一致所带来的 成本 ,内部控制关注的重点是经营者的有效经营,如果公司治理层和管理层能从管理控制的作用上达成一致,从而设计、运行公司内部控制机制,那么强调管理控制的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必然可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降低成本,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2)逐渐弱化内部会计控制,最终实现内部会计控制服从于内部管理控制。
篇7
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从商业巨子雷曼兄弟的轰然倒下,再到行业翘楚通用申请破产保护,危机的不良影响正逐步从虚拟经济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2009年6月,美国通用汽车为摆脱困境放下身段,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2009年11月,迪拜财政部突然宣布,棕榈岛集团将推迟至少6个月偿付数十亿美元的债务,以便进行债务重组;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依然存在,中国企业面临国内需求不足,
二、企业财务安全
企业财务安全是指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企业不会因为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财务风险或财务困境的影响内部控制,引发严重的财务危机,造成企业的财务失败,从而保持一种可
企业从面临风险到陷入危机直至破产消亡,我们关注的重点通常是风险产生后的事后处理阶段。但纵观整个过程,风险的前一阶段,财务由安全向风险转移阶段才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重点。通常情况下,企业财务安全隐患具有动态易变性和可逆性,及早察识财务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就能规避
三、企业财务安全
构筑财务安全的防火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财务风险,而这一切与企业内部控制密不可分。完善而有效的内部控制,通常指企业拥有健全的内控制度,措施完善合理,并且在实际中得到了很好的执行,从而能充分实现管理目标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控制度本身的有效性内部控制,至少
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各项指标提示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是否有效,来辨识财务安全程度,无疑是一个简便且
表1 国外学者预测企业财务安
研究者
样本
变量及模型
具有较强解释力或预测力的指标
Fitzpatrick(1932)
19家公司
单个财务比率模型
净利润/股东权益、股东权益/负债
Beaver (1966)
79家经营失败和79家经营成功公司
30个变量,
单变量判别模型
现金流量/负债、流动比率、净收益/资产、资产负债率、营运资本/总资产等6个财务比率准确性较高
Altman
(1968)
33家破产和33家非破产公司
5个比率, Z-score模型
营运资本/总资产、留存收益/总资产、息税前利润/总资产、股东权益市场价值/负债账面价值、销售收入/总资产
Blum(1974)
115家财务失败和115家非财务失败公司
多元判别分析方法
选择反映流动性,盈利性和变异性三个方面的财务指标
Altman、Haldeman、Narayanan(1977)
53家破产和58家正常企业
7个变量,
ZETA模型
经营收益/总资产、收益稳定性、利息保障倍数、留存收益与总资产之比、流动比率、普通股权益与总资本之比和普通股权益与总资产之比
Martin
(1977)
58家出现财务危机的银行
25个变量,
Logit回归分析法
总资产收益率、坏账与营业净利润之比、费用与营业收入之比、总贷款与总资产之比
Ohlson
(1980)
105家破产公司,
2058家非破产公司
9个变量,
Probit模型
公司规模(总资产/GNP物价指数后取对数)、资本结构(总负债/总资产)、资产报酬率或来自经营的资金/总负债、短期流动性(营运资金/总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
Aziz、Emanuel(1988)
表2 国内学者预测企业财务
研究者
样本
变量及模型
具有较强解释力或预测力的指标
陈静(1999)
27家ST和27家非ST公司
多元线性分析
负债比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营运资本/总资产、总资产周转率
陈晓等(2000)
38家ST公司
1260种变量组合,Logit回归
负债权益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利润/总资产、留存收益/总资产
吴世农、卢贤义(2001)
70家财务困境公司,
70家财务正常公司
21个变量,预警模型
盈利增长指数、资产报酬率、流动比率、长期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营运资本与总资产比和资产周转率
姜秀华、孙铮(2001)
42家ST和42家非ST公司
Logit预测模型
毛利率、其它应收款与总资产比率、短期借款与总资产的比率、股权集中系数,公司治理变量(股权集中度)
章之旺(2004)
60家财务困境和120家正常公司
logistic
现金流量比率
王克敏(2005)
128家ST公司,非ST公司
5个变量,logist
引入公司治理、关联交易、对外担保等非财务指标
吴超鹏、吴世农(2005)
540家价值损害型上市公司
20个变量, 人工神经网络法
总资产收益率、股票超额收益率、公司治理指数和投资者利益保护指数
郭斌等(2006)
1265个正常类到期的实际贷款样本、890个违约类样本
30个指标,Logit模型
贷款期限和M2增长率这两个非财务指标,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陈燕和廖冠民(2006)
104家上市公司
Logit模型
大股东持股比例、国有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对公司财务安全均具有显著影响
钱爱民、张淑君和程幸(
由上表可以看
(1)从方法来看,泰勒级数展开式、事件历史分析、遗传算法、数据包络分析等方法在最近几年相继应用于相关的研究
(2)从研究的数量和指标解释力来看,财务指标结合非财务指标的研究已成为主流的方向。在财务解释变量的选择上,以资产
由此可得,财务安全的辨识标志可以分为两大类:从财务指标来看,负债比率和营业利益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总资
四、结论与启
(1)建立财务安全指标体系对企业内控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良好的内控制度可以提高财务安全测度的准确性。外部环境复杂多变、错误的筹资决策、资产流动性较差、盈利能力低下、公司治理机构的影响、行业因素的影响等方面使财务活动本
(2)科学严密的内部财务控制,是财务安全的基础。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一方面是出于防护性需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保
(3)确立财务安全指标并结合非财务指标内部控制,引入财务内部控制有效的变量,构建财务安全体系,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证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是出建设性需要,及时暴露财务管理方面的弱点,保护财务安全,提高管理效率,保障企业发展。
身和环境的变得复杂多样,这些都是财务不安全的原因所在。由此看来,财务安全与否不是仅由某方面原因引起的,而是多个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造成的。通过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使企业处在财务安全状态,企业应该高度重视。
示
产周转率和现金流量比率综合观察,比较有解释力;从非财务指标来看,公司治理变量、审计信息比较有解释力。
负债表比率和现金量表比率为主;在非财务变量的选择上,主要集中在股权结构,审计信息,股东持股比率等方面。
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论文开题报告范例。而国内的研究多是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建立模型。
出:
2008)
31家ST公司
13个变量、主成份分析路基回归
自由现金流量指标体系可以提前两年对公司财务危机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郑育书和刘沂佩(2008)
50家财务危机公司,
50家财务正常公司
6个变量,Logit和Granger检验
负债比率和营业利益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现金流量比率
安全的代表性方法
/td> 49家破产公司内部控制,49家正常公司
财务危机预测模型
Lawson现金流量等式
Theodossiou (1993)
197家经营正常公司,62家经营失败公司
CUSUM模型
固定资产/总资产、净营运资本/总资产、每股股利/每股市价、存货/销售收入以及经营收入/总资产
全的代表性方法
操作性很强的办法。以下将国内外学者预测企业财务安全的代表性方法归纳总结如表1、表2所示。
包括标准明确;措施适用;着眼全局;信息及时;控制灵活。二是在执行过程中的有效性,即所建立的关于内控的规章制度在实际中能否得到合理有效执行,能否实现目标,至少包括企业有强烈的建立和推行内控系统的意愿;管理层有较高的监测、指导、协调、监督能力;员工素质符合内控要求。
的识别分辨
危机,避免破产。此外,企业财务安全具有全面性。财务安全隐患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对财务安全的全面性认识,有助于从企业全局出发,寻找财务活动中安全隐患形成的原因、特征、度量及控制方法,并对财务安全隐患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监控,正确地判断和衡量企业财务风险。
持续的财务状态(蒲春燕,2009)。企业财务安全的特征包括合理的资本结构、合理的资产结构、正常的生产经营、科学的财务控制(廖爽英,2007)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概念的界定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通胀预期等重重压力。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如何加强自身财务安全,辨识财务安全程度,及早发现危机隐患内部控制,有效控制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财务安全相关文献的梳理,从内部财务控制新视角,比较分析财务安全测评指标的解释能力,提炼出财务安全的辨识标志,希望为投资者投资决策和企业加强自身财务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br> 标志;内部控制
,提炼出财务安全的辨识标志,希望为投资者投资决策和企业加强自身财务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北京 100029)
,李小燕
制的视角
辨识标志
木衣提
学院副教授, 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二年级,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蒲春燕,孙璐.企业财务安全概念研究[J].财会通讯,2009(1)
[2]Fitzpatrick P. A Comparisonof the Ratios of Successful Industrial Enterprises with Those of Failed Companies[R].Washington:The Accountants Publishing Company, 1931.
[3]Beaver W H. Financial Ratiosas Predictors of Failure[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66,4(3):71-111.
[4]Ohlson J. Financial Ratios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J].Journal ofAccounting Re-search, 1980, 18(1): 109-131.
[5]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9(4)
[6]吴世农,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2001(6)
篇8
2002年美国萨班斯法案实施、2008年我国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指导意见,以这两次事件为标志,内部控制开始成为国内外公司治理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对近几年来,尤其是2013年、2014年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热点做了梳理,总结成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实施后果、有效性评价、内控缺陷披露、在行业中的应用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论。
二、 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
当前的研究主要是从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特征、管理层特征、公司经营状况等方面入手,研究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1. 董事会特征对内部控制的影响。研究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是一条很自然的思路,因为内部控制的实施程度和执行水平取决于董事会的重视程度,董事会越重视,内部控制实施得就会越好。在这一领域,当前的研究趋势是细化,细化是指研究者将董事会特征细化分解,研究的问题很具体,并且大多通过上市公司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研究。
有研究者研究董事会、监事会规模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宋宝(2014)、朱彩婕、韩小伟(2013)等均以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监事会规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正相关。
有研究者研究监事会会议次数、审计委员会设置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步磊、范亚东(2014)研究发现,董监两会的会议次数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朱彩婕、韩小伟(2013)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设置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林斌和饶静(2009)发现,设置了内审部门的上市公司更愿意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Hoitsh(2009)发现,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会计和财务监管经验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
有研究者研究董事个体对内部控制的影响。陈汉文、王韦程(2014)的研究发现,董事长年龄、受教育程度、任职时间、薪酬水平等与内控质量正相关。步磊、范亚东(2014)的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不显著。朱彩婕、韩小伟(2013)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内控信息披露水平显著负相关。张横峰(2014)研究发现女性董事比例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相关。
2. 股权结构特征对内部控制的影响。这方面研究的思路和研究董事会相似,都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进行研究,其理论基础都是委托-理论,其研究方法大多是以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
有研究者研究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朱颐和、张娥(2014)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和减少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从而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郭桂花、岳利玲(2013)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有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高于非国有控股公司。朱颐和、张娥(2014)研究发现,股权制衡度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
有研究者研究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步磊、范亚东(2014)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宋宝(2014)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有效性正相关。朱颐和、张娥(2014)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
3. 管理层特征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对管理层特征和内部控制的影响,多是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进行研究。
赵息、许宁宁(2014)的研究发现,建立在经济动因和政治动因基础上的激励机制,以及源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昂贵显性和隐性成本,是管理层隐瞒内部控制缺陷的驱动力,而管理层所拥有的超出其特定控制权范畴的管理层权力又为其在信息披露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保障。张西栓(2013)的博士论文研究发现,高管权力的过度膨胀,往往导致高管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使内部控制失灵,内部控制与高管权力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4. 公司经营状况对内部控制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脱离了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公司一些经营特征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也有研究是从公司外部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
有的从财务状况分析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Ashbaugh-Skaife等(2007)和Doyle等(2007)研究发现,财务风险较高、财务状况较差的公司更有可能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这两篇文献在内部控制领域地位显赫,几乎所有研究内部控制的文献都会引用这两篇文献的研究成果。Franklin(2007)的研究发现,公司的盈利能力、负债程度显著影响其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宋宝(2014)研究发现,公司盈利能力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有效性水平呈正相关。林斌和饶静(2009)发现,财务状况差的公司更不愿意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有的从公司业务状况和组织结构状况进行研究。Ashbaugh-Skaife等(2007)和Doyle等(2007)研究发现,经营业务复杂、近期组织结构发生变动、内部控制可投入资源较少的企业更有可能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林斌和饶静(2009)发现,织变革程度高及发生违规的公司更不愿意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张旺峰(2011)的博士论文发现,审计费用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存在着不显著的负相关性。有的研究公司规模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宋宝(2014),朱彩婕、韩小伟(2013)均研究发现,公司规模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有效性水平呈正相关。
有的研究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赵渊贤、吴伟荣(2014)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法律制度、媒体关注等外部制度性因素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显著正相关。张仲元(2012)的博士论文研究发现,政治联系会严重削弱内部控制设计的完善性和实施的有效性,而市场化程度则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 内部控制的实施后果
这方面研究主要研究内部控制给公司运营带来的影响。目前来看,对经济后果的研究多一些,并且大多数是用财务指标来衡量经济后果进行实证研究。
1. 内部控制对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非常关心,因为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要耗费人力和物力成本,如果不能在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上有正向的影响,那无疑会降低内部控制的影响力。好在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多数研究结论是正面的。
从经营效果看,Ashbaugh-Skaife等(2007);Doyle等(2007);董望、陈汉文(2011)等均发现,内部控制可以提升应计质量。袁蓉丽、陈黎明、文雯(2014)发现,上市公司中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权益资本成本低。程智荣(2014)的博士论文研究发现,更好的内部控制和更高的经营业绩、更低的股权成本正相关。宋常、徐国伟、张士强(2014)发现,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正相关。路晓颖(2011)的博士论文表明,内部控制与企业并购绩效正相关,上市公司中,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和审计报告的,其并购绩效好于未披露的。
从经营效率看,钟玮和刘洋(2011)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经营效率正相关。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内部控制对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较少,其实这也是实务界比较关心的问题。
以上这些研究都对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得出了正面结论,但也有研究得出了反面结论。Engel等(2007)发现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后,私有化交易的频率有所增加。Caner等(2009)、方红星和金玉娜(2011)、吴益兵(2012)的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降低盈余管理水平。
2. 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的影响。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因为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在财务报告中向投资人体现出其经营的合规性,如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不能保证,实施内部控制的意义也就打了折扣。程智荣(2014)的博士论文研究发现,更好的内部控制与更好的信息质量正相关。张旺峰(2011)、Hogan和Wilkins(2008)发现,内部控制可以降低审计费用。Goh和Li(2011)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可以提升财务报告稳健性。Bargeron等(2010)发现,内部控制可以减少企业冒险行为。
3. 内部控制对遵守法律法规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实证研究中对遵守法律法规不好测量,因为违规公司是少数,样本数量上受限制,另一方面可能是法律法规是红线,公司经营中无论是否实施内部控制都不能触碰。
李志斌(2014)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作为公司制度性体系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彭珏、陆瑶(2014)实证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是否披露对大股东占款有显著影响。李晓慧(2013)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对债权人的保护越好。
四、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可以说是研究内部控制的关键。因为几乎在所有的实证研究中,都需要确定样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目前,国内研究中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是厦门大学陈汉文教授及其项目组每年公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该指数由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陈汉文教授带领项目组进行研究和,目前是国内内部控制领域比较权威的指数,很多实证研究中都应用了其指数。该指数确定了四级共一百多个评价指标,从2007年开始,每年对国内所有实施内部控制的上千家上市公司进行测算,得出内部控制有效性指数,并进行。
二是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该指数由中山大学和深圳迪博公司共同研究和,目前也是国内比较权威的内部控制指数,很多实证研究中也在应用其指数。该指数的评价指标包括三级共63个评价指标,同样每年对实施内部控制的上千家上市公司进行测算,得出内部控制有效性指数,并进行。
三是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研究的评价体系。孙h[、魏敏、伊凡、向若琪(2014)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内部控制进行定量评价。方红星、金玉娜(2013)构建了一套度量方法,并且实证检验了这种方法的信度和效度。张蕾、李敏强、陈富赞、赵秀云(2013)构建了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最优投资分配模型。这些评价体系的共同点就是借助数理工具进行评价,在准确性上可能有所提高,但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研究者使用其方法进行研究时,由于数据来源不全和程序复杂,可能无法对大样本量进行处理。
五、 内部控制的缺陷研究
侯增辉、朱颐和(2014)从对内部控制的理解、管理者的粉饰行为、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惩处机制四个角度,研究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存在的问题。李瑛玫、戴荣华(2013)研究发现,聘请国际"四大"事务所的公司以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披露内控缺陷的可能性更大,被证监会等部门处罚的公司披露内控缺陷的概率更大,但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变更与公司是否披露内控缺陷没有关系。
六、 内部控制在行业中的应用
这方面研究的是某一个行业、某一家公司如何实施内部控制。这方面研究将内部控制从理论到实务操作进行了研究,对公司如何思考实施内部控制有着很好的示范意义。
郑晓薇、纪士鹏(2014)以上海W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为例,探索构建了有效的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李铁宁(2013)的博士论文研究了担保集团的内部控制机制。张子英(2013)的博士论文构建了我国电信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理论模型。
七、 对内部控制研究现状的评述
通过对内部控制领域近两年来研究现状的梳理,我们发现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内部控制研究都更加规范、细化,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研究不足和空白。
1. 对研究内容的评述。内部控制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各个研究者都试图在这一领域中发现自己的研究问题,经过上述文献梳理,我们把内部控制领域研究的优点总结成两个方面。
一是范围全面。目前内部控制的研究基本涵盖上述五个方面。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研究,把内部控制作为因变量;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研究,把内部控制作为自变量;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研究,是关于内部控制研究的关键;对内部控制缺陷的研究,以及对内部控制在行业中应用的研究,是对内部控制研究的拓展。
二是选题细化。在五个方面的每一个内部,研究者都在试图通过细化研究问题找到创新点,因此目前每一个方面的研究选题都越来越细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研究,我们梳理出四方面研究内容;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研究,我们梳理出三方面研究内容;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研究,我们梳理出三方面研究内容;对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在行业中应用的研究,我们也梳理了最近两年的相关研究。
同时,通过文献梳理,我们也发现了当前研究的两个问题。
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当前,研究者对“什么影响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影响什么”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趋势是细化,研究者的出发点都是就某一更细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图在创新性上有所突破。例如在研究董事会特征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时,从研究董事会特征、到研究董事长特征、再到研究女性董事的特征,就是这样一个细化的研究趋势,是一个研究“树木”的趋势。但这样过于细化的结果是对内部控制的整体研究不够,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内部控制不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还是新生事物,对内部控制的整体了解还处于初步阶段。尤其是在实务界,上市公司更关心的不是细节问题,而是从整体上看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到底如何产生影响、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样才能决定是否真正实行内部控制。但目前,在这一点上,目前的理论研究是缺乏的,还没有研究系统地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实施结果进行研究,没有画出一张全景图来。
二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当前的研究多是以内部控制为自变量或因变量,再研究另一个变量与其相互间的关系,也就是从A到B的关系。但另一个变量通常是一个结果性的变量,是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一系列行为后的结果,所以,到底在这一系列行为中哪些因素影响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又是通过哪些因素影响了公司运营结果,目前还没有更深入的研究。也就是说,目前的研究缺乏对内部控制影响机制方面细化的研究,真正的内在机制还没有完全被发现。
2. 对研究方法的评述。目前对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中,大多数都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近两年来,本文仅发现张西栓(2013)的博士论文用到了结构方程模型。这是由目前的变量设计决定的。在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变量设计上,研究者多用厦门大学内部控制指数或迪博公司的内部控制指数,或者自己设计一套评价体系,最后仍然是得出一个指数。在影响因素的变量设计上,多使用一个财务指标或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一个数据来代替。如果尝试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跨层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测量变量不够。这两种方法都要求每一个潜变量至少有两到三个测量变量,由于目前多用财务指标来代替变量,要找两三个财务指标代替一个潜变量在以往文献中还没有出现过,况且这两种方法都要求测量变量之间“不相关”,即使有两三个财务指标可以代替潜变量,也难以保证“不相关”。因此,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是目前比较合适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铁宁.担保企业集团内部控制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学位论文,2013.
[2] 张西栓.内部控制、高管权利与并购绩效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学位论文,2013.
[3] 路晓颖.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学位论文,2011.
[4] 张旺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审计定价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1.
篇9
管理会计主要是为适应经济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职能是为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而建立的各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供内部管理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等。
一、会计信息受限因素
会计信息与企业、公司治理有着天然的联系,有效的会计和审计信息是企业、公司治理中至关重要的手段。要全面发挥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应有作用,单靠财务会计系统是不够的,因为其受以下因素的限制:
(一)成本效益原则的遵循。
(二)商业秘密的限制。
(三)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以财务信息为主。
(四)信息披露的范围、数量和质量必须遵循一定的会计标准。
此外,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认为未来机会与风险、财务预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分析等信息是有用的,都占60%以上。
二、确立管理会计的目标
财务会计是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充分有效的强制性信息,管理会计是为实现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多重目的提供非强制性的相关信息。
(一)辅助和审核管理决策。尽管这是管理会计的传统职能,但要从体现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和在长期经营中最佳使用经济资源的要求重新认识。与此同时服务于内部控制、快捷准确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
(二)向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非强制性相关信息。在这个领域内,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一是未来预测信息。相对于财务会计报告反映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状况,未来预测信息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更大。至于预测信息披露的范围、程度和方式,在信息的供求双方自会达到“均衡点”。二是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有助于对企业深层次的了解和评价,同时也有助于预测企业的未来。对信息使用者而言,非财务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比财务信息具有更大的价值。三是社会责任信息。包括对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政府、社区和公众等方方面面责任的履行情况,都需要适当披露。
(三)建立激励与补偿系统,为业绩考评和确定报酬方案提供依据。包括对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各责任中心及其各类员工不同层次的评价和激励。
三、提高加强管理会计作用的对策
(一)应强化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目前在我国,无论是学校教学,还是理论研究,还都仍然停留在传统管理会计上,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创新。因此,在我国应尽快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
(二)应重视管理会计系统的环境因素。环境和组织的改变意味着应用于决策制定的信息类型和信息用途的改变。公司治理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对象、任务和特征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思路,另一方面,也正因为管理会计系统必须直接为公司治理服务,因此,公司治理自身的特征和状况也会直接影响管理会计系统的质量和效率。一旦决策层与管理层真正分离,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构成和功能更加完善,势必会更有效地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此外,还要深入研究在现行社会经济环境下管理会计的定位问题,既要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以进一步发展管理会计,又要使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更加适应企业环境的要求。
(三)建立健全经济体制,营造一个适合管理会计发展的良好环境。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企业实际上是国家这个大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或分厂,管理会计作为一种内部会计,为企业经营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的职能,根本没有发挥出来。
(四)管理制度创新与规范的结合问题。在管理活动中,创新与规范相辅相成。现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尤其是新创体制往往没有及时地予以规范。如,财务总监制这几年发展较快,但如何使其运作更为有效,还没有与传统会计系统 (包括管理会计系统)的改造结合起来考虑。(1)企业改制中虽然成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但其素质要能保证治理结构的有效性,离不开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的财务和会计知识背景,否则就不能承担起监控公司业绩的职责。(2)现在许多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ceo的态度,从规范治理结构的角度看,内审机构更应直接对监事会或董事会负责。
(五)充分认识会计信息的“准公共物品”性质。公开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由于信息披露中外在性的存在,政府可以并且应该发挥作用。因此,不仅是财务会计信息,对管理会计信息的规范性,政府机构同样应予关注。另一方面,从信息市场的角度来说,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取决于信息需求者,所以会计信息的提供从根本上说会形成“买方市场”。现在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却或多或少是一种“卖方市场”的心态,“我提供什么,你得接受什么”。然而,无论是财务会计报告还是管理会计报告,任何改进若不听取广大信息需求者的意见,终将于事无补、劳民伤财。因此,建议设立专门机构使会计信息的需求调研经常化,除不断改进财务会计报告 (“强制性信息报告”)外,还要逐步对管理会计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以及需要公开的管理会计信息的披露 (“非强制性信息报告”)提供各种指南,以利于提高管理会计基本概念范畴的规范性和管理会计实务运作的效率。
(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造就一支专业的管理会计队伍。目前,我国的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还不高,突出表现为会计人员的知识层次较低,受过大学专业教育的极少。现在全国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仅有五、六万多人,其中中青年注册会计师只有一、二万人左右,而且很多人刚刚迈出校门,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这就严重影响了经济工作对各方面会计人才的需要,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传递速度,这都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因此,在现阶段,应加强会计教育,普遍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具体做法是普遍开设管理会计课,使得所有会计人员和其他经济工作者都能懂得、了解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急需将以往企业中应用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形成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以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率,以促进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
篇10
1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问题
公司投资行为是公司的核心财务问题之一,是影响宏微观经济运行和资本市场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导致的企业失败事件屡屡发生,严重阻碍了我国上市公司前进的步伐,在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条件下,研究非效率投资行为如何抑制,对于优化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决策、有效配置市场有限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MM理论框架下,企业的投资决策仅由其投资机会决定,不存在资本配置的非效率问题,然而由于现实世界的不完美,信息不对称和融资约束的客观存在,实践中出现大量的非效率投资现象,包括过度投资(over-investment)与投资不足(under-investment)两个方面。以净现值为判断标准,过度投资是指把资金投资于净现值小于零的项目,相反,投资不足是指即使公司有净现值大于零的项目也不去投资。
2 冲突与非效率投资
2.1信息不对称、冲突与非效率投资
由于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企业无法将其现有资产和未来投资机会的质量给市场上的资金提供者,融资约束问题的存在,致使企业即使有很好的投资机会也难以资本市场筹集足够的资金去投资,产生投资不足。Jensen 和Meckling(1976)指出,当股东从债权人那里取得资金后过度投资,很可能不将资金投放于债务契约中所约定的低风险项目,转而投资于高风险的其他项目。即产生资产替代问题,这样,一旦高风险项目成功,股东将获得扣除固定利息后的全部收益;如果项目失败,由于股东的有限责任,将导致债券人承担项目失败的较大损失。债权人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将会采取提高利率、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或增加贷款的限制性条款等措施,债权人的自卫措施使得股东取得新贷款难度增加,即使公司有净现值大于零的投资项目,而如果项目的回报率低于资本成本,公司也只能放弃,导致投资不足行为的发生。
信息不对称导致还会导致股东道德败坏,Myers(1977)指出当企业的债务超过项目的NPV 时,债权人将获得项目所有净现值,而当前股东一无所获,这种情形下,股东就会有放弃项目的动机,引发投资不足问题。同理,潜在股东也会因信息不对称而低估公司价值,并在提供资金的时候提高价格。如果现有股东和管理者认为用高成本资金支持项目比放弃项目损失得更多,公司可能会放弃正NPV 的项目(Myers 和Majluf,1984)。
2.2问题、冲突与非效率投资
由于现代公司制度中委托关系的存在,股东(委托人)将其资金交给经理人(人)代为管理,以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而股东和经理人的目标函数并不一致,股东的目标是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而经理人则可能更多追求较高的薪酬激励、在职消费以及豪华的办公场所等,因而可能出现经理人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Berle and Means, 1932;Jensen and Meckling, 1976),即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问题论文格式模板。
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冲突会导致过度投资行为的发生,经理人掌控的资源越多,将企业资金用于过度投资的可能性越大。Jensen(1986)把超过企业所有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所需资金之外的企业可自由支配资金称为自由现金流,并指出,当企业拥有大量的自由现金流量时,经理人具有将自由现金流投资于谋求自身利益项目的动机,即使该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小于零,导致过度投资行为的发生。这种自由现金流导致的过度投资被称为自由现金流假说。Stulz(1990)的研究表明,为了控制更多的资源、获得更多的在职消费,经理人具有通过不断投资新项目进行帝国建造行为的倾向。
不同于传统的问题,LLSV的一系列研究表明,现代公司的所有权结构不同于被广泛接受的股权分散的“贝利——米恩斯命题”,集中的所有权结构在现实中更为广泛(Shleifer and Vishny, 1997;La Port et al.,1998,1999,2000a),随之,问题由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第一类问题转移到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问题。在股权集中的所有权结构下,处于控股地位的大股东可能通过非效率投资、过度多元化等途径实现控制权私利而牺牲中小股东的利益,尤其是在投资者保护程度较弱的治理环境中,这种情况更为明显。Holmen and Hogfeldt(2005)指出在金字塔式控股企业里,终极所有者会借助过度投资的方式来转移其它股东的利益。
3 治理环境对非效率投资问题的改善
公司治理是通过一整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的利益(李维安过度投资,2001)。近年来La Porta等人一系列的研究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公司治理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夏立军和方轶强(2005)的研究表明,公司治理环境要素会影响到企业契约的顺利签订和执行,进而影响到公司治理的效率。他们的实证证据表明,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能提升企业价值。企业治理环境质量的提高是有效改善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制度基础。
公司治理环境包括外部治理环境和内部治理机制两个方面。下面本文分别从外部治理环境和内部治理机制两个方面提出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政策建议。
3.1改善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环境的建议
(1)提高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督
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证券市场,投资者与企业之间在投资项目预期收益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发达国家成熟的证券市场要严重的多。进一步考虑我国特殊的股权制度安排,会发现在这一制度环境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非效率投资问题会更严重(潘敏和金岩, 2003)。
加强企业信息披露能有效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投资者能更好地区分良好的投资项目和不良投资项目,投资者对企业投资机会能更好的了解,能降低良好投资项目的筹资成本,减少投资不足,还能提高外部投投资者对企业的监督,进而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此外,信息披露与外部信息环境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较好的外部信息环境给予了企业更好的信息传播效率,提高了信息披露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效果。
(2)减少政府干预程度,加快市场化进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财政分权以及相应的以GDP为主的政绩考核和晋升机制,极大赋予了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动力(周黎安,2004)同时随着财政自主权和管理权的下放,地方政府承担了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为此地方政府有很大动力对地方企业进行干预,使得地方企业承担了一些政府职能,这势必对企业的投资决策形成一定影响,如地方政府可能为了实现其增加就业的行政目的,而迫使地方企业扩大规模,进行过度投资等。相比地方政府而言,中央政府也会对其控制的企业进行干预,但其干预程度相比地方政府要弱得多,此外,中央政府因受到更强的监督,其干预程度要弱于地方政府。研究表明,政府的干预降低了公司价值,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一个因素。
其次,市场化程度(包括法治化水平、市场化水平、政府干预水平三个方面)的提高可以改善上市公司的外部治理环境,夏立军和方轶强(2005)的研究表明市场化进程的提高可以有效缓解政府干预带来的上市公司价值的降低,提高公司价值。方军雄(2006)的研究进一步表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进一步得到优化,可见减少政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行为,加快市场化进程的发展对于提高上市公司投资效率至关重要论文格式模板。
3.2改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议
(1)设计与实施有效的管理层激励政策
有效的薪酬激励政策是缓解股东与经理人委托问题的重要途径,现代企业理论表明,积极的管理层薪酬政策可以缓解委托关系的矛盾,使委托人和人的利益函数趋同。但由于我国现阶段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特征明显,此外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有效地经理人市场,种种因素制约了薪酬激励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作用发挥。研究表明过度投资,在我国制度环境中,董事会不能完全控制管理层薪酬契约的设计,管理层有动机和能力影响自己的薪酬,并运用权力寻租(卢锐,2006)。完善对管理层的激励政策首先应该进一步完善经理人市场,这是激励政策发挥效果的外部环境;其次,提高董事会的运作效力,充分发挥董事会在薪酬政策设计中的组织功能。最后,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有效地激励形式。
(2)进一步完善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制度,加强监督职能的发挥。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监事会所发挥的监督作用不是很充分。原因在于,一是监事会成员的选举和任命上存在缺陷,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监事会成员大多由政府机构指派,有的则由董事会任命,有的就是公司的内部管理人员(如工会主席、政工干部等)。这些人往往不能代表全体股东的利益,因而缺乏监督的动力。二是监事会缺乏行使其职权的条件。而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一些企业既有独立董事又有监事会,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职责范围不明确,经常会有重叠,两者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使得企业的一些问题反而得不到及时解决。为有效抑制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发生,应进一步完善这两种监督机制,解决其虚置问题,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用。
参考文献:
[1]Jensen, Michael, William 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 .Journal of FinancialEconomics, 1976(3): 305-360.
[2]Jensen M.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J]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76): 323-329.
[3]夏立军,方轶强.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经济研究,2005,(5):40-51.
[4]辛清泉,林斌,王彦超.政府控制、经理薪酬与资本投资[J] .经济研究,2007,(8):110-122.
[5]艾建明.国有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一个寻租视角[J] .财会通讯·学术,2008,(5):88-90.
篇11
一、引言
国资委2010年引入EVA作为考核中央企业经营绩效的基本指标,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降低成本;引导企业主营业务增长。从2010年至2014年,EVA指耸凳┝私5年,EVA考核是否实现了国资委设定的目标?是否推动了中央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不同央企EVA实施效果是否一致?为此,本文试图以实施EVA的央企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探析公司治理因素,如董事会的特征、审计人员的专业性、股权结构及激励补偿机制等内容,来检验EVA的实施效果,进而采取判别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稳健性检验。
二、文献综述
(一)EVA与公司价值及股价相关性研究
Farslof et al.[1]对EVA与股票收益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在解释股票收益波动方面,EVA与其他盈利指标相比是已有指标中最差的指标之一,它只能解释股票收益波动的很小一部分。Jeffref et al.[2]采用EVA调整的累计平均超额公司回报来检验EVA实施效果,研究显示实施效果并不显著。大卫・斯高特采用回归模型证实EVA与市场价值存在显著的相关性。Ali El Mir[3]选取了工业企业2000―2008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EVA、ROE、Net Profit与股票价值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净利润与股票价值的相关性最大,而EVA和ROE并未显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马文超以价值管理理论为基础,根据2006―2007年我国证券市场的A股数据,以有效市场理论和决策理论为指导检验了EVA增长率和股东的非正常回报的关系,研究表明EVA与股价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会计期间的EVA越大,股票市场的股东回报越高;这一结果与潘永昕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4-6]。陈琳和乔志林等运用Ohlson模型[7],比较分析了EVA、未来成长值(Future Growth Value,FGV)和传统业绩评价指标ROE、EPS、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CFOPS)等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相关信息检验结果说明EVA虽然与公司价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像其倡导者宣称的那样显著。宋增基等采用EVA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业绩评价,分析EVA与上市公司市场价值之间的相关性[8],结果显示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EVA与市场价值有较大偏离、EVA 指标与市场价值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市场价值的增长得不到EVA 强有力的支撑。鉴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1。
H1:EVA与企业的市场价值之间存在相机相关性。
(二)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和企业价值的影响
在国外的相关文献中,冈帕斯等审查了公司治理和长期股权回报、公司价值和绩效的会计指标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与管理不善的同行相比,治理良好的公司有较高的股本回报率,引导企业有更高的市场价值,会计报表也显示出较好的经营业绩。这些发现促使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会考虑公司治理因素。布朗和凯勒发现,治理较好的企业盈利相对较多,股价更高,从而有能力支付股东更多的现金股利[9-10]。
公司治理是财务会计报告可信性的保证,同时影响会计数据和市场价值。然而会计数据的有效性和价值相关性通常取决于与其市场价值相关性的强弱。相关研究证明市场价值和会计数据之间的差距部分可以由公司治理因素加以解释[11-13]。麦肯锡公司研究显示,15%的投资者认为公司治理比一个公司的财务报告所表现出来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等绩效性能更加重要;22%的投资者愿意支付19%的平均溢价给一个治理有方的公司。因此提出假设2。
H2:公司治理的相关因素能够解释EVA实施效果的差异性。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2009―2014年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剔除财务数据不完整的,最后选出279家中央企业上市公司作实证分析依据。时间窗口2009―2014年5年时间,总样本数据为1 395,所选取财务数据和公司治理机制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论文采用Stata和SPSS 19.0版本软件作为分析软件。
(二)变量的选择
1.EVA指标及公司价值指标的测定
(1)EVA的计量
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22号《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规定,EVA的计算如下:
计算公式: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总额×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1-25%)
资本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2)MVA的计量
MVA代表一家公司从创立至今,包括保留盈余在内,投资人投入的资本和股票市场价值的差异性。MVA是公司管理层在其经营过程中为投资者创造的额外价值总额,是企业管理者有效运用企业资源的能力以及企业长期发展前景的市场评价,因此,与EVA相比,MVA是长期的、外部市场的业绩评价方法。
市场增加值MVA=公司市场价值-账面价值=年末收盘价×总股数-(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3)股价收益率的计量
股价收益率PER=(年末收盘价-年初开盘价)/年初开盘价
2.公司治理因素的测定
参照现有理论及以往的经验,本文将主要从董事会监督机制、股权结构、管理层激励和公司控制权市场四个方面探讨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公司治理选用如下指标:资产规模、高管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人数、独立董事占比、审计人员的专业性以及总经理与董事长是否兼任等。详见表1。
四、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实证研究采用了三种方法(面板分析、判别分析和回归分析)来验证公司治理可以解释MVA和EVA之间的差距的假说。
研究的第一步是确定EVA和MVA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检验EVA、MVA、股价收益率的相关度,来判定EVA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和评价公司业绩的有效性。研究首先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检验了EVA、MVA以及股价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对四个变量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即主要针对MVA进行回归分析。其中模型中变量MVA、EVA、VEVA的数据均用每年年末普通股总股数收缩为MVA2、EVA2、VEVA2。
(一)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将获得的企业市场价值(MVA)、经济增加值(EVA)、市场增加值的变动值(VEVA)以及股价收益率(PER)通过St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他们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如表2所示。
表2为各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中央企业上市公司股价受益率(PER)平均值为-0.0587,标准差为0.3746,说明分布较为集中,总体水平较低。EVA2均值为0.6215,标准差为5.9320,说明总体离散程度不大,极大值为195.6123,极小值为-8.8023,表现出较大差异,原因是个别年份某些央企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与发行总股数的比值与其他年份相比存在较大差异。MVA2均值为16.1053,标准差为16.6629,说明总体离散程度较大。VEVA2均值为0.0395,标准差为8.3589,说明总体上EVA值较上年变化不明显,极大值为195.2772,极小值为-195.2886,说明某家上市企业某年的EVA值比上一年变动较大。
从表3可以看出,被解释变量MVA2与主要变量EVA2的相关系数为0.0579,即经济增加值和市场增加值的相关性在10%水平上显著为正。而自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而经济增加值与股价收益率不相关,这也表明了EVA与公司股价间的相关性不大。经济增加值与经济增加值增量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065,相关性较强,通过多重共线性检验发现方差膨胀因子(VIF)的值为1.000
(二)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从而可以增加模型的自由度,降低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程度。模型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在面板分析中,采用了混合回归模型,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及随机效应回归模型。首先,通过固定效应F检的P值为0.0000,进一步通过LSDV法考察大多数个体虚拟变量均较为显著,即认为存在个体效应,不应使用混和回归。其次,通过随机效应的Hausman检验,发现P值为0.056>0.05,最终选择随机效应模型。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EVA2对MVA2数值在1%上显著,系数为正的0.0211,系数的显著性表明经济增加值对市场增加值有显著的解释能力,即市场对公司未来获取经济增加值能力的预期反映与企业过去和现在的财务业绩正相关,说明EVA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在评价企业的财务业绩方面的相机相关性。这也验证了假设1。股价收益率PER对MVA2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系数为7.855,因此表明,股票收益率与市场增加值显著相关,股票收益越好的企业其市场增加值越大,即企业过去和现在的财务业绩表现也越好。
(三)稳健性检验
首先,本文选取影响MVA2的指标EVA2为财务指标,大多数对MVA的研究也都是基于财务指标,而非财务指标鲜有研究。因此,在这里我们选取中央企业上市公司高管人均薪酬这一非财务指标作为EVA2的量化描述,然后再进行回归,各变量符号均不变,只是显著性水平有所不同。这可能是因为非财务指标在解释市场增加值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忽略财务因素的作用。
(四)判别分析
面板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MVA和EVA成显著正相关关系,而通过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企业长期外部市场评价指标MVA和短期内部指标EVA存在显著差异,这个差异除了计算规范不同外,是否与公司治理的相关因素也存在某些关系?
因此,分析的下一步就是要测试公司治理机制是否可以弥合EVA和MVA之间的差异。在此之前,为了避免数据间的差异性影响多元回归的结果,把(EVA,MVA)这对数据分成不同可能的组合,通过判别分析来确定组别之间的差异是否明显,进而决定是否需要分组进行回归分析。形成这样的公司群体是为了尽可能让相似性较大的样本在同一组内,而差异性较大的样本尽可能不在同一组。样本企业的相似性完全取决于EVA和MVA的数值。由于我们希望有不同的MVA-EVA群体,因此按照常识,分成了四组,分别为:G1(MVA>0,EVA>0),G2(MVA>0,EVA
表5为方差齐性检验结果,使用Levene方差齐性检验,F统计量为1.472,在当前自由度下对应的P值为0.231,认为各单元格所代表总体的方差齐。
表6给出的是对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从第一行校正模型进行的整个方差分析模型检验可知,F值为0.452,P值为0.637。为了能更清楚地感受这种分类的有效性,我们采用了方差分析的方法,最终的测试表明,这些不同的群体之间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并不是十分显著,组别间并没有明显差异,因此不需要进行分组做面板回归,直接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即可。
(五)多元回归分析
由表7可知,模型的R值为0.524>0.4,表明模型2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表8为对模型整体所做的方差分析,F=12.780,P
五、研究结论
本文以2009―2014年279家央企为样本,首先分析了EVA与MVA及公司股价的关系,发现EVA与MVA存在显著相关性,即市场对公司未来获取经济增加值能力的预期反映与企业过去和现在的财务业绩正相关,同时说明EVA作为新生的业绩评价指标在评价企业财务业绩方面的有效性;但EVA与股价收益率的弱相关性意味着EVA与公司股价的相关性还有待考量,说明央企股价受政策性影响较大,业绩评价指标EVA不能对公司股价的变化做出有效解释。在此基础上,后续研究进一步分析了EVA和MVA的差异是否会受到公司治理因素的影响,藉此来探究影响EVA实际效力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包括董事会规模、控制权以及资产规模三大因素是影响EVA和MVA间差异性的重要来源,董事会规模越大、控制权越集中、资产规模越大,(MVA-EVA)的差值也越大,即MVA与EVA间差异越大。这同时也意味着董事会规模、控制权以及资产规模三大因素的有效控制可以帮助弥合EVA和MVA之间的差异。
探讨EVA和MVA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的差异来源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是本文与其他文献的区别之处。本文的研究仍然有不足之处,由于数据获取困难等原因,本文只是选取了有限的公司治理指标作为EVA和MVA的差距来源分析,公司治理的衡量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参考文献】
[1] FARSLOF,et al. Economic value added (EVA)and stock Returns[J]. Financier,2000,7(1-4):115-118.
[2] JEFFREY M B,et al.The Search for the Best Financial performance Measxire[J].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1997,53(3):11-20.
[3] ALI E M,et al.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EVA and created shareholdervalue[J].Corporate Governance, 2008,8(1):46-58.
[4] 潘永昕,李春.基于EVA业绩评价指标的公司价值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实证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12(2):154-156.
[5] 雷娜.我国农业上市公司EVA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6] 邢皓. 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机制与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经济增加值EVA的视角[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7] 张红,高帅,张洋.多重视角下公司治理水平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来自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证据[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5(2):3-11.
[8] 宋增基,郑海健,张宗益.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与激励机制健的替代效应――基于中国上市公司EVA绩效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1(6):836-843.
[9] 张玲,陈收,邓霄敏.EVA―MVA及会计指标对股票收益解释能力的比较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1):84-92.
[10] 吕苗苗,杨文杰.上市企业经营业绩评价EVA方法的实证研究――以我国煤炭上市企业为例[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3):94-98.
[11] 刘地海.中央企业实施EVA的有效性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46-51.
[12] 陈蔚,朱秀玲,徐轶峰.EVA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分析――基于钢铁行业数据的分析[J].现代商业,2010(6):240-242.
[13] 周文.电力生产行业上市公司股价与绩效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科技创业,2011(5):78-94.
篇12
2会计流程再造的集成网络财务系统研究
【关键词】 会计信息系统; 流程再造; 流程评价; 作业成本法; 事件驱动; rea会计
【摘要】 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新变化。面对挑战,会计界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会计的变革,但是“与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并迅速发展的经营管理革命相比,在财务与会计领域所发生的革新落后了一代(thomas walther,1997)”。制约着会计变革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传统会计流程。在传统会计流程下,即便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也只是传统流程的自动化,会计实时控制观在企业无法得以落实,会计提供的信息也仍然无法满足企业管理需要。 因此,如何借鉴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管
3产业效应视角下中国企业兼并问题实证研究
【关键词】 企业兼并; 实证研究; 产业效应; 经济效益; 转轨经济
【摘要】 采取实证研究范式,借助产业经济学、统计学、财务会计和数据包络算法等相关工具,基于过去十年企业兼并的数据和资料,通过大量的数据运算,针对我国企业兼并产业效应的时机、动机、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主要创新性包括:(1)企业兼并时机的研究。在宏观层面,我国企业兼并活动与宏观经济和经济自由度具有正相关性,而与股票指数的相关性较弱;在产业层面,资本密集型和tobins’q较高的产业发生企业兼并的频率较高,而产业成长性和产业收益率对兼并频率没有影响。(2)企业兼并动机的
4以激励机制强化公司治理之研究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理论; 激励机制; 员工分红入股; 股票选择权
【摘要】 方面,或许可增加建立「外部稽核制度,不但厘清会计师之查核责任,亦加强舞弊作假之吓阻及防范,在诱导方面,应以恰当的激励机制,引导经营者做决策时,不只着重短期策略,对中、长期之未来利基亦应考虑入经营决策中。现在各公司皆以公司之每股盈余做为奖金、升迁、调薪、分红或认股权之绩效评估中心,以至经营者专注当期公司的每股盈余,在执行决策时,偏向于当期或短期有利的策略,常造成危害中、长期或永续经营的影响,甚至扭曲或造假会计报表。本论文认为应重新建立照顾到短、中、长期经营的绩效制度,并与短
5知识资本化理论研究
【关键词】 知识资本; 知识资本化; 知识资本价值; 知识资本产权; 股票期权
【摘要】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知识价值与知识资本化理论研究”(01bjy030)的研究成果之一。知识资本,即知识转化为资本,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知识资本化,体现了知识资本对产权与合理报酬的基本要求;实现了对知识资本主体的吸引与激励;降低了企业所有者的成本,并解决了内部人控制问题;遏制了经营者的短期行为。本文在阅读和分析国内外的大量文献以及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资本形成的前提基础和环境条件以及知识转化为资本的实现手段,并从知识资本化的角度重新界定了知识资本的含义,
6中国国有企业制度性寻租行为研究
【关键词】 制度; 寻租; 制度性寻租行为; 整体性制度安排
【摘要】 论界已经提出了众多方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由于寻租所导致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市场秩序的混乱、社会诚信的丧失甚至对政府的执政能力产生影响等一系列现象,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分析寻租与制度的内在共生性,提出国有企业的寻租行为的实质是制度性寻租行为。因此,对国有企业寻租问题的研究,必须从制度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并进一步指出产权制度、融资制度、会计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构成了国有企业寻租行为的制度根源,必须通过整体性制度安排,才能实现对寻租问题的有效治理。
7中国会计制度经济学研究
【关键词】 经济体制; 会计制度; 产权制度; 会计准则; 公司治理; 会计目标
【摘要】 本文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中国会计制度问题。论文坚持基本经济理论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家对有关具体经济制度的论述为直接理论基础,对中国会计制度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首先立足于经济与会计的发展关系,分别阐述了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与会计学的关系。然后着重阐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会计制度演进、现代产权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经过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会计制度也相应地从计划经济型会计制度经过有计划商品经
8经济转轨中中国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实质、实现与治理
【关键词】 内部人控制问题; 剩余所取权; 合谋; 内部人控制问题治理
【摘要】 在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我们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完成对国有企业的改造。由于体制的不完善,随着政府对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逐渐下放,我国国有企业经理人员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侵犯国有资产权益的案例也越来越多。这个问题在1994 年经青木昌彦以内部人控制的命题提出后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而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也呈现出新的现象。这些现象比较明显地体现为: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通
篇13
综观现有的企业战略重组理论,多是从经济学、法学或管理层面进行研究,如核心竞争力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交易费用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边界理论等等。而从财务角度进行研究的却很少,且已有的文献只是从财务角度的某个方面研究单个企业或者单个行业的某一种重组行为,系统的研究体系还没有形成。因此,本文尝试从财务视角研究企业战略重组,以期能进一步丰富和创新战略重组理论。
一、企业战略重组的手段――资本运营
企业要进行战略重组,必须进行资本运营活动。所谓资本运营是指以资本增值最大化为目的,以价值管理为特征,通过企业全部资本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对企业的全部资本进行有效运营的一种经营方式。企业战略重组按资本运作方式可以分为:(1)扩张型资本运营,如并购、收购资产或股份、合资或联营等;(2)调整型资本运营,如股权置换、资产置换和资产剥离等;(3)产权转移型资本运营,如股权转让、股权无偿划拨、股份回购和股权托管等。资本运营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主要的特点是产权主体或其授权方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对具有运动性和盈利性的经营性资产进行管理和经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保值和增值。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经营,资本运营对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规模经济、调整行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治理结构、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企业要想获得高速和长远发展,必须走资本运营之路,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优的战略性飞跃。当前,以资本运营为手段,实现企业的战略重组不仅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提高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长远发展能力的现实要求。
二、企业战略重组的目标――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是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后产生的委托问题,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自公司治理这一概念首次被英国经济学家Tricker.R.I在其所著的《公司治理》一书中提出后,各国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定义了公司治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说法是组织结构说,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认为: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涉及股东、董事、高层管理者及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一般来说,合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Karpoff and Rice(1989),Karpoff and Malatesta.(1989)分别对公司采用特殊的组织结构反收购以及并购行为的法律约束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那些采取反收购措施的公司的治理结构较差,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资本运营可以促使公司改善治理结构。Karpoff and Rice(1989)以13个按照美国1971年法规建立起来的企业为研究对象,这些公司有着不同一般的组织限制,股票不能交易,这意味着这些公司免除了被收购的危险。研究发现这些公司的业绩差,公司政策有争议,董事和经理更换频繁。这些事实都说明,资本运营作为一种外部控制机制,可以有效地制约经理行为,改善公司治理。
秦军(2004)研究显示:资本运营有效地改善了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的现象,有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对规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大有益处,并且通过数据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状况严重制约了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有必要通过上市公司的资本运营活动,促使上市公司股权合理化,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三、企业战略重组的效果――协同效应
一般认为,协同效应是指通过重组实现双方企业资源、业务之间的共享和互补,达到重组后企业整体的价值大于重组前各自独立经营时价值的简单相加的效果,主要包括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三个方面。而所谓财务协同效应是指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在财务方面产生的种种效益,这种效益的取得不是由于经营活动效率的提高而引起的,它包括由于税法、会计处理规则及证券交易带来的内在规定作用所产生的货币效应,还包括由于企业资金运转的内部化、对外投资的内部化等作用所带来的财务运作能力和效率的提高。
财务协同效应最终是在重组企业整合中得到的。企业进行战略重组,需要通过资本运营,调整企业的股权结构,改善企业财务治理结构,获取财务协同效应,从而建立起能支持企业不断发展的财务能力,进而使企业保持长期良好的财务状况,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财务协同效应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使企业的资金成本降低。重组后企业扩大了规模,或是优化了资源,相应地降低了破产的风险,提高了偿债能力,容易成为股市中的热门企业,使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整体改观,这些都将有助于企业筹集资本成本的较低。
二是充分利用自由现金流量。当企业存在大量的自由现金流量或自有现金流量不足时,都可能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巨大的困难,而通过战略重组,可以有效合理地配置现金流量,优化内部资金的时间分布,以投向具有良好回报的项目,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资金收益。
三是获得预期效应,推动股东财富最大化,提高企业价值。预期效应是指由于重组使股票市场对企业股票评价发生改变而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当企业发生重组时,被认为向人们传达了该企业的价值将会改变和该企业的管理层将采取更有效率的管理活动的信息。因此,当重组消息传出,必然引起企业股票价格的巨大波动。如果企业重组的是那些市盈率较低,但每股收益又较高的被市场低估的资产和业务,可以使企业的每股收益不断上升,股价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从而推动股东财富最大化,提高企业价值。
重组整合后财务协同效应可以通过具体的财务指标反映。林颖(2005)研究认为财务能力的改善可以反映在融资能力、投资能力、营运能力以及利润分配等财务管理活动中,比率趋势分析的结果可以说明财务协同效应取得与否。吴芹(2003)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分析反映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获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的财务指标在重组前后时期的变动,来反映协同效应的实现与否。为此,本文在评价重组的效果以及重组整合后的协同效应时,通过对企业战略重组的绩效评价来反映。
四、企业战略重组的结果――重组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的原理,选用恰当全面的指标体系,依据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性评价。战略重组完成之后,重组的效果如何,能不能在重组整合后产生协同效应,这些都是企业在战略重组之后要考虑的问题。较好的途径是选取一种好的评估方法,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对企业战略重组的绩效予以评价,以期为企业的后续决策提供指导。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指标体系必须能对企业重组绩效作全面综合的评价。本文根据企业所披露的年报信息,依据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的主要内容,从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选取12个财务指标作为企业重组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标,具体指标及计算过程见表1。
(二) 评价方法
由于企业战略重组涉及多指标的评价体系,需要综合评价方法从整体上反映被评价事物的整体情况,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灰色系统综合评价法等,评价过程比较简单,操作方便;但是在评价过程中存在着不足,即评价指标信息重叠或某些指标之间具有较高相关性,使评价结果与真实情况不符。为此,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来评价企业战略重组绩效。
因子分析法来评价战略重组绩效的基本思想是:在收集和整理现有重组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以较少的主因子来代替原来较多的指标,避免评价指标存在相关性而造成的信息重叠问题,根据主因子和综合因子得分情况,判断企业战略重组绩效变化问题。
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如下:
设有k个观测变量x1,x2,…,xk,将这些变量进行标准化,使得标准化后的变量的均值为0,方差为1。记原公共因子变量为f1,f2,…,fm,经标准化后的公共因子为F1,F2,…,Fm,(m
因子分析模型为:
x1=a11F1+a12F2+…+a1mFm+ε1
x2=a21F1+a22F2+…+a2mFm+ε2
…
xk=ak1F1+ak2F2+…+akmFm+εk
其具体步骤如下。
1.逆指标的同向化
在本文所选取的指标中,包含一些逆指标,需要对其进行处理。本文采用倒数化对逆指标进行同向处理,即xj=1/xi。
2.数据标准化处理
为了对变量进行比较,并消除由于观测量纲的差异及数量级所造成的影响,将样本观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标准化后的变量均值为0,方差为1。其处理方法如下:
3.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
通过相关系数矩阵R可以发现各测评指标间的相关情况,从而能够科学合理地筛选测评指标。
4.确定m个公共因子
解特征方程R-λE =0,计算相关矩阵的特征值λi,若λ1≥λ2≥∧≥λm≥0,则根据方差累计贡献率(一般取值在85%以上)确定因子个数m。
5.求m个公共因子的载荷矩阵A
计算特征向量和初始因子载荷矩阵A;并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A进行旋转,一般采用方差极大(VARIMAX)旋转,得到旋转后的主因子解B。
6.计算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因子得分
【参考文献】
[1] 崔世娟,孙利,蓝海林.企业战略重组理论综述[J].江苏商论,2008(10):110-111.
[2] 秦军.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效应及途径[D].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12):2-23.
[3] 王红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J].河北企业,2009(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