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基础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了解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了解学生不仅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压力及身体状况。在学生遇到的困难时应多关心学生,开导学生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可值得信任和交流的好朋友,这样师生关系才能融洽,才能相互尊重,学生才能积极发言、探讨和回答问题,从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所以在《机械基础》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好这门课的关键。
(一)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从中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将课堂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将课本中理论抽象的知识、问题还原为鲜活的现实生活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公路上货车轮胎爆胎后,驾驶员用于顶起车身的螺旋千斤顶和钳工实习车间台虎钳上的螺旋传动机构应用形式有什么区别,我们在骑自行车时,脚踩自行车踏板向前行驶,而反转踏板时,自行车却为什么不会实现倒车等。让学生亲自到日常生活中探索和实践,使学生觉得所学知识的趣味性、真实性和实用性,唤醒学生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在成功中培养兴趣
成功其实是一种感觉,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感觉,它是每个人达到自己理想之后一种自信的状态和一种满足的感觉。同时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它能使学生产好好学习的愿望。每一个学生都都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肯定。所以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多肯定、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学习、发言是自由、安全、平等的,如当学生不敢发言时,教师应给予鼓励;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委婉指出错误,并肯定其成绩;当学生正确回答出问题时,教师给予表扬。这样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在成功中培养兴趣。
(三)利用各种模型教具和多媒体等手段
篇2
(二)右手的基本方法小提琴演奏中右手运弓的首要条件就是左手持琴姿势的正确,演奏姿势的正确是小提琴演奏的最主要标准,只有排除掉一切能够影响、阻碍演奏的不合理因素,我们才能够获得最优美的声音。右手演奏基础技术莫过于持弓与运弓,持弓在此不做赘述,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自如地对弓施以力度加以控制。而就运弓来说,小提琴弓法技术繁多,分弓、连弓、顿弓、跳弓,这四种弓法构成了小提琴演奏的基础,且不同的弓法有着不同的要求及相应的训练方式,但无论是哪种弓法,右手的运动都是非常关键的。小提琴的音色接近于人声,琴弦仿若是人的声带,只有“唱”出感觉,才能够体现小提琴音乐的魅力。而右手的运动是其重要的基础,发出声音的长短、力度、是否干净等这些基础音响性质都是由右手的运动所决定。因此,我们教师在教授中要注重学生右手运动中对发音点的把握,让他们理解音色发出的重要部位,或者让他们自己测试与感受不同的发音点所带来情感音调。此外,右手运弓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是对于力度的控制,流畅、自如,要有一种缓缓流动的感觉,也就是说力度的运用要做到平均、平稳、平衡、连贯。总而言之,无论是左手还是右手的基本训练方法都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小提琴基本功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左右手共同合作、配合参与音乐表达,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给予学生更多严格的训练与正确的引导。
二、注重教学中内容表现与技巧的统一
前文中笔者强调了小提琴演奏基础技术的重要性及出现的问题,但同时作为教师我们也应在技术训练中注重学生对音乐内容表现的培养。技术对于音乐表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但其不能脱离音乐表现而独立存在,否则将失去技术存在的价值。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技术水平的训练与提升,还应该将演奏技术回归到音乐表现的内容之中,掌控技术的同时把握相对应的音乐内容,两相结合、互补,做到整体的完善与提升。教师除了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演奏能力与表达能力之外,也可以鼓励学生更多地去聆听与欣赏名家的演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积累并建立欣赏与表现能力的标准。此外,多多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演出实践,通过不断地演奏及与其他人的对比,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欣赏与表达能力。
篇3
在我国的教育活动中,创新教育也是近几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教育理念,创新教育主要是以“创新”为主要的教学目标,针对儿童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制定出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来,在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果的同时,还能够促进他们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意识的形成,他们的这些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高。此外,在构建学前教育的创新体系过程当中,还需要注重创新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整合,将创新教育的理念融合到基础的教育当中,在创新教育中去完成基础教育,在这个整合的过程当中,还要充分地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与个体的差异性,从而为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打好基础,进而有效地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为促使儿童的全面发展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三、学前教育思维上的创新转变目标
在过去比较传统的学前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容易忽略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经常会认为儿童还不能分辨出事物之间的好与坏,很多教师还认为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等都需要教师给予引导,这样的教学结果就会导致幼儿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经常会按照教师的方法去完成,教师让他们怎么做,他们就照着样子去学、去做,这样的教学观念长久下去,就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上灌输这样一种想法,每次的学习都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学习,这样的教学后果就是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因此,为了促使教师在学前教育思维上的创新转变,就要求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要事事亲力亲为,要让孩子们主动地去追求学习的本质,让他们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独立地解决一些问题额困难。在这种思维创新的学前教育的理念引导下,还需要教师对教学的本质有个特殊的认识和理解,在整个的教育活动当中不断地突出孩子们的主体地位,并且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以此来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知识的思想和观念。
篇4
1.2考试内容与其他学科无关传统的考试内容只限于学科教材,考试内容以客观题为主,多数是选择题,答案统一。而学科间的联系、病例分析、基础与临床结合的主观分析题较少,使学生难以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达不到新形势下的培养要求。有的学科划定考试范围,试题过于容易、题量较少,试题质量不高,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现象。
1.3考后试卷分析不够部分学校或教研室,考后不进行试卷分析,进行分析的也仅是任课教师对任课班级成绩做个简单的图表分析,查看一下学生成绩优秀率或及格率,很少分析本试卷中各章节知识点学生掌握情况以及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加强的内容。学生在考试后仅知道自己的分数,缺乏试卷信息的反馈。
1.4考试管理不健全,未能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考试管理制度是考试、考核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考试工作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考试质量,营造良好考风、考纪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有的高校对有关课程考试管理随意性比较大,虽制定了一些考试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评价机制,一些好的制度也难以落实和实施。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方式多数由任课教师自己决定,教研室、院系、学校职能部门很少过问,很少执行“考教分离”和“考改分离”。
1.5考试题型标准化较多有的学科考试题型一成不变,即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试题占比例较多,而综合性分析、案例分析、实验分析等应用试题占比例较少。有的试题竟出现年年考、届届考,很少改动,使师生形成固定思维。更有的教师考前划定重点,命题无科学性,无法评价学生实际水平,使考试导向作用难以发挥,阻碍了教学目标和考核目标的实现。
1.6考试评价重视分数化学校对学生学业上的考核评价仍是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造成学生以取得高分、保证毕业为唯一目标。考试获高分是学生最大愿望,死记硬背获高分有之,找教师改分的有之,唯60分万岁大有人在,出现“高分低能”和“低分高能”现象,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2基础医学考试存在问题的分析
目前,我国多数的医学院校在考试目的、考试方式方法、题型、评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照此下去,对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利,有可能反而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改革的进行,甚至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身心健康。在我院基础医学课教学和部分临床医学教学课程中,多采用旧的传统考试方法,表现在考试考核方式单一,以闭卷、书面考试的多,只注重记忆理解,忽视综合分析,各门课考自己的课程,根本与其他课程无关,难以做到基础与临床结合。闭卷考试成绩在总评中占比例较高(70%以上),有的把期终考试作为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达100%,出现一卷定终身,完全注重结果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导致学生重知识记忆轻能力培养,同样造成不少学生考试不及格,部分学生出现考前焦虑症或考前心理负担过重,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健康,阻碍学生能力的发挥。学生以学为主,考试是主体,为了了解学生对考试方式、方法和评价单一性,我们曾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9%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运用的考试方式和评分不够合理,83.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考试改革,89.6%的学生表示欢迎形式多元化、灵活、科学的考试方式,对于高年级课程应有基础和临床结合的思考题,以突出医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应用能力。
3国内外医学院校考试状况
在国外,尤其是西欧发达国家中的医学院校,在20世纪中后期对医学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4],主要着重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并实行对教学全程的考核,体现考试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环节,学生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而且考试多为开放性试题,许多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由学生自由发挥。在国内,一些重点院校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也对医学基础课程的考试实施了改革。例如,开展了课程设计报告、论文、实验操作、口试、答辩、闭卷或开卷考试、成果演示和在线测试等[2]。这些多样化的考核,给学生学习运用知识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培养了学生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试改革与实践
2012年,我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进行考试方面的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课程一开始,就宣讲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的重要性,并同时与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合作,以教研室主任为核心,要求教师积极参与考试改革中。通过教研室讨论,制定考试方案,树立统一思想,并把考试改革实施公示给学生,使学生做好思想准备,并上报学校考试中心备案。
4.1考试改革我们在2012级临床医学本科生生理学课程中进行,制定《临床医学本科生理学考试考核办法》,从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两方面的各个环节进行,开展互动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修改教学大纲,根据教材、大纲的情况确定考试范围,对旧的考试模式进行改革,改革闭卷考试定成绩的局面,制定了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并运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的生理学教学课程考核中,新的考试成绩组成有:一是平时成绩,占期评成绩30%-40%,包括课堂测验(占平时成绩60%,进行3次)、学习小组讨论(占平时成绩30%,进行3次)、小组成员互评(占平时成绩10%,是考查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最终决策、掌握程度、贡献大小)。二是自主命题知识竞赛,占期评成绩10%-15%,分为教研室命题竞赛和小组命题竞赛、先笔试通过一定分数的学生才能参加竞赛,这部分学生可获得另外加分,由教研室老师组织实施。三是期末考试,占期评50%-60%,以闭卷方式进行(实验课成绩并入机能学,不记入期评成绩)。
4.2实施后的效果我们这种改革改变了传统考试评价,教学特点:①理论课与实验课不同步,课程知识只安排理论课。实验课(机能学实验课程)教学推迟到下一学期。②开展以5-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的讨论活动,并在理论课教学中安排3次的个人课堂测试,开展以临床疾病案例为主的学习讨论活动。③学习期末开展自主命题知识竞赛活动,并把知识竞赛成绩与期评成绩挂钩。④采取多样化的课程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考试改革,把以往规定时间、地点只进行一次期末考试延伸至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不间断的评价,有利于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是教学改革所在。命题基本情况:①题型多样,有选择题A型题、B型题、C型题、X型题、案例分析题(A3)、简答题和应用分析题7种。其中案例分析为首次出题,客观题占75分,主观题占25分。本次命题与以往不同,命题难度与临床医师资格考试接近,理解与应用题目占绝大多数,且有少数题目超纲;②没有填空题和名词解释,增加了临床案例分析组选择题(即A3题);③命题考试着重是考查学生对生理知识的应用与分析能力;④客观题全部为选择题,占75分,每题1.5分,分值比以往高。试卷分析:试题难度在0.4-0.8之间占70.3%,0.9以上为7.14%,0.3以下为20.37%,说明本试卷有点偏难;区分度0.4以上占7.4%,0.3-0.39占22.22%,0.2-0.29占35.19%,0.19以下高达33.33%,说明本试卷区分度不算好,以后命题时应注意,争取区分度在0.4以上。全卷α系数为0.76,说明试卷命题重复测量的可靠性不错。
篇5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如至亲。”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时空跨度大,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很多内容不是中学生阅历中的。教学新课时,如何把学生带进教材特定的情境中,从而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时空距离,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的钻研教材,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亲身感受作品的情境,找准作品情感的闪光点,导读时或简介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或摄取作品最感人的情境加以描述,从而把学生引入情境。
2.绘声绘色,优化情境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境教学就是要以“情”为纽带,以教师之“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语文教材里的课文大多是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佳品,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无论写人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但是,教材不是影视文学,无论作者描述如何精彩,感情如何丰富,如果教师不去点拨、渲染,学生不去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也只是一些语言符号的整合。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联想,并运用讲述的方法,把教材的语言化为教师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精彩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在涓涓的情感细流的沐浴中受到艺术感染,成为富有激情的、活生生的人,从而达到精神的恬淡与从容,思维的明晰与开阔。
3.设计角色,置身情境
教材中的小说、戏剧,有很多对话描写。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情境教学常常利用角色效应,设计角色让学生充分活动,或分角色朗读,或分角色表演。这样可以从教材语言出发,落实教材语言。即“语言情境语言”不断沟通结合,以切实训练学生语言丈字的基本功。同时,学生加深了情感体验,加深了对情境本质的认识。
4.设疑想象,感受情境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文艺作品的鉴赏时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情感教学常常要指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展开联想和想象,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二、交流探讨
具体到语文课堂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这也体现了本次课改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规律,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一环节,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动口、动手、动脑,倡导课标中提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问题设置既要扣住教材的重点又要有探究性,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交流探究的过程尝试到学习的乐趣。这种交流可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间、正反方之间的交流,要不拘形式,只要能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即可。但必须诚心诚意。师生间的交流,教师必须要“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这样不仅符合学生心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三、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其目的就是为改变过去那种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态,要强调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沟通,与生活的沟通,在语文课程中学习到其它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陈旧的课堂结构,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课堂。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想象,激活他们的思维,将他们的学习引向更为深广的空间,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学习到实践的延伸,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1.语文学科在追求人文精神上应谊把握语文学科特点,找准人文教育的着眼点。着眼于人的精神和人的价值。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那么就违背了人文教育的宗旨。语文人文教育要追求对学生的人生关怀、人性关怀。人文教育的实质是精神性的、智慧性的,达不到精神层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教育。要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宽容的师生关系,倡导民主、合作、教学相长的教风。语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在顾及自己具体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语文课堂应成为“快乐之家”,学习语文过程应成为“快乐之旅”。
2.人文精神的养育具有诸多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教师进行人文教育时采取适宜的对策。人文教育充满想象和创造;人文意义具有抽象性、模糊性,人文语言具有混沌性、隐喻性。人文教育不能用概念解释,而要给出一个特定的“场”,通过展开联想或想象,悟出意蕴和道理。在教学中,要重在激发想象和体悟力,让学生去感受,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
篇6
不难发现,美国学校一星期的课程,我们只用10分钟就可完成。正是由于进度快,所以课程内讲授的知识点多,但我们的快进度是有代价的,即我们省略了动手制作的全过程,因而我们的学生不会像美国学生那样尝试到成功,也不会体验到失败;不会知道照着书上的程序做仍会遇到很多困难,包括材料的性质是否符合实验要求,也包括具体的操作细节是否有误差。在这样一个自己动手的全过程中,学生必然要思考、要选择、要寻找失败的原因、要克服各种困难。如此学到的原理,就不只是书本上的抽象定义,而是包含着自己亲身经历和真实体验的生活道理。
中美两国教学过程的差异向我们显示,同样是一个知识点,对中国学生来说,这只是书本上枯燥乏味的并与自己的生活毫无关联的抽象理论;而对美国学生来说,书本上的内容是有趣的,并且是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因此,与实际生活相连的教学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促使他们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知识观;同时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这是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毫无疑问,当我们用10分钟完成美国学校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时,我们的学生就不可能像美国学生那样得到多方面的知识收获和多方面的能力训练。
我们常常笼统地说中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比美国难,其实,我们只是难在数学课程上,而其他课程,尤其是社会人文课程,美国学校的要求则远远高于我国。美国的孩子从小学起就开始学习按规范要求查文献、写论文,搞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从中美两国社会人文课程的比较来看,我国学校教育的课程难度低,教学要求更低。这意味着,在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我国的教育落后于美国,而人文素质是构建创造能力的总支撑,这方面的缺陷则是影响创造力发展的根基性的缺陷。
即使是数学课程,我们的难度也只是集中在数学的解题技巧上,而不在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上。也就是说,在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我国学生的教学优势则不再显现。当中国的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在解高度抽象的数学难题的时候,美国的学生在参与各种各样的社全实践活动,并从中积累相应的经验和形成相应的能力。中国的基础教育与学生的未来生活和工作脱节,而美国的孩子却在中小学阶段就不断积累未来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经验。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我国学生由于深埋在智力游戏般的数学谜题中,使他们没有时间参与各种对他们的未来有更重要影响力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际生活与实际工作需要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自我表达的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中国的教育是基本忽略的,而美国的教育却极为重视。在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中,含有很多非常实用并且学生无论将来干什么都用得着的内容,包括如何在最短时间里介绍自己,如何说服别人,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在众多可能性面前恰当地选择等等。显然,美国学校比较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多方西能力,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非常细致的能力训练。
篇7
通识教育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第一个把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的是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目前通识教育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领域的一大潮流。究竟什么是“通识教育”?英语中有两个词:liberaleducation、generaleducation可译为“自由教育”、“博爱教育”,“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现在所说的“通识教育”大致包含这两个方面的涵义。了解通识教育的内涵和本质,成为我们认识所面对的客观世界的基本问题之一。一般说来,通识教育从性质、目的和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有别于传统的知识传承和狭隘的专才教育。首先,从性质上来说,通识教育被定义为“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其本质是对自由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其次,就教学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是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因此,更加注重人在生活和情趣、道德和理智、性格和情感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再者,从教学内容上,通识教育不再局限于对单纯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是追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与统一。
三、通识教育的特征和属性
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和多元性乃是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环境以及教学实践活动的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碰撞的具体体现,也决定了通识教育的特征和属性。
1.基础性。通识教育既不是专业教育也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完备的人格以及拥有正确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全人”。因此,也决定了通识教育的基本属性。
2.多元性。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教育,其内容涵盖德、才、学、能、识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多种元素、多重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矛盾统一体。
3.自主性。作为古典“自由教育”的延伸,通识教育继承了自由教育的注重理性、有修养和主体能动性的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特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4.开放性。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多元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不再局限于以教师讲授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灵活有效、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5.发展性。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身心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通识教育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且教育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动态的过程,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努力激发学生的潜能。
四、通识教育中的多重关系及矛盾统一性
1.教学实践中的主体与客体。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认识和实践活动。传统的教学过程把教师作为实践的主体,形成“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教育的对象。比如在课堂上,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互动很少,课堂气氛也显得比较沉闷和松散。另外,教师的讲课往往很满,现成的结论和定理较多,未能给学生留下太多思索的空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主体施与和客体接受的关系,而不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现代教育则更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实践中的主体。也就是说,他们不再单单是教育的客体和对象,而是学习的主动进取者,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和完成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活动。然而,由于历史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要真正实现主体与客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良好互动仍然是今后教改中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客观世界具有二元论的特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之间可以存在非常明显的相互影响。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旨在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专业教育则依托特定的背景,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与技能。但通识教育并不排斥专业教育,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互为支撑、对立统一,作为一对矛盾体共同构成整个高等教育的架构。传统的专业教育往往局限于狭窄的专业范围和单纯的知识传承,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潜能;通识教育虽能较好地弥补这一点,但过于空泛的通识教育又往往因缺乏明确的应用背景和专业支撑,也会使学生感觉学无目标和无所适从。因此,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篇8
1.计算机文化素养是信息时代的要求
现如今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个人计算机文化素养是时代的要求。作为信息时代的人们要通过掌握计算机文化知识才能够在信息时代准确、高效地进行信息检索,进而才能正确处理信息,合乎法律和道德规范的使用和传播信息。同时也只有掌握计算机知识才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进行创造性的应用。对于高职教育中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而言,通过计算机基础教学,高职学生应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使用;准确、高效地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信息检索;使用计算机处理文档、图像、多媒体等数据;并能够使用计算机对其进行整理和传播。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中具有较高计算机文化素养的人才成为时代创业的宠儿。在今天从事与计算机相关、互联网相关、移动互联网相关的创业公司不断崛起。互联网的发展为整个国内传统行业的转向和升级提供了技术保证,并在不同行业掀起一次转型和升级的浪潮。互联网技术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工作岗位,互联网技术产品也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当今时代,掌握计算机基础文化知识已经是基本和必须的技能。较高的计算机文化素养更将会助我们的事业一臂之力,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一有用的工具已成为时代的主题。
2.以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为目标
高职教育中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彻底摒弃已达到国家非计算机专业等级考试的目标。学校应该废除以等级考试、过级为考核指标的相关政策。高职教育中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使毕业生毕业走向社会时能够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并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确保以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为目标。尽管现阶段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未来实践就业当中计算机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应用缺乏了解。但是学校方面应该把社会实践岗位中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与高职院校中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低年级学生相联系,引导学生建立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为了在未来生产工作岗位中的实践应用的理念。逐渐摒弃通过国家等级考试的学习理念,要从根本的目标上摆正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态度。
篇9
语文的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我们必须重视新课导入这一教学环节,并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富有生动性和情趣性的课堂导入语,以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比如,在学习《荒岛余生》这篇课文时,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假如你和朋友们去西双版纳原始大森林去探险,突然你发现前面有一只漂亮的麋鹿,于是情不自禁地想上前看看清楚,但走着走着,你忽然发现你的同伴都不见了,四周空无一人,面对这样一片孤寂的森林,你会怎么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笛福的《荒岛余生》,让我们一起看看鲁滨逊是如何使自己摆脱心理恐惧的,你们想不想学?”学生明显被我的话题深深吸引了,于是齐声回答:“想!”这样,我们就利用设置悬念的方式,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利用直观性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图文、动画等于一身,可以将课文中枯燥、抽象的意境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习语文知识。
比如,在学习《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时,我就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了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和录像资料,并附上简单的文字说明,这样学生就能通过一种生动、直观的方式了解了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对苏州园林的整体布局和结构也有了大致了解,而且因为其具有色彩斑斓的视觉效果和动听悦耳的听觉效果,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激励性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篇10
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开动自己的脑筋,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意义的发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提高会直接作用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学习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最好的动力,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积极份子的支撑。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很难将自己的注意力持久集中在学习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强大的综合性,可以对声音、图像与视频、动画与文字等进行综合处理,使其以灵活、巧妙的形式出现在学习面前。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去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利用丰富的方法提出课堂问题,为学生展示丰富的课文背景知识,促进学生对课堂内容理解的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如在讲解《女娲补天》的时候,考虑到这是一个神话故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想象女娲补天的过程,更加形象地理解神话故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奇幻的音乐以及相关动画,让学生深入到学习内容中去,为形象资源所吸引,在欣赏的过程中理解,促进教学效率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讲解一直是教师的教学难题。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会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去思考如何向学生展示教学重难点,如何才能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经常会产生教师启发无用、学生自主思考受阻的现象。这就使得教学重难点成为激发学生负面学习情感的教学内容。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去活化教学重难点,对抽象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去感受文章中的难点,引导学生建立起全面的语文学习思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组织课堂互动,促进课堂活跃起来。如在讲解《小石潭记》这样的文言文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相关画作,引导学生将文字与图画进行结合,去理解文章内容;更可以针对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感情,引导学生互动,在交流中去发现作者的喜与愁,促进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让教师有了更多可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方式。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其学习过程中得以发挥,是让学生明确自己主人翁地位的重要手段。学生不应当是学科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当成为学科知识的主动探究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章进行预习与了解,并制作符合他们自己审美的课件在课堂中进行展示。
篇11
诚如罗丹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电工知识中同样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解释和美的揭示手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本学科的美育功能,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其中的科学美,培养学生的科学审美能力,进而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激发其科学创造力。
2.1形成科学的审美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展现和揭示隐藏在电工基础课程中的科学美,还原科学家探求科学美的生动历程,从而引导学生去领略其魅力,促使学生不仅从科学的角度,而且从审美角度去对待电工基础知识,以提高学习品味,使学生自觉地将电工基础课程中的科学美纳入自己的审美视野,成为自己的审美对象,培养科学美感,形成科学的审美观。
2.2培养科学的审美能力。
虽然科学美较难把握,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个体感受、鉴赏、创造艺术美的能力可通过教育得到提高一样,学生感受、鉴赏美的能力也可在学习电工基础课程的过程中得到提高。首先,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必要条件。美感的体验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审美升华的翅膀。对于职高生而言,丰富的想象力更是创造之源泉。美的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形式就在于:它能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地想象出来、展示出来或描绘出来,还能将直观、形象东西的本质抽象、揭示出来。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精湛的语言、直观且富有启发性的形象比喻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其次,引导学生作为一个参与者积极投身于审美创造的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和感受电工基础课程的科学美,这是培养审美能力的根本途径。电工基础中的科学美往往不能仅靠肉眼去辨析,更要靠心智去体验,它带给学生美的享受不只是视觉或听觉,而更多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愉悦和力量。这种愉悦的情感只有当学生投身其中,才会认识深刻,感受强烈。
2.3激发科学的创造力。
大自然孕育着人类,而人类则创造了宇宙中灿烂的文明。当人们留恋于大都市那流光溢彩的美妙绝伦时,无不为人类自身的创造力而感到自豪,惊叹于美与创造的和谐同一。之所以人类对美的无限追求,才孕育着人类自身的巨大创造力。作为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电工知识体系同样是美与创造的和谐同一。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在实验条件和理论依据不齐备的情况下,凭着直觉和对电工学美的鉴赏力,创造性地对电工理论进行研究与修改,不断地形成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2.4陶冶高尚的情操。
美育的实质就是情感教育,使人怡情养性。一切美的事物都能净化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更热爱真理。电工基础课程中蕴含的科学美,不仅体现在电工知识的形式结构上,还体现在探索科学的过程中,体现在科学家的精神上。科学家的人格力量和献身科学的精神之美,比起电工学知识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教育力量,它在净化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这种科学精神之美是电工学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绝好的美学教材,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穿插讲授,定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把追求真、善、美作为生活的理想,进而成长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篇12
一、教会学生做事的责任心和义务感
1.立志勤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谈谈自己美好的梦想。这一过程可以在教学《理想》一文时进行,课堂上的拓展延伸使学生从文本提升到个人。问题设计“你的理想是什么?”或“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可以口头表达,也可以书面表达。学生有了奋斗目标才会努力去实现它,也才会对学业有积极的态度,专心并致力于自己的学业,千方百计地把它做好。
2.勤劳俭朴。勤劳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文本内容使学生懂得勤而不惰,俭而不奢。理解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取得成就。如在教学《我的第一本书》时,理解乔元贞的好学和家庭的贫困。他小时候是第一名,长大后却成了走街串巷的小商贩,生活的贫穷使他失去学习的机会,学生在了解“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的同时,也深刻理解了当时贫困的现状。于是学生自然而然就有了勤俭节约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的意识。
二、教给学生待人的尊重与友善
1.尊老爱幼。《大道之行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大同社会的美德让学生学会谦恭有礼,对人有爱心。从《背影》中理解父爱,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在《散步》一文感悟道德责任。
2.诚信友善。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一课时,陈元方对父亲朋友的不守诺言、没有礼节直言不讳,使学生懂得诚信的重要性。真心诚意待人是立身之本,小到不说谎、守时,大到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都是诚信的表现。在学习《最后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揣摩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他们教给学生的是忧国忧民之心。朗诵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感受诗人以死殉国的坚强意志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出师表》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内心。这些鲜活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将德育渗透到了学生的心灵。
3.关心集体。《伟大的悲剧》中斯科特和他的队员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值得所有的人去崇敬。而《斑羚飞渡》一文也从动物的种群利益出发,老年斑羚为挽救年轻斑羚搭起了生命的长虹,这种集体主义精神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给学生树立了集体主义精神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能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
1.热爱生命。基础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以“热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珍爱生命,追求自我提高,积极适应发展着的社会生活要求。《热爱生命》一文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真理,敬畏我们的生命,相信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生命紧紧相依,和我们的生命结成最紧密的“联盟”,我们就会感受到生命的剽悍与强大。
篇13
一、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生源质量偏低使文化基础课教学遭遇尴尬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理化、、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大酱碟”,需要了就“沾一口”,否则就弃之一旁。文化基础课教师也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人,相对专业课程而言,文化基础课教学情景甚是尴尬。
2.教育系统内部认识偏颇使文化基础课教学被“忽视”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抓手”,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中等职业教育为抓住这根生命线,人为地使得“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除了对口升学班级外,一般都比较忽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陪衬。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突出“专业课”的地位,甚至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为了满足专业课时数,任意删减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由于时间、学制等方面的限制,在过于强调“专业课”的同时便忽略了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结果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被忽视,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转岗再就业能力低。此外,由于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也受到很大的制约。难以进行自我教育与提高,使以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3.教学评价问题使文化基础课教学缺乏“分量”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容易的多。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文化基础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更是“宽松”的,这便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作用。
4.学科定位模糊使文化基础课迷失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究竟以初中补习为主还是按教学大纲要求安排课程是各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存在的难题。中等职业教育的对口升学压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能够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又是少数,这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需要相对大一些。而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在教学实践中难于把握教学深度,如果严格按教学大纲安排教学,教学几乎无法进行,如果弃教学大纲于不顾,又何谈保证教学质量,正所谓“教深了不行,教浅了还不行”。如何按“职教性”特点定位文化基础课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中等职业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途径与对策
1.摆正“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是学习的主旋律,由于就业的需要,很的就把专业课的砝码加大了。其实,“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教育的必然。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中等职业教育目标。通过课程整合、弹性学制和必修、选修结合等多种方式组织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实际需要,加强文化基础素质的教育,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要克服重专业课轻文化课,重专业技术培养轻文化基础培养,重眼前谋职轻终身发展的倾向,处理好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相互关系,使学生全面发展。
2.准确定位文化基础课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学科定位应放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系统中来考虑。要根据生源状况,改革、完善文化基础课教学、、手段,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认识。它在学生培养上应兼顾升学与就业,而侧重在就业;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和素养;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教性的体现。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问题,才能使文化基础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
3.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
造成“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不够。教育系统内部那种认为学生生源差,文化基础课能学多少算多少的思想的存在,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缺乏教学激情。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强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的认识。文化基础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技巧型、技能型人才从而解决就业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放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课程结构中,使文化基础课程真正体现其学科价值。
4.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针对性
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是摆脱尴尬状况的重要途径。首先,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鼓励参加对口升学,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激发培养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其次,要把文化基础素质与现代意识的培养很好结合起来,在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和强化实用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