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教师职后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2知识具有相对性
现代主义知识观主要强调知识的统一性、标准性和绝对性,但从不断满足未来技术发展而不断学习新的操作法来看,教育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因此,知识具有相对性。后现代知识观主张知识的相对性,否定科学知识的绝对权威性和客观真理性,并且认为,任何一种知识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一定的文化体系中的,任何一门知识的确立都有其特定的情境。人类知识的这种境域性特征才能使人们以一种公正的态度看待人类知识的多样性。知识的多样性可以使人类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生活条件。但随着工业文明的进入,人们最初的一切都在慢慢地被消磨或泯灭,并且逐渐消失。“如果我们不想生活在由某种单一技术、语言和生活方式所构成的世界中,即不想生活在一个令人厌倦的世界中,那么我们就必须警觉起来。”面对这一问题,世界各国也相继引起重视。正因为知识有着相对性,人类才会有着对知识探索的无限欲望,才能激发人类不断进步。
1.3科学真理不具备唯一性,而是多样性
科学的唯一性、确定性是现代主义知识观的主要特征。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的真理性让科学界的认知达到了尽头。但后现代知识观则认为,知识具有多样性,就连真理都不具备唯一性。高科技的不断发展,海森堡的量子力学导入了一种随机的、不确定的元素,物理学的确定性也逐渐瓦解,精神世界的确定性更是无从谈起。从这里不难看出知识生成的随机性表明了知识具有多样性。知识多样性的累积会让知识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能表达某个特殊时段和某个领域出现的现象,但绝对不是唯一的,因为探索是无止境的,说不定哪天就能发现比之前更能说明某一现象的知识内容。
1.4知识具有情境性,在动态中生成
现代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客观事实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科学与规律的静态陈述,是一种表达的结果。后现代知识观则相反,它认为知识不是静态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的,在情景中产生,是主观对象与客观世界、个体与外界相互融合的过程。后现代知识观反对主体与客体、个人与外界以及生活与世界的二元对立,在生活中这些被现代主义知识认为是二元对立的两个存在体应该表现出多元化和动态的生成性。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人类的每一个学习过程都是内在与外在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身体机能也一样,它们是一个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是动态的生成。这也就证明了不是一种答案就能适合所有不同的或者类似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体现了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
2中学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育也不断地在改革。中学语文作为基础性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我国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这些年的语文新课改,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更高的有效率,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语文教学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学校仍然停留在教师是课堂知识的权威代表,课堂气氛不够和谐;语文教学的新理念不够、视野不开阔,很多地方依旧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不够强烈;教师的综合素养没有整体提高。
3现行的中学语文教学步入“后现代知识观”
尽管中学语文教学经历了多次课改,效果颇丰,但对传统教学中的教学方式仍有着一定的继承,并且新课改后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亟待解决。后现代知识观对于知识的理解是开放的、偶然性的、不确定性的和动态生成的,基于此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步入后现代知识观的行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1讲究师生平等对话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代表,具有权威性,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而后现代知识观则主张课堂权威的消除,让师生进行民主平等的对话。平等的对话建立在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上,从而与教师进行知识理解的交流与对话,而不是挑战课堂中教师的地位。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扮演的是一个积极的支持者和平等合作的角色,甚至是一堂课的导演和幕后人员,主角是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探讨的资料、环境以及交流的机会,主张学生与教师共同探究问题。通过对话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上和谐的气氛,教师不再是学生的领导,学生也不再是单方面接受知识的奴役。师生应该共同学习,共同为学习的过程负责。
3.2主张个体意义的主体建构
传统教育教学范式是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教师拥有课堂的语言霸权,学生只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倾听者。后现代知识观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心灵上的对话,通过互动与对话的方式学生将新知识与学过的知识相联系,从而建立起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模式。我国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刺激-反应的教学模式上,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忽视了学生的自我组织能力、看不到学生的独特性以及不能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21世纪,学生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接受和倾听,而应该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和提问,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养成批判性反思能力,善于吸纳新的知识。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才能深刻体会到自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3.3主张多元化知识的表达,丰富课堂知识
后现代知识观主张知识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当封闭的、线性的和追求因果序列的教学模式再也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时,传统的知识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知识源于课本,答案源于课本,重视知识的积累而不是建构;在后现代知识观看来,课程是一个回归学生成长与发展轨迹的过程,是学生发现自身价值的文化体验。所以,课程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它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知识具有境遇性,它并不遵守线性的循序渐进的法则。因此,在教学过程别是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注入知识的多元性,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快乐地学习。
3.4培养发散性思维,增加课堂隐喻性的生成
发散性思维是引申和创造的前提,是新旧知识碰撞时发出的火花。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基地应该在学校、在课堂。传统语文教学严格遵守书本原意,以书本答案为标准答案,促使学生发展直线思维。中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之间缺交流和缺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机会。学生发散性思维不强,隐喻性效果的生成更加无从谈起。隐喻性生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收获到意想不到的出乎老师预计范围内的效果,这是学生自我生成的文化知识,有利于知识结构的完整和课堂效果的提高。后现代知识观代表人多尔主张生成课堂隐喻性,一堂有效的课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隐喻性效果。因此,在课堂上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对话、思想上的交流,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不断地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达到隐喻性效果的生成,实现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真正价值。
3.5主张教学评价多元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那些年考进清华北大的孩子,那些年在班上拿第一的孩子他们现在究竟混得怎样?调查表明,他们并不是社会各个精英行业的领航人而是在企业默默地埋头工作。相反,那些社会各个领域的精英们却是那些年班级里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这只能说考试成绩不能代表一切,单一化的评价标准有待改进。社会功能的多样化,要求我国教学评价的模式也应该呈现多元化。后现代知识观主张评价的多元化,并且具有开放性。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堂的表现、情景的融入、语文素养的高低都是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条件。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特有的经验、知识、视角、理想走向课程,他们对于课程的解读各有不同,让每个学习主体都能发出自己内心的声音,是后现代主义评价方式的基本宗旨。后现代知识观比较倾向于形成的评价模式,从以往的关注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的本身发展过程,从生成、反思、转变的角度来看待学生在各方面的变化。注重多样型人才的培养,争取不让一个人才流失。
篇2
“微时代”的“微”就是小的意思。“微时代”是以各种微媒体为载体的新兴网络时代,微媒体包括微博,微信,微网站以及各种APP应用软件,其中最为流行的是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和微信平台能够作为“微时代”的代表,是因为这两个媒介所传播的内容短小精炼,便于人们用极短的时间阅读浏览,还因为新闻消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微时代”不仅仅指微博、微信等“微”媒介存在的新兴时代,还指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各种“微”活动的时代。
(二)“微时代”的特点
1.信息者地位平等
在“微时代”人人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信息,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消息没有过多的限制,可以随意抒感,可以描述所见所闻,也可以转发他人的信息。这充分体现了“微时代”中信息者地位平等。
2.信息及时、传播迅速广泛
由于微博、微信的性质,各种信息更加方便快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周边的新鲜事,消息发出后人们会迅速的进行评论与转发,新闻的传播速度比以前不知要快上多少倍;人们还可以单纯的抒感;如果对某个话题感兴趣就可以邀请大家进行讨论;哪怕是随便一张图片刷一下存在感,也能够体现出“微时代”中信息及时传播迅速的特点。
3.民众参与度较高
“微时代”的特点是微博、微信者人人地位平等,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自己的微语录,创造自己的新闻空间,形成自己的文字空间,拥有自己的粉丝。信息字数限制在140字以内,并不需要完整的文章构思,优雅的文采,所以适合绝大多数的民众,即使文化程度不同,的信息内容也有区别,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每种文化程度的人都有自己的“微”圈子,圈子中的人会互相理解,进行评论与转发,这也体现了微媒介的价值。
二、“微时代”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
(一)“微时代”对“90后”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情感表达、人际交往的需要
通过各种“微”媒体与他人互动,一方面可以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可以扩大人际交往范围。“9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个性强烈,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与尊重。微博和微信等平台能够让他们自由发表言论,记录生活片段,展示自我的真实想法。无论发表的内容是什么,都是他们追求个性发展的表现。大学生在“微时代”通过“微”媒体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是件很容易的事,在微博和微信中有“关注”、“评论”、“转发”等功能,这些功能能极大的扩宽人际交往的范围,去结识新的朋友。
2.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微时代”的到来成功打破了以往信息垄断的格局,网络平台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了完善的信息网。信息网络的发达使广大学子更加关注时事,关注祖国发展动向。“微时代”创新了学习和交流的方式,更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改变了大学生的行为方式。绝大部分学生在“微时代”的背景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获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获取并传递正能量;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微时代”对“90后”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导致现实人际交往障碍、情感表达困难
“微时代”网络的发达使得学生们交友更广泛方便。现实生活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制约导致学生们无法表达自己真实想法;而在网络世界,同学们便可以畅所欲言表达真实想法。但是学生们又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微博、微信上,易变成“微博控”、“微信控”,无暇顾及与现实世界的交流[3]。一个寝室的同学建立微信群,即便在一个屋子里却用微信群聊,聊完还是各干各的事情。长此以往,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时会感到困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障碍,不敢也羞于在人前表达自己情感,长此以往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2.易患手机“依赖症”、“拖延症”,形成厌学心理
现在人们不管是走路、等车还是乘地铁,都手拿手机刷新着微博、微信朋友圈,形成习惯后人们就离不开手机患上手机依赖症,大学生更是如此。“微时代”下大量的网络信息,微媒体应用占用了学生们大部分的时间。只要一做课后作业或者复习功课,就先习惯性的拿出手机,浏览一遍消息,之后才能做作业。一些社团交往活动,日常吃饭,洗衣服等事,也都是一拖再拖。这种“拖延症”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焦虑、烦躁、厌学等心理。
三、“微时代”背景下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途径
“微时代”背景下对“90后”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应该面对新时期的新挑战,充分利用各种“微”平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一)建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微博、微信平台
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相比,采用目前最为流行的微博、微信网络平台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最重要的原因是目前大学生愿意看微博和微信。微博和微信信息非常方便快捷,而且字数一般不多,所以学生愿意用一小部分时间浏览阅读,只要学生愿意去阅读,网络平台坚持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微博和微信就会在学生间普及,自然而然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
(二)积极维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微博、微信平台
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微博和微信平台后,要进行维护,维护工作包括新内容,对同学们的疑问、评论、留言等进行回复,从而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平台及时掌握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微博、微信平台的开放功能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监控学生思想心理动向的窗口,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同学们的评论和留言及时回复,会解决大学生的一部分困扰,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主题活动,传播正能量
网络具有直接、快捷、传播范围广泛等优点,所以可以利用学校官方的微信和微博平台,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利用这些媒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活动消息推送到最多的学生中。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可以将学生从虚拟世界带回到现实世界,让大家面对面沟通交流,促进人际关系;网络平台可对活动进行实时报道,同学们可以留言发表评论,交流活动心得,提出建设性意见。
作者:张哲思 张晶 宁丽慧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参考文献:
篇3
职后高师“学科教学论”的课程内容设置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贴近时代脉搏,体现新课程要求职后高师“学科教学论”的课程内容设置必须敏感于时代对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也就是要“与时俱进”。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就是要关注新课程、反映新课程、体现新课程。关注学习者,突出职后特点任何课程设计如果脱离学习者的具体特点,都很难较好地实现课程内容的适切性。教师学习是成人学习的一种,既有成人学习的一般共性,又有教师学习的专业特性。因此,在课程内容选择、呈现方式、评价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应对此特点做出回应。重难攻坚,把握教师专业化发展薄弱环节职后学习作为教师继续教育诸多形式中的一种,必须依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针对薄弱环节,设计、选择、实施学科教学论课程,把握教师职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要素,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设计上,为教师的职后学习搭建适宜平台,很好地起到专业提升与引领作用。
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针对职后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教育对象的发展特征分析,设计了主要针对新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包括学科教育理论、新课程、学科教育研究共三个模块。在数学学科中,结合学科具体特点,设计各模块的具体内容如下:
篇4
一、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新型的教师教育转变,已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不可扭转的趋势。我国的教师教育在要求师范生学好学科知识的同时,要求高校必须强化专业思想,加强教师技能训练,尽早让师范生接触中小学校和学生,提高从教能力。为此,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师院校要因地制宜地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要围绕培养高素质教师的目标,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遵循教师教育规律,调整教师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因此,以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通常包括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和教育实习两项主要内容。以微格教学为主要形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和教育实习存在不少问题,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1.微格教学存在的问题
微格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地培训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活动。然而,我国高师院校的微格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理论指导问题。微格教学的兴起深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因此,许多微格教学技能训练被打上了行为主义的烙印,在微格教学实施过程中过分强调了指导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受训者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学技能的训练主要局限于经验模仿的范畴,造成在复杂的教学情景中,学生课堂教学技能的迁移水平受到限制,极大地影响了微格教学的训练效果。
(2)课程设置问题。微格教学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设置随意性较大,有的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未能纳入教学计划严格执行,再加上师资缺乏、无教材、缺设备、教学难度大等原因,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课无法正常开设。
(3)考核与评价问题。微格教学训练和成绩考核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有些高等师范学校的规章制度中,尚无明确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成绩条款;部分学校虽然把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成绩列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但也因教学训练未正常开展、考核标准难掌握等原因而未严格执行。
2.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作为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主体内容,教育实习是新教师培养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前,不少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都存在以下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1)实习管理松散。师范生人数多,且经费和教育实习基地不足,原来统一组织、集中实施的传统教育实习模式逐渐变得松散,有的院校甚至采取了“放羊式”的管理,让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学校,自行解决实习问题。加之高师院校的实习指导老师的巡查指导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很难保证教育实习的有效性。
(2)实习时间不足。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时间偏短,一般只有10周左右。另外,由于教育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不少学生因为忙于毕业论文和找工作而对实习重视不够。这样直接造成师范生课堂经验缺乏,教学能力不高。有学者指出:“偏少的教育实习时间不利于师范生了解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规律;不利于熟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不利于正确把握教学原则和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不利于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不利于高师院校综合考查实习生的从师素质,全面地检验教育教学质量;不利于高师院校借实习的契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3)实习与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不对接。目前的教育实习将着眼点放在锻炼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上,对如何通过教育实习服务一线基础教育,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在职培训缺乏关注。将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割裂开来,不利于在实习中调动和协调各方力量,不利于促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
二、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路径
为了顺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必须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索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新模式。这种将师范生培养与中小学在职师资培训融为一体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种路径。
1.构建校内外一体化的教师教育网络平台,实现微格教学模拟课堂与中小学真实课堂的贯通对接
不少高等师范院校通过建立教师教育数字化实训平台,不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微格实训教学,还能借助网络,实现微格教学模拟课堂与中小学真实课堂两类课堂之间的有机衔接,使处于教师职业准备阶段的学生从模拟教学实践环境成功迈入真实的教学实践环境。基于网络的教师教育实训中心的建立,使数字化的实训平台具备课堂实时观察、课例点评、教学示范、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网络会议等功能,最终实现师范生的中小学课堂见习常态化和中小学教师的校本教研、培训远程化。同时,中小学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参与师范生在学校开展的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教学和评价。
可见,教师教育网络平台不仅是以微格教学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技能实训中心,也能在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校本培训等方面发挥作用。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的教师共同体,将有力地促进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效率的提高。
2.通过以“顶岗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为行动模式的教育实习改革,推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系建设
目前,不少高等师范院校正通过顶岗实习支教,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质,改善教师培养质量。顶岗支教实习使得实习生的有效实习时间和教学实践机会大大增加,实习生能够全面地参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既能积累更多的教育教学经验,还能锻炼自己的协调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在农村和较落后的地区开展教学工作,学生较容易取得成就感,自我价值的实现感也较在发达地区更强烈,更有利于他们加深对教师职业角色和职业价值的认知,增强社会责任感。
其次,通过“顶岗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可以密切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形成一种大学与中小学校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高师院校通过满足当前中小学学校教师的培训需求,不但有利于高师院校与地方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建立起一种互利双赢的新型关系,而且还有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
以“顶岗实习支教、置换教师培训”为行动模式的教育见习实习改革,是新形势下实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为解决农村基层教师难以脱岗培训和师范学生缺少实践机会的问题找出了一条新路。
3.政府、大学与中小学密切合作,构建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基础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新模式
有学者指出,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施大体有三种模式:一是以大学为本位的模式,在我国主要体现为高师本位模式,因为高等师范院校是我国培养教师的主要基地;二是以中小学教师任职学校为本位的模式,简称“校本”模式;三是以大学和中小学相结合为本位的模式,主要是指“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模式。
目前,一些高等师范院校正在积极建设各种形式的“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积极改进并完善对师范生的培养教育。这些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实施“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合作培养教师的模式,由实验区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师范生教育实习提供场所、学科教学指导、班主任工作指导和学校活动指导。师范生的实习通常采取多学科混合编队、顶岗实习的方式,让他们全面了解基础教育一线的实际情况,为正式走上教师岗位打好基础。实习期间,师范院校派出具有实习指导经验的教师,同实习基地学校高水平学科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同时,高等师范院校将采取集中面授、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方式,免费为部分在职教师提供离岗培训,帮助其提高学科素养与执教能力。
通过这些改革,实现人才培养与为基础教育服务有效结合,使原来由大学独立完成的人才培养过程,转变为由大学、政府、基础教育一线学校共同完成。这种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模式,不仅有利于师范生培养,也利于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深入开展,是一种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路径。
三、小结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提高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从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尝试和探索,为提高师范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和从教能力开辟了新的路径。但这些新的尝试还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高师院校要成功实现教师教育从理论取向到实践取向的转变,还面临许多现实困难和挑战。高等师范院校必须要努力创新,完善我国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技能,最终实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改变。
参考文献:
篇5
3.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再出发:方向与措施
4.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我国免费师范教育的新探索
5.“教师教育”不能取代“师范教育”
6.免费师范教育政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及建议
7.试论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国际趋势
8.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
9.论我国后师范教育时代的教师教育制度重建
10.师范教育的转型与教师教育发展
11.师范教育免费政策的历史考察:1897-1949
12.免费师范教育硕士培养的困境前瞻与预防——基于综合实验区的探索
13.学前师范教育急需调整发展机制、加强宏观调控
14.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
15.嬗越与创新:中国百年师范教育传统及其现代意蕴——基于江苏百年师范发展史的思考
16.缄默知识与师范教育
17.关于北京师范大学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18.试论师范教育的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
19.师范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标准:荷兰的案例
20.师范教育与大学:比较分析及其对香港的启示
21.积极推动师范教育转型 构建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
22.师范教育研究30年——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
23.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
24.试论美国师范教育的转型
25.俄罗斯师范教育政策调整的动因、策略与措施——基于《教育的创新发展——提高俄罗斯竞争力的基础》报告解读
26.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目标、对策与措施
27.从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看未来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走向
28.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范式转变
29.新世纪中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构想
30.国外师范教育层次结构的变革及其启示
31.师范教育的传统与变迁
32.毕生探索为师之道——管窥张敷荣先生关于师范教育的思考
33.建国以来师范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4.师范教育免费政策的合理性、政策目标及制度设计
35.后师范教育时代下我国师范生培养路径的构建
36.师范教育与教师专业化成长:问题与对策
37.部分发达国家师范教育课程设置述析——兼谈我国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38.当前俄罗斯师范教育改革研究
39.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历史、现状与模式
40.强化还是削弱——略论“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换的问题与弊端
41.面向基础教育,突出师范特色——地方应用型本科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2.师范教育体制的变化与师范生免费政策的存废
43.教师职业专业化与我国师范教育
44.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生及其意义
45.师范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思考
46.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思考——从话语转变到制度转变
47.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及教师待遇问题初探
48.中国师范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49.师范教育的人文性与专业-教育学双重性
50.民国初期的师范教育
51.台湾师范教育转型探析——以“师资培育法”的颁定为界点
52.师范教育的市场危机与国家的有限干预
53.教师角色转换及其对师范教育的影响
54.我国师范教育的历史省思——20世纪前半叶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研究
55.关于合并后的综合性大学中师范教育模式的思考
56.反思性教学与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
57.英国大学与师范教育
58.高等师范教育应突出实践取向——“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启示
59.近现代广东师范教育思想的历史回溯与现实观照
60.我国师范教育收费历史与思考
61.西方国家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路径、成效及动因
62.高等师范教育付费主体变更的政策诉求及逻辑
63.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三性”办学特色辨析
64.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
65.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演变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66.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发展走势分析
67.师范教育开放化的现状与前景
68.俄罗斯师范教育的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
69.新世纪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整与转型
70.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
71.公费师范教育:兴邦强国的重要建议和国家设计
72.近现代我国师范教育的学费制度研究
73.从“三个学制”看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
74.美国重视师范教育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75.重新审视师范教育 实现教师教育综合化发展——兼论陶行知的教师教育思想对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启示
76.百年中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
77.师范大学生逆商现状的调查及对师范教育的反思——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
78.论美国师范教育的转型
79.日本教习与清末师范教育的创始
80.试论“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变
81.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
82.现代师范教育的本体转向: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83.重视职前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英国DfEE1998(4)号文件及其对提高我国师范教育质量的启示
84.教师培养制度的变革: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
85.试论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
86.近代我国师范教育学费制度嬗变的内在逻辑及特征探析
87.论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之源起
88.简论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师范教育
89.论师范教育的特性
90.关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的几点思考
91.民国时期免费师范教育的衍变
92.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师范性研究
93.日本的师范教育与小学教师的培养
94.我国师范教育制度发展的历史与研究现状
95.论我国师范教育的制度缺陷及其改进
96.20世纪上半叶康区师范教育发展述论
9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及未来挑战
篇6
新教师成长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伴随着时间的脚步,我和很多新教师一样,从一名刚毕业的师范学生成长为一名老教师,这其中既有时间的延展,更有经验的积累。今天,我已经是江达县小学的校长,无论是三尺讲台,还是在校长岗位,我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多年的人生足迹无不凝聚着自己辛勤的付出与挥洒的汗水。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岗位实践,就新教师的成长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思想和角色
从一名大学生转变为一名新教师,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转变,更是思想的转变。教师作为一种教书育人的职业,对其自身的素质和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从学生阶段步入教师职业阶段,其最大的思想转变就是要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职责,这份职责不仅仅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更是自己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对自己的学生负责。这就要求新教师要摒弃大学时代幼稚的思维方式与行事风格,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成长为一名思想成熟,胸怀宽广,大度稳重、有素养有内涵的教师。
要从学生时代只知接受老师的教育,一味索取知识的思想,转变为自己为人师表,对学生教书育人的奉献型思想。不能根据学生时代的思想,来了解并分析现在的学生的思想,对现在的学生的某些行为意识要进行换位思考,要懂得他们的所思所想,对他们的教育也要因材施教,以他们不同的文化水平和思想阶段来实施不同层次和方法的教育。同时要明白自己做教师不是只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而是自己站在了“教师”这个岗位上,就该努力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生使命来完成,要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任,不能有完成任务、敷衍了事等不负责任的态度。
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从一名大学生转变为一名教师,很多人觉得已经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怀揣最新的教学理念,又掌握了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教学手段,凭自己的现有所学当个老师应该是游刃有余了。殊不知,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社会发展飞速,如果不坚持学习,一两年下来,就远远的落后了。因此,新教师要想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要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在我看来,刚从大学毕业走上教师岗位,其实自身的知识涵养还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新教师在参加工作后,继续多看一些专业理论的书籍和有思想内涵的名作,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素质涵养。而且这种提升是要从内到外的提升,首先自己要从专业理论的书籍和有思想内涵的名作中学习到有用的、自己可用的东西,并逐渐的积累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其次,将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要切实地融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最后,自己要有能力将自己所学得的|西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和风格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并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他们有益的影响。同时,新教师要通过学习,努力为自己注入新的能量,时刻为自己充电,要不停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和专业素质,实现自己在教师岗位上的知识增长。
三、做好职业规划
有些人认为,既然当了老师,那教师工作就是自己的职业了,没必要再具体规划了,这是一种认识的误区。只立足于三尺讲台,还是同时尝试班主任工作;只上一语言门课,还是成为双语教师;或者在上课的同时,还要进教务处、政教处等职能管理部门等,这些教师行业具体的岗位分工,需要每一位新教师去认真思考与规划。
在我看来,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教师,不仅要对入职后的现阶段思想转变和后续发展作出合理的认识,并依自身现阶段实际情况和自己对这个职位的理想型期望为基准设计出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职业规划。根据我的成长经验,我建议新教师保持自己写作的爱好,能够将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以文学写作的方式记录下来;同时也要对自己所任教的专业展开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并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整理记录为论文;在优秀的杂志期刊和网站上发表多篇自己的文学作品和专业论文。我希望新教师们自己在做好教师本职工作的同时,有机会进入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职能部门任职,承担一定的学校管理工作。这不仅仅是任职不要同的工作,而且是从不同的岗位或角度了解学校各方面的现阶段的情况和日后发展趋势,有助于自己对日后工作的定位与发展,并提升自己的工作价值。
最后,我需要强调的是,新教师毕竟是初入教师职场,大学所学的毕竟大都是理论上的东西,平时应该多向我校老教师和优秀教师讨教,虚心向他们学习优良的教育教学技能。例如,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对学生的课堂纪律的管理,生动有趣的课堂讲课风格以及对专业知识的讲解技能等等,但是,对这些的学习是要取其精华而自用,不可生搬硬套的照抄,应该要融入自己的方式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晓楠:智者的启迪――教育学经典名言的智慧[M],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版。
[2]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
[3]张行涛: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3年6月第1版。
篇7
1.2.1课程结构不合理基础实践课程模块中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专业实践课程模块应该归属于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而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三个模块的分类标准模糊。教师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过小,约占总学分的11%,占总学时的12.63%。“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仅仅占总学分数的1.8%,不占课时。有限的授课时间,难以解决好一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势必影响师范生职业专门化程度的提高和职业竞争力,最终影响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达标。
1.2.2课程资源不丰富教师教育类课程数量较少、且基本为必修课。教师选修课的4门英语学科课程,为外语系学生限选课,事实上,学生只能选修4学分的其它教师教育类课程。而且,部分教材的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地体现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需求。陈旧的知识和理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无益于学生的教育观的形成。无法获取必备的现代的知识和理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校外课程资源中,教育实习基地较少,致使不少同学不能进行英语教学实践,而担任其它课程的教学工作。
1.2.3课程实施不得力教育选修课程集中在第6学期(夏学期)集中授课,课时密度较大,任课教师需要备课、撰写教案和讲义、制作课件、批改作业等,教学进度紧,任务重。教师教育类课程多是“填鸭式”讲授、学生被动地“静听”,缺乏实践。另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没有课时,要求结合校内试讲进行,但因为时间紧,内容多,无法兼顾。缺乏行之有效的课程实施保障导致“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成为一纸空谈。
1.2.4课程实践性不足实践课程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小,专业实践课程为11学分,仅占总学分数的5.05%。作为教育实环节的教育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教育实习的第一周是教育见习时间。在教育实习前,学生接受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的机会很少。这种教育实践模式容易导致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脱节,师范生的学习从时间上分成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阶段,理论学习阶段缺乏实践体验与感悟的融通,而实践学习中又缺乏理论及时有效的指导。
2优化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建议
2.1优化课程结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规定的必修学习领域为:儿童发展与学习、中学教育基础、中学学科教育与活动指导、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育实践。建议外语系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分为四个模块:教育理论课程(中学生认知与学习、教育学原理、中学英语教学论、心理学概论、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育技能课程(英语教师职业技能、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优秀中小学英语教学案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育拓展课程(选修课)、教育实践课程(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原专业实践课程中的“教育实习反思”建议整合入教育实习。“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包含普通话和中英文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字和中英文书面表达技能、英语教学技能、班级管理技能。
2.2丰富课程资源提供灵活多样、新颖实用、针对性强的课程满足未来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引导他们加深英语专业理解、解决英语教学的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经验,促进专业发展。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在原开设的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基础上,建议开发以下教育拓展课程,供学生选修:儿童发展、教育哲学、课程设计与评价、有效教学、学校教育发展、基础教育改革专题、中学生心理发展、中学学科教学设计、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心理辅导、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论文写作、教育政策与法规。利用我院本科评估质量工程建设的契机,鼓励广大教师建设“教师教育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通过“精彩一课”网络平台建设,构建和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2.3改进课程实施方式课程实施是课程设计者和课程执行者共同对课程调节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通过创造性的课堂实践,对教材进行“再开发”。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课程平台,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融入课程实施的过程之中。成为连接“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的桥梁,提高未来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使之能较快地胜任入职后的英语教学工作。在课程实施中,应该体现任务式、参与式、体验式、探究式、合作式的课程理念,使学生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感悟,并利用情景教学,模拟课堂、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快学生对教育理论的内化过程,引导他们建构教育知识、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师资培养机构教师长期形成的教学传统及工作方式的转变,也许是今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
2.4强化教育实践《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指出: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完善教育实践课程管理,确保教育实践课程的时间和质量。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
2.4.1教育见习教育见习可以在大二进行,通过观摩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体验真实的教学情景,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它可使学生了解中学日常的教学管理、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听评课等教学相关活动,激发他们参与教学的动机和兴趣,加深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
2.4.2校内试讲校内试讲在第7学期进行,试讲指导内容包括:英语教案的撰写、英语教学法的基本理念、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听课记录的撰写、评课的基本要点、班主任工作等。按照“三步走”的试讲模式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第一步、指导学生撰写并修改教案,教案合格后方可参加微格教学。第二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微格教学练习。第三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试讲、听课、评课。
2.4.3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技能应用于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活动,它的教学效果在教育实习中得到检验。教育实习采用“援教顶岗”等方式,在第8学期进行。学生完成教育实习任务,并提交相关的教育实习材料、反思和总结。教育实习可“实现师范教育与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之间的优势互补、合作共建,增强了地方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基地学校之间的专业互动,促进了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
篇8
Keywords:jiangsuprovince;teachers''''education;educationalinvestment;freenormaleducational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力军,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质量,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教育是一项为教育发展培养师资的事业,在“科教兴国”的战略背景下,国家制定了很多政策来保障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江苏省是经济大省,也是教育大省,在全面实施“十一五”战略规划的过程中,省委省政府提出“科教强省”的战略,教育事业有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将重点从关注规模转移到关注质量上来,并将提升师资水平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强调以优质的师资带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1]教师教育发展涉及经费投入、教育结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多个方面,本研究仅从江苏省教师教育的经费状况切入,重点考察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寻其发展策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投入,充足的经费是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江苏省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前列,但是在教育经费投入,尤其是教师教育投入方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2005年,全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分别为3.41%、3.28%、2.79%、2.82%,而江苏省则为1.98%、1.88%、1.98%、1.84%;1999—2006年,全国与江苏省的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率平均为22.69%、16.72%,而同期全国、江苏省的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率平均为16.37%、21.71%。①这组数据表明江苏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并未实现教育事业相应的快速发展。在全省整个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背景下,教师教育投入更是不容乐观。
(一)教师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逐年减少
2003—2007年江苏省的教育经费投入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增长较快,年增长率分别为18.94%、20.71%、14.54%、24.37%(表1)。教师教育经费投入年平均只有十二三个亿,且在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逐年下降。2005年、2006年的教师教育投入与上一年相比较均呈负增长,分别为-15.55%、-7.23%。尽管2007年的比上一年增长了4.41%,但在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所占比例只有1.56%,与2003年的占3.34%的水平相差甚远。
(二)教师培训经费占人员经费比例过小
在江苏省教育经费投入中,除2005年占52.9%外,每年都超过了56%,人员经费所占比例始终较高,其次是公用经费,基本占30%左右,然后是基建费,占12%左右(表2)。
虽然在教育投入中人员费所占比例几乎每年都超过56%,但其中的教师培训经费却少之又少,2003和2004年占人员费的0.04%,2005年虽有所上升,但也只占0.1%(表3),由此可以反映江苏省对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之不足。
(三)教师教育经费分配不够合理
2003—2007年的教师教育经费中,用于师范生培养的比例高达93%以上,相应地,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最高不到7%(表4),两者比例差距悬殊,这说明江苏省有限的教师教育经费分配使用不够合理,对教师的在职培训支持不够。从绝对量来看,教师培训经费严重不足。根据江苏省2007年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年江苏省共有专任教师565.46万人,当年的教师培训经费只有6000万元,每一位教师人均只有10.6元。可喜的是,这一局面正在得到改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师范生培养经费所占比例明显下降,同期的教师培训经费所占比例逐年明显增大,2007年达到6.78%。
二、原因分析
(一)教育经费总量短缺
在我国,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后被充分认识到,多年来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实际投入不够。无论从全国还是各省来看,政府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例距离4%的目标甚远。从微观层面来看,在社会对各级教育的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学校或地方政府为了满足社会需求,通常将重点放在教育规模的扩张上,将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到学校的基建、保障教师工资等方面。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经费总量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在经费分配方面暂时无法兼顾教师的发展,教师教育能分到的“羹”自然就很少。
(二)教师教育重视不够
在我国,师范教育经历了兴衰,收费与免费政策几经更迭,其间,由于没有有力的法制保障,师范教育经费常年短缺。经费投入对师范教育质量和规模造成了直接影响,通过师资的供给又对整个社会的各级各类教育事业产生了很大影响。以前,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教师被当作“教书育人”的工具,包括政府、学校、教师等在内的各界都将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教师教育尤其是职后教育被忽视了。从教师个人的角度来看,职后教育固然重要,但是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在相关激励和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教师很多时候无暇顾及自身的学习与发展。教师教育是随着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发展而出现的。[1]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职业发展成为教育机构新的关注领域,“教师教育”取代了“师范教育”。另外,未来社会是学习型社会,需要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教师不可能通过在学校期间获得的知识技能终身受用,而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发展。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教育教学不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而且也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展现职业道德、提升职业情感的过程。教师教育的重要性从未被认识到备受重视,再到充分发展,是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江苏省大力发展教师教育,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更需要学校、教师等的积极参与。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增加经费投入和加强政策引导,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确定合理的教师教育成本分担和投入制度,加强对教师职后培训的监管,从政策、法律、经济等层面为教师教育提供保障。
(一)大幅增加教师教育的经费投入
江苏省的教师教育经费投入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快速增长,为各项教师教育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政府历来是教育经费的承担主体,现阶段,由政府承担全部的教师教育费用还不太现实,因此,应该拓宽筹资渠道。教师教育经费,特别是教师的职后培训可以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为辅的多渠道机制。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州、学区和教师个人共同分担培训费用,每年提供给每位教师选修一门课程所需费用的一半,每几年给教师一次用于业务整体提高的休假年。
(二)实行免费师范教育制度
教育部部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已重新推行师范生免费制度。这一举措虽然可以吸引成绩优秀的学生、尤其是成绩优秀的贫困学生就读师范,但仅凭这六所学校的学生并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对教师的庞大需求。况且,重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比例并不大。相比之下,由于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生活习惯、选择机会相对较少等因素的影响,省属的、非重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扎根农村中小学的人数较部属师范院校的更多。这对于补充农村贫困地区教师数量不足,提高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师资水平更具实际意义。因此,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地方师范院校实行免费教育应摆在优先地位。
江苏作为一个教育大省、经济强省,有足够的财力确保免费师范教育的实施。2006年全省GDP为21548亿元,2007年达到25560亿元,增长率为14.8%。2007年,全省高等师范院校约有学生82006人,地方师范院校的学费一般为4600元,住宿费约为1000元/年,生活费约为400元/月,全省共计需要约30亿元,仅占全省GDP的0.12%。
江苏省实行免费师范教育制度,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免费师范教育法制化建设先行。不仅要有相应的师范教育规程,而且还应该加强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法制化建设。根据江苏省现阶段的具体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在法律制度层面确立师范教育的地位,给予师范教育充足的经费保障。
(2)建立免费师范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费师范教育政策的实施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保证。政府要做好政策执行所需资金的预算与安排工作。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及时足额落实资金,是政策执行成功的关键。江苏省政府应对全省资金投入做好部署,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切实落实地方应投入的资金。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操作程序,保证政策的顺利执行。
(3)逐步扩大免费的内容范围。江苏省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可以先从本、专科层次开始,然后再延伸到研究生层次。江苏省目前尚存在的中等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实行免费,将有助于吸引优秀生源报考这类学校、到基层任教。根据教育部规划,到2010年,全国小学和中学教师要分别达到大专和本科学历,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层次达到10%,而目前仅1%左右。可见,培养高学历教师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将免费教育延伸至研究生层次是必然的。江苏省应支持重点师范大学开展研究生层次的免费教师教育。
(4)健全免费师范生约束机制。实行免费师范教育,最大的担忧就是怕学生毕业后不履行义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合理的约束机制。应该在入学前让学生签订到基层和农村从教的就业协议,明确今后的权利和义务;任教服务年限的确定应该兼顾师范生个人的前途和服务任教地区教育的长远发展。基本宗旨是鼓励免费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免费师范毕业生未按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相关职能部门应负责履约管理,建立免费师范生的诚信档案,负责组织用人学校与毕业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切实为每一位毕业生安排落实任教学校。各地应先用自然减员编制指标或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必要时接收地政府可设立专项周转编制。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免费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在职学习专业课程,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教育硕士学位证书。
(三)进一步加大在职教师培训力度
通过师范教育的系统学习,教师获得了基本的学历和教育理论,而进入工作岗位后,教师更需要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技能等。江苏省近年来也在逐渐增加在职教师培训投入,但是相对于庞大的教师队伍而言,这些投入亟待增加。目前江苏省的教师培训费用分担,以政府为主,学校、教师个人为辅。虽然教师个人承担较少的比例,这对一部分收入水平有限的教师,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的教师来说无疑是笔巨大的开销。这种局面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改变。因此,坚持不懈地增加投入是江苏省政府支持教师教育的工作重点。加大在职培训力度,满足广大教师对学历提升、增强教学科研业务能力的需求,可以从这些方面改进:采取多样化的形式[3],如脱产与半脱产的中长期、研修班、培训班、网络教育等形式;由省级政府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制定一体化、系列化的培训内容,使之与教师的终身发展和职业规划相结合;逐步降低在职教育中对教师收取的费用直至免费。
(四)完善经费投入法规体系
在民主与法制社会,要做到“依法办事”、“有法可依”。发达国家之所以有完善的教师教育体系,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我国现有的《教师资格考试法》、《教师职务条例及实施意见》、《中小学教师进修规定》、《教师资格条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教师培训教育工程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虽然规定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教师接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等,但是在经费等方面并没有具体可行的规定。[4]因此,从中央到地方,要完善法律法规,保证应有的经费投入,将在职培训法制化;将进修与加薪、晋职相挂钩;完善教师准入制度、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教师终身教育制度等。
参考文献:
[1]李星云.“教育强省”背景下的江苏普通高校教师队伍建设[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3):112-115.
篇9
一、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模式及师范教育的世纪走向
中国基础教育规模巨大,学生近三亿,教师逾千万。走向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称“三大乐曲大协奏”:即从上学型转向普及型,从普及型转向精英人才型,从少数英才模式转向普及型英才模式。现在,三种转型同时存在,而且不同模式在相当长时间内交叉作用着,这就促使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呈现新的走向。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复合因素的作用,如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人员的多样化流动,师范教育也相应进行了多种改革尝试。1998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终于从政策上确认允许综合性大学培养教师,中国师范教育自建国以来建立起来的单一定向型体系被打破,呈现出新的走向:
第一,由单一的师范院校定向培养转向多类型院校培养,从正规院校培养转向学校培养与社会培训相结合,从学校培养转向正规培养与国家认证相结合;
第二,从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分别实施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再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养一体化。
这两种变革使师范教育制度发生了重大转变,前者使师范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在体现国家对资格的要求的前提下,强化培养形式的开放与汇集多样的优秀人才;后者使师范教育职能趋于一体化,使教师教育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国家则能集中财力和人力建设重点师范教育培训中心,从而较好地提高教师培训水平。多元化体制有利于吸取各方面力量办好师范教育,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而职能的一体化则有利于重点投资,并强化培训职能,提高师范教育水平,适应普及型英才教育对高水平的师资需要。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转变师范院校只管职前教育,对在职教师现状不能或过少参与的状况,以及解决教育学院仅服务于教师在职进修,学科建设水准过低,教师教育后续力量不足等问题。
二、当前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政策问题
中国师范教育早期学习日本模式,以定向培养为主,尔后学习美国模式,注重多元的一体化模式,即多种院校培养师资,但坚持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一体化进行,不设专门的在职教师进修机构。建国后,我国向苏联学习,建立起定向型双轨制的师范教育体系,即由专门师范教育机构定向培养教师,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双轨并行、互不相通。
1.封闭的定向型培养模式的政策问题
50年来,定向型双轨制师范教育受到政策的重大影响。一方面,这种体制保证了师资培养能按一定规格、一定计划进行,即使在教师职业不受重视,很少人愿为人师的特殊情况下,也能通过定向的培养和封闭的管理体制保证相应的培养计划得以实施;而且定向培养提供了较为系统的师范教育,毕业生对教师工作较熟悉,易于适应中小学的教育工作。但另一方面,定向的师范教育却由于生源单一,特别是在教师工作不受重视的时期,报读师范专业的生源既少又差,师范教育水平由此也大受影响。政策性的保护造成的封闭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发展性问题。这种政策以计划性、稳定性、保护性为出发点,在强制执行按计划培养教师情况下,特别是以所谓保持师范教育和教师队伍稳定性的旗号为由,通过提供相应的助学金,来框定教师从业不得改行,致使师范教育趋于单一性,只是为了培养教师,其余学术研究活动都被列为次要或辅,长久以往,导致师范教育机构的学术水准日益降低,师范性越强的机构,科研水准也相应越低。最典型的是当数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机构。
2.错位的双轨制政策问题
师范教育双轨制是中国50年来最大的特点之一。半个世纪来,中国建立起完整的普通师范教育体系,即中等、专科、本科三级体系。1995年中国高等师范院校236所,其中专科76所,全部在校生由1980年的33.8万人增加到58.3万人;中等师范学校897所,在校生由1980年的48.2万人增加到84.8万人,从1980年到1997年已培养的新教师649万人。1997年教师培训系列的教育学院242所,在校学员21.4万人,教师进修学校2142所,在校学员51.6万人,从1980年到1997年已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482万人。现在40所高等师范学院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点700余个;14所高等师范院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点120余个。但是这种不关连的双轨制,有明显的错位特征。对教师教育发展来说,职前培训只是为从事教师生涯打下一个系统的基础,对教师的整个人生生涯具有重要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还应继续学习更新更高水平的东西。因此,教师继续教育必须是在比原先职前培训机构更高的水平上开展的高级教育。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各级教师的职后培训机构基本上都缺乏必要的学科建设,既无学位授权点,也缺乏较为完备的学术门类和学术梯队,教育和教学水准与正规职前教育机构有重大差别,甚至出现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学士要到小学从事教学工作,那就必须到区级进修学校听某师范学校毕业的同龄人授课之怪事。这种错位的政策,给中国教师教育带来了许多困惑和问题。在教育部门的许多文件中,只是给教育学院下达培训指标,而对这些机构的师资却很少有明确的要求。南方某省级教育学院,至2000底教育系还没有一名博士学位获得者,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也很低,连学士学位授权点也没有。而同一省的省级师范大学教育口(含心理学)已建立起完整的学科体系,一个一级学科授权点,另有两个博士授权点,10个硕士授权点,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超过教师总数的2/3。但是教师继续教育、中小学校长上岗培训等都因政策规定由教育学院实施。
这种双轨制政策的早期基本设想是,教师在大学本科已经把知识学好了,教育学院只须为他们传授一些临时的补充知识和技能。这也是苏联30年代双轨制模式出笼时的基本思路。这种设想带着某种想当然的成份,有很强的计划经济倾向,更本质的是,政策基础是建立在农业经济时代,知识进化缓慢的情况之下。随着社会发展,这种早存在问题的教师教育政策,更加严重地阻碍着教师教育的进步,影响到中小学办学水平提高。新世纪的到来,不仅知识更新加快,新知识层出不穷,一个本科生在校期间只是学习一般的基础性知识,大量的高水平的知识,尤其是新知识主要在工作中、在继续教育中学习和获得,继续教育已从补充性教育转变为本科教育的继续和提升。随着80年代来的变革,一个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的知识寿命只有一年,现在中小学的一般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在5年间也被更新过半。只有提高继续教育水平,才能真正满足和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因此,中国师范教育政策应当有重大调整。
三、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政策定位
中国师范教育未来的政策走向应当是有利于网罗各方英才,建立起一支素质高、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使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1.建构开放多元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80年代来,教师管理逐步走出封闭模式,一是教师来源多元化,吸收自学考试毕业生及其他院校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二是教师可以流向其他行业。政策实施的进程是缓慢的,但对师范教育发展起了重大影响,以往担心教师的转行会引起人才流失而不可收拾,但事实是流动使教师队伍活了起来,不仅人没有跑光,相反流动起了筛选、重组和聚汇人才的作用。实践证明,运用市场机制,推行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体制是一个重要的政策要点。1998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允许综合大学建立教育学院,培养师资,这是使教师教育多元化的一个重要的政策转变。第二个政策定位是必须把正规培养和多样化提高结合起来,推行一套以正规培养为主,国家考证相结合的新体系,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选教师。在实施这个政策时,国家管治下的正规教师教育始终是主流,在发展和提高师范院校(包括综合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水平的同时,允许并支持许多杰出人才进入教师行列,才能使教师队伍水平得到提高。
一体化政策定位的一个涵义是强调国家对师范教育的管治。无论办学形式如何多样,体制如何多元,世界师范教育仍然是在加强国家一体化管治,把教师作为国家的代表来教育年轻一代,传播知识。许多迹象表明,尽管教育越来越自由,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国家不仅不放松,反而比以往更加严格,非常强调师范教育的质量要求。
一体化政策定位的第二个涵义是强调师范教育的职前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从目前的课程一体化转变为机构一体化,即从强调师范院校教育要与教师今后发展相联系,到把师范院校与教育学院(校)的机构一体化,纳入共同建设和学科发展体系,这样师范院校职前教育就能真正成为今后发展的基础,使职前与职后培训、见习以及在职提高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变阶段性师范教育为终身的教师教育。双轨合并一体,可以使双方都获得新的职能,一方面使师范院校实现职能的全面转变,建构更加完整的师资培养体系,另一方面教育学院(校)得到本质的转型,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对部分县市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校则采用分校方式,以增加正规师范院校的专业辐射力。今后所有的师资培训都在这一机构框架之下进行。
2.推动师资培养模式和教师专业形象转型
中国师范教育的再一政策定位是根据新世纪教育发展特征,设计新型的教师专业形象和师资培训模式。第一,师范教育要与信息化社会发展相适应。随着科技发展,教师专业性和技术含量得到加强,这是世界发展大潮流。因此,政策上要倡导和鼓励进行教师专业技术考核,例如,可以界定出传授知识的专业技术,教学教育专业技术,运用新信息手段的专业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评定等级,实现教师专业培训中教育思想、专业知识与教育技术上的结合,使教师同医生等职业一样,必须经过严格专业训练方可为人师,彻底改变“孩子王”的形象。第二,教师培训模式应当吸收更多的技术内容,对教师进行更加专业的技术培训。教师除完成一般大学的专业培训之外,还应当进行一、二年不等的教师教育专业深造,这是国际发展的重要趋势。修习一年课程者可获教师文凭,给予教师资格;二年课程合格者可获教育硕士,在竞争上岗之下可以获得更好的薪酬;三年课程合格并撰写出论文者可获学术硕士学位;等等。第三,大力倡导未来教师专业目标。法国教育家J.维尔吸收了布鲁姆和G.德朗希尔教授的观点,提出教师发展的10项目标,来界定教师的职业内涵:认识学校的环境与学校的根本功能;认识学校的教育职能;具备传授教育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能力;认识教育对象;认识教育教学环境;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变化能力;培养探索能力;培养创造能力。
3.大力提高师范教育水平
中国师范教育又一政策定位应当是根据国家不同地区的情况,通过不同形式来提高师范教育水平。第一,从根本上提升师范院校办学水平,逐步从旧三级向新三级转化,即在近期内取消中师层次,建立以专科、本科和教育硕士三个层次的中小学教师培养架构;未来目标是取消专科层次,建立以本科及本科+1年专业学习的教育文凭学位和本科+2年的教育硕士及本科+3年的专业硕士的新的中小学师资培养架构。这样,小学及幼儿教师在专门本科学院培养,初中及高中主要是从第二、三、四个层次中吸收,当然也不排除让高层次人才进入中学或小学工作。取消中师层次后,部分边远地区的中师可以作为分校接受高一级学校的学术指导。第二,建立专门的以培养幼儿及小学教师的专业院校,强化综合性的培养特色,既体现小学及幼儿教师特点,又利于提高教育水平。同时也应建构硕士及博士学位的教育层次。第三,强化教师的专业水平,特别应大力吸取国际师资培养经验,建立教师考级制度。这种考级制度不同于目前的评职称,而是在对教师进行新一轮培训或完成某种教育教学实践上的重要项目之后,进行的国家性考级,强调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使教师从区县级到省市级再到国家级逐步发展,有利于教师有层次的深入发展,避免目前评职称带来的大锅饭现象,从而造就一批大师级的教师。第四,建立新的师范教育机构评估制度。鼓励教师培训机构整体提高自身素质,有层次地发展,适应时代对师资提出的新要求,使中国教师教育成为最优秀的教育系列。
【参考文献】
[1]马立.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主题演讲.香港教育学院.1999.
篇10
Stud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tandard based” educ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ZHAO Ji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dagogy, the author gave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study of educ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t home and abroad, analyzed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ng “standard based” educ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standards for the qualifi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be a serial standard system including different stages such as preliminarily qualified teacher, qualified teacher, senior teacher, and expert teacher; in the future the study in this area should be orientat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andard for the career qualification of preliminarily qualifie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he study of standards for the qualifi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s a systematic disse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making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such a study itself is a sort of theoretical innov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standards for the qualifi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s conducive to guiding the educ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establishing corresponding courses, strictly controlling the threshold for career entrance, thus standardiz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al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educ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standard-based;career qualification
在教师教育发展过程中,先后兴起“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反思实践”等教师教育模式,“标准本位”是继“反思实践”教育模式之后的新型教育模式。标准本位教师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专业为主线,涵盖教师专业化、公平正义、绩效责任和终身学习等层面[1]。“标准本位”的教师教育(Performance standards-based teaeher education,PSBTE)又被称为“基于标准的教师教育”,其作为专门术语出现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文献中,指以事先确定的教师教育的各类标准为基础,据此对教师教育系统的部分环节或全部环节(如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进行相应改革的策略,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或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2]。
全国教师资格标准研制工作的启动,标志着我国《教师资格条例》实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教师专业化的国际背景下,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德国等国家利用教师专业标准较大地提高了教师质量,相比之下,我国的教师专业标准研制工作则在近年刚刚启动,各学科的教师资格标准尚未制定。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缺失已经成为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瓶颈。一方面,国家对于一般教师的宏观教师资格认证标准难以涵盖体育教师的专业特点;另一方面,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也缺乏可以参考的目标依据。这种“双重缺失”直接导致的是体育教师教育领域的“双重无序”――体育教师岗位聘任无序及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无序。“标准本位”的体育教师教育研究正是对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深度探求。准确把握“标准本位”的体育教师教育构建的价值和意义,就必须对国内外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
1国内外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自1995年我国《教师资格条例》颁布以来,对国内外教师资格及教育的研究颇多,洪明[3]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学专业领域较为活跃的4种教师教育思潮(反思或行动研究本位、标准本位、社会正义取向、当代常识取向)进行研究,考察了解美国教师教育制度和实践背后所蕴含的那些基于建构的专业特性。遗憾的是,由于我国并未制定体育教师资格标准,对于体育教师资格标准的研究仅限于少量对国外教师标准的介绍,如《美国学校体育国家标准研究》[4]、《美国基础教育体育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及其启示》[5],对于从“标准本位”角度,研究体育教师资格标准对于规范与指导体育教师教育的成果更是凤毛麟角。
近年来,关于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在教育领域备受关注。教育界先后出版了一些国外的译著[6-8],也出版了有关教师专业发展[9-11]及研究国外体育教师教育和教师标准的相关著作[12-13]。体育界对于体育教师专业化及相应的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4-18]。专业化成为21世纪的教师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与重大挑战。目前的研究动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整体上分析教师专业化理论框架,并从一般专业化理论的分析借用,到一些实质性问题的剖析,师范专业的规范以及教师资格标准的研究等已成为学术研究热点;二是将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与教师专业化理论进行对比,以寻求教师发展之路[19]。有关体育教师教育及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近年来也开始引起关注,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中国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20]、《体育专业课程的发展及改革》[21]等。研究视角还涉及特殊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探析》[22],并对国外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动态进行了关注:有《域外体育传真》[23]、《美国基础教育体育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及其启示》[5-6]等。有关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分析方面,代表性成果有《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制定》[24]、《临沂市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25]等,研究提出了体育教师的“专业智能素质”概念,包括教学能力、教学创新能力、体育训练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其中,与体育教学密切相关的有:培养体育兴趣的能力、自制器材的创新能力、场地规划的创新能力、科学选材的能力、制订训练计划的能力、组织训练及比赛的能力、协调训练与学习方面的能力等。
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局限于体育教师一般专业能力的分析,将职前与在职教育一体化的研究、体育教师专业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改革及未来发展趋势,统一起来的系统研究尚相对鲜见。而有关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比较研究,由于对所比较国家体育专业设置及其变革的动因、背景了解不够,导致对研究的可比性把握不准,其研究结果的借鉴价值也十分有限。将某些国家某一时期的专业内部结构状况,作为衡量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内在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以及调整改革策略提出的依据,是此类研究中经常呈现的倾向。
1.2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等国家的教师资格制度,已经实施了多年,其中美国是较早建立体育教师资格标准制度的国家,其发展程度也较为成熟完善。
文献检索表明,在教师资格标准执行初期,曾引起很大争议,如美国“当代常识取向派”代表人物康斯特鲁[26]1999年在国会的教育听证会上发表《提高教师质量:一种常识的建议宣言》,对标准本位的教师教育提出批评,认为繁琐的教师资格证书和冗长的教师培养制度阻碍了大量饱学之士通往教师行业的渠道;而“标准本位派”则认为,否认教师的专门培养和认证只能降低教师质量,削弱教学水准,最终造成对学生的真正危害[27-28]。
随着讨论的广泛深入,学者们对于教师资格标准制度的意义与价值逐渐达成共识并施行了该制度,如澳大利亚Ingvarson[29]认为:教师资格标准能为教师职业发展指明方向,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教师教育的根基,具有激励、鉴定识别及专业认证功能。教师资格标准被喻为足球场上的“goalposts(球门柱)”,是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30]。随着对教师资格标准的认可与肯定,出现了体育教师资格标准修订及完善的研究,如Doune Macdonald等[31]建议把体育教师资格标准的重点从体育教师个人职责(隐性标准),向具有个人职业发展里程碑意义的公众可见的显性标准转移。
基于教师专业化运动的重要作用,有关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如英国“合格教师资格标准”(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Qualified Teacher Status)是包括职前、入职、在职标准一体化的规范体系,其制定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美国有两套国家层次的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一为全美体育和体育教育协会(NASPE)颁布的“全美初级体育教师教育标准”(National Initi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Standards),是对初任体育教师的基本标准,另一标准为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的专业教学标准,适用于教学3年以上的资深教师。此外,美国各州还有州际初任教师评价与支持联合会(INTASC)的初任教师资格和发展模型标准,适用于初任教师;澳大利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加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于2003年7月正式颁布了全国教师专业标准框架,确立了职前、入职、职后3阶段的一系列适用于教师、教师教育机构及用人单位的考核标准;新西兰于1997年制定了教师《职业标准》(professional standards),新西兰的教师资格分3级:新教师、注册教师和有经验教师;日本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于1997年7月提出“新时期教员养成的改善方案”中提出了最新的教师专业标准,并在“教育职员资格法”中详细规定了各学科教师的资格标准。系统的资格标准有助于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跳出原有“自然”发展模式[32],注重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技术技能及实践能力,注重新教师的教育培训,常以“新教师上岗指南”之类的手册指导新教师工作[33]。此外,学校体育领域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及体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状况在不同地区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通过对国外文献检索的分析可见:第1,对教师教育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的必要性,各国基本达成一致意见,标准制定的途径一般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权威的专业组织机构制定和颁布,其内容基于专门研究,并广泛征集意见以取得共识;第2,区分教师专业发展从入职到专家不同等级的不同阶段,均以初任(入职)或合格教师的基本标准的制定为基础;第3,标准的内容多是以对教师职业专业素质或专业能力的研究为基础,注重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具体体现和评估把握,把教师的教育能力和专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同时注重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设定,表现为注重师生交流、注重情境创设、注重评价促进等;第4,标准的具体内容和项目基本是教师专业能力的3大方面:教学、教育和专业发展进行不同表述形成1级指标,再进一步分解为10余项的2级指标,以数量不等的3级指标具体描述2级指标的表现,进而确定等级;第5,注重实施时的可操作性,采用表现性评价,教师档案袋的具体方式,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第6,标准一般作为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共同知识、意向和表现,与教师从教的学科没有特定关系,但学科专业的相关组织和机构可在此基础上制定学科教师教育标准;第7,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体育教师标准,美国各州甚至都有标准,但这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体育教师标准有些共性,其中较为突出的一点是强调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国内外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现状呈现以下特征:第1,教师资格标准制度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得到实施,国外早期执行体育教师资格标准的部分国家其发展状况相对成熟完善,在体育教师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效益,体育教师资格标准是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依据;第2,体育教师资格标准对体育教师教育有显著的指导意义,而当前我国的体育教师资格标准尚不完善,相关研究较少,其研制工作迫在眉睫,我国现有体育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研究,对体育教师资格标准的研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第3,各国的体育教师资格标准有一定差异,不同的体育教师资格标准对应不同地域、阶段的体育教师教育内容;第4,国外教师教育的操作过程规范、实践性强:不仅有职前标准、入职标准、职后标准等层层专业发展标准,更有针对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实施的教师教育标准,还有《新教师指南》之类的手册指导新教师逐渐进入工作状态;第5,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应该是一套包含初任、胜任、资深、专家等不同阶段的系列资格标准体系,未来我国此方面的研究应主要指向初任体育教师资格标准的构建与研制。
2我国体育教师资格标准研究的价值
从理论上来看,一方面体育教师资格标准研究实际上是对体育教师专业性的系统剖析,而基于新的专业性认识的体育教师教育理论构建,必将成为新的体育教育理论研究热点。需要指出的是,明确并建构体育教师教育的支撑学科是体育教师实现专业化的关键环节,其原理如同法学之于律师职业、医学之于医生职业,我们应该系统反思以往过度借用大量相关领域母学科知识,以及照搬运动训练领域的运动技术和方法来“装点”和模糊体育教师的专业性的做法;另一方面,我国体育教师资格标准的研制本身也是一种理论创新。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的―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对于规范教师教育,保障教师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教师的资格标准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少国家建立了教师许可证制度。我国的《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资格的分类、取得条件、认定程序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然而各学科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对各自师资要求亦不相同,各学科自身的教师资格标准亟待建立。我国体育教师资格标准构建的提出从理论上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可以预见,一个相对统一而又富有弹性、符合学校体育发展目标和学生体育教育发展规律的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对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学校体育事业将产生积极影响。
从实践上看,体育教师资格标准的构建有助于指导体育教师教育,确立相应课程,对教师职业的入职严格把关,进而规范整个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体育教师资格标准的建立能确立体育教师职业在社会诸职业群体中的地位,尤其是在教师职业群体中的位置,体现体育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也显示出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不可轻视:只有通过严格选拔的特殊人才才能胜任体育教师工作,以此增进社会对体育教师职业的尊重,也有利于各级政府制定有关保障体育教师待遇的法规条文,使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从而也能增强体育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使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和专业水平得到逐步提高。其次,体育教师资格标准的构建是保障体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性、提高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有效措施,任用体育教师不能仅凭运动技术水平高低,也不能仅凭学历高低与掌握知识的多寡,体育教师的聘用条件应该是多种能力与条件的综合:体育教师职业要求体育教师不但要具备普通教师资格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还需要同时兼备体育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等相应条件,而这些需要应由一套专业资格标准来衡量。
从教育学角度来看,体育教师资格标准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体育教育水平。放眼世界,实施体育教师资格标准的国家,都是通过确立体育教师资格标准鉴定与考核体育教师职业申请者PETC(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candidate),并颁布相应的体育教师资格证书,确保体育教师群体的质量,从而保证本国的体育教育质量。贯穿体育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职前、职后一体化)、针对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体育教师教育目标参照体系及相应的培养策略,可为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提供如下参考:
1)针对初任教师制定的初任体育教师资格标准体系,可为教师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提供明确的目标参照,并可为体育教师入职资格认定等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各级各类学校聘任体育教师提供可以借鉴的聘任条件标准;
2)针对胜任教师、资深教师、专家级教师等不同专业发展阶段体育教师的专业进阶标准,可为各级各类学校对体育教师实行绩效管理与进行职称评定提供依据,也可指导各级各类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机构确定继续教育的实施方案;
3)贯穿体育教师职业生涯的系列专业标准体系,是贯彻实施《教师资格条例》的重要途径,可以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明确的目标导向,可作为体育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职继续教育与培训及专业成长与完善提供参照标准;
4)立足于科学规范对体育教师资格水平进行的全面、深入而有效的标准规范,能够将较为合理的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范式带入到体育教师专业实践中,对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与规范作用。
体育教师资格标准研究是体育教师专业化进程的现实需求,体育教师资格标准体系应是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主线,它既是规范体育教师这一职业的标尺,又对体育教师教育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体育教师资格标准的研制,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可为相关体育职业教育的专业化提供参考,促进体育高等教育质量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王立科. 论标准本位教师教育及其理念[J]. 教师教育研究,2005,21(3):29-33.
[2] 陈霞. 标准本位的教师教育:内涵、特征与操作模式[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7):9-12.
[3] 洪明. 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的历史传承与当展[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6):59-63.
[4] 耿培新,梁国立. 美国学校体育国家标准研究[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 张妙玲. 美国基础教育体育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及其启示[J]. 体育学刊,2007,14(1):105-107.
[6] 雷•笛科勒[英]. 未来之路――新教师入职教育[M]. 朱晓燕,译.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 哈塞尔•海格[英]. 向经验教师学习指南[M]. 马晓梅,张昔阳,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 伊冯娜•金茨勒[美]. 新教师最佳实践指南[M]. 贺红,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 赵明仁.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中的案例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 李琼. 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教学专长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1] 檀传宝. 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2] 金季春. 世界体育教育峰会主报告论文[C].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13] 周钧. 美国教师教育认可标准的变革与发展――全美教师教育认可委员会案例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4] 王家宏. 21世纪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15] 邓宗琦. 面向21世纪体育师资培养和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研究[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6] 毛振明,赖天德. 解读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著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17] 唐炎,宋会君. 体育教师教育论[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8] 林陶. 日本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诠释[J]. 体育学刊,2009,16(3):63-67.
[19] 钟启泉. “教师专业化”的误区及其批判[J]. 教育发展研究,2003(4):119-123.
[20] 黄汉升,季克异,林顺英. 中国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1] 王健. 体育专业课程的发展及改革[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2] 吴雪萍,金昌龙,周李莉. 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探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3):72-75,80.
[23] 顾渊彦. 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4] 杨烨,张晓玲.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制定[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9,33(5):87-90.
[25] 盛昌繁. 临沂市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4):528-531.
[26] Marci K. Boosting teacher quality:a common sense proposal,Testimony prepared for delivery to the Subcommittee on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of the Committee on Education and the Workforce,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EB/OL]. eric.ed.gov/,1999-05-13.
[27] Bracey G. 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the war against America’s public schools[M]. Boston:Allyn & Bacon,2003.
[28] Alfie K.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well educated? and other essays on standards,grading,and other follies[M]. Boston: Beacon press,2004:5,15.
[29] Ingvarson L.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do we need it?[J]. Unicorn,1999,25(2):5-12.
[30] Purdon A. A national framework of CPD: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continuing policy dominance[J].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2003,18(4):423-437.
篇11
1、教师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思维的准确性——表现在课堂教学上是知识表述科学、准确,教学过程思维科学、精细;思维的条理性——在课堂上思路清晰、有条理;思维的概括性——在课堂教学上对教材内容处理恰当,即反映全貌、有突出重点;思维的发散性——在教学中能多方向、多层次、多侧面的思索问题、开展教学,思路开阔,能提出多种假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思维的变通性——能变通思路,产生超常的教学设想,提出教学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思维的独创性——能产生新颖的、别人未能想到的好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措施。
2、教师课堂教学的表达能力:较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指教师口头表达科学准确、简洁易懂,逻辑严密、生动能吸引学生;较强的文字表达及板书能力——文字功底好、能写一手好字,板书结构好,既能反映教学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较强的身体语言的表达能力——能充分恰当运用身体的位置、姿势、动作与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教学内容;善于运用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的能力——指善于运用实验设备、录音机、电视机、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教学。
3、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善于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善于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能力,善于营造课堂教学环境的能力,善于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的能力,善于管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与纪律的能力,善于反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善于评价课堂教学,激励学生学习的能力,善于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较强的人格、情绪的感染力等。
(二)教师专业结构和教师教学能力理论基础
1、教师专业结构
(1)专业理念
“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即为专业理念,为教师专业行为提供了理性支点,使得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与非专业人员区别开来。如果一个教师把教育看成是全人生的,把未来社会理解为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那么情感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就将重于知识的学习而成为教育的主题。过去习惯于把课程看作是基于一定的学科领域,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实施具体的教学意图的一个过程
(2)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教师应具有基础能力(智力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职业能力(教育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能力)、自我完善能力、自学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教师还需加强以下四方面能力的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师的终身学习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的文化判断能力。
(3)专业态度与动机
教师的专业态度与动机是教师的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涉及到教师的职业理想、对教师专业的热爱程度(态度)、工作的积极性能否维持(专业动机)和某种程度的专业动机能否继续(职业满意度)等方面的问题。
教师的职业理想、态度、动机和职业满意度等是一系列影响教师去留、保证教师积极专业行为的密切关联的因素。其中,教师的专业态度与动机是两个核心因素,其他的因素一般都要通过这两个因素来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美国学者凯尔卡特曼通过“专业自我”这一概念来说明教师的专业态度与动机问题。他认为,自我是一个复杂、多维、动态的表现体系,是人和环境之间长期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影响着人们感受具体情景的方式,也影响着人们日常行为的方式。专业自我包括:自我意向(对“作为一个教师我是谁”问题的回答);自我尊重(教师对自身专业行为和素质做出的个人评价);工作动机(促使人们进入教学职业,留在教学工作岗位的动机);工作满意度(教师对工作境况的满意度);任务知觉(教师对工作内容的理解);未来前景(教师对其职业生涯和工作境况未来发展的期望)。
(4)专业知识
教师的知识基础由七种类别的知识构成:
①内容知识,主要是指学科知识;②一般性教学知识,指超越各具体学科之上的关于课堂管理和组织的一般原理和策略;③课程知识,指对作为所教的“职业工具”的教材和教学计划的掌握;④教学内容知识,指对将所教的学科内容和教育学原理有机融合而成的对具体课题、问题或论点如何组织、表达和调整以适应学习者的不同兴趣和能力以及进行教学的理解;⑤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⑥教育环境的知识,包括从班组或课堂的情况、学区的管理和经费分配,到社区和文化的特征;⑦关于教育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他们的哲学和历史基础的知识。
2、教师教学能力理论基础
(1) 在教学目的方面:
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现在的真正目的早已转移到了为了各级各类升学、为了各种形式的考试方面。几乎课堂上的全部教学行为都是为升学、为考试服务的,因此培养的学生是“高分低能”或者“低分低能”。现代教学论主张,教育不仅培养未来社会的劳动者,而且要培养文明幸福的人。
(2)在教学任务方面: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任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品德,而且要是学生获得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形成良好健康的品格,教会学生学习。布鲁纳认为:对学生来说知道如何学习要比知道学习什么更重要。赞可夫提出了“教会儿童学习”,“教会儿童使用一个终身都靠它来掌握知识的那种工具”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的主张。
(3) 在教学过程方面:
我们现在沿用的是凯洛夫的“五大环节”教学程式。现代教育论主张,教学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乃至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课堂教学的理论绝非单一,教学模式也不能公式化。
(4)在教学方法方面:
现代教育论认为,不仅包括教的方法,而且包括学的方法。教师的方法并非“填鸭式”,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要教给学生独立摄取的能力,为学生的“无师自通”做准备,由单向型变成多向性,由单一型讲授变成复合研讨性,由学生静听型变成学生参与型。
二、国家对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教师教育一体化、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和走向专业发展的教师继续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推进我国教师专业化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改革传统的师范教育,建立开放式的教师教育模式
教师教育的开放是大势所趋,但开放的实质不是教师教育的转型,而是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过去是师范院校之间竞争,今后师范院校还要与综合大学及其他院校竞争。
也就是说,在坚持以师范院校为教师培养主体的同时,积极倡导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以形成我国开放性的、多样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但必须建立与完善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可制度和评估制度,规范教师教育市场。
(二)从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角度,构建教师教育一体化体系
教师教育应该是涵盖了职前、职后教育在内的一体化教育,单靠职前的一次性终结型的师范教育是不够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贯穿于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进修的全过程,而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则是实现教师终身的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提高的一体化,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一体化;二是中小幼教师教育一体化;三是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一体化,即师范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
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把教师的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连成一个整体,从而为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促进其专业化提供了制度条件与物质条件。
(三)建立健全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严把教师的“入口关”
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有赖于作为专业化保障手段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特定的职业准入制度,它规定了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教师资格认定的程序等。目前教师资格考核的方式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即重学历,轻能力;重笔试,轻面试。教师资格证书类型较单一,不能反映各个层次和水平的教师的差别。
目前在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随着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不断完善,这些问题都会得到相应的解决。
(四)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根据教师的职业发展的需要,重新构建教师教育类课程。既要对老学科进行内容、体系上的改造,也要增补新的教育类课程,以满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需求。其二,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微格教学等是西方培养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方式,我们应适当借鉴,以使教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五)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使教师成为社会上优秀人才的首选职业。还要努力使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对于教师不断追求专业发展也是一个动力。
(六)改革教师的培养培训模式,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被认为是教师实现专业化的重要措施。正如医科大学需要在临床医院一样,教师教育机构也应有自己的“临床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对于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促进大学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研究、有效培养培训教师从教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七)加强发展性教师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教师即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奖励和处罚教师,不是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甚至也不是主要目的。强调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目标,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根本宗旨。
要实现学校的总体需要和目标,不仅要依靠组织的力量,而且更为主要的是要依靠教师的努力和积极性,尤其要依靠全体教师的主动性、合作精神和凝聚力。强调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目标,也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根本宗旨。
三、我校对提高教师专业化和教学能力的措施
(一)对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进行系统培训
1、师德培训
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新课程培训
我校组织的专题培训,对教师进行新的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培训,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使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另外还将组织相同学科和相同年级的教师通研教材、吃透教材的教学内容、解读课标、探索教法。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新课程培训中学习书目主要有:《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课程与教学论》、《新课程教学案例》等。
3、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我们将继续开展基本功、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其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现代教学技能培训;第三是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4、教育科研能力培训
教育科研能力主要是通过逐步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把校本培训和教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新课程的实施,根据本校教师本人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引导教师积极进行反思与研究,不断积累素材,积累经验,确定课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从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术水平,用教科研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二)、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不仅是管理、约束、控制,更重要的是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创造有利的条件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发展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管理效果。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我校在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学质量的责任意识基础上,始终把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保证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去落实,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各项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让“常规”去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常规落实到位。在这基础上,也要创造条件,促使教师创造性工作,形成规范加特色的教学风格。
1、落实中层领导包学科制度。为了增强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把教学工作的管理落到实处,我校建立了领导成员的管一条线、保一个科、蹲一个班、授一门课的制度,落实领导的管理责任。要求每个领导成员对所包的学科教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定期总结分析,及时将管理情况向学校行政会报告。
2、落实教学常规。我们按照新课程班级和非新课程计划要求,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开齐科目,开足课时。要求教师严格按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上课及开展教学活动,不得随意调整或减少授课时数,保证各学科教学计划的落实,保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
3、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课堂教学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我们根据课堂教学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知识辅导,质量检测等基本环节,都向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制订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方案。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教学各个环节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逐步保证了课堂教学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4、落实评优激励机制。评优激励机制是提高执行力、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有效的方法。我校根据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了评优激励机制,每个学期定期开展教学评优、论文、教案、教学设计评优、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系列评选活动,大力表彰在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从而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专业化素质的提高。
(三)坚持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本身(尤其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技术层面的)和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既可以反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也可以反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以反思教师本人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可以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等。
1、教学前的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师就某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有:该活动的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是否反映课改的精神?活动的准备做得如何?是否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活动内容的重难点处理是否得当?等等,通过多角度反思,可以使一些问题消除于教学活动之前,同时养成教师正确对待教学活动的良好态度与习惯。
2、教学中的反思,主要要求教师组织教学时不仅把注意力放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而且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思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如何体现?”“学生的需要是否给予满足?”等等,通过边活动边反思,教师就可以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有效调控,从而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标。
3、教学后的反思,主要是要求对整个活动的效果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有:教学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优缺点在哪里?为什么?如何改进?等等,教学后的反思即是本活动的结束工作又是下一活动的开始环节,它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4、自我反思,即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独立反思,它的反思主体和客体都指向自己,由于反思者(教师个人)对自己新组织的活动较为清楚,因此,反思的针对性可能较强、感受较深。
5、集体反思,即组织教师群体就某一个教学问题,教学活动进行的共同反思
篇12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15-02
随着特殊教育零拒绝理念的推行,特殊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越来越大,表现为特殊儿童障碍类型增多、程度加重、多重障碍儿童数量增加等,对教育和康复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满足特殊儿童的双重需要,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进行了重大改革,由培养单一教学型教师变为培养具有教学与康复双重知识和技能的老师。2012年9月,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的1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改革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特殊教育教师、康复类专业技术人才。”康复心理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步入师范生的视野内,成为教育康复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该课程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基础性与可操作性、思想性与适用性兼容并存的特点。由于涉及大量的医学、康复学、心理学的名词、概念、理论、技术等内容,凸显容量多、专业领域跨度大、学科内容新、实操性强等特征,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有一定难度。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康复心理学》的教学效率,提升教育康复专业的人才质量。
一、《康复心理学》教学低效的原因
1.被动的学习地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或使用课件呈现)、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这种以教为主的师生单边活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被老师“牵”着走,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之讲授的进度快、内容量大、交叉知识多,学生易出现“腾云驾雾”的感觉。
2.重知识传承、轻技能指导使学生会“说”不会“做”
“知识传递型”教学观在我国高校仍然占重要地位,教师习惯于把“向学生传授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来完成;只追求按时讲完授课内容,却忽略了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有“知”少“行”,知行脱节。造成学生实操性差,技术水平低,缺乏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离了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灌输式教学剥夺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
“一言堂”的“师说”教学占据了大量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教师以学术权威自居,把教材神圣化,剥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造成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缺乏活力,教学成为低效、甚至无效的结果。
二、《康复心理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实现教学有效性所采取的教学行动或教学行为[1]。应用于《康复心理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有:
1.教师主动提升专业能力
高校教师作为康复心理学的施教者,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自觉打破学科壁垒,树立大康复观,构建宽广的学科通道,从单一学科的专家转型为具有现代康复医学观的高素养、宽视野、临床经验丰富的心理康复家。由于康复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步入大学课堂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心理学理论及技术应用于康复医学领域还处于尝试、探索阶段,任课教师不能仅仅是传授现有教材上的知识,更需要在实践领域研究大量的心理康复现象,通过科研成果的不断转化,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生命力。
2.应用概念图教学策略
概念图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教授提出的一种教学技术,即通过图示的方式结构化、可视化地将某个主题的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达到一目了然地了解知识体系的结构、层次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反映内容太多、太杂,学生记忆、理解困难[2];采用概念图来表现复杂的知识结构,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便于信息的贮存和提取,可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整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使用概念图可以梳理教学思路、组织教学信息、构建知识框架、呈现整体结构;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概念图可以改变传统的条目罗列展示教学内容的线性方式,完整呈现知识网络,有效展示师生思维过程,利于课堂互动、交流、合作,例如图1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关于应激障碍知识的概念图。在评价活动中,概念图可以作为形成性评价工具,有效地评价学生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对知识理解的水平、深度和知识的相互联系程度等[3]。概念图是对教师和学生均有帮助的有效策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很快会体验到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对知识进行深度的、精致的加工。无论是预习、复习,还是探究、讨论、汇报、展示,甚至是考试,都可以显示其独特的作用,使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4]。
图1 应激障碍
3.完善实践教学机制,培养临床思维
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正确面对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是康复心理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受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影响,高校普遍存在着师生比不合理现象;面对大班额学生,教师指导实验、参观、见习、实习的精力不足,往往使之流于形式。今后,需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把实践教学放到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保证教学质量。实验课可以在实验室开展心理测量,训练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通过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心理咨询技能;见习、实习中,对学生临床接触的个案进行分析,做耐心细致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在实验、见习、实习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学习做小课题,写科研论文,促使学生逐步发展临床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结语
随着康复医学和心理学、社会学的飞速发展,对心理因素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只有及时把先进有效的科学研究成果呈现于教材中、课堂教学中,结合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才可以真正促进学生较好地掌握心理康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临床技能。那么,在《康复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建构有效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春玲,宋远航.大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12):98-99
[2]苏程,刘军.浅谈康复心理学教学现状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258-259
[3]孔亚峰.概念图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7(5):41-44
篇13
一、性别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所谓性别即男女有别,它是根据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所作出的区分。了解两性之间的差异,是我们讨论教育中的性别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生理性别指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分化,具体表现为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两方面的差别。[1]而社会性别则是与生理性别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指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2]
研究者对性别教育概念的表述上虽不尽相同,但其实质却没什么差别。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男女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全面的发展。性别教育的实质不在于消除两性发展上的差异,而在于如何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全面发展。[3]也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是形成性别观念和性别态度,产生相应性别行为的社会化教育过程。它是以社会和人们的性别观念为基础,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它影响着受教育者性别认知的发展和性别观念的形成。[4]
二、性别教育研究价值及理论依据
(一)研究价值
“学校即社会”,如同复制社会阶层和社会分工一样,学校教育通过性别的学习和规划也复制了社会性别。在教育领域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用社会性别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来审视和批判教育中的性别分化现象,破除教育领域中的性别偏见。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解放人类的力量,在教育领域中引入性别议题,不但可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性别意识,而且可以改变沿袭已久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同时引起人们对性别议题的关怀心、敏感度,以及使人们获取有关两性平等、互相尊重的知识和技能,把个人感性的、下意识的性别经验提升为性别群体共同的理性的自觉认识和行动。进行性别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解构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减少甚至消除性别歧视。
(二)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基础
性别形成的心理机制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家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形成了以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图式理论等为代表的解释性别形成的各种理论,它们试图从不同角度分析个体性别形成过程中的特征。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生理结构就是命运。”妇女的生育角色、性别身份和性的选择是由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的,任何不服从自然要求的妇女,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不正常的”。弗氏精神分析理论以一种“男性中心”的视角看待女性心理特征,遭到了许多质疑和批判。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方式是完全习得而来的,性别角色的获得也是大量观察和模仿同性模式的结果。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则认为,性别行为是一个内部认知发展过程,它的形成是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儿童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性别社会化的主体。随着智力的成熟与发展,儿童可以达到自我的社会化,自己选择与自己性别适宜的行为。同时认为,性别定型的过程也必然服从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马丁和哈文森的性别图式理论融合了认知发展和社会学习理论中有价值的部分,把人、特质和行为分成男性和女性两个范畴,强调社会性因素的性别差异以及性别类型发展理论的趋势。
2.社会人类学理论基础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塔尔克特・帕森斯提出的特殊功能论,认为个人要完成社会化就必须内化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角色期待。只有经过社会化,文化模式才能被内化到个性体系,才能对个人的行为起制约作用,行动者才能使动机与角色期待一致起来,并取得扮演角色所需要的技能。性别的形成正是在个体习得文化对性别的界定及角色期待中完成的。社会文化决定论者玛格丽特・米德根据对阿拉佩什、蒙杜古马和特哈布利三个原始部落的跨文化社会的性别特征的调查,得出男性化或女性化并非传统观点那样是性别本身固有的,而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3.性别双向化理论基础
以性别双向化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为代表的当代美国著名性别心理学家本姆,质疑以往男女两性的分类标准,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只是同一程度上的相对两端。本姆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别特质双向化的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个体的性格特征是丰富的,即可能是性别双向化的或双性化的,他/她们既有所谓的男性化特质,又带有所谓女性化的特质。同时还认为在性别特质上非常传统的个体会抑制任何被认为与其性别角色不符的行为,表现出典型的男性或女性特质,而双向化类型的个体则会较自由地表现出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行为。本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以非性别歧视的教养方式促进儿童社会化的主张。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早期的发展和未来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性别教育研究进展
(一)性别角色教育方面
针对“角色”一词,中西学者有过各种表述,概而言之是指在社会群体中,社会对特定人或群体的行为表现的期待。它是社会群体的组成元素,其中身份与地位是其重要的特征。性别角色是指由于男女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以及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造成了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身份地位、行为表现方式等方面持有刻板印象。它是一种社会对性别群体的先验的看法与期待。在性别角色教育中,我们要认识到性别角色受多种因素影响,它是社会发展和历史积淀的产物。首先,性别角色的差异是由于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决定的,这一因素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先天必然存在的。其次,性别角色更多是受到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影响的,是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对不同性别的观念和期待。性别角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外在行为和内在态度两方面。在近十年的研究中,我国关于性别角色教育专门研究的期刊论文有10余篇,主要是从双性化理论、性别角色认同、因性施教、性别角色的差异、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等角度作了研究,其中关于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文章有2篇。由于研究者立场和方向不同,其观点也不尽相同。双性化理论认为个体本身既有与其生理性别相同的性格特征,又存在着另一性别的特征,这两方面都应得到充分发展。而另一些学者则站在了相反的立场,认为应该针对个体的生理性别进行相应的、与此相符的教育,使其性别特征更加明显。
(二)性别差异教育方面
性别差异是指男女在生理差异、内在态度、外在行为,以及社会认同、社会期待等方面的差异。在教育领域,性别差异研究除了关注上述要素外,还注重对个体学习性向、学习能力、思维方式、智力发展水平等的研究。近十年来,国内研究性别差异教育的专著有《性别差异与教育》,而其他涉及性别差异教育的研究多为期刊论文,主要从学生入学情况、教育经费使用、教育收益(回报率)、学生学习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性别差异研究。从研究成果看,研究的目的主要有:呈现我国各级学校男女生入学比例;分析学校教育中教育经费的分布比例;比较各类学校男女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学习性向的性别差异状况;比较学习能力及学习优势的性别差异;寻找适合男女生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发展状况以及各种关键期的性别差异,等等。同时,研究还涉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性别差异,包括教师自身性别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自身性别对其教师专业发展、职业上升空间、教师身份自我认同感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还包括教师由于自身性别造成的对不同性别的学生的态度、管理方式、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教学中性别歧视的研究。
(三)性别平等教育方面
性别平等教育,主要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性别学生出现的不平等、不一致的现象,包括地位上的不平等;相同情况下的不同对待;文化传统对不同性别受教育者的不同期待与看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显性的差异对待和隐性的情感差异对待;教育过程及就业过程中由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造成的性别歧视,等等。我国近十年来关于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很少,研究深度也基本停留在上世纪的水平。而台湾的性别平等教育起步较早,目前已做得相当完善,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性知识、性心理、性态度等方面,并力图破除传统文化脉络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将课堂上所认识到的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大陆方面,近十年来关于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主要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就业、启蒙教育、农村入学比例、女性主义等视角进行了分析探讨,呈现了我国教育在入学制度方面的平等程度,在教育出口制度方面也有相关研究,但关注的人较少,由于在入学后的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受教育者的流失,并且在学校教育结束后,就业情况是呈现性别教育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四)性别意识教育方面
性别意识指的是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进行观察、分析和规划的观念和方法。近十年来,我国关于性别意识方面的专著有《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性别的革命》、《性别政治》、《性别与法律:性别平等的法律进路》等。我国的性别意识教育研究主要是在学科教学、教师教学、教师意识、性别刻板印象、双性化教育等方面进行的。在教师性别意识教育方面有较大进展,教师性别意识教育是指教师从社会性别的角度,以实现教育的社会性别公平为目的,对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学过程、课程教材和师生关系等进行观察、分析和规划的观念和方法。教师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使教师获得与社会性别和教育有关的知识和经验,并将这些知识和经验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以消除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在这一研究方向,我们也可以看到,是坚持双性化教育立场还是传统男性化教育立场,对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都有不同的影响。
(五)性教育方面
性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性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尤其对引导青春期青少年的走出心理误区,正确看待自己及异性,妥善处理异性间关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国内的性教育刚起步不久,对性教育的研究也大多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研究者主要是依据性教育的国际水平对国内性教育现状进行审视,从中产生大量问题,如教师不讲授让学生自己看书或粗略带过,甚至有的学校还没有开设课程,再如国内性教育的内容较为简单贫乏,并且没有一以贯之,缺乏连续性和规范性。关于这一方面还有待进行本土化的研究,并且关于性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十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生命科学研究者与教育研究者合作进行性教育研究的范例,从而推进了我国性教育内容的规范化、科学化。还有一些人文学者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对于性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也进行了探索,希望能找到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的途径,从而使性教育更加切实有效。
四、结语
首先我国近十年来关于性别教育研究的成果虽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但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具体研究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关于性别教育专门的本土化研究很少,大多是借鉴国外性别教育的理论和模式,以至于在实践层面上大打折扣。其次,性别教育研究的实际价值匮乏,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严重,许多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再次,我国性别教育研究的视角观点都比较局限,多数研究成果都是基于国外性别教育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视角,很少有创新视角来重新认识性别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研究者的研究思路也过于狭隘,往往走向一个模式或一个理念的极端。最后,在性别平等研究领域,大多数研究的对象是学校教育中的学生,或是入学过程中的性别比例差异,这一差异的缩小是必然趋势,而很少有学者关注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性别差异。且性别平等研究中数量差异较多,然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隐性差异,以及其观念、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具体原因剖析深入不够,提出的建议对策可操作性不强,过于泛化,且很多都缺乏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2]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6,38.
[3]陈文华,白朝霞.因性施教与女生教育[J].山东教育科研,1997,(4):2-5.
[4]方蓓.我国基础教育中性别教育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
[5]赵东玉.性别理论的演变和性别角色的定义[J].文化学刊,2010,(1).
[6]曹海峰.论双性化理论对我国性别角色教育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9,(1).
[7]盖笑松,王晓宁,张婵.走向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2009,(5).
[8]王恩国.儿童性别角色发展及对教育的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9).
[9]赖长林.不可忽视的性别角色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9).
[10]李春玲.教育地位获得的性别差异[J].妇女研究论丛,2009,(1).
[11]杨倩.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性别差异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1).
[12]桂渝芳.基础教育应有性别意识[J].教育前沿,2007,(5).
[13]胡桂香.略论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6,(15).
[14]陈文.性别意识教育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的意义[J].江汉大学学报,2006,(4).
[15]王蓉.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问题[J].科技创兴导报,2009,(7).
[16]李敏智.寻求平等[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5).
[17]杨英.推进性别平等教育进入高校课堂[J].科协论坛,2009,(12).
[18]强海燕.性别差异与教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9]方刚.性别的革命[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