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育苗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林业育苗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林业育苗论文

篇1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工业化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所以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必须要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为了让林业育苗的技术顺应时展的需求,必须要不断提高和创新相关技术,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传统的育苗技术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现状,所以要加大改善育苗的技术管理。

2林业育苗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先进的育苗技术

就目前来看,我国在林业育苗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是比较落后的,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的育苗技术。因此相应的栽培水平并不是很高,很容易出现问题。目前国际上的育苗技术水平较高,但我国并没有重视这方面的技术研究。与此同时,我国在林业育苗方面的基础设施比较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林业的发展。

2.2育苗技术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很多地方育苗的管理观念只看重育苗技术,不看重育苗过程,这种状况严重限制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我国缺乏相应的管理人员,并且目前的管理人员不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先进的管理技术。

2.3资金短缺,缺乏技术型人才

虽然我国大力发展林业,但相关的资金投入并不是很多,因为树木生长的周期比较长,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会消耗很多资金,并且想要依靠林业的发展来获取收益是比较漫长的。所以不会有很多企业投资林业,导致相关工作严重缺乏资金。在传统的育苗管理工作当中,育苗工作都是以粗放形式进行管理的,严重缺乏专业水平高的技术人员,同时也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造成林业方面的发展受到严重了限制,幼苗的存活率特别低。并且,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从事育苗技术管理工作,大多都是因为没有太高的酬劳,而且工作比较辛苦,所以很难吸引到专业的技术型人才来参加这项工作,导致专业性人才严重缺失。

2.4育苗设备落后

我国现在的育苗采用的容器基本上都是塑料袋和蜂窝纸。当幼苗成长到一定程度后,再对其进行移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蜂窝纸或者塑料袋有很强的封闭性,并不利于幼苗根系的生长,会大大影响幼苗的存活率。

3解决林业育苗技术管理问题的策略

3.1树立科学的技术管理理念

为了更好地管理林业育苗技术,要从观念上进行创新,必须要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融入新的管理观念。让相关工作者们认识到管理观念的作用,是相关的技术人员在观念上进行创新,并传播创新的思想。

3.2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我国缺乏完善的育苗技术管理制度,所以相关部门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要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指导工作,保证落实制度工作,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想保证相关工人按照制度工作,必须要划分好每位工作人员所要负责的工作范围,将育苗的技术管理工作分配给每个人,将所有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然后再针对每个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

3.3提高育苗技术

篇2

金叶榆的主要虫害为榆木蠹蛾和天牛,防治方法为。1)展叶初用久效磷等农药全树喷施,5月份用2.5%溴氰菊酯3000倍喷干杀灭初孵幼虫。2)自6月中旬起定期检查树干,发现有新鲜虫粪蛀屑排出的蛀道口时,向蛀孔内注入10倍有机磷农药(80.0%敌敌畏或50.0%杀螟松等),并用粘土封闭蛀道口,杀死蛀道内幼虫。3)树干涂白:在11月初用生石灰5.0kg、硫磺粉1.0kg、食盐500.0g、动物油或煤油100.0g、80.0%敌敌畏乳油或40.0%乐果乳油加水适量,调成糊状,稠度以使用时不往下流为宜,将此糊状液均匀外涂于树干上。灌木型嫁接培育技术嫁接时间及方式嫁接绿篱苗的接穗制作同高接接穗的制作方式相同。砧木选择用一年生白榆,嫁接时间3月下旬-4月下旬。绿篱苗木的嫁接方式采用皮下接,在砧木白榆地上5.0~80cm处截杆,用嫁接刀将留地砧木的一侧切开3.0cm斜面,再将接穗一端切开3.0cm斜面,将两个斜面用塑料条捆扎紧密即可。田间管理参照乔木型嫁接苗的田间管理方式,待金叶榆新芽生长至150~20.0cm开始第一次打顶摘芯,长至40.0~50.0cm时第二次掐头,促使金叶榆侧枝萌发。地接金叶榆锄草管护周期较短,为了加快地接苗的生长速度,通常要将田间的杂草清理干净,并保持水分充足。

3造型苗木培育技术

3.1绿篱型苗木培育

绿篱型苗木培育的嫁接技术与灌木型嫁接技术相同,培育关键点是控制苗木生长速度,保证一定数量分枝和冠幅。绿篱苗培育分低篱和高篱两种,低篱当年嫁接便可装营养钵出圃运用,高篱根据使用要求可培养成绿墙,高篱苗在田间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将侧枝梳理,保持顶端生长优势,当年嫁接可生长至1.5~2.0m。

3.2球型苗培育技术

3.2.1地接球形金叶榆地接球的嫁接方式与地接苗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球形修剪培育,在地接金叶榆新枝生长至40.0cm开始培养球形,每生长15.0cm就需要修剪掉10.0cm,嫁接后4个月时间球形修剪雏形基本完成,金叶榆球形修剪要按照重修剪的方法进行,修剪后保证水肥充足,促进侧枝生长,保证冠形丰满。当年嫁接地接金叶榆培养球形能够达到80.0cm的树冠,如果需要大规格球形,第2a继续修剪培育,树冠能够达到150.0~200.0cm。3.2.2独杆球形独杆球形培育的关键点是嫁接高度,选择砧木胸径3.0~5.0cm,且树杆笔直,可嫁接50.0、80.0、100.0cm等不同高度的金叶榆球,嫁接成活后注意球形修剪,不断去除顶端优势促使侧枝萌发,保证树冠丰满且端正。

3.3拉枝云片造型培育技术

采用地接金叶榆造型,经过攀扎、修剪、牵引等方法制作出不同类型的盆景,在材料选择过程中需要注意地接金叶榆需要提前培养2~3a,待主杆强壮,保留分枝数量足够的时候方能造型,可参考榔榆和红花继木的造景方法,经过人工整形,或者配置小摆件表达出别致的风景。

篇3

《绿色大世界》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湖北省林业局主管、花木盆景杂志社主办的省级综合刊物,1963年创刊,大16开本,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42-1365/S,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569X,定价:10元,全国公开发行。是中国期刊网、龙源国际期刊网、万方数据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杂志内容丰富,印刷精美,雅俗共赏,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主要刊登:1.林业产业:育苗造林、林业科技、林业经济、林产品开发研究、森林经营、林业调查、森工企业2.农牧副渔产业:科技推广、资源开发、建设3.城市建设:城市园林、花卉园艺、园林绿化、园林设计、绿色建筑、城市公共管理4.绿色人文旅游产业5.食品健康:绿色食品、特色食品、研究开发、推广6.生态社会:环保和资源、水土保持、水利、防沙与治理7.和谐新农村8.新能源、新产品、新动向9.环保科学:废物回收利用、能源再造、开发利用10.和谐生态:生态保护、绿色人文、家居与环境

等方面的科研论文、试验报告、专题综述、经验总结以及新成果新技术,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专业性、知识性和实用性,是从事农业、林业、环保及旅游等科研、教学的全国广大读者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和作品发表阵地,适合各层级人士阅读和学习。

《绿色大世界》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湖北省林业局主管、花木盆景杂志社主办的省级综合刊物,1963年创刊,大16开本,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42-1365/S,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569X,定价:10元,全国公开发行。是中国期刊网、龙源国际期刊网、万方数据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杂志内容丰富,印刷精美,雅俗共赏,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主要刊登:1.林业产业:育苗造林、林业科技、林业经济、林产品开发研究、森林经营、林业调查、森工企业2.农牧副渔产业:科技推广、资源开发、建设3.城市建设:城市园林、花卉园艺、园林绿化、园林设计、绿色建筑、城市公共管理4.绿色人文旅游产业5.食品健康:绿色食品、特色食品、研究开发、推广6.生态社会:环保和资源、水土保持、水利、防沙与治理7.和谐新农村8.新能源、新产品、新动向9.环保科学:废物回收利用、能源再造、开发利用10.和谐生态:生态保护、绿色人文、家居与环境

等方面的科研论文、试验报告、专题综述、经验总结以及新成果新技术,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专业性、知识性和实用性,是从事农业、林业、环保及旅游等科研、教学的全国广大读者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和作品发表阵地,适合各层级人士阅读和学习。

篇4

改革开发初期我国为了提高市场生产力,不加节制的开发林业资源,造成我国林业资源过度流失,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逐渐走向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圃育苗技术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主要技术之一,其根本目标就是在满足当今市场对林业要求的同时,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子孙后代提供丰富的林业资源,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 、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苗圃育苗的现状

1.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苗圃育苗的作用

改革开放之初,苗圃育苗技术就已经作为林业发展的基础技术之一,受到国家的重视,随着经济制度的完善和林业的发展,我国市场对苗圃育苗技术的发展提出多元化的要求,不仅仅是植树造林,也是城市规划的小助手,起到美化家园,净化空气的作用。林业的六大工程即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苗圃育苗及数为了满足林业多元化的需求,其培育的目标以及性状也呈现多元化的形式,丰富其苗圃育苗技术研发的设计方向。

2.苗圃育苗技术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先进的苗圃育苗技术没有进行很好的推广,大部分苗圃育苗技术仍处于落后状态。普遍采取嫁接的育苗方式进行培育,将育苗袋或塑料盘作为育苗容器,大部分的育苗容器并不符合标准,直接影响幼苗优良性状的形成;苗圃的建立也较为落后,大部分仍然处于露天状态,没有为幼苗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不能有效控制其温度、湿度、土壤成分以及空气质量等各项指标的参数。这些都是因为技术上的不足导致幼苗的发育不良以及成活率低。

3.苗圃育苗运营管理中信息化管理的缺失

我国苗圃育苗没有建立与市场互通有无的机制,忽略信息化管理,这一现象导致苗圃育苗无法与市场很好的对接问题,这一问题造成苗圃育苗无法掌握市场对育苗的需求量与针对性,从而造成苗圃育苗产量滞留,无法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反而增加企业生产的成本投入,无法为企业谋取利益。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林业没有足够资金的支持以及抢占市场空间的能力,必然成为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之一。

4.苗圃育苗与市场供求结构失衡

现如今我国由于苗圃育苗技术的支持,其林业产量得到很大的提升。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商家看到林业的发展形势较为乐观,越来越多的商家将资金投入到林业领域,从而造成林业领域呈现一种过渡饱和的现象,导致林业产量与市场需求量之间的不平衡。部分商家盲目跟风,严重破坏林业市场的原有结构,造成林业市场多元化元素锐减。林业领域中大量的资源被浪费,不能被市场消耗,究其根本原因是科技链与产业链两者之间没有很好的融合,生产和市场需求不吻合,市场观念较为淡薄,从而造成苗圃育苗与市场供求结构失衡。

二、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苗圃育苗的重要性以及优化

1.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苗圃育苗的重要性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满足林业市场需求的同时,也要保证林业的生态平衡。苗圃育苗技术的发展目标就是维护其生态平衡,为其创建良好的发展条件。首先是该技术可以提供多元化的生物,模拟森林的多样性,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平衡的发展;其次是维护森林稀有生物的多样性。随着气候的变化和现代化生产对环境的破坏,森林中的生物受着不同程度的迫害,这一现象导致森林生物逐渐减少,而苗圃育苗技术则可以维护濒临物种,提植物的高抗病性能,拯救部分濒临灭绝的生物,甚至可以创造新生物,从而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是苗圃育苗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植物的产量和质量。即扩大林业的覆盖面积,优化林业种子,不仅仅维护林业的生态环境,还未林业经济提供充足的货源。

2.苗圃育苗研发的优化

苗圃育苗技术的研发要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不仅仅是独立成立的研究领域,只有与林业市场结构相吻合,才能促进苗圃育苗研究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种和谐的供求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苗圃育苗研发基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苗圃育苗技术的研发要获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当地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林业领域发展的重要性。根据当地林业市场的需求,政府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当地商业投入到林业产业,推动当地林业企业的发展。例如税收、水电等优惠政策,加大绿化面积,刺激林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是苗圃育苗研究要充分利用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和有利形势,降低其研究的总体成本和市场风险,结合市场的需求引进国外先进的培育技术;企业投入充足的资金建立系统的培训机构和采购先进的设备,招揽以及培育相应的研究人才,为林业产业创建一支强大的“后背军”;

然后是苗圃育苗信息化建立。信息化系统是将苗圃育苗与政府和市场相沟通的桥梁,即接受与反馈的信息通道,也是现代化企业的标准之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化研究网络,将决定层、研究层、生产层和销售层紧密衔接,决定层是结合政府和市场下达研究方向以及研究任务,研究层是完成相应研究任务,生产层是将研究结构投入到第一生产线,批量产出,销售层是将产品切实投入林业市场,信息通道需及时掌握相关销售数据以及产品反馈,为新的研究任务提供可靠的依据,形成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

最后是可续而决定其研究的树种与品种方向。目前林业市场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苗圃育苗研究方向也应与时俱进。决定其研发树种与品种的方向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因地制宜,即本地特有树种研发优先,该树种必然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其成活率以及抗病性的到保证;二是根据当地气候环境选择树种;三是多元化发展,鼓励研发新树种。例如有意识的建立乔木、灌木以及草木的绿化组合;为了城市规划具有很大的观赏性,将常青树、彩叶树、抗病性强、抗盐碱性强的树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苗圃育苗技术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技术,其是维护林业生态环境以及提供树种产量的重要技术之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林业产业不仅仅需政府的支持,研究领域的优化,还需现代化技术的引入,从而多方面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席文彬,杜宏兵. 做好苗圃育苗管理技术 促进林业经济发展[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5(7).142.

篇5

主办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1498

国内刊号:11-1221/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8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篇6

主办单位: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呼和浩特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4066

国内刊号:15-1111/S

邮发代号:16-15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篇7

抓好科技示范建设,是我县林业科技工作的主要措施。在大寨、爱华、幸福等乡镇建立高效经济林、用材林等科技示范基地6个。依托县乡有关部门形成了“县、乡、村、户”四级林业技术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一个单位有一名学术带头人、一个乡镇有一名专业技术员、一个村有一名中心技术员、一个户有一名科技明白人”的服务体系。实施了科技支撑新项目10个,引进核桃新品种4个,新建科技示范林5000亩和良种繁育基地300亩。建立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示范园,应用生根粉、容器育苗等多项实用技术,推广新品种30个。

三、提升服务效率,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我县作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充分发挥林业科技服务于林改的作用,从山场区划界定、林种、树种确定,到主体改革后的林农生产经营、山场流转、尤其是山区林业产业发展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

四、提升科技投入,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服务体系。

以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乡镇林业站为基础,建立了102人的林业科技服务队伍,县林业局每年从事业经费中拿出50万元专项用于林业科技服务与推广工作,并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平均每年投入林业科技服务与推广经费80万元,有效保证了林业科技经费需求。

篇8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浙江省金华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7743

国内刊号:33-1160/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篇9

主办单位: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林业科技情报中心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7380

国内刊号:32-1236/S

邮发代号:28-30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篇10

1种苗基地建设现状

1.1育苗基地

全县现有苗圃214处,总面积334.2hm2,其中国有苗圃10处(包括林场下属苗圃7处,县级以上苗圃3处),面积69.7hm2,集体苗圃8处,面积9hm2。个体苗圃196处,面积255.5hm2。全县年产苗量12523万株,其中国有苗圃2997万株、集体苗圃750万株、个体苗圃8776万株,基本上能够满足全县造林绿化的需要。随着林木种苗事业的发展,在国有苗圃中基本形成了以李丰苗圃和北山林场苗圃为龙头的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等针叶树种育苗基地;以双树苗圃为主的青杨、青杨二号、新疆杨等阔叶树种和丁香、榆叶梅、连翘等花灌木育苗基地;以中心苗圃为主的大果沙棘、乌柳、沙地柏、甘蒙锦鸡儿等引进树种和乡土灌木树种育苗基地。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个体育苗户迅速增加,育苗面积不断扩大。

1.2育种基地

建立了一批林木种子繁育基地。2002年实施了“互助县祁连圆柏种子园母树林建设项目”,项目总规模68.4hm2,其中祁连圆柏种子园13.5hm2,祁连圆柏母树林54.9hm2,项目总投资125.24万元,可年产种子13t;2003年实施了“青海省海东地区柠条采种基地建设项目”,基地总规模670.7hm2。总投资304.3万元,每年可产柠条优质种子100t,年收入可达60万元。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有采种基地739.1hm2,其中祁连圆柏种子园13.5hm2,祁连圆柏母树林54.9hm2,柠条采种基地670.7hm2。

2林木种苗生产的主要特点

2.1呈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趋势

根据生态立省战略和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及产业政策的调整,加之互助县和青海省内高标准造林绿化等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有力地拉动了互助县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各地紧紧抓住苗木紧缺、种苗价格上涨的契机,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苗木产业,特别是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个体私营育苗已成为互助县育苗产业的一支生力军,如互助县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是苗木种植户自愿组成民间新型组织,依据“政府引导、专业运作、服务会员、降低风险”的原则,从维护会员切身利益、降低市场风险、避免无为损失、提高苗木产值、维护品牌形象、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实际需求出发,自愿组成利益共同体,规范苗木销售市场,消除变相压价等不良现象,实现会员利益最大化。截至目前,已成立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17个,其中加定镇相继成立了“互助县加定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互助县加定镇得红苗木专业合作社”、“互助县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互助县绿鑫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截至2009年底,加定镇种植苗木面积达123.3hm2,共销售各类苗木299万株,苗木销售累计收入1275万元,其中专业合作社运作销售189万株,苗木收入716万元,其他途径销售苗木110万株,销售收入559万元,成为全县个体育苗的“排头兵”。

2.2经营形式灵活多样

从经营体制看,互助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国有苗圃为龙头,乡村集体苗圃为骨干,个体育苗为主体,国家、集体、个人、合营一齐上,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县、乡、村3级育苗网络。一是国有苗圃。国有苗圃依然起着龙头示范作用,它们充分利用自身在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继续发挥着骨干作用。二是乡村集体苗圃。这部分苗圃主要是村集体育苗,所占比例不大。其主要经营方式是集体统一规划、统一出地、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其优点是充分发挥了集体优势,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壮大集体经济。缺点是责、权、利不明确,成本高、浪费大,效益较低。三是个体育苗。个体育苗又分为2种形式:一种是个人独资育苗,即通过自产自销、租赁土地等形式,利用兴办其他产业盈利资金投入育苗生产;另一种是专业合作社育苗,即通过技术入股、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形式,按照合作社形式育苗。这种方式弥补了个人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不足,集中力量,共同兴办。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基础设施差,经营与技术落后

一是投入不足,苗圃基础设施差。近几年成立和创办的苗圃,各项基础设施(围墙、房屋)不健全,使苗圃的管护工作一直处于滞后状态;部分苗圃无灌溉条件,也缺少必要的喷灌设备,使育苗数量、质量达不到要求。二是经营粗放,国有苗圃没有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由于互助县国有苗圃属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经济负担较重,仍停留在老模式,经营规模不大,苗圃经营集约化程度不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发挥龙头和骨干带动作用。三是采种条件落后,种子利用率低。采种工作大部分采用人工作业,造成一部分林木种子资源流失。

3.2市场竞争力弱

一是个体育苗缺乏市场调解能力,经营理念较落后。大部分个体育苗户没有育苗经验,存在盲目育苗,一哄而上现象,加上又没有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技术应用不到位,管理粗放,导致沙棘、金露梅和小檗等部分苗木滞销,给众多育苗户带来了经济损失,影响了其育苗积极性。二是林木良种基地数量少,结构不合理。全县只建林木种子基地2处,尚无林木良种基地。除柠条和祁连圆柏少数几个树种外,其他大多数树种都未建繁育基地。加之互助县新品种育、繁、推脱节,良种苗木繁育、生产、供应滞后,影响了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此外,原有基地树种单一,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4发展对策

种苗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现代林业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分类管理、分区突破战略,坚持科技兴种、依法治种,搞好良种繁育,逐步实现生产区域化、苗木供应基地化、质量标准化、品种多样化,形成种植、营销一体化的市场网络。

4.1积极调整育苗结构,培育适生树种

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2],按科学规律办事,根据川、浅、脑不同自然地理、气候条件,适当减少沙棘等当地树种的育苗面积,增大抗旱、速生、经济价值较高树种的育苗面积,如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和油松等。现调整的基本格局是:川水地区主要培育青杨、新疆杨、山杏、油松和花灌木等速生、抗旱、经济价值较高树种;浅山地区主要培育青杨、榆树、沙棘等造林树种;脑山地区和林区周边主要以发展常绿针叶树小苗和种源苗木及野生适用品种苗木为主。同时,完善种苗引种、驯化程序,结合县情实际,引进耐干旱、耐寒冷、耐瘠薄、无病虫种苗,经过苗圃苗期培育,上山造林后逐步成活成材、开花、结果,繁衍后代,最终取代退化树种。

4.2加强国有苗圃科技培训,提高育苗技术水平

目前,互助县林业重点工程及城镇绿化建设相继启动实施,种苗供不应求,迫切需要采用新技术,建立稳定的育苗基地体系。因此,必须抓好国有苗圃建设,发挥其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一是重点在苗圃领导班子建设、技术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和苗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二是在苗木生产的树种、品种、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强化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市场、以质量求生存的市场竞争意识,不断调整苗木生产结构,培育出名、特、稀、优、新的市场急需的高质量苗木,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在苗木生产中,要与造林单位密切配合,制订种苗生产计划,搞好种苗生产与造林计划的衔接,尤其是与工程造林相结合。四是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实行科学育苗,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重点抓好容器育苗、大棚育苗、全光喷雾扦插等技术,广泛推广应用GGR生根粉,实行育苗全过程质量管理,层层把关,严格管理,以提高育苗质量。五是积极做好国有贫困苗圃的解困工作,要尽快制订贫困苗圃脱贫方案,加强管理,积极引导,增强改革开放意识,提高适应和驾驭种苗市场的能力[3]。

4.3加强采种基地建设,提高种子利用率

篇11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在甘肃省子午岭林区的东华池林场,位于108°23′E,36°14′N。该区属温带半湿润区,年平均气温8.00℃,年降水量550㎜,无霜期145d,海拔1210m。土壤类型为垆土,土层厚度80~120㎜。

2苗木繁育

2.1种条来源

试验种条来源于北京时空通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繁育基地,2001年3月采购,种条为一年生苗干,截成12cm长的插穗,用蜡封顶,每50个扎成小捆,使用通气纸箱包装运输,扦插前用湿沙贮藏。

2.2苗圃地选择

育苗地选在东华池林场基本苗圃地,地势开阔,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

2.3整地作床

4月上旬圃地深翻25~30cm,每亩施羊粪1000kg,FeSO415kg,灌足底水,待土壤疏松,作成垄状高床,床面宽60cm,床高20cm,并覆盖地膜。

2.4打孔扦插

4月中旬扦插,每垄两行,株距20cm,行距30cm,扦插密度每亩4500株。扦插时先用打孔器在地膜上打孔,然后将插穗垂直插入,插穗上端与地面平齐,再用土封住地膜上的插孔。

2.5灌水施肥

扦插后及时灌水,灌水量以不淹床面为宜。此后根据土壤墒情掌握灌水时间和次数,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通气良好。为了促进苗木生长,分别于6月、7月下旬各追肥1次,每次每亩追施尿素10~15kg。追肥方法是在苗行内开沟撒施,施肥深度5~10cm,施后埋土并灌水。

2.6放苗抹芽

插穗发芽展叶时,拨去插孔上的覆土,放出压在地膜下面的幼苗,再用土压住地膜上的插孔,以防地膜破裂。5月中上旬,当幼苗长到20cm左右时开始打杈抹芽,抹去细弱的新梢,保留一个健壮的新枝。在后期生长过程中对长出的侧芽要随时抹去,做到苗木不分枝。

2.7病虫害防治

欧美杨苗期病害主要是褐斑病和叶锈病,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甲基托布津和粉锈宁溶液1~2次,就可控制病害发生。苗期虫害以白杨叶甲和大青叶蝉较为常见,用5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40%乐果乳油3000~4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在苗木上喷洒,杀虫效果良好。

2.8造林苗培育

欧美杨多用2年根1年干苗木造林,因此,在翌年3月中旬进行平茬,田间管理同上年。

3栽培技术

3.1苗木选择

造林选用2年根1年干苗木,苗高2.50m,地径2cm的一级苗,顶芽饱满,根系完整,无病虫害。

3.2造林地选择

造林地选在东华池林场川台农耕地,其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

3.3整地

采用穴状整地方法,按株行距定点挖穴,穴规格为60cm×60cm×60cm,将穴内活土、死土分别堆放地表两边。

3.4栽植

栽植时间为4月上旬,栽植密度每亩110株,株行距2m×3m,,栽植时将活土分层填入穴内,层层踩实。栽植后可适量灌水。

3.5抚育管理

为了促其快速生长,栽植后连续抚育3年,进行松土、除草,保持造林地土壤疏松,树盘下无杂草。对病虫鼠害进行监测和预防,控制其发生危害。

4结果与分析

4.1扦插育苗当年平均苗高230cm,地径2.10cm,第二年平茬后平均苗高280cm,地径2.60cm。达到造林一级苗标准,说明采取春季扦插、高床作业、地膜覆盖、平茬培育等技术,是欧美杨繁植的理想方式。

4.2造林成活率为98.60%,第三年保存率仍在95%以上,平均树高8.10m,地径7.20cm。结果表明,该树种造林成活率、生长量均高于新疆杨等其它杨树。表现出了明显的速生性。

4.3造林后物候观测结果,欧美杨107号造林后连续三年萌动期在4月下旬,展叶期在5月中上旬,叶变色期在9月下旬至10月初,落叶期在10月中下旬。没有发现干旱、霜冻、冻拔及冬季抽条现象,整个物候期和苗期、引种地基本一致,证明在本区生长完全适应。

篇12

塞罕坝属于高寒、高海拔、短生长期、干旱半干旱地区。建场初期,无成功育苗造林经验和示范技术可言。求真务实、讲求科学的塞罕坝人反复探索、刻苦钻研,终于摸索出了高寒、高海拔地区育苗、造林的系统管理技术,填补了国内高寒地区全光育苗的空白,并以优良、系统的工程造林管理技术成功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营造了5.36万hm2人工林,其育苗、造林技术直接辐射影响了承德、张家口、赤峰、锡林浩特等地,为在河北北部“再建三个塞罕坝林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并使当地林业育苗、造林技术市场化、规模化成为现实,其潜在价值不可估量。

2形成了系统、完善的森林经营技术和管理体系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塞罕坝机械林场已经形成了从高寒地区全光育苗、造林、抚育,到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主伐利用等多方面系统的、完善的森林经营技术和组织管理体系,主持制定《工程育苗管理办法》、《营造林施工技术细则》、《营林生产调查设计细则》、《林业生产百分制考核管理办法》等国营林场管理制度、办法,成为国营林场建设的典型成功经验;主持制定的《云杉育苗技术规程》和《云杉造林技术规程》省级技术规程,成为河北省乃至北方地区云杉苗木培育和工程造林规范;出版发行的《落叶松人工林集约经营系统研究》、《樟子松造林技术》、《塞罕坝林业生产技术与管理》、《塞北绿色明珠———塞罕坝机械林场科学营林系统研究》等专著,既是40多年来塞罕坝技术的高度总结和升华,也是“三个塞罕坝林场”国家重点林业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依托,其生态建设规划34.73万hm2,包括造林、封山育林、基础建设等在内的6亿元项目投资,是塞罕坝机械林场成功经验推广和科技示范的巨大成就。同时,塞罕坝人也在不断地进行林业技术推广,广泛应用了ABT生根粉、SSAP保水剂、“3S”技术、计算机管理等先进技术与管理手段,不但提高了自身的林业技术管理水平与资源质量,也积极向周边地区和林业兄弟单位辐射推广。

3防沙治沙造林技术成果获奖并在省内外推广塞罕坝机械林场处于内蒙古浑善达克和科尔沁沙地前沿,防沙治沙刻不容缓。为了寻找抗旱耐沙树种,塞罕坝从东北引进了樟子松试种并获成功,为坝上干旱沙地造林找到了适宜树种。经过多年实践,林场总结了沙荒地樟子松造林技术、盖土防风保水技术、容器桶造林、大苗移植等沙地造林技术措施,采用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治沙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不但在本场治理沙地1万hm2,还在围场县、御道口牧场、多伦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造林面积达3.33万hm2以上,极大地加快了坝上地区防沙治沙进度。同时,林场独立完成的“樟子松常年造林技术研究”课题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河北省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其技术已在河北张家口市、秦皇岛市、承德地区推广,并先后向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新疆、陕西等省、区推广普及。

4制定有害生物防治规程,树立森林无公害防治标杆

塞罕坝机械林场在我国较早地进行了航空防治森林有害生物和人工防治森林有害生物。多年来,进行大型飞防作业面积累计达9.33万hm2,人工防治作业面积5.33万hm2,实现了有虫不成灾,并在河北率先采用无公害防治措施,为有害生物防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持制定的《松线小卷蛾、落叶松小卷蛾预测预报技术规程》,参与制定的《烟雾机防治针叶林食叶害虫操作技术规程》、《森林鼠害预报防治技术规程》、《落叶松尺蛾防治技术规程》,使塞罕坝的病虫害防治系统技术和成功经验在河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并辐射华北地区,始终是周边地区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学习对象和经验交流单位。林场还被国家林业局首批确认为“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标准站”,被省林业局评为“全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先进单位”,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先进集体”。

篇13

1.1概况

林木种苗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种苗培育是林业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林木种苗质量的优劣决定着造林成败的关键。为此,徐州市近几年努力提高林木良种覆盖率和林木种苗质量,全市年平均育苗2.5万亩,其中杨树1.5万亩,经济林0.5万亩,绿化苗木0.5万亩。生产苗木5000万株,出圃4000万株。全市15个国营林场都拥有200亩以上的苗圃基地,苗木销售收入占场圃收入的50%以上,有的达到80—90%而乡村集体育苗、人个育苗每年达5000多家,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已成为农村经济新兴产业之一,不少地方林木种苗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市林木良种覆盖率达96%,新品种覆盖率达20%。全市承担的国家、省和市林业重点工程良种覆盖率达100%。

1.2问题

1.2,1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监督力度不够,种苗市场混乱

首先,林木种苗监管不力。种苗生产经营管理还停留在发放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上,监管措施仍未跟上,种苗市场比较混乱,质量监管和信息管理手段落后,致使市场上苗木品种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品种现象屡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林农利益。其次,林木品种宣传推广管理不严。部分商家利用新闻媒体大肆炒作,把没有经过造林区域试验的所谓好品种大量的盲目引进,误导林农,不仅影响了造林质量,也浪费了人力财力,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第三,缺乏统一生产标准,营销盲点多。目前,全国苗木生产还没制定出统一、规范的质量标准。园林绿化树种,尤其是小乔木、灌木及藤本树种,一直没有制定苗木生产标准,这给苗木定购、合同签订、质量验收增加了难度。第四,林木种苗质量监管机构不明确,职责不明,监管依据不充分,没有有效的监管措施。

1.2.2苗木生产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

一是林木种苗生产基础设施、生产条件较差。近年来由于种苗生产发展较快,很多集体或个人育苗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结果苗木弱小,不能出圃,即使出圃造林,也影响造林质量。二是对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不甚了解,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苗木,有的对苗圃地选择不当,有的选择树种不当,影响了苗木的培育质量。三是经营管理一直沿袭施肥、除草等传统的培育方法,对一些树种苗木培育期间需要整形修剪的不及时修剪,对一些需要生根粉辅助生根的不利用,导致苗木抗逆能力差,干形、冠形长势不良,商品苗木档次低,优质苗出圃率低。四是苗木起运环节处理不当,影响了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

1.2.3苗木病虫发生严重

2003年4月以来,徐州市杨树新造林上发生一种危险性的杨树病害,导致新造林成片死亡。今年2月份起,病害又在苗圃地发生,致使苗木不能出圃,甚至一些苗圃地杨树苗成片死亡,给种苗生产带来巨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有几方面:一是近几年品种引进过程中,从外地传播,或者品种本身不适应本地的气候和立地条件,适应能力差,成为易感品种;二是苗圃地长期培育意杨单一树种,轮作不够,没有做到“养用结合”,致使在杨树苗上发生的溃疡病、烂皮病等病虫害日趋严重;三是片面追求育苗数量,普遍采用高密度育苗,苗木生长营养面积不够,苗木弱小,商品苗少;四是为了培育大苗,增加施肥次数,加大施肥量,尤其是在苗木生长后期施用N肥,造成苗木组织不充实,木质化程度低,把大苗等同于壮苗,严重影响翌年春季的造林成活率。

1.2.4在品种改良上,热衷于引进外来树种(品种),忽视乡土树种的培育

近年来,在引进外来树种(品种)上有一种倾向,总是认为外来的东西比自己的好,于是盲目引进外来树种(品种),而乡土树种由于目前属于育种盲区,加之乡土树种经济效益不高,而忽视了对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孰不知乡土树种长期经受了对本地区气候、土壤条件的锻炼,对本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有很强的适应性,抗性强,容易成活,绿化最可靠的优势。

2林木种苗生产的实践与主要技术措施

林木种苗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适应林业跨越式发展为目标,林木种苗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探索出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实践中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2.1实施种苗经营许可和质量验证

针对林业生产周期长、影响面大、影响时间长的特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了《徐州市林木种苗管理办法》,全市累计发放种苗生产许可证1400份,种苗经营许可证1500份,对提高林木种苗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种苗执法上,首先从发放“两证一签、一书”抓起,在原先发放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从2003年起又实施质量检验证书和分级挂标签工作,通过这项工作使种苗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如徐州市林业站2003年对来基地购买苗木的单位和个人,实施严格的种苗分级,价格拉开一定的档次,并在发苗时附上检验证书、规格标签、发苗人姓名及品种技术资料,虽然基地苗木价格略高于周边苗圃,但当地群众踊跃购买,因为他们感到基地的品种纯正,手续齐全,质量有保证,无后顾之忧。

2.2建立健全三级林木良种繁育体系

一是以徐州市林业科技推广中心苗圃为基地,重点建设部、省批建的张集林场阔叶树良种一级基地,为各县(市)提供优良种源。既为骨干苗圃提供了纯度高的良种资源,又壮大了自身的经济实力。二是以县级国营林场、苗圃为骨干,建立二级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全市有15个国营林场、苗圃,总面积13000多公顷,其中苗圃1600公顷。这些林场、苗圃,不仅自身繁育良种,而且还承担了试验、示范和技术培iJiI的任务。三是以乡镇林业站和育苗专业大户为网点,建立三级林木良种繁育体系。全市共有124个镇,镇镇建立了林业工作站,他们根据当地林业生产的需要,承担繁育良种壮苗的任务,还营造良种示范林促进良种的推广。

2.3加强新品种的引进、筛选和推广工作

徐州市积极参与了由有关单位组织的多项林木良种科技研究项目,如参加南京林业大学黑杨派无性系引种,参加江苏省林科院泡桐优良无性系苏桐三号的选育及杞柳杂交柳采穗圃的建立,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进行毛白杨选育工作,与山东农业大学、江苏农学院合作建成银杏、板栗良种采穗圃,不仅丰富了本地树种(品种)资源,也大大提高了种苗质量。

2.4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来提高良种覆盖率和苗木质量

徐州市规定市、县领导的绿化工程,国家、省重点绿化工程和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工程都必须使用良种壮苗。在绿化工程验收时,对良种来源、规格、品系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从而全面提高种苗质量和绿化水平。

3建议和对策

①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制度,规范市场,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健全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站(室),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加强检验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检验水平,做到持证上岗。整顿林木种苗市场,依法查处一批生产经营假冒伪劣林木种苗的大案要案,使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针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不按照科学规范推广林木良种,甚至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混乱现象,加强依法引进和推广林木品种宣传,规范推广行为,提高民众的良种意识。

②加强宏观管理与指导,开展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按照“统一规划,积极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优先考虑珍稀濒危、进行收集保存利用。加强社会化服务,指导种苗生产。适应林木种苗发展新形势,要加强林木种苗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全过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