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学硕士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位论文主要考察其综合利用相关领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对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对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农业硕士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研究农业硕士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性是出于以下原因:
(1)研究生培养形式的多样化,要求各种具体形式科学化、规范化、深入化,促进整个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2)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要求,促进研究生教育评估的发展。加入WTO之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条件、规格与水平都要与国际接轨,其教育内容、质量标准等都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学位论文的评估,是从过程和目标两个方面检验质量的有效形式。
2.农业硕士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特点
目前各培养单位制定的农业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规范大多参照农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没有统一的标准参照执行。这样,一方面会导致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解释,实际操作性差,另一方面与农业学位培养的目标不相符合,不利于农业硕士论文质量的控制和提高。
作为农业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建立相应的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并与农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相区别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农学硕士教育模式基本上从传统重点大学农学硕士教育制度演变而来,存在不少问题。按照指导委员会的初衷,农业硕士教育的定位是与农学同一层次、不同特色。因此,农业硕士论文评价体系可以从矛盾的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相对性,即与农学硕士的区别性,尤其是该规格将来与职业任职资格关联的特性;二是相似性,即在程序化、制度化、可操作性、适应原则等方面的一些共性要求。
3.构建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路
(1)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要符合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农业专业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内容要符合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并与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
(2)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要符合可操作性
制定的标准要充分考虑国家、社会、培养单位和研究生自身水平等实际情况,使制定的标准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3)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要符合差异性
农业硕士学位论文标准应能体现专业学位的学科特点和各培养单位的办学特色和多样化培养要求,应允许标准具有差异性,体现专业学位种类和培养单位自身的特色和个性。
4.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要素
农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素应该包括论文类型、论文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撰写要求等。
(1)论文类型:农业硕士学位论文可包括研究论文、调研报告、项目规划与设计、产品研发、工程技术、案例分析等多种类型。
(2)论文选题:农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该是农业领域的基础性实践应用问题,应有一定的实践代表性或技术难度。
(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针对农业领域学科的核心内容,体现应用型学科的特点,进行文献资料查阅,掌握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对拟解决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实验研究,研究工作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4)研究成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真实、真用、真行,同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观点、新见解。
(5)撰写要求:分为绪论、研究与分析(或规划与设计,或实验与性能等)、结论等部分。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
5.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制定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工作,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基本采用两种可操作的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一种是广义的――主要针对论文过程的评价体系;一种是狭义的――即论文文本的评价体系。对于前者而言,基本的评价指标与农学硕士论文评价体系并无区别,关键在于二级指标的设定。
参照兄弟院校农业硕士的培养实践,我们针对农业硕士论文设计了不同于农学硕士论文的新的评价标准体系。
对于狭义的即文本的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目前许多兄弟院校均处在摸索阶段。但基本原则大致相同,我们根据申请学位选题类型和提交论文的不同形式制定论文评价体系标准(见表2)。
结语
制定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是我国农业专业学位教育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综合考虑特色办学和多样化人才培养等因素,才能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具有差异性和可操作性的论文标准体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在完善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有效落实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进一步研究如何做好质量检查与监控工作,如何实施综合质量评价活动,在实践中继续对其进行完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篇2
(一)异类相恋的婚恋主题
《搜神记》婚恋主题最受学者的关注,汪龙麟先生在《异类婚恋故事文化心理透视》(《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一文中将《搜神记》中的婚恋故事分为三类,即人神婚型、人兽婚型、人鬼婚型,前两种类型受儒家文化和传统巫教的影响,后一种类型则透露出强烈的幻想,这些异类婚恋故事对反对封建婚姻制度作用甚微,而是人们期望获得富贵、长寿和兴旺的象征,同时不失暂时的风流。
屈慧青的《和神人相恋范式的定型》(《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通过对神人相恋范式的原型追溯,认为高唐神女是《搜神记》婚恋主题的最初原型。而《搜神记》将神人相恋的范式加以定型,即内容为女性主动追求和男性热烈梦想,形式为故事的表现格局,此成为后代幻想爱情小说的基本范式。李和平亦以《浅谈中人妖相恋神话的文化价值》(《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一文中从叙事角度、民俗文化等方面肯定了人妖相恋神话的文化价值,并指出其对后世神怪文学的影响。
(二)奇妙莫测的复活主题
复活主题是研究者关注的又一焦点。梁莉的《中的"死而复生"故事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文教资料》2005年第1期)对《搜神记》中"死而复生"的故事进行分类整理,指出这类故事的出现一方面受佛教"死而复生"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导致认识的局限性。作品反映了魏晋时期人们思想意识的觉醒和对个人价值的重视。
而熊慧玲在《之"怪"研究--死而复生》(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中对《搜神记》的复活主题进行了专门性研究,在论文中作者将"死而复生"故事分为六类,并分析了其出现的历史渊源、哲学基础及社会背景,最后提出"死而复生"故事具有文学、审美、民俗等多方面价值。
此外,罗欣也对《搜神记》的复活故事做出探讨,认为其与魏晋时期战乱频繁、政局动荡及道教繁荣的社会背景有关,多采用虚实掺半的叙事方式,叙事特点呈现出"由强调实录的传统目录学意义上的小说向重视想象与虚构的散文体叙事小说过渡的性质。"(罗欣《魏晋复活小说叙事研究--以为中心》,《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8期)
(三)耐人寻味的其他主题
还有一些学者论述了《搜神记》中的复仇主题、侠义主题等,如侯洁云的《复仇主题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阐释了儒家思想、佛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复仇意识之间的关系,叙述了《搜神记》中复仇主题的内涵和特点,并指出其具有多重叙事视角、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相结合、客观与主观杂糅的叙事特征。
二、宗教文化透视
关于《搜神记》宗教文化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间信仰、巫术文化及礼仪风俗等方面。
(一)朴实的民间信仰
《搜神记》以志怪小说的形式展示了魏晋时期盛行的思想观念和宗教信仰。马得禹的《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通过对魏晋时期思想文化进行探索,指出《搜神记》是儒学衰落、玄学兴起的产物,神仙及佛道二教思想普遍流行,当时人们的谈资主要是评论人物和谈鬼说怪。阳繁华在《浅论中的神仙观》(《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搜神记》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不同于世界三大宗教的世界,即神仙世界,认为其中记录的神仙道士故事反映了民众对理想世界的渴望,而神仙的等级之分正是社会门阀制度在神仙世界的反映。
此外,刘玲提出《搜神记》透露出儒家天人感应的思想,于众多鬼神故事中贯穿着"孝"、"德""仁"、"礼"等儒家学者的伦理观。(刘玲《试论中体现的儒家思想》,《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而罗玲云则意识到《搜神记》除了受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民间信仰的影响外,还颇受阴阳五行思想的熏陶。(罗玲云《中的阴阳五行思想》,《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二)神秘的巫术文化
马得禹的《与中国古代巫方文化》(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通过分析《搜神记》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认为《搜神记》以丰富的鬼魅神怪故事展现了两汉魏晋时期鬼神崇拜的文化现象,其中突出的是巫术与方术文化,包括红色崇拜、巫术灵物的运用、符篆谶纬等,从中反映出阴阳五行思想、天人感应思想以及儒家思想对干宝创作的影响,体现了东晋时期儒、释、道三家合流的趋势。
张瑞芳则在《研究--巫史文化与搜神记》(西藏民族学院硕士论文,2007年)中总结了巫文化在《搜神记》中的表现,指出巫文化为《搜神记》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巫文化思维拓展了小说家的想象空间,其相关内容在小说故事情节的展开及转折方面具有一定的关联作用。
而董高凌《中的巫术及其文学意义》(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将《搜神记》中的巫术故事分为有道具的巫术类故事和无道具的巫术类故事两类,总结得出《搜神记》中的巫师具有通神事鬼、占卜凶吉、医疗厌劾的功能,这些巫术故事构成层层推进的结构方式和富有开放性和趣味性的结局,增加了文章的审美娱乐性。
(三)古老的礼仪风俗
《搜神记》所记载的鬼神故事从侧面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社会礼仪风俗的面貌。李艳芬的《中的祈雨习俗研究》(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对《搜神记》中的祈雨习俗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祈雨巫师具有宗教色彩,经历了从政教合一的帝王巫师到专司祭祀的巫官的转变,神话人物、龙、山、树、石头都被作为祈雨的对象。作者还将祈雨方式分为交感巫术之相似律祈雨、天人感应行善祈雨、虐待神媒迫天祈雨等,并对祈雨祭仪的社会动因作了探讨。
张亚南在《 中的魏晋婚姻丧葬礼俗》(《兰州学刊》2010年第5期)中提出魏晋时期的婚姻特色主要表现在门第婚、财婚和民间开放的婚姻观念三大方面,而其记录的丧葬习俗深受魏晋时期提倡的"以孝治天下"观念的影响。此外,李婕《论对魏晋服饰风俗的政治文化阐释》(《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通过分析汉末魏晋时期服饰风俗的变化,指出干宝对其做出的政治文化阐释表面上是与传统服饰制度和流行于魏晋的"天人感应"说有关,实际上来源于当时文化思想领域存在的三大冲突,即玄学与儒学、汉族正统与北方少数民族以及男权思想和妇女解放的冲突。
三、艺术特色研究
近三十年来,《搜神记》鲜活独特的人物形象和瑰丽神奇的艺术价值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一)丰富鲜活的人物形象
侯兴祥在《女性形象研究》(宁夏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重点对情爱作品中的女人、女仙、女鬼及女怪形象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既是魏晋时期女性恣意追求美好爱情的投影,又暴露了男性阴暗丑恶的一面。在其他类型作品中女性往往具有智勇双全、惩恶扬善、舍生取义等美德,而从男性视野中关照的女性依然没有逃脱儒家礼教对女性的束缚。
李真的《中异类女子形象解读》(《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也持相似的观点,认为《搜神记》中系列女子形象一方面展现了女性美,另一方面典型塑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男性心理。
韦凤娟的《另类的"修炼"--六朝狐精故事与魏晋神仙道教》(《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对《搜神记》中的狐精予以关注,认为神仙道教对狐精的"人形化"起重要的推动作用,最终形成"人狐恋"这一文学母题。而丁秀霞在《简析中吉狐和学问狐形象》(《蒲松龄研究》2012年第4期)一文中以《搜神记》中吉狐、学问狐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不同"狐"的独特情怀,并指出"狐"具有无与伦比的审美意象,对后代文学中"狐"形象的塑造影响深远。
(二)瑰丽多彩的艺术价值
修晓春、姜庆仁的《论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莱阳农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认为《搜神记》具有文简义丰、情节曲折、巧用细节、趣味性浓等艺术特点。
篇3
1.1学位论文的学术性质和学术价值决定了学位论文管理和再利用的必要性
学位论文通常指博士或硕士研究生为了获取学位资格,向学校或其它学术机构提交的学术研究论文。它是学位申请者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科学研究的总结,是具有一定独创性的一次文献。论文的选题一般都是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所探讨的问题相对专一,对问题的阐述详细、系统且不乏新颖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的见解,在一定程度上涉及本专业的前沿领域和重要问题。因此,学位论文与普通科研论文相比,具有文献分析面广、数据与图表量大、理论分析充分且深刻、参考文献大等特点。基于以上原因,学位论文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是进行学术研究等工作必不可少的文献资源[1][2]。
根据档案法和有关规定,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制定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公布并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高等学校应当对纸质档案材料和电子档案材料同步归档。其中教学类文件材料的归档按原国家教委、国家档案局的《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的相关规定执行。在《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中,第十条为优秀的、典型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及评审意见。第十一条为研究生及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名册、学位论文及有关审批文件。因此,电子档案材料的归档是必须的。
1.2山西师范大学的快速发展要求学位论文管理和再利用的进一步完善
山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晋南师范专科学校,1964年升格为山西师范学院本科院校,1984年更名为山西师范大学,1999年山西省职业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并入,至今已经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
随着该校博士点的申请成功,该校已经具备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学位授予资格,未来还会迎来更好、更快的发展。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科的发展必然要求学位论文管理和再利用的进一步完善。
2.校图书馆学位论文的收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管理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校逸夫图书楼310室是博硕论文库,从中可以获取纸质版和电子版的硕士论文资料。其中电子版的硕士论文是从1994年至今的,并且大部分为Word格式。而历年的学士论文资料只能从各学院获得。
第二,学位论文的Word格式存放不仅占用内存空间大,并且安全性差。
第三,该校要求硕士毕业生在离校前必须将纸质版和电子版的学位论文直接提交给校研究生处存档。其中电子版的论文资料采用文件夹嵌套形式存放和管理,由于审核力度不够,因此提交的电子版论文在格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很多学生把封面、摘要、正文等分别存放在多个Word文档中,给电子论文的管理和电子论文的入库带来了很多不便。而学士论文的存放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第四,校图书馆自建资源中提供了一个VF开发的博硕论文摘要查询系统,但它只提供了简单的论文摘要查询功能,没有实现论文全文在线阅读、论文提交和论文下载等功能,这样的系统不利于学位论文的再利用。
第五,校图书馆数字化文献资源中提供CNKI系列数据库(清华同方),但是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没有山西师范大学的论文资料。
第六,硕博论文库设在逸夫图书楼,属于新教学楼,很多学生不了解情况,此阅览室参阅人员相对较少,因此,本校学位论文的再利用率非常低。
3.加强学位论文管理和再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3.1加强对学位论文管理的重视
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统一学位论文组织形式。在对原规范进行合理的完善和补充后,出台一份新的、细化的论文组织形式规范文件,并具体落实到各学院。毕业生在论文答辩完成后要提交一份格式正确的学位论文电子版,并且要求相关人员审核电子版格式正确后学生方可毕业离校。
第二,pdf格式的文件占用内存小且安全性好,排版成功后不易被修改。因此,校方应该要求各学院相关人员进行Word格式转pdf格式的技能学习。经过这样的严格要求,相信一两年之后的学位论文都将以pdf格式提交,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第三,对论文答辩为优的学士论文进行归档。
第四,一些技能性要求比较强的专业,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以开发软件系统作为论文的支撑,除提交电子版的学位论文外,还需同步将另外两份文档提交。一是将所开发软件系统打包后提交;其次为一份日志文档,将系统使用说明做简要介绍。
第五,图书馆采用一些措施加强宣传,积极提倡大家利用本校学位论文资源进行学术研究和论文撰写等工作。
第六,开发一个基于山西师范大学,功能完整的学位论文检索系统。
3.2基于山西师范大学的学位论文检索系统
3.2.1开发检索系统益处
首先,学校本科生在大三阶段要选择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和毕业论文题目进行学士论文的设计、开发和撰写,很多学生在选择导师和选择论文题目时存在很多疑惑。开发一个学位论文检索系统能够让他们很快查询和了解相关导师的研究方向,尽快锁定自己的论文方向。
其次,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需要和学院沟通选择自己的导师并开展科研工作,但是很多人对各导师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了解不足,所以检索系统的开发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最后,检索系统的开发让导师的指导作品和学生的学位论文公开化,论文的公开化是一种内在的激励机制,必然带来本校学位论文质量的显著提高。
因此,为了实现该校毕业论文,特别是硕士毕业论文的再利用,设计和开发一个基于山西师范大学,功能完备的学位论文检索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3.2.2检索系统功能
第一,功能完整。学位论文检索系统是一个集注册登录、论文提交、论文检索、论文统计、论文评价、后台管理为一体的系统,其中论文检索为核心模块。
第二,论文提交模块包括论文电子表单的提交和论文全文的上传。
第三,系统应该设有审核机制,相关人员可以直接进入后台对已经上交的论文信息进行审核。
第四,论文检索模块应具备初级检索和高级检索功能,并具备两种匹配方式即模糊匹配和精确匹配。
第五,学生登陆系统后可在线查看论文全文并免费提供全文下载功能。
第六,系统需收录山西师范大学1994年至今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2500余篇。
第七,论文表中的字段分为:基础检索字段、排序辅助字段、审核字段、上传字段、图书馆收录字段,其中论文编号是主键,学生学号是外键。基础检索字段还需包括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导师姓名、导师单位、学位级别(硕士或博士)、学位类别(全日制或教育硕士)、论文类型(应用型或基础型)、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学科专业备注、学位授予年度、中文题名、英文题名、中文副题名、英文副题名、中文关键词、英文关键词、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等。
3.2.3相关度检索排序算法
深入研究高校学位论文管理中学位论文检索算法。传统的基于查询项匹配的检索算法存在返回信息过多,且查全率、查准率不高,用户筛选不方便等问题[4]。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相关度检索排序算法,已应用于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检索系统。
采用非全文索引,即只对论文题名(caption)、关键词(keywords)、摘要(abstract)建立索引,然后用Lucene中文分词器对caption、keywords、abstract及用户输入的检索词进行分词处理。在分词处理的基础上实现检索和排序。
相关度检索排序算法[3][4][5],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选择学科门类。教育部公布的十二个学科门类分别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学科门类下设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由于用户一般会选择相同或者相近的专业进行查询,因此学科门类的选择和限制能够很好地解决“一词多义”问题。
第二步,采用“检索项+caption+keywords+abstract”组合查询技术,并去除重复项,得到检索结果集。论文的关键词一般为四到六个,能有效地表征论文的主题。但是由于用户提取关键词的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关键词不能很好地代表全文。本文提出“caption+keywords+abstract”组合能够更好地代表全文,能够很好地提高查全率。
第三步,计算相关度,并按照相关度的大小,对检索结果集重新排序。位置因子中caption优先级别为一,keywords优先级别为二,abstract优先级别为三。优先级别相同的论文则计算检索词的词频,词频越高排序越靠前。本原则能够很好地提高查准率。
新算法较原算法在查全率和查准率方面有较大改进,用于学位论文检索的效果明显,且实用性很强、易于工程实现,基本满足了高校学位论文检索的需求。随着各高校自主研潮的推进,开发和使用校本系统必将是一种趋势。
相信随着学校对学位论文管理的重视和学位论文检索系统的使用,该校学位论文的利用率会很快提高,并且一定会带来学位论文质量的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金春华.我国数字化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建设的现状与建议,省略.
[2]赵嘉朱.中国学位论文管理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4.
篇4
在亚洲,韩国的旅游管理学科发展较好,地位较高,国际影响力也较大。在韩国的学科体系中,学科被分为大系列、中系列、小系列和专业。据韩国国家教育统计服务中心的统计显示,从所在中系列来看,旅游学与管理学、经济学、广告·宣传学、金融·会计·财务学、贸易·流通学、经商教养学并列,均为“管理ㆍ经济”下设的小系列。从整个学科体系来看,旅游学与教育学、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计算机、建筑、医学、药学等是并列的,都是学科小系列。“旅游学”小系列下设124个专业,“经济学”小系列下设106个专业(1)。对比中韩两国的学科设置可以发现,韩国的“旅游学”实际上处于类似中国一级学科的地位。在韩国综合实力排名前20的大学中,庆熙大学、京畿大学、亚洲大学、培材大学设有旅游管理学科。其中,庆熙大学下设的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设置了酒店管理系、会展管理系、旅游管理系等8个系,涉及到国内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3个学科。培材大学设置了全球旅游酒店管理系、休闲服务管理系、休闲运动系;旅游管理硕士、博士学位专业下设旅游与节事管理、酒店与会展管理两个方向,并设置有休闲、服务与运动硕士、博士学位专业。
三、美国旅游管理学科设置概况
在美国,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休闲与公园管理、会议与节事管理,是差异较大的4个学科。大学一般会分别设置不同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相当于大陆的4个不同的研究生专业。
(1)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议与节事管理。这些学科一般设置在商学院/管理学院或其他学院下设的酒店与旅游管理系、会议与节事管理系等。前者如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CornellUniversitySchoolofHotelAdministration),开设培养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酒店管理硕士学位课程(专业硕士学位MasterofManagementinHospitality),以及以学术研究为导向的酒店管理理学硕士学位课程(MasterofScienceinHotelAdministration)和酒店管理哲学博士学位课程(DoctorofPhilosophyinHotelAdministration)。后者如普度大学健康与人类科学学院(CollegeofHealth&HumanSciences),下设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SchoolofHospitalityandTourismManagement),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提供酒店与旅游管理硕士学位课程(MasterofScience)和酒店与旅游管理博士学位课程(Ph.D.),均设有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两个领域。
(2)休闲与公园管理。与北美地区向来重视人类休闲、游憩、公园的研究有关,休闲与公园管理学科一般设置在农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社区发展学院等。例如,德州A&M大学的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CollegeofAgricultureandLifeSciences)下设游憩、公园与旅游科学系(Recreation,ParkandTourismSciences)。在硕士研究生层面,设置理学硕士课程(MasterofScience[M.S.],Recreation,ParkandTourismSciences,分“硕士论文”和“非硕士论文”两种);博士研究生层面,设置哲学博士课程(Ph.D.,Recreation,ParkandTourismSciences)。
四、英法旅游管理学科设置概况
在欧洲,旅游管理学科(研究生层面)发展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是英国和法国。
(1)英国旅游管理学科设置状况。在由英格兰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theHigherEducationFundingCouncilforEngland)、苏格兰资助委员会(theScottishFundingCouncil)、威尔士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theHigherEducationFundingCouncilforWales)和北爱尔兰就业与学习部(theDepartmentforEmploymentandLearning,NorthernIreland)联合开展的研究评估(TheResearchAssessmentExercise)中,商业与管理(BusinessandManagementStudies)学科门类(unitofassessment)下设13个一级学科,包括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公共部门管理、旅游与酒店管理等1。一般而言,旅游、休闲、酒店、会展是4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并开设相应的研究生专业。以英国旅游管理学科排名第一的SurreyUniversity为例。该大学在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开设航空管理、国际会展管理、国际酒店管理、国际旅游开发、国际旅游营销、酒店战略管理和国际旅游管理等多个硕士学位课程(均为理学硕士学位MasterofScience),开设酒店与旅游管理博士学位课程(哲学博士Ph.D.;分酒店、旅游、会展等多个方向)。
(2)法国旅游管理学科设置状况(1)。2015年,法国的旅游类学士、硕士学位,分别单独命名为“旅游学学士”“旅游学硕士”,不再是经济或管理学科下设的学位。目前,法国正在设立“旅游学博士”。
五、澳大利亚旅游管理学科设置状况
篇5
观光农业是一种新型旅游产业,在我国经过2O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观光农业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与观光农业规划的相关内容,分析我国观光农业的现状,来探讨我国的观光农业规划。
1 观光农业与观光农业规划
1.1 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主体、观光为目标、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型产业。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人们发现农业不仅具有生产,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独家的生活。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够回归自然,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观光农业就是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特色,给有课提供可以观赏、垂钓、烧烤、狩猎、采果、制作标本等各项服务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1.2 农业观光规划
农业观光规划要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维护与美化区域农业和农村自然景观风貌为前提,要选取合适的地点,具体设计合适而有特色的项目,从而建立起一系列的观光农业景区。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的内容基本上是参照旅游规划的内容而定的,并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身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开发方案,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有利于农业额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的保护。
2 对我国观光农业规划的探讨
2.1 发展我国观光农业的前提
回顾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明显不足,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肆意破坏。在开发观光农业时,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对自然资源大量浪费,忽略乡土文化的挖掘,破坏了原有的宝贵的农业自然资源、特色,甚至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和良性生态循环。由于资源的过度消耗,在旅游开发同时,如何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旅游区建设的首要问题, 以持续发展为前提已成为世界观光农业发展的主流。根据我国观光农业的现状,现阶段我国观光农业在规划上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护环境保护,以形成生态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我国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保护和营造好的生态环境是其成功的根本保障。
2.2 发展我国观光农业的条件
2.2.1 旅游资源 观光农业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观光农业区所在地区的综合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其开发类型和方向。一般而言,所有农业景观资源和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活动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进行观光旅游农业开发的地区,要根据其自身农业景观资源的构成及所辐射的旅游区域的旅游需求来综合考虑,从而进一步发展其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和农业景观资源作为该地区观光农业开发的主要旅游资源。
2.2.2 区位交通条件 对于观光农业这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而言,它所依托的是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这种非稀缺的资源,因此,它所提供的服务所辐射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决定我们在选择观光农业开发区域时要考虑其与周边市区的距离,尽量选在距离市区车程不远的城市近效区以及交通条件良好的地区。只有这样,观光农业才能够吸引足够的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并且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观光、休闲以及娱乐。
2.3 发展我国观光农业的规划设计
针对目前观光农业规划理论方法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需要对观光农业规划理论方法进行科学的研究。
在上图所设计的农业观光规划中,我们可以以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核心、以景观生态学相关原理和物质循环经济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复合生态系统分析和观光农业规划程序,并采用复合系统纵横向分析法、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法、社会经济资料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等来进行复合生态系统分析,同时,采用生态农业景观空间格局设计和生产农业产业网络模式设计来进行观光农业规划。
科学的、客观的生态农业规划与设计方案是低效益的传统农业向高效益的生态农业转化的关键,我们应在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把社会、经济与自然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峰.观光农业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1999,(12).
[2] 帅文波.区域生态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以山东省胶南市为例[D].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06).
篇6
3.提升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若干思考
4.全日制农业硕士课程建设问题与思考
5.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提高措施
6.农业推广全日制专业硕士就业意向分析
7.非全日制农业硕士开题报告质量影响因子分析
8.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现状评价研究
9.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
10.南疆地区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探讨——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11.非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
12.专业学位农业硕士实践能力校企联合培养运行机制探索——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13.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机制的探索
14.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15.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评估体系研究
16.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初探
17.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路径识别
18.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全日制养殖领域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的探讨
19.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实践培养环节设计的探析——以吉林大学为例
20.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1.对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些思考
22.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农业信息管理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3.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4.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析
25.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及其重要程度研究
26.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课程资源开发策略探讨
27.在职攻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实证研究
28.关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标准的思考
29.提高农业推广在职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
30.农林院校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的研究——基于人才培养方案满意度调研
31.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讨——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32.全日制农业推广(养殖)专业硕士特色培养创新模式的探讨
33.加快发展福建省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途径探讨
34.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位标准探索
35.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招生现状分析
36.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37.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现状分析
38.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索
39.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探析
40.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
41.农业推广硕士培养问题的调查及分析
42.对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有关问题的探讨
43.农业机械导航技术发展分析
44.案例教学在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45.提高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46.农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与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
47.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为例
48.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和思考——以渔业领域远洋渔业方向为例
49.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情况调查及建议
50.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工作的调查及分析
51.农业推广硕士与农学硕士教育比较研究
52.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研究
53.农业经营制度:制度底线、性质辨识与创新空间——基于“农村家庭经营制度研讨会”的思考
54.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55.中国省域农业碳减排潜力及其空间关联特征——基于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Durbin模型
56.论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和应对
57.有机农业生产效率的三阶段DEA分析——以陕西洋县为例
58.西安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关系研究
59.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北京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研究
60.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及结构演变研究
61.农业生产者农药施用行为选择与农产品安全
62.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与碳排放绩效——来自中国农业的证据
63.农业用水效率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农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64.农业贷款、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来自2004~2009年中国地级单位的证据
65.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的深层根源——基于福利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66.中国循环农业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67.中国省级区域农业碳排放公平性研究
68.农业劳动生产率区域差异与农业用能强度收敛性
69.中国“四化”协调发展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
70.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测算、时空比较及脱钩效应
71.中国农业碳排放分布动态与趋势演进——基于31个省(市、区)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
72.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73.农业机械自动导航技术研究进展
74.中国农业生产净碳效应分异研究
75.美国和日本农业规模化经营进程分析及启示
76.农业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度测算
77.多元化、政府补贴与农业企业绩效——基于A股农业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
78.农业技术扩散动力及渠道运行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以河南省小麦种植区为例
79.农民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价值感知及其影响因素
80.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碳排放的动态演进与门槛特征
81.后现代农业视角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测评
82.都市农业景观破碎化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西安市为例
83.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84.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
85.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86.结构变迁、要素相对价格及农户行为——农业补贴的理论模型与微观经验证据
87.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农业治理转型——基于皖南平镇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分析
88.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
89.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三峡库区忠县为例
90.中国生态农业绩效评价与区域差异
91.长江流域农业用水效率研究:基于超效率DEA和Tobit模型
92.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规模演化的国际经验分析
93.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以江苏兴化垛田为例
94.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演进、个案解析与现实选择
95.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现代农业视角
96.关于推进农业保险创新发展的理性思考
97.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方法与实证——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析
98.我国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差异
99.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100.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研究
101.农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102.中国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程度、成因与影响——基于历史宏观截面数据的验证
103.江苏省农业旅游发展演化研究
104.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105.人为源因素对农业清洁生产的影响及政策分析
106.农业遥感研究与应用进展
107.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研究展望
108.三峡环库多业共生耦合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初构
109.大数据推动农业现代化应用研究
110.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创新的探讨
111.入世以来我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112.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11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
114.中非农业合作的困境、地位和出路
115.如何发挥农业补贴促进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靶向作用——基于江苏、广西、湖北、黑龙江的调查数据
116.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研究
117.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空间收敛与分异——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与空间计量的实证分析
118.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
119.环境约束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
120.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121.山东省农业生产效率评价研究
122.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
篇7
Resource and Effect of Medical Fungi Phellinus pini(Fr.) Quél. in Shanxi Province
DU Li-mei 1 HAN Rui 1 AN Tai-cheng 1 * SHANG Xiao-fang 1 WANG Jun-sheng 2
(1 Shanxi Province Sericulture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Yuncheng Shanxi 044000; 2 Pinglu Fruit Industry Bureau)
Abstrac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 of Phellinus pini(Fr.) Quél. were discussed.Related study and record was introduced,so as to promote the utilization of Phellinus pini(Fr.) Quél.
Key words Phellinus pini(Fr.) Quél.;resource;effect;pharmacological action;Shanxi Province
松木层孔菌,别名松针层孔菌、松针灵芝、黄芝、松黄灵芝、松白腐菌等。松木层孔菌隶属于担子菌门,伞菌纲,锈革孔菌目,锈革孔菌科,木层孔菌属[1-2]。有的分类松木层孔菌隶属于担子菌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刺革菌科,木层孔菌属的一种真菌[3-5]。木层孔菌属全世界有250多个种,在我国发现的有62个种[6-7]。研究表明,松木层孔菌是抑制肿瘤、治疗癌症的一剂良药,是目前世界上对肿瘤抑制效果最好的药用真菌之一。子实体含齿孔酸等活性物质,是所有真菌中治癌效果最好的品种之一。松木层孔菌集中产地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原始森林地区。山西省较集中产于有野生灵芝分布的中条山林区、太岳山林区,另外其他林区亦有一定数量。笔者最近10余年每年在中条山腹地海拔1 200 m深山搜集到松木层孔菌子实体。经过调查分析,山西省低海拔林区亦有所生长,多个盆地老树上也曾出现过。该物种具有很好的功效,为稀有药材,开发力度有待加强。松木层孔菌主要功效是抗癌、增强免疫力、降低血糖等[8]。
1 形态特征和山西省地理分布情况
1.1 形态学特征
子实体多年生,菌盖木质,呈马蹄形、扁平或贝壳形,一般在7 cm×24 cm左右,有的甚至能够达到23 cm×40 cm,厚2.5~18.5 cm或更大。盖面一开始会有红褐色的胶状皮壳,逐渐角质化呈灰色至黑色,棱带宽,边缘稍钝初期近白色,后渐变黄色至赤粟色,下侧无子实层。菌肉的颜色为近白色至淡黄褐色,木栓质至木质,有环纹。厚度比菌盖小,一般在0.5~2.0 cm,味苦。菌管多层,每层厚3~5 mm,淡黄色,管口白色至乳白色。孢子卵圆形或椭圆形,无色。在松、云杉、冷杉、铁杉及落叶松等针叶树的树干或朽木上生长,偶尔也生于阔叶树的枯腐木上。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野生松针层孔菌对针叶林的危害大,已经由侵染原始林转变为侵染人工林[9]。
1.2 山西省地理分布林区概况
1.2.1 中条山林区。包括中条山脉东西两侧的阳城、沁水大部和垣曲等地区。总面积612 645 hm2,共有林场14个。林地占总面积的40.3%,森林覆盖率32.0%。中条山历山地区地处亚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植物资源丰富,是山西省暖温带动植物的天然繁殖园。该区是山西省野生灵芝的主产区,灵芝科灵芝属的品种现已发现有4种以上,刺革菌科木层孔菌属药用真菌主要有松木层孔菌和桑黄两大类型。当地老百姓常把灵芝科的灵芝品种和刺革菌科的松木层孔菌都称作“野生灵芝”。
1.2.2 太岳山林区。包括沁源县及其周围平遥、介休、灵石、霍州等地区。林区的总面积为360 263 hm2,包括20个林场。林地占总面积的48.6%,森林覆盖率35.5%,是山西省森林覆盖率最大的林区,太岳山主峰五龙壑(在霍州东北)海拔2 551 m。该林区森林郁闭度偏小,疏林地占1/4。
1.2.3 其他林区资源状况。山西全省共有国有林管理局,即区划林区,除上述2个主产林区外,药用真菌松木层孔菌在其余6个林区均有零星分布。资源在各林区排列顺序是:中条山>太岳山>吕梁山>太行山>关帝山>管涔山>五台山>黑茶山。
2 松木层孔菌功效与作用
2.1 化学成分
从木层孔菌属真菌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甾醇、萜类、多糖和脂肪酸等[8,10]。该种主要活性成分是多糖类,其中多糖可以和蛋白质形成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物质。深层发酵液能提取有多种胞外多糖。甾醇类、黄酮类有麦角甾醇单体、黄酮和二氢黄酮衍生物;有多种三萜类化合物、酶类、吡喃酮色素、生物碱还有神经酰胺类物质。
2.2 功能
松木层孔菌对于多种癌症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有明显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力功能。具体作用如下:有效抑制癌细胞,防止复发转移;提高免疫力;恢复血小板和血细胞、红细胞的正常;迅速降低转氨酶;产生肿瘤坏死因子;增强放化疗效和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镇痛作用减少并发症及耐药性,可作为肿瘤化疗中的治疗药、保肝药、免疫制剂来使用。
2.3 药理作用
一是抗肿瘤作用。国内外学者相继做了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层孔菌具有抗癌功能。二是免疫调节作用。主要是刺激免疫细胞的增殖,增强细胞因子的表达,刺激机体产生大量的抗体。三是治疗肝炎作用。张万国等认为针层孔菌能明显减少肝细胞变坏和坏死,维护肝组织正常结构,促进肝功能恢复。四是抗炎作用。层孔菌能抑制小鼠耳肿胀,有抗炎作用,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五是降血糖作用。试验胞外多糖能使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有报道称,目前菌类降血糖作用效果最好的是从鲍氏针层孔菌深层发酵菌丝体中提取的胞外粗多糖。六是抗氧化作用。子实体乙醇或乙酸乙酯提取物,能表现出显著的抗氧化活性[10-11]。
2.4 鉴别方法及用法用量
底面菌孔越密的松木层孔菌子实体品质越好,此外,味道越重、比重较大的品质较好。松针层孔菌15~30 g/d。水煎服,3个月为1个疗程,癌症患者应长期服用。中老年人的保健佳品,每天2~3 g泡茶喝。
3 松针层孔菌的研究进展
3.1 相关研究
自1968年日本首先报道裂蹄针层孔菌(桑黄)具有96.7%的抗肿瘤活性后,各国开始重视对裂蹄木层孔菌、针层孔菌等的研究。王稳航等[12]认为松木层孔菌3种多糖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小鼠血清、心、肝、脑、脾中SOD、GSH―PX活力,降低了MDA生成量,而对TOAC值影响较小;同时,3种多糖均显著提高了小鼠体内血清NO生成量。
在我国作为珍贵的中药材,对松木层孔菌的研究,目前与同属的桑黄相比很少。由中国知网(全国最大的数字图书馆)学术百科可知,毕业论文有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松木层孔菌发酵工艺优化及其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层孔菌发酵菌粉的新药材研制及其活性成分Hispolon的抗肿瘤分子机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碱提松木层孔菌菌丝体多糖的结构及活性研究》。刊物有《中国医药杂志》2013年08期《松木层孔菌(Phellinus Pini)胞外多糖结构解析》;《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1期《松木层孔菌母种培养基的筛选》;《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17期(5)《基于核苷酸序列及RNA二级结构基础的针层孔菌属(Phellinus)复合种分类学研究》;《中草药》2007年02期《刺革菌科4种药用真菌的ITS区序列分析》;《中国现代应用医学》2010年08期《松木层孔菌胞外多糖的组成分析及免疫学特征研究》;《食药用菌》2013年02期《松木层孔菌多糖的微波提取和体外活性研究》;《分子科学学报》2012年02期《松木层孔菌多糖PED的结构及活性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年第11期《松木层孔菌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年第08期《松木层孔菌对正常小鼠体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中成药》2005年12期《层孔菌属真菌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国外医药(植物药分类)》2004年03期《木层孔菌真菌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等。以上论文和文章均为报道近10年内研究松木层孔菌的研究工艺。
3.2 相关记载
针层孔菌属药用真菌主要集中在针层孔菌、裂蹄真层孔菌和鲍氏针层孔菌等,它们很早就被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药典中。《野生灵芝点燃生命之光》一书中介绍介绍北京肿瘤医院用平盖灵芝40 g、无柄赤芝20 g、松针层孔菌40 g进行配伍,对多例患有癌症的患者进行试验,在临床观察的过程中均无毒副作用发生。《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提到松针层孔菌具有优良的抗癌功效。另外《肿瘤与野生真菌》一文报道,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菌物学会名誉理事长魏江春院士在2009年杭州市开会时讲到,俄罗斯居民平时就是用松木层孔菌来治疗肿瘤的。《扶正祛邪野生桑黄层孔菌》一书中也对其有记载,边同华教授(著名中医专家)治疗肿瘤多年来形成三大特色,即用纯中药无毒无副作用治疗肿瘤;形成自己独特的秘方;放开引进其他疗效好的药品;这些说法都围绕的是灵芝、桑黄、松针层孔菌真菌药物。
4 参考文献
[1] 张小青,戴玉成.中国真菌志(第29卷,锈革孔菌科)[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5.
[2] 刘波.中国药用真菌[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
[3] 陈康林,卯晓岚,苏明达.中国抗肿瘤大型药用真菌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4]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 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第一卷)[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32.
[6] 卯晓岚.中国药用菌物概述[C]//首届药用真菌产业发展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47-50.
[7] 戴玉成.中国多孔菌名录[J].菌物学报,2009,28(3):315-327.
[8] 陶美华,章卫民,钟韩,等.针层孔菌属(Phellinus)中药用真菌的研究概述[J].食用菌学报,2005,12(4):65-72.
[9] 戴玉成.中国林木病原腐朽菌图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篇8
农业经济学是以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社会学科。虽然古代中国和欧洲都出现过一些农业经济思想,但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则是伴随着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形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演变,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在不断调整,与此同时,农业经济学科的培养目标也在发生相应变化。早期农业经济学主要关注农业生产状况、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的区位配置等问题,从20世纪早期开始,农业经济学开始关注农场经营管理如农场主如何调整生产方式以获得最大利润问题,这个阶段农业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大量优秀的、懂得农场经营管理的农场主。在经济起飞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承担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产业工人提供便宜的食物,而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转变到以农业政策为核心,即研究政府如何制定政策抑制食物价格上涨,通过榨取农业资本以促进非农产业扩张(于晓华、郭佩,2015)。在“食物问题”解决之后,农业又面临城乡收入扩大的“贫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农业经济学科培养出大量农业政策研究人才。进一步,当城市化、工业化结束之后,如何减少农业政策对市场扭曲,同时调整农业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环境生态、文化传承、教育等功能成为政府面临的新问题,即“农业调整问题”(Yu and Zhao,2009)。在这一阶段,市场对农业政策研究人才的需求下降,但涉农企业对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农业经济学科的培养目标开始向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倾斜(周应恒、卢凌霄,2009)。
当前中国正处在通过各种政策补贴解决农民收入过低的“贫困问题”阶段,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未来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会持续下降;随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农村贫困问题逐步解决,如何调整农业生产功能,缓解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减少政府财政支农负担必将成为农业经济学科新的研究重点。研究对象和重点的改变要求学科的培养方案进行相应调整,否则必然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而趋于萎缩。当前中国的农经学科正面临关键的历史转折点,而欧洲的农业已经进入最后的产业调整阶段,农经学科也经历了大量的调整重组过程,通过研究他们农经学科的培养,有助于帮助我们设定农经学科的改革方向,缓解学科发展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提高学生的就业情况。有鉴于此,本文首先总结当前我国农经学科的特点与挑战,之后以德国几所开设农经学科点的大学为例,简要介绍德国农经学科专业与课程设置以及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方案,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农经学科改革提供借鉴。
一、当前我国农经学科培养模式与挑战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农业经济学学科培养模式依然以为政府相关部分以及高校等科研机构输送政策分析执行人才为目标,培养内容与方法也注重宏观政策问题、忽视具体农业经营、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农业信息化等市场亟需人才,е屡嘌出来的学生往往熟悉体制和政策等宏观问题,但管理实务和操作技能极为缺乏(毛迎春、黄祖辉,2006)。相应的,科研工作者也大多关注劳动力、土地制度、粮食安全等宏观问题,而对农场经营、农产品营销、食品消费等具体现实问题不太关心(冯开文等,2014)。
受培养模式的限制,当前我国农经学科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萎缩,市场对以擅长农业政策分析的农业经济学毕业生需求不断下滑,相关专业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由此导致农经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下降(于晓华、郭佩,2015)。其次,传统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正不断被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等显学挤压(张露等,2016),而这些学科拥有更完善的培养模式和更广的就业市场,农经学科缺乏特色,丧失竞争力。
二、市场导向的专业与课程设置
德国是一个高度市场化工业化的国家,农业GDP占GDP总量不足1%(国家统计局,2016)。由于农业在经济中比重太小,传统以政策研究为中心的学科设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相关大学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例如,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对奶制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基尔大学据此设置了牛奶生产专业,开设奶制品生产、销售以及产业链管理等相关课程;欧洲居民对养马以及赛马运动尤为热衷,针对这一需求,哥廷根大学在农学院下面设置了马学,除了教授马匹饲养之外,还开设赛马运动以及体育经济等相关课程。此外,狭义农业虽然不断萎缩,但与之相关的食品加工、销售、餐饮产业、农业资源管理、棉纺木材加工利用等生物经济产业则蓬勃发展。部分大学针对这些新兴产业开设了食品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生物经济等新兴专业与课程。
从课程设置角度来看,德国农业学科课程设置安排非常广泛,不仅有农业经济、国民经济、食品经济等专业课程,还需要了解企业管理、社会学、法律等相关课程。由于德国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各种课程。
三、德国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
德国授予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学校较少,最为知名的是以农业科学为主的霍恩海姆大学(Universit?]t Hohenheim),接下来我们以该大学的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为例来了解德国的情况。霍恩海姆大学的农业经济学硕士(agricultural economics)是全英文授课的硕士项目,学习时间4个学期,合格之后授予理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Science)。该项目分成两个阶段,第一年主要是必修课程(compulsory modules)与半选修课程(semi-elective module)的学习,第二年主要是研究方向选修课程(elective modules)与论文写作。必修课程包括农业与食品政策(Agricultural and Food Policy)、应用计量经济学(Applied Econometrics)、环境与资源经济学(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农场系统建模(Farm System Modeling)、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等五门课程;另外,学生还可以从农业发展(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国际农业贸易(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Trade)、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等半选修课程里面选择一些课程。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还要求参与上机操作、小组讨论、学术研讨会以及案例分析等训练。第二个学年学生依然要从一系列课程中选修10门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农业经济学教育,并保证学生能够获得与意向工作相关的训练。硕士导师会对学生的选课和研究方向提供建议。根据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第二学年还必须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
该硕士项目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视角、跨学科分析复杂系统、交流、谈判、促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就业领域包括政府部门、NGO、国际组织、以及私人企业,具体目标职位包括农业产业的上下游、食品产业链管理、政府和非政府涉农部门、国家与国际涉农组织、研究与教学机构。
四、德国农业经济学博士的培养方案
德国能够授予农业经济学博士的学校较少,一共只有十几个,2005年德国开设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几所大学联合成立了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项目(Doctoral Certificate Program in Agricultural Economics,以下简称PAE项目),联合为农业与食品经济学的博士生提供培训。这个项目通过大学联合开设课程,制定统一的学位要求,组织对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系统学习来提高农经专业博士生的教育质量与效率。此后相关学校陆续加入该项目,截至2016年,一共有柏林洪堡大学、波恩大学、哥廷根大学等13所大学和研究所参与该项目,基本涵盖德国境内以奥地利所有能够授于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接下来我们将以PAE项目为代表介绍德国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培养方案。
PAE项目的博士培养要求至少修满30个学分,每个学分相当于30个小时的学习。具体学分主要通过三个模块构成:理论方法模块18个学分(Methodological-theoretical modules),软技术模块6个学分(Soft skills),学术研讨会模块6个学分(Colloquia)。其中理论方法模块又包括理论(Theory)、实证(Empirics)、专业课程(Focus topics)三个部分,理论与实证至少需要各自修满6个学分。具体每个模块课程的选择由博士生与自己导师商量决定。课程的开设由各大学相关专业教授自行组织,通过统一的选课网站向所有13所大学和研究所农经博士生开放,学生注册登记之后会收到授课老师的邮件通知具体上课时间和地点。由于课程由不同大学开设,所以上课地点分布在13所大学,这给全德国农经专业博士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具体课程的设置根据教授的情况会有所变化,以2016年为例,当前一共开设有家庭行为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经济数学等9门理论课程,农业与食品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生产率与生产效率分析、高级计量经济学等15门实证课程,农业部分技术与创新、高级供应链管理、农业与资源经济学中的建模模型等6门专业课程。软技术模块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学术论文写作等相关课程。学术研讨会模块则取决于不同学校,以哥廷根大学为例,农业经济学博士毕业要求至少参加18次学术研讨会,并做3次学术报告。每次学术研讨会都要提供一份证明,由导师签字;学术报告则需要事先向学院提出申请,由学院安排时间地点并公告,届时需要邀请导师之外的其他教授做正式点评。修满30个学分之后方能申请进行博士答辩,答辩论文需首先提交学院,自己负责联系包括导师在内的3个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会首先由交给三个评审委员评审,评审委员写好意见之后交给学院密封,答辩前一周告知申请博士生,要求按照意见做好答辩准备,答辩时三个委员会以提交的评审意见为基础提出问题,要求博士生现场辩解。整个答辩持续1个半小时左右。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开闭门会议讨论答辩结果并给出等级,当前的等级包括五个:完美(0分),非常优秀(1―1.5分),优秀(1.6―2.5分),及格(2.6―4分),不及格(4.1―5分)。
五、总结
伴随着城市化和工I化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农业经济学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德国农业经济学学科课程与专业设置以及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我国的农经学科改革提供参考。
德国经验表明,食品经济、生物经济、农村可持续发展等必将成为农业经济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农经学科的人才培养也应该适应市场需求,培养涉农企业经营管理、食品市场营销、产业链管理等相关的领域人才。
参考文献:
[1]Yu,X. and Zhao,G.:Chines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30 years:a literature review,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2009,4(4):633-648.
[2]冯开文,原正军,王任,李军.改革以来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中国农村经济》刊文视角的回瞰[J].中国农村经济,2014,(12):77-89.
[3]毛迎春,黄祖辉.中国农业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与趋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4-16.
[4]于晓华,郭沛.农业经济学科危机及未来发展之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5,(8):89-96.
[5]张露,张越,张俊飚,童庆蒙.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展:历史与前沿[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1-38.
篇9
一、学术背景
20世纪80年代,王建革在山东莱阳农学院学习农学。当时的莱阳农学院农学学科分化并不明显,农学本科生需要学习土壤肥料学、作物学和育种学等学科知识,这段学习经历为王建革日后从事农业史和环境史研究奠定了宝贵的学术基石。综合而严格的农学学习,使他更为直观且深刻地观察、理解了生物与无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与促进,技术作为中间媒介在人与自然关系互动中的作用,以及贯穿其中的能量与物质流动,这些对于解读农业典籍、思考以农立国的中国传统社会,是极其有益的。在《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一书完稿时,王建革回忆说:“时光一去二十多年,非常幸运,以前所学的,特别是所受到的农学训练,几乎都用上了。我深深地知道,这种幸运不是人人都有的。”①后来他到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今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前身,简称“农遗室”)攻读农史研究生。20世纪90年代农遗室的学风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要求学问必须面对现实,即把古农学的知识与农业生产现实相对应;二是重视田野调查。当时人类学尚未兴起,农遗室的学生已比其他史W和社会科学的研究生更注重田野工作。当时农遗室许多著名的农史专家,除了李长年和郭文韬等导师外,缪启愉、王达、宋堪庆等几位先生也给当时攻读研究生的曹树基、萧正洪和王建革等人上过课。缪启愉先生擅长立足农业现实,依据乡村习惯与地方知识体系进行考证,他在研究《齐民要术》时就借用了20世纪50年代大量可见的传统农业技术,用于解读中国古代技术。王达先生对《补农书》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亦是将学术研究与实证考察紧密结合的实践。如今,近九十岁高龄的王达老师对曾与陈恒力先生深入桐乡农村进行农业调查的情形仍然记忆犹新。在农遗室,王建革先后师从章楷、郭文韬两位先生。在硕士研究生阶段,他以“山东植棉史”为题进行硕士论文研究,对20世纪50年代以后华北的农业生产开始有了系统的了解。攻读博士期间,他的论文研究方向是人口压力与农业的问题,其中涉及生态史的一些基本问题。在这个阶段,闻大中先生利用《补农书》对古代江南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将中国17世纪江南高效循环的生态农业介绍给国际生态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也给王建革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示。受闻大中和郭文韬两位老师的鼓励,王建革尝试从生态史角度着手展开研究,将生态系统理论引入传统时代社会,尝试探索生态―社会史的研究路径。但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在当时国内学术界尚无先例可循,国外的生态史学术专著也未大量引入国内,探索之路困难重重。
1992―1995年在南京农业大学读博士期间,王建革发表了论文《小农与环境――以生态系统的观点透视传统农业生产的历史过程》,这是国内较早的生态史论文。他在文中提出了小农生产的生态性和社会性,因而在物质循环流和产品循环流的水平上,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系统地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历史实际,探讨了小农在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系统之间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历史过程,进一步揭示了我国传统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生态学背景。此后,王建革对于人口、资源、农业与社会发展的讨论逐渐深入且细化。农业生产涉及自然与人文多方面要素,这对研究者提出了较高的综合知识背景要求。为此,王建革奔波于国内各大图书馆,查阅分散在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20世纪60―80年代,国际学界的人类生态学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王建革在北京图书馆读到了人类生态学著作,并从中汲取了大量的学术营养,为他在生态史中的一系列学术探讨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华北与内蒙:生态―社会史领域的探索
1996年,王建革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做博士后工作,也迈出了生态―社会史具体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在这期间,他开始探索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阐述我国历史上社会制度、人口压力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的联系,并发表了《人口、生态与我国刀耕火种区的演变》《资源限制与发展停滞:传统社会的生态学分析》《人口、制度与乡村生态环境的变迁》《人口、生态与地租制度》等论文。在思考人文与生态关系的同时,王建革也开始着力分析影响生态系统的核心自然因素,如关于土壤肥力的探讨等甚是精彩,这些探索为他的博士后研究“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奠定了基础。1999―2006年间,王建革默默无闻地在学界做一位这样的学者:严密地梳理“满铁资料”以及民国调查、笔记小说等文献资料,又致力于田野考察,围绕生态与社会展开严谨的论证,发表了关于华北和内蒙的三十余篇论文。此后,《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和《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两本专著的出版则是水到渠成。
方万鹏在书评中写道,王建革在“在地域社会的研究中贯穿生态史学的方法……该书的研究视角不存在学术标签的迹象,而是真正践行了生态史学的理论”①。全书围绕生态环境与乡村社会的主题,探讨了传统社会末期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的广大地区的生态环境及其对应的社会特征,这是王建革将生态学理论与思路融入到历史学、农业史研究的具体实践,其研究成果展现了人与环境的历史,既是物质作用的过程,也是心灵、思想和人类整体社会关系对外界反映的历史。全书从影响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自然因素开始论述,然后逐个讲述诸要素状态,继而分析生态系统的运行与调控,可见其清晰的生态系统理念与研究逻辑。首先,不同的水环境产生不同的政治与社会效应。鉴于干旱对华北平原农业的重大影响,一方面,对水的治理衍生出灌溉与社会的问题,从而决定了水利的自然形态与社会组织形态;另一方面,水环境影响着沿河地区的土壤肥力或沙化进程,来自人类社会的农业变迁也影响着土壤的肥力。水土环境是自然体系中最核心的基础要素,也是该著展开论述的基础。其次,王建革论述了生态系统中的诸要素状态,作物、家畜、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主体。农作物是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因此耕作技术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并且固化到人们的生活周期中。畜牧业供给人口的能力弱于种植业,且由于取食关系,一个地区所负载的人和动物的数量相对稳定,当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牲畜必然减少,因此在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畜牧业呈现萎缩趋势。最后,该著进一步分析了生态系统在以上要素基础上的运行情况。各要素以取食关系建立联系,保证物质与能量流在系统中往复循环,但人口过度增长,在排斥家畜畜养的同时,也影响了农作物的种植,从而影响了传统社会末期人们的饮食与营养水平,“三料危机”的出现也警示了生态系统的失衡。而灾害是生态系统运行中的重大波动,由此衍生的社会应灾机制、聚居方式都与生态文化有关,面对生态压力,人们也形成了不同的关于人与环境的信仰理念。在该著中,王建革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近代农业生态系统,重新审视了传统经济史中关于租佃的一些认识,弥补了此前学者们对近代华北生态关注的不足,也诠释了环境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对历史学发展的卓越贡献。
《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出版之后受到了学界的高度评价,邹逸麟先生说:“华北平原是我国传统社会的主要农业基地,也是灾害频发、社会矛盾较尖锐的地区之一。考察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乡村的生态和社会变动,剖析其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对了解当今华北平原的农业与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作者在满铁资料为主的乡村调查资料基础上,收集大量方志材料,进行实地考察,历时十年,写下了这部专著,使华北平原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农业技术、生态环境以及乡村社会诸方面的研究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②葛剑雄先生也高度评价了王建革的学术研究:“王建革教授是农学博士,在农业开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有扎实的基础,又在历史地理、社会史等方面做了较深入的研究,所以该书既有科学原理的探索,又充分运用了文献研究、社会调查的成果,资料丰富、观察细致、论证合理,是一项沟通文理的综合性研究,在近年来同类成果中居领先地位。”③
围绕着蒙古草原的生态问题,王建革于2006年出版了《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一书。他研究蒙古的机缘来自对华北社会的研究,在查阅“满铁”资料时,王建革看到了大量关于对内蒙古地区丰富且详实的调查资料,这批资料对当时的人口数量、牲畜头数、牲畜结构和游牧规律、放牧特点等均有详细的调查,是进行生态史研究的珍贵资料。草原、游牧、农业是蒙古社会传统的三大支柱,草原上的人、牲畜与作物的关系构成了农牧业生态问题,所以,王建革以“满铁”和其他日占时期的资料为核心,辅以旧方志和笔记小说、20世纪50年代的档案资料,运用生态人类学和历史学方法,由草原生态和游牧生态的内容进入话题,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游牧生态与蒙古社会的关系,论述了畜群与蒙古社会的关系,以及蒙古游牧社会在汉农业渗透后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的研究逻辑与《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一书建构在相同体系下,比较而言,前者关注的生态要素略为简单,但生态系统的层次清晰明了。自然系统中物质与能量流在草原植被―畜群―人之间往复循环,这是蒙古社会生态运行的基础。蒙古社会中人的经济与社会地位甚至阶级关系均不同程度地受畜群的影响。而在文化层面上,农耕技术渗透的过程是蒙古社会流动性降低的过程,此后,社会结构、文化、制度等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均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变迁的基础上,因此,结合生态系统的变迁来阐释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互动就更有说服力。研究蒙古社会时,王建革多次到蒙古草原开展田野调查,其著作鲜明的“文理结合”“注重实证研究”“对满铁资料的谨慎和灵活使用”①特征多被学者们赞誉。
三、以水文生态为基础的江南生态环境层次研究
告别了蒙古与华北,王建革将目光投向了江南。不同的地理特征造就了不同的社会形态,水是江南社会的灵魂,理解江南的关键也在于对水的理解和把握。王建革汲取了历史地理学前辈关于水文研究的精华,并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融会贯通地开始尝试探索各层次生态系统的历史,并通过《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和《江南环境史研究》两本著作揭示了生态系统的层次。《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是以吴淞江下游地区为中心区域的研究,其揭示的层次基本在水文、土壤、农业与社会诸方面,而《江南环境史研究》则是以吴江和杭嘉湖为中心地区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这个层次。
《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从气候、水、土等自然环境基础要素写起,然后到技术、社会组织、结构层面,最后到制度、文化层面展开分析。全书共有九章。第一部分关注基础的水文环境,根据水文生态原理重新解读了古人关于三江水文生态的一些理论;考证了太湖东部没有三江,只有逐步形成的吴淞江,以及周边的塘浦河网对吴淞江上游河道的形成也产生影响。在江南水乡,水环境变化往往会引起乡村社会体制和农田景观的相应变化,故该著在第二部分分析了大圩时期的河道水环境、乡村社会体制及农田景观变化。“水环境与圩田的改制,实是江南许多制度变化的重要原因”②,家、乡村共同体、豪强对水环境的不同认知影响了他们的治水实践。李明慧在评论《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对目前环境史研究的启示时也看到了这一点,说:“……如地方百姓与官府、地方与中央之间在治河方面的矛盾。结合这些社会内部的矛盾来考察或许会使生态环境史研究更为丰富。”③在水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农田景观随之改变,继而导致唐宋转型期的诗歌呈现出小区域化、微妙化、多面化等特征。在第三部分,该著结合常熟县的河道与水利社会状态个案,主要描述了宋以后小圩模式发展,以及水利共同体在内容上的变化。第四部分是关于稻田生态历史的独特分析,水环境、农作技术、社会组织都对土壤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部分作为个案研究,作者从水乡环境和水利入手,接着以肥料和土壤之间的生态联系为主线,分析了农村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产出比,认为传统时代的农业生态系统的效率远远没有发挥其增产的潜力。第五部分研究传统生态系统的信息流,涉及一个广泛的地方性知识体系。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人往往发挥着主导作用,传统时代的农人们对各种环境因子都有着精细的观察,并依据这些观察采取相应的决策,这也是后人理解的传统时代人与环境关系最为关键的部分。王建革站在生态系统观的高度,解读文集、诗歌及其他关于水文、水利、农业著述等史料中有关水环境与土壤、农业等要素的关系,对吴淞江流域的主要河道和河网形成时期的水环境进行了长时段的历史考察,围绕水环境和治水,考察了自然系统与乡村社会之间的频繁互动及其构成的多姿多彩的历史过程。
《江南环境史研究》在地域上延伸了《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的研究区域,从吴淞江中下游转至中上游和嘉湖地区。更为重要的是,在《江南环境史研究》中,王建革关注的生态系统要素逐渐增多,且将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的生境密切结合。该著以吴江和嘉湖地区的水环境,由人与水环境互动而产生的水文与地貌的变化,农业与水生植物的变化,以及士人阶层对环境感知的变化为重点,分四部分展开分析。第一部分涉及纯粹的无机自然,包括湖泊、河道以及自然的降水与天气的冷暖。首先分析了吴淞江口的陆淤引起的太湖东部地区水网与地貌形态的变化,然后分析了吴江长桥以西的水环境引起的圩田和地貌变化,特别是分析了太湖沿岸的淤积和湖田形成的过程,最后分析了吴江与吴淞江中下游地区的水旱敏感性。在这里,作者分析了人们长期关注的温度和降雨在不同地表下的反映的问题,也是环境变迁学者长期关注的问题。水环境丰富时期,水灾较少,旱灾基本上不发生,而随着人口增加和开发程度加巨,丰水程度下降,水旱暮υ龆啵吴淞江中下游逐步形成高地,产生了旱灾敏感。第二部分分析了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那部分自然环境,即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核心层――乡村和农田,主要研究了嘉湖地区生态环境的形成过程和桑基农业的历史发展。历来关注桑基农业的学者众多,但是放到农业生态系统中进行考察,王建革是最为精辟的一位,如书中分析:
湖羊饲养所对应的小环境与桑基农业生态环境有天作之合。民国调查报告有:“如果每头羊全年产肥平均为二千五百斤,那么三要素的总量将是:氮,二十点七五斤;磷酸五点七五斤;钾,十六点七五斤。而一亩桑地全年对肥料三要素的要求为:氮,二十点二五斤,磷酸四点三斤,钾十一点二六斤。恰与一头羊所产的肥料相符合,农民习惯,全年羊肥的大约百分之六十五用于桑地,百分之三十五用于水田,加上蚕沙(用于水田),河泥和其它肥料,可以完全一亩田稻一亩地的用肥量需要。就农村施肥的一般水平言,一头羊的肥料可以解决一亩田和一亩地的大部分用肥需要。‘以桑养羊,以羊养桑’是这一带农民的传统经验。”生态系统的自循环满足了小农在小生境下的经营。”①
在人口压力和农业开发作用下,自然景观向乡村景观转变,农田景观逐渐精细且加强。第三部分分析了野外的自然和人对自然的审美,不但讲述了水生植物在水环境变化下的变化,也讲述了文人对水生植物的审美反应。在这一部分,作者对江南生态系统的分析明显多了一个重要因素,即野外具有审美意义的植物,这些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处于关键的生态地位,一方面提供了众多生物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保持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是人类获取生存资料的重要来源。所以,对野生植物状态的探讨,更有助于全面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与发展。第四部分是关于人对环境感知的研究。人对环境的反映,一部分体现在社会组织方面,诸如为了适应水环境而产生的水利型社区等,这部分内容较早地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并已经形成诸多讨论;另外还有一部分体现在审美方面,涉及人文与艺术,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研究是不足的。由于这一领域的资料内容主要记录在文学史或艺术史中,如何将它应用到生态环境史研究中,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探讨。如为了分析不同群体对生态系统的反映,并从认知层面分析环境变化对人的审美的影响,王建革从早期诗赋、中期山水画到后期江南私家园林的相关内容中旁征博引,论述精辟。从全书的表达来看,前半部分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后半部分侧重环境与文化的关系分析,特别是变化的环境对人类审美的影响,系统讲述了一个自然与人文互动的生态文明发展过程。
四、景观生态史领域的探索
景观产生于人与环境相处的历史过程中,“景观不是环境中的某种自然要素,而是一种综合的空间,一个叠加在地表上的、人造的空间系统。其功能和演化不是遵循自然法则,而是服务于一个人类群体……用于加快或减慢自然过程……许多人造的空间组织形成已经与自然环境如此地融合,以至于它们本身与环境已经难以区分、难以辨认。”①由此可见,景观更是一个地域性显著的生态系统。王建革从生态系统的逻辑出发,解读和处理史料,对影响景观形成的水、土、植物等自然因素和不同群体的观念等社会因素逐层分析,继而解释自然与人文的互动,既在理论研究中取得了方法、观点的诸多创新,也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启示意义。
在对华北与内蒙的研究中,王建革已经关注到了景观史内容。《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一书中,他对水利社会中政治景观和栖居景观的分析是一个突出的案例,村庄形态及分布、社会组织机构的运行都显著受到灌溉的影响。因此,王建革综合河流、地形、农业、战争、社会习惯等因素,揭示了传统社会末期华北乡村景观呈现出一种内聚的形态。而在内蒙社会,水草是游牧生态基础,继而衍生了游牧社会特有的景观:从逐水草而居到有规律的游牧。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结成的游牧单位与界限划分是本土的政治景观,而农业渗透之后,村落形态逐渐巩固,定居加强,畜群放牧也逐渐从夏、冬营地游牧到耕地与耕地之间留下草地,或者村边保留牧地,无论是政治景观还是栖居景观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转到江南研究之后,王建革对景观的分析更为丰富。作者在《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的研究中,在持续关注政治景观和栖居景观的同时,对野外空间的探索逐渐增多。野外空间中动植物群落的变化、空间大小的变化直观地反映着人地关系,但学术界相关研究甚是缺乏。他根据大量文人歌颂自然的诗词,在史学呈现上复原了唐宋时期的丰水环境下,由河道与河岸上的树木花卉、野生植被、圩田中的农作物等共同塑造的江南景观,尤其是对乡间野生植被的关注与研究,丰富了景观史研究。另外,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观念也影响着景观的形成与发展。宋代以后,在人口压力与资源破坏的影响下,水与田野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在小农经济兴起以后,家景、乡景、野景都趋向微型化。景能怡情,尚可喻志,因此,景观可作用于人的心灵从而影响文明的进程。“环境不但使人产生了空间感、时间感,还产生了四时循环的感觉和认识”②,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如何渲染人们的环境审美、时序感、家乡归属感等,在《江南环境史研究》中都有更为丰富的论证。从《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的出版到2016年之间,王建革撰写了十余篇关于江南水土环境、乡村景观的学术论文,一幅幅立体的传统乡野景观画面逐渐在史学上呈现出来,待《江南环境史研究》出版,便引起学术界一片好评。
篇10
园艺专业是典型的农科专业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除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科学实验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而,对于园艺专业的学生来说,实验教学是其所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实验教学的改革内容
1.创建平台,优化实验条件
(1)改善实验室环境,明晰管理条例
实验室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实验效果,影响学生的兴趣,更加影响学生的实验态度。试想,在一个破烂不堪或到处覆盖灰尘的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要想学生认真开展实验,培养他们具有严谨的实验态度是不可能的。我院园艺专业本科实验室于1987年建成使用,至今已20余年。为了改善实验室环境,近年学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对实验室的水、电、门、窗、地面和墙面等进行了全面的改造,统一安装了新型的实验台和橱柜。
结合学科建设经费、重点实验室经费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将原来的采后、生理生化、组培、显微、育种等实验室按学科特色及所需试验设备等条件进行了调整和整合,建成了以功能为主要标准,以同类、配套仪器为辅助标准的四个综合实验室:采后生理实验室、南昌市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实验室和由接种室、培养室、灭菌室、培养基制备室、洗涤室五个部分组成的组培室。此外,还特地设置了两间多媒体实验教学实验室。目前,实验室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为了维护实验环境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转,我们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学生实验守则》、《园艺植物分子实验室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验室设备损坏赔偿制度》、《安全保卫及卫生制度》等规章制度,使实验室管理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职责分明。
(2)集中购置仪器,有效共享资源
专业实验室担负着双重任务,既要满足教学,又要服务科研,为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仪器及技术。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开发,反过来用科研、开发成果扩展教学实验,推进实验教学的良性循环。在实验设备选购时,既要从本科实验教学的需要考虑,又要兼顾到研究生科研的需要。近年来,科研先后投入资金200多万元,购置了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进口PCR仪、全温多振幅轨道摇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薄层色谱成像系统、超低温冰箱、药品稳定性测试箱等一批先进的高科技仪器设备。目前,实验室拥有仪器300多台套,其中万元以上的仪器有40多台套。这使得园艺实验室仪器设备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既提高了本科教学的水平,改善了实验教学的条件,同时也基本满足了一般科研的需要。
2.重组创新实验内容,构筑科学实验体系
(1)重组实验课程
在实验课程设置上,打破以往实验隶属于理论课程的传统做法,根据教育部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新调整组合实验教学课程,凡是实验课时在30学时以上的,单独设课,单独考核计算学分。授课老师也不再是该理论课程的教师,而是由实验室统一分配指定。此外,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将一些课程的实验进行有机的重新组合,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
(2)创新实验教学内容
以往的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大多实验都是验证性的。因为每一个实验都是“已知”的,由实验指导教师准备好的并且验证过的,学生照方抓药,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实验操作能力得到锻炼而已,导致学生对实验的探索欲缺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本着巩固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锻炼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对实验内容进行了改革,引进综合性、研究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使实验内容具有新颖性、设计性、层次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于课本中没有而在科学发展中日趋重要的内容,也有机地引入到实验教学中来,使学生所掌握的实验内容和方法能够跟得上科学的发展要求。
3.完善实验教学方式
(1)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
对于一些验证性实验,改变以往学生“上课时观望,下课时走人”的模式,鼓励提倡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准备和实验后的整理工作中来。同时,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走进实验室,跟随研究生做些力所能及的实验。对于所增设的一些设计型实验,内容简单的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生自己安排时间,自己选择材料和试剂,自己配置药品和设计实验步骤等,最后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写出实验报告。老师对于学生实验成绩的评价采用评语与打分相结合的标准,并加大创新实验在总分中的权重,旨在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和教与学双方创造积极性的提高。
(2)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改革实验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教学手段。农学院园艺实验室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及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发挥学校网络资源优势,充分利用CAI、CAD等技术来改革实验内容与方法,应用幻灯、投影、电视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等,使实验课生动有趣、丰富多彩,良好的人机交互方式和操作界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以视、听、触等多种生动形象的实验操作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克服了学习只能被动接受同一模式教学的弊端。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了解同类实验的先进方法、先进手段及发展趋势;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网络与千里之外的同行、专家进行探讨和交流;可以处理、分析实验的数据及结果;探索适应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三、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效
通过改革,实验室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实验教学水平得已提高,本专业的科研水平也有所上升。利用实验室条件完成或正在从事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1项、省科技厅重大招标项目2项、省主要学科与学术带头项目1项、省基金项目6项,其他省级项目5项。近三年来,本实验室除完成正常的本科教学的实验需要外,还承担了36位研究生的论文试验,其中有5位获江西省优秀硕士论文;承担146位本科生毕业论文试验,其中有12位同学获校级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承担大学生创新项目4项,其中“不同猕猴桃品种需冷量研究”获江西省“兴赣杯”科技大赛二等奖。2009年本专业的果树学科获得了江西省重点学科和示范性硕士点。
通过改革,全面促进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近年来,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4.89%,大多学生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专业对口单位。我单位也连续多年被评为“校级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本科毕业生考研升学率达26.81%以上,平均每年有8名优秀本科生被免试推荐直接攻读硕士学位。此外,每年基本上都有学生考取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等国内一流的大学和研究院所的研究生。
四、结语
全面推进人才综合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主旋律中的最强音。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实验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我们将继续转变教育思想,深入实验教学改革,扎实工作,不断创新,力争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高素质园艺人才。
参考文献:
[1]钱春,刘素君,尹克林.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
篇11
小泊重洋的父亲是医生。他的出生地大分县,是一个与茶最没关系的县。上大学时。他在岐阜大学农学部修的是水稻病虫害防治专业。虽也是农业,可与茶叶依然没有关联。毕业后,小泊重洋被分配到静冈县农业实验所调查研究茶叶的病虫害防治,做的是与他大学专业大相径庭的事情,直到这个时候,他还没见过茶树、没碰触过茶叶。可是往后的工作却包含了茶树栽培、茶叶制作等与茶有关的各方面事情,等于是摒弃了大学几年所学得的知识,要从头开始学习与摸索茶叶知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他开始了与茶结缘的36年时光。说到这里,小泊重洋先生百感交集。虽然最初是茶选择了他,但在遇到波折与困难时,他反过来选择了茶。
白天时候,我们和他一起参观了浙江余姚的茶园。他说,那片茶园的生态条件很好,他很喜欢。只要是走到茶园田间,他心里那种发自内心的工作兴趣就萌发了。回忆起1962年,他刚刚接触茶叶时候,日本普遍种植的是当地最传统的茶树——“在来种”,这种茶在日本明治时期就种在那了,市面上95%的茶叫做“薮北”,是蒸青绿茶。当时市场不景气,果农比较富裕,茶农比较贫穷,他所在的实验所就是个清水衙门,不过这样倒给他和他的同事们提供了安静、闲逸的科研环境。在实验所的这段时间并不长,却让小泊重洋对茶的认识与情感从无到有。虽然当时的茶叶与他们的研究并不受关注,但他守住了那段清苦的时光,因为有茶做伴。
一波三折,却不离不弃
日本静冈县的牧之原有一大片茶园,1869年旧德川幕臣开始着手开垦那里的茶园,两年后,失业的川越人、附近的农家开始种植茶叶,牧之原渐渐发展成为东洋最大的茶园,每在新茶季节时,如鲜丽的绿色地毯一面铺开,成为静冈县的一大景观。
后来。政府机构在牧之原成立了茶之乡博物馆,小泊重洋成了这间博物馆的馆长,这时候起他开始觉得茶越来越有意思了。当时全世界关于茶叶专门建设的博物馆只有两个。一个在中国杭州,另一个就在日本牧之原。在6年的馆长生涯中,小泊重洋想把茶之乡博物馆做成世界第一的茶叶博物馆,因此他对年轻的馆员要求非常严格,每个人都要学会一门外语。以便在国际朋友来此参观时能流利地向对方讲解。但是,很多人并不理解他如此严谨的工作态度,他的做法没有得到认可和支持。于是。带着万般遗憾,小泊重洋离开了茶之乡博物馆。
辞去了馆长之职后。小泊重洋选择回到学校。他在静冈艺术文化大学的博物馆进修硕士课程。毕业时发表硕士论文《茶文化与城市关系》,主要内容是谈如何用茶文化振兴城市。这个观点很新颖,他把多年来在茶叶方面积累的经验与心得都写进了文章里,得到了静冈县挂川市市长的认同与好评。当地政府采纳了小泊重洋的观点和建议,政策对当时的茶叶生产方式进行改革,生蒸茶与蒸青茶并举,打出茶叶品牌。但为此而成立的茶业部门委员会里却没有小泊重洋的名字。他对此的看法很乐观,至少日本的茶业有进展了,他投入的精力也是值得的。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日本袋井市的市长就看到了小泊重洋的光芒,邀请他到袋井市协助发展当地茶业。小泊重洋到中国宁波参加茶事活动,从“宁波茶文化促进会”上得到灵感。回到日本。便成立了“袋井茶文化促进会”。聊到此,他有些羞涩地笑了笑,“茶文化促进会”这个名字很好,便“抄袭”来用了。
茶文化是认可与包容
小泊重洋说,茶叶本身的研究比较狭长,茶文化的研究比铰广泛,有深度,所以他觉得在茶叶博物馆工作比实验所时候要有趣得多。他喜欢中国的茶文化。
十九世纪70年代后期,在西安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唐代的茶器和茶叶。受到邀请,他和日本的专家来到中国开茶文化研讨会,在这里,他的视野开阔了。觉得茶文化比自己想象中要丰富得多。1983年,日本静冈县与中国浙江省建立茶叶合作关系,小泊重洋更加频繁地来到中国交流茶文化。有80多次之多。
在与中国茶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小泊重洋受益匪浅。他很羡慕中国对“茶文化”这三个字的提法,不仅能涵盖茶方面的很多内容,也很确切易懂。相比之下,日本的茶文化界比较闭塞,仓泽行洋先生发起成立日本茶汤文化协会,让日本人感觉只是一个关于茶道表演的协会。范围狭窄。很多人不感兴趣,后来仓泽洋行先生也反思,要改成茶文化协会。再比如说,来中国参加有茶文化色彩的活动,从日本本土来的茶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少,茶艺师和制茶师的比重更大,把自己的茶文化推向世界的意识比较薄弱。他认为日本茶文化落后于中国,是因为组织制度太严密,限制了发展,过于流于表面的表演形式。
当问及“茶文化是什么”时,小泊重洋毫不犹豫地说“认可与包容”。他解释道。原始人的生活也许只有草叶与皮毛,但是并不能否认那个时候所产生的文化。喜欢红茶的人不要排斥绿茶,不仅是茶文化,在所有文化面前,不排他是很重要的。
日本人的茶道、花道、剑道等,都强调“道”的修养,要战胜对方,光只是想赢是不行的,茶道也是一天要练习几百次,点茶的程序才会完美。点茶时不能有杂念,产生“无我”境界,超越点茶程序才会发挥点茶的意义。现在太强调点茶的茶具如何昂贵,动作如何优美,违背了茶道精神修养的作用。
篇12
一、傅乐淑的生平与著述
傅乐淑(1917—2003),山东聊城人,出身于清代以来人才辈出的傅氏家族。因其先祖傅以渐为清代恢复科举后的第一个状元(康熙皇帝称傅以渐为开国文章第一人),当地人称状元傅家。近代傅家走出了数位著名学者,按辈份及年龄排列有:傅斯年、傅乐焕、傅乐淑、傅乐成。傅乐淑1917年生于济南,1934年8月前,在济南家中生活读书。1931年在山东省济南女子中学初中部读书至毕业,1934年毕业后,于九月人读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校高中部,1937年4月毕业。1937年7月考取燕京大学。1937年8月离北平,人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组成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1月长沙临时大学决定迁往昆明,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联大期间,初读化学系,后转读历史系,于194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43年在昆明考入北大文科研究所史学部。1947年6月自北大文科所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同年考取山东省公费留美就读美国斯坦福大学。1949年山东解放政权更迭经费中断,获芝加哥大学资助后转芝加哥大学,1952年在芝加哥大学:取得历史专业博士学位。后旅居美国,2003年病逝于美国加州。
在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校高中部读书期间,曾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
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奖学金不敷生活之需,靠打工完成学业,十分艰苦。毕业后在美国教学几十年。i[978年以后至1986年曾几次回国探亲、旅游并作学术交流。1978年夏秋问第一次回国时,曾在北京小住,访北大,晤旧友,游旧地,到鞍山看她的弟弟,参观鞍钢,对祖国工业发展感到振奋,之后去沈阳、大连、承德等地。1984年访问过内蒙古大学。
2003年¨月3日傅乐淑在美国加州去世,遗愿“叶落归根,魂归故里”。2004年7月,她的侄子傅翔先生⑤奉骨灰回国,遵照遗愿,葬于聊城傅氏祖茔。
1952年在芝加哥大学毕业之后,傅乐淑先后任教于南加州大学、中密歇根大学、匹兹堡都昆大学(1966—1985年)。
傅乐淑初治元史,后兼治清史,并曾专注于清初中西关系史。为此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走访欧美多国大学、图书馆、档案馆,查阅搜集有关史料,从事著述。其文章、著作目前已知者谨列如下:
1.《元代宫廷生活考》,1947年,北京。这是她的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已不存。
2.Sino—W estern Relation During the Kang—hsiPeriod(《康熙年间的中西关系》),U.S.A.,1952。
3.Tw oPortuguese EmbaSSies tO China Dur—ingtheKang-hsiperiod(《康熙年间的两任葡萄牙驻华大使》),Holland,1954。
4.A DocumentaryChronicleofCelestialEm—pire:Sino-W esternRelations,1644—1820asRe—vealedinPrimarySources(《中西关系资料编年史一1644—1820》),U.S.A.,1962。
5.Teng M u Forgotten Chinese Philosopher(《邓牧:被遗忘的哲学家》),Leiden,E.J.Brill,1965。
6.A DocumentaryChronicleof Sino—West-ernRelations(1644—1820)(《中西关系资料编年史一164、4—1820》,系第四种书的摘要本),UniversityofArizonaPress,1966。
7。《万柳堂图考》,《故宫季刊》十四卷四期(台北,1970)1—18页。
8.《孝纯御容考》,《故宫季刊》十一卷二期(1976),27—35页。
9.《玉带生与号钟》,《故宫季刊》十五卷三期(1981)1—22页。
10.《元代宦祸考》,《元史论丛》第二辑(北京,1983),157—166页。
l1.赵孟兆页何年人大都,国际元史学术讨论会论文提要(159—160页)1986,9,南京。
12.《元宫词百章笺注》,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初版。这是她的硕士论文的附录,当时在《经世日报》①的副刊《禹贡》周刊上连载,受到林徽音的好评。
13.《忆穆旦好学不倦的精神》,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丰富和丰富的痛苦:穆旦逝世20周年纪念文集》(1997),221—223页。
14.The erial Maritime Customs ofK wangtong Province Prior to the Treaty DaysinProgress(《条约时代来临之前广东海关》)。
二、从藏书看傅乐淑的生活世界
藏书能够显现一个人的生活趣味、知识结构、爱好交往等许多方面。除了赠给南开《清实录》,留给家人后代部分图书外,傅乐淑毕生藏书的绝大部分赠给了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傅乐淑藏书以文史为主,兼有其他,在一=f余种赠书中,历史类书籍448种,占总量的44;:文学类书籍216种,占21;政治类93种,占9.2;哲学宗教类62种,占6.1;其余各种书籍几乎涵盖了中图分类法的所有种类,从到综合性图书,均有涉猎,占19.7。
从这较为完整的个人藏书中,可以窥见傅乐淑这位行文优雅、情感细致的女学者的读书生涯,特别是她的生活世界。
2.1关心的问题
傅乐淑毕生的研究大体有两个领域,一是近代中外关系史,一是元代文化史。因此密切注意国际蒙古学研究的进展,有许多蒙古学研究方面的藏书,其中有不少还是名著,像PopPe的英文本《蒙古语书面语语法》(1954年版)。
傅乐淑教授在自己的书上有很多铅笔批注,从中可看出她的看法和关心的问题。
Theglasscurtainbetween Asia and Europe:asymposium on the historical encounters and thechangingattitudesof.thepeoplesoftheEastandtheWest(《欧亚之间的屏障:关于东西方民族的历史性冲突和改变态度的研讨会》,伦敦,1965。)一书第194页,中国被称作“印度传教士制度的殖民地”,傅乐淑用铅笔汉字写道“胡说一番”,表明了她反对不符史实,对中国历史的不实评论强烈不满的治学态度和爱国情怀。
另一本有影响力的书Chinaamong Equals:Themiddlekingdom and itsneighbors lOth一14thcenturies(《势均力敌国家中的中国:十到十四世纪的中央王国和她的邻邦》,MorrisRossabi编),她在扉页上写道(汉字):“辱宋不足言国!”一语道出她作为一个史学家鲜明的历史观和学术观点,指出了宋朝在历史上的特殊性,版图狭小,被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包围,边疆关系复杂,至于南宋偏安于一隅,更无家国之说,由此可见傅乐淑教授是一个对国家边疆、对外关系有深刻体认的学者。捐书给祖国的边疆大学与她的治学领域、精神涵养不无关系。
傅乐淑毕业于西南联大,从藏书可以看出那一代人的学养之深厚,与史学有关的辅助学科的修养远比今日普通学者丰富。藏书涉及农学、植物学、天文学等。与中西关系史密切相关的专业中,航海术、造船术当为首选。她的藏书有很多与造船、航海有关的书。
傅乐淑的独特学术眼光还体现在她所收藏的文学类书籍中。比如版本较早的帕斯捷尔纳克的作品,有1959年版本、1964年版本和1969版本,而在那个年代的苏联,帕氏正遭受公开的指责和暗中的骚扰,报刊对他大加鞭挞,谴责帕斯捷尔纳克仇恨社会、否定十月革命。看来傅乐淑的文学趣味广泛而敏锐,关切和选择的书往往高雅而有思想。
2.2文化趣味
傅乐淑以历史研究立身,但有宽广的文学感受力、优雅的趣味。她的文学类书籍收藏颇丰,且版本较早,经典名著居多,呈现多国多流派的特点,如《简爱》、《紫色》、《洛丽塔》等等经典名著。
像《红楼梦》,她有1973年、197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有香港广智书局的版本(出版年不详),有1975年台北文化图书公司的版本,并藏有红学研究书籍数种,多有圈画评注,足见她深厚的中国文学修养和造诣,她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的情感也在这诗词曲赋的一圈一画之中得以体现。在旁注中,还可见她作为一个历史学者尊重历史事实的态度,在《红楼解梦》的23页,说王熙凤与林黛玉初次见面时黛玉的年龄为13岁,她在“13”下划了一笔,写上了“14”,表明了不同意见;29页,在“香玉作了御用小尼后”句旁作注:“那有点不明确。”希望作者能提供史料依据。
读书必须(即使不是全部)买书,这想必在资金上给她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她在王伊同的著名英译本《洛阳伽蓝记》的扉页上用汉文写道:“傅乐淑一穷儒也,衣食维艰,朝不保夕人也,然尚节衣缩食以购精神食粮,不幸买到后不久便不翼而飞痛苦之至!此书于七月十四日(1989)买到但不知梁上君子何日偷去也,书此以志。”寥寥数言,爱书之切、失书之痛跃然纸上。
她有藏书章,几种轮换使用(下图)。这个趣味是大多数中国传统学者拥有的。
2.3学者交往
日常生活中傅乐淑趣味高雅、勤俭淡?白。交往的朋友多为学者,常以论著相赠。傅乐淑的赠书中、有萧启庆⑤的手稿复印件《元代科学与精英流动:以元统元年进士为中心》,这是该论文未发表之前赠与的。任以都⑨在她翻译的书《六部成语注解》的扉页上写道:“乐淑学姊指正,任以都谨赠,一九六二,美国宾州”,彰显互相尊重之情,求学探讨之意。何恺青(z)在《月与灯依旧》(西雅图:美国西雅图中文书店,1996)的扉页题有:“乐淑学妹惠正恺青1996孟秋”。《留美八十年》(纽约:纽约天外出版社,1999的作者李又宁⑧在此书的扉页上写有汉字:“傅教授乐淑学长教正后学李又宁谨呈2002年11月22日纽约”。距傅教授去世仅一年而已,这些学者问的高尚情谊值得我们永远存念。
2.4爱国情怀
虽离家去国多年,并入美籍,但在很多书的扉页上的署名显示,傅乐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华夏子孙,心依然是中国心。她在书的扉页上有这样的汉字署名:“尼堪傅氏所有”、“中华傅乐淑所有”。“尼堪”是满语Nikan音译,“中国,汉人”等的意思。
她的代表性专著A Documentary ChronicleofSino—W抬,7zRelations(j644—1820)(《中西关系资料编年史一1644—1820》),在世界许多大学图书馆都有收藏,一位俄国科学院院士曾说过,这样的著作在别的地方是需要多人合作才可以完成的,而傅教授一
个人完成了这样艰巨的工作,还有学者称这是金字塔式的著作。书的扉页有她自题的这样的诗句:
Thesearemy works,theseworksmy souldisplay.
Behold m yw orkswhen Ihave passed away.
(这是我的书,更是我魂的展现,有一天我终将逝去,而它却还在绵延。)
我仿佛看到一位远在他乡的老人,面对着遥远的故土和亲人,倾诉着饱含深情的心灵之声。
查英传先生也提及傅教授与书的故事。作为历史学者,傅乐淑教授非常关注外国人写的中国历史,当她看到有关外国人写到中国的先进、称赞中国辉煌的历史时,她非常高兴,常常把书中的内容对身边的人津津乐道,如数家珍。
傅乐淑只身独处异域五十余年,依然关心祖国的教育事业,资助亲属中的侄辈及其子女到海外留学或在国内接受高等教育。还曾从微薄的积蓄中出资在中央民族大学设立“春晖”、“花萼”奖学金(199年,捐资肆万美金),每年资助蒙、藏、满、回四个少数民族各两名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学子。此外她把藏书先后捐赠南开大学(1999年捐赠给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清实录》一套53册)及内蒙古大学(200年、2005年分两批捐赠给内蒙古大学一千三百余册中外文图书)。
2.5生活轶事
傅教授除了在书上评点圈画外,还喜欢在书的扉页记载购书时的时间、地点,从中可看出她在美国生活的大致变迁。
1她在Thomas A.Bailey的A diplomatichistoryoftheAmericanpeople(New York:F.S.Crofts,1947;Stanforduniversity,April1,1948)扉页写道:“民国三十七年夏初购时在美太平洋西岸乐淑志。”1948年,这时傅乐淑教授初到美国求学。
2 Frederick L.Schuman的Sovietpoliticsathomeandabroad(New York:Knopf,1946)的扉页上有这样的汉字:“一九五零、一、二三购于芝大书店乐淑在芝城。”1950年傅乐淑教授正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历史专业博士学位(PH.D)。
3在JohnThomson的China,thelandanditspeople:early phI9tographs(Hong Kong:J.WarnerPublications,1979)扉页上用英文写着:“March 14,1989,l,o—shu Fu,时在Pittsburgh,Pa,U.s.A.。”在匹兹堡都昆大学退休后,仍居住在匹兹堡。
篇13
1褐变原因及危害
褐变是指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自身组织从表面培养基释放褐色物质,以致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外植体也随之进一步变褐而死亡的现象。褐变的发生与外植体组织中所含的酚类化合物数量多少及多酚氧化酶活性有直接关系。很多植物,尤其是木本植物都含有较高的酚类化合物,这些酚类化合物在完整的组织和细胞中与多酚氧化酶分隔存在,因而比较稳定。在切割外植体时,切口附近的细胞受到伤害,其分割状态被打破,酚类化合物外溢。对于外植体本身来讲,酚类物质从外植体切口向外溢出是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可诱导植保素或无物理屏障的形成,以防止微生物侵染组织。但酚类很不稳定,在溢出过程中与多酚氧化酶接触,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迅速氧化成褐色的醌类物质和水,醌类物质又会在酪氨酸酶等的作用下,与外植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发生聚合,进一步引起其他酶系统失活。从而导致组织代谢活动紊乱,生长停滞,最终衰老死亡。此外,由于组织的老化病变也会使多酚氧化酶激活而引起褐变。
2褐变产生的机理
2.1非酶促褐变
非酶促褐变是由于细胞受胁迫或其他不利条件影响所造成的细胞程序化死亡或自然发生的细胞死亡,即坏死形成的褐变现象,并不涉及酚类物质的产生。徐振彪等[1]将生长正常的愈伤组织转移到含NaCl的培养基中,组织周围尤其是接触培养基部分发生褐变,但培养基中没有看到扩散的褐化物质。当温度升高时继代保存时间过长,也会发生此类现象。但这种褐变若采取适当措施或者愈伤组织适应了胁迫环境就不再发生了[3]。
2.2酶促褐变
目前认为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变主要是由酶促褐变引起的,培养材料变褐主要是由伤口处分泌的酚类化合物引起的[4]。酶促褐变如同一般的酶促反应,其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酶、底物和氧。引起褐变的酶有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等。从初次培养和继代培养过程中试管苗的褐变程度和PPO的活性来看,表明PPO活性的高低是引起培养材料褐变的关键。引起褐变的酶的底物主要是酚类化合物,按其组成可分成3类:苯基羧酸(包括邻羟基苯酚、儿茶酚、没食子酸、莽草酸等),苯丙烷衍生物(包括绿原酸、肉桂酸、香豆酸、咖啡酸、单宁、木质素等),第三类是黄烷衍生物(包括花青素、黄酮、芸香苷等),但并非所有的酚类物质都是PPO的底物。
在正常发育的植物组织中,底物、氧气、PPO同时存在并不发生褐变,是因为在正常的组织细胞内由于多酚类物质分布在细胞的液泡内,而PPO则分布在各种质体或细胞质中,这种区域性分布使底物与PPO不能接触。而当细胞膜的结构发生变化和破坏时,则为酶创造了与PPO接触的条件,在氧存在的情况下使酚类物质氧化成醌,进行一系列的脱水、聚合反应,最后形成黑褐色物质,从而引起褐变。
3褐变产生的影响因素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褐变的因子是复杂的,因植物的种类、基因型、外植体部位及生理状态等不同,褐变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3.1植物种类及基因型不同的植物和不同的基因型决定了不同的褐化程度。在组织培养中,品种褐化难易可能是与该品种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多少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差异有关。
3.2外植体部位及生理状态外植体的部位及生理状态不同其褐化程度不同,同时,不同时期和不同年龄的外植体在培养中褐变的程度也不同。
3.3培养基成分培养基成分中的无机盐、蔗糖浓度、激素水平等对褐变的程度的影响尤为重要。另外,其pH值也与褐变程度有较大关系。
3.4培养条件温度过高或光照过强,均可加速被培养组织的褐变。不利环境条件都能造成细胞的程序化死亡,温度是诱导程序化死亡的主要因素[1]。
4防止外植体产生褐变的对策
从理论上讲,酶促褐变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加以抑制:一是除去引起氧化的物质——氧;二是捕捉或减少聚合反应的中间产物;三是抑制有关的酶。实际操作上,下列措施是被认为行之有效的。
4.1适当外植体的选择
取材时应注意选择褐变程度较小的品种和部位作外植体。成年植株比幼苗褐变程度厉害,夏季材料比冬季及早春和秋季材料的褐变要严重。冬季的芽不易生长,宜选用早春和秋季的材料作为外植体。王异星[5]用荔枝无菌苗不同组织的诱导试验表明,茎最容易诱导出愈伤组织,培养2周后长出浅黄色的愈伤组织;叶大部分不能产生愈伤组织或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中度褐变;而根极大部分不产生愈伤组织,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全部褐变。
4.2对外植体的处理
通过对较易褐变的外植体材料的预处理能减轻醌类物质的毒害作用。处理方法如下:外植体经流水冲洗后,在2-5℃的低温下处理12-24小时,再用升汞或70%酒精消毒,然后接种于只含有蔗糖的琼脂培养基中培养5-7天,使组织中的酚类物质部分渗入培养基中。取出外植体用0.1%漂白粉溶液浸泡10分钟,再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中。若仍有酚类物质渗出,3-5天后再转移培养基2-3次,当外植体的切口愈合后,酚类物质减少,这样可使外植体褐变减轻或完全被抑制。何琼英等[6]用抗坏血酸预处理香蕉吸芽外植体,能减轻外植体褐变,从而提高芽丛诱导率。
4.3适宜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成分与褐变程度有关,要考虑所选培养基的状态和类型。
4.3.1适当的无机盐浓度张妙霞等[7]在柿树组织培养防止褐变所进行的试验中,4种培养基的无机盐以改良MS(大量元素减半)和1/2MS的效果最好,MS的效果较差,结果证明低浓度的无机盐可促进外植体的生长与分化,减轻外植体褐变的程度。徐振彪[1]在对玉米幼胚耐NaCl愈伤组织的筛选表明,随NaCl浓度升高,褐变现象加重。
4.3.2适当和适量的激素王异星[5]在荔枝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添加1mg/LBA+0.5mg/L2,4-D时,愈伤组织较坚硬,增殖缓慢,易产生褐变。培养基中添加1mg/LBA+1mg/L2,4-D时,愈伤组织浅黄疏松,增殖也快。
4.3.3培养基的硬度在一定范围内,琼脂用量大,培养基硬度大,褐变率低[8],这可能是培养基的硬度影响了酚类物质的扩散速度的缘故。
4.3.4培养基中水的硬度的影响硬度低的蒸馏水褐变率低,而使用硬度较高的自来水,褐变严重,甚至会出现褐变死亡[8]。这可能是配制培养基的水改变了培养基中无机盐的浓度,间接地影响了植物外植体的褐变。
4.3.5培养基的pH值在水稻体细胞培养中,pH值为4.5-5.0时MS液体培养基可保持愈伤组织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其表面呈黄白色,而pH值为5.5-6.0时,愈伤组织严重褐变[9]。一般来说,酸性环境(pH值为4.5-5.0)不利于褐变过程的发生[10]。
4.3.6培养条件如温度过高或光照过强,光照会提高PPO的活性,促进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从而加速被培养的组织褐变。高浓度CO2也会促进褐变,其原因是环境中的CO2向细胞内扩散,细胞内CO32-增多,CO32-与细胞膜上的CO32-结合,使有效CO32-减少,导致内膜系统瓦解,酚类物质与PPO相互接触,产生褐变[11]。因此,初期培养要在黑暗或弱光下进行。
4.4添加褐变抑制剂和吸附剂
褐变抑制剂主要包括抗氧化剂和PPO抑制剂。在培养基中加入偏二亚硫酸钠、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柠檬酸、二硫苏糖醇等抗氧化剂都可以与氧化产物醌发生作用,使其重新还原为酚[12]。由于其作用过程均为消耗性的,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添加量,其中L-半胱氨酸和抗坏血酸均对外植体无毒副作用,在生产应用中可不受限制。在水稻细胞的培养基中,添加植酸(PA),可防止褐变,PA分子中众多的羟基产生抗氧化作用,使生色物质的含量下降或PA与PPO分子中的Cu2+结合,从而降低了其活力。陈学森等[13]在对植酸在银杏组织培养中应用的研究中也证实了植酸具有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作用。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活性炭是一种吸附性较强的无机吸附剂,能吸附培养基中的有害物质,包括琼脂中的杂质、培养物在培养过程中分泌的酚、醌类物质以及蔗糖在高压消毒时产生的5-羟甲基糠醛等,从而有利于培养物的生长。粉末状的活性炭与颗粒状的活性炭相比吸附性更强,一般在培养基中加入1-4g/L的活性炭。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尽量用最低浓度的活性炭来对抗褐变的产生,因为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是没有选择性的,在吸附物质的同时,也会吸附培养基中的其他成分,对外植体的诱导分化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14]。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是酚类物质的专一性吸附剂,在生化制备中常用作酚类物质和细胞器的保护剂,可用于防止褐变[15]。
4.5进行细胞筛选和多次转移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经常进行细胞筛选,可以剔除易褐变的细胞。在外植体接种1-2天后应立即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中,能减轻酚类物质对培养物的毒害作用,降低抑制作用,使外植体尽快分生,连续转移5-6次,可基本解决外植体的褐变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振彪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化现象.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7(1):55~56.
[2]符近.三种不同类型种子休眠萌发及马占相思种子老化过程的研究.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1996.
[3]傅作申,玉米耐NaCl幼胚愈伤组织的筛选及特性分析,长春农牧大学硕士论文,1996.
[4]颜昌敏编著,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5]王异星.荔枝细胞培养的初步研究.暨南大学学报,1997,18(5):84~85.
[6]何琼英等.抗坏血酸预处理阻止香蕉吸芽外植体褐变的研究初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16(3):79~82.
[7]张妙霞.柿树组织培养防止外植体褐变的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33(1):87~91.
[8]金坚敏.水稻幼穗和成熟种子诱导胚状体时的有关因子探讨.植物学通报,1992,9(2):53~54.
[9]金坚敏.水稻幼稿和成熟种子诱导胚状体时的有关因子探讨.植物学通报,1992.
[10]王东霞等,如何对抗植物组织中的组织褐变,中国花卉盆景,2002,12:29~30.
[11]姚洪军,罗晓芳,田砚亭.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褐变的研究进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1(3):78~83.
[12]蔡金星等.不同品种梨多酚氧化酶特性及其抑制剂的研究.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13(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