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绿色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实验的绿色化,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和环境保护意识,具体教学策略如下:(1)改进化学实验。首先,采用无毒原料、溶剂、催化剂进行化学实验。例如,做完银镜反应后,可将清洗试管的硝酸替换为三氯化铁溶液,避免产生二氧化氮有害气体;在萃取碘单质实验中,可将四氯化碳替换为二氯甲烷作为萃取剂,消除刺激性气味,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在乙烯的制备实验中,可将硫酸替换为氧化铝作为催化剂,避免浓硫酸造成污染;其次,优化化学实验方法。又如,在海带碘元素的检验实验中,可将灼烧提取法改进为煮沸提取法,简化实验操作程序,缩短实验时间,减少因灼烧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再次,改进化学实验装置。再如,利用密闭的装置减少实验敞开操作,可将注射器作为密闭的反应容器,进行铜和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等实验,将污染物消除在密闭装置内。(2)开展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可在保证实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进行微型化学实验,以达到降低实验成本、提高环保效益的目的。微型化学实验多采用点滴板、小试管、井穴板、多用滴管等微型化仪器,使用最小化的试剂用量,一般液体用量不超过1mL,甚至一些现象明显的定性实验可在试纸或滤纸上完成,如碘显色反应、溴水褪色、苯酚的检验、验证盐类溶液酸碱性等实验。(3)“三废”的绿色化处理。在高中化学实验中,要及时对必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和生成的污染物进行绿色化处理,从源头处控制“三废”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废气处理过程中,可采用封闭的实验操作方法,减少有害废气的产生量,并对废气进行有效处理或用气囊收集。在废液处理中,可利用中和反应处理含酸碱的废液,使溶液pH值达到6.5~8.5之后再排放;也可用碳酸盐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等方法沉淀、分离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在废渣处理中,可回收一些化学实验中剩余或产生的金属进行再利用,如铜与硝酸反应剩余的铜片、银镜反应生成的银等。对于不能综合利用的固体生成物则要进行无毒化处理。(4)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教师可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辅助实验教学,尤其对于危险系数大、污染严重的实验而言,可通过电脑模拟、实验录像等对实验过程进行演示,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同时,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模拟错误的实验操作,将不良的实验后果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认清实验操作不规范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实验室“三废”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识。
3.在课外实践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篇2
(二)从创业教育到绿色创业教育
由于我国创业教育研究起步较晚,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与方法,加之实践经验缺乏,导致目前我国高校传统创业教育中还存在如理念认识不到位、师资与课程资源匮乏、创业教育平台粗放、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面对传统创业教育的诸多不足,高校创业教育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生态系统理论”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科学的前提和基础,主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创业教育理论的提出,无疑为传统创业教育打开了一条新的途径,适应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要。绿色创业教育在含义界定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绿色创业教育是指引导大学生从事低碳环保、高科技、可循环、农业类的创业实践活动。而广义的绿色创业教育是指为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而提出的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创业教育。本文探讨的是广义上的绿色创业教育。
绿色创业的研究和实践在欧美已经非常热门,在中国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刚开始兴起,因此,绿色创业教育在中国是新生事物。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与培养学生的成长成才紧密结合,但是专项化的绿色创业教育鲜有听闻。反映在大学生群体上,表现为大学生绿色创业意识薄弱、高校学生绿色创业活动少和绿色创业能力不足。调查发现,九成高校学生表示身边没有接触到绿色创业的案例,他们对于绿色创业这一新兴领域仍认识不足,绿色创业的实际参与度非常低,高校青年群体创业文化呈现出缺乏培养绿色创业观念的社会氛围,缺少模范带动作用。
二、美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经验借鉴
(一)生态观充分融入高校创业教育
在国家层面上,实施创业教育发展的宏观计划,从国家角度指明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化发展方向,制定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的创业政策,配备具有专业创业知识和经验的人才参与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搭建创业教育平台,提供创业教育资金,呼吁广大社会团体、企业家等关注和支持高校创业教育,构建并完善创业教育的数据监控和服务系统,实现有力调动社会资源服务高校创业教育。在高校层面上,当前美国有一批高校已经走在了世界高校创业教育的前列,尤其是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加州大学等大学将国家提倡的生态观融入创业教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并积极开展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创业教育。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以生态观为理念,充分整合校内课程体系、研究与发展中心、信息和师资资源、实践平台、学生社团等校内资源,结合创业相关社会资源建立的创业教育与创业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系统。该系统设有组织管理机构,学校也会指派负责人对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行组织协调,确保系统能够健康、有序、协调的运转,保持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
(二)多个责任主体参与到高校创业教育
美国已经建立起了逐步开放完善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形成了以高校为主体,包括国家、社会、创业孵化基地、企业家等与创业教育相关的所有资源的整合。不仅仅只是将创业教育局限在高校创业课程的建设上,还有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形成了浓郁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同时,各高校加强了与社会各种资源的联系,包括创业者俱乐部、高校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教育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等等,形成了高校、国家、社会、企业多方责任主体参与的创业教育良性运转系统,实现了社会各项资源的广泛开发利用,从而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三)多样化实践平台的搭建
美国创业教育不仅仅有正规的课堂教育,还有广阔的多样化的实践平台。有比较传统的创业俱乐部、创业孵化基地,也有形式多样的创业演练活动,如1983年百森商学院和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最早开展了商业计划大赛,麻省理工学院的50k商业计划大赛,鼓励广大学生白手起家创业。大赛中产生的优胜者得到创业投资者的好评,创业项目被高新技术企业高价买走。此外,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系统还拥有多样化的创业教育机构包括家庭企业研究所、小型企业署、智囊团、创业家学会、考夫曼创业中心等等,这些创业教育机构为高校创业教育系统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形成了美国创业教育的网络化格局,促使创业教育理念变成了现实,使创业教育生态化体统更加规范,更加系统。
三、生态视域下我国大学生绿色创业教育系统的构建
(一)绿色创业教育培育的主要内容
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有培育的主要内容,绿色创业教育培育的主要内容主要有绿色创业动机、绿色文化素养、绿色创业知识、绿色科学技术四个层面。一是绿色创业动机的确立。任何创业的动机都是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这不意味着创业就可以唯利是图。当前企业不仅担负着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的任务,还肩负着保护环境、爱护生态的责任和义务。因此,高校开展绿色创业教育,首要的培养大学生绿色创业动机,即大学生在经过系统的绿色创业教育后已经具备了生态的思想素质,较强的生态意识,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始终坚持保护为先,节约为先,选择创业项目也要以热爱自然、尊重生命、保护生态、节约资源为目的的生态伦理观念为准绳,实现创业项目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二是绿色身心素养的陶冶。创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过程,高校通过绿色创业教育培育的大学生创业者一定是具备绿色身心素养的杰出人才。所谓绿色身心素养指的就是创业者在面对创业的成败,始终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饱满的精神状态,健康的身体素质面对创业途中的竞争与挑战。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三点:一是乐观积极的创业心态。创业者要热爱创业,正确看待创业中的成败与得失。第二,饱满的精神状态。一方面,应该有坚定的创业信念,面对成功不骄傲,面对挫折不放弃,有不达目标不罢休的胆识。另一方面,要有豁达的胸怀,做到在小事面前不斤斤计较,超脱于消极事件和消极情绪之外。第三,健康的身体素质。创业者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处理创业和日常生活时做到张弛有度,不可透支自身体力来换取创业的阶段性进展。三是绿色创业知识的传授。高校开展绿色创业教育使得大学生创业者具有绿色创业知识,即具有绿色创业战略眼光、绿色管理能力、绿色发展意识,具体来讲,主要包括:第一,绿色创业战略眼光指的是创业者驻足行业选择的时候,能够前瞻性的预测到创业项目与社会需求,并实现无缝对接,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第二,绿色管理能力指的是创业者通过自身拥有的生态理念管理企业,并将拥有的生态理念影响周围的员工,形成绿色的企业文化。第三,绿色发展意识指的是创业者在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懂得把握生态的尺度,既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来追求企业的片面发展,也避免不和实际的盲目扩张。四是绿色科学技术的接触。21世纪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大学生在高校收获的绿色科学技术将影响着创业项目的发展前景。绿色科学技术首先包括绿色产业的涉足,绿色产业本身就是符合低碳、生态的发展需求;其次是开发稀有资源替代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后,绿色科学技术也包括可以推进污染治理和废物可再生利用科学技术。
(二)绿色创业教育系统四位一体模型的提出
为了更好的开展好绿色创业教育,本文提出了高校绿色创业教育系统的四位一体模型,大学生始终是绿色创业教育的主体,政府、高校、社会、企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创业者,共同构成绿色创业教育系统。一是政府优化绿色创业政策法制环境。政府是创业的主要引导者,绿色创业的相关政策支持力度需要加大。第一,政府要制定绿色创业扶植政策,给与创业者包括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其投入到绿色创业中去。第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创业失败者基本的生活保障。第三,广泛搭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桥梁,建立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既可以建立高校在企业内的创业孵化基地,提高高校学生创业实践动手能力,还要利用优秀企业家建立各级创业指导导师库,适时为高校绿色创业大学生提供指导。第四,通过优化国家对高校资源的配置,提高绿色创业教育的有效性,促使高校绿色创业教育更加规范化、系统化。二是高校优化绿色创业教育培训环境。高校是实施绿色创业教育的主力军,因此在构建绿色创业教育模型过程中,需要高校完善绿色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绿色生态观融入日常的创业教育中,构建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文化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业能力”,丰富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适时加入生态学类课程,还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
篇3
在化学反应中使用选择性高的试剂也是绿色工艺应用的一个途径。以石油化工为例,生产过程中烃类选择性氧化反应较为普遍,作为一种强方热性反应,具有生成物不稳定、易进一步氧化等特征,所以,催化反应中此反应并非最佳选择,生成物的不稳定也不利于提取最终产物,所以,为改善这种情况,使用选择性高的试剂是最佳途径。如此一来,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资源,还能够降低分离产品的难度提升纯度,无疑实现了提升效益和减少污染的双赢,所以,绿色化学工程在这方面的研究实践也非常热门。随着越来越多的化学反应被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催化剂对提升反应速率效果显着,所以目前化学工艺领域积极研究无毒无害的高效催化剂成为主流发展方向不一,不仅有利于工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化学分子深入研究也有助益,分子筛催化剂和烷基化固相催化剂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
2。绿色化学工程工艺应用
分析绿色化学工艺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对绿色工艺的重视与开发也彰显了当前世界范围内节能减排的重要性。长达两百余年的工业化路程,使得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危害越来越大,尤其中国作为当前世界最大的工业国,“三废”问题十分突出,PM2。5问题也成为了悬在人们头上的一把利剑,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口问题等推到了台前更加显着的位置。大型化工企业作为与人们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企业,石油化工与煤炭除去提供能源之外,还提供多种衍生化工产品为人们衣食住行服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消耗的大量原材料都警示着当前必须积极发展绿色化工工艺,以达到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目前而言,节能减排的实现途径主要以下几种:研发新科技、新工艺全过程控制污染;利用先进清洁工艺从源头控制污染;利用技术和工艺创新打造可循环绿色生态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等。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作为节能减排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就目前来说,主要以三种表现为主,分别是清洁生产技术、生物技术的应用及生产环境友好型产品。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使用生物技术服务可再生能源的合成,像有机化合物原料的应用经历了从动植物到石油煤炭的发展过程,现如今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各类再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在绿色化工中,所使用的催化剂多以工业酶和自然界中存在的酶,酶与其他化学催化剂相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生成物优良、污染少等优势,对于当前化工领域而言,生物酶的利用和研发就成为了绿色化工的重要发展方向。像丙烯酰胺的制备,最早使用丙烯晴,在环城生物酶催化后,不仅能耗与成本大幅度减低,且反应完全无副产物,对工业生产而言有多重积极意义。
篇4
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的战略意图,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城市交通系统建设落实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意图上来。目前,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城市规划、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的脱节,使得这些国家的大城市交通状况拥挤不堪、管理混乱、污染严重,很大程度上桎梏了经济的成长,并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我国一些城市也出现了类似现象,许多大城市正进入高速扩展的阶段,亟待寻求适当的战略以避免重蹈其他发展中国家城市建设的覆辙。构建绿色交通不失为解决以上问题的良策。
一、制定交通发展策略,为城市交通提供必要的管制和调控
交通系统的发展目标与挑战交通系统的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主体规划的框架之下,交通系统发展的基本目标应以建立整合、高效、经济的道路交通网络,并使之持续满足国家、人民的需要。在确保环境质量的前提下,优化利用现有交通资源和保证公共交通的通畅。如今中国的大中城市,随着人流量、车辆的骤增,交通堵塞、拥挤现象愈来愈严重,而城市的的地理条件也决定了不可能通过扩充面积来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那就只有通过充分发挥现有土地与交通资源的潜力,合理控制交通需求的增长,才有可能用有限的资源保证道路交通战略基本目标的实现。基于这种思考,交通发展策略应主要考虑以下两点:
1.整合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以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减少路网建设的盲目性,建立完整有效的道路交通网络,包括普通道路、城市快速路、地铁系统、轻轨系统等。
2.发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交通系统。与使用私人汽车相比,公共交通系统节约道路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调节都市发展,因此,成为现代都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自然选择。通过交通需求管理限制私人汽车和中心商业区道路资源的使用,促使出行人选择公共交通系统,从而达到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实现土地使用与交通规划的有效整合
城市交通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人和货物商品在城市不同地区之间的运输,这就使得交通规划必然是城市规划、土地使用与交通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在城市发展的初期就利用土地使用规定城市地区功能从而有计划地引导未来的运输是保证交通系统持续发展和快捷高效的基本措施。土地按照宏观功能应划分为以下五类:工业用地、空白用地、居住用地、交通用地、中心商业区。除了利用土地使用政策,还要通过整合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来管理交通需求。从研究角度看,使用统一的数学模型整合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是更值得探究的方向。近年来,这些整合模型的数学建构、求解算法乃至仿真计算都在美国和欧洲的学术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中国由于有数量众多的城市正在高速发展,在研究这一课题方面具备天然的试验方面的优势。
三、建立快捷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体系
所谓可持续发展,即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子孙在未来追求自身需要的能力。因此,建立一个快捷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现代城市看,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应包括城市捷运系统、城市轻轨系统、公共汽车系统、出租汽车系统四部分。城市捷运系统主要承担连接主要地区间频繁交通干线上的大部分客流,保证整个交通系统宏观运行的效率和稳定;城市轻轨系统主要用于连接捷运站与主要居住区和商业区,从而实现真正的门对门交通;公共汽车系统主要承担区域内部和相邻区域间的近距离交通;出租汽车系统主要填补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间的空白。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限制私人汽车的使用,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将会得到显著提高。虽然公共汽车系统的运行不如轻轨系统稳定可靠,但数量庞大的公共汽车运具和星罗棋布的车站仍然可以保障系统的整体效率。
四、控制交通需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必然刺激人们对私人汽车的消费愿望,利用一系列的政府行为和政策手段调控交通需求和实现平衡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可以通过静态的车辆配额系统与动态的电子道路收费系统两种主要方式对交通需求进行管制。车辆配额系统是通过限制车辆年增率和增加机车拥有人的负担,有效控制长期范围内车辆数量的增加,促使人们选择公交系统。电子道路收费系统是通过对用户实施电子收费来降低高峰时段交通拥挤。通过额外的收费,它使用户在不必要的时候避免进入控制区域以降低交通成本,从而达到减缓阻塞的目的。总而言之,车辆配额系统增加用户购车的固定成本,道路收费系统则增加使用车辆和道路的动态成本。通过两者的结合,有效地进行了对交通需求长期和短期、静态和动态的调控,有力保证了以公交系统为导向的交通发展战略的实施。
篇5
2.绿色教学理念的作用
绿色教学理念解决了传统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为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绿色教学涉及内容非常多,不仅能陶冶学生的英语情操,还能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英语教学中综合使用绿色教学理念能够引导教师顺利实现英语教学目标,还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动力保障。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绿色教学理念的应用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具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绿色教学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要想满足学生升学的实际需求,教师必须采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多变的教学方法以及灵活的教学形式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向一体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英语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地位越来越高。因此,各阶段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英语教学的作用。绿色教学理念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高中英语交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提高绿色教学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作用的方法做了以下介绍。
1.做好学前准备
学前准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做好学前准备工作,为后期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绿色教学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要求教师注重发挥学前准备阶段的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并将教学的主体还原给学生,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自主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要想发挥绿色教学理念的作用,教师应该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前注重题目讲解和材料背景讲解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之前针对单元重难点单词和短语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对学习内容进行检索和研究。例如,高中英语教师在讲解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己对的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对时相关的风俗礼仪看法,从而改变传统被动学习的局面。
2.找准学时重点
强化绿色教学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还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工作者注重学时重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学时重点是学生了解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要想充分发挥学时重点对绿色教学理念的影响作用,教师应该协调动静教学之间的关系。找准学时重点后,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教学状况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如提问、布置作业以及小组讨论等形式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提升。另外,高中英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在笔记的过程中注意划分重难点内容;对话和短文学习过程中注重体会对话和短文传达的主要意思,注重每一个单词在对话中的作用。只有注重以上学习要素,才能进一步提高绿色教学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水平。
3.夯实学后环节
英语教学十分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先学好理论知识,再积极主动地开口讲英语。强化绿色教学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效益,要求教师从夯实学后环节着手,首先,应该提高教师的引导能力,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所学知识;教师不能只注重纯理论知识的讲解,应该在学后环节合理安排学生学后巩固学习的任务。
篇6
如今环境污染问题严峻,但是各国的治理效果却并不理想。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必须找到环境污染的根源,只有灭杀其根源,才能真正地治理环境污染问题。而现在环境污染的根源,就是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量过大。那么,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量成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化工企业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石,对其进行关闭不仅会使国家的财政严重亏损,还将极大的不利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减少化学物质的排放方法,只能是化工企业加大技术改革,发展绿色化学。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人才,化学专业的学生更是化学技术发展的未来。因此,在学习阶段就对学生灌输绿色化学的理念,将会使学生在未来投身化学事业时铭记绿色化学的理念。学生心中以绿色化学作为准则,将会极大的推动绿色化学的发展,而绿色化学的发展,又将推动环境污染的治理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建立。因此,在高校化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不仅将带动绿色化学的发展,还对治理环境污染大有好处。
2高校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方法
2.1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的口头说教式教学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高校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时也是如此。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理念的培养时,应该多运用计算机,对学生进行多媒体辅助式教学。对于一些药品消耗大或易爆、操作不易控制或必须使用有毒有害试剂,但教学内容中必须要求掌握的实验,采用多媒体进行模拟仿真代替常规实验或演示实验,不仅可以明显改善高校实验室环境污染现状,而且可以形成良好的实验创新氛围,杜绝或减少实验室污染的产生。如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实验,原电池的实验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不仅效果明显,而且也避免了药品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2.2启发式教学模式
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使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即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视频,由学生自己感悟。启发式教学可以向学生直观的表现绿色化学的必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以及总结能力。例如在学习硫、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酸雨形成的原因、途径、成分及其危害,启发学生想象并设计出减少酸雨形成的方案及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二者呼应之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绿色化学的观念。除了视频教学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些讨论化学污染的论坛推荐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进行讨论和思考。教师在给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时,一定要保证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最好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扰。因为只有学生从心里认同,其才会实践于生活中。
2.3带领学生前往污染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向学生播放环境污染的相关视频,虽然是帮助学生建立绿色化学观念的好方法,但还是缺乏一定的直观性。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力带领学生前往污染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相较于视频,现实生活中的化学污染无疑更具直观性和震撼性。通过实地考察,学生也可以更好地明确发展绿色化学的必要性。当然,教师在带领学生出校考察时,一定要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3总结
篇7
二、经过各种教育道路展开、渗透环境教育
学校经过选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社团、专题教育等多种教育道路培养先生的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渗透环境教育。
1、本学期经过主干教师地下课,让教师们尝试在生物、化学、地理等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理念;
2、在选修课中,我校展开了数字化水质丈量选修,并且分离本课内容展开了区级课题《张桥河水质调查》获得了区epd教育案例二等奖。
3、在社团活动课中,我校成立了环保社团。本学期在全校范畴内展开了“壳牌美景方案”评选活动以及社区环保宣扬活动,收到了优良的成效。
4、同时,我校还约请贺耀荣教师在我校展开了以epd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专题的针对全校师生的专题讲座课,为全校师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引见。
三、在学科渗透的同时做好宣扬教育
本学期,我校以“绿色生命”为主题展开了环境、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月。本次主题教育活动从十一月不断延伸到十二月,包含了讲座、主题班会、黑板报、社区活动、电子小报制造、学问比赛等方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先生参与率到达100,在我校校园全体环保氛围的建立中起到了优良的成效。
1、讲座中有贺教师做的epd专题讲座、有心思健康专家张教授的专题讲座,为先生提供了很好的进修平台。
2、11月18日,利用学校关闭日契机,展开了以“绿色生命”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在班级里建立环保氛围。
3、在活动月时期展开班级绿色黑板报评选活动,以及电子小报制造活动,使环保氛围愈加浓厚。
4、同时,在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级间展开了环保学问比赛,同窗们怀着极大的兴味参与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不只加强了先生们的环保义务心,也让大家学到了更多的环保学问。
四、不忘进行校园环境建立
总务处在年进行了学校三层花园的改建工程,并且在学校范畴内进行绿化建立任务,经过不懈努力在年中旬,我校被评为了区无烟学校,并荣获了市级绿化合格学校。这些成绩的获得都是和学校各部门同心协力是密不可分的。
篇8
二00一七年,笔者深人都匀市周边20多所乡镇中学的英语课堂,听了二十多位教师的课。在贵州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笔者发现:无论教材、教法、教学设施怎么先进,如果不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学质量的提高将无从谈起。在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发展状况是怎样的?本着这一问题,笔者对国内近3年的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旨在于对研究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发展提供参考。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对国外研究的描述
近三年来,有三篇教师教育研究的综述文献代表了我国外语学术界近来对于外语教师教育研究进行综述的最高水准、它们是:《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综述》(贾爱武,2005);《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综述》(刘学惠,2005);《近十年我国高校外语教师教育研究文献评析》(高云峰,李小光,2007)。以上几篇文章对近三十多年国外在英语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了类似的概述,认为外语教师教育可分为以下叹个阶段:70年代交际法兴起之初,人们研究重在教学内容,80年代开始热衷于研究教学方法,并创造了多种教学法和技巧,但是教师们并不能顺利地实施这些教学法,于是90年代的研究重点转到了研究教师上来了。1997年在英国布赖顿举行的第31界国际英语外语教学协会年会上,英语师资教育与教师发展成为会议六大主题之一,其中关于教师自身发展的机制和动力问题是目前外语师资研究的重要课题。tesol组织的学术刊物tesol quarterly推出专刊“英语教师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展开国际性讨论,它标志着英语教师教育己经成为各国从事英语教育专业人士的研究焦点。
2.2国内高校相关研究
《外语界》等十种外语类核心刊物在近十年总共发表高校外语教师教育论文64篇(高云峰,李小光,2007)。从时间跨度以及刊物的分布来讲,没有形成持续、稳定增长的研究态势,说明目前我国外语界对外语教师教育问题的认识不足,研究力量薄弱(同l)厂〕我国90年代后期开始有学者对外语教师教育表示关注,但多是从理论研究以及外语教学技能的角度展开的,对教师的培训也多是表层化,相关的文献中常出现“外语教师培训”、“外语教师教育”,而“外语教师发展”一词的使用频率较低,说明了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应从教师内部自身提高内在素质才是关键所在(国内研究算是勉强跟上了国际研究的步伐,但仍有不少差,特别在强调教师发展这一点上,我们更注重理论,培训也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输式,而国外更注重教师自我发展的反思意识以及促进发展的途径(贾爱武,2005),笔者对国内一卜种外语核心(或重要)期刊,如《外语界》等近3年刊发的外语教师教育类文章作了统计,结果如下:
表1国内重要外语期刊近…万三年发表的教师教育类文章数量统计表(单位:篇)
统计结果与高云峰,李小光((2007)的论述一致。不少刊物如《外语学刊》等近三年刊登的外语教师教育论文的数量居然为01所刊发的教师教育类文章数量很少,并且多是讨论抽象的理论为主,如教师培训模式、教师信念、教师自主等。
以上统计都是与我国高校教师教育研究有关,似与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素质发展的研究无关,其实不然,原因如下:第一,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是培养英语教师的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基础英语教师的重任,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素质发展与高校的教学理念息息相关。第二,高校是引领科研和学术活动的最前沿阵地,其科研理论、成果和模式对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有很大的参照作用。第三,高校的理论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向,代表国内该领域理论的最高水平,对推动外语教学改革直接产生重大影响,起到对外语教学改革进行导向的作用。
笔者还对2004-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所资助的常规项目以及西部项目的数量进行了相关统计,结果如下:
表2 2004-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所资助的英语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的项目数量统计表(单位:项)
统计表明,近几年获资助的英语教学类项目偏少,这与我国庞大的外语教育环境不相符,2007年外语教学类获资助的项目增加到10项,但仅一个项目与外语教师教育有关,但不是专门针对外语教师教育发展的。国家社科基金对外语教师教育项目的资助还非常薄弱。
2.3国内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研究概述
近年来,《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育》、以及各类学报都刊载了一定数量的针对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类的论文。各种相关学术会议也在热火进行。这些文章和学术会议大多针对英语教师教育的某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教学介人为主,多是讨论教学信念、师资培训,或者优秀教师个案研究,没有从全面的角度探讨中学英语教师素质发展问题。可喜的是,已经有的教师开拟,再辅助动画等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全方位感受实验的动态过程。这样既节约实验成本,避免使用昂贵、有毒有害试剂,也适合易燃易爆、造成环境破坏的实验;又能让学生掌握实验内容、方法,观测到真实的现象,也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如对有机物燃烧、蛋白质电泳等实验进行模拟,就能从根本上实现整个实验过程的绿色化。
2.4考核方法绿色化
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对实验课程考核办法的改革,采取了小论文加平时成绩、一次操作考试加平时成绩、实验理论考试加实验操作等多元化的考核办法。但这些考核办法更多的是针对学生实验能力本身的考核,注重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环保意识和实验道德规范的养成。考核方法绿色化就是在考核实验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对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环保责任和团队精神等的考察,以培养具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的高素质人才。
3教师素质绿色化,构建绿色实验环境
篇9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0xx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通过讲授、发放材料、录制软盘等形式,完成全区7218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师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xx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我区共有252名学员参加了“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项目的培训,包括:组织骨干教师利用暑期时间到教育学院参加集中培训;教育学院教授来我区送教上门,全区150名小学英教师接受教育学院的教授、专家传授知识;教育学院理科部李晶教授等来到了漷县中学,听取了校长的有关汇报,针对学校
年青老师多、教师队伍富有活力并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础这一有利条件,跟踪指导活动结合学校发展,以教师反思为切入点,安排了3次讲座。并确定漷县中学为“绿色耕耘行动计划”课题研究试验基地。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实录、教育科研论文、调研报告、教学课件、个人成长案例、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等一系活动对推动我区新课程改革、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师在组织小学英语全员培训项目上大大强化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参训学员一致感到此次培训收获很大,这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在培训结束后,教育学院组织了以区县为单位开展得教学技能展示活动。我区代表队经过积极准备、认真训练,荣获教育学院组织的“20xx年京郊小学英语技能展示”活动的“教学设计奖”,获得奖杯和奖状。
(二)学历教育
为提高我区教师学历层次,拓展学科专业知识,20xx年在我开办学历教育班16个,共有学员1276人。2006年新招学历教育班四个,包括中文、教育学、英语本科班,小学艺术教育大专班,共计232人,录取率在75%。研究生课程班:上半年已经结业5个班,共200人。20xx年6月份新招生193人,目前已进入培训阶段。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xx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三)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xx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矗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的教学反愧优秀案例评癣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组织了全区中、孝幼、职、成教师继续教育总结表彰会,认定通州区中、孝幼、职、成学校校本培训示范校12所,表彰先进个人32名。此项活动对下一阶段我区继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xx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在“信息技术教育”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四、20xx年师训工作特点
1、层次多,任务重。20xx年是“十五”继续教育的关键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间开展的各项培训今年全部启动,包括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三门必修课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小学、初中、高中的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校本培训等。同时参加培训的人员多,全区7000多人都要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2、培训的时间长。20xx年暑假培训自7月10日至8月22日,每天都有教师在进行培训,时间达到了43天。平时的双休日也安排了培训,时间超过了“八五”、“九五”以来的任何时间的培训。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篇10
(3)目录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对应的页码。
(4)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
(5)注释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
(6)附录附属于正文,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图形等形式。
(7)参考文献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着作名录。
4、毕业论文格式编排
第一、纸型、页边距及装订线毕业论文一律用国家标准A4型纸(297mmX210mm)打印。页边距为:天头(上)30mm,地脚(下)25mm,订口(左)30mm,翻口(右)25mm。装订线在左边,距页边10mm。
第二、版式与用字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1.5倍行距。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忌用繁体字、异体字等其他不规范字。
高中化学教育课程中绿色化学的实施
摘要: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作为科学素养的一部分,绿色化学理念应该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涵盖绿色化学理念,主动创设情境,立足实验,在课堂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并对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进行评价。
关键词:高中;教育;绿色化学
一、高中绿色化学教育目标
绿色化学是用现代化学和化工生产技术,消除或减少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毒的原料、催化剂、试剂和溶剂的使用,不生产有毒有害产物、副产物和废物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宗旨是实现有害物质零排放,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保护环境。对于高中化学教育而言,绿色化学教育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知识与技能。理解绿色化学概念、原则,了解绿色化学诞生与发展,认识生产生活中的绿色化学现象;学习绿色化学的研究方法,掌握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够完成简单的绿色化学实验;理解绿色化学与其他科学之间的联系,能够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绿色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绿色化学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绿色化学意义,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科学探究能力;掌握获取、加工绿色化学信息的方法,能够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绿色化学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绿色化学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习绿色化学的兴趣,激发参与绿色化学宣传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感受绿色化学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增强将绿色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意识,能够合理判断与绿色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关注与绿色化学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树立绿色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主动承担起学习绿色化学的责任,强化保护环境和造福后代的使命感。
二、绿色化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1、主动创设情境,善于利用教材素材。教师在教学时,应以主动创设的或者教材中的生活化情境或问题为中心,通过主动探究式教学,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绿色化学理念,比如可以把绿色化学的理念渗透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如在卤素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利弊;在高分子材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废旧塑料的再生利用为例,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对废旧物资的综合利用的作用,讨论其可能的途径。通过这些活动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学生经常了解及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的热点,从而提高其深入了解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并将其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防止污染、关注人类生存发展的责任感。
2、立足实验,渗透绿色观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关键所在,所以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绿色化思想的重要手段。中学化学实验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部分实验的药品用量在教材中都未明确量化,都是用“适量”、“几滴”等笼统的词语限定,而中学生做实验时好奇心比较重,无法准确地把握实验药品的实际用量,所以造成药品的损失,甚至可能造成污染。二是实验的产物有毒。所以要对化学实验进行调整,要定量,实验室明确告诉学生药品的用量情况,这样既可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又可为实验操作规范化奠定基础,更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保证。三是让学生根据有毒物质的性质,探究针对该种物质如何进行回收与处理。对于实验可以进行细节上的优化和处理,使得实验更绿色化。例如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由于溴的挥发性强,毒性大,而碘的毒性较小,可以将四氯化碳萃取溴水改为萃取碘水。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这样就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当实验结束时可以及时将铜丝取出,减少空气污染。演示白磷和红磷着火点对比实验时,该实验反应发生时燃烧物易爆溅并且燃烧时有大量白烟产生且有毒等,实验时在铁片上方罩个玻璃罩,取用的药品也要尽可能少。由此可见,在实验时,要确保实验的安全及环保问题。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污染环境、不吸入有毒烟雾及安全和便于观察等角度出发讨论、分析,共同改进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境意识及绿色化理念。
三、循环使用化学试剂、充分利用反应产物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所以,我们应该应用化学的处理方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及反应产物。这不仅从源头上防止了污染,而且增加了经济效益。例如:在中学化学实验用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如果将反应后的混合集体(含未反应的CO)直接释放到空气中,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空气,产生了新的隐患。如果进行循环利用,就能达到节约化学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在实验工作中,用绿色化学的思想来指导,更能有效地防止污染。
四、妥善处理化学实验中的废弃物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大部分实验的药品用量在教材中都未明确给出限量以致学生很难把握药品的实际用量,这样既影响实验的科学性和实验效果,又会造成药品的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化操作。若将药品规定了用量和浓度,既方便施教,又方便操作,更易让学生接受、观察和记忆,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同时节约药品,减少环境污染。教师实验教学过程中,限定用量,把好的经验传播给学生,妥善处理化学实验的废弃物(回收、无害化处理),加上正确引导,既提高了实验的科学性、为实验操作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学生学到实际应用技术,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作为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董量耀.中学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策略探讨.化学教育[J].2002,11.
[2]吴光才.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探索[J].南平师专报.2001,02.
篇11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今时代特点,环境保护问题已成热点。绿色化学是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既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对环境的治理从治标转向治本。
日前,我国环保部参与欧盟亚洲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项目研讨会会上提出“采用废物跟踪系统,提高电子废物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可见环保问题全球关注。垃圾之多,却未用尽其能,眼看是不环保,实则是有限资源的浪费。中国南方素以水乡为其优势,由于工厂、化肥农药农业、生活、校园实验等排放的污染水,严重超过环境水体容量,打乱水体的自净能力,单方向的水治理困难重重,污水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民众身心健康,同时治理污水耗重金耗时而且影响基本生活,如今真正能为民众享用的洁净水正急剧削减中,地表水污染引起的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的健康耕作,地下水的污染,源头水的保护,水污染污染物的扩散侵袭等一系列水问题引起我们深思。近日,对环境污染事件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尤其在水污染防治方面颇为重视。例如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开展淮水污染重点工程检查正要在2015年初步完成耗资数十亿建立的监测网,耗资巨大,耗时长久,若能减少污染,这些资源的便能得以节约。就高校来说,从实验排污源起,减少污染。
在高校中,通常做完实验就将试剂直接倒入水池中。这样的实验不停地进行着,而实验室很少有三废处理,致使实验室如一污染排放源向外排放着各种污染物(所用的化学药品种类多,消耗量大,而且大部分有腐蚀性或有毒,有的实验还伴随有毒或有害物质的产生)。不仅对水体造成污染,其对土壤、水生生物的副作用更强,尤其笔者深有感触的是所在学校中的湖泊,经常是发黑散臭气,而如在国庆假期之后的几日里能明显感受到湖的清爽,湖面也无明显漂浮的植物,这是由于没有污染行为的发生,可见实验室的绿色化势在必行。
一、绿色成果创意――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通过引导促使学生通过一些改良实验(如用无毒、弱毒试剂代替有毒试剂进行实验,发现新方法代替原本效率低的方法,等等),使学生感受到绿色化学创新带来的好处,产生学习兴趣,从而真正步入绿色化学实验的学习中。
二、绿色化学之源――网络微型实验
在当今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化已具备各方面完善的功能。在网络环境下微型化学开放实验的开设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教学效果,代表了化学实验改革发展的方向,是贯彻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源泉和动力。网络环境下微型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有如下优点:实验的项目准备、操作等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由过去被动“等待”和“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和“探索式”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实践和创新的能力。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探究和课外进行家庭小实验(而笔者认为学生的主动思考性实验即使有缺陷也远胜过安排性实验),能增强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由于微型实验使用剂量少,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动手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娴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绿色实验开展――融会贯通
1.实践绿色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开展绿色化学实验的能力。
(1)以学生为中心,使化学实验成为绿色工程。
要求学生做到“实验源头预防、实验中间控制、实验排放达标”。期间包括避免使用剧毒原料、用绿色溶剂代替易挥发性的有毒有机溶剂、用绿色催化剂替代有毒、易腐蚀的催化剂、对实验中产生的“三废”进行分类处理,等等。
(2)革新常规实验,开展微型、半微型化学实验。
微型化学实验是以尽可能少的试剂,获取与常规实验相当的化学信息的实验原理与技术。其主要优点是:试剂用量大大减少,仅为常规实验的1%~10%,减少了“三废”排放量,以及相关材料和水、电的消耗,降低了实验成本,节约了实验经费,缩短了实验时间,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改善了实验环境,降低了环境的污染。
常规实验的半微量是指在不改变实验方法、不改变操作技术的前提下,采用常规的小容量仪器、药品用量减量,不用额外的经费投入,就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资源而进行实验操作的方法,因为成熟的实验技术更容易推广。
2.实践课程教学中形成绿色工程理念,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绿色化学行为。
(1)绿色化学观念贯穿实习、实践。
毕业实习、课程实习及社会实践时,要求学生用绿色化学的思维审视生产单位的技术路线、生产工艺、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等环节,用绿色工程的12条标准验证各生产环节,总结出符合绿色化学标准的各环节,整理出不符合绿色化学标准的各个环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依据“5R”原则考虑和解决化学实验中出现的污染问题,做到实验药品的减量化、循环或回收再利用,选择污染少、装置简单、产物易分离、安全性高的实验方法,在无法避免使用或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时,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和消害处理措施。通过反复多次地实习实践、归纳总结,强化学生的绿色化学观。
(2)绿色化学观伴随毕业生终生。
要求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时,从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都必须体现绿色化学观。凡违背绿色化学观及绿色工程理念的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都视为不合格,要么修改,要么重做。指导老师要严格把关,及时跟踪指导,务必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要让绿色化学思想扎根于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这既是对学生负责,更是对社会及历史负责。
结语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源头开始的绿色实验,使清洁生产跟上环保主题前进的步伐。绿色化学实验的进行促进学生在科研、实验的道路上保持绿色、清洁意识,使用绿色材料,开展节约型实验,拥有绿色洁净实验过程,排放低污染值三废。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学者、生产者持久地进行建设。
参考文献:
[1]唐纯翼.绿色化学观在《环境化学》教学中的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126-127.
[2]张康华,曹小华,谢宝华,陶春元.化学实验教学与绿色化学教育[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5):123-125.
[3]黄树辉.问题教学法在环境化学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教育,2008,15(3):15-172.
篇12
一、注重宣传,树立环保理念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我们结合园本课题,成立了环境领导小组,制定园本环保培训计划,定期开展环保培训活动,丰富教职工的环境知识,提高环境教育能力,并将环保教育有关知识、信息等通过宣传栏、家长学校、家校路路通、环保专题活动等途径,不断向园内外传播,扩大环保队伍,职工、家长、社区人员的思想,形成环保意识。如:环保知识讲座、社区捡垃圾、发放环保宣传册等,以实际行动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
我们提出了“幼儿园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口号,倡议师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孩子中开展“环保小卫士”等活动,确保大家生活在一个洁净的、绿化的、美化的环境中。同时我们还得到了家长和社区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他们为我们送来了许多环保小制作,环保教育光盘等宣传材料,配合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
二、创设绿色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我们结合《纲要》精神,多种形式地开展环保教育活动,丰富幼儿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1.四季常青的种植园地。幼儿园开辟了种植园地,通过师生种植、管理、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亲近植物,亲近自然,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各班的种植园地,在老师的组织与带动下,四季常青:翠绿的韭菜、紫色的茄子、红绿相间的番茄、满地爬的南瓜┉种植园深深吸引着小朋友们。孩子们在与大自然快乐交互过程中,发展了体能,启迪了智慧,提高了审美能力。
2.丰富的自然角。随着季节的变化,各班的自然角也丰富多彩,教师积极利用幼儿、家长资源及水乡的地方特点,家园共同丰富自然角,值日生肩负起主人翁的责任,一起管理,培养幼儿爱护、关心动植物的情感、态度。“今天我喝过水啦!”“我渴啦!!”多么温馨的提醒! 同时自然角里还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老师和小朋友收集了各类废旧物品为植物、动物搭建了美丽又舒适的环保新家。
3.变废为宝,美化环境。各班积极利用家长资源,共同收集安全无公害的废旧材料,如雪碧瓶、纸杯纸盒等等,一起巧手“制作”,变成了美丽的风铃、可爱的企鹅、神奇的宇宙飞船,这些作品布置在大厅、手工艺室及楼梯走廊,既是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又是一种无声教育 ,提醒孩子和家长平时要注意“变废为宝”,让“绿色环保”的理念渗透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
三、运用多种形式,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1.开展“环境教育”主题活动。
各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从幼儿生活入手,充分挖掘各领域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如大班的《生活小卫士》、中班的《奇妙的动物世界》、小班的《可爱的动物》等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各个主题活动中不断积累生态环保知识,树立环保意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成了我园传统的环境教育节日。我们利用春天的主题开展“护绿爱绿”活动,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植树;利用“小鸟,你好”的主题开展活动,认识鸟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户外亲子游园活动时,大班孩子们和家长专心致志地记录着植物的品名和特点,中班孩子和家长在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这一幕幕引来游客们赞许的目光;“三八”节组织幼儿到超市帮妈妈“购绿色食品,树环保意识。”树立了幼儿绿色消费观念;结合“六一”节,开展了“环保故事会”,“环保时装秀”等活动,孩子们在这些生动趣味的活动中,体会到了环境保护的意义和价值,萌发了对大自然的深深关爱,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2.一日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寓教于一日活动”是幼儿教育的特点,我们把环境教育也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结合随机教育法,增强幼儿的环境意识。如:随手关水龙头,节约用电、用水;垃圾的分类,垃圾放在垃圾箱内,不乱扔;爱护花草,不踩花草;不剩饭菜,爱惜粮食等等,初步养成幼儿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3.家园、社区携手,开展环保教育。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只有家园密切配合,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起表率作用,同时帮助与督促孩子自觉保护环境,才能使教育取得成效。为了提高家长们的环保意识、树立良好的环保行为,我们利用多种形式邀请家长共同参与环保教育活动;如分发环保宣传单、提倡绿色出行、绿色消费,评选“绿色家庭”等等,这些活动增强了家长的环保意识,也改变了平时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家庭生活中影响和促进了幼儿环保行为的形成。
篇13
目前,幼儿园有教职工35名,其中专任教师21人,专任教师中中专学历100,大专学历42.86。保育员5人,行政管理、及食堂后勤人员9人,均持证上岗。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提出了“会锻炼、会交往、求知兴趣浓、艺术表现大胆”的培养目标,倡导“细致、踏实、和谐、创新”的工作作风,有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健全的党政工青妇领导班子,实施层级管理、目标管理。XX年12月,幼儿园代表平湖市在嘉兴市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学研讨工作会上进行了交流。XX年5月,代表平湖市在嘉兴市幼儿园园本培训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
XX年度,幼儿园被评为平湖市文明单位、平湖市卫生先进单位、平湖市先进学校、平湖市首批师德创优先进学校、平湖市绿色学校、平湖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有小班、中班、大班三个教研组,每组两名教研组长。有教科室主任及两名教研组长三人组成的教科研究领导小组。有课题研究组若干。幼儿园管理研究总课题“创设良好的管理氛围,提高教师主动工作的积极性”,教育研究的总课题“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
二、指导思想
以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遵循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探索农村幼教科学管理模式,积极实施素质启蒙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幼儿园成为“管理科学,师资优化,环境富有教育意义,保教质量好,社会信誉高,颇具特色的嘉兴市特级a类幼儿园。”
“管理科学”指:管理机制高效,管理手段先进,管理信息畅通,管理决策民主,开放式、动态式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法制化、民主化。
“师资优化”指:专任教师中大专学历达80,全部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普通话二级乙等以上等级证书和计算机证书。能独立进行课题研究,撰写较高质量的教育论文。具有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高的教学技能水平。富有爱心、具有信心
四、实施框架
(一)行政管理
目标
1、在“依法治园、和谐兴园”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放式、生态式的管理模式;
2、完善在党支部监督保证、教职工民主参与下的园长负责制,加强内部管理,实现管理的人本化、科学化、现代化、法制化、民主化;
3、创建良好的园风、教风、学风,建设积极向上、健康和谐、富有活力与创新意识的校园文化。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