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城市园林绿化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城市园林绿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城市园林绿化论文

篇1

1.由于绿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主管部门难以掌握,致使一些绿化工程不达标,如住宅小区内绿化,开发商为了达到规划部门30%的绿地率的要求,同时又为了迎合人们现今“择绿而居”的时尚要求,必须要绿化,但为了节约资金,降低成本,就请一些个体户,胡乱种上几棵树,铺点草,算是绿起来了。整个工程未经正规设计单位设计,景观效果差,品位低。

2.绿化施工队伍参差不齐,难以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其严谨性、技术性不是很强,这让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再加上其可观的利润,致使许多素质不高的个体队伍纷纷涌入绿化施工行业,不结合实际,机械地照搬图纸。殊不知:“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一个良好的景观工程需要设计者与施工者共同完成,一个有创意的设计更需要精良的施工。

3.“重建设,轻管理”是园林绿化工作中存在较为普遍的现象。目前,政府主管部门对园林建设环节加大投入,对后期管护投入微乎其微,致使一些园林景观达不到预期效果。部分小区开发商重建设的目的是提高房价,增加企业效益。

4.没有专门的绿化监理公司,绿化施工监理多由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兼任,加之《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带“必须”的强制性条款很少,往往出现:土壤好不好,能栽就行;基肥施不施,不死就行;树坑不要大,栽下就行。只重视最后的景观效果,对土壤、基肥、树坑规格等不是很强调,致使一些树木生长不良,增加了后期维护管理的难度。三、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1.提高对园林绿化的认识,加强领导,增加投资。城市园林绿化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十五大精神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和环境质量,首先应加强对园林绿化工作领导,为绿化建设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正确处理绿化与环境投资的关系,把间接效益与直接效益挂钩,在保证环境与绿化质量的前提下,牢固树立长期绿化的思想,常抓不懈,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上水平、上档次、出精品。

2.园林绿化应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体现在地方特色城市建设规划中。城市规划往往只注重建筑物,很多城市未将园林绿化纳入其中,2001年总理在《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搞好城市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直接的作用。近年来各地对园林绿化投入增多,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绿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很多城市变绿变美了,但形成自身园林特色的少,大多相互模仿、照搬照抄。绿化小区大同小异,过于单调。应鼓励各地设计建造有特色的园林景观,不能只顾绿地占有率,好的绿化可提升城市档次。一个优美、整洁、绿意盎然的现代城镇不但可以大大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品位和精神文明程度,从而也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大连市的经验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另外,云南玉溪突出音乐这个主题,非常有特色。现代城市建设应请专家对园林绿化作整体规划,合理配置园林小区,充分利用地方树种,突出特点,提高城市品位。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具有特点的城市绿地系统。

3.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法制化进程。要在编制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城市大环境绿化规划、公园发展规划、郊区绿化规划以及建成区绿化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绿线范围,对已规划和建成的绿地全部实行绿线控制管理;全面贯彻国务院颁发《城市绿化条例》和配套的《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完善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建立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养护管理的招标投标、质量监督制度。

4.注重和加强小城镇和城郊绿化。因地制宜地抓好小城镇、县城、村镇的绿化,提高覆盖率,让高质量的绿色生活惠及更多人。高度重视城市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建成一批国家级湿地公园。城市规划区现有的林地、果园、茶园、草场以及河塘、水池等水面,纳入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统一实施规划与管理,切实保护自然生态。开展节水、节地型绿化,大力发展立体绿化。多培育和种植一些耐旱的节水型植物。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中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在城市绿化管理、工程招投标、施工、绿化养护、园林育种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并提出了有效建议。

【关键词】园林绿化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议对策

参考文献:

[1]张秋艳.发展城市园林绿化[J].国土绿化,2004,(3):8.

篇2

1.2施工对象多样化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对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都是具有生命的活体。随着季节的变化需要对不同的植物进行栽种,并重视植物的色彩搭配,通过植物自身存在的特殊生态功能对城市空气进行有效的净化,这样可以达到改善环境质量的效果。

1.3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之间的协调性

园林绿化工程不仅可以对空气进行净化,同时还可以为城市居民带来一种美的享受,促进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的融合,使城市环境的协调性需求得到满足。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虽然不能有效保证各部分均能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但是通过技术人员的现场创造却可以使其构思与设计意图得到很好的实现。

1.4现代城市附属设施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例如绿化广场、大型公园等都是城市园林艺术的一种展示。但是绿化工作更多是作为城市工程加上你和的附属设施而出现,例如社区、住宅小区以及街道的绿化带等。

1.5园林施工管护周期较长

因为绿化种植存在较强的季节性,因此必须在合适的季节与适合的地点对植物进行栽植。同时,后期养护工作也非常重要,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有效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并针对具体的苗木进行长时间管护。

2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管理不规范目前城市园林绿化施工队伍的素质普遍不高,很难对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意图进行充分理解,正因为绿化施工的技术性与严谨性都比建筑施工要低,因此很多人认为园林绿化不过就是种树和养草罢了,加上这项工作的利润很高,因此很多素质不高的施工人员纷纷加入到这项工作中。这些人员只重视最后达到的景观效果,对基肥等要求并不严格,使后期养护工作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2.2不重视苗木质量

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多数管理员对苗木质量不够重视,没有将苗木规则细化到地径、米径以及分支点等概念上,不重视苗木的病虫害以及生长势等问题,直接导致了苗木的成活率不高,进而使整体的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3重栽轻养思想严重

后期养护工作严重滞后现阶段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重栽轻养的思想非常普遍,为了对绿化效果进行巩固,一定要加大力度进行后期管养,保证苗木绿化栽的活、长的美,并且留的住。大多数绿地完工之后的效果很好,但是因为后期管护的缺乏,园林绿地中出现了杂草丛生的现象,大量数目杂乱无章,还存在着严重的病虫害侵蚀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园林的景观效果必将受到严重影响。原本是惠民工程,却获得了适得其反的结果,甚至为整个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3园林绿化施工养护问题的对策

3.1提高园林绿化人员的专业素质

采取自学、外出参观以及业务培训等方式,不断引导绿化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定期进行技术考核鉴定,促进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结合,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激励员工,并通过经济杠杆引导和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促进绿化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工程一旦结束,便由监管部门针对工程质量与管理水平展开考核,并勒令不合格公司进行整改,要求其在一定时间内不能继续竞标。

3.2规范操作,择优选择施工队伍

要求所有工程均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规范进入到投标市场,实行阳光操作。同时在签订工程招标合同过程中,应进一步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对苗木进行选购,杜绝任意缩减现象的出现。

3.3重视管养,巩固绿化成果

都说“三分栽、七分养”,只有保证了健壮的长势、清洁的环境以及造型的优美,才能达到一种净化环境、陶冶身心的作用。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多数实施对象都是生命活体,在这一点上来看,植物移栽成功之后的养护工作尤为重要。此外,园林绿化管养工作还具有一定的长效性、技术性以及季节性等特点,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对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要求也不断升高,但是城市气候变化异常、人口急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园林绿化成功进行巩固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因此急需从根本上对“重栽轻管”的现象进行改变。首先,应该滴绿化养护经费进行落实,在绿化工作中制定出合理的养护管理等级标准,并对养护等级进行核算,定期拨付养护经费,按照奖优罚劣的原则对养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行调动;其次,签订养护工作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人头上,对那些管理不到位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实施有效的监管;第三,结合绿化管养技术规范进行养护;第四,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更新技术,促进管养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第五,加强对绿化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在社会中形成一种良好的爱绿、护绿氛围。

篇3

一、城市园林中有害生物的现状

号称松树“癌症”的松材线虫在广东、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地每天都有新的疫点发生,其蔓延之势已覆盖了我国5亿多亩森林。危害100多种植物的美国白蛾在辽宁、山东、河北、天津等地并未“扑灭”,而且新疫点频频出现,现对北京已成包围之势,正在敲响北京的大门。国槐的蛀干害虫锈色粒肩天牛,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一直以河南、山东南部为根据地,局部为害国槐、栾树,九十年代中期向东、西、北三个方向出击,成为蛀干害虫的优势种,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树“国槐”新的重要蛀虫。从未过长江的北方蛀虫臭椿沟眶象,在本世纪初,跟随寄主千头椿大举入侵上海市,形成严重危害。日本松干蚧是一种毁灭性害虫,遍及华东各省,如今又向东北扩散,吉林省1994年首次发现受其侵害,至2002年发生面积已达27万亩,成灾面积13.5万亩,4万亩松林在虫口下濒死或枯死。杉树、柏树的重要蛀干害虫双条杉天牛向北已蔓延到沈阳,大有向东北扩散之势。光肩星天牛的危害面积已达50万公顷。青杨虎天牛在黑龙江哈尔滨周边地区再度暴发成灾。蔗扁蛾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鳞翅目钻蛀性害虫,危害香蕉、甘蔗等经济作物,防治难度较大,如今已遍及华东、华中、华北、西南、东北等各地城市园林,危害植物达22科之多,除巴西木、发财树、绿萝、一品红、棕竹、鹅掌柴外,全国各地尤其是城市园林许多木本、草本花卉被其侵害。杨树烂皮病1999年春在东北全部及华北、内蒙古部分地区流行,被害致死柳、杨等绿化树木近15万株。松枯梢病在山西、陕西、辽宁大发生,大连沿海地区的大片黑松患病死亡。银杏大蚕蛾仅在陕西就发生2万公顷,东亚飞蝗在西北、华北再度暴发成灾。2003年春,长春市因冻害死亡杨、柳树2万余株,由冻害引发病害,严重染病的树木3万多株。原产南美的水葫芦,学名凤眼莲,作为畜禽饲料、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被引入并推广种植,后逸为野生,以极快的无性繁殖,形成单一的优势群落。在云南已成“喧客夺主”的心腹之患,占据了滇池10平方公里的水域,破坏当地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堵塞交通,给渔业和旅游业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地破坏了生物间生态平衡。

二、当前城市绿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绿化格局的调整改变了原有有害生物的结构

园林植物是城市建筑物、道路之间互相联系并使之成为一体的纽带。国外园林风格不断传入我国,植物配置和种植方式更加多变,如疏林草地、规则绿化等,打破了我国传统园林格局。园林植物种类、数量以及绿化面积大幅度增加,改变了城市中原有有害生物的种类、结构和危害。如今,蛀干害虫、“五小害虫”(蚜、螨、蚧、粉虱、蓟马)和生态性植干病害成为城市园林植物的主要病虫害。

2.2绿化植物的不合理配置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先决条件

害虫与寄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协同进化关系,可以说植物一栽下去就决定了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不合理的种植结构是病虫害严重发生的源头。

2.3园林植物检疫环节薄弱,外来病虫猖獗

随着国际间植物交流的频繁,侵入型害虫不断传入我国,而我们当地天敌尚不能马上跟踪适应,这些自然控制因素的丧失使侵入型害虫比我国本地害虫具有更大的危害性。严重危害100余种花卉植物的毁灭性食叶害虫美洲斑潜蝇和前面提到的蔗扁蛾就是近年从国外传入的,并在短短两年时间就遍及我国22个省区。

2.4城市生态恶化为病虫害的发生开启了方便之门

城市环境是由人工建造起来的特殊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往往是空气污染严重、光照条件不佳、人为破坏频发;地下部分往往是土壤坚实、透气性差、土质低劣、缺肥少水、生长空间狭窄,这些直接导致了有害生物的大发生。当某种生态因子达到灾变程度,养护管理又长期相当不力时,生态平衡将被打破,园林植物病虫害就暴发成灾,发展成为自然生物灾害。

2.5气候异常促使城市园林病虫害大发生

在城市恶劣的生态环境下,园林植物生长势极弱,这时气候方面的因素则变成决定性影响因子。1999年柳树烂皮病大发生,国家林业局专家组确定为灾变性气候引起。2003年春长春大量树木死亡也是由灾变性气候引起。

三、防治的对策:

3.1加强抗性植物品种的选育及应用

植物材料的选择应以植物区系分布规律为理论基础,以乡土树种为重点,以适应城市生态环境,如抗干旱,耗水少,耐瘠薄和土实,抗污染,抗冻害,抗病虫,耐粗放管理等7个方面为树种选择的首要标准。

3.2加强养护管理,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

加强养护管理就是人为地调整适合目的植物生长,而不适合有害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使目的植物能健康、茁壮地生长,有害生物很难侵入,也不能大量繁殖,对目的植物构成威胁。从根本上解决植物衰退病这一难题。

3.3从规划设计着手,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

从尊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出发进行园林规划设计,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以乔木为主,实行乔、灌、藤、花、草多种植物合理混配的林荫型绿化,造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园林植物群落,形成一个多品种、多层次、互促共存、遮阴效果好的复层种植结构。北方冬季景观随季节的更替而发生变化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大可不必一味追求完美的绿色,去与自然规律进行无谓的抗争。

篇4

1.1城市绿化是一门新兴的环境产业

(1)绿化的环境功能,是潜在的生产力,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许多城市和社区出现了“以绿引资,因绿兴市”的连锁反应,因环境改善、景观美化而招来投资者、旅游者,繁荣了经济。有的城市计算建设投入与产出之比达到1∶5的高值。一次投资长期受益,走上了环境与经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道路。有远见的建设者、开发商,为了适应当今人们注重环境选择“择绿而居”的时尚,自觉地投入土地、资金兴建绿地,成为决策的热点。因为有了绿色的环境而房价上升,楼盘热销,绿化与物业市场出现了密不可分的“经济波澜”。

(2)城市绿化形成的“经济波澜”渗透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城市建设工程进行绿化建设,以及在人口稠密、建筑拥挤的地区进行“拆房建绿”,对国家和建设单位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但是绿化建设所形成的经济动力,涉及许多经济领域。首先是提高了环境质量,提升了地区的物业价值,改善了居住条件,造福人民;拉动了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装潢市场、建材市场、劳动力市场、搬运市场等。除了投资者直接受益以外,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大的,只要进行综合核算,其经济效益将大大超过投资额。由于经济效益的诱导效应,提高了投资主体的“绿化觉悟”,推动了绿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

1.2权益的平衡问题值得探讨

城市绿化所形成的环境效益,不受疆域的约束,无论投资者还是非投资者,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在自然空间里均衡地得到享受,由此形成了环境效益普遍性的特点。市民作为纳税者,享受绿化的环境效益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当某些经济实体因城市的绿化环境使他在经济活动中受益时,他不需要通过市场付出代价,又形成了绿化经济效益外部性的特点。对那些没有依法负担应有的绿化建设任务或没有达到法定绿化数量的单位来说,实际是他们占用了社会的环境资源。对这类单位应该以环境评价、计量为标准,他们应该向社会做出补偿。把外部化的经济成本转向内部化,才能从利益驱动的高度,调动其绿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同样,某些依法进行了环境绿化建设达到或超过法定指标的单位,他们投入了土地、资金,对城市绿地系统做出了贡献,他们是城市环境质量的生产者。政府对这类单位在税费负担方面给以优惠才比较合理。

但是,目前对绿化的环境效益,还处在有认识无评价或有评价无计量的状况。多数单位对绿化的效益还停留在从概念到概念的水平上。现在有一些先行单位,对绿化的环境效益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计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绿化管理法制化

根据市场经济体制和城市绿化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增加“依法治绿”迫切性,需要以法制保障绿化事业的发展。目前应该清理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城市绿化条例》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修改与市场经济和“入世”不相适应的法规、条例。至少应该研究以下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1)面对绿化事业社会化的特点,确立绿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社会各方的职责和权益;

(2)面对绿地面积增加、质量提高的现实,确立全社会发展绿化和维护绿化的法律保障;

(3)对新兴的、发展中的绿化产业,要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相应的中介机制、监管机制。3管理策略

3.1加强维护“绿线”的严肃性

“绿线”的划定是实现绿化规划的前瞻措施,维护“绿线”比划定“绿线”更重要。当今实施的“拆房建绿工程”,对当代人来说是个大成就,但需要以数倍、数十倍的投入进行环境重塑。前车之鉴不容忽视,以多少无奈吞下历史的苦果,不要因现在的宽容给后人留下隐患。应该严守规划,从法制出发,像维护“红线”一样,维护“绿线”的严肃性,控制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制订土地转让、土地借用、房屋拆建等的法制措施。

3.2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协调绿化发展

当今,城市绿化是涵盖城乡的系统工程,近郊、远郊都纳入了城市绿化系统规划之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采取绿化与生产相结合的措施、开展多种经营,是城乡一体化大规模发展绿地的基本措施。回顾人类的生产历史,绿化、植树从来就是谋求生存、富民强国的手段。为农业生产者开辟生产致富的道路,是发展绿化的必由之路。在法制建设和绿化管理中,应该研究解决资金投入、合作经营以及土地使用、农业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3.3养护管理法制化

城市里的一切绿地、树木,不论所有权属于谁,都是绿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做好所有绿地、树木的养护管理,使其茁壮生长,是发挥绿化效益、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巩固绿化成果的关键,与发展具有同样意义。我国法律、法规已经规定,即使是绿地、树木的所有者,也不准损坏树木、侵蚀绿地。绿化事业发展到目前的水平,需要以立法的形式把绿地、树木、养护、管理列为所有者的责任。国外在城市绿化管理中,不乏这方面的先例。需要制定不同的养护质量标准,把养护管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市民中去,建立赏罚法规。同时,兴办绿化养护企业,开发绿化养护市场,实行集约化经营,为社会绿化养护服务。

篇5

1.由于绿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主管部门难以掌握,致使一些绿化工程不达标,如住宅小区内绿化,开发商为了达到规划部门30%的绿地率的要求,同时又为了迎合人们现今“择绿而居”的时尚要求,必须要绿化,但为了节约资金,降低成本,就请一些个体户,胡乱种上几棵树,铺点草,算是绿起来了。整个工程未经正规设计单位设计,景观效果差,品位低。

2.绿化施工队伍参差不齐,难以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其严谨性、技术性不是很强,这让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再加上其可观的利润,致使许多素质不高的个体队伍纷纷涌入绿化施工行业,不结合实际,机械地照搬图纸。殊不知:“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一个良好的景观工程需要设计者与施工者共同完成,一个有创意的设计更需要精良的施工。

3.“重建设,轻管理”是园林绿化工作中存在较为普遍的现象。目前,政府主管部门对园林建设环节加大投入,对后期管护投入微乎其微,致使一些园林景观达不到预期效果。部分小区开发商重建设的目的是提高房价,增加企业效益。

4.没有专门的绿化监理公司,绿化施工监理多由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兼任,加之《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带“必须”的强制性条款很少,往往出现:土壤好不好,能栽就行;基肥施不施,不死就行;树坑不要大,栽下就行。只重视最后的景观效果,对土壤、基肥、树坑规格等不是很强调,致使一些树木生长不良,增加了后期维护管理的难度。三、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1.提高对园林绿化的认识,加强领导,增加投资。城市园林绿化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十五大精神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和环境质量,首先应加强对园林绿化工作领导,为绿化建设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正确处理绿化与环境投资的关系,把间接效益与直接效益挂钩,在保证环境与绿化质量的前提下,牢固树立长期绿化的思想,常抓不懈,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上水平、上档次、出精品。

2.园林绿化应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体现在地方特色城市建设规划中。城市规划往往只注重建筑物,很多城市未将园林绿化纳入其中,2001年总理在《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搞好城市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直接的作用。近年来各地对园林绿化投入增多,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绿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很多城市变绿变美了,但形成自身园林特色的少,大多相互模仿、照搬照抄。绿化小区大同小异,过于单调。应鼓励各地设计建造有特色的园林景观,不能只顾绿地占有率,好的绿化可提升城市档次。一个优美、整洁、绿意盎然的现代城镇不但可以大大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品位和精神文明程度,从而也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大连市的经验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另外,云南玉溪突出音乐这个主题,非常有特色。现代城市建设应请专家对园林绿化作整体规划,合理配置园林小区,充分利用地方树种,突出特点,提高城市品位。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具有特点的城市绿地系统。

3.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法制化进程。要在编制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城市大环境绿化规划、公园发展规划、郊区绿化规划以及建成区绿化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绿线范围,对已规划和建成的绿地全部实行绿线控制管理;全面贯彻国务院颁发《城市绿化条例》和配套的《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完善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建立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养护管理的招标投标、质量监督制度。

4.注重和加强小城镇和城郊绿化。因地制宜地抓好小城镇、县城、村镇的绿化,提高覆盖率,让高质量的绿色生活惠及更多人。高度重视城市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建成一批国家级湿地公园。城市规划区现有的林地、果园、茶园、草场以及河塘、水池等水面,纳入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统一实施规划与管理,切实保护自然生态。开展节水、节地型绿化,大力发展立体绿化。多培育和种植一些耐旱的节水型植物。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中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在城市绿化管理、工程招投标、施工、绿化养护、园林育种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并提出了有效建议。

【关键词】园林绿化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议对策

参考文献:

[1]张秋艳.发展城市园林绿化[J].国土绿化,2004,(3):8.

篇6

1.1城市绿化是一门新兴的环境产业

(1)绿化的环境功能,是潜在的生产力,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许多城市和社区出现了“以绿引资,因绿兴市”的连锁反应,因环境改善、景观美化而招来投资者、旅游者,繁荣了经济。有的城市计算建设投入与产出之比达到1∶5的高值。一次投资长期受益,走上了环境与经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道路。有远见的建设者、开发商,为了适应当今人们注重环境选择“择绿而居”的时尚,自觉地投入土地、资金兴建绿地,成为决策的热点。因为有了绿色的环境而房价上升,楼盘热销,绿化与物业市场出现了密不可分的“经济波澜”。

(2)城市绿化形成的“经济波澜”渗透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城市建设工程进行绿化建设,以及在人口稠密、建筑拥挤的地区进行“拆房建绿”,对国家和建设单位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但是绿化建设所形成的经济动力,涉及许多经济领域。首先是提高了环境质量,提升了地区的物业价值,改善了居住条件,造福人民;拉动了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装潢市场、建材市场、劳动力市场、搬运市场等。除了投资者直接受益以外,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大的,只要进行综合核算,其经济效益将大大超过投资额。由于经济效益的诱导效应,提高了投资主体的“绿化觉悟”,推动了绿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

1.2权益的平衡问题值得探讨

城市绿化所形成的环境效益,不受疆域的约束,无论投资者还是非投资者,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在自然空间里均衡地得到享受,由此形成了环境效益普遍性的特点。市民作为纳税者,享受绿化的环境效益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当某些经济实体因城市的绿化环境使他在经济活动中受益时,他不需要通过市场付出代价,又形成了绿化经济效益外部性的特点。对那些没有依法负担应有的绿化建设任务或没有达到法定绿化数量的单位来说,实际是他们占用了社会的环境资源。对这类单位应该以环境评价、计量为标准,他们应该向社会做出补偿。把外部化的经济成本转向内部化,才能从利益驱动的高度,调动其绿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同样,某些依法进行了环境绿化建设达到或超过法定指标的单位,他们投入了土地、资金,对城市绿地系统做出了贡献,他们是城市环境质量的生产者。政府对这类单位在税费负担方面给以优惠才比较合理。

但是,目前对绿化的环境效益,还处在有认识无评价或有评价无计量的状况。多数单位对绿化的效益还停留在从概念到概念的水平上。现在有一些先行单位,对绿化的环境效益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计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绿化管理法制化

根据市场经济体制和城市绿化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增加“依法治绿”迫切性,需要以法制保障绿化事业的发展。目前应该清理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城市绿化条例》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修改与市场经济和“入世”不相适应的法规、条例。至少应该研究以下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1)面对绿化事业社会化的特点,确立绿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社会各方的职责和权益;

(2)面对绿地面积增加、质量提高的现实,确立全社会发展绿化和维护绿化的法律保障;

(3)对新兴的、发展中的绿化产业,要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相应的中介机制、监管机制。3管理策略

3.1加强维护“绿线”的严肃性

“绿线”的划定是实现绿化规划的前瞻措施,维护“绿线”比划定“绿线”更重要。当今实施的“拆房建绿工程”,对当代人来说是个大成就,但需要以数倍、数十倍的投入进行环境重塑。前车之鉴不容忽视,以多少无奈吞下历史的苦果,不要因现在的宽容给后人留下隐患。应该严守规划,从法制出发,像维护“红线”一样,维护“绿线”的严肃性,控制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制订土地转让、土地借用、房屋拆建等的法制措施。

3.2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协调绿化发展

当今,城市绿化是涵盖城乡的系统工程,近郊、远郊都纳入了城市绿化系统规划之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采取绿化与生产相结合的措施、开展多种经营,是城乡一体化大规模发展绿地的基本措施。回顾人类的生产历史,绿化、植树从来就是谋求生存、富民强国的手段。为农业生产者开辟生产致富的道路,是发展绿化的必由之路。在法制建设和绿化管理中,应该研究解决资金投入、合作经营以及土地使用、农业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3.3养护管理法制化

城市里的一切绿地、树木,不论所有权属于谁,都是绿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做好所有绿地、树木的养护管理,使其茁壮生长,是发挥绿化效益、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巩固绿化成果的关键,与发展具有同样意义。我国法律、法规已经规定,即使是绿地、树木的所有者,也不准损坏树木、侵蚀绿地。绿化事业发展到目前的水平,需要以立法的形式把绿地、树木、养护、管理列为所有者的责任。国外在城市绿化管理中,不乏这方面的先例。需要制定不同的养护质量标准,把养护管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市民中去,建立赏罚法规。同时,兴办绿化养护企业,开发绿化养护市场,实行集约化经营,为社会绿化养护服务。

篇7

一、存在的问题

(1)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规模发展不同步,无长远规划,侵占绿地、滥伐林木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些城市的规划绿地被挪作他用。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工程,使得成年树木被大量砍伐,砍了栽、栽了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2)绿地结构单纯,生物多样性体现不充分。一些城市绿化树种虽然较多,但植物景观单调,在色彩、季相上无多大变化,缺乏生机活力,难以体现其园林艺术风貌。如常绿乔木和常绿灌木,仅占全树种的15%,不能实现季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目标。另外,绿地结构层次不丰富,绿量不足,人工植物群落景观单调,如树种单一,乔木、灌木、草坪的比例搭配不恰当等。树木多以单种成片的形式出现,缺乏运用多种植物来造景,如大片的牡丹、桃林、国槐林、杨树林等,色彩单一,给人枯寂无味的感觉,绿化美化效果不尽人意。园林树种配置形式上,所采用的植物模式以丛植、片植、孤植为主,而列植、垂直绿化等其他植物应用模式少。

(3)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倾向性。不考虑当地的实际、当地地理环境特点和树木生物学特性,盲目引进外地树种和重名贵品种轻乡土品种,重人工造景轻自然景观,重草轻树,造成引种失败和病虫害大发生。

(4)管理水平低。忽视了“三分建,七分管”的园林绿化建设原则,无统一规范的经营管理措施,粗放养护管理,技术含量低。该修剪而长期无人修剪、该除草而长期无人除草,致使花园、绿地杂乱无章,病虫害无人防治,并且许多该间苗的苗木因没有及时间苗,导致种植密度过大,树木严重生长不良。单位、居民法制观念淡薄,城市公用绿地被侵占、花草树木被攀折、草坪被踩压、景观遭毁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还存在着如城市园林执法队伍不健全,管理技术力量薄弱,缺乏景观造景技术,管理手段滞后,赏罚不明等问题,这些都是造成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目前落后于城市发展、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的主要原因。

(5)绿化格局的调整改变了原有有害生物的结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园林风格不断传入我国,植物配置和种植方式更加多变,如疏林草地、规则绿化等,打破了我国传统园林格局。园林植物种类、数量经过引种,外来物种绿化面积大幅度增加,改变了城市中原有有害生物的种类、结构和危害程度。如今,蛀干害虫、食叶害虫(如蚜、螨、蚧、粉虱、蓟马)和生态性植干病害已成为城市园林植物的主要病虫害。另外,绿化植物的不合理配置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先决条件,害虫与寄主、天敌在长期进化中,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不合理的种植结构打破了这一比例关系,破坏了生态平衡,外来生物无天敌,致使病虫害严重发生和蔓延。

(6)城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气候异常等促进了病虫害的发生。城市环境是由人工建造起来的特殊生态系统,而地上部分城市空气和生活污水污染严重、光照条件不足以及人为破坏严重;地下部分往往是填埋的建筑垃圾,土壤坚实、透气性差、土质低劣、缺肥少水、生长空间狭窄,这些直接导致树木生长势减弱、抗逆性降低,为有害生物的大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养护管理又长期跟不上,园林植物病虫害容易暴发成灾。此外,气候异常导致的冻害、抽条、旱灾、涝灾、烟尘、酸雨等自然灾害,会使林木生长势减弱,导致病虫害暴发成灾。据国家林业局报道,1999年柳树烂皮病大发生,2003长春大面积树木死亡以及2008年发生在云南省、贵州省等地的冻害,都是由灾变性气候引起的。(7)园林植物检疫环节薄弱,外来病虫害猖獗。随着国际、国内植物的频繁交流,由于进货方式不同,园林植物检疫不能照顾到方方面面,致使侵入型病虫害不断传入我国的不同地区。这些侵入型害虫比我国本地害虫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如近年从国外传入的毁灭性食叶害虫美洲斑潜蝇,严重危害我国100余种花卉植物,并在短短几年时间就遍及我国22个省区。黄斑星天牛原先发生在华中地区,短短的十几年时间,蔓延到我国十几个省份,对我国杨树类植物造成严重危害。这些都是由植物检疫环节薄弱和引种不当引起的。

二、发展对策

(1)城市园林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不同城市因气候、立地条件不同,生长植物种类也不同。因此,依据城市类型,对各城市植物群落进行详细调查研究,探索树木、花草、野生动物、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适应性、生存、生长发育规律,提出科学决策,选用合适树种。

(2)规划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点,风格多样,量力而行”,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植物要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

(3)在城市建设设计上采用多种类型,不仅可以植树、种草、种花、种果、种药,还可利用江、河、湖、海等水面养鱼、养鸭,在林中养鸟,并引进天敌,使人、动物、植物、鸟类、鱼类、微生物和谐相处,形成良性循环的能量、物质的转换。园林规划设计不仅限于观赏为主,不能只顾眼前的效果,还要有长远发展目标,要从城市长期发展考虑,留出基础设施用地,避免栽了砍、砍了栽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稳定。因此,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要有所转变,要以建筑为主转变为以防护功能和观赏并重、植物造景为主的新的观念上来。

(4)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可供选择的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植物种类,包括有花植物近30000种、树木近8000种,可扩充造景材料。树种配置时要采取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合配置绿化模式。还要通过垂直绿化实现阳台、屋顶、院墙、围栏的全面绿化,并鼓励巿民养花、植树。为增加“绿量”,应多种叶大浓荫的大乔木,增加乔木比例,乔木下面种草皮,并适当点缀灌木,搞复层立体绿化。此外,要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化地的色彩,为市民提供距离合适、景观优美、绿化充分、环境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5)加强宣传教育和园林绿化法制建设,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和创建意识。创建园林城市需要领导重视,加强领导是园林工作的保证,特别在目前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要开展广泛的领导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实行单位评比和考核一票否决制,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同时,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的执法队伍,依据《城市园林管理条例》,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惩侵占绿地、乱砍滥伐等破坏绿地的行为,依法维护和巩固城市绿化成果。此外,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绿化意识和创建意识,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培养全社会爱护共同生存环境的自觉意识,树立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篇8

2.1生态园林是可持续发展之本要保证城市园林绿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以生态园林为基础,发挥植物的功能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建造出稳定的人工群落,以达到最终的目的,人可以和自然共存。生态园林的3个特点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第一点,生态园林遵循着生态位原则,即城市园林绿化要找到适合的植物,在植物的选择上必须要合理,这样才能避免植物之间的竞争。第二点,生态园林以多样性为主,建造城市园林主要就是充实生物的多样性,特别是物种的多样性。第三点,生态园林的美观性,这就在不断地考验设计者的能力,做到既改善环境质量,又达到视觉上的美观,同时也体现园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2节约建绿是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节约建绿倡导“三节一环保”的健康发展之路:“三节”就是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资金;“一环保”就是追求生态环保、人居环境改善的节约型园林绿化。设计之初,就把这些考虑在内,能在最大的程度上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并减少资金的浪费。节约用地的措施:一是大力提倡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墙体绿化、见缝插绿等,二是保护好自然的植物群落和自然的痕迹,维护好原有的自然生态体系。节约用水的措施:一是选择适应性强的乡土植物,二是安装喷灌、滴灌等,三是利用河水、雨水、循环水等。节约资金的措施:一是高标准规划设计,高质量建设施工,二是采用新技术新措施。

2.3科技兴绿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现如今,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园林建设已经从原来的观赏性向综合生态性过度。加强园林绿化的科技水平,是发展的趋势,科学技术是园林绿化的发展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绿地的存活率,保证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为园林植物群落带来稳定性。相关政府也在不断加强园林技术方面的研究,推广新的技术,加强绿化体系的建设,这是科技兴绿的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保障。

3城市园林绿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其措施

3.1园林从业人员的工作素质生产力中具有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人。园林从业人员是建造园林的执行者和设计者,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城市绿化的好坏。具体来讲:一是提高园林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只有优秀的园林设计人员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才能经受住时代的挑战,担当起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重任。二是提高园林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科学素养,只有园林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科学素养,才能提高他们的劳动价值。三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办知识讲座,定期增加专业人员,建立完善的奖罚体制,从而调动起从业人员对园林建造的积极性。

篇9

对于大型的园林绿化的规划,总体规划图是不可少的,为了全面的体现设计意图,在总体规划图中,要对规划绿地不同的分区划分为几个局部,每一个局部的划分设计要尽可能详细,同时,局部的设计也要有平面图或是纵横切面图,以及局部园林种植设计图、园林建筑布局图等综合内容。例如南方某公园,图纸共包含二十五张,总平面图、道路设计、地形设计、排水设计、种植植物设计、跌水水景设计、花架大样设计、池壁台阶设计等。上述是进行园林绿化设计的四个步骤,在进行实际设计中,还是要依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来定,具体园林绿化工程的大小以及难易程度不同,设计的划分步骤也会也会稍有不同,但是设计总体是要体现园林绿化工程的美观性、实用性、经济性。

3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发展趋势展望

园林绿化工程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未来的园林绿化设计要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利用现代化的发展技术和研究方向,更加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1)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更加科技化。当前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影响着各行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高水平的发展。那么,园林绿化设计也会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这也是园林绿化设计必然的发展方向。城市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更加多元化,加之人们审美的需求不断提升,对于设计的个性化以及多样化更加重视。应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园林绿化设计,使得园林绿化设计将个性化与精细化有机的结合,高端技术可以实现设计的优化完善,城市绿化景观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构建,将错综复杂的城市结构以及地形地貌进行电子图的直观创建,不过,在应用高端技术进行园林绿化设计中,也会遇到一些难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结构越来越复杂,园林绿化如何开拓思路进行创新设计,这是未来在进行园林设计中设计者要思考的问题。2)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更加生态化。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另外一个发展趋势就是朝着更加生态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将生态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双重形式进行集中,从使用功能上面统一体现,在未来园林设计中,设计者要将生态效益作为设计的首要目标,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中心,尊重园林地域性,并且结合地域实际的自然灵感与自然元素进行设计。同时还要尊重当地场地的特征,尊重它的历史和文化,在设计中保留、利用这些文化元素,增加景观园林的功能性和审美性。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更加生态化,要重视结合自然的设计,倡导全新的设计理念,形成生态设计理念;必须按照生态原则对城市进行规划和设计,更多的运用本土材料将整个被设计体形成一个有机体,最大化的减少人工成本,增加自然的做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篇10

2调节湿度

调节城市湿度是城市园林的另一功能,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将植物的水分带到城市大气中,就南北方来说,南方城市的植被覆盖率高,而北方城市相较于南方城市植被覆盖率较低,而城市中的湿度北方便不如南方,当然不排除温度带的因素,在同一温度带的城市来说植被覆盖率高的城市的城市湿度较覆盖率低的城市高。

3削减城市噪音

在各大城市中噪音污染是大家不容忽略的一点,各大工厂,施工工地的噪音污染更是不绝于耳,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和休息,严重者造成神经衰弱,神经疲劳,导致相应的并发症,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城市园林的绿化便削弱了这一问题,城市园林植被绿化率高,对噪音的削弱是显而易见的。城市的绿化带便相当于城市的隔音带,减少噪音对市民的干扰。

4保持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或全球整个生态系统、基因和物种的总称,保持生物多样性也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城市由于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要想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来调节环境的变化,需要有大量的森林植被。在一个稳定区域内,各种群对整个区域的时空、利用资源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总体趋向于相互补充,而不是简单的互相竞争,区域内的系统越复杂也就越稳定。生物的种类成分数量越多,区域内的生态分化和种群间结合的结构就越复杂,自我调节自然生态系统和保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强。因此,由很多植物群落组成的区域,比单一群落组成的区域更能充分地利用环境资源。

5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

在城市工业化进程中,会产生很多粉尘、煤烟和有毒气体。使城市空气污浊,烟雾弥漫,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绿地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对地球上氧气和二氧化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在城市环境中,由于人口的增加,氧气消耗大,二氧化碳浓度高,这种平衡更需要绿色植物来维持。许多树木对有毒、有害气体均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并且在降低辐射、降温、降尘、消毒等方面有一定作用。城市的绿地像人的肝脏一样,具有解毒作用。大片的树、草能使空气中的一些污染物沉降下来。植物的枝叶对烟尘和粉尘有明显的阻挡、吸附和过滤作用。据研究资料,每年每公顷树林能滞留粉尘34t;很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1hm2柳杉每月可吸收二氧化硫达60kg。臭椿、夹竹桃、珊瑚、广玉兰、银杏和石榴等对二氧化硫都有很强的抗性和吸收作用。刺槐、女贞、梧桐、大叶黄杨等树木抗氟和吸氟能力都较强,另外木槿、合欢、杨树、紫藤等树木对氯气有很强的抗性,大多数植物都能吸收臭氧、氨气、铅气体等有害气体。资料表明,当城市绿化覆盖率增加到50%时,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可以基本得到控制,城市园林绿化是有害气体的净化场。

6灭杀细菌

防止病害绿地植物还有杀灭细菌的作用。据测定,每公顷刺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kg的杀菌素,可以杀死白喉、肺结核、伤寒和痢疾杆菌。尤其是松树林、柏树林、樟树林灭菌能力很强,很多树木都能发挥杀菌作用。据测定,有树木的城市街道比没有树木的街道,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少85%以上。有数据表明:城市百货大楼内空气中含菌率比公园大4000倍,比林区大10万倍。可见植树造林,城市园林绿化具有杀菌、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作用。

7美化城市

城市绿化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式植物在城市中有着不同的表现,是城市的空间有着巨大的变化。树木的高低错落、各式各样的树形、树冠的不同差异等,能够打破城市建筑物的单调造型,让城市面貌变得生动、多彩和活泼,明显地加深城市环境的立体空间感和远近层次感。随着季节的变化,各类植物能够呈现明显的季相色彩差异,如三角枫、五角枫、红瑞木等树木到了秋季树叶或枝干变红。到了冬季,金银忍冬、荚等树木的果穗会布满枝头,形成寒冷中的独特景观。花卉更是有五彩缤纷的色彩。因此,在城市中进行科学的绿化,能够把城市打扮得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园林已不是简单地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观赏的场所,同时还可以满足和实现城市居民对生活的需求。园林绿化在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创造出美景的同时,还能给予城市居民健康、舒适的享受。

篇11

2.生态意识不够强

仍停留在表面美化阶段,有些着重强调草坪,忽视了高大乔木植被,或是乔木种植过于集中,违反了树木的生长习性。但是理论认识上众多的不足和有限的实力之间的差距致使城市优化及改造难以深层次化,必须要提高生态意识,认真分析城市水文、地质、格局和气候,按照景观生态格局的分析方法统计计算,结合整体的绿化用地性质来确定。还需要大量进行相关技术和科研分析手段的运用,例如生态过程分析方法、物种搭配选择等。

二、强化园林绿化管理的对策

1.规范管理园林绿化执法,依法管理绿化

城市绿化园林管理工作必须向着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制绿、依法制绿,有关部门要加快立法,出台切合园林绿化行业特点,利于园林绿化行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便于操作的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使园林绿化管理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地方政府需要及时制定同城市环境法律相配套的地方性园林绿化条例,保证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以法律形式克服人为因素或权力干扰方面的非法律法规影响,抵制非法侵吞或者占用绿化用地。

2.强化建设园林绿化管理,完善管理体制

强化建设园林绿化管理,将当前以突击整治和应急管理为主的管理手段转变成长效跟踪管理方法,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充分掌握全市土地和水源等生态环境现状,协调统一绿化规划建设的管理体制建设,以适应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同城市发展的内在互需关系。管理体制需要创新,首先,要完成管理重心的下移和管理权利的下放,通过各个职能配置的科学调整,实现职、权、利三者挂钩。其次,还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责任机制。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涉及的领域广,任务多,操作复杂,是必须在多个部门的共同配合与相互协作下才能完成的一项工作,管理体制更为重要的是形成政府多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协调统一的体系,应对高强任务量且宽广涉及面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制定完善高效统一的管理机制。

3.从实际出发保证生态平衡,科学合理规划

城市绿化规划日趋向生态性、区域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方向发展,规范城市绿化规划,是提升园林绿化管理的关键一步。部门政府要以当地经济发展为依据,因地制宜,科学组织城市园林规划,既要与城市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又要对广大民众以及社团、法人等各方面的利益给予充分考虑,使园林绿化规划整体更趋于生态化、合理化和具体化。园林绿化管理规划要想做到科学合理必须严抓四大要素:第一,实事求是,把握当地实际的土质、水文、气候及地形特点,因地制宜;第二,全面考虑,综合统筹,相关规划要协调相关部门和相关产业;第三,平稳发展,均衡分布,以点带动面;第四,严格依据城市规划设计的程序完成工作。在规划设计时,要遵照有关规范原则,并且充分考虑地理位置,利用规划出的绿化面积,合理安排布局,提升管理者管理园林的规范意识,同时,还必须考虑对原生态进行充分保护。

4.提高园林绿化管理者水平,推行人本思想

作为直接参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实施者,管理者的水平高低与园林绿化公共服务能力、质量的体现有着直接关系、要加强管理人员对专业知识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技术方法与手段的学习与利用,可以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强城市之间的交流,对于好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要积极借鉴,并通过与当地实际情况的结合,转化为适应本地园林绿化发展的有效的管理手段。同时,广大园林工作者不能简单照抄照搬,刻意模仿,造成千城一面的现象,而是应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转变观念,更新规划设计理念,坚持探索与实践。

5.提升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多用乡土植物,合理搭配乔、草和灌木

城市园林绿化需要重点把握园林植物多样化种类建设,形成季相的目标,此外依靠不同植物不同的习性和形态更能形成多层次、立体且多彩色景观,提供人们多姿多彩的自然空间。只有多样化的园林绿化才能够引来多样化的昆虫、鸟类及其他动物,继而形成彩蝶飞舞、鸟语花香的意境,整个生态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篇12

与建筑工程所采用的“硬质材料”不同,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是以有生命的绿色植物—— “活”的客体为对象的工程。其施工工艺、施工过程所引发的争议有其特殊性、多样性。但该类工程同属于工程建设项目范畴,大部分工程发包方式采用合理的招投标制,解决合同争端,挽回施工损失,保护双方权益,同样是依靠施工索赔。

1.发生施工索赔的原因

1.1工作面及设计变更的影响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施工工作面受制于土建工程。由于业主对主体建筑工程的施工时间把握不准,常常交不出施工现场,导致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工期延期或压缩,致使该类工程承包商的管理成本增加。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业主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要求变更树种,或增大绿化面积,改变原设计方案的现象较普遍。这些变化,打乱了施工计划,延长了工期,出现诸如误工费、停工费、加班费等费用,施工费用会发生变化。施工索赔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

1.2外部环境影响大、不确定因素多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技术关键是要确保植物栽植的成活,使移栽的植物与新环境迅速建立正常关系,及时恢复植物以水分代谢为主的代谢平衡,然而植物的生长受到很多的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成活没有绝对的把握。在工程施工和养护期间:①可能出现的台风、暴雨或者寒害会对移栽植物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按合同规定或洽商记录,业主同意补偿损坏苗木材料费,但对已种植物的人工费及所需的清理费却发生争议。②工程地点的土质差,不利于移植的植物生长,承包商为了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不得不采取土壤改良等措施,施工成本随之而增加了,但业主、监理却不予认可。③在施工现场,不确定因素多,一是因其他项目的施工,排出的污染物(水)对植物生长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二是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拥挤、混乱、干扰的情况,引发了工人工作疲劳,造成劳动生产率降低。所有这些没有办法预测的变化,都会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承包商要求业主补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1.3双方对合同文件理解不同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最主要的质量指标是园林植物的规格、形态。合同和图纸的规范是 “死”的,而植物是“活”的。例如:设计种植黄槿,规格是 “胸径5-6cm,冠幅1~1.5m”,承包商按这一设计规范进行定购、施工。但实施后,业主却提出叶片不够浓密、修剪过多,认为苗木形态不好,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重新更换。由于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形态的不确定性,导致工程建设各方都从各自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对园林植物技术规范的理解产生较大的争议,从而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索赔。

2.施工索赔的关键措施和应对策略

2.1收集整理好事实证据

索赔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承包商对索赔做出的合理解释和具有强有力的证明材料,这就要求承包商平时注意记录和积累保存各方面的资料,并可随时从中索取、提交与索赔相关的证明材料。这些材料要做到真实、可靠、完整,它包括:①工程成本核算资料:人工费核算、材料费核算、税收及汇率核算等;②工程项目材料:施工日志、会议纪要和来往信函、工程进度计划书、工程照片和工程声像、工程图纸等;③有关国家及工程所在地的法律、法规、验收标准、行业规定和惯例。

2.2施工索赔的关键措施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属于风险行业。项目由招标投标——签订合同——组织施工——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整个过程可视为甲乙双方对风险分配的表示。作为承包商,要搞好施工索赔,关键的措施是:做好施工合同管理和收集整理好事实证据。

2.3做好施工合同管理

签订一个周密严谨的施工合同是工程索赔的前提依据,是索赔最终判定的基本标准,所以加强对合同的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①在签订合同前,应派经验丰富的、有专业水平的管理人员参与制定和谈判,对合同条款逐一分析、研究,预测它可能带来的风险。②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做好对合同的监督、跟踪、分析,发现了漏洞、矛盾和不完善的地方,及时提出,并及时把握索赔机会。

3.施工索赔的应对策略

一般可概括为增强共识、严密组织、注意技巧。

3.1注重技巧,灵活机动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一般含两个阶段:施工期和养护期。编写索赔报告要求一定要及时,不能在养护期满后才提出索赔报告。应每隔一段时间 (由项日经理或按合同规定)向业主提交。索赔报告必须以合同和会议纪要为依据,事实为准则;报告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要阐明造成索赔的前因后果,较为准确计算损失的金额;言辞要婉转恰当,简明扼要,条理清楚,避免使用强硬的不友好的抗议式的语言,切忌断章取义,牵强附会;索赔力争单项突破,避免一揽子索赔,因为单项的索赔容易解决,款项能及时得到支付。一揽子索赔,问题复杂,金额大,不易解决,往往拖到工程结束后仍拿不到款项。

3.2转变观念,增强索赔的共识

在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思想的影响,工程建设三方:业主、承包商、监理工程师,对工程索赔存在糊涂认识。业主对索赔的理解,仅仅看作自己的过失,本能地产生抵触情况;监理工程师受业主委托,认为 “少花钱,办好事”,尽量减少索赔是理所当然的;承包商往往认为索赔只会把甲乙双方的关系搞僵,最终蒙受更大的损失。然而,工程建设三方都应认识到,认真做好工程索赔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发展和完善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工程建设市场规范化,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重要标志,是维护业主和承包商利益的重要手段。各方只有统一到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消除对立情绪,使索赔工作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为此,承包商应主动与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沟通,让他们了解有关的施工索赔的法律、法规,争取他们对施工索赔的理解和支持。

要做到统一认识,除了索赔意识增强外,还应在专业上产生共识,有些业主管理代表或监理工程师缺乏园林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承包商派出有专业水平的工程师与他们沟通,提高他们的相关的专业知识,使他们了解认识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出现索赔的真实性,真正达到思想上与业务上,对施工索赔认识的统一。

3.3组建强有力的、稳定的索赔小组

篇13

伴随着城市化园林绿化景观营造市场的不断扩大,对于引进的物种会与当地的植物有抵触,还会出现引入后不能生长的状况,这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对于成本的浪费量也很大。很多设计师觉得松柏的景观营造效果比较好,而且高大挺拔,但是这对于小区里的人来说这是一种非常不吉利的行为。上海有些居民会觉得银杏是庙里面的守护树,但是竹子的寓意不好,所以为了尊重广大人群,城市绿化在景观营造上好充分考虑到民俗民风。

三.对于我国园林绿化景观营造上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措施

(一)政府应该加强处罚力度

政府对于城市绿化景观营造上面一定要加强处罚力度,尤其是对于景观营造上出现的问题。只有将行为规范起来,才能够杜绝设计人员在景观营造上出现的错误。对于建设问题上存在的不足,政府要有关人员及时进行改正。对于施工问题以及质量上的问题,要加强监督,以此来引起社会上的关注,只有大家将这件事情认真对待,才能够真正促进城市化绿化进程的发展。

(二)引入科学合理的景观营造理念

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信息上的发展,人们在获得信息技术的手段上不断进行地开阔,这对景观营造理念的落实具有一定的价值。运用信息化的平台,对优良品种进行大力宣传,以此来提高社会界人士对于植物景观营造的认识,这样能够达到社会群体对园林绿化的普遍认知。只有将科学化的技术以及合理化的理念灌输到设计人员的头脑当中,中国城市化园林绿化在景观营造上才能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