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在线检测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本系统根据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原理来进行设计和选型。由机器视觉系统原理的论述,我们可知系统原理是对从真实世界采集到图像信息使用一系列的软件算法进行处理分析,提取我们所需要的特征信息和计算结果,计算机将根据我们所设定的标准对结果进行判定,再根据检测结果反馈对控制执行机构进行操作的控制过程。
1.2检测项目与要求
目前,机器视觉在电子接插件整个制造流程中都有一定的应用,只是根据工艺特点和要求的不同,其所扮演的角色各有不同。冲压是接插件金属端子的制造区,作为接插件的主要构成部分,金属端子的形状、尺寸影响着后续的工艺及成品的质量。因此,在冲压工程中必须对金属端子的关键尺寸和表面缺陷等外观质量进行在线检测,以保证金属端子的品质,减少不良品的数量,并且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进行维护保养。对冲压后的接插件进行视觉检测是减少损失的关键环节。接插件的外观质量缺陷通常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目前接插件的外观质量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根据某大型接插件生产厂商提供的缺陷情况,归纳得出所检测接插件的外观质量缺陷主要是影响其功用的引脚缺陷、鱼眼缺陷和表面缺陷。1)引脚尺寸在冲压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工作后模具出现磨损,或者金属料带出现偏斜、拱起,会使冲压后的接插件出现引脚偏细或偏粗。2)引脚间距由于金属料带与冲压模具之间的水平相对运动存在移位、阻滞等现象,同时金属料带在传送过程中与料槽存在碰撞或摩擦,容易使冲压后的接插件出现引脚歪斜扭曲,这种缺陷在引脚较长的接插件中很容易出现。3)鱼眼缺陷冲压过程中,由于模具与金属料带的垂直运动距离不足,导致鱼眼没有或者没有被压穿。4)表面缺陷接插件与料槽间存在碰撞和摩擦现象,会使接插件表面产生细长状的划痕,冲压过程中,料带上的金属跳屑容易引起接插件表面压伤,压伤比划痕粗,一般呈不规则凹陷状。冲压模具与金属料带的垂直相对运动存在移位、阻滞,易引起毛刺、飞边缺陷,飞边比毛刺要粗一些。
1.3系统组成及其工作流程
根据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的原理和本系统的功能要求,可知本系统主要由料带传送部分、图像采集部分、图像处理部分、单片机控制部分组成。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是:首先,计算机接收来自相机或图像采集卡的图像信息;然后根据检测系统的功能要求,对获取的图像进行相应的分析处理,完成检测任务;最后输出检测结果。
2核心图像处理模块
2.1定位孔检测
由于受到各种机械和电子干扰或迟滞的影响,在视觉系统每次所采集的图像上,待测物体的位置都会有变化,因此在进行产品质量检测之前,系统必须首先在视野范围内确定目标被测物的位置,并且所采用的算法能够自适应被测物体在图像中的位置变动。接插件的冲压工艺为:冲定位孔分离冲外形宽边弯曲Z形弯曲,定位孔是接插件冲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并且重复定位精度高,接插件其它部分的位置都是以定位孔为参考基准的,因此本系统选用接插件图像上的定位孔作为待检接插件位置信息的基准,并以此实现其它检测模块的定位。一般情况下,本检测系统的滑槽限位夹具机构加上高精度的伺服运动控制能够保证被测接插件在图像中的位置变化不会太大,这提高了系统利用定位孔实现目标图像位置信息获取的稳定性。倘若出现个别被测接插件的定位孔无法获取,不能确定目标图像的位置信息,通常可以认为检测系统的传动系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或者是冲压机床出现了生产故障。
2.2鱼眼检测
鱼眼检测需要完成对接插件产品中鱼眼大小和数量的检测,对鱼眼的尺寸参数精度要求不高,因此本系统采用快速的Blob分析算法完成对鱼眼的质量检测。鱼眼检测的具体流程是:首先通过系统所获取的定位孔位置信息和接插件产品参数确定鱼眼ROI的位置,然后在鱼眼ROI内进行图像二值化,再进行Blob分析获取鱼眼的面积、长轴和短轴等参数,最后根据系统设置的容许值进行结果判断。
2.3引脚检测
引脚是接插件产品的关键部分,需要完成对其尺寸的测量。本系统采用边缘检测算法实现对引脚长度、宽度、倾斜度以及引脚间距的测量。引脚检测的具体流程为:首先通过系统所获取的定位孔位置信息和接插件产品参数确定引脚ROI的位置,然后在引脚ROI内进行边缘检测获取引脚的尺寸参数,最后根据系统设置的容许值进行结果判断。
2.4表面缺陷检测
表面缺陷检测部分的核心是在接插件的目标表面图像中寻找存在的缺陷,并定位和判断。接插件产品的表面缺陷主要是划痕和压伤,需要检测的部分涉及整个表面,待检面积较大,同时产品的形状复杂,这就要求表面缺陷检测算法必须注重时间性能。表面缺陷检测算法多种多样,其经典算法有图像差影法、缺陷图像的特征提取与选择和形态学处理等。为了适应接插件的高速在线检测,本系统根据接插件产品自身特点,将形态学和差影法相结合,对传统的差影算法进行了改进,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表面缺陷检测的具体流程是:首先确定表面检测ROI设置标准模板,然后采用改进的差影算法进行表面缺陷定位,再采用Blob分析确定表面缺陷的参数获取,最后根据系统设置的容许值进行结果判断。
3实验结果及分析
3.1系统运行速度结果及分析
通过多线程技术,并且采用多核计算机,本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实现了四幅图像采集和处理的并行操作,因此系统的运行时间取决于四个检测部分最慢的一个。理论图像采集传输时间是由图像大小和采用的图像传输方式以及硬件决定(硬件引起的差异一般很小)。本系统的图像大小为656×492(8位像素深度),采用IEEE1394b火线传输协议(理论支持100MB/s数据传输);本系统采用的相机数据传输速度可以达到62.5MB/s,所以理论图像传输时间为656×492/62.5=5.2ms;又由于一张1394卡插的是两个相机,相当于两个相机共用一条总线,时间要乘以2,即是10.4ms,再加上少量的曝光时间,所以理论上一个相机的图像采集传输时间是大于10.4ms的。图像处理时间没有一个理论的计算,因为程序部分较为复杂,所以采用实际运行测量来估算。
3.2系统检测精度及分析
系统的检测精度主要是针对引脚的长度、宽度及间距而言的,影响因素有相机的像素当量和图像的处理算法。相机像素为656×492,图像视野大小为30.8mm×23mm(不同的相机由于相机高度和焦距调整的细微差距可能存在较小的波动)。此个测试相机通过标定计算,像素当量为0.047mm。本系统采用的算法中,定位孔的检测基于边缘检测是亚像素精度算法,鱼眼检测算法和表面缺陷算法基于BLOB分析是像素精度,尺寸检测算法基于边缘检测是亚像素精度,所以整个系统的图像算法精度是控制在正负一个像素当量的范围之内的。
篇2
根据《国家电网报》的报道可以看到,在2014年,在南方某地区电力工作人员通过监测发现辖区内的一个电度表出现了电压不稳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浅析“量价费损”在线监测过程中异常数据分析及处理杨娟国网山东鄄城县供电公司274600说明此电表所管辖的区域内有违规用电户,或者是记电表出现了问题。通过工作人员的连夜分析,发现是记电表的内部芯片出现了问题,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才导致了整个电力系统的不稳。工作人员将所有记电表的内置芯片全部更换,发现电力系统开始正常运行,芯片更换后,追补到了六千余瓦电量,取得了阶段性内的成功。这就说明,通过监测发现了数据异常后,需要及时的分析才能排除可能,从而“对症下药”。
3如何处理电力监测中的异常问题
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量价费损”在线系统在国家电网公司逐步实施使用,此种工具有着不同功能和作用,使用得当可以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如果使用不得当那么就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国家电网公司在2013年上线试点了电力在线监测系统,对多个城市开展全面性的试点监测。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第三方平台,对区域内的用电量、电价、电力传输线路等细节进行监测,如果在监测过程中发现了任何异常问题,就自动采用“闭环协调运作”的形式,可以让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了解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个监测工具可以深入到用电系统的方方面面,将以往遗漏的地方全都纳入监测之中。通过监测工具形成了按时汇报,定点处理的营销机制,从根本上为复杂多样的电力系统监测提供了高效优良手段。
3.1“量价费损”在线监测工具的运行机制
此监测工具主要是进行电力预警,将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及时反馈。一般来说,监测工具是使用多种类型的监测盘构成的,不同的监测盘负责监测电力系统的不同方面。监测盘可以通过人工定时的方式自动刷新,没更新一次数据就是一次新的监测。通过监测盘,可以展现出电费、电价、电力使用情况等方方面面的数据,各种数据指标都是各电力工作人员需要着重构建用电系统的依据。其中不同颜色表示风险预警的不同状态,如果是红色,那么就说明电力系统存在高危风险,此时应该特别注意,全力排查有关问题。监测盘的指针如果落到了黄色区域,那就说明高危风险出现的几率增加,此时应该防患于未然,如果指针在绿色区域,就说明一切指标和数据处于一个安全的状态内,所有用电系统一切正常。
3.2“量价费损”监测过程中的问题预测
在电力监测过程中,除了有不同颜色的标注之外,还有弹出窗口作为提醒。这区别于不同的颜色风险区域,可以以更加醒目的方式提醒有关人员,引起全部人员的注意力。在电力监测过程中会发现,电费问题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重要难题。因为用电户繁多,没法及时将电费收回,影响了电力公司的正常运转。而在监测工具中,新增了智能运算这一个过程,可以通过有关程序,计算出有关的电费和电价,从而对相应的用电客户做出提醒,降低电力系统的风险,这种省时省力的方式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3.3“量价费损”在线监测的优点
在线监测工具在用电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各大城市可以在宏观上把握各大电网的运行状态。对于供电企业的决策处理水平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供电企业的数据分析摆脱了低效的机制,从而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用电管理系统。对于广大市民来说,此种监测工具成为了沟通用电户和电力公司的桥梁,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信誉体系,促进了节约用电的意识,规范了用电机制和模式。可以保证日常生活中电费的顺利上缴和回收。此种用电监测工具能在源头上防止不正确的用电行为,保证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确保供电企业的资金合理运转,杜绝了以往用电过多、蓄意浪费等不良行为。如果有蓄意欠费用户,也可以通过监测第一时间发现,从而避免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损失。根据调查表明,在监测工具使用后,违章用电客户比之前减少了百分之六十,大大增强了电力资源的利用率。
篇3
2)支持监测数据告警、周期性上传。对于告警类数据,采用缓存方式;对于测量类数据,采用非缓存方式。该功能主要通过ACSI提供的报告服务实现,通过设置报告控制块的参数控制监测数据上传功能。
3)接收站控层装置发出的操作命令,如控制、计算模型参数下装、数据召唤、对时等,这些功能通过ACSI提供的控制服务、定值服务、报告服务和时间同步服务来实现。综上所述,在线监测IED功能的实现需要多个ACSI服务配合完成。其功能测试用例描述了各项功能对于ACSI服务的调用步骤以及需要输入的数据,易于转化为测试脚本,同时提供预期结果作为测试结果的评估标准。
2在线监测IED自动化功能测试方法
在线监测IED的功能测试需要将实际装置作为被测装置(DUT),使用客户端通信模拟器与DUT通信,通过分析响应报文判定其功能是否正确。常规的测试需要测试人员参与,无法形成闭环。本文方法提供在线监测IED功能测试用例,自动化测试系统会将测试用例解析为测试脚本,使用测试脚本控制客户端通信模拟器完成与DUT的通信,分析响应报文并给出测试结果,形成了从测试用例选择到测试结果生成的闭环。同时测试用例提供了对于测试过程的记录,便于测试的重现。变电站在线监测IED自动化测试使用测试过程文件作为测试的提交文件,以文字化形式描述了对其各项功能的测试。自动化测试系统提供的预定义用例涵盖了在线监测IED全部的功能。从测试用例数据库选择用例,测试平台将测试用例转化为自动化测试脚本,同时选择需要输入的测试数据,与测试脚本一起输入自动化测试引擎中自动执行。为实现上述测试方法,需要解决自动化测试脚本设计、测试用例向测试脚本的转化、测试脚本执行及测试结果分析等关键问题。下文将给出具体解决方法。
3在线监测IED自动化功能测试关键技术
3.1自动化测试脚本设计
功能测试用例描述了对在线监测IED各项功能的测试步骤和预期结果,人工测试方法通常由测试人员根据测试用例中的步骤,逐步执行测试并将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本文方法使用自动化测试脚本代替人工控制测试的自动执行。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专门为在线监测IED功能测试设计了一种脚本描述语言。每个功能测试用例都生成与之对应的测试脚本。为了避免重复工作,启动测试环境,执行通信测试和检查测试结果等功能采用了模块化思想,将相同的操作抽象出来,定义为自动化测试语言的脚本元素,不同的脚本元素定义到相应的空间中。不同功能的测试用例使用各自空间中的脚本元素,组成自动化测试脚本。
3.2功能测试用例生成测试脚本
3.2.1功能测试用例存储
自动化测试系统读取数据库中的在线监测IED功能测试用例,根据其对应的测试序列及用户提供的测试输入数据生成测试脚本。在线监测IED各个功能的实现需要调用多个通信服务来完成,创建测试序列表存储对应的通信服务命令,并创建测试用例—序列表存储测试用例与序列的多对多关系。
3.2.2测试脚本生成
以在线监测IED的监测数据上传功能为例,分析测试用例生成测试脚本的过程。
1)读取测试用例表中记录,根据输入数据参数在脚本中定义相应的变量,并根据测试员提供的数据初始化变量。
2)查找测试用例对应的测试序列,并按照执行顺序排列。监测数据上传功能的测试序列为关联、读报告控制块、设置报告触发方式、写报告控制块、开始报告和暂停报告。测试序列的通信服务参数在测试序列表中定义,并根据参数名称查找脚本中定义变量,使用或设置其值。对于定义了执行时间的测试序列,在脚本中使用timer元素进行定义。
3)根据测试用例定义的预期结果,在测试序列执行之后定义、收集相应结果的脚本描述。使用测试序列表存储测试控制信息,并结合测试人员输入数据生成测试脚本,实现了测试逻辑与测试数据的分离。对于监测数据上传功能测试用例,通过对报告ID和报告控制块变量赋予不同的值,即可实现状态量和模拟量监测数据在数据变化、品质变化、周期性上传和总召唤等不同触发方式下的上传功能测试。
3.3自动化测试引擎设计
在线监测IED自动化测试引擎负责整个测试的流程控制,各测试步骤分别由接入的组件完成。自动化测试脚本由测试引擎提供的统一入口输入,集中控制所有测试组件的行为,从而实现自动化测试。测试引擎采用开放式接口设计,只实现了测试的流程控制,通过接口方式调用脚本解析、客户端通信和结果分析组件。该设计保持了测试引擎的独立性,同时符合开发接口的组件能够相互替换,保证测试引擎的扩展性。测试引擎核心组件的功能如下。
1)测试脚本解析组件解析XML格式的测试脚本。首先在程序中初始化脚本中定义的变量,并以键值对格式存储变量名称和变量值;其次解析脚本中的预期结果描述,生成测试结果分析规则;最后根据脚本中定义的测试用例、测试序列等逻辑控制元素在程序中生成方法调用,调用的顺序与测试逻辑的定义顺序一致。结合测试序列中的通信服务名称和通信参数,利用计算机程序语言中的反射机制调用客户端通信组件进行通信测试。
2)客户端通信组件实现ACSI服务到制造报文规范(MMS)协议的映射,提供标准的ACSI接口,被测试引擎调用完成与被测在线监测IED通信。
3)测试引擎收集被测在线监测IED发出的响应报文,交由测试结果分析组件,进行响应报文分析并生成测试报告。测试结果分析组件通过结果分析规则逐一对比响应报文中的内容,满足全部规则即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分析组件利用反射机制,根据分析规则中定义的变量名称,分别获取响应报告(report)和报告控制块(rcb)中的变量进行对比,生成测试报告。
4在线监测IED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测试实验
4.1在线监测IED自动化测试系统
在线监测IED自动化测试系统由展示层、测试层和仿真层组成。
1)展示层为图形用户接口,提供测试配置、功能测试项选择以及测试报告展示模块。测试配置模块完成被测在线监测IED以及客户端通信模拟器的接入、模型导入等配置功能;功能测试项选择模块完成被测IED功能测试用例的选择和执行;测试报告以数据表形式展示。
2)测试层实现自动化测试功能。测试脚本解析与执行模块将数据库存储的测试用例转换为自动化测试脚本,提交测试引擎执行;测试记录维护模块以数据库形式存储测试过程;测试结果收集与分析模块收集测试结果,分析和汇总后提交展示层处理。
3)仿真层包含整个测试系统的基础软件。数据库用于存储测试系统的持久化数据;测试引擎执行测试脚本;客户端通信模拟器模拟与被测在线监测IED的通信,并收集响应报文提交测试层处理。
4.2在线监测IED自动化测试实验
4.2.1测试实验环境
通过研发的在线监测IED模拟器、客户端通信模拟器和自动化测试系统,构建测试实验环境。PC机1上运行在线监测IED模拟器,加载监测模型文件。PC机2上运行在线监测IED自动化测试系统。自动化测试系统能够建立多个客户端通信模拟器,同时向在线监测IED发送服务请求,测试其功能,并收集响应报文,分析测试结果。
4.2.2测试过程与结果
在上述实验环境下,以变压器在线监测IED的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GA)监测数据上传功能测试为例。
1)配置两台PC机上的在线监测IED模拟器和客户端通信模拟器的IP地址、模型文件、IED名称、访问点名称以及数据映射文件。
2)使用在线监测IED自动化测试系统选择监测数据上传功能测试用例,并选择测试DGA模拟量数据的总召唤上传方式,执行该测试用例。
3)自动化测试系统执行该测试脚本,依据脚本调用客户端通信模拟器向在线监测IED发出开启总召唤请求并开启报告使能。该自动化测试方案对于验证在线监测IED的功能可行。
篇4
一、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
问题
排污权交易是指排污单位在获得一定的排污许可后,根据自身污染治理成本、减少排污收益的情况,同其它排污单位进行排污许可的交易,以求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各个国家对这项交易制度都比较关注。
目前,我国各个省市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具体设置虽然有些不同,但在实践中都遇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
(一)初始排污权分配不公平
目前,我国在初始分配权方面我国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采取了不同的对待方式。现有企业初始排污权基本上是政府无偿分配的,而新建企业大部分都是有偿得到的。这就显然不公平,从而也导致了很多污染严重的大企业,用低价甚至是无偿的方式取得了大量的排污权指标;而相反那些污染轻,比较环保的企业需要支付过高的成本才能够购买到排污权,这样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分配,明显有失公平。
(二)二级市场疲软
目前,我国企业对排污权交易这项制度反映普遍比较平淡,并且交易市场也不活跃。主要是因为有多余指标的电厂基本上都会把富余指标留给本厂来扩大生产规模,以作备用。还有就是地方政府对排污权交易的认识也不充分,尤其是跨区交易。如买方政府不愿花钱买入排污权,认为会增加本地的排放量,而卖方政府又不愿意过多出售排放指标,认为会减少开发新项目的机会。由此跨区交易无法顺利的推行。
(三)交易后监管的空白
目前,排污权交易也缺乏系统的监管机制,各地政策规定有很大的出入,从而使得排污量经常超标,并且使得排污交易的交易市场不活跃,缺乏动力。
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完善
(一)有偿分配初始排污权
采用有偿的初始分配方式,一是能够加强排污单位的资质监管,提高准入门槛,减少污染单位的排污指标,限制效率低的污染企业;二是有偿分配也能够防止个别企业恶意囤积排污指标,有利于排污交易市场的发展;三是能够促使排污企业自觉购进新设备减少排污量以减少排污费用的支出;四是能实现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应当有偿分配初始排污权,可以通过公开竞价、定价出售、奖励等方式进行出售。当然,也不是完全由市场来觉得有偿分配,政府也需进行一定的调控,限定企业购买限额,规定一个最低保障额,并且可以给予一些老的国企一定的补贴来完善有偿分配机制。
(二)激活二级交易市场
激活二级交易市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1.市场主体须公平竞争,平等对待。实践中正是由于对新旧企业采取了不对等的排污分配机制,使得交易市场不活跃,因此要想激活二级市场必须赋予其平等的市场地位,建立平等完善的分配机制。那么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可以与市场相结合制定出合理的交易价格,政府内部也需预留出部门份额,供调节市场,这样才能激活市场,公平竞争。
2.建立排污权交易供求机构。我国的排污权市场也应该增加市场的参与者,才能够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这就需要拓宽排污权交易市场的范围,并且允许拥有排污权的企业可以行使自主支配权。企业也可以储存或者自行在市场上出售自有的排污权。同时,可以多元化排污权投资主体,将乡镇中排污量大的企业也纳入到此范围中,充分实现排污市场化,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定期公布适当信息。政府须定时公布各个企业的排污权拥有数量和使用情况,这样有利于各企业提早决定是否购买以及如何购买。当然交易情况也需在有关主管部门处进行登记。
(三)加强交易后监管
在利益最大化原则下,排污权交易中肯定会出现违规的排污治污企业,他们会在边际收益等于治理成本加上违规时的预期罚款时排放污染,从而使实际排污量超过排污的总量上限。企业违规排污的机率由被政府发现的概率和被发现的罚款程度决定。因此,政府需要对排污治理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管,对富余排污权进行监测审核,理想的监测模式是污染源连续监测。在利益的驱动下,必定有不少的排污企业会进行违规操作,他们会在边际收益等于治理成本加上违规时的预期罚款时排放污染,从而使实际排污量超过排污的总量上限。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排污治理企业行为的监管,定期检测排污企业的富余排污权,对污染源进行定期连续的检测。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在二氧化硫排污交易政策体系中的检测措施:一是首先由环保局负责对电厂的连续检测系统进行鉴定和监督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二是建立全国环境监测网,保证各州市的信息及时得到反馈。这样,连续检测系统也能够增强公众对排污权交易的信心。
总之,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还没有建立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排污权交易制度,这就需要及时总结经验,制定规范的法律法规,将排污交易权制度纳入到法制的轨道中。
参考文献
[1] 马珉.我国构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困境与出路[D]. 西安建
筑科技大学,2008.
[2] 王婧,涂正革.排污权交易:理论与实践[J]. 湖北社会科
学,2009(3).
篇5
建筑施工企业系列标准的贯彻落实,要求施工企业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现场,突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第一系统目标,即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标的落脚点也都是在施工现场。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是事故隐患多发地段,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另外,在施工现场改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达到施工企业节支增收的目的。
二、当前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的因素难以实现全面有效控制
建筑现场施工的操作型工序产品一般均具有劳动密集的特性,投入劳动力众多,故难以对每个操作人员实现有效控制。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个别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所引起的质量问题是屡见不鲜的,承包商对于质量问题的后期处理所花的代价也更大。因此,怎样实现对操作人员全面有效控制对于承包商来说一个至关重要的难题。
2、对物料的因素较难实现全面控制
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过程中,由于投入物料的数量较大,对物料的因素较难实现全面控制。在工程施工中,工业化的设备及批量产品质量离散性小,往往通过产品书面检验及试验测试产品质量即可得到评判及控制。但多数操作型工序所用地方材料,如砂、石等的质量离散性较大,加之材料往往随时进场,如何实现对于材料的实时、全面、有效的控制也是一个困难的课题。
3、质量控制过程中产品难以全面检查,部分质量隐患易遗漏
由于现场施工操作型工序产品面广量大,采取全面检查是难以实现的,但采取抽检的方法,往往又导致了一些质量问题的遗漏。怎样实现对于操作型工序产品成果的全面控制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难点。
4、安全意识不高,责任不明确
安全意识是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关键之一,现场施工的安全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进程。但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文件等没有深入学习,而且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施工现场,导致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淡薄。
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落实责任到人是做好建筑现场施工安全工作的关键之二。但是目前,制度是有建立,而且安全责任制也有,但是这都从上到下逐渐减弱的,在公司制度还完善,责任还明确,但是一到工地制度和责任就变得相当模糊。比如不少施工企业的责任制不能按项目特点制定,不考虑时间、项目、人员变动等因素;在其他工地制定的责任制,也适用于本工地;几年前制定现场施工制度和现场施工责任制,现在一样适用等,从而造成一些上级部门对施工现场的业务指导脱节,甚至施工现场出现我行我素的行为。建筑安全生产关键在于施工现场,如果施工现场的制度和责任都变得模糊了,在贯彻制度和落实责任制的时候,就往往流于形势,走过场,对违反有关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按责任制该处罚的,失之于软,这样就往往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5、对于现场施工工序产品检测出现的偏差不可避免
由于工作量巨大,纠偏的难度及损失相当大,纠偏措施的决策也较为困难。在实践中,操作型工序出了偏差若不及时发现往往造成大面积返工。如某住宅工程底层墙体施工中发现拉结筋存在漏放及长度不足的问题,这时底层墙体已基本结束,但为保证施工质量,予以返工处理。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对于工期造成的损失已较难弥补,同时施工企业也受到了较大的损失。事实上,纠偏措施的难度及损失较大,解决问题的关键应放在事前控制上。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对策
1、搞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是决定因素
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主人翁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为的失误,以人为本。在这方面主要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人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参加施工管理的员工懂得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即管理产生精品,管理产生效益。
(2)成立现场管理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定期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从而保证各个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使整体管理水平加强。
(3)根据各个工程的特点,在使用人方面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管理水平素质等方面考虑,实行全面控制,根据人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的心理行为控制人的使用,量人所用,从而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力。
2、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就是加强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材料的管理和进度计划的实施
建筑工程中质量是根本和基础,安全是前提和保证,进度计划和材料管理是利益的直接体现。如何使这几方能得到加强主要须进行以下几方面工作:
(1)质量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根本和基础。加强质量管理必须明确该工程的质量要求,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措施及施工方案,使每项工序落实到人,责任到人,从而有效的组织好质量管理,使工程项目达到优良工程、精品工程,
(2)安全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前提和保证。加强安全管理必须对每个人做好三级安全教育,使之对安全生产有个清楚的认识。要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意识和责任感,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施工安全无小事,始终把现场施工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中,作为最主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安全施工安全生产职责,加强对现场施工安全工作的管理,切实做好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切实提高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同时,制定好安全管理细则,严格执行有关制度,使安全管理落到实处,使工程项目达到达标工地、样板工地。
3、抓好材料管理、进度计划的实施是施工现场管理的效益追求
严格把好材料关,在材料采购时要始终坚持质量求好不求差,价格求低不求高,严格按照进度计划组织施工,从而使施工现场管理有序进行,使工程项目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6
在工业园区的建设中,应该充分利用好相关的新技术、新思想,能不断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保证顺利完成农村经济发展的转型。尽管当前我国的工业园区发展取得一定进步,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1,2],应该结合当前县级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不断总结和分析,找出不足之处,重点探讨县级工业园区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1 A县级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此县级工业园经过六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建立起标准化的工业厂房,面积达到380万m2,硬化道路能够实现20km,排水管道铺设长达24km,整体具有较好的绿化面积,当前入住的项目已经达到100个左右,到位资金高达14万亿元,成功将解决了将近一万人的就业问题。随着不断的发展,该工业园在很多方面的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尽管发展速度相当快,但在质量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欠缺之处,发展中面临着不少的困难。
2 县级工业园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分析与思考
2.1 自主发展能力欠缺
在工业园区的发展中,从政府层面来看,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政府的扶持则对于工业园区的发展必不可少。其招商引资也大都是属于政府行为的帮助,由此可见,在工业园区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则是起到了主导作用,另外,当地政府的考核指标之一也是工业园区的经营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园区往往仅重视引资的总量、规模等指标,并没有从企业内部发展的角度进行过多的考虑,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大下降,这样就只会单纯地依靠政府,而没有较强的自主发展能力。
2.2 招商引资的难度大
从该工业全区的地理位置等客观条件考虑,由于受到人才、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招商引资难度。当前,从工业园区的地理位置考虑,并没有高速公路、高铁等直接相连,这样就会造成投资者对于该园区的信心有所下降。另外,考虑到工业园区的发展历史,并没有将最新的营销手段应用于其中,并没有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微信、微博等营销手段,招商项目并没有经过必要的包装和加工,这样就会造成入园企业数量有限。
2.3 融资途径较少
可以看出,当前的工业园发展模式还维持在初步发展阶段,要想保证后续的稳定可持续化发展,就应该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当前的园区资金来源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还包括部分土地出让金以及贷款。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部分有依赖于政府,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开发比例还比较低,并没有从融资角度形成比较好的良性循环阶段[3]。
2.4 产业集聚度比较低
从该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相应涉及到的a业发展基础还不雄厚,从园区产业结构来分析,大多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具备比较低的技术含量,这样就是所谓的处于产业层次低的问题[4]。由于发展时间有限,并没有具备龙头企业,相互之间也没有形成较强的企业关联度,也就是具备比较低的产业集聚度。
3 县级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进一步让工业园区的定位更加明确
从无数的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要想保证园区建设获得成功,就应该做好先行规划工作,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首先应该保障园区功能进一步确定,实现园区的健康稳定发展。根据相应的发展规划目标的要求,秉承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的原则,结合当地的特点和优势,应该保证能够使得产业特点愈加明显,保证园区的功能区、工业区更加合理和使用。另外,还应该积极采用分类指导的思想,不断通过积累营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主导产业,保证形成蓬勃发展的特色园区。
3.2 全力推进工业园区一体化建设
应该从县域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努力做好工业园区的一体化建设工作,能够集中做好服务、生活以及生产的各方面工作,体现出整体性一体化特点,具体来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应该保障园区服务配套体系进一步完善,能够履行好管委会在其中的责任,进一步明确其在行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能够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做好园区的服务管理工作,做好自身的定位,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责任;二是,应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应该从园区的实际需求出发,积极开展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员工公寓、学校培训、文化娱乐场所等;三是,应该保证中介机构的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他们的服务性作用,做好扶植中小型企业的作用,为新入园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有效处理企业中各种风险因素,快速发挥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保障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3.3 优化园区的产业优化升级
针对工业园区的发展来说,应该重视招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完善招商工作,创新招商模式,为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新鲜的血液。另外,结合当前工业园区的产业层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该解放思想,多在科技型、服务型企业中考虑,不断利用信息化科技发展来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利用不断延伸的产业链,利用企业集聚效益,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营规模,鼓励进行品牌战略,不断提升企业的知名度,打造极富特色的产业链。
3.4 创新园区的融资机制
当前,工业园缺乏资金,表现在在处理燃气、供水、污水等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如果不能够摆脱传统的模式,单纯依靠政府的自助,这样就会形成越来越大的资金缺口问题,同时,不能形成统一化标准的工业厂房建设,在此背景下,就造成了用地集约化程度较低。应该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模式,积极参考“共同建设,经营开发”的方案。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专业化的管理团队,能够将先进的理念融入园区管理中,建立工业园区开发公司,积极将政府和市场资源开展整合,保证相应优势得到发挥,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开发建设。
4 结束语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着县域经济也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对于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开展县级工业园区的建设中,存在着很多挑战和机遇,在这个经济转型期,县级工业园区的建设应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努力从自身实际出发,克服建设中存在的经济发展模式、融资困难等方面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对于今后我国的县级工业园区发展建设具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 杨永星.西部地区县级工业园区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分析--以遵义余庆县为例[J].才智,2013,(26).
篇7
1 我县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片面性。幼小衔接工作的片面性表现在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只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不关心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培养,更不关注儿童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培养等;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培养不够,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幼儿教师较多地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从他们的兴趣出发,采用游戏形式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主要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上小学后,需要儿童较多地进行有意注意,同时要有明确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自制能力、坚持性、自我服务能力等,很多幼儿教师在这些方面都没有对幼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1.2 盲目超前性。有的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或过于考虑小学读写算的教育要求,将小学部分学习内容提前教给幼儿,背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拼命在知识上加码,甚至用小学一年级课本进行教学,有的还把小学的一些做法如考试、留家庭作业搬到幼儿园,过早地让幼儿进行紧张的学习活动,致使儿童在入学后出现了下列一些情况:入学初感到学习很轻松,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就出现了适应困难,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
1.3 表面性。不少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如:在幼儿园大班,课桌的摆放形式有所改变,课间时间延长,游戏时间、活动数量减少;有些只组织幼儿到小学参观一下或请小学生回幼儿园介绍一下小学生活。而儿童的适应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制力等常常被忽略了。
2 正确认识幼儿园和小学两种教育机构的不同
幼儿园与小学两种教育机构的不同表现在:
2.1 学习环境的不同。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生动、形象、富有儿童情趣,桌椅可移动,有自然角、图书柜、玩具,供儿童观察、游戏、劳动、娱乐之用。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和谐的心理环境,为儿童活动创设了积极宽松的氛围。而小学的教室多数只有桌椅,座位固定,没有玩具、图书和其他设备,对儿童缺乏强烈的吸引力。场地上的运动器械多半是全校合用的,供低年级享用的机会较少。
2.2 师生关系的不同。幼儿教师作为母亲的象征,总是保教并重,全天参加儿童的游戏、娱乐、日常生活等各项活动,对幼儿的冷暖、饮食、睡眠、入厕、清洁卫生各个方面都照顾备至,个别接触与谈话的机会较多,慈母般地关爱儿童,师幼之情往往形成亲密融合的心理气氛。幼儿在成人的照料下生活,心理上依赖教师,独立支配的活动较少。在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重视完成各科课程标准,注意教材的进度、作业批改及课堂纪律,对学生生活较少问讯。教师与儿童的交往,主要放在课堂上,师生个别接触的机会较少。
2.3 社会要求的不同。幼儿园教育是一种非义务教育。幼儿园教学活动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游戏灵活,自由,趣味性大,没有严格约束力、规范性,是启蒙教育,着重全面和谐发展,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发展,培养学习兴趣,传授周围环境中的粗浅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常渗透在各种儿童感兴趣的生动、形象的活动之中,学习的收获没有严格的评分标准,不许考核,没有压力,儿童的学习责任感较淡。小学以上课为主要活动形式,须依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要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小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社会义务,必须系统地掌握关于自然或社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接受基本的学习能力训练,这是社会赋予的责任。儿童必须努力学习,认真听讲,刻苦练习,积极思考,完成作业,参加学业检测。
2.4 生活作息制度的不同。从睡眠时间来看,幼儿园大班的幼儿一天平均睡眠时间为12小时,小学一年级平均为9小时左右,幼儿的上课时间与小学差别更大,上课是需要意志控制的智力活动,幼儿园大班每天上3节课,自由活动、游戏时间较多。小学一年级学生每天上四五节课,游戏时间较少。
2.5 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不同。幼儿园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学习周围环境和日常生活中的粗浅知识技能,不强调系统性。从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出发,较多采用直观教具和多样化的方法。小学以学习书面语言为主,强调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的基本训练。而形象化的教学方法逐渐减少。
3 幼儿衔接的“加减”策略
篇8
1 加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现场就是生产建筑产品的地点;包括主(体)要的作业工地,又包括配套的各种辅助生产的作业场所。完成一个项目,具体的生产过程活动,都实实在在发生在施工现场。人、机、料、施工方法、环境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项目整体的质量、安全、成本、工期。这就要求施工企业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现场,充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施工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管理(组织、协调、控制);提高工效,减少材料的消耗,降低施工成本,消除事故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率,在合同工期内文明、优质、高效、低耗完成施工任务,诚信履行好合同,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最前端;现场的管理更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材料使用不够合理
在工程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要涉及到许多材料,而施工技术管理中常常对材料的供应和采购都不太重视,对工程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的质量和数量都没有进行很好的检查,也常常会忽略这些材料的分类问题,使得材料因为管理不得当而随意堆放,而不符合材料堆放的场所因为其环境不符合条件,材料的质量往往都不能保证,而且常会发生材料丢失或是被盗问题,造成工程建筑项目施工材料的不必要的浪费。
2.2 对工程建筑项目施工的质量要求不高
工程建筑项目施工的整体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有没有一个很好的质量检查体系。在工程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对材料质量检测往往不够准确、真实。而材料繁多也造成了对材料逐一检查的可能性降低。工程建筑项目施工的管理往往忽略了建立一个对材料检查人员的监督体系,如果负责检查项目材料的工作人员,不认真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行业指标,对材料检测不到位,那么整个工程的质量的保证就成了很大的问题。
2.3 缺乏安全意识
在保证整个工程建筑项目顺利完工的同时,工程施工的内部安全问题同样也是关乎整个工程的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但这个问题常常被管理层所忽略,造成一个管理漏洞。在整个工程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建立足够的安全保护体系,没有把安全的理念摆在第一位,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也不够到位,没有专门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使得工程内部员工的安全意识十分浅薄。
2.4 人员管理难,临时用电多隐患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员工人数数目繁多,要面对繁琐的施工工序,这就加大了施工现场人员管理的难度。常常由于个别员工不规范的施工,导致施工的安全与质量得不到保证。因而,要有效地控制工程施工安全,有序的维护施工工序,就要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的控制。
由于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是短时间存在的运营方式。因此,许多施工现场在临时用电方面就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用电技术措施也不够完善,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采用非专业人员对于用电线路与设备进行安装、拆除、巡检、维修,这就造成了施工现场存在巨大的隐患。
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的对策
3.1 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面对施工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全面革新当前的管理理念,强化我们的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的思想动态控制。加强对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成本管理教育,从各个环节加强管理机制。变过去的松散控制管理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管理环节的责任制度,责任到人。
同时,要对当前的管理制度做大刀阔斧的改革。强化施工、监理、业主、政府之间的相互监督作用。尽量将管理工作科学合理的分配到这些单位和机构当中,做到管理工作的相互牵制、相互约束、相互制约。在各个环节遵守严格的管理手续,履行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人、监理工程师三位一体的签字审批手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做好管理工作。
3.2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建设高素质管理队伍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复杂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经济、技术、法律与管理知识,这就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施工经验和工程管理知识,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的从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创新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技术。因此我们需要经常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强化学习,举办各种类型的专业讲座,及时为施工管理人员提供当时最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努力从各个方面强化对施工管理的人才培养,提升整体人员专业素质。站在人的角度来积极发挥管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从思想、技能素质上堵住管理工作漏洞。
3.3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所用的材料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50%~70%,因此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中,材料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
(1)优选材料采购管理人员
由于材料采购单种类繁多,为避免材料订购与设计不相符,使得工程进度被拖延,必须将品牌、数量、产地和规格等一一地标识清楚,做到材质、尺寸以及模板等一次到位。例如我们需要招收或者适量配备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有着较高政治觉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又有较好的专业水平与职业能力,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的采购管理人员。
(2)材料检验,严格把关
对于到场材料,清验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且需对发放材料进行追踪,避免材料丢失或者浪费。所以,材料管理部门在材料验收入库时,必须向材料供应商索要“防伪备案证明”,存档保管,特别要对型材下料这一环节严格控制。对于材料的库存量,库管员务必及时整理盘点,并注意对各种材料分类堆放,例如易燃品、防潮品需要采取相应的材料保护措施。
3.4 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是施工现场控制的中心,将施工质量做好,完善的控制制度,是整个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其主要印象因素有:工作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方案、材料以及环境。所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以预防为主,针对施工的前期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总体控制,将过去施工后期的检查转换到如今施工中每一个细节的检查,并且还需要进一步的重视施工质量的事后控制。针对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环节中的重要部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施工方案,做好明确有效的处理方法,并要对施工的准备过程进行检查。
3.5 施工安全管理
防患于未然,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我们都应当重视安全管理。原材料的保存、工地乱搭乱建、安全帽佩戴、脚手架搭设、安全带使用等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需建立专门的安全小组,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每个人员,要做到人人培训学习。也应注意工地各项搭建设施是否做到不存在安全隐患,对周边环境是否造成不良影响,对周边居民是否造成威胁。
4 结束语
总之,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管理工作,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管理安全制度不落实、管理材料不足、管理质量不完善等问题。所以,我们应该提前做好管理措施,从而保障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顺利地进行,使工程能够按期完成。
参考文献:
篇9
二、县级农机监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县级农机监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是农机监理作为安全生产的执法机构,依照国家和地方农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对农业机械及其操作使用者进行严格、科学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纠正违章,杜绝事故,使农机生产安全、有序进行,保证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二是农机监理对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学习培训,使机手有了一技之长,成为村里先进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的带头人和示范者,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农机监理人员与机手有良好的相处关系,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农机监理人员在机手的心目中既是执法者,又是朋友,还是农机生产者的参谋、顾问,机手有了困难愿找农机监理帮助解决,从而使他们得以发展生产,加快了致富步伐;四是农机监理在监督、管理和协调农机田间作业、运输作业、跨区作业工作中,在提高农机作业水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安全生产、协调供需、化解纠纷等方面,起到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农民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当前县级农机监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任务繁重
由于乡村农机驾驶员违章载人的现象较为突出,而且广大机手文化技术水平较低,对机车使用管理不善,加之安全意识较差,不愿意积极配合,逃避管理,“黑车非驾”现象越来越多,造成农机管理难、执法难。
2.机管与路管脱节
拖拉机、农用车分布在广袤的农村,点多、面广、线长,有些地方交通条件差,安全隐患很多。目前广大农村道路上公安交警无人力管理,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因没有农机执法标志,降低了农机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很难针对农机作业的特点进行重点防范,重大农机事故隐患将再度加重。
3.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监理站对一线工作人员缺少约束力。监理任务难以落实。我县大部分农机监理人员工作在乡镇农机管理站,而乡镇农机站隶属县农机局。有些地方由县农机局和乡镇双重管理。形成管理肓区,因此造成对农机监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抓的不实,造成农机监管任务不能很好完成。
4.农机监理本身执法力度不够
对逃避和抗拒监管的违法违规人员缺少强制性的处罚手段。一些养机户对农机安全生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拖拉机大多从事田间作业,不愿办理登记注册,驾驶人更是不参加培训,不考取驾驶证,对农机监理人员的监管采取逃避甚至对抗的态度,而农机监理部门对此无权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
四、新形势下加强县级农机安全监理的对策
1.加强农机安全宣传
以有关法律、法规、事故案例、农机方面的惠农政策为内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或在农机人员相对集中的乡镇村社、作业场所,采取多种措施对农机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宣传材料等方式扩大宣传范围,使全社会都了解农机安全监理的重要性。
2.严格培训考试,从源头治理隐患
为进一步加大“非驾”整顿力度,减少和预防农机事故发生,惠民县农机局每月组织一期拖拉机驾驶员培训考试。考试中,农机监理人员持证上岗,狠抓农机驾驶员的考核工作,严把拖拉机驾驶员考试关,确保考试人员学到真本领,使参考机手知道考试过程不再流于形式,让每一位拖拉机驾驶员通过实实在在的考试达到合格。对于没有通过操作考核或理论考试的学员,经过重新考核或考试,合格后方能取得拖拉机驾驶证,获得拖拉机驾驶资格。此项活动能降低农机事故的发生,保证农民生命财产安全。
3.增强服务意识
篇10
1、前言
脚手架是水工建筑施工现场最为重要的施工设施,是为保证高处作业安全、顺利进行施工而搭设的作业通道或工作平台,所以脚手架的搭设质量对水工建筑施工有着重要意义。脚手架不仅对水工建筑施工效率、工作效率、工程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有着直接影响,而且其在水工建筑项目施工中也占用着承建单位大量的流动资金,所以它是企业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现阶段为了满足我国社会对高质量水工建筑的需求,水工建筑施工领域已将十余种脚手架应用到水工建筑现场施工中,其中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门式钢管脚手架等多立杆脚手架体系最具有典型代表性。
2、水工建筑施工中常用脚手架存在的问题
水工建筑项目施工与普通的房屋建筑项目施工存在很多差异性,但是在脚手架选择上都有很多共同点,都是以加工简便、搬运方便、通用性强以及安全稳固等优点对其进行选择,所以扣减是钢管脚手架和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在我国水工建筑施工项目中的使用范围较大,而且在我国工程项目施工脚手架使用中的用量也是最大。本文认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两种脚手架也是我国水工建筑施工项目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文献发现这两种脚手架在施工中的问题较多,其中水工建筑施工现场脚手架坍塌导致的安全事故也比比皆是,而且在此类安全事故中的脚手架坍塌总面积相对较大,对水工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很大危害。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导致脚手架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脚手架的使用没有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立杆基础不牢固;架体与水工建筑物拉结点严重不足或拉结方法错误;立杆间距与剪刀撑不符合规范要求;部分脚手架的钢管和扣件材质没有达到相应标准;脚手架的施工过程没有履行交底和验收程序。
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存在的问题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基本材质是Q235钢加工成的钢管,但是这种钢管并非是标准的建筑钢管,所以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质量问题,例如,抗弯、抗压、抗剪等能力低以及容易锈蚀等问题导致的质量问题比比皆是,这会导致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失稳。常用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扣件基本机械性能为:抗拉强度≥330N/mm ,延伸率≥8% ,硬度HB120~163。但是市场上的大部分扣件质量都无法达到这一标准,这边导致水工建筑施工脚手架所使用的扣件机械性能无法满足其建设要求,另外部分承建单位对脚手架扣件管理的不严格,部分扣件螺丝、滑丝出现锈蚀后依旧使用,这便导致扣件的拧紧力度达不到规定要求。上述的几项问题在水工建筑施工中会导致脚手架影响到安全防护支撑体系,其主要体现在底部水平硬防护封闭不严密或材料抗冲击能力不满足要求;架体内水平防护垂直间距超过规定,或架体与水工建筑间的较大间隙没有做出任何防护;水平防护网、外侧密目网只能使用钢筋绑丝绑扎,无法承受外部荷载的冲击;外侧不设护身栏杆等。水工建筑施工现场脚手架的搭设管理也会导致其出现问题,例如,承建企业在搭设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脚手架过程中,由于监理人员对其监督力度的不够导致其无法达到设计要求,部分搭设脚手架的施工人员没有经过培训,仍使用传统的搭设方式对其进行搭设,这便导致水工建筑施工现场的脚手架在使用中存在很多质量问题等。
4、保证水工建筑施工项目脚手架安全的几项措施
4.1脚手架材料
水工建筑施工项目中的脚手架搭设材料应从正规厂家购买,要保证所使用的钢管、扣件具有材料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等,并在使用前要抽查钢管厚度、测称扣件重量,如果对脚手架材质、机械性能等方面存在疑惑时,可以通过专业检测机构对钢管、扣件等进行测试。承建企业在水工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要注重钢管、扣件的维护和保养,应通过防锈油漆处理来降低钢管、扣件的锈蚀几率,并且要对变形、锈蚀严重的钢管和扣件进行报废处理,要保证钢管在使用中不存在裂纹、凹陷以及锈蚀现象,并且要求在水工建筑施工中不应使用接长钢管。
4.2构造措施
水工建筑施工中要预埋Φ48钢管,用连接配件与脚手架进行连接,连墙件应该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应该控制在300mm以内,并且要保证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该大于水工建筑的高度,保证其在距离上不应该大于4m。水工建筑项目中脚手架的剪刀撑必须随架子的搭设高度而不断加设,并且要连续设置到顶端且不留间隙,斜杆底部一定要保证其可以落在垫板上,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该使用搭接方式,保证每次搭接的长度要保证在0.8m内,并且应该使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对其进行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应该控制在100mm以上,这样才能保证脚手架的剪刀撑可以满足水工建筑施工要求。脚手架立杆必须满足常用的几何尺寸,钢管脚手架在搭设过程中要保证立杆纵距不大于1.8m,横距也要控制在1.5m之内,当搭设高度在25m之上时必须采用双立杆。
4.3安全防护体系
水工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安全防护体系必须保证其外侧立面要使用密目安全网进行全封闭处理,并且要保证安全网必须设置在外排钢管的内侧。底部水平硬防护可以使用宽度不小于200mm、厚度大于50mm的木脚木板满铺至结构边缘,且保证其在搭设过程中不能保留间隙,同时也要保证紧贴板的底部兜底挂安全平网,脚手架内部水平防护如果设置为硬防护时,其垂直间距应该控制在12m以内,在采用防护平的同时,应将垂直间距控制在10m以内,水平防护与水工建筑墙的间隙要控制在150mm以内。水平防护网应该使用网绳与横杆绑扎牢固,外侧防护密目网应该使用14#双股铁丝或与网边绳材质相同的绳索绑扎。脚手架步距如果大于1.2m时应该设置户设栏杆。
4.4脚手架管理
施工单位在水工建筑项目施工中要对脚手架进行交底和施工,保证脚手架的搭设质量可以满足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该与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交流,交底的内容必须要具备水工建筑工程施工的针对性,在交底之后双方要进行签字手续,脚手架在搭设完成之后及时要求单位组织分段验收,验收结果在满足设计要求后可以投入使用,并要办理好相应的验收手续。水工建筑施工中的脚手架必须由经过培训的持证人员进行搭设,工程项目部要对其加强管理,要求搭设人员从一开始就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脚手架搭设。水工建筑施工项目的脚手架应在施工方案中,应对脚手架在实际情况下的荷载取值进行整体验算,验算结果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施工。
5、结语
上述几个方面是导致水工建筑施工现场脚手架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水工建筑项目是我国在新时期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项目,其建设质量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所以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其建设质量有着严格要求,只有保证脚手架的搭设质量才能建设出高品质的水工建筑项目。
6、参考文献
篇11
0 引言
选煤厂皮带运输机是选煤厂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一旦其电控系统出现故障,将影响选煤厂整个生产,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由于选煤厂皮带运输机的电控大多为继电器控制系统,存在线路复杂、故障点多、可靠性低、稳定性差等缺点,不能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因此,笔者采用PLC控制系统取代原来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并用组态王实现对整个皮带运输机的运行过程进行监控。
1 系统构成及控制过程
该皮带运输机控制系统由两级系统构成:一级基础自动化系统,二级完成监控和操作的人机界面系统。
基础自动化系统采用SIEMENS S7-200系列PLC,由完成控制功能的PLC、完成系统监控和操作的人机界面操作员站、现场执行机构和传感器组成;上位机监控系统采用亚控的组态王软件进行设计。论文参考。
一级基础自动化控制主要控制出现异常情况时进行报警和紧急停车,二级主要用来进行参数设定,启动和人工紧急停止。
2系统设计
皮带运输机系统是以PLC为核心、对皮带运输机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在线控制和监督的自动化系统,通过PLC和组态王。该系统可以实现对所有现场在线设备的程序控制管理、安全联锁控制等功能,并显示各种操作画面和模拟现场,对事故信号进行报警以及打印报表等。
该系统主要特点:
(1) 开放式的结构,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扩展性;
(2) 便利的维护手段,可在线维护;
(3) 先进的硬件控制设备,具有高抗干扰能力、高可靠性;
(4) 高可靠性的检测仪表;
(5) 集中操作,分散控制的思想;
(6) 通用的软件开发平台,智能的设备管理和监控软件。
该系统主要功能具有检测皮带机速度、温度、撕裂、烟雾、跑偏等功能,当出现异常情况时,PLC控制电机紧急停止,同时报警并把信息传到上位机,由操作人员进行分析检修,完成后重新启动。
2.1 系统硬件设计
SIEMENS S7-200系列PLC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场合中的检测、检测及控制的自动化。论文参考。S7-200系列的强大功能使其无论在独立运行中,或相连成网络皆能实现复杂控制功能。此处选用CPU226模块(集成24输入/16输出共40个数字量I/O点,且可连接7个扩展模块)和模拟量扩展模块EM231(4路模拟量输入)、EM232(两路模拟量输出),它们的特点如下:
(1) 6个独立的30KZ高速计数器和2路独立的20KZ高速脉冲输出;
(2) 实现分布式系统和扩展通信能力都很简便,组成系统灵活自如;
(3) 随着应用的扩大,系统扩展无任何问题;
(4) 具有更快的运行速度和功能更强的内部集成特殊功能;
(5) CPU可以高速处理指令并且具有友好的参数设置功能。
CPU模块:负责程序的运行等工作,电源不仅向CPU模块供电而且还要满足与CPU模块相连的其它模块的用电需求。
数字量输入模块DI:将外部采集到的信号输入到PLC,例如保护PLC的DI将皮带撕裂、烟雾、跑偏等信号采集进来;以完成监视保护功能。
数字量输出模块DO:将PLC内部运算结果输出,例如保护PLC的DO将正常启动,自动控制、手动控制、综合故障等输出;操作PLC的DO输出来控制继电器,以完成监视、控制和保护功能。
模拟量输入模块AI:将外部的模拟量采集进来送给PLC,如皮带的速度和温度,以完成监视保护功能。
模拟量输出模块AO:将PLC计算好的数字量,如皮带的速度等转换成模拟量输出到上位机上,以完成监视功能。
2.2 系统软件设计
该系统中,PLC程序执行变频器的启动/停止控制和皮带机的行程和速度监控任务,变频器根据给定的信号和反馈的信号控制皮带机的速度;PLC通过传感器得到信号来控制皮带机是否停止、报警器是否报警。为了更加安全可靠运行,本设计还设置了自动手动切换,自动/手动程序如图1所示。
2.3 PLC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
在现场环境恶劣的条件下,采用上位机监控措施可直接将故障显示出来,从而提高整个系统故障的诊断效率,减少故障的维修时间,提高整个电控系统的可靠性。论文参考。本系统利用CAN总线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可将各种信息传输到上位机,从而实现对系统的实时监控。部分子程序和中断程序分别如图2、图3所示。
3 结束语
根据选煤厂皮带运输机系统的实际情况,研制开发了选煤厂皮带运输机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经过严格的选型、合理的配置及完善的程序设计,使系统维修方便,自控功能强,可以自动显示故障,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极大的改善了皮带运输机的运行状况,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廖常初 . PLC编程及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9
篇12
A Study on the Barriers in the Implementing Process of Online Information Exchang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s
Liu Jie
Center for Studie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430072
〔Abstract〕Based on analyzing the significances and reasons of online information exchang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barriers in implementing processe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online exchanges from the views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ideas, traditional scientific evaluation and stimulating mechanism, legal right and technique aspect, and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attitudes and actions of different subjects, various researchers and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magazine publishers, so as to provide the work direction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s online exchanges.
〔Key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online information exchangepreprintopen access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全球信息的高效传播与使用,为科学交流提供了新的交流途径及手段,并对学术交流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着传统的学术交流体系的深刻变革,即传统的基于纸质印刷资源的学术交流模式正在向基于网络环境的学术资源在线交流模式转变。科技论文作为科学交流的最基本单元,它的流通自由是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的生命线,于是,一种新的基于网络环境的科技论文在线交流模式呼之欲出。我们不难想象,未来的科学研究将不再是埋头于二维的文本纸张,而是身处于可游弋的三维信息世界。国内外科技论文在线运行实践和相关研究均充分证明,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能否取得预期效益的关键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以,研究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资源推动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希望通过这方面的研究,以指导我国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运行实践,从而促进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资源推动的原因及意义
1.1推进我国科学研究信息化进程的需要
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全球化形势下国际竞争的焦点。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认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取得实效的关键,其开发利用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全局。科学研究的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必须大力加强科研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科研信息资源在整个科学界的充分共享。
1.2顺应科学交流开放存取发展趋势的需要
学术信息的流通是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的生命线,但随着学术出版商业化的愈演愈烈,基于订阅的传统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对科研信息的流通自由造成了巨大的学术交流障碍。为此,基于互联网环境的科学交流开放存取运动出现并得到快速的发展。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为了推动科研成果通过互联网自由传播而采取的运动。目的是促进科学及人文信息的广泛交流,促进利用互联网进行科学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1]。
为尽快顺应互联网上科学交流的开放存取趋势,我国相关机构正积极地探索与努力。如中国科学院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资源的开放使用的柏林宣言》的签署;国内一些OA仓储的出现,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奇迹文库、arXiv中国镜像等。相关会议的召开,如中国科学院主持的“科学信息开放存取政策与战略国际研讨会”。此外我国已经全面启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是其中的重点之一。由此可见,实现科学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并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1.3实现科技论文在线交流预期效益的关键
理想的信息交流系统应是基于网络的、成本效益好、传播更及时、同时并不损及同行评审、能够保护学者和研究机构利益的系统。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要实现其预期效益,关键在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因为其本身是不会产生信息资源的,它必须通过转载、链接、联合建设、取得授权等方式采集大量的信息资源。否则,科技论文在线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只是为科技论文在线交流铺平了“道路”的话,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或推动则为科技论文在线交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货物”。
2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资源推动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我国的科技论文资源丰富,但是数量庞大的科技论文绝大多数掌握在作者、有关部门(包括大学科研管理机构)、学会团体、学术会议主办者等手中,无法为公众所获取和利用。从目前科技论文在线的总体运行实践来看,其收录的信息资源量还比较少,资源类型较单一,学科覆盖面狭窄,产生的社会效益不明显。具体来说,目前科技论文在线主要收录的是预印本资源,而Internet上的预印本服务器数量虽然增长较快,但规模较大的预印本数据库还比较少。除arXiv的文献量较大,文献增长速度较快,在专业领域中影响比较大以外,其他的预印本服务器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文献量少,影响力有限。预印本的文献来源于专业人员通过上传文献投稿到服务器,不需要经过审核。预印本服务器上文献量的多少是由上传稿件的多少决定的,专业人员既然从数据库中获取有用信息,也有义务上传自己的研究信息。信息的上传与下载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信息的上传也就没有信息的下载,可以说如何鼓励科研人员存档是目前科技论文在线发展的关键。所以要加强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资源推动,就必须对制约我国科技论文在线资源推动的因素或者障碍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评估,而这也是采取相应资源推动对策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跟踪国外科学交流开放存取的发展动态,并结合国情,立足我国科研学术交流的大环境来分析国内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运行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制约我国科技论文在线资源推动的因素或障碍。
2.1传统观念和文化上的障碍
从某种程度上说,科学交流的开放存取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观念和文化问题,其对传统科学交流观念与体制的冲击是剧烈的。比如在除物理、计算机和经济学等学科的其他学科领域内,还没有形成一种预印本文化,这些领域的科研人员没有兴趣或者不知道开放存取的重要意义。所以要加强科技论文在线的资源推动,必须克服来自传统科研交流观念和体制的障碍。传统观念是资源由单位或个人所有,甚至与单位及个人的利益纠缠在一起。大家都希望获得共享的信息资源,但缺乏主动提供信息资源的积极性。科研机构相互封锁而造成的科学数据“壁垒”已给我国的科研事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资源浪费极大。
2.1.1从科研人员的态度看科研人员作为科学交流和科研创新的主体,他们对科研信息的需求是科技论文在线产生的根本动因。所以调查分析科研人员对科学交流开放存取的态度,对实现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资源推动有重要意义。
国外科研人员的态度,RoMEO项目[2]:该项目完成于2003年7月,是FAIR项目中专门处理权利问题的特殊项目,即解决在OA仓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有关法律问题。 RoMEO对机构仓储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科研人员、期刊出版商、OAI数据提供者和服务提供者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报告。比如它对来自全世界57个国家不同学科领域的524名科研人员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60%的科研人员认为他们在将其稿件提交给OA仓储后仍享有版权,并很乐意被他人显示、打印、保存、摘引、存取,前提是不侵犯其作品完整性和署名权。这说明科研人员乐意将其成果与其他人员交流,从而提高其知名度和学术地位。因为科研人员从事科研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获取和阅读大量的期刊论文,了解同行的研究情况与学科的发展动态,所以在科学界推行开放存取有其生存及发展的土壤。
在中国,开放存取还是新生事物,目前也只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奇迹文库等几个OA仓储,影响力都较小,尚缺乏相应政策支持,国内学者亦大多持观望态度。根据初景利教授在“科学信息开放存取政策与战略国际研讨会”上做的“中国科研工作者对开放存取的态度”的报告[3]可以看出:通过对中国科学院16个研究所223名科研人员的调查,只有8%的科研人员了解开放存取,有48%的科研人员略知一二,43%的科研人员从未听说过。不过,有59.2%的答复者愿意在开放存取期刊上发表文章,其中工程领域的科研人员兴趣最高,占76.6%。愿意将预印本或发表过的文章存放在OA仓储中的分别占30.9%和76.6%。调查表明,中国科研工作者越来越了解开放存取,多数科研工作者对开放存取抱有积极而热情的态度。但同时科研人员也表示了相应的顾虑:38.1%的科研人员认为如果先在互联网上公开预印本,将没有正规期刊愿意接受投稿,也将违反与出版商签订的版权转让协议;30.9%的认为将会导致抄袭现象;21.1%的认为可能会被用于商业目的;12.1%的认为可能会损害文章的完整性;25.6%的从未考虑过将自己的文章公布在互联网上。由此看出,在我国要推动科学交流的开放存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1.2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术交流政策长期以来,由于不同学科领域已经形成和发展了各自的交流方式,因此在学术交流模式转向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过程中,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里,预印本已经成为研究人员新成果的主要方式;20世纪90年代初,预印本服务器在高能理论物理领域出现后,一年之内就成为该领域信息的标准程序。可以说,这些学科领域已经形成使用预印本进行科学交流的习惯,但是在其他学科领域却没有形成,所以在这些领域进行资源推动存在障碍。
2.1.3科学协会的不同态度科学协会是应科学信息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在科学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科学协会本身就是重要的科技期刊出版者,它们在对待“在OA仓储里张贴文献”的问题上,不同的学科团体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可从它们各自的出版政策上反映出来。比如美国心理学协会(APA)1996年针对因特网上科学信息的交流制订了以下政策:作者不能将任何阶段的稿件在因特网上张贴;主编将网上论文作为已不再受理;而且在论文出版后,出版者拥有版权;并不允许作者将APA已经出版的论文再在因特网上全文发表。美国化学协会也有类似的政策:在任何媒介上发表的著作和论文,本刊将不再考虑发表。而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则正好相反,同意作者提交论文要求发表时可以同时将其论文在网络公共服务器上张贴;粒子物理学协会也持相似的政策。由此可见,不同的科学协会有不同的出版政策,这也是进行资源推动的障碍之一。
2.1.4 期刊杂志社、出版社的态度 由于科技论文在线在其建设和运行中会涉及到一系列和出版商之间的利益关系,所以必须弄清楚期刊出版商对科学交流开放存取的态度以及相应出版政策,否则科技论文在线的运行会有极大的版权侵权风险。为此,RoMEO项目对期刊出版商的版权授权合同和条款进行了细致调查与周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90%的出版商要求版权,6%的要求独占性权利,4%的要求非独占性许可权利;75%的作者在投稿前被要求声明他们的作品没有被发表过。此外,RoMEO还就期刊出版商对自存档运动的态度做了调查分析,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只有22%的期刊支持作者将预印本预先张贴在机构或学科仓储,69%的期刊只支持作者将后印本即文章在期刊发表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将其张贴在机构或学科仓储。而在对103位出版商的调查中,60%的出版商仅支持后印本的张贴,支持预印本的仅占6%,而且规定了严格的许可条件,而另外34%的出版商不支持任何一种形式的张贴。由此可见,要实现科技论文在线的资源推动,来自传统期刊杂志社、出版社的障碍可能是最大的,主要还是个利益冲突的问题。所以说科技论文在线如何妥善处理好其与在先权利人(作者、期刊杂志、出版社、网络)的版权关系是避免版权侵权的关键,寻找真正的权利人,处理好授权问题是科技论文在线运行的成本投入和必由之路。
2.2传统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的障碍
科研人员发表成果(尤其是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而是希望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传播研究成果,取得同行的认可和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所以科学共同体对科学成果的同行评价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科学交流系统运行的基本保证。在科学交流系统中,科学自身已形成一套相对独立的评价与检测科研成果质量的系统。从成果评价方式来看,传统的成果确认方式主要是在专业学术刊物上,这是成果能被公认的最有效形式,也是学者不能忽视的一种学术声誉。只要学术期刊还被评审委员会视为惟一正当有效的园地,它就将继续被大多数学者看作是更好的选择。当然从著作权的法律状态看,著作权是自动获得的,无须经过出版社审核,但习惯上成果被确认一般以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为依据。就目前形势而言,谁的论文能够发表,是由出版社及相关的评审小圈子来决定的。而对电子版知识产权的确认有待形成统一的标准,学术机构是否能够自动承认网上发表的论文可以作为教师资格、业务评定、申请基金以及其他各种学术评估的有效依据还有待研究,而这也是有些学者不愿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OA仓储公布的主要原因[4]。所以,如何建立一套基于网络学术交流系统的科研成果评价和激励机制事关科技论文在线发展的前景,是当前应该首要解决的问题。
2.3法律障碍:版权风险、授权标准和机制
国内外网络资源建设实践、司法判例和相关研究均充分证明,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科技论文在线健康发展的瓶颈。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能否取得预期效益的关键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其本身是不会产生信息资源的,它必须通过转载、链接、联合建设、取得授权等方式采集大量的信息资源,所以在信息资源建设上会存在很多版权问题和风险。此外,随着版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在对采集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提供网络传输,开展信息服务的时候,会受到极大的法律限制和版权风险。
具体来说,开放存取模式只限于作者愿意免费提供使用的作品,它充分尊重作者的个人意愿。如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倡议(简称BOAI)明确指出:它提供的免费信息不包括作者未授权的作品,而只限于作者同意免费使用的作品;并不提倡突破现有的版权法,而只是在现有版权法的体系下最大程度地实施开放存取[5]。所以说对于作者享有版权,自己或者授权他人将其论文上载至OA仓储是不存在版权风险的。但一旦上载的作品没有经过授权或许可,通过科技论文在线进行传播会存在很大的版权风险。前面已经详细分析了不同学科、科研人员、科学协会、期刊杂志出版商对开放存取的态度和政策,所以这就导致科技论文在线进行资源采集时会面临复杂的版权问题和风险,比如要分析:科技论文在线收集的不同信息资源类型的版权状态与归属以寻找真正的版权人?不同信息资源类型的使用授权机制和付酬机制?对这些不同信息资源类型的开发利用可能会存在哪些版权风险,等等。可以说版权问题伴随科技论文在线资源推动过程的始终,因为在资源推动的背后是一种版权利益的动态流转和使用,涉及到复杂的版权法律关系与利益关系,若不能妥善解决科技论文在线与相关版权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科技论文在线就无法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2.4技术障碍:资源采集的标准规范有待建立、统一
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资源推动有赖于相关资源采集、、共享、检索技术和标准规范的建立与完善。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量的技术标准、专利、科研成果、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科技情报等科技文献资源,分布在不同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情报机构和政府部门,由于缺少有效的平台和统一的标准规范对上述资源进行汇总与共享,缺少权威的平台、窗口对外信息和提供服务,使得科研人员无法快速有效对这些文献资源进行检索、引用与开发,导致创新效率低下。虽然国际上也出现了一些技术支持系统和技术标准:如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发的DSpace系统,实现了大学科研期刊的分享与存档管理,用一种分布式的方法让任何获得授权的机构都能够分享到海量的科研论文资源;一项开放期刊和档案的技术标准Open Archive Initiative(OAI),也在全球协作下逐步成熟,支持标准化的全球科研资源的交换和检索[5]。但是,这些技术工具、标准和规范是否符合我国国情,是否值得大力推广还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Ba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2006-10-15]省略/openaccess.
[2]Publisher copyright policies & self-archivng.[2006-10-18].sherpa.ac.uk/romeo.php.
[3]初景利.中国科研工作者对开放获取的态度.[2006-10-20].159.226.100.146/会议课件/Chu-JingLi-OA6-3.pdf.
[4]李武.开放存取出版的两种主要实现途径.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4):58-63.
篇13
1 标准法的改进
1.1 消解方法的改进
为缩短传统的回流消解时间,早期进行的工作包括密封消解法、快速开管消解法、替代催化剂的选择等;近期的工作主要包括采用微波消解法、声化学消解法、光催化氧化法等新技术。
1.1.1替代催化剂的研究 重铬酸钾法所用的催化剂Ag2 SO4 价格昂贵,分析成本高。因此,毕业论文研究Ag2 SO4 的替代物,以求降低分析费用有一定的实用性。如以MnSO4 代替Ag2 SO4 是可行的,但回流时间仍较长。Ce ( SO4 ) 2 与过渡金属混合显示出很好的协同催化效应,如以MnSO4 - Ce ( SO4 ) 2复合催化剂代替Ag2 SO4[ 1 ] ,测定废水COD,不但可降低测定费用,还可降低溶液酸度和缩短分析时间,与重铬酸钾法无显著差异。
1.1.2微波消解法 如微波消解无汞盐光度法测定COD;微波消解光度法快速测定COD;无需使用HgSO4 和Ag2 SO4 测定COD 的微波消解法;氧化铒作催化剂微波消解测定生活污水COD 等。Ramon[ 2 ]等采用聚焦微波加热常压下快速消解测定COD。
与标准回流法相比,微波消解时间从2h缩短到约10min,且消解时无需回流冷却用水,耗电少,试剂用量大大降低,一次可完成12 个样品的消解,减轻了银盐、汞盐、铬盐造成的二次污染[ 3 ] 。专著[ 4 ]对此作了较全面的总结。
1.1.3声化学消解法 尽管微波消解时间短,但消解完后要等消解罐冷却至室温仍需一定时间。而超声波消解方便,设备简单,且不受污染物种类及浓度的限制,近年来已有一些应用研究[ 5 ] 。钟爱国[ 6 ]使用自制的声化学反应器对不同水样进行了声化学消解试验,提高了分析效率,减少了化学试剂用量, COD 测定范围150mg ·L - 1 ~ 2000mg·L - 1 ,标准偏差≤615% ,加标回收率96% ~120%。超声波消解时,超声波辐射频率和声强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试验表明,超声波辐射标准水样30min 时, 低频( 20kHz) 、适当高的声强(80W·cm- 2 )有利于水样的完全消化。
1.1.4光催化氧化法 紫外光氧化快速、高效,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不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对水和废水分析的优势特别突出。近几年来,半导体纳米材料作为催化剂消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当用能量等于或大于半导体禁带宽度(312eV)的光照射半导体时,可使半导体表面吸附的羟基或水氧化生成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OH) ,从而使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艾仕云等[ 7 ]提出纳米ZnO 和KMnO4协同氧化体系,并据此建立了测定COD 的方法,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重现性与标准法相当。他们还使用K2 Cr2O7 氧化剂、纳米TiO2 光催化剂测定COD[ 8 ] 。通过光催化还原K2 Cr2O7 生成的Cr3 +浓度变化,可以获得样品的COD值。但反应仍需恒温搅拌,反应液需离心过滤。操作烦琐,且不能在线快速分析。
1.2 测定方法的改进
1. 2. 1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测定COD是在强酸性溶液中过量重铬酸钾氧化水中还原性物质, Cr6 +还原为Cr3 + ,英语论文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Cr6 +或Cr3 +来实现COD 值测定。Inaga 等以Ce ( SO4 ) 2作氧化剂,加热反应后测定吸光度,计算出COD值。Konno使用自制的比色计与PC机相联测定COD,所得结果与标准法基本一致。光度法测得COD值快速、准确、成本低等。目前,国内外不少COD快速测定仪均是基于光度法原理。如美国HACH公司制造的COD测定仪是美国国家环保局认可的COD测量方法。
1. 2. 2电化学分析法
(1)库仑法 库仑法是我国测定COD的推荐方法,该法利用电解产业的亚铁离子作库仑滴定剂进行库仑滴定, 根据消耗的电量求得剩余K2 Cr2O7 量,从而计算出COD。广州怡文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制的EST22001COD在线自动监测仪,采用库仑滴定原理,测量范围5mg/L~1000mg/L;测量时间30min~60min,测量误差≤±5% FS;重复误差≤±3%FS,与手动分析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2)电解法 此法既不外加氧化剂,也不加热消解水样,而是利用电化学原理直接测量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是COD测定方法的突破。方法原理基于特殊电极电解产生的羟基自由基( ·OH)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可同步迅速氧化水中有机物,较难氧化的物质(如烟酸、吡啶等)也均能被·OH氧化。羟基自由基被消耗的同时,工作电极上电流将产生变化。当工作电极电位恒定时,电流的变化与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成正比关系,通过计算电流变化便可测量出COD 值。作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工作,取得了初步的结果[ 9, 10 ] 。由于水样不需消解,极大缩短了分析流程,还克服了传统方法中“二次污染”的问题。目前,这类仪器代表产品是德国LAR公司的Elox100A型COD在线自动监测仪h[ 11 ] 。仪器测量范围从1mg/L~10000mg/L,最大可到100000mg/L,测量周期2min~6min。此仪器在欧美各国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也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
(3)其他电化学分析法 Dugin[ 12 ]提出以Ce( SO4 ) 2 为氧化剂,利用pH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直接测定电势从而测定COD 值的方法。Belius2tiu[ 13 ]以两种不同的玻璃电极组成电池,通过直接测定电池电动势, 对水样中COD值进行测定。赵亚乾[ 14 ]以一定比例的反应溶液回流10min后,冷却稀释,用示波器指示终点进行示波电位滴定测定COD。
Westbroek等[ 15 ]提出Pt - Pt/PbO2 旋转环形圆盘电极多脉冲电流分析法,通过电化学方法产生强氧化剂,硕士论文有机污染物在圆盘电极表面直接氧化或与产生的氧化物质反应而间接被转化。伏安计时电流法和多脉冲计时电流法测COD,可在几秒中获得结果,而且可以在线监测。形成的强氧化媒介可使工作电极表面保持清洁。但方法检测限较高,不适合地表水或轻度污染水的测定。但德忠等[ 16 ]提出混合酸消解和单扫描极谱法快速测COD 的方法。该法基于用单扫描极谱法测定混合酸(H3 PO4 - H2 SO4 )消解体系中过量的Cr6 + ,从而间接测定COD。混合酸消解回流时间只需15min。Venkata等[ 17 ]使用示差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DPASV)进行电化学配位滴定确定有机金属络合物的络合能力,从而测定COD。
1.2.3化学发光法 根据重铬酸钾消解废水后其最终还原产物Cr3 +浓度与COD值成正比关系,以及在碱性条件下, Luminol - H2O2 - Cr3 +体系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的原理,文献[ 18, 19 ]提出一种用光电二极管做检测器测定水体化学需氧量的新方法。
1.2.4紫外吸收光谱法 紫外吸收光谱法是通过测量水样中有机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一般用254nm波长) ,直接测定COD。已有工作表明,不少有机物在紫外光谱区有很强的吸收,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机物的吸光度与COD 有相关性,利用这种相关性可直接测定COD。这种方法不像COD、总有机碳( TOC)方法那样明确,但在特定水体中有极高的相关性,也能真实反映有机物含量。基于紫外吸收原理测定COD 的仪器已有生产。这类方法均不需添加任何试剂、无二次污染、快速简单,但前提条件是水质组成必须相对稳定。此方法在日本已是标准方法,但在欧美各国尚未推广应用,在我国尚需开展相关的研究。
2 自动在线分析技术
流动分析( FA)用于水样COD的测定可将样品消解和测定实现一体化,留学生论文使整个过程实现在线化、自动化。Korinaga[ 20 ]提出以Ce ( SO4 ) 2 为氧化剂,采用空气整段间隔连续流动分析法对环境水样中的COD进行测定,采样频率达90次/h,但需特制的阀,且管长达18m。陈晓青等[ 21 ]提出测定COD的流动注射停流法,系统以微机控制蠕动泵的启停,并记录分光光度计检测到的信号。由于停流技术的引入,解决了慢反应中样品的过度分散问题。
Cuesta等[ 22 ]提出COD的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流动注射分析法。用微波加热消解样品,未被样品中有机物质还原的Cr6 +保留在阴离子交换树脂上, Cr6 +经洗脱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这种方法在检测中没有基体效应的影响。
尽管流动注射分析的优势突出,但仍免不了传统加热方式。为了提高在线消解效率,不得不加长反应管或采用停留技术,这又导致分析周期延长或低的采样频率。医学论文微波在线消解效果虽好,但去除产生的气泡使流路结构复杂化。但德忠等[ 23 ]将流动注射和紫外光氧化技术引入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中,建立了紫外光催化氧化分光光度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的流动分析体系,并对多种标准物质(葡萄糖、邻苯二甲酸氢钾、草酸钠等)进行了研究,反应仅需约115min,回收率8310%~11110%,检测限为016mg/L。用此方法成功测定了COD质控标准(QCSPEX - PEM - WP)和英格兰普利茅斯Tamar河水样品。
Yoon - Chang[ 24 ]将光催化剂二氧化钛铺助紫外光消解与流动分析技术联用测定化学耗氧量,获得了好的相关性。李保新等[ 25 ]把化学发光系统和流动分析法结合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有机物在室温条件下发生化学氧化反应, KMnO4 还原为Mn2 +并吸附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微型柱上,同时过量的MnO-
4 通过微型柱废弃。吸附在微型
柱上的Mn2 + 被洗脱出来使用H2O2 发光体系检测。若换用职称论文重铬酸钟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还原生成的Cr ( Ⅲ)催化Luminol - H2O2 体系产生强的化学发光可测定COD。该方法已用于地表水样COD的测定。
基于流动技术,综合电化学技术、现代传感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现代光机电技术研制的COD 在线监测仪,一般包括进样系统、反应系统、检测系统、控制系统四部分。进样系统由输液泵、定量管、电磁阀、管路、接口等组成,完成对水样的采集、输送、试剂混合、废液排除及反应室清洗等功能;反应系统主要有加热单元或(和)反应室,完成水样的消解和的反应;检测系统包括单片机(或工控机) 、时序控制和数据处理软件、键盘和显示屏等,完成在线全过程的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显示、储存及打印输 参考文献
[ 1 ] 杨娅,艾仕云,李嘉庆等. 用MnSO4 - Ce ( SO4 ) 2 协同催化快速测定COD的研究[ J ]. 重庆环境科学, 2003, 25(11) : 30 - 31.
[ 2 ] Ramon Ramon, Francisco Valero ,Manuel del valle. Rapid determination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 J ]. Analy tica chim ica Acta, 2003, 491: 9 - 109.
[ 3 ] 但德忠,杨先锋,王方强,等. COD测定的新方法- 微波消解法[ J ]. 理化检验- 化学分册, 1997, 33 ( 3) :135 - 136.
[ 4 ] 但德忠,分析测试中的现代微波制样技术[M ].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3年.
[ 5 ] AntonioCanals,M. del Remedio Hernandez. Ultrasound- assisted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 J ]. Analy tical and B ioanalyical Chem istry ,2002, 374 (6) : 1132 -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