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海洋化学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海洋化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海洋化学论文

篇1

近年,“文化热”在我国方兴未艾,海洋文化实际上也是一种地域文化,因而也受到一定重视,在开发海洋、发展海洋产业热潮中,海洋文化也被列入其中。广东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主持过五次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出版海洋文化论集,不少学者提出“时代呼唤开拓海洋文化研究”[3]。在这片呼吁声中,海洋文化成果相继涌现,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资料,1979年以来,发表在各类期刊上海洋文化论文226篇。专门性学术著作也渐见问世,如曲金良主编《海洋文化概论》[4]、宋正海著《东方蓝色文化——中国海洋文化传统》[5]、徐晓望著《妈祖的子民——闽台海洋文化研究》[6]。但这些论著,不但数量少,而且内容主要局限于文化学和考古学、历史学范围,包括我国海洋文明起源,海洋历史文化、海洋思想、海洋权益、海洋文学艺术[7][8],以及航海史、造船史、渔业史、外贸史、科技史等所涉及海洋文化问题。而从文化地理,甚至范围更广一点人文地理学视野出发,研究海洋的文化地理论著,可谓凤毛麟角。检索美国“ProQuestDigitalDissertation”(PQDD)系统收入1861-2007年约170万篇高校博硕论文,也未见以海洋文化地理命名的论文,可以说海洋文化地理研究领域,还是一片荆棘丛生的处女地,有待她们的哥伦布们来开垦。

三、海洋文化研究内容

海洋文化研究的对象是海洋,这个占地球表面70%面积的最大地域单元,它的特性如著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自己底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持着人类超越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从事贸易必须要有勇气,智慧必须和勇敢结合在一起。这种超越土地限制、渡过大海的活动,是亚细亚各国所没有的。”[9]虽然黑格尔在这里否定了亚洲具有海洋文化,但他对海洋文化和大陆文化的区别、海洋文化的本质和内涵是作了深入分析的,故200多年来,这个论断被人们反复引用,特别是海洋环境对海洋文化产生的作用和肯定海洋文化的商业性,已成为不刊之论。从这个文化视角来观察海洋文化地理研究内容,大致可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海洋文化赖以产生的历史地理基础

恩格斯说“:如果地球是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那么它现在的地质的、地理的、气候的状况,它的植物和动物,也一定是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它一定不仅有在空间中互相邻近的历史,而且还有时间上前后相继的历史。”[10]海洋文化也是如此,与任何一个区域文化面貌一样,总是由多种多样的元素长期作用形成的。这包括了自然、政治、历史、技术、经济、心理等元素的特定历史过程的产物。创造海洋文化的主体是人,人主要生活在大陆,所以海洋文化必须以大陆为依托而产生,由此决定研究海洋文化也必须同时研究大陆环境,而不仅仅是研究海洋环境。大陆与海洋环境的统一或者综合,加之它们各自历史过程,共同构成了海洋文化生成的历史的地理基础。

(二)作为海洋文化经济基础的理论总结

举凡人类涉及海洋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属海洋文化的经济基础。这包括海洋交通、海洋商业、海洋矿业、海洋工业、海洋手工业、海洋渔业、海洋种植业等[11]。海洋文化是在这些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但这些经济基础并不等于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凝聚了这些经济基础的科技成果,是在这些基础上产生的理论总结、规律性升华、更多的具有理性层面的原理、价值等,而不囿于这些产业本身的研究和表述。例如海洋交通作为一项产业,涉及海洋经济众多领域,但从海洋文化立场,只研究与之相关密切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导航技术,以及航线、港口的技术进步水平,反映某个时代海洋交通的科技成果,以有别于海洋交通经济所注重的交通成本、货流结构、经济获益及其分配等。海洋文化与它有联系,但不能取代和混为一谈,否则海洋文化覆盖范围过广、外延过大,也就失去自己的内涵。

(三)海洋文化的社会结构和景观

创造海洋文化的主体是社会人类群体,包括农、渔、商、工、军人等,形成海洋文化的社会结构。他们各有自己的职业、行为、性格等,成为海洋文化景观重要组成元素。沿海居民“以海为田”,从事海产采集、捕捞或围垦海涂为田,是海洋农业文化主体;在海上漂泊,以舟楫为家宅的海上蛋民,作为一个特殊群落,生产生活方式皆以海洋展开,婚姻、习俗等都异于陆上居民,文化景观自成一体。岭南商帮集团,既浪迹天涯,遍设会馆于神州大地,也“以海为商”,把生意做遍全世界,成为最富冒险、超越精神文化的一群,并以此区别于我国徽商和晋商。南海中有些海岛长期为“海盗”盘踞,其中不少是失地农民,无以为生,飘泊岛上,靠打劫往来商船为生。他们桀骜不驯,敢与官府对抗,引导得当,可成为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坚强力量,同样是海洋文化一个载体。举凡这些涉及海洋的人群,包括他们的社会分层、家庭、家族构成、文化禀赋、生活习俗等文化景观,无不彰显着海洋文化的品格及其与地理环境关系,列入海洋文化地理研究内容。

(四)海洋精神文化和景观

海洋精神文化即狭义海洋文化,包括人类对海洋的崇奉、海洋神话、信仰、宗教、戏剧、艺术、歌谣、舞蹈等,它们都与海洋文化的传承有密切关系。例如华侨作为海洋文化一个特殊群体向海外漂泊、开拓,使中华文化,特别是岭南文化在海外弘扬、绵延、传播,为中国海洋文化在五大洲取得一定地位做出积极贡献。故华侨文化的语言、建筑、风习、生活方式等文化景观也属海洋文化范畴。又如南海神、妈祖、雷神、北帝崇拜等,已成为沿海地区一种风俗活动,其景观研究是海洋风俗地理一个重要内容。

(五)海洋制度文化与空间分布

海洋茫无际崖,人类活动多处于漂流、自由状态,不易约束。海洋生活的这种特殊性,需要法律制度加以规范。翻开海洋史,海盗出没,劫掠客商之事时有所闻。毋论古代或近代,实际上在原始资本积累时期,欧洲殖民主义者在亚洲、非洲、美洲洋面所作所为,多为海盗行为,几无法律可言。随着海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日益凸显,尤其是海底油气资源的发现和开采,海洋权益争端成为当今世界不安的一个根源。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和后来的实施,特别是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划分,使临海国家在海洋权益上的矛盾和争端日趋复杂尖锐,所以临海国家自定海洋法规与国际海洋法规之间的不整合,更需要通过平等协调方法解决。我国海洋法制的建设严重滞后于大陆法制建设,也同时面临着与国际海洋法的对接等问题,所以海洋制度文化的研究,迫切地摆在海洋文化研究者面前。大海的波涛,造就了沿海百姓剽悍的民风。不少志书都说生活在海边的古越人好斗轻生,一言不合,即使父子之间也拳脚相向。有人指出“:湛江沿海地区村斗之多,在中国是罕见的。村斗不管出自何因,同姓人都赶来助斗,往往酿成几千人手持凶器,你死我活的大厮杀。造成严重伤亡的村斗,在历史上例不胜举。”[12]这种现象在沿海地区带有普遍性,其深层根源仍是法律意识薄弱,无视或蔑视法律所致。无论何种海洋制度,它们的实施都有一定空间范围,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规定专属经济区,从制度文化而言,即属功能文化区,有确定边界;某种商品进出口也有规定流通地区,故不少海洋制度文化所及地区,实际是一种功能文化区,为海洋文化地理主题之一。

(六)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海洋文化发展的长河中,留下许多宝贵的海洋文化资源,既有物质形态,也有非物质形态,都蕴含有丰富的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等价值,可为海洋科技史、海洋自然哲学史、海洋文学史、海洋艺术史等研究,沿海城市和区域开发、海洋观光旅游,以及其他各项海洋开发事业提供决策上重要参考。例如已在南海阳江海域上出水宋代沉船“南海1号”的综合研究,就有非同寻常的科学价值。前些年发现珠海高栏岛宝境湾摩崖石刻,保留了许多至今未解古越人活动文化信息,有待人们破译。珠三角经济起飞,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崛起,港澳经济领先、法制观念深入人心等许多人文社会现象,都需要从它们的文化海洋性上找根源;而它们的发展规划,更需要从它们海洋文化宝库中借鉴经验和教训。至海洋风光之胜,海洋魅力之强,更是发展海上旅游、振兴海洋产业的有力杠杆。这都展示了海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巨大、实用价值很高,是海洋文化地理应用研究一个重要领域。

(七)海洋文化区域分异

海洋虽然是一个整体,不像大陆那样有山川分隔,人文景观不一,区域差异了然在目。但海洋文化所依托的大陆不同,特别是各海区所属人类对海洋认识、开发利用历史早晚、方式方法、创造物质财富形态、景观有异,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海洋制度、精神文化也各具特色,并且一切海洋文化都涉及到它们的空间结构与地区分布问题。要弄清海洋文化现象这些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必须借助海洋文化地域分异研究,即划分海洋文化区。海洋文化区综合地反映了海洋文化形成环境、历史过程、景观特色、海洋文化传播和海洋生态文化等一系列特色在空间上组合表现,应视为海洋文化区域研究的高峰和终结,在海洋文化地理上具有不可替代意义。例如南海周边临海居民分为广府、福佬、客家民系,他们对海洋依赖、开发利用方式、成果等有较大差异,有论者认为可以划分为粤东、珠江口、粤西南、海南岛、北部湾、南海诸岛六个海洋文化区。透视这种分区,可以深刻理解南海海洋文化在各海区特点和地域分异规律,不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而且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也提供了决策上重要参考。近年珠三角经济崛起全国,并成为全球产业转移一个中心,其中一个强大因素即为珠三角拥有岭南文化海洋性最大优势,故能在地区竞争中遥遥领先,且立于不败之地。基于此,海洋文化区域分异研究,无论对南海还是其他海区,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长期的研究任务。

四、海洋文化特质与海洋环境关系

文化史专家冯天喻先生指出“: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类化’,是人类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价值,经由符号这一介质在传播中的实现过程,而这种实现过程包括外在文化产品的创造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13]简而言之,文化特质是指文化的价值,它一方面体现了自然界在人类创造文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变化,另一方面也蕴含了人类自身性质、内在特点及其变化,是两者紧密关联和互动的产物。文化特质的这一界定,用于大陆文化,是大陆自然资源和环境对文化产生的参与,另外更为重要的是人类在其中的能动作用,最后制造出来的文化产品,体现了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统一。而海洋是没有自然界限,因而是世界性的。有人据此认为海洋文化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14]。然而,海洋文化到底要依托大陆而产生,无论大陆或海洋某一部分,都有自己环境和资源特点,这不能不影响到海洋文化同样有地域个性。但海洋文化的共同性和特殊性相比较,前者毕竟是第一位的。广西民族大学徐杰舜先生把海洋文化基本特征归结为外向性、开放性、冒险性、崇商性、多元性[15],看来是十分精到的。但恰如郦道元《水经注》曰“:水德融和,变通在我。”还应加上一个包容性或兼容性。研究这些特质与海洋环境关系,也是海洋文化地理一个不可或缺内容。

(一)外向性

作为海洋文化载体或介质,海水永远处于无休止的运动中,处于从不间断的流动中。人类必须适应海洋这种属性和环境来进行创造海洋文化活动。因海水不停顿地在一个海区与另一个海区之间交换,具有稳定的外向运动特点,所以海洋文化也从它产生的海区或大海边缘向外传播。特别是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海洋是人类往来的重要通道,文化交流藉此而发生,这比大陆要容易得多,这也决定了海洋文化的外向性特质。古代孤悬海外的海南岛,不但沿岛居民生活资仰于海洋,而且深处五指山区的黎人,也以输出槟榔、椰子为经济来源。宋人王象之在《舆地纪胜•琼州》指出“:琼人以槟榔为命,岁过闽广者不知其几千百万也。又市舶门曰‘:非槟榔之利,不能此一州也。’”槟榔文化支持了海南经济发展,是海洋文化外向性一个范例。

(二)开放性

海洋是一个大系统,这个系统下的某个海区、海岛、海湾、海峡、海岸带等都是它的子系统,不但在这些大小系统内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维持各自生存、运动和平衡,而且在海洋和大陆之间,也发生同样的过程,舍此海洋文化不能产生,这就决定了海洋文化必定是开放性的。另外,只有依靠这种开放性,海洋文化的结构、功能、景观等才不断得到调整,其文化势能、动能得以消长,产生势位差,形成文化运动,即文化交流,产生文化区域效应,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海洋文化这种开放性,是它优越于大陆文化特质之一。日本是个资源贫乏的岛国,完全依赖海外资源、技术等发展起来,海洋文化为其立国之本。亚洲“四小龙”(香港、新加坡、台湾、韩国)或为海岛、或为半岛,同样敞开自己的大门,吸纳四海各种资源,充实、壮大自己,在世界经济版图上赢得一席之地。

(三)冒险性

海洋风波险恶,变幻莫测,历被视为畏途。宋代坡过琼州海峡,“舣舟将济,股栗魂丧”[16],直到海上交通颇为发达的明代,据正德《琼台志•杂事》说,进入海南的人“稍有识者,当少知避”,琼州海峡仍是一道巨大障碍。近现代航海技术进步,但要超越海洋,仍有许多风险。在这种海洋环境下创造的海洋文化,冒险性是它的一个显著特征。明清时期,海上走私贸易十分兴旺,实际上这些商人集团不少是海盗式的,一方面出于武装自保,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掠夺。史称明嘉靖年间“闽广徽浙,无赖亡命,潜匿倭国者,不下千数,居成里巷,街名大唐,有资本者则纠倭贸易,无财力者则联夷肆劫”[17]。以后,“自外夷通商以来,商船大半歇业,前之受雇于访商者,多以衣食无资,流而为匪”[18]。所以海洋文化中冒险性,就是指海上活动要有冒险心态,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的价值观,以及敢于面对大海、挑战大海的大无畏精神。研究这种冒险性产生地理环境、社会基础、景观特色等,构成海洋文化地理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四)崇商性,或曰重商性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谈到西方海洋文化,实际就是海上贸易,说中国没有海洋文化,没有分享海洋赋予的文明,也就是缺少海上贸易。这种悖论,虽不足取,但也说明,海上贸易确是海洋文化一个最主要的内涵。海上贸易不仅发生在沿海,而且穿过海洋腹地,抵达远方港口,是最富于商业性、冒险性的活动,因而是海洋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岭南人自古以来,从物质形态到精神形态都充分表现出对商品的价值取向。广州是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外贸中心,唐代有著名“广州通海夷道”,宋代与40多个、元代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明清时形成近乎全民经商狂热。屈大均《广东新语•事语•食语》说广东“无官不贾,且又无贾不官”,“民之贾十三,而官之贾十七”,“儒从商者为数众多”,“而官之贾日多,遍于山海之间,或坐或行,近而广(东)之十郡,远而东西二洋,无不有也”。近年改革开放,广东商品经济大放异彩,一方面是“广货”节节北上,另一方面大批岭北人南下,形成“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时代潮流,将各种地域文化带进广东,使广东文化景观非常丰富多彩,即为岭南海洋文化重商性在当代一种折射。

(五)多元性

《易》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相互沟通或与江河对接,接受多种文化成份,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形成多元文化特质。岭南文化的海洋性,除了缘于南海海洋环境,主要还有假道南海传播而来的海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近世西洋文化等,既相互融合,又和而不同、共生、同存、共荣,形成一种复合型文化,其多元性甲于内地许多地域文化。当然,多元性并不是海洋文化所独有的,许多地域文化都有这种特性,但海洋的宽广无涯、强大亲和力等环境性质,却是大陆难以相比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海洋文化更富有多元性也是不争的事实。香港、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中心,其文化的多元性既是一个背景,也是这种交流的一种结果,都与它们的海洋文化环境息息相关。

(六)包容性(兼容性)

海水有溶解万物的自然属性,且不停地流动、交换。海洋这种作用可以将不同地域、民族文化在海水所到之处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够相互容忍、自由地发展,并相互交流、整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状态,这就是海洋文化的包容性。岭南文化发展史上,绝少出现因文化特质差异而发生重大冲突、对抗事件。自明末西风东渐以降从西方传进被北方一些人喻为“奇技巧”的科技文化到近年改革开放传进新鲜事物,无不如此。相反,一些大陆文化因缺乏包容性而凸显、强化了它们的排他性,结果由文化冲突导致政治、军事冲突。中东地区近年暴力事件不断,从深层根源来说,与文化的排他性不无关系。实际上,海洋文化这些特质,都是一个整体,相互之间不但可以沟通,而且相互影响。上述外向性与开放性的关系如此,多元性与包容性的关系也一样如此。又海洋文化主要以海上商业贸易为主流,商品生产和流通具有强烈的外向性和扩张性,目的是追逐利润,由此必须要有勇气、有胆识、有谋略去挑战大海,渡过惊涛骇浪,航行到利润所在一切地方,为此,也必然要承担风险,所以海洋文化的冒险性与生俱来。在商业贸易背景下,商品价值观念、交换观念、竞争观念等深入民心,崇商性也就成为海洋民族最为本质的一个文化个性。

篇2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学会;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山东省青岛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6647

国内刊号:37-1387/P

邮发代号:24-58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篇3

一、“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涉海图书数据库

初步建成了涉海中文图书收录比较齐全的物理书库和虚拟书库。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和采购涉海图书,包括和书商、出版社联系获得新的出版信息,和其他涉海院校及科研院所联系获得以前收藏有遗漏的涉海图书信息等,尽量将国内涉海中文图书搜集全面。为了将涉海历史文献搜集全面,学校领导还特别开辟了特海资源特别采购渠道,通过该渠道目前回溯涉海历史文献近千种,极大丰富了馆藏。截至目前已收集中文涉海图书万余种,两万余册。外文图书目前也在积极采购中,所有涉海图书集中存放于海洋文库阅览室内。

同时为了方便不便进馆的读者能够及时快捷的阅读图书,我馆还参加了CADAL数字化项目,将涉海图书全文数字化,网络建库提供校园网范围内读者在线浏览。

(二)涉海教材、教参数据库

参照CALIS教学教参库的模式,建成一个能够使读者方便检索到各主要涉海高校、涉海重点专业的教学信息及教学参考书信息的数据库。目前已收集本校教材、教参数据数千条。通过涉海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将不断增加其他高校的涉海教学、教参信息。

(三)涉海中文期刊检索数据库

收录包括海洋基础科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物理、海洋地理、海洋环境、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 海洋工程、海洋调查与观测、 区域海洋学等与海洋相关的中文期刊文献资料,目前已完成9万余条的期刊信息数据。

(四)涉海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

利用中国海洋大学特有的学科资源收录涉海博、硕士涉海学位论文。到目前已经完成我校1990年至2012年的学位论文全部题录信息和部分全文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并且将涉海学位论文选择出来,已整理涉海学位论文4000余篇。

(五)涉海大学信息导航库和涉海科研机构信息导航库

将国内涉海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信息收集全,在国内信息收集全面的基础上再收集国外院校的信息。目前已经比较齐全的搜集了国内比较著名的涉海网站、涉海院校及科研机构,国内涉海知名网站150余家,科研机构160多家,涉海大学100余所。

(六)海洋科普大观园

主要是立足于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对海洋科学文化知识进行大容量数字集成和高品位质量提升的探索性建设工作。目前依托中国数字科技馆项目建设完成了海洋生物和海洋军事两部分内容的建设。其中完成文字30万余字、图片2000余张、音视频及动画近百个,为普及海洋科学知识提供了良好渠道。

二、“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意义

我校建设的“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具有深远的海洋教育意义。首先建设“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为我校涉海学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持,为我校海洋教育和海洋科研的发展提供了信息资源保障。其次该库将面向社会服务,将为海洋教育和海洋科技发展搭建的最强有力的文献信息资源平台。我校在建设中努力调动和组织国内各类涉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力量,加快国内外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的汇集、加工、整合速度,致力于最终建立服务于国家全局的海洋类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如果海洋类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建成,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海洋教育多元化、系统化格局的形成,加快海洋科技的发展速度。

三、“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建设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涉海信息搜集难度大

“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涉及各类型的资源信息,但是在信息资源搜集过程中发现搜集难度很大。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海洋信息数据资源分散,基础信息源不足,信息孤岛问题严重等。同时,海洋信息资源散失现象突出,一些宝贵的调查观测资料、专项研究资料、档案文献资料等甚至面临流失和湮没的危险。

(二)没有良好的分类体系

海洋类资源涉及面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各学科的方方面面。而“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所涉及的文献资源类型主要有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资料、音视频资料、网络原生态资源等。如果按照现有的图书馆常用的中图法分类体系,这些资源将出现分布极度不平衡的现象,对于资料的寻找和发现也非常有限制。但是目前经过几年的摸索和探索,尚未发现更好的分类体系。

四、构建海洋类文献信息保障系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开发海洋资源,离不开海洋文献的建设与利用。目前,国内外已经建立有一些不同使用目的的海洋文献与信息咨询服务系统],但是,真正可以代表国家全局利益,内容囊括国内外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多种资源,有能力服务于国家全局性的涉海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全民海洋知识普及教育,同时,又可以为国家的行政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提供海洋科技文献、教育信息服务的高水平支撑服务系统还没有形成。

在中国海洋大学已经初步建成的“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于面向全国涉海科研、教学机构服务的海洋类文献信息保障系统,不仅可以推动了我校海洋文献信息服务的建设,同时也将对推动国内各科研院所的海洋文献资源信息的共建共享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面前,合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手段,在全国率先研究、制订出高品位、系统化海洋科学知识互联网传播、教育的对策和实施方案,为国家海洋事业做出贡献,是海洋类文献信息保障系统构建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篇4

青岛市海岸线长,海域广阔,海洋生物资源(包括虾、蟹等甲壳类动物)丰富,是我国独具优势的海洋科技城市,与海洋有关的科研机构和院校云集于此,从事海洋生物工程研究的专家学者,人才济济,他们在甲壳质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处于国内依靠地位。他们的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的首肯,他们扶持了的一批企业,为青岛市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应用海洋化学工程中心研究员,青岛市甲壳质研究会理事长程,青岛大学医学院化学教研室教员、青岛市甲壳质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吉平教授,还有许光庭、楼宝成、娄性义、兰进、林华英、吴鸿昌等一批老专家教授都有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不一一列举。

青岛市的甲壳质事业不仅在科研方面居全国首位,生产能力、生产品种、产品数量和质量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主要产品有:甲壳素、不同分子量的甲壳胺、氨基葡萄糖盐、“农乐一号”、“喜多安”、“甲壳胺胶囊”、“海康泰”、“海赋健”、“海赋力”、“恒生源”、“金骨骨源”、“养年康宝”、“普康安”、“人工皮肤”、“海洋丽姿”、保鲜剂、保湿剂、甲壳质纤维等等。已形成产业化群体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其中年产量在百吨以上的甲壳质生产、营销企业有:青岛百成海洋资源开发公司、山东海汇生物工程公司、青岛利中甲壳质公司等。这些企业重视与科研人员合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在专家们的扶持下,企业效益不断增加,为青岛市的经济腾飞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青岛市的甲壳质的事业正在稳健快速的向前发展。

篇5

引言:东营是中国黄河的入海口,它的石油资源非常丰富,而且上千平方公里的盐碱滩使得在东营可以享受到如阳光、沙滩、蓝色海水的滨海生活。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相继出台,东营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样有很多问题需待解决,如污染监测,城镇建设规划,产业园建设等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带来的生态问题,所以对东营市生态建设的研究有这很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

文明是当地居民文化发展的一种表现,也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间接反映,生态文明内容涵盖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与哲学的范畴,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和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内容,着重强调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与自然的关系保持健康与和谐,要想建设好生态文明,需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的产业机构,调整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有效控制污染排放,使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

社会注意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工程,它贯穿于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经济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的辩证与互动引领整个小康社会的建设布局,它也是价值的抽象性与具体统一性的一个过程,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乡、城镇的建设步伐越加迅速,民众在满足了基本物质需要的基础上,追求精神文化成为他们更加关心的话题,这个过程也加速了政府价值观的嬗变,引导民众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和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性成为政府价值观的一个缩影。在城市中定期举办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培训或知识竞赛等活动,让百姓参与其中,使其感受到自己的言行给社会带来的价值,形成城市精神建设的向心力;让百姓在植树节时亲自栽种树苗,培养百姓的绿化意识和责任感,在百姓的精神世界里,种植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之树。

二、生态城市建设

东营生态城市建设,应特别注意城镇环境建设,合理布局,使城镇环境优美,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相关部门要合理制定防污制度,健全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有效阻止城市污染向小城镇转移的势头,确保小城镇的健康发展,以及确保居民饮用水水质等。对于噪声污染控制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控制环境噪声,限制机动车在市区的鸣笛,合理疏导交通,使城市的噪声环境得到有效控制。除此之外,对于垃圾的处理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如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倡导居民使用绿色环保餐盒及塑料袋制品,对于废旧电池要回收集中处理等。对于环境管理、监测、信息统计等的专业人才要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外部人才,给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基础,同时要给予在职人员更多的关于环保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景观的生态建设也属于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要以地形、植被等环境因素为建设导向,加大绿化建设,美化环境,对城市道路及河道两边的绿化建设进行规划,强化公园的建设,使公园内部环境充满人文关怀的色彩。

三、生态农业建设

东营处于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也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这样的优越地理位置使东营成为著名的湿地之城和生态之城。要想把生态建设规划做出特色,做出层次,必须要有方向性和目标性,根据东营的地理特点应重视四个方面:

(一)针对东营市的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因势利导,将生态建设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

(二)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测土配方施肥、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清洁能源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努力提高建设水平、质量和效益[3]。

(三)要采取统筹兼顾和生态优先的原则。以改善生态环境和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为主,开发的过程注意保护生态农业环境,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要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合理布局与科学规划并行,增强生态保护整体功能,以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的生态优化带动全市农业生态建设的改善和提升。

四、生态工业园建设

东营市的发展一直都保持着建设与保护并行的城建理念,大力宣传生态保护理念,近些年,多次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等荣誉称号。在工业生产企业里,几乎所有燃煤电厂全部都配备了脱硫除尘设备,大型的石化企业建设了硫回收设施,有效地综合治理城市环境,河水的水质逐年都得到了改善,目前约有3处河流水质自动检测站,15个环境自动监控点,环境监控能力提升非常迅速。尽管东营在生态工业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要注意企业的发展势头要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一)海洋化工产业

采用先进技术逐步提升盐化产业,不断更新设备,使海洋化学资源在深加工方面有突破性的成就。另外,要培养建立有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使海洋化工产业发展的道路走精走细。

(二)石油产业

加强部分企业的整合重组,使其产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发展,发展石油提炼技术,出台政策鼓励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形成良好的石油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三)橡胶产业

重整或重组橡胶轮胎企业,实行向国际进军的发展战略,建立有特色的产业集中区,提升东营橡胶轮胎的品牌价值。

(四)服装纺织产业

服装及纺织产业的发展方向应向高档面料、高档服装品牌、高档家纺,竟可能创造条件使服装纺织企业朝着良性互补的重组方向房展,创制品牌集中的服装纺织产业园。

在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吸取国内外其它地区产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瞄准重大产业项目,聚集相关产业,形成局部产业链,综合利用资源、建立园区的合理门槛,以清洁、环保为经营理念并有实力的环保企业为优先入园企业,宁缺毋滥,加强园区循环经济建设,健全生态企业网络,提升企业环保指标,监控企业的污水及废弃物的处理过程,定期组织对园区个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以及能源审计,使东营的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

结束语:随着东营生态建设理念的普及,企业的经营状态不仅受到政府监测部门的监控,还将受到全社会的监督,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经济产业园区的建设,必将带动东营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会给城市生态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参考文献

[1] 刘利,城市规划设计中地域特色和谐生态建设[J].建材与装饰,2012(03)

篇6

海洋科学专业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新设专业之一,在北京市70所高校中独树一帜为培养海洋学院专业特色人才提供坚实的平台。在近9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积累着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经验,也不断对2004年制订的培养方案做了尽可能的局部的调整。目前,学院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两个本科教学方向:海洋地质与环境专业方向和海洋油气资源专业方向,在近5年的实践中取得了教学成果,学生就业率也达到了95%以上。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利于海洋科学研究的深入,我们也越来越感觉修改和重新制订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海洋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学生对海洋科学领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要依托中国地质大学在地球科学领域的传统优势和雄厚基础,在海洋地质、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等方面彰显我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同时更要加强培养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将理论研究与海洋科技领域先进技术的应用相结合。培养方案的修改和重新制订,对我校海洋科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存在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成立于2004年12月,迄今为止9年了。这9年中海洋学院的本科教学在摸索中前进,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善,先后经历了3次大的改革。但是课程设置主要问题表现为:(1)2004—2006年,课程设置与学分存在矛盾,学院开设的部分课程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导致无法正常开设;有些选修课与本专业相关性太差。(2)2007年,我院培养方案做了较大的调整。随着2003级,即第一届从地质学院海洋中心分离出来的本科生的毕业,又暴露出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弊端,即海洋生物方向专业没有跟地质大学的地质特色密切结合,课程设置零散而无重点。学生专业优势不突出,用人单位产生很多疑惑而不利于学生顺利就业。(3)2008年,增加能结合生物与地质环境,突出地质特色的专业课,如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矿物与岩石、海底构造地质学、海洋生态学、海洋微体古生物课程。这次调整是海洋学院一次比较重要的调整,深得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经过多次学生座谈、教学研讨及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现行的培养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2.课程衔接。现行的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课程内容重复及课程衔接的问题有所显现。内容重复主要表现同一方向,专业主干课的课程与院定选修课的课程有部分内容重复,选修课中两门课程会有部分重复,同一位教师上的同一类课程会有部分讲课内容重复。如,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开设了某一门课程,在院定选修课中又有一门类似的。以海洋油气方向为例,专业主干课程中有海洋油气地质学,院定选修课中又有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同一位老师既讲全球海上油气区地质,又讲中国海上油气地质,会有部分内容重复。同时由于海洋科学专业包含方向较多,多年来学院根据国内所需并结合学院实际师资力量一直在对学科方向进行调整,导致课程设置、结构、内容等方面随意性较强。具体表现为课程内容含括面广、深度不够、专业课程主线不清、课程体系较散、不能较好地反映学科方向等。

3.实践教学的问题。由于经费不足、学院底子薄、海洋科学专业特殊性等方面的原因,实践教学中最突出问题是缺乏固定的实习基地和实习的连续性,具有“游击”式的实习方式。2005—2007年,我院实行一年级北戴河生产实习、二年级本科日照海洋科学综合教学实习,实习经费严重不足,每年东拼西凑。之后日照实习基地与我校的合作关系结束,我院的综合教学实习基地成了新问题。2008—2010年,考虑到海洋科学专业必须涉海,同时经费严重不足等原因,将一、二年级实习合二为一在北戴河进行,并将实习时间延长至5周。即便如此,由于北戴河实习基底每年承担的实习任务较重,5周的实习时间也不可能完全保障,从实习效果上看也不明显,三年级生产实习也存在一些问题。生产实习关系着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科研或其他工作中的第一步,但是原方案执行过程中有些不尽如人意。或是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连接不够紧密,或是实验条件有限,学生的实习效果为此大打折扣。

二、新教学培养方案调整情况及形成

1.根据学校新的总课时安排,调整专业基础课门数和教学内容。根据学校新的培养方案制订要求,课程分为“通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实践必修课和校内公选课”的分段组合方式,并进行了课程整合与优化,所选的课程互相衔接、循序渐进;分清主次,强化专业基础课、明确专业主干课,扩大校内公选课程的选择范围;明确各门课程和各环节的内容、范围,注意相互间的联系和衔接,避免重叠和断层。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设置,以海洋地质学、海洋化学、海洋地球物理探测为基本,新培养方案的专业基础课增加了《地球科学概论B》,并且把三门原来分给一个方向上的课程提前到专业基础课里,即《海洋生物学》、《古生物学与地史学》、《矿物与岩石》。以突出我们的专业特色,强调以地球科学为坚实基础,通过对海洋的结构构造、物质组成、包容水-岩、海-气和海-陆交互作用等方面的系统学习,认识海洋的构造演化、海洋物质的分布及交换规律和海水的运动过程,服务于海洋资源和环境保护。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增强适应性、强调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思路,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遵循循序渐进、相互衔接的原则,为学生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和发展方向。

2.调整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并确定主干课程负责人。新的培养方案中,海洋科学专业的两个方向确定不变,保持海洋油气与海洋地质与环境两个方向,专业主干课程进行了部分调整。学时由各320增加各480;原方案中海洋油气方向的主干课《沉积岩与沉积相》打通到两个方向共同上。在增加专业基础课环节中地学和岩石学课程的基础上,使学生的地学专业基础更厚实。每一门主干课程,落实了课程负责人和主讲合讲教师,保证每一门课程都有两三位教师共同负责,逐渐建立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小团体,以保证本门课程的内容、教学效果以及保证在按照培养方案的时间内可以顺利开出。

3.调整实践教学体系、课时安排和教学内容和目标。新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在重视基础理论课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日常教学中注意合理安排实验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和加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把学生获取知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暑期实习我们保留了大一的北戴河生产实习,同时增加涉海内容的比例;大二的地质实习,我们首次加入了周口店地质教学实习,并将实习放在了《地球科学概论B》和《矿物与岩石》课程结束之后。理论知识结合周口店大跨度的地质年代和丰富的地质地貌必将使我院本科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大三的生产实习也做了相应要求,要求必须与知道教师的科研项目,及相关生产或科研单位密切联系,注意教学与科研、生产的结合,使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参与科技活动,接受初步的科研方法训练。

三、新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特色

在新的培养方案框架下,对两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做了深入的讨论,细致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相互衔接以及实验课时的安排,结合主干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规划,逐渐形成了海洋科学专业的特色。

1.依托学校传统优势,强化“海洋科学”专业地学基础。海洋科学由于具有涉及面广、方向多等特点,早期培养方案(包括2004、2007年的培养方案)基于这些特点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设计了相应课程。但从授课效果和教学体系上看,明显存在一些不足,如课程内容含括面广,但深度不够;课程缺乏体系、不能较好地反映学科方向等。导致这些不足的出现主要在于学院在课程设置之前尽管对海洋科学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学科的方向凝练不够,或者目标方向一直较为模糊。基于上述原因,根据国内外海洋科学发展趋势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决定依托我校在地球科学领域的传统优势和雄厚基础,加强我院“海洋科学”学科中的地学知识的培养,沿袭并深化“海洋地质与环境”和“海洋油气资源”两个专业方向的构成。结合专业方向分别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深入剖析,首先打通一部分课程,如将原来只在海洋油气资源方向讲授的《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放到专业基础课中,将原来只在海洋地质与环境方向讲授的《矿物与岩石》作为两个方向共同的基础课程等。其次删减一部分与其他课程有重合或专业基础性不强的课程,如《海洋资源》、《综合地质学》等,同时根据专业需要将《海洋生物学》的课时进行了适当减少,由原来的80学时减为64学时。此外,根据方向需要新设置一部分课程,如《地史与古生物学》、海洋油气资源方向的《油层物理基础》等。

2.紧密围绕学科方向,加强课程衔接,制订并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和内容。随着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是人才加工的“工厂”,学生是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我院对本科生培养的基本原则为:人才培养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向综合性发展;学科的发展走向前缘性;注重“实践性”人才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充分做到:(1)注重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前沿性。根据课程体系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编写配套教材,要根据海洋科学发展特点、国家关注重点、同类大学及院校专业特色、我院发展方向以及学院自身情况等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学内容。开设基础地学综合性课程,如《海洋科学概论》、《海洋地质学》、《地球科学概论(B)》等,旨在加强学生的基础地质、海洋地质的综合培养和素质教育。同时在课程体系中也要设置反映学科发展和交叉边缘的课程,如《海洋微体古生物学》、《海洋地质微生物学》、《海洋生态学》。使专业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教学与生产实习结合起来,加强课程的现代科技内容建设,如针对海洋油气资源研究的前沿热点,学院提出了深水油气勘探的学科发展方向,结合深水油气勘探的特点和难点,学院重点加强了地球物理探测以及相应技术方法课程的设置。(2)注重课程体系的层次性、衔接性。在多种形式的讨论中,对早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课程衔接、重复等现象予以深入分析,提出了课程必须注重层次性、课程之间相互衔接等关键问题。以海洋地质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等为主干学科,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增强适应性、强调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思路,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遵循循序渐进、相互衔接的原则,为学生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和发展方向。因此进一步进行课程整合与优化,使得所选课程互相衔接、循序渐进;分清主次,强化专业基础课、明确专业主干课,扩大校内公选课程的选择范围;明确各门课程和各环节的内容、范围,注意相互间的联系和衔接,避免重叠和断层。根据上述要求和原则,首先明确每们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并分别编写课程的教学大纲;然后及时组织学院内外专家、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专业主干课教师,对每一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审核,确定主要的知识点,同时根据整个教学体系的设定,考虑课程之间的承接及衔接关系进行各个专业课程的内容和课时量进行适当调整。对于新开课程我们采取在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的专业特色和学院学科发展的需要,积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调研,重点分析该课程在国内外高校授课现状、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与学院学科发展的紧密程度以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在此基础上,组织老师编写相应的教学大纲,并进行全院范围内的讨论、修改和最终成型。(3)注重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设置中注意到理论联系实践,在重视基础理论课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意教学与科研、生产的结合,使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参与科技活动,接受初步的科研方法训练;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合理的知识结构,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和加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把学生获取知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必须要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做到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生产实践三段教学环节紧密结合[1]。对课堂教学和实验型教学要求具有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同时加强相互之间的衔接,形成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基础性实践教学,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在实践教学中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及智力的开发。教师将产、学、研合作项目中积累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知识融入教学中,科研实践中掌握的高新技术知识、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发展动态贯穿在教学中。培养方案的修改和重新制订是实现我校海洋科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基础,但同时也是学院长期发展的第一步。如何巩固教改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有效实施、力争使得我院本科教学在学校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亟须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课程建设是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教学既是决定我院海洋科学人才培养中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最基本标志,又是学院科研、师资和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加强课程建设、突破名师精品是重中之重。把优质课改为内涵更为丰富的精品课程建设,有些课程如《海洋地质学》在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准,具备冲击精品教材或名师的条件,同时这些课程又将起到示范和牵动作用,以此推动学院其他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全面提高。同时注意教材建设,明确提出建设基本原则是:重在质量,选用编写并举,突出特色,重点支持。加强教材质量和实用性的监督,学院每学期利用初期、期中进行教学检查、领导干部听课、督导团听课等方式,进行教材到位、使用的信息反馈,到期末进行评价的措施,确保教材使用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重在教育观念的转换,改变思维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实施创新教育。要从片面要求学生学好对口专业的知识转变到素质教育价值观;由强调统一、刚性的教学模式转向更加重视学生差异和个性特点;由奉行“专业中心论”,转向让学生自己根据需要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逐步转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主动学习[2]。因此学院当前教学重点工作将根据现有师资力量情况,提出实施教师培训的“三项工程”,即:青年教师培训工程、以老带新的素质提高工程和名师示范工程等。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将对深化教学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利普斯在山里住了两年时间,收集了足够的资料之后才返回撰写论文。几个月之后,她再次回到这一地区,虽然看上去一切如旧,但却很难看到蛙类了。她想象不到到底发生了什么。她将自己找到的五六具蛙的尸体寄给了美国的一位知名病理学家。而这位专家也感到奇怪,从样本中检验不出任何已知疾病的迹象。

几年过去了,利普斯的论文完成了,也成为了一名教授。此时的她需要寻找一个新的研究地区。这一回她选择的是巴拿马西部热带丛林中一处没有人烟的地带。起初,那里的的蛙类看上去都很健康。但一段时间以后,利普斯开始在溪水里发现蛙的尸体,岸边还有一些奄奄一息,有时她抓起一只后,不得不看着蛙在自己手里死去。她将一些样本寄给了美国的另一位病理学家,结果对方仍然无法找出原因。

正在杀死蛙类的这场灾难在蔓延,像巨浪一样向巴拿马东部推进。2002年,贝拉瓜斯省圣菲市附近河流的大部分蛙类都消失了。到2004年,科克莱省埃尔科佩国家公园里实际上已经没有蛙了。那时候,在安东谷附近,金蛙还是比较常见的,城市附近的一条河还取名为“千蛙河”,但2006年,“巨浪”也席卷了这里。

据估计,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至少5000亿个物种中,99%以上已经消亡了。全世界都可以发现这种消亡的痕迹,而这些痕迹是很难被忽视的。

在过去的5亿多年里,地球上至少发生了20次物种大规模灭绝的现象。其中最具破坏性的有5次,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严重丧失。第一次发生在大约4.5亿年前的奥陶纪晚期,造成80%以上的海洋生物灭绝。第五次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不但终结了恐龙家族,地球上75%的物种都在那次事件中消亡。

大灭绝的重要性远不止受影响的物种数量。与造成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已经不适应地球环境的物种灭绝的自然灭绝过程不同,大灭绝同时还消灭了有适应能力的物种。

发生大灭绝之后,生命需要花费成百上千万年的时间才能恢复,而一般来说,届时已经产生了新的角色分配。在白垩纪晚期的物种大灭绝之后,哺乳动物就取代了灭亡的恐龙。因此,可以说物种大灭绝不同于自然进化的过程,而是重组生物环境,从而创造出新生命模式的重大事件。

目前,大多数生物学家一致认为,新的物种大灭绝事件正在发展过程中。尽管很难说清确切的灭绝数字,但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本世纪末,至少地球上一半的物种将消亡。

很难说清目前的灭绝过程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可以将起始点追溯到大约5万年前。当时的澳大利亚是大量巨型动物的家园,甚至有体积相当于甲壳虫汽车的陆龟。但包括19种体重超过100公斤的有袋目动物和三种爬行动物在内的很多巨型动物后来都逐步灭亡了。

人类的影响

这一消亡过程几乎与人类从亚洲东南部登陆澳大利亚的时间相符。由于澳大利亚地域广阔,最初不可能有很多垦殖者,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都没有注意到这一巧合。但地质学家和人类学家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却为世界呈现出一幅清晰的图景。大约1.1万年前,北美四分之三的大型动物开始消亡,这碰巧也是人类开始穿越白令海峡,进入美洲大陆的时期。

澳大利亚和北美的情况同样也发生在世界其他地区。人类在大约2000年前迁入马达加斯加,紧接着岛上所有体重超过40公斤的哺乳动物都灭亡了。毛利人在大约800年前来到新西兰,当时新西兰有11种名为恐鸟的巨鸟,几个世纪以后,所有的恐鸟都灭亡了。虽然这种因为“第一次接触”而灭绝的事件更多地发生在大型动物身上,但绝不仅限于此。人类在大约1500年前发现了夏威夷群岛,不久以后,岛上90%的原生鸟类就灭亡了。

人类对地球的影响不断增强。农业、砍伐树木和建筑等活动已经使地球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土地发生了改变,这一数字很可能还没有反映出真实的影响程度,因为那些人类没有主动开发的土地也可能发生变化。世界上最重要的水路大部分要么改道了,要么已经有了水坝,或者以其他方式被人类所操纵,目前世界上现存的淡水资源已经有一半被人类利用。通过国际贸易和旅行,人类将大量物种运送到并不适合它们生存的生态环境中。我们向大气层释放了太多的二氧化碳,造成气候和大气层的构成都发生了变化。

两栖动物就受到了这些变化的影响。生存环境遭到了破坏可能是造成种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因素,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学产品似乎是造成这些蛙类出现畸形的原因,但目前这场灭蛙浪潮的罪魁祸首可能是一种菌类。两名人类学家在华盛顿动物园的死蛙尸体上发现了这种新菌类之后,将其命名为“蛙壶菌”。

美国的阿迪朗达克山在19世纪和二战期间是主要的铁矿产地之一,如今山上布满了大小废矿。去年冬天笔者与动植物专家阿尔・希克斯一同去参观一处矿井。希克斯在路对笔者说,2007年初,他陆续接到很多与蝙蝠有关的奇怪电话。有的人让他去看看家里的狗叼回来的死蝙蝠,有的是因为看到蝙蝠在公路上空飞舞。在隆冬季节,蝙蝠是不应该有如此活跃的表现的。

到了2007年3月,他的一些同事到奥尔巴尼西部的一处洞穴里进行关于蝙蝠冬眠情况的常规调查。他们也给希克斯打回了电话。希克斯回忆说:“他们跟我说:‘我的妈呀,到处都是死蝙蝠。”’他要求同事们将一些蝙蝠尸体带回办公室,还拍摄了一些洞穴里活蝙蝠的照片。在分析照片时,希克斯发现,这些蝙蝠好像鼻子以下都埋在滑石粉里一样。这是之前从未发现过的情况,他决定将这些照片寄给自己所知道的所有研究蝙蝠的专家,但没有一个人能够解释清楚。“我们以为这种现象会消失的。”2008年冬天,在33个冬眠点也发现了身上满是这种白色物质的蝙蝠。与此同时,大量蝙蝠陆续死去。在有些冬眠点,蝙蝠数量减少了97%。

设在麦迪逊的动植物健康中心马上开始研究这一情况。科学家培育了这种白色物质,发现这是一种未经确认的真菌,只存在于低温状态下。这种被命名为“白鼻综合征”的病症蔓延速度极快,2008年3月在另外3个州也发现了患病蝙蝠,死亡率已经高达75%。

关于物种大灭绝,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在特定时期,生命资源的总量会大幅度减少。美国地质学家沃尔特・阿尔瓦雷斯说:“现在我们正在目睹人类可能造成新的物种大灭绝。”

改变的速度

篇8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23.018

长江口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体核心区,是中国工农业最发达的区域。然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影响着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生态环境,其中因污染物排放引起的富营养化问题尤为严重,使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引起大面积赤潮暴发,因此该区域亦是我国沿海赤潮高发区之一[1]。而赤潮无论发生的时间、地点还是规模在很大程度上都与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密切相关[2]。有害赤潮会影响到海洋生物的生命活动,可以改变海洋生物种群的数量和结构,也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还会影响附近海域的水产养殖业、捕捞业、旅游业等海洋产业的发展,威胁着沿海居民的身体健康。2011年中国沿海共发生赤潮55次,累计面积6 076 km2,赤潮灾害直接经济损失325万元。2012年,我国沿海共发现赤潮73次,12次造成灾害,直接经济损失20.15亿元。目前关于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已有不少研究报道[3-7],但由于长江入海后扩展范围巨大,对周边海域营养盐理化参数影响深远,不同区域有其独特的特征,多数研究未将属于长江口影响海域的杭州湾、舟山附近海域纳入长江口海域进行研究,这一海域是长江口鳗苗、杭州湾鲳鱼等多种经济鱼类产卵场及稚幼鱼索饵场,故需对其做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利用农业部东海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2012年获得的调查资料,分析长江口、杭州湾及舟山群岛西部海域无机营养盐的时空分布,从而为该水域的渔业环境保护和海洋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1 调查及分析方法

1.1 采样时间和区域

于2012年5月和8月在长江口、杭州湾和舟山渔场重要渔业水域共设20个监测点,各监测点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1-6点位于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内[8],7-11点位于杭州湾内,12-20点位于舟山渔场西部海域。

1.2 分析项目和方法

水质监测的具体采样、保存及分析方法均参照GB17378-2007《海洋监测规范》[9]进行。无机营养盐分析项目包括硝酸盐(锌镉还原法)、亚硝酸盐(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氨氮(次溴酸钠氧化法)、磷酸盐(磷钼蓝分光光度法)、硅酸盐(硅钼蓝分光光度法),硝酸盐、亚硝酸盐和氨氮之和为总溶解无机氮(DIN)。所有数据均来自农业部东海区渔业环境监测中心2012年5月和8月的常规监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盐浓度平面分布

调查海域春季表、底层海水中的盐浓度范围和平均值分别为0.19~28.61、17.63 mg/L和0.19~16.18、16.18 mg/L。夏季调查海域表、底层海水中的盐浓度范围和平均值分别为0.60~24.64、16.05 mg/L和1.05~27.21、16.79 mg/L。由图2可知,表、底层盐浓度的分布趋势大体一致,底层盐浓度稍高于表层,梯度分布明显,都是呈现近岸低、外海高的分布特点。春、夏两季这一海域盐浓度的变化不大,但同一经纬度春季盐浓度略高于夏季。

2.2 磷酸盐平面分布

磷酸盐是海洋中的主要营养盐类,是浮游植物繁殖和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要素之一,也是海洋生物产量的控制因素之一,它在全部生物代谢(尤其是能量转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磷酸盐又是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10]。

春季调查海域表、底层海水中磷酸盐的浓度范围和平均值分别0.021~0.070、0.036 mg/L和0.019~0.079 mg/L、0.041 mg/L。夏季调查海域表、底层海水中磷酸盐的浓度范围和平均值分别为0.014~0.087、0.040 mg/L和0.012~0.104 mg/L、0.047 mg/L。从整个调查区域看,春、夏季调查海域磷酸盐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都呈现由近岸向外海呈递减趋势,最高浓度出现在长江口附近的区域,最低浓度出现在舟山渔场西部海域,但表层磷酸盐平均浓度均高于底层。夏季磷酸盐平均浓度高于春季(图3、图4)。

2.3 硅酸盐平面分布

硅酸盐是海洋浮游植物必需的营养盐类之一,是硅藻类、放射虫和硅质海绵等机体构成中不可缺少的组分。而硅藻通常是海洋浮游植物的主体之一,硅酸盐浓度的分布除受硅藻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外,主要还受江河径流的影响。另外,海水的运动对硅酸盐的分布变化也产生一定的影响[10]。

春季调查海域表、底层海水中的硅酸盐的浓度范围和平均值分别为0.907~2.891、1.771 mg/L和0.746~2.981、1.764 mg/L。夏季调查海域表、底层海水中的硅酸盐的浓度范围和平均值分别为0.91~4.26、2.75 mg/L和0.702~3.745、2.324 mg/L。整个调查区域从分布趋势看,春、夏季表、底层硅酸盐浓度分布趋势,亦呈现近岸高、外海低的特点;春、夏季最高浓度均出现在靠近长江口的区域,最低浓度均出现在舟山渔场西部海域;夏季硅酸盐平均浓度高于春季;春季表、底层硅酸盐浓度接近,而夏季表层浓度明显高于底层(图3、图4)。

2.4 无机氮平面分布

海水中的无机氮主要是由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三种形态组成,三者浓度之间的比例随海区环境及季节变化而异。无机氮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盐,它们的来源是陆源性径流输入和海洋生物体分解[10]。

春季调查海域DIN的表、底层浓度范围和平均值分别为0.260~2.388、1.160 mg/L和0.112~2.379、1.109 mg/L。夏季无机氮的表、底层范围和平均值分别为0.201~2.042、0.879 mg/L和0.240~1.446、0.885 mg/L。春、夏季表、底层DIN的分布趋势呈现近岸高外海低的特点,表、底层DIN浓度基本一致,但表层均高于底层;春季DIN质量浓度高于夏季。春、夏季硝酸盐占DIN的90%左右,是调查海水中的无机氮主要形式;硝酸盐最高值出现在长江口附近,高浓度区主要分布在长江冲淡水影响的区域,浓度由长江口向外呈梯度递减,表现为近岸浓度高,外海浓度低;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是由长江口内向口外近海逐渐递减,氨氮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硝酸盐相反,由长江口内向口外含量逐渐增高;亚硝酸盐是三态无机氮循环中的中间形态,化学性质较不稳定,所以空间分布上没有特定的变化规律(图5、图6)。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1)磷酸盐由近岸向外海呈递减趋势,底层平均浓度高于表层,夏季平均浓度高于春季,最高浓度出现在长江口附近的区域,最低浓度出现在舟山渔场海域。硅酸盐由近岸向外海呈递减趋势,表层平均浓度高于底层,春季平均浓度高于夏季,最高浓度出现在靠近长江口的区域,最低浓度出现在舟山渔场海域。DIN的分布趋势与硝酸盐最为一致,最高值出现在长江口附近,高浓度区主要分布在长江冲淡水影响的区域,浓度由长江口内向外呈梯度递减;氨氮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硝酸盐相反,由长江口内向口外含量逐渐增高;亚硝酸盐是三态无机氮循环中的中间形态,化学性质不稳定,空间分布上没有特定的变化规律。

2)对整个调查海域水体春、夏季的表、底层营养盐与盐度进行相关统计可知,硅酸盐与盐度的相关性最大,DIN次之,磷酸盐稍弱。各种形态的无机氮当中,硝酸盐与盐度的相关性最大,亚硝酸盐次之,氨氮最弱。

3.2 讨论

3.2.1 磷酸盐的分布特征 长江水出口门后随东南流向进入大海,磷酸盐也随之向海洋中扩散,由长江口内向口外近海方向总体呈下降趋势。磷酸盐浓度呈现河口附近高外海低的特点,主要是受长江冲淡水的影响[8]。磷酸盐浓度最高值不在河口内而是在口门外,这可能是由磷酸盐在河口的缓冲作用所致。有研究表明,河口区磷酸盐缓冲机制主要受颗粒与水相互作用控制。由于河口悬浮物有良好吸附性能,当其含量较高时,悬浮物能吸附大量的磷酸盐,而含量较低时,被吸附的磷酸盐又从悬浮物中向水体释放出来,从而使磷酸盐含量在整个河口内变化很小。磷酸盐的这种缓冲机制在世界上其他许多重要河口,如密西西比河河口、哥伦比亚河河口、亚马逊河河口也都存在[11]。在长江口海域,缓冲机制春季较夏季表现得更明显,可能是春季长江口悬浮物含量更高。

春夏季底层磷酸盐平均浓度均高于表层,可能是因为春夏季水体垂直交换差,以致底层高浓度的磷酸盐无法到达上层水体,以及表层生物大量活动导致底层磷酸盐的浓度高于表层。而且表层磷酸盐常被浮游植物吸收而转移,底层由于浮游植物死亡而分解再生,同时沉积物和颗粒悬浮体对磷酸盐也有缓冲作用,另外高盐高磷酸盐外海底层水涌升也能补充水体中的浓度[12],所以磷酸盐在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呈现出复杂的分布特征。

3.2.2 硅酸盐的分布特征 硅是硅酸盐矿物风化后的产物,硅酸盐随着径流输入海洋,成为海水中硅的主要来源。其在河口的分布主要受海水的稀释扩散控制,同时也受生物活动和悬浮体吸附的影响[13]。长江径流每年向长江口水域输送大量的硅酸盐,为硅藻的繁殖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春、夏季硅酸盐整体分布从近岸向外海浓度逐渐减小,与盐度分布相反,反映了物理混合作用的影响。硅酸盐最高浓度出现在靠近长江口的区域,最低浓度出现在舟山渔场海域。春夏季硅酸盐浓度表层小于底层,反映生物活动对其浓度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该区域的叶绿素a分布情况发现,此区域叶绿素a与硅酸盐分布一致,即春季硅酸盐的浓度大于夏季的,春季叶绿素a的平均浓度也大于夏季,原因可能是调查海域硅酸盐浓度与长江径流输送量的关系较大。夏季是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的季节,消耗了大量的硅酸盐,而调查海域中硅酸盐的浓度却更大,说明生物活动对其影响较弱。

3.2.3 无机氮的分布特征 在河口区域,河流输入、沿岸的污水排放占营养盐输入的绝大部分[10]。此次调查海域硝酸盐的变化趋势都是由长江口内向口外近海逐渐递减,这与该研究区域的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5,14]。出现这种变化规律可能是由于硝酸盐是氮的稳定存在形式,具有不被悬浮颗粒物吸附或包裹的保守行为,其保守行为仅限于长江口,而在长江口外营养盐在向外扩散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浮游植物所消耗而使其含量锐减[15]。受陆源排放的影响在长江口近岸硝酸盐含量出现高值,到了长江口外,由于海水的稀释作用,其含量逐渐降低[14];氨氮是氮的还原态,它的主要来源是沿岸径流输入以及悬浮颗粒物的释放。氨氮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硝酸盐相反,由长江口内向口外含量逐渐增高。孟伟等[16]认为盐度是产生这种变化规律的主要原因:长江口外水体盐度相对较高,悬浮颗粒物对氨氮的释放量加大,则氨氮含量出现高值。亚硝酸盐含量在夏季稍高则可能是由于夏季较高的水温使得氨氮部分被氧化成亚硝酸盐[17]。氨氮含量在夏季较高,则可能是由于夏季水温高,促进有机质的氧化分解,以及细菌的活动加速了有机质的降解,从而释放出氨氮[18]。

3.2.4 营养盐与盐度关系 营养盐的分布通常是物理、化学、生物等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营养盐在河口及其附近海域的加入、转移或保守程度可以通过与盐度的相关关系进行评价[19]。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盐度一方面受长江径流量和冲淡水方向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东部的黑潮、南部的台湾暖流以及北部的黄海沿岸流的影响[6]。一般认为盐度为31 mg/L的等盐线为长江冲淡水外缘边界,而盐度为34 mg/L的等盐线为高盐水人侵的主体边界[20]。此次调查水域都在长江冲淡水的影响范围之内,其中长江口内的6个站点盐度较低,这是由于长江带来了大量的淡水,稀释了海水的浓度。由于长江冲淡水从表层外泄,而外海水从底部锲入,表层盐度稍低于底层。由盐度的平面分布可看出,表层长江冲淡水自口门冲出后一部分穿过杭州湾口及舟山群岛一带沿岸南下[21]。

1)磷酸盐与盐度的关系。春季表、底层磷酸盐浓度与盐度相关性都很好,说明春季磷酸盐受长江冲淡水影响显著,而受生物活动影响较小;夏季底层磷酸盐浓度与盐度的相关性较好,表层与盐度的相关性较差。这是因为磷酸盐受到颗粒悬浮体、生物以及水体垂直对流等作用的影响,特别是受河口缓冲作用的影响。许多学者通过现场和实验室证明了河口悬浮体有从高磷淡水中吸附磷酸盐的趋势,而在低磷的咸淡水交汇区将其释放回水中[22],可见颗粒悬浮体也影响了磷酸盐与盐度的相关性。此外,浮游植物在上层吸收磷酸盐以及在下层死亡后磷酸盐再生,也使磷酸盐在河口呈现复杂的特性。

2)硅酸盐与盐度的关系。对整个调查海域春、夏季表、底层硅酸盐的浓度与盐度进行相关分析,可以看出,春夏季硅酸盐浓度与盐度都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整个调查海域硅酸盐的分布主要受控于海水和河水的物理混合作用;相对而言夏季表层硅酸盐浓度与盐度的相关性稍差,可能是上层浮游植物大量摄取营养盐,部分营养盐因此转移,而在下层则发生有机体分解营养盐再生[23]。因此,长江口水域硅酸盐的转移除了受海水的稀释作用外,还受生物活动的影响。

3)无机氮与盐度的关系。对整个调查海域水体春夏季的表底层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及DIN与盐度进行相关统计,三种形态无机氮中,硝酸盐与盐度的相关性最好,其次是亚硝酸盐,氨氮与盐度基本不相关。春夏季的表底层硝酸盐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调查海域硝酸盐浓度分布主要受河水和海水物理混合作用的影响。春季表层硝酸盐与盐度相关性较差,可能与上层浮游植物吸收营养盐,下层浮游植物死亡、分解有关。所以,硝酸盐在河口内的转移除了受控于海水的稀释作用外,生物活动的影响也不容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两季表、底层亚硝酸盐与盐度相关性不显著或者不相关。氨氮与盐度关系较为复杂,夏季表层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其余相关性较差,这可能是由于春夏季水温较高,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最先吸收氨氮,生物体之间的物质交换过于频繁。

致谢:参加2012东海监测常规监测还有徐捷、王蔚颖同学等,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化学组鲁超、沈晓民先生和齐海明同学在论文的构思和写作过程中给予很大的帮助,谨致谢忱。

参考文献:

[1] 王正方,姚龙奎,阮小正.长江口营养盐分布与变化特征[J].海洋与湖沼,1983,14(4):324-332.

[2] HODGKISS I J ,HO K C. Are changes in N∶P ratios in coastal waters the key to increased red tide blooms[J]. Hydrobiology,1997,352:141-147.

[3] 周淑青,沈志良,李 峥,等.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及邻近水域营养盐的分布特征[J].海洋科学,2007,31(6):34-42.

[4] 黄尚高,杨嘉东,暨卫东,等.长江口水体活性硅、氮、磷含量的时空变换及相互关系[J].台湾海峡,1986,5(2):114-123.

[5] 王保栋,战 闰,臧家业,等.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和输送途径[J].海洋学报,2002,24(1):53-58.

[6] 石晓勇,王修林,韩秀荣,等.长江口邻近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其控制过程的初步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7):1086-1092.

[7] 韩秀荣,王修林,孙 霞,等.东海近海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其与赤潮发生关系的初步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7):1097-1101.

[8] 沈焕庭,潘定安.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1.

[9] GB17378.4-2007,海洋监测规范[S].

[10] 程济生.黄渤海近岸水域生态环境与生物群落[M].山东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11] 周俊丽,刘征涛,孟 伟,等.长江口营养盐浓度变化及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06,19(6):139-144.

[12] 黄自强,暨卫东.长江口水中总磷、有机磷、磷酸盐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J].海洋学报1994,16(1):51-60.

[13] SHEN Z, ZHOU S,PEI S. Transfer and transport of phosphorus and silica in the turbidity maximum zone of the Changjiang estuary [J]. Estuarine,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2008,78:481-492.

[14] 任 玲,杨 军.海洋中氮营养盐循环及其模型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0,15(1):58-64.

[15] 孟 伟,秦延文,郑丙辉,等.长江口水体中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耗氧量的分析[J].环境科学,2004,25(6):65-68.

[16] 叶仙森,张 勇,项有堂.长江口海域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J].海洋通报,2000,19(1):89-92.

[17] 傅瑞标,沈焕庭.河口淡水端溶解态无机氮磷的通量[J].海洋学报,2002,24(4):34-43.

[18] 张正斌.海洋化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4.

[19] 谷国传,胡方西,胡 辉.长江口外高盐水入侵分析[J].东海科学,1994,12(3):1-11.

[20] 王保栋.长江冲淡水的扩展及其营养盐的输送[J].黄渤海海洋学报,1998,16(2):41-47.

篇9

1海洋生态经济价值和贡献研究

海洋生态经济价值与贡献研究是海洋生态学、海洋经济学以及海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乃至人类开发海洋的基础,国外学者关于海洋生态经济价值和贡献的研究已积淀了较为深厚的理论成果,并初步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评估体系和方法。如Costanza等[2]在构建海洋生态经济价值类别体系的基础上,详细剖析并评估了全球海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得出全球海洋生态经济价值为461220亿美元/a;Martinez等[3]研究了沿海区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重要性,提出应推进继续海洋生态经济评估工作,以确保沿海实现最有价值的可持续发展;Beau-mont等[4-5]识别并定义了海洋生物多样性所能提供的物质与服务,提出该物质和服务的有效利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运转能够起到基础性作用;Kildow等[6]探讨了衡量海洋对国民经济贡献的重要性,指出由于各国相关定义和方法的差异,以现有资料测量、比较与海洋有关的经济活动价值仍较为困难。

在海洋生态经济价值和贡献研究方面,国内学者最初主要从理论探讨的角度进行定性分析,近几年许多国内学者开始借鉴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并将生态经济学有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方法(如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引入,形成了诸多定量实证性结论,尤其是随着2005年国家海洋局启动“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计划的实施,国内学者相继在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概念界定、经济属性概括、服务类别划分及经济价值实际评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如张朝晖等[7]从海洋生态系统的组分、生态过程及生物多样性等3个方面分析了海洋生态系统能够产生和支持的生态系统服务,并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归纳为15种类型;高晓路等[8]研究了天津市海岸带环境的空间价值差异,并对海岸带产业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天津海岸带工业开发通常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而渔业开发则能带来正面综合效益;石洪华等[9]以桑沟湾为例对养殖型海洋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价值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2004年桑沟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为10.51×108元;卢霞等[10]根据TM遥感影像及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结果,采用国外学者Cost-anza分类系统和服务单位价值,估算出连云港海岸带生态系统功能总价值为22.55亿美元/a;王丽等[11]应用条件价值法对罗源湾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并指出家庭年收入、对生物的了解程度和环保意识是影响生态价值评估的主要因素。

2海洋生态经济问题与危机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海洋自然科学研究推进,人类对各类海洋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新兴海洋产业陆续崛起,然而,面对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然资源不断枯竭、水域生境持续破坏的现实状况,国外学者普遍认为海洋生态稳定运行与人口急剧上升、消费超常增长的矛盾已接近不可调和的程度,人类必须重新审视人与海洋的关系,改变海洋经济原有粗放式发展模式,以扭转当前全球海洋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危机。

Costanza[12-13]认为人类活动已开始接近海洋的限制,有必要制定海洋可持续利用的共同愿景,同时提出沿海灾害对生态、经济和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目前受人类经济利益盲目驱动的经济体系可能正在破坏人类的可持续福祉;Clausen等[14]从跨国的角度分析了导致全球海洋和淡水鱼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人口、经济和生态因素,提出海洋和淡水鱼生物多样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由此也导致了全球渔业不可持续发展的危机;Kildow等[6]认为当前海洋生态与各产业正面临诸多困难与麻烦,亟需对海洋和沿海不同地区采取经济、生态恢复措施。国内学者关于海洋生态经济问题与危机的研究主要应用归纳演绎方法,从现有海洋经济效益和生态问题两个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涉及内容较多、层面较广,但学者们也普遍认为我国海洋经济需求无限与生态供给有限的矛盾愈加尖锐,局部沿海区域和海域生态经济危机已十分严重。如杨金森[15]从海洋荒漠化危险、海洋产业衰退、沿海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的威胁、海洋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等多个方面系统剖析了我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当前正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危机;楼东等[16]在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应用灰色系统法对海洋产业进行了关联分析和预测,认为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科技贡献率低、海洋灾害影响大,是制约我国海洋生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吴次方等[17]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我国沿海城市的生态危机在不断加重,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堆积、热岛效应、地面沉降、湿地消失、水资源污染与短缺、近海污染、赤潮频发、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方面。#p#分页标题#e#

3海洋生态安全评估及机理研究

为深入研究海洋生态恶化的程度与产生的根源,国外学者在主张推进海洋资源环境普及调查的同时,也将海洋生态安全评价与机理作为研究重点,研究成果呈现出细致、深入的特点。如Garry等[18]计算并分析了新西兰地区历年的生态足迹;Bolam等[19]全面评估了英格兰和威尔士海岸线周围疏浚物处理的海洋生态环境后果;Vassallo等[20]应用微观泥沙和底栖生物群落评价了亚得里亚海南部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性;Borja等[21]综合回顾了全球河口和沿海生态完整性评价的工具与方法;Day等[22]应用GIS系统和空间分析法,对澳大利亚海域斯潘塞湾的生态分级进行了空间分布研究,为澳大利亚的海域治理提供了辅助支撑。由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持续衰退,国内学者关于海洋生态安全评估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多,现有研究大多借鉴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模型,但研究成果通常偏重于某沿海地区或海域生态安全的现状评价,缺乏细节性、跟踪性、系统性的研究结论。如杨建强等[23]应用结构功能指标法对莱州湾西部海域海洋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得出其健康程度一般,部分海域已达较差状态;吴次方等[17]以长江三角洲为例评价了我国沿海城市的生态问题,认为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认识论、科学技术发展、资源产权不明晰和制度缺陷;刘伟玲等[24]利用生态足迹法计算出辽宁省及其沿海6市2003~2005年的生态足迹均超过了生态承载力,且生态赤字有逐年增加趋势;王晓红等[25]应用EwE5.1软件对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演变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近20a的过度捕捞已导致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逐渐退化;陈斌林等[26]在对连云港近岸海域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和评估的基础上,运用因果链分析法,阐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机理;吝涛等[27]通过探讨响应力与生态安全问题因素的作用机制,建立了用以分析海岸带生态安全响应力反馈效果、反馈效率和充分性的定量评估体系,并以厦门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发现厦门整体生态安全响应力尚处在较理想水平。

4海洋生态经济关系模型与可持续研究

近几年,国外学者越来越多地应用数学模型模拟并分析海洋生态与海洋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评价各类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并初步形成了若干规律性总结及共识,为海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基础。如Grasso[28]分别运用动态优化模型与模拟模型建立了海岸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森林和渔业生产的生态经济模型,研究了两种模型方法在解决红树林资源使用问题时的交叉及融合;Jin等[29]通过合并生态与经济分析模型,开发出了用以研究沿海地带生态经济系统的输入输出模型;Verdesca等[30]从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能量交流的视角出发,应用有效能与经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描述生态系统状态和其经济附加值之间关系的指标体系,并应用该指标体系对SaccadiGorolagoon海岸带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Claire[31]深入研究了海洋保护区的生物经济模型,但认为当前学者对海洋保护区的生态经济关系分析结果较为悲观;Finnoff等[32]构建了连接生态与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濒危斯特勒海狮的替代品及配额制定,提出应改变所有人口和经济变量以恢复海洋生态系统;Ho-agland等[33]对全球64个大海洋生态系的社会经济、海洋产业活动、渔业和水产养殖、造船和石油开采、海洋旅游业五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全球各个大海洋生态系的海洋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之间的关系曲线,并对64个大海洋生态系统的海洋产业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分类;Ian等[34]认为海洋生物物理与人类社会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并由此提出了一个研究海洋系统的生态经济方法和模型。

随着海洋生态危机与海洋经济增长矛盾的日益尖锐,国内学者也开始意识到将海洋生态与经济视为统一整体进行研究的必要性,依据海洋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学科,不断延伸海洋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内涵,并引入多种计量模型,深入剖析海洋生态与经济的相互作用机制,评价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使研究成果不断深入。代表性成果有:陈东景等[35]基于生态足迹指数和人文发展指数构建了可持续性评价框架,并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显示1991年到2003年我国的渔业资源开发以粗放投入为特征,对生态经济系统运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苏伟[36]通过对1996~2005年北部湾广西沿海区域经济系统和水环境系统13个指标的计算,得出泛北部湾经济区广西近岸海域环境与经济发展属于协调类型;李怀宇[37]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法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运用DEA法对天津市海洋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得出无机氮类污染物对天津地区影响海洋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污染物,而天津市海洋生态经济尚有潜力可挖;岳明等[38]在建立海岸带生态经济耦合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了海岸带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反馈机制,探讨了海岸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演变;狄乾斌等[39]运用复合生态系统场力分析框架对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演进特征及其系统耦合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由于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的加强,1997~2005年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增强。

5海洋生态经济协调治理与综合管理研究

进入21世纪,西方国家更加关注海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并逐步将海洋生态经济的综合管理纳入国家日常工作范畴,实践经验的积累为学术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使得该领域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如Costanza等[40]探讨了海洋生态与海洋经济的重要性及其当前面临的问题,并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海洋生态、科学和政策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一套海洋可持续管理的核心准则;Bene等[41]关注了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在危险状态下的生存能力,建立了有关海洋可更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管理的动态模型;Cicin-Sain[42]从海洋保护区的角度回顾了沿海和海洋综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认为海洋保护区对海洋综合管理的有效实施意义重大;而Lloret等[43]通过对近50a来影响地中海沿岸CapeCreus区域各种生态要素的人类活动进行分析,认为在当地建立海洋保护区并不足以保证海洋资源和物种的可持续性,应将其与综合海岸带管理规划相结合;Chang等[44]将海岸带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在对各子系统内部要素进行协调的基础上,建立了海岸带综合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应用其对垦丁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Garmendia等[45]认为传统自上而下的官僚管理方法并不足以解决海洋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冲突问题,提出应将不同专业知识和价值观进行整合,应用社会多准则评价方法作为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决策支持工具,以避免管理过程中的价值冲突和不确定性。#p#分页标题#e#

海洋生态经济协调治理与海洋综合管理模式创新是近年来国内学者在海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尤其是许多国内学者将管理信息系统理念与技术引入海洋生态经济协调治理和综合管理研究中,对以往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定突破。如陶建华[46]介绍了基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海岸带管理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渤海湾天津海岸带管理中;叶属峰等[47]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及其对海洋生态的依赖性进行深刻剖析,阐述了海洋生态修复建设对长江三角洲区域海洋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李纯厚等[48]在系统分析我国海水养殖环境质量的基础上,总结了已有的海洋生态修复技术,具体包括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等;郭嘉良等[49]为实现对海洋生态经济健康相关因素监测值系统化管理,尝试性地构建了海洋生态经济健康管理信息系统;陈豫等[50]在分析了数学模型的输入、输出和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利用ASP.NET技术和SQLServer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数据库的海洋生态模型管理系统;阳立军等[51]在分析海洋生态、环境、资源和经济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在海洋开发过程中需维持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应当实施海洋开发的集成战略;倪一卓等[52]以东海海岸带综合管理为例,基于C#语言和ADO.NET技术等构建了东海海岸带管理协议支持工具。

此外,为解决海洋生态经济发展当前存在的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还从海洋资源产权管理(如贺义雄[53]等)、海洋生态补偿制度(如韩秋影[54],张继伟[55]等)以及海洋产业升级优化(如Smith[56],朱坚真[57]等)等角度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日渐丰硕,为海洋生态经济矛盾的缓解提供了借鉴和支持。

6已有研究成果评价

纵观国内外对海洋生态与经济的关系研究不难看出,国内外学者都十分重视海洋生态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协调发展,深刻认识到现有问题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阻碍,从不同角度、不同专业领域研究分析了生态、资源、经济在海洋系统中发展的若干重大课题,并采用各类技术支持手段、多种定量模型、各类评价指标体系等辅助工具使海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不断更新与完善,研究领域不断延展,但总体而言,关于海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