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本小学教育科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小学教师本科专业定格在“本科”,定向在“小学”,定性在“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小学教师”,尤其是“卓越的小学教师”,是其最重要的定位要求。小学教师培养需要加强和重视实习实践环节。首先,高质量或卓越的小学教师必须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教育界众所周知,《纲要》强调“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些要求或标准在师范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课堂上很难真正落实。师德的高尚不只是表现在理论上而是表现在与教育事业、与学生、与学生家长等等的关系中,业务的精湛是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并表现的,教育教学活力和高素质是在教育教学行动中体现的。因此,教师的业务素质、教育教学技能、高超的教育艺术,必须依凭实践教学来造就。学了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课程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即使将教育教学理论或观点背得滚瓜烂熟,也并不能说明他(她)就能胜任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就能带好班级,就能被学生所爱戴。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才是最为主要的,也才是最为切实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三字一话”水平、备课能力、讲课基本功、说课本领、驾驭课堂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艺术、激励和唤醒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能力等等,皆影响着小学教师是否能胜任本职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入职,并逐渐由新手向能手、熟手发展,这些仅仅依靠教室里的课堂理论教学,只能事倍功半。其次,《专业标准》也十分重视小学教师的能力培养。该《专业标准》本身就是在“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设计的,小学教师的能力素质是小学教师的基本功。该《专业标准》要求小学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4]这些教育教学能力的形成,需要在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中真正重视教育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课时数,将教学实习和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虚设。在重视教师的教育实践方面,美国小学教师培养方案很值得我们借鉴。“美国各个教育学院越来越重视与周边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且教学实习时间长,实习有层次性,学生有机会接触小学各年段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实习工作具有全程性。美国小学教育师范生实习在四个学期内进行,从低年级开始,然后逐步延伸到高年级。”[5]反观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育实习的设计,一般而言,时间相对较短且较为集中。除入学时的“军事理论及训练”这一大学生通用的专业实践之外,教育实习10周和毕业论文8周全部集中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这一“第八学期的整学期实习制”,时间上根本没有保证,有些学校实际采取的是“2+2+1”的5周实习模式,2周校内集中指导,2周校外实习,1周校内集中总结。这样的安排也过于集中,缺乏层次性和多样性。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小学教育专业的师生对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在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不到位,上岗教学实习活动跟不上。有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根本不去实习或上不了几次讲台,形式化现象严重,实习形同虚设。最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也十分重视教师培养过程的实践性。早在2011年教育部的《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意见》中,就十分重视强化教育实践环节,指出:“加强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加强教育见习,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又将“实践取向”、“育人为本”与“终身学习”并列为教师教育的三大理念。强调“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教师要在研究自身教学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增长实践智慧,不断实现专业发展。这启示我们,凡教师教育就必须重视其实践特性,同时也为小学教育专业提出了彰显实践特色的高要求。
三、综合性
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既是小学教育自身特点的反映,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要求,也符合高校各专业之间课程设计深度联合与培养模式综合开放的实际需要。首先,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特色来自于相关规定的要求。《专业标准》十分重视小学教师知识的综合性。在《专业标准》中,关于小学教师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和“专业能力”;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包括十三个领域: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在“学科知识”领域,强调“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该《专业标准》作为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在“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基本理念的指引下,还特别强调小学教师要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评价观和学习观,小学教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要求小学教师具有综合性知识和突出的教学能力。这些新变化体现了时展和教育进步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引导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和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发展的指南针。结合小学培养目标的要求,彰显小学教师素质的综合性,突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特色的“综合性”是其必然。在《专业标准》中,特别重视知识技能的多样综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教师在知识水平上可能不要求高深,但必须是具有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小学教育专业特色的综合性来自于小学教育对象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的实际需求。从小学教师所面对的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特点而言,需要小学教师具备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知识或多科性知识;从小学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启蒙性、基础性特点而言,需要小学教师的知识储备不是单科的,而是综合的。因此,有人建议,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上,“可参考医科大学培养儿科医生的思路,儿科专业就是培养面向儿童的全科大夫……面对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接受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教师所具有的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个案分析能力,比掌握文理学科某一专业基础理论显得更为重要。”从某些小学对小学教师的实际需要而言,为小学生的终生奠基或“包班制”教学,要求小学教师的知识准备和能力素养必须是全面的、丰富的。最后,小学教师需要综合开放培养。基于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性的实际需要,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改革也必须打破单一的由教育学院或教育科学学院培养的模式,需要教育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学院等具有教育、语文、英语、数学、体育学科的学院联合培养,甚至还要与当地的小学协同培养。纵观国内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大致有三种类型:以东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培养模式”,以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为代表的“分科培养模式”,以上海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为代表的“中间培养模式”。三种模式各有利弊,也各有操作的简捷与复杂。结合小学教育专业实际,其较为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多学院联合培养”。这一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小学课程门类的开设以及学生自身的兴趣特点而设计。具体可采用“2+1+1”模式。“2”即大一、大二在教育科学学院或教育学院学习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1”即大三在其他学院根据学生本人的学科兴趣修习相关专业的课程;“1”即大四重新回到教育科学学院完成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的相关环节。
篇2
2.教学技能培养观念落后,形式封闭
目前的教学技能培养观念落后,强制性的要求(有的学校明确规定,不达标则不发毕业证等)、一刀切、整齐划一的做法,与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个性化的培养要求相冲突,难以真正调动师范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技能培养难以收到实际的效果。教学技能培养以课堂教学、单一技能培养为主,情景性、实践性、综合性不足,是导致师范生教学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
3.教学技能培养目标及内容定位低,体系不完善
目前国家对本科水平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目标及相应的培养内容没有一个基本设定。我国职前本科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养应达到怎样的专业水准,在实施中缺少可依据的文本参照。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目前的教学技能目标的不足也日渐显露出来。培养目标定位水准偏低(目前的教学技能训练仍然以教学基本功为主),教学技能培养内容单一,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不足,这些已明显不适应学生及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提出科学有效的培养目标是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4.学生素质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的生源基本上是由各中学学习成绩居于中等的高中生构成,而且进入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有些对专业选择并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出于无奈。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教师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善,但相比之下,教师的实际收入还是较低,尤其是小学教师的工作繁重而又复杂,教师的付出和他们的实际待遇很不相称。笔者近几年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作了未来职业选择调查,结果发现,只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真正愿做小学教师。因此,大部分学生进人大学后,学习动力不足,对专业技能培养不感兴趣;虽然是高中毕业生源,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文化素质及能力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受就业选择市场化、选择多元化等(一些学生有考研打算或考公务员等其他想法)的影响,学生一入学,就为就业做准备,忙于各种过级考试,对教学技能训练热情不高,对教学技能训练时间投入不足,这些不利因素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困难。
5.高师教学重学术、轻培养,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目前在高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主要还是讲授式。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缺少质疑、自主探究、合作与交流学习,不利于学生形成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由于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因此教师的教学一方面难以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起到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缺少有效的方法和对策。高校教师缺乏对基础教育的感性认识及经历,课堂教学脱离基础教育实际,脱离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建议
1.改革课程结构,加强教育实习
第一,建议进行课程调整,实施3+1模式。一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在设置学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和小学相对应的综合课程,为师范生拥有广博的而深厚的知识打下基础。二年级开设教育理论基础课程和教育类选修课程。具体做法是: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设置教育选修课程。例如设“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小学课程改革理论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校本课程研究”等。三年级,开设技能训练类课程。例如设“小学基本教学技能训练”、“课堂教学模拟训练”等。四年级,进行一个学年的实习。实习期间同时完成毕业论文的工作。
第二,加强教育实习。新近的研究显示:教师的专业化是凭借“实践性知识”加以保障的,而教学实习是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关键要素。为解决实习时间短、实习效果差的问题,目前一些学校实习时间增加到16-18周,但时间的安排有所不同。有的采用分散见习(每学期一周的见习)和集中实习(八周的实习)相结合的模式;有的学校采用两次实习,称之为小实习(集中见习)和大实习(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模式等。见习是近年来小学教育专业比较重视的一个实践环节,有逐渐增加见习时间的趋势。但从目前实际效果来看,由于见习本身的特点及受其他因素影响,见习的收效不大。易导致走马观花;由于见习时间多,必然占用了有效的实习时间,而实习时间短,学生教学能力的提高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建议取消见习,集中时间实习一个学年。为解决见习问题,建议实施“拜师制”,即有目的地选择小学和小学指导教师,从学生一入学,即安排他们到小学和指导教师见面,确立“师徒关系”。师徒关系明确以后,学生要和指导教师保持一定的联系,随时可以在课余时间定期到小学观摩、助教。
2.采取多元、开放的培养理念,优化培养途径
第一,教学技能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应该多元、开放。遵循的原则应是,统一要求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本技能培养与专业方向技能培养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练相结合、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应建立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技能主题活动相结合、校内训练和校外实际教学相结合等多元的评价方式,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还应使实践与反思相结合、训练与环境陶冶相结合,通过多种方法与多条途径,构建全方位、全员、全程的培养体系。
第二,制订系统有效的教学技能培训计划,建立培训组织机构。为保证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应制订系统有效的培养计划,并将其纳入课程计划中统一安排实施。在计划中应规定培训的时间、学时、培训内容及达标要求,使教学技能培训落到实处;应加强对教学技能培训的领导和管理,成立由相关负责人、任课教师、学生参加的领导小组;应制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培训规程》,保证技能培训工作有序地进行。
3.明确教学技能培养目标,完善教学技能培养内容
第一,应依据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师范生的发展需要及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采取长远目标与具体目标协调统一的办法确定培养目标。长远目标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适应小学教学需要的合格小学教师。具体目标分三个层次:首先,培养学生具备作为现代人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其次,培养具有基本教学技能的小学教师;再次,培养具有综合教学能力的小学教师。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目标的落实,建议采用和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教学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第二,完善教学技能培养的内容体系。依据教学技能培养目标,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发展顺序构建教学技能内容体系。教学技能培养包括一般技能、教学专业技能、综合教学技能三个层次。基本技能指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生存技能,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的素质要求。一般技能包括言语技能(包括口语表达、体语表达)、书写技能、运算技能和艺体技能等;教学专业技能主要是指作为适应小学教学要求必备的基本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掌握运用小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的技能、了解学生的技能、编写教案的技能、选择课程资源的技能)、上课技能(导入技能、设计教学过程技能、选择教学方法技能、板书设计技能、结课技能、多媒体使用技能、作业布置与批改技能、课外辅导技能、教学评价技能);综合教学技能主要是指在学生掌握基本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强调训练的情景性和实践性,具体包括说课技能、选择运用教学模式技能、组织教学技能(沟通与交往技能、调控教学技能)、教学应变技能、教学反思技能、评课技能等。
4.创造有刺条件,提高师范生素质
第一,从根本上解决师范生的生源问题。“两会”刚刚结束,免收“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学生学费的提案令人振奋,这将是提高师范生生源素质和切实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有效措施。建议国家也能够选择一所市属师范院校实施免费教育,尤其是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实施免费,这将是提高基础教育师资质量的根本保证。同时,还应该切实提高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提高小学教师的地位,从根本上解决小学教育的人才质量问题。
第二,制订系统有效的教学技能培训计划,建立培训组织机构。
第三,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具体措施是:(1)利用新生入学的最佳时机开展专业思想教育。通过请优秀小学教师讲座、观摩基本功表演、参观展览、毕业生汇报等形式对学生渗透专业理想教育,逐步明确教师的素质要求。(2)学习有关教学技能的文件,使学生明确各阶段教学技能的培训目标要求及措施,在知晓的前提下,导之以行。
篇3
2.时空局限性影响有效学习
现代基础教育关注有效教学,即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注重培养中学生从大量信息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而当前的高师院校本科教学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影响师范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理论课程教学过分依赖课堂讲解。本科课程理论内容比较系统、深奥,教师通常将有限的时间消耗在系统讲解中,希望给予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方式由于缺乏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也缺乏课前自主查阅和收集学习资料的意识,导致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和知识量不丰富,学习效率不高。其次,辅导课教学注重集中讲解,缺乏课外交流。对于一些抽象性和逻辑性比较强的专业课来说,教师采取了适当增加辅导课教学的方式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以物理学专业为例,通常须在普通物理学、理论物理学系列专业课程中开设辅导课程,用于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目前,常规的辅导方式仍采取集中讲解式。由于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并且缺乏其他课外交流方式的补充,这种辅导方式常常难以达到全面解惑的目的,影响辅导效果。
3.技能培养单一化束缚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代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创新活动,这对本科师范生的技能训练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本科生技能培养方式仍缺乏多样化,束缚了师范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一,实验技能培养方式单一化。理工类专业比较注重实验教学,并开设了专门的实验系列课程。以物理学师范专业为例,本科生开设的实验课程有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中学物理实验研究以及与电子电工课程有关的实验等。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来说,实验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但是,当前高校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还比较普遍,学生缺乏自主设计和自主创新的机会;探究性实验、课外设计、创新开发等实验活动方式较少,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其二,教学技能训练指导方式单一化。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教学技能要求的提高,师范生技能训练的指导方式也应该多样化。目前,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途径仍以观摩教学、模拟教学和实习教学为主。在这些技能模拟训练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方式主要是点评、分析和纠正。在这种指导方式下,学生对基础教育的观察了解不深入,缺少调研与反思,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解不够深刻,对教学理念缺乏实际感知,因此难以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二、高师院校本科教学方式转变的思路
1.运用参与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的思路之一是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对话教学
师生对话是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进行思考、分析和表达的直接方式。对话教学近几年在基础教育领域是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在高校,该教学方式只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开始尝试。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在因材施教理念指导下运用谈话技巧和心理探查技术,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和沟通,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对话教学体现了教师对大学生成长的尊重和关注,能够避免单向讲授式教学容易导致的教师对学生思维和心理的无视现象的发生;同时,学会对话和沟通本身就是师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教学技能,况且当前的师范教育专业课程尚缺乏该技能的专项训练。对话教学应把握两种双向的互动方式:一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包括一对一和一对多两种形式。教师通过对话了解学生的学习经历、知识基础、思维方法等,便于进行因材施教。二是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包括一对一和多对一两种形式。学生通过对话获得解决疑惑的思路与技巧。总之,对话式教学既有助于学生以主动参与的方式获取知识和方法,又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教学相长。对话教学的重要形式是展开师生讨论,即教师在课堂中引领全体学生讨论某个课题。在高校课堂中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基础,是与本科生自学能力提高相适应的。讨论式教学是由教师组织教学材料转变为学生自主生成教学材料的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听众转变为主讲者,能够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打破教学常规。这些转变一方面能够避免讲授式教学可能导致的互动性差、学生依赖性强的问题,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学会收集与组织材料、汇报讨论过程和结果。对师范专业学生来说,这种方式有助于训练其开发基础教育课程资源、授课表达和教学研究的能力。就物理学专业来说,教师可就诸如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科技与人类文明等思辨性的课题与学生展开讨论。这种方式打破了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中心地位,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生学习状况的目的。
(2)MOOCs式交流
网络信息化学习已经席卷教育界,并将继续深入地影响教育方式的变革,微视频、可汗学院等教学资源将在基础教育中产生重要影响。作为师范生,他们必须掌握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的技能。近两年,在高等教育中,不断涌现出国际化网络远程教育案例,美国的Coursera、Udacity、edX等公司大规模开发的在线课程——慕课(MOOCs)便是典型代表。这些远程网络课程具有在线学习、线上提问、论坛交流等优势。在专业课程的学习指导与辅导过程中,为了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地参与学习、增强互动性,采用MOOCs式交流将成为必然趋势。辅导教师可以借鉴远程教育经验,改变交流方式,尝试运用网络在线方式进行交流辅导,将线上交流与线下答疑相结合。采用MOOCs交流方式,必须充分发挥两个资源优势。其一是微视频优势,教师将辅导的重要内容录制成简短的视频,每个视频只集中解决一个难点问题,方便学生选择观看。学生选择跟自己疑难问题密切相关的视频进行观看和学习,这样学习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就增强了。其二是交流平台优势,教师将大量微视频到平台上,供学生随时下载保存与播放,并在平台上在线讨论和补充讲解微视频内容以外的问题。学生通过交流平台获得大量教师解答的信息,学习效率相应得到提高。
2.运用反思式指导方式深化学生对教育的理解
教师指导师范专业本科生在教育见习观摩、技能训练、教学实习、实践调研等方面进行反思,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符合“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知规律。这种指导方式有助于师范生将所学的教育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深化对基础教育的理解,达到热爱教育、提高和创新教育技能的目的。
(1)实践反思
随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师范专业加大了见习实践课程的开设规模,学生通常要完成若干个学分的见习任务。见习教学方式一般以观摩中小学课堂教学为主。为了提高观摩效果,教师应促使学生思考基础教育理论如何与中学教学实际相结合,思考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并指导学生撰写观摩反思报告。教师根据观摩课中的某些细节,比如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学生的反应、教学的有效性等提出思考问题,要求见习生围绕这些问题思考分析,撰写反思报告,发表个人见解并反复讨论交流。通过反思式指导,师范生反思所学的基础教育理论问题,寻找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突破口,增强参与基础教育改革的信心。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方面,采用反思式指导,教师不需要直接指出学生在试讲中存在的问题,更不必直接告诉他们解决的途径。教师根据学生试讲的某些细节提出反思问题,如教学行为引起的效果、教学设计意图与课程目标要求的一致性、演示实验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以及处理依据等,要求学生自己思考并在试讲教案里填写相应的教学反思。这种指导方式有利于促进师范生反思教学技能与基础教育改革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达到提高和创新教学技能的效果。实习教学将师范生带到了真实的课堂情境,在这种情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其解决是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极大挑战。教师对实习的常规指导方式主要是根据师范生的实习教学表现进行指点。但是,直接指出实习生在教学中的不足,会挫伤其积极性,直接给出解决建议,也极易导致其对解决问题的依赖性。改变指导方式,运用反思式指导,就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启发实习生去思考改进,则会提高他们的教学信心。依据基础教育改革理念,教师让实习生进行教学反思的内容应包括教学环节设计、了解学情、师生互动方式、探究教学、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创新点等问题。通过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思考,实习生达到对教学过程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建构,创造性地提高实施新课程教学的执行力。
(2)调研反思
在师范生教育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不应只停留于指导实习生的备课与上课层面,否则学生实习几周以后热情就会逐渐消退,除了继续按部就班地训练教学技能之外,他们难以找到进一步提升的突破口。教师将常规指导方式改变为调研反思,会给实习带来新鲜内容,注入深层次的思考,有助于实习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调研反思即教师指导实习生利用实习期间与中学生广泛接触的机会,就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反思教育中的现实问题与解决思路。教师应对实习生如何观察教育现象、选定调研问题、确定调研方法、分析调研材料和数据、归纳调研结果、思考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指导。这种指导方式具有三个比较显著的优势。一是,有针对性地提升师范生的教学能力。通过调研反思,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训练,提升了实习生的教学能力。二是,实习生能够获得第一手教育实践资料,丰富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感知。基础教育改革遇到很多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超出了师范生在理论课堂中的学习范围和深度。调研反思则能够使实习生进一步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性、艰巨性和创新性。三是,生成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未来教师应该成为研究型教师,具备教育研究能力,而教育实习期间经过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反思,这种研究能力才会逐步生成。
3.运用活动式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虽然在大学生中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项目较多,但是有些活动项目不是以专业学习为目的的,与专业教学联系不密切。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师范生更乐于将专业学习与科学活动相结合。以科学活动的形式开展专业教学,组织师范生参与创新活动,减少课堂讲授与灌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想象力与创造力,是提高其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
(1)探究活动
探究教学是近几年在中学课堂上比较热门的教学方式,在大学实验课程教学中也应充分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实验方案、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反思与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过程。这种探究活动,就是要学生经历科学发现的基本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实质和魅力,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例如,“扭摆法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在大学物理实验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验,常规教学主要是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教材完成不同形状刚体转动惯量的测量以及验证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按照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操作、测量和处理数据、验证已经学习过的物理量和物理规律而已。将该实验教学方式转变为探究实验教学,首先提出问题“影响刚体转动惯量的因素有哪些?”接着列举学生对刚体的形状、转动轴的位置的猜想;再由学生参考相关资料进行实验设计、测量数据、分析论证;最后计算出各种形状刚体的转动惯量并总结出平行轴定理。这种探究实验活动有助于提高师范生对实验的参与性,增强其对科学研究过程的体验性,提升其实验创新能力。
(2)设计活动
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是大学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实验设计能力无疑是实验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提高实验设计能力的重要方式是采用设计型实验活动,活动步骤包括提前布置实验选题、学生个人或小组查阅文献、设计并提交实验方案、现场实验操作、完成实验报告等。此类设计活动不受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式比较灵活,是学生在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都比较喜欢的实验方式。设计型实验活动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从事科学实验的设计能力,使其在选择实验方法、实验仪器、测量方法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通过此类活动,一方面,学生学会根据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例如,对于“测量重力加速度”的设计课题,学生可以选择单摆法、复摆法、自由落体法和气垫导轨法等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学生应学会综合比较与分析选择。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实验设计活动能够训练其对实验仪器各项性能、误差影响、精度要求和性价比等方面的分析能力,还能够提高其对选择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动态测量与静态测量、绝对测量与相对测量、补偿测量与转换测量等方法的判断能力。
篇4
1.3小组讨论与汇报展示范例[成员1]在探索放大镜的观察方法时,我们发现两种方法,1:物体不动,人眼和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成员2]在比较不同厚度的放大镜的放大效果时,我们各小组交换不同放大镜在同一距离观察同一物体,发现镜片凸度越大,放大效果越好。[成员3]板书。放大镜观察方法:①目、镜、物三者,目、物不动,镜动;②目、镜不动,物动。放大镜厚度与放大效果:放大镜镜片凸度越大,放大效果越好。[学生1]我想补充的是:放大镜镜片透明且呈凸状,因此又叫凸透镜,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老花镜;相反还有凹透镜,如学生中常见的近视镜。
2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同学们的自主探究与交流讨论进行的,主要学习了:①、放大镜镜片特点: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②放大镜具有放大的功能,但不能改变物体实际大小;③两种观察方法:物动、镜动;④镜片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3小组加分
教师对发言同学以个人为单位,每发言一次为本小组加一分,累计加分。最终评比出分数最多小组,对其进行口头表扬,并在班级评比栏内贴小红花一枚,月底清算,用班费进行物质奖励。
篇5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一些专科学校抓住机遇,顺势而上,通过“合、并、共、转”等方式,调整了高校的管理层次和布局结构,升格为本科院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新升格本科院校的专科背景,发展的基础参差不齐,改造、提升和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致使许多新升格本科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教学质量问题尤为突出。吴启迪指出,新建本科院校要将工作重心由前一阶段高度重视“升本”转移到更加注重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上来”。因此,本研究对黑龙江省某新升格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现状调查,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结合文献和自编问卷“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在2008年1月—2008年5月期间,选取黑龙江省某新升格本科院校大三学生为研究对象,共13个专业,1442人,按分层抽样的方法,人选学生800名。问卷逐个发放,当场回收,回收有效问卷717份,有效率为89.63%。本次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a-0.867。收集的所有资料全部量化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及百分比表示。
一、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现状
本次调查分教师、学生、管理三个维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新升格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质量较高的是管理维度,得分为81.2O分,而较差的为学生维度,得分为6o.25分,教师维度居中,得分为65.445>-。具体情况如下。
(一)多数教师工作态度认真,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互动不足
教师维度条目得分情况显示:多数教师工作态度认真,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满意度高,但互动不足。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多数教师注重课堂礼仪”,排在第二位的是“多数教师备课准备充分”,排在第三位的是“多数教师能够耐心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多数教师能够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排在了第三十位,“课后多数教师与学生有充分的接触”排在了第三十一位。
(二)学生学习态度令人堪忧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令人堪忧:不能保证出勤率,迟到、早退时有发生,课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睡觉、吃东西、看课外书、发短信、听音乐、闲聊、绣十字绣等。在调查中,针对问题项“多数学生有过逃课行为”,认为“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的占57.4%,而认为“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的仅占23.1%,并且花钱找人代替其上课的学生还占29.7%。可见,上课能够保证出满勤的学生只是一小部分,其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就可想而知了。针对问题项“课堂上,我从未有过睡觉、吃东西、看课外书、发短信、听音乐、闲聊等行为”,认为“比较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占57%,而认为“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的仅占28.1%,由此反映出五成以上的学生课上听课状态不佳。针对问题项“多数学生课下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认为“比较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仅占25.8%,这一点在走访中得到大部分教师的证实,他们在课堂提问中,经常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清楚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和课程进度,可见他们课下很少及时复习巩固,学习态度令人堪忧。
(三)专业技能训练不足
绝大多数的新升格本科院校都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规格,无疑建立专业技能训练基地,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经常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机会,使其达到学以致用,应该成为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学计划的重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多数新升格本科院校都存在专业技能训练不足的问题,应引起重视。在调查中,针对问题项“我对学校组织的专业技能训练感兴趣并积极参加”,认为“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的占39.1%,认为“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占43.4%,其余为不能确定,而且,还有部分同学在问卷的空白处标出“我们从未参加过专业技ll~Jil练”。由此可见,加强专业技练应引起新升格本科院校的高度重视。
(四)院(系)领导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课堂教学的重视
调查结果显示:新升格本科院校的领导者对教学管理工作比较重视,学生满意度高。在管理维度部分条目得分排序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我所在的院(系)考试纪律严格”;“我所在的院系教学管理工作规范、高效”;“院(系)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然而,部分院校的管理者对“深入班级听课”重视不够,学生满意度低,如针对问题“院(系)领导能够经常深入班级听课”,认为“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的占34.2%,认为“比较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占49.7%。在走访调查中还发现,相当一部分院(系)的领导一学期都不能深入课堂听一节课,对教师的授课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知之甚少,由于缺少领导的重视、关心、监督和指导,部分教币和学生自然就会松懈下来,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下滑。
二、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近几年来,新升格本科院校呈蓬勃发展之势,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只是在形式上升本,把主要精力投在“大楼”等硬件设施建设上,对专科学校与本科院校的实质差距认知不足踊。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保证新升格本科院校高质量的教学是其稳定发展的基础,重视教学质量是其立学之本。本研究结果表明,此次调查的新升格本科院校的本科教学质量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得分占满分的66.90%,其中教学质量较好的是管理维度,而较差的为学生维度。因此,新升格本科院校本科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影响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中,师资问题是最重要因素之一。随着高校的扩招,合格师资的数量与结构是制约高校扩招的真正瓶颈。新升格本科院校的师资短缺问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日益凸显,为了缓解这种情况,许多高校采取提高师生比的做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但是,师生比的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之间是有限度的。国际上惯用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一般认为生师比在14:1对效益和质量最为适宜。如果超过这一标准,效益可能tSAN,.提高,但对质量就难以保证。目前,黑龙江省的新升格本科院校的生师比都在18:1以上,达不到国际上惯用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在有限的教师资源的前提下,对教师进行各项培训,端正其本科教育理念、教学态度,提高其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可以看出,目前新升格本科院校的教师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职业技能缺失,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高,不能有效调节课堂气氛,课堂互动不足,学生被动学习,不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尽管新升格本科院校近年引进的教师都是研究生学历,但是,往往缺乏对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研究,缺少教学方法的实践,不懂得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因此,应加强对新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推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化,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另一方面,部分老教师教育理念有待“升本”。在新升格本科院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还仍然沿用专科的教育模式、教育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对待本科学生,科研意识不强,这样不仅会严重影响新升格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同时制约了教师本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因此,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师的教育理念“升本”势在必行。
(二)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本研究结果表明,新升格本科院校的多数学生能够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但是,仍有部分学生找人替其上课、考试时指望老师划题过关,很少参与科学研究。这一方面与生源质量有关。许多新升格本科院校“升本”前后生源质量情况虽有所改善,但情况并不乐观,有时为完成招生计划,不得不降段录取,从而导致生源质量下滑,生源之间综合素质差距较大,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都存在很多问题,给教学和管理都带来了很多不便。另一方面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关。姚利民的调查表明:大学生上大学的首要动机是适应社会、找个好工作,而学习知识、增长才干、锻炼能力仅居第三位。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新升格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比之下更为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成绩优异与否都面临相同的处境,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努力学习的动力,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质量可想而知。因此,如何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新升格本科院校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高效的管理机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本研究结果表明,新升格本科院校的管理者重视对学校运行机制的监控,考试纪律严格,管理工作规范、高效,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但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新升格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监控范围较狭窄,对教师教学活动监控严格,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控较松弛;对学生知识的考核比较重视,而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核缺少办法。领导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薄弱环节重视不够,很少走进学生并深入了解学生,对监控系统反馈的信息缺乏决断。
另外,教育教学设施及实验条件的投入与更新不足。通常而言,教育设施同教育质量的变化关联不是很大,但“在教育物资低于基准线的情况下教育的物资要素就成为教育活动的决定因素”嘟。高校扩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更趋紧张,校舍、仪器、图书等主要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学校占大部分,而且随着扩招会有增加的趋势。此种情况如不妥善解决,教学质量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三、提高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学质量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尤其是对新升格本科院校而言,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着重围绕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其次,加强师资队伍的结构调整。
~要采取激励政策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加强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在职务评聘和科研资金资助方面向优秀中青年教师倾斜,为他们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二要花大力气强化培训一些师资异常紧缺的应用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合格教币。三要制定确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对部分学科专业的富余师资进行改造,促使他们成为新学科的合格师资。最后,实践性、应用性强的专业要聘请部分有经验的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实验实训指导师,完善师资队伍结构。
(二)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教育经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等学校办学条件的水准和档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前提。目前,新升格本科院校普遍面临着办学经费短缺的问题,它已经成为制约新升格本科院校发展的瓶颈。解决此瓶颈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发挥“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的优势,积极主动争取省政府和地市一级政府财政的更多投入,特别要注意调动地市政府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保证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主渠道地位阿。其次,要实行多渠道筹资。在政府投资之外,广泛采取社会集资、民间集资、家庭集资、个人捐资等各种方式,扩大教育投资,促进教育的发展。再次,增加教学经费投入的比重,确保四项教学经费稳步增长,确保学校学费收入中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不低于25%;合理配置现有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三)规范教学管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教育部[2007]2号文件强调指出:“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树立全员育人思想,规范教师与管理人员教书育人活动和岗位职责,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对课堂、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尤其是新升格本科院校,更要通过科学规范管理来促进教学建设,在进一步强化规范化意识,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的同时,要狠抓落实,把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统一起来。
篇6
当前的教育学课程偏重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教育教学技能的掌握,对教育实践者而言,该课程的指导意义不大。甚至有人说:“只要当过学生就能当了老师”。这是对教育学课程的最大讽刺。通过对毕业生的访谈,从事教师工作的学生多数认为教育学课程对他们应聘工作和当前工作没有帮助。长期以来,教育学课程定位于师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注重师范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而书本知识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又比较弱。
(二)课程内容陈旧
师范生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在教育学课程中无法获得和培养。纵观当前教育学课程体系,主要是围绕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体系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围绕教育基本理论、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和管理论展开。理论偏多,内容空洞,很多观点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用“正确的废话”来概括比较合适。教学内容不能紧密结合当前课改要求,很多教育改革的新经验、新观点没有反映在教学中,如课程设计、导课、说课等技能的系统掌握,以及教学方法内容方面只有教的方法,课改倡导的教与学新方法没有涉及,缺少学的方法的指导,很多内容陈旧繁冗,理论和实践的价值较低,教师讲课没有说服力,学生学习没有动力。
(三)教学方法手段落后
教师限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多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对教育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学生在课堂处于被动状态,思想完全被束缚,老师所讲内容就是“圣经”(这是考试评价时的标准),容不得半点质疑。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局限于教师摆出理论,然后举例分析,学生抄笔记的传统教学模式,与当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相脱节,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对其将来的教师生涯有深远影响。媒体教学应用不足,老师把媒体教室当做板书的另一种模式而已,缺少创造性和新颖性。老师讲的累,学生写的累,严重影响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
(四)课程评价机械
当前,根据我校对公共课程的管理规范,教育学课程的评价主要由2部分构成:平时成绩20%,主要包括考勤、课堂提问和作业三方面,考试成绩80%,主要是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一方面,学生的课堂提问和作业要求量化,致使教师课程评价方面的改革探索得不到应有的展现,教师在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多样性得不到应有的评价;另一方面,卷面成绩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识记,缺乏对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查,导致评价方式机械呆板。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体系探索与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也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处于改革中的地方本科院校应抓紧机遇,积极促进师范生培养目标的转变,使其更好地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笔者对榆林学院公共教育学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重视教育学课程的实践价值
“当前,高师教育学的教学内容只有理论性的规定和原理,而无实践性的思想;只有理想形态的考虑,而无现实形态的认识;只有概念与理论的说教,而不是从现实中的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的分析走向理论升华”。长期以来公共教育学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比较严重,对实践者而言,理论没有指导意义。师范生作为将来的实践者,需要的是能指导其将来实践的知识,因此,立足于学生发展和社会实践需要确立教育学课程的实践价值是教育学课程改革关键。公共教育学应重视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把师范生培养成应用型的中小学教师,使其更好地胜任教师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转向。
(二)改革教育学课程内容
实践取向的教育学是我们确立教育学课程内容的依据。减少理论知识的讲授,增加实践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是教育学课程内容改革的核心。掌握必要的教育学理论知识是建立教育理论素养,形成教育技能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放之四海而皆知的知识点概括讲解,将陈旧的知识删除,增加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体系,给教育学课程注入新的鲜血,使其焕发活力。如,将课程内容中的教育本质、起源、产生发展、以及教育与社会等知识点进行概括性讲解或课外阅读;对教育目的以及教育制度方面的知识进行更新,与当今的教育改革密切结合,学习相关政策。立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学习有关教师和学生方面的知识;结合当今课改新要求,多关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教学论部分紧密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如更新教学方法的内容、增加教学设计、说课、评课等方面的内容。
(三)探索尝试新教学方法
讲授法因其能满足高速度、高强度、高效度的学校教学,在教育领域中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赫尔巴特创立的“四段教学法”更是将讲授法应用到了极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如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针对教学内容安排教育热点问题讨论,不仅有利于形成问题意识,还能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在讲台上的课前讲课进行观摩教学,学生能很好的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促进知识的转化。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也收到学生的好评。带领学生进入中小学课堂进行见习。此外,利用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如,优秀教师的公开课、示范课可通过多媒体进入课堂。
篇7
2.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不高,专业素质较低。
目前,多数的地方性院校在教师的师资队伍配备与建设上还是比较欠缺的。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较低,另一方面则因为相关部门对人才的配备也比较缺乏,最主要的是缺乏支持的力度,所以必然会严重的影响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整体能力。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师的英语专业水平不够,会造成自身掌握的英语词汇有限,对于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也无从感知。这些教师可能只按照教学要求进行书本讲解,而对于课后的词汇也只是进行朗读就草草了事,起不到加深学生记忆和理解的作用。
3.少有的词汇教学方法枯燥,教学质量低。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部分地方性本科院校开始逐步的重视英语词汇的教学,但是选择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和枯燥,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低下。有的地方院校甚至认为让学生重视英语词汇学习,就必须要对单词进行死记硬背,完全忽略记忆的规律,这就造成学生形成较为严重的学习排斥感,对英语教学感到枯燥乏味,同时也不能够有效的记忆单词。即便个别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记住了一些词汇,可是学生对词汇的具体用法等都一无所知,这样就起不到教学应该有的作用。
二、提高和改善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措施
1.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因为地方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因此要想提高和改善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词汇的整体教学水平,就必须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力度,其次教师自身也应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和综合素质,让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根本的提升和改变。
2.对英语词汇教学给予高度的重视。
相关的责任部门和高校的相关领导应该格外的重视英语词汇教学。只有领导层面给予了重视,教师才可以得到更多的教学支持,教学的开展才会更加有效。词汇教学是开展大学英语的重点,包括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等级考试,更是离不开词汇的学习。英语词汇是学习英语其他内容的核心,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并且对这些词汇的用法以及含义有了更多确切的认识,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英语阅读,完成英语写作,掌握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提升英语整体水平。教师应该传递给学生的知识不仅仅是某一个单词的读音,更应该包括这个单词所有的用法,还可以列举其在特定语境之下的含义,进而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这些单词的具体含义。
篇8
开展听评课活动。学校制定“生本课堂”评价标准,每周举行骨干教师示范课和青年教师汇报课,各教研组以公开课为载体,通过集体备课、上课教师反思和听课教师的相互评课,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引领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科学制定目标,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等生本教育理念,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经验交流。定期开展学生论坛、教师沙龙和教学随笔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及时总结经验,相互学习,提高教师"生本课堂"的实施水平。举办各种竞赛。开展了学案设计、优质课评比、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评选等活动,促进生本课堂的深入开展。“生本课堂”是学校教育理念的体现,学校围绕“生本课堂”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走内涵发展,创教学特色之路。
二、以生为本,为学生创设自主提问、自主感悟的空间
在生本实验班教学的课前,教师通过课前学习实践活动,如:课前调查、访问、上网查阅资料、读书、请教别人等,放手让学生自主体验、自主发现问题,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起点。
(1) 自主提问。通过课前的探究学习,学生对部分新知识己经有了一定了解。虽然这样,他们仍然会有很多的疑问。
所以课堂上老师充分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我还想知道什么?”以便进行合作探究。课堂中,通过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定标、自主探究找出问题,结合课堂互相交流汇报,提出自己的疑问,以便集体的合作探究,解决共同疑难。
(2) 自主感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便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自学探究,自主感悟体验。如:通过上网搜集、查阅书籍、实践调查等方式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有关知识的了解,有关方法的掌握,自主地学会新知识。通过课前的自主感悟,自主体验,获得初步的成功,激起其自信心。
三、以生为本,为学生创设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空间
生本最常用的学习方式之一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前一环节中整理出的问题,选择有思考价值的讨论题,即教学目标作为思维导向,为学生提供参与条件和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的信心和行动。引导学生展开小组为单位的尝试、讨论、辩论,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学生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学习集体的智慧的习惯。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 (1)创和谐的氛围,小组展开尝试学习,发现问题; (2)抓重点的问题,小组展开讨论学习,解决问题; (3)运用集体的智慧,小组展开辩论学习,得出结论。
四、以生为本,为学生创设互动评价、交流分享的平台
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环节,坚持正确的评价价值取向,是关注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重要因素。课堂中,我们通过师生互动互评、生生互动互评,营造宽松和谐的对话氛围,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灵沟通,让学生在平等、开放、多元的评价交流平台中充分展现个性。现在,我校生本课堂教学中,学生挑战老师、评价教师、学生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已成为课堂主旋律。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尽情流露,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胆质疑,相互争论、批判、评价,相互激励、竞争,形成评价交流的互动平台,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起学生内在的潜能,对新知识有所感悟,寻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其中奥秘,总结出方法和规律。此外,教师相机行动,巧用激励性语言,给予学生鼓励、表扬,从正面引导学生公平、公正、有针对性地评价,让学生在自主评价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以生为本,为学生创设拓展延伸、体验创新的舞台在实验中,我们要坚信,只要我们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学生就会创新,就有创新,就敢创新。
(1)创设情景,给学生一个敢想敢创的空间。
篇9
一、探究生本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方法
我们深入课堂,研究梳理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问题一,教师考虑自己如何教的多,研究学生应该学什么,需要学什么,如何学的多。
问题二,教学面面俱到,预设的浅层次问题多,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少,不能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规律,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及习惯得不到培养。
问题三,忽视学生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学习需求、认知规律等学情方面的研究,致使教学目标不符合学生实际,对于教学活动学生兴趣低,学习收获少。
问题四,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泛泛的预习活动多,研究学生预习,有针对性的、精心设计的预习活动少,课内教学活动与预习紧密联系的更少。
问题五,教师教学走教案、关心自己预设的多,关注学情,积极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少。
问题六,单调枯燥、以教师为主而没有效益的教学活动多,丰富、有兴趣的、以学生为主的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教学活动少。当今课堂是以教师为本的课堂,这样的设计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存在,关注的是课本局部的资源,考虑的是教师如何好教,学生得不到发展。
二、寻找生本课堂教学实施中主要教学行为研究
将突出探索“以生为本”理念与课堂有效教学如何有机融合,把理念落实到课堂,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为了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行为达到有效,我们把教师课堂教学最常见的显性教学行为进行列举,并对每一个行为采取行动研究。
(一)充分深入“先学小研究”的设计是基础
设计先学小研究本着“生本教育”的教学原则,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就要求教师把第二天的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通过“先学小研究”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尝试性学习,从而让每个学生有准备地进入课堂,进行有思考的讨论,有效的交流。
1. 先学小研究的设计策略
(1)目标定位要准确。在布置小研究前,教师一定要花大量时间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地备好课,如果设计研究时脱离了目标定位的背景,课堂学生的交流就只停留在泛泛而谈的浅层次上,教师也就不能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提升。
(2)内容一定要适中,考虑学生才接触小研究,顾及不同水平学生的能力和家庭情况,同时有难度也要适中,要照顾全体,保证每个人都能发现一点,体味发现的快乐。
(3)小研究的素材要灵活。该活动要求我们灵活地选取教材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课后的习题提到预习阶段,充作课前小研究;根据文章的题材,推荐阅读书籍,补充阅读文章等。
学生在这样的小研究的引领下,自己阅读文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举例拓展,对知识的探究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2. 先学小研究的布置检查
(1)小研究的成果要尽量展示。布置完前置作业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在课堂上尽可能提供机会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展示作业成果,让他们的劳动有所做也有所用,学生完成小研究的兴致才能得以保持,学生才乐于去做,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自信心。
(2)小研究的质量要及时评价。对认真完成的小组或个人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好的做法予以肯定,并在班级内交流展示,让它起到示范作用。对不能认真完成的小组要耐心引导,积极扶持。安排前置作业完成得较好的同学帮扶这些同学,逐渐达到人人养成认真完成前置作业的习惯。
(3)小研究的结果要予以指导,在进行课堂交流之前,对学生的小研究结果作个检查,学生的小研究完成的结论还有待于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对于错误的知识点和自学答案,教师要给予订正,确保学生的交流有深度和实效。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抽查、小组长检查或小组交换检查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完成小研究的情况。学习交流后,教师给予评分并累计到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中。
(二)细致具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指导是关键
我认为,在小组合作的初级阶段,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学生今后已经养成了习惯,形成了能力,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因而,小组活动应该是教师指导参与下的活动,不然,学生根本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我经过亲自尝试,初步总结出教师在小组活动中要做的七件事情:1. 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任务和学习角色;2. 指导小组成员如何向同伴提问;3. 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发言;4. 指导小组成员如何辅导同伴;5. 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6. 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7. 指导学习小组怎样开展评价。
(三)多向互动的全班交流是提高理解文本的平台
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汇报交流,是生本课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果得到展示,学习收获得到验证,学习信心得到加强,学习兴趣更是得到了提高。只要我们根据学习需要营造不同层次、多种资源的“多向互动”课堂交流氛围,使小组汇报成为全班的学习经历,一定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交流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会产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的《观潮》时,有学生在读完课文后马上就不满意了,“课文里介绍的潮水类型就是一线潮”;而有的孩子经过上网查阅后,又有自己的见解:“潮的类型有交叉潮。一线潮还有回头潮,钱塘江大潮,白天有白天波澜壮阔的气势,晚上有晚上的诗情画意;看潮是一种乐趣,听潮是一种遐想。难怪有人说“钱塘郭里看潮人,直到白头看不足。”在生生互动中,我们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精彩的“思维碰撞”。
三、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反思行为的研究
我们研究范围限定在“有效课堂”行为,评价主要是关注课堂教学中“以生为本”的实现程度。如语文课的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有没有推进大阅读,数学课的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自己会不会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证明书本中的例子。小组交流中学生是否在轻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所有的学生是否都在参与、思考、分享、收获、创新……这不正是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吗?
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或教学模式,生本教育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一种尝试的可能性。就像过去的“情境教学”“读写结合”等很多教育实验一样,我们在今天的课堂上仍然能经常看到老师们在自如地运用它们,但并不排斥其他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学要不拘泥于生本教材,不必局限于生本的模式。这样,我们的课才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才是符合师生发展需求的,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篇10
高校本科毕业设计概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包括选题、开题报告、收集资料、构思论文提纲、撰写初稿、修改定稿、论文答辩等几个阶段。指导期间,导师和与学生要进行频繁的交流,按期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的基础性训练,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其学术研究的素养,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
毕业设计是毕业生在离校前对所学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各种综合能力培养的全面检验,对于弥补教学过程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培养创新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毕业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影响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2]。
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指导不到位
在毕业设计中,教师指导不到位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近年来高校的扩招致使“一带多”的现象,师生比例失调,难免顾此失彼。部分教师对学生降低要求,提供的题目太小,致使毕业设计工作量明显不足。也有个别教师精力投入不足,责任心不强 ,学生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2.题目设计不合理
一些教师的毕业设计题目陈旧,内容简单,技术含量不高,跟不上新科技应用的节拍;也有一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从热门领域中寻找设计题目,严重偏离了自己的专业和科研内容,使指导工作留于表面或导致文不对题的结果。
3.毕业设计指导过程把关不当
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不遵守作息时间,对未能按期完成设计任务的学生降低要求,从而使毕业设计达不到预期效果。毕业设计把关不严导致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不足, 因而对其缺乏足够的重视。
(二)学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消极等待,缺乏主动性
在实际毕业设计中,部分学生由于基础不扎实,遇到问题时束手无策,即便听了老师的辅导也不知从何下手,因此消极等待指导教师的帮助。部分指导教师过分具体指导,越俎代庖,把指路变为带路,学生从期待指导到依赖指导,从主动变被动,仅为解决问题而学习[3]。
2.过分依赖指导
有一部分同学依赖情结很严重,似乎没有教师的指导就无法开展设计。他们畏苦怕难,不愿动脑筋,不愿走弯路,怕自己的设想或方案被推倒重来。问题严重的学生发展到没有老师点头,就不敢往下做。
3.受就业、考研影响,精力投入不足
毕业设计期间请假面试是屡见不鲜的事,毕业设计时间受挤压冲击,无暇顾及毕业设计。
面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竞争压力,许多本科生已把考研看作二次择业,备考和复试大量占用了有效的设计时间,致使毕业设计质量得不到保证。
提高毕业设计的对策
(一) 针对教师的问题对策
1.倡导敬业精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要加强和提高专业指导教师的素质水平,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训和锻炼,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同时,指导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和相关技术,了解毕业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熟悉各种教育研究方法。
2.结合个人研究方向及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题目
作为指导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及其动态前沿,在设计题目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本科毕业生的题目,要确保毕业设计的可行性条件。
3.优化毕业设计指导方案
针对学生差异,分层实施个别化指导。对于自主性强的可以提前布置任务,对态度消极的,既要严格又要有耐心。尤其是在理解题目和大纲构思方面,一定要严格把关,否则,不是离题就是偏题。
(二) 针对学生的问题对策
1.积极引导,端正态度
要明确告知学生毕业设计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严肃提出毕业设计的要求,使其开始就有一个积极的态度。
2.因材选题,发挥特长
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选题,这样不但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还能有效提高毕业设计的积极主动性,因为动力源于兴趣。
3.以任务为驱动,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毕业设计中所用到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在前期课程中已学习和掌握,现在所需的是如何应用到毕业设计中解决实际问题,在应用中巩固和提高,在应用中升华和创新[4]。
4.加强人文关怀,增进情感交流
指导教师应耐心地从学习上多指导、多帮助、多辅导学生,更要从思想和心理上多关心 、多激励 、多尊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个性需求 ,调动主动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以关注人的发展与自我完善来彰显人文关怀。
结 语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临近毕业的最后一门必修课,是学生进入独立思考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因此重视和加强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5],更是对前期学习效果的一个实践检验,为了孩子,我们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参考文献:
[1]延安大学教务处.延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z].延安大学出版社,2010.
[2]段琼瑾,刘金香.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
[3]李同英.改革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7(3):82-85.
篇11
梧州学院地处广西梧州,于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广西大学梧州分校的基础上建立,是一所新建的地方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院的法律系同年成立并于9月开始招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该系发展迅速,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但同时在教育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还有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梧州学院法学本科教育的现状在众多的新建地方院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以梧州学院为例来分析,希望能探寻新建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方式方法。
一、教育目标应合理定位
法学教育的目标是整个法学教育发展的核心,是法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前提。法学教育目标能否准确定位,将直接影响到新建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就业,是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
关于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性质定位,有多种不同的观点,主要包括精英教育说、通识教育说、职业教育说等等。这些不同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因为国家和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从而导致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多元的。各级各类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传统的法律专业院校以及实力强大的综合性大学应将教学目标定位为研究型人才、精英人才的培养。新建地方高校的法学院系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不能简单照搬政法院校和重点大学法学院系的现成方案,而应该充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考虑院校自身的各种主客观条件(学生状况、师资力量、本校的其他学科资源等等),将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基础型、复合型和应用型法律人才,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性会址落户广西首府南宁,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对法律服务人才需求量递增的同时,也对其综合素质要求提高。作为服务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人才,需要符合以下基本条件:既要熟知国内的法律法规,又要熟练掌握东盟一国甚至多国的法律知识;既要有良好的沟通、谈判能力,又要有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还应熟练掌握一门甚至多门东盟国家的官方语言。梧州学院法管系可以利用本校与东盟国家相关高校联合办学的条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开设国内法律基础课程的同时也开设东盟法律课程、东盟国家语言课程。在实践中探索法律人才培养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发挥与东盟国家相毗邻的地区优势,突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法学专业办学特色,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层应用型法律人才。
二、课程设置应该科学与合理
法学学科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次序的设置应具有较高的综合性与较强的科学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从而实现新建地方院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课程内容的设置
教育部规定了16门法学核心课程作为法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但并不是法学教学课程的全部,新建地方院校的法学专业还可以结合本校优势、人才培养定位及培养特色来设置其他的课程。
首先,强调的是16门法学核心课程的设置,这是开办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的最低要求。这些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能使学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及了解国家的几大部门法,同时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法律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
其次,新建地方院校的法学教育目标是要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因此应该注意开设实践性、技术性强的法律运用课程,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与法学理论的应用能力,如法律文书写作、律师诉讼技巧、庭审艺术学、公司企业法律实务、非讼处理、谈判技巧、公共关系学等课程。
再次,课程内容的教学应当适当的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结合。当前,在我国要从事法律职业工作,必须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在法学毕业生就业率低下的大背景下,新建地方院校的法学专业想要谋求发展,就必须积极探索一些与司法考试良性对接的方式方法,尽其所能帮助学生通过司法考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在司法考试中占有较大分值的科目,适当增加授课课时,加强对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对于第四卷所考核的主观题部分,采用案例题、材料分析题进行针对性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文书撰写能力。
最后,新建地方院校的法学专业应根据地方特色,开设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特色选修课。这样,能使学生掌握与地方经济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为以后服务于地方奠定坚实的法学基础。
(二)课程次序的设置
课程次序的设置应注重课程体系的循序性,即按照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等循序渐进的方式。
具体而言,第一学年的课程全部设置为公共必修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如法制史、法理学、宪法学等等。第二、三学年开设法学专业方向课及选修课,并按照先实体后程序、先国内后国际、先综合后具体、先主干后支脉的原则,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对法学学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有助于学生法学理念的形成和法律思维的培养。第四学年则主要开设培养职业技能的课程和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特色选修课,以培养学生法学理论的运用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满足地方特色经济的法律服务需求。
梧州学院法律系的课程设置,原来存在着较多的不合理与不科学的地方。如盲目的照搬其他学校的教学计划,开设了一些在实践中用得很少的部门法课程选修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都达不到预期目标。另外,也出现有将实体法置于程序法之后,将国内法置于国际法之后等等课程次序安排混乱的问题。近年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经验的总结和对教训的吸取,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逐渐科学合理。笔者建议多开设一些能形成的专业特色的课程,以及利用学院与越南、泰国等多个国家进行合作办学的条件,开设越南语、泰国语、东盟国家法律制度等选修课程。三、引入互动教学模式,确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互动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以老师如何教为关注重点,是一种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互动教学模式,则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堂上,由学生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然后再通过归纳和总结找出较好的方案,使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并使学生本人的经验得到肯定和充实。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
本文导航 1、首页2、理论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方法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法学理论知识教学不能忽视,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更好的在实践中进行运用。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仅局限于课本,也不仅局限于课堂的45分钟,教师可以推荐、引导学生阅读法学经典名着,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和自主分析。实践教学方法
由于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法学教育必须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诊所式教学、模拟法庭等。
第一,进行案例教学时,应注意案例的典型性、时效性,由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去发现和理解案例中的法律观点和法律规范。
第二,设立模拟法庭等教学场所,进行案件审理的模拟训练。模拟法庭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学生通过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原告、被告等各种诉讼角色,可以模拟参与诉讼活动的整个过程,增强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庭辩论能力。
第三、引入诊所式教学方法。诊所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办理案件的过程中,接触司法机关和当事人,体会和掌握办案的具体操作步骤。在法律适用的真实环境中进行技能学习,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需要相关的配套设施,如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模拟法庭的场景布置、组建相关实验室等等,这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新建地方院校要实现法学教育的目标,提高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要把好教师引进关
首先,引进教师的数量要适中。要开设教育部规定的16门核心课程及一些选修课程,一般来说需要20名左右的专业教师,以一名教师担任一至两门课的教学任务为宜。其次,提高引进教师的质量。一方面,要引进具有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的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提高法学教师的学历学位结构,尽量避免近亲繁殖现象。另一方面,学历学位不应成为师资选择的唯一标准,要更多引进理论和实践水平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甚至要敢于引进法律实务娴熟而理论功底不很突出的人才,如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可以允许兼职形式。
(二)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在职教师应注意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展法学知识的视野,了解最新前沿理论和立法趋势,学习最先进的教学方法。例如到着名高校攻读更高层次的学历学位或者是一段时间的进修、访学或者是参加各种相关的学术研讨会、教学研讨会等等。
篇12
为了推动新升本科师范院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及新升本科师范院校学生信息素质的提升,笔者于2010年09月—12月对河南省范围内6所新升本科师范院校学生的信息素质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力求在把握信息素质现状的基础上,探寻新升本科师范院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河南省范围内6所新升本科师范院校的学生,每所学校参与调查学生人数为100人。本调查为无记名调查问卷,调查方式采取了“一对一的调查方法”的模式,问卷发放对象为来图书馆借阅和学习的学生,包括文科412人,理科151人。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63份,其中有效问卷563份。回收率93.83% ,有效率93.83%。本人认为本次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1)信息意识方面
① 对“信息素质”的概念模糊
调查中素质教育论文,在回答“你了解信息素质的概念吗”这一问题时,563份问卷中,有140人选择了“是”;423人选择了“否”。说明新升本科师范院校有3/4的在校学生对“信息素质”的概念模糊。 (详见表1)。
表1 关于信息素质概念了解情况的调查
情况
人次
占被调查人数比例
是
140
25%
篇13
0 引言
长期以来,地理学已逐步从人们认识周围世界的有力工具发展成为改造世界的科学,它已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为一系列勘测、设计和规划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以解决重大的国民经济问题。①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教育部先后于1998年和2012年对地理科学专业进行了调整,在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地理学下属学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被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这一专业的拆分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学科的要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地理学。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地理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经典地理学思维和素质的培养。
1 地学思维
传统地理学提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和类比方法等,是地理学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科学方法。②现代以来,地理学有了更强的整体性观念,更多地从地域系统的整体出发,注意从理论假设出发进行演绎,使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能够相互补充、辩证统一,并积极引进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逐步形成了一种复杂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③
从具体研究方法来讲,现代地理学综合研究的两大方法为区域法和因素法,④即以区域为基础的综合研究和以要素基础的集成研究。但无论是区域法还是因素法,都要借助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和辩证思维,以探究地理综合性问题的求解途径,这类研究方法和地学思维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现状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是理学地理科学大类下面的二级学科,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依托于地理学、城市规划和管理科学,侧重于应用领域,着重培养我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规划与管理的专业性人才。⑤城市规划一般依托建筑学平台建设,侧重于技术领域,重视物质规划和形态设计,如建筑设计、住区规划与设计、旧城改造、城市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市政工程规划等,其毕业生大多就业于大城市的设计院、政府部门、城市建设咨询和研究机构。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立的目的是希望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和管理之中,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之需且具有资源、环境与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从专业设置学科背景看,全国大部分高校资环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前身)是在地理学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南京大学黄贤金⑥等人于2011年对98所开设有该专业的高校开展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98所高校中67所是以地理学为学科背景,占68%;11所高校以地质学为科学背景,占11%;以农学和测量学为学科背景的各为4所,分别占5%;其他以建筑、环境、林学、经济学等为学科背景的高校11所,共占11%。然而,在一些开设该专业的普通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专业重复建设、盲目扩大规模、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学科定位不明确、⑦⑧尤其是轻视对学生地学思维的训练,过分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培养目标向建筑类倾斜,无法凸显地学特点、展示专业特色,导致学生就业方向不明确、就业情况不乐观。
3 培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地学思维的重要性
3.1 有助于学生理解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科背景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跟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也最具活力,该专业面向全球性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等,综合性与应用性都很强。⑨学生只有具备了全局与系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类比方法等地学思维方式,才能有效地理解并接受相关理论,对于学习中遇到的关于区域、空间、尺度的概念有具体认知和理解,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才能得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2 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在生态环境问题凸显的背景下,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这也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有全局与系统、分析与综合等地学思维方式,而学生仅通过城乡规划的理论、技术、方法的课程的学习是无法得到有效训练的,因此,需要重视地理学经典的理论教育。
3.3 有助于学生完成个人职业规划和目标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