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教师一职称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成熟是个体生命发展的质量标准。成熟者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精神力量,与环境建立和谐关系的人。成熟是一个过程,一个阶段。任何一种成熟,都孕育着一种新的起步。成熟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又是一个人自强不息的过程。
教师的职业成熟度是指教师在职业认识、情感和个性品质等方面所达到的对教师工作的适应程度。教师的职业成熟过程是从进入教师职业准备时开始的,以后不断发展完善,教师职业成熟度越高,其教育工作质量也就越高。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其实质就是促进教师职业成熟过程。
二、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标准
教师职业成熟度的衡量标准的总的原则是既考虑到作为成熟者的普遍特征,又考虑到职业特点。由于社会和个人的价值观的不同,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也不同。因此,衡量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标准也有较大差异。下面就共性的东西讨论一下。
1.职业理想与责任感。成人的成长与发展,主要在职业实践中进行的。那么对于他所从事工作的态度即职业理想与责任感,就成为衡量其职业成熟度的首要标准。由于教师职业的神圣与伟大,教师必须具有献身教育事业的理想,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样教师才能把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倾注于培养人的目标上,这就是成熟度高的表现。
2.职业能力。教师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工作,这就要求除了具有一般能力外,还要具有一种综合的特殊能力。主要表现为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信息组织与转换能力,信息传递能力,管理组织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这些职业能力的提高是教师职业成熟度的表现。
3.成就感。教师的成就感是指工作所追求的结果获得成功并带给他本人需要满足时的内心感受。任何人都有成就需要,而且成就需要有高低之分。职业成熟度高的教师,不断提高职业修养,树立积极的长远目标,当这些目标通过努力实现后,他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因此,成熟度高的人,往往成就感也高。
4.独立性与自主性。独立性与自主性不仅标志一个人已经挣脱了对他人的依赖,走上了通过自强不息的奋斗,实现人生目标的道路,而且是成熟的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成熟的教师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自主精神,能够独立地和主动地开展多项复杂工作,能够变通地处理事情。
5.意志力。人生际遇坎坷、遭逢风浪,是常有的事。一个成熟的教师,不仅在顺境时,对生活充满热情,而且在逆境时,对人生也不丧失希望。坚强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产生形成的。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周期长,见效慢,影响因素复杂,而这些也是对教师意志力的考验。克服困难越多越大,意志就越坚强,表明其成熟度越高。
6.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人最基本的成熟标准。适应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教师职业虽然相对稳定,但教育内部的变化还是很多的。教师的适应能力,首先表现为遇到困难与挫折的耐受力及对其的调节力。其次表现为正视现实的不可改变性和自己本身不可改变的弱点,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重新获得对生活、工作及未来的控制。因此,成熟的教师应该把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
7.自我意识与自我发展系统。成熟的教师应该具有清晰的自我意识和独特的自我发展系统。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及自我调控。清晰准确认识自我是成熟的第一步,也是个体顺利发展的基础。成熟的教师对工作和生活的自我具有反思能力,同时具有接受自我的能力以及具有运筹、调控自我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思想发展的动力系统。如果说认识自我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的话,那么发展自我则是人类本能的需求。教师的自我发展系统既能体现职业特色,又能表现个人才能、智慧的发挥。成熟的教师有一种不断进取、接受挑战的精神,不断寻找机遇,寻求“高峰体验”,善于寻求催化自我成功的刺激物,善于变化行为方式,使工作和生活丰富多彩。
三、教师职业成熟度的促进
1.教师积极性的激励。教师职业成熟度是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形成和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积极性是人的活动的一种动力状态。它表现为内部心理活动(认识的、情感的、意志的和个性的)和外部活动(行动的)的发生及其努力程度。积极性具有主动性、自觉性、目的性及能动性。积极性不会自动产生,它要有内部需要、外部诱因以及由需要转化行动的动机。所谓“激励”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发挥人的内在潜力,使人们工作行为向着所期望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激励教师积极性途径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三类,一是借助目标的吸引去激发工作动机,如目标激励法;二是靠奖励的吸引与惩罚的压力去激发工作动机,如强化激励法;三是通过改变主体态度来激发工作动机,比如感情激励法与参与激励法。
2.教师职业培训。从某个角度说,社会的人的成熟过程,实际上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教师的社会化主要在学校中实现,教师的成熟度也在学校情境中体现。因此,教师的职业培训就会成为促进教师职业成熟的一种方法。虽然许多教师在进入职业之前曾受到专业训练,但是工作以后,特别工作多年以后,进行职业培训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教师职业培训可以丰富或更新专业知识。其次,可以利用培训时间,反思自己工作历程,提高对职业工作的认识,这也间接为教师成熟提供一个时机。总之,人生就是无止境地完善学习的过程。教师职业培训的形式是多方面的。例如,职前培养,在职业培训(分为脱产进修和在职学习)、自学及学校有计划地对个体教师的帮助。
3.加强教学、科研活动。教学与科研活动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一条主要途径。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能帮助教师掌握所教学科的教材和教学方法,总结和学习先进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师实际工作能力。同时经常搞科研活动,可以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形成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局面。所以,学校领导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
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一般方法有教材教法研究,举办教育教学专题讲座,总结交流先进教育教学经验,教学改革实验,科研调查与实验,科研论文的写作与学术交流等。
4.完善教师职业的管理措施。教师的职业成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措施,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师职业成熟度。
篇2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传统的文化形态在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手工技艺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活态性和传承性,面临着市场萎缩、传承人数锐减的艰难处境。与此同时,受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等因素影响,技工学校逐年萎缩,招生越来越难,入学门槛不断放低,培养质量愈显不足,办学特色难以凸显,就业选择单一化,就业稳定性较差,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和工作的热情。本文结合以上二者面临的困境和需求上的互惠关系,在如何发挥技工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面进行探究。
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技工课堂的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受地区经济形势影响,企业产品供大于求,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失去就业机会。人才输出的削弱必然导致技工学校师生教、学热情不足,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形成输出人才无法满足用工需求的恶性循环。传统工匠型职业(工种)岗位吸引力不足、职业幸福度不高、社会认同较低的特点,已经成为技工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阻碍,为了缓解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不能只依靠政府扶持,而应适时更新就业理念,广泛拓展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技工课堂,是传统技艺得到传承、发展的所需,以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做的是自给自足的事业,是“自我艺术家”,只有把这项技艺发展成产业,才能让更多的人共享、品味这些艺术,才能反哺艺人,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工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企联盟的优势,把民间绝技绝活引入课堂,再将技艺输送到企业为地方特色产业服务。对于未形成规模但又具有发展潜力的手工技艺,也可通过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技工课堂,是激发学习内动力,让学校教育充满活力的需要。当今社会很多人从事的职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职业,工作的意义更多的是物质上的需要,理想的缺失带来更多求职的唯利性与学习的盲目性,导致学校教育缺少活力,难以维系创新的土壤和激情。民间绝技引进课堂,则为古板的学校教育带来新的生命力。将其引入课堂,既为工业化、机械化的技工课堂增添了丰富而欢乐的文化气息,也更突显了以兴趣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经过3~5年的熏陶与雕琢,学生获得的将不仅仅是一门手艺、一份工作,而是传统技艺独特魅力带来的一种心灵的愉悦。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变“我应该”为“我需要”、“我喜欢”,理想的课堂,不应是装满知识,而是启迪智慧。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技工课堂,是实现技工教育促进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针对技工教育招生难、生源质量不高的现状,就必须紧密结合当前就业发展现状,不断增强技工教育的吸引力,拓宽就业选择,鼓励和指导学生发现、创造新的就业领域。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非主流的民间技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更容易凸显地方特色,在科技化、机械化占主导地位的就业领域里另辟蹊径。
二、如何发挥技工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作用
1.以人为本,师徒双向选择
与传统学校教育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文化的传承,更注重人的主观意愿,即传承是建立在师傅愿收徒、学生想拜师的基础上的。当前技工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够明确,部分学生是因为考不上高中,在家长要求下报考技工学校,对学技术没有兴趣,学习效果很难保证。如果学校面向社会广招学子进行民间传统技艺的教育,在接受一定时期的培养后,难免有学生丧失热情失去学习的动力,难以保证传承文化的品质。无约束、无原则的传承也会导致传统秘方的泄密、复制而失去这种文化原有的味道。因而学校开办民间技艺课程必须保证受教育者有足够的学习热情,通过对经典技艺成果的宣传从而吸引受教育者,保证人才的纯度。
2.求真求实,科学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
(1)确定这种技艺是否适合学校教育。有些文化遗产可以成为教育的一部分,助推教育和文化双赢,有些则注定成为被严格保护的“集体记忆”乃至“文化奢侈品”。珠算作为老祖宗传下来的一种技艺,曾经是很多国营商店会计和出纳员用来记账和算账的工具,但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珠算最终变成一代人的一种文化记忆,将这种文化引入课堂,从实用性角度看,并无太大意义。而同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漆器、雕刻、风筝、烹饪技术领域的绝技绝活,除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具有实用性外,还可发展成地方产业推动经济发展,从内容和形式上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2)确定这种技艺是否与技工教育的培养目标相适应。技工学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促进就业为最终目的,这就要求选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目要具有良好的文化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易于就业或创业,选取技艺操作性强、行业领域内确属绝技绝活的科目进行教学。技工学校最终要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应始终把技能培养放在首位,使文化为技能服务,技能为就业服务。
(3)积极开发本地资源,凸显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点,每一种手工技艺都是在一定的地域内产生的,与环境息息相关。该地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和生活水平,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习俗等都从各个方面决定了其特点和传承。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今在各自的区域内已经发展成产业且具有一定规模,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技工学校可结合实际对现有的已成规模的或有发展潜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项目进行资源整合,让民间技艺为特色办学服务,文化传承与品牌建校双赢。
3.保“秘”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留原汁原味
传统手工技艺表面上传承的是秘方,实则传递的是文化。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进行技艺传承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文化的保护,不能因为提高技艺而失掉了文化。许多民间技艺、秘方秘诀传承至今,经过多次复制、简化,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形态。技工学校要创建平台使这些珍贵技艺得以传承,也要发挥对这些文化的保护作用,使这些技艺在传承的过程中,不失掉最初的本味。
4.工学结合,民间工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与传统技工教学注重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理念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注重工艺,需要不断地积累更多的经验,因而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践。技工学校可以发挥校企联盟的优势,工学结合或以工代学,使学生更快更直接地掌握手工技艺技能,适应生产环境,为未来就业、创业铺平道路;使学生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独特魅力与劳动报酬带来的双重成就感与幸福感;一定程度上消化学艺过程中制作的成品、半成品,减少材料的浪费。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024-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水师范学院中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批准号:TSA1139)、“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课程发展研究”(批准号:TSY201220)、甘肃高校科研项目“文化传承视角下民族地区英语课程构建研究”(批准号:2013A-103)、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与策略研究”(批准号:GS[2013]GHBZ090)的阶段性成果。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全球多元一体化、各国民族教育转型期我国开设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它的开设,意味着我国民族团结教育走过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活动”阶段,迈向多元文化教育的制度化阶段,面向全国中小学单独开设,旨在培育全体未来民族人清晰的、积极的、反思性的文化身份认同,使其成为合格的民族人,乃至世界人。诚如有论者所言,“如果在中小学时期就开设一些民族文化课程,将在根本上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是实现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根本途径。”但实施之初,作为一门负载着新时期民族教育新朝向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须当充溢怎样的课程意蕴,才能应对时代对民族教育的新诉求呢?因此,从学理层面厘清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所应具有的课程意蕴,包括其目标、性质、理念、价值取向等,对课程理论的进一步提升及其有效的常态化实施很有必要。
一、人、知识、社会兼顾之课程目标
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各种文明与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面对这种时代趋势,我国民族教育理念亦做出改变予以应对,即由“传统的多元一体教育”向新形势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转型,已成为全球多元一体教育之不可缺少的部分。为适应这一教育思潮,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开设作为新时期我国民族教育政策调整来满足全球化对各国民族事业发展的时代诉求,其目标指向三方面:
1.以全体公民为教育对象。新形势下,全球多元化强有力的无形之手触及到民族个体、群体的心理深层,尤其是文化身份的认同问题。公民的文化身份认同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前提,需要全体公民来完成,因此,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应明确指向全体公民。欲让一个国家的公民具备反思性的文化身份认同而成为未来合格的民族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实施教育的主要载体,从其设计的理论基础到有效实施等方面都需要侧重于公民教育,培养其多元文化意识、提升其作为未来公民能够“承担一种理性的参与意识”。
2.满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社会的需求。任何个体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作为民族教育的载体,其价值终归要实现于拥有56个民族的大环境。而此环境是由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不同领域按照特定的运行规律及运作方式而成的综合体,民族团结教育便通过其文化功能(即传递、保存、更新各民族长期积淀下来的观念、信仰、价值、思维方式等民族文化)、经济功能(培养多民族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形成适应当下经济生活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及政治功能(通过促进民族国家的政治社会化、有效传播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中的政治文化、促进民族国家整个社会的政治整合来实现民族团结的目的)等,以达成促进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国家凝聚的目标。
3.传承全体公民所需的技术知识和道德实践知识。前者对应的是工具性行为,决定着特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后者应对交往行为,规范人们的社会行动,调整人们的交往关系。由“活动”走向“课程”,其具有课程的一般特征,即传承相关的知识。因此,负载着民族团结、国家凝聚使命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须得传承两类知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社会运作的基本知识体系,即体现在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子系统运行的相关知识;规约着各民族行为主体的道德责任和行为规范正确性的相关知识,即公民的道德实践知识,包括各民族交往合理性的依据、解决社会冲突的法律和道德机制等,以及各民族及世界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三个目标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论及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质,其与个人发展、知识传承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息息相关,这是新时期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时代意蕴。
二、国家意志、地方需求兼具之课程性质
以个人发展、知识传承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性质如何呢?本文从三级课程管理的角度来解释体现“国家意旨”、“地方需求”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所包含的课程意蕴。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的课程管理为典型的中央集权体制——全国范围内的课程清一色为国家课程。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意识到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的不利,逐步赋予地方和学校以适当的课程自主权。21世纪初,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提出了“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其中,“国家课程”是由国家主管的,体现了国家意志、为培养全体公民而设的课程;而“地方课程”的本质特征则在于:体现本地的教育发展水平,结合本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现状,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服务于地方的发展并促进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课程管理策略。
然而,根据以上论述并不能予这门新型的课程以边缘清晰的定位。依据《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这一规定,尝试用“国家地方化课程”一词予以阐释,该课程的特点是:在坚持国家课程基本精神的前提下,遵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民族教育的课程政策,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需要并结合本地区民族构成的特点及条件,将国家层面规划和预设的面向全国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进行改编、调适,这一特点体现了新时期我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新意蕴。
三、多向度关怀之课程理念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作为现阶段我国民族教育课程的核心,是新时期多元文化教育新理念在操作层面的主要载体,其目标及性质凸显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所蕴含的多向度关怀之课程理念。
1.注重学生作为“全人”的发展。一来,民族团结教育要关注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全面发展。新时期的民族团结教育以培养全体民族人为着眼点,克服以往民族教育类课程中主要针对少数民族教育的不足,在体现主体民族价值观的同时亦凸显其他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使各民族学生对自己在多民族大家庭中的定位有了更客观、公正的认识,从而更有利于形成反思性的文化身份认同感。再者,它亦体现了各民族青少年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理念。作为置身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社会中的未来民族人,其发展、成长等社会化的过程必定是在各民族成员、社会、自然的交融中行进的,他们在成长中需要逐步具备容忍、尊重、合作以及自我批判和反省等公民素养,在学习技术知识和道德实践知识、民族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和谐与共,从而实现作为“整体的人”之发展。
2.关注全体、注重差异。新时期的民族教育,绝非仅是少数民族的教育,作为其载体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现了国家意志,因为民族团结事业关乎国家的未来走向,亦涉及每个民族人未来的命运,所以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利及义务参与其中,来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以确保其安定、团结。然而,又因我国地域不均衡、民族差异,也要遵守“统一要求与体现各民族和地区的特点相结合”的“地方化”原则。具体而言,课程实施需遵从国家统一要求,亦要考虑各民族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地方化”特色的改编与调适,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个体差异。
3.凸显交往理性。在多元一体文化社会里,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质是各民族成员通过平等的对话,是对属人领域那些与个体或群体所属文化相异的社会价值规范、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观点与看法进行沟通与交流,进而达到包容、接纳、理解、内化,并基于此来建构、重塑自己的民族观,且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社会行为准则,作为在自己所属文化——内群体文化以及他文化——外群体文化中行为的参照系与标尺。它的形成需经反复、理性的漫长过程,而非一朝一夕所能为。所以,要达到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就须以学生置身其中的生活环境为基础,因“群际之间事实性知识的交流与互动,很有助于加强各民族的团结”。
4.搭建各民族学生平等对话的公共平台。只有各民族成员频繁流动,并通过彼此之间相互沟通、了解,相互促进,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建立一种共荣共生的机制,才能达成真正的团结。新时期负载这一使命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所能发挥的功能,应该是为各民族学生能够平等对话搭建一个公共平台。在此平台上,各民族学生都以平等的方式感知、交流彼此所需的技术知识、道德实践知识以及各民族文化知识,并以理性、包容的姿态审视各民族之间的现实差异,在对各民族的历史、现实及未来的反思中,渐次形成积极的、反思性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感。
四、多维融合之价值取向
课程价值取向,是一门课程意蕴的核心之所在,关乎特定时期教育理想实现的方向。而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新时期我国民族教育的风向标。一般来说,课程价值承接于价值的本质属性,价值的实质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主体与客体并存。课程价值主体包括学生、教师、社会,其需要是课程价值存在的客观基础,而其客体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追寻课程发展的轨迹,主要存在三种形式:学科本位、社会本位、个人本位,而且不同时代的课程价值客体随着主体需要的变化而变化。在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课程价值主体趋向多元,课程价值取向亦提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其在多维度上趋于融合。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以国家地方化的性质出现,正是对当下课程价值取向多维度融合的回应,是“社会”、“学科”、“个人”三者的融合,满足了新时期多民族国家课程价值主体多元化的需求,使社会、个人、知识在和谐状态中互为存在,从而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的个人发展、民族团结、国家凝聚的课程愿景。
综上可知,新时期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所体现的新教育理念,是新时期民族教育的时代诉求,亦是新形势下我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之意蕴。因此,从学理层面予以分析,有利于民族团结教育真正从单个的、随意的“活动”走向有结构的、系统的“课程”,亦利于其常态化实施。惟其如此,我国民族教育才能应对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教育的时代诉求。
参考文献:
[1]邵晓霞,傅敏.论文化身份认同类型学理论及其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11(1):130-135.
[2]严梦春.全球化背景下同样需要民族内部的文化认同[N].中国民族报,2006-12-29.
[3]邵晓霞.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看我国多元文化教育[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4):19-24.
[4]杨少琳.美国公民服务课程在我国推行的价值基础及现实困境[J].社会科学家,2010(9):56-59.
[5](美)詹姆斯·班克斯.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M].荀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34-138.
[6]李广,马云鹏.课程价值取向:含义、特征及其文化解析[J].东北师大学报, 2010(5):167-171.
篇4
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累积下来的,充分体现了我国陕北民族共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
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体现,体育活动体现在各方面。历史悠久的体育文化更是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蕴含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识和精神价值。陕北的体育文化有着长远悠久的历史,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如何保护、传承、发展陕北体育文化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是时代的结晶,充分代表了当地民族的生活状态。但是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现代娱乐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陕北传统体育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根据数据显示,有些非物质文化显然已经消亡或者正在从现代人的生活中消失。因此,我国党和政府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我国政府经讨论决定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日,各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但是,如何切实有效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保护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亟待探讨。
(一)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
我国党和政府应该出台相应保护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政策,加强对传统体育的重视,清晰认识到传统体育的重要性,并且对破坏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群众给予一定的处罚并进行深刻的教育。政府应该从多个角度去保护陕北体育文化,除了出台相关的政策之外,更应注重的是思想教育和引导,带领陕北当地群众如何更好地保护传统体育文化。毋庸置疑,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和传统体育的知识问答会是保护陕北体育的最好方法之一。这样既可以让当代青年深刻地认识到当地的体育文化,也可以起到保护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作用。
(二)树立正确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观念
陕北民族个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观念,形成“从我做起,从陕北民族做起”的风气,让体育非物质文化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来看,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陕北地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多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衰落与周边的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人都推崇现代全球化发展的新兴事物,如网络游戏、奥运比赛等项目。陕北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已逐渐被忽略甚至被遗忘,所以,保护陕北传统体育文化,人民群众占据主体作用。特别是年轻一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数年轻人的认识和心理倾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发生根本的转变。现在的青年人几乎已经脱离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学习与认识,作为老一辈的陕北人,也应当传授传统体育文化知识给后代,教育后代。
党、国家、人民群众不仅要保护好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更要做好传承和发展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工作。
二、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一)深入群众,广泛宣传
陕北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漫长的文化历史,显现了陕北民族体育文化艺术资源丰富。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由此观之,深入群众广泛宣传,加强公众的整体保护和认识能力是必须的。现阶段,还应该广泛宣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相关法律,促进陕北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弘扬。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积极支持并组织新闻媒体开展专题采访、报道;积极发动多项体育文化研究、表演;举办体育活动展演、论坛、讲座等活动,促进陕北体育文化的传播,增强陕北地区人民甚至全社会保护和传承陕北体育文化的意识。
(二)加强对陕北体育文化传承的引导和指导性培训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无非就是年轻一代,开展体育文化遗产保护、鼓励和支持陕北体育文化传承的活动是一项重要措施。党和国家要增强体育文化传承工作,能够使年轻一代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保护和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义务;同时,应当赋予年轻一代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重任和发展传统体育文化的责任。作为陕北民族人民,应自觉将自身所掌握的体育文化传承下去,做到后继有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进一步推进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弘扬和推动陕北地区体育文化的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以及推由缁峋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年轻一代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明确的目标方向,或是有的人追求片面性的东西和利益,导致不能正确传承发展。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陕北地区民族甚至全国人民进行引导、指导性培训,给他们明确党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条例规章等,正确引导他们向正规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对体育文化传承人的教育培训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应该有效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如陕北地区的陕北秧歌、安塞腰鼓、靖边跑驴、边鼓等,广泛宣传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性。事实上有很多人认为,传统体育文化的意义不大,或者他们会带着一种疑问,时代是进步的,没有必要去传承古老的传统体育文化,也认为不能体现陕北民族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他们有着先入为主的思想,认为当代的体育活动才是最有意义的活动,才是最能体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一种时尚方式。无可厚非,这是一种不积极又不具时代性的想法。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是时展的结晶,能体现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
三、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一)陕北地区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文化生活融合速度也不断在加快,其深度也在增加。另外一个外力因素就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带来极大挑战和冲击。而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限制,陕北传统体育文化大多数都是通过言传来继承和发展,存在“交流面”狭窄等问题。加上作为青少年传承的这一代,“崇洋”更加使陕北传统体育文化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除此之外,个别陕北地区人们还坚持着“原封不动”的思想观念,保守观念根深蒂固。认为“传统”就是一成不变,就是要原封不动地去传承,而年轻一代的思维恰恰相反。所以造成意见的不统一,逐渐中断了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再者,传统体育活动一般都是群众自发性的,缺乏有效传承和活动组织。可以说,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发展的困境,随着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水平的提升、艺术品位、表现形式等多种因素对陕北体育文化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陕北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建议
第一,将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相融合,更好地传承下去。我们重视传统体育发展,就要将传统体育继承和创新发展引入规范化、轨道化发展体系。除此之外,传统体育处于困境之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少传统体育文化人才,以及多数年轻一代对其缺乏认知和认同。只有适当地将传统体育文化列入到学校课程中,才能最有效、最直接地解决该问题。
第二,党和政府应该要起到主导作用,带领陕北地区人民群众努力开展各项传统体育活动,如陕北秧歌、安塞腰鼓等富有代表性的活动,这些体育活动是陕北地区民族经过长期劳动生产和社会实践形成的。因此,党和政府应该要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指导,确保传统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
第三,构建多种平台,营造传统体育继承发展氛围,甚至带动全国人民发展陕北体育活动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否认,要想做好发展陕北体育文化这项工作,就必须要借助多重平台。无论是在陕北地区的传统节日,还是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应处处以“发展”的观念去看待传统体育文化。
第四,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本身也应该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市场和传统体育发展相结合,实现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想要壮大兴起陕北传统体育,就必须要重视传统体育的市场化,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政府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将传统体育文化引入到市场之中,通过陕北传统体育的市场化,为传统体育经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通过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我们深刻地意识到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是经过漫长的时间而产生的一种非物质文化。体现出了当时陕北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娱乐方式,是陕北地区的文化结晶,更是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陕北传统体育文化也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我们不但要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要赋予体育文化生命力。政府要制定相关机制进行调控,鼓励以文化艺术节的形式大力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活动。
另外,把陕北传统体育置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中,就必须要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规律对其展开探讨。保护和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过于保护,可能会造成传统体育文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保护和发展”应该是同时进行的,并不是“原汁原味”地保护,陕北传统体育文化也要发展,可以适当添加现代化元素,但又不失传统体育文化的味道。
四、结语
陕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申请非物质文化z产,可以从文化、民族和体育发展的整体中研究与保护,这不仅对国家和民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传统精神和传统文化,增强我国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陕北地区民族地区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既要受到保护,又要发展,这永远值得我们去探讨。
参考文献:
篇5
1、建立各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满足多层次的社会需求不同的社会人群对学前教育有不同的需求差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是要纠正这种差异,而是形成一个满足不同层次幼儿教育需求的服务供给体系,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差异,以不同的方式提供不同的服务:既有公办示范园,又有优质民办园;既有乡镇中心园,又有农村的学前班。它们在幼儿教育服务供给体系中处于不同位置,遵循的规则和发展思路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不同的幼儿园有不同的服务定位、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多元化是今后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2.加强管理,提高各层次幼儿园的服务质量
为了满足社会各层次对幼儿园的要求,首先要调整好市场的运行轨迹,对不同层次的幼儿园采用不同的制度加以约束。其次,对低水平的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应承认它能满足一部分家庭需要的事实,同时应加强对其的管理,支持与规范并重。最后,从发展的眼光出发,从延伸公办幼儿园教育体系出发,使各层次幼儿园共同享受大园的教育资源,提高服务标准,加强行业自律。
二、强化示范园作用。扩展幼儿园社会功能
幼儿园除进行正常的学前教育之外,应以社区为单位,毕业论文建立幼儿教育资源中心,拓展其服务形式,更广泛的发挥幼儿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1.树立正确的设立幼儿教育资源中心的思想
幼儿教育资源中心的设立并不是与幼儿园搅在一起,破坏幼儿园的正常秩序,而是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教研人员、管理基础、物质资源等拓展其服务范围、功能。例如:开放日、家长咨询日等就是幼儿园社会功能的一种体现,尽管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却是今后的重要发展趋势。
2.逐渐提升幼儿教育资源中心的社会服务水平
在学前教育阶段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幼儿来说影响很大。建立了中心,就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与家长沟通的活动。如:开办家长学校,让社区内的家长听讲座,对其宣传学前教育的目标、讲解课程设计的意义,使其走出误区,正确认识社会上的各种特色班。这样既利于幼儿园的市场竞争,又促进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减少矛盾。又如:开辟家长论坛,有针对性的解决社区内一些幼儿园出现的问题,调动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使家长理解幼儿教师工作的艰辛。
3.发挥幼儿教育资源中心的横向联系
幼儿教育资源中心还可以与妇幼保健所、妇婴医院等建立联系,硕士论文定期为社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宣传妇幼保健知识,开设“准爸爸”、“准妈妈”课程,既增加活动内容,又提高经济效益。
三、促进多元化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民办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家长需求多元化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0—3岁早期婴儿的教育,还有延时服务、全托服务、特殊护理等。这要求我们探索一条新的民办幼教发展的道路。
1、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速民办学前教育发展
教育的终极关怀永远是教育的本身,重视幼教本身,职称论文 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适宜的发展是民办幼教机构的根本职责。应围绕这一职责,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并遵循幼儿教育本身的原则,可以加速民办学前教占的发展。
2.提高民办园保教质量,务实民办学前教育基础
一方面民办幼儿教育机构内部有竞争,另一方面民办教育机构与公办教育机构的竞争更为激烈。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源民办教育机构必然要提高自己的保教质量。保教质量是民办园的生命线,民办园在作好宣传、服务的同时应看重树立依法从教的意识,建立系统的工作常规,开展游戏活动,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以确保民办园保教质量的稳定提高。另外,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幼儿教育质量监控也该提到日程上来,应针对不同的层次民办园进行宏观的监控和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治理框架,做到政策引导与政府监管双管齐下,保证民办教育机构的质量。
3.依法建设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保证民办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民办教育机构是学前教育体制转型中出现的新机构,它充满活力,发展迅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构成了学前教育的中坚力量。民办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关注服务对象的感受,追求质量和特色,追求改革和创新,力求以最佳的方式重组幼教资源,优化了教育资源的配置。因此政府部门对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较其他教育阶段更为支持。政府部门在管理体制上、政策引导上依法建设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将会保证民办学前教育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