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数字化用户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First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Guangdong510515China)
AbstractNursingdocumentswritingisanimportantcontentofhospitalqualitativemanagement.But,hand-writingversioncomplicatedinformandwithlargeamountofrewrite,whichhadhigherrateofspellingmistakes.Applyingofcomputernetworkinhospitalshasmadedigitizedmanagementofdocumentsandformdatacometrue.Ithasadvantagesofsimple,fast,economicalandpractical.Itcanenhancewritingqualitiesofnursingdocumentseffectivelyanddecreasetheamountofrewritedocuments.Itcanliberatenursesfromtediousnon-nursingwork.Therefore,tostudyanddevelopsoftwareappliedonnursingdocumentsandformhaveimportantsignificance.
KeywordsNursingdocumentsInformationdigitizingsystemQualitymanagement
护理文件是医院重要的档案资料,是反映住院病人病情发展全过程和护理人员临床实践的原始记录,包括病人的基本情况、主诉、病史、病情的动态变化、治疗计划以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也是病人住院费用的原始凭证以及某些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同时也是临床教学和科研的重要资料。综合医院常用的护理文件包括体温单、医嘱单、医嘱记录单、重症护理记录单和病室报告等。
1护理文件书写现状
护理文件书写是护士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护士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文字书写能力等综合素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医院护理工作水平[1]。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是考核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全国综合医院管理标准》对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标准有明确的规定,并作为医院等级评审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因此,各级医院护理部都非常重视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要求每个护士认真、正确地书写护理文件。
目前,国内多数医院的护理文书信息表达和存储形式仍然是文字与纸张,长期以来繁杂的手工抄写过分强调形式上的统一[2]。但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护士既要按时执行医嘱,又要作详细记录,还要注意表格的书写要求,越是危重病例,其记录内容越复杂,书写量也越大,这难免出现个别字迹不整或内容欠规范而需要重抄,既耗费了护理人员大量的精力和工作时间,又使护理记录失去原始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在思想观念和行动上处处为病人着想,紧紧围绕满足病人的需求设计工作程序和质量标准,病房床位与护理人员之比不少于1∶0.4,护理人员按职称上岗,确保床旁护理工作时间,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为此,必须简化传统的非护理工作程序,将护士从非直接护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并还给病人;改进护理文件书写方式,提高文字工作效率,以保证和推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开展。
2护理文件数字化系统的应用
近几年来,计算机多媒体和局域网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一些医院的护士工作台上出现了电脑。世界级优秀的文字和数据库处理软件的问世,为护理文件信息数字化管理提供了技术基础。传统的护理工作模式将受到计算机技术的冲击和挑战。护理文件信息数字化是指一切护理文件信息通过计算机来表达,通过网络来转送。换句话说,即护理文件无纸化。通过计算机输入和输出病人的生命体征监测值、转抄和发送医嘱、记载危重病人病情变化并及时通知医生或向下一班护士交接班等[3]。护理文件信息数字化使护理文件的处理工作变得简单化,文本质量改善,差错发生率降低,书写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为护理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的内容,促进了护理工作向科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与护理工作的结合引起的传统护理工作和护理工作制度的变革[4],将有助于改变护士的思维结构,促进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帮助护士真正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宗旨。如由电子工业部、卫生部和国家“三金”工程领导小组立项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金卫工程”开发的“军卫1号工程”,即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经过多年的开发研制,已于1997年8月开始在军队部分医院试运行,其中的病房护士工作站子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是病人信息的基本来源,包括医嘱处理、病人基本信息、病房入出转处理等内容,基本实现了在病房中病人信息管理所需的多种要求,即病人信息、医嘱、床位、摆药、出院通知、查询、维护、帮助功能[5]。实践证明,推广和应用病房护士工作站子系统能引起医院病房护理工作内容的深刻变化,给护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效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3护理文件数字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由于护理文件的形式复杂,涉及到文字、图形和表格等多种类型,且需要彩色印制效果,硬件要求高。目前开发的软件仅限于医嘱的输入、输出、出入院病人的一般信息以及病人住院费用的管理,而真正能够解决护理问题的简便、快捷、经济、实用的护理文件表格应用软件则较少。因此,研制和开发适合于护理文件表格书写应用软件的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易萍.加强综合质量管理提高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黑龙江护理杂志,1997,3(3):26~27
[2]马继红.谈护理文书的质量管理.护理学杂志,1996,11(3):176~177
篇2
1数字阅读趋势与高校图书馆的角色
2016年4月在杭州举办的“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了《2015年度数字阅读白皮书》,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已近3亿。2016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平板电脑阅读等)的接触率为64%,较2014年的58.1%上升了5.9个百分点,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迅猛增长;其中,2015年有51.3%的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60%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8.8%的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11.3%的国民使用Pad进行数字化阅读,2.1%的国民用光盘阅读;对电子书报刊的阅读情况考察发现,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电子书阅读率为26.8%,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26本,电子报的阅读率为12%,电子期刊的阅读率为9.4%;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新兴媒介的时长整体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手机阅读接触时长增长显著,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62.21分钟,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54.84分钟,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2.63分钟,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6.82分钟,人均每天接触平板电脑的时长为12.71分钟。可见,数字阅读已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对年轻人,生于网络时代的他们从小便习惯在计算机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屏设备间切换,对跨屏使用的需求尤为强烈,未来必将成为影响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数字阅读迅速普及的同时,数字阅读内容的质量却参差不齐。在2016年4月19日举办的全国新闻出版单位数字出版工作交流会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作了题为《数字化阅读新趋势》的主题演讲,他指出,从数字化阅读的发展趋势来看,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尤其是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保持高速增长,以手机阅读为代表的数字化阅读方式的阅读时长超过了多数传统媒介的阅读时长,但从数字化阅读内容来看,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其数字阅读的内容质量需要提升。在推进数字阅读走向深刻的进程中,数字图书馆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2007年国际图联(IFLA)的《国际图联数字图书馆宣言》明确定义数字图书馆为数字对象的高质量在线馆藏。由此可见,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在推进深度数字阅读服务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根据前述两个调查报告的数据,目前我国有数字化阅读行为的国民年龄主要在18-29周岁、30-39周岁之间,与高校大学生、年轻教职员工的重合度较高,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学生与学者通过互联网获取学习与学术研究信息,λ们而言,高校数字图书馆已成为至关重要的专业数字阅读资源与服务平台。
2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现状
2.1数字图书馆系统与平台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数字图书馆建设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成熟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图书馆也已基本建成数字图书馆系统。2000年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数字图书馆也逐渐普及。同时,各高校的数字图书馆系统还陆续嵌入各类公共互联网平台与社区,如即时通信、BBS、博客、微信、微博、豆瓣等。总体看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已经初步形成了数字阅读服务矩阵,包括网络数字图书馆、移动数字图书馆、图书馆虚拟社区等服务平台。在移动图书馆服务方面,从2003年北京理工大学率先开通移动信息服务到2015年底,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发展迅速。根据笔者的在线调查统计,目前已有超过93%(约108所)的“211工程”院校建成移动数字图书馆。在图书馆虚拟社区方面,国内很多高校图书馆已经在探索把Web 2.0技术应用到图书馆虚拟社区服务当中,例如上海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馆社区、重庆大学图书馆的民主湖论坛等,将图书馆虚拟社区建成了有特色的个性化服务平台。武汉大学数字图书馆积极借助第三方平台,包括新浪微博社区、博客、豆瓣等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空间以及Wiki、RSS等社会化网络服务应用等,搭建知识社区并开展服务。笔者通过在线调查发现,我国“211工程”高校图书馆中有83所图书馆(约占71%)开通了微博。2012年以来,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崛起,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关注微信平台,尝试利用微信平台开展推送消息、读者互动、在线服务等,根据笔者的在线调查统计,目前我国“21l工程”高校中有103所图书馆(约占89%)开通了微信公众服务号。
当然,我国高等院校图书馆在初步建成数字阅读服务平台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移动数字图书馆系统和图书馆社区的普及程度有待提升,服务功能有待改进,对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加强等。
2.2数字资源建设
根据美国伊萨卡战略与研究部对2013年大学图书馆进行的调查发现,大学图书馆正在从重视纸质藏书向重视数字资源转变,研究层次越高的大学对数字资源的依赖度也越高。近年来,在数字出版高速发展的同时,高校图书馆积累的数字信息资源也越来越丰富,这些数字资源涵盖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网络资源等类型。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总体情况是数量迅速上升,品类渐全,比重逐渐超过纸质资源。
从购置经费看,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图工委”)的《高等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发展状况报告(2005-2013)》,全国“211工程”院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购置经费自2013年开始超过纸本资源。图工委的《2014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概况》显示,2014年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购置费继续大幅攀升,549所填报数据的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总采购经费平均值约占馆均文献资源购置费的49.7%。在2015年北京图书订货会的全国图书馆出版社高层论坛上,清华大学图书馆公布的文献采购经费中,电子资源占到了65%,其中20%用于购买国内的产品,80%用于购买国外数据库。《北京大学图书馆2018行动计划》也提出逐步调整数字资源和纸质资源的经费结构比例,力争在5年中由目前的4:6调整到5:5。
在馆藏数量及比例方面,一些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比例迅速提高。从2012年起,武汉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化文献资源的馆藏量开始超过印刷型文献资源馆藏量,2015年该馆共收藏纸质图书593万册、纸质期刊96万册、非书资料22万册,收藏电子图书794万册、电子期刊146万册、数据库474个;根据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统计,2015年该馆共有纸本文献总量达500余万册,纸质期刊6124种,电子图书233.93万种,电子期刊6.52万种,中外文数据库271个。据有关调查统计,“985工程”高校图书馆中90%以上单位拥有100个以上的数据库,20%以上拥有200个以上的数据库;中文数字资源几乎囊括了国内各大中文数据库,主要集中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知识资源系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外文数据库也是极其丰富,涵盖了期刊论文、电子图书、视频多媒体、图像资料、网络资源等,几乎涉及了所有的学科领域;这些中外数据库中,电子期刊的数量远大于电子图书;此外,一些高校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包括教学参考书系统、本校毕业生学位论文数据库、本校专家学者学术库、学科导航库等。
总的看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类型中,电子图书与电子期刊、数据库数量相对丰富,而对公共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相对较少。数字资源以文本资源为主,多媒体资源相对不足。适合移动终端的数字阅读资源不足。缺乏对数字资源的进一步组织与挖掘、聚合。馆际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也比较薄弱。
2.3数字阅读服务
数字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服务用户,近年来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也逐渐从注重系统建设、数字化资源建设转移到数字阅读服务领域,以用户为中心,利用前沿数字技术,拓展多元服务形式,包括数字资源整合与导航、移动服务、数字阅读推广、数字阅读社区等,不断提高用户的满意度。目前,绝大部分“985工程”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门户已经实现了OPAC和资源导航整合,建立了面向用户提供跨平台、跨数据库、跨内容的新型检索平台。目前我国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普及率不断攀升,服务方式主要有APP应用软件、WAP浏览器和短信息,根据笔者对“211工程”院校图书馆的在线调查统计,几乎所有“211工程”高校图书馆都开通了APP应用软件服务,其中86所(约占74%)开通了WAP浏览器服务,19所开通了短信息服务。在开展数字阅读推广方面,笔者通过在线调查发现,绝大多数“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均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数字阅读的推广,推广方式主要有数字资源宣传推广、好书推荐、微信推送文章、书评、影评、掌上阅读达人评选、创办主题论坛、馆办电子期刊等。在数字图书馆社区实践发展方面,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在尝试提供社区,但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
根据一些高校图书馆2015年的年终阅读服务数据统计报告,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阅读服务的成绩比较显著。从图书馆网站主页访问统计数据看,2015年,复旦大学图书馆主页访问量达407万次,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主页总访问量计505万次,武汉大学图书馆网站主页访问量为771万次。从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利用统计数据看,2011-2015年北京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检索和下载量逐年攀升,2015年全年电子资源检索量达1.8亿次,电子资源下载量达2773万次;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电子期刊全文下载量达1700万篇,电子图书下载量313万册;2015年南京大学图书馆数据库总访问量超过2000万次;2015年武汉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访问总量为409万次,其中中文数据库访问量292万次,外文数据库访问量116万次,不同类型数字资源的访问量占比分别是中文学位论文54%,中文全文电子图书13%,中文电子刊6%,外文学位论文11%,外文全文电子书6%,外文电子刊10%;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最受欢迎的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国家标准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读秀知识库、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论文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国泰安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一数字化期刊全文库、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最受欢迎的外文数据库有JSTOR、Web of Science-SCI、Web of Science-SSCI、Elsevier ScienceDirect、EBSCO-Academic Search Premier;2015年上海交通大W图书馆全文下载量排名前100名的外文电子图书中,Springer出版社和约翰・本杰明出版社(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的电子图书所占比例最多,分别为24%和20%;从学科分布来看,人文、艺术类的电子图书占40%,工业技术类占27%,生命科学、医药类占21%,社会科学类占7%,自然科学类占3%,经济、管理类占2%;2015年武汉大学图书馆最受欢迎中文数据库(排名前5位)是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读秀中文学术搜索、维普资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最受欢迎外文数据库(排名前5位)是Web of Science、ElsevierScienceDirect、EI Engineering Village、Wiley Onlinelibrary、Springer Link。据微博与微信用户统计数据,2015年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微博关注人数达2.7万人,微信关注人数达2.3万人;复旦大学图书馆官方微博关注人数新增2031个,总数达2万个;微信关注人数新增9043人,阅读数58万次,转发3.8万次;南京大学图书馆微博关注人数约1.4万人,微信关注人数总数已达2.3万人。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用户已经基本形成通过互联网阅读电子图书与电子期刊、查询数据库的习惯,尤其是电子期刊和数据库,不少用户已经产生依赖。不过,现有的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方式还比较简单,移动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急需提升,数字图书馆社区服务以图书馆资讯为主,数字阅读服务的比例并不高;被动服务居多,主动服务较少,对用户数字阅读需求与行为的研究不够,对数字阅读推广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各高校图书馆之间鲜有协同服务创新举措。
3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展望
尽管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技术、内容、用户等因素的协同驱动下,未来高校图书馆的数字阅读服务将会发生更多的变化。2014年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开启了一项新的改革,用电子书代替了纸质书,开设了一个全电子图书馆。未来,数字阅读服务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3.1数字阅读比重继续加大,阅读行为逐渐泛化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向社会的各个角落渗透,以无比强大的力量冲击、改变、吞噬着大众身边的一切,正逐步成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泛在网络,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服务”等各种关系也将加速重构。“互联网+阅读”将进一步促进数字阅读的发展,在数量上,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关于数字阅读的调查报告均显示出数字阅读的快速扩展,未来数字阅读的比例将会进一步提升;在内涵上,越来越多元化的数字内容生产与出版传播技术不断催生立体、融合性的流媒体内容,数字阅读行为会逐渐与视听、体验等融合,成为立体阅读、多维阅读,阅读行为的内涵越来越宽泛。
3.2以年轻用户为重点,兼顾其他用户群
在服务对象上,高校图书馆将以用户迅速增长的数字阅读需求为依据,以年轻的大学生、教职员工用户群体为重点,兼顾校内其他用户群和校外社会用户,开展数字阅读服务。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8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目前我国网民年龄结构以10-39岁为主,占整体的74.7%。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第十三次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18~29周岁人群占到38.6%,30~39周岁人群占28.1%,40~49周岁人群占21.1%,50~59周岁人群占9.1%。高校图书馆应重点面向年轻用户群体开展数字阅读服务,同时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平台的便利性,面向有阅读需求却因时间、交通等压力无法到馆的校外用户延伸服务,既扩大了用户群,提高了影响力,也能有效避免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化服务带来的空间不足和用户管理上的难题。
3.3数字阅读服务技术与时俱进
在服务技术手段上,高校图书馆将与时俱进,及时利用新技术,不断改进数字图书馆系统与平台,形成功能更强大的服务矩阵。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支撑,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和多元智能终端,依托大数据、语义挖掘等信息技术等开拓智能化的数字阅读服务。
(1)大力发展、普及移动数字图书馆系统。互联网正在加速向移动互联网迁移,当前我国的移动通信正在普及4G,并逐步向5G迈进;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迅速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年8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提升至92.5%。未来的互联网将进一步移动化,直至实现全面的移动互联。在移动互联网的支撑下,高校数字图书馆系统可以实现情境感知的嵌入式服务,面向用户在不同情境下的阅读需求,基于越来越多元的智能移动终端(如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实现即时精准的个性化数字阅读服务。
(2)在不断普及数字阅读的同时,高校数字图书馆还将不断提高数字阅读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应用数字资源发现与整合技术,将各种分散、异构的数字资源集成到一起,建立数字资源统一检索平台,通过简单易行的操作界面对外,使用户能更便捷地获取各种数字化信息。运用语义信息等技术对数字内容进行智能组织与挖掘,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发数字阅读推荐系统,实现面向用户的精准、个性化的数字阅读推荐服务。
(3)及时应用新兴信息技术,利用3D全息投影、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混合现实(Mix Reality,MR)等现实呈现技术为用户提供各类新型立体阅读服务,利用电子墨水技术、新型屏幕制造技术等模拟并超越纸质阅读,改进用户的数字阅读体验。
3.4数字阅读服务内容逐渐深化和立体
在服务内容上,高校图书馆将在稳定发展纸质文献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数字信息资源,既包括传统文献资源的数字化,也包括各种新型数字资源。在内涵上,加强对数字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挖掘,满足用户深度阅读需求;在形式上,拓展多媒体信息资源,满足用户立体阅读的需求。
(1)数字阅读正在逐步走向深度阅读,高校图书馆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推进深度数字阅读服务。艾瑞咨询的《2015中国手机网民微信自媒体阅读情况调研》表明,学习知识、获取资讯、休闲娱乐是微信公众号用户的三个最主要的用途,占比分别为63.1%、53.6%、50.0%。百度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l布的《2015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显示,2015年有近七成网民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可见,深度数字阅读服务将逐渐成为主流。高校图书馆应顺应潮流,加强数字资源(包括传统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和各种新型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将购买的商业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机构知识库、原生数字资源、开放获取资源的建设,建立特色数据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显示,青少年网民分享意愿、评论意愿、网络依赖程度和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均高于总体水平,信任互联网信息的比例达60.1%。高校图书馆可充分利用公共网络信息资源,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将其与馆藏数字资源相融合,统一为用户提供数字阅读服务。2015年7月联合国召开了互联网大会,目标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社会”,联合国报告指出,世界的大方向要往包容性、可持续的知识社会去发展。《国际图联战略规划(2016-2021)草案》提出,从信息和知识提供、文化遗产传承、自身能力构建等方面着力,加强图书馆在社会中作为信息中心、教育中心、研究中心和文化中心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应加强知识管理,对馆藏数字资源进行深度加工、聚合,满足用户深层次阅读需求。
(2)拓展立体阅读服务。网络环境下,不断创新的数字信息技术突破了技术对内容呈现的阻碍,从文本到图文、音视频等多媒体,甚至3D、VR、AR等,内容表现力越来越强。而媒介的融合发展使数字信息资源逐渐呈现出多媒介(文本、图片、语音、电影、电视、动漫、AR、VR等)、多形态(数据、资料、知识、情报等)信息融合的趋势。高校图书馆应顺应多媒介信息融合的趋势,扩展数字多媒体信息资源,包括有声数字资源、视频数字资源、多维呈现的数字资源等,拓展立体阅读服务。目前视频媒介发展迅速,视频读物的规模越来越大。随着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的突破,VR读物逐渐崭露头角,将成为图书馆新的采购对象。有声图书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80年代以后在美国图书市场逐渐普及,目前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发展态势较为强劲。进入数字时代,各种屏幕信息让人应接不暇,人们的眼睛不堪重负,需要开发耳朵的“阅读”功能,高校图书馆可以扩展(采购或制作)有声数字资源,发展听读服务,既能解放人的眼睛,又能满足用户在各种运动休闲时间的信息利用需求,延伸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服务。
3.5数字阅读服务策略越来越多元和有效
在服务策略上,高校图书馆将以用户为中心,依托各种数字服务平台和主流服务方式,大力开展融和移动阅读服务、社会化阅读服务、微阅读服务、智能(个性化、精准化)阅读服务、融合服务(多屏融合、新旧媒介融合、虚拟与现实融合)、阅读推广服务等于一体的数字阅读服务,提高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的效果和用户的满意度。
(1)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阅读服务机制。数字时代,用户获取内容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面对竞争,高校图书馆将不断强化用户驱动的服务机制,基于数字服务平台,运用数据挖掘等手段,即时跟踪、分析用户的数字阅读需求与行为特征,开展用户自助、个性化、智能化等阅读服务。
(2)移动优先,不断拓展移动阅读服务。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从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迁移,高校图书馆将逐渐普及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阅读服务。
(3)不断普及社会化阅读服务。2016年4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2015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提出,社交应用成为网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沟通交流、关注新闻热点及感兴趣内容、获取及分享知识是人们使用社交应用的主要目的。高校图书馆将会充分利用微博、微信、SNS等各种公共的社会化服务平台或自建的用户互动平台,设立图书馆用户服务社区,即时与用户互动,既可为用户提供交流阅读心得、反映阅读需求的平台,又可从中了解用户的阅读动机、读兴趣,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宣传推广、交流分享各种数字阅读精品。
(4)利用微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微阅读服务。随着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微信息服务平台的崛起,越来越多的知识以碎片形式散布于微信息环境之中,用户直接参与碎片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在知识需求、获取、利用及交流等行为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催生和促进了微知识服务的发展。微知识服务具有内容简约、传播直接、用户易于接受等优点,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各类微信息平台开展微阅读服务,基于用户的需求,推荐优秀电子图书与期刊论文摘要、深度网文等内容。
(5)不断提高数字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水平。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知识组织与挖掘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境感知服务、个性化服务、精准服务等智能化服务不断出现。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开拓馆内外智能感知式阅读服务,提供基于用户所处实时情境的知识服务;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与行为特征进行挖掘,利用语义网等知识组织技术对数字资源进行重组、聚合,针对不同的用户群开展智能推荐、个性化阅读服务,提高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的精准度和用户的满意度。
(6)不断提高数字阅读一体化服务的水平。集成各种技术支撑的服务方式,积极开展多屏融合服务、新旧媒介融合服务、虚拟与现实融合服务,实现数字阅读一体化服务,优化用户的阅读体验。发挥云计算、云存储和跨屏云服务的优势,在云中集中组织、分发阅读内容,并统一管理用户阅读数据,满足用户在多元终端上不断切换、连续阅读的需求。协同安排线上与线下服务,对数字阅读服务与传统纸质阅读服务进行统筹安排,打通传统阅读用户群和数字阅读用户群,满足用户在线上线下关联阅读的需求。
篇3
一、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中针对人们的需要,将知识提炼出来的过程。它是以资源建设为基础的信息服务的高级阶段,是基于知识基础,为其他产业或个人提供智力支持、智力服务的高增值的服务。
1.知识服务的特点
知识服务是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它以知识的搜索、组织、分析、重组能力为基础,其特点和优势在于:
(1)知识服务是个性化服务。知识服务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为用户量身定做知识需求的服务,因此需要个性化的服务,其服务过程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服务方式上多样化及多元化。
(2)知识服务是一项增值性的服务。所谓 “增值”,即是结要合服务反馈信息及用户特征,而不局限于信息的简单罗列和堆砌。对原有信息进行优化组合和加工处理,产生新的知识,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服务。
(3)知识服务是知识的智能化开发服务。知识服务采用智能化手段挖掘蕴藏于显性信息中的隐性知识;用先进知识技术和只能技术实现服务各个流程尤其是内容加工和开发的智能化;以简单的用户操作接口提供对大量多媒体数据的高性能、个性化、主动化、多样化的检索及信息推送服务。
2.知识服务的内涵
(1)知识服务从用户实际的信息需求和所处的信息环境出发,遵循用户的信息获取途径来组织服务的流程。
(2)知识服务核心在于知识创新过程,在显性知识的加工中融入了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共享,将显、隐性知识集成,形成了智力型的知识产品
(3)知识服务强调专业人员和用户的共同参与,关注的重点从信息本身扩展的服务过程,是一个“一站式”的综合服务。
二、基于教育信息化的知识服务体系研究
教育信息化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全面提高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如何利用现代化手段为教与学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才是教育信息化目标实现之所在。教育部“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建设‘中国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支撑服务体系’。”从国内外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来看,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已成为时代的趋势。
知识服务是基于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知识服务要求按照专业领域实施服务,其特点主要是在专业信息内容方面,用户希望能够获得针对性更强、专业性更高、更省钱、更方便地基于专业内容的服务,做到对用户问题和用户环境的准确把握、及时跟踪、提高服务质量。知识服务强调针对用户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协助用户开发个人化信息资源系统,为用户建立个人主页的系统界面和超级链接,为用户个人搜集、组织、定制个人需要的信息资源,以满足多元化用户的信息需求。
知识服务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专业的知识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快捷、准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将是知识服务的主导。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等现代通讯设施和技术,广泛利用网络资源来获取知识、信息,并进行加工、整理、组织,充分体现知识服务的时效性、快捷性和准确性。
在对知识服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基础上,我们对它的表述应该是:以各种网络(Internet、广播网、卫星网、有线、移动网等)为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在资源整合的标准体系和资源服务质量监控的基础上,通过服务中心提供内容服务,有规范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机制,通过整合、集成、应用和服务等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符合需求知识的综合服务系统。知识服务体系的构成结构如图所示。
知识服务体系的构成结构可以概括为:由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监管,按照市场机制运行,实施连锁管理模式,共享教育和教学资源,通过不同的学习中心,最后达到学分互认。也即:由国家行政部门负责监管,服务运营商负责运营(符合市场机制),学校、企业和个人共同进行资源建设(公益性与市场性相结合),通过国家攻关、企业参与技术支持,标准化委员会负责标准制定,网络提供者负责接入服务,最后的终端用户是学习者。该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分别为:
1.数字化学习管理中心
以连锁、加盟为主要运营方式的学习服务模式。围绕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主要包括提供网络学习环境、资源接受与发放、招生咨询、为办学机构开展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服务、考试管理服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等。
2.质量监管
包括教学质量的数字化监管与评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评估与认证;数字化学习超市的监管与评估;学分存储与学分转移监管;毕业、学位等相关证书的认证管理;考试监管和公共信息服务。
3.运营
包括知识整合与配送(注册、存储、检索、管理、推送和);学习支持服务(学习、交流、答疑、评价、考试);学习过程管理(招生、注册、学分、学习过程跟踪服务);收费与运营(收费、内部质量监控)和知识服务运营流程等。
知识服务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开拓努力,形成系统化的服务模式。在技术上,重点攻克知识整合与集成、知识应用与服务支撑技术,进行知识服务示范典型应用,形成知识服务产业,为用户提供开放、及时、准确、 便捷、主动、智能、无处不在、低成本的知识服务。
三、基于教育信息化的知识服务体系的应用
大力推进数字化教育资源整合和应用服务,发展基于教育信息化的知识服务体系,将是知识服务在教育上的主要应用,包括建立公共的现代教育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和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形成开放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知识服务体系等。
基于教育信息化的知识服务体系应用比较典型的是国内的CNKI网格资源共享平台和国外的OKI计划。CNKI网格资源共享平台是一个全面支持知识信息资源建设、共享、增值应用、增值服务、运营管理,以及网络出版的数字图书馆系统软件平台。OKI(Open Knowledge Initiative)开放知识行动计划的目的在于设计和开发一个开放的、可扩展的学习管理系统框架,以解决各高校现有的软件系统的底层机构和功能接口不一致,从而导致应用软件共享困难的问题。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实施有效的知识服务,达到全球知识资源共享,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系统的组织和利用,促进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基于教育信息化的知识服务体系的最终发展目标是通过集成各种网络教育技术平台,整合各种异构教育资源,集成数字教育服务的业务流程,逐步建立国家知识服务体系,建立知识服务体系支撑下的终生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篇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uman beings is gradually entering the Ubiquitous Computing age. The Smart Space is a specific and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an essential feature of pervasive computing.Due to them, Intelligent phone can get personalized service. This paper realizes a multifunctional platform analog computer peripherals based on Android smartphone, mobile phones and computer connected via TCP / IP protocol, allowing users remote control the computer at the appropriate distance using a mobile phone.
Key words: Android; smartphone;peripherals simulation;remote control
随着计算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自 20 世纪的 80 年代人类经历了从主机计算(Mainframe Computing)到桌面计算(Desktop Computing)的革新后,正逐步进入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时代[1-3], 这一概念强调计算和环境融为一体,计算机本身将隐藏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中。在普适计算的模式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透明地获得数字化的信息服务[4],可以脱离传统的键盘、鼠标的操作模式,以自然和隐含的方式与信息系统交流。智能空间的一个重要功能称为游牧服务(Cyber Foraging)[5]指用户携带入空间的无线手持设备可以充分利用其周围基础设施中的相对较强的设备的能力。随着智能手持设备在硬件和软件上的进步,智能手机正在迅速崛起,而PC机正在逐渐衰落。Strategy Analytics2014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全球分布情况报告显示,目前Android操作系统的全球市场份额已达84.6%,Android平台凭借其免费且开源,具有强大的应用层API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该文中使用到的无线手持设备为Android智能手机。
目前远程控制类的系统大多采用将电脑桌面图像实时传送给手机屏幕,由于电脑屏幕与手机屏幕尺寸差距太大,缩小在手机屏幕上的电脑桌面不方便操作也看不清楚,而且这种方式导致手机端与电脑端的连接网络吞吐量大,在网络状况差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卡顿,因此我们摒弃了这一做法。让用户在手机上看到电脑桌面的操作目的有两个:一是让用户打开电脑上安装的软件;二是获取电脑文件系统中的文件。论文所介绍的平台能在手机上通过列表的方式看到电脑上安装的所有软件,并且手机能访问电脑的文件系统,通过长按的方式就能获取自己需要的文件。
另市面上的同类软件大多界面不友好,很多需要注册登录,复杂化用户的操作体验,手机端与电脑端连接时间过长或电脑端的响应有延迟。
论文实现了一种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模拟电脑外设的多功能平台。平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电脑端(服务端),另一部分是手机端(客户端)。在同一局域网中,手机通过该平台连接电脑,通过手机App来实现对电脑鼠标,键盘,摄像头等外设的模拟。并且手机App中有独立的功能控制电脑上PowerPoint,手机能随意的对PPT进行翻页,播放和退出的控制,以及对电脑电源的控制。该平台将人从电脑跟前解放,支撑了智能空间中其他可能具有传感和计算能力的设备的识别。
1 系统的总体设计
系统采用C/S结构,包括服务器端(Server)和客户端(Client)以及服务端和客户端互相通信的协议TCP/IP。服务器端用于对客户端信息的监听,解析从客户端发来的控制命令并发送给计算机以实现相应的指令。客户端用于与用户进行交互,收集用户的需求,并将用户需求转化为指令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与客户端通过TCP/IP协议来连接。当用户携带的Android手机进入与服务端相同的局域网内,会自动连接带有服务端的设备。通过手机APP界面上功能按键的选择,用户可选择模拟不同的计算机外设。
2 系统的具体设计
4 结束语
随着可移动设备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的配置越来越高,屏幕越来越大,而可穿戴设备的悄然兴起似乎弥补了智能手机正在的缺失的轻巧性及亲肤性。论文所介绍的平台目前只能用手机控制电脑,待中国进入智能家居时代,平台能够与智能家电连接,人们可以用手机轻松控制家电。甚至在可穿戴设备普及了以后,此平台能够移植到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上,使得控制变得更加简单和便捷。如此看来,该平台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市场价值。
参考文献:
[1] 谢伟凯,徐光佑,史元春.普适计算――下一代计算模式[EB/OL] http://.cn/02/0208/b/0208b02_2.asp.
[2] Weiser,Mark.The Computer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Scientific American, 1991(9):94-10.
篇5
本文对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过去2003年的文献信息开发工作进行数据统计,并从多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求客观地反映图书馆文献信息开发的工作状况和服务效果,探求今后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工作对策。
1文献信息开发数据统计分析
1,1信息开发状况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文献信息的开发工作,自1991年起成立海外报刊信息中心,开发《决策内参》等信息产品,至今已编辑了600多期,同时还开发《文化内参》和《警界参考》等,为各级领导部门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服务,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成为许多省市领导的参考必备。在1994年信息部就设立了《金迅剪报》中心,专门开发各个行业的专题信息,为社会各界人士服务,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2002年10月,两部门进行合并,成立了报刊信息开发中心,并致力于加大信息开发力度,全面整合信息资源,提供优质信息服务。2003年中,其信息开发数量见表1:
其中,行业剪报复印版编辑38个专题信息,电子版编辑32个专题信息。
从数据可知,信息开发的数量是很大的,信息开发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的,既有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的内参资料,又有为企业和各界人士提供数十个行业资讯的经济信息;既有提供传统用户阅读的复印版,又有为现代化用户服务的电子版;可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各种信息需求。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方面是馆领导具有强烈的信息开发意识,投人较大的人力物力,力求更快速、更全面、更准确地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信息服务;另一方面是图书馆在文献信息开发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图书馆作为向公众提供文献信息的社会机构,拥有丰富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并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为文献信息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图书馆拥有较为完善的自动化设备,可以采用网络互联以保证信息的快速存取。图书馆还拥有一批专业的信息开发人员,他们掌握开发文献信息的方法和现代信息存贮、检索技术,了解信息源,会利用各种资源数据库,因此,能开发出专题多、数量大的各类型信息。
1.2信息用户类型
现代社会,人们的信息意识不断增强,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他们希望图书馆及信息机构为他们提供全方位、多侧面的信息服务。这些信息用户是图书馆文献信息开发的服务对象,研究和掌握信息用户的结构状况,了解信息需求特征,是做好文献信息开发工作的依据。现将各类型的信息用户进行了统计,数据见表2:
由上表可见,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扩展到社会各阶层,服务对象呈现多层次化,并以政府机构和企业成为信息服务的主体,两者占用户总数的83.8%。这是由于政府机构各级领导干部的战略决策和宏观管理对我国科技发展、经济建设的影响深远,他们在制定方针政策和规划时,常需要大量的信息进行参考,以了解国内外某些领域科技发展水平、高新技术、经济信息以及对未来预测方面的信息。而市场经济体制使企业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也必须掌握一切经济信息,了解经济环境及市场状况,才能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这些信息用户均需要内容新、范围广的各类经济信息。对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预见性要求较高,同时需要整体性、政策性、战略性、智囊性的综合信息。这些用户的信息需求为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图书馆能在社会经济的大舞台上一展风采。
1.3信息资源利用
信息资源是文献信息开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在开发文献信息产品过程中利用各类信息资源的统计见表3:
由数据可见,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开发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服务基础资源得以扩展,从传统图书馆基于馆藏文献的信息服务拓展为基于全球信息资源的信息服务,从利用印刷型文献到利用数字化信息(包括各类型数据库及互联网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呈类型多样、数量庞大、跨时空等特点。
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文献信息服务注人了更多、更新的内容并使其融人信息网络的大环境。同时,由于数据库资源与互联网资源的利用不断扩展。计算机检索已成为目前的主要检索手段。反映了现代化服务手段在文献信息开发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现代化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与传统的手工操作为主的信息服务相比具有数字化、网络化的特点,这将在信息服务的深度、广度和速度上带来革命性的变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图书馆藏将没有存在的意义。从上述数据可知,馆藏资源的开发仍占着较大的份量。事实上数字资源与馆藏资源两者缺一不可,将共存互补。
1.4全文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建设是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的基础。进行数据库建设,一是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二是给有关网络提供共享,以便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信息通道。它将使知识信息的有序化加强,传递速度加快,因此,我们要加强文献资源和信息资源建设,加强数据库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具有本馆特色的全文数据库建设。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在文献信息开发的同时十分注重全文数据库建设,建立各个文献信息产品的全文数据库。其主要数据见表4:
从以上数据可知,自建全文数据库数据已达12万多条,这项工作是出色的。特别是在2003年中,在继续做好行业剪报数据库制作工作的同时,对《决策内参》、《警界参考》数据库进行完善和改版,对数据进行了重新的著录、整理和人库工作,并着手建立《文化内参》数据库。其工作成绩显著。
可见,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在数据内容方面已注重对文献资源的深加工。并着力加强文献信息产品的全文数据库建设。如果图书馆在文献数量与品种上都占有优势,但仅单纯地将某些文献电子化,那还只是载体形式的变化。只有深人对数据进行组织、加工、整理,才会获得较高的附加价值。因此,我们要在坚持建设好图书馆书目、题录、文摘等二次文献数据库的同时,还需有重点地逐步建立起能揭示不同层次、反映多个角度的全文、数值、事实等数据库,加快开发建设具有特色的数据库,并使所建数据库标准化和规范化,逐步形成图书馆的有特色的信息产品,使之走向网络,走向市场,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加强图书馆间的横向交流与协作,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
1.5信息产品质量评价
信息开发服务质量水平如何还需要经过用户给予最终评价。2003年正值《决策内参》出版600期之际,报刊信息开发中心对其质量进行用户调查。向用户发出质量调查表328 份,回收有效数据62份,并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对该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作出综合评价。由调查所采集的数据如表5:
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可得:读者满意度介于好和一般之间,说明读者对该文献信息产品是比较满意的,若按(90, 70,50)加权平均计算可得综合分为78.9分。
从各指标的隶属函数中还可看出,读者最感满意的指标是总体印象、信息量和参考价值,其次是选材质量和栏目设置,最不满意的是时效性。可见,在服务效果方面是得到读者的高度认同的,选材质量也获得较好的评价,而在时效性方面则由于是属于二次文献开发,且开发部门本着质量第一的精神进行认真的校对工作,从而影响了该产品的时效性。通过调查可见,今后应着重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产品的时效性,而在栏目设置等其他方面也有待作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工作对策
2.1了解信息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信息产品
图书馆应把信息服务的重点放在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上,信息产品、信息服务应围绕用户的需求产生和提供,使信息产品和信息用户之间寻找到最佳结合点。因此,图书馆必须要了解用户需要什么,才有可能使图书馆的信息产品、信息服务有的放矢,适合信息市场的需要。
要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一是可通过市场调查,了解用户现有的和潜在的信息需求,把握用户信息需求动向及种类,信息需求的热点、重点。分析信息市场中各个子市场的特性,并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包括馆藏资源、设备、人员、资金等),从中选择若干个子市场作为自己进入并占领的目标市场,简言之就是要形成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二是通过本馆现有信息产品营销情况的反馈,随时掌握用户的评价和建议,以及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情况和所占市场份额,为确定现有信息产品中止或继续生产提供依据。
用户的信息需求千差万别,任何一个信息机构都不可能满足整个信息市场的需要,所谓“全方位服务”的策略是不可取的,泛而不精,缺乏市场竞争力,势必被其他竞争对手所取代。因而必须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市场供需状况,确定服务重点,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开发适销对路的信息产品。
2.2注重信息营销,提商信息产品利用率
从以上的用户数据可知,图书馆的信息用户还没有形成很大的规模,也就是说图书馆的信息产品及信息、服务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有必要加强信息产品的营销,提高信息产品的利用率。
从收集、整理信息,到开发、制作信息产品、再到推销信息产品,这是图书馆文献信息开发的运作模式。文献信息产品的销售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①广告促销。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体,如电视、报纸等,向广大信息用户推介信息产品。也可自行印制宣传单或征订启示,向读者推荐,或有针对性地发给相关的信息用户,还可利用眼务宣传周以及各行业的大型集会、活动等时机去宣传散发等等。②工作人员上门推销。即工作人员亲自面对用户,对信息产品进行介绍、推广、宣传,激发用户购买欲望,使用户对信息产品有直观而深入的认识,同时有利于发现用户的多种需求,并及时反馈以便调整信息产品。③寄发信息产品样本促销。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定期向目标顾客寄送信息产品,使其对产品的质量、价值、信誉度等有较为充分的认知后再认购。④网络营销利用图书馆的网页,在网上做宣传、推广及销售。又可通过网络广告宣传自己的网址,使用户进入网址,浏览图书馆提供的信息产品和服务,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产品,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的论坛、电子邮件、新闻等展开网络公关,扩大网址和信息产品的影响力。⑤选择合作对象推销。利用他们丰富的销售经验,为图书馆节省花费在市场销售上的时间和经费,从而可以集中精力从事产品的开发和产品质量的不断完善。
2.3运用现代化技术,增强信息开发能力
从数据分析可知、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在图书馆界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要不断增强运用现代化技术开发信息服务的能力,注重以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各类型数据库,提高文献信息开发效率。
首先要加强自动化装备,这是图书馆实现自动化不可缺少的条件。这需要增加和保证自动化经费的投入,购置足够的现代化设备,开发引进各种功能完善的软件,加快图书馆现代化进程,为图书馆文献信息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
其次是加强数据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对于馆藏建设要加大数字化力度,购买各类电子数据库,设立镜像站。与此同时,自建全文数据库可实现文献信息的数字化,服务网络化,并成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再者是大力开发数字化资源。随着人类社会步人网络化信息时代,数字化资源已逐步成为信息资源的主体,这些数字化资源包括定期更新的数据库资源及互联网上的各种动态信息资源。在开发这些信息资源时,应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保证信息资源的专业特色,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地域性、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及信息的权威性,并将杂乱无章的信息资源进行有序化,将无序、良荞不齐的信息资源转化为有序的增值信息。例如可将报刊资源按省市地区进行分类,对行业资讯网可按各行业进行分类,或可将信息源进行内容的划分,如科技类、社科类、综合类、图片类等,以充分利用各类数字化信息资源。
2,4加强人才培养,确保信息产品质量
篇6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在城市与乡村之间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均衡分布;而从中国网民的职业结构的角度上来看,学生是规模最大的群体,占网民整体的25.1%,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企业/公司一般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般职员占四成以上,而无业/下岗/失业人员、农林牧副渔劳动者、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制造生产型企业工人、商业服务业职工则不到三成。(仍需补充说明的是,“网民”并不完全等同于“网络化用户”,后者不仅是互联网用户,而且通过积极的媒介使用行为,以跨越各种媒介形态的信息传播技术为中介,与其他媒介使用者相互联结,构成了信息网络和社会网络相融合的新型网络,并就此而被“网络化”。)
而根据陆学艺在2010年的《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在就业人口总数当中所占比例仍然超过七成的产业工人和商业服务员工阶层(主要是从事二三产业的蓝领员工,其中农民工占多数)、农业劳动者阶层,才是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真正的下层乃至底层;但是,由于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的社会发展程度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平等、财富分配欠公平,由于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以及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等多方面原因,那些处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下层的人群大多缺乏接入并使用互联网新媒介的资源和能力,如购买新式数码产品的经济实力,操作电脑、积极利用新媒介的技术能力,数字化生存的闲暇时间与文化素养,等等。由于“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的存在,他们至今仍然相当缺乏在互联网空间中表述、显影自身的充分能力和资源。
能够积极地使用各种社会性媒体来进行内容生产,并且以“屌丝”为关键词展开种种意指实践的,主要是常被称作“中产阶层”“中等收入群体”的“白领职业人员”及其“后备军”——正在接受中高等教育的学生,正是他们对于“屌丝”这个能指的接受和挪用,使得生成于特定亚文化社群的“屌丝亚文化”演变为席卷中国内地信息网络、进而渗透社会网络日常交际的流行文化现象。
二
从2011年秋季开始,以李毅吧为原点,以“屌丝”及其衍生词为意指实践的生发点,借助于社会性媒体提供的信息平台,在互联网络上出现了许许多多被称作“屌丝文”的帖子,形成了一种风格化、程式化的叙事类型。在“屌丝文”的意义结构当中,“屌丝”/“矮丑穷”的“穷”与“高帅富”的“富”构成了一对核心的矛盾,这是文本生产者们对其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社会“断裂”——也就是说,整个社会分裂为相互区隔、差异鲜明的两个部分——所进行的一种表征;作为这种“断裂”的“定型化”或曰“结构化”,代际之间的阶层关系再生产,也以种种夸张变异或者黑色幽默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同时,“矮丑穷”“高帅富”“白富美”这样的符号将经济意义上的阶层属性与审美意义上的身体特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屌丝叙事”的情节主部,低阶层的经济失败集中显影为情感上的自我压抑和被淘汰感,情节推进的基本驱动力在于主人公“屌丝”如何尝试摆脱那种只能充当“女神”之“备胎”(可有可无的候补伴侣)的悲哀境况。社会经济上的阶层分化由此被“屌丝文”转喻为身体和情感的阶层分化,折射着消费社会中无所不在的视觉符号与话语实践透过人们的身体和情感而进行的阶层身份建构。
以“屌丝文”这样的意指实践所生产的丰富意义为表意资源,数量蔚为可观的网络化用户进而争相将“屌丝”用作自我指称、自我命名的符号。在网络互动的过程中,“普通网友”自称“屌丝”,“知名ID”也自称“屌丝”,各行各业的“白领”们互称“屌丝”,以“屌丝”为主题词在社会性媒体上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屌丝小组”“屌丝小站”。但与其说网络化用户争相认领“屌丝”这个身份标签是基于某种身份认同,毋宁说他们是在进行某种具有流动性和临时性的身份表演。如果说,“屌丝文”中那些以“搬砖”为典型工作的“屌丝”,在形象学意义上所再现的,是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因为城乡对立、区域不平衡发展而产生的经典意义上的穷人;那么,在“屌丝亚文化”逐渐演变为某种新主流大众文化的意义播撒过程中,使用“屌丝”符号体系进行意指实践的行为主体,则主要是积极使用新型数字媒介的“白领”职业人员,其经济基础在于全球资本主义由工业经济向金融经济、由实物经济向虚拟经济的过渡。
但是,在“屌丝文”这样的表征系统所提供的镜像序列当中,这些常被认为来自于“中间阶层”的网络化用户却似乎照见了自己。他们在与“高帅富”的参照对比之下,确认了自己作为消费社会中相对“失败”的消费者的角色地位;与此同时,在与那些“矮丑穷”的反向参照,以及对于“屌丝”能指的语词狂欢当中,他们又在一定程度上疏解了自己作为失败者的挫折感。一方面,阶层上升通道日渐狭窄,另一方面,对于耐用奢华消费品的购物欲望被不断地,在这样社会文化语境下,这些主要从事“白领”职业的网络化用户在社会性媒体上所热衷于表达的,并不是成为“中产者”的阶层认同,相反,却是某种作为“穷人”的相对剥夺感和相对贫穷感。
但与经典意义上的穷人不同,这些自称“屌丝”的“白领”及其“后备军”,是消费社会里的“新穷人”。在消费社会铺天盖地的品牌标识、商业广告、大众媒体炒作、金融衍生品宣传等多方位文化产品的诱惑与刺激下,他们的自我想象、社会指认与印证、个人梦想与价值观念,基本上是参照着消费主义文化的原发地——欧美社会尤其是美国社会的“中产阶级”而定位的。为了追求所谓“有房有车”的“中产梦”,他们常常选择通过信用经济的方式透支未来的收入,以提前享受自己所渴望的物质生活,然后却由于背负巨大的还贷压力而焦虑不安,沦为“卡奴”(信用卡债务的“奴隶”)、“房奴”(购房按揭贷款、房产抵押消费类贷款的“奴隶”)、“车奴”(购车贷款、燃油价格、停车费用、保险费用、保养费用的“奴隶”)。这些工作相对稳定、收入堪称不菲的中等收入群体作为“超前消费”的主力军,虽然时常因为消费压力而感觉身心遭受奴役,但他们才是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形成的消费社会的真正“合格”居民,是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所询唤的主体。然而,消费社会的可怕陷阱正在于,这是一个大批量生产“新穷人”的社会,也是一个将中等收入群体拖入消费之泥沼,将其“下流化”的社会;2008年以纽约华尔街为原点爆发并迅速波及全球、影响深远的金融海啸,更是对全球的中等收入群体/中产阶级构成了整体性的剥夺,加剧了这种“下流化”的趋势以及中等收入群体对于“下流化”的焦虑与恐惧。
这些“下流化”的中等收入群体绝非经典意义上的穷人,却使用“(矮丑)穷”“屌丝”作为自我指认的身份标签,带着诡异的自嘲自己的主要营生为“搬砖”(字面义明显指涉着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工作内容,现已成为广为流行的“屌丝”符号体系对于“屌丝”工作的代称)。这无疑是一种刻意的文化误认和身份扮演,但这也是一种防御性认同或者说“精神失败法”。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能够在强烈鼓励“参与式文化”“用户创造内容”的社会性媒体为他们提供了种种想象性的自恋空间的同时,对消费社会“他人导向”特征所导致的自我形象焦虑、自恋主义人格进行了宣泄和疗愈。
三
上述这种浸于消费主义文化的“新穷人”,事实上正是文化工业产品最主要的目标消费者,并且以其旺盛的文化消费力决定着所谓“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生产样貌;他们固然因为消费欲望的永不餍足而心生挫败,却又不断地复制着同消费社会相互匹配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
这些活跃于各种社会性媒体的白领职业人员及大学生,进而从“屌丝文”叙事程式的意义结构中提取出了一套进行文化娱乐评论(如“如果泰坦尼克号没有沉屌丝与白富美将会怎样”,“屌丝盖茨比永远逆袭不到他的女神!”)、时政新闻评论(如“薄瓜瓜一夜变屌丝”,“无房、无车、无老婆的法国屌丝奥朗德做了总统!”)、社会经济评论(如“房地产是高帅富,股市是屌丝”,“大荷兰的屌丝真心幸福啊:让人惊奇的社会福利之一妓”)的概念图式和符号体系,这些以形形的方式使用“屌丝”符号体系的评论,遍布在社会性媒体的海量信息流和门户网站的留言板/讨论区之上。
而他们对于“屌丝”符号体系的热情接受、挪用及其显示出来的“网众传播”效应和市场潜力空间,又驱使着敏感的文化工业生产者和销售者将“屌丝”及其所携带的意义作为创意资源,作为文化商品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的关键指涉点。“屌丝”这个能指甚至成为了电子商务产业的许多创业者们对于目标消费者的代称,例如,京东商城高级副总裁吴声在首届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开放论坛上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移动电子商务不是白富美和高富帅的经济,而是从屌丝发展起来的全民经济”;玛萨玛索创始股东兼CTO季斌则称:“中国互联网最赚钱的业务,都靠屌丝……‘得屌丝者,得天下’是中国互联网创业的不二法则。”
在“屌丝”能指的播撒过程中,就连闻名的韩寒也给自己贴上了“屌丝”的标签,例如,他曾在微博上写道:“……我出生是纯正上海郊区农村屌丝,无权无势,白手起家,本以为自己是一个很励志的‘屌丝的逆袭’的故事,却硬要被说成一个经过多方神秘势力包装的惊天大阴谋。”蜚声国际的“艺术大腕”也在接受门户网站专访时将自己的经历概括为“屌丝的逆袭”,例如,陈凯歌在接受搜狐娱乐专访时说道:“我撑死了是屌丝逆袭成功。”
而使用“屌丝”符号体系来编写新闻报道、评论文章以至拟取标题的大众媒体更是不胜枚举,甚至就连中央级新闻媒体也开始使用“屌丝”这个词语。例如,由人民网和环球时报共同投资设立的环球网,在制作关于2012年国际新闻年度回顾的专题时,就以“屌丝”一词作为文案创意的关键生发点,将中国比喻为“这个世界最大的屌丝”,将美国比喻为“高帅富”,并且以中国“取下了发电量第一、钢产量第一、造船吨位第一、水泥产量、工业产值第一等一干头衔”等事实作为依据,将这个在其他相对更为正统的语境下通常会被称作“中国崛起”的历史进程称作“屌丝的逆袭”“中国正在逆袭”。
篇7
[31]谢勤.一种可用于脑神经网络分析的有向网络分解算法[J].数字化用户,2014,3:113-116.(Xie Qin. An Arithmetic For Neural Network Analysis: From Directed Graph To FFN Trees [J].Digitization user,2014, 3:113-116.)
[32]谢勤.一种可用于脑神经网络分析的有向网络分解算法[C].第八届海内外华人神经科学家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Xie Qin. An Arithmetic For Neural Network Analysis: From Directed Graph To FFN Trees [C]. 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for Chinese Neuroscientists Worldwide 2014.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4.)
[33]谢勤.用于脑运作分析的前向网络样本重组树生成算法研究[C].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4:258-264.(Xie Qin. FeedForward Network Sample Recombination Tree Generating Arithmetic(DG-FFN SR Trees Arithmetic) And Generation Of Sample Recombination Graph [J].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2016,4:258-264.)
(通讯作者:谢勤)
作者简介
谢勤(1982-),男,A南理工大学硕士,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工程师,近年在亚组委信息技术部完成核心信息系统――计时记分和成绩处理系统项目实施管理方面的工作,其中计时记分系统投资一亿。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
作者单位
1.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2.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信息技术部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3.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4.广州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篇8
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单位领导牵头推广,各部门协调配合
OA系统往往涉及单位各个部门及人员,涉及面较广,其引入的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员工传统的作业习惯,在推广过程中,难免要遇到各种阻力,因此,要从制度上、人员上加以保证。首先,通过将OA系统的实施制度化,制定OA系统运行的规定及一整套实施细则,明文要求系统的使用,尤其要切断非必要的传统纸质信息流转形式;同时,在人员方面,单位领导要带头坚持使用,不使系统卡在某些关键的审批环节,而各部门之间也要充分协调配合,利用OA的信息共享平台,把行政管理和业务实施在OA平台上开展起来,以促进系统迅速、切实地应用起来。
2 重视数据迁移与数据共享
信息系统建设中有一句老话,“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如今的OA系统建设的核心,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信息孤岛现象,对数据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并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建立整个OA系统共享的中心数据库。在OA实施推进的过程中,需要整合旧系统遗留的历史数据,存在结构复杂或不规范、数据量浩大、数据不全或者有误等多种情况,如果不能对这些已有数据进行正确的整理和迁移,常常会让新的OA系统成为空壳,无法支持业务的顺利开展。而整理数据的工作量往往耗时费力,为此,建议成立专门的数据项目组、单独立项、专业实施。同时,针对企事业单位存在的一个业务部门要同时管理多套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上报的情况,OA系统作为日常办公的基本业务平台,允许用户方便地自定义各种业务流程和表单,和其他系统进行数据整合,生成各种统计报表;预留良好的接口,方便信息数据的导入导出,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者的重复劳动。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计算机理论虚拟机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敬请关注!!
计算机理论虚拟机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虚拟机,就是虚拟出来的电脑,这个虚拟出来的电脑和真实的电脑几乎完全一样,所不同的是虚拟机的硬盘是在一个文件中虚拟出来的,所以可以随意修改虚拟机的设置,而不用担心对物理机造成损失。
目前,校园网上运行的应用系统快速增长,需要部署大量的服务器作为硬件支撑平台,为保证服务器长期稳定运行,网络中心建立托管机房向服务器提供运行支撑环境。
将虚拟化技术应用到校园网中,可较好地解决当前网络中心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为网络中心服务器部署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2 虚拟机的实现
最常见的网络服务有SAMBA、DNS、DHCP、WWW、Email等,下面对网络中典型的服务器配置SAMBA和DHCP进行了实验和分析。
(1)SAMBA服务器的配置
SAMBA是一组程序,让Linux服务器能读懂SMB (Server Messages Block)协议。SMB是一套通讯协议,让运行OS/2,Windows NT,Windows 95,Windows的计算机实现文件共享和打印机共享服务。
需要安装的包:samba-3.0.10-1.4E.i386.rpm,包括SAMBA服务器和客户均需要的文件。
需要配置的文件:/etc/smb.conf
安装之后用 rpm-qa | grep samba查看是否安装成功。
实例分析:
10,在虚拟机Red Hat9.0上安装SAMBA服务器,使其能够互访。
对模板/etc/smb.conf进行修改:vi /etc/samba/smb.conf。
为所有用户配置SAMBA的读写共享:[tmp] comment = Temporary file space ,path = /tmp,read only = no, public = ye
s。
为指定用户配置SAMBA共享:useradd zz,passwd zz ,smbpasswd-a zz ,mkdir /var/samba/zz,chown zz.zz /var/samba/zz保存并退出,重新启动:service smb restart。
在Windows中的网上邻居可以看到共享的目录,其位于mygoup/host.zyp.com/。
在Linux中使用命令subclient-L //19.168.1.10-u zz,然后根据提示输入密码即可以访问Windows中的资源。
3 充分运用人性化的设计与管理
OA系统本身设计上要增加一些人性化的东西,比如领导工作繁忙,可将一些非关键的流程交由其他岗位掌握进度,在审批的界面可以设定一些常用的审批语言,以供简单点击选择,从而可以尽量简化审批流程;比如对于有些使用者在电脑操作上不是很在行,可以配合使用手写板;在内部短信、邮件功能上可以设定自定义群组,实现短信、邮件有针对性的群发。而随着3G移动网络的部署,移动OA系统可将原有OA系统上的公文、通讯录、日程、文件管理、通知公告等功能迁移到手机,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掌上办公。这些人性化的设计能让用户体会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从而更乐于接受系统。
可以通过分布实施系统进行人性化的管理,从易到难启动各个功能模块。先选择一些最为常用的、非常必要的、容易推广的功能和设计相对简单的工作流程作为初期实施功能,如信息等。而一些复杂的流程及辅助办公性质的如车辆管理、会议管理、资产管理、图书管理、办公用品管理、表单管理等模块,可以在系统应用良好的情况下再逐步地开放给用户,弱化用户对新系统的抵触情绪,以确保实施和推广的效率。
4 要进行全面的用户培训
网络化的OA系统使得几乎人人都可能成为OA系统的用户,对用户的培训决定了OA软件的使用程度,用户培训是成功实施OA系统的重要因素。培训可采用授课和现场培训的方式进行,针对不同的管理层级(高层管理人员、中层骨干管理者和普通用户),不同的用户权限(系统管理、业务管理、行政管理)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通过对OA理论、OA软件系统功能、使用操作、数据采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使用户明确OA原理、相关管理理论和具体的OA实施方法,从而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培训提高全员对实施OA项目根本意义的认识,提高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和增强全员的信心和热情,使所有员工都能尽快地进入角色。
篇9
1物联网环境下智慧图书馆的发展
1.1物联网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覆盖世界万物的“Internetofthings”,通过射频识别装置RFID、全球定位系统及红外感应器等传感设备,按照规定的协议,把万事万物与互联网相连,通过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追踪、监控等管理的一种网络。
自我国1999年提出“传感网”这个概念,物联网技术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进入我们的生活,它已经在很多领域都已经有运用。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中物联网传感器产品率先得到应用,Zigbee路灯控制系统在济南园博园点亮,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电网等都广泛应用到了物联网技术。
1.2智慧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是指把智能技术运用到图书馆建设中而形成的一种智能化建筑,是智能建筑与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和创新,利用各种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实现各种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以进行远程资料借阅、监控控制,座位预约等操作,实现书书相连、书人相连、物物相连的数字图书馆。
国外智慧图书馆的发展:90年代末,一所有着21世纪超前型电子图书馆之称的图书馆在纽约麦迪逊大街和34街交叉口新建起来,这所图书馆的最大特点就是电脑服务。2012年起,澳大利亚阿兰娜和玛德琳基金会及澳大利Telstra公司基金会用其获得的投资向社区所属公共图书馆设置统一的电子智慧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不受时空限制的服务。马来西亚玻璃市的智慧图书馆专门设置了交互区、阅览区和专供小朋友阅读的区域。
国内智慧图书馆的发展:2005年上海图书馆率先在国内开设了手机图书馆,实现人书互联。2007年清华大学图书馆推出了D书流通通知的短信服务。2008年深圳图书退出了“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2011年厦门大学图书馆开通了自动选位的个性化用户服务系统。2012年首都图书馆联盟正式成立。2015年国内首家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图书馆在深圳盐田区诞生,率先探索实施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转变。
与国外智慧图书的建设相比较,我国智慧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化,刚刚建立起来的一些图书馆联盟,在技术支持、资源共享、服务管理等方面都还有所欠缺,法律保障体制也还不完善。
2智慧图书馆的构建设想――以江西省图书馆为例
面对江西省图书馆丰富的资源量如何为读者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是我们每个图书馆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江西省图书馆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中,如何整合各种资源、如何提供安全的使用环境,如何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创新。
2.1实体场馆的构建与改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智慧图书馆建设是一项极其庞大的工作。完善的智慧基础设施是智慧图书馆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为了建设智慧图书馆,需要对江西省图书馆传统馆舍设备进行系统改造,我们可以将“智能家居”的范式引入到智慧图书馆中来,将智慧化数字化的技术用到图书馆建筑中,综合利用以RFID为主的感知手段,对图书馆内外环境、读者和馆员等人群能快速准确的感知信息。借助各种信息感知装置,图书馆馆员在办公桌前就可以完成图书馆馆舍的自动化管理工作。
2.2馆藏纸质资源的建设
图书馆里书是最主要的资源,如何能让读者便捷地使用到这些资源,首先要做的是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图书馆管理员通过电脑对含有RFID标签的纸质图书进行图书信息登记赋予图书唯一的识别标志,对图书馆里的纸质图书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通过统一的平台向公众开放。为了适应智慧图书馆的需求,建立资源共享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使图书馆员能根据读者的个性特征和实际需求,向读者推送全方位、立体化的智慧服务。
2.3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构建
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是服务,如何更好利用各种新技术提供创新服务是智慧图书馆的关键。江西省图书馆可尝试通过利用各种电子设备、网络设备及信息资源共享空间等,实现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和共享,以各种型式载体进行信息的传播和互通,从而使用户能轻易地发现和获取图书馆资源。
2.3.1开通全省城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应极大地拓展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时间与空间,需要和其他图书馆建立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截止2016年底,江西省省市县(区)已经安装并连通“通借通还”项目的成员馆已达到50余家。这种自助模式实现了用户的自主化参与服务,各馆之间的馆际互借功能。它可以提供24小时无须馆员值守就能实现图书借阅及归还的自动上下架功能,并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监控和报修等功能。
2.3.2移动图书馆
江西省图书馆移动图书馆依靠移动网络,以江西省图书馆管理系统平台和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整合为基础,以适应移动终端信息搜索应用为核心,以云共享服务为保障,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搜索和阅读数字资源,自助查询和完成借还业务,实现了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要的知识的梦想。
目前的江西省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掌上赣图,包含供手机用户阅读使用的3万多本电子图书和8000多万篇报纸全文。同时,可以实现馆外资源联合检索,提供24小时云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可通过有效的电子邮箱接受电子全文。此外,还可公告信息,提供读者个性化服务,实现江西省图书馆馆藏查询、续借、预约、好书推荐等自助式服务,并可以自由选择定制属于自己的移动图书馆信息交流功能。在以后的智慧图书馆里,应考虑加入自动定位功能、自动预约座位功能、信息推送功能以及虚拟化空间等功能。
2.3.3家庭电视图书馆
家庭电视图书馆,这个是一种新型图书馆模式,旨在把我们图书馆的资源通过电视展示给大家,这在以后的智慧图书馆中必然是一种趋势。可以通过和某些设备公司合作开发电视系统平台,读者只要通过某种特定的电视遥控器打开电视找到江西省图书馆频道就可以享受如亲临图书馆般的相关日常服务,可以聆听图书馆社会讲座,可以阅读电子书籍,可以下载相关论文等。目前只有国家图书馆2009年在电视上推出了国家图书馆频道,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视图书馆会为大家提供更多的资源,这也是江西省智慧图书馆以后要重点学习研究的方向。
3江西省智慧图书馆建设面临的问题
目前,智慧图书馆还是一个新兴领域,各项理论与实践尚开始起步,有待进一步深化。江西省智慧图书馆建设还在探索阶段,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1)馆舍改造问题。目前的江西省图书馆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要想建设成智慧图书馆所需要的场馆,就要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推动图书馆的重新布局与转型,购买与智慧图书馆匹配的智能控制设备所需要投入的经费是空前巨大的,建设完成后的这些设备后期维护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短时间内,如果没有国家资金的支持,江西省图书馆是无法承受这些巨大投入的,江西省智慧图书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馆员素质问题。英国学者伊安・约翰逊提出,任何智慧图书馆都离不开智慧图书馆员。智慧图书馆馆员不仅要有高级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还要有坚定的为读者服务的职业信念。江西省图书馆馆员自身知识水平不足以达到智慧馆员的要求,业务水平也参差不齐,要培养出具备智慧图书馆馆员素质的工作人员,今后更要不断加强学习,主动了解图书馆行业的最新发展思路,学习前沿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拓宽专业知识视野,以适应智慧图书馆服务的需求。
(3)数据安全问题。随着智慧图书馆的开放,庞大的数据量随着产生,如何有效保障这些隐私的安全,是江西省智慧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智确保数据安全,取得读者信任,这才能发挥智慧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作用。
篇10
Abstract: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art kind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digital characteristic resource database construction importance. Then it is taking the library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as an example and constructing the art college library characteristic database platform. It makes 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base platform. It fix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ources and services into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expands characteristic digital resource sharing of social function and utility.
Key words: Art; Characteristics; Resource database
1 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数字图书馆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青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要想获得长远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拥有自己的特色信息资源,要利用特色资源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和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的建设刻不容缓。在我国,随着艺术类专业的火爆,艺术类院校的数量逐年有所增加,2002年全国艺术类院校只有597所,2012年增至1679所。除传统的艺术类本科院校外,许多综合性大学也设立了艺术学院,民办高校设立艺术类高职专业则更多。十年间全国艺术类专业院校增加1082所,考生人数增加了97万。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应充分考虑艺术教育专业设置和教学科研活动的特殊性,除具备普通高校图书馆所具有的基本职能外,在体现艺术活动的特色方面进行重点建设, 从而真正做到为院校师生提供丰富而高质量的信息服务[1]。
当前,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以各种文字等书目线索资源库为主,缺少全文、图形、音视频及事实型数据库;国内专业学术视频比较少,百度或搜狐等视频缺乏学术针对性。因此建设独具特色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库传统的文献信息数据库之外,还要注重加强全文型、音视频型与事实型数据库等元数据库的建设。只有建设专业的特色资源库,才能逐步缩短国内艺术类院校与国外艺术类高校的信息化差距 [2]。
2 如何构建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平台
2.1 特色资源库要体现产学研相结合的综合优势
艺术类院校区别于普通综合性高校,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浙江传媒学院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目前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学院专业特色鲜明,目前已初步形成以传媒类和艺术类专业为主干,文学、艺术学、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3]。
(1)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拥有下沙校区图书馆和桐乡校区图书馆,原藏书结构以传统的纸质文献为主。 2004 年,为顺应时代的要求,浙江传媒学院开始了数字图书馆建设,2008 年数字图书馆建成。通过建设数字图书馆,有效地整合资源、平台、应用系统,为用户提供智能、个性、透明的服务。根据学校的教学特点,数字图书馆以传媒视频资源为内容特色,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提供文本信息、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为教师对作业的点评和学生之间作品的交流与展示提供了便利。目前,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的藏书逐步改变为纸质文献、电子图书和音像资料并重,并力图保持纸质文献与数字资源的结构合理。同时,浙江传媒学院为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利用SQL server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结合ASP网页编辑,在高性能的服务器与网络上,构建一个适合艺术类高校的产学研图书馆特色库网络平台,提供统一的特色资源检索服务系统。以传媒视音频资源为内容特色,包含图片、文字和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各种网络编程技术基础,组建一个基于图书馆资源的开放式软硬件的集成平台,实现了搜索、下载、上传、等功能。
(2)浙江传媒学院以全国广播电视事业单位为技术需求方,与以广播电视研究所和浙江传媒学院为技术供给方,整合高校与地方资源,采用校地共建大学科技园的模式,促进研发和成果转化的研发平台、孵化平台和产业化基地的建立[4]。促进了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简称产学研)的相互配合和发展,形成了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
(3)以辅助学科建设为中心来组织资源、提供服务,把特色资源与特色服务融入教学与研究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提供简单便捷的互联网络、功能完善的软硬件设施以及内容丰富的特色资源,配置布局合理、环境舒适的视听空间,促进师生的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浙江传媒学院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教师访学、产学研合作平台、交流生、交换生、短期访学、国际课堂、联合培养硕士等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2.2特色资源库平台主要服务内容
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平台主要服务内容为:①建一个开放式专业学术视频基地,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学习资源中心”。②改造传媒研究共享空间:进行实体环境改造、各种设备配置和技术环境优化,再造一个布局合理、环境舒适的视听空间,促进师生的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③推出特色资源网络服务:引进国际表演艺术期刊数据库、美国电影学院电影目录数据库、视频知识服务系统、数字音乐资源、集成教学图片数据资源、电子报纸数据等资源。④规划学生媒介信息素养教育创新服务:创建电视节目研究元数据共享资源、举办一年一度文化节活动、学生作品库的发展完成递交与建库工作、外文资源的利用培训。 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平台服务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建的传媒特色资源库,包括学生作品、教师作品、校内举办学术、晚会活动、教师精品课程等,自建数据库是图书馆依据自身资源,独立开发建设的特色库, 是未来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主要模式。如自建的电视节目研究资料库,这些自建资料库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是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5]。以浙江传媒学院媒介创新学习资源中心为例,该中心包含百部电影、百部书籍、教学推荐、开放课堂、作品集萃等栏目,栏目内容很多都是学院师生参与策划并亲自拍摄的,展示了浙江传媒学院师生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水平与能力。另一部分是学校电子数据库建设、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及媒介创新学习资源中心,特别是为图书馆购买的电子资源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学术论文、超星和书生电子书、英语学习平台、名师讲坛视频等现有资源,符合传媒特色,为学校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3特色资源库平台核心
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平台核心是统一检索系统的重要部分。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所有数字信息资源的集合中心,其内容无所不包,收藏种类也丰富多彩,主要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专利、视频、标准等,尤其是建设数字图书馆后,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逐步成为主流。如何通过一个统一的检索平台来实现对所有资源的搜索,是检验数字图书馆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6]。
2.3.1 全文搜索引擎与导航
全文搜索即从文本或数据库中,不限定资料字段,自由地萃取出讯息的技术。为图书馆提供的数字图书馆统一检索服务系统旨在针对各种不同类型数字资源进行应用检索整合。全文搜索引擎实现了标题、作者、关键词、任意字段等检索,特别实现了对文章中任意字段的检索,使用户能够快捷地获得检索结果;检索内容包括简单检索、高级检索、二次检索、原文获取等多种服务。导航分类目录是收录各类优秀资源,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关键字搜索。全文搜索引擎与导航系统既可独立使用,又可作为特色资源库平台的核心组件,与其他应用系统(如资源调度、馆际互借等)无缝集成[7]。以中国知网的全文检索为例,每天都有几百万乃至上千万次全文检索,同时支持简单检索与高级检索,是全文搜索与导航的领军先锋。
2.3.2 元数据搜索
元搜索引擎(META Search Engine)接受用户查询请求后,同时在多个搜索引擎上搜索,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在提高搜索速度、智能化处理搜索结果、个性搜索功能的设置和用户检索界面的友好性上,查全率和查准率都比较高。如图1所示。
2.3.3快速检索
用户可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来定义文献检索类型,将定义结果存储在“快速检索”中,快速检索功能帮助用户像利用搜索引擎一样检索,用户也可自定义多个快速检索集。
2.3.4统一检索
统一检索系统是针对现有数字资源异构问题带给用户的检索障碍,而开发的一个异构数据库统一检索系统,用户可在一个友好统一的界面和查询环境下对不同数据源的信息统一进行检索,并以统一的界面显示不同数据源的信息,简化了用户操作。如图2所示。
2.3.5多面关联搜索
用户检索其中一种资源时,同时显示其他相关资源信息;检索一方面内容的同时,将获得其他各方面信息的内容(图书、期刊、专利、视频、论文、标准、报纸等),如图3所示。
以上资源检索都基于元数据平台,利用可视化的用户体验,实现包括元模型添加、删除、修改、等维护功能;并且能让用户直观地了解已有元模型的分类、统计、使用情况、变更追溯等。多用户的操作,导致平台的稳定性与高效性尤为重要,因此平台的支撑条件也是相当苛刻的。
2.4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平台支撑条件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平台的网络技术支持相当重要,本文拟用SQL server数据库作为平台后台数据库,结合ASP网页编辑,构建一个适合传媒特色的特色库网站。SQL Server 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QL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同各种数据库建立联系,SQL被作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语言。SQL语言对于关系数据库都是共通的,可以用来读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在系统平台的选择上, 我们选用Micro soft Windows 2008 Server 作为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2008 是专为强化下一代网络、应用程序和 Web 服务的功能而设计,是有史以来最先进的 Windows Server 操作系统。拥有 Windows Server 2008,可在企业中开发、提供和管理丰富的用户体验及应用程序,提供高度安全的网络基础架构,提高和增加技术效率与价值。选用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 IIS) 作为Web 服务器,选用简单、灵活、扩充性较强的Visual Studio 作为数据库前台开发工具,在此基础上构建特色资源库,能满足多用户需求,保证数据的稳定性与高效性。浙江传媒学院在校师生共计一万多人,通过可视化平台,可以同时支持1000在线人数,各自通过账号登陆,对其进行分布与统一管理,提供一站式检索服务,达到学校大多数师生的点击搜索需求,满足学生足不出户也可获取自身所需资源与服务。
3 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平台服务融入教学与研究
如何把特色资源库平台服务融入教学与研究中,形成真正的产学研一体化。笔者认为,①应重视宣传、推广和使用。通过信息、宣传、培训、主动联系学院部门骨干教师与学生,发挥更大效益,通过新生始业教育,使特色库资源成为师生学习、展示、交流的平台,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通过学习资源中心平台,使用自己校内一卡通账号登陆,完全实现了以上功能。②加强特色资源建设,和相关部门联动,制定相关规则与办法,鼓励师生自主上传具有传媒特色作品,包括作业、参赛、获奖、讲座、演出等。③建成传媒特色的资源库,为学科发展提供科研支撑服务,开拓学生学术视野,强化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信息能力,把握传媒研究动向。④进一步完善各功能区的现代教学环境、配置活动桌椅满足各种需求。⑤实现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结果的跨越,调动学生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学习得以在校园网上延续。⑥整合学习――实践――研究环节,科学构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8]。浙江传媒学院的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是跟下沙开发区共建的,早在2007年底就投入运行,新建的孵化中心就相当于它的“保温箱”,通过两年的时间,把小企业孵化好了,再送进产业园。这两年的孵化过程,是对大学生创业的一种资助,更是一种竞争性的选拔。⑦ 通过区域联盟与网络服务,推广传媒特色资源的社会辐射面与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特色数字资源的社会共享功能和效用。浙江传媒学院联手行业合作培养传媒应用型人才,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与全国广电系统合作,建立180余个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构建学生专业实践和就业的平台,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广播电视实用人才[9],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也使学院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⑧以个性化用户需求为导向,与合作单位相互扶持,发挥资源和技术的双重服务能力,强调多渠道、全媒体资源、静态和动态有机机会的资源建设模式,保障数字资源服务能力的持续发展。浙江传媒学院在2015年3月与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桐乡市人民政府、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不仅顺应了浙江省文化大省建设和中国影视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将对我国影视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浙江省桐乡市共建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稳步推进电影学院的发展,并积极筹建浙江国际影视制作基地,打造南方影视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影视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实验示范区。
4 结束语
(1)高校图书馆特色库资源平台建设任重而道远。其中,艺术类院校产学研特色数据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资源库的有机合成、合理分配利用都需要长时间的搜集。音视频文件、平面作品、摄影、绘画等资源也要逐步完善。
(2)要提高用户的一站式检索技术,需要借鉴学术搜索平台等[10],而建立一个良好的的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平台必须依托先进的技术和设施,同时集成多种传媒特色信息资源与服务,形成一个以重点学科服务为主体的科研支持环境。
(3)通过基于引进与协作自建的产学研一体化运作模式来创建以媒体资源共享为特色的多功能的信息科研平台。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环境和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络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也在不断转型与变化、如何提升自身创新意识尤为重要。新的服务方式也逐步展开,通过构建图书馆数字化特色资源库,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能力和文献保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加强。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国家应在经费的投入与高层次技术人才引进方面对艺术类院校予以支持,以促进特色资源库平台的后续性发展[11]。
参考文献:
[1] 刘泓.谈艺术类院校图书馆专业特色数据库建设[J].艺术探索,2006(6):149-150.
[2] 阮海红,郑金莹.论特色数据库库的创建[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3):13-15.
[3] 项雁.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级创意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5):11-13.
[4] 于洋.以产学研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 (3):25-28.
[5] 马静.高校产学研结合教育实现途径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3):9-12.
[6] 杨杰.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教育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0(6):7-8.
[7] 杨槐. 高校数字图书馆设计与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2005.
[8] 刘素芹. 艺术类高职院校数字资源库建设探究――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2(2):15-17.
篇11
在传统的参考咨询中,馆员与用户的接触方式和单纯的书目教育已经无法满足信息时代产生的需求。IRCS(individualresearch consultation service),即个人研究咨询服务,又称作“学期论文咨询室”(term paper clinic),是解决学生研究中出现问题的一对一的图书馆教育服务。该服务在长期指导和帮助学生查找信息资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传统参考咨询服务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对培养用户的信息素养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IRCS这一概念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文献中,然而在图书馆专业中该服务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文献中的报道也不多见,近年来随着对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视,国外多家高校图书馆开展了此项服务,并且通过这些学校的实际工作已经证明IRCS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1、IRCS的服务内容与方式
不同的高校图书馆提供的IRCS,其名称和形式也多有不同。如香港大学图书馆称为研究咨询服务,面向教师和研究生,用户填写预约申请单与学科馆员预约,学科馆员在两个工作日之内予以确认…;不来梅国际大学(IUB)称为研究咨询,面向本科生提供服务,可通过电话或Email预约;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称为研究咨询服务,其用户为所有本校的教师和学生,用户从网络下载相应的预约表单,按要求填写后提交,学科馆员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确认;UGLI称为研究咨询课程(research consultation program,RCP),针对的是本科生;康奈尔大学图书馆bl、威斯康星-密尔沃基大学(UWM)、尔湾加州大学(UCI)、中佛罗里达大学(UCF)、爱荷华大学、达特茅斯学院也将此服务命名为研究咨询服务,服务对象为全校所有成员;West Virginiaty University将此服务命名为学期论文咨询室(the term paper clinic),面向本科生;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SU)针对全校学生提供服务,将各个专业的学科馆员的专业领域、研究兴趣、学术成果、专业资格等以及该馆员的联系方式包括email、电话和办公时间等都挂在图书馆主页该服务项目下,如用户需要咨询时可与之进行联系。
通过对多所学校的了解,可以发现IRCS针对的对象主要是本科生,当然也有多所学校是面向全校所有师生的,但实际利用IRCS的以本科生为主,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在本文的论述中为了一致,将IRCS的服务对象统称为用户。
1.1 IRCS的服务内容
IRCS主要是针对用户学期论文或毕业论文写作以及他们在进行科研项目、学术研究时所遇到的信息获取与分析评价方面的困难,给以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涉及信息研究的整个过程或过程中的某一步骤。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方面:①提供对具体学科领域的信息资源选择评价方面的帮助;②针对具体的数据库的检索策略与技巧;③如何查找、获取某一主题的信息资源;④识别与分析、评价信息源;⑤合理组织文献信息,及论文写作方面的指导。
1.2 IRCS的服务方式
用户请求用户根据学科馆员的专业背景及自己的需求进行预约,可以面谈,也可以通过电话方式,开展IRCS的高校几乎都提供网络预约方式,由用户填写预约单,提出需要服务的内容、主题及希望安排的日期、时间,等等。
学科馆员确认学科馆员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该次服务所需做的准备工作等对用户提出的时间进行确认,给用户发确认通知,或与用户协商拟定合适的日期与时间。
学科馆员准备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认真准备,提炼出用户需求中或解决该需求涉及到的信息检索、分析评价的技能,并将之融入具体的检索过程中。
实施按照预定日期、时间实施IRCS服务。
2、IRCS优于传统的参考咨询与用户教育之处
与传统的参考咨询与用户教育相比,IRCS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IRCS是由学生提出预约,学科馆员根据学生在预约中提出的需要帮助的内容和主题去准备。这在传统的参考咨询中是无法实现的。
预约的形式保证r馆员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固定的时间,同时在交流过程中可以不被打扰。
一对一的指导可以使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关注,解决学生的特定需要和问题。正式的图书馆用户教育不能满足此点。
个性化的指导可以按不同学习方式调整,对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和必要的帮助,以便他们更好地进行个人学习或小组式学习。
学生能够向具有相同专业知识的馆员咨询,满足自身的需求,接受关于研究主题的深入指导。
从心理学上讲,个性化的帮助和关注对学生和馆员都是良好的经历,有助于在馆员和用户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图书馆的公共关系有利。
IRCS的实施,诸如时间的安排、需求具体化、相关性和人与人的直接接触,形成了可以以学生乐干接受的方式并在他们乐于接受的时间成功满足学生需求。
3、IRCS的个案研究
3.1 加州大学圣马斯分校的IRCS介绍
加州大学圣马斯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anMarcos,CSUSM)图书馆的个人研究咨询服务属于询问馆员服务(askalibrarian),在该服务下列出可提供服务的学科(见表1),学科链接下面列出学科馆员的姓名、办公地点、联系电话、Email、教育经历、专业、研究兴趣、学术成果、专业资格等。用户可以选择学科及学科馆员,然后填写预约单(见表2),陈述自己需要帮助的主题及拟解决的研究问题、联系方式、希望安排IRCS的日期和时间。学科馆员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及所需准备对用户申请的时间进行确认,并将需要注意的事项或内容反馈给用户。一般IRCS的服务时间为半小时。
3.2 加州大学圣马斯分校的IRCS情况分析
通过对CSUSM 1999―2000学年和2000―2001学年开展IRCS的情况进行统计研究发现,该校图书馆这两个学年提供了363次IRCS服务,总计用时181.5小时,占图书馆参考咨询和培训总计用时的32%。因为IRCS是一对一的服务,因此使用该服务的人数相对于利用参考咨询与参加图书馆正式培训的用户的数量要少,但即使如此,在1999―2000学年和
2000―2001学年,还是有363个用户受益于IRCS,可见其大受欢迎。在363个咨询中,87%是与用户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学期论文和毕业论文相关的,这意味着用户在有迫切和直接的信息需求时会来利用IRCS。同时,90%的IRCS涉及信息研究过程或过程中的某一步骤,与图书馆用户教育课程中所覆盖的内容是相似的。这再一次证明了IRCS对信息素养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IRCS预约时用户处在信息需求和可接受模式中,正是学科馆员宣传有效的检索策略和信息资源分析评价的大好时机,是培养信息素养的有利时机。
3.3 IRCS的可行性分析
从加州大学圣马斯分校开展IRCS情况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开展IRCS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
信息时代总体大环境,尤其是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对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重视,为IRCS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本科生的信息需求还达不到研究级的程度,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又参差不齐,传统的参考咨询和用户教育往往不能对本科生的信息需求给以足够的重视,往往是有需求却又不知如何解决,因此,IRCS有着强大的现实需求,可以满足本科生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图书馆拥有学科馆员的资源,他们既具有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外语、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信息搜索、鉴别、评价、研究等能力,同时又具备本校各相关专业的知识,为开展IRCS提供了人才保障。
高校图书馆开展IRCS服务有着良好的环境、用户需求及人才储备,国外多家高校图书馆已开展了该项服务,目前国内图书馆还没有明确开展IRCS服务。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及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IRCS的开展是必然的。
3.4 IRCS的实施经验
开展IRCS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IRCS不能以数量进行评价。如加州大学圣马斯分校在1999-2000学年和2000-2001学年,有363个用户受益于IRCS,虽然这个数量较传统的参考咨询与用户教育为少,但该服务是一对一的服务,其服务时间要长,IRCS服务时间总计为此时间段内图书馆参考咨询和培训总计用时的32%。图书馆开展IRCS应该基于长远的眼光,不应短视,该服务主要是通过满足本科生迫切的信息需求,来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与信息技能,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利用图书馆、利用信息的能力与习惯,进而培养其整体的信息素养。
学科馆员是IRCS的主体,其服务意识及态度是影响IRCS效果的主要因素。学科馆员在IRCS过程中,要注意倾听用户的信息需求,甚至从用户的提问、请求中去挖掘他们的信息需求,培养双方的互相信任关系,这对于引导本科生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IRCS的服务内容与传统的参考咨询和用户教育所覆盖的内容大部分相似,这并不能说明IRCS是参考咨询与用户教育的简单重复,IRCS是针对本科生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本科生利用信息资源、解决信息需求的主要渠道。IRCS是图书馆多层次信息服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4、IRCS的影响因素
4.1 学科馆员的素质及对IRCS的认知
IRCS需要学科馆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科馆员对IRCS的重视及对IRCS在信息素养培养中作用的认识,将影响他们是否有意识地在IRCS中体现信息素养的培养,或者说,学科馆员将影响用户是否能将具体的研究项目或信息需求与培养信息能力及素养联系起来。
4.2 用户对IRCS的认知
IRCS主要针对的是本科生的学期论文、毕业论文及研究项目,等等。本科生的信息需求还达不到研究级的程度,他们的信息意识和具有的基本能力又各不相同,平时没有具体的信息需求,接受正式的培训意识及能力不足,只有在特定的时期,如专业课要求、参加具体的科研或毕业论文写作时才有比较迫切的信息需求,因而,只有面向本科生宣传IRCS,使他们充分认识到IRCS的作用,可以为他们提供的帮助,他们就会在有信息需求时利用IRCS。
4.3 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开设及图书馆用户教育的开展情况
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及图书馆的用户教育主要集中于信息检索与分析利用的基本原理与技能方面,如数据库的选择、检索策略、资源评价与运用方式等,这与IRCS的内容是相似的。IRCS是满足用户个性化的、具体的、迫切的信息需求,即用户是在认识到信息的作用或者需要去获取具体信息时才需要IRCS,它尤其强调解决专业性的具体信息需求。因此,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开设及图书馆用户教育的开展情况,直接影响用户尤其是本科生对IRCS的需求情况,成功的课堂教学和用户教育会促进学生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使他们产生对更多信息技能的渴望和探索。
5、结语
IRCS是一种重要的、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但其并不能代替传统的参考咨询与用户教育,他们之间并不矛盾。IRCS解决的是个性化的需求,成功的课堂教学和参考咨询会促进学生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使他们产生对更多信息技能的渴望而寻求IRCS。同时,IRCS适应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各异的背景和学习方式。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IRCS是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图书馆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之处,可以为信息素养教育提供重要的补充。
3启示
综上所述,美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个性化教育主要呈现出硕士学位设置多样、培养模式灵活、职位多样与职业目标明确、量身定制课程培养方案、跨校选修课程等特色。反观我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在硕士学位设置和培养模式方面,各高校均设置了正规的硕士学位及其他各种在职硕士学位,培养模式也有2-3年的全日制、在职、远程教育等多种。因此,值得我们借鉴的主要是其个性化教育理念及职位设想多样化、职业目标明确、量身定制培养方案、跨校选修课程等。
3.1启示一
借鉴美国经验,明确培养目标,定制品种丰富的职位目标,量身定制课程培养方案,实施个性化教育。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以便提高自身在未来就业市场中的砝码。但大多数学生的目标仅仅是获取一纸文凭,缺乏明确的职业追求,造成了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不能满足需求的困境。因此,在探讨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建议由图书情报学教育委员会牵头,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要求,构建适合我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目标,定制品种多样的职位供学生选择。如目前较贴近社会需求的数据库/系统分析师、数字化主管、信息与文件管理员、信息建筑师、信息专家、用户界面设计师/网络开发人员等职位。各个院校可根据各自的教育资源情况量身定制培养方案,设置包括核心课程、选修课程、目前研究动态及研究活动、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等内容的个性化培养套餐。至于具体的学生培养问题,可以由导师和学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制定明确的、详细的、个性化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其个性化要求,凭借学生的优势发掘其潜能,实现人的充分个性化发展。这将改善我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前景和专业声望,为社会培养大量所需人才。
3.2启示二
整合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资源,打破校际限制,实施跨校选修课程,形成强大的教育团队。就跨校选修课程而言,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处于领先地位的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中,仅中国科学院和南京大学开展了共同培养研究生项目,要实现全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可以学习美国网络信息教育系统(WISE)的运行机制,规划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图书情报学教育共享系统,整合我国图书情报学的教育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提供师资保障,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可以预见,我国的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将会取得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2007-05-25]. blog.省略/u/58581ddf01000f1m.
[2]高彩勤.浅谈个性化教育与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8):
[3]News and World Report.[2006-11-12]. 省略.
[4][2006-12-12]. si.umich.edu/pathways/.
篇12
1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方式综述
1.1信息分类定制服务方式
分类定制是指信息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求,在某一特定的系统功能和服务形式中,自己设定信息的资源类型、表现形式,选取特定的系统服务功能等。现在,基于分类定制的服务仍然是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流。分类定制的方法是建立在用户细分和数字图书馆数字信息内容分类及定制的基础上。数字图书馆网站首先根据自身的内容及其它服务特征确定自己的用户,再根据“市场细分化”的原理将用户划分为多个具有相似性信息需求的用户群,然后根据可能的用户群对馆藏(包括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的信息内容和各类服务进行分类,形成多个资源和服务模板,使用户定制的目标集中在这些模板上。当用户选项向系统递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定制选项后,这些信息就被加入到用户数据库中。通过分类定制,用户每次登录网站时,只要键入自己的账户名与密码,服务器根据用户数据库将查询结果主动递送给信息用户,并利用动态网页自动生成用户定制的动态页面。这样,用户进入到一个完全个性化信息空间,只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享受自己需要的信息服务。网络门户“MyYhoo”是较早地运用分类定制的思想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最好例证。
1.2信息推送服务方式
信息推送服务是运用推送技术(Push Technology)来实现的一种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方式。推送技术又称“Web广播”,它是通过一定的标准和协议,在Internet上按照用户的需求,定期主动传送用户需要的信息的一项计算机技术。可以说信息推送服务是传统定题服务在数字图书馆中的一种再现。信息推送服务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实现用户一次输入请求,定期地不断地接受到最新的信息。就目前研究与应用来看,我们可以把信息推送服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智能软件完成的全自动化的信息推送服务;另一类是借助于电子邮箱、并依赖于人工参与的信息推送服务。信息推送服务的基本过程是:用户信息需求了解、专题信息搜索、信息定期反馈。一般首先是由用户先向系统输入自己的信息需求,这包括用户的个人档案信息、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主题等,然后由系统或人工在网上进行针对性的搜索,最后定期将有关信息推送至用户主机上。这里突出的是信息的主动服务,即改“人找信息”为“信息找人”,通过邮件、“频道”推送、预留网页、寻呼机等多种途径送信息到人。具体工作流程如下图:
附图
信息Puish流程工作图
1.3信息智能服务方式
用户在检索信息时,有时很难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或者用户知道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但却不知道如何贴切地表达出来,分类定制的方法让用户填写兴趣表单有时会使用户不知所措。智能技术的运用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这一需要,它是一种能够完成委托任务的智能计算机系统,能模仿人的行为执行一定的任务,不需要或很少需要用户的干预和指导。智能通过跟踪用户在信息空间中的活动,自动捕捉用户的兴趣爱好,主动搜索可能引起用户兴趣的信息并提供给用户。
智能一般由二层智能体结构组成,第一层是用户Agent,第二层是系统Agent。在实现服务时,用户Agent放在用户个人机上,系统Agent放在数字图书馆服务器上,用户Agent跟踪用户行为,自动获取用户访问某一网站节点的时间、次数、总页数、所使用的关键词或主题词等信息,学习、记忆用户兴趣,通过描述用户的兴趣特征来建立个性化用户模型。系统Agent则将个性化信息从全局信息空间中分离出来,构建个性化信息模型,同时它还与用户Agent进行后台交互,并通过用户实现用户Agent与WWW的链接。
智能的主要功能有:①个性化的信息管理库。管理用户个人资料,尤其是个人目标下的信息库。②信息自动通知。当智能自动探测到信息的变化和更新,自动存贮数据,并揭示用户。③浏览导航。通过分析用户的兴趣,提供建议性的页面和链接。④智能搜索。进行信息过滤,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信息。⑤动态个性化页面。给用户提供一个适宜的友好的浏览界面。
1.4信息垂直门户服务方式
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急剧增长,数字图书馆网站上基于个人特定需求的信息深度越来越低,消化吸收越来越难,利用搜索引擎和综合性门户网站很难满足用户系统地获取专业相关信息的需求。垂直门户是和综合性门户及水平门户相对应的概念,它通过汇聚网上某一特定专题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挖掘及加工,以满足用户基于专业的深入的信息需求。如中国化工网、中国医药信息网、中国工程技术信息网等。
垂直门户的特点在于它对网上的专题信息资源进行收集、鉴别、筛选、过滤、组织、描述与评论,组织目录式索引提供源站点地址,并带有专业搜索引擎。与综合性门户网站的包罗万象、信息粗浅、搜索引擎效率低下相比,垂直门户并没有求大求全,而是力求信息内容在特定领域的全面和专深,立足于提供某一领域的精品服务,这种特定服务可以有效地把对某一特定领域信息感兴趣的用户与其他用户区分开来,更能满足用户的特定信息需求,从而提供个性化的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1.5信息帮助检索服务方式
如何帮助用户进行高效的信息搜索也是当今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就是向用户提供满足各种个性化需求的服务。目前人们更多的是通过研究用户检索行为特点,设计相应的检索智能帮助软件来提供此类服务的。通过研究,人们发现信息搜寻是一个不精确的过程,用户在搜索过程中常常不能清晰地表达他们的目的(信息需求),用户的信息需求常常难以转换成准确的提问式。事实上,用户经常需要通过与检索系统动态交互来确定其提问,在交互过程中,形成相关的判断,由此来调整他们的目标。因此,用户是通过搜索过程来不断学习的,不断地调整他们的信息需求。有效的检索系统应该允许用户能多次估价目标,由此调整他们的检索策略,应该在用户提问修改中提供帮助,让用户容易地进入搜索系统数据资源的主题领域与内容范围。为用户提供一个容易的起始点。系统应该可以用来帮助用户修改检索提问式。如当用户输入了一个检索词,系统就会将检索词与内部词表中相关词进行比较,并在界面上显示各种与该词有逻辑关联性的词组,以供用户选择。这样可以通过帮助用户选择更接近自己检索目标的检索词来提高信息查询效率。
1.6数据挖掘服务方式
数据挖掘也称知识发现,是从数据库中获取人们感兴趣的知识,这些知识是隐含的、潜在的。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知识库中的知识和规则是由专家和程序人员由外部输入的,是已知的,决策者可以用联机分析处理等工具直接使用。而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内部数据库中获取尚未被发现的知识、关系、趋势等信息,这是数据挖掘与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的不同之处。数字图书馆的数据挖掘是从数字图书馆大型数据库、数据仓库和浩瀚的网络信息空间中发现并提取隐藏在其中的信息,目的是帮助信息用户(决策者)寻找数据间潜在的关联,发现被忽略的要素,而这些信息对预测趋势和决策行为也许是十分有用的。数据挖掘技术从应用角度划分,可分为两类:一是面向数值数据的数据挖掘,通常称数据挖掘(Data Mining);一是面向文本信息的数据挖掘,通常称文本挖掘(Text Mining)。它们采用直观的图形方式将信息模式、数据的关联趋势呈现给信息用户(决策者),决策者可以通过可视化技术交互地进行数据分析。
1.7信息呼叫中心服务方式
信息呼叫中心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专门提供一对一的用户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在企业界有着广泛的应用。信息呼叫中心由最初的电话中心发展而来,这种电话中心主要利用电话、传真等方式来服务客户,处理简单的呼叫流程。目前,信息呼叫中心引入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CIT),可以处理复杂的呼叫流程,同时还增加了自动话务处理(ACD)、交互式应答(IVR)等多种功能。用户可通过电话接入、传真接入、Moden拨号或宽带接入访问数字图书馆网站等多种方式进入系统,在系统自动语音导航或人工座席的帮助下访问系统的数据库,获取各种咨询服务或完成相应的事务处理。数字图书馆呼叫中心引入客户关系管理(CRM),建立客户数据库,对信息统计分析、处理、采集和提炼,使呼叫中心可以得到每一个客户的详细信息,如过去交往记录、客户爱好等,由此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
2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方式应用模式实例探讨——个人图书馆(MyLibrary)
个人图书馆(MyLibrary)是上述部分个性化服务方式的具体应用,是当前开发应用较为成熟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系统,也是一个完全个性化的私人信息空间。在个人图书馆(MyLibrary)里,一方面,用户通过对系统界面、资源集合、检索工具与技术、系统服务等的高度定制来创建愉悦的个性化界面以及对图书馆及网络资源与服务的便捷的链接。另一方面,系统通过提供个人文献编辑工具来创建、组织、加工和维护用户的个性化文献(个性化文献、个性化论文、读书笔记等),构筑网络信息时代的“私人藏书楼”。以下我就数字图书馆的个人图书馆(MyLibrary)模式做一个详细的分析:
2.1数字图书馆MyLibrary服务模式工作原理
适合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Mylibrary个性化服务,是指用户从数字图书馆网站所提供的全部馆藏数字资源里,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组织在Mylibrary中,之后访问Mylibrary,读者将获取与此相关的最新内容。其原理是为每一个用户建立策略文件,内容包含用户的帐号、密码和代表用户选择的一些常用的、专业相关的或者他们认为有必要的电子资源清单的参数。这个文件以Cookie的形式被保存在用户使用的计算机硬盘中,或者保存于服务器端的数据库中。当用户以后访问Mylibrary Web页面时,策略文件中的参数被提取出来,通过Web服务器返回定制的页面内容。目前国外已有很多大学图书馆开发并使用于这种系统,例如美国华盛顿大学、北卡州立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开发使用的MyLibrary@Cornell包括Mylinks和Myupdates,Mylinks主要用于用户个人搜集和组织数字化资源,而Myupdates将图书馆新到资源及时通知用户。
2.2数字图书馆MyLibrary应具备的主要个性化功能:
1.书签功能。该功能类似于浏览器提供的bookmark,允许读者挑选若干个web页面的URL地址放入书签,web页面可以是图书馆网站的检索页面,搜索引擎或者其他需要经常访问的站点。与浏览器的bookmark相比,Mylibrary书签的内容可以让用户在任何机器上访问。
2.分类定制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功能。包括数字图书馆本地所有网络数据库、电子期刊、新书书目等。用户可以把常用的数据库放在定制页面上,以方便检索。定制页面内容的更新将与数字资源的更新同步。
3.推送最新信息的功能。在用户访问Mylibrary页面时,会弹出一个窗口,通告图书馆最新动态和最近投入使用的数字资源信息,例如新购买的网络数据库、电子期刊等等,并可直接把感兴趣的资源添加到Mylibrary里。
4.智能和帮助检索的功能。智能通过跟踪用户在信息空间中的活动,自动捕捉用户的兴趣爱好,主动搜索可能引起用户兴趣的信息并提供给用户。帮助用户调整和修改他们的检索策略,从而得到满意的检索结果。
5.有良好的学科导航功能。建立与搜索引擎的衔接。Mylibrary应提供一些著名的搜索引擎列表,用户只要选择其中一种并输入关键词,浏览器便自动跳转至该搜索引擎的搜寻结果页面。建立与更多图书馆的链接,提供国内外著名图书馆的链接地址,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6.有一定的数据挖掘功能,能满足用户对潜在信息的需求。
7.用户个人定制web页面样式的功能。
篇13
财务管理是高等学校正常运行和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与校园生活密不可分的基本环节。在校园数字化的进程中,无论是有关师生员工个人的财务信息,还是有关项目经费管理等对公财务信息,都是数字校园的重要资源。校园数字化建设中,应当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信息资源作用,通过系统设计将其纳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
一、校园卡系统的一般功能概述校园数字化通常以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作为切入点。校园卡系统作为数字校园的基础环境和支撑平台,其构架完全服从于数字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成为数字校园中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卡系统既是数字校园的数据信息存储、管理和处理中心,也是整个数字校园的核心引擎。在该平台下,各相关应用系统以构件方式存在并运行其上,相关数据和信息按照数字校园规定的数据交换与共享规范在校园网络上满足各子系统的数据交换、数据同步与数据共享需要。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校园卡系统通常由一张校园卡和一张相对应的银行卡作为使用媒介来实现系统功能。校园卡具有校内身份认证和电子消费两类基本功能。
(1)多证合一、以卡代证:将学生证、教师工作证、医疗证、借书证、出入证等数字化为校园卡身份信息,一卡实现校内各种需要的身份认证功能。
(2)身份认证公共信息管理:通过校园卡中心数据库,实现学生、教职工的身份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确保校园网络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3)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的应用服务:透过校园卡的统一身份认证管理,进一步为使用者提供相应的目录服务,即基于校园数字资源统一组织和应用集成所形成的各种校园网络化应用服务,包括信息分级、办公自动化数据交换、校园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共享等。
(4)以卡代票、以卡代币、刷卡消费:取代以往校内使用的各种票据,如饭票、水票、洗澡票、上机票等,以校园卡的“电子钱包”功能满足师生员工的校内消费和费用缴纳需要。
(5)校内消费资金统一归集:通过分布于校园内各消费点的POS终端,在实现校内消费刷卡支付的同时,实现了校内资金流动的统一归集,在技术手段上满足了学校对下属经营服务单位的财务监管需要。
与校园卡身份信息直接绑定的银行卡,除了具有一般银行卡相同的金融服务功能以外,增加了个人银行账户与校园卡“电子钱包”账户之间的自助圈存转账服务功能,满足校园卡持卡人校内消费资金自行划转的需要。
二、数字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特点
1.财务管理信息是数字校园目录服务重要的公共数据资源。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信息,不仅是财务管理部门业务处理的自然结果,更是学校教育事业开展和日常运行中有关经济活动的信息记录,其中包含的对公以及对师生员工个人的校内信息资源都极其丰富,是校园数字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公共数据资源;数字校园环境中许多的应用目录服务和相关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都离不开财务管理信息的数据资源支撑。
2.校园数字化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更加完备的数据管理手段。校园卡系统具备了校园数据信息存储、管理和处理中心的功能,能够实现基于网络的个人身份认证,以及校内部门关联信息的数据交换、数据同步与数据共享;所提供的管理信息更加丰富和完善。合理有效地利用校园卡信息来完善财务管理业务,应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升级改造优先考虑的因素。
3.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以标准化和关联信息完备的会计核算管理信息为基础。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方面的信息服务体现在财务信息分级目录服务和构建基于中心数据库的集成应用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两方面。能否有效地实现这些信息服务功能,作为基本信息源的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的有效性、完备性和可关联性便是至关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新的管理需求下,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系统应当以构建集成应用型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目标,科学、合理地规划账目管理的科目信息和项目信息,使得每一笔账目记录附带必要和有效的管理信息。
4.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是基于中心数据库的集成应用型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系统自成一体的封闭特征不同,基于数字化校园环境的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需要通过与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数据同步)来实现目录服务,其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在这种方式下,需要通过Web服务方式将财务综合管理所需的各方共享数据引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同时也需要将相关的财务数据反馈给中心数据库,并保持相关数据的同步。
5.集成权限管理与身份认证平台是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的安全门户。除了需要基于校园卡的统一身份认证管理以外,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需要强化用户访问的权限管理。能够与校园卡系统平台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双重功能的集成身份认证环境,包括统一权限管理、身份验证、单点登录、密码管理、LDAP外部认证等,应是财务管理信息目录服务的安全门户。6.银校紧密合作方能形成与管理信息化服务相适应的现金流动管理模式。通过校园卡与个人银行卡的绑定对应关系,可以方便地将师生员工的收人类现金发放自动存人个人银行卡;涉及财务报销的现金支付,可以实现现金的自动人卡。通过校园卡系统的“电子钱包”自助圈存功能,将个人银行卡中的金额自主“圈人”校园卡,满足持卡人的校内消费需要。对于学生费用的收缴,按照同样的做法,还可通过网上银行自主缴费的方式予以实现。在与银行紧密合作实现这些功能的基础上,学校财务管理将大幅度减少现金的流动和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建立起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现金管理模式。
三、数字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架构在校园卡系统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下,学校财务管理的功能和内涵将产生较大的扩展,除了会计核算管理系统需要随着校园信息化的要求不断完善外,更需要顺应校园数字化的要求,按照数字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和信息标准化的要求规划财务综合管理功能,布局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中心数据库及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内容,构建可实施跨部门、具有综合管理功能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四、基于校园卡平台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规划在图2所示的系统构架下,学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外延大为扩展,形成了融合会计核算管理账务信息和校园卡系统有用信息,通过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来共同支撑的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融合和利用来自多方面的管理信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也由原来因具体业务而设的单一功能管理程序变成了在统一信息平台上、以功能模块形式构成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
1.基本账务管理方面。在按会计核算规范进一步完善科目管理信息的基础上,会计核算管理系统需要参照校园数字化标准之规定,科学合理地设置收支账目的项目信息,使得任何一笔账目记录既对应相应的科目,又附带相关的管理信息。智能凭证系统作为财务管理其他功能模块与会计核算管理系统项目关联的桥梁,将报账业务之外的其他账目自动纳入核算管理账务系统。自由报表系统用以灵活定制和输出各种需要的管理报表。
2.发放类财务管理方面。在校园卡数据平台的信息支持下,财务管理中涉及教师的工资、津贴、酬金发放,以及学生奖、助学金及各种补助发放,学生费用收取等业务,将改变以往依靠手工传递数据信息的落后方式,通过校园卡系统的数据交换、数据同步手段把相关数据直接导入管理子系统;通过与校园卡绑定的银行卡信息将应发金额直接进入个人账户,准确、安全地实现对个人的现金发放业务;通过智能凭证系统将发放结果导入财务核算账务系统,如此形成一个完整、准确、快捷的现金发放管理数据链。
3.财务信息方面。将校园卡系统的身份认证功能与会计核算管理系统的项目管理功能有机结合,形成基于校园网络统一身份认证和集成权限管理的账务信息查询与统计功能,构成财务信息分级平台。通过对校园卡持卡人不同角色访问权限的控制,身份信息直接关联到与角色相对应的财务管理项目信息,持卡人即可实时、方便地从校园网上查询或统计其所管理项目的账务信息或个人财务信息;通过自由定义统计表报,可对项目执行情况实时分析,满足不同层次的管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