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历史纪录片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回到眼前”——由远古部落转向现实生活
20世纪20年代初,探险电影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安德烈·巴赞在《电影与探险》一文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探险电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即赫伯特·邦丁随斯考特踏上大无畏的探险历程开赴南极拍片10多年后,影片《永恒的寂静》向观众描述了美丽的极地风光,随即,这类影片纷纷问世,并且获得成功。弗拉哈地完成于1922年的《北方的纳努克》一直是其中的杰作。不久,大约由于表现北极地区茫茫冰雪的影片大获成功,一大批“热带”影片和“亚热带”影片纷纷出现……[1]
弗拉哈迪的另两部比较出名的作品:《摩阿拿》讲述波利尼西亚人的生活,《亚兰岛人》描绘爱尔兰人的生活方式,它们都是纪录了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远古部落”的“异国情调”,这一方面源于卢梭的人本主义,他们信奉“最原始的及最少开化的人们是最快乐的,他们也是最不会堕落的一群”,他们认为包括艺术和科学在内的所谓文明,其实是将人类拥有的善良本质毁损殆尽,所以他们更愿意在纪录片作品中展示异域民族的传统文化,歌颂人类在依靠直觉和传统中所学习的技巧来生存。[2]另一方面,当时大众传播还不发达,人们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以此类内容来组织影片,比较容易激起观众的兴趣,获得较好的收视率。
这是对纪录电影产生初期的题材选择的简要分析,但是当纪录片遭遇电视而发展至栏目化,纪录片的题材选择也在发生着变化。
当人们习惯了在《沙与海》中《流浪北京》,厌倦了在《天安门》前寻找《彼岸》,忽然有一天眼前一亮:咦?邻居大妈怎么出现在了电视上?于是,这种讲述现实生活中家长里短的琐碎小事的节目一下子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而以收视率为支撑杠杆的栏目纪录片不得不迅速改弦更张,将目光从“天涯海角转到家门口”。
纪录片的极大成功出现在90年代初,当时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80年代中期以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没有差别,人们只需要了解邻居就可以了解到整个国家。而到了90年代后期,人们已经开始体会到社会转型的种种阵痛。中央电视台原纪录片编导刘春认为,90年代初期的纪录片之所以会取得成功,在于“购房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走向商品化的;医疗保险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让大家不再有医疗报销;种种福利制度都是在那个时候表现暧昧性质的转移,开始从计划走向市场。[3]这种人心里的普遍仓皇,引起了个人心里的悲伤。在仓皇和悲伤之中,人们前所未有地关注自己的日子”。所以这段时期的纪录片更像是观众心理的一面镜子:从他人的生活中折射出自己的状态。这个时期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类型的纪录片正好迎合了老百姓的这种心理状态。
此外,电视这种传播媒介为受众提供了一个相对私人化的媒介环境,在这种媒介环境中,观众更容易接受那些大众化的、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而传统的那种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的纪录片在电影院里收看会更加合适。
所以栏目纪录片创造者纷纷收起长线,把眼光放在自己身边的普通百姓身上,从这些小人物身上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再经媒体抛光、放大,在受众群中形成一定的影响。这是电视纪录片栏目化以后在题材选择上的主要取向。
二、“烹制快餐”——由故事转向情节
在叙事结构上,电视栏目纪录片更注重叙事节奏和叙事的情节性。
栏目纪录片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不能像栏目外的纪录片那样为了表现真实而把整个故事过程原原本本地展示出来,尤其是短时长的栏目纪录片营销的就是“情节”,而不是“故事”,它要求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让观众获得最多、最直接的信息,并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内就吸引住观众眼球。“人们不是怀着研究的目的看电视的。他们是在同家人,同朋友一边聊天或一边用早餐时收看电视的”。所以电视的观赏方式是那种追求消遣娱乐的软化和放松的单纯游戏过程。那种单调的长镜头只能被观众的遥控器无情地毙掉。好莱坞的商业制作技巧开始被中国纪录片编导们不约而同地采用:矛盾的展开、线索的缠绕、不懈的追查、谜底的揭晓,解说词迅速进入、主持人频频出镜,可能是一个并不怎么迂回曲折的故事,但在情节的安排上一定要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栏目纪录片的叙事节奏不能过于缓慢。长镜头在栏目纪录片里备受冷落,一是由于栏目时间长度的限制,长镜头虽然记录了生活的原生态过程,但往往太过拖沓,不利于故事的叙述;二是因为长镜头容易让观众产生倦怠感和视觉疲劳。栏目纪录片创作者的制作要求逐渐倾向于“事件必有悬念,而且悬念必须是一个接着一个”。节奏不仅是快慢的问题,而且是与纪录片编导生计紧密相连的商业性问题。
三、“大众口味”——由深刻转向普遍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立场首先是迎合大众,这与传统纪录片的精英文化视角有很大不同。
我们说电视栏目纪录片有三个关键词:(一)电视;(二)栏目;(三)纪录片。
电视传播是一种大众传播,它的信息可以扩展到整个社会中去,同时,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电视与其他媒介相比有一个巨大优势:即声画信息的直观传播。这使得电视迅速赢得了受众的喜爱,而且电视对受众的要求不高,所以电视具有很强的普遍性。但同时,由于电视具有转瞬即逝、不易保存的特点,电视不适合传达深度信息,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打开电视只是为了消遣和娱乐——看看情景喜剧、肥皂剧、戏剧、音乐电视、电影、体育报道、智力竞赛节目等,目的是要获得身心放松、心理逃避、享受、愉悦、消遣或诸如此类情趣。[4]所以电视的娱乐本性正力图渗透到所有的电视节目领域,电视节目的深刻性逐渐降低,转而越来越注重大多数人的收视需求。
栏目化则更注重纪录片对大众的效果以及商业影响,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所以在栏目纪录片的创作观念上,更倾向于创作一些为多数受众所喜爱的大众化的片子,叫好又叫座;在题材选择上从远古部落、异域文化逐渐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平凡人物;在叙事方式上着重于“讲述一个好故事”,满足人们听故事的欲望,而不是电影镜头语言的尽情展现;在主题定位上更倾向于通过表现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来映射时代的变迁,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变化。纪录片似乎一下子从天涯海角回到了家门口,人们逐渐从纪录片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缺少了一些深度,却增添了一些亲切。
而栏目所固有的拍摄周期,也使得一些纪录片达不到该有的深度,那些获奖的优秀纪录片一般拍摄时间都比较长。有些纪录片甚至拍摄几年、十几年,这些纪录片的深度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它们的拍摄时间。而栏目纪录片创作者缺乏这样的自由驾驭时间的权利。
中央电视台的孙玉胜说:“检验栏目纪录片的好坏,应该还给大众,而不是创作者自己架设的神坛,把纪录片变成观众看的平淡无奇,而创作者却能从中进行哲学思考的玄学。”
追求大众口味,满足大众需求是栏目纪录片的必然发展趋向。
四、“委曲求全”——由个性化转向标准化
纪录片张扬的个性与栏目化整齐划一的风格存在矛盾。纪录片的生命在于不断地探索创新、在于鲜明的个性特征。风格的多元化和形式上的灵活性对于纪录片的发展至关重要。可是,电视栏目由于具有固定的时长,一定的生产周期,规范化生产,统一的选题定位与风格定位,固定的板块模式,固定的栏目包装,纪录片要想在栏目中生存就必须去适应栏目标准化的要求,这使得纪录片创作者在开机拍摄之前就必须要有一个明确地服从于栏目定位的走向把握,对现实生活素材发展的可能与取向有着明确的态度。也就是说,对现实素材取舍与结构的安排在开机之前就已经完成,创作者摒弃了对影像暧昧潜质无休止的追寻和个人化诠释,牺牲了与观众进行平等的分享交流,力求通过全知全能的叙事结构与“上帝之音”的话语表达来架构影像权威,为受众提供比较单一、清晰的叙事主题。[5]
传统纪录片充斥着个人化的风格和意义表达,传递创作者个性的思考和观察方式,是创作者个性的抒发,叙事结构一般是开放式结构,事件结局和结论不是由作者给定,而是由观众根据作品所提供的事实自行判断、推理、想象。就像任远所说的那样:“纪录片应当省去的是结论,留下的是思考。”可在电视产品极大丰富、过剩的时代,人们的审美感知逐渐麻木,他们逐渐放弃必要的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为此,很多娱乐节目日趋热闹、刺激、搞笑,很多新闻节目也呈现出信息量大、节奏快的特点。这种传播环境,使得大量的栏目纪录片转向了封闭性的叙事结构。因为人们在收看电视栏目纪录片时,更倾向于在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而不是还要浪费脑筋来猜、猜、猜,所以很多栏目纪录片采用封闭式结构叙述故事,将事件结局、结论直接表述出来。任何创作者的个性只能向栏目统一的标准看齐,受众并不想在片子中观看你的个性。
另外,栏目化运作容易培养一批固定受众,对于这些固定受众来讲,他们已经接受并习惯了栏目统一的风格样式,如果创作者一味地要抒发自己的个性,而破坏了整个栏目的和谐性,就很容易使受众流失。所以,在纪录片遭遇大众传媒、被商业化再造之后,不得不委曲求全,做出让步,牺牲自己的个性而成全栏目整体的标准与和谐。
综上,电视栏目纪录片首先是一个电视栏目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纪录片,它采用纪录片的创作方式,主要运用客观纪录的手法完成对受众的传播,它与传统纪录片的不同之处在于,电视栏目纪录片虽然力图呈现生活的原汁原味,但是它不是自然主义的奉行者,而是具有明确传播意图的劝服引导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纪录片为符合电视栏目传播特性,不得不对自身进行由内到外的改革,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赢得受众青睐,完成传播过程,实现传播效果,收获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约翰·格里尔逊.纪录电影文献[G].单万里.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25.
篇2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能够同步收录画面和声音的摄像机,记录现场音响不再成为困难,纪录片面貌由此发生很大变化:大量运用同期声,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趋向全面,既有画面,又有现场声。这是科技进步再次对纪录片形态变化的促进。而此时,西方观众已不愿再看解说词多、主观性强的格里尔逊式纪录片了,他们希望多一点想象的空间,尤其作为纪录片,收视对象主要是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群,由于他们有更加独立的人格和思考能力,希望纪录片更多地能够启迪人的思想而不是给出一个封闭的答案,他们希望根据自己对事物的思考和理解得出答案,不愿意被传播者关闭思想的大门,于是出现了“真实电影式”纪录片。这是纪录片发展的第三阶段,其结构形式是实录人的谈话或策划辩论场面,用同期声替代解说词。它比格里尔逊式显得客观一些,但过分依赖同期声和强调主题又限制了它的发展。真实电影式很快被“直接电影式”所取代,由此进入纪录片的第四阶段。直接电影的特点是“纯粹记录”客观生活,不干涉事件发展,保持事物发展的原貌及其多义性。这是对格里尔逊式的彻底颠覆。但是,时间一久,人们对直接电影又感到厌烦了,嫌它太长,节奏太慢,提不起兴趣。这是由于直接电影式过分依赖长镜头、坚决抵制蒙太奇造成的。
蒙太奇是作为可以自由组合时空、创造虚幻而出现的,后来它遭到纪实派的抨击,说它可以造假,不能保持客观生活的原汁原味和完整真实等等。直接电影讲究“纯客观”和“生活流”,于是同蒙太奇理论相悖的长镜头理论出现了。但是这种影片耗时太长,为了忠实记录一个场面,往往半天没有一个冲突点,一两个小时的片子看完可能不知所云。于是观众又觉得厌烦了,到20世纪80年代又催生出个人追述式(也叫自省式)纪录片,这是纪录片发展的第五阶段。个人追述式纪录片可以有记者出现,可以有主持人出镜,可以请当事人讲述,可以转场过渡,因而大大压缩了时空。从创作手段而言,个人追述式是前四种的包容和集大成者,既博采众长,又有所创新。
到了第六阶段,即新纪录电影阶段,又是在前五种创作手法上,运用最新的技术成果,把三维动画、现实模拟和情景再现巧妙融为一体,不但维护了纪录片的文献价值,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历史性镜头缺损的遗憾,修复了叙事断点,增强了纪录片的娱乐性。总而言之,新纪录电影就是借助综合艺术手段,有背景、有动画、有模拟、有演播室、有精彩的现场镜头,利用高科技手段加以融合,在保持纪录片原汁原味基调的同时,适当穿插背景介绍、人物访谈、动画模拟和情景再现,保持叙事的情节化和悬念性,让观众在那种视觉的起伏和流畅之中领受纪录片的魅力。这是纪录片目前所处的创作阶段。
2003年,央视《发现之旅》栏目播出战争纪录片《狙击手》,该片讲述的是发生在1950年朝鲜战场上的故事。在密集火力的掩护下,所谓联合国军不断向中间地带扩展阵地。交战双方的距离越逼越近,彼此阵地相距仅三四百米,最近之处只有区区百米。尽管志愿军中没有配备专用的狙击步枪,但是普通步枪同样具备射杀对手的能力。一个名叫徐世祯的志愿军连长挺身而出,单枪出击,一天之内,毙敌7名,为处在被动局面中的志愿军开辟出冷枪狙击的独特战法。该片独特的再现历史的手法,受到观众的欢迎和业界的关注。之后,央视重新投资拍摄了新版《狙击英雄》。2004年与观众见面的这部作品完全不同于《狙击手》,一方面去除了旧版中冗余的水分,把全部笔墨放在抗美援朝战场,并且篇幅由原先60分钟扩充为90分钟,更多的志愿军神现身讲述他们的传奇经历。其中狙击英雄张桃芳单兵作战32天,击发 442次,毙敌214名,创下了朝鲜战场冷枪狙击射杀最高纪录。更具传奇色彩的是,虽然身经百战,屡次遇险,张桃芳却毫发无伤,全身而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战争中的神话。为真实还原那场远去的战争,2003年冬,摄制组远赴内蒙古拍摄外景,在零下30度的严寒冰雪中,再现了当年朝鲜冰天雪地的战场气氛。相比于《狙击手》,《狙击英雄》的故事更引人入胜,战争场面更惊心动魄,把人们带入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该片播出后,获得更大成功和广泛热议。
与以往的纪录片不同,《狙击英雄》大量采用故事片拍摄手段,搬演手法几乎成为它的主要结构方式和叙事方式。这几乎颠覆了人们对“什么是纪录片”的理论判断。正因为如此,它曾遭受“这还是纪录片吗”的强烈质疑,同时相当多的人又表示“毫不怀疑它的真实性”。此种风格的纪录片还有《复活的军团》和《1405,郑和下西洋》等。于是,人们强烈地感到,在纪录片发展的第六阶段,创作章法有点“乱”,仿佛进入了一个“怎么拍都行”的时代。这是因为,在新纪录电影阶段,纪录片创作在整体性超越既往模式之后,还没有来得及构架新的理论体系,实践者已经迫不及待地整装上阵了。然而,新阶段纪录片的创作难道真的没有不可逾越的操作底线、真的没有必须尊重的价值准则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是答案又不是现成的,需要人们探索和寻找。
抱着这样的目的,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于2005年2月1日至5日在哈尔滨召开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观念及评价标准研讨会”。这是中广协会首次举办关于研讨当代纪录片创作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会议邀请胡智锋、冷冶夫、张以庆和笔者作了专题报告。30多位来自全国的纪录片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并围绕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会议实事求是地分析了纪录片在我国的成长发育过程。认为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中国纪录片往往在记述一段事实的同时,还要渗透和表达对某种理念的评价,使得纪录片已不完全是“客观记录”,而是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但总的来看,其文献价值仍然是最核心的部分,理念只是依附于其上的附着物。也许任何影像记录都不可能完全回避主观意图的流露,但纪录片创作尤其要求这些理念、倾向的表达应当在记录过程中自然形成,而不是先预设主题而后再筛选画面做附证。也就是,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不是将思想处理成画面,而是通过画面去思考”[2]。
会议认为,通常所说的纪录片,是指一种艺术地展现真实场景的纪实性节目形态。真实是其核心,为此,创作者不仅要用摄像机记录客观世界的一个存在、一个片段、一个流程,记录未加操纵的现实,还要充分调动影视手段,多角度、多方位地深入挖掘素材,对历史影像、文件档案、照片实物等进行加工处理,客观叙述某一历史时期、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藉以给观众提供一个评价社会的基点、一种真实的人生历练、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3]依据其表现题材,可以分为历史类纪录片(含人物传记和重大革命题材纪录片)、人文类纪录片(含人类学纪录片和当代社会纪录片)、自然类纪录片(含环保纪录片)三大类。
会议认为,不论当代纪录片在创作风格、创作手段上发生多大变化,既然称为纪录片,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这便是不可改变的价值准则,改变了它,就不再是纪录片,而蜕化为“纪实性娱乐节目”。相对于历史长河而言,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都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但是,纪录片的文献价值不仅在于它保存和重现了历史,是具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是极富价值的“文献”。一方面,它是过去一段历史的影像再现;另一方面,这段影像历史是纪录片人眼中的历史,必然附着了时代的烙印,使“历史成为了当代史”。诚然,任何一部纪录片都有主观性,但是这种主观必须依据一定的客观基础,客观第一性,主观第二性。因此,纪录片创作是一个通过对大量事实进行观察,进而选择具有文献资料价值的材料精心搭建的过程。主观也好、客观也好,纪录也罢、再现也罢,都不应该是随心所欲的,必须遵循一些原则和规范。尽管纪录片人最不愿接受约束,但也必须遵守属于纪录片的基本准则,因为任何艺术形态创作的自由都不是无限的,都有该艺术门类特有的规定性,需要创作者“带着脚镣跳舞”,也正是这些特有的规定性的存在,才构成艺术园地的多姿多彩。
会议认为,当代中国纪录片创作正处在百花齐放的时期,总体态势良好。但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冲撞,带来价值、理念的巨大差异,往往使一些纪录片人,把握不住时代坐标和艺术杠杆,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伪纪录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创作思想指导下、在新的制作手段支持的背景下,中国纪录片的实践,亟待一部“理论圣经”的诞生。由于纪录片评价的复杂性,以及与会者观点的多元化,会议最终没有制订出纪录片的评价标准,留下了一个也许不能算做遗憾的遗憾。其实,学术争鸣,贵在多歧,不急于出台一个“标准”,或许不是一件坏事。最后,会议责成笔者和迟航、吴煜、陈嵩牵头组成课题组,以这次会议研讨成果为基础,调动全国学术力量,站在新世纪的制高点上,尽早完成一部能够指导当今纪录片创作的理论著作。
当我们欣然领命的时候,并没感觉到这项工程有多么浩大。而一旦进入案头准备工作,便发现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空洞,无论放入多少填充物,其基础部分都很难露出地面。但是,巨大的责任感驱使我们日复一日地工作,为此几乎搭进了我们所有的节假日和八小时以外的时间,而且一干就是四年多。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几乎搜遍了目前报刊上登载的所有关于纪录片的论文,翻阅了十几部国内外有关纪录片的专著。力争把已有的理论成果融会贯通,做到知己知彼,志在实现理论突破。正因为受到这些大量繁琐而又不能不细心对待的工作的制约,使得这本业界要求“尽早完成”的著作,有些姗姗来迟了。但是迟来也有迟来的好处,可以尽可能多地吸收纪录片人面向新世纪的理性思考,吸收后来诞生的几部经典纪录片的创作经验。比如,《故宫》(2005年)和《圆明园》(2006年)这两部纪录片在三维动画技术的运用上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恐怕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也很难有人能够望其项背;再比如,《森林之歌》(2007年)作为我国第一部大型自然类商业纪录片,结束了国人只能看外国自然类商业纪录片的历史;还有《铭记》(2008年)这部全面记述汶川大地震遇难者家庭悲欢离合故事的大型口述历史纪录片。无论从何种角度讲,这几部纪录片都堪称当代中国具有突破意义的作品。对于这些经典的评析,不但丰富了这本书的例证,也极大地提升了它的理论高度。
这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的外国文献资料始于1895年,止于2006年,参阅的国内文献起自1949年,截止2008年,纵贯中外纪录片发展史103年。一个专业而庞大的写作团队支撑起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其中不乏著名专家教授、优秀纪录片导演、业界研究者和高校教师。当我们精心向广大读者捧出这部36万字的书稿时,依然不敢相信,这就是业界当年对我们的期许和托付――指导当代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理论圣经”吗?很可能不是,甚至是南辕北辙。由于能力和眼界所限,我们在令人失望之余,诚挚地期待您的严厉批评。
无论时生怎样变化,担负记录时代变迁的纪录片的根本使命都不会发生变化。如果说大众文化逐渐由边缘走向中心,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总体价值趋向的话,那么,进入21世纪,除了继续关注普通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话题,精英文化渐渐成为新的关注重点。或者说,进入21世纪,中国纪录片创作无论是题材还是手法,都真正进入了多元化时代。新世纪诞生的几部优秀作品向世人昭示一个真谛:中国纪录片人心中不仅有理想、有良知,而且有实力、也有能力把握好创作的底线。
注释:
[1]《影像中国》已由新华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篇3
Keywords:China;Movie;TelevisionArt;ResearchDevelopment;AnnualReport
2007-2008年,对于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回溯和反思构成了电影研究领域核心的话题,随着一批国产大片的上映,对于大片现象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较大发展,电影产业制度的优化和院线的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议题。在电视艺术领域,对近年热播的家庭伦理剧、东北农村剧、军旅剧的批评趋于活跃,围绕着大地震和奥运会制作的电视文艺节目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纪录片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上篇:电影学研究综述
一、中国电影史研究
随着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的到来,一系列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的丛书、论文相继面世,丁亚平所著的《影像时代的中国电影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着重探讨了中国电影视觉再现与存在的历史,也是全球性背景(理想空间)、时代政治经济力量(现实空间)以及社会文化精神(真实空间)消长变化及发展的历史。邸世杰,刘洪才主编的《广播电影电视专业技术发展简史(下册: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概要地回顾了我国电影技术各专业的百年成就,以及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做出的贡献。
在通史的研究之外,2007-2008年电影史研究的特点是出现了不少带有浓厚地方性色彩的研究著作。傅葆石的《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着力重构抗战前后(1937-1950)上海和香港之间的双城故事,藉此呈现中国电影文化的复杂多义。陈文平、蔡继福编著的《上海电影100年》(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以断代史的方式,评析各个时代上海电影发展状况、特征以及审美流变。沈寂编著的《上海电影》(文汇出版社,2007)通过不同类型的影片概述上海电影的初创、发展、成熟的过程,折射时代特征和上海电影的独特风格。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口述上海——上海往事》(上、下)、(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则试图通过众多影人口述的方式,对建国后上海电影自身的发展同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的联系进行分析,构成对建国后多部上海电影文本的独特解读。
除上海电影史研究之外,2007-2008年另一热点是香港电影史研究。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电影资料馆共同编著的《香港电影10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深入透析香港电影发展的新态势,以“融合与发展”为中心命题,围绕“”这个关键词,从产业、文化、创作等三个方面探讨以来电影的发展变化。赵卫防的《香港电影产业流变》(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对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进行多维度的诠释与分析,力求完整而深刻地描绘出香港电影产业的流变过程。朱家昆的《香港类型电影漫谈》(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为读者展现了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此外,还有的灰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帝后列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朱家昆的《闲话香港电影》(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等。
2007-2008年也出现了一些对于电影发展历程上重要团体或者个体的个案研究。吴筑清、张岱编著的《中国电影的丰碑——延安电影团故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意在填补中国电影史上关于延安电影团这一段历史的空白,不少图文史料均为首次发表,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邹健的《中国新生代电影多想比较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概述了中国电影新生代的诞生、转轨和嬗变。谢晋编著的《谢晋电影选集》(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从谢晋导演现有的电影作品中精选出18部作品,收录了谢晋导演的导演阐述,以及著名电影评论家的影评、剧照等。《谢晋画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谢晋导演生平资料与他拍摄的众多影片的珍贵图片资料,该书的问世恰好成为人们对一代电影大师2008年不幸去世的最好的纪念与缅怀。
2008年正值改革开放三十年,《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都开辟了相关的专栏,对中国电影在这三十年里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和存在不足分别进行论述。丁亚平的《社会空间与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电影发展》(《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李道新的《重构中国电影——从学术史的角度关照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电影史研究》(《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饶曙光的《观众本体与中国商业电影之三十年流变》(《电影艺术》2008年第3期)、周星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观念的变化》(《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等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30年以来中国电影美学、叙事范式等各个层面的发展与流变。
二、中国当代电影研究
在2007-2008年的当代电影研究中,《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作为国内第一部年度电影艺术创作报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组织撰写。全书共包括十二个章节和一个专题研究,分别为中国电影创作年度综述、年度热点、年度创新、年度症候、年度走向,导演艺术、剧作艺术、表演艺术、摄影艺术、声音艺术、新技术、港产合拍片的年度分析,以及专题研究中国进口分账影片态势分析。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推出这部艺术创作报告的目的,意在从电影创作本体上把脉国产影片,把理论家、评论家的判断与声音传递给社会大众,以期在电影理论评论中坚持主流文化的声音。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著的《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是产业研究中心在《200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倾力推出的第二部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全书分为年度产业发展总报告、专项研究报告和电影市场调查三大部分,客观详实地勾画出年度电影产业发展脉络,前瞻性地分析电影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态势与潜在问题。此外,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著的《2007电影产业研究之国有影视企业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电影产业研究之影院发展卷•2008》(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黄勇主编的《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新华出版社,2008)、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的《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崔保国主编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都运用了最新的事实和翔实准确的数据,综合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分析方法,全面系统反映2008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特点。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进一步改革发展,电影的全球化议题在近年来也吸引了不少学者的目光,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成为研究者注目的焦点。尹鸿编著的《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系统记录和分析了中国电影近10年来在全球化、数字化和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所进行的转型,帮助我们更积极更有建设性地看待中国电影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当代电影》2008年第2期设置“文化软实力与中国电影”专题,倪震的《软实力和中国电影》、饶曙光的《感染的力量——文化软实力和电影》和张颐武的《电影与21世纪中国新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展开及其意义》等论文,指出电影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总体战略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近年来,国产电影不断的寻找着自主品牌的创立途径,并为此进行了长期而不懈的探索,国产大片便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应运而生并不断前进。2007年电影《集结号》在无论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对此,贾磊磊的《事件电影:〈集结号〉》(《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胡克的《建构现实社会型主流大片电影观念——〈集结号〉的启示》(《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黄式宪的《牺牲与辉煌:乐观的悲剧及其崇高之美——略论〈集结号〉在大片文化品位上的可贵拓展》都表达出了对于中国大片在经历了五年磨砺之后走向成熟期的乐观态度,并由此观照中国大片的前景和未来。
三、电影理论研究
在电影理论研究的著述方面,丛书成为2007-2008年中国电影研究的一大特色。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了“北京大学影视艺术丛书”,包括了梁明、李力的《电影色彩学》和王志敏的《电影语言学》,前者对电影中色彩的运用和意义阐释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后者对电影成为一种语言的可能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和阐述,把以往单纯的理论研究真正变成了指导实践的创造性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在2007年推出了“影片分析系列教程”,包括单万里、张宗伟主编的《纪录电影分析》、饶曙光主编的《中国电影分析》、李迅、祝虹主编的《欧洲电影分析》、胡克、游飞主编的《美国电影分析》、周涌、张希主编的《亚洲电影分析》等。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复旦博学•当代电影学教程”系列丛书也在2007、2008年相继面世,2007年葛颖的《电影阅读方法与实例》针对电影阅读逐层深入的行为逻辑,提出了表层意义场、深层意义场和核心意义场等三层意义场的文本解读方式。2008年黄文达主编的《外国电影史教程》以叙事电影的发展为主线,强调从全面、多元的角度认识、理解电影。金丹元的《电影美学导论》主要阐述电影美学的原理和基础知识,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来探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美学的发展趋势。
范志忠的《当代电影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通过对当代电影的叙事范式和美学流派的梳理,认为电影艺术作为成熟的一种标志,必然创造出特定的叙述范式,规范着电影人本人乃至后来者的创作与制作。汪方华的《现代电影:极致为美后新浪潮导演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提出“被体验的真实”的影像本体观并做出具体的美学原则的阐述。戴锦华著的《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每一章节重点介绍一种电影理论流派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对一部影片的细读来展示对这一理论方法的运用。杨健的《拉片子:电影电视编剧讲义》(作家出版社,2008)应用拉片子的方法,通过七部教学片、七部参考片、两部电视剧,传授影视编剧基础理论和剧本写作基本技巧。其他论著还有苑媛主编的《光与影——意象对话看电影》(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康尔主编的《电影艺术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薛凌的《电影艺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田川流、王颖主编的《电影学论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彭澎主编的《电影艺术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等。
在电影美学方面,王丽君的《当代电影美术先锋设计及其审美形态》(《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介绍了当代电影美术先锋设计在美学上表现出的一种独异的、颠覆现存价值体系的反叛精神和多远平衡的哲理表达。在这个方面的论文还有金丹元的《回归本体——对于当下电影美学研究的质疑》(《电影艺术》2007年第1期)、陈犀禾、刘宇清的《电影本体与电影美学——多元化语境下的电影研究》(《电影艺术》2007年第1期)。电影符号学的研究是继电影美学之外另一个研究重点,余纪的《电影符号学质疑》(《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对语言学意义上的电影符号学存在权利提出质疑,认为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是全新的、多义的,甚至是任意阐释的。吴迎君的《反思电影叙述学的研究误区》(《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对电影叙述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挖掘。赵勇的《电影符号学研究范式辨析》(《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则对不同的符号学研究范式加以分类区别。相关的论文还有王志敏、陈捷的《电影语言:新概念与新版图》(《影视艺术》2007年第10期)、史可扬的《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美学困顿》(《影视艺术》2007年第10期)等。
四、翻译与介绍
在电影译著图书方面,对于经典电影大师的介绍依然是不可替代的热点。弗朗索瓦•特吕弗的《我生命中的电影》(黄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收录了法国新浪潮领军人物特吕弗的重要论文和资料。奥蒙的《电影导演论电影》(车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对电影导演的作品和他们的电影理论之间的关系做了系统的考察。康拉德所著的《奥逊•威尔斯》(杨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是国内首部对威尔斯进行系统介绍的评传。基亚罗斯塔米等所共同编著的《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单万里、李洋、肖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由阿巴斯个人的电影笔记、相关访谈以及法国电影评论家撰写的关于阿巴斯电影的批评文章组成。苏伯的《电影的力量》(李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的立意虽然在于解剖与分析决定一部电影好坏的奥妙,但其实质却是对美国价值观进行解剖与分析。戴尔•牛顿和约翰•加斯帕尔共同创作的《低费用电视电影拍摄101》(贺微等译,重庆出版社,2007)是一本由两位低费用独立制片的美国顶级制片人撰写的国际性经典畅销书,介绍了从脚本到屏幕的低预算数字影片制作的各个环节。梅内盖蒂的《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和无意识》(艾敏、刘儒庭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荟萃了本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梅内盖蒂教授对世界一百部经典影片的剖析。纳卡什的《电影演员》(李锐、王迪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对演员的诞生、功用和在电影史上的地位进行了评定和研究。德•斯贾汀的《日本异大师》(连城译,吉林出版集团,2008)中所提及的全部电影制作者均不同程度地代表了日本的“异色(叛逆)电影制作者”。
在论文方面,对于外国电影的介绍和研究也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发展态势。与一直以来在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欧美电影研究相比,近年来对于亚洲电影的关注逐渐增多,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设立了“韩国电影研究专题”,对近年来在国际影坛逐渐显露出强劲的发展态势的韩国电影进行分析。此外,东南亚电影的发展在这几年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陈时鑫的《新加坡电影业:发展、困境与挑战》(《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阮氏宝珠的《越南电影业:旅途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路上》(《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章旭清的《当代越南电影的三副面孔》(《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都将研究目光投向了这一极具潜力的领域。
在欧洲电影研究方面,对于德国和意大利电影的关注有所增加。《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在“外国电影”专栏中整合了德国电影专题。包括张艾功的《德国电影新现实主义潮流与东德身份的认同》、崔军的《媒介:疏离的激情——德国电影中的东德记忆》、汪方华的《柏林墙:东德政治题材影片的一个胎记》,对德国电影中东德因素加以观察。《电影艺术》2007年第6期在“国际视野”中设置意大利电影专题,顾博的《贝洛奇奥电影中的意大利政治变迁》、徐源的《困境中的光芒——从比萨透析当代意大利电影发展现状》等,都对当代意大利电影进行了介绍。
纵观2007-2008年的中国电影学研究,虽然在电影本体的理论研究尚多停留于宏观层面,缺乏更加深入和细致的探讨,但是中国电影史的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关于电影产业发展和市场体制的变革等议题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并向着务实、系统、学理的方向迈进。
下篇:电视艺术研究综述
一、电视剧创作批评研究
2007-2008年,中国电视剧市场依旧延续着红火的发展态势,理论界对电视剧的批评也趋于活跃。欧阳宏生、秦丽、林林的《多样化的题材•多元化的风格》(《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期),侯洪、杨俊杰、刘杰的《2007年中国电视剧年度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2期),毛凌滢的《现实题材的永恒魅力与艺术创新的积极探索——2007年中国电视剧创作综述》(《电视研究》2008年第2期)等文章分别对2006、2007年度的电视剧创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
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多项措施,积极引导电视剧的创作,电视剧创作现当代题材的电视剧数量占了总量的绝大多数,其中以亲情、爱情伦理叙事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剧《金婚》、《亲兄热弟》、《家事如天》、《家有爹娘》、《继父》、《双面胶》、《女人不哭》、《保姆》等在2007-2008年均创下不错的收视成绩。黄美华、曾庆瑞的《现实主义召唤电视剧回归——从近两年播出的电视剧说起》(《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中指出中国电视剧在现实主义精神的感召下,注意创造出与积极健康的审美意蕴。此外,梁英的《观察和呈现故事的新角度——家庭剧〈金婚〉的叙述视角分析》(《电视研究》2008年第4期),董楠、赵婧怡的《电视剧〈亲兄热弟〉的人物关系解读》(《当代电影》2007年第5期),张子扬的《家文化的探索与重建——电视剧〈家事如天〉观感六则》(《当代电视》2007年第7期)等文章则对这两年家庭伦理、婚姻关系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创作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与剖析。
近几年,从《刘老根》、《马大帅》、《插树岭》、《希望的田野》到《乡村爱情》、《圣水湖畔》、《福星临门》、《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迅速抢占荧屏,成了收视主力军,并带动了相关批评研究的发展。张德祥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突破》(《当代电视》2008年第4期)、普丽华的《影视轻喜剧:新农村生活的“热媒介”》(《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马梅的《电视剧〈乡村爱情〉的美学追求》(《中国电视》2007年第3期)等论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分析了乡村题材电视剧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个体文本创作的审美追求。
除此之外,以军旅题材、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红色”经典改编为代表的主旋律题材电视剧生产创作的好势头依然不减。以《井冈山》、《恰同学少年》、《士兵突击》、《闯关东》、《夜幕下的哈尔滨》为代表的主旋律电视剧的崛起,也引发了批评界的关注。张智华的《贴近大众彰显人性引导“励志”——2007年主旋律电视剧辨析》(《电视研究》,2008年第2期)、刘潮的《对经典的重新诠释和思考——论热播剧〈夜幕下的哈尔滨〉的继承和突破》(《电视研究》2008年第12期)、傅思的《百年关东传奇事生生不息中华魂——谈五十二集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电视研究》2008年第3期)等论文,都从不同角度指出主旋律电视剧贴近大众情怀,塑造平民偶像,彰显人性,进而引导大众积极向上,追求生命的理想。
二、电视剧理论研究
2008年适逢中国电视剧诞生50周年,赵玉嵘、王若芳、果青、陈友军编著的《中国早期电视剧史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在钩沉历史史料的基础上,对中国早期电视剧的发展脉络作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和勾勒,是一部填补中国早期电视剧历史研究空白的重要学术著作。周靖波、戴清主编的《中国广播电视文艺大系:1977-2000理论•批评卷(上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收录了1977-2000年公开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有关广播影视的理论与批评文章共125篇,以有代表性的广播剧、电视剧为主,分析其利弊得失,勾勒了该期电视剧批评的基本轮廓、发展流变。胡智锋、董小玉主编的《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尹鸿的《中国电视剧文化50年》(《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李岚、罗艳的《我国电视剧产业三十年改革发展与未来趋向》(《电视研究》2008年第12期),则分别从电视剧文化、电视剧产业、电视剧创作的方面来把握电视剧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未来趋势。
陈友军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真实形态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对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纪实性电视剧文本的艺术真实,虚构文本的现实主义艺术真实和虚构文本的非现实主义艺术真实等多种形态的叙事特征和语言系统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此外,曲茹的《以“故事”为核心——论电视剧艺术的审美价值体现》(《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杜莹杰、路宝君的《中国历史电视剧的定位、类型极其美学价值》(《现代传播》2007年第2期)、李冬茵的《电视剧创作与审美日常化》(《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4期)则分别从审美价值的高度、审美取向的嬗变与受众审美习惯的不同角度来研究电视剧美学特征,拓宽了对电视剧审美研究的思路。
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戴清撰写的《家的影像:中国电视剧家庭伦理叙事研究》,通过类型分析的方法梳理了当代社会转型时期“家的影像”中表现的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及其现代性超越的文化价值,揭示“家的影像”中所表现的民族审美风格及其对传统审美心理定式的时代超越。此外,蒋梅的《视觉文化与电视剧叙事指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1期)、陈晓春的《试论电影和电视剧的叙事功能》(《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等论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对电视剧叙事话语作了思考和辨析。
由刘萍编著的《影视导演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王强的《电视剧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杨惠宽的《实用影视制片手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郝冰的《影视特技制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郝俊兰的《电视音乐音响》(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施玲的《影视配音艺术》(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等著作,分别从电视剧的导演、创作、制片管理、特技制作、音乐制作等环节作了全面的介绍和阐述,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三、电视文艺栏目的研究
继2004年《超级女声》火爆成功以来,《梦想中国》、《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舞林大会》、《红楼梦中人》等各种类型的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既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平民明星”,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制造了无数的热评争议。王彩平、钱淑芳的《电视变形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通过对《超级女声》与《美国偶像》等节目的跨文化比较研究,透视境外节目的本土化历程。亢美歌、李伟明的《娱乐选秀节目的社会价值与迷失》(《电视研究》2008年第7期),在肯定娱乐选秀节目的审美价值的同时,又明确了其对社会价值观迷失所负的责任,强调指出电视娱乐节目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满足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洪艳的《电视选秀节目的批判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7期)从欲望叙事的角度解读以“超女”为代表的中国电视选秀节目,指出在“奇观逻辑”主导下的选秀节目在娱乐的基础上将“狂欢”推向了极致。
“年年春晚年年看”。春晚作为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作为中国观众仪式化的过年节目,持续受到观众和学者的关注。靳斌的《丰富多元欢乐和谐——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评析》(《电视研究》2007年第5期)、陈临春的《解析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电视研究》2008年第11期)、黄梦阮、詹正茂的《文化传统与国家话语——谈200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宣传》等论文,指出每年农历除夕在央视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已经超出电视节目本身,它构成了大众电视传媒语境中的主流话语体系,成为具有政治宣传意义的文化符号。
2008年是中国悲喜交加、大事频仍的一年。5•12大地震与奥运盛事构成了2008年中国电视传播中的两大热点。围绕着大地震和奥运会制作的电视文艺节目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张颐武的《创造历史的时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意义》(《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曾庆香的《仿像与奇观——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符号分析》(《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等论文,对奥运会相关电视文艺节目从符号学、美学、价值观与内容等方面做了评析。陈临春的《〈爱的奉献〉,吹响爱的集结号》(《电视研究》2008年第7期)、孙江华的《浅析电视公益广告的社会功能优势——以5•12抗震救灾公益广告为例》(《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对抗震救灾相关电视文艺节目从策划、内容、社会功能作了阐释。
四、纪录片研究
2008年,中国电视纪录片诞生50周年。张同道《中国电视纪录片50年》(《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分别考察了自1958年以来中国纪录片所经历的国家话语、民族记忆、个人表达与市场呼唤的四个时期的传播方式、美学特征和文化形态。刘效礼主编的《2007中国电视纪实节目发展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联系当下国际市场电视纪实节目的发展态势,从创作生产、管理评估、品牌运营链条入手,关注当前电视纪实栏目的运作模式。杨状振、王立新的《2007年中国纪录片创作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2期)、何苏六、李智的《和时代语境映万千气象——2007年中国纪录片书评》(《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回顾了2007至2008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轨迹,指出中国纪录片必须只有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战略,才能不断走向成熟。
篇4
民族文化
平民视点
集体想象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终于圆了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那一次次升起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奏响的(义勇军进行益>,一次次震撼人心的加油呐喊……久久地萦绕在我们每一人的心中。而因北京奥运而兴起的“奥运纪录片热”不仅是一种历史的显影和定格,更是人们寄托情感和回忆的一种凭借。
从奥运的申办到激情飞扬的赛场,再到赛后的回味,中国纪录片的民族自觉性和社会责任感在这场奥运盛事中再次充分地展现出来。2008年的奥运也是中国纪录片大显身手的时候,借羞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从官方制作机构到民间个人都纷纷加入奥运纪录片的创作中来,表达着自己的奥运激情和梦想。
一、主要创作播局
2008北京奥运为中国体育纪录片创作的繁荣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时机。内容上,从最早表现中国民族文化和国际文化融合的申奥宣传到百年奥运历程的回顾,到中国体育史的大盘点,到中国全面的奥运准备,再到激情飞扬的赛场,最后到赛后永恒的回忆都尽收中国观众和世界观众的眼底。形态上,从非虚构的宣传片到纪录电影,再到大型的电视系列片。整体呈现出奥运宣传片、奥运纪录电影、奥运电视纪录片为主的创作格局,当然也有类似清新小调式的个人独立制作奥运纪录片。2008北京奥运,着实让中国纪录片人酣畅淋漓地表达了积压百年的奥运情怀。
从电影形态来看,奥运宣传片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纪录片,而是非虚构类影片。本文从非虚构类影片考虑,将奥运宣传片也纳入讨论体系之中。2001年张艺谋的申奥片《新北京新奥运>对我国的申奥成功显然功不可没。该片既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悠悠情韵,又彰显了今日中国的飞速发展和整个民族激扬的新奥运精神。影片画面剪辑自然巧妙,段落变化鲜明有序,阳刚与柔美有机融合,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中西方文化完美交汇。北京奥运非虚构影片最为靓丽的是5位优秀的国际故事片导演应“国际导演拍北京”活动的邀请,纷纷扛起摄影机为北京的奥运助兴拍摄的5分钟短片。法国导演特利斯・勒孔特的《北京印象》拍摄了蜿蜒的长城,幽静的天坛,曲折的胡同,散步的老人,平静的生活,古老而略显神秘:英国导演达瑞恩・古德里奇的《信念的力量》通过几个立志参加奥运会的小运动员和众多奥运金牌选手的互动,利用电影技巧勾勒出中国人对奥运会的向往与热・隋:意大利导演托那多雷的《重逢》讲述一群由众多明星出演的来自各行各业的学生和退休老教师重逢的故事,期间贯穿着北京的风土人情。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吉迪的
2008北京奥运作为一件国家大事,纪录电影当仁不让地发挥了它的历史自觉性和民族责任感。从2001年开始中国奥组委便委托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顾筠导演摄制一部反映北京奥运会筹备过程的纪录电影。摄制组跟踪拍摄历时7年完成影片《筑梦2008》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上映。影片围绕“鸟巢”的建造,以四条线索分别展开故事。影片虽然题材宏大,但却以温隋的平民视角展开,在“一点四线”的交织展开中,刚与柔相济、力与美相融,处处透着暖暖的情怀。之后,顾筠还执导了《圣火传递在北京》(2004)和奥运官方电影《永恒之火》(2010年8月8日将正式上映)。作为奥运官方纪录电影的《永恒之火》显得更为大气和宏阔。影片采取了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的叙事方式,突破了以往奥运官方电影总是将镜头对准赛事,而是从2008年3月雅典采集奥运圣火开始,一直延续到8月底北京奥运会闭幕。另一部重要的北京奥运电影是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郑斯宁编导的一部文献纪录电影,影片讲述了中国百年的体育史和百年的奥运奋斗史。全片采用了发散式的叙事方式,从奥运会的发源地和瑞士洛桑的国际奥委会总部展开叙述,表现奥林匹克运动会对中国体育的百年影响,细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关于中国百年体育生动的历史细节和极为珍贵的影像。
在今天这个以电视为媒介中心的时代里,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样空前的民族盛事,中央电视台着实进行了几番重磅出击,凸显了中央电视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恢宏的大台风范,单10集以上鸿篇巨制的系列纪录片就有8部左右。还有其他地方电视台以及国内外影视公司的大量创作。北京奥运电视纪录片以赛前和赛后为分期。赛前奥运电视纪录片一类是面对国人进行中国体育和奥运会普及和热身的影片,主要有
二、民族文化的裹选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有着许多特殊的含义,它意味着中华儿女百年奥运梦的实现,意味着中国体育的从无到有、由弱及强,意味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它还是中国民族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国家文化的一次大交汇,是中国民族文化走向国际的一次大亮相。因此,在北京奥运影片中,民族文化必然成为众多影片的集体表达的选择。
在张艺谋的《新北京新奥运》和“国际导演拍北京”的5部影片中,民族文化成为影片最集中的共同气质。万里长城、故宫、天坛、舞龙、太极、京剧、大鼓、风筝、古玩、书法、胡同、
“鸟巢”、中国红等这些民族文化元素近乎符号化地以各种形式高频出现在各部影片中。《新北京新奥运》中酣畅淋漓地以中国红、长城、故宫、天坛、舞龙、太极拳、大鼓等华丽的影像高昂的节奏高调地诠释着”新北京新奥运”的涵义,但影片中少了份对普通人的关注。民间即兴之作的奥运宣传片《盾》(导演赵春梁)的镜头则完全对准了普通老百姓,影片的拍摄地主要选择在中华民族标志性的建筑物――天安门。但影片的结构较为松散,相对而言画面欠精良。
而国际导演的影片《北京印象》、《飞扬的五环》、《信念的力量》、《重聚》、《品 味北京》则体现了每位导演个人眼中的北京,中国的民族文化在这些“旁观者”眼中“皆着我色”,或古典、或神秘、或温情、或厚重、或希冀、或时尚。他们尽情地体味着表达着自己心目中仪态万方的北京和激动的奥运情怀。《信念的力量》的导演达瑞尔・古德里奇说,“北京是一座非常精彩的城市,既古典又现代,我在其中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因奥运而生的那些有力的细节,能看到人们对运动所呈现出的那种无限热情。因为体育也是充满热情的,也是令人非常激动的,就像北京本身一样。”
在奥运纪录片中针对不同的观众民族文化的表达也不同。在主要面对中国观众的纪录片中,民族文化很大程度上内涵于民族精神之中,而民族精神又通过民族文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中央电视台制作的365集的大型纪录片《传奇奥运》(总编导康健宁)以中国人的视点,分别从环境、和谐、种族、宗教、和平、友谊、妇女、科技等不同的角度,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民族精神成为建构影片和取舍那些奥林匹克运动史上鲜为人知的人物和事件的准则。在大型纪录片《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通过纪行的方式,以举办历届奥运的21座城市以及国际奥委会总部所在地瑞士洛桑的体育文化与城市地理作为支点来结构影片。其中《同一个梦想――奥林匹克与中国》主要展现了奥林匹克文化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碰撞交融,也是中国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影片包含了很多在国内尚属第一次公开使用的珍贵影像资料。《我们的奥林匹克》(导演张朝夕)是中央电视台奥运频道与中国奥委会联合制作的10集大型系列纪录片,在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集中播出。影片以人物故事命运的变迁为依托展现了百年奥林匹克运动史在中国的发展,体现了“奥林匹克影响中国,中国丰富奥林匹克”的主题。还有央视新闻频道在奥运会开幕前播出的介绍鸟巢的设计和建造的6集系列片《鸟巢》(编导鹿敏),影片记录了鸟巢的建造过程,多视点多角度表现了融合中西民族建筑文化精荤的鸟巢以及在建造过程中生动有趣的人物故事。其中第2集”红”非常细致地讲述了中国红在鸟巢设计中的意义及其集中体现着中国民族文化。
在中国奥运电视纪录片中,还有一些影片主要是让世界观众因为北京奥运而了解中国民族文化和中国为迎接奥运所做的准备的。这类影片以《北京,你准备好了吗,》为代表。这部中美联合制作的13集电视纪录片,每集约30分钟,本片旨在向美国观众介绍一个新时代的_中国,其中包括中国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餐饮娱乐、购物、夜生活、乡愁、民族自豪感等。影片通过美国DBS主持人玛丽・文德莎(Mary’Windishar)的视角,关注北京筹备2008年奥运会的进展情况。通过现场拍摄和生动采访,传达了中国人期盼奥运的热情,揭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一个准备充分的精彩盛会。
“该片在奥运会开幕式前已在美国44个州的416个公共电视台和47个有线电视台播出,进入美国88%的州际电视市场。”
三、平民视点的叙事
北京奥运作为中华民族的盛事,这是个非常宏大的纪录片创作题材。崇高、庄严、宏阔、浩大几乎成为它的必选词汇,而2008北京奥运纪录片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平民视角和对普通人物命运关注的脉脉温情。这种关注和温情显然直接拉近了影片与观众的距离,也契合了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也是中国官方制作纪录片彻底放低姿态,亲近普通百姓的一次大演练。
北京奥运热身纪录电影《筑梦2008》是中国奥运纪录片“平民视点”的典范。影片围绕一座建筑“鸟巢”和4条线索展开故事小体操运动员的故事、刘翔的故事、特警的故事、高大妈一家的故事。鸟巢的建造讲述了从蓝图到落成中设计师等人物的努力和付出,展现小体操运动员跟苦训练的同时,影片以大量的笔墨表现那些小女孩们的笑容和泪水,以及她们与朝夕相处教练的亲情和念家之情:对刘翔训练的探班性质的随机访谈也是亲切有加i特警的故事突破了人民警察威武雄姿的固定表情,而是将他们也还原为普通的人,表现了在鸟巢执行安保的这群特警在训练中的艰辛、畏难和克服,最后成长为鸟巢最坚实的守护者;高大妈一家三代的故事表现了普通老百姓对奥运的理解和支持,从高大妈对为建鸟巢拆迁心存块垒到孙女的出生成长,最后她和儿媳妇都成为奥运志愿者。整部影片表现了2008年是中国普通老百姓犹如孕育新的生命样孕育着梦想,暖暖的温情流淌于观众的心田。
相比《筑梦2008》,《永恒之火》尽管题材表现更为宏阔,但影片打破以往的奥运官方纪录片基本完全聚焦于奥运赛事和获奖情况的做法,而是花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表现中国、德国、美国、牙买加、埃塞俄比亚、伊朗等四大洲六个国家的运动员为争取参加北京奥运会和备战奥运鲜为人知的个人故事。赛前对这些运动员个人命运和故事的关注使得在影片后面的三分之二篇幅中,观众在集中观看比赛时,已经超越了仅仅对竞技和结果的关注,而是饱含着对运动员的情感一起参与到激烈的比赛中。影片在表现奥运赛事的同时,善于把握运动员的心理及幕后的故事,如横空出世的博尔特与落寞而归的鲍威尔之间的竞争与纠葛,退赛前的5分钟里刘翔到底经历了什么等等。影片将宏大的民族激情内含于个人的命运和故事中。与其他奥运官方电影相比,该片的显得非常厚实和温情。
文献纪录电影《加油中国》的叙事同样注重表现运动员作为普通人平常心的故事和细节,如“美人鱼”杨秀琼参赛前的心声、“海归”马约翰的英语论文“中国需要体育,就像一个结核病者需要治疗一样”等等,在这些鲜活人物故事的背后,观众却会强烈感觉到中国人的炽热奥运情怀。尤其是影片结尾亲切深情的歌曲“为了你,我愿意”胜过了一切气势磅礴的高调。
2008北京奥运纪录片普遍渗透着暖暖的人文情怀和对普通人物情感和命运的关注,即便是在展现奥运场馆建造的系列片《鸟巢》中也表现了从设计师到普通建设施工人员等各种人物折射的情感和社会问题,“我们把鸟巢当一个人物来拍摄,展现人性化的一面。”在北京奥运会刚刚结束后央视推出的10集大型纪录片《一个城市的奥运记忆》。影片分别为、、《温暖・奥运》、《智谋・奥运》、《快乐・奥运》、《平安・奥运>、、《韵・奥运》、《色彩・奥运>。影片重新回放和深度开掘了16天来北京奥运赛场上发生的焦点事件和精彩故事,主要以人物故事为叙述线展现了北京奥运带给人们无数的感动、激情、梦想、遗瞧、快乐。而《我们的奥林匹克》导演说影片“努力想要表达的不是竞技,而是参与;不是体育,而是人生。”“影片努力达到每一个人在其中都能看到自己,或者是成功,或者是挫折,或者是辉煌,或者是黯然,但是所有的东西加在一起,你能看到,那就是梦想, 一个关于生命的梦想。”
在“国际导演拍北京”的几部影片中,意大利导演托纳多雷的《重逢)以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老同学与已经退休老教师相逢的故事来表现礼仪之邦北京的浓浓温情。影片情节安排丝丝入扣,画面色彩丰富,人物性格刻画传神,让观众感受到北京浓郁的人情味。以拍摄儿童题材见长的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基迪的(飞扬的五环>以百年校庆的北京为背景来讲述一群孩子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影片多采用仰角镜头来表现那些象征未来希望的孩子们,正是这些孩子们和充满朝气和动感的年轻人使古老的北京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可以说,2008年的北京奥运纪录片是为普通人物书写的一部关于这座城市和奥运普通人的影像历史。
四、奥运集体想象的表选
北京奥运,从2000年申办至今,针对它的各个方面进行同步历史纪录成为中国纪录片的一个热门选题。从早期的宣传北京,到对于中国体育历史和百年奥运历史的梳理,同步纪录中国关于奥运场馆的建造、各方面的精心准备和进程,再到激烈的赛场和热点人物,以及赛后的盘点和文献价值的深度开掘。在所有这些影片中,都涌动着我们民族对于奥运的集体想象。
这种关于奥运的“集体想象”是指把奥运作为作为一种可以反复阅读的文本,它令人充满幻想、热望和体验。在这种奥运的集体现象中。集体与个人的意义被重新创造,从而形成新的身份认同。在奥运宣传片中,张艺谋的对于奥运的想象是代表着一个民族对于奥运集体的梦想和渴望。影片中,北京从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故国发展为具有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大都市,突出强调了一个民族身份的现代性演进和新的奥林匹克精神的认同。“国际导演拍北京”的影片《北京印象》、《飞扬的五环》、《信念的力量》、《重聚》分别表达了他们对北京这个曾经的历史故都身份变化和文化传承的发现和感受。
篇5
例如:在新人教版必修Ⅰ第二单元《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第二课《》中,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用书中明确规定通过情景再现,分析日军侵略罪行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极大灾难,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正确而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教学目标。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从以下方面组织教学:①课前先让学生找寻一些有关的历史纪录片、图片和史实,让学生先对这段历史有初步的了解;②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关于的相关信息,营造出一定的历史氛围,接着播放影片《南京梦魇》中的相关片断,把学生带回1937年12月那个充满血腥暴力、恐怖紧张的场景中,当这段影片播放完毕后,学生们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眼里充满了震惊和愤怒,双拳紧握,恨不得冲上去同残暴的日军搏斗。在这种氛围中,我接着通过多媒体展示日本前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日本修改后的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全面的叙述等相关图片和资料,进一步指出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兴起并歪曲事实,否认战争罪行,引起亚洲人民愤怒和反抗,导致中日关系的恶化。教室里一片哗然,大家对日本的所作所为表现出极大的愤慨,可以看出同学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③及时布置学生撰写小论文,结合问题作为一名中国当代青年如何看待这段惨痛的历史?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当今的中日关系,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在课后同学们递交的小论文中,阐述了他们对日军侵略罪行的痛恨和为祖国明天努力学习、努力向上的决心。从论文看,学生们大多用一种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而不是怀着盲目的民族复仇心理。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不但牢记了日本侵华的历史,更自觉地把历史与现实联系,增强了他们关注祖国命运和民族前途,为祖国发展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二、利用传统节日及纪念日进行专题教育,在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师可以广泛地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资源进行教学,同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也不能仅仅依靠45分钟的课堂教学来解决。对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的热爱,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也不能够仅仅依靠口头的表达来实现,需要用行动来证明。我们可以结合传统的节日和纪念日进行专题教育活动,把课堂向外延伸,用更宽广的舞台结合多方面的力量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例如:2011年是祖国怀抱的14周年,在新人教版必修Ⅰ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三课《祖国统一大业》中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用书中明确规定了通过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认识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设计一组有关2011年14周年的纪念活动,具体活动安排如下:①布置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查找大量有关以及近十年香港飞速发展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并加以整理;②利用班会课以记者招待会的形式组织活动,让各个学习小组派一位代表充当新闻发言人向同学们介绍香港与祖国分离、实现统一的发展历程,并介绍香港14年来取得的相关成就及其后的发展规划;③由台下的学生充当小记者的角色从各位新闻发言人的介绍中搜寻有用信息,撰写新闻稿;④由小记者们自由发言,谈一谈以后香港应该向怎样的方向持续发展,该如何为香港和祖国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通过乡土文化和历史遗迹对学生进行教育
篇6
电视包装几乎是和电视节目一起产生的,国外的煤体和历史文化类节目,DISCOVERY、国家地理频道、美国国家历史频道,日本NHK电视台播放的历史纪录片《故宫》等都进行了全方位,适合其节目本身的包装。在节目还没有播放的时候,电视台已经播放了包装广告片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在观众眼里,这些历史题材的电视节目的精彩程度已经不下于电视剧和电影。国外大制作的历史节目不论是CI设计,数码特效,背景音乐还是片头片尾,都有着成熟,沉稳又不失能广泛被接受的平易近人的优秀特质,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人们脑海里刻下电视节目品牌的烙印。我国的历史文化节目,如《百家讲坛》、《中华民族》、《口述历史》等也都进行了完整的电视包装,但和国外的知名电视节目还是有着差距,不够成熟。
篇7
2.教育教学的模式陈旧首先,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只注重必修课程的教育,没有考虑到所设课程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否有助于学生智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的完善,难以有效提高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课程中,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是否完善。而仅局限于应试教育的内容,满足应试教育的需求,只重视升学竞争要考的学科,忽视非考学科,忽视课外活动。其次,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摒弃只注重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没有认识到师生交流、课堂讨论等方式对提高学生积极性、参与性的重要性。这种方式也导致学生只会背答案而忽视了对知识本身的探索,遇到了新的难题就不会解答,不能具备对相同问题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中学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策略
1.转变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一方面,学校主管领导要摒弃以成绩高低对教师的考核标准,应制定多种要素的考核指标。以学生成绩为唯一考核指标的做法不仅不利于鼓励教师推行素质教育,也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学校领导要鼓励教师在教懂教会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的素质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前提是教师要具有较高的素质。中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在教学之余,教师要想方设法汲取专业知识,提高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应用及教学的能力。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报名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以及向优秀教师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也要经常组织同一学科的教师参加培训或去教育质量较高的学校参观学习,通过教师相互之间的交流,分享高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制作成教育教学手册,分发给教师们,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育教学队伍,提高学校整体的素质教育质量。此外,学校还要建立激励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吸引、留住更多的优秀教师投入到本校的教育教学科研中去,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2.丰富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一方面,在中学必修课程的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要苦心钻研易于为学生接受的方式方法。尽可能地采取灵活易懂、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便于学生对该门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历史课上为学生播放历史纪录片,激发他们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兴趣。同时,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注重扩展本门功课的相关内容,例如讲授地理知识时,顺带介绍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又能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其主动扩展相关知识的热情。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要尽可能少,多采取与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在数学课的教学中,老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将自己的解题方法告诉大家,这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助于其他同学理解解题的方法。素质教育中,学生中心地位的确立需要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之间采取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加以解决。
3.建立学校、家庭与社会协动教育机制学生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学校可定期举行家长会,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班主任就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在学校的综合表现与家长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并帮助学生尽快投入到学习中来。例如,对于性格比较内向、不爱与人交流的学生,班主任可经常找其谈话,在组织班级集体活动时,鼓励该学生积极参加,投入到集体的大家庭生活之中。其次,学校还要加强与社会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学校要加强与科技馆、天文馆、历史博物馆等的合作,组织学生前往参观,使教师讲授的课堂知识能够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组织学生参观红色基地、旅游景区等,感受优良的革命传统和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他们奋发努力、报效祖国的雄心。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前往素质教育培训基地、野外训练营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锻炼他们应对突况的反应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篇8
1《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概况
“中外城市建设史”是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培养方案中的核心理论课程,该课程授课信息量大,内容庞杂,涉及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建筑学、园林学等多个学科。加之学生缺乏对国内外城市的实地实习、考察的经历,对讲授内容缺乏具体而形象的认识,而教材中的图片均是黑白效果的二维图片及简单的复原平面图,因此学生很难系统地了解各地区的城市建设发展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城建史课程时间和地域跨度较大,时间跨度从原始社会到当今社会,地域范围包括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地区,所涉及的各个时期的代表性城市的形态和建设情况之间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内容庞杂且简单罗列,在授课中往往会给学生造成机械地拼凑之感,留下的印象是割裂的空间、拼贴的历史,学生便很难准确地梳理一个城市从古至今的发展演变。
2《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教学改革
2.1中建史与外建史教学内容的横向整合
中外城市建设史在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多被设置为《中国城市建设史》和《外国城市建设史》两门课,如若授课教师也被安排为两名不同的教师,则中外城市建设史在给学生的授课过程中就被彻底的分裂为两门独立的课程。但纵观人类发展历程,无论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还是西欧诸国,尽管在地域上存在距离,但是在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时间轴上,这些地域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是存在相互影响的,我们专业教师在授课时决不能忽视了中国与外国城市建设历史的关联性。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城市建设历史,在授课安排上,应加强中建史与外建史教学内容的横向整合(见图1),即提高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与关联性。具体实践过程体现4个方面:一是从中、外史分立讲述的授课方式向打通中外,加强横向联系比较的方式转变;二是从历史断代分期的顺序讲述向纵向梳理突出城市发展主线的讲述方式转变;三是从主要进行理论讲述、介绍案例要点向问题引导、回溯本源方向转变;四是面向历史向贴近现实、展望未来方向转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理清思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编织出一整套中外城市建设历史的网络。
2.2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信息资源的整合
中外城建史的教材信息更新较慢,尤其是外国城建史教材,国内高校城乡规划专业通常选择的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沈玉麟编著的《外国城市建设史》,而该教材的出版时间始终是1989年12月,信息更新严重滞后。而在城市建设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于强调和依赖教材,导致将教材所及知识静态化讲授的倾向,仅是对漫长的历史发展脉络之下的城市发展变迁做粗浅介绍,缺乏深度教学,其结果是学生听起来缺乏兴趣,难于理解。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城建史的授课过程中进行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信息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当今网络、电视等各类信息传播媒介的自由开放与普及应用这一优势,将课外教学信息资源带进课堂。
2.2.1电子地图在课程中的辅助教学应用
电子地图(如谷歌地图)可以帮助我们非常清晰直观地观看一座城市甚至是一个街区当前的区位、规划布局、道路走向以及建筑景观配置(见图2)。运用电子地图,通过观察当今的城市肌理,将其与城市之前的规划建设历史进行对比,或是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机理进行对比,就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城市的空间发展演变过程。
2.2.2政府门户网站、旅游类网站在课程中的辅助教学应用
城市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在历史的长河中,城市选址的变迁、布局的变化离不开社会的变革。因此,在对代表性城市的规划特色讲解之前,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和历史沿革,以及当前的发展状况。而这些相关资料均可在各个城市的政府门户网站上搜索到。教师在授课时可根据需要向学生展示门户网站上的文字及图片,通过网站上的权威信息资源来更新、丰富授课内容。除了城市政府门户网站,教师还可借鉴一些旅游类网站上的图文信息资料用于教学。因当前许多具有历史考究价值的古镇、古建筑、古村落、古街道被开发为各种旅游胜地,这些作为城市中的元素,也是城市建设史的重点讲述对象,所以均可在这些旅游网站上找到对这些旅游胜地的图文说明。加之旅游成为人人向往的体闲方式,也是学生的兴趣点所在,所以在城建史的授课中,有必要选择一些著名的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借鉴网站信息,向学生讲述其自然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规划编制等情况,“寓教于游”,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讲解去“游览”景点,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2.2.3城市发展建设的历史纪录片在课程中的辅助教学应用
各类城市规划建设的视频能够非常生动形象地呈现出一个城市的完整面貌,视频的播放配合教材讲述,使学生更能从声、形、色多方位去了解城市的规划特色。笔者在讲述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时,会利用课间等时间有针对性地播放典型城市的规划建设视频片段,以加深学生对所讲述城市的直观印象,并就视频结合教材进行综合评价。如笔者在外国城建史的授课中,由于是国外的城市,学生往往会感觉非常陌生,因此多利用课间时间向学生播放系列记录片《世界古代文明之谜》,该片中会细致的讲解古希腊、古罗马等时期社会发展概况及城市建设特色,向学生播放之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笔者又会根据所讲授的不同城市,向学生推荐一些历史题材的电影让其回去观看。如在讲到古罗马时期的庞贝城,这座曾经繁盛一时却最终被火山吞没的城市,由于当今可以考证的资料大多是废墟遗址,学生无法直观的掌握该城市的布局特色,因此推荐学生回去观看电影《庞贝末日》,以此增加学生对该城市特点及历史背景的掌握。
2.3中外城市建设史教学方法的整合
中外建设史课堂教学应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主的单一教学方法,而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此提高授课效率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如表1所示。如采用互动式教学,用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采用案例式教学,用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研究式教学,用以培养学生的析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在具体操作中,可向学生推荐与本课程相关的书目,要求学生撰写读书笔记;设计研究课题,要求学生完成研究报告;根据授课内容设置讨论话题及热点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并汇报讨论成果。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互动参与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以达到复合能力培养的目标。如在对中国城市建设史的讲解过程中,教材上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城市以都城为主,对于地方性城市涉及较少。为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将课上与课下有机结合,可给学生布置课后研究课题,如选取自己家乡的城市,搜集相关资料,对家乡城市的历史沿革、主要历史时期的城市布局以及城市特色等内容进行总结,制作PPT和研究报告在课上汇报交流。
3结语
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教师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激发和提高。在大力普及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教学不能再延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应针对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信息资源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整合,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及专业实践能力,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作者:彭蓬 刘力豪 成灯华 单位:湖南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白立敏.以复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区域经济,2013,22(6):87-88.
[2]王玉峰,姜秀娟.城市建设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河南建材,2010,(6):124-125.
篇9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1]为此,在近些年的历史新课程改革实验中,笔者积极进行了新课程理念历史快乐教学的研习与实践,力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既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又提高了历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自己在这方面的些许体会予以整理,以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切磋。
一、强化观念,提高素质
1、老师要热爱本职工作,强化育人意识。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教师每天所面对的是可爱、天真、渴求知识的学生,把自己的热情注入到教学过程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工作才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名。投入对工作的热爱并无怨无悔,甘做红烛,这样的工作态度深深感染学生,让他们感到老师的敬业、负责、亲切,从而潜意识地提高学习兴趣,认真学习。
2、钻研教学内容,紧跟课改精神。“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长流水”。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对所授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才能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声情并茂地讲解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认识自身作用 发挥主导地位 教师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要有正确的认识,教师的精神面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导得巧,导得妙,从而让学生投入到“我要学”的学习氛围中。 只有学生“乐师”,才能教师“乐教”,才能学生“乐学”,才能“快乐课堂,快乐历史”。
二、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旨在诱导学生对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题地位,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此,历史课要能吸引学生,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就必须充分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在课堂中,笔者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先想方设法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比如在上《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这一课时讲到有关飞机的发明,同学们的参与热情高涨,思维活跃,言辞犀利,观点新颖独到,有的同学联系央视热播剧《鹰隼大队》中有关我国战斗机的知识,以及对飞机的隐身方面他们所表现出的想像力和创新意识大大地超出了教师的预料。以前信心不足的学生,现在也竞相发言了。这样的教学相长正是我们所盼望的。同时,笔者还根据教材专门设计一些需动手做一做的活动,用来培养和锻炼他们在收集和整理素材、设计和绘制图表、撰写分析报告以及运用电脑进行多媒体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只是当一名忠实的听众和简评员。三尺讲台不再是老师一人的天下,也是学生尽显才华的舞台。相信学生,让学生放手去做,你会为他们在活动中迅速地成长起来而惊叹!他们个个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兴趣很高,因此他们的学习动机也被激发出来了。
三、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
要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每分每秒,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至关重要的。这包含了两层含义:老师的课前准备和学生的课前准备。[2]就老师而言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制定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能面面俱到。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广泛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比如历史文献、历史纪录片、影视剧、历史歌曲、图片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学生的课前准备主要是各个学习小组根据学案导学预习课本知识,形成对课本知识的基本认识,同时小组内合作探究找出存在的疑问,以便在课上有的放矢地融入课堂。
另外,要想创造最佳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好的课堂环境,对于内容比较枯燥的历史课来说,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尤显重要。课堂情境的创设者是教师,一堂课上得好与坏,这跟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步骤、方法以及创设的课堂情境有很大的联系。 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求知、求动、求趣、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创设出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情境。例如,在讲到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时,我不再用背景、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学生习以为常又丝毫不感兴趣的名称,而是用一部电影的名称《幕府风云》来取代明治维新的背景这一传统说法,在这之下的三个子题目分别用:躲进小楼成一统、山雨欲来风满楼、满城尽带黄金甲,来形容明治维新前幕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美国入侵日本和日本武士阶层掀起的倒幕运动,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的渴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贴近现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让历史贴近现实,联系实际,一些复杂的问题由老师作专题讲座。例如,中东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结合教材“动荡的中东地区”作了“关于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的专题讲座,解除了大家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疑团,受到学生的欢迎。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课生动活泼,把课本的知识学活了,真切地感觉到历史贴近了现实。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是从组织课堂讨论开始的。我们组织学生讨论“德意日法西斯的异同”、“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国为什么没有像德、日那样成为法西斯的国家?”等问题。经过探索和实践,我们进一步要求学生选择与课本内容有关的题目,自己看课本,看课外书,找材料,再到课堂上演讲。例如,学生讲述“亚非会议中的”,使大家深切感受到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过人的胆识、博大的胸怀,机智巧妙的斗争艺术,以及他那高大潇洒的形象、迷人的魅力和丰采。从根本上讲,历史教育人怎么做人,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才能使之深切地感受历史的教育意义,上述例子即是证明。
五、采用现代、诙谐的语言重新包装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幽默的语言,既可以吸引学生,调动学习气氛,又能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幽默既要有愉悦性,又要有启迪性和教育性,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而不单单是调动课堂气氛。[2]例如《20年代的国际关系》一节,使学生接受德国赔款问题既是战胜的协约国对德国人民的肆意掠夺,也反映出和平时期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对欧洲霸权上的激烈争夺这一思想教育目标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导入活动,学生回答“凡尔赛和约中关于德国赔款问题是怎样规定的?遗留下哪些悬而不决的问题”后,教师指出:英、法、美、德等有关各方都想使这些问题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解决,因而使德国赔款问题成为20年代国际关系中最为错综复杂的难题,然后导入本课内容。 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的问题情景,关键在于提高问题的质量。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一课的教学目标 之一,“说出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具体内容”可转化为以下问题群:秦始皇巩固统一,政治上建立了哪 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些制度是如何体现“专制”和“中央集权”的?经济、文化上又是怎样统一的? 统一前与统一后有什么不同?思想上进行了哪些强制统一?后果怎样?学生经过思考,一定会产生疑问。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读书、思考和讨论,课文知识就容易被消化吸收并转化为具体的能力。又如,在讲中国古代史中“发达的科学技术”一节时,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围绕“科技发达的中国为何在近代落后”问题进行了讨论。在中国近代史讲完后,以“中国为何没有走资本主义”为题让学生试写小论文。
六、积极做好课后反思,落实快乐教学
众所周知,在每一次教学实践中都会有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插曲,有时学生的一个简单提问、课堂的一次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4]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敏锐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有一定的观察力、思考力,喜欢突发奇想妙想,而且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及教学体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很难准确预料判断的。课后的教学反思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你保持可持续性教学效应,并弥补这个遗憾。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让教师及时回顾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对学生的表现和困惑、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就可以对本节课做出正确的评价,可以找到反馈的信息,思考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使下一步教学设计更科学、更合理,从而更积极、更有效地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同时,笔者还把理性教学思考和感性教学过程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够融合成更加完美的方案,使师生双向完成理念的更新和更高层次的飞跃,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类似的问题,从而帮助自己总结教训和积累经验,在不断的反思中扬长避短,形成一套能准确判断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本领,由一名“经验型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一名让自己教的轻松愉快、学生学的轻松愉快的好教师。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入快乐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能够感到历史是一种愉快的求知增能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可以使其终身受益。作为一名历史老师,要紧跟时展,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心态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使历史教学焕发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