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环境与化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不能简单地将环境工程专业与化学工程专业的课程“拼盘”。根据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我们在请教专家、调查学生的基础上对环境工程专业、化学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进行了有机整合,形成了培养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5个课程模块组成。公共基础和素质课程模块。该课程模块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训练、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该课程模块包括高等数学、工程制图及CAD、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仪器分析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化工原理及实验、波谱分析。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该课程模块包括环境化学、管网工程、环境微生物学及实验、环境生态学、环境监测及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及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及实验、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及实验、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特色课程模块。该课程模块包括化工环境保护、化工污染控制工程、化工污染控制设备、绿色氧化技术、突发性化工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处置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模块。该课程模块包括环境工程仿真实验、工程设计、工程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PIDCAD工艺流程制图、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该课程体系在保留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基础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波谱分析》等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和学时与化学工程专业一致,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环境工程专业与化学工程专业课程的复合;特色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课程模块体现出环境工程专业与化学工程专业课程的融合。
3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对于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要求综合培养学生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两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达到综合培养的目标,这就要求其相应的教学不能采用灌输性的教学风格,而应采用渗透式教学、融合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等。(1)渗透式教学是指在上述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中渗透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的教学,在上述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渗透化学工程专业知识的教学。例如,《物理化学实验》中动力学实验可以让学生动手做“Fenton试剂降解除草剂2,4-D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的测定”。(2)融合式教学是指在上述特色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课程模块中将环境工程和化学工程中的知识、原理、技能融成一体进行教学。例如,《化工污染控制工程》中教师可结合工程实践进行“流化床化学反应器处理农药厂废水”的专题教学,将流化床工艺设计参数、原理、废水排放标准等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3)案例式教学就是指在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工程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例如,《水污染控制工程》中教师可结合工程实践进行“电镀厂含铬废水的深度处理”的案例教学。(4)研究型教学是指在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创设学习情境,促进、支持和指导学生完成研究型学习活动,来综合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Fenton试剂降解除草剂2,4-D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的测定”实验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定溶液中2,4-D的浓度?如何用计算机软件绘制2,4-D浓度的标准曲线?让学生自己确定实验中所需要的仪器和使用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FeSO4和H2O2使用量对2,4-D降解速率的影响,如何求算该降解过程中的速率常数K和表观活化能Ea?
4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实施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要培养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首先必须有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的师资。笔者认为,要改变目前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的师资匮乏问题,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培养具有环境工程和化学工程双专业学位的高水平的博士或硕士,他们在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教育期间接受过环境工程、化学工程的专业教育,具备环境工程和化学工程复合的知识结构和科研素养,是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想师资队伍。(2)教师交叉自学和资格认证。在学院内部要求有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的教师参加化学工程的本科理论与实践教育,要求有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的教师参加环境工程的本科理论与实践教育,教育期满后进行考试认证,达到认证资格的教师才能评聘为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师资。(3)聘请企业有工程实践经验,且有良好师范素养的工程师参与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篇2
1.2加强环境教育可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当前,很多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不是很好。如光化学烟雾、世界公害、近几年在我国各海域都曾发生过的赤潮等常识都不甚清楚,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教学中此内容涉及的很少。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必要加强和重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2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2.1据教材内容确定好结合点,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机渗透:
高中教材中有许多环境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有机地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学习NOx时,可按介绍NOx的性质介绍其毒性和对人类及环境产生的危害,介绍吸收防治方法(NH3吸收法及碱液吸收法)的步骤有机渗透。使有毒的NOx转化为无毒或毒性较少的物质,为人类所利用。这样学生不但学习了化学专业知识,同时也受到了良好的环境教育。
2.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法制教育: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全民普法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昀要求。一般的渗透方法是讲解某类物质或操作方法对环境的危菩,再提出相关的法律制裁条款,最后给出防治方法,例如学习SO2:时介绍煤和石油的燃烧、金属矿石冶炼等产生SO2导致大气巧染,进而产生酸雨,教师在介绍酸雨危害的同时,引入《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关于禁止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气体的规定,最后介绍防治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和环保知识,更进一步了解了环保法制知识,增强了环保法制观念,
2.3结合化学实验渗透环境教育
第一,改进实验方法。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实验内容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同时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在平时教学中,教师需注意改进实验操作、装置等,尽量做到有毒气体不外泄,提高尾气的吸收量,向绿色化学方向发展。如铜与浓硫酸反应中产生的SO2气体,可以依次通过石蕊试液→品红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NaOH溶液,这样既可以验证产物SO2的性质又吸收了SO2,不污染环境。
第二,发展微型实验。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和改进各种实验为微型实验,如教材中氢气与氯气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反应,改成在小青霉素瓶中完成该实验,效果也很好。利用这些微型实验用量小、污染小等特点,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效果更好。
第三,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可在平时教学中利用研究性学习课渗透环保教育。如高一讲授环境保护内容时,可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几个课题组,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通过上网查询、社会调查等手段去研究大气污染、水污染、食品、固体废弃物等几个大方面中的个别子课题去研究。如蔬菜杀虫剂的危害及合理使用、市内垃圾种类及处理、废旧电池的污染等。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成果,这样方式学生积极性很高,有数据、有事实、有图片、有调查报告、课件等,形象生动,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与环保知识充分联系,加深印象。
第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与化学教学的结合使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可将做不了的实验制成课件进行播放,既生动、又环保。如利用视频资料为学生播放塑料加工中的污染、小白鼠在Cl2中中毒死亡,还可利用网上和一些书中下载、扫描的图片播放给学生看,这些都是重要的素材。通过播放有关环境教育内容,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切身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丽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方法等,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五,在化学习题中充分体现“绿色化学”及环境保护的意识教育。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多注意收集各种资料,把有关环保内容的习题集中起来。在平时检测和练习题中逐渐渗透。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可作为专题教给学生,特别是有关国内新闻报道的热门环保话题更应多予注意,因为它常常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
篇3
二、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化学实验,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它们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又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因此,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环境教育就更生动、更具体、更直接、更有教育意义。如药品取用为什么要按规定用量,没说明用量则取少量,固体药品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则取1-2ml,这样既节约药品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再如对用剩药品的处理:为什么不能放回原瓶,不能抛弃,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容器里,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防止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危险;硫磺在空气中的燃烧需要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制气体的装置为什么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什么要对尾气进行处理;以及闻气体的方法;化学试剂的贮存和使用等等。化学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环境教育的重要时机,教师必需运用好这环节,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新课标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例如,在讲“我们周围的空气”一单元时,可以给学生讲解空气的污染与治理,沙尘瀑的产生与防治,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讲解如何避免SO2、CO的中毒以及SO2、CO中毒后如何处理;还可以给学生讲解臭氧的作用以及出现臭氧空洞的严重后果等。在讲解“自然界的水”时,淡水资源的危机、水体的污染便可贯穿其中,从全球来看,淡水资源短缺,分布不均,而水污染又在进一步加剧,造成淡水供需矛盾的尖锐;这样能很好的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的极大危害,使之体会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讲解“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知识学习后,可以给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形成、事实、危害。在讲解“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时给学生讲解酸雨的形成、空气的污染、温室效应,以及为何要寻找和开发新能源等。在讲解“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时,教育学生为什么要合理开采和利用资源以及废旧电池为何要回收等;在讲解“有机合成材料”时给学生讲解什么是“白色污染”以及如何解决“白色污染”,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做保护环境的主人。
作为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书本知识,结合身边实际把环境教育穿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前因后果以及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四、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具有一定的能力,因此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教师可以利用如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争取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受到教育,从而提高环境保护的认识。还可以利用寒署假、节日等空余时间让学生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的方式对自己生活的地方进行环境调查,看一看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造成这些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什么?首要污染物是什么?有什么严重后果?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加以解决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篇4
化学实验,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它们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又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因此,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环境教育就更生动、更具体、更直接、更有教育意义。如药品取用为什么要按规定用量,没说明用量则取少量,固体药品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则取1-2ml,这样既节约药品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再如对用剩药品的处理:为什么不能放回原瓶,不能抛弃,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容器里,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防止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危险;硫磺在空气中的燃烧需要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制气体的装置为什么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什么要对尾气进行处理;以及闻气体的方法;化学试剂的贮存和使用等等。化学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环境教育的重要时机,教师必需运用好这环节,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新课标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例如,在讲“我们周围的空气”一单元时,可以给学生讲解空气的污染与治理,沙尘瀑的产生与防治,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讲解如何避免SO2、CO的中毒以及SO2、CO中毒后如何处理;还可以给学生讲解臭氧的作用以及出现臭氧空洞的严重后果等。在讲解“自然界的水”时,淡水资源的危机、水体的污染便可贯穿其中,从全球来看,淡水资源短缺,分布不均,而水污染又在进一步加剧,造成淡水供需矛盾的尖锐;这样能很好的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的极大危害,使之体会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讲解“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知识学习后,可以给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形成、事实、危害。在讲解“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时给学生讲解酸雨的形成、空气的污染、温室效应,以及为何要寻找和开发新能源等。在讲解“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时,教育学生为什么要合理开采和利用资源以及废旧电池为何要回收等;在讲解“有机合成材料”时给学生讲解什么是“白色污染”以及如何解决“白色污染”,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做保护环境的主人。
作为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书本知识,结合身边实际把环境教育穿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前因后果以及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四、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具有一定的能力,因此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教师可以利用如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争取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受到教育,从而提高环境保护的认识。还可以利用寒署假、节日等空余时间让学生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的方式对自己生活的地方进行环境调查,看一看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造成这些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什么?首要污染物是什么?有什么严重后果?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加以解决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篇5
首先,需要教师自己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使用各种网络设备和资源辅助化学教学,必须转变自身的角色,需要从原来的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的知识“讲解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例如:通过各种网络设备可以用来监控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计算机网络教室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条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遇到问题需要帮助时,可以通过电子举手告知教师,然后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监控系统来遥控学生的键盘、鼠标,以实现对学生的手把手的帮助。同时,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的讲解过程或某一学生的操作过程播放到全体学生或特定部分学生的屏幕上,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在化学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的得到帮助,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到他人出错的地方,以提高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做可以减少学生范相同错误的可能性,并能够给保证学生拥有旺盛的学习热情。
(二)学生地位的转变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有了教师良好的引导,学生还必须自己努力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成就。所以教师应该通过网络设备与资源来让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选择性学习、合作化学习和竞争性学习,让学生转变为自主学习与积极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而学生也可以在网络上根据自身实际的情况选取适合自己的化学知识和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这样做不仅仅可以让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超前学习和竞争性学习,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并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同时还能够让基础差的学生按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来选取知识内容,进行选择性学习和合作化的学习,从而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防止厌学情绪的出现。
(三)教学过程的改变
网络资源在化学教学的应用中,对教学过程有着巨大的冲击。因此教师必须对使用网络设备与资源来辅助化学教学,可以让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灵活的获取各种资源来为教学服务,同时还为教师指导学生从网络中获取化学教学资源并以此来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从而来改变传统的口授、板书、演示的传教模式,并改变学生的听、记、背的传统学习模式。例如:在上化学课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室中的各种多媒体设备来给学生播放自己创作的或下载的化学课件,以此来增加化学课课堂教学的容量。同时通过这些网络资源还能够在课堂上创设出恰当的教学情景,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网络资源学生既可以观看多媒体课件来学习化学知识,也可以操作分机来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沟通、讨论,从讨论中去发现、理解知识,并构建出自己的的化学知识体系。这样做不仅仅可以对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充分的调动,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的进行化学知识的探索,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让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的教学活动中解脱出来,让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新知识、研究先进的教法,并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需要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使用网络资源来辅助化学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上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化学的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书本、教室和实验室,是化学教学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和扩展。例如::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将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在校园网或internet的中学教学网站上,供学生在课余时间上机查寻和使用,给学生的预习、复习提供了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另外还可让有条件的学生与教师联网,鼓励学生在家中通过上网来进行学习和作业,来即时地向教师提问和请教,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得到延展。另外,学生还可通过internet来访问相应的中学化学教学网站,在网上接受其它化学教师的远程教学,学生的学习不再受限于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大大地提高了中学化学教学的效率。
二、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资源
(一)通过网络资源丰富教材内容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今天,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的基础学科,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面对如此丰富的化学知识内容,如果单单靠教师运用教材有限的信息资源,学生所学的必定难以完整,而现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其应用的层面将日益扩大,其网络中的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不同形式的资料,都可以利用简单的界面,通过网络快速地查询。适合中学化学教学的补充资料、更新资料可以很好地补充教材,加强教学效果。
(二)通过网络资源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很多都是最新的资料,因此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资料补充。而这些对于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的教学内容,为教师和学生第一时间学习最新的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网络上各种内容的更新速度较快,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各种信息来代替部分教材内容,这样既可以达到教学效果,又可以联系日常的社会生活。
(三)网络资源让教学内容更生动
网络上的资源丰富多彩,不仅有文字、图片,同时还有很多动画、视频等多种资源。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化学的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这些多媒体资源,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具体感性地了解学习内容。
(四)利用网络资源帮助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时需要明确目标导向,规划完整的教学活动,选择有效的手段,由于教学理论的不同,所设计出的运用网络在中学化学教育中的教学策略与角色就不同。新课程倡导的主题式教学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是化学教师进行主题式教学活动设计的首选。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的主题,教师可以事先将这些有关的环境网络资源整理成适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资料,或利用网络上的资料设计一些学生活动,让学生分组或参考网络上的资源展开学习活动,达到网络合作学习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配合章节教学内容需要,设计可以应用网络资源查询的学习活动,例如环境保护这个主题,让学生针对环境保护这个主题上网查询资料,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效果。
(五)通过网络资源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活动
篇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我国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的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在第七章“高等教育”部分明确提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创业教育”。可见,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的任何创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创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重要因素。从校园文化视角分析大学生创业环境及其优化路径,对于改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的内涵
1.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的概念辨析
对于创业环境概念的界定,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按不同观点可将其归结为三类:“平台论”,即把创业环境看成是政府和社会为创业者创办新企业所搭建的一个公共平台;“因素论”,即把创业环境理解为影响创业行为的各种因素的组合;“系统论”,即把创业环境看作是融入各种创业环境要素的一个复杂系统,认为,创业环境就是指创业者周围的境况,是创业者及其企业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创业文化、政策、经济和技术等要素构成,是多层面的有机整体。当然,由于创业环境的内涵和外延都很丰富,因而很难准确界定其概念。借鉴“因素论”和“系统论”的观点,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环境是指对大学生及其创新事业的产生、生存和发展具有促进或制约作用的一系列外部综合因素的有机整体。
创业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子环境。近年来,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很少涉及该领域。综合国内外关于创业环境、创业文化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是指家庭、大学及社会对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和价值所持有的态度,以及形成创业文化氛围的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本文主要是研究校园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的创业文化环境,即一所大学在长期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和价值所持的态度,以及形成“崇尚创业、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氛围的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正如复旦大学副校长桂永浩所言,“大学的创业文化,应该为学生的创业提供一种思维的可能。我们很难说一个比赛、一节课、一场讲座就能够构建起高校的创业氛围,这应该是一个整体”。
在校园文化视阈下,理性分析大学生创业的文化环境,我们不难发现,其在特征上具有鲜明的“二元”属性。其一,作为校园文化环境的子环境,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具有整体性、复杂性、主导性和包容性等校园文化环境的共性特征。其二,作为以创业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其又具有与创业实践和创业理念密切联系的时代性、开放性与实践性等个性特征,这也是其区别于校园文化环境中其他子环境的显著特征。
2.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的基本结构
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可将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分为精神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和行为文化环境等四个子环境。校园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创业精神文化环境是指一所大学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影响,长期形成的由创业精神、创业哲学和创业价值观念等构成的精神成果的有机整体,既包括富含创业内涵的大学校训等传承传统文化的物质成果,也包括当代校园文化中所蕴涵的创业光荣的导向、创业教育研究的学术思想及主张等精神成果。大学生创业制度文化环境是指由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度体系、大学生创业实体组织管理机制以及各级各类社会制度中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实践内容等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大学生创业物质文化环境是由大学为鼓励和推进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所提供的场所、资金、设备以及大学生创业实体等物质资源构成的有机整体。大学生创业行为文化环境是由大学创业教育活动、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及教师创业研究活动等行为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内部,各子环境在自成一体的同时,又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着。精神文化环境规定和制约着其他三个子环境,而制度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和行为文化环境则是精神文化环境的保障和体现,对精神文化环境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四个子环境构成了有机的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系统。该有机整体各要素间的综合效应、协同作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大学生及其创新事业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促进或制约大学生开展有序、有效、有度的创业活动的精神力量。
二、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的个
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这种创新和创造的能力必须通过专业知识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激发才能生成。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因此,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不仅是大学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在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目标导向、品质优化、能力提升等功能是不容忽视的。
1.目标导向功能
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是培养创业型人才必备的土壤。也是促使大学生萌发创业意识的必要条件。在不具备客观创业条件的情况下,可充分发挥创业文化环境的目标导向功能,包括人生价值导向、行为目标导向、职业发展导向等,使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端正创业动机,培养他们的创业兴趣。如果学校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行为能够给予经常性的支持,积极宣传成功校友的创业事迹,并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主题活动,则易使大学生形成“创业光荣”、“创业不可畏”等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参加创业教育实践活动。2010年,在沪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组围绕“大学生创业环境”这一主题,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及已创业大学生群体进行了专题调查(下文简称“创业环境调查”)。在10 674名受访在校大学生中,创业意识较弱的占64.9%,没有创业计划的占80.8%。受访高校、大学生和已创业大学生中认为“目前自主创业大学生的数量少”的比例分别为73.9%、47.6%和46.2%。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创业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业意识较薄弱的在校大学生所占比例高得惊人。在已创业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的最直接因素”调查中,选择“崇拜企业家和创业成功人士”、“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的分别占45%和44.6%,而选择“学校的鼓励和引导”的仅占25.2%,这说明创业文化环境具有较强的目标导向功能,同时也反映出我国高校的创业文化环境相对
落后的现实。
2.品质优化功能
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兼容并蓄、果敢坚韧、合作共生”的文化精神,更有助于大学生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促进其主动围绕创业选择,设计自己的价值目标、职业追求、学习形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塑造兼具创新性、独立性、敢为性、适应性、外向性、合作性的个性心理品质。这些既是大学生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创业环境调查”中,受访的在校大学生中,认为创业应该具有“强烈的创新和挑战的精神”和“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两项素质的比例分别为68.4%和54.4%,略高于其他非个性心理品质的素质选项。而受访的已创业大学生中,认为创业应该具有“强烈的创新和挑战的精神”和“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两项素质的比例则分别为58.6%和49.3%,虽然与在校大学生的看法略有不同,但明显高于其他非个性心理品质的素质选项。受访的已创业大学生中,认为“良好的心态”、“坚强的信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创业成败的主要影响因素的比例分别为33.3%和24.1%。
3.能力提升功能
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既是创业文化环境的校园表现形态,也是构成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校园文化要素,从形式到内容均具有较强的创业属性。校园内开展的与创业有关的理论学习活动、创业文化活动、创业实践活动等,既为大学生学习创业基本理论知识创造了条件,也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提供了空间。在“创业环境调查”中,有59.8%的已创业大学生认为“自身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成败的主要因素”,而绝大多数已创业大学生则认为大学阶段的社会实践、担任学生干部职务、各类社会兼职、专业见习实习、模拟创业活动等经历,能较好地帮助他们提高创业能力。
与广义的校园文化环境相比,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虽具有校园文化环境的共,但其所具有的约束、凝聚、娱乐、社会、审美等功能的体现不甚明显。创业文化环境还具有鲜明的个,如目标导向、品质优化、能力提升等,当上述功能被赋予了创业内涵后则显得更为具体、更为生动、更具特色,主要体现在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提升两个方面。
三、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的整体优化路径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中存在着重整体轻个性、重纪律轻胆识、重道德轻财富等现象,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素质等的形成缺乏孕育的土壤。由于历史的原因,使人们养成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扼杀了创业所必需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意识;害怕失败、嘲笑失败的文化氛围使许多大学生安于平稳,不思进取。这些文化上的负累,对于特别需要协作精神、创造精神和进取精神的大学生创业者而言,自然会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在“创业环境调查”中,受访的已创业大学生对“支持、鼓励创业的文化环境”表示“不满意”、“一般”的比例分别为27%和47.7%,认为“高校针对大学生进行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还不够”、“关注创业、鼓励创业的氛围尚未形成”是“目前创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1.7%和39.8%。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的文化环境已成为影响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成效的重要因素,在客观上弱化了创业教育的效果。笔者认为,高校可通过明晰创业教育理念、完善创业教育机制、更新创业文化设施、丰富创业主题活动等路径,整体优化大学生创业的文化环境,使之更加有利于创业教育的开展。
1.明晰创业教育理念,优化精神文化环境
创业教育理念是校园创业文化环境的灵魂,也是优化创业文化环境的核心内容。在党和国家大力倡导创业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在大学精神的培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观念和创业精神,使其成为办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在“培养职业型与创业型公民――中英高等教育就业与创业论坛”上,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副校长PeterJones曾表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这是大学的责任”;英国国家大学生创业促进委员会研究与教育部主任Paul D Hannon则认为,“创业精神无处不在,如果不具备创业精神,就不可能为学生提供就业的机会,我们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投资,创业精神是年轻人在人生中必需具备的素质”。创业教育要由“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求职能力”转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此,高校可借鉴百森商学院的“为未来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的创业教育理念,明确开展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乃至办学宗旨,把创业型人才作为高校的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理念仅是形而上的东西,理念的核心内核必须外化为师生的共同行动,即在实践中应更新创业教育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校企间的合作,使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的思想深入人心,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员工开展优化创业文化环境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广播、校报、校园网、橱窗等舆论阵地,大力宣传创业教育的意义、措施及目标,及时宣传体现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的校风、校训和典型的人物及事件,努力在校园里形成“推崇创新、尊重创业、支持冒险、宽容失败”的精神文化环境。
2.完善创业教育机制。优化制度文化环境
完善创业教育机制,优化创业文化环境的制度文化子环境,有助于克服传统教育机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实现提高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在学校制度层面上,高校要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围绕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从教学组织、创业文化、创业实践、资金保障、质量监控、教师选聘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从而健全创业教育制度,努力形成有利于创业教育开展的科学机制。在办学理念方面,许多高校都把“创业型人才”纳入人才培养的目标中。在教学管理方面,许多高校设立了创业实践学分和创业课程学分,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委员会和创业教育研究所,具体指导、统筹学校的创业教育。高校还应改革学籍管理制度,允许大学生休学保留学籍、推迟毕业或修满学分提前毕业,方便其抓住时机进行自主创业,以增强其创业意识,培养其实践能力。在学生管理方面,应主动适应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内容、形式和方法上改进学生管理工作,让学生在相当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围绕自己确立的创业目标自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营造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育人环境。具体措施包括:实行年级辅导员制和“导师制”、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选拔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兼任低年级的辅导员助理、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等。此外,还可建立创业奖学金、创业种子基金、创业学分等激励机制,调动学生接受创业教育、从事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的创业行为由自发走向自觉。
同时,高校应积极引导和鼓励科研人员将成果迅速转
化为生产力,促进更多的人投身创业,增强高校科研人员的创业意识,改进现行科研评价制度,进一步优化高校的创业文化环境。此外,要通过开放办学的方式,整合各种资源,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研成果向创业项目的转化,增加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的比率。
3.更新创业文化设施,优化物质文化环境
物质文化环境是实现创业教育思想的有形载体,也是优化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的基础。当前,高校应建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尤其是能够体现创业精神的学校标志和文化设施等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及时更新创业成功人士宣传画廊、创业教育主题网站、创业教育标语条幅等,重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咨询中心、创业主题雕塑等创业教育场所和文化景观的建设。有条件的高校还可组织编写学校创业教育史和校友创业的成功案例集,创建学校创业教育陈列窒,通过资料记载和实物展示等方式,反映学校创业教育的历程,记录大学生的创业事迹,进一步丰富创业文化的物质载体,利用创业文化物质环境激发大学生内心深处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
4.开展创业主题活动,优化行为文化环境
丰富的创业主题活动既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渠道,具有加深创业文化积淀、浓厚创业文化氛围、丰富创业文化内容的重要作用。开展创业主题活动,优化行为文化环境,是优化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的关键所在。
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文化活动。高校应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创业教育的内容,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一系列有特色的创业文化活动,调动受创业文化环境浸润的大学生参与优化行为文化环境建设的积极性,自觉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如南京大学经常邀请校内外专家和商界精英为学生开展创业讲座、创业沙龙、财富故事会等活动,还举办了创业文化节、创业事迹报告会、创业演讲赛、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培训班等活动,并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模拟股市竞赛、商务谈判大赛、广告策划大赛、公关大赛等与创业教育密切相关的专业比赛活动,促使创业教育的第一、二课堂联系更为紧密,有目的地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和协作能力,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创业能力。条件成熟时,高校还可通过打造创业文化品牌、传唱创业歌曲、统一创业标志等途径,提高大学生对创业精神的认同感。
篇7
大学英语的学习目标应该与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此国内诸多外语教育研究者看法颇为一致。如束定芳等(1998)认为扎实的语言基础,较强的语言运用技能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将最终体现在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上。这种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涉及学习者本身的语言知识、认知能力、文化知识、文体知识、其他知识和情感因素。文秋芳(2002)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不仅能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同时要做“言之有物”和“言之有理”。夏纪梅(2002)认为这种能力的本质是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语言的创造与再创造的活动能力。可见语言习得离不开社会文化这个载体。文秋芳(2010)提出要相信人与社会,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融为一体的。那么,人与其所处社会环境之间是怎样融为一体的呢?
二、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二语习得理论
维果茨基用社会文化理论辩证地解释了学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其思维过程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由生物决定的心理系统包括记忆、注意等,一旦遇到文化物品、活动就被重新组织成了一个新的、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系统。这个心理系统是生物因素与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生物因素提供必要的功能,文化因素则使得人类有能力从外部有意识地协调这些功能。因此,外在社会影响并改变人的思维过程,思维过程反过来影响并改变外在社会环境,二者是辩证地结合在一起的。对语言学习而言,社会环境不仅是学习者语言输入的来源,而且是学习者认知能力发展的来源。同时,语言作为人类认知能力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语言能力的发展与认知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人的语言、认知和社会发展都是社会文化构建的,所以学习与发展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社会过程。与认知理论指导下的语言习得观念不同,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能力的来源既不是语言习得装置,又不是其他机制,而是来源于真实社会环境中语言的使用。由于社会环境具有很强的区域性,语言能力应当反映某一特定社会环境的特征,所以它没有置于学习者的大脑中,而是置于多维的社会环境及学习者接触到的各种话语实践中。并且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不应被视为抽象的形态、句法规则和结构,而应被看成各种社会环境下的话语(speech)。对于二语习得者而言,他们需要体验、吸收、输出目标语社会文化中的新话语。其中,新话语的输出需要在类似母语环境的真实生活中发生,发生在与他人交往与互动中。维果茨基认为与他人交流使得学习者能够获得无论是环境或内在语言机制都不能单独提供的语言知识。然而,学习者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独立完成交流的,为此他提出了“搭建脚手架”和“最近发展区”这两个概念。交流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他人协助或自我协助作为脚手架促进“最近发展区”的产生。学习者首先在与他人交互中接触并展现新的语言形式与功能,随后将这些形式与功能内化,使自己能独立使用语言完成交互任务。由于语言能力置于学习者接触的话语实践中,因此习得发生在交互过程中,而不是交互的结果。交互中他人协助或自我协助发挥脚手架作用,帮助学习者完成自己所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即实现一个“最近发展区”的目标,向下一个“最近发展区”前进。就交互形式而言,口头交互是基本手段,以对话式交互最为常见。
三、“类母语”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
1.对二语教师的要求
如何基于社会文化理论构建“类母语”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呢?与教师而言,首先要对课堂环境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长期以来教师、教材、知识点一直被认为是课堂的三大要素。授课模式基本是教师按照教材上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但当我们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看待二语习得时,则需要把课堂看成一个社会文化环境,并在这个环境下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到目标语言文化里;另外,课堂要尽可能反映外在社会文化的现实,我们不能创造一个与外在真实世界不一致的人造环境;第三,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为每个学生创造属于个人的最近发展区,然后通过对话式交互帮助学生实现各种体裁话语的输出。其次,教师对课堂上的交互要有新的认识。在讲座、教师提问等一些形式的交互中,参与者的权力是不对等的,而Vanlier认为保证对话中参与者权利对等很重要,即每个参与者拥有平等的权利和责任,决定谈什么,谈多久,和谁谈,以及什么时候结束谈话。因此,保证每个学生在对话交互中拥有平等的权利和责任是教师需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其二,交互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协作式对话、知识构建型对话等。日常对话通常具有区域性、未计划性和后果不确定性等特征。因为这些特征,VanLier(1996)指出课堂上的对话交互不能局限于和教师之间的协作型对话,还应包括和实际发展水平相当的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并且能力相当的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更为有效。其三,教师要避免对交互结果进行刻意的引导,接纳并鼓励对同一问题的多种理解。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他们学习。最近发展区不仅指社会支持,还是关于意义的社会协商的场地。因此,最近发展区是认知发生变化的地方。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可以表达相互理解的场所。既然有着不同目标、资源的人互动时,认知会发生变化,那么二语教师就可以大胆地创造各种互动的可能,理解的不同正好为新知识的构建提供机会。二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创造互动活动让学生实践,学生的母语背景和二语能力都不尽相同,正是这种差异让学生获得对同一现实的不同理解,而这才是社会的真实状况。最后,教师要尽可能地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全面记录,定期分析记录内容,然后再反馈给学生,协助学生寻找个性化的语言能力发展独特性。
2.对学生的要求
对于语言习得主体学生来说,课堂是他们对二语社会性使用的主要场所。他们要利用好各种形式的协助实现话语的输出。首先,教师的教学话语属于他人协助中的专家协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话语不仅是可理解性输入,本质上更是他们进行协助的社会表现,在师生交互中构建,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为了使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语言在课堂之外的使用方式,将语言学习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化,教师需要减少独白式话语的使用,利用交互式话语创造丰富多样的、类似真实生活的语用环境。其次,学生之间的协助属于他人协助中的同伴协助,起到互为脚手架的作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有助于培养表达的流利性。另外,还有与他人协助相对应的自我协助,语言学习中自我协助与他人协助同样重要。学生通过心理排练等自我语言协助新的语言形式从心理间向心理内层面转化,从而掌握新的语言形式。除了利用好各种形式的协助外,学生的另一项任务是自我记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详细记录并配以相关音频视频录制材料,然后结合教师记录,探寻自己的语言发展特性。
四、结语
教师和学生首先要充分认识文化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创造类似母语交流的真实情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逐步成为目标语言文化的积极参与者。
参考文献:
[1]MarysiaJohnson.APhilosoph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NewHaven&London:YaleUniversityPress,2004.
篇8
众所周知,科技的发展像一把“双刃剑”,科技的发展在给人类文明带来进步的同时,
也使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我们感到庆幸的是人类作为地球环境中的主导者,还有着自我反省的意识和悔改的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经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进行环境教育的有力条件是其他任何部门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学校“绿色教育”便在世界各地广泛兴起。因此,中国的学校绿色教育,作为环境教育这一伟大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还亟待加强,亦可谓任重而道远。
二、学校绿色教育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人们的生态意识尚待增强,人们的环境素养有待提高。根据我国的环境教育的实践来看,这些方面的素质都普遍较低。主要集中表现在环境情感不深,环境认知水平低,环境伦理观念不强,环境技能水平不高,环境习惯没有形成自觉。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一个需要全体公民共同加以解决的的问题,仅仅是单个人素质的提高是不成的。在学校里面就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和学生的自觉学习和遵守。学校环境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的广泛存在值得我们思考,它们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各个方面出现的,我们不能忽略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将会严重导致我们进行环境教育的不良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尽快相处办法对这些问题加以很好地解决。
三、学校绿色教育的发展对策:科学有效
明确教育目标,健全教学体系。教育的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新时期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未来社会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素养是构成未来公民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确教育目标。加强环境教育的师资建设,加大环境教育的资金投入。我们都知道教师是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学校绿色教育也不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绿色教育的开展能否成功,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环境教育师资队伍的强弱。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环境教育的师资,开展环境教育的实践活动,尽快建立环境教育的评价机制。环境素养的提高不单是环境意识的增强和环境知识的增强,更重要的是在于环境技能的提高和良好环境习惯的养成。对环境教育的开展试行奖罚分明的评价机制,用以对环境教育进行鼓励和鞭策,使我们的学校绿色教育能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教育氛围中顺利开展。
四、学校绿色教育的发展归宿:廉洁文化环境
环境友好型校园的内涵,指的是全校都彩玉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教学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环境友好型校园的特征从本质上可以说是一个全校性、综合性、广泛性的学校绿色教育的结果,根据目前国内外一些绿色学校的成功典范的考察,可以归结为一些共同特征:第一,有一个对环境友好的课程。第二,具有对环境友好的教育氛围。第三,鼓励校内人员全员参与,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出发,学校作为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传递者和实践地,应当提倡公平、民主、尊重、信任、平等观念。第四,学校重视校园环境和当地环境教育的资源。第五,社区与学校的互相开放。第六,鼓励以学生为中心,丰富的教育教学方式。高举“绿色”旗帜,实现美好愿望。环境友好型校园是广大师生追求的一种理想,也是新时代我们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加强学校“绿色”教育,建设环境友好型校园,意义非常重大。
参考文献
篇9
资源与环境科学以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地球系统特别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特征和变化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涉及地球科学及其分支学科,以及生命科学、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及管理科学的诸多分支学科领域。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科学提出了巨大需求,中国科学院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其相关的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问题,在资源环境和地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3]。利用WebofKnowledge平台SCI-E数据库,对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及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进行统计,并与全球及中国论文产出相比较,了解中国科学院在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产出及其发展状况。
1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从WebofScience的251个学科分类中遴选出与地球科学、环境/生态学相关的学科,根据学科分类在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数据库检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相关论文,应用美国汤森路透公司的ThomsonDataAnalyzer文本挖掘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制图,对全球和中国的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产出进行统计分析。
地球科学(Geosicence)领域包括:能源与燃料(Energy&Fuels)、地质工程(Engineering,Geological)、石油工程(Engineering,Petroleum)、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Geochemistry&Geophysics)、地理学(Geography)、地质学(Geology)、地球科学多学科(Geosciences,Multidisciplinary)、湖泊学(Limnology)、气象与大气科学(Meteorology&AtmosphericSciences)、矿物学(Mineralogy)、矿产与矿物加工(Mining&MineralProcessing)、海洋学(Oceanography)、古生物学(Paleontology)、遥感(RemoteSensing)、水资源(WaterResources);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Ecology)领域包括:土壤科学(SoilScience)、生态学(Ecology)、海洋工程(Engineering,Marine)、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Sciences)。
2015年2~3月在SCI-E数据库对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的SCI论文产出进行检索和统计,中国科学院检索范围包括署名中有“中国科学院”的论文,包括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不包括未署名“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技大学论文。
2中国科学院论文产出总体态势
2009—2014年期间,SCI-E共收录论文955.6万篇,其中署名中国的论文有113万篇,署名中国科学院的论文有15万篇。图1反映了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2009—2014年年度论文产出量变化。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的SCI论文分别以年均2%,14%和10%的速度增长。2014年与2009年相比,全球SCI论文增长近11%,中国增长约为93%,而中国科学院增长了62%,由图2可见中国SCI论文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球论文增长速度。
图3统计了中国SCI论文占全球百分比和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占中国百分比,表明中国论文占全球的份额持续上升,而中国科学院论文占中国的份额则逐步有所下降,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占中国科学院的份额稳中有升。从图2也可见,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2014年与2009年相比,SCI论文增长了约92%,与中国SCI论文的增速很接近,高于中国科学院整体的论文增长速度。
将2009—2014年环境/生态学和地球科学领域各年论文按照被引频次高低统计TOP1%,TOP10%,TOP20%和TOP50%论文的数量,以及中国和中国科学院相应级次TOP论文的数量,并统计中国占全球的比例和中国科学院占中国的比例(图4)。
根据论文全部著者统计的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基本为15%~20%,中国地球科学领域TOP论文数占全球的比例高于环境生态学领域,并且地球科学领域TOP1%的高水平论文比例很高。中国科学院在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为26%~32%,中国科学院环境/生态学领域TOP论文数占中国的比例高于地球科学领域。
3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基于SCI学科分类,分别对2009—2014年全球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占全球SCI论文总数的比例、中国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占中国SCI论文总数的比例,以及中国科学院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全球各学科领域中,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发文最多,发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主要侧重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等,相比之下,中国产出偏重于材料科学以及化学、物理等相关学科领域,中国科学院在环境科学方面论文产出数量比例较高。
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占全球自然科学领域论文产出的8%左右,中国该领域论文产出占中国SCI论文比例接近10%,中国科学院该领域论文产出占中国科学院SCI论文比例约为20%(图5)。
2009—2014年,中国SCI论文占全球比例约为12%,而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中国SCI论文占全球份额超过14%。其中,环境科学是全球、中国和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的最主要的领域。此外,中国在能源与燃料、遥感、地质学等方面论文产出占全球比例相对较高,而在生态学、古生物学等方面所占比例较低。中国科学院关于古生物学方面的SCI论文在中国资源环境领域论文中的比例最高,达到54%;此外,在土壤科学、地理学、湖泊学、生态学、气象与大气科学等方面的论文占中国的比例也较高,但在石油工程、海洋工程等方面所占比例较低,不足10%(图6)。
图7中,气泡的大小表征资源环境各子领域占全球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份额的大小,即点越大,该子领域论文数在全球资源环境领域中的比例越高;X轴表示资源环境子领域中国占全球论文的百分比,值越高表明该子领域中国占全球的比例越高;Y轴表示资源环境子领域中国科学院占中国论文的百分比,值越高表明该子领域中国科学院占中国的比例越高。气泡大的那些子领域(如环境科学等)是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比较多的热点方向;右下角的那些子领域(如能源与燃料等)是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相对比较有优势的研究方向;左上角那些子领域(如古生物学等)是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相对比较有优势的研究方向。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2009—2014年发表的SCI论文主要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学、地质学、工程学、气象与大气科学、农学、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化学、水资源、科学与技术、海洋与淡水生物学、地理学、植物学、海洋学等。
4主要研究机构的科学贡献
中国科学院几乎所有的研究机构都在SCI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期刊发表过论文,2009—2014年根据全部著者统计超过100篇的研究所有50多个,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发表SCI论文较多的前10个研究所见表1,这些较多的研究所都属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机构。
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27个资源环境类研究所以第一著者发表的SCI论文共有22032篇,其中,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较多,第一著者的SCI论文数都在1000篇以上(表2)。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为6.03次/篇,表2中的“表现不俗的论文篇数”统计的是这些研究所高于基准值的论文篇数,即当前总被引次数除以从年至2014年的累积年得到的年均被引6次及以上的论文[4]。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表现不俗论文都在150~200篇。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被引频次位于前10%的论文篇数,即研究所2009—2014年被引16次及以上的论文篇数,也是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最多,都在260篇以上。
参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前沿分析中心设计科学贡献指数[5],定义:
式中:Ci为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第i个研究所科学贡献指数,P10%i为第i个研究所被引前10%论文数量,Citedi为第i个研究所论文被引总频次,n为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的数量。结果显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科学贡献指数较高,都在0.1以上。
5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1)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增长了62%,高于全球11%的增长率,低于中国93%的增长率,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的SCI论文增长了约92%,与中国论文增速相接近。
(2)中国在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基本为15%~20%,中国科学院在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为26%~32%,中国科学院环境/生态学领域TOP论文数占中国的比例高于地球科学领域。
篇10
2以指导教师科研工作为依托,保证毕业论文工作的质量
鉴于笔者所指导的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工作时,工作单位要求他们能够迅速使用一些大型分析检测设备,这就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对部分分析测试仪器比较熟悉。虽然我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开设了相关课程,如仪器分析与环境监测,且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疆高校投入的的加大,学校购买了相应的仪器设备,但因扩招后,学生人数较多,而大型仪器仍然因为属于贵重仪器,使得这部分实验在开设时,仍处于演示实验阶段,学生对大型仪器的使用掌握得仍然不好,这就使得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成为他们在校期间掌握这些仪器使用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中最好能够涉及一些大型测试仪器的使用。但目前我校的大型仪器使用是收费的,而学校拨付的毕业论文相关费用远低于仪器的使用费,使得教师在设计毕业论文课题时只能尽量减少甚至不涉及大型仪器的使用,这就影响了学生对于大型仪器的使用训练。但笔者在指导毕业论文工作中,很少有这方面的问题,这主要是笔者设立的毕业论文课题,大多围绕自己已经立项的研究课题,可以充分保证研究经费,进而保证学生的科研训练质量及学生的论文质量。此外,教师的在研项目的选题一般是为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或是涉及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这些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或者科学价值,学生毕业论文围绕此类问题开展,也可以使毕业生能够更好的了解目前环境学科的一些前沿性研究或是使学生能够实际了解在环保类企业中工作时的一个流程。
3严格实施过程管理,提高论文质量
石河子大学的毕业论文工作主要包括选题、开题、中期检查以及毕业答辩几个阶段,笔者也主要是以这个阶段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进行督促。在学院进行检查前的1~2周就开始督促学生完成相应的工作。此外,因为部分学生做论文的过程中,总是喜欢拖沓工作,比如把所有的数据积累到要写论文时才进行数据分析,这有时会因数据处理的拖沓而使得实验进行的不顺利,笔者会要求所带学生在第八学期以前,每月进行一次上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和本月工作的规划,在第八学期,这一过程缩短为1周,这样除可以督促学生的工作开展,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总结习惯。通过此项工作,还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在此时找工作、考研以及论文进行的情况。
篇11
(3)目录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对应的页码。
(4)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
(5)注释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
(6)附录附属于正文,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图形等形式。
(7)参考文献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着作名录。
4、毕业论文格式编排
第一、纸型、页边距及装订线毕业论文一律用国家标准A4型纸(297mmX210mm)打印。页边距为:天头(上)30mm,地脚(下)25mm,订口(左)30mm,翻口(右)25mm。装订线在左边,距页边10mm。
第二、版式与用字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1.5倍行距。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忌用繁体字、异体字等其他不规范字。
高中化学教育课程中绿色化学的实施
摘要: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作为科学素养的一部分,绿色化学理念应该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涵盖绿色化学理念,主动创设情境,立足实验,在课堂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并对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进行评价。
关键词:高中;教育;绿色化学
一、高中绿色化学教育目标
绿色化学是用现代化学和化工生产技术,消除或减少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毒的原料、催化剂、试剂和溶剂的使用,不生产有毒有害产物、副产物和废物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宗旨是实现有害物质零排放,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保护环境。对于高中化学教育而言,绿色化学教育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知识与技能。理解绿色化学概念、原则,了解绿色化学诞生与发展,认识生产生活中的绿色化学现象;学习绿色化学的研究方法,掌握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够完成简单的绿色化学实验;理解绿色化学与其他科学之间的联系,能够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绿色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绿色化学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绿色化学意义,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科学探究能力;掌握获取、加工绿色化学信息的方法,能够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绿色化学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绿色化学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习绿色化学的兴趣,激发参与绿色化学宣传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感受绿色化学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增强将绿色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意识,能够合理判断与绿色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关注与绿色化学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树立绿色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主动承担起学习绿色化学的责任,强化保护环境和造福后代的使命感。
二、绿色化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1、主动创设情境,善于利用教材素材。教师在教学时,应以主动创设的或者教材中的生活化情境或问题为中心,通过主动探究式教学,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绿色化学理念,比如可以把绿色化学的理念渗透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如在卤素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利弊;在高分子材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废旧塑料的再生利用为例,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对废旧物资的综合利用的作用,讨论其可能的途径。通过这些活动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学生经常了解及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的热点,从而提高其深入了解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并将其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防止污染、关注人类生存发展的责任感。
2、立足实验,渗透绿色观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关键所在,所以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绿色化思想的重要手段。中学化学实验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部分实验的药品用量在教材中都未明确量化,都是用“适量”、“几滴”等笼统的词语限定,而中学生做实验时好奇心比较重,无法准确地把握实验药品的实际用量,所以造成药品的损失,甚至可能造成污染。二是实验的产物有毒。所以要对化学实验进行调整,要定量,实验室明确告诉学生药品的用量情况,这样既可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又可为实验操作规范化奠定基础,更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保证。三是让学生根据有毒物质的性质,探究针对该种物质如何进行回收与处理。对于实验可以进行细节上的优化和处理,使得实验更绿色化。例如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由于溴的挥发性强,毒性大,而碘的毒性较小,可以将四氯化碳萃取溴水改为萃取碘水。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这样就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当实验结束时可以及时将铜丝取出,减少空气污染。演示白磷和红磷着火点对比实验时,该实验反应发生时燃烧物易爆溅并且燃烧时有大量白烟产生且有毒等,实验时在铁片上方罩个玻璃罩,取用的药品也要尽可能少。由此可见,在实验时,要确保实验的安全及环保问题。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污染环境、不吸入有毒烟雾及安全和便于观察等角度出发讨论、分析,共同改进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境意识及绿色化理念。
三、循环使用化学试剂、充分利用反应产物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所以,我们应该应用化学的处理方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及反应产物。这不仅从源头上防止了污染,而且增加了经济效益。例如:在中学化学实验用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如果将反应后的混合集体(含未反应的CO)直接释放到空气中,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空气,产生了新的隐患。如果进行循环利用,就能达到节约化学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在实验工作中,用绿色化学的思想来指导,更能有效地防止污染。
四、妥善处理化学实验中的废弃物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大部分实验的药品用量在教材中都未明确给出限量以致学生很难把握药品的实际用量,这样既影响实验的科学性和实验效果,又会造成药品的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化操作。若将药品规定了用量和浓度,既方便施教,又方便操作,更易让学生接受、观察和记忆,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同时节约药品,减少环境污染。教师实验教学过程中,限定用量,把好的经验传播给学生,妥善处理化学实验的废弃物(回收、无害化处理),加上正确引导,既提高了实验的科学性、为实验操作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学生学到实际应用技术,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作为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董量耀.中学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策略探讨.化学教育[J].2002,11.
[2]吴光才.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探索[J].南平师专报.2001,02.
篇12
初三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探究论文布置下去,很少有愿意写的,理由无非是:1.作业多,没时间写;2.论文不知道怎么写;3.不想写,缺乏写的热情和动力。所以充分调动学生写论文的热情非常重要。教师要做好动员工作,引导学生珍惜探究机会,提升自己探究能力。我让学生结合各自的特长,自愿组合,组成探究小组开展活动。学生有了交流的伙伴,分工搜集准备资料,便有了探究的信心和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可使学生之间相互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碰撞,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及时结合学生的活动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形成创新、进取的氛围。
小论文《电池浸出液对鱼的影响》就是其中一个学习小组完成的,他们小组几个人首先讨论研究的课题,然后分工准备:废旧电池、麦穗鱼、工具锤、标签纸、烧杯等,利用中午和课间,制定计划并进行实验。砸开电池,配置好电池浸出液,记录数据、拍照片、获得结论、反思交流。在这次探究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的兴奋和成就感,大大超出我们的意料。这篇论文在评选中获得了青岛市二等奖。
二、引导学生分别从不同方面寻找题材
选择课题是写好论文的关键。探究性学习成果的主题、内容必须与化学新课标、新教材的内容和要求相符,可以在课堂教学内容基础上创新、拓展,但不能完全脱离。在选题时指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题目的角度要小
角度小,就具有较好的指向性,文章的思路随之明朗,容易写得集中、紧凑。题目过宽,往往由于我们投入研究的精力少,专业知识不深,而难以驾驭。
2.要注意研究的可行性
包括知识方面、手头资料、实验条件、周围环境,不可贪大求深,应该量力而行。
3.选题要新颖
选题新鲜,才有阅读价值。所选课题最好是他人未曾研究或研究过但未解决或完全解决,要注意“文贵创新”。若没有独特的见解,没有新的发现,即使表达再好,论证再有力,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另外我们指导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所以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题,这样才能选出学生感兴趣的、能独立完成的好题材。
如我指导学生写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就是课本实验的创新改进。他在课堂实验中细心观察,通过亲自操作,发现化学实验中的不足。在用盐酸和大理石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为了保证在密闭系统中进行,我们采用气球(反应前气球内盛石灰石)收集气体,实验一开始产生的气体较少,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但是过一会随着气球胀大,突然发现总质量减轻了,气球鼓的越大,减轻的质量就越大,得不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寻找原因,原来是气球受到的浮力在作怪。经过多次实验,进行创新改进,效果理想。完成的探究小论文在评选中获得青岛市一等奖。
三、指导学生写化学探究小论文的技巧
研究性小论文的写作一般可以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方法。而化学探究小论文又有其自身特点: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因此我指导学生按照这样的基本环节来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并进行试验、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
小论文《电池浸出液对鱼的影响》第一次交上来时,开始很简单的两句话引入探究问题,接下来是:实验准备、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并进行了总结。我看后,指导他们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来修改和完善小论文。经过规范指导后,他们做了如下修改:
篇13
开展本科毕业论文实验及撰写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环境科学专业作为现在社会所急需的一个专业在很多高校都开始设立。
然而该专业属于理工科性质,需要毕业论文实践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支持,另由于专业性较强,相关的指导教师又较少,因此容易造成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时候选题困难、毕业论文实验由于硬件问题难以开展、指导教师难以照顾周全等问题。本文综合了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几年来多位老师指导本科论文的经验,对该专业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改革的一些看法。
1 端正认识,教师和学生都应认真面对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作为大学之中的最后一个学分内容,应该把它的严肃性与课程等同起来,要以对待上课的责任心去对待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的文献报道已有很多[1,2,3],在此不多表述。
2 利用环境科学的大方向,加强学生在本科毕业论文中的自主设计能力
国内外对中国学生的普遍认识是解题能力很好但提问能力或者创造能力很差,因此我们更希望毕业论文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或者设计能力,而不是像应付普通考试一样按照老师的安排和设计按部就班的一路做下去。如何选题就成为毕业论文指导模式调整的主要内容。
环境科学的内容涉及面广,而且专业性较强,毕业论文选题要顾及专业性、研究性、时限性等多个方面,现有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主要是依靠专业导师的科研项目开展的,也有少数同学是自主选题进行研究的。
我们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选题的研究,在我校也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给予资助,但由于本科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还比较差,因此需要相关导师更费心的进行指导。特别是对于环境科学这样覆盖宏观到微观的综合性学科,一方面要避免出现选题过大过空工作量来不及做,另一方面又要避免研究过细过深导致经费缺陷的问题,必须先选好合适的题目,订立可行的实验方案计划再开始实验。
避免出现因为缺乏经验导致遇上难以解决或者过于复杂的问题导致实验失败的情况。而对于大多数跟着老师做课题的同学而言,我们建议导师让学生先动手制定实验方案,然后与其进行讨论修改定稿开展实验。并坚决反对将本科生当作洗碗机,仅仅跟着研究生洗洗瓶子到时候由研究生抽出部分数据写本科论文,这种做法虽然导师和学生都很省心,但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却可能什么都学不到,可以说是教师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3 因材施教,使得毕业生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工作方向
环境科学专业的涉及面较广,而且应用性操作性较强,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工作去向与实际兴趣对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进行控制。如对动手实验能力较弱,今后也仅希望从事环境规划或者环境评价工作的同学,可以给其设定规划或评价方向的论文课题,鼓励其查找资料,或者去相应公司实习,通过整个论文过程能取得相应的理论经验,为其今后踏上岗位打好基础。
而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根据其生物或者化学的基础能力不同进行分科,分别参与到环境化学或者环境生物学的毕业论文设计中,如让其参与水质指标监测、或者进行生态学的监测、调查等等课题,在整个毕业论文的课题中能找到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
4 采用多种模式结合的手段合理分配现有的教学资源
由于环境科学毕业论文指导的时候经常需要进入实验室开展论文,且本科论文大多都在毕业前集中开始,容易造成实验室资源不够分配的情况。因此必须合理利用现有的高校教学和科研资源,努力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毕业论文实验。
具体的内容包括:(1)按照第3点所述,将学生进行分科,对于部分把握不准自己论文方向的学生进行均衡性调整,减轻各个实验室的压力。(2)将学生实验安排错时调整,如室外水质监测的一般一个月采样一到二次,而做室内模型试验的则需要连续几周,尽量将室内模型试验的工作期与室外采样期错开进行,或者将同学结合起来,对室内室外相同的指标进行分组测试,提高操作效率。
而需要老师带队的监测、调查可以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以避免与上课时间发生冲突。(3)鼓励学生到更好的学校或者到实习单位开展毕业论文实践。对于部分希望考入更好学校读研的学生来说,能有机会去这些学校熟悉环境认识导师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因此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与外校老师沟通,参与到相关的研究中去。
进入实习单位开展论文工作可以更快的让学生适应今后的社会工作,对于用人单位来讲也可以提早培养人才。但由于一般单位的数据会有保密性,而且论文质量的可控性较差,因此该方法尽管可行,但不适于大量推广。
5 毕业论文要严格要求,禁止抄袭现象的发生
由于现在的课程体系设置偏向于理论教学、理论考核,应用教学缺乏等问题,理科本科生的实际动手素质并不高,甚至有四年级的学生不会使用移液器的情况出现,因此本科毕业论文可以说是大学中最后一个可以给学生把关的地方。
在毕业论文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了解从药品配置、监测方法选择、仪器选择和使用等全系列的过程,而不会像课程实验一样,由实验师准备好所有东西,学生直接操作看结果。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应该要求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分析数据。
这一方面是对其在校期间理论知识的回顾与总结,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平时实验课程中照本宣科的写作方式,锻炼了其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